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模块二作业

2024-06-20

研修模块二作业(共11篇)

1.研修模块二作业 篇一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修

(二)第一讲:高中音乐新课程鉴赏模块整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由于课程名称有了改变,把原来的“欣赏”变为现在的“鉴赏”。因此,在教材建设上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音乐鉴赏教材编订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音乐作品的典型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经常有一个想法,即“以好听不好听为惟一标准”。诚然,老师们打开教材,都愿意选好听的作品,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是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讲,以“好听不好听”作为评判入选教材的音乐作品优劣的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很多时候,所谓的“好听不好听”,通常仅仅是因为听多了,熟悉了,就容易产生感情,就认为是好作品。所以评价一个作品是否经典时,就不能以教师觉得“好听不好听”为判断标准。再者,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民族,一个政体审美取向的反映。因此,不管是哪一个出版社编,不管是哪一个专家编,最后都必须通过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通过审定,才能使用。从这个层面上说,入选教材的音乐作品,就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好恶为评价标准。

音乐鉴赏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有巨大帮助,其教材必须精选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鉴赏内容;而且鉴赏是对理性和知识性有更高要求的审美过程,其教材中的理性成分、知识体系、经典意义等方面就必须大于、优于原来的欣赏教材。因此,就有了现在的三个版本的教材,就有了很多不是特别熟悉的作品。例如巴赫,这个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作品过去大家都很熟悉,如《小步舞曲》,但是这并不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巴赫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及其主要音乐创作风格,首先体现在他的宗教音乐,其次体现在他的复调音乐。所以作为音乐鉴赏课,从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角度看,对巴赫的认识,不能以“好听不好听”来认识;要从宗教音乐和复调音乐来认识,要从《马太受难曲》这样的,代表西洋宗教音乐巅峰的复调音乐作品来认识。这对于认识巴赫,才是必须的、经典的。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其创作成就与风格,才真正在关键点上认识了巴赫。

2.强调学习内容的典型性

音乐的内容极其丰富,中外音乐、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等等,知识体系庞大,作品浩如烟海,然而高中音乐的课时却非常有限。因此,教材和课时都不可能全面地囊括我们认为的,所要学习或应该学习的音乐内容,能涵盖我们认为必须学习的音乐内容,就已“实属不易”。“在最有限的课时里,最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最经典、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就成为我们编订教材的一个基本思路。如此一来,教材就必须是另外一种编写方式,亦即“以点代面”的方式。

十二年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育,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中国普通公民应接受的正规教育。大众化的音乐教育也就在这十二年当中完成。这就意味着,除了少数人升入大学接受专业音乐教育之外,绝大部分的人离开高中以后,不会再有机会接受更加系统的音乐学习。所以,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那就是:提供给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仍属于大众教育,另一方面又带有总结的性质,因而教材“以点代面”的编写方式,是非常合理的。

比如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让学生深深地记住,有一个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来作为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还了解贝多芬的某个作品,了解他的丰功伟绩,了解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从大众教育的角度来说,足矣。对于世界各国的大众来说,知道中国有个民间艺人阿炳,有个音乐家刘天华,已经很不容易;若还知道聂耳、冼星海,当属难能可贵了。对于中国所有老百姓而言,知道戏曲中有京剧,把京剧搞清楚,也很不简单了。要求广大平民百姓,除了京剧以外还知道很多剧种,似乎不太现实,其实也没有必要。

有些教材的编写者,其愿望非常好,但却过于理想主义——“那么多的音乐家,为什么不向学生们多推荐一些呢?”老师们也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巴洛克时期很多作曲家都不写?古典主义时期的很多作曲家也都不编?——其实,针对这么有限的课时,那样编写教材既显得很累赘、缺乏重点,又不能体现大众教育的价值观念。就大众教育而言,能够对一个时期,对国外的某些作曲家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是绝对有代表意义的,这个作曲家绝对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就很不容易。从学习内容的典型性来看,这次教材的编订是突破了过去教材编写中“面面俱到”的那种做法的,这也是本次教材编写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3.强调用比较法学习音乐。

从学习方法上看,鉴赏和欣赏有很大差异。欣赏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感官的认识,是对听觉器官的一种刺激,一种品味。感官愉悦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鉴赏则要求比较,要求对照,要求通过对照来学习。所以,我们就确立了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音乐理念,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比较有内容上的比较,有不同时期音乐的比较,有不同民族音乐的比较,甚至有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来演唱(演奏)的比较等等。比如分别听戴玉强和刘欢演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就是演唱风格和演唱技法上的比较,就是一种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进行鉴别;没有比较无法鉴别——运用比较法学习音乐,理解作品,是音乐鉴赏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音乐作品的典型性、学习内容的典型性以及运用比较法学习音乐,是编订本次音乐鉴赏教材最为提倡的基本理念;音乐鉴赏对于知识性的理解,对于理性的认识,对于比较学习法的运用,其要求高于过去的音乐欣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订的基本思路,才更清楚音乐鉴赏课应该重点教哪些内容。

音乐鉴赏,它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让学生从多个层面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从各个角度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1)民间音乐

本次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无论国内也好、国外也罢,最大的变化,是大胆地采用了较多的传统民间音乐作品。开始几节课,学生觉得教师播放的音乐作品非常“土”,有的都“土”得掉渣,学习兴趣不是很浓,还有个别同学直接说,他们不喜欢这样的音乐。针对这种情况,在每节课中都设计很多问题,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参与到音乐中来。听赏时,多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脑海中呈现与音乐有关的画面或片段,再让大家用语言复述出来。很多民间音乐作品,大都用地方方言演唱,学生不易听懂,就用曲中方言(虽然不很准确,但意思到了)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大家觉得好玩,很有意思,激动不已,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练习时非常认真,很短时间就听懂了歌词,学会了唱腔。听赏“王大娘钉缸”时,学生看着歌词都听不清楚,因为这段唱腔不是在录音棚里录制的,而是在演唱现场录制的。就此告诉学生此段音乐纯朴,自然。聆听第二遍时,比较旋律和哪首流行歌曲相似?大家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个音符,听罢,再一起唱旋律,学生马上听出和《好汉歌》相似。原来流行歌曲也是来自民间!

“呼麦”和“和声”教学相结合。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唱出do、mi、so、do四个音,然后再同时唱出,告诉大家这就是“和声”。接着提问:一个人能唱出和声吗?全班答:不能!这时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一段“呼麦”,暗示大家,这是一个人在演唱。同学们惊讶!低沉、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音上荡漾着优美的高声部旋律。古老、神奇的“呼麦”演唱,使同学们永远记在脑海里:一个人也能唱出和声来。

通过聆听、欣赏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民间的,才是一切的源泉!

以往教材中的欧洲声乐作品,介绍的大都是美声唱法,且大段的咏叹调都是用原文演唱,学生没兴趣,新教材中,不仅有美声唱法,还有其他几种唱法。教学时,用比较法,把“欧亚”唱法和我国现流行的原生态歌手阿宝进行比较;“约德尔”唱法选用“孤独的牧羊人”和美声唱法“月亮颂”相比,学生通过聆听,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很快掌握了以上几种唱法。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欧亚”和“约德尔”唱法,感受到新教材知识面广,量大,不仅可以提高、丰富老师本身艺术修养,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对提高他们鉴赏音乐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2)古韵传奇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聆听又是音乐鉴赏最直接的体验。新课程中,接触到好多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乐器所演奏的器乐曲。如“拉美音乐”一课中,盖那笛、恰郎戈等古老的传统乐器,音色柔美、独特,在拉美音乐中使用广泛;老教材中“欧洲音乐”介绍的都是西洋乐器,而新教材中加入了“风笛”,还介绍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风笛特征;我们不仅听到了安第斯高原的排萧,还欣赏到了罗马尼亚的排萧;印度的萨郎吉、西塔尔、阿塞拜疆的卡曼贾等等,它们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乐器的欣赏,了解到了各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这些优美的音色,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3)图片精美

打开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彩印图片:有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编制、中西乐器的形制、少数民族歌舞、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陕北的黄土高坡、黄河壶口瀑布、广袤的平原、江南民居、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印度竹竿舞、印尼风光、非洲自然景观、毛利人的舞蹈、布隆迪圣鼓表演、风笛、排萧表演、拉丁美洲自然风光、圣彼得教堂及管风琴演奏;美术作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保罗•塞尚的静物、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还有一大批国内外音乐大师的肖像,等等等等,这些图片精美、形象、有代表性。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图片排萧,使同学们了解到罗马尼亚和秘鲁排萧的形制相差之大(秘鲁传统排萧有一米多长,罗马尼亚排萧只有三十公分左右),所以发出的音响有所不同……

音乐是流动的,图片是静止的,这种“动”和“静”的结合,对学生了解音乐背景、理解音乐内涵有着直观的感觉,效果特好。

(4)制作课件

新教材中,虽然文、图、曲谱并茂,但它们还是静止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提高鉴赏音乐能力,开拓音乐视野,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钢琴音乐奇葩”一课,只选用了两首钢琴曲(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肖邦和李斯特都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作曲家。先用课件打出文字,介绍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中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记住:在浪漫主义音乐里,反映了当时的作曲家们爱国的、民主的思想,反抗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反对压制人类的个性,他们关心人民的生活、民族文化和历史,热爱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他们更热爱大自然。介绍肖邦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曲难忘》片段,在他十一岁时,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拍打着钢琴,哭了,同学们被深深地打动着、震撼着;他还拒绝在沙皇屠夫面前演奏;与李斯特第一次见面,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肖邦来到巴黎,李斯特正弹着他的作品《波罗乃兹》,这时,肖邦马上坐到钢琴旁,弹着旋律,李斯特弹伴奏,每人腾出一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初步了解肖邦和李斯特,再欣赏他们的作品《c小练习曲》和《爱之梦》,通过聆听、比较,同学们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听赏印度音乐《欢迎》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此段音乐,屏幕上打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或用一种动物、或用一个动作来形容。)同学们非常认真,很多人用手在模仿蛇的动作,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听出了它的特点:波浪形和曲线式的旋律。再播放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以了解印度音乐的伴奏、舞蹈动作、服饰等特征。通过课件的观赏,同学们看到了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中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传统歌舞中动作以胯部为主,现代歌舞中加入了街舞和踢踏舞等动作,使其更加活泼、潇洒。同学们也听到了印度的歌声中带有鼻音。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经常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有关资料,这对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帮助。老师也应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这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操作性强;过程的设计应新颖独特,能够体现教材的特点和教师的创意;教学手段的设计简洁有效、符合学生情趣;教学方法的设计能体现时代的特征和鲜明的音乐文化特色;教学媒体的设计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总之,音乐教学设计要成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教学设计落实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所以,音乐课堂教学当以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教学环境的设计

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应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就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诱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

音乐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环境时,应注重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情趣。音乐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设计,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室内设计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室的设计要有浓厚的音乐气氛,教具安放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墙面、黑板等要布置与音乐教学有关的谱表、乐器图、乐理知识等等。另外,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还要注意课桌椅的摆法,可以是一排一排安放,也可以是圆圈式、半圆式或其他形式,总之课桌椅的摆放,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的需要,不求固定的样式。

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要适度,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体现提高层次的程度,操作性要强,能体现目标的达成度。

3.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过程的设计在理想的状态下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感受愉悦??兴趣引路??融合艺术??想象激情??艺术审美??自我发展??即兴创造??创新创造。从实践来看,这个过程还是可行的,能体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4.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音乐教学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我认为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①新与旧的结合

联系已知,学习未知,新是旧的扩大,新是旧的深化。以旧内容作为学习新内容的准备,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

②动与静的结合

音乐是动态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有动有静、动静交替结合,这是音乐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③表现与吸收结合

歌唱、器乐演奏是音乐的表现行为;而音乐欣赏、乐理知识学习则是吸收活动。以歌唱或器乐学习为主的课,应该结合歌曲或乐曲及有关乐理知识;以欣赏为主的课也应该结合演唱所欣赏作品的主题或主旋律。

④模仿与创造结合

一般地说,学习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技艺性、表现性比较强的音乐学习,模仿是十分必要的。在模仿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5.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是教材编写的准则和依据,也是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规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①教学内容的新异度 新异的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将新异度定在学生似曾相识又不识的尺度上,才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点上。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旧中出新或有新鲜感的新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教学内容的深难度

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音乐学习的成功经验。不经过努力就能掌握的知识技能,与需经过努力而掌握的知识技能相比较,后者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太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只有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励学生进取,使学生在努力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

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方法。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永保音乐学习兴趣。

④重视教学的情感性

音乐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性,注意创造愉快、和谐、融洽、振奋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有激情,要以饱满的情绪感染人,做到以情激情、以情育人,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面体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就会信赖老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任务。

第二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应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或请专业音乐家到校表演、举办音乐讲座等。

此外,在音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实施新课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特长生的示范效应和联动效应,把特长生当作一个支点,带动音乐素质教育面的发展,从而使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跨上一个新台阶。

一、几个版本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分析

(一)《音乐鉴赏》全一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作品有中国的与外国的、民间的与创作的、历史的和当代的;每一单元的作品选择一些既是经典的审美性强的,又注意与小学初中音乐欣赏作品的衔接。

2.知识技能:重视音乐知识,特别是与欣赏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音乐知识分布与每个单元之中,而且与每个单元的作品欣赏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音乐知识获得的同时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步发展。

3.编排设计: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十八个单元,三十二节。其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板块构成。

(二)《音乐鉴赏》全一册花城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在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同时,选择了一些现代气息较强的曲目。另外,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广东地方音乐的曲目以突出地方性教学。

2.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融为一体,把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做到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

3.编排设计: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四个单元(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十一节,每一节由3—5个组块构成。

(三)《音乐鉴赏》上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1.曲目选择:曲目涉及面广,作品有中国的与外国的、民间的与创作的、历史的和当代的。

2.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融为一体,特别比较重视相关音乐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介绍,做到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3.编排设计:以音乐美学和音乐文化和音乐的表现来进行单元划分。共五个单元(音乐的欣赏、音乐的美、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的体裁),十九节,每一节由若干个组块构成。

(四)《艺术》全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

1.曲目选择:将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等不同艺术综合在一起,相关音乐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2.知识技能:注重将各种艺术与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认识环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编排体系:以音乐的人文性为编写主线来划分单元。共九个单元。

二、几个版本教科书编写的个案介绍

例1: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

板块构成

音乐格言如果音乐和科学能得到保护和滋养,它们就会像金刚钻那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否则它就会成为毫无价值的碎石子。

导语

欣赏:《非洲赞歌》(加纳民歌),介绍加纳的音乐文化。《鼓舞》(布隆迪圣鼓),介绍圣鼓及布隆迪的音乐文化。

《门库尔雅》(坦桑尼亚民间音乐),介绍乐器马林巴及坦桑尼亚的音乐文化。《男孩之舞》(塞内加尔民间音乐)介绍乐舞蹈及塞内加尔的音乐文化。知识:非洲音乐综述。

拓展与探究:非洲音乐节奏练习、网上查找非洲乐器资料、谈谈非洲音乐的特点和社会功能、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此外,还有12幅有关插图。特点:

1.内容音乐性强,容量大,审美价值教高。2.贯穿着以音乐文化为主线。3.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4.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人民音乐出版社)

例2: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

第一节 音乐的传播与交融

新年音乐会

板块构成 音乐名言 相关链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约翰施特劳斯介绍。

聆听与鉴赏:《春之声圆舞曲》、《拨弦波尔卡》、《拉德斯基进行曲》 收集与整理:有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资料。

思考与探究:新年音乐会的特点、主要作品;听新年音乐的感受。

活动与创编:欣赏听辨《春之声圆舞曲》;人声模仿拨弦;唱《拉德斯基进行曲》主题。

小词典:圆舞曲回旋曲波尔卡 走进音乐大厅 板块构成 音乐名言

相关链接:维也纳音乐厅介绍。

聆听与鉴赏:《娱乐升平》、《花好月圆》、《大胡笳》(03年维也纳中华民族音乐会曲目)

思考与探究:为什么中国春节音乐会要在金色大厅举行;你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认识;比较中国与西洋乐队演奏风格与特征。

活动与创编:中国节奏练习;欣赏听辨《春之声圆舞曲》;编写音乐会节目单;唱《花好月圆》主题。

小词典:广东音乐鱼咬尾 此外,相关图片若干。特点

1.内容音乐性强,曲目经典,有时代性,审美价值教高。2.与学生生活贴近。

3.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实际操作性强。4.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5.重视挖掘地方音乐文化。(花城出版社)

例3:第二单元音乐的美

一、优美与壮美

(一)优美 板块构成

听赏与体验:《牧歌》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活动地带:哼唱《牧歌》主题。听赏与体验:《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阅读材料:优美 听赏与体验:《夜曲》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听赏与体验:《彩云追月》 鉴赏提示:作品分析、作曲家介绍 此外,相关图片若干。特点

1.作品欣赏对教学主题的针对性强。2.背景介绍较完整。3.中外作品兼顾。4.注重音乐美学的渗透。(湖南文艺出版社)

例4:第五单元生活之音

一、原始岩画——远古的声音 板块构成 我的学习目标

知识引导:原始岩画介绍。创造性体验(模仿原始人类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创设某一场景,用最原始的符号和手法完成画作。)

艺术名言

活动扩展:课前采集各种自然声音;我们怎样知道古时人和自然界的声音。此外,有大量珍贵的艺术图片。特点

1.艺术学科综合性强。2.内容涉及范围广。3.活动内容比例大。4.有助于学生自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三、教学建议采纳尺度的把握

教学建议,蕴涵着新的教学观念,这些内容既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许多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但它是不完整的、不可以直接用与教案。面对的学校实际,老师实际和学生实际,要创造性的用与教学实践之中。总之,适用者则用,不适用者则不用。

四、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高中的音乐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内容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扩大,增加了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简史、中外通俗音乐、计算机音乐以及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和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在音乐鉴赏的学习中要以聆听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要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

高中音乐课堂信息量大,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进行音乐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描述等形式表达音乐鉴赏的心得与体验等。此外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采用办音乐墙报或召开专题音乐班会等形式,交流鉴赏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共有8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归列为音乐课程资源,分别是《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科书;具有地方、民族或学校特色的课程;教师;各种教学设备;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图书馆、演播厅等;学校课外艺术活动;家庭、社会等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各种形式的音乐交流活动。据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校及任课教师都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

(一)分类调整配备标准,改善教学设施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标准要求很具体:学校应配备音乐专用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备,除学校常用乐器(如键盘乐器、部分管弦乐器、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外,还应配置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音频、音响设备和多媒体电脑。

学校图书馆和音乐教研组应购置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乐谱、杂志和视听资料以及音乐软件,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音乐书籍和视听资料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用。

(二)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聘任专职音乐教师任课。由于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提倡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及跨校兼课。为了弥补专职音乐教师的不足,可以聘请校内具有音乐艺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帅兼课。如条件允许,也可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到校兼课。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实施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导语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我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①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语言,可以说是导入新课最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很快带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如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诵唐朝诗人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接着我说: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同样也有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乐曲把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听者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接着,我再富有感情的朗诵每个段落的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教学新课也就比较顺利。②运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

如欣赏中国民歌,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民歌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教学开始,我先让学生欣赏他们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然后我说:在我国除了江苏还有很多地方有民歌《茉莉花》,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但是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不同,从而造成音乐风格上的不同。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欣赏其他地区《茉莉花》的欲望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最终,通过欣赏河北等其他地方的《茉莉花》,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同一首民歌能体现不同的风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再如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而对芭蕾舞知之甚少,因此不喜欢欣赏芭蕾舞剧。新课前,我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的舞蹈片段。当学生听到这熟悉的音乐,看到芭蕾舞演员优美、形象的舞姿,他们能感觉到四只活泼可爱的小天鹅仿佛就在眼前翩翩起舞。然后我再进行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教学,通过先欣赏熟悉片段的音像来导入新课,能使后面的教学衔接的比较自然,而且,学生对芭蕾舞的兴趣和原来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③用范唱、范奏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的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先用小提琴熟练的弹奏这部作品的优美、缠绵的爱情主题;或者我先随伴奏音乐深情的唱出歌曲《化蝶》,那熟悉、优美而缠绵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学生。于是我顺势指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一节课的导入就这样巧妙地完成了。又如学习《京剧》,我先范唱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片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我唱完请学生说出剧种,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④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

引起注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在耳朵完全失聪后仍然顽强的与命运抗争,还继续写出大型交响乐的故事。如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讲述莫扎特小时侯被誉为“神童”,成年后怎样备受上流社会的冷落,但是生活的艰辛、贫困,上流社会的冷落都没有使他消沉和悲观的故事。再如欣赏歌剧《茶花女》中的经典唱段《饮酒歌》,我先向学生讲述歌剧《茶花女》中女主人公薇奥丽塔和贵族青年阿尔弗雷得的爱情悲剧故事。通过生动故事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的欲望。但,要注意是故事不宜太长,应当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⑤通过图画导入 图画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启发思维。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我先出示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我设计好问题进行启发:图中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情绪怎样?欣赏后你的感觉怎样?先让学生谈体会,我再进一步描绘画面的意境。然后顺利的过渡到歌曲的欣赏。最后让学生一边看油画一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通过视觉、听觉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另外,与音乐欣赏内容有关的自然风景、人物场景画,也能提高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欣赏民歌,我课前准备了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课件。课前先展示这些图片来导入新课,能直观而形象的让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等常识,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⑥以形体语言导入

通过教师适当的手势、形体动作来刻画音乐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欣赏《二泉映月》,我介绍乐曲的意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辛酸,我顺手拿起自己的二胡拉了起来,然后我闭起眼睛,脸上表现出痛苦不堪的表情,同时嘴里哼唱作品的主旋律,由此引出作品的欣赏。

再如,欣赏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我先随该民族的音乐做几个有这个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说出这些舞蹈动作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然后再引出这个民族民歌的欣赏。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舞蹈动作,能把学生提前带入到这个民族的音乐意境中去。

⑦用实物导入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欣赏京剧音乐,课前我就听说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我想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教学,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做了大量工作,搜集各种相关图片和京剧音像资料。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京剧脸谱,如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等;再请出几个事先穿上京剧中不同角色的服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然后,我再根据各个脸谱的色彩,不同的服装、头饰分别介绍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唱腔、演唱的音色等,此时再欣赏京剧,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艺术不胜枚举,如竞赛、设问、猜谜语、做游戏等。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但是不管用哪一种,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容灵活运用。当然,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花费心血,精心设计。只有做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走进课堂的第一步。重视这一环节吧,它能使你的教学增色,生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2.研修模块二作业 篇二

阳光作业就是统筹兼顾,引领师与生、家与校建构阳光作业的生态系统,包括“阳光教研、阳光设计、阳光心态、阳光完成、阳光批改、阳光反馈、阳光家庭”等,尽力避免脱节和短板。下面我主要介绍阳光作业管理的基本构想和具体落实。

一、阳光作业的目标是有效

本义:阳光作业指作业本身是否“阳光”,即是否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指作业是否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分层,遵守法律法规——守住底线。

引申义:阳光作业指作业作用于师生及家长后的主观心态是否“阳光”,是否“耕耘并收获着,辛苦并快乐着”,是否具有有效性。作业有效才能使学生有幸福感,教师有成就感,社会有认同感;高效才能还师生更多的自主时空;长效才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目的:阳光作业是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

两个愿景:阳光作业是客观上科学,主观上积极。

三维图景:阳光作业是回顾过去——温馨幸福的学习;把握现在——过程快乐的学习;展望未来——前景灿烂的学习。

二、阳光作业的产生源于需求

第一是解决真正问题的需要。要提高作业有效性,就必须从问题入手。作业涉及面广量大,每天、每个学科、每名学生都做,每个教师每天都批改作业,然而作业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把对作业效度的轻视称为“致命伤”,人们戏称作业中负担重、难易不当、随意性强、潦草抄袭等问题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研究作业问题乃真问题。校本研修应立足真问题、真研究、真见效。

第二是实现快乐学习的需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幸福,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知识不仅给人以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十几年的学生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这一求学过程的幸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目标的真正幸福。因此,我们的作业也应是阳光的,是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和幸福的,而非负担和压力。

第三是教师有效研修的需要。奥斯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探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作业就是探察学情的“雷达”。高质量的作业必然是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深度把握教材的结果,是教师的教作用于学生的学的集中检验和反馈,是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的第一素材。因此,建立健全基于作业设计的校本研修非常重要,这是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高效载体和长效载体。

“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进步”,以上三个需要是我校开展基于阳光作业的校本研修的原动力。

三、阳光作业通过校本研修落实

1. 提升教学境界,培养阳光心态

我们认为幸福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一种心理感受,魏书生的成功管理方法是引导师生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幸福观,为此要:摆正教的心态——教海探航乐作舟,由“职业、专业、事业”拾级而上;端正学的心态——学海无涯乐作舟,由“帮助作业、指导作业、自主作业”拾级而上。

2. 形成核心理念,明确作业要求

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达成最基本的质量要求,还学生更长的自主时间、更广的探究空间,实现个性发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校作业设计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作业要求是“数量适度、质量经典、结构分层、批改及时、反馈到位、系统配套”。

数量适度:遵守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初中生一个半小时、小学中高年级一小时的作业量规定,把握时间控制、篇幅控制、类型控制、题数控制、学科平衡。

质量经典:按照双项细目表设计出反映课改理念、体现双基、举一反三的母题。题不在多,检验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则灵,凸显“重点、难点、易错点”。

结构分层:经典基础型必做与提高、拓展、探究型选做,X+1分层模式的章节配套家庭作业,体现遵循规律、尊重差异、体现分层。

批改及时:批改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倡导面批、面改、面谈。

反馈到位:目标是“做后全对,考后全会”。该放的准时放—一大部队;该留的仍然留——少数人;守住时间的底线。作业的反馈更突显鼓舞与唤醒,并以“放任、批评、表扬、鼓励”不断提升唤醒水平。

系统配套:知识、能力、方法形成训练体系。课前、课中、课后配套;章节归纳,检测配套;专题、专项练习配套。

3. 明确推进程序,实施项目驱动

学校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校本研修。其过程为教研组确立项目名称、内容、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提出项目申请,学校审批,专家组验收,下拨项目经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循序渐进,连环改进。项目的要求是完整、配套、署名并且横向交流、纵向完善,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与及时反馈讲评紧密结合,与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紧密结合,与发展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紧密结合。留下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同时,最终也必将减轻教师的负担。

4. 分层连环推进,形成研修模式

疏堵结合。疏——我校根据教师差异。引导教师分层设计校本练习:初级是剪刀加糨糊,中级是复制加粘贴,高级是整套加配套。三个级别都基于学情,“因需出题,量体裁题”。堵——我校守住教辅不进校门的底线,禁止教师推荐教辅资料,禁止教师全部照搬教辅资料。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等都做大量具体的工作。

教导主任:校本研修推进。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教导主任重点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师的校本研修两个维度做了大量组织推进工作。

教研组长:作业设计反馈。教研组、备课组是实施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在作业设计环节,我们发挥好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在作业设计中夯实校本研修主渠道,贯通教学五环节,既体现教师作为作业设计者个体劳动的特点,又要体现同伴互助的集体智慧。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导,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主导者教师引导作业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建构。

以作业为载体,通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编写习题,批改反馈,改进教学,进而形成常规、长效、常态的校本研修模式。

四、阳光作业的发展

作业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发挥教师的执行力,使教师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在完善作业方式的同时,自觉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作业质量的“文化自觉”需要经历“是这样——认同,想这样——趋同,这样做——共同”三个阶段。而“是这样”需要校长的理念引领,校长的引领关键是教育思想的引领;“想这样”需要校长的激励、鼓舞与唤醒,这考量校长的管理艺术和水平:“这样做”需要校长具备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生成智慧,需要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需要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

贵在有恒。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坚持做好最简单的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不平凡。

3.研修模块二作业 篇三

今天认真观看了视频,也潜心研读了课程文本,坐下来仔细回想这么多年走过的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专家的讲座让我真正理解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平时讲的过多,对学生了解不够,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关注课本的主要所在,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把学生教好。以师为本,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益低。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现在,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下气的暴跳如雷,埋怨学生懒惰,不爱学习。现在才明白不是生之过,而是我的过错。探求新知是人的天性,本应充满趣味,现在却让学生感到厌烦,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今后改进教学的做法:

省教育专家沈大安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积极实施郭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的策略”

一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

二、引导学生预习,掌握预习的方法

我在每次上课前都让学生预习,引导学预习哪些内容,如何找到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写下了,看谁的问题最有意义,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观念切实尊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研修模块二作业 篇四

从古至今,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体现着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一、个别教学

这是最为古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典型形态是私塾教育,其根本特征是 “一对一(或几)”,个性化,能够充分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充分照顾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其根本特征。

二、班级授课制

这是现代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当代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对象与焦点,其根本特征是“一对多”,即一名教师在课堂内同时对多名学生进行施教。

在我国古代的“分斋教学” 是班级授课制的最先形态,如北宋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 等。

1、“分斋教学”

北宋胡瑗主持湖州州学时,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主要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则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在“分斋教学”的基础上,胡瑗还实行了“分组教学”,他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和各自基础把学生分组,讲课前先由学生自习,然后由教师召集讨论。讨论的方式或由学生各述所学,教师从旁指点,提示纲要;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当大家解答完后,教师小结;或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2、“讲会制度”

“书院讲会”开始兴起,其中,东林书院的讲会较为典型,它定期举行,每年一次大会,每月一次小会,各三日,推选一个人为主持,讲学内容主要为《四书》,讲授时,与会者“各虚怀以听”,讲授结束,相互讨论,会间还相互诗歌唱和,成为明清书院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回溯与当前反思》)。

3、我国清朝的京师同文馆首倡西方式的班级授课制 在西方,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

后来出现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课堂授课制度的变体形式。

三、复式教学与现场教学 这是两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

1、复式教学

同单式教学(即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相对。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

特点:

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

2、现场教学

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

特点:

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使教学丰富多彩。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对我国历史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作以简评,分析其优缺点及历史意义。

在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变革中,首当其冲的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洋思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潍坊市“走班”教学的探索。

一、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1、变革要点

① 座位排列方式上的变革,由秧田式变为分组排位,学生对面而坐。

② 取消了三尺讲台。教师不再有固定的位置。

③ 教室里三面黑板,教室外一面白板,供学生个体练习,小组合作展示,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班级授课。

2、具体做法 每一间教室的前、后及其靠走廊一侧的三面墙壁都有黑板,学生桌椅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为一个学习小组,班主任任命其中一名成绩优秀的为小组长,负责管理全组,各学科教师也可以根据月考情况任命本学科的学习小组长。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探索出“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用每堂课的前10分钟布置学习任务和点拨引导,学生则利用后35分钟在合作探究中自学。

3、教学结构改革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个“三”是指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和快节奏。第二个“三”是指三个模块,即预习、展示和反馈。

“六”是指课堂展示中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洋思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1、在分班方面,合理分配优差生,调动竞争的力量。

2、在座位安排和分组方面,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安排在前排与成绩优秀的学生同位,结成学习对子。

3、在小组学习方面,注重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优生帮扶的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在教学时间控制方面,洋思中学强调“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完全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应限于15分钟以内,其余时间自学讨论、相互质疑。主要特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以学科“走班”为特征的分层教学改革

三、潍坊市“走班”教学的探索

1、教师自我推介。

2、学生百分之百的自主选层。

3、允许学生尝试。

4、鼓励学生“上下流动”支持学生勇攀“高枝”。

一、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历史演变轨迹

个别教学——班组教学——导生制——班级教学制——道尔顿制——能力分组教学——开放教学——小队教学——自学。

二、当代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历史性任务与指导思想

1、当代教学组织形式变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何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兼顾传授知识和发展人的个性、能力两大教学任务?

如何兼顾整个班级质量提高与因材施教?

如何达到尊重学生个性与教学组织完善兼顾这一目的? 如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改革目标?

2、当代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创建优质教育 尊重学生差异 倡导教学自主

3、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趋势 其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对确定化与动态化。

在教学组织设计上,更强调“定额、定班与定层”,体现教学的有序性与规范性,同时在各个层级、班组,甚至学校间倡导自由流动,倡导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可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班组、学校、层次。

其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完全学年制 同年龄组织 班主任制

完全不分级制(弹性学制)多年龄组织 小队教学 走读制 协同教学

其三,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以某种形式为主体,兼采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实现各种教学组织形式间的科学搭配与互补,是当代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重要取向。

其四,教学形式的个别化。

依托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基于网络技术的个别教学”,是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化、个别化的重要走势。同时,提倡小班化教学,控制班额,为创建优质教学提供条件,是当代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一大走势。其五,组织形式的丰富化。

5.研修模块二作业 篇五

活动1第1步 分析主题资源的类型

一、选择题

(单选题)关于主题资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C √

    A.主题资源是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组织起来的,可以成为单元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 B.主题资源不仅包含对单元学习者的支持,还包含对单元设计者和教学组织者的支持 C.以文件夹形式的资源包适合于个人资源管理,也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D.主题资源网站也是由特定主题的资源构成的一个资源包,可以包含多种资源形式,且比较适合于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与共享资源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按照实用属性分类的主题资源类型:()

正确答案: B √

   

一、选择题 A.工具类 B.课件类 C.案例类 D.评估类

活动3 第2步 【学习】主题学习资源的支持体现

(单选题)“为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拓展学习等支持材料。”这句话所蕴含的“主题资源”是哪一类:()

正确答案: A √

    A.知识类 B.工具类 C.案例类 D.素材类

(单选题)“为学生提示研究的方向,提出引导性问题,提供思维的模板以及学习总结的框架。”这句话中,蕴含了主题资源为学习者所提供的哪方面的支持:()

正确答案: C √

   

一、选择题 A.知识背景的支持 B.学习情境的支持 C.学习支架的支持 D.交流合作的支持

动4 第1步 【学习】建设主题资源网站的一些建议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下载工具的软件为:()

正确答案: C √

    A.迅雷(Thunder)B.网际快车(FlashGet)C.SnagIt D.影音传送带(Net Transport)(单选题)主题资源的建设应该是动态的,初步建成后可由不同的用户动态地添加新的资源。以下不属于主题资源来源的选项是:()

正确答案: C √

    A.教师按照主题学习需求,在网络中搜索的支持资源 B.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反思 C.学生在网络中搜索的所有资源

D.学生的学习作品,或学习过程中自己加工和处理的资源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主题资源网站的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D √

    A.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B.有利于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

C.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专业素养的提高 D.资源不需要与主题高度相关

(单选题)主题资源网站建设步骤的一般顺序为:()

正确答案: B √

    A.确定主题资源网站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选择合适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源 B.选择合适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源、确定主题资源网站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C.选择合适的主题、确定主题资源网站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搜集相关资源 D.确定主题资源网站的风格、选择合适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搜集相关资源

(单选题)在合理地设计主题资源网站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

    A.在网页设计中,字体的处理不如颜色、版式、图形化等设计元素的处理重要 B.您所在位置”在网站中可有可无 C.资源网站应该避免空链接、死链接 D.动画、图像与视频的使用越多越好

(单选题)在构建主题资源网站时:()

正确答案: B √

    A.需要认识到主题资源网站一但制作好,就不能改动 B.需要考虑主题资源的修改、增删等

6.校本研修作业 - 副本 篇六

主题 :“生本视角”课堂标准的建构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必要性分析: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综合发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本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转变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进而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总目标及子目标

1、总目标: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研修工作。

2、子目标:以学校研修计划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生本视角课堂标准的建构”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安排:

总共活动 16次,每学期单周周二,活动时间1小时。活动要求:

1.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两次主题教研活动,上一堂课改研讨课,组织一次教法与学法研讨活动。

2.数学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着作,每学期撰写两篇教学案例、反思、心得、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地点:数学组 主持人:李瑞

参研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准备:各年级教师就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细致分析。形式:集体备课、说课、课堂观摩 具体过程设计:

1.活动组织。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科教研组研修为平台,隔周开展一次常规的学科教学研修活动。

2.活动模式

⑴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抓手,是实施校本研修,落实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实录、已有的课堂教学录相带或教师曾经在教育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使教师以此为起点,能进行主动的、有目的、有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

⑵专家引领:为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的支持,专家进行更高层次地指导,进行有效地引领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专家来校做主题报告和专题辅导,教师参加“名师之路”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师在理念上进一步得到提升。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的方法,使教师对校本研修中形成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些课题都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际,通过专题式的校本研修,使课题能深入地开展,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活动过程

⑴2016年9月——10月,明确研究内容,了解已有研究现状。明确研修主题,分研究小组,了解已有研究现状,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计划。(修改、完善已有研究成果)

⑵2016年11月——2017年1月,实施研究方案,实施学生实证调研的研究计划,组织研究课研讨,外出听课、观摩。

⑶2017年3月——4月,研究成果撰写与汇报交流(小组完成),上1次研究课,撰写研究论文,小组汇报,外出听课观摩学习。

⑷2017年5月——6月,研究论文的修改与研究成果汇报交流(全组数学教师)

作业:研讨课一节,研究成果及心得各一份。效果反馈:

1.教研组长是既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研活动的策划者,所以教研组长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校本研修活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采取“师徒结对”的方法,加速对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上好教学汇报课。

7.小学体育远程研修作业 篇七

一、判断题:参照学习活动的特点,请判断如下陈述的正误,并对您的判断做出分析说明。

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分析: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分析:

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分析:

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分析:

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分析:

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

7、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分析:

8、练习曲线是一条不平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是匀速的。()分析:

二、讨论与分析

8.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作业 篇八

远程研修为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的研修学习中,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我再次深深感受到,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真正有意义的、高效的教学,应当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题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 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到目前为止在线学习时间近一个月,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2、认真独立完成必修作业5篇,选修12作业篇,评判作业21次,发表感言8篇,评论58次。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我勤勤恳恳的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与鼓励,使我对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认识,她成为了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之旅。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英语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三、行为示范、以身作则

通过研修培训,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以身作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以身作则就是以自己的行为为别人作出榜样,更加深刻明白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育无小事,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四、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9.国培第一阶段 研修作业 篇九

我挚爱教育事业,有强烈责任心。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与同伴团结协作,能主动关心他人,先人后己,能与时俱进,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性格开朗。不足之处:

1、个人教学风格不明显,需培养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拥有较强的、独立的教学能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下,在学科教学中还需抛弃模仿和惰性,发扬自身长处,寻找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2、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另外,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充电。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分析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英语报》等报纸。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关注专业网站上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搜索教学素材,更新教学理念。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开阔视野,追踪最新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理念,促进理论学习研讨与教学实践探索的融合,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推动在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

4、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尽量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很有必要。

三、本次研修内容的确定

1.认真听取专 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3.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认真完成作业。4.钻研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5.填写好研修日志,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四、个人研修安排

第一阶段:自我诊断,围绕研修主题,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完成网络研修学习45分钟,制定本次研修计划。

第二阶段:完成网络研修学习30分钟,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与坊主发起的线上研修,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学案例。完成网络研修学习60分钟,在实践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有机融合

第四阶段:磨优课,完成网络研修 60分钟,进行小组研修。

第五阶段:出精品,完成30分钟的网络学习,并按要求提交作业,积极参加整理,总结工作。

第六阶段,展成果,整理完善本次国培所需资料,为本次研修画上完美的句号。

五、所需要的支持

1、向专家提问。

2、多与学员交流。

10.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作业2 篇十

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园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日常活动,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因校制宜健全校本研修机制,夯实校本研修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打造既能适应现代教育又能开创教育美好未来的教师团队。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二)、务实活动,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1、教师的读书活动。

2、老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新教师上成长课要成为每学期的必做工作。

3、以活动为载体,做实日常的个人研修。

4、探讨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5、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培养教育科研骨干。

二、大力培育研修文化,努力提升研修水平

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离不开校本研修。学校必须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始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努力提升研修水平。

三、实施教科研相结合的研修形式,以研修兴教

学校应该围绕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落实新课改、聚焦新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实行教科研相结合的研修形式。校本研修应该及时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研修活动课题化、系列化,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研修促教、促教师发展、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以课堂为基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成长的家园;课堂是教师实施教

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堂。课堂之于教师尤如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一般,离开了课堂谈教师专业成长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校本研修应该以课堂为基地,通过对课堂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优化校本研修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模式。所以应该确立以问题化、主题化、专题化为校本研修的基本策略。

六、找准校本研修的切入点把校本研修工作做实

新课程、新教材、教育教学方法的研修就是校本研修的很好的切入点,因为把握新课程、新教材、教育教学方法的素养是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提升全面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素养。

(一)、新课程资源共享。

(二)、新课程教学问题团队共研。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评价团队互鉴。

(四)、教师先于学生进行学习体验。

七、改革备课制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合格而成熟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让教师更好地发展,是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关键。

八、开展研修组评比,加强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

校本研修小组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要使研修小组正常有序地开展研修活动,学校就应在校本研修小组间建立竞争机制。

九、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校本研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育教学是教师成长的沃土,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应以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载体,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十、走上网络平台,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天网、地网和人网所形成的强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之间广泛交流的平台,是教师

11.研修作业 篇十一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初学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观理解英语。现代英语教学都十分重视直观教具,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也进入课堂,为教学服务,成为直观教具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小学英语教研工作中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当前,因教具过多过滥而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追求时尚。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教具用得越多越好、形式越多越妙”,所以教师为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兴趣,想方设法选择一些新奇教具,诸如新颖的模型、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等。至于教具运用的合理性,学生能否接受,都一概不去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兴趣仅仅在各式各样的教具本身,使得教具在辅助教学方面失去了它真正的功能。

第二,忽视实用效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管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将过多的教具统统搬进课堂。其结果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偏离主题,教具原本应有的辅助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浪费教学资源。有时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等简便的直观手段说明问题,但有的教师却刻意地去制作、准备一些教具;有时采用一般传统教具,如简笔画,既实用又方便,有的教师却非要去制作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等。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需要去制作教具,一方面舍弃了许多教师自身的教学特长和经验,另一方面造成更多教育资源的浪费。

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内容:

随着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再学习、再培训,更新知识,使语言技能更纯熟,能够说一口标准、地道、流利的英语。其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模仿力强,争强好胜,好玩、好动、好奇,随意性大,喜欢鼓励与表扬等特点。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开口讲英语。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它是师生共同在教学实践中营造的,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交流的互动过程。

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尽管会说一个单词,也要及时表扬,用细微的语言关心、呵护学生,“Wonderful!”“Excellent!” “Well done!” “You are great!” “Very good!”等这些鼓励性语言常挂嘴边,给学生以信心。

学习兴趣最重要 内容: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心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学生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如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内容: 词法是指词形的变化规则及用法。小学阶段讲到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数词﹑冠词和连词等的用法。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序数词的构成与基数词有一定的关系,但构成方法又不尽相同,如果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序数词,学生会感到厌烦。

语法教学要注意梯度,正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开谜团。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得到答案。我们要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对话、交流、讨论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我们经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设置梯度:

1、教师举例,师生一起完成例句。织梦好,好织梦

2、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分析,比较例句,初步归纳出语法规则,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对学生归纳的语法规则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补充。

4、学生进行操练,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题型,如选择;填空;笔译和文章理解等,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栋大楼,那么句型和语法就是大厦的结构,而词汇和短语则是这栋大楼的砖和瓦。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衡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对词汇的识别情况以及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应用。所以可见教师如何生动高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也是摆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难点。所以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利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也显得特别重要。

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有很大障碍的。语言学家McCarthy指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言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来表达自己情感或理解对方的观点或想法,就无法用这门语言同别人交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词汇的教学普遍受到了英语教师的重视,大家都在想办法做好词汇的教学工作,而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也更直接的影响了学生对于词汇的积累和学习。资源列表:

绿色化”引领转型发展 内容:

“绿色化”是全新的价值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化”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现代化不能让车水马龙的喧嚣、雾霾围城的迷惘湮没了绿色的生机,唯有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一切才有价值。绿色代表着健康,健康才可持续。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都凸显了“绿色化”的价值取向。

推进“绿色化”,是全新的事业,是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来点石成金、保驾护航,需要提高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社会手段的综合运用水平。

幸福教育—教师是幸福的使者 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地位、名誉、成功似乎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但是心理学家通过反复的观察和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夫妻和亲朋好友之间以及你的事业的合作者等关键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教师如何搞好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上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幸福教育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关系的融洽就在于我们的沟通能力,因此研究幸福教育还要研究如何使教师有效沟通能力的增长。

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体产生内啡肽,人快乐的时候就会产生内啡肽这种物质,人的幸福感与内啡肽的浓度密切相关,因此人长期运动会直接增加幸福的指数,所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教师的平常的运动的量也密切相关,这也是我们幸福教育所不能忽略的研究。

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 内容: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评价与考核、职称评聘;日渐深入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理念上有欠缺,缺乏人性化;考核和评价制度有偏失,对教师的绩效考评不甚合理;机械重复、应付性工作太多,给教师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教师缺乏应有的文体活动时间;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部分中老年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力不从心。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感呢?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幸福观。幸福是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的获取是靠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决定的。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自我。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加强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正如兵书上所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样,我们在处理工作中的事情就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工作是辛苦的,是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情感的。如果整天谈论的全是工作,我们也会觉得很累,甚至有厌倦的情绪。

四,教师要以积极地心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任何学校的领导都会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积而努力。此时,教师的积极配合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教师的压力来自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校管理的要求。

信息技术带动教育革新 内容: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近些年来投入较大的方面。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校园网已像校舍、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透过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繁荣现象,理性地分析其成效,不难发现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还是浅层次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大都是看重对学生感官的强化,或解决一招一式的教学难点,还没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即便是目前搞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教学,也多是着力于对现行教育的能量放大,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随便进入一所网校,基本是名师主讲;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解惑等传统教学程式,具体内容多是将课本、教案、习题等复制到网上,除自由度大一些外,似乎还显不出更强的优势。当然,对现有教育的优化和拓展是计算机及网络应发挥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绝非仅此,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大信息量及时空结构的变化,使我们得以在新的观察视野和操作环境下预设和创新我们的教育体系。

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目前我国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的契机,僻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入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列表: 微课程无处不在 内容: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

上一篇: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下一篇:妈妈的巧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