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2024-09-20

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共11篇)

1.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一

南江属国定贫困县,南江全县学生总数117527人,其中初中生26254人,小学生77671人,留守儿童52877人。受打工潮的影响,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蜂拥,留守儿童剧增,致使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放羊式”教育。学生一旦被放即毫无拘束地漫山流浪此之为“放羊式”。农村中一大批“留守学生”被家长毫不吝情地留下,放到学校,放到社会。这些留守孩子中男女生均上过网的几乎为90%,有网瘾的不低于27%,一部分孩子打架斗殴、偷盗抢劫、行为恶劣;其性格孤僻、学业成绩普遍下降。一到放假,这些孩子便街上闲逛,网吧游荡,形式严峻,如捅散的蚂蚱到处都是。在学校,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占32.7%。如此之多的孩子被处在“放”的状态。放出了大批留守孩子父母监护该管管不了,爷婆隔代让管不敢管,学校代管想管难管好的现状。

“遥控式”教育。“遥控式”就是远距离指挥的高层次的现代工业新名词。在教育空间上是距离,在教育形式上是脱节。经调查,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情况:长赤镇所辖的两所九义校及一所小学共计3876名在校学生,召开的一次家长会,没有参加家长会的`就有1300多人。配合教师工作情况:在另一所学校的一二年级的调查中,能坚持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的家长占60%,其余40%的作业本是学生自己签字或请他人代签;学生犯错误学校要求请家长时,人不到校电话到学校的家长几乎近1/3。关心子女情况:在小学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家长不足30%。还调查过小学六年级学生,六年快毕业了家长每年都看通知书的有78%,隔三岔五看过通知书的占20%,还有22%的一次都没有看过孩子的通知书。家长在其位不谋其教,一部分学生处在遥控式教育状态。

“棍棒式”教育。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他们坚信“不打不成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理念。既挨“体罚”还受“心罚”的现象在农村就司空见惯了。在家庭中经常使用“不争气的东西,蠢货,笨蛋……”等尖酸刻薄语言来教育学生。据学生反应,大多数家庭都以家长为中心:家长动辄就翻孩子日记本;动辄不准孩子与异性交往等以家长式的权威和命令主义教育为主。父母缺乏与孩子交流,凭着自己的情绪去教育孩子,据调查,农村孩子没挨过家长打的学生几乎为零,每周都要挨打的占10%,这样多的孩子处在蛮横的“棍棒式”家庭教育状态。

“溺爱式”教育。家长们相信“树大自然直”的理念,过分迁就、溺爱孩子,普遍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了自然就“不学而知”了。连犯错误也成了一种“美德”,“敢尝试”“有创造”嘛。故把孩子当成了“宠物”、“心肝宝贝”。他们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染其苍则苍,染其黄则黄”这些有着时代通病的孩子越来越多。

 

2.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二

首先是教学硬件设施.本次调查龚走访了十三所农村小学, 其中有体育教学场地的只有一所, 其他十二所小学学生能够使用的体育教学场地就是校园空地, 而校园空地全部都是水泥地, 这对于学生从事体育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在十三所小学中, 有体育教师专门的休息办公室的只有三所学校, 其他学校体育教师都是和其他任课共同拥挤在一间办公室, 仅仅是有一张桌子, 而存放体育教学设施的体育仓房只有两所学校有专门的存放地点, 其他学校都是借助一些拐角和学校的仓库一角来存放体育用品.而在现有的体育用品更新方面调查中, 十三所学校最近一年更新体育设施的没有, 最近三年有个性的只有四所, 其他学校所使用的体育设施都是五年之前的, 一些教师坦言学校没有太多的经费可以用来购买新的教学用品, 而且由于场地等原因, 很多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自由娱乐和教师随机开展一些体育项目为主, 这些项目并不需要什么设施, 大多数体育教学课程都是体育游戏, 比如让学生跳皮筋, 学生做游戏等, 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提供的活动用具, 而教师仅仅是组织和管理.

在教学师资方面, 被调查的十三所学校当中, 有七所学校的体育教师都只有2名, 有四所学校有三名体育教师, 其余两所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 在授课方面, 这些体育教师并非专职从事体育教学, 他们一方面需要从事体育教学, 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承担学校的一些行政教学管理工作和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在十三所学校当中, 只有2名教师在专职体育教师, 他们的任务就是从事学校的学生体育教学和课间操管理工作, 其他教师都有额外的其他方面的工作, 有可能是兼职其他课程, 有可能是兼职其他工作, 有学生安全保卫工作的, 有学校后勤保管工作的等等, 十三所学校当中, 有体育教师相关培训和进修政策的有六所, 但是真正进行过培训和进修的没有一名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占了大多数, 只有三名教师年龄在四十周岁一下, 但是也超过了三十五周岁, 其中五十周岁以上的体育教师更是占了一半以上, 这说明在农村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确实未受到重视, 仅仅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类, 对于学生体育思想教育发挥的作用很小.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同一个学校体育教师教授同一个年龄的学生中, 他们从事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有较大的差异性, 基本上教授什么和学习什么完全由教师自己来决定, 学校并没有很规范和完整的教学计划, 一些即便有教学计划的学校, 他们从事的体育教学也是根据学校教学活动的进行而随时进行调整, 被调查的体育教师当中, 当被问到是否有教学日历和教学大纲时, 大多数教师都说有教学大纲, 但是没有教学日历和教学进度安排, 而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问题上, 有六位老师最近三年为进行教学内容更新, 有三位教师最近五年教授内容基本上完全一样, 没有纳入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教学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性.十三所学校的数名体育教师都认为针对一到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帮助孩子参加体育游戏, 而其他方面的体育教学内容很少, 而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当中, 他们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强, 所以他们能够参加的体育活动内容相对比较多, 一些体育教师也坦言, 即便是在农村, 现在大多数家庭也都是只有一个孩子, 所以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他们教学最为关注的问题, 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因为容易发生损伤和伤害事件, 所以他们针对这些学生主要精力是看护学生,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身体机能各方面都相对有所增强,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体育内容, 让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 比如说乒乓球运动, 但是由于受到场地的影响, 乒乓球教学也不能完整的开展.

在体育授课过程中, 学生体育知识讲授的问题上, 我们了解到, 大多数体育教师仅仅是给学生讲授一些体育游戏知识, 一般都是规则性的教学语言, 而对于这些游戏或者这些体育项目对于人体有哪些方面的好处等问题却很少给孩子提及, 当然,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 相对于城市当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复杂和家长参与特性, 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却很少有, 比如说一些体育教师给孩子制定的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计划在农村小学中很少有, 一些教师坦言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很多父母都不在身边, 或者不经常在身边, 所以孩子每天安排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完成的, 所以教师给孩子安排过多的任务一方面孩子完成不了, 另外一方面很多爷爷奶奶也没有办法帮助孩子完成, 所以与其安排一些无法完整的任务, 不如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每天在学习之余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活动.

最后, 在农村体育教学考核方面,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他们认为学生大多数都可以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教师的安排来从事体育活动, 所以在体育成绩上, 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采取鼓励的方式给孩子较好的成绩,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因为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具有一定的身体机能, 所以在体育考核上, 一般都是需要通过体育考试成绩来获得较好的结果, 这种差异性在城市当中也常有发生.农村体育教学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需要我们每一个体育爱好者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有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珊珊.浅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成功 (教育) .2008年03期.

[2]王冬凌.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王彦有.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再认识[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唐晓辉, 侯卫民.山东省中学体育师资结构及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年03期.

[5]鄢德红.亳州市民办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09期.

[6]刘文臣.对河南省农村初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2期

3.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三

摘 要:阳光体育活动在我国各地都在广泛的推行和开展,要形成全民参与的风气,要从学生时期开始渗透,特别是小学生,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更要积极参与,但现在由于地区差异,很多地区的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本文就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了现状调查并开展了积极应对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阳光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

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提出,从2007年至今已经历了8年时间,很多小学、中学也响应政策要求在不断的宣传和推广,但到底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落实和实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从全国范围上来看,沿海地区、一线城市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似乎响应程度比较高,可以说在很多中学、小学都已经强化了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意识[5]。很多学生都已经主动的参与,达到了一定的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同样在很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不乐观,下面就根据施甸县的体育教学及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1 阳光体育活动在施甸县开展的现状

以施甸县的万兴小学、万兴中学、姚关小学、姚关中学、何元中学、酒房小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情况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1.1体育课程情况的开设

从学校老师和学生反映,基本都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程,但一般都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只能在一周内安排到2~3节体育课,体育课老师都能按照教学要求和目标进行教学,但是可以这样计算,如果一周按3节课,一节课45分钟计算,除去老师的指导和总结,平均每个学生的真正体育活动时间大约只有一个半小时,活动时间不够理想,时间太短[1]。

1.2课余体育活动的安排

根据学生的课表情况,以及学校的整体安排,施甸县的这几所小学的大部分的课程安排都以文化科目为主,并不会开设专门的活动时间,这样约束了学生的自由体育活动,30%以上的同学不会参加体育课以外的体育活动,8.7%的同学通过自己安排能保证每天课外的一小时活动时间,由此能看出施甸县的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是完全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

1.3体育活动内容的开展

从各小学的体育课来看,学校大多都是根据小学大纲来完成,特别是到了高年级的时候越发重视的是体育达标项目的培养,所以在课程内容上,教师通常比较多的精力让学生练习达标项目,这就制约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1][2],因为没有太在意学生自身的感受,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失去体育本身的意义。

1.4文化学科重于体育活动

在现在的各个小学中,学校和老师还是更偏重于文化学科的教学,不能让其他学科和体育活动达成良好的平衡[4],例如:有的时候体育课时正好碰上下雨,老师就会将其他文化课挤进来安排成其他科目,而不会进行课表的调整,在其他时间在补上,这样就无意中剥夺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有的高年级要进行比较多的考试就干脆占用体育课时间上文化课,完全让学生没有体育活动的时间,达不到劳逸结合[3]。

1.5体育老师配比少,教学场地陈旧

按照阳光体育理念,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体育老师的有效指导,但很多体育教师并不能很合适的被分配教学[2]。对于场地,运动场地就是篮球场、足球场,其场地也并不是按照标准的尺寸来设计完成的,场地偏小,普遍拥挤[3]。

很多学校在推行阳光体育活动中,有的连基本的体育课程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保证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户外阳光体育活动的可能。为了能让阳光体育真正在施甸县的各中小学广泛的开展起来,有必要做出以下的改进和完善。

2阳光体育实施建议

2.1转变观念,关注体质

为了能让阳光体育的开展在校园当中盛行起来,首先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调整,对于学生和老师,都要让他们认识到,阳光体育不光是为了体育成绩的提升,更多的是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有必要在学校多做阳光体育的正面宣传,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让阳光体育全民活动深入人心。

2.2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小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理念是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的,而正好他们又都处在一个行为习惯形成的时期,学校在这个时候如果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是有利于他们对体育的正确认识的[4],学校可以固定每天的一个时间段,可以是中午进校的半小时和放学的半小时,组织每天一项不同的体育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是“踢毽子、跳啦啦操、花样跳绳、滑板、自行车”等,当然学生老师一同参与一同分享,但是在这个体育活动时间,老师有必要强调安全问题,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此坚持,老师身体可以得到锻炼,也让学生能提升身体素质,让学生感受全民参与的乐趣。

2.3开设新项目,尊重学生兴趣

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不同兴趣,小学生当中男生的兴趣往往高于女生,因为很多项目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足球、篮球、单杠、双杠,但从学生反应来说,整体还是不太受所有学生喜爱的[5],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肢体协调性、以及个人气质的培养,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国标课程,其中国标又包括拉丁和摩登,对于小学生他们来说,更适合拉丁舞蹈的学习,活力、动感,大大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还可以加入滑板、瑜伽、羽毛球、溜溜球这些时下都比较流行的项目[5],让学生多接受新鲜的元素,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兴趣,才能更有助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增强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

2.4设施更新,资源共享

对于体育活动的场地如果要翻新或者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所以可以在设施的更新上投入一些资金,增加一些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合理地将阳光体育活动和这种体育精神融入教学和校园,其实也是让学生们能劳逸结合,更开心快乐健康的学习,提高学生文化成绩,让学生的招生生源也随之扩大。施甸县的各个中小学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可以共同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让体育的春风吹遍整个县的学校[5],同时让各学校的体育设备和设施可以互相借用和交流,以降低成本、资源共享。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阳光体育活动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的现状令人担忧,只有全民的互动,大家都积极主动参与,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3]。为了达到阳光体育活动的时效性,全民性和自愿性,学校大力的宣传、设施的更新、教师观念的改变、思想上的正确引导,都是为学生能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但愿在未来的发展中能真正达到全民参与、积极参与、全心投入从而塑造健康美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毛晓荣,张波,李继军,朱斌,杜小安. 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配备保障[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2] 谢昌雄,王永安,刘红兵. 四川省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3] 史一钦,周亦瑾.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4] 姜俊,钟菊芳. 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中长跑成绩的影响[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5] 李迎.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 2013.

4.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四

—以麻栗坡县董干镇小学为例

摘 要:本文对麻栗坡县董干镇小学的体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对现行的教学内容积极性不高,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缺乏,这些因素使得小学体育课难以开展,根据这些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1前言

为了把握目前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走访了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45所小学,分别从体育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学生兴趣等方面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并实地考察了教学设施等,进一步从根源上了解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学校体育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基础。小康社会学校体育的发展应将增进学生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以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学校体育应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落实素质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而农村小学体系又是小学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改革能否在农村小学得到贯彻,事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实地调查及访谈法

选择麻栗坡县董干镇45小学。其中完小5所,开办1—4年级的不完全小学22所,隔年招生1—4年级不完全小学18所。(完小即10—12个教学班,不完全小学即2—4个教学班,不完全小学每个年级一个班)。调查人数为946人,其中教师55人(含领导),学生583人。

2.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董干镇教办配备统计表、麻栗坡县教育局的教学资源统计资料、别中平的现代教育学、马占杰的教师成长的八大要素曲宗湖的体育课程的约束力、董远骞的教学原理与方法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

2.2.3 分析法系统分析了董干镇小学体育教学滞后的各种因素。

2.2.4 归纳法根据调查的结果通过分析归纳出产生这些原因和结果的普遍问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改革在不断的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体育教师不是不想转变,不能转变。而是因为:

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二、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教师的教改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

3.2 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多年的体育,在他们走出校门后,竟与体育再见了。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相关;与把体育理解为机械被动的教学有关;还与没有在体育课堂叫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所偏重的是一个技术怎么做,忽略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忽视了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无所是从,无所收获。

3.3 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则和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天性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积极主动去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体育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等为主要内容。

3.4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与此相适应,在体育教学实际上也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去安排教学。在体育教学手段上,要从教师单纯“灌输”为主的方法体系转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转向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满足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

3.5 教师状况

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农村,信息、交通闭塞,办学规模小,条件相对来说要差一些,且有没有本地的体育专职教师,而其它地方的体育专职教师又不愿意到村小工作;村小学生少,教师编制吃紧,需要的教师要一专多能,尤其是语文、数学、政治、音体美样样要精一点,体育专任教师专业性太强,相对来说安排其兼任主课教学要稍逊一筹,因而村小也不欢迎体育专职教师来村小工作。这两点原因,使村小中体育专职教师比城镇上的中心小学要少得多,因而制约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本次调查的45所村小中,有体育课专职教师的学校不到9%,90%以上的农村小学均无体育专职教师,体育课几乎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兼任的体育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体育教育培训,难以胜任体育教育教学,更谈不上体育教育教改,就是体育专任教师,由于地处偏远农村,往往成为培训的遗忘对象。

3.6 学校体育教学器材设施

村小的硬件建设一般由镇(乡)政府或村委负责。镇(乡)政府要重点确保中学、中心小学的校园建设,很难有精力和余力顾及村小,而当地村委本身经济也比较吃紧,有时就连村委自己的必须禁费都难以解决,所以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是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上面拨下来的办公经费除去必要的开支外,所剩无几,哪有钱用于体育硬件建设呢。有许多农村小学,从建校到现在没有维修过几次,教室墙壁早已脱落,到了雨季还会漏水,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就更糟糕。

在对45所农村小学的体育器材设施情况的调查发现,由于学校体育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备条件简陋,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场地、器材。在调查的45所农村小学中只有4所达标,53%的学校场地、器材不足,要么有场地无器材,要么有器材无场地。其现有条件很难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生源不足,尤其是隔年招生的18所隔年招生的不完全小学,情况更糟糕,一学期上不了几节体育课,有的操场还被当地群众用来打晒粮食,或挪作它用,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表1 各农村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配备情况调查统计表

1—4年级村小隔年招生村小完小合计百分比(%)达标00449%

不足14912453%

很不足8901738%

3.7 领导态度

有关教育部门检查执行体育教学标准的措施不得力。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教学改革重视不够,而体育教师又不够积极主动,这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不利,教学思想观念落后。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的体育课的教学。主要表现在①正规体育学校毕业分配的体育专任教师,多被学校挪作从事语文、数学、政治文化课教学,体育课只是兼任;没有体育教师的学校就谈不上正常开课。②课表上排定的体育课程,实际上是装点门面,应付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的,在调查的学校中有80%达到标准,20%的学校也至少排每周了一次。但是,大部分体育课并没

表2 各农村小体育课排课情况调查统计表

1—4年级村小隔年招生村小完小合计百分比(%)每周两次171543680% 每周一次531920% 无体育课00000% 有按照排定的课来上,据调查结果表明,正常开课的学校为零,有时被挪用的达38%,全部被挪用的达62%。

表3 体育课上课率调查表

1—4年级村小隔年招生村小完小合计百分比(%)

正常上课00000% 有时被挪用9351738% 全部挪用131502862%

③学校教务处在检查教师备课上课情况,几乎遗忘了体育这门学科,导致了体育教师备课质量不高,有的甚至还出现不备课就去匆匆上课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上课的质量有34.1%的人不满意,有的还讨厌上体育课,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内容单一,体育课上课质量堪忧。本次调查共调查学生583人,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不尽人意。

表4 各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情况调查统计表

1—4年级村小隔年招生村小完小合计百分比(%)

满意42284211219.2% 不太满意1***.7% 不满意76962719934.1%

3.8 兼任体育教师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村小中,由于村小办学规模小,师资编制紧等原因,有90%的学校教师不足10人,有的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又要教语文、数学、政治,还要教音乐、美术、体育,这些一师一校有的教师平均每周有25节以上,其它大部分教师平均周课时数也在18节左右,“包班”教师的课通常在18节以。这些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学生作业、备课等,哪有时间去钻研体育教材,哪来精力去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呢。因此,体育课往往成为放羊式、一球式、或者让学生处理各科作业(既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又可以提高主课的学业成绩),而教师则利用体育课的机会去备语文、数学等主课。

3.9 评估导向失范

大部分农村村级小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没有把体育课程纳入评估范围,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学年或学期质量检测科目,一般都是语文、数学、政治。一些学校就连期末体育教师的奖金发放也只能享受语文、数学、政治教师的7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只看学校在市县级运动会上的排名和达标率的多少,从而导致部分体育教师重运动队的训练,而轻视体育课的教学。目前,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权限一般在中心小学,而不是县教育行政部门直辖,这也是不利于农村小学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建议与对策

4.1 提高教师素养

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是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是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要重视对体育师资队伍质量的建设,这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之一。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素养,我们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途径实现。走出去即出去考察、培训等;请进来即把教育专家请到学校来讲座,实地指导,从而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4.2 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强化评估结果的公平使用

要遵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及素质教育理论,科学合理地建构评价体系,做到评估科目全面,评估方式科学,评估结果公平。体育评估结果应与语文、数学等文化主科结果效力等同,在评职评优,年度考核等评价中做到结果等价,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4.3 加大体育教学的检查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检查,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既要看现象,更要看本质。检查时必须做到“八有”,即有教材、有教师、有教

案、有场地、有器材、有比赛、有奖惩、有效果。特别要加强体育课程的课堂督导,实施体育教育课堂听课制度,对不开齐课程的学校,挪用体育课时的责任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体育课教学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要采用激励机制,让体育教师能热衷于从事体育教学。

4.4 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从根本上重视体育教学

学校领导应以法治校,坚决贯彻国家颁布的有关体育法规条例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对素质教育内涵及其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关心体育教师实际困难,在政治思想、学习进修、晋职提薪等方面给予关怀和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投入到学校素质教育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时时掌握了解基础教育状况,特别是落后偏远的农村小学,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就意味着农村教育是主体,是国家未来建设人才的储备库。农村小学硬件设施差或没有的现状要靠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使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差距缩小,逐步做到教育资源分配平衡,从而逐步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5结束语

5.1 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最直接的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各领导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有关键性作用,而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赶上学校体育发展的步伐,赶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2 提高教师素质是基础上,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监察力度,让体育教师感觉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及价值,以督促教,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改变体育教师以往的“三无”现象。

5.3 政府部门在学校建设经费上要给予支持,要改变一些成旧的观念,不能认为修操场是一种浪费,应合理分配教育经费,使学校的城乡差别缩小。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一定能越来越发展,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也会蹬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李 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3]俞慧燕、徐伯彤浙江农村中学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4]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5]董远骞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姓名:朱丽

地址: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小学

5.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五

广元市朝天区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

董仙莲

【摘要】: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多数农村小学,由于语言环境、地方方言、师资队伍、学前教育、留守问题等因素的影响,给农村地区的拼音教学带来诸多困难。结合笔者调研的朝天区20多所乡镇学校的拼音教学情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从现象到本质,理论到实践,探因寻本,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拼音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关键词】:农村小学

拼音教学 现状分析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朝天区共有28所农村小学,通过近5年的教学视导、督查、听课、评课、教学大比武等活动的深入开展,笔者发现小学低段的汉语拼音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从近5年的期末考试来看,“读拼音,写词语”这类题目的失分都比较大,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失分更严重。以2014年朝天片区秋季期末检测的抽查为例:城区的朝天一小小学一年级语文平均82.3分,朝天二小平均88.5分,而处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小学小安小学平均56.8分,陈家小学平均62.4分,相差十分悬殊。通过抽样进行试卷分析,其中 “将下列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正确抄写在横线上 ”一题朝天一小得分率为78.5%;朝天二小得分率为86.6%;小安小学得分率为54.3%;陈家小学得分率为64.8%,其余各地的农村小学校也存在类似情况。由此可见,农村小学的拼音教学令人堪忧,还存在着诸多问题。2.《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低年级即1-2年级划分为第一学段,这个学段以拼音、识字教学为主要任务,对学习汉语拼音有明确的规定:“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大约占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3500个常用汉字)的一半。可见,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在1-2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识字的前提是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是基础中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地调查分析,认真研究,寻找对策。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拼音教学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在今后的拼音教学中如何改进?这是本研究要关注的问题,旨在通过对农村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从师资队伍建设、拼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拼音教学的真实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打好农村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基础提供可能。

二、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成因分析

(一)语言环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1.语言氛围的影响

欧文说:“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是他们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后的周围环境的产物。”语言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农村,孩子们平时的活动、交流都是用四川话来讲,从孩子开始说话,就是讲我们的四川土话,至于从电视上听到的,学会的一些普通话,也不会经常说的,所以,一开始学汉语拼音,学习讲普通话,就觉得很难,甚至有些字母的音发不准。例如笔者在听个别教师教“an en ang eng ying”这几个韵母时,就发现学生发音不准,由于教师指导发音的方法不当,个别孩子的前鼻音发不出来,后鼻音又发音太夸张,虽然教师读了几次,学生跟读,但就是发不准。从以上事例说明,在农村,语言环境大大影响了拼音教学。

2.本地方言的影响

在我们朝天方言中,一是平舌、翘舌不分,比如:十和

四、说和索,吃和词不分,教师在教学“zh ch sh”的时候,有的孩子把“zh ch sh”完全读成“z c s”部分孩子在单独认读时读的清,可是学拼“zh-u-o”的时候,他就把“zh-u-o”拼成“z—u—o”;二是鼻音n与边音l的发音相似,如:把“牛”说成“刘”,并以为很时尚;三是部分字词与普通话读音有差别,如:“吓”说成“ha”,“贼”读着“zui”;第四是声调的问题,如:羊木镇那边的学生把“舅舅”读着上声调,而朝天镇读着阳平调,发音多为上调,与普通话发三声近似。孩子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口耳相传,已经形成语言习惯,很难纠正,给刚入学的拼音教学带来客观上的阻碍。

(二)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1.农村学校普遍不太重视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由于教育局每年春季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检测抽查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小学中高段,低段不予抽查,所以学校在安排教师的时候,把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的中高段,而安排在低段任教的教师一是年龄老化。全区26所小学,小学一年级有45个教学班,任教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6人,占57%,40-50岁的有12人,占26%,40岁以下的仅7人,仅占17%。个别学校甚至有即将要退休的教师在任教一年级,认为低段的教学难度不大,也不参加抽查评比,坚持一两年就退休了;二是学校对教师所任教学科教学的安排随意性大。今年教数学,明年教语文,哪个学科缺教师就安排去上,不注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缺乏对教师学科教学专业成长的系统规划。例如在2014年评选的个别小学语文市级名师,当时任教的却是小学数学,类似问题在小学十分突出。

2.教师的业务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一是农村小学目前还在一线教学的老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这其中部分非师范专业的教师对汉语拼音知识本身就没有搞清楚,发音不准,往往处理不好指导学生学习字母与训练学生直呼音节、书写音节的关系。具体表现是,教师在每节拼音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字母的发音与识记字母形状的指导,而忽略直呼音节与书写音节的训练;二是教法传统单一,部分教师在拼音教学中不注意结合语言进行,而是孤立地教学音节,使学生兴趣索然。问题表现在教师不能充分地利用教材中构词率较高的音节,适时、适量地指导学生用其组词或用所组的词语口头造句。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还导致学生不能结合语意有效地识记音节及扩展学生的词语占有量,给下一段的借助拼音提前阅读和写话造成了困难。

(三)学前教育和家庭环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1.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对拼音教学的影响较大。由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问题突出,在孩子上幼儿大班(或学前班)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就已经教了拼音的认读,大多数孩子都能像背诵儿歌一样背诵声母韵母表,但是在发音上又不够准确,“拖腔”“唱腔”十分严重,孩子已经形成了习惯,一时很难纠正过来。另外,学生对已经学过的东西就没有了兴趣,往往是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自顾自地讲起来了,根本无法安静下来用心听读。因此,教师在处理一年级拼音教学时基本上是囫囵吞枣匆匆完成任务,而学生则如嚼着无味的甘蔗无奈地听着一遍又一遍重复的音节,兴味索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留守儿童问题对拼音教学的影响。在农村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老人们很多不识字,有的即使识字但却不认识拼音,他们主要照顾孩子吃饱穿暖的问题,对辅导孩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就无法保证了。对于像“读书”这样的无形作业,那就更形同虚设,像“读熟字母,熟练拼读音节”这样的作业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农村的“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父母这个启蒙教师的呵护和教育,单凭学校教师的力量是苍白的。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策略建议

(一)优化配置,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1.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小学低段语文的师资配置,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合理调配,科学安排,高度重视。一是要认真规划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至少要做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教师要长期稳定,不能频繁更换所教学科。这样安排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术业有专攻”,低段的教学虽然知识难度不大,但是对于教学知识来说未必简单。部分教师可能只适合任教高段的教学,低段不一定适应,所以,让教师在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之间循环教学任务更为合理一些;二是尽量安排有一定教学经验,业务素养较好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小学一年级的入学教学工作。

2.加大对教师学科知识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我们对教师的培训渠道、培训种类、培训内容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这些培训学习显得杂乱无章、零散低效,缺乏系统性、序列性和统一性。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究,重形式而轻内容,尤其是在学科知识、教材教法的培训方面很少涉及,几乎为空白。例如:汉语拼音方案、语法知识、各类文体文章的阅读知识、作文序列知识、文学常识等,对于农村小学的部分语文教师来说是不是都能掌握?有没有系统地学习?建议我们的师资培训部门能从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高效地安排培训内容;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区域内的学科教师全面摸底,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批次轮换,有序安排,达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专业知识过关。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普通话的培训,尤其是对汉语拼音教学能力的培训。笔者建议对汉语拼音教学教师实行“双证”上岗(即普通话二甲等级证和汉语拼音教学 合格证)。教研部门和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汉语拼音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提高的平台。

3.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一是教研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管部门,每学期要对各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的督查视导,但在以往的教学视导中教研员更多的是在关注中高段的教学情况和对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作指导,而对小学低段的教学情况缺少系统、深入的指导和了解。因此,要引起学校对低段教学的重视,教师的重视,语文教研员首先要重视。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指导、评估,不断规范其教学行为,提出改进措施;二是在教学质量考核方面,学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各年级都只有一个班,没有平行班级,在教学质量量化方面没有比较参照,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上也就存在一些吃大锅饭现象,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质量意识淡薄,不思进取,教学管理粗放。因此,建议各校在片区内联合建立起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例如:羊木片区内有花石小学、东溪河小学、西北小学、羊木镇小学四所学校,平常的抽查检测就可以在这四所学校中相互参照,量化评比,要体现出教学质量在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性。

(二)厘清思路,明确拼音教学的内容。

拼音教学,在什么基础上教,教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确定什么样的教学重点,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只有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把准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成竹在胸,认真做好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包括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两个单元教学。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有6个单韵母,23个声母以及16个整体认读音节。每一课中,都配有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与之有效地整合起来,整合起来的情境图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文中还编排了很多儿歌,主要是为了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以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儿歌下面还有部分生字,这些生字只要求学生认识,不要求书写,也不要做字形的分析。儿歌的编排,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良好效果。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有: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及四声,声母和复韵母的拼音练习、音节的书写格式、整体认读音节ye、yue、yuan、yin、yun、ying,以及认字、配图的字词拼读和儿歌。识字结合句子、儿歌的教学进行,采用多种方法复现、巩固,学生会觉得妙趣横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er是特殊韵母,可以单独为汉字注音,不与任何声母相拼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即j、q、x从不和ü拼。

2.有的放矢,明确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一是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二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攻坚克难,找准拼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定位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不再提帮助阅读,不要求直呼音节。从教学要求的变化上,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教学重难点:一是掌握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以及带调拼读音节,区分二声和四声,掌握三声的读法,并学会两拼和三拼的拼读方法,正确书写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学会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三是掌握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掌握整体认读音节,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四是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三)授之以渔,遵循儿童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视导中,笔者发现之所以很多老教师的课不受欢迎,主要是教学方法太陈旧。仅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再用上夹生的普通话,一成不变的音调,一张毫无表情的面孔,怎么能引起天真活泼,充满好奇的儿童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找到这个“老师”并非易事,是需要教育智慧和教育激情的。

1.整合资源,借力教材,让学生学而有法。

虽然近几年农村小学基本上都建起了多媒体教室,添置了电教装备,但是大部分小学还没有安装班班通,且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也不太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而得法,这就需要正确解读教材编写意图。汉语拼音教材每课基本上由“情境图、音节、语境歌”三部分组成,三部分 内容有机整合,共同承担了每课的教学内容,因此,整合资源,借力教材很有必要。

(1)在拼音教学中把图、形、音相结合,多元互动,强化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教材提供了很好的插图,合理利用起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e”时,可先出示图画:一只可爱的大白鹅。充分借助插图调动孩子的兴趣,通过讲故事、看插图、编顺口溜,让他们在快乐中、自我发现中愉快地认读、书写,准确而迅速地掌握。(2)化抽象为具体,集中观察,比较记忆。声母中有很多字母音或形非常相似,学生很容易混淆。为帮助学生分辨清楚,可采用比较记忆法。如b和d,q和p四个字母,形似难分,可让学生自制模具,设计游戏,在有趣的活动中发现字母在写法上的区别,再辅之顺口溜辅助记忆,让模糊的形象更加清晰,强化记忆。

2.寓教于乐,形式多样,让学生学而有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根据一年级学生记得快、忘得快,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小白鸽送信、摘水果、比一比、猜一猜、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例如,在学完所有韵母后,为加强记忆,让学生挑四种自己最喜爱的颜色,分别涂在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上,这样,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既巩固认识了这些字母的形状,又分清了它们的细微差别。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拼音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3.营造氛围,创设环境,让学生学在其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班级环境创设也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在学生学习拼音教学期间,在教室用品上部标上拼音名字,使用拼音化的课表,张贴生母、韵母表,用拼音给孩子写评语,给家长写通知让孩子回去读给家长听,在家中家具、电器贴上拼音标签,每天早上用拼音简单写一件自己亲眼看见或听到的事等等。掌握拼音方法以后,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可让学生用拼音字母拼读教室用具、学习用品,天天见面天天读,耳濡目染,日久成习惯。日常用语也可用拼音写出来让学生读,例如:教师出示qǐ lì,学生立刻起立,出示zuò xià,学生立刻坐下。在黑板一角开辟“天天练习”专栏,每天拼几个词语或句子,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学校领导班子要时时处处带头讲普通话,影响全体教师自觉使用普通话,通过评选“推普”先进工作者等激励措施大力推广普 通话,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汉语拼音教学氛围。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只有准确把握汉语拼音教学的规律,才能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才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垫基铺路的作用。

四、两点思考

思考一:关于拼音教学的纵深度问题。无论是《课标》还是《教参》,都一致要求学生只要能准确认读声韵母和音节,因为拼音只是学习汉字的拐杖。对于声韵母也只要抄写能准确认读就行了。如此看来,拼音的教学应该是愉快而单一的。可事实上,翻开各类辅导资料(包括新华文轩所指定可使用的同步练习册),各类检测试卷,要求就更高了:学生首先要分清声母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学会正确标调;能按顺序写出所有的声母;能正确地把声韵母合成音节;能根据图补充完整音节(包含补充声母、韵母、声调);能把图和音节连线;能看图完整地写出整个音节……这样的知识含量岂是光熟读音节就能解决的?岂是光抄写声韵母就行的?分析以上的知识类型,大多数的知识是跟“音节”有关系的,如果不熟悉所有的声母,不熟悉所有的韵母,不熟悉所有的整体认读音节。那么最基本的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单项练习就完成不了,所以,所有的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就要会背会默写。而填音节、连音节、写音节这样的练习不仅跟声韵母的掌握有直接的关系,还涉及到音节组成的规则(如标调规则和ü上两点处理规则),更需要学生能运用正确的音节来表达所 需要表达的内容。

思考二:拼音教学的时效性问题。我们在小学一年级教会学生熟练拼读音节是否就能一劳永逸呢?尽管在教学中渗透了一些音节组成的规则,学生也见识了大量的音节,但要正确书写出完整的音节,哪怕只要填一些声母或韵母,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地完成的,有的学生甚至在中年级少量需要拼音来代替汉字时,也会把“镂”注音成“liòu”,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笔者认为对于音节掌握要求可能要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因为作业上有这样的练习、考试中有这样的题目,而是我们从长远的目标来看——一年级学完拼音后,马上就要学会运用拼音来写词或写一句话,二、三年级在写话和习作中也会比较频繁地使用拼音,也就是说,其实音节的全面掌握是学生实际的需要,既是如此,光要求会认读音节恐怕是不够的,还要多练习写一写,眼睛看与手来写所获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基于此,在拼音教学中,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一定要抄写并会背会默,每一课在书上出现的带调拼音词要抄写。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声母、韵母只要在习字册上抄写就行,不需要再在拼音本上书写。音节的抄写能加深学生对正确音节的正确感知程度,对标调和一些拼写规则也有巩固的作用。相信如果平时在教学中能加强这一块的教学,在练习中也不至于频频出现学生抄错字母、漏抄声调、标错声调、填错音节的错误了。因此,对于拼音的教学应是一个长期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不是单单只在一年级,而要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

如果说学习语文是培育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拼音教学就是这棵 大树的根,只有根扎得深,树才长得更茂盛。拼音教学是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后打开语文课程的第一扇门,这扇门带来的是赏心悦目的美景还是枯燥无味的符号,这就要靠我们每位语文教者智慧的高低了。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合理运用适当的方式,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

6.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六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1 、难读。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调查结果显示,165人拥有各类图书1426册,生均8.6册。胜金乡中心小学图书室学生用书18196册,生均12册。但是,由于学校开设课外阅读的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阅读量相对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

2 、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7.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七

1. 场地设施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发现,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一般都设在室外, 操场大多是400m×200m的土操场 (个别条件好的会有焦渣操场) 、室外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场、室外足球场等, 且设施老化陈旧, 几乎没有室内体育设施, 由于操场坑洼不平, 在遇上雨天时, 操场上很泥泞, 根本无法进行体育活动。

2. 器材配备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率也比较低, 跳绳、沙包、小篮球和铅球这四类排在了前四名, 这些都是比较耐用的器材, 其他《标准》要求配备的器材及数量, 西北农村小学很难实现, 在农村中小学中都有一些自制体育器材, 自制率差异较大。乡镇中小学接受社会捐助情况较好, 而农村教学点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体育器材的社会捐助方面还是空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就与学校场地设施的配备有直接的关系, 学校器材有什么, 学生就会参加什么。

3. 经费来源

从经费来源看, 学校自筹款和上级拨款是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两个主要来源渠道。

二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

1. 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经过查阅相关部门以及学者对于西北 (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 各省 (自治区) 的农村中小学调研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各省 (自治区) 城镇中学体育教师的总体数量尚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 而偏远山区体育教师还比较缺, 最为严重的要数青海省偏远山区。这一现象反映西北部省 (自治区) 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环境差, 教师工资低, 人才大量流失, 这些都使得农村的体育教师大量短缺。就体育教师的流失状况而言各省 (自治区) 大同小异, 仅从青海省1999~2003年五年内青海农村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分析数据看出, 除各地教育系统教师正常流动外, 在农村教师流动人数中, 绝大部分为校内改行, 体育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2. 体育教师学历及职称分布情况

从整个西北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来看, 从学历状况看, 城镇中学体育教师本科学历的人数达到60%以上,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人数为零。说明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在将来仍然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城镇小学体育教师大专学历人数达到了43%,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大专学历人数占57%, 农村明显高于城镇, 这说明大专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比较多。从职称状况看, 城镇中学的体育教师中中级职称占50%, 而农村中学的初级职称占55%, 城镇小学的初级职称占52%左右, 农村小学的初级职称占57%, 相对而言城镇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而农村中学的职称结构则存在明显结构缺陷。钟全宏对西北贫困地区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及职称现状的调查分析如下:

从图1中我们可以得出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不论在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都接近或者超过50%, 说明这一区域体育教师学历分布较为合理, 但是农村地区对于本科学历教师的需求依然很大。

从图2中我们发现城镇学校教师职称比例优于农村学校, 城镇学校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均超过50%, 农村学校的初级职称教师却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 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

3. 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及在职培训情况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 农村中小学每天要出早操、课间操, 都没有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给予补助, 除了基本工资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另外, 农村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 教学观念老化, 农村教师应该多外出参加培训, 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带来更先进的教学思想传授给学生。

三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与师资现状分析

造成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流失除自然条件较差、地方经济落后外, 主要原因有: (1) 学校领导对体育不重视、不支持和不关心, 导致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 (2) 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比较差, 使得一些老师对自己的发展失去了信心。 (3) 部分地区拖欠教师工资比较严重。 (4) 因为体育教师的匮乏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增大。 (5) 年轻的老师占有很大的比例, 他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很不稳定。

摘要:2008年,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制订颁布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简称《标准》) 。西北地区 (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 农村居民大多住在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与外界信息交流不畅,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且学校教育相对落后。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发现,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场地器材老化, 学校投入器材更新的经费不足;在师资方面, 体育教师极度匮乏, 教师流失严重, 年轻教师占有很高的比例, 女教师的数量明显少于男教师数量, 且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 学校教师职称评定不完善, 使得教学质量比较滞后。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 本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为西北地区以及同类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师资

参考文献

[1]李艳茹.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环境及优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6) :660~664

[2]钟全宏、罗向东.西北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 :46~49

[3]钟全宏、王普明.西北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 :116~119

[4]杜海东、史淑宁.青海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31~134

[5]袁音.甘肃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 :91~92、94

8.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八

开江县电化教育工作起步于1978年。在电化教育“七五”规划、“八五”规划、“九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数十个,曾经是全省表彰的12个电化教育先进县(市)之一。2002年5月,开江县被四川省政府列入首批县级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是惟一的一个农村县。为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我县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我们在2002年秋季至2003年春季期间开展了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目的是通过本次调查,获取我县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以来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开发的潜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我们集中调查了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②硬件配置;③软件建设;④教师信息技术现状与培训。共涉及68个问题。采取了自编书面问卷、座谈、抽听随堂课、抽查学校信息技术档案资料等方法。我们将中心校、完小以上的学校共计57所中小学校的领导、教师(45岁以下)、学生(小学三年级以上)作为研究对象。涉及高中、职高8所(其中省重点高中、重点职高中各1所,农村高中4所,农村职高2所),初中16所(其中镇初中3所,乡初中13所),小学33所(县城小学2所,乡、镇中心校21所,完全小学9所)。发出问卷1200份(其中:中学教师300份,中学学生500份,小学教师250份、小学生150份),实际收回问卷1152份(其中:教师525份,学生627份),有效问卷1152份。问卷的收回率为96%,有效率100%。

二、调查结果

各中学、完小、乡镇中心校都建起计算机网络教室,每个教学班都有“两机一幕”或“三机一幕”,不少学校建起了多媒体演播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接收站,个别学校还建起了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台。整体而言,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建设,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总投资近3193.3万元。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学校100%。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

1.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认识

首先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理解方面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般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概念的把握还不全面,回答基本正确的高中教师占93%,初中教师占76%,小学教师占81%(其中城镇小学教师占95%,山区小学教师只占5%)。关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了解的调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高中生、初中生采用问卷的方式;小学生(高年级),采用询问的方式。统计结果如表1-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有所了解,小学、初中学生则稍差。

我们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看法”也进行了调查统计。在客观条件已经达到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关键的因素要看学科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的认识如何,表1-2、表1-3分别为一般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的看法统计。

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有关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措施(领导分管、上级检查、发展规划等)和相应的鼓励政策,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法宝。我们从教师和学校领导两方面的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调查统计(表1-4)。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工作人员的积极和工作态度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对他们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好的评价也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认可或肯定。表1-5、表1-6分别为其工作态度和地位的调查(以学校为单位)。

校园网的建设情况如何,首先决定于领导、教师对校园网的认识和所持的态度,表1-7是关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园网络建设的看法的统计。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建校园网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不是盲目赶时髦,追求达标等,对校园网建设持认可态度,认识到了其潜在作用,对校园网能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充满信心。相当一部分领导、教师也清醒认识到在建网的同时,师资队伍和资源库建设必须跟上,否则会严重影响校园网的整体效益。

2.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运用常规电教媒体教学和运用计算机的教学两个方面。调查统计显示,运用常规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学校,县城高完职中占100%;农村高完职中占66%;初中25%;县城小学占60%;农村小学30%。

运用计算机教学又分为计算机课教学和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统计表明,57所中心校都已对所有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课程的开设率与学校有微机室的比例率相一致,即城区高完职中100%,平均每位学生1.4节/周;农村高完职中为100%,平均每位学生1节/周;农村初中为100%,平均每位学生0.7节/周;县城小学100%,平均每位学生1节/周;农村小学为100%,平均每位学生0.45节/周(含村小学生,村小学生1~2个月到中心校或完小上半天微机课)。开展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校比例如表1-8所示。

对各学科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统计所采取的统计方式是:每个教师某学科在一学期内有一次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该教师即为该学科统计之列。为了统计更加真实和准确,我们抽查学校信息技术档案、教师备课笔记、教案等资料,而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涵盖时间没有作为统计的参考因素。表1-9是学科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统计。

受观念或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用于课堂仍存在一些阻力。表1-10是教师不喜欢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因的调查统计。

信息技术课是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应包含电子、通讯、计算机和网络。为此,我们对中小学生所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采取问卷和座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11所示。

3.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课程教育相比应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包罗万象,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有用的知识,迅速提高动手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们对中小学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技能,采取了以问卷、座谈和实地抽检相结合的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如表1-12所示。

(二)硬件配置

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装备一直是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因此,仪器设备的现有状况也是这次调查统计的重点内容。所调查的中小学校均有幻灯机、投影仪,其他设备情况如表2-1~2-3所示。

校园网络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硬件设备又是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的物质基础,其情况如何将是影响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对校园网建设的基本情况作了调查统计。从表2-4中我们发现,7%的学校拥有了中等规模的计算机设备,5.4%的学校校园网正在建设之中,也拥有了一定规模的计算机设备。但建有校园网的学校所配的计算机比较落后,并且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另外,我们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专项经费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表明,中小学校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经费有78%的学校为自筹,22%的学校为上级拨款;有83%的学校将这些资金用于硬件建设。近年来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投资总计超过3193.2万元(其中硬件3081.9万元,软件111.3万元),而高中用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已占学校经费投资的53%,初中用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已占学校经费投资的12%内,小学为经费投资的35%。

由以上统计可见:①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情况,学校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多媒体演播室而言,城区高完职中有多媒体演播室的学校为100%,农村初中为11.8%,县城小学100%、农村小学竟为15%。调查发现,条件好的学校已构建起了“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学生、教师能直接用ADSL接入互联网,各学科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与学;而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当时为建计算机网络教室(部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已瘫痪)负债累累而无法自拔,何时能改造计算机网络教室还不确定。②传统的电教设备与计算机相比在学校的配备率很高,如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的学校所占百分比为100%,初中、小学也占较高的比例。

9.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九

200920084004 李燕

电子电气学院 09级 电信职1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一)、学校地理位置等基本情况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地处垫江县桂溪镇南阳小区,占地123亩,现有62个教学班,3800余名学生、226位教职工。学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市园林绿化单位”、“市卫生与健康促进学校”、“市中澳职教项目伙伴学校”、“市无吸烟学校”等荣誉称号,是一所极具发展前景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拥有优越的办学条件。学校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办公大楼、餐饮中心、学生公寓等主体建筑,有2万平方米的标准塑胶田径场,装备有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与加工、服装设计、计算机等专业实作室、图书室、校园网络、校长评估系统等教辅设施。

(二)、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专业的构成主要有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设置来设置的。追求的目标不同。专业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的需求。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特定课程的课程目标。该校设置的专业有:软件与信息服务、护理专业、服装设计、数控、计算机应用专业、电子商务、财会电算化等。

教材设置衔接:

(1)、根据各门文化课课程标准,构造知识和技能的项目体系

(2)、项目体系中的具体项目按照难度序列分阶段、分级次编排

(3)、一体化分级教材和整体化系列教材

1、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

(1)、培养目标

软件技术专业已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项目,是培养国家当前紧缺的程序员。学生经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能够熟练的使用程序编写软件,具有初步的系统分析、独立设计程序的技能,拥有规范的程序开发能力的合格程序员。

(2)就业方向

根据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专业涉及范围有:软件编程人员、软件测试、证劵、金融等行业软件开发的企业、嵌入式软件开发、电讯、通讯等行业的软件开发企业、教育类软件开发、管理类软件开发、软件外包业务的软件企业

(3)课程设置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有: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软件项目

管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软件编程规范、html语言。

2、服装设计专业

(1)、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线、服务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装设计和服装生产与管理人员。

(2)、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服装企业,从事服装设计、新产品开发、服装生产和技术管理等。

(3)、课程设置

根据本专业适合市场需要开设以下课程: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服装材料、服装CAD3、数控技术应用

(1)、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牢固掌握数控技术一应用设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就业方向

根据市场的发展就业方向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数控程序员

(3)、课程设置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有课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磨具数控加工、AUTO CAD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

4、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培养目标

培养对家用电器有一定了解和维修能力的技能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电子设备、音响师、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维修的技术人员。

(2)课程设置

根据电子专业应掌握的技能开设如下课程:电视机原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音响技术。

二、创业教育开展状况

学校有开设创业指导这门课程,每周对学生上就业指导课,但是老师不够专业,指导老师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觉悟、和一定的心理知识。解决学生心理上、身理上的各种困惑。就业指导具有咨询的功能、导向功能和设计功能,在内涵上基本一致,但也有细微差别。就业指导是动态表述,强调动作性。就业指导是让学生对各行职业都有所了解,使学生尊重每个职业。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每个从事相关职业的人。

三、学校发展合理化建议

(一)、对学校发展现状诊断性评价

1、专业种类不少,但是没有突出学校特色的专业;

2、专业师资队伍接近老龄化;

3、专业设置不合理并没有与市场接轨;

4、基础教育不够扎实,与高等教育衔接不够;

5、实验设备落后、不全面;

6、实习单位工作不对口;

7、管理太严格、死、不够人性化,学生个性被抹杀;

8、实际操作能力不被重视,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

9、过多干涉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

10、素质教育这一块儿没得到重视;

11、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没有与当地所需人才吻合。

(二)、国外发达国家中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

1、澳大利亚职教改革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考察、验证和对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深层思考,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发展本国国民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以及解决国内一系列矛盾,迎接国际挑战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目标,建立起一个负责设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CBT系统,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实行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沟通的税收和劳资政策,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资格证书,专设“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和“国家培训总局”,各州政府都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等。为了使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和产业界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作,澳大利亚政府于1992年成立国家培训总局。该局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中央协调机构。它使行业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提供者保持了密切联系,保证职业教育体系在宏观上能够反映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倾向,也为发展、管理、推广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奠定了基础,这对于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发挥职业教育的巨大潜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俄罗斯职教改革动向

1992年俄罗斯联邦颁布《教育法》,1996年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俄罗斯继续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在这两个教育基本法颁布之后的新提法。继续职业教育体系按照教育层次包括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校后职业教育。俄罗斯继续职业教育体系已不是单个的教育机构所能实施的,它是各层次和环节教育机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总和。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几部分组成继续职业教育体系。继续职业教育的实施已经纳入整个教育过程,它已经打破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使人的教育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它意味着不论以什么方式,什么样的形式,在任何工作层次上,人都需要经常学习,都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使自己的职业水平不断提高。俄罗斯职业教育根据俄罗斯教育法

改变了前苏联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科书统一的状况,根据俄联邦规定的基础教学计划制订或增加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开设市场和社会急需的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

(三)、学校发展合理化建议

1、应该打造一个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而不是盲目的增加专业的种类;

2、应该定时定期的纳入新的教师队伍,为师资队伍融入新的血液,对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是教师实时掌握最新技术。

3、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如:语文、数学、心理健康、职业指导等课程的开展;

4、学校应该与政府、企业有很好的衔接关系;

5、实验设备应该及时地更新,太落后、破旧的实验设备,学生实训积极性不高;

6、在学生高三实习单位应该与学生专业对口,而不只是一线工人,只是廉价劳动力的使用,无任何技术技巧而言;

7、学校应只做职业教育这一块儿,不应该将初中年级教育的学生都在进行,这样职业教育得不到重视;

8、学校过多在意升学率,而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9、管理不能过于严格,学校应该人性化的管理,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提高;

10、吃饭的食堂座位、小卖部等不应该分男女区域;

11、学生违规不应该以金钱作为处罚,应该多做思想教育,从本质上让学生知道纪律的重要性;

10.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十

杜立国

【摘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小学教育阶段是对每个人踏入知识大门的启蒙教育时期,固此称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是高一级学校的教育作铺石垫路的准备的教育,因此,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它既是“树百年大计之建筑”,又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学校 教师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任何教育都是要从小打好基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大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以后中学、大学的教育将起到极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大部分。据统计:我国有80%的学生实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这些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学生的素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学校,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政府对农村教育较为重视,使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改变了过去破旧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其次,学校的师资队伍壮大了,改变了过去老师紧缺的现象。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硬件设施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我的家乡,农村学校的教学语音设备缺乏,多媒体教室没有,图书馆没有建立,体育器材也很稀缺,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缺乏资金买新的。尽管目前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一些沿海地区,我们的差距就更大了。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调查结果: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二、教师资源缺乏、工作负担重

1、教师队伍缺乏。在农村小学中,一个老师可以担负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所有的课程的教学任务,这都是因为缺乏老师,一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或是一个年级有两三个老师,这些老师负责全部教学课程。现在要求小学生要学习英语,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很缺乏,只有要求城镇小学英语教师来支援,这些老师一周上课的次数少,学生在学习方面就很困难。以前农村教师工资低,很多小学教师放弃工作岗位外出务工,这样教师队伍更弱小。在调查中发现摇鞍镇乡各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

你的任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0% 不是30% 不清楚40%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45% 个别20% 一人一门课35%

2、老师的负担重。农村学校中,年龄偏大的老师较多,这些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农村信息闭塞,造成小学教室的观念落后,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学法。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同时,农村的父母在外务

工的居多,子女在上学的,这些父母把本该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这些学生给多的关心和帮助,这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3、教师观念滞后。这大多数老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上“一笔一画”带着学生学习,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于学生的创新

思维不强,同时,教学质量不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在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教学,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师把成绩作为学生好与差的标准,音、体、美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学生学习的效果甚小,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窄,观念落后。

学习资源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农村学校,除了老师有学习的工具书,学生除了课本,这些学习的辅导书则基本没有,只有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学习到的知识很有限。同时,学生没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展学生视野的资源—科技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资源—网络,这些资源的缺乏,都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学习。

现在实行新课改,农村老师则是难以接受,学校课改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的力度不大,甚至一些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新课改,在学习上也无变化。

四、学生上课时间缺席多、老师管理不严

我所调查的是仪陇县新政镇狮子村小学,由于这个村离城镇较近,许多小学生在城镇小学读书,这个村小老师只有四个,每个班的学生不足五十人,在多雨季节,道路不方便行走,去上学的学生较少,或是在农忙季节,许多学生回帮忙劳动,而老师只有给学生放假。还有部分离家较远的学生,每天在学校和家里之间来回,花费的时间多,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但学校又无法住校。

五、在教学水平上与城镇小学比,农村小学越来越落后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注: 参考书目:

1、《面向农村,改进农村小学教育工作》

江苏教育编辑部

2、《邓小平“教育要优先发展”思想的提出及显示意义》

吴涯

重庆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

11.垫江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十一

本调查采用问卷法、询问法及课堂听课与查阅教案的方式。我们课题领导小组选取县、乡、村级不同类型,好、中、差三种不同水平的学校共12所,随机抽取老、中、青年的教师共80人,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共400人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了教师问卷80份,学生问卷400份,其中教师问卷16道题,学生问卷12道题。

在教师数学问题设计方面,调查发现:1近三分之一的教师了解或知道数学问题设计或课堂提问的类型或形式,大部分教师对此则不太清楚,没有掌握。在课前备课、写教案中的问题设计或课堂提问缺少多种类型或形式,这说明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2大部分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或课堂教学时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和提问,这说明他们设计问题或课堂提问有明确的方向;从课堂听课看出,五分之二的教师在教学时临时发问,或随口发问,或随处发问,其课堂提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3半数多一点的教师能够围绕知识的重、难点设计问题与进行课堂提问,但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未能围绕知识的重难点等“核心”或“要害”设计问题与进行课堂提问。4仅近半数的教师能够在知识的衔接、过渡、切人、转折处设计问题和提问,部分教师未能在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真正发挥问题的效益与作用。5从问卷上看,半数多一些的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设计适当数量的问题;从教案上看,部分教师设置的问题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听课上看,有些教师提问过多,学生忙于回答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些教师提的问题过细、过小,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降低了问题的思维价值;有的教师很少提问,个别教师甚至没有提问,仍然以讲授为主,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共同发展。6从质量上看,教师所提的问题属于常规性(求是性、探索性)的浅层次问题较多,能提出发展性(发散性、综合性、规律性)、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预见性)、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深层次问题少,所提问题质量较低。

在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面,调查发现:1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希望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但提问的目标和功能仅限于认知方面,忽视了提问在课堂上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在功能。2近60%的教师在课堂上重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但给学生提问题、“以问引问”少;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上课讲解多,以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少,致使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低。这说明这些教师未能把《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在教学实践上。3近半数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后,注意问个为什么,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但有半数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注意迫问其理由,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多数教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解决不了,教师就暗示、讲解,没有给予学生启发、引导或点拨,让学生解决,或者让学生讨论,发挥集体智慧解决问题。5近半数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或途径时,教师能转变提问方向与角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有43%的教师这时就提示、讲解,包办代替学生解决。6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提问时语气平缓,态度和蔼,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但有些教师提问时语速过快,比较生硬。个别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惩罚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未能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7大部分教师课堂提问能面向多数学生,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的原则。但从听课中也发现,有些教师选择提问对象较为随意或过于集中,按座位号随意点名或集中在几个优秀生身上,未能有的放矢,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目的。8从问卷上看,60%的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基本能够做到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从听课上看,教师所提的问题属于常规性(求是性、探索性)的浅层次问题较多,能提出发展性(发散性、综合性、规律性)问题和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预见性)问题、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深层次问题少。9有42%的教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能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再解决问题,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标的精神要求;有一部分教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后,未给学生思考或讨论的时间,就急于学生回答问题,以致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而感到难堪;一些教师整节课都让全班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易使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偏离问题或出现错误时就反复重述问题,打断学生发言,给另一个学生回答,未能耐心地给予启发、引导或帮助,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10,从听课上看,多数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既看过程又看结果,体现了《课标》的评价理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只有“你答对了”或“你答错了”这两种简单评价,未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有些教师评语不当,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个别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不作评价,未发挥评价的功能。

在学生数学课堂提问方面,调查发现:1近半数的学生在课堂上愿意、乐于提问题。其原因主要是:(I)学生认为提出问题很重要,有助于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2)学生有好奇、好问之心;(3)提出问题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太愿意、不乐于提问,其原因主要是:(1)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2)教师上课讲解多,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学生也没有主动提问的习惯:(3)学生认为老师已基本把问题讲清楚,没有必要再提问。2仅有18%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提问的习惯,绝大多数的学生尚未养成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习惯。3仅有20%的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一般和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数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原因主要是:(1)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顾虑和障碍,怕提不出好问题

丢面子,担心提问出错导致教师指责、同学笑话,这说明教师未能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2)教师在课堂上不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怕学生偏离教学内容而提出古怪的问题,打乱教学方案和耽误教学时间。4仅有32%的学生会提问题,属于一般、不太会和不会的学生数较多,其原因主要是:(1)教师不注意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学生不知如何或从何处提问题;(2)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因而提不出问题。5多数学生认为同学们在课堂上提问题少,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未提过问题,这说明学生的课堂提问意识与能力低弱。6能提出发展性(发散性、综合性、规律性)问题和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预见性)问题的学生人数仅分别为18%和14%,这说明多数学生未能提出深层次的、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问题,提问质量较低。7多数学生课堂提问基本上能够让别人听清楚、昕明白,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有一些学生平时上课不爱提问和发言,所以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基于本调查,发现我县当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状况存在的问题,对提出如下五点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

一、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从教学上看,教师课堂提问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数学学科来说,教师课堂提问一直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是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种能力。从教师角度来讲,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学生敢思敢想、奇思异想,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因此,教師要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数学问题设计或课堂提问的类型(形式)、目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提问,以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二、面向全体提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主张,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主动进行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思想的一种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应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如果提问没有特定的对象,只是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对或错”、“是或不是”,那么就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那么只有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能够回答,其余的学生无法参与课堂交流,成了“旁观者”。这就与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相悖了。因此,教师应该提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问题。

第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品质、兴趣爱好不同,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问题,可以分别调动有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眭。

第二,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类型、层次的问题很重要。比如,就短期效果而言,浅层次(常规性——求是性、探索性)的问题有助于诊断学生理解与掌握新知的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步调;从长远效果来看,深层次(发展性——发散性、综合性、规律性,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预见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应是教师提问所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动机,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产生内心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处理好问题与学科知识以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

按照新的课程观点,课程和课本是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和范例。如果提问仅仅传递课本知识,那么学生就会死记硬背知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能力。所以,教师提问时必须处理好问题与课本知识以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一,提问应以课标和课本为参考,不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不能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

第二,提问要有助于学生实现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建构主义认为,人们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去建构和理解新知识的。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可以顺畅地提取原有知识经验,运用于对新问题的解决;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便可以顺利地提取原有知识解答问题。因此,提问应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第三,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应是能够进行迁移的知识。学生对知识迁移能力才是学生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

“课堂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传统教学理念主导下,很多教师认为把所教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问,便是好的课堂教学。所以他们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走。于是课堂提问成为教师的特权,而学生的提问、质疑则被忽视。这些教师甚至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表明他学会了,课堂教学成功。不给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难以养成发现及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使课堂呈现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第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主要是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顾虑,如担心提问不当导致教师指责、同学笑话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鼓励学生求异、大胆探询的教学氛围,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和正向的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质疑。

第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不会提出问题,觉得没问题可提,不知道怎样提问题,说明他不会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往往重视计算结果,而不反思自己思维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对问题有深入思考。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在思考中质疑、提出问题,进而“学会提问题”;可以通过“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堂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我们的学生未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源自于长期以来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感受不到知识与自己切身生活的联系,长此以往形成习惯,自然就不主动地提出问题。因此,要从兴趣和习惯上人手,加强所教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求,进而形成习惯。

五、学会倾听、积极反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如果教师过分追求标准答案,那么就会限制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从教师提问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单纯为提问而提问,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就会降低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提问,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促进学生主动性发展。

第一,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透过学生的理解或疑问,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第二,教师应利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机,指导学生学会理清思路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动。

第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积极给予反馈和评价,使学生对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师生沟通与交流,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笔者认为,按照以上意见和策略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就能够优化数学问题设计和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文为“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之一。课题组主要成员:胡华东、苏桂英、覃凤玲、王巧玲、卢秋荣】

上一篇:提高党委书记的五种能力下一篇:文案精品:企业品牌宣传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