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2024-09-26

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精选11篇)

1.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一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进一步加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并且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加大对工会作用

——以新《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契机

杨晓玲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进一步加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并且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加大对工会作用的立法,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工会

作用

在不同的时期,劳动关系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性质。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类型也正处于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化劳动关系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利益化和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转变过程。在新形势下劳动关系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采取何种措施使劳动关系顺利渡过转型期,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即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和特点,并结合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就如何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及工会应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挥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劳动关系主体由国家回归为企业和劳动者,劳动关系模式由政府主导模式转变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和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并存,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分化加剧,劳动关系的规范契约化,劳动关系的调节方式由国家行政调节为主转变为以法律调节为主等新的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劳动关系性质的变化,其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劳动关系主体回归为企业和劳动者,也唤醒了双方对各自经济利益的追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唯一和直接的目标。而对于劳动者来说,由于在现阶段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参加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维持生活需要的劳动报酬。既然企业和劳动者都是利益主体,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参加劳动关系主要是追求自己的经济目标,双方的关系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劳动关系的经济利益关系性质,必然使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加剧。

(二)劳动关系双方是一种平等协商关系 劳动关系不再是国家主导型,而是通过契约来规范;主要表现为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订立的过程中,双方地位平等,进行磋商。劳动者个人作为劳动力所有者,享有充分的择业权,这既表现为在劳动关系建立时劳动者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企业,也表现为在劳动者认为企业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时,有权重新选择企业和职业;有权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进行劳动力配置的个人决策。企业则根据本身的特点和生产经营需要自主选择劳动力,享有充分的用工自主权;自主决定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和数量,并享有法律规定的辞退权,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可。劳动力供求双方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根据自愿和平等原则,通过劳动力市场达成协议,从而建立劳动关系。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完全取决于双方的自愿和意思一致。因此,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以平等和自愿为特征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目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劳动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劳动关系涌现出诸多问题。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已变成平等协商关系,但是劳动者个人毕竟力量渺小,在面对企业这一强大的对手时,往往很无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关系双方随意违反劳动合同现象普遍

企业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由于签订劳动合同成本比较高,他们利用劳动者的不利地位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为了得到工作也只好委曲求全,不敢和用人单位对抗。因而造成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不完备;合同管理中续签、变更、解除、终止等内容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建工会的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65.4万个,占已建工会企业总数的38%;签约职工5771.4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职工总数的48.6%;签约农民工910.8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农民工总数的39.5%。建立工会的企业签约率尚如此之低,更别提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了。据《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抽样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劳动合同签订率40%左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30%左右,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

(二)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普遍

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冲突矛盾的加剧,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常常导致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主要表现为:1.许多企业为了赚钱,不顾工人死活,工人生命和健康得不到保障。许多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保护。特别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尽管国家下大力气整治煤矿安全生产,但一些小煤窑的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91057起,死亡119827人。尽管与以前年份相比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许多职工不敢反抗,没有能力反抗;他们担心的不是丢了性命,而是丢了工作。2.老板任意侮辱处罚打骂职工,侵犯人权,该类事件时有发生,其严重程度惊人。3.强制职工加班加点,目前加班加点现象尤其严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18人中,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的人占34.4%,而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人占65.6%。其中,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人已经超过20%。对许多职工来说,“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已成为惯例。特别是在薪金较为优厚的外资企业里,加班加点现象更为严重,累计劳动时间远远超过劳动法的规定。但外企职员出于对工作岗位的珍惜,很少敢于提出反抗意见。有的企业甚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制工人劳动。4.压低克扣甚至侵吞工人工资,工人的工资得不到按时发放,特别是农民工等一些季节性工人的工资。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5.阻挠建立工会组织,不许开展活动。目前工会组织率仍然不高,许多企业阻止建立工会或者阻止职工加入工会。劳动者的权利成了一纸空文。

(三)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严重饱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分流人员及农村劳动力都向城镇转移,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劳动者为了得到或保住工作岗位,在企业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的时候也不敢吱声,不敢和企业对抗。再加上劳动者力量分散,更无法和用人单位抗衡。巨大的就业压力也是促成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间接因素。

(四)劳资矛盾加剧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已从“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转化为“利益性的互利互惠关系”。[1]市场经济唤醒了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意识,也促进了劳动关系主体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势必引起劳动关系利益摩擦的加剧。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利益摩擦大多发生在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2]许多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强制职工加班加点工作,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甚至殴打辱骂职工,激起工人的反抗,严重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劳动者不讲信用,随意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擅自跳槽,不遵守培训协议,违反竞业禁止的规定,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等侵害用人单位利益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于是,在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关系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三、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关系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不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交换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发生在企业内部。从内部解决劳动关系冲突,协调劳动关系,对建立和谐企业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需要一套完整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目前的调整机制主要有三:一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工会组织、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三方协调机制的功能,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赋予工会更大的权力,使之具有与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鼎足抗衡的力量。二是加强集体谈判制度,使之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三是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不管是哪种机制的调整,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抓住《劳动合同法》修改的契机,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对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会在稳定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1.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通过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合同法》(草案)第7条第1款规定:工会组织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2款规定:工会组织或者职工代表有权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标准。

2.在三方协调机制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劳动者争取更多的权利。三方协调机制是指由政府、企业和工会组织共同就劳动关系开展协商合作。三方协调机制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机制中的作用,使之形成与企业、政府鼎足抗衡的一股力量。

3.发挥帮扶作用,为困难职工解决问题。

(二)工会组织在调整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工会组织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同时,加入工会又是劳动者权益之一种。加人工会的权利被称作团结权,是指劳动者为实现维持或改善劳动条件的基本目的而结成暂时的或永久的团体,并使其运作的权利[3]。具体是指劳动者组织工会并参加其活动的权利,又称为工会组织权[4]。在我国,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对劳动者的团结权进行了规定。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1条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机关和学校中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职权捕获主要来源之体力及脑力的雇用劳动者及无固定雇主的劳动者,均有组织工会之权。”到50年代末,中国境内建立了23个全国一级的产业工会,18万个基层工会,1630多万名成员,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人群众无组织状况。我国的1992年《工会法》第3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参加和组织工会。”

可见,我国十分重视工人的团结权,并对之加以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的团结权却没有很好地被落实,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少,工会建制率不高,工会无力和用人单位对抗,不能起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等问题大量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律赋予工会的强制性约束力尚显微弱。目前关于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虽然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均有体现、并且有专门的《工会法》;但总的来说,我国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仍然十分微弱,在企业强大的优势地位之前,工会无法也不敢和用人单位抗衡,不能充分发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中,对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力赋予的仍然不够;一是关于工会作用的法条太少,涉及工会权力的规定仅有六条,致使工会维护劳动者的权力不全面。二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工会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太小,大都是一些软约束,对用人单位违反工会意见作出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没有规定强制性的惩罚后果,致使工会没有能力发挥应有作用。例如:《劳动合同法》草案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书面处理结果通知工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与支持和帮助。该条规定看似赋予了了工会在约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定权利,但是,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工会的这种权力是多么的软弱无力。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工会。对于不同意见,工会只是有权要求工会纠正;只是有权,却没有相应的具体权利,到底是什么样的权利?对于工会的意见,只是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并通知工会,如果用人单位研究工会的意见后仍然坚持原决定怎么办?工会的约束力在哪儿?如果一项权利没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作保证,实际上不能被称作权利,因为别人可以随意侵犯而不用承担责任。

分析以上法条,我们会发现,目前法律对工会的权利规定力度不够,大都是弹性规定,软约束,没有硬性的约束力,以致于工会不能有效约束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在维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2.工会自身不完善,价值目标不明确,没有起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工会在企业的控制下,成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没有真正起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分不清到底是在为谁服务。它没有真正约束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权力,只有建议权,只能代表企业发放福利,很少行使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权力。

3.工会组织率低,工人加入工会受到限制。许多企业不组织工会,还对组织工会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限制工人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到1998年底,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建制率仅为7.3%,职工覆盖率只有11.5%。近几年虽然工会组建率大幅度提升,然而,质量却没有保证。许多企业的工会只是流于形式。工会组织要实现全覆盖,就需要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多、劳务工多、工会组织的组建率低、覆盖面还远远不够等问题。

4.工会主席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目前工会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原因是工会经费、用人均受企业控制。如果工会不按照企业的决定办事,就会受到处分。目前正闹得沸沸扬扬的唐晓东事件即是一个例子。北京三环建模公司本来没有工会,后来该公司总务部经理唐晓东在职工的要求下组建了工会,他本人担任工会主席职位。在作为工会主席期间,他多次为维护职工权益而和企业对抗;在企业不依劳动法办事,侵害职工利益时,又向相关行政部门反映。后来企业将其降职,他本人则最终被迫辞职。唐晓东事件只是一个例子,在我国企业里,工会成员为了维护职工利益遭企业报复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工会只好照着企业的想法去做。连工会主席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工会又何谈维护职工利益。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一)加强工会立法建设,赋予工会更大的权力

进一步健全《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体系,在法律上赋予工会更大的权利,足够和企业抗衡。当前社会是法治社会,任何组织都要依法办事,工会也不例外。只有拥有了法律上的权力才能有效地约束企业。目前,应抓住制定《劳动合同法》这个契机,在《劳动合同法》中加大工会权利,赋予工会更多的硬性权利,还要规定侵犯职工利益的用人单位应负的法律责任。否则,工会的权力必然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人员素质,要牢记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法》第6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都规定了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劳动者群体的代表,工会的基本职责只能而且必须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主体间利益冲突加剧。作为单个的劳动者,在面对强大的企业时,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与之抗衡,因此他们需要有能够代表劳动者整体利益的群体。组织工会即是国家赋予劳动者的团结权,即结成劳动者群体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会组织不能代表劳动者的权利,势必会失去应有的价值,被职工所抛弃。应该着重提高工会人员的素质,使他们牢记为职工利益服务的基本职责,在职工利益受到侵犯时,敢于站出来为职工说话。

(三)加强和完善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谈判制度是指在企业内,由劳资双方代表就劳方权益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5]。它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机制,已为各国广泛采用。在我国《劳动法》颁布并实施的十多年来,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并未得到较好的实施。在集体谈判中,劳方代表是工会组织。工会代表在集体谈判中应当切实维护职工利益,不能脱离职工。区别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措施的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坚持主体独立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要承认劳动者作为一个阶层,有其独立的利益。坚持权利对等原则,劳动者群体和用人单位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做出决定,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坚持合法和合作的原则。双方从实际出发,本着合作的原则,强调己方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最终达到劳动关系的协调。

(四)完善集体合同制度

《工会法》第6条第2款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集体合同制度是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工会通过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对全体劳动者有效,劳动合同不符合集体合同规定的无效。目前,在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程序化的条款较多,内容比较空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较少,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提高集体合同质量,抓好平等协商的环节,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增强可操作性。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应抓住《劳动合同法》制定的契机,加大对工会作用的规范,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对维护职工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和重要的意义。

【注释】

作者简介:杨晓玲(1975—),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1]王长城:《中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改进对策》,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李新挪:《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调整》,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3年第1期。

[3]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4](日)竹内昭夫等编著:《新法律学辞典》。

[5]王贤森:《西方国家工会集体谈判经验研究》,载《工会理论与实践》,第17卷第6期。(文章来源:胡律师网

上海地区邮箱:hulvshi119@163.com)

2.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二

一、企业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企业工会民主化程度低。由于经济的不独立性, 基层工会组织出现大量“老板式”工会, 其表现为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主席由企业任命或是领导人兼任, 而不是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 由职工选举产生。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工会往往形成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工会工作受制于企业的经营者, 很难真正按照工会法的要求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 企业工会维权能力有限。工会法虽然赋予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 但并没有给予履行职责的权利保障, 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 工会发言权小或是没有发言权, 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上企业工会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和法律素质不高, 导致企业工会维权能力十分有限。

第三, 企业工会维权机制不完善。职代会是职工参与企业事业管理的重要制度, 也是企业工会维权的重要手段。工会通过组织职工 (代表) 大会等形式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协助和督促企业做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工作, 监督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调解劳动争议等工作。但很多地方企业职代会往往是走形式, 主要表现有企业不按期或长期不召开职代会;或是指定职工代表人选而不是民主选举, 职工代表中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占多数, 职代会变成工作会;企业重大决定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不提交职代会讨论等, 职工的意见和呼声无法进入领导层。

第四, 企业工会干部维权能力有待提高。集中表现在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不透, 职工迫切需要的集体谈判能力与技巧欠缺, 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工资协商的能力不强。

二、新时期企业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思路

(一) 推行工会主席直选制度

工会主席直选制度是指工会主席、副主席由广大职工或职工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通过直选, 真正将那些素质较好, 切实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且能组织领导职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的人员选举到工作岗位上来。

(二) 突出并深化维护职能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目前企业的维权活动是围绕职工的工资、工时、工作条件、社会保障和管理、精神文化权利而展开的。经济维护主要是物质的维护, 是企业维权活动的第一层, 也是职工最迫切、最关心的需求, 除了平时的实物慰问、困难补助等形式外, 还包括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建立职工保险制度等。工会的维护职能深化表现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权利的维护, 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凡属企业重大决策和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奖金、生活福利、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都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对于企业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的行为, 工会有权要求纠正, 切实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三) 教育职能多元化

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 是企业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 传统的工作方式重在政治思想教育, 在新时期工会教育职能主要向三个方面转变:一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工会思想教育必须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效益、发展挂钩, 主要是为了增强职工的觉悟及企业的凝聚力, 以便促进职工努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提高薪资、福利等;二是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把职工技能培训作为企业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重要内容。对职工而言, 职工的就业能力、收入待遇、发展前景等都与其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息息相关, 对企业而言, 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发展, 而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人员素质、技术技能等各方面的支持。在新时期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是工会适应市场要求的表现;三是不断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法》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 使广大职工懂得法律条文的内涵, 教育职工群众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依法履行义务, 遵守纪律。企业工会可以将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法规汇总集印成册向职工分发, 或是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 教育、帮助、指导职工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表达自己的诉求。

(四) 提高工会干部的职业素质

要适应新时期劳动关系变化,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最根本的是要切实加强工会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 从而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 始终充满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

1. 提高能力

(1) 强化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拓宽知识领域, 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加上级工会组织及有关方面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 并认真谋划、组织好本企业的培训工作, 努力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和专家型干部。

(2) 强化研究思考, 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把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摆上工会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 既要善于总结归纳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使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又要注重研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找准症结, 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分析研究, 提出对策建议, 增强工会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 强化实践锻炼,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完善制度, 建立机制, 引导和激励广大工会干部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多直接面对矛盾和问题, 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难题的思路、办法和对策。

2. 改革创新

(1) 创新工作理念。要准确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对职工队伍产生的深远影响, 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 增强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站位更高些, 眼界更开阔些, 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和“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双赢的理念, 努力在企业工作的大局中找准位置、彰显活力, 在高效履行职责的工作实践中发挥优势、体现价值。

(2) 创新工作思路。敢于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条条框框, 坚持从企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出发, 从职工群众的意愿和期望出发, 精心谋划工作思路, 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找准让党政欢迎和职工满意的最佳结合点, 使我们的工作更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职工。

(3) 创新工作举措。抓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创造性地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 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和活跃全局。要注意让一线群众的创新做法及时推广, 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创新性的工作举措只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职工群众的利益需要, 都要大胆试、大胆闯, 以创新求突破, 以创新促发展。

3. 求真务实

(1) 切实转变作风。多深入一线、深入职工, 真诚倾听职工呼声, 真实反映职工愿望, 真情关心职工疾苦, 每做一项工作, 都要让职工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设, 使广大工会干部做廉洁自律、廉政勤政的模范。厉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集中财力办大事, 为基层和职工办实事。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 少开会、开短会, 少发文、发短文, 力戒形式主义, 不做表面文章。

(2) 实施精细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坚持细中求细、精益求精, 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强化目标管理, 实行绩效考核, 目标任务分解到人, 按照时限要求, 倒排工期, 扎实推进。要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进一步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 为各项工作提供切实遵循的标准。

3.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三

我国现行《工会法》第十条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是指国家级工会,“总工会”是指县级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是指乡镇级工会。此外,各个总工会可以设置产业工会,二十五人以上的企业可以设置“工会委员会”。企业工会履行其建设、教育职能的最终使命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的教育职能是指工会通过教育、培训、指导的手段帮助群众完善职业技能素质,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重要职能。对于劳动者而言,只有提高个人职能素质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变个人职业命运。而工会帮扶劳动者,对初出茅庐的劳动者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与指导,有利于弥补劳动者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等缺陷。

二、企业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对企业和社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处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动物,生存在社会和社会关系中必然要劳动才能得以延续,因此劳动在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劳动关系也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一个连最基础的劳动关系都充满矛盾、动荡不安的社会,人们难以安然劳作,劳动报酬也难以保障,必然构不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2)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包括明晰的产权关系与和谐的劳动关系两大层次。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因此想要企业得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发展,构建一个健康的劳动关系势在必行。和谐的劳动关系,能够融洽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让企业感到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忠诚,也让劳动者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和关怀,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3)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缓解劳动矛盾的必要条件

现当代环境下,总体来说,我国的劳动关系总体环境良好。由于我国建立了比较广泛的企业工会制度,职工的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并且随着劳动保护法的不断健全,职工的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复杂,随之而带来的是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变化,进而影响了职工的就业培训、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等。近年来,许多企业因为迫切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侵犯职工权益的也屡见不鲜。因此劳动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我们不容小视。面对这些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仅要正视它们,并且找准中心和重点去解决。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妥善的处理好了新时期出现的劳动矛盾,才能保证我们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才能保证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安康。

三、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企业工会作为保障职工权益的中坚力量,首先是要充分发扬好自己的宣传教育职能。要加大对《劳動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宣传途径进行广泛宣传。特别是在新媒体当道的今天,要跟上时代步伐,善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媒体渠道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企业工会还可以通过举报各式各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讲座等,加强对职工的法律教育,培育职工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切实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然职工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选择主动作为、主动寻求解决,而不是忍气吞声、激化矛盾。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拉近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环境。

(二)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工会的另一重要责任即是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一是要健全三方会议机制,即要健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家协会多方建立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要充分发展自身能动性,积极的、有预见性的协调职工与企业、职工与人社局、企业与人社局的关系,妥善解决从中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矛盾。积极协调三方关系,推动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职工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制度等。对企业要不怕提意见、问问题,对职工要敢监督、敢保护。二是要通过完善和建立自身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企业工会首先要建立完善自己的管理机制,并且要做到透明、民主和公开;其实是要广泛的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增强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从根本上实现职工群众观念的转变;再次是要不断学习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新形势、新动态,创新工作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三)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和机制建设

一是要增加监督力度。企业工会作为职工与群众的联络点,必须明确的了解局势,洞察情况。首先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了解职工群众的诉求和矛盾,从源头上阻止其发展和蔓延;其次是可以聘请一些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加强对劳动监察网络的建设,力求把劳动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不畏企业权威,充分体现自身责任。在广泛开展监察的同时,对发现的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要敢于提出、敢于问责。如果企业再三不予以纠正的,要敢于向有关执法部门提请执行法律程序。要牢记,职工利益无小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四)积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是保障职工和企业权益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职工与企业纠纷的关键。企业工会一是要敦促企业务必及时与职工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合同必须要明确职工与企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要妥善保存劳动合同,作为日后处理权益纠纷的基础证据。

四、总结

工会承担着四大职能——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劳动者就业难、维护社会稳定,开发人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四

(湖南石化职院郭丽荣)

【内容摘要】学院工会组织是学院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协调学院劳动关系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位置,新时期,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工会有着先天优势;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对于工会作用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应用机制建设,带动民主管理工作的提升;大力引导和保护职工的积极性,奠定和谐扎实的物质基础;深入开展和谐三大工程,进一步发挥工会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关键词】工会工作;和谐校园;作用

学院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文明的启蒙之地。创建和谐校园,为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院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处在协调学院劳动关系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位置,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工作以及教育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切实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作用,积极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发挥工会先天优势,推动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工会有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这是工会的政治优势;其次,工会有扎根于广大群众中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这是工会的组织优势;第三,工会可以通过教代会、校务公开等形式组织教职工参与学院的管理与建设,这是工会的民主性优势;第四,工会可以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独立开展各项工作,这是工会活动渗透优势。把握和发挥好这些优势,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二、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校园和谐环境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校园是否稳定和谐,就必须得看是否有着和谐的校园劳动关系。衡量一个学院劳动关系稳定与否,首先是看学院方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中是否能始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其次是看员工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依法保障、职工能否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学院对员工能否体现出真心关爱和善待。

三、推进工会创新发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

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对于激发工会的生机与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工会要深入开展,要切实发挥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工会作用,就得要在切实增强推进党工共建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和工作实际中创先争优;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在广大职工中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风尚;要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中创先争优;要在坚持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统筹协调、创新方法,扎扎实实推进工会组建工作目标任务中创先争优。

四、积极应用机制建设,提升学院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学院最大的资源和财富是教师和学生,只有把人的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能够把职工中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才能够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使学院真正成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学院和职工利益发展的共赢。

建立健全学院内部利益矛盾关系协调体系。以教代会为主要载体,建立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体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维护弱势职工群体利益,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合理地解决广大教职工工作生活的重大问题,为学院和谐劳动关系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积极推进学院法制化建设。坚持教代会制度、坚持民管工作小组检查汇报制度、职工代表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重视将民主管理工作融入到学院日常管理的各项制度之中,使民主管理成为加强学院基层民主政治建

设、保障职工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管建议和民主管理,推动学院的法制化建设,提高学院的依法办事和执法的能力。

五、大力引导保护员工,奠定和谐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校园,得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需要学院工会大力引导和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开展员工素质工程。

1、搭建平台

这个平台就是提高教师技能素质的平台。可以组织员工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积极开展师徒结对、优质课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学技术学技能,提倡结合岗位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能够适应学院发展和岗位要求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智能创新型教师。

2、组织活动

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教育教学创新等活动。坚持围绕学院每年的教学目标开展各种教学比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更好参与创新建设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努力完成各个教学岗位的教学和工作任务,为学院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抓好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全院教师的身体素质,强化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办好教工之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际间、学院与公司兄弟单位间、学院与地方单位间体育友谊赛,促进工会工作交流。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庆祝、慰问和文娱活动。

3、公开推进

公开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增强学院管理的透明度,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协助党政认真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制订工作计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强化管理,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好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明确职责;组织开好教代会,规范教代会程序,发挥广大教师主人翁精神。

4、维护权益

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着眼点,努力建设稳定、和谐的劳动人事关系,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在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过程中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竭尽全力去

办,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大送温暖力度,利用元旦、春节组织工会干部、行政领导到退休教师、重病教师家进行慰问。重视退管工作,关心离退休教师,利用春节、教师节、重阳节组织开展座谈慰问等活动。

六、深化和谐三大工程,发挥工会和谐作用

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继续以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四个维护”为工作重点,务实开拓,开展“和谐三大工程”,在深化和拓展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入推进和发挥学院工会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1、进一步深化民主建设工程,在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依法治校,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教代会行使民主权利的质量,狠抓教代会四项职权的落实,发挥教代会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作用;要加强代表培训工作,探索代表竞选、代表述职、代表测评,提高教代会代表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建立校务公开和学校民主管理的评估体系。

2、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在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上下功夫。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设有利的条件,为他们的发展搭设舞台。

3、进一步深化工会保障工程,在面向全体教职工办好事、做实事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医保互助体系化解疾病风险的作用,进一步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活动,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加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体现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七、结束语

发展才是硬道理,工会工作无止境。教育工会工作者要立足实际,抓住重点,有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扎扎实实地工作,使教育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成为党在教育战线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方针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董晓颖浅谈在构建和谐学校中的工会作用 [Z] 骆驼中学工会之家 2009年

12月5日

2、王玉普以党工共建创先争优为动力,不断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N] 工人

日报2009年9月27日

3、王金梅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不断推进学校工会工作 [Z] 江五学校信息

2008年4月11日

4、王志宏创品牌工会,建和谐之家 [Z] 龙岗实验中学信息 2008年7月

5、工研会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手册 [M] 民族出版社 2003年10月

5.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五

李秀英

(广东粤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00300)

摘要:“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全新概念,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结构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在企业经济结构加快升级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职工队伍特别是新生代职工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需求正发生重大结构性转变,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和谐企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工作千头万绪,须把握共性、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工会在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工会;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把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职工的畅通渠道,职工向企业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职工反映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群众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企业工会工作新的任务和目标,也是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的方向。工会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顺畅高效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在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工会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创建企业诚信、平等、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发展。

一、做职工利益的“代表者”

首先要密切企业和职工群众的联系,这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工会要及时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使职工自觉按照正常渠道、合法程序反映和解决问题。其次,要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厂务公开制度,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 (论文范文 ) 代表并组织职工积极参政议政,共谋企业发展和劳动关系和谐大计。努力发挥好职工代表巡视的作用,监督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防止问题的积累。最后要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正确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建立对话机制,畅通反馈渠道,随时掌握职工关心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做好解疑和疏导工作,帮助职工排除不良情绪,确保队伍稳定和企业安定。

二、做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首先企业发展是保障职工利益、强化工会维权的基础。工会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点上。既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要让广大职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工会要把维护职工群体利益同满足职工多元需求统一起来;把团结动员职工共谋改革大计、共创发展大业同最大限度为职工争取利益、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统一起来。其次要做企业发展的推动者,一是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发职工岗位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立足本职,积极参与节能降费降耗,为企业快速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形成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己价值的良好氛围。二是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引领职工岗位建功。如以“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竞争力”为主题,开展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或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竞赛,引导岗位练兵、提升劳动者操作技能,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开展困难家庭职工的帮扶活动,帮助职工解决现实困难,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关爱。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献爱心、送温暖”慰问,“职工之家”建设、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等活动融合为创建和谐企业的工作内容,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提升职工的幸福感。从而达到企业发展、职工受益、劳动关系双方合作共赢,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做职工思想脉搏的“贴心人”

工会要发挥工会扎根企业、联系职工的优势,建立、完善工会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扩大联系点覆盖面,将联系点工作与日常工作统筹兼顾,认真开展联系工作。工会干部要把为职工、为基层办实事作为联系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加大调研力度,准确掌握工作实际。通过调查,摸准职工的思想脉搏和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把职工的心声及时反应给企业,积极疏导职工的`怨气。

四、做职工权益的“维护者”

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是工会实现源头维护职工利益的主要手段,对于实现总体维护,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工会发挥维权职能,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职工为公司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建言献策。二是注重发挥劳动保护网络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和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等方面的专项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做到依法维权,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三是强化职工代表选举机制,发挥职代会作用,协助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平等协商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企业行为,打好源头维权的基础。四是进一步完善职代会会制度、主要领导接待日制度和平等协商对话机制,通过定期交流沟通,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合作双赢的目的。五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和维权机制建设,增强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的维权意识,强化依法维护、全过程维护和发展中维护的新观念,做到思为职工所想,事为职工所成,利为职工所谋,真正成为职工的知情人、代言人、知己人。六是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活动,通过合法程序,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增强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侵权和劳动争议的发生。

五、做劳动关系的“协调者”

集体协商与集体谈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签订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和分配方案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工会应积极主动与企业协商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新机制新形式;围绕劳动关系双方关心的问题,积极收集和反馈广大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尽可能为职工多争取一些利益。对集体协商确定的事项,工会应定期检查、督促落实,并向下次职代会报告。从而保护和激发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企业存在的矛盾及时化解,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企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六、做劳动争议的“调解者”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发生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作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员和组织者,工会应主动和企业协商建立迅速高效的劳动争议应急预防处理机制,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劳动争议或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经过萌发、酝酿、爆发三个阶段。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重点和注意力应放在第一阶段,努力控制第二阶段,避免发展到第三阶段。工会要在预测、预审、预报、预防和调解五个环节上很下功夫。一是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督促企业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条款,提高劳动关系双方学法、懂法、依法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二是要注重预防预测工作,经常深入工作现场,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掌握劳动关系动态,加大沟通协商力度,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本着“依法监督、实事求是、密切合作”的原则,主持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调解中应依法、依情、依理说服对方,帮助争议双方吃透政策,辨清是非,统一认识,消除矛盾,尽量把争议处理在基层。四是建立突发性劳动争议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群体性争议,工会要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消除双方对立情绪,协助行政解决问题,避免因矛盾恶化形成行为过激事件。

6.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六

中国药科大学 姜学军 丁亚玲

内容提要:和谐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对应着民生、民主,只有立足于以人为本,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高校工会工作要做到在政策上引导、在制度上保证民主、在参与中代表、在施政中监督、在工作上协调,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桥梁纽带。

关键词: 促进民主 和谐发展 桥梁纽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在体制、人员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工会作为最广泛教职工利益的代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导向的同时,如何坚持以学校的改革、发展等中心工作为己任,如何从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学校整体利益和各类劳动群体的具体利益、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沟通、协调和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切实维护,化解矛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处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是高校工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具有文化素质高,思想敏锐,祟尚民主和科学,参政议政的意识强等特点,他们在参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引起不满的主要是知情权、发言权、对话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他们身居科研、教学和服务的第一线,对学校的发展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办学的思想、目标、任务变成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将对增加学校的综合能力、综合效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工会要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引导者”

工会在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的同时,还必须团结和动员全国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高校的整体发展,是和全校师生员工乃至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相结合的,是整个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工会必须组织、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从兼顾学校整体利益和各类劳动群体的具体利益出发,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培养、教育、参与等方式深入地吸引工人和劳动群众来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真正使得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共同选择,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科学、更合理,成为教职工的意志,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会要成为民主制度的“建设者”

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高校知识分子相对密集,他们的文化层次高,民主意识强,他们在参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权、发言权、对话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缺失,是伤害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危害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

高校工会作为最广泛教职工利益的代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就必须坚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构建民主管理的平台和通道,成为民主制度的“建设者”。

我校工会坚持以学校和院(部)两级教代会、校(院部)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民主制度为依托,坚持从民主制度、民主形式入手,牢牢掌握民主阵地,坚持一些重大问题必须提交教代会或教代会主席团-代表团团长联席会议讨论,坚持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和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对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各项提案以及对提案的追踪与落实。通过民主途径,化解了“管理层”和“被管理层”的矛盾,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形成党政工携手共建、荣辱与共的良好氛围。使得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共同选择,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科学、更合理,成为教职工的意志。逐步扩大了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覆盖面和内涵,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化、深入化,成为学校和各院(部)党政决策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必然形式、必然途径、自愿选择和自觉行为。

三、工会要成为民主管理的“参与者”

工会是教职工志愿加入的群众组织,更加贴近教职工,在教职工中有亲切感、感召力和可信度,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也是领导与教职工进行沟通的渠道。因此,高校工会组织在参与民主管理中,绝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切实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列宁形象地把无产阶级先锋队比作“发动机”,把广大职工群众比作机器,而工会则是他们的“传动装置”,其作用和任务就是要建立起先锋队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把党的决定及时地传达到群众中去,变成群众的意志,还要把群众的意志和要求及时正确地反映给党和政府。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工会就必须参政议政,只有参政议政,才能真正深刻了解党的决定,了解政府的决策,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将群众宣传好、动员好、教育好。只有这样,工会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向党和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全面、更正确、更有群众基础。否则工会就失去了“传动装置”的作用。

我校工会通过积极参与,切实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得到了学校党政和广大教职工的一致认可,工会组织的参与,成了学校党政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要求。如在学校新校区教职工住宅建设等重大事项中,学校领导主动提出由工会全面参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参与住宅建设的全过程。在学校的各类招投标和其它一些活动中,学校也都主动要求工会参加。

四、工会要成为职工权益的“维护者”

列宁在《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的作用和任务》一文中指出,工会是群众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工会的地位是由其作用所决定的,工会只有全面履行职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保持党同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才能得到工人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认可,才能保持其政治地位,从更高的层面代表和反映教职工的意愿,从而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高校工会作为最广泛教职工利益的代表,必须切实关心和维护最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深入群众,了解、听取、分析、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要“敢于说话”,要“善于说话”,要“敢说真话”。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增加教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感,才能成为广大教职工真正意义上的“代言人”,才能成为职工权益的“维护者”。

我校工会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服务为宗旨,以“一切为了教职工,为了一切教职工,为了教职工一切”为标准,切实关心和维护最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增加了教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感,也提高了工会组织在教职工心目和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校工会连续四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

五、工会要成为各方利益的“协调者”

在现阶段,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失衡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最大危害因素之一,协调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协调与平衡各方的利益,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体制看,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不是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高校担负着科教兴国、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同时,高校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载体,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在经济条件下,遵循和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满足高校的自身发展。工会工作要做到社会效益和学校经济效益的协调与平衡;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的整体发展,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提高是首要考虑的重点,全体教职工则是为达到这一目标所依靠的人力资源;从教职工层面看,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宽松的环境、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充足的医疗劳动保障和优厚的待遇等等;尽管说学校与教职工 2 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各方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学校的整体利益与教职工的具体切身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与教职工的眼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从人员结构上看,专家、学者、教授、普通教师、党政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各类群体在参与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所关心和维权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既有相互的统一,又存在客观的矛盾,如何平衡和协调各方的利益与关系,使得各类群体之间在政治、经济待遇,享受资源、分享学校改革与发展成果等各个方面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高校除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事业编制教职工队伍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动性比较大的非事业编制(暨编制外)人员,他们岗位相对不稳定,待遇相对较低,没有归属感,安心从教思想不牢固,但他们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工会通过深入调研,召开非事业编制(暨编制外)入会工作推进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结合所有制结构及其职工队伍的特点,制订了非事业编制(暨编制外)职工入会意见,并提出让非事业编制(暨编制外)的职工会员也有组织地参与到民主评议和民主管理中来,做到统筹兼顾,切实维护最大层面的团结与和谐发展。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高校工会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姜学军 中国药科大学工会 秘书

7.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七

关键词:高校工会,和谐校园,构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的必然要求。高校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处在协调社会劳动关系、促进改革稳定发展的特殊位置,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必须与时俱进, 认真履行基本职能, 积极探索, 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完善教代会制度, 推进校园民主政治

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校园。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实践的文化折射,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补充。教代会制度是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 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学校工会作为教代会的组织和工作机构, 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加强教代会建设, 完善学校教代表会制度, 发挥教代会的重大作用, 落实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各项职能, 组织教职工通过教代会这一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积极参与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重大事项的决策, 并通过教职工民主权利的履行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水平, 拓展高校的政治民主空间, 促进高校民主建设与和谐发展。

学校工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协调好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 把政策交给教职工, 把学校重大决策交给教代会, 使学校的一切工作处于教职工的监督之中, 广泛了解民情, 集中民意, 让学校的各项措施和各项重大决策都能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学校工会应努力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干部工作, 改进领导作风,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学校工会要坚持以教代会作为基本载体, 积极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 推进并规范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是进行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 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校务公开是落实广大教职工民主权力, 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工会要通过校务公开完善高校权力运行中的监督制约机制, 推进学校依法治校,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1]

高校工会要寻找新的切入点, 动员和组织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2 履行维护职责, 构筑全方位维权的格局

教职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也是促进高校不断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工会要做教职工的贴心人, 履行好基本职责, 积极参与维权。围绕教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落实维权, 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工会工作各个方面, 贯穿到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

工会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 注意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 主动代表广大教职工利益, 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重视与学校、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关注教职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及时反映教职工的利益诉求, 充分反映教职工的共同心愿。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理顺各种关系, 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为教职工代好言、参好政。

工会要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 积极反映教职工呼声, 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通过对教职工根本利益的全方位维护, 不断探索主动维权的机制, 凝聚人心, 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的人际环境, 把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上来。

学校工会要积极参与学校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 对教职工的岗位聘任、评优晋级等热点问题加大源头参与、源头维护的力度, 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独立人格, 尊重并维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 要有公平公正的工作生活环境, 使每一个教职工都享有均等的机会、合理的收益。在改革中维权, 在发展中维权, 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集体凝聚力

高校教职工是现实社会中具有高智慧、高品位也最有活力的文化群体, 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会一般群体。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体现着优良的校风, 也是塑造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条件。教工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工会要充分发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优势, 在校党政的支持下, 组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健康有益、喜闻乐见、形式新颖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努力把文化活动纳入到大学文化体系的建设中去, 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和品行修养, 让教职工在文化活动中联络感情, 净化心灵, 增进团结, 促进工作。学校工会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通过多种载体, 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渠道, 用多彩的文化活动阐释和彰显一所学校的精神品质与文化内涵;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调节教职工的生活, 减轻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 使教职工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通过文化活动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和相互间的了解, 密切学校教职工关系;通过文化活动调动教职工的潜能, 发挥教职工的特长, 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 大力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增强其竞争意识,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使教职工在各项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4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职工素质的提高。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在于教职工。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教育引导是工会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之一。在新时期, 高校工会要研究和探索履行教育职能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既要发挥工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和优势, 又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工会要抓住工作的重点, 积极地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采用座谈会、民主评议的方式, 分析教师的思想状况, 并结合这些情况提出解决的措施, 还要善于掌握思想热点问题, 积极地在教师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保证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激发广大教职工积极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参与学校的各种改革, 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2]

高校工会要以树名师、劳模为主要内容的评优活动, 大力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会可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教风”工程建设, 对于先进集体和个人, 应加以推荐表彰及宣传。通过评选各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及各类积极分子, 利用各种媒体和形式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 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氛围。发挥名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用他们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召人、教育人, 不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工会要发挥工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 协助高校党委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积极开展有益于校园精神文明和校园优秀文化建设的各类活动, 全面提高教职工精神面貌, 为培养一支为人师表、品格高尚的教师队伍,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做贡献。[3]

总之, 高校工会要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的思想, 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力军作用, 把蕴藏在广大教职工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校园活力, 构建和谐校园。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主题和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最广泛地把广大教职工团结动员起来, 为推进学校教育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梅, 浦永杰, 徐俊达.浅析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2) :228.

[2]曲倩劼.新时期高校工会服务职能的定位及建设[J].科教文汇, 2012 (7) (上旬刊) :184-185.

8.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篇八

一、加强沟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工会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沟通情况和搜集反映、反馈信息的桥梁纽带作用,就必须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信息反馈处理机制,以便畅通教职工参政议政渠道,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营造心和气顺、和谐创建的氛围。

1.加强与学校党政领导的沟通,积极反映广大教职工的意愿。工会要加强与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工作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党政工作意图,并在全校工会组织中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有力地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要积极敦促学校党政领导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在各项工作中,推广实施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空洞说教和行政命令,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措施,建立宽容、互助、融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教职工都能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体贴。要通过下属的各分工会,建立教职工思想信息反馈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网络,详细掌握职工群众的各种心态,洞察职工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预测和分析教职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学校党政领导了解民情、集中智慧、科学决策搭建坚实的平台。

2.深入基层,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把握高校知识分子的特点,努力将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激励人、团结人和帮助人等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贴民情,主动关注教职工的生存与发展,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思想与情感,多为教职工排忧解难。要承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畅通渠道,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及时向广大教职工传达学校党组织的意图、向党组织如实反映教职工的意愿,让组织了解教职工,让教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要协助学校党组织,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针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教职工利益关系的调整,用广大教职工普遍能够接受的态度、方式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摩擦,避免内耗和冲突,着力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之音,凝聚人心、集中力量,稳定教职工队伍。

二、完善制度,充分发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作用

1.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以教代会制度建设为平台,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制度,使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充分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扎实工作,使学校各级领导牢固树立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思想、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保证所有重大改革方案必须经教代会讨论审议,所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必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用较大的精力抓好提案征集工作的同时,要做好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和代表提案的督办工作,防止教代会走过场和流于形式,让代表们真正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从而进一步调动大家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形成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要积极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建立,指导并督促二级教代会的按时召开,让更多的教职工有机会参与并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2.加强校务公开和源头参与。校务公开是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理念,完善由“党委领导,行政主抓,纪检监察、工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师生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把校务公开与学校的管理有机融合。要着眼于调动广大教职工民主办学的积极性,真心实意地听取和采纳他们对办好学校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广大教职工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工会要承担好校务公开的协调、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保证校务公开工作操作的规范和有效性,推动校务公开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要坚持源头参与,凡涉及教职工利益的各项方案在酝酿形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体现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在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让广大教职工以教代會为依托,广泛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使得组织上有保障;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依法治校的角度,制定和完善能让广大教职工行使权利、发挥作用的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的保障;在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出台要通过完善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并吸纳教职工的意见,使程序上得到保障;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监督职能,及时向学校党委反映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对学校的改革发展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做到监督保障。

三、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四项基本职能作用

工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学校工作的重要支柱,所担负的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每项都与和谐校园的创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准确把握四项基本职能的内涵。维护职能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权利,也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广大教职工的迫切愿望,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工作中,在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做到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使公平公正在校园内得到充分的体现,多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把教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建设职能,就是引导和带领教职工积极投入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促使教职工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保证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参与职能,就是通过教代会,让教职工广开言路,积极献计献策,参与学校的管理,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教育职能,就是在教职工中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教职工确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素质观以及科学健康的生活观,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寓教于乐,凝聚力量,带动、激励教职工奋发进取,使教职工队伍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以教职工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的发展及和谐校园的建设。

2.认真履行四项基本职能。目前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时期,尤其是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尖锐复杂,许多改革举措,像住房制度改革、工资福利制度改革、职务变动、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有可能侵犯职工的利益。工会要依法代表教职工利益,敢于提出独立见解,不能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必须坚持把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落实广大教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千方百计地保证广大教职工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教职工的法制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正确运用民主权利,特别是要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努力做到顾全大局,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四、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工会自身建设的示范作用

工会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作用,就要把提高能力、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并体现到工会工作的理念、思想作风和各项工作之中。

1.加强工会干部队伍自身能力建设。工会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要提高服务大局能力,紧紧围绕学校党政的中心任务,服从服务于学校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切入点,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实效。要提高动员和组织教职工的能力,不断创新基层工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增强会员意识,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要提高表达教职工意愿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维权理论、体制、机制的研究,拓宽维权渠道,增强维权手段,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要提高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能力,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与呼声,解决劳动关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维护教职工队伍的稳定。还要提高工会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的能力,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努力解决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创新工作并不断取得更大成绩。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充分发挥作用,要求工会组织必须突破旧有的思维定势和教条化的工作模式,创新和发展工会工作,大胆探索符合時代要求、适宜群众参加、党政接受认可、更加自主灵活的运行机制。要按照突出维护的总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整合、梳理,对维权机制、协调机制建设等重点工作,要以一股韧劲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变革影响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传统工作方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将教职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会工作的标准,以此为依据,逐步建立起下级工会评价上级工会、会员群众评价工会干部制度,真正将工会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要创新一套适合知识分子的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的主题性、群众性、娱乐性,放手将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基层、交给职工。要把工作重心和注意力下移到基层工会,并按照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法制原则,运作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真正把工会建成维权监督之家、思想教育之家、文体活动之家、生活温馨之家,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

9.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九

[ 作者:省邮政工会主席 周养俊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49更新时间:2006-7-18文章录入:admin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把工会工作放到这个大局中去思考和部署。首先,要加强工会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组织职工,投身改革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功立业;其次,要依法履行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一基本职责,着眼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建立健全各种维权机制,形成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再次,要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职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成了困难群体,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影响。工会组织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建立帮扶困难职工的快速反应机制,真心实意地为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协助政府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上述工作,使工会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以此提升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把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放在首位

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发挥,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把握了这一点,工会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当中定好位。

陕西邮政独立运行7年多来,始终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摆在工会工作的首位。在完成了求生存的第一次创业后,陕西邮政又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以及“关爱用户、关爱企业、关爱员工”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这就决定了工会组织必须把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放在首位,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充分发挥“疏导”和“协调”的作用。要通过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建立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领导与员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氛围,进而不断改善企业人际关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员工之间的真正和谐。

二、把“以人为本”贯彻工会工作的始终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人文基础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将企业所有资源活化,并赋予其独特的人性。在这个过程中,工会组织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应该是维护员工利益,并通过维护员工群体利益去维护企业长远利益。因为,在企业中,工会组织应该是、也必须是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应当也必须切实履行“维权”的重要职责。在陕西邮政的改革发展中,我省邮政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切实保证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积极成果,在体现“三个关爱”中,真正达到“两个维护”的统一,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收到了实际的工作效果。

三、选择好工会组织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切入点

首先,工会组织要把企业文化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切入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抓住了企业灵魂的塑造。工会组织源于职工,具有靠近职工的先天优势,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最佳“切入点”。陕西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的人气和职工的士气,也得益于由此产生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在这种精神形成的过程中,我省邮政工会通过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工会组织要把民主管理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切入点。民主管理是和谐企业的基本标志,也是工会组织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会组织应当通过强化局务公开、促进职代会建设等方式,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明确工会组织在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功能

在国企中,反映在上下左右中的沟通和协调问题较多,甚至还会有一些非良性的互动造成负面影响。工会组织要从疏导铺路出发,以活动、会议、谈话等形式化解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障碍,培养企业内部的良性互动,用企业愿景教育来凝聚人心。陕西邮政在走出企业扭亏的困境之后,及时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愿景,以把陕西邮政建成“用户满意、行业领先、社会羡慕、职工自豪”的美好愿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局敬业,把个人愿景融入团队愿景,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着力解决现阶段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突出问题

促进落实职工合法的政治权利,给职工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通过局务(班务)公开、职代会建设、民主管理等有效手段,使职工能真正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增强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的理解,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

通过工资协商等制度,给职工一个合理的薪酬待遇。平均分配阻碍生产力发展,收入悬殊更阻碍生产力发展,只有适应企业发展水平的分配政策才是合理的,也才能促进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工会组织通过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等制度,督促行政,逐步缩小差距,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薪酬分配机制的最大活力。通过民主管理等制度,给职工一个舒畅的工作氛围。快乐工作的人工作效率高,创造力强,容易合作,成绩显著。快乐工作是一种生产力,更是一种活力。要创造快乐工作的氛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职工感受到自己是在为谁工作,即在职工思想上形成对主人翁地位的真正认同。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工会组织通过建立、完善民主管理等制度,推进企业局务公开,使职工在企业中真正行使主人翁权利,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对于社会和家庭的价值,从而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快乐。

积极推进“建家”工作,给职工一个亲切的家的感觉。亲和也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生产力。省局把今年确定为“形象建设年”,局工会配合行政在全省农村支局所开展了“树形象、建小家”活动,重点解决农村支局所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少支局所建成了“小菜园、小食堂、小图书室、小活动室”,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职工的心情舒畅了,也促进了邮政业务的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工会组织只要心系职工,通过“建家”工作真心实意对待职工,在企业中创造一种“家”的感觉,使职工先安居而后乐业,就能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是对“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的丰富和深化,是工会开展维权工作的重要方略。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和贯彻,进一步明确维权着力方向,努力提高维权工作实效。

坚持主动维权增强维权工作的自觉性

面对维权新形势和广大职工对工会干部的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满怀对职工的深情、对工作的热情、对创新的激情积极主动维权。主动维权要努力体现在主动调研、主动协调、主动为职工办实事等各个环节上。

主动调研,有的放矢抓维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随着经济成份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企业用工自主化和分配形式多样化的出现,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许多挑战,只有做到职工情况明、侵权现象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抓维权。因此,要把吃透上情、摸清下情、调查研究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首要工作常抓不放,切实加强对劳动关系变化问题、工会工作规律性问题、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宏观经济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努力使工会工作紧贴大局、紧贴职工,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主动协调,形成合力促维权。多年的维权工作实践证明,地方工会要解决面上维权问题,必须注重源头参与、多方协调。为此,要构建一个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格局,才能克服工会组织单打独斗抓维权的窘境,为工会维权营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主动办实事,倾尽真情搞维权。满怀感情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对我们每一个工会干部的基本要求,工会干部要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深入困难职工家庭,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愿望,努力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分忧愁。

坚持依法维权强化维权工作的规范性

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核心,坚持依法维权是工会维权方式与党的执政方式相统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依照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有关规定,理直气壮地维护法律规定的职工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劳动权利,以强化工会组织维权的规范性。

要强基固本增强维权能力。理论是实践和行动的先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维护工作更趋复杂,也使工会的工作领域更加广阔、工作对象更加广泛、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样。这对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称职的工会干部,必须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具备与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强化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依法维护职工民主权益。要把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载体,常抓不懈。务求企业重大事项、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职工代表审议通过事项要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要推行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权益。我们将每年三月份定为全市“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月”,要求基层工会抓住每年三月职代会召开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展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的签订、修订及续签工作。与此同时,连续三年在全市开展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达标竞赛,通过严格考核,提高了各个层面的维权工作水平,从而使我们的维权机制建设迈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要依法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推动企业把职工培训纳入企业经济发展规划,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维护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要大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要依法监督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要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工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加强工会的群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切实做到安全检查与事故调处全程参与,并深入持久地组织职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

坚持科学维权增强维权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科学维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也是目前劳动关系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科学维权的实践中,首先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中国工会的维权规律、劳动关系的变化规律和职工队伍的发展规律,使维权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进行、不断强化。

在科学维权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第一要务与第一要素的关系。二是把握好保护劳动者和建设者两个积极性的关系。三是把握好工会维权与社会维权的关系。坚持敢于维权和善于维权的统一。科学维权的显著标志是敢于维权和善于维权的巧妙结合。敢于维权,就是在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依法据理争辩,大胆伸张正义。

善于维权,就是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科学维权的本领和能力,提高维权工作的艺术水平。要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武装自己,靠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后盾。要充分唤起职工个人的维权意识,让职工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对侵权者说“不”。要主动争取上级和各方的理解支持,必要时寻求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干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权效果的最大化。

10.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十

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在强化企业民主管理中推进和谐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实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基本制度,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和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和规定,坚持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履行职代会各项职权,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努力创新职代会制度,不断提高职代会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的参与率,不断扩大对重大决策的审议范围。坚持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通过职代会讨论审议。必须尊重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善于让职工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并认真吸纳基层和职工群众的正确意见。二是必须实行企务公开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企务公开有关制度,做到重要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和领导班子建设及廉政建设的事项等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全面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充分调动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积极

1探索企务公开的新渠道、新方法、新载体,彻底消除 “不愿公开”、“不必公开”、“不敢公开”的想法和顾虑。三是必须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按照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认识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让职工代表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审议权、建议权和参与决策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在推动企业发展中促进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必须激发企业职工创造活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带领职工为构建和谐企业建功立业。一是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职工奋发努力,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把职工群众的创业热情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营造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工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只有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好职工在促进和谐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提高职工素质,必须紧紧围绕 “构建和谐企业”的奋斗目标来进行,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各类职工的培训,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培训实效。把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同提高岗位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有益于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形式,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广大职工为社会为客户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中心,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技术比武等群众性活动,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中心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探索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提高职工素质,建立起对职工系统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措施和工作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职工的学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坚持把提高职工素质纳入工会工作的考评目标之中,明确责任,层层负责,切实把提高职工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促进稳定中保障和谐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和谐企业也是如此,胡锦涛同志曾经批示:“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职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因此,工会组织要树立“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维权原则。一是要积极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会作为广大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坚持合同主体平等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真正使劳动合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二是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职工意愿。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厂情民意渠道。工会要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措施、方案的制定,使各项制度、措施、方案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坚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会在参与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要主动就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与行政协商,使职工的劳动保障权、身体健康权、生存权等权益得到最根本的维护。四是要建立劳动关系纠纷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帮助职工解决问题。遵循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切实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作用,及时、妥善地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的和谐。

四、完善扶贫帮困机制,在团结凝聚中增进和谐

竭立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职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对构建和谐企业有着影响。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当职工的贴心人。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一是要坚持通过走访慰问等多渠道、多形式关心职工生活,尤其是特困职工的生活、掌握较为细致的资料,了解困难职工的家庭情况。二是要积极开展送温暖工程和“金秋助学”活动,对特困职工、特困劳模、特困职工子女上学等困难进行帮扶,真正承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要从“群体”着眼,从“个体”帮起,将工作切入点放在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另外建立特困职工动态档案、信息网络,进一步做好特困职工低保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所有应保人员享受到低保。三是工会干部要充满爱心,换位思考,履行好基本职能。必须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做到职工冷暖有人问、呼声有人听,急难有人帮,人人都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工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弘扬企业文化中营造和谐

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从科学管理到现代化管理、再到文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有效途径;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激励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形式、新方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保持旺盛人气,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每个职工心情舒畅工作和生活的有效载体。一是以先进的理念引导职工和培育企业文化。要以企业核心价值、企业精神等为内容,切实抓好企业文化的学习教育。二是要构筑企业文化培育平台,创造多种“培育”载体,教育职工加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三是以企业共同的愿景激励职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开展专题教育,以企业美好的前景来激励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总之,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在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构建和谐企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姓名:袁文桥

单位: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199号

11.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工会 构建 和谐校园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学校共青团战略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ZL2016001-4)和江苏省学校共青团一般课题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工作模式研究”(YB2016040)的研究成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党的十八大又把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化,即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充分说明我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作为党联系师生的重要纽带之一,应该创新工作举措,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开放性四大特征。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一种管理模式、一种人文环境。和谐校园的构建有五个基本要素——人、事、物、景、情。本文认为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其内涵和特征。

其一,“和谐校园”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它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内核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和”的要义是要协调“不同”,使各个不同的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关于和谐文化较为典型的事例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G20峰会等世界级重大活动,这些事例充分体现了中国“和合文化”的深刻精髓。

其二,和谐校园不是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不是个性被压抑的表面迎合、不是问题被搁置的表面和谐,而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要依靠坚持办学的正确道路,坚持民主管理,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二是要内部关系统筹协调,使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各种矛盾得到得到及时处理;三是师生员工要谦让宽容,诚实守信,互敬友爱,和谐相处;四是要尊重师生的创新愿景,支持师生的创新活动,肯定师生的创新成果。

其三,建设和谐校园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打独斗,必须要结合高校实际,联合一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最需要联合的就是共青团,高校的各个部门也需要联合。共青团也是群团组织,是联系青年学生的主要力量,建设和谐校园青年学生也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也是高校和谐校园工作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创新实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践行要求,履行教育职能、维护职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职能,创新性开展工作实践。

1.情倾民生,人文关怀系列化

认真办好集体福利。主动谋划教职工集体福利工作,重视增加品种和保证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既严格执行江苏省总工会的规定标准,又积极开辟筹措新渠道。笔者学院工会十分重视教职工身体健康,每年都安排了全体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女教职工妇检。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为在职女教职工送上节日礼物。

及时送上祝福慰问。笔者学院工会和各分工会坚持做好对病、困教职工的送温暖工作。对家有喜事的员工及时送上祝福,祝贺他们,对教职工因伤病入院治疗、直系亲属去世等情况,笔者学院工会或委托分工会及时慰问,把关怀送到他们心里去。

重点帮扶特殊人员。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句容市医保中心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笔者学院下发了《教职工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办法》,为教职工的健康添加了一分保障。对因患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教职工进行重点帮扶,通过组织捐助、争取属地工会和院办企业支持等活动,解决教职工燃眉之急,减轻其经济负担。

2.点面并举,文体活动常态化

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男子篮球联赛已成为学院的品牌。笔者学院工会与团委联合成功举办了迎新生、贺中秋、庆国庆和迎新年文艺晚会。各分工会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职员工丰富了业余生活、愉悦了身心、增进了交流、联络了感情,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

积极推进全员健身活动。笔者学院工会积极倡导教职工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推动全员健身。面向全体教职员工举办趣味运动会,组织开展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等活动,每年年终评比“健身达人”。

以赛为媒增进校地联谊。笔者学院工会会同团委、基础部(体育部)组队与句容市华阳镇人社局进行了篮球交流比赛,与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江苏省未成年人管教所、句容市交通局、供电公司进行了羽毛球交流比赛。组队参加了句容市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和游泳比赛。通过这些赛事,进一步增进了校地的友谊,扩大了笔者学院的影响力。

3.统筹兼顾,齐抓并推一体化

确保老有所养、所乐。以“思想上关心、生活上暖心”为指导思想,认真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组织老同志外出游览观光,组织离退休党员到兄弟学校考察交流,为每人制作了外出联系卡,对需要帮助的老同志给予特别关心。组织部分老同志参加各类文化、娱乐比赛。

校地携手传递关爱。围绕创建省级校外教育示范辅导站的目标,继续携手句容市关工委共建茅庄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进行结对帮扶,笔者学院工会会同团委为该站捐赠了4500册图书,向家庭贫困学子和优秀学生颁发了“红雨”奖助学金。

重视开发校友资源。笔者学院工会继续做好对校友的联系、走访和接待工作,强化了校友情系母校的归属感和共谋发展的责任感,发挥了校友资源在宣传母校、推动招生、促进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4.重视规范,推进管理精细化

依法治会讲规范。笔者学院工会坚持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事,严格执行笔者学院《工会例会制度》《工会经费管理办法》《工会例行文体活动制度》《分工会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办法》等规章,使工会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同时还对部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工会工作的法治水平。

两级联动求实效。笔者学院两级工会积极关注学院事业发展、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结合“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注重收集教职工对做好学院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把教职工希望解决的热点问题向学院和相关部门反映,有效地发挥了联系院党委、行政与教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作创新重探求。笔者学院工会定期召开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工会委员和分工会主席会议,专题研讨工会工作,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入手,分析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探讨工会工作的新路子,鼓励广大工会干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提升服务意识。

总之,建设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学院工会一定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认真履行四大职责,团结和动员全校师生员工,为建设协调融洽、开放发展、文明安全的和谐校园作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2]宋延生.和谐校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 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上一篇:浙江大学自荐信和个人陈述下一篇:合同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