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周记训练点滴谈

2024-10-16

高中语文周记训练点滴谈(精选7篇)

1.高中语文周记训练点滴谈 篇一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谈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现代文阅读观念

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是阅读能力的基矗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比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青菜》阅读文后的一个题目,共有三问:

第一问: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

第二问: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第三问: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

关键是第二问,作用就是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平时复习总结时,如果不细致不深入,答题就显得很盲目。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考语言连贯方面的题,我们不妨也把它当作一个小阅读题: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处选填恰当的项。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为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叮

A注定行不通的B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C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D不得人心的我们分析这四个选项,很显然四句话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顺序,即因果关系,依次为B、C、D、A.再如,调整下面各句的顺序,使之合理。①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②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③总之,我们要拿来。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②③④句属于正面阐述,⑤句属于反面阐述,这两大层次就明确了;再看前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条件,应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来”后的具体做法,又是第④句话的条件,第②句是强调第④句中“这人”应具备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后。顺序就调整为:③①④②⑤

三、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在阅读中注重提高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虽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现形式———借助于语言。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

A认识理解能力;B分析综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D调整组合能力;E比同较异能力;F评价鉴赏能力。

例如,1995年高考语文第26题: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这题就是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通观四段材料,第一段是总说,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两方面,总提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第二段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方面进行阐述叶老的教育思想;第三、四段从语文教学的任务方面阐述叶老的教育思想。第三段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对语文教学任务的错误认识,那么第二段拽出的“第一点错误认识”显然是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总说部分和第二段都有指出语文学科性质的语句,据此,“第一点错误认识”就可概括为: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语文是工具,日用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或:没有认清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纸币出现的两个条件。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当时称为“交子”。这决非偶然。要发行纸币,就必须具备造纸术和印刷术。然而在当时的地球上,掌握印刷术的国家寥寥无几,其中以北宋帝国的条件最为成熟,最为优越。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初唐是钱帛兼行。贞观治世,“匹绢得粟十余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唐中叶后,铜钱日益排挤绢帛,到北宋时帛制大体上已经终止货币的职能。北宋统一中原后,却没有统一的币制,而是铜钱和铁钱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铁钱,陕西与河东地区兼用铜铁钱。铁钱是一种价贱而笨重的铸币,铁钱一贯,即1000文,约重39千克。而社会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纸币应运而生。

我们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到,第一、二句话是总说,后边分两层分别说明“决非偶然”的原因:一是北宋具备了当时世界上最为成熟、最为优越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对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的,是比较具体的,还需抽象概括。可抽象概括为: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可我们的学生不会抽象概括,答成:

一、造纸术和印刷术;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还是较为具体的。更有甚者,在分析时就出了偏差,认为是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两个条件。

2.高中语文周记训练点滴谈 篇二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作用,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品格。阅读教学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如诗歌教学,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散文教学,是语言浸润的情感体悟;小说教学,是对历史鲜活生命的再现。(2)阅读是人本身的一种需要。作家余华曾感叹:“这是时间对我们的迫害,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每个人都经历只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丰富多彩与个人经历的有限这对矛盾只能在人的头脑中在人的想象中得以解决,而想象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其余的皆为人体的延伸。”《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高中生阅读培养做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阅读的重视。阅读过程是一个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习语文,广泛阅读是基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阅读教学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是读者与作家作品对话的一种活动。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是人的生命体验运动。当我们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以强有力的参与行为进入文章的艺术世界和情感领域时,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但是,语文课堂上轰轰烈烈的表象不应掩盖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阅读教学走入了误区。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在形式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一些精心雕琢的公开课、研究课,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追求新异。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审美体验,以此达到不断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的目的,成为每位语文教师都追求的目标。改变阅读教学现状,应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师生围绕文本展开对话。在复杂丰富而且生动活泼的对话中,教学相长。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以积极的心态研读,进而认知世界、汲取营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之初都想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只要能够做到因势利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翱翔于知识的海洋,阅读就可以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二)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知识的一种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大部分高中生的阅读面狭窄,阅读量不足,造成阅读能力、分析与写作能力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除教材外,课外要阅读一些经典、名著;阅读一些语文报刊和杂志;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通过文章的线索进行推理;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文学作品等课程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平时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更多地了解我国的社会、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开阔文化视野。有的学生之所以语感差,就是阅读面狭窄,语文背景知识少的缘故。《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还要重视文化教学,从而扫清语文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抓住一篇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质疑、求解,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引导学生深度品味文本、拓展思维,创造了一种触发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求结论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具体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增长、心理变化、学识不断提高等特点,每学年都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生活阅历多了,才能积累丰厚的人生经验;看得多了,视野才会开阔。

(三)鼓励自主探究,注重个性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语文阅读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探究性阅读的主人,提高探究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二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包括确定主题、制订计划、撰写报告等。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新课标》指出,语文要“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首先,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要有民主平等意识,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大胆放言,畅所欲言,大胆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实现教学互动。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阅读是学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展示,由于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文学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认识。语文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有个性阅读的机会和自由、宽松的时空。对个性异常的学生既不压制,又不放任,而应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其个性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再次,要利用朗读促进个性化阅读。朗读是将文学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用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文本思想感情和再创造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融进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倾向。简单地说,就是首先立足文本,引导探究,其次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

(四)创新阅读,鼓励多元解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教学永不枯竭的动力。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永远适用,应不断改进,常用常新。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能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不仅注重教师创新教法,更注重教师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往往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稳定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倾向,越是专家型的教师,他的教学风格就越有个性,教学风格越有个性,他的教学就越是受学生欢迎。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也同样欢迎教师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新课标》允许教师和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这为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很大、很自由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着重引导、培养、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开发智力,体验人生,陶冶情操。在阅读中,学生不仅成了接受者、评论者,更重要的是成了作品的加工者、再造者。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积极探求、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让学生明白了要为广义的人生目的而阅读,为发展而阅读。

三、阅读训练的常用方法

本着实效性原则,高中语文课堂阅读训练最好采用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是一种以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为宗旨,以最大限度地追求阅读效率为核心的高效阅读法。针对高考的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训练,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快速阅读方法。

(一)记叙文的速读方法。

(1)把握记叙文六要素。(2)理清记叙文的顺序,找全文的线索。(3)概括文章内容,分析各部分与中心的关系。(4)找出抒情和议论成分,并理解其作用。

(二)散文的速读方法。

(1)抓线索。(2)识文眼。(3)体会意境。(4)体味语言特点。

(三)小说的速读方法。

(1)理清小说情节。(2)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刻画手法。(3)把握小说的环境。(4)归纳主题和分析语言特色。

(四)议论文的速读方法。

(1)找出中心论点。(2)找出论据,从分析论证入手,研究作者是怎样运用论据阐明论点的。(3)理清论证结构,提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及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4)搞清论证方法。(5)分析语言特色。

四、结语

新课标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活用教育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随着人文教育思想不断深入人心,随着语文教师对《新课标》内涵实质的全面把握,我们相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将破茧而出,柳暗花明。

注释:

(1)高连营.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教育大视野,

(2)王一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来源:互联网

摘要:当前,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教学备受关注。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应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阅读训练

参考文献

[1]高连营.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教育大视野,2010,(12).

[2]谢为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名师成长与教学创新,2009-11-10.

[3]蔡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来源:互联网.

[4]吴菲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来源:互联网.

[5]饶国良.主体的阅读——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来源:互联网.

①高连营.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教育大视野,2010,(12).

3.高中语文周记训练点滴谈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排球训练;教学方法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不止,运动不息”。由此可见运动在人生命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人的一生中,运动一直与之息息相伴,运动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都已在逐步重视体育运动,甚至于在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现在的运动也已经全球化,而我国也将体育课作为教育的必修科目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体育这门科目的重视,特别是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训练,而排球训练在体育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论述在排球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做出思考。

一、直观示范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包含示范法和媒体演示法,媒体演示法是一种间接的直观教学法。在这里我们重点讲解一下示范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示范法为主要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要准确、规范、熟练,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紧随教师的步骤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看到、感受到并很容易地接受和掌握大体的动作流程。由此可见,教师的直接示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热情,为以后学习体育内容奠定基础。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直观教学法。示范位置也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做示范时要注意位置,示范的位置一般要求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人数较多时,教师可在不同的位置做示范,要同时兼顾到各个方位,这样有利于观察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吸收程度,也有利于学生避免因视线问题而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懂得且深入理解体育中的各个项目,并会示范讲解相应的动作内容。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排球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习掌握动作的水平。

二、动作讲解要生动形象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时常是伴随着示范的,示范讲解相结合。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先示范后讲解的方法。因为学生没有接触以及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对教师示范的动作,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模仿力较强,通过示范,可以使学生对动作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仔细地讲述动作中的要点、重点及难点。这种方法有利于他们更容易地学习、体会要领,从而掌握动作。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先讲解后示范的方法,因为高年级学生适应性强、理解力强,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很容易联想到相关的动作。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中学生学习排球时,讲述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掌握排球的程度,再重点讲述一下在学习排球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然后通过教师的示范,高中生在学习排球时才更容易掌握动作,也更容易记忆动作,学习排球的速度也更为明显。

三、排球教学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排球训练中,不仅要提高课堂效果,还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排球课程中,排球运动具有飞行速度快、变化多,且经常更换落地位置等特点,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面就对培养学生素质提几点看法:

1.在准备活动中进行辅助训练

一般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教师是在指导哪种教学课都需要学生在课前做一些热身活动,比如说跑步、抓球、扔球等活动,使学生可以活动关节以免拉伤,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提前的准备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投入课堂中去,使教师上课时也更加富有激情。

2.在专项训练中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点滴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一些小游戏如立定跳遠、蛙跳等。选择游戏时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游戏,在游戏中体现教学目的,不要只选择一些只有趣味性而没有实际效果的游戏,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尤其注意。根据游戏活动趣味性的特点,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训练,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排球时的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在技能学习中要注重辅助训练

教师在指导教学时同时要配以辅助训练,有时单独传授课堂内容比较单调,补充一些辅助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掌握得更加熟练,运用也更加自如,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自身的体质。

总之,体育运动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的一项运动,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排球训练在体育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排球训练的重视,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

4.语文周记高中 篇四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还有爸爸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街。

我们在路上说了很多的笑话。渐渐地就走到了耀达商场的门口,一想到明天是星期天我们要回学校,我就想要多买些零食。我们就对爸爸提出要买吃的,爸爸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之后我们就兴高采烈地到了商场里。这个商场不愧是杜桥最大的,一进去看到的就是琳琅满目的贷物。来到食品区,一眼望去这里就像是一个装满果实的天堂。我和弟弟买了各种各样我们喜欢的零食。

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兴奋的背影融入到呼呼的风中……

5.语文周记高中 篇五

书缘

听妈妈说,小时候的我就是个爱看书的孩子,无论是看得懂的或是看不懂的,我都得去翻一翻,看一看――因为有插图啊!于是,妈妈便买了许多书给我看,说要从小培养我对文学的兴趣,说不定将来还能当个作家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插图到简单的童话故事到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情节动人的小说,振奋人心的科幻书……在这个由天真幼稚慢慢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爱上了书……

书趣

我爱书,特别是那种悲情小说,这不,前不久我就读了一本特别感人的小说――《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是我青睐已久的书,一拿到书我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小说讲的是一对非亲生兄妹的事。哥哥青铜是一个哑巴,他把对妹妹所有的爱与关心都放在了保护妹妹身上,他从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对于哥哥的爱,妹妹葵花更是倍加珍惜,她总是用她最无私的笑容与吻回报哥哥。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关心,可天意弄人将这对苦命的兄妹分开了。面对残酷的事实――妹妹的离开,青铜伤心至极,终日不吃不喝,在妹妹离开的那个码头苦苦等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全身力气呼唤出了妹妹的名字――“葵花!”……

合上书,我早已成了一个泪人儿了,抽抽哒哒的,感叹道:亲情啊!我的脸上尽是黏乎乎的一片,此刻的我只觉得眼-睛-好-疼-啊-!

后记

读《三国演义》使我领略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使我学习到了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使我体会到了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使我了解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使我体会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的苦难……

6.初中语文备课点滴谈 篇六

【摘要】目前中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分班、分科、按时、集中学习。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课点滴;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G223.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07-01

目前中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分班、分科、按时、集中学习。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

一、教学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备课或授课之前,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做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研究教材,确定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状况的目标,如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德育目标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对教材本身的研究来确定,需要强调的是确立目标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相一致,这样才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要突出要确定,首先教师要仔细揣测编者编排教材的用意;其次,教师应根据《标准》中对同类题材或体裁的文章的学习要求来加以确定;再次,教师还应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加以确定。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关乎到教师能否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所在。方法要灵活多样,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会创造和总结方法。教学方法的种类很多,如朗读法、默读法、背诵法、复述法、揣摩法、摘抄法、列提纲法、分解法、综合法、探究法、提问法、问题法、训练法等。面对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应该怎样灵活选取呢?这主要取决文章的题材、体裁课堂组织形式等。比如散文教学,适用朗读法,时空拓展等方法,与记叙文则适用复述法,概括法等。当然,每一篇文章不一定用一种方法,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要根据题材、体裁、教学实际等来确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力争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作者的侧重是一方面,编者的侧重更重要。具体来说,编者把包含同一知识点的若干篇课文编入一个单元,目的无非是想让学生对此印象更为深刻,从而更快地掌握、运用这一知识点。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第四单元“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单元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单元里的若干篇文章割裂开来。然而语文教师大多有这种经验备一篇课文都觉得很辛苦,更不要说备一个单元。集体备课在这时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充分利用集体的能力、智慧、手段等,帮助备课组的老师从这种劳累中解脱出来,使备课更加轻松,更加有效,同时也让学生能共享全体备课组老师的知识、智慧,因此确定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在集体备课中是首要的。教参上虽然有现成的单元教学目标,但过于繁琐,如此多的目标不说学生掌握困难,老师也很难将其一一实现。如此,研究单元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则至关重要,找出课文间的共同点,大家讨论确定目标,不必拘泥于教参,目标不可过多,从人文性和工具性角度出发各设一个即可。

三、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

四、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课题研究

比如平时多听课,特别是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勇于锻炼自己,多反思,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哪怕是逆耳的忠告。很多人一说到课题研究,就谈“虎”色变。课题研究确实很辛苦,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如果能认真对待,积极参加,我们的辛勤耕耘就有丰硕的果实。很多专家都是做了不少的课题研究,这些教科研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对有效提高我们的备课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五、备课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安排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最忌讳把课堂变成教师演讲的讲台,学生无须动脑筋,无事可做,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潜能受到抑制,就不可能精神振奋地学。二是重情。语言不是无情物,诗和文都是情铸成的。教师备课时要和味文中情意,受熏陶感染,有真切体会。文字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能给人以启示、鼓舞和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师先被文本感动,领悟、品味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高尚的情操,才能带着感情教,领着学生阅读、思考、咀嚼、体会,学生心田得到滋润,主动学习语文的劲头就会倍增。三是激趣。学习是十分艰苦的事,尤其是语文学习,不可能立竿见影,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因此,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十分必要。青少年学生好奇、好胜,对新异的刺激物特别有兴趣,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要精心安排整堂课的总体布局,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导入课文的语言以知识吸引学生,寻找探讨问题的切入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训练语文能力。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设计,效果会大相径庭。心中有学生,处处从学生的学考虑,就会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7.学生管乐队训练方法点滴谈 篇七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B)—0060—01

学生管乐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最佳广告,更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那么,如何办好学生管乐队,提高管乐队的合奏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音准训练

由于乐器构造、质量的不同,演奏技术的高低,队员本身听觉能力的差异都可能造成音高差异,因此适时纠正音不准的现象有助于培养队员具有良好的听觉习惯,提高队员的音乐修养与素质。训练音准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定音前的音准问题

排练前,对某些乐器本身的音准情况需做必要的检查与调整。由于队员听音的辨别能力的差别,容易出现同类乐器高度不一样的情况(如4支长笛或2支圆号)。这时,教师就要要求每个队员仔细辨别自己所演奏出来的音是否准确,同时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达到应有的高度,以此来培养学生逐渐做到自己能判断音高是否准确。

2.练习过程中的音准问题

平时可依据乐器音区的不同,分别组合作同度或八度的齐奏,或作音阶与旋律的练习。如本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可作同度音阶练习;铜管乐器:圆号与小号可作同度音阶练习,长号与以上乐器可作八度音阶练习;低音乐器可在一起作同度音阶练习,也可与高音乐器一起作相差八度的音阶练习。演奏和弦时的音准,要有和弦的听音感,基本要求与演奏旋律时的要求一致。旋律的演奏是横向进行中的音和音的关系,而和弦的演奏则是纵向进行中的音和音的关系,因而听觉上既有竖的关系也有横的关系,二者都要求有良好的音准。

3.延长音的音准问题

乐曲中经常会遇到节拍较长的保持音,如音区较高、时值较长、又要求渐弱的力度演奏时,管乐器往往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能保持声音的高度,也能做渐弱的力度变化,但保持不了那么长的节拍,气息支持不到最后;另一现象是能保持音的时值,也能做到渐弱的力度变化,但音高保持不住,逐渐降低。这种情况下,训练时教师就要对队员提出要求,使其两方面都要达到要求:既要保持长音的时值,又要在弱奏的力度情况下保持音的高度。在演奏技术上,一方面要求保持气息,均匀使用;另一方面要保持敏锐的听觉,让音高不致于滑下来。练习时,一定要有信心,要调整好呼吸、嘴、音及手的协调性。这个协调的尺度只能通过练习逐步把握,进而达到长音练习的目的。

二、突出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排练时要严谨、准确。乐队关于节奏的训练一般可以按照作品中所用的节奏来进行,遇到困难的节奏型,可以先念出来或用手把节奏拍出来,然后再用乐器演奏。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挥与队员的关系——培养看指挥的习惯

(1)要培养乐队队员看指挥的习惯。只有每个队员能理解指挥的每一个手势在音乐中的意图时,才能使全体队员在指挥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个艺术作品的再创造任务。

(2)培养队员看懂指挥的各种手势,使他们在排练过程中逐步获得最基本的指挥知识。如:要了解声部进入时的准备与呼吸的起拍动作,以便能在所要求的节拍上准确无误地进入。同时要了解关于起拍时音乐的性质(力度、速度等),要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节拍、力度、表情、速度等。

2.队员与队员的关系——培养队员的协作精神,加强各声部之间的平衡

各个声部经过分练之后可进行合练。在合练中既要解决技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要解决艺术处理上的问题。要解决音准,节奏的统一,音色的融合,力度、速度的要求,还要解决旋律声部的表情即表现手段。应采用如下方法:

(1)同旋律的声部放在一起练习;

(2)副旋律的声部放在一起练习;

(3)担任伴奏的声部,节奏型相同的声部放在一起练习;

(4)低音声部,不同节奏,具有和声效果的声部能在一起练习。

各个声部的问题解决后,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或乐段,可重点抽出练习,重点突破,解决难点。难点解决后,再把全曲连起来进行完整的排练,使每个队员都能完整熟练地演奏整个作品。

上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论文下一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