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2024-08-20

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精选10篇)

1.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一

泊头镇实验学校第十八个教学常规月

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于9月份开展了第十八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同时开展“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大讨论活动。我校为进一步落实“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学秩序及教育行为,全面落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要求。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在教学常规执行过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影响已有的教学常规条例的落实?学校该如何突破率由旧章的限制,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通过听课、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得了许多一手的材料。

(一)关于上课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慢慢开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没有有训斥、批评、挫伤学生的现象,老师们正努力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仍没有建立,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得到教师的全面关注,在课堂上没有大的进步和发展。2.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能自觉地进行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些创新课上,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趋向。但是,这些教学观的变化更多地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地把新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影响教学效率。

3.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案设计能体现新课标理念。老师们能依据自己熟悉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根据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和进度,突出重点。但是,有的教师对任

教学科的《课标》理解不深,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能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了解教学要求,把不准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现象。如学习课文不敢串讲又不知如何感悟,数学习题不能机械练习又不会设计情境训练。在教学改革的新思潮冲击下,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这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部分教师有了进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意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条件的简陋,有些课程中安排的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能落实。

5.教师认识到了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们也很努力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但是个别教师仍然一支粉笔,一本教本。脱离了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活力。

二、关于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大多数教师备课重视学情的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讲究科学性、实效性。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师,灵活采用了备好“主科”,简写“副科”的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写教案负担,又达到了备好课的目的。

备课不是抄教案。老师们均有此共识。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一味追求形式,忽视备课的本质,并且单纯依赖教参,不去寻找其他源头活水。从教案中不难看出,教参仍是教师放之四海皆准的备课法宝。很多教师教案写的是一套,上课教的是另一套。把大量时间放在毫无意义的编造教案上。虽然有些好的教案编写得很科学,但操作过程中受条件制约,执教者本身素质限制,教案也很难执行。

三、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在我校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通过座谈,查阅材料,我们了解到目前作业批改情况良好。体现在:

1.作业量适当。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课外家庭作业量不多,练习本大都能在课内完成。

2.作业形式灵性多样。过去的那种机械性重复抄写作业减少了,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增多。3.作业批改认真负责。尽管老师们感到每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但大部分老师认为每天的批改是必要的,充分体现了多数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此外,作业批改形式逐渐体现出新的教学思想,作业批改中描述性评价增多,鼓励性的个性化的评语出现在了日记和作文上。

二、今后工作打算

(一)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责任感

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常规工作是为了应付检查,是处于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地,甚至还有的教师说如果不检查教案可能不会备课。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有些教师虽然检查时有教案可查,但同样没有备课,其教案是来自于教学参考资料或网上教案,没有经过自己的比较分析、深思熟虑、全盘照抄,以致于进教室后随心所欲另搞一套。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教学重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二)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对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作新的调整

1.备课。首先要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

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2.上课。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3.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

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立评、自评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督查的方式方法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学校要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促进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充分尊重教师,对敢于打破常规,有教强改革意识并注意实效的教师,实行免检、奖励。总之,要用有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常规活动的生命活力。

(四)常规工作必须与教学研究紧密地结合

常规为本,教改取胜。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是开展教研教改的有力保证。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执行常规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这也就是提倡教师在常规工作中进行“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学实际而是为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常规工作中“行动研究”意识的树立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对重视在常规工作中进行行动研究的教师,学校将树立典型,大胆激励,给予奖励。

2.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二

在这个转型的时代,人心浮躁,人们最缺乏的就是恒心和耐心,如果有人能沉得住气,自然就会在浮躁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教学永远是中心和主题;只有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去思索、去统筹、去实践,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由于区域教育优势(初中布局调整注重向高完中的收缩)的缺乏、学生的流动性增加、教师的新老更替(大量特岗补充)加剧、新的教育评价(县内职高就读率计分)的不适应,我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地位徘徊不前,亟待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对策,添加措施。

一、静下心来思索学校的管理

1、管理者要学会统筹安排,凸显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很多还是“紧急事务”,甚至成为一段时间的“当前中心工作”。但这些工作都不会是全员动员,更不可能是全体长期作战,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一定要做好统筹安排,在短期的突击以后,一定要迅速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即使在繁忙的“当前工作”中,也必须有人抓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不动摇。

2、学校制度与管理要凸显质量意思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在学校的重大制度和措施中,一定要凸显出质量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绩效挂钩、评优评先等。

3、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质量观念

职业教育招生本不是我辈的份内之事,但却是国家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因此短期内给我们附加上了这项工作。虽有难度,但也有先例和榜样。但近年来我们做的都很差,需要思考和总结,更需要迎头赶上。

素质教育是根本,但中考、高考还在用分数,如何做到两者结合,至关重要。我们应当树立一种在素质基础上要分数的思想——“素质好,何愁考”。因此学校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原始的分数管理上,要把目光关注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与过程上。

4、注重过程质量,抓好常规管理

注重过程价值,教育过程质量才是真正的教育质量。没有过程中的高质便没有结果的优秀;什么样的过程决定什么样的结果,这是管理中铁的定律。

1)、学校政治学习、教师例会、领导例会不能走过场。

有些学校一味迎合个别教师懒惰、烦躁的心态,把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删掉,把一周一次的例会改为两周、三周一次,结果是老师不领情,开一次会还觉得时间长;个别教师不学政治、不懂时事、不知上级政策,导致师德修养不高,学校管不了,长期我行我素,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又怎么去引导教育孩子呢?

政治学习、教师例会必须要恢复,要学够时间;必要时可以在每次的学习中加入业务学习的成分,每次让一位老师介绍一种教学或教育学生的方法、或学生的学法等,不至于让学习空洞和个别人无所事事。教育者只有自身素养高了,才能教育学生,才能实现无声的教育与榜样的感召。

2)、注重生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投入。

管理是刻板的、甚至是无情的,但管理者对结果的呈现与处理可以是灵动的。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有必要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这也是平息管理中的矛盾、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3)、注重工作中的常规管理

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末,学校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和工作,一定要形成常规、养成规范,使之为教学服务。如值周、卫生清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校园广播、就寝、出操、集体办公、集体备课等等。这些规范的养成让学校秩序井然又活力无穷,无声中培养了学生的品行与修为。

4)、踏踏实实地抓好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管理

在省政府规范办学行为实施办法颁布以后,留给老师的课堂时间不多了,因此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过程的效果与质量。

在教学常规过程管理中,学校首先要做的是对过程要求的引领与指导。应根据素质教育需要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过程标准和规范,且逐年提高。如上课环节,我们就不能停留在90年代的“守时、有教案、突出重点…”等等,而应该有深度,切入新课标要求,注重学法指导、能力培养、诊断评价、自我改进等等要素。其它环节也同样要“常规思变”。

各校尤其是要注意评价与考试常规的管理与指导,在6年级、九年级下期以前实行月考是否真的有效果,与规范行为要求和课程标准评价相比是否就真的还好?我认为显然这种一刀切的月考不如老师时时、处处、天天、人人进行的诊断评价有效;这种做法只是教师、学校平常懒惰后自己平衡心态的一种样子上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必须废止!要从教师教学能力、责任心方面去想办法,回归到正确的评价与考试办法中来。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质量怎会突变呢?

目前,教师队伍正在经历一场新老更替;老教师教学思想、观念陈旧,新的教学手段望而生畏,不敢触及。新教师大多是特岗,许多都不是“科班”出生;他们虽然有一腔热血,却干不得法。

1)、在人才培养上要端正心态,不要怕人才流动。

有的学校很怕优秀人才流走,所以在培养上态度暧昧,不敢大胆培养,甚至是不敢定向培养,今天培养你,明天他又去,造成目标不明,结果学校没有一位有名气的优秀教师。

优秀人才也可以留住,实在要走她也会为学校干一番事情,也会激励后进成为楷模,我们不能怕走就不专心去培养他们。

学校既要注重定点的名师培养,又要注重全体提高;既要注重经费支持,又要讲究培训效果。

2)、要充分发挥学校骨干力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对一帮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年轻的特岗老师也可以帮带老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

3)、要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的教研活动不要走过场,也不要“无病呻吟”;要切实发挥教研“研究教学、服务教学、指导教学”作用。先要调查、收集、整理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然后分工研究、集体汇集、讨论,再分工、再集中统一。一定要实实在在,让每个人有问题、有探索、有收效;这样的教研活动才会有意义。

6、德育教育不是附加,必须切实抓好

教育与教学同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一心只想抓上课、抓教学,认为德育工作不该老师管,是多余的附加,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却又是那么的普遍。抓教学而不抓德育教育,那是一种急功近利、唯分数之上的做法,表面看来为教学、为学生节约了时间,可以一心投入学知识,殊不知却让许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迷失自我,造成许多孩子“摁着牛头吃草”、厌学、学习缺乏毅力、考试缺失诚信、生活学习没有了自信,对学习大打折扣。

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教育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人”与“才”两个概念,培养“人”和培养“才”的关系可以比喻成杯子和水,“水”是各种知识、才华和技术,而杯子是盛水的,杯子的大小,决定它最终能容纳多少水。德育教育就是做杯子。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过于强调如何培养一个“才”,而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核心任务,寄希望于“假大空”且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德育教育中,这些现象需要我们领导者静下心来体会,拿出胆略去改变。

德育教育除了我们平常的理想、前途、信仰教育以外,还要有与学习、与人生有关的品质教育。如:

以爱为核心的善良教育

善良让孩子焕发人心的光辉,在出现问题时自我反省、自我转变。

以体现和谐的包容教育

包容是一种鼓励、启迪、指引,他能催人弃恶从善,使走入歧途的人步入正道,潜力得到发展;他还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如果我们孩子心中装着大海,那么就一定能感受到大海的宽阔。

正直教育

所谓正直,就是通过正当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则,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主要的就是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充分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人不愿意从内心承认规则,就极容易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而选择投机取巧并且达到目的之后,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深层心理结构就会发生改变,或是阴暗,划是低靡,或是消极。这样,不仅会陷进学习的困境之中,人格最终也会受到挑战。

自信教育

培养孩子的健康的人格,离不开自信作基础,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在相信自己的同时,必须建立“互信心”和“公信”,一是立信于事,把自信心落实到做事情上去;二是立信一人,不仅自信,而且使人能信自己,使天下人皆信自己;三是建立更大的社会理想(大爱),使之超越自己的个人欲望,立即可以缓解负压。自信来源于积极的评价与鼓励,也来源于自我接纳与信任,更在于不断累积的成就感。培养自信的根本在于其自信的来源,如果孩子在你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他之前不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或者实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目标,那么自信的疏导和建立就会水到渠成。

勇敢教育

勇敢是人性中阳刚之美的集中体现,是在不可预测的末知面前所表现的自主意志。在学习品格中,勇敢的品质具体迁移为:

一、挑战未知,对于未知的东西勇于探索,对于挑战充满斗志,相信自己同时也表现为无所畏惧;

二、勇于牺牲,具备了牺牲精神才能抓住重点,而勇于放弃一些干扰因素以及外物的诱惑;

三、善于自省,人最大的困难是将自己的弱点袒露出来给自己看,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只有敢于自省,才能不断进步。

有了好的品质,就能助推学生在学习、在成长中的持续进步。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1、观念引领行动

教师应具备的正确的观念很多,但有些必须要强化

1)、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

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打工仔,干一天领一天的钱,还是带着一颗“不误人子弟”的想法把工作当职业,还是一心一意把教育当做培养造就人的事业来干,你的行动会是大不一样的。

2)、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要处理好素质与分数的关系,把分数摆在素质之后,使之成为素质的副产物;有了素质和能力,就自然有了好的分数。

3)、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方法,再评价他的知识掌握情况;一定让评价促进学生品质的养成和学习的改进,而不是伤害和打击。

2、培养教师要有思想深度

目前教育中有很多问题,要善于发现,并想法改变

如: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

厌学可是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导致中国学生厌学主要有三个非体制原因: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二是教育者过于执著用大脑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一个心灵,这就导致很多老师与父母,说的话都是好话,但都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三是教育者过于迷信教育模式与技术,而不是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我们都知道,对学习内容或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叫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说,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怎样将学习变成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

必须从人的内心深处下工夫,那就是----利用人的生命发展中的主动性规律。

激发孩子的兴趣,无非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挖掘学习的快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区别于将学习娱乐化所获得表面的,短暂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快乐,一旦发现了它,孩子就一定会乐学不疲,不能自己。

解决标准答案与能力培养的问题

分数是不值钱的,能力才是我们想要的;用分数能否准确的反映学生的能力?

课堂上,老师提问:“雪化了变成什么?”

“变成水!”大家异口同声。一个女孩回答:“变成了春天!”这样富有想象力的回答被老师嘲笑,因为它不是标准答案。

孩子们记住了标准答案,可谁来计算他们失去的东西?

教育是一把好刀,会用的人进行优质教育,不会用的人,会把刀变成控制人的“凶器”。事实上,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成教育的目的,而忽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后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诸多能力。

附: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

由模仿到独创的原则。

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由模仿到独创的过程。模仿阶段,教育者的身教特别重要。而第二阶段,应该放手让孩子去摸索、创造。制定的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计划时,教育者自身要先对孩子模仿能力透彻地加以掌握,从而在示范时,不但能做出样子,而且能讲得出要领、分析出结构要素来。

启发性原则。

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一样,也要注意启发性。所谓启发,就是要形成空穴,就是要让孩子该有的而又没有某种知识或能力,要让孩子知道他自己“没有”某种能力,这还较好办,关键还要让孩子知道,他自己“该有”某种能力,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矛盾,才会产生吸引力和求知欲。

努力性原则。

能力的两个要素:一是“努力追求”,二是“充分发挥”,前者是要求努力调动自己的主观力量去追求,后要是要求努力地去发挥一切有利条件的作用,二者都离不开“努力”。

效果性原则。

不讲究效果,孩子的努力就会转向于形式上的表现,转身于虚浮的空话。努力性原则一定要和效果性原则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孩子的能力。要善于运用表扬来肯定那些经过努力取得效果的孩子。

调制性原则。

主要是防止另一种消极的偏向,那就是认为“只要抓知识就行了,能力用不着管,它自然会来的。”培养能力,要积极努力地去“调制”,让知识传授过程中显示能力的差异、形成能力的“空穴”,调动孩子提高自己能务的积极性、形成更多的让孩子锻炼能力的机会。

解决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的问题、知识迁移与能力扩展…

有问题、有思想的老师才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有好老师才会有高质量。

3、心中、眼中要装着学生

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应因势利导,站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要心中、眼中真正装着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学习方法、能力,甚至是思想、家庭情况,给以相应的指导、辅导,甚至是差异性的、个性化的指导;用不同的尺子去要求衡量学生,最后让学生都超过尺子长高了。

然而,实际教学中有几人能做得到呢?有的老师学生都毕业了可连名字都还叫不出来。

4、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关系大于教育。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近,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关系好,教育就会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就容易成功;反之,教育就会像暴风骤雨,让人难以接受;教育者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胜过花许多时间与精力去教育。

一切成功的教育就都是和谐的教育,好的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和谐。

有许多孩子,反叛、性格暴戾、攻击性强,对主动施于的关怀与帮助冷若冰霜,这种孩子与父母关系一般都很紧张,其根源在于家长,当孩子从没有在一个自由、放松、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往往会不自觉把自己周围变成一种他习惯的矛盾尖锐的环境,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任何形势的教育都将是事倍功半的。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中,要注意扮演正确的角色

做“火柴”,不做“蜡烛”。我们的孩子内心里都有永不熄灭的“蜡烛”,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点亮孩子心目中的光明;“火柴”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并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当一个人充满乐趣地学习时,不论环境多么艰苦,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的。

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孩子的“律师”,意味着站在孩子的一边,竭力维护、捍卫孩子,而不是做一个裁判是非的“法官”,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与孩子形成一种对抗关系。

做“农夫”,不做“园丁”。农夫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植物自行生长,而园丁则按照要求修剪植物的枝叶,甚至使用化肥、农药、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植物的生长。教育者应当选择做一个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农夫”。对待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关心它、帮助它、引导它、锻炼它,不要漠视它、压抑它、强制它、仇视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更要倾听他的诉说,而不要一棒子打死,或者放任自流。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很多时候,不听话,叛逆、顶撞,其实都像我们身体偶尔的小恙,要善待孩子。

做“啦啦队”,不做“陪跑者”。教育者永远是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啦啦队的作用。现实中,不少父母、老师在做陪跑的工作,他们良苦用心能理解,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意中会使孩子失去一个自主独立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的成长需要适量的孤独,孤独是人的生命中一种重要的体验,哲学家说:“人在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孤独是精神创造的必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来,人的孤独与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不做陪跑者,意味着为孩子的心灵留白,使之有了孤独的机会,使他的心灵品质得以提升。

5、老师的教法是质量提升的关键

1)、不管你有千般教法,但请你一定记住: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就是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

“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这就是教法的魅力。

教学中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我们可以假想自己只有一只手,于是在孩子面前,我们成了需要他帮助的人。结果,孩子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他自己的事情,而且还能在帮助你的过程中独立起来。可惜,在独生子女这个人类史的奇迹面前,我们的教育者恨不能长出三只手、四只手来,结果是大幅延迟了孩子的自主与独立,人是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觉悟的,因此,教育者的一个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

放下自我,敢于“装傻”。所谓放下,主要是两点:一是放下面子,向孩子学习。一旦有勇气向孩子学习,你将收获到的是孩子自已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孩子。一旦有困难找孩子,哪怕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当你请教孩子的时候,他或许会给你一个奇迹般的答案--比任何高明的教育家告诉你的答案要精彩、绝妙。在家庭和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教育者,他们知识渊博,知晓深刻的人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大,在孩子面前俨然是权威,孩子在权威面前,除了敬佩以外,只有听命的资格,根本看不到自我。针对这点,娴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者就学会装傻,放下自我的第一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

2)、老师的教法中永远不要忘记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学生在接触每个学科是都是比较茫然的,老师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无疑是个真正的师者,要为学生学习本课知识指导方法,最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学习风格和方法。因此,每位老师在自己的教法准备中都要为不同学生学习准备不同的方法。

介绍一种“阶梯式学法”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程鸿勋教授,花30年时间创造了先进、系统、有效的“阶梯式学习法。”

阶梯式学习法的真谛在于给每个孩子一个阶梯水平体系,引导定位孩子对自己当前状态和水平,然后结合实际生成阶梯目标,自己教育自己,一步一步实现进步。

上课的阶梯:

一级: 跟着上课,简单地听,被动地抄笔记。

二级:识记上课,又叫懂记上课,两个要求:一是积极思考;二是在懂的基础上有意记忆,课后能复述出课堂的主要内容。(加强有意记忆和课末复述)

三级:联想上课。

两个要求:一是要积极思考、展开联想;二是要主动积累经验。(主动积累经验,是增长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级:多得上课。

有三个要求:一是培养概括能力(孩子必须从老师众多话语中琢磨出主要意思);二是让孩子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上课。(善于逻辑思维的就多推理,善长形象思维的就要多想象。)三是努力扩大课堂收获(加强感悟,培养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多留心、学习教师的各种优点)

五级: 专论上课。

三个要求:一是孩子对知识有“超前兴趣”,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并能用较精确的语言语表达出来。二是能形成知识专题或结合社会实践的专题,进行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从而促使孩子走向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三是讨论时要善于交流,热爱集体,能很好地进行现代化“合作式学习”。

预习的阶梯:

一级:简要预习。

两个要求:一是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将要学习内容;二是及时补习一下需要用的旧知道及薄弱环节;(课前,用较短时间做到这样的预习,也做到心中有数。)

二级:重点预习。

两个要求:一是初步理解要学的重点、难点。要理解它首先要找到它,能找到重难点的本身就是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二是初步理解要学内容的基本思路。

三级:问题预习。

两个要求:一是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联系起来系统化;二是对重点问题有自己的初步探索。(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才会真正地学习。)

四级:解析预习。

有三个要求:一是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用简练的文字在书中做些指注。)

五级:探究预习。

三个要求:一是能形成学习专题。二是对专题目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新见解、新思路、新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三是善于和老师、同学讨论,善于合作学习。

复习的阶梯。

一级:巩固复习。

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复习的基本任务,具体要求是“尝试回忆”,用孩子的话叫做先“过一下电影”,就是开始复习时,先不看书和笔记本,而是把课上学习的基本内容有顺序地、扼要地回想一遍。

二级:重点复习。

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二个是善于请教,养成好问的良好习惯。

三级:系统复习。

系统复习是单元系统复习、阶段系统复习、考前系统复习的简称。它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要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和系统上掌握知识,培养概括能力;第二个要求是熟记知识系统。无论是批注、提要还是图表,既然是自己动了脑筋找到的知识联系,就一定要记熟。(把全章节的知识系统全背下来,背熟,并能自然地表述出来)

四级:经验复习。

两个要求:一是深入、系统地复习。复习后,在内容、程序、书写等方面,自己有什么好经验要总结出来,发扬下去,经验系统化就是能力;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题能明了考的知识点,综合性习惯,要明确解题思路,这样可检查自己的学习复习的效果,也可提高对知识完整化和系统化的认识过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应用经验。

五级:探究复习。

两个要求:一是进一步形成专题,搞专辑或专题学习,这是一种集中、透彻的学习,是一种突破一般标准达到高水平的学习;二是善于讨论问题,善于合作学习。

作业的阶梯

一级:认真完成作业,有两个要求:第一是先做复习、独立思考,就是一定要先复习,后做作业;二是注意审题,认真解答,书写工整,按时完成。

二级:提高效率作业。

两个要求:第一准备充分,充满信心。首先是知识上的准备,还有经验和能力上的复习,明确这次作业应该发扬和改正的内容。其实是环境准备,自己学习的桌面收拾干净、整齐。正用的学习资料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好,常用的文具也放在固定并容易取的地方。这样能提高写作业的效率,还能养成井井有条的习惯。然后是时间上准备,安排一个不被干扰、不间断的时间来做作业最好,要如考试那样去做作业。

三级:自我评审作业

两个要求:一是对作业进行自我检查,及时更正;二是自我评审作业,自我评审作业很简单,就是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在题目前面,用红蓝铅笔的红笔画个标识,有的题目很简单,认为一定能做对,就画一竖,有点意思就画钩,难点题目打三角,很难又有收获的大三角,典型题画五角星。在单元复习时,把上述标识整理一下。

四级:经验作业。

两个要求:一是重视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及时更正,做好小结。第二是学会自己总结作业经验,在题目后写明画三角,画五角的原因,并写上自己的经验与教训。

五级:发展作业。

两个要求:一是学到知识与规律后能自己估计有什么应用,这才是高水平的学习;二是能结合实践发现问题,形成专题,注重专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成果。

教育者可以将这个阶梯交给孩子,引导孩子画一个适合自己的阶梯表格,把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填入表格,从而实现自我升级、自我评价、自找办法的自我教育之中。

当然,再好的成功办法和学习指导方法,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作为保证,都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教者有耐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帮助孩子迈向成功。

6、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与方法

每个孩子都应当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新课标中概括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但这太过笼统。

经过概括、提炼,中国学生一般有如下几种优秀的学习风格,建议教育者引导孩子按以下描述要点进行选择,确认自己的学习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创造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一、反省型:

反省,是人获得智慧的基本途径。

人在学习过程中,必然有从深怕不够准确到准确,再到掌握熟练的过程,越是生疏的,就越容易出错。有的孩子在知识学习上,主要是通过整理错题档案进行错题登记、错误改正、错误分析和复习,总结经验教训,掌握知识,不断发展,这种学习风格称为“反省型学习风格”。

形成反省型的学习风格,学会用整理错题的方式学习知识,指导孩子必须明确以下3点:

1、首先要准备好专用的本子,按照时间和学科进行编号。

2、整理错题的时候,先把题目抄下来,然后将错误的原因简洁地用红笔写上,最后把正确的答案和步骤清楚地写在下面。

3、利用错题集的方法是,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学期未的时候再做一次总结。

每周小结的具体方法:

首先将每天记录的错题浏览一遍,先一边看题目,一边在脑海里快速地想出解法,想出来了就往下看;实在想不出来的,看看自己写的错误提示;如果还想不出,就要看看下面的解法,并且再练习一遍,必要的再补充解题提示。浏览后,对于“以后保证不会出错”的题目前打个红色的钩,在“不太确定以后还会不会出错”的题目前打个问号,在“对错误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题目前打一个感叹号。

每月总结的具体方法:

首先把每周总结出来的问号级题目彻底消灭,自己实在搞不懂,可问老师与同学;对感叹号级的题目再行抄录下来,如果一点新发现也没有,就将它升级为星级,如果觉得可以消灭,就降为问号级,下一个月总结时,争取把它消灭。

学期总结的具体方法:

通常期末考试前十五天完成。首先把每月总结中星级的题目整理出来,坚决予于消灭,然后再将周小结和月小结中的问级与感叹号级的题目找出来,都要重问思考一次,想想自己是如何消灭它的,从是找出10%--20%的好题再做一遍,最后把一学期总结的成果抄录到另一个“错题精华本”中,每学科按别分类。

二、自学型:

自学型学习风格的孩子,能够开阔思路,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用自己的感觉、兴趣、心得和体会,指导自己的学习方向,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典型的自学型学习风格,表现为对身边环境的探索和自学,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有趣的事情、发现问题,并去探索这此事情背后的道理和真谛,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

在学校学习中的自学型学习风格表现多种多样。有的孩子喜欢通过自己看课本、做习题、看课外书来学习和掌握知识;有的喜欢跟着进度走,上课的时候并不专心,但对老师的课堂提问比较兴趣,一边听课一边看教材,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有的喜欢做老师认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的题,还四处搜索有难度的题去做,觉得挑战难题是种乐趣。通过这个做难题及搜索的过程,孩子能够有效地领先于课堂教学的进度,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更快,表现得更自信,在测验考试中信心也特别足,而且成绩也特别好。

懂得自学的人,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

教育家魏书生在引导学生自学方面独具特色,他提出“知、情、行、恒”的指导自学参考模式。

知---提高孩子对培养自学能力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启发孩子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

情---使孩子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学的幸福和欢乐。

行---人的行动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向何处动(学什么),第二是怎样动(怎样学)。前者是定向的问题,后者是规则的问题。

恒---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也好,从感悟上体验自学的欢乐也好,自学时的定向、规则运动也好,都必须持之以恒。

三、以本为本型

有一种孩子的学习风格是紧紧地以课本为中心,不依赖其他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但他们并不是机械地记忆课本上的知识与内容,而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参与到课本中去,把课本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和典型例题习惯用得像支配自己的手一样自如。

利用课本的过程可分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三个阶段。

1、是把书读“薄”

开始的时候,将课本通读一遍,掌握内容的脉络和相互之间的前后联系,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

在学习的不同时期,概读的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同。学期刚开始,浏览全书,知道全书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主题是什么;学习转入每个部分,要略读每部分分几章,每章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学习每一章时,要看它由哪几节组成,共有多少概念、规律、公式、定理、原理等,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概读时,要注意充分利用书目。还要注意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与知识间的黑白语句,往往揭示知识主要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知识的概要,就把书读“薄”了。

2、是把书读“厚”。这是读书的主阶段,又叫“细读”。

读理科类教材时,把课本具体章节的概念、规律、公式、定理、原理的意义和应用,结合例题、代表性习题等详细阅读,边读,边想,边记。对陌生的题目,记不住的公式,没有理解的内容等要充分思考,尽量多地提问题,把每个问题都解决。

读文科类的教材时,一边读书,一边想课文的性质、写法特点,把握课文的结构、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中心意思,课文引用了哪些名言警句、点睛之笔等。对于读不懂的段落要反复读,反复想,直到读懂为止。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将不同部分的知识、不同内容的共同点联系起来,充分联想、甚至要跨学科联想,使之构成统一的联系,使知识更清晰、理解得更深刻,这样,书就读“厚”了。

3、再把书读“薄”。

这个阶段叫复读,它在学习中的作用很重要。

首先起到巩固作用。复读要求的速度相对要快些,对于熟悉的内容要像放电影一样一扫而过,对于比较生疏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部分才细细咀嚼。

其次起到理清脉络的作用。与概读不同,这个环节把脉络更加细化、知识之间的关系更重逻辑性、更有条理、联系更有机。可以从最具体的环节,包括知识点涉及的典型习题联系到相关的习题、相应的原理、概念等,既有从上而下的脉络推演,也有自下而上的脉络总结。

再次,领悟“基本”。“基本”是系统知识的根据和出发点,是理解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大量重复运用的东西,是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领悟基本就是发现基本内容及其与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经过反复阅读后,孩子掌握了书本知识的结构,领悟知识的基本,熟练运用知识的技能,就会觉得书的内容很少,书本变得越来越薄。

四、提问型

提问型的学习风格,就是通过找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很有特色。

提问,包括通过对现象进行观察提出新问题,通过对别人的研究结果和比较公认的结论提出质疑。提问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明确每天每科的学习重点。上完一天课后,问自己学了什么,然后在脑海中回忆,不要轻易地去翻看课本,不急于看笔记,而在脑海中勾勒出轮廓,列出提纲,实在想不起来,再去看课本。

其次,有了提纲还要有详细的内容。例如当天上课老师讲过的例题,课上做的的习题等,都是反映学习内容的运用的,他们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本身。

再次,做完作业后回顾提问。提问自己今天遇到哪些难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等。

单元复习提问与每日提问的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做作业的环节变成了复习作业,把整个单元的作业温习一遍。简单的题目不必动手再做,前面标记有困难的题,重点对待,有必要可再做一遍,与以前的其他题目进行联系和比较,看有没有新的收获,把自己的收获汇总成单元小结。

除了常规提问外,还要大胆进行联系,常把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能够不知不觉起到复习提醒的作用,使知识的掌握不断地更新、更加牢固,还能够锻炼思维,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五、合作型

合作型孩子,是通过与同学之间一起学习、相互帮助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是一种合作,而合作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指导形成合作型学习风格,需要与孩子沟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其次,让孩子能够修练自己,只有学会欣赏别人的优势与长处,才能与人相处得亲密,合作得友好。再次,寻找喜欢合作学习的同学,一起努力。

除了以上列举的五种学习风格,其实还有竞技型学习风格、题海型学习风格、举一反三型学习风格等,每个孩子都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学习风格。

7、永远不要忘记习惯的教育与养成习惯是教育的最终结果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门把手,否则是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习惯是一种自然运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良好的习惯形成和完善是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经过从被动到自发、再到自觉、最后到自动的过程。养人养心,我们所倡导的新时期养成教育的起点,就是养心。心正则身正,身正则行为正。好的习惯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好的教育,要旨在于,父母既使不能在孩子出行时给予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60多位跨学科专家以及数位优秀的校长、特级教师,从180个行为习惯中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论证,最后确定了六个习惯作为适应我国全部人群的中心习惯,向全社会推广,以强健公民整体道德素养。

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长时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其次,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时间表,做事情需要克服急躁,耐心等待是一种智慧。

第三,善始善终,画句号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事情。幸运总是降临在意想不到的时刻,但也会因为我们最后关头一点点的漫不经心而离去。

二、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培养孩子教敬父母的习惯,并不是依靠讲道理来实现的,而必须是无痕的、无言的,是协助孩子觉悟孝道之美妙。

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关键在于教育者启发孩子的“知”,使之溶解为孩子自己的“情志”,最后形成孩子自己的“行为。”

三、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信守诺言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就养成教育而言,应该转化为具体操作性的一个习惯,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首先,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要求遵守诺言,从而赢得别人的信任与支持。

其次,这还意味着说话算数,及时改过,那些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人,几乎都是能做到“言必信。”一个人树立了言必信的意识,就能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人。

第三,这还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说瞎话,做人做事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么受到损害的可能不仅是自身形象,有时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首先强调的是秩序感的建立。秩序是有条理,不紊乱的状况,良好的秩序能使人产生愉快、安全以及舒服的感觉。

用了东西要放回原处,需要我们具有“归位”意识,这体现在个人生活中,是整洁的生活状态,体现在公共场合中,则反映出一个人的公德心和对公共财物的责任心。

其次,养成“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将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五、认真写字

认真写字习惯至少具有以下根本的意义

1、展现了学生个性的成长。

2、认真写字帮助孩子身体全面发展。

3、认真写字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4、认真写字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沉着。认真写字的习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对事、对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六、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反思的内涵在于:一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决定错误的作用;二是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聪明的人绝不会犯两次相同的错误。三是学习是不断改进的过程,要把每一个教训都变成真正的经验。

错误会变成经验,成为我们继续学习的宝贵经验,使学习上的每一步都是向前的,总结是在错误中反思自己的根本。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学习资源,但关键是要让这种东西变成一种持续有效的习惯,就有一定难度了,所以,关键在于坚持做,放胆做,不放弃。

学习中我们还有许多的习惯需要个别的指导与强化。养成习惯前教师可能会嘴巴说干,但形成习惯后就会轻松自如,事半功倍。习惯养成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更需要科任老师的帮助配合。

习惯培养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注重第一次。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的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以至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

注重第一次,就是要在习惯养成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放过细节问题,使好习惯牢不可破,坏习惯无机可乘。

第二步:找好突破口

第三步:竖立一个同龄的榜样。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这种模仿被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而青少年常常模仿、吸收的大多是身边令自己喜欢的同龄伙伴的行为,因为同龄伙伴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似,更可能有交流的话题。

第四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训练。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引导自我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第五步:进行正强化。

运用正强化,也就是在习惯培养中,引导孩子学会肯定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表扬”“自我奖赏”“自我鼓励”

第六步:和孩子签订一个行为契约。

在习惯培养中运用行为契约的方法,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自我控制和自我管教,同时也为父母对孩子的监督提供了更为客观的环境,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唠叨,可谓一举两得。

在实行行为契约法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与父母共同维护契约的约束性,才能不断强化双方的良好行为,最终养成好的习惯。

第七步:家校合作,形成风气

培养习惯的最后成果,是形成“家风”或“校风”。培养习惯绝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要取得好的效果,父母要及时与学校沟通、配合,这样做,才能达到“家校共振”,使孩子的好行为真正变成稳定的、自动化的习惯。如果父母与老师之间极少沟通,在家一个样,在学校另一个样,从而变成两面人,所谓的“5+2=0”(五天学校教育,两天家庭教育),正是家校缺乏配合的结果。

在习惯培养方面,尤其需要父母与学校的主动配合,这是因为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不像教孩子“1+1=2”那么简单,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让掌握。习惯培养需要孩子自身“知、情、意、行”的良好统一,也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当几个方面的力量和步调一致时,孩子才有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把偶然的行为内化为长久的习惯。

3.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三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一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第五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2010 年本科教学和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本科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

于1月11日上午在柳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召开2010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会,校长赵德武、副校长刘灿,各学院有关负责人、32门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课程负责人、各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务处

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毛洪涛处长主持。

赵德武校长充分肯定了学校2010年本科教学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工作

开展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的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和衷心的感谢。关于2011年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他指出,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

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一是必须始终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战略主题,二是必

须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三是必须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四是必须坚持以人才

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五是必须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他强调,大学的根本

任务是培养人,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深彻转变,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要始终坚

持把“质量优先、内涵发展”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以及大学管理各项工

作的全过程,把学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让“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成为全

体成员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成为西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灿副校长提出了我校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要点及改革思路,指出在新的一年中,要紧密围绕建

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为主题,以“经济与管理人才 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重点

做好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创新、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选修课建设、课程中心建设、教改项目建

设、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教学评估和评价机制完善、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等八个方面的

工作,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张汉鹏、唐国琼、向蓉美、夏微老师作为试点课程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运作管理》、《会计

学》、《统计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其中,《运作

管理》课程组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项目的优势,采取基于问题分析的方

法,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实践和考核等环节,努力实现“知识传递—融通应用—拓展创

造”的梯度教学目标;《会计学》课程组以强化教学实施过程监控为抓手,认真归纳、分析、总结学

生提出的问题,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统计学》课程组整合应用统计学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

学团队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发挥课程组集体优势,坚持“精品”意识,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需求优化《统计学》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用心建设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组则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共同体,从“教”、“学”、“养”三方

面改造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汇报后,赵德武校长充分肯定了各试点课程组

积极参与教学范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勉励各位老师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加强研

究,创新方法,在深化改革中分析思考,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与会教师反映热烈,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会上,毛洪涛处长作了2010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报告,教务处各部门负责人也分别就本科教学运 行、教学训练与评估、课程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作了通报,全面分析了各项工作中存在的

4.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四

管理自查报告

根据XXXX号文件、《XX县中小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实施方案》及《XX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量化表》,我校组织了教育教学工作考评自查小组,通过XXX--XX日,分别到各校进行检查,从学校常规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逐项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中心校成立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检查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小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督促、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工作。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各小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X。由XXX同志兼任主任,XXX同志兼任副主任。

二、基本情况

中心校现有XXX个教学班,XXXX名学生,在岗教职工XXX人。下辖XX所村小,XXX个教学班,XXXXX名学生,教职工XXX人。全乡共有小学高级教师XX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XXX人,师资水平达标。

三、办学方向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依照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校章程,依法规范学校各项工作,在学校章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 校训、校风、教风、工作作风,明确了学校办学宗旨以及对社会的承诺。学校确立了“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做人,教学为重展特色,师资为本重培训,科研兴校求创新,严格管理做保障"的办学思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坚持每、每学期制定出各项工作的计划以及实施方案。

四、队伍建设

1、班子队伍建设

(1)以思想建设引领管理能力。

坚持干部例会制度,开展主题、案例研讨,实现了从以工作务虚为重点向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思想转变。形成了在实践中加强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共识和行动。

(2)在管理实践中提高工作实效。

计划的实施重在过程中的落实,各处室在对各项常规工作进行考核的同时,也加强了落实管理的载体设计,使管理工作从思想、口头层面深入到各项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在过程中体现管理。取得了管理的成效,也赢得了教职工的认同和支持。(3)深入一线,服务教职工。

全体行政人员的随堂听课做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要求,基本上能完成听课指标,并对听课情况做好了反馈和分析。同时对各岗位履行职责的情况做好了随时的调研,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决策做好了基础,也为教职工的努力方向做好了导向。

2、师资队伍建设

(1)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一方面是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改善教师在校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为教师的培训和自我学习,提供时间、经费和渠道上的保障。

(2)继续加强师德建设。

通过各种会议和途径弘扬先进事例,评选、表彰了本“师德标兵” “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并实施奖励,使师德建设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3)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完善师资的培训,大力开展课例研讨、骨干教师教学展示和青年教师各类评比活动,为教师的进修、职称评定构建平台。

五、常规管理

1、德育工作

(1)建立健全完善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德育队伍。

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了德育领导机构和德育队伍,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有明确分工、有制度保障的德育管理体系。学校定期召开德育专题会议,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工作管理目标化、具体化

根据学校情况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依据《德育工作规程》,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按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五心”教育活动。

2、教学工作

(1)学校坚持全面育人,使学生全面发展。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全各门课程。在教学管理中,严格教学流程管理,认真落实常规要求。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目标体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既重知识的教学又重视学生能力 的培养,努力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改革教学方法。认真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上好两课两操,并开展好校内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

(2)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能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活动学科计划,加强后进生的辅导,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学校认真按照课程计划,做到教学内容落实。科科有教案、课课有教案,期末有考核成绩,针对非考试科目,制定了综合学科教师的常规管理办法,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加强平时教学的检查与管理,认真落实完成每门课的教学内容。

(3)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学期严格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质量考核实现扎实的全面检测。每学期,我校都按教学进度进行了严格的教学质量检测,每次检测组织严密,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形成了良好的考风。同时重视“过程考核”。按要求成立“过程考核”领导小组,严格考核程序,确保考核信度,考核资料收集齐全,立卷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实绩挂钩,有效地推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学校注重加强毕业班的管理,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合格的毕业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把毕业班工作摆上了学校的议事日程。严格对毕业班的管理,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组织了五次以上实战性的毕业班模拟测试。(4)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学校年初按课程计划设置各年级课程,课时不增不减,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严格落实,同时注重校本课程开发。教务处不定期对教师落实课程计划情况进行检查,规定教师不挪用,不占用、不更改任何课程。要求教师按教学进度计划上好每节课。活动类课程,如劳动、科学、体育、健康教育等,做到有计划、有教学内容、有教师、有场地、有考评。

学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多方面的评价。单元检测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考试有成绩,考后有讲评和分析。

各门课程严格落实备课制度,做到科科有教案,课课有课时计划。教导处每学期至少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情况进行 4次以上的检查,并且做到学期末人人有落实教学常规考试成绩,学校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

(5)严格学籍管理,杜绝辍学现象发生。学校有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档案齐全、规范。同时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改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途径,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杜绝辍学现象发生。

(6)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几年来,我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加课,不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按规定给学生留家庭作业,不给学生留重复性作业和体罚性作业,全面评价学生,向课堂教学40分钟要质量。

(7)积极推进课改。每学期开学对课改教师进行培训,教导处人员经常深入课改年级加强指导,进行专业引领。

3、教研工作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的课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教导处提出了“问题即课题”的口号,语文、数学教研组梳理出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的疑难问题,确定小课题,按照计划,有的放矢地展开研讨。(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优秀论文、教案评比,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六、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各种常规资料收集不齐。

2、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还跟不上时代节拍,有待于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提高。

3、教师的课改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运用还有待加强。

4、学校各种资料收集整理不规范。

(二)整改措施

1、尽快收集资料。

2、努力改变教师教育教学方法。

3、进一步努力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运用。

4、进一步规范档案整理的管理。

总之,我校在上级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上级要求对照,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决心继续发扬“以百米冲刺实现万米跨越”的精神,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和更大的干劲,抓整改,促提高、求发展,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力争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5.教学常规月活动总结 篇五

2012年9月份,我校以《阳信县教育局“教学常规月”活动实施方案》为标准,以“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指导思想,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落实教学常规,开展了听评课、征文、演讲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在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通过本次教学常规月中的听课、评课、查阅教学常规等活动发现了许多问题。

1.关于上课

⑴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慢慢开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少有训斥、批评、挫伤学生的现象,老师们正努力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已得到体现,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在教学过程中,全体教师自觉地进行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注意的问题是,新的观念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彻底改变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到位、学生参与不够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建立大课堂观。

⑶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老师们能依据自己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根据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和进度,突出重点。但是,有的教师对任教学科的《课标》理解不深,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能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了解教学要求,把不准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现象。如学习课文不敢串讲又不知如何感悟,数学习题不能机械练习又不会设计情境训练。在教学改革的新思潮冲击下,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这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很努力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但是,常规课堂中的现代化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学校现代教学设备有配备却没有投入使用,或有质量问题。加上使用极复杂,教师的操作能力不强,有了设备,使用率也很低。

2.关于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大多数教师备课重视学情的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讲究科学性、实效性。学校明确规定:“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没有教案不能进教室。”根据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程度的不同,出现了详案、简案、摘要式编写等多种形式的教案。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师,灵活采用了备

好“主科”,简写“副科”的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写教案负担,又达到了备好课的目的。

二、今后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教学重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二)对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作新的调整。

1.上课。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6.学校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六

在学校进行“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动员会后,教研组负责人高度重视,首先组织全组老师开会,决定要有创造性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要将“教学质量月”的活动要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统一起来,要将“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的主题落实到实处,并召开了组长会议,要求利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专门研究如何完成“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任务。

二、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在“教学质量月”的活动中,除了我们上研究课的教师精心准备之外,备课组也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每一次都能想办法调课,听课人数多,尽量每节课都评议和交流,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质量月”活动

期间,“班级轮流、人人参与、进度统一、中心备课”式的有序进行,这对教学规范管理是极大促进,这对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是极大推动。

三、认真教学,勇于创新

7.教学活动常规月总结 篇七

时间正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忙碌间,我校的“教学常规月”活动也已接近尾声,回眸自己在这一个月里的忙碌的教学活动,“教学常规月”活动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这个月认真学习了《惠民县教学研究室文件-关于开展第十七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的通知》等九个文件,在学习这些文件的同时,我注意随时记录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收获与反思。通过对这些文件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更加注意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滨州市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意见》,这一文件的指导思想是以《滨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以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为着力点,紧紧围绕“教学创新”这一主题,通过开展“教学创新行动”,进一步激发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创新热情,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重点工作就是要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推进教学管理创新、推进课程建设创新。为保障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文件也描述了相关的措

施:更新观念,夯实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加强领导;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多措并举,让教学改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完善评价,确保教学创新行动不断深化。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2013—2014学初中教学工作计划》等文件的学习,我学习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其他的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等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些课堂教学模式中我认识到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注重点都是在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40分钟内只是老师对学生一味的灌输知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享受课堂上的学习乐趣。

此次活动,既鼓励了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又促使教师及时总结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失,很大程度激发了教师以写促思,以思促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独有的关键性作用,切实推动了惠民一实教科研工作的扎实运行和深入开展。

8.开展常规比教学活动总结 篇八

教学比武 触发理念对撞 团队作战 助推素质提升

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是我校基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以我校原有的集体备课模式和师带徒“青蓝工程”为基础,于二○○九年启动的一项常规教学比武工作,至二○一二年底,我校已成功举办四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

活动背景

当前,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受此影响,常规的教学教研已因参与人员少、活动方式单一而渐入死胡同。怎样调动教师们参与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验中学拥有的教师团队优势,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经教师们充分讨论、教务室精心筹划、校长会拍板定夺,《实验中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应运而生。

我校的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本着“激励老师参与,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教师发展”的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方式,从第二届开始,构建团体参赛、多方位比武的模式,将备课、说课、讲课、课后反思、评课等基本功元素纳入到比武之中,同时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等要求,就黑板板书、普通话、教师授课风采等方面设置单项奖励,有效地避免了教学比武活动形式单

一、机械的做法。广大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积极踊跃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流程

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上半个学期的常规听评课活动,为教学比武热身;二是下半个学期集中组织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开展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的对撞。

一、团队参赛,各司其责

每个参赛团队由一名高级教师或骨干教师牵头,组织同学科不同年龄层的三到四名教师组成代表队,代表队由牵头人冠名。牵头人为该代表队指导老师,负责指导本组成员完成包括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一名主讲人,负责本组主讲一节比武课并作好课后反思;一名主评人,负责对主讲人的比武课进行评价,并作好全组评课人的评课记录;同时根据本组情况指定一人为说课或备课人,负责教案的设计、说课稿的撰写。每一次活动我校都有二十多支代表队报名参赛,参与到此项活动中的老师近百位,确保了中青教师的全员参与性。

二、设计新颖,组织严密

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从十一月下旬至次年元月初,历时一个半月,活动由教务处统一发出报名通知,原则上除担任评委的高级教师、骨干老师外,其余高级教师、骨干教师都应领队参赛;教务处根据报名情况编制活动秩序册,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学校分文科组和理科组成立评审委员会,分别在两个周时间内完成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评审工作,每位教师讲课,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甚至其他年级同学科、不同学科的老师也参与听课、评课。每届比武活动参与听评课的教师达六百余人次。并针对小组的比武活动写出小组工作小结,教务处根据以上小结对本教学比武工作作出总结;十二月底元月初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比赛优胜代表队和“最佳授课奖”、“最佳板书奖”、“最佳教案奖”、“最佳说课奖”、“最佳风采奖”、“最佳反思奖”等单项奖予以表彰。

三、资料完备,为后阶段工作提供范本

教务处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活动结束后形成《教学比武资料总编》、《教学比武资料汇编·教案》、《教学比武资料汇编·说课稿》、《教学比武资料汇编·评课记录》、《教学比武资料汇编·课后反思》等。同时,《实中教育科研》杂志为为教学比武开辟特刊,将比武活动中优秀的课例、教案、说课稿和精彩的点评予以刊载,以此辐射和影响教师,使活动的组织有始有终,高潮迭起。

以上各项资料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参考性极强的范本,也为我校将教学比武这一活动进一步常规化提供了保障。

四、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科教学业绩的提高

由于在活动组织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我校相对薄弱的学科提高了关注度,近年来,长期困扰我校发展的典型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如针对我校历年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跨年级发动全校思品、历史组老师形成“大文科组”共同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让这些学科中教学经验相对较差、工作年限较短的老师,本着学习、探讨的精神,与老教师一起共同就某一问题进行磋商,一批年青老师迅速得以成长,历史学科逐步改变了以往由少数老师“独霸毕业班”的现象。同时一批年青老师充实到毕业班后,我们有意识地将经验丰富的教师配置到七、八年级中担任“掌门人”,这样的安排对全校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两年的中考和期末质量测评质量显示,我校历史学科已逐步进入全市优秀行列。

活动反思

在对课堂有效性探索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要让教师们成为一名思想者,首先教务工作者就应该多思考,而不能让教务管理部门成为一个仅仅是以完成某项任务的事务性部门。将教学比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还需要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的特点和老师、学生在工作、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创新地开展工作。

一、教学比武不应该是运动,而应该是常规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始终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主线。新时期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上的变更,群众对教育不断更新的需求,必将引导学校教育朝着均衡化、全员化发展。对于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因素是可取的,哪些因素逐渐在成为制约学生发展和老师发展的绊脚石,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而课堂教学比武正好能进一步增加课堂的透明度,将教师的每一课堂细节置于全体老师监督之下,有助于老师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学习。虽然组织每年一度的中青年老师基本功比武,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于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却还犹显不够,只有将课堂比武纳于常规,让课堂研讨成为一种习惯,才能真正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有效性,为下一步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二、教学比武不能局限于课内,对课堂有效性的监测应该是多方位的一节让学生受益的好课,其中蕴涵了教师自身的诸多基本功:让学生学到多少东西、解决多少问题并不重要,学生由课堂而延伸至课外的学习激情、学习方法却会影响学生终生,这样的课堂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一个老师教学的基本功。所以说,真正的好课功夫并不全在课堂上,真正的好课,功夫在课外。

如果我们对于课堂有效性的监测仅限于课内,必然会分散管理者的精力,也会形成一种当前“课内比教学”已经遭遇的“做秀”局面,所以对课堂有效性的监测应该有更多的可控维度。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的个性特长,给老师们更多的课堂“自由度”,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三、比武的内容应更宽泛,所触及面应该延伸至教育的各个层面

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职责并不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是一个育人的导引者。我校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增设一个“最佳风采奖”就是想借此倡导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一不是对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无形之辅助,有效利用这些影响课堂的积极元素,于师于生,意义深远。下阶段开展教学比武,我们拟增加如班会课比武等项目。当然,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元素纳入比赛项目,还有待于今后工作中的探索。

9.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九

北城受田小学 崔新国

自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来,在学校教务处安排下我认真学习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我更加认真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工作中我注意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意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实践中注意对学生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学常规月活动”中,我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探讨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还应该大力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营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氛围,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我们还应该注意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性学习。学生自习时间不分配到学科。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不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总之,“教学常规月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年学校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篇十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11月7日下午,教导处对全校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反馈的情况汇总通报给各位教师,希望通过此次检查,能起到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的作用。

此次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①教学计划完成情况;②各学科教师的备课情况和学生作业(含试卷)批改情况;③听课笔记;④班主任手册;⑤班级日志;⑥业务笔记;⑦读书笔记。总的来说,全体教师的常规教学比9月份有了明显的进步,具体表现在:

一、主要成绩:

1、大部分学科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个别学科与计划比较有超前。

2、大多数教案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恰当处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3、多大数教案的教学过程部分层次分明,内容完整。有些教案设计新颖,各具特色。如邓建华老师的语文教案几乎每节都有教学反思,记录了教学的得失和个人思考,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学生自学、自评、质疑为主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陈鸣老师的体育教案体现了明显的学科特色。英语老师的教案普遍书写工整,环节齐全。

4、大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中,能坚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

二、突出问题

1、少数教案设计陈旧,对教学的重难点、包括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把握,不能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

2、部分教案的概念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特点不鲜明。个别教师把大量的教学时间用在题海战术上。

3、部分教师使用的教案有抄袭旧教案的痕迹,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4、部分教师批改作业不到位,不及时。

5、受条件限制,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理、化、生实验教学的功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附:被评为优秀教案的教师名单:

周庆奎

杨晓春

覃宇芸

黄庆媛

陈凤玉

金友群

邓建华

江慧慧

付红姣

林昌年

卓小卫

皂市镇中心学校教导处

上一篇:美国的水资源管理下一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