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课题方案(精选10篇)
1.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一
“生活与作文”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生活作文”研究基于本校的“苏州市生活教育理论改革教学方法”的总课题。“生活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生活作文”研究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2、《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我校曾进行“生活作文”市级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我校又地处虞山脚下,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因此,从生活内容到对生活作文的研究积累来看,“生活作文”研究具有可行性。
二、概念的界定
我们对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作如下的界定:小学生活作文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启示我们必须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人”这个高度来审视构建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
2、陶行知的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 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孩子是一个潜
在的天地,都有他自己所倾向的学习类型、工作方式和气质性格。都有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构成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方式。
四、实验的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
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使学生的作文能力适应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生活作文的基本途径,内容的组
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生活作文的操作性结论,寻找生活作文目标大面积高质量达到的有效途径。
五、研究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
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吸取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2、更新观念,开阔眼界,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反复探索中
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丰富学生生活。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我们研究生活作文教学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1、观察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留心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参
与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体验富有特色的家庭生活,获取感性认识,形成生活表达,提炼生活素材。
2、在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精心创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愉悦的境界里重构生活,创作生活。
(三)、改革训练方式。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一种必备技能,而任何技能都是通过训练得来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注重训练。
1、创设生活条件。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生活,引进学生的生
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缩短课堂需要和生活需要的距离,训练学生提高正确表达生活的能力。
2、加强语言积累。写作,从形式上来说,它是语言文字的组
织,它由词到句,到段,最后到文,而词是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要提高写作水平,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写作基础的基础,就是语言的积累。生活作文的研究,决不排斥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要在生活化思想的指引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生活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思想能力协调发展。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创设作文的生活氛围,给予机会,激发成功欲。
语言积累的最好方法是阅读。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阅读的材料是一种间接的生活。
①加强课堂阅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以写作为手段促进阅读理解,丰富课堂生活。在学生解悟文本中提高解悟生活的能力。
②拓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
3、“生活作文”与教材各单元写作训练重点结合起来,继续用好各年级各学期生活作文训练系列。
(四)、优化指导过程。
总结实现作文指导过程所需的基本板块,把生活引进课堂,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一句话,就是用生活的观念指导作文,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在以前作文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体验生活--评点生活--自由命题--写作交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先生活后作文”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个案分析法。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分
析反思。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认识。
2.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二
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村委会、镇直机关各单位:
关兴镇《关于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印发给你们,希严格按照文件贯彻执行。
附:《XX镇关于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
主题词:低碳经济活动实施方案抄送:县政府办、县纲要办、XX镇纲要办2010年04月26日
共印发25份
XX镇“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的1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引导全镇人民树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由镇文明办、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镇村管所、镇科技办、镇农业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林业站、镇文件服务中心等成员单位联合,在全镇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目标,动员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低碳生产生活全民行动,普及低碳生产生活常识,大力倡导节能减排行为、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城乡节能减排意识,推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加快科学发展作贡献。
二、行动主题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三、行动目标
通过“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在全镇倡导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学习低碳生产生活知识,实践低碳生产生活,养成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良好习惯;引导公众将科学
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节能降耗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贯穿到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城乡居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推广低碳生产生活的好经验,增强低碳生产生活自觉性。
四、主要任务
(一)组织开展低碳生产生活基本知识宣传。
自5月起,各村委会、镇直机关各单位要利用“科技活动周”组织“低碳生产生活基本知识”宣传,深入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公共场所等,宣传低碳生产生活常识,举办多形式的低碳生活知识讲座、展览等。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1、搭建低碳生产生活知识宣传平台。组织收看余庆“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利用五月综治宣传月,围绕“低碳生产生活全民行动”组织宣传,在镇政府公开栏建立低碳科普专栏,提供低碳生活科普挂图和相关知识。通过《XX信息》宣传低碳生活。
2、启动全镇天然气利用建设项目。
3、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着力点,不断加大节能宣传教育,激活农民的节能意识,在全镇农村开展创建“低碳生活示范村”、“低碳生活示范家庭”等活动,不断打造节能环境,开展节能服务,鼓励农民使用节能灯,教会农民循环使用水、使用节水器具、使用节能电器等生活
节能小技巧,在农户中大力推广节能设备,提高农民节能意识。同时,以引导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崇尚环保生活方式为目的,结合开展“四在农家”的活动,大力提倡农民建沼气池、用沼气灶、改厨、改厕、改圈,作物秸杆科学利用,在农村大兴节能减排之风,实现家居清洁文明化、庭院经济高效化。让农民过上崭新的节能生活。
4、将低碳生活作为“全国科普日”等重大活动主题。利用“全国科普日”等重大活动,解读、宣传、倡导低碳生活知识和理念。全国科普日期间,各机关单位要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围绕“走进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组织1次以上科普宣传活动,掀起低碳科普宣传的高潮。
5、组织开展“低碳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宣传、普及、成效纳入今年的目标考核。积极组织创建“低碳生活示范村”、“低碳生产示范单位”、“低碳生活示范家庭”。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XX镇“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领导小组。
(二)结合实际,丰富活动内容,精心策划,开展各项宣传活动。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成员单位要在主题活动中突出低碳理念,重点开展好低碳生产生活主题活动,在活
动内容上,要突出普及低碳生产生活知识、提倡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活动形式上,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务求取得突破,确保这次活动顺利开展。
XX镇人民政府
3.走进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三
活动课题的提出:
世界气候变化异常恶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是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经常会向老师、家长询问相关问题。于是,我们决定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活动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会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汇总。
2、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采访、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暗访、设计标语、手抄报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宣传低碳节能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培养学生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周围、国家乃至社会性的环境问题,培养节约能源的习惯。
2、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
活动重点
1、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宣传低碳节能的重要性。
2、懂得在生活中节约电、水,气的方式,从点滴做起。
3、教育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关注周围、国家乃至社会性的环境问题。活动难点
1、学会如何进行调查暗访,掌握采访的技巧,增强合作意识。
2、信息资料的及时性、判断的准确性及处理能力。
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活动准备:
教师——照相机、记录簿、展示设备;察看超市、社区、农贸市场等学生需要活动的地方;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学生——设计好研究报告单、个人活动记录、成果展示的相关准备。
二、活动时间:
第1周:提出问题,讨论确定子课题,制定并完善活动方案;
第2-3周:收集资料,实践探究,亲身体验;
第4周:汇报交流,成果展示;活动总结,评价反思。
三、活动过程:
(一)指导各小组选择最适合课题研究的途径、方法。
组织讨论:你们每一个研究小组为达到研究目的,准备采用哪些方法、哪些措施?(调查、访问、问卷、搜集资料等。)
(二)指导学生掌握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方法的格式及步骤:你们知道怎样去调查、访问、参观或是搜集资料才是最有效的?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说明。
搜集和整理资料:
(1)明确目的(2)掌握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
(3)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4)整理出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
(1)明确调查的目的(2)制定调查表
(3)科学选择调查对象
(4)分析调查内容
采访:
(1)明确采访的目的(2)选择采访对象
(3)设计好采访并制定采访计划
暗地查询:
(1)明确查询的目的(2)选择好查询对象
(3)分析查询内容
(三)各研究小组进一步明晰研究思路,教师给予方法指导。
小主人队:了解低碳生活
(1)上网查询、收看新闻、阅读报刊、采访科学老师了解什么叫低碳生活以及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2)整理资料,制作手抄报、知识卡片,并利用学校橱窗、宣传栏向全校同学和家长展示宣传。
(3)在班级举行低碳知识竞赛,给优胜者颁发奖状。
小能人队:调查低碳生活现状
(1)通过问卷调查、暗地查访了解周围的学生、家人的低碳生活现状。
(2)针对现状制定低碳生活小妙招,发动学生家长践行低碳生活,并评选低碳节能模范家庭。
小当家队:宣传低碳生活
(1)撰写倡议书,利用校广播站、橱窗、学校网站等宣传窗口,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一是要做节能减碳的宣传者,二是要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
(2)走出校门、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向家长发出倡议:节能减排,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开始。
(3)制作低碳生活宣传标语。
(4)制作低碳环保班级公约。
(5)背诵一首环保三字歌,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6)通过手抄报、绘画畅想低碳美好生活。
(7)“变废为宝”创意小制作。
(8)利用双休日各人种一盆花,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9)畅想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
(四)活动总结:
活动中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对它进行深入了解,才使活动有序地进行,取得更好的效果。
1、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
4.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四
发布者: 田大红
发布时间: 30/12/2011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教学一直是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师,并制约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 “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脱离生活实际与自我情感;“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呻吟;第二,作文教学存在着“文学化”、“成人化”的倾向,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以致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第三,作文教学存在着随意性及无目的、大操练的倾向,缺乏一定的训练系列。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少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关注,写作没有成为孩子生活的真实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让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那么以,何种形式进行生活化作文的教学呢?依据相关理论书籍的研究得出:不为表达而表达出来的语言不是根据教材或教师的要求硬生出来的,而是在一定因素的诱发下自然生成的,这样的表达才犹如汩汩甘泉清纯鲜活,充满生命力。让言语自然生成才是真正的作文,自然生成的语言源于何处?只有生活实际!为此,《作文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研究》就在这样的思考土壤里萌芽了。
二、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作文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作文能围绕一个与其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件来完成习作的过程,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主题”“事件”都来自学生的生活。(2)要让学生懂得细心观察生活。(3)要让学生懂得描绘生活。(4)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三、主要理论依据
(1)作文的价值,人文和谐统一
《语文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这实在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成果。现在学生写作文,无非是要求他们写生活,假如这件事是他们自己做过的,或者看到的,听到的,他们对这件事就会有认识,有感情,那么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否则就会显得空洞无比。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诗外”的学习――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活,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道德品德,才能真正把握“诗内”的功夫,才能让学生做健全的人,写健康的文,达到人文的和谐统一。
(2)作文本质的返朴归真,生活本源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也就是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说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生活是作文之本”。
《语课标》也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寥寥数语,朴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这一种自我表达是童心抒真情,是内心的表白和生命的呐喊,是用文字来表现自我精神,抒发心灵体验的行为,这是作文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作文重新回归,展示心灵自由的本身。同时,作文又是实用交际的需要,正如叶圣陶所言:“能写文章算不了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形象的比喻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四、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一)让作文成了学生的乐事
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每次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生成”。学生无须去考虑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而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分,接受老师的圈圈点点。学生们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努力使学生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学生不用老师布置就能自觉地写起“生活”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二)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没有内容上的限制,没有形式上的约束,只为学生激活图像,产生表达欲望、生成语言提供一个自然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真正实现“自然生成”“自然表达”。学生由此能悟到作文真谛,尽情表达自己。做到每篇习作成为一个鲜活的思想,每篇习作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每篇习作都跃动着个性的灵光。
(三)使教师不再为教作文发愁
以前教师“怕教作文,怕改作文”,这成了语文教师的通病,在此次作文教学中,教师深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是违背学生书面言语生成的自然规律的。因此,作前教师无须进行写作指导,作后无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他和同学们一样,是参与者,是听众,是读者。只须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于不经意中点拨写作技法,把评改的和时间还给学生。于是教师就不会感觉教作文觉得累。相反,学生们充满个性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能使教师们更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使教作文成为一种享受。
五、课题研究步骤安排
本课题拟用两年年完成,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研究方案。第二阶段:研究探索阶段
(1)
加强新《课程》教学理念学习,力求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题的研究活动。
(2)
实施作文生活化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充实学生生活,开拓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而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将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联缀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时时在作文,处处有作文。
(3)
让学生将作文装订成册,以便交流总结提高,取得更好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特别是研究论文及成果资料,完成实验终端成果报告。
六、课题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一)让学生多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写什么样的事件,往往在他们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也就是图像,那么图像越丰富,生成的语言也就越丰富。而图像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因此,选择主题时就必须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头脑中存在大量图像的内容。所以,教师应知道学生时刻细心观察学生生活,从中提取素材,丰富作文。
(二)采用连续作文形式
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作文,为的只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作文的自然状态,也是作文的最高境界,此次研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为此,应特别注重自然写作氛围的营造。每一次作文,要从某一真实情景,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学生脑中图像的自然情景。要让学生将平时在生活中观察所得转化为真情文字,要让前一次习作交流成为诱发下一次写作欲望的源泉,“让言语自然生成“是“作文教学联系生活”的最大特点。
(三)在生生互动中进行评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先行后知的规律,他们对人类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学生学习作文也是如此。在“联系生活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无须专门进行写作技能技巧的传授,无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只有在习作交流时,生生、师生之间就没有听(读)明白的地方互相提问。“听(读)不明白就问”是习作交流时对听者的要求,“让别人听明白”是对每篇习作的要求。要让人听(读)明白就必须写明白,学生在不断写明白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习作的技能技巧,这是学生自悟自得的,其效果自然非常好。
七、课题成果形式
5.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保护遭到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宣传世界气候大会大力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响应浙江省少先队员“手拉手,低碳生活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将以“保护家园、低碳生活”为理念,分层分阶段开展一系列低碳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全校学生从小关注环境保护,逐步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自觉发现和纠正自身与他人的不良生活行为,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持续、扎实开展。
二、活动时间:2010年11月至12月
三、参加对象:全校少先队员(一至七年级)
四、活动主题:手拉手,低碳生活我行动
五、活动主要内容和形式:
1.“保护人类家园,共享低碳生活”倡议
在11月初,利用“国旗下讲话”,由少先队员代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呼吁全校少先队员共同来关心人类的能源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种绿色植物,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小公民。
2.“低碳生活我来画”主题绘画
为激发少先队员爱护环境、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绘画比赛。
绘画内容要求围绕主题,通过自己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以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视角,用绘画作品将自己对低碳生活的想象表现出来,表达自己对低碳生活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作品要求思想健康向上,必须是本人原创作品。
要求:围绕主题,题材不限,中国画、漫画、儿童画等均可。
尺寸要求:中国画为四尺宣3开大小;其余均为4开铅画纸大小。
3.开展“低碳生活,变废为宝”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为进一步提高少先队员低碳环保意识,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可利用资料以及废旧、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结合校科技节开展“低碳生活,变废为宝”的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作品要求体现环保科技和低碳理念,具有环保性、创意性、新颖性、实用性、观赏性、美观性和艺术性;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废旧物品如易拉罐、旧报纸、树根等,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制作成科技作品,体现环保意识,作品要求有新意和创意,制作精美,集科学、美观、知识、趣味、技能于一体。作品上贴好标签,写明作品名称、班级、作者姓名、等相关信息。
4.“低碳生活小妙招”征集。学生自制家庭节能记录卡,通过引导全校学生观察、记录家中的水表、电表(低年级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完成),寻找和探索生活中节水、节电的有效方式,人人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金点子”。可采用文字稿、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等形式,各中队于11月底之前精选三件作品上交大队部。
注:对好的“妙招”大队部给予奖励(奖品是手帕或者环保袋)。
5.“红领巾低碳生活小报”展评。
“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理念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何降低生活中的碳排放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事情。
3--6年级以小队为单位参与 “红领巾低碳生活小报”征集,大队部将于12月中旬对各班选出的小报,制成宣传展板,进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宣传。
3--6年级于12月初上交3份小报至大队部。
6.“小手拉大手,低碳生活我行动”实践活动。
少先队员牵手家长,共同制定低碳生活家庭公约,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出发,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小事。队员可以参与家庭制定一月开支计划,记录家庭一月消费帐单,计算家庭一月储蓄费用;可以帮助家庭换上节能灯泡,还可以动员家长每周少开一天车等。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体验,逐步养成“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
12月底前各班上交3--4份家庭公约资料。
六、活动总结表彰
6.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六
台营学区语文教研组
一、课题名称: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探索与研究
二、课题界定:
1.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七个班学生及相关语文教师。
2.本课题研究的角度是农村初中师生对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摸索与运用。
3.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4.“策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常与“方法”、“步骤”同义,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形成效果好、效率高、效益强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与探索”是针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三、理论依据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变革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倡导“以人为本”,提倡用“开放式”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里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作文写作手法,实际上就是要求淡化“文体意识”,强调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于让他们鼓励学生采用自主表现手法,从而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作文评价的这四个标准,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它要求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从学生作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几方面入手,避免评价过程的繁琐化,提倡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三者的统一。
四、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长期的调研和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作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尽管每周都有作文练习,每篇作文教师都是按照“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模式辛苦地进行教学,但是作文教学的收效却微乎其微:学生的作文内容仍然单薄,缺乏真情实感,文中充斥着“假话、大话、空话”;学生对习作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把作文当作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老师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感到束手无策,指导乏术。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习作空间封闭;教学模式单一;训练方向的偏差;学生学习的被动;阅读范围狭窄;写作束缚太 多;命题随心所欲;评价千篇一律;文风华而不实等等。正确认识这些原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就能有效地改变初中作文教学的低效现状,帮助学生树立作文信心,提高作文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瞥》张良田),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要求。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特点》张孔义)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
(二)国内研究现状
湖南省浏阳第一中学2003年张鹏举老师的“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教学机制、操作基本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苏州吴中区石公中学的2006年开始进行的“初中生专题探究式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目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能力,作文综合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等等。这些探索研究的深度、广度尽管不尽相同,但却各具特色,无疑都是有益的尝试。但是,与阅读教学一样,作文教学并没有因此扭转效率低的被动局面。
另外,从作文教学研究现状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作文教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层面,理论研究的队伍小,研究成果也缺乏深厚的理论内涵,有的论文仅是某一时期迎合某一热点话题的即兴之作。
而各种作文教学研究中一个突出的弱点是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居多,中学作文研究居少,尤其是“农村初中”这一范围的作文教学研究几乎涉及不多,有的也仅是作文教学方法等,对于相应的“有效策略”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六、研究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重点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性概述。
2、目前睢宁县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从近两年来的考场作文和日常习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入手,认真查摆,及时纠偏。
3、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方法。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根本点,5 改变以往的以教材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
4、有效作文教学的课例研讨。以“一”举而反“三”,触“一类”而“旁通”,通过课例的引领,带动全县作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5、作文教学的教法和学法指导。讲究教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引入学法,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法与学法的研讨,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6、有效作文的实战训练。通过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教法学法的探讨,指导师生进行有效的实战演练是落实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方式。
五、研究目标
1、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县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明确“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是作文教学的核心。
2、通过调研勘察,找出目前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引导师生查漏补缺,纠偏补弊。
3、通过课例及全县大型研讨活动,引进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新颖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使广大师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用名家理论引领教学,用课改新法指导实践。
4、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和案例综述,探索提高学生写作情趣的途径,引领师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通过作文实战演练,探索作文教学的先进的教法和学法,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入手,摒弃作文教学模式化现象,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作文教学行动的研究和考察,了解作文教学现状,归纳总结出作文教学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
2、观察法。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对师生教学方式的观察,分析形成作文低效的原因,从而更有效的对症下药,进行整改。
3、调查法。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有助于掌握一手材料,更有效地进行研究指导。
4、对比法。通过对比,新课程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就一目了然。
5、问卷法。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是一种更科学,更深入的调查方式。
6、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
7、训练指导法。通过对课堂教学和实战演练的指导,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
(二)研究进程: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7月):对该课题方案进行设计,初步确认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深入县城几所初级中学调研,并请有关语文教育同仁和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听取意见,形成方案,报市教科所审批。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2年月5月):(1)理论学习:通过语文教研组长会议传达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并通过组长回到各初级中学召开的语文教研组活动,把这些理论贯彻落实下去,敦促语文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和作文新理念方面的论文,并把这些理论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
(2)行动研究:对全县初中学校作文教学状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包括:对教师作文教学方式和学生习作方式的调查;对教师作文教学重难点把握情况和学生作文兴趣方面的调查;对作文批改状况和评价方式的调查等。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一定的材料,再通过全县大型的语文教学研讨活 8 动把初中作文教学现状通告语文教师,指出其中应该改进和完善的环节,并作进一步的研究要求。
(3)观察究因:通过对师生教学方式和学习状态的观察分析,找出作文低效的根源,帮助师生查漏补缺,进行有效整改。
(4)问卷调查: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把形成作文现状的几个关键环节设计成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析归因。
(5)总结经验:通过行动研究、观察究因、问卷调查和对比研究形成一定的材料,把这些材料分类总结,整理成文,通过公开讲座和研讨会贯彻落实到教师学生中去。
(6)实战训练:通过大型的县级作文教学研讨课,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作文教学实践中,引领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注重学法,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3、结题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 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研究措施及具体运作方式
1、加强理论学习,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定期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同时抓好个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载下来。把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向书本学习。发动教师查阅、收集、印发各种学习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2、搜集作文素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内到课外,以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为出发点,选取作文素材。
3、请进来,交流信息。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并作专题报告。
4、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学期提供每位语文老师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回校后汇报、交流。
5、鼓励教师上作文研讨课,对取得研究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6、重视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实施计划、活动记录、理论学习材料、阶段性情况汇报、研讨课教案、专题总结等内容,使课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
八、预期成果
1、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了解学校学生作文的现状。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课堂实验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探究作文评改教学的常规模式。
第三阶段:形成阶段,理论支持与地域性实践经验结合,归纳写作文的常规模式——“听说读写并重,自主参与评改”
2、最终成果
“学生自主参与作文批改”模式:主要是通过“阅读筛选、解析指导”,“主动探究、讨论评价”,“巩固运用、自主评改”,“交流反馈、展示批改”四个环节完成整个作文评改。阅读筛选——导评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根据文题要求,自主写作,写完后上交,教师筛选,找出例文,有时要多次筛选,完全合乎写作要求的范文或者十分典型的不合要求的“问题文”。然后依据例文总结规律,写出本次及本类作文的写作指导;再据筛选情况写出批改分析和指导批改要求,最后把“例文”、“指导”及“要求”一同印发,上评改课时发给学生。主动探究——议评阶段
一般以前后桌四人一组,由一名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主持进行讨论,找出例文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不足之处,包括选材、布局、结构语言、行文书写等,讨论大约5—10分钟,由小组主持人或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情况,比如我们最喜欢的一篇作文及其好处,我们认为最不成功的一篇作文及原因等,大约也要用5—10分钟,在此期间,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或组织集体讨论。这实际上是对后面批改手中作文的一次演练,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使学生改有依据,批有准绳。同学之间面对面讨论周围其他同学的习作的形式,也大大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巩固运用——自主评改阶段
用大约5—10分钟,结合刚才同学读的“讲义”和讨论的内 容对照手中的作文自主评改,依据评改十条要求,一一打分并逐个环节写出评语,并且对文章作局部修改或全面修改,如:调整结构、理清层次、修改病句、纠正错别字等。这一步骤看似难度很大,但因有前两个步骤的认知准备,学生总能批的中肯,评的到位,改的合理,顺利完成课时训练目标。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进行知识迁移训练的重要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而改的方式可据实际情况实行自改、同位交换改、分组改或班级调换改几种办法。
九、课题研究在本地区的作用
(一)提升教学理念,引领作文改革。
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作文能力,培养学生做人与作文的协调统一;形成有效的符合我县教学实际的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为我县培养一支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对我县的初中语文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这些教师,在参与一轮课题实验之后,应该能够独立把握作文教学、上示范课,能够指导学校备课组工作,参与当地的教师培训)。
(二)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查漏补缺。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全校作文教学行动的研究和考察,发动广大教师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找出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纠偏补漏,有的放矢。
(三)问卷调查归因,纠偏补弊及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多次调查研究,针对作文教学低效现状,专门设计问卷,针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问卷见博客《初中学生作文情况调查问卷》)调查之后,根据问卷情况,写成了《初中学生作文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五)课堂改革实践,实现有效作文
7.低碳生活,低碳校园 篇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论文
题目:《低碳生活,低碳校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011班
小组成员:
胡言乐(1010311122)
王华(1010311123)
顾正阳(1010311124)
刘诗琪(1010311127)
第1页
低碳生活,低碳校园
作者:李坤、胡言乐、王华、顾正阳、刘诗琪
摘 要:全球气侯变暖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退化、粮食短缺、生态失衡六大基本问题造成了各种灾难性后果,给人以时代性思考。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校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建设低碳校园,既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又把能源经济学理论作基石,还应遵循生态学的自然规律,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建设低碳校园也具有清晰的实践路线:低碳理念进人心;低碳转型入主流;低碳活动进校园;低碳行为生活化,低碳研究融社会。
关键字:低碳、校园、节能、环保
一、低碳生活,低碳校园的原因
作为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的现代人, 无疑我们是幸运的, 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前所未有的舒适: 冬天有暖气, 夏天有空调, 出入有汽车, 沟通有手机⋯⋯。在科技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欣喜之余,作为工业文明的副产品, 大气中浓度越来越高的温室气体之一——CO2 却让享受着文明成果的人类伤透了脑筋。当前, 全球气候变暖, 各地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虑目前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来看看有关资料统计: 人体, 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CO2 1.14kg;使用电脑, 年平均间接排放CO210.5kg;冰箱, 年平均间接排放CO26.3kg;电视,年平均间接排放CO2 1.7kg;汽车, 一台发动机每燃烧1 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CO22.5kg;使用纸巾, 每人每年可排放CO2 0.57kg;喝一瓶瓶装水, 可排放0.044kg 的CO2;坐一次电梯可排放CO2 2.0kg ~6.0kg ⋯⋯。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低碳运动已经成为一场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2009 年12 月7 日, 被冠以“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称号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开幕, 有192 个国家参加, 几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政府承诺延缓CO2 的排放, 到2020 年, 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随即一股强劲的“低碳”旋风开始席卷中国,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迅速渗透到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CO2 的排放,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减低碳, 特别是CO2 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效应, 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成本、低代价、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2.6 亿多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 5。“打造绿色校园, 践行低碳生活”不但节能环保效益巨大, 而且能够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就牢固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 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推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低碳校园的涵义
低碳校园,泛指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校内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以高校各项活动为载体,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和谐校园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发展观念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最终实现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
律,为高校自身和社会提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帮助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进而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开展的低碳校园建设,涉及到指导思想、目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和减排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
1、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依据
首先,环境经济学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支撑。环境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性质是研究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利用;其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其学科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因此,认识和理解环境经济学的定义、性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等基本理论,就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坚持节能减排,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认识和理解高校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增强我们建设低碳校园的自觉性。其次,能源经济学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基石。能源经济学是指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市场、价格、供求关系等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能源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能源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的内部替代和外部替代;能源的国际贸易等。对于高校广大师生来说,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我们要建设低碳校园,同样离不开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最后,遵循生态学的自然规律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法则。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在谈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深刻指出: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绝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可见,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设低碳校园,既能让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增强生态意识;又会使广大师生在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中,对大自然怀有崇尚、敬畏之心,认真处理好“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使低碳校园建设的过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
2、建设低碳校园的现实依据
当今世界,由于二氧化碳超量排放,全球气侯变暖而出现的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退化、粮食短缺、生态失衡六大基本问题日趋严重。它威胁到人类环境的安全健康,造成了资源及生态灾难、经济灾难和社会灾难。科学资料已经证实,在过去100 年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全球平均气温、海平面都上升了一定幅度。科学家、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气侯变化带来的广泛影响。比如,大气污染给我们造成日常生活中的不便;洪水、干旱造成粮食欠收或绝收;地震海啸、沙尘暴、龙卷风造成生命财产的极大损失;暖冬或高温造成用电高峰等等。在这样生存环境严峻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必然会受到现实或潜在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3、建设低碳校园的行为依据
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还没有“习惯成自然”,自觉养成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尤其在环保意识和节约观念上最容易当成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对“常流水”、“常明灯”视而不见。如,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5 年对45 所高校的能耗和水消费的数据统计测算得知,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 2 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 95 倍;人均年能耗0. 775 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 32 倍。如果我国高校能源消耗生均降低15%,水
消耗生均降低15%,以200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144. 7 万人测算,全国高校每年可以节能249. 3 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一个76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全年生活用能总量;全国高校每年节水4. 671 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500万人口城市全年生活用水总量。可见,全国各高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浪费能源、浪费粮食、浪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是多么严重!纠正或根治这种奢侈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风气,大力倡导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正气,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新理念,更加凸显了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三、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路线
1、低碳理念进人心。
近年来,随着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的低碳词汇在社会上逐渐流行,在各行业也成了热门话题。但高校是一方铸造精英的沃土,是一个传播知识的殿堂。大部分师生不是学习研究与“低碳”相关的专业,对低碳环保的意识不强,对节能减排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路线图,首先要下大力向全体师生宣传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知识,让以“低碳、节能、节约”为荣的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如,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纷纷设置低碳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环保知识;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为搭建环境教育平台提供有力支持,为师生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行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低碳转型入主流。
高校虽然环境特殊,但也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经济低碳转型提供智力支撑的主体机构之一。因此,高校在建设低碳校园的过程中,要练好内功,增强内部管理实效,逐步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高校低碳管理模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硬件建设,特别是对现有设备节水、节电、节材、节耗的改造,促进学校范围内的节能减排,进而为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示范。如,河北师范大学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充分利用市政污水热量供热和制冷,仅冬天供暖一项就节约经费800万元。全校浴室采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设备节能、节电,降低了消耗,成为石家庄市的节能减排的先进单位。
3、低碳活动进校园。
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大学生通过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紧紧围绕建设低碳校园展开。如,北京高校30所大学在校园里开展“健康环保周”,举办的目的在于向北京市的大学生宣扬低碳环保文化,让环保知识走进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在活动中收获快乐、获得知识、增加友谊。通过各种活动,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对低碳行为身体力行:关闭显示器、对水进行二次利用、购买环保节能型商品以节约用电、水,降低能耗;使用双面用纸,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重复使用塑料袋以节约树木、石油等资源,保护环境;自觉对垃圾分类,使资源能够回收并循环使用,不造成浪费。大学生这些力所能及的行为,都起到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这些活动扩大了低碳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辐射力,让低碳校园的建设既有声有色,又扎扎实实。
4、低碳行为生活化。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低碳生活,绿色校园”,这不仅仅
是口号和警示,更是广大师生应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健康生活的追·155·求。建设低碳校园,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低碳生活细则,使师生的言行举止和每日生活力求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把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这些“善小”的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如,浙江大学的学生将闲置物品回收归档进行物品交换,“融绿色于生活,化低碳为时尚”,在分享与交换中,实践低碳生活的一些基本理念;中原工学院以“爱校园、爱环保”为主题,通过广泛宣传,对废旧物品再创造,用人体行为艺术、落叶送祝福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家共同营造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环境。很多同学把日常生活用品改造成环保用品:有的把废旧电池变成了一架坦克,有的把空矿泉水瓶做成了冲锋枪,有的把啤酒瓶盖变成了花形的杯垫,还有的把饮料瓶组接成变形金刚,广告宣传页做成小房子、玫瑰花、笔筒等。大家意识到,生活垃圾变成宝,就是低碳生活中的绿色环保。
5、低碳研究融社会。
高校始终是为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一支生力军。高校的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效益,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如,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合作研究的“农村生活垃圾高效能源化和资源化的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课题进行了10年之久,目前已经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得到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和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联合资助。这种联合把高校与政府和社会对接交流,并为其提供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的低碳转型、节能减排的科研成果将会更广泛的融入社会,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等学术科研领域发挥智力支撑和引领作用。
8.低碳生活,诗意生活作文 篇八
满天繁星闪烁,只能苍白地留在课本中,了然无味;下河摸鱼的快乐忆变作妈妈的故事,在夜空中回响;高山流水,鸟唱莺回,只能在乐曲声中勾起人无尽的联想……
高楼代替了大树,大路劈开了高山,高耸的烟囱倾吐着黑烟,那是工业发展的“纪念碑”,噪杂的马达声取代了悦耳的鸟鸣声,这是现代社会的“交响曲”。当汽车搭载着人们飞快向前的时候,美好的家园已离我们远去。
翻开发黄的.书页,聆听着上古时期智者的声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的至善境界,是循天道的所谓,黑白棋子的智慧博奕,是感阴阳之所想;袅袅轻烟的舞动,是天地人共生的美好期盼。而如今,后世之人又当怎样?
不要让绿树成荫的景象停留在生态园之中,不要让“满眼都是绿色”这样的仅出现在游记里。让绿草装点我们的家园,让鲜花点缀我们的街道,让世外桃源不再隐蔽在山谷里。掘开土壤,用心呵护,用爱浇灌,让希望的细苗缩放出和谐的花朵。青草鲜美,落英缤纷,孩子们在树下心情地绽放笑脸。
抬起双腿,自信轻松地前行。不要在铁壳子里百无聊赖地收听着庸俗的口水歌曲;不要在漫长的路上地摁着刺耳的汽车喇叭;不要让自己的身后拖着长长的难闻的有害所体。甩开双臂,快乐地前行。微风带着泥土的清香从身旁拂过,蝴蝶挥着绚丽的双翅在前方起舞。让我们向着目标,快乐前行。
大树,是土地的精灵,当一颗种子随风飘落,在大地的哺育、甘霖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终成参天大树。每一片纸张的背后,都是一位大地精灵的生命。当他们被无情的抛弃,被撕碎,被焚烧,大地在默默地叹息。珍惜每一片纸张,力所能及,却意义深远。
9.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生活和作文是息息相关的,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同时作文也是生活的需要。存在决定意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构建以让生活走进习作,让习作回归生活为特征的作文教学新体系。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有关本课题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三、研究内容
本我们着力于习作课堂的教学研究:
1、着力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
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根据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内容要让学生想表达,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学生渐渐喜欢习作。
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
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2)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但一旦习惯养成就会接响一生。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下列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谈、跳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2、着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强调生活化,发展学生语言。(1)习作指导课要研究一些新训练:如口语交际的训练、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序列作文的训练、实践应用的训练等。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2)小学作文教学语言训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因此,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不要强求儿童选材典型,结构独特严谨;不要希望全体学生的作文文句生动优美,但是必须要求学生作文文句具体清通。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
四、工作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记下来。把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向书本学习查阅、收集各种学习资料,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3、搜集作文素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内到课外,以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为出发点,选取作文素材。
10.低碳生活课题方案 篇十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不断美化校园及我们生活的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提倡节能环保,享受低碳生活”主题教育,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提倡节能环保,享受低碳生活
二、活动目的通过环保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做到净化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校园,为绿色校园的创建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20日至12月30日
四、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各班根据本班实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环保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做到绿化校园、为环保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1、“提倡节能环保,享受低碳生活”活动启动仪式。
3月下旬,全校开展“提倡节能环保,享受低碳生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节能环保,创建绿色校园的倡议。
2、开展“提倡节能环保,享受低碳生活”班级系列活动。
1、各班开展主题班队会,围绕“提倡节能环保,享受低碳生活”的主题,结合环保纪念日如“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5.31世界无烟日”设计丰富多彩又有教育内涵的队会方案。
2、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立足校园做好人好事,净化、美化校园,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清洁墙壁、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等美化校园活动。
3、各班布置“8个一”环保作业:
(1)读一本关于科普环保的书籍。
(2)捡拾一次废弃物。
(3)制止一次违背环保的事。
(4)调查了解家里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建议父母上街时自备袋子,尽量不用或少用塑
料袋,并做记录。
(5)画一幅环保图画或写一篇环保文章。
(6)为校园的植物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做成卡片。
(7)为自己所居住的地区小树浇水或除杂草
(8)写一篇提倡环保意识的文章。
(各年段也可根据自己年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完成并做反馈)
4、各班出好一期有关环保主题的板报。要求:板报主题要鲜明,内容根据各班队会活动主题。
3、红领巾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1、“倡节能、促环保、创模范”志愿服务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培养学生 热爱环保、关心环保,有责任感;
2、继续提高校园的卫生质量.,创造一个干净、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休息的环境。
3、形成人人爱护公物、人人力求环保的好风气。
七、活动总结
1、各班要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要将环保活动与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相结合,树
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每个班级选出3位环保小标兵,并予以表彰。
3、每个班级选出5份作品参加学校评比
【低碳生活课题方案】推荐阅读: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_Microsoft_Word_文档01-04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10-12
低碳生活研究方案12-28
低碳生活班会活动方案11-11
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08-24
低碳生活 教案06-25
构建低碳生活06-17
低碳生活 公益宣传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