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2024-10-30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共13篇)

1.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篇一

庄子“逍遥”之我见

——读《逍遥游》有感

江华一中高1718班 何钰

小时候看过一部被称为仙侠剧巅峰之作的电视剧,名为《仙剑奇侠传》,这部剧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

此剧太经典了。一是因为它当年由胡歌、霍建华两大鲜肉领衔主演;二是因为剧中人物性格迥异鲜明,剧情跌宕起伏,足够对味。忆起自己小时候追剧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对男主的仰慕之情。他游走于三界之间斩妖除魔,一生恣意纵歌敢爱敢恨,当真符合他的名字——逍遥。

八年后的今天,我读到了另一个关于“逍遥”的故事——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庄周笔下。读完后合上书本喟叹:真正的思想果然不被世人所理解,当然,我也只是个凡人。

庄周笔下的《逍遥游》,阐述的是自己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所待,无论是上古神兽还是蜉蝣生物,都不能达到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但他自己却向往这种“逍遥”,无奈的是,这只能成为一场幻想。

说到追求自由,我脑海中最先浮现“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等字眼。在人类普遍的认知观里,自由并不等同于《逍遥游》中的自由,它是指灵魂的独立,精神的无束缚。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我所说的灵魂并不是指控制肉体的灵魂,而是指思想、涵养、尊严等一系列生命本质浇铸而成的“人”的模型。直至今日,我们所说的崇尚自由也是一个概念。

庄子的“逍遥”包括两个方面:思想的自由与行为的无束缚。思想家的伟大之处,大概就是在若干年之后他的想法还能被认可并延续。庄子做到了,至今还有无数人在为达到思想与人格的自由而不懈努力。但同时,我又深深地领会到,庄子的自由只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为何如此强调这种自由呢?

人的思想是一个人的核心,思想可以操控行为,有时行为服从了,思想却不会妥协。这样看来,思想应是凌驾于行为之上的更深刻的东西,这一点就与庄子的想法相悖。也就是说,如果思想足够“逍遥”,行为即使受限,也能有超脱世俗的感觉。数不清的古人为追逐精神自由而选择隐居山林,虽困于柴米油盐,但不也是逍遥自在的吗?只不过不是绝对的罢了。

绝对自由包括行为上的绝对自由,在现代社会中,由法律和伦理缔结的行为准绳下,这种“自由”更加不可能达到。我们不能随意纵火、杀人。因为这是违法行为,但我们能去热爱自己热爱的东西,踏遍自己向往的土壤,这是法律给予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庄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春秋前期,自身性命难保,何谈生活自由?没有道德礼法的约束,社会处于大**中,生灵涂炭。而现代人生活在看似与自由最相悖的法律下,却能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虽然自由不是绝对的,因为“绝对”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是庄子思想深处向往的一部分。

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庄子也明白这个道理。两千多年过去了,或许只有他生在当今这个时代,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天地任我行”吧!

指导老师:曾丽君

2.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篇二

《逍遥游》刻画了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鲲鹏互化。鲲鹏自由自在、神奇无比, 鲲鹏互化之状成为得道者的人生象征, 与《应帝王》最后的寓言“壶子委蛇”遥相呼应, 成为“逍遥游”的具体表现。《逍遥游》以“乘正御辩以游无穷”为中心, 也就是以“逍遥游”为主体, “逐段逐层皆有逍遥境界”。《逍遥游》可以分作三个部分, 即对“有待之逍遥游”存在普遍性的阐述, 对“无待之逍遥游”理想的向往, 人世间所需“在待之逍遥游”的人生态度。全文糅合历史和神话, 寓言和现实, 笔法变化多端, 议论抒情夹杂在神话和寓言中, 作者叙述鲲鹏之变时用了神话传说 (鲲鹏互化) 、古代记载 (齐谐之言) 和寓言故事 (汤之问棘) 、等三种写法。这三种写法各有不同。

一、“有待之逍遥游”理性精神的阐释

文章开端用简洁的语言、肯定的证据写了一个鲲鹏互化的传说, 鲲鹏为一物, 作者突出的是鲲鹏互化的“化”字, 强调了鲲鹏的神奇性和神秘性。“化”是庄子的一个基本要领, 是庄子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只有在大化周流的自然变化之中才有对生命的超越性理解, 才有庄周梦蝶的清意和浪漫。鲲鹏互化明显地具有神话的渊源。在神话中, 动植物和人类之间不存在界限, 彼此之间可以自由地转化, 这种物化的观念是神话的基本观念。“鲲鹏互化”具有神话思维的特征。庄子指出人生以有待的方式而存在, 人生的逍遥游理想境界似乎遥不可及, 人生的绝境之念使末路之感油然而生。然而“若夫”一语使得文势“柳暗花明”, 人生的希望就在“彼且恶乎待哉”的欣喜与叹赞中透露出来。全文的主题就在庄子的一再否定中透露出来。庄子描绘了广泛存在的有待状态后, 复又插入汤之问棘之一史载, 笔意跌宕, 文章转而又转, 方把主题显露出来。《逍遥游》忽而叙事, 忽而引证, 忽而譬喻, 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 以为续而非续, 以为复而非复。“汤之问棘”的寓言里已经把“鲲鹏互化”的神话色彩去掉了, 鲲自是鲲, 鹏自是鹏。从神话中鲲鹏一体到寓言中鲲鹏二致, 寓言对于神话的发展的脉络, 理性思维的沉醉都逐渐地明晰起来了。

二、至大无极的人生境界的理性阐释

从“之二虫”的寓言开始, 意断笔连, 似断非断, 文章的意脉已经转换了, 从“有待”转到了“小大之辩”, 并以“之二虫”对大鹏的嘲笑使之成为和大鹏相关的寓言。在“有待”这一点上, “之二虫”和大鹏是同样的, “鹏以营生之路旷, 鼓失适于体外;鹌以在近而笑远, 有矜伐于心内”。【l】大鹏待风而飞, 蜩与学鸠待知而悟。水负舟比喻风举鹏, 水厚负大舟, 风厚举大鹏, 水浅舟大则胶, 风小鹏大, 则举之无力, 这里点明了鹏对风的依赖, 舟对水的依赖。然而, 他们却有着“小知不及大知”的区剐。这里大鹏和蜩与学鸠相对照组成了第一个寓言, 寓言中既有对“有待”的叙述, 也有着小不及大基调的张扬。庄子用“小知不及大知”收柬上文, 又用“小年不及大年”开启下文, 引出了忽生忽灭的朝菌惠蛄和长生久视的冥灵大椿的对比, 重申了前文小不及大的主题。《庄子》的意象大多是至大无比的, 如栎社树, “其大蔽数千牛, 挈之百围, 其高监山十仞而后有枝, 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2】惠子批评庄子的逍遥游理想是“大而无当", 而《庄子》的主旨就是宏扬无当之“大”, 这无当之“大”是庄子的想象, 是庄子随心所想随口而出的“厄言”, 此“大”象征了他所追寻的“道”是无始无终不死不生的至大无极的境界。庄子批评惠子“有蓬之心”, 批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也, 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柬于教也。”【3】只有至大无极才能无所依赖, 无所拘束, 突破小的境界才能达到大的境界, “大”就是“无待”的同义词, “大”是贯穿《逍遥游》的线索, 追求至大无极的人生境界需要有大的眼光大的心胸大的标准, 人生高远的理想目标就是至大无极的人生境界“逍遥游”。

在充分渲染铺垫后, 庄子总结前文所讲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的论点:“此小大之辩也。”从而对“至大”的境界给予了赞叹, 在“此小之大辩也”之前庄子写了一个浑然一片的世界, 动物、植物和人类, 神话、历史和现实都交织在一起, 使文章充满了虚幻的色彩。在“此小大之辩也”收束前文后, 文章转入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庄惠论辩的寓言转入对无用之用的阐述, 这里有一个潜在的意脉的转换。惠子把庄子前文的“乘正御辩以游无穷”的逍遥游思想以“大而无当”作了总结, 庄子针对此惠子的批评对“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引起对“大”的推崇。惠子所说的“大瓠”、“大樗”就是庄子大而无当之言的形象化, 也就暗示出了庄子所追寻的道是如“大瓠”“大樗”样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看来是无用的, 从而以“大瓠”“大樗”之无用转入庄子对无用之大言的用途的阐发, 无用的思想在《庄子》中又从“道”之无用发展成“从”的无用。从至人无已至无用存身之闻的意脉是无用要以无已为前提, 只有放弃自己的成心或者自己的本领才能够获得无用的坦然平和之自我评价。

庄子在这篇文章中写了有待的逍遥游, 无论至大如大鹏还是至小如朝菌都无法摆脱受束缚受限制的困境, 无法实现绝对的逍遥游。“逍遥游”理想的生成正是对社会现实理性自觉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庄子超越了社会现实之上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是作者有意识创造的结果。因为作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逍遥游”全为“有待”, 所以创造了一个虚幻的“无待逍遥游”的理想以对抗现实的境界。这是理性思维战胜了原始神话思维后个人在面对自然和社会压力时自我解救的方式, 是理性思潮中个人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刘孝标《世说新话.文学》注引支遁《逍遥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庄子《逍遥游》研究 篇三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生活考究 生活方式 向善

一、鲲鹏的“怪诞”生活

从《逍遥游》中能够总结出:庄子对鲲鹏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生活画面以及生存场景。就现在来说,这一场景与我们相距甚远,无法触及,以至最初在看这幅画面的时候更倒像是一桩咄咄怪事。“《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从某个不自然的角度看来,我们可以将这一场景视作鲲鹏的某一生活片段,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将这一生活片段同我们日常生活片段做个对照。在对照当中找出鲲鹏生活的怪诞,通过这一对照也能显示出鲲鹏生活的“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说:这人真怪。这时,我们所说的意思差不多倾向于这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常见;再比如说:这人穿着好奇怪。这是所说是这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形象着想我们不会去做的事情而他做了。如果我们根本就不设想某种大家通常会怎样做的情况呢?比如说鲲鹏。我们本可以设想一只猫或者某种其他动物的某个动作、某种习性。比如:家里的猫竟然不吃鱼,很奇怪。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知识层面里,吃鱼是猫的一种天性,就好比人生下来就会哭是一个道理,是约定俗成的。但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我们并不能找到鲲鹏的某一动作、某一习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鲲鹏的故事的确让人费解觉得奇怪,但它的怪首先因为我们无法设想关于鲲鹏的任何一种情况。不管鲲鹏做什么不做什么,对我们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不了解鲲鹏本身。从这种视角来说,我们可以将“理解”定义为:我们日常生活可以提供的参照。在鲲鹏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能提供某种参照。所以,我们不能理解鲲鹏的种种行为,所以觉得鲲鹏的生活怪诞。

二、鲲鹏与蜩、学鸠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再来看看对于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找到参照的部分:蜩与学鸠。这两种鸟类的情况,我们是可以观察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这类场景,或者许多跟这类场景类似的其他场景,比如一只麻雀捉虫子,飞上树枝,落到地面……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仅选取了“决起而飞”这一场景,这是为何?这一场景是从蜩与学鸠的日常举止中抽取出来的,之所以抽取单向的场景只是为了论证某种道理存在的合理性。

蜩与学鸠的疑惑可能首要在鲲鹏的飞行,为何非得从九万里的高空起始?按照其日常经验,一次简单的飞行只需要从地上飞到树上便可以了。所以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是一大困惑,一次飞行为何要做这类准备?“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从这里,我们可将庄子“知”的概念同前文提到的“理解”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我们可以理解到:按照蜩与学鸠的日常生活经验,它们是不能理解鲲鹏的所作所为的,因为它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限制它们理解的界限。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所接触的事物与知识不一样,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对待事情的认识就会因为这些客观原因而被限制。于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便出现了:我们应如何理解不在日常生活之内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蜩与学鸠的关联举止归入我们的视野,但鲲鹏呢?这本身就是一桩怪事而已。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这一事例中,斥鷃总是以它的生活片段来做参照,与其他不同的是,它在试着为自己的生活形式寻找某种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斥鷃所选取的日常生活片段存在着某种目的性,它要用这一片段向我们阐述一种道理:我的生活其实挺好。庄子在这篇文章当中只是想用小鸟不理解大鹏的事例,去说明一般人不理解圣人的道理,用小鸟与大鹏之间的飞翔差距去比喻俗人与圣人之间的思想行为差距。

三、反思现在

类似于“小大之辩”这种概念的词有:九万里与数仞,云与树、蓬蒿,日与月,五百岁与三千岁……在这些词出现时我们可以总结出:原来应在“高低”(九万里与数仞),“长短”(五百岁与三千岁),“小大”(蜩、学鸠与鲲鹏)这些反义词下出现的东西,现在都统一放在“小大”这一概念中被讨论。这些论证便可以被视作某种哲学思考方式。由此,小与大就成了庄子在《逍遥游》中首先讨论的概念。

如果我们要对概念本身进行讨论,那我们就得尽量用不贴近生活日常,不那么生活化的说法:“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现在看来,我们说鲲鹏大,学鸠小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其实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同样存在着一个参照面。即:就体型来说,鲲鹏大,学鸠小。同样道理,就年岁来说,椿大,冥灵小。但如果我们从庄子“知”的概念来探讨这个问题,说鲲鹏大,学鸠小,总觉得它们不是同一概念。因为我们从日常语言转入到了哲学语言。小的体型比不上大的体型,小的年岁比不上大的年岁,但说小的知见比不上大的知见却不像前两者浑然天成、约定俗成。体型、外形的大小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但知见却不同, 由此,论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知不及大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鲲的活动地点是冥海,鹏的活动时间为六月息,冥海与六月为鲲鹏提供了生活的基本场地与时间,它们使得鲲鹏的基本活动成为可能,“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这一点是学鸠无法知晓的,“之二虫又何知!”这就是说,在学鸠看来,鲲鹏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件“怪事”。由此,我们便可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对某些离自己生活遥远的其他人的活法的不理解。鲲鹏有鲲鹏的生活方式,学鸠有学鸠的生活方式,这些方式都没有错,因为它们都是早已给定的,就好像它们永远也不会有所妨碍一样。但是我们和动物不一样,一些人除了在专心过自己的生活同时,偶尔还会想着怎样去理解别人的生活,我们并不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是活在多种生活相互交织的世界,看到那些“奇怪”的生活方式,我们或许会反省自问是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是奇怪的,而别人的生活才是正常的。

四、相对与向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承”尤为重要。我们从先辈处继承了某种生活样式与生活经验:人活着就是追求功、名,而不是只求满足温饱;葫芦只能做成瓢,而不是船只;树木只能用来做家具,而不是供人休息乘凉……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关于生活经验生活式样的体系。但从某种意义上看来说,这种体系往往是包含着不正常的理论存在,体系当中的经验有时也会毁灭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的经验与才能起作用的地方也同样是我们的活动遭到损毁的地方。于是,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损毁成为了生活的根基。而这一根基又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可能。

单纯的就外形说来,就年岁说来,甚至就知见说来,我们好像可以说某物“不及”某物。但就本性来说,我们还是无法解释这种情况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说鲲鹏有鲲鹏的生活;学鸠有学鸠的生活;凡人有凡人的生活;神人、圣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代替别人去生活,别人也无法代替我们来生活,但我们却可以在努力理解别人生活的同时思考我们生活的正当性,我们渴望过上合乎本性的生活,我们总是走在朝向合乎本性生活的路上。理解的可能在于生活方式的参照,将这种生活参照转换为我们的生活样式,走上一条向善的道路,用向善赋予我们生活以意义。

《逍遥游》是一篇用故事向我们阐释深刻的道理的论文:追求自由是对的。人生来本身就是自由的,但却在处处感受到自然、社会以及生命本身的限制,感受到力不从心。“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正是我们现代人的困惑。《庄子》一书正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挣脱层层束缚而高飞,看看大自然和生命本身的壮丽与美好,“逍遥”便是这一切伊始的起步。通过鲲鹏、学鸠、蜩的不同生活方式的论证,告诉我们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不要忘记初衷,忘记本性。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王波.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松辉.《逍遥游》的主旨是无为[J].齐鲁学刊,1999.

4.庄子《逍遥游》 篇四

庄子是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的散文也因此极具哲学性。他的文章,想像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逍遥游》就是《庄子》一书的开篇。从字面来看,“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了。想要深入了解《逍遥游》就不得不谈庄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主要是对“自由”和“审美”的讨论。他的主要成就一是关于审美心胸理论,一是在“庖丁解牛”中第一次接触到了美和美感的实质。那么我主要想说的是有关庄子审美心胸的理论。庄子的美学突出自然,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但“庄子却并不否定生命,而毋宁对自然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① 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人的自然化”,就是超越一切不受任何外在内在的好恶﹑是非﹑美丑等的限制,使精神也能够像身体一样翱翔人际关系界限之上,与整个大自然和为一体。比如《庄子·逍遥游》中“抟扶遥而直上”“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阈寺”,这里庄子就是用自由的飞翔和飞翔的自由来比喻精神和心灵的快乐,并强调了这种超脱精神的快乐。因而当我们完全超脱自我,彻底舍弃人事,与自然宇宙相同一的时候,我们也就达到了庄子所说的“天人和一”。但这同儒家的用自然来迁就人事是截然相反的。儒家强调从人际关系确定个体的价值,而庄子则是从摆脱人际关系中寻求个体的价值,从而个体就能做“逍遥游”了。因此可见,“逍遥游”所体现的正是一种有关审美的人生态度。

那么,到底庄子所说的审美态度是什么呢?《庄子·天道》有云:“与天同者,谓之天乐”“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无天怨,无人非„„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这中所说的“天乐”不是一般的理性或感性的快乐,它是以排除耳目心意的感受、情绪为前提,从而以“忘”为特

点的忘怀得失,忘记忘物的乐。而要获得这种快乐就必须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如何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进而求得逍遥?我们所追求的“无”,应该是从“有”的境地升华而出的,也就是说“无”的境界仍要从“有”中获得。无己之道,从不曾知道自己,进而充实自己、完成自己以达“有己”,最后升华到不知有己、放弃自己偏见私执的“无己”境地。“无功”,从不曾有过功劳,进而有功於社会、造福人群,最后到达“不知有功”、“生而不有为而恃”的“无功”。无名之道,从不曾有过名声,到有名于世、为人楷模,最后不知有名、舍弃虚名、不以名累实,达到“无名”的境地。这种历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净化、升华,以表露人性的无限开展。能够达於“无己”、“无功”、“无名”,而后才能体悟逍遥之道。三者的主体为“无己”,所以想要达到逍遥的境界,就是在于“无己”的功夫。庄子的“无己”,就是与人间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让真我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上升到与万物相通的根源。这也就是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随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质,以观照宇宙人生。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真正做到“无几”必须截断对现实的自觉意识,不为一时耳目心意所左右,才能真正达到“无我”的境界。而实际上这种豁达、超脱利害的自由的心境恰是一种对人生的审美,而这种审美正是怀着一颗无比宏大而自由的心。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逍遥游》正体现了其审美的心胸,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逍遥无待固然在精神上自由了,但精神自由不能改变客观规律。自然之变,死生之命不会因你打破了“彼此是非”的观念遮蔽便失去了自身规定,“游心”仅仅以去“天刑”,恢复人的本然面目为终的。人即便修成“至人”的正果,也必然要遭遇到死生、存亡、贫富、穷达,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现实矛盾,庄周当然不会主观到以为只要闭上眼睛不去看世界,一切矛盾就会烟消云散了。而“游心”就是让人们在“虚幻”中寻求解脱。人生的喜怒哀乐,固然和个人的遭际有关,但人的主观“成心”的确是人自苦其苦、自寻烦恼的意识根源。人沉溺于“小我”之见,沉溺于主观的是非之中,不能豁达、宽容、平等地对待别人,往往被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东西搞得心烦意乱,而这的确和自我对人生的态度,自我心是以“顺物”为前提的,“游心”打破了知性遮蔽,从而使人体味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和物极必反、相互转化的道理,这又反过来有益于客观地看

待矛盾,认识矛盾,把握规律,游刃于矛盾之中而“与物为春”。庄子“游心”于道德,轻视功名利禄,这种人生态度,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它与其说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毋宁说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它与其说是一曲没落阶级的挽歌,毋宁说是一曲乱世中的知识分子的气节歌。

《庄子·逍遥游》让我获益匪浅。从庄子的审美心胸和“游心”思想中我看到了一种超脱人类精神之上的心胸和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已然很难找到一种原始而简单的快乐了。而庄子的审美心胸正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要想获得一种真正的快乐,不是把握、占有多少,相反恰是忘掉自己,忘掉名利,忘掉一切之后,内心无比澄澈而空明时获得的感受。因而,只有回归自然,不为情绪所染,真正做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②,我们才能获得“天乐”,从而也才能够“逍遥游”于天地了。

备注:①李泽厚,《华夏美学》第126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②选自《庄子·齐物论》

参考书籍: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庄子逍遥游析论 篇五

1、逍遥游

逍遥游为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它是庄子书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庄子哲学的第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对于人生哲学的问题,主张采取一个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

关于逍遥二字,历来有许多解释:顾同柏说:「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逍」就是人生取向往「消」的路上走,对于人的有限性,我们要去消解,要「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所以,王船山说「消」是「向于消」,「遥」是「引而远」。而支道林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为。」楚辞补注:「逍遥,犹翱翔也。相羊,犹徘徊也。」故就字义而言,逍遥原为徘徊、翱翔之意。徘徊为行的自由,翱翔为飞的自由,逍遥是行动的自由。而憨山大师解释逍遥为广大自得、广大自在,将逍遥提升到了精神自由的层次。

鲲鹏与蜩鸠

ㄅ、大小之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逍遥游第一段,庄子就提出了巨大的鲲鹏,作为大的代表;而后又提出了蜩、学鸠、斥鴳与之映衬。一般对于鲲鹏之「大」与蜩鸠之「小」有两种见解,一是「小不及大」,另一是「大小自适」。

提倡「大小自适」的,可以向、郭为代表,而魏晋的玄学家则将此发扬光大。「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故大鹏之能高,斥鴳之能下,椿木之能长,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为之所能也,不为而自能,所以为正也。」「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夫庄子之大义在乎逍遥游牧,无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皆如年知,岂跂尚之所及哉。」「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夫小大虽殊,而于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由以上引言可以看出,向、郭眼中的自然拘限于物理现象,以本能为主。大鹏能高飞,斥鴳不能飞高,这是物理现象,也是本能的限制。所以蜩鸠不希望飞到天池是不为而自然。向、郭认为大鹏和小鸠虽然形体有大小之分,但如果牠们都能「足于其性」,则都是一种逍遥。如此说来,矮小者安于矮小,貌丑者不以貌丑为恶,这也算是一种逍遥。由于矮及丑是形体所限,不是人力可以改造的,能自适自安是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是逍遥的真意。如果智浅者安于智浅,德浅者安于德浅,由于智慧及德行不是形体所限,而是人力可以加以改造的,但是却自满自视而不加以求进,这是消极的颓废思想,并不是逍遥的境界。

庄子在鲲鹏之后,又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悉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细菌不知有日的终始,蟪姑不知道有一年的时光,这是受限于他们的生命周期太短,受限于「物性」。每种生命有他不同的格局与范型,因此他的见识与领悟当然有所不同。庄子并不勉强化去其中的差异。庄子要说明的,不是外在客观世界中形体的大小与长短,而是藉此譬喻形象世界中的差异和不同生命历程间的价值判断。「物性」有其限制性,而「人性」不同,人性是可以向上开发的。因此,庄子见到当时人们都安于现状,短视近利,丝毫不知道有更上一层的目标可以追寻。于是,便提出了大到无法想象的鹏鸟,使人们听到从未听说过的事,强迫人们去想以前从未想过的事,而不再只是局限于目前的短暂事物。因此庄子提出了鹏鸟,告诉人们还有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要追寻,而不能自满于现况。这是庄子写文章的一种铺陈,并非庄子真的认为小不如大。庄子已经达到逍遥得境地,与万物合一,又怎会有大小之分?

4、生命的境界层次

庄子在讲完大鹏怒飞的寓言之后,紧接着提到人生的四个层次。

人生的第一个层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就是一个人他的知识可以尽一官的官职,他的行谊可以得到一乡人的肯定,他的德行可以得到一国之君的赏识,可以得到一国之人的相信。使自己的行为合于社会角色得典范,并以此做为自我期许的最高目标,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放在社会的需求之中,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并非不好,问题在于他们把它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一生被功名拘束。

第二个层次则是宋荣子。「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以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宋荣子笑那些有功有名的人。而他本身对于世俗礼法并不给予绝对得肯定,他自有自的行为道理。当他的行为恰好合乎世俗所需,而博得世人的称誉时,他的内心并不会特别的欢喜。因为这种价值并不是他想追求的,得到称誉并不是他的期望,也不是他行为的目标。反之,当他的行为被社会批判,遭到世人谴责时,他的内心也不会沮丧,因为世俗一切,他早就不放在心上。可是,宋荣子虽然做到了无功无名,不把社会价值放在心上,但是他仍然不能做到「无己」。因为他有己,所以还有自己与别人的分别,才会对第一层人「犹然笑之」。因此庄子才会说「犹有未树也」。

第三层次的人是列子。「夫列子欲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是道家的人物,他化除了社会人文的需求,做到了「无功无名」;他将精神放在自然事物上,投入了大自然之中,做到了「无己」。因此,他可以乘风而行,和第一、二层的人比较,他似乎高明多了。可是,列子只是随风飘去,又随风飘回。他仍受到了形体的限制,并且有待于风。风将他吹向东,他并不能向西;无风时,他也不能乘风而行。看起来好像是可以逍遥遨游于四方,其实仍要等待起风时才能乘风而去。这些在庄子眼中,都不是真正的逍遥。

第四个层次则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呜呼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与列子的境界相比又更高了一层。列子是乘风而游,但是到达第四层次的人已经是融合于自然之中,摆脱了内外的观念。到了这境界,可以与道化合,遨游于无穷宇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要等待什么呢?已经达到无待的境界了。

从有功、有名、有己的「社会理想人格」,到无功无名但仍有己的宋荣子,再道无功无名无己但仍有待的列子,最后到超脱一切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庄子提出这四种层层上比的境界,让世人认识自己的定位,并作为超越自己的标竿。

5、逍遥自适

在提出人生四境界后,庄子举出了一些例子。首先是尧与许由。尧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达到圣人境界的尧,在见到许由之后,忍不住想将帝位传给许由。但是,许由所在乎的,并不是王位,他在乎的是一个逍遥自适的造化本体,他只求与万物齐一,而没有兴趣管理人世间的纷争。

为什么道家对人世间的俗事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有着更高远的目标要追求,如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一般。可以吸风饮露,与万物同游,即使是大干旱金石融化山土焦黑,也不能伤他一分一毫。如此的神人又怎会在乎世俗的功名?

道家人物追求的,并不是人世间的价值。一般世俗的人对于世俗得价值总是看的很重,于是总是想将自身的价值推广到别人的身上。如「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但是「越人断发文身」,自己已经觉得很美了,根本不需要礼冠来装饰。这说明了价值观的不同。尧将天下治理得很好,是社会的理想典范。但是,当他见到藐姑射山的神人之后,受到了神人境界的感召,不知不觉中就会忘了天下了。

虽然庄子提出了逍遥的神人境界,但是惠施认为庄子的理论是大而无用,并举出了大瓠的例子,讽刺庄子逍遥学说的不切实际。但是,庄子也加以反驳,如:宋人的不龟手之药、樗树、大瓠,说明相同的事物而有不同的功用,是因为使用者的角度不同。物的功用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拘泥于经验的人,对于超乎想象的事便觉得无用,但是,不受拘泥的人却总有另一种用途。天下的物是有用还是无用,是很难加以论定的,万物都有他一定的功用,要如何才能达到它最大的功用,就看使用者得程度了。

6.庄子的逍遥观

庄子并不只在逍遥中提到逍遥的观念,在其它篇章中也有逍遥的观念被提出,例如:

夫明白入素,无为副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闲者,汝将固惊邪?「天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安之?「山木」逍遥是庄子一直强调的一种思想。庄子看到人世间的苦难太多,人得生活并不幸福,便将自己的体悟以寓言的方式说出,希望能藉此传达给一般人,让世俗中人能体悟到「道」,进入逍遥的境界,脱离苦难的人世。

庄子本身是很逍遥的,这可以从他的人生观中看出。(注6)庄子相信宿命论,认为人来到这世界并非自愿,而命也不是自己能安排的。所以庄子主张安之若素,不为道。随着大道的运行,命运所注定的程序和条理,自然而然的自变自化,不要强求。另一个观点则是养生。「庄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其原无迷信之说,且其重在养生之主,不在养生之形。」(注7)。但这并不表示庄子重生轻死,相反的,庄子的生死观是超越的。他认为人的出生,是形与神的结合;人的死亡,是形与神的分离,死生不过是一气之变化。从这些观点便可以知道庄子的逍遥观。

要如何才能达到无待呢?首先便需「忘我」,进入绝对的境地。第一步便是忘掉名相。名相的对立,比较与分别,束缚了人心,使人失落了心灵的自由与自在。世间万物本来就存在,而人将他加上名字称号,这些外在的称谓并无意义,莎士比亚也说过:「玫瑰若不称为玫瑰,仍一样芳香。」。外在的称呼并不具有重要性,重要的是内在的内涵,实在具有的物质,即物的本身。如果只重视名称,便会有所执着,便会有比较,想分出高下、贵贱。庄子在秋水篇中提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老子也曾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世俗有了标准,人便会想依循。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符合标准,于是不合标准的人便会有所执着,又所待,便不能逍遥。外在的名相是虚幻的,要用心去看穿这一层障碍,才能达到万物齐一的境界。当人与物融为一体,便可体会到「道」的存在,与万化同游。

庄子的逍遥除了万物齐一之外,还有另一点很重要,就是跳脱死生。人一生中最放不下的,不是富贵钱财、不是人与人间的情感,而是生命。当然,也有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看破生命了但是,没有人真正见过死亡,所以,庄子提出了许多寓言,说明死亡并不如想象中可怕,死后的世界说不并会更好。因此,生命并没有什么值得执着,应当顺其自然,该来时来,该走时走。

总而言之,庄子的逍遥观便是跳脱世俗的名相,不为外在表象所惑,进入真实存在的本体,与万物齐一。并且放下生死,不被生命牵绊,便能达到无待的境地,逍遥自适。

三、结论

庄子是先秦时代很具重要性的一位思想家。他将道的观念以寓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将他的生命哲学融入寓言中,使后世的人可以追寻。逍遥游的主旨在于「逍遥」。庄子从现实生活中体验了生命的超越精神,明白了现实的变化无常,解脱了生死。但是一般人仍限于「大梦」中而不自觉,于是,庄子要求人要省悟。第一的功夫便是「无待」。「有待」是有依赖、有所执着、有所担待的意思;相对于有待,无待是无所依赖、无所执着、无所担待(注5)。有所依赖、有所执着,会使心遭受蒙蔽,而不见事物真相。必需要跳脱一切的执着,才能使心澄清,而见事物真相。要达到逍遥,便需放下一切,要将有所依赖的心消解,转化到无所依赖的境地。

庄子学说在魏晋达到鼎盛,竹林七贤更是被推为逍遥的代表,但是那算真正的逍遥吗?阮籍有一次和人在下棋,家中传来母亲死亡的消息,他强做镇定,继续下完棋,回家后,拼命喝酒,然后大哭吐血。他本来想学庄子妻死的达观,但是仍不能学到庄子的本意,不能真正的看破死生,而要强做镇定。这只是压抑自己的情感、仿效逍遥而已,并非真正的逍遥。

逍遥是一种心灵上得绝对自由,并非外在的表象。当人体查到万物的律动,与万化合一时,便可与「道」同游,达到逍遥。内心感到和谐、舒适,才是真逍遥,强做镇定,只是表面功夫吧了!

五、参考书目

(一)、书籍

1、庄周梦蝶,杜保瑞;台北,书泉,民84年2月

2、新译庄子读本,黄锦鋐;台北,三民,民85年2月

3、人生是无题的寓言,颜昆阳;台北,跃升,民83年2月

4、逍遥的庄子,吴怡;台北,东大,民75年9月

5、庄子宗教与神话,杜而未;台北,台湾学生,民74年10月

6、庄子哲学,陈鼓应;台北,台湾商务书局,民56年6月

7、庄子管窥,赵金章;台北,弘道,民64年7月15日

8、庄子与现代人,李英豪;台北,世茂,民79年6月

(二)、杂志

1、大小之辩与生命的境界层次,陈文章;鹅湖月刊,4卷2期,页36至40,民67年8月

2、庄子逍遥游义理之结构及其主要境界,李相勋;中国文化月刊,108期,页66至页84,民77年10月

3、庄子寓言中的生命哲学,周景勋;哲学与文化月刊,17卷第9期,页814至页825,民79年9月

4、逍遥游,王邦雄;鹅湖月刊,18卷6期210,页11至页21,民81年12月

5、庄子逍遥游研究,袁长瑞;鹅湖月刊,19卷1期217,页30至页35,民82年2月

6、庄子逍遥游篇的生命境界观,魏元珪;中国文化月刊,201期,页23至页47,民85年12月

(三)硕士论文

1、试论庄子逍遥的心灵及其意境,王小滕;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试论文,指导教授:金嘉锡先生,民87年1月

6.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篇六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逐一个梦想——自由。从个体来说,柏拉图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孔子追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从民族来说,无数被压迫人民为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独立而奋起反抗不惜流血牺牲;从国家来说,人们为寻求不断发展提出自由新口号:经济要求发展“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一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谋求更广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样要求自由的空气、自由的呼吸、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面貌……人们心中对自由的呼声从古一直绵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在哪里?怎么实现自由?我们心中久久的疑惑谁来解开?

那么不妨静下心来,漫步于幽静的树木或湖畔,来品读一番庄子的《逍遥游》,聆听那从远古而来的期盼,来体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于天际。

《逍遥游》是《庄子》书中的首篇,也是庄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庄子研究》课程的时候,我认真地听老师解读了《逍遥游》这篇文章,在深入阅读之后,我觉得庄子的确不愧是影响汉文化甚深且远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阐述的观念也在数千年以下不断的对后世产生影响。另外,庄子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这篇《逍遥游》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有中心思想贯串其中:他就是要人们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牵绊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观念或是现实取向的功利价值观之中。

初见“逍遥游”三个字,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样一幅悠然惬意的风景:一个学者立于竹筏之上,没有船桨,竹筏顺着水流漂游,两岸青山徐徐向身后远去。若问我庄子的自由该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向诗人一样自由”。但读完并深入学习《逍遥游》一文后,才发现上面的两个“很自然”的反应与庄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遥”真是差里百万里。庄子逍遥,是近乎忘却凡世间的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诗人学者,要么触景生情,要么因势感怀,都是为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所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与我,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之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庄子所讲的“逍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而不是相对的自由。庄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之、心中无我之崇高境界。只要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之腾飞打下厚实之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之蓝天,做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以热爱作为奋斗之动力。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是庄子对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客观现实环境中提炼。《逍遥游》的主旨是人应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权势的束缚,在精神上达到一个超然物外、悠然无为、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借《逍遥游》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自由空灵、超脱时空的天地。

《逍遥游》中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钩心斗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他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得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他,去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7.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篇七

【关键词】三笑 解读 逍遥游 本质

文本解读是指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从授课的角度来谈,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也应如此,讲究方法,讲究策略,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愿望。那么如何找到解读文章的切入点呢?下面将以庄子的《逍遥游》为案例进行解析。

教学预设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的,而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逍遥游》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的特点。真可谓“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

因此,解读《逍遥游》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该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更为重要。本课就从三个“笑”切入,来解读文本。

过程描述

在疏通了文章语句、积累了相关文言知识后,以“三笑”切入开始文本解读。

首先,老师向学生抛出第一个问题:读全文,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问题很简单,但也有情趣。学生能较快地找到了答案,即“蜩与学鸠笑之”“斥 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接下来,要求学生解读文本内容。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作者当然反对。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分,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2.作者对斥 的“笑”是什么态度呢?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由于有了对第一“笑”的解读经验,学生们较容易地明了:作者对斥 的“笑”也是反对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即像大年之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消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 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3.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通过语句的理解,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们明确:因为这些人虽然“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但是他们“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例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这些问题的提出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主动地探讨问题。于是十分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文章的“三笑”是否一样?为什么?

学生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明确:“三笑”表面不一样,但本质一样。作者对他们都不赞成。

于是,老师顺势而问:作者对他们都不赞成。也就是说,在他们笑的背后,还有一个人笑了,他就是庄子。他为什么笑万物呢?

此时的课堂气氛高涨,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论异常激烈。最终明了“逍遥游”的本质: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4.那么,庄子所人为的“逍遥游”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通过文本的阅读,学生很容易理解“逍遥游”的状态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完成了以上的解读,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师生共同探究;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最后明确: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因此,通过“三笑”,把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逍遥游”的本质。

完成了这些后,还可以深入探究:宋荣子的“笑”与蜩与学鸠的笑、斥 的笑有没有不同?为什么?庄子对宋荣子、蜩与学鸠、斥 的态度是否完全一样?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涉及到了庄子的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的问题,可以留下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讨。

反思与讨论

《庄子》的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因此,一般的高中生很难理解其人、其文、其思想,而尤其是《逍遥游》这篇文章。本堂课由于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文本得以解读轻松,主旨准确把握,而且学生积极参与,双边活动活跃,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看来,解读一篇文章,倘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一定会事半功倍。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的确,找到了好的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能使教和学双方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顺利。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在轻松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寻得最佳的文本解读切入点呢?

笔者认为,抓住文本解读切入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切入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一节课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切入点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则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浅出地学习文本,达成高效的课堂。

本课时是教授《逍遥游》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就是探讨该文的“逍遥游”的本质,以“三笑”切入,目的就是解读“逍遥游”的思想。

第二、切入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点切入,就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选取切合学生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点。只有这样学生思维才容易被激活,从而踊跃参与教学,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松愉悦的心情,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了笑声。本堂课从“三笑”切入极易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轻松愉快中解读庄子庄重而不羁的思想,并且体会庄子的别样人生。

第三、切入点要贯穿文本始终。切入点不同于教学的导入,大多是文本本身显现或非显现的一个元素,是内容或方法。它大多是属于文本的(也有的是帮助剖析文本的一些外在的方法、方式,如上述的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切入点在内容上是牵动全身的一个部位,在形式上是搭建文本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桥”。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求有的放矢,直击要点,能以一当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切入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全文的讲解,切入点不能灵活自如地联系全文也就失去了切入的价值。《逍遥游》这篇文章正是在“三笑”的基础上庄子阐述了自己的“逍遥游”的思想。

8.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篇八

灯塔狼烟点燃了思想的火焰。你在一个孤独的山峰上看着梦中的仙境。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守规矩的。 巨鹏 如果没有六月的风,它怎么能爬90,000英里呢?尘埃 只是生物的兴趣而已。 所以你意识到你生命中最高的状态。 这意味着你是世界上一个自由的上帝。 但是有几个人在看你。 后世的学者们无法赶上死去的风,只能拿着卷轴看着温胜义:你已经成为一个消极的避难所。 太荒谬了。他无法在你头上看到天空,但他说他不负责任。 后世的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最聪明的,但他们知道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应该受到限制。 那是几千年前的你。 这不是你要做的事。你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得出结论呢? 但你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你的无所作为是战争时期最理想和最完美的境界。这与我们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一样。 我知道我的解释是多余的。你就是你。 月亮的守护神怎么能关心他的后代呢? 历史在东方蜿蜒而逝。你还在风浪中唱歌:没有自己的神,没有成功的圣人。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几个人。 古时候你庄子应该得到它。

9.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篇九

关键字:逍遥

借口

我见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做过漆园吏。世人评价他虽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侍的精神自由。在他的“逍遥游”中,他表现出洞悉万物,看破红尘、功名、利禄、超越生死境界,最终达到了超凡脱俗。这样的庄子让每个人都觉得他活得洒脱,将志趣寄于天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是他真的达到了看破功名利禄了吗?其实不然,他作品中对仕途的鄙夷与不屑,这看起来更像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做法。虽然曳尾途中说明了庄子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心甘情愿选择了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的贫穷生活,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他超脱的表现。他只是看穿了盗国盗民的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不愿为取得功名而受人驱使,牺牲自由的同时又有可能会徒留空名。这说明庄子而非真的鄙夷权利,不然他又怎会当初做了那个小官。只能说他的目光比我们更加深远,虽知当官的神气、威风,但也知当官的危机,不愿意因小而失大,拿自己的生命去和功名利禄开玩笑。所以才嚷着逍遥是生命的大事业,而此大事业就是无事无业。

庄子有一次到魏国去见魏王,当时的打扮是这样的:“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穿的是布衣,布衣也就是麻布,还不如今天的麻袋,而且这个麻袋还是打着补丁的;鞋子破了,要用绳子捆在脚上。就这样去见一国之君了。梁惠王见到庄子就说了:庄先生,你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啊?庄子一听就看不起梁惠王了。庄子说我这个叫贫穷,不叫狼狈,贫穷只是没有钱,狼狈是没有精神。我只是没有钱,但我是有精神的。[1]不论庄子是狼狈还是贫穷,辩来辩去不过是突显了自己的困窘。我承认庄子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但是他没有勇气直面现实,用斗争来改变自己贫穷卑贱的恶劣生活处境,只能在自己的思想天地中编织着那美丽梦幻的白日梦,去追求所谓的自然天性。庄子的思想与阿Q精神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前者被我们奉为了智者,而后者却成了愚者。我想一个真正的智者,不应只是单单有智慧,还应有用智慧让自己生活变得更舒适的能力。显然庄子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但庄子也为这样的自己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不显己用,不拘己才,以无用大用,而无为自在。即无用就是智慧。有一个姓石的木匠带几个弟子们到齐国去,路过一棵非常大的栎树,经过的人都看傻了,但石木匠看也不看就走了。他对徒弟们说,这棵树没用的,正因为没用所以才活了这么久。没想到这大树成精了,晚上石木匠就做了一个梦,这大树精很不高兴,说,你把我跟什么比呢,跟有用的木头比吗?我追求一辈子不是追求有用,我是追求无所可用,我追求无所可用已经很久了,好几次差一点死了,今天我终于得到了这么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无用,无用成了我的大用[2]。听起来似乎很妥当,很有道理。其实,这只是他为自己现在的境遇、为自己的困窘找的借口,从而说明自己如今的境遇只是追求高尚境界的结果,说到底还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宋国有个人名叫曹商,他以宋国使臣身份出使秦国,出使时带了几辆车,由于秦王喜欢他,又送了他一百辆车。曹商回来后揶揄庄子说:“要说在穷巷破屋里打草鞋。整天把自己弄得面黄肌瘦的,那我不如你,但是如果说一见君王的面,就可以让他十分赏识,赐车百乘,这是我的长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治好一个疮赏一辆车,为秦王舐痔疮的赏五辆车,手段越下流,得的赏赐越多。你大概是为秦王舐痔疮了吧!否则怎么会得到那么多的车呢?走你的吧!”[3]世界上有两种人,其命运遭遇迥然不同:一种人,巴结权贵,尽其谄媚阿谀奉承之能,以侥幸取宠,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自认为春风得意,于是竟行冷嘲热讽之事,大多横行霸道却又受统治阶级欢迎。而另一种人,则是藐视权贵,视视名利为粪土,宁可终身贫困潦倒,也不愿屈节折腰,最终终生失意不得志。

在我看来,那些是金钱为粪土的人,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钱作为资本才这样做的,而那些贫困潦倒却又高喊着忘怀一己之功名,纯纯常常,恬淡无怀,无往而不逍遥,无适而不自得的人。我只觉得可笑,或许有些人说这是一种境界,但这种境界有时候在现实面前倒更像是无稽之谈。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的相位来威吓我吗?”[4]权利,人们有时看作是天下至贵的东西,庄子却把它视作人生的负累,要求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人生的独立,将自己的志趣寄于天地,与天地为伍,做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

此时的庄子将自己的志趣寄于天地,认为“逍遥乎天地之间”。我并不认为他一开始就有如此高的情操,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没有人生下来就可以做到淡薄名利,一开始的庄子也是心怀大志,只不过将希望寄托于水上浮萍,到头来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庄子无非是把权利的本质看得比我们透彻一些,知道权利带来荣耀和财富的同时,也会潜藏着致命的危险。于是才为自己的懦弱与胆怯找了一个视权利为腐鼠,躲之还来不及,谈何去追求的漂亮借口。

所以庄子真的像他所说的逍遥乎无为也,逍遥乎无事之业,逍遥乎天地之间吗?我看未必,他只不过是一个用逍遥为自己辩解的不得志的穷困窘迫的凡夫俗子。

参考文献:

[1]选自《庄子全译 》

庄周原 著,张耿光 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3-1

10.《童话庄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 篇十

开篇先用鲲鹏来写,写他们的自由自在的境界。然后用一个事实,“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厚积薄发的重要性。最后庄子以“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句结尾,体现了“逍遥”的道理。

世人往往一味的追求欲念而迷失本性,这就是“观浊水而迷于清渊。”当然欲念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满足总是有限的,这样通常会导致悲惨的后果。但这个观点,现代人却很难接受,因为现代人往往沉湎物欲,然后深深陷入物欲的沼泽。

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人们每天行事匆匆,却好像都是在徘徊,找不到尽头。生活工作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无所适从。总是抱怨太苦太累,从来不想去放松一下,逍遥一下,就这样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悲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却日渐增加。于是大好生活就在叹息中悄然流逝。人们总是不愿意忘记该忘的烦恼,没有人正真试过把自己放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去放松,尽情地去享受人生的快乐。其实,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将自己故意压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因此,人生应当多一点逍遥,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中。

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顺物”与“游心”是相互依托的。这种轻视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在当今,仍有学习的价值。

成语功名利禄:指名利地位。如: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又如:牛启东素不喜章句之学,认为那是腐儒伪装道学的幌子,驵侩谋求功名利禄的阶梯,无关乎国计民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11.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篇十一

庄子的《逍遥游》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悟。

我在教这篇文章后也想到了很多,首先想到的是让一个像我们这样的老师满足可能是很容易的事情,给他涨点工资,再给他个小官做做,他可能就很满足了。可是,一个老师就真的仅此于此了吗?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他在教学上该“有两下子”,决不能甘于平庸,甚至只是酒囊饭袋之徒,那是要误人子弟的啊!所谓“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就是这个道理。看一个学校办多好坏,不光是要看它的硬件,也要看它的软件,而“软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一支过得硬的个性鲜明学问精深的教师队伍。蔡元培在做北大校长时敢于将李大钊、鲁迅这样的人聚集在自己的麾下,才使北大学术气氛活跃,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水平的学生,也才能让北大声名鹊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真正甘于寂寞不断钻研勤于治学的老师是会让人肃然起敬的,他也会靠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人;而对一个精神萎靡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的甚至汲汲于名利的庸师,学生的态度也可想而知了。

前几天,我到一个我任教过的乡镇中学,见到了曾经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自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过,在谈话中,我也觉察到一个问题:他们虽然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二十几年,但他们对自己的现状似乎很满足。和他们谈话时,我自然联想到了自己,我甚至怀疑起自己走过的路。我不甘现状,从乡下挤到县城,又放弃没有升学压力的职中闯进了充满竞争的民办高中,我不是自讨苦吃吗?如果我当初不走,现在在这个镇中学早已是老资格了,再过几年甚至都不用上课了。在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环境里过个小日子岂不自在?再退一步,如果当初在职中也不走,一周只代几节课,小日子同样可以清闲逍遥,总比到民办学校起早贪黑受苦强啊!可是,转而一想,那样的生活就真的有意思吗?教《逍遥游》,我自然联想到了文中的蜩、学鸠之类,如果我真的就满足于现状,我与它们又有何异?我们即使做不了“鹏”,也不能忘了提高自己,也不该甘于平庸啊!

可是,我真的读懂了庄子的《逍遥游》了吗?其实就照上面看来,我不也是受名利所累的凡夫俗子吗?我真正体会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了吗?我总觉得“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这句话说得很好。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你可以尽情享受精神自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而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你才能真正做点事情,不光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甚至可能有益有社会和人类。最近,我在读《朱自清传》,当读他在清华期间主动放弃国文系主任之类的职务想潜心做点学问的时候,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样想来,我觉得自己不管是选择“走”还是“留”都只在围绕着一个“小我”,我也只不过是汲汲于名利之徒罢了。

对扎根乡镇中学一干就是二十年的同事倒是充满了敬意。如果他们是甘于平庸的话,我觉得这“平庸”中有一种伟大。他们甘于寂寞甘于清贫,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有什么资格笑他们的“平庸”呢?我倒应该好好学学他们“平庸”中的伟大。现在的偏远落后地区不是缺少好高骛远的“鹏”,而是缺少真正脚踏实地看似“平庸”的“蜩”啊!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淡薄名利的情怀,让那些所谓的“鹏”们汗颜。现在,一些农村学校的老师涌向城市,落后地区的老师飞向发达地区,造成农村和落后地区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国家对这一现象也极为关注,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我们都能“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那将是本人之幸,也是社会之幸啊!一个扎根在平凡的岗位这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不是更加伟大吗?

12.读《庄子》有感 篇十二

高中的时候学过庄子的一篇文章《逍遥游》,至今仍能诵出其中的一两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说,若能顺乎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应乎阴阳、风雨、晦明的自然变化,而逍遥于广袤之间,那还有什么依待的呢!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一直都很喜欢庄子所推崇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思想,在空中自由遨游,在风中翱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谓逍遥,不是四处乱潇洒,而是让心灵进入到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中去,忘记那些难以忘记的烦恼。只要做到这一点,你将会时时觉得自己始终是轻松和坦然的。所谓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宇宙精神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从心灵的角度而言,是情感论,不是知识学或知性论的。所谓“天在内,人在外”这种看似反主体论的语言,其实正是提倡生命的情感主体、德性主体,而反对知性主体,表明庄子哲学以“无我”、“忘我”的心灵境界为人生的真正自由。

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这种自由是超越的“真情自由”,不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情感生命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既不是知识论,也不是意志论,而是情感论,才是庄子哲学的真正特色。

庄子最赞赏的是自然之乐,甚至主张与自然界的动物共处而同游,这其中有深刻寓义。一方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另一方面隐涵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在这里,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是自然。自然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的环境;不是决定论的因果必然性,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鸢戾于天,鱼跃于渊”,这是儒家的自由观,海阔天空任鸟飞,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庄子的感受和体验则更加深沉,乐观与悲情是同时存在的。当江湖干涸之时,鱼“相吹以湿,相濡以沫”,这才是生命的真情,毫无计较之心。人难道不应该如此吗?因此,真正的自由应当

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依靠江湖河海自得,人则必须凭借“道术”才能够“逍遥”“无为”。在《逍遥游》中,庄子并没有详细传授这一高妙的“道术”,只给出了一个高度概括的要领,叫做“至人无己”。“己”是私我,“无己”就是去除私我。

13.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篇十三

本次作业,我就对于我对于逍遥游的看法观点加以叙述。

什么是逍遥游,在我看来,逍遥就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游就是运动活动,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这里的逍遥游是与无为想通的,即逍遥游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运动状态。

关于本篇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观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但是我一直好奇于两点,第一点是文章至“圣人无名”已经基本写出了庄子的核心观点,甚至已有总结之意,而后面两部分有种添加、补充之意;第二点是在第一部分中文章两次提到鲲鹏的例子,感觉有种重复的嫌疑。或许这样的不够严谨的结构,恰恰显示出庄子的逍遥不羁。但是真要解释这两点疑问的话:第一点或许就是如前所述,是逍遥游本篇的添加与补充,尤其是第三部分“无用”的补充;第二点的疑问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前一次提到鲲鹏的故事是为了直接通过它来论证“无己”、“无功”、“无名”,而后一次加上了“汤之问棘也是已”则表明儒家所提倡的商代也这么认为来进一步论证。

从内容上看,逍遥游的主旨便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人格达到顶峰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写蜩与学鸠、斥与鲲鹏的对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与宋荣子与列子与至人、神人、圣人的对比,说到鲲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宋荣子“虽然,犹有未树也”,列子“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通过写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的对比,说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从这些语句上看,庄子是认为无论他们代表的对立面的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而按照庄子的说法,最高的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无己”的无所待(凭借、依靠)的境界。

文章第二部分与其说是为了论述“无名”,不如说是为了论述“无功”。因为三段内容都是讲有权力的或者将有权力的人放下或忘记自己的权力,尤其是第二段通过写姑射之山的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来间接论证之。第三部分是写“无用”的观点则众所皆知了。那么“无名”的观点从何而来,其实在我看来“名”不仅是名誉和地位,更是与“实”相对应的概念的范畴。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的这个。也就是说,庄子的“无名”类似于“无己”,只不过一个是“名”、一个是“实”。实际上,这三无的核心无非就是一个“无”字,也就是“道”。道的特性是无,人要做到逍遥游也要符合无的要求。

上一篇:2024年度阵地建设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品生日祝词台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