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11篇)
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一
浅谈网络媒体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7-11-09 | 文章来源: 贵州 | 作者: 张连轩 席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体--网络媒体,她正逐步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阵地,对部队的管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网络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关键词】网络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伴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正在飞速发展,估计在未来的10至20年内,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将超过三种传统的媒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17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从1997年的62万达到了2005年的1.11亿,7年增长了近180倍,比2004年末增加了1700万,网民普及率达到8.5%。而在消防部队基本上实现了干部人手一台计算机,中队每个班都有计算机,人人能上网。因此,越来越多的官兵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网络媒体对官兵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政治信仰、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网络媒体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效应,这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们必须正视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的种种
挑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失时机地将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摆在消防部队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新课题。
一、网络媒体的特性及对部队的影响
网络媒体又称“第四媒体”。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网络媒体”的概念: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具有信息量大、速度传播快、覆盖范围广泛,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虚拟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它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对传统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媒体的多样自由性对官兵的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际的世界,具有不受管制和自由度大的特点。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繁荣,各种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共享和交织,导致了思想、观念、文化、信仰的多元性。这种现象使官兵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对部队的警营文化、道德观念建设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势必造成管理教育的被动,容易造成官兵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导致官兵的牺牲精神、奉献意识日趋弱化。特别是对入伍不久的官兵,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辩别力不高,分析辩别力、抗干扰力还不强,往往容
易陷入思想误区,很容易受到一些消极、极端、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网络媒体的高度隐蔽性对官兵的影响。由于因特网络的隐蔽性,近年来,在互联网普及的同时,官兵网络违纪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多,如随意在网络上与人聊天“交友”,稍有不逊就进行诽谤、侮辱等不良行为,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非法窃取和滥用信息,或在网上随意传播不满言论甚至传播淫秽、色情、暴力、欺诈、迷信等丑恶内容。面对这些问题,如不加强和创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网络时代管理教育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鉴别是非的能力,则会影响部队的安全稳定,影响部队的形象,削弱部队战斗力。
(三)网络媒体的超级虚拟性对官兵的影响。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原子分子构成的现实世界,一个是由现代信息科技构筑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赛博空间指的是思维和信息交融的虚拟世界,它以因特网作为平台,通过电脑实现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和文化交流。无需面对面接触,无需声嘶力竭,一切在键盘上敲击完成。赛博空间正在和现实世界不断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方式。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网络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职业等一些重要的社会特征被掩盖了,只有符号的交往,容易产生孤独、苦闷、迷惘等消极情绪,容易受社会上一些
具有恶习人的影响和诱惑。如果不注意管控和引导,个别官兵可能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扭曲他们的人格,导致部队事故苗头不断,从而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日常训练、管理、执勤备战和灭火救援任务。
(四)网络媒体的交互兼容性对官兵的影响。网络不排斥任何人,人们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地“冲浪”,玩游戏,同时网络生活的超现实性和刺激性,对于大多数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各种躯体疾病如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意念,容易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淆,因此,在发生现实冲突时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走上极端。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媒体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已全面渗透到官兵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拓展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官兵信息交流特点的管理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必须探索出适应消防部队管理教育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针对以上提出网络媒体对部队的影响,下面提出几点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江泽民同志曾在会议上多次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加紧学习网络文化知识,重视网上斗
争。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很难做好。”对于网络媒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念看待,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部队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的全新变化。网络媒体已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部队高度稳定的需要。为此,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占领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部队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点、对策,不断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二)创建旗帜鲜明、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弊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2006年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千龙网时提出“要按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部队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我们务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当前,不管是内网还是外网都要大力
宣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把网站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建立和用好政工网,开展网上调查、网上心理咨询,设立领导信箱,建立网上党(团)校;开展学先烈、学英雄等争先创模活动,切实提高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官兵自身的“免疫力”。官兵的素质是网络媒体影响部队管理教育的关键。因此,一是要教育官兵坚定政治信念,增强其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二是要强化宗旨观念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也是消防部队的根本宗旨,人民消防为人民,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忠于消防职业,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责任心和荣誉感,树立崇高的消防职业精神,自觉抵制消极、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袭;三是着力提高官兵网络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方式。针对目前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合理的、操作性较强的网络道德规范,如明辨真伪不轻信、保持真诚不撒谎、履行责任不妄言、遵守协议不侵权、提高警惕不放任、拒绝诱惑不沉溺等;四是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与咨询,防治网络心理疾病。针对
网络给官兵的心理造成了潜在或显现的负面影响,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治疗。
(四)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掌握“制网权”。一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通过防火墙技术,阻挡非法数据入侵。利用监控软件对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与程序进行实时监控与过滤,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建立起“信息海关”,阻止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进入营区网络;二是结合部队实际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定,规范官兵的网络行为。当前,应根据现实需要,针对网络空间这一特殊思想教育阵地,制定有关网上管理规定,如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管、博客、聊天等。对在网络上发现官兵违规行为,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部队规定及时处理;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要针锋相对,澄清是非曲直,进行“解毒”“消毒”工作,加强网上舆论导向和引导。
总之,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根据网络时代官兵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积极探索新规律、新方法,不断创新。坚持传统教育与网上互动教育、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网络媒体教育的研究,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论科学与技术》 北京 中央文献社出版
[2] 江泽民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2001.1.10 [3] 江泽民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0.6.28
2.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二
一、手机媒介文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于手机媒介文化的研究较多,但手机媒体的飞速发展,几乎日新月异,研究的内容远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开始成为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以及媒体终端,国内外很多学者以及一些通讯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对手机从诸多角度进行调查与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针对手机的主要用户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行为影响研究,也有很多研究人员从社会学角度对手机媒介文化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的研究比较多元化,手机媒介文化研究的数量与主题也有所不同。
二、手机媒介文化的发展与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影响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文化也日新月异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而手机作为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代表,具有便利性和普遍性,其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浏览和学习知识的便利。然而,随着手机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手机作为媒介文化的传播载体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形成了障碍。目前,手机媒介文化在高校校园已然成为大学生活的主流文化,面对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放在高校大学生品行教育的首位,全面避免手机媒介文化的不良影响,并充分利用手机作为新载体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融合,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手机作为新媒体文化主要的传播载体,其趋势化的发展一方面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媒体文化研究视角,另一方面,针对高校目前普遍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目标,手机媒介文化的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手机媒介文化的优越性,趋利避害,探索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新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手机媒介文化所带来的利弊影响分析
在手机媒介文化风靡高校校园的背景下,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其工作形成严峻的挑战:一是手机新媒体文化对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二是高校教育工作人员在学生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新媒介文化所形成的挑战。
(一)手机媒介文化的积极影响。
手机作为网络新媒体文化的传播载体与延伸,其基本特征是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具有网络新媒体的基本特性,如互动性强、获取信息快捷、传播快、更新快、可跨地域传播等,实现了媒体传播的大融合。其积极影响一是表现在新媒介文化载体应用的普遍性与大众化。在高校课堂授课、教务信息、学籍信息、网络图书管理等工作中采用这种信息化、新颖的工作管理方式,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并且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手机作为新媒介文化的主流传播平台,具有良好的沟通功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带来了创新条件。手机作为新媒介信息平台,因其特有的交流方式,使得高校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这就为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方式提供了创新机遇,实现工作途径的转变。学校可以将网络课程授课内容、学生学籍信息、教务信息、图书信息等通过手机媒体有组织、快捷地进行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使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手机媒介文化引起的弊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学校职能部门党政干部和工作人员,管理队伍在工作开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手机在教学课堂上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尤其是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听课的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如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网络小说、发微博、听音乐、看电影等等,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手机作为新媒介文化的主流传播平台过程中,具有不可控性的特点,给高校管理人员带来诸多工作方面的挑战。由于手机载体传播的媒介文化具有开放性、方便快捷、无区域性等特点,一些虚假与不良信息、有悖社会伦理的思想、不良文化等信息均能通过手机载体加以传播,这些垃圾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在很多学校地处繁华的城市之中,其社会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思想政治信仰很容易受到部分不良文化的鼓动而动摇。诸如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权自由”论、“民主自由”论等不良思想与文化,甚至传播极端宗教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等有毒信息,这些都有可能使当代的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信仰。三是手机媒介文化作为目前高校的主流媒体文化,冲击了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手机媒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迅速,得益于以手机作为主流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由于只是近时期才形成和发展的主流媒体文化,国家尚未制订有效的管理政策与规范,自主空间较大,难于监管。四是手机媒介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时效性、虚拟性、互动性的特点,与高校德育课程授课内容的滞后性产生了矛盾。手机媒介文化的传播快捷、互动性良好,获取信息量也非常大,能及时在交流平台进行沟通与学习,而目前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量非常有限。五是手机的部分功能被大学生扭曲使用,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导致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形成不良的校风,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增添工作负担。
四、发挥手机媒介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针对手机媒介文化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与巨大挑战,如何发挥手机媒介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迎接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是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一)重视手机作为主流新媒介文化传播载体的创新与传承,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手机媒介文化是现代高校的一种校园主流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围。在高校信息管理等工作中采用以手机载体作为传播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要加以创新与传承。因此,要切实有效地将优秀的校园手机媒介文化中的思想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并将建设优秀手机媒介文化氛围与凝聚力、塑造人格以及职场培训教育等高校教育工作目标作为核心内容,使其主流文化价值真正地体现出来。
(二)建立面向手机媒介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教育环境进行组合的方式。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热点,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重新修订,使教学内容和方法迎合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倾向。在教育方法和手段方面,反对单纯的“教与学”单向形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道德判断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后可以利用手机作为交流平台,对教学内容、作业、课外知识等进行交流学习,以适应手机媒介文化的潮流。在教育环境方面,上课前教师要带头并提醒学生关闭手机,学校要制定一些合适的管理机制,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的媒介功能,在校期间要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以理智的态度对待手机和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能沉迷于手机聊天、手机阅读、手机游戏等。
(三)重视手机媒介文化,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与手机媒介文化相融合。
由于手机媒介文化传播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快捷性、即时性、互动性和内容丰富的优势,因此必须重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手机媒介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动态、个人行为的影响,切实有效地推广校园手机媒介文化。与此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从传统的文字表述走向立体的互联网信息化,在传播载体上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四)建设面向手机媒介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工作队伍。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面对手机主流媒介文化环境下的处事应对能力,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能否顺利实施和落实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等传授给学生,传承优良文化。高校还应注重培育工作队伍的识别能力、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控制能力和规划能力。由于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无控制性、无计划和盲目性,加之手机网络文化的逐流,很容易使他们的大学生涯得以扭曲。因此,管理队伍应该及时加以引导,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形成学习目标,大学校园学习生活才更有意义。
(五)加强疏导,必要时寻求技术支持。
对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而迷恋手机的同学要加以疏导,了解其消极学习的原因,杜绝手机沉迷现象。教师要引导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必要时要寻求技术支持,比如一些比较枯燥的课程教学或考试期间,采取教室屏蔽或分时段上网等技术,限制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五、结语
坚持对校园手机媒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校园优良文化、社会核心价值内容灌输于手机媒体,引导手机媒介文化的浏览、内容传输与控制,以及建设好高校管理队伍和机制管理,利用手机作为校园新媒体的主流载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孙慧英.手机媒介文化的研究现状及路径探析[J].东南传播,2013,2
[2]史瑞琼.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手机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3.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1]56而高职生群体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把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网络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空间具有巨大的潜力,“它能够最终将人类的全部知识联接在一起。”[2]8一方面,网络文化突破传统地域限制,扩大了文化和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吸纳、共享和整合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开拓了人们视野,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不同文明形态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思想价值观念提供了便利,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正反两面素材。其次,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体系,教育主体与客体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下进行互动交流,交换信息、思想、观念、情感和价值观等等,这就为丰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提供了条件。
(二)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产生消极影响。网络文化信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引起他们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困惑,价值观混乱,精神迷失消沉,心理自闭冷漠焦虑,性格孤僻和行为方式怪癖等,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其次,网络文化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产生消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作为数字化的综合体在“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本营。”[3]17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立足地域历史文化,完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职业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而地方性职业院校的生源也绝大多数来自本地区。他们身上带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有着深厚的地域历史沉淀,因而应立足地域历史文化,不断完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一要立足地域历史文化,加强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要始终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网络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空间中传播。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嵌入网络文化机体,嵌入职业院校生机勃勃的校园,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鲜活的文化因子。三要以校园生活的典型事迹、历史文化典型人物和社会热点充实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这些真实而又贴近自身生活场域的信息和素材面前主动转化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立足学生需求,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首先,立足学生需求,加强新媒体建设,开展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生对新媒体有着强烈的需求。在高职校园需要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比如加强手机电视、博客、微博、博客、电子报纸、校园论坛和校园网站等新兴媒体建设,以此引导校园舆论,扩大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世界的影响,减少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其次,立足学生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精神思想。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以及网络文化精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人际交互活动,让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智慧得以启迪,精神文化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
(三)立足校企合作,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要立足校企合作,建立多元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需要通过建立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发现并防止出虚假认同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要把高职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品行表现结合起来,把学习时间的表现和课外表现结合起来,构建课内——课外复合式评价平台。也就是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训期间的表现与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纳入评价机制。另一方面,把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考核和顶岗实习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以实践考核来检验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和评价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另外,要以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推进校园网络舆论建设为契机把学生的网络言行与网下言行考查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并利用好考查结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出版社,2012:31、56
[2]安妮·利尔编,岳云霞等译.网络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8
[3]埃瑟·戴森著,胡咏、范海燕译.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17
4.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四
阶段报告
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初中王新华
一、背景与价值
1、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变化的趋势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掌握计算机知识,是孩子适应现代社会必备的能力,互联网正在改变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孩子能参与计算机网络活动了,一方面,丰富的网络资源使他们眼界大开,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缩短了孩子与社会各个方面、世界各个角落的距离——父母们为之欣喜;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有害信息的戕害,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和形象化会对儿童惯有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大的冲击,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又使得父母们无比忧虑。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它在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先进高效的手段的同时,也给人们思想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也逐步走入了德育研究的视野。“计算机道德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有识之士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的强烈呼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因此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强调了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包括了对网络环境下未成年思想道德方面的意见。《意见》提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3、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4月23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在网上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4、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个体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逐渐确定和完善的过程。学生良好品德的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新意的话题。传统的道德教育认为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是受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现在网络的出现为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也给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计算机网络活动中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形成势必受到影响,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创设了环境。
5、网络为学生的学习、交往、合作、竞争提供了崭新的环境,同样的也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现了全新的舞台。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渴望独立、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期。鼓励孩子学习使用电脑和网络,不只是要他们学一门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并有信心和能力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概念与理论
(一)概念界定
1、网络文化: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广义地说,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所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狭义地说,它主要是网络信息文化。
2、计算机网络活动: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以“电脑”、“网络”为主要活动载体的学习和娱乐活动。这一活动是以能充分发挥小学生创新能力、锻炼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其主体人格为基本目的的。
3、青少年思想品德:青少年思想品德是受教育者个体在道德认识、情感等诸要作用下以其相对稳定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外化的道德品质。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内外因素共同规范的过程。青少年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网络文化对其思想品德的影响较为敏感。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小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在本课题中特指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活动中的良好道德行为。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它支持现代管理理念中的理性科学主义管理和非理性人本主义管理的有机融合。
2、人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各种能力是有一定潜力的。
3、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认为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服从外在权威到服从内在标准,或从纪律道德到合作道德的过程。柯尔伯格认为青少年的道德既非固有的善良本性的展开,也非单纯环境强化的产物,而是内在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面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既不能听之任之,任其泛滥;又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横加阻挡。而应实施主体参与式的网络道德教育,对网络文化采取科学辩证的态度,恰当引导,有效规范。
4、知行统一的理论。
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识改变意识,观念改变习惯,规范改变行动,是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认知是前提和基础,践行是归宿和结果。加强青少年网络规范教育,就是要把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观念内化为他们的自身修养,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道德行为的高效统一,而不应是高度监管下的网络约束。
网络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正处于渴求知识期间的青少年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迅速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但在泥沙俱下的混合物中如何取其精华,则需实践者的有效行动予以配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内容与策略
(一)研究内容
我校自申请《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课题以来,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安排了学校德育骨干、班主任以及部分优秀教师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落实课题小组的成员首先调查研究了目前网络对学生思想影响的情况,并通过下发表格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写就了《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学生上网现象调查及心理研析》、《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视》等论文和研究报告。我们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了市、县、镇举办的“十一五课题”相关活动,听取、学习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
目前该课题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王新华在《江苏教育技术报》上先后发表了《网络环境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探》、《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的论文,王新华在《长三角教育》上发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其矫治对策》的论文,王新华的论文《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思考》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园丁杯”基础教育论文大赛一等奖,王新华的论文《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1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王新华的论文《青少年网络瘾症状及其危害论析》获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三等奖,余志明的论文《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获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三等奖,许爱山的论文《初中生上网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获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三等奖,钱宗兵的论文《用好网络资源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汤亚宗的《母爱》教学案例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二)研究对策
1、制定了规范学生网络道德和日常行为的若干规定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信息技术给人们
带来的便利与好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中已出现许多不容回避的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因此,在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负面效应,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以下是有关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的要求:
⑴禁止去任何商业性网吧。
⑵禁止浏览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色情等不健康的网站。
⑶禁止通过网络参加或支持一切反动组织。
⑷禁止在网上传播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危害国家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言论。
⑸为防止学生参加网上非法反动组织,学生不得用维语进行网上活动,在上网期间必须有值班老师进行监督。
⑹对于网上结交的网友要友好,不去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⑺上网活动须有益于身心健康,不得沉溺于网上玩游戏、聊天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⑻要维护网络安全,不要坏网络秩序。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
2、建立了德育网络资源库
为有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校园宽带局域网为基础,建成网络德育资源库,成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班级管理的阵地、师生交流的窗口。
学校将所有教室全部配备电脑网络接口,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青年团校、法制宣传、远离毒品、文明上网、爱护环境、演讲比赛、网上签名等教育活动,开辟“网络论坛”,学生可就学校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直接网上交谈,便于学校及时掌握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还将几十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爱国主义歌曲上载到德育资源库,定期供学生收看。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力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聊天室与BBS电子论坛的教学中,明确指出其利弊,引导学生应将其用于讨论学习内容,如发布难题、征集解答和请老师解答等。学会正确对待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邮件与不良信息邮件病毒,在信息下载过程中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学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使网上丰富的信息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同时加强网络媒介教育,使学生把信息技术道德规范和信息技术知识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观。把德育教育方法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针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敞开思维的大
门,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从认知式德育向实践式德育转化,重实践而达知行统一,这是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心灵的信息“防火墙”,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预防和救治“网络成瘾症”。
4、加强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应包括理想、道德、心理、法制和行为规范、网络素养等诸多方面,网络素养教育应纳入中小学的正式课程。所谓网络素养主要是指对网络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包括对网络积极作用的开发、利用能力,对网络消极作用的防范、排除能力,对网络内容的分析判断和辨别抵制能力以及使用网络的能力。因此,我们将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正确上网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自觉建立起防止不良网络信息侵袭的铜强铁壁。
网络这个原本神气的东西已经运用的越来越普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面对开放的、虚幻的、信息量庞大的而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世界,我们该如何面对。如:网络课上,布置学生查询有关“中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学生自己根据搜索出的网址逐个浏览,发现很多网站的内容不符合自己要求,在进行了大量的搜索操作后,学生失去了耐心,转而去浏览其他引起其注意力的内容,如聊天、收发邮件、玩游戏、欣赏Flash动画、听歌曲等。这些总是能抓住他们的眼睛耳朵,吸引他们,使得他们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而沉迷在这些娱乐内容里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四、下阶段课题研究方向
1、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目前的研究发现,对于学生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网络文化将是我校下一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环境,我校还需要从更深的层面、更开阔的视野观察、调查、研究。根据下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我校安排了课题组进行充分的讨论,确立了下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网络环境下我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技术层面上扬长避短建立校园网络文化。
抢占阵地,尽快发展我们自己的信息带。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宣传教育内容制成中文软件,构成强大的宣传框架。强化在网上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强大的主流引导攻势。
有效防范,依法建立防火墙。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强化防范意识,加强综合治理,控制污染源。
5.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五
1 网络休闲道德失范
网络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精彩的娱乐对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或者说,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道德意志相对薄弱。网络世界的无限性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不稳定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前者对后者的构建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状态,他们以“隐形人”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许多人际关系的束缚,极易放任自己的行为,忘却应有的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导致道德失范。我们看到,在网络聊天室,不少大学生是“无聊聊天”或“庸俗聊天”,有的则迷恋有失道德规范的游戏。大学生在缺乏道德约束的网络休闲时,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在网络中产生的道德失范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到现实世界,容易对大学生原本不稳定的道德体系造成致命打击。这样,会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抵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尴尬的状态。
2 信息垃圾毒害学生身心健康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空间概念,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行为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成果和世界文化的大交流和大创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环境。与此同时,网络又是一个信息垃圾场,暴力、色情、恐怖等信息垃圾充斥其中,其传播、扩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有关数据表明,因特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目前世界上色情信息网站多达几十万家,在网络上可以随便点击,含有色情的图片、数字影像、文字比比皆是,60%的青少年有意或无意接触过网络上的黄色信息,并有少数迷恋于黄色网络。这些不同于传统的精神鸦片,腐蚀着青少年。近年来,青少年(含大学生)因受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而身心受损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3 网络渗透冲击传统价值文化
网络时代以其无所不包的信息开放性,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文化传统都置于网络中聚合、交融、撞击。西方社会借助互联网,依靠自己的各种优势,通过网络渠道散布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宣传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推行文化霸权和政治强权。据悉,从国际互联网接收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8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面对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大肆侵入,大学生极易迷失人生的正确方向,丧失辨别和自控的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必然加剧中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可能导致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错误。
要探讨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对策,首先必须分析大学生网恋的原因,进而从心理上把握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症倾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3.1 渴望自由的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情感的高峰阶段,但由于现实世界的束缚,他们的情感并不能够自由表达,而网络虚拟世界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毫无顾忌地高谈阔论,正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因此渴望自由的心理使得他们将现实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容易对网络产生幻觉和依赖性,于是他们的心扉只对网络敞开,产生孤独感,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难度。
3.2 表达倾诉的心理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部分潜藏于心理,一部分需求表达出来。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极其丰富,他们需要表达的东西很多。表达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平台和对象。校园现实环境无疑是良好的表达平台。但其中有许多不确定性,比如:表达有可能遭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干扰;表达对象也不能实现理想化,主要是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不定。在这种情况,通过网络来倾诉个人心声的心理便应运而生。大学生出于自尊的需要,有了个人情感,会担忧自己的朋友不理解,或者不能保密,甚至害怕取笑,所以网上聊天就成为最好选择。在网络世界,真实的姓名和地址都可以隐去,在虚拟的空间里与别人进行对话,任何担心和忧虑是多余的,思想上处于放松状态。因此,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常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3.3 渴望安全的心理
安全是人的本能需求。安全的内涵因人而异,与常人相比,大学生安全概念更加复杂。挑战大学生安全的事物来自多方面:一是学业压力。高中时代的学业压力相对单纯,一旦高考结束便彻底释然。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则是全方位的。考研的需要,胜任职位的需要,具有持久性和隐蔽性。二是就业的压力。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虽然“毕业即失业”是夸张,但就业的压力象一道难以绕过去的坎儿,横亘在大学生的面前。三是人际关系压力。校园生活虽然比不上社会生活复杂,但有其特殊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背景的学生,容易产生隔阂心理,弱势群体甚至会产生极端的自卑和焦虑感。面对这些压力,心理不堪重负的大学生只能把自己托付给网络,“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4 对策措施
4.1 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观念
思想是先导。应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必须首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第一,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社会的网络趋势,代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向也代表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网络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发展的产物,我们应该看到网络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负作用,更主要是积极作用。我们不应把网络视作洪水猛兽,而应视作是时代赋于给我们的最佳机遇。第二,树立一体化观念。首先是时空一体化。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间;其次是素材一体化。网络技术营造了一个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大课堂,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化的丰富素材,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是社会一体化。网络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限于某几个专门部门的范畴,群众性基础空间广泛,为社会每个成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4.2 整合积极的网络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固定的、僵化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要不断丰富其内涵,赋与其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要看到现在的大学生,置身于新的文化背景下,以前单一背景下的简单灌输教育产生的效果已大打折扣。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到几点:第一,把方向性与多元化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高调说教的道德束缚方式,审视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集体文化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着重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元。注重教育的层次性,把握思想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内容。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确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抵御不良网络文化侵蚀的能力。第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本身是无人格的,但使用者应该以良好人格形象和道德规范出现在网络面前,加强自控,培养坚韧的网络道德意志力,做到网络面前我自立,让文明走进网络,争做网络自律文明使者,不做不良网络文化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吸引者。第三,宣传贯彻网络法规要求,培养网络法制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识别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行为的界限,不触碰法规要求的高压线,恪守法律的底线。加强对网络心理趋向的研究,培养对网络犯罪陷阱的辨别能力,规避网络伤害,防范网络风险,一旦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4.3 创新有效的工作方法
内容是载体,方法是关键。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发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载体和主要手段。提高网络环境下思考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前面的重大问题。第一,设立平台。少数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形成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人际关系障碍,情感危机,孤独感和人格扭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心理治疗,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设立心理咨询电话,聘请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心理咨询活动,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网络的出现,使信息的沟通更加畅通,克服了以往传统时代信息流动的“瓶颈”。学校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留言板、电子信箱、QQ、等各种的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被动、畏惧心理,突破了传统信息交流空间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和学习动态。第二,实施因材施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发挥其教育主体时动性,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需要进行教学的方式。网络教育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第三,转变角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的往往是面对面的方式,受教育者通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教育者通常具有教育的威信和优势,从而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网络教育改变了这一模式,造成传统模式下的教育者所占据的优势正在逐步消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转变角色,构筑起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贯穿平等、和谐的主题。
4.4 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
思想教育制度管理应该互相结合。思想教育为制度管理注入润滑剂,制度管理为思想教育提供刚性力量。创新制度应从两个层面考虑:第一,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法律规范,监控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依法加大“网吧市场的规范管理力度,对传播暴力、黄色等信息垃圾的“网站”坚决予以取缔。网络技术部门应依法采用科技手段,过滤网络信息,封锁信息垃圾的传播,规范、净化网络传播环境。第二,学校层面,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检查、控制网络信息内容,防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堵住有害信息传播,防止网络危害,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及时总结网络管理的经验,提炼和固化为网络管理规范,形成完备的网络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提高学生网络道德规范能力,规范学生网络行为,让网络文明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4.5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注意两个提升:一是老教师的网络水平。老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的责任感,但在网络意识、熟练使用和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以及信息把握和处理的能力需要提升。二是提升青年同志的实践水平。他们一般具备信息知识,对网络的使用较为熟练,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其次注意全员参加,在学校思想工作人员中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网络技术的骨干教师,作为参与网络的重要力量。同时要对学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工进行网络管理与培训,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介入网络,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扩大网络教育的积极影响,拓展网络教育的有效区域。
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网络同时又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颇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网络渗透冲击传统价值文化。本文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网络迷恋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对策: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观念,二是整合积极的网络内容,三是创新有效的工作方法,四是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五是推进优秀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对策,负面影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6.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六
关键词:网络;影响;对策
一、机遇与挑战
1.网络机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高度的开发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等特点,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广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乃至思想观念都起到深刻的影响。我们应清醒认识到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舞台。
(1)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网络中占有市场,可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同时,网络具有形象化、趣味化的特点,网络中的动画、声音有趣而直观,使它能吸引人。此外,网络资源共享性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从网上了解到人们的真实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在网上发布正确的思想信息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使其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理想信念,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2)在网络时代,由于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将更加纷繁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网络特有的信息双向交流性,促进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接受教育和实现自主教育。由于网络具有信息可复制性、共享性、传输性,这使全社会大学生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做不到的。
(3)适应网络时代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大学生必须严于律己,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严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当然,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观念革命与挑战。由于它使得高校学生的交往方式不再呈现线性延伸状,而成网络扩散状,所以各种思潮从网络中纷然而至,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都力图在网上争夺新阵地和新领域。
(1)对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导向。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不但会导致网络犯罪,给虚假和不健康的传播提供可乘之机,而且会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网络的开放性,使之完全打破了国界,连通了地球上任意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大量新鲜而真实的信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观念,但同时也保留和弘扬的意识形态,这是由网络当前的状况所决定的。主要的问题自由主义泛滥。在网上很难实施有效的言论控制,网络形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
(2)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挑战。网络的发展必然带来东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的一拥而入,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网上大量的西方文化难以做出正确鉴别,有的甚至认为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可以使自己的网上行为不受任何限制。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方便了交流,有人使恶意的“垃圾”信息流传,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有人说,网络是新世纪的“犯罪工具”。而年轻人的好奇心理,对社会失望的心里,不满甚至仇视社会心理,很可能引发网络行为的出轨,以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样,利用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便会弱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
(3)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观念、知识以及工作方法的挑战。由于网络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事物,网络技术普及工作不够,许多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的特点、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对网络带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新机遇研究不够,对开辟和占领政治思想工作网络阵地的紧迫感不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历来强调单项“灌输论”,在交互性的网络上很难适应。又如,网络本身的多边平等性和开放自由性特征,与我国的传统观念形成较为强烈的冲突,如何使开放的网络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对策与方法
各种挑战,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加复杂,但同时也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趁势而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新的契机。思想政治工作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应对新的挑战,善于借助网络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1.着眼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网络知识教育,规范网络行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种种有利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激烈的文化冲突。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知识的教育,在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二要加强学生网络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网上行为,严格上网范围,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有效保护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三要培养既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又具备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维护知识的工作人员,担负起网络舆论监控的重任。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来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确保校园网络健康发展。
2.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向学校老师学生、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体现。随着高校对网络资源的进一步重视和网上宣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改变高校在形象设计和学校精神培育上。已经显得极为重要。网络宣传要求向外界展示的不仅仅是学校基本概况,还有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化以及浸润着独特文化的学校精神和办学教育理念。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要牢牢把握住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在科技革命已经提出了对人的素质进行再认识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
7.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七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政治文化心理 影响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研究互联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心理形成的不良影响并积极寻找对策,这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心理的基本构成
1,政治文化心理的内涵。美国著名学者G.A.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指处在社会政治体系中的政治主体针对政治客体和自己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心理取向,或对政治目标的取向性模式。政治文化心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基本的政治问题即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运行和发展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心理是在个人心理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心理,是一种感性的、低层次的社会政治意识,它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政治反映形式。无论是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还是基于某种利益而形成的社会集团,只要从事某种社会政治活动,总是有相应的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并伴随一定的政治情感。
2,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心理的基本构成
第一,政治认知。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主要是指大学生作为政治主体对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判断,是对政治制度、组织、过程、目的、理想、象征、政策、政治首脑、政治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政治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观反映。包括政治直觉、政治印象、政治敏感、政治热情、政治判断等方面
第二,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指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现象如政治人物、政治事件以及政治活动等方面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如特定的爱憎、亲疏、关于美丑的判断等政治文化心理反映,是一种非理性评价。这种政治情感对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倾向、态度及行为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以先入为主的感觉来决定对一个客体的好恶。
第三,政治动机。政治动机是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感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意识和欲望。政治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人们只能通过表面政治行为的变化来间接推测。大学生的政治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的范畴,它出现在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生活了解、掌握和参与之后,潜在地受着现实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理想两大方面的制导。
第四,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指政治主体对特定政治现象的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包括对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情感和倾向,表现为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政治态度是建立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基础之上的,对人们的政治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政治信念是参与政治活动的个人和团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对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固定看法和坚定的主张,是政治行为主体参与政治生活和维系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影响和制约着人们政治活动动机、态度和行为。政治信仰是社会成员对国家政治生活、政治目标、政治理想产生的确信不疑的观念,尤其是对某种政治理论、党派、政治制度或某项政治价值观的接受或同意的心理状态。它是一定政治文化的产物,也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文化心理的负面影响
一是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宣传渗透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上交汇,尤其是一些西方大国利用其掌握的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世界特别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大学生由于自制力和辨别力有限,他们的政治认知、政治信仰必然受到极大的干扰。从总体上说,广大青年学生是承认和接受党和政府的,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主流方面。但是也要看到,还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危机,不同程度的个人本位利益和功利主义思想,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并未把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
二是沉迷虚拟网络极易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社会有着“远离政治”的冷漠心理与不参与不认同的现象。积极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但是沉迷于虚拟网络的大学生容易出现角色定位不清而导致这种社会政治责任感淡漠。网络的高度自由使得一些大学生们放纵自己的行为,淡漠自己的政治责任感。
三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也容易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社会政治态度和政治动机。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各种政治知识和政治现象,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但评价往往呈非适应性和超前性,过分强调最大的效应,而忽视了社会的历史基础及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大学生的政治动机最主要的是出于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和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民族、对国家发展壮大的需要。由于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承担什么样的时代责任产生迷惑,进而影响到他们社会政治态度与政治动机的形成,导致社会政治价值取向的紊乱和错位。
三、建立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心理形成的网络环境
(1)优化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网络氛围。一是依法治网,加强技术监控,约束网民行为。国家应该加大技术控制,防止不良信息侵入。从目前来看,网络黑客、病毒、垃圾和有害信息日渐猖獗,无论是国家有关部门还是高校都必须加大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和开发,对网络进行必要的技术控制,将色情、暴力等信息剔除,限制调阅不健康的内容,防止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流传、泛滥。加快网络立法建设,对网民的违法行为要进行追究。通过网络立法和技术控制,净化网络信息,优化网络环境,以便在网络上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应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及对自己负责的自我意识。通过道德教育,结合时代特征使学生认识到,网络行为应当服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网络行为不能脱离开主流社会的一般政治价值原则。引导学生提高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分辨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在互联网上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如何把网络信息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相结合等问题,使之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辩证地思考、批判地吸收、合理地利用。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人的政治文化心理与自我认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应从自学、自护、自辨、自制和自省几个方面着手。自学,是指自己学会学习,从网络上了解各种最新知识信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周围世界,发展自己的能力;自护,是指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注意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上网有节度;自辨,是指学会辨别信息的能力,能够分清网络内容的美与丑;自制,是指自己学会控制自己,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要懂得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渠道,而不是猎取种种不良信息的途径;自省,是指反省和检查自己,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爱护自己的人格,经常提醒自己在网络上应该不能丢弃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社会政治责任。
(4)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政治实践。加强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是要从他们内心深处产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加社会政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民情,缩短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提升政治责任感。通过参与政治实践,一方面,他们可以独立地去尝试、体验,对什么是政治责任,应承担什么样的政治责任,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与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比较、选择或构建自己政治价值观的能力,使他们主动地选择,主动地参与,增强实践的主动性,发展他们的政治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体系[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4] 陈静,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心理构成特征分析[J] 天府新论,2006/S2
8.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八
关键词:网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目前, 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 利用网络这一途径, 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 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新形势下适合发展建设需要的人才, 同时也是对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思想的重要实践。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职业教育, 就不得不始终牢记人才培养这一关键点, 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当放在首要位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知识的丰富性而被极大的充实, 化解了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 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被及时准确的掌握, 不仅节约了资源, 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全面扩大, 而且加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互动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 而不是传统的强制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把握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这一良好的契机, 打造出具感染力及吸引力的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 网络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科技的发展已经让网络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虚拟的网络环境也将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动机状态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自制力弱以及其他客观原因, 导致许多人放弃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是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 高职学生逆反心理和个性较强, 对辅导员提出的较严格的要求往往是敬而远之, 故意回避和辅导员的接触。网络的出现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其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为高职院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的紧密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然而, 网络是把双刃剑, 信息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可能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和误导, 因此,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机遇, 也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对于网络本身而言, 它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从积极的方面看, 第一,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大大扩充, 高职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接触到与时俱进的思想内容, 掌握到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第二,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变得更加广阔, 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 教育工作方式也不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且, 内容丰富、动感活泼、通俗易懂的思政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更多的进行开展;第三, 网络思想政治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每个学生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只有运用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式, 才能在网络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第四, 虚拟而不真实的教学可能让高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模糊。并且造成教育工作者无法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制定合适的方案去解决每人的问题。
4 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网络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首先, 内含丰富共享信息的网络资源被西化。相关资料表明, 网络信息及标准大部分被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提供, 网络信息及标准的垄断将导致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受到西方思潮威胁。其次是不健康, 消极的网络资源使得高职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影响。最后是虚拟的网络环境易导致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行为方式偏离轨道。
促进网络环境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之间的良性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优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因此, 结合上述网络环境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分析, 首先, 高职院校应当加强网络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建立高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运用信息技术, 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把握住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从根本上促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
5 结语
高职院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切实加强网络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每一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工作, 重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培养提高的同时, 确保最大程度上培养高职学生运用现代网络, 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素养, 健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挑战。
参考文献
[1]董敏杰.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9 (3) :7-8.
[2]史雨晴.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探讨[J].管理学家, 2014, 1 (6) :5-6.
9.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九
关键词:流行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得信息渠道不断增加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不止来源于教师,更多地来源于更具交互性和即时性的流行文化。
一、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 流行文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涵盖广泛,制假贩假、雾霾威胁、环境污染等时事内容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关注的焦点,也丰富着高校道德教育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由传统的说教,转而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个体生命感悟和生活状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也应更加植根于大学生生活的土壤。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 流行文化活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人、完善人性、完满人格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彰显个性的时代尤其如此,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已不合时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塑造校园道德教育的文化风格则显得更加重要,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青年学生也只有在这种浓厚的道德氛围中才能形成独特而正确的道德追求、道德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道德观念的沐浴和滋养。
3. 流行文化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QQ新闻,博客,播客,微信中的各种新鲜资讯源源不断地以最短的途径、最快捷的方式影响并改变着当代大学生,指引着他们的价值选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通过“两课组”的课堂教学及辅导员工作来完成,新媒体的出现并广泛应用,使得流行文化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对进入大学生视野中的流行文化进行价值观的引领,使得流行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二、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在中西方、新旧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中,传统文化理念的价值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处于迷惑之中。曾经至高无上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新时代、新思想相互碰撞,个人利己主义、金钱崇拜、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盛行,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舍,瓦解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
1. 个人利己主义盛行
现代大学生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并不能把握个性自由与个人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常将二者混为一谈。遇事只考虑个人得失,集体主义观念缺失而引起的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过于强调自我,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反而迷失了自我,导致归属感的缺失。过于强调自我,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置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上,将一己私利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对立起来比较,从中只选择对一己私利有价值的事,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过于强调自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维护个人利益,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导致奉献精神的缺失。这些现象在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在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大学生中个人利己主义盛行。
2. 个人享乐主义盛行
流行文化以其娱乐性、世俗化的特点,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特别是敏感的大学生群体。美剧、韩剧中所传达出来的现世主义、享乐主义、金钱崇拜,深深地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现实主义、享乐主义、金钱崇拜的观念使得大学生过分关注眼前的感受,对现实感官刺激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在西方大学生中毒品的盛行,对非理性的感官感受的追求使得西方大学生人格扭曲,人性沉沦;在中国《过把瘾就死》《玩儿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顽主”王硕的系列小说,正是反映了在西方个人享乐主义影响下中国大学生的寻求刺激、无所顾忌的心理特征。
10.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十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基于网络形成的意识形态逐步发展成型,演化成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给网络主力军——高校生,无论是思想道德还是人生价值观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基于网络文化给高校生带来的影响,分析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流行文化。
关键词:网络流行文化;思想道德;策略
1 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生道德建设及意识形态的影响
1.1 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生的积极影响
1.1.1 拓宽了高校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渠道 网络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宽泛,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多元文化。高校生通过网络渠道,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探索未知世界,并且获取新鲜知识。随着教育领域向网络方向的发展,网络线上课堂纷纷开展,大学生很快接受了网络教育的理念,借用网络渠道,获取更多在课堂接触不到的知识以及最新消息,极大地开阔人的视野,实现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
1.1.2 为激发高校生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网络全球化,使跨文化、跨区域、跨种族的交流成为可能,各种思想在网络世界的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为高校生创新思维打开了更多的方向。因为网络世界的匿名性,人人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了所谓权威盲目崇拜带来的束缚,大学生也能最大限度地主动创新。
1.1.3 丰富了高校生的社会交往方式 人作为社会个体,必然需要进行社会交往,通过网络交流,可以开阔视野,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健全人对世界的认知。而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大多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际范围狭隘。网络的全球化,使来自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都能借助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实现沟通交流,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高校生的交际圈实现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1.1.4 高校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得到强化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形成时期,迫切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关注内心自我成长,网络中的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的出现,为高校生展现自我、彰显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网络世界的互动性,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生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通过交流讨论发表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让他们更全面的了解社会,所有这些,都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1.2 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生思想的消极冲击
1.2.1 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导致某些高校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 网络全球化虽然给高校生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在这里,他们能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思想观点,但是无形中它也成了西方国家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文化霸权和新文化殖民主义的阵地,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及意识形态造成冲击,甚至发生偏差。
1.2.2 迷失自我,失去道德底线 网络世界具有匿名性,受到的监督和注意要比在现实生活中少得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无法有效的用来束缚网络行为,人们对自己发出的言语和行为付出的代价几乎为零。在这样的世界里,如果自身的道德建设不到位,容易迷失自己,失去道德底线,甚至分不清网络和现实,这些都深刻影响了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2.3 弱化高校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人对社会、国家及他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道德层面的一种情感。有的高校生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直接联系变少,导致自身的集体感和归属感缺乏,社会责任感也会相应的弱化。比如有的高校生荒废学业,丧失工作能力,就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的表现。
1.2.4 高校生的道德情感淡化,出现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 网络虽然为高校生提供了更多的人际交往渠道,但是,对部分高校生来说却带来了负面影响,现在的高校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加上目前高校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一部分高校生几乎过着自我封锁的生活,他们迷恋网络的虚拟社交,却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不适应,所以就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网络上,漠视周围人群。
2 有效应对网络流行文化带给大学生冲击的策略方法
2.1 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从源头把控 网络世界信息浩瀚,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有效措施,从源头把控,对虚假、有害、反动的信息及时过滤,加强对高校局域网的管理,推进网络信息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2.2 加强高校生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高校思想道德相关课程的建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用辩证思想对待网络,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吸收网络文化中先进的和向上的思想,摒弃落后的和不健康的思想。
2.3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也是一个社会,也需要道德的束缚。在高校学生中积极开展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工作,重视《道德品德修养》等人文课程的教学,强调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唤醒高校生的道德感。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规范高校生的网络行为。
2.4 积极开展有益网络活动,引导高校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 高校生正是处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阶段,喜欢参加各种活动。高校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校园班级活动,在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相互交流。这样不仅能有效加强高校生的社会人际关系建设,还能就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活动给高校生以示范作用。
总之,针对网络,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生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消极冲击,在发挥积极方面影响的同时,还需要加強对高校学生的自我建设,有效防范消极因素的冲击,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有选择性地接受网络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1]蒋泽平,黎万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2]蔡志奇.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8).
[3]鲍远静.当前我国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
1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 篇十一
1 全球化文化思潮的特征
1.1 全球化文化思潮是强势文化扩张的产物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主张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世界,只不过在今天,这种过程更多地采用了新的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加强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推广,频频用人权观念干涉别国内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和劳动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造成了弱势文化身份的丧失和消解。
1.2 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发展主线是消费文化全球盛行
全球化进程加上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意愿,使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成为可能。欧美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而中国则成为西方文化最巨大的倾销市场。同时在国内,新兴的文化产业也在竭力效仿西方工业文化的操作模式,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和内部大众文化的双重挑战。
1.3 全球化文化思潮的潜移默化性
全球化文化思潮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其影响都是渐进的。在全球化文化思潮的传播过程中,一旦某一时期的舆论导向发生谬误,往往对其泛滥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使青年的思想产生极大的混乱。
1.4 网络的发展加速全球化文化思潮的扩张
互联网以其虚拟、快速、信息多元、无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加速了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各种不同的文化内容,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积极的、消极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观念在网络上高密度、大范围、即时性传播,加速了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与渗透,加速了全球化文化思潮的扩张。
2 全球化文化思潮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影响
2.1“意识形态全球化”腐蚀青年学生的国家归属感
在“与国际接轨”和“全球化大趋势”的名义下,“地球村”、“地球人”、“国际公民”等话语,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大肆宣传和鼓吹“民族国家主权观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理论,为在全球推行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制造了舆论。这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冲击着我国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价值观,弱化了民族责任意识。这种所谓的消除国家意识形态壁垒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正成为影响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新潮”意识。使这些掌握着外语和高科技知识的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利益观念淡化,国家归属感和爱国主义意识销蚀,造成其中部分人名正言顺地将国家利益和自己应担当的国家责任置之脑后,成为“世界公民”。这也造成大量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失,使我国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本上的竞争更加被动。
2.2 对“自我”的强调使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体现出反传统、反权威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了全球化文化思潮的洗礼以后,思想观念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往往以个体作为切入点,对“顾全大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观念不屑一顾。一方面,个性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结构的阈限,不盲从、不循规蹈矩、不固步自封。在反对旧权威的同时,打破陈规、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对已有的知识模式等做大胆的延伸或综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反传统的个人形象也折射出一部分青年学生在面对全球化文化思潮冲击时内心的无奈和思想上的不成熟。他们在追逐个性化的潮流中不知所措,只有选择这些所谓的“另类”作为自己个性表现的突破口,以期赢得他人的关注。在人际交往上,他们内心深处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但个性的张扬又往往与集体的制约相冲突,呈现出开放和封闭并存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组织如班集体凝聚力松散,成员之间关系疏远,而由兴趣相同的成员所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在青年人际交往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大。
2.3“政治多元论”造成大学生的政治信念缺乏,政治观念模糊
中国正在从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政治社会,向以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商品社会转变。一些大学生既没有被传统文化所感化,也没有新的理想归属和寄托,在无意识中放弃信念,没有坚持,受全球文化思潮的影响,对我国的政治一元化持怀疑态度。文化全球化带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取代论”,给思想意识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复杂的。
2.4 个性发展的倾向导致大学生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受西方市场经济奉行个人本位主义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奉行“人的价值在于个人自身”,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讲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忽视了个体在社会中应履行的责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有些青年学生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人只能活在当下,生活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意义,享受现在、享受过程是他们的座右铭。面对功利主义盛行、奉献精神淡化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明显滞后,在价值观的培育上显得力不从心。
3 积极应对全球化文化思潮的挑战,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全球化文化思潮造成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环境、内容、开展教育的平台与着手方面积极创新,开拓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应对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
3.1 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模式
文化全球化一方面带来了各种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以其文化资源共享、信息量大等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的素材,拓宽教育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引入正确对待自由、平等、民主、公正、人权、尊严的内容;加入辨识各种不同质的文化的内容;加入针对学生个性化,突出自身优势,激发创新意识的内容,使高校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3.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
全球化思潮的扩散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在进行思想、观念的宣传与传播方面讲究艺术性、商业性,制作手法新,懂得用新颖的创意和理念展示自己文化的特点,在单一的显性手段中加入隐性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大学生。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隐性功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3“两课”教育由客体模式向主体模式转变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灌输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化。让受教育者为主体,使之在外部影响作用下,产生道德主体内部的矛盾自运动,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在“两课”的教学中,应避免居高临下地说教,而采取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朝“研究型教学模式”过渡。以专题方式组织内容教学,增设“师生对话研讨”教学环节,采取“小组论文答辩式”等多种考试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或认识的盲点、热点、疑点方面的专题,要求学生提前搜集相关材料和讨论,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代表发言、自由发言或者辩论发言等方式开展讨论,使学生观点相互碰撞,以明辨是非,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作用。授课教师在关键点上进行必要地质疑、引导,或作为平等的参与者说出自己的观点,将舆论导向正确的方向。
3.4 畅通大学生表达对社会现象、国际国内形势看法的渠道
大学生很多过激行为的发生,都是因为情感得不到表达造成的。在全球化文化思潮涌动的背景下,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这种表达和释放的渠道,甚至是不满情绪的释放渠道。学校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应为大学生表达看法提供条件,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应开辟相关专栏、BBS等,鼓励大学生积极投稿发表看法。鼓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大胆发言,以便全面了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热点、疑点所在。只有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理性引导的作用。
4 结语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一,而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好奇心大、可塑性强、但识别和抵御能力差的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全球化文化思潮的碰撞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对社会发展更具适应能力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本文阐述了全球化化思潮的主要特征,分析大学生在其影响下出现的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丧失社会责任感、重利轻义等问题。并着重论述全球化文化思潮给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思潮,文化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谭希培,薄明彦.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8).
[3]叶虹.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及其后果[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全球进化过程中的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96.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推荐阅读:
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09-05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策略论文01-15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10-17
校园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分析11-18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12-01
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11-30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07-10
对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的思考10-16
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