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24-07-20

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精选10篇)

1.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一

王维安: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1月10日晚,求是金融汇举办第111期公开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王维安教授第五次做客求是金融汇,与大家展望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公开课要点

1.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二是经济政策面。2.十九大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两个主线:一手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手抓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依赖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4.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基调下,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稳健中性,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监管,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会更严峻。

5.着眼未来,中短期内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并伴有系统性金融风险,要继续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重要位置。长期角度,待经济完成转型后,股票股权投资或许迎来趋势性机会。

做事讲究顺势而为,经济金融行业同样要判断大趋势、大方向。宏观经济影响因素众多,需要抓住主流因素。宏观经济趋势分析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二是经济政策面。2018年作为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分析经济形势首先需要把握十九大精神,同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会议内容。一、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工作重心调整

十九大提出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同时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经济工作重心调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述始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近40年发展,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情况下,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二、中国经济政策取向

十九大后宏观经济政策将围绕两条主线制定和执行:一是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抓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4.区域协调发展战略。5.“一带一路”开放战略。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传统的、低端的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新兴的、高端的供给不足,经济问题由过去总量不足的需求问题演变为供给问题。这时不能依赖于传统总需求管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否则不能对症下药。因此,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做“减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再做 “加法”,降成本、补短板,实现腾笼换鸟。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18年要按照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三)金融领域也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国际经验来看,解决高科技、创业创新行业,需要发展股权融资为核心的直接融资体系,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同样存在结构问题、供给问题: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间接金融供给过剩,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发展不足。因此,金融行业也是做好“减法”和“加法”,减少传统的间接金融;同时增加现代化的直接金融供给。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主题

当前我国经济还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别于单个的非系统性风险,过去不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开始每年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6年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7年则提出从2018年起3年时间要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一旦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会破坏金融安全、经济安全,还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当然也会影响到两个一百年宏伟奋斗目标的成功实现。

(五)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首先货币政策已由过去的稳健宽松转向2017年的稳健中性,2018年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要求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预计今后3年内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变。市场资金面将日趋收紧,利率将继续上行。这不仅会带来一些经济主体的流动性风险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还会给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杀伤力,因为从金融定价原理来看,资产价格与利率反向变动,利率上升会造成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去年那样的股市、债市、期货“三杀”的局面还会再继续重演。

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只是从总量上控制货币供应总闸门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真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还需要有更针对性的举措,那就是要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作为货币政策外的又一根金融调控支柱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才出现的,主要针对加杠杆行为,主要通过调整资本要求、杠杆水平、首付比(LTV)等手段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着力减缓因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所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具体行动来看,去年11月8日,国务院成立金融稳定管理委员会,之后五部委出台《关于规范金融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由此拉开了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序幕。这一监管政策直接剑指规模巨大的影子银行,间接将深入影响风险源头上的三大传统投资领域,即 “两高一剩”的传统制造业、高负债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有泡沫的房地产领域。或许2018年的宏观审慎监管将与金融领域的反腐败配合进行,依法对金融违法违纪活动进行重大打击。

公开课现场

三、经济形势展望

(一)资金紧张形势加剧,关注流动性风险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应总闸门,资金市场会更加紧张、利率继续攀升。根据3年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部署,2019年至2020年货币政策继续稳健中性,量变会引发质变,后续可能出现更多企业资金链锻炼,甚至一些小银行的流动性也会出现问题。同时需要预防,与一系列监管政策叠加一起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二)中短期仍有下行压力,长期静待经济转型

短期来看,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转型仍在路上,去产能去库存持续推进,金融领域释放和化解风险,经济增长会出现阵痛,GDP增速将会继续下行,金融风险逐步暴露。周小川行长也表示,接下来要重点注意明斯基时刻;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指出,既要防止“黑天鹅”,又要防止“灰犀牛”。

综上分析,从投资角度看,2018年金融市场仍无趋势性投资机会,当然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等一系列政策也不排除会有一时的结构性机会。但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短期资产配置继续现金为王,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重要位置,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留乾坤”。长期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未来投资将从传统制造业、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投资转化为创业创新、股权等金融资产投资。在完成经济转型和化解金融风险后,股票股权投资或许迎来趋势性机会。

2.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二

2009年经济政策和成果

2009年这个时候,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只有3.8%, 15%的企业停产、半停产, 30.6%的企业减产, 上千万的农民工被迫离开打工企业回乡。总理在天津讲, 我们要坚定战胜这场困难的信心, 有信心, 心就暖, 心暖中国的经济就能暖。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经过一年的努力, 我们的信心真的变成了黄金、变成了货币, 经济还有了大发展。

第一, 看经济增长率。2009年我们在世界经济处于负增长时期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8.7%, 非常不容易。去年这个时候大家争论2009年我国的经济会是什么走势?我当时坚持是V型走势, 有两个理由:一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 把它定位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二是及时果断地出台战胜困难的一揽子方针, 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结构性减税措施, 以及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加大民生投入的措施。所以一揽子方针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来之不易成果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 看失业和就业。我国最大的问题, 就是就业。七大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加在一起, 比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少3个亿。改革开放30年, 我国人口多的国情没有改变。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工业化走过的路。一年下来经济增长保住了, 就业基本稳定。

第三, 看价格。经济学家对2009年的价格走势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我国当年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 物价要持续下跌;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通货膨胀, 4万亿元, 这么大力度的刺激经济, 这么多的信贷和货币投放, 通货膨胀肯定躲不过去。现在2009年过去了, 我们既没有出现通货紧缩, 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CPI全年还是-0.7%。我国经济一方面在短时间内遏制住了下行趋势, 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物价保持在低位、平稳的状态, 这又是一个来之不易的结果。

第四, 看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要有外贸顺差, 但是不能过大。如果外贸顺差过大, 中央银行要发行基础货币对冲, 结果就是导致流动性过剩, 而流动性过剩是宏观经济的潜在风险。2009年顺差还在增加, 顺差额下降了900多亿美元, 增加的绝对额在减少, 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有所改善。

2010年价格走势

2010年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个是收入型通货膨胀。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很高, 进口量大, 一旦价格暴涨, 瞬间会传到国内来, 2010年就存在这种风险。第二个是个别商品短缺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 宏观经济要保持警惕性。第三个是通胀预期强。我们有三个可以抑制通胀的因素, 一个是农业丰收, 粮食稳定;另一个是产能过剩, 供给大于需求;还有一个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历史经验看完全有能力控制这个问题。我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2010年经济发展展望

2010年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看我国经济在2009年企稳回升, 另一方面整个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2010年的经济, 有利和不利同时显现, 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相互交织,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互相影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项任务, 要着重领悟五个“更加注重”。

第一,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前提下, 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 进而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 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第三, 更加注重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 更加注重把握好国际国内这两个大局。

第五, 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是最重要的。

从生产层面看, 最大的问题是第三产业占的比重太低, 比美国低了40个百分点,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 但恰恰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第三产业比重太低。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产业是现代服务业。

3.中国低碳经济形势与展望 篇三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依靠着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打开了我国快速发展的腾飞局势。而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日益面临着挑战,以提高能源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以我国目前的低碳发展形势为依托,展望中国未来的低碳发展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气候变化 经济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等大量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将触及粮食、水资源、能源、生态以及公共安全,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加之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面临机遇,更需要迎接挑战。

二、中国面对的低碳经济的挑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低碳之路”与发达国家表现出很大不同。发达国家多数已经在上世纪完成了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其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减少碳排放量,保护国家的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的新增长。而中国要在此基础上,还要承担着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任务,减少贫困,同时要兼顾能源安全和碳排放的减少。

1.人口的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这也毋庸置疑的成为影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其碳的排放量的基数就很可能大过了其他国家的几倍。人口的压力为中国低碳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的挑战。

2.工业化水平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让全世界有目共睹,而这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经济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靠着传统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传统企业的发展又多是依赖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资源型发展方式带动的。显而易见,这样的粗放型增长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是相悖的。亟待我们提高的工业化水平,成为制约我国低碳发展的又一障碍。

3.科学技术水平

21世纪是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技术进步对于中国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会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过度浪费,有利于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讲,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也必然会带动我国经济对能源的进一步需求。如此看来,技术的进步会带来双重效果,在降低能源利用的同时,也加剧了能源总量的消耗。

三、中国低碳发展的路径

1.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和规划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国家和政府应该体现出超前的领导作用,积极号召广大的人民,尤其是企业参与到低碳环保的活动中来。应倡导建立企业相互学习的机制,让企业相互之间促进节能减排的学习与应用,使低碳参与化,平民化,体系化。

2.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面对“低碳”这个新生的事物,我们同样可以采取“试点”的方法。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希望从这两个城市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中,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进一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选择试点区,为在全国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低碳产业尤其可以在电力、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选择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寻求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对于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最大的公共物品,单靠一个国家是无法完成减碳任务的。国外在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领域有很多先进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开展国际合作。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来,参与全世界的碳市场,促进碳交易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同時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我们的技术创新水平,积极要求我国的企业达到国际上的标准。届时,中国也可以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参与到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度中来。

中国选择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符合了全球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中国能否迅速走上这条新兴的发展路子,完全取决于中国的政策方针制定和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也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实现由高能耗到低碳发展的跨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索尼亚•拉巴特,罗得尼R.怀特.碳金融.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长胜.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四

■负责人:刘世锦

■参加人:侯云春 卢中原 蒋省三 韩俊

■协调人:余斌

■报告执笔: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李建伟 方晋 张立群

(中心各研究部所负责人、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成员参加讨论)

上半年,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长高位回调,物价涨幅处于合理水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投资也不排除因房地产市场调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在稳定上半年防泡沫、抑通胀成效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化解诸多矛盾和风险,逐步实现经济政策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为“十二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年初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物价”格局。

(一)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

首先,投资增长主要靠政策推动逐渐向市场驱动转变。去年我国能迅速扭转经济大幅下滑势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政府驱动的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去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预算内资金累计增长86.2%,而今年同期仅为10.1%;房地产开发投资去年1—5月增长仅为5.8%,今年则高达38.2%。

其次,出口增长由负转正,绝对水平超过2008年同期。去年上半年,单月出口金额均在900亿美元以下,增速累计降幅超过20%;而今年3月份以来单月出口均超过1100亿美元,1—5月累计达到56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绝对水平超过了2008年同期。

第三,消费需求高位稳定增长。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汽车、家电、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消费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实际增速处于历史高位。

(二)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

房价过快上涨得到一定控制。国务院出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量缩价稳态势,预计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出现同比负增长,房价也将逐步回落。

股票市场持续回调。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股市中,沪深两市调整幅度最深。上证综合指数年初以来累计下跌了27%,沪深300累计下跌了29%,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基本与2008年底和2009年初持平。

此外,货币信贷增速得到一定控制,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而且随着汇率弹性机制的恢复,外汇占款造成的货币投放压力有所减小,有利于流动性的控制和引导。经济过热和通胀的预期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抑制泡沫形成。

(三)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物价”格局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物价”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显示,宏观经济主要领先指标在去年11月份达到峰值后持续回调,但仍高于100的正常水平。这种回调除了基数因素外,政策调整效果显现是主要原因,回调幅度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受特殊天气和翘尾因素的影响,上半年CPI呈上升趋势。但从国内看,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在2月达到108.1,创2008年以来新高,此后呈持续回落态势,6月份已经降为98.6。从国际看,受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和美元升值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大多已经走低,短期内通胀压力将有所减轻。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提高。1—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累计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81.6%;财政收入累计达到3.5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这既有去年同期基数低的原因,也是高增长、低物价下经济运行整体效益改善的直接体现。

二、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要警惕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坡的可能性

从下半年走势看,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投资因房地产市场调整也存在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不排除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坡的可能。

(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我国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削减财政赤字、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加上刺激性政策的力度和效果明显减弱,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慢。进入6月以来,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出现下滑。大宗商品综合指数(CRB)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也分别在5月和6月出现明显回落。德国和日本短期经济增长相对强劲,但主要得益于欧元贬值和美元升值带动的出口增长,国内需求增长动力仍显不足。欧债危机改变了市场的整体预期,加上由此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将放慢。

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主权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其成因复杂,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不同,拥有国际流通货币发行权的主权国家出现资不抵债的可能性很小,最坏时可通过“债务货币化”的方式还债。政府高杠杆率的传染性小于私人部门,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某些突发事件或投机性冲击给金融市场带来间歇性动荡,但不至于演变为如同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信用危机、金融体系功能停滞和严重经济衰退。虽然各国经济复苏放缓,但总体经济景气明显好于去年。除非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蔓延,特别是西班牙、意大利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投机者攻击欧元和欧元区国债,引发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甚至欧元区外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债务问题也逐步暴露,否则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较小。

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由于新兴经济体复苏强劲,降低了我国出口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今年1—5月,我国对东盟、巴西、俄罗斯、印度出口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2%、98.4%、53.8%、38.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已占我国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达到51.4%。考虑到发达经济体需求放缓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及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重启,以及去年前低后高的出口基数效应,预计三季度出口增速维持在20%左右,四季度降至10%左右,全年出口增长20%左右,出口总值将超过2008年的1.4万亿美元。

(二)投资增长将随房地产市场调整出现一定幅度回调

现阶段投资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重要乃至主要因素。2000年—2009年资本形成对我国GDP增长平均拉动4.85个百分点,而2009年更是拉动了高达8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受信贷增速放缓和政府投资逐步退出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小幅下滑趋势。政府主导的交通运输、电力燃气和水、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5%左右。去年上半年这三类投资增速分别为56.5%、28.7%和52.1%,而今年1—5月则降低到27.5%、11.3%和24%。中西部地区,去年1—5月投资累计增长41%,今年同期增速回落至27%,也是政府驱动的投资减缓的反映。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0%左右的制造业,今年1—5月累计增速为24.8%,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5.1个百分点。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能实现25.9%的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是重要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将引发投资整体滑坡。根据住房销量与房地产投资的历史关系,投资一般要滞后销量变化3—6个月。受房地产调控和基数影响,年底前后房地产投资将呈下降趋势。2000年—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名义增速为23.3%,其中2009年最低为16.1%。今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2%,如果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平均水平,则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实现20%左右增长。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为四分之一,拉动行业多,若下半年销量和房价大幅度调整,加上信贷紧缩,也不排除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并对增长形成较大冲击的可能。

(三)通胀压力无近忧但有远虑

下半年翘尾因素减弱,新涨价因素不多,短期通胀压力将逐步减轻。从基数看,翘尾因素将在6月和7月达到2.1个百分点的年内峰值,8月份降低到1.6个百分点,以后各月进

一步降低。因此,短期CPI走势主要看新涨价因素。虽然今年粮食产量受气候影响,可能较去年略有减产,但粮食储备充裕和调控能力强,部分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今年来猪肉价格偏低,加上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猪粮比持续走低,养猪亏损问题一度突出,1—5月生猪存栏量一直呈小幅下降态势,5月存栏量为4.34亿头,累计跌幅4.7%。但6月以来猪肉价格在淡季出现止跌回升,养猪达到盈亏平衡点以上,养猪户已经略有微利,预计存栏量降幅将趋小。下半年猪肉价格虽看涨,但涨幅对CPI的拉动应不会超过翘尾因素的减小幅度。

同时,从历史规律看,货币供应量(M1)走势一般领先于物价走势6—8个月。当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超过20%),如果此时经济增长也偏热,则一般会出现明显的通胀(5%以上);反之,则货币高速增长短期内不一定会导致高物价。由于下半年经济增长趋降,因货币供应量快速扩张对物价产生的上涨压力减小。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物价终究是货币现象。由于全球性货币供应的空前宽松,随着经济预期的改善和流通速度的提升,过多的流动性必将释放出来。如果欧债危机影响逐步减弱,出口和投资进一步活跃,则明年下半年物价的上涨压力将再度突出。

总体上看,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短期回调是复苏过程中的高位调整,也是政策主动调整的预期结果,出现典型意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二季度GDP增长10.5%,三、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将延续回调态势,但单季度GDP增长低于8%的可能性不大。CPI也将在7月份左右达到年度峰值。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为

9.5%左右,物价涨幅3%左右。

需要警惕和防止一种可能性不大、又不能完全排除的情景:房地产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僵持后出现明显回落,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出现大幅度回落;欧债危机恶化和扩散,加上人民币升值及有关政策因素的影响,外贸增长也出现大幅下滑。若出现这种内外风险因素“双碰头”的情况,则经济增长短期可能出现大幅度滑坡。对这种小概率事件应有必要的政策工具储备,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做到有备无患。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与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构已经发生积极变化,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基础尚不稳固。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长对政府力量仍有一定依赖,房地产投资存在较大的回调风险,影响外贸出口的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经济运行尚未进入新一轮平稳可持续增长轨道。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在稳定上半年防泡沫、抑通胀成效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化解诸多矛盾和风险,防止出现大的起落,逐步实现经济政策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在不断增强内生性增长动力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十二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应继续以微调为基调,警惕国内外不利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防止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财政政策在逐步收缩政府投资规模的同时,预留必要的回旋余地,包括储备一批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空间等,为

应对需求较大幅度下滑做好准备。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以来控制新增贷款的力度较大,数量型货币调控措施比较集中,基于资产泡沫风险缩小、通胀压力减轻,以及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增加等情况,下半年货币政策不宜继续加大收缩力度。

(二)保持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

抑制房地产泡沫与保持房地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并不矛盾。事实上,抑制泡沫正是为了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近期控制投机性需求、稳定房价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即使出现房地产投资明显回落的情况,对已经出台的抑制投机的政策措施也不能松动。同时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抑制投机与鼓励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相结合。应加快房产税实施步伐,从制度上抑制投机性买房需求,同时适度调整按揭贷款控制措施,支持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市场驱动的商品房增长与政策驱动的保障性住房增长相结合。应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目前保障性住房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约为5%左右,这一比例太小,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之在稳定房价地产投资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合理配置政策资源与市场资源,商品房发展需要政策规范引导,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可以大量引入市场机制。三是需求管理与供给促进相结合。总量和结构供给不足也是引起房价上涨和投机性买房活动增加的重要原因。应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有效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增加城市建设供地数量和住宅建设用地,加快城镇住房建设。

(三)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

今年连续出现的“招工难”,富士康“跳楼”、广州本田“罢工”等事件,反映出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虽然目前这种变化主要还是结构性、区域性的,但可能会形成一种趋势,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面”形成冲击。这种变化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和内需。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加薪潮”可能引发的一些新问题:一是在我国如何着力培育形成一种和谐、合作的劳资关系。国际经验表明,长期对抗性的劳资关系,不仅有损于经济竞争力,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平衡工资增长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最低工资增长过快,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可能会下降,产业亏损、企业倒闭,反而不利于工人就业和生活改善。三是在企业增加职工工资的同时,需要政府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改善劳动者状况,不仅要增加工资、改善福利,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岗位转换能力,努力把改善民生、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增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四)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突出。从巩固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看,需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控制通胀和资产泡沫看,则需要收紧货币,控制流动性过剩。处理这一矛盾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当前市场需求仍处于恢复过程中,至少在明年上半年前不会出现市场需求快速扩张;二是我国国际收支正在向均衡方向发展,结汇导致的人民币投放明显减少;三是证券市场规模较快扩大,金融深化继续发展,对流动性的吸收能力提高较快;四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基于控制货币数量的调控措施收到明显成效,流动性过剩问题渐趋缓解。处理流动性过剩与支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当前的重点是优化信贷结构,引导资金流向有增长潜力的实体经济领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贸易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重点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投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加强和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五)健全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长效机制

农产品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刚性,但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因素较多,短期内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受成本提高的推动,我国农产品价格将呈现持续上涨态势。要使这一过程相对平稳,最重要的是深入实施强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发展,协调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稳定最低收购价及各类市场调控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和价格管理,防止因政策调整因素导致供求失衡,引发市场波动。鉴于当前农产品供求形势及其发展趋势,要继续加强国家临时储备的精细化管理,落实取消粮食及制品出口退税政策;发挥中储粮及地方储粮公司的积极作用,针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灵活调整各项收储措施。扶持生猪生产发展,落实和加强冷冻猪肉收储工作,引导生猪生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健全国内外市场监测体系和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有效防范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负面冲击,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

(六)巩固节能减排成果和工作基础

5.把握经济形势展望未来发展 篇五

进入2012年以来,国内经济运行延续下行态势,并呈现出起伏较大、效益下滑、风险上升、预期不稳等特点,宏观调控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国内经济一直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矛盾局面,“稳增长”和“控物价”也成为宏观政策要同时面对的目标。2012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金融形势,我国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针对2012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波动有所加大的实际情况,央行加强了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的分析监测,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针对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有些专家们认为,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主要体现了五大特征:一是较好地把握了稳健的基调,通过合理的力度和节奏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涵义和特征。自年初以来,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确保流动性供应,先后两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时发出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为提振信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兼顾了货币政策几大目标的相对平衡。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几方面都兼顾到了,较好平衡了几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是今年货币政策操作总体注意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搭配,仍以数量型工具为主。201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大手笔”频频,除了降息、降准,利率市场化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也有所扩大。准备金率下调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总体季末对流动性需求较大,数量型工具有效“熨平”了流动性不同阶段的波动。

第一季度,受外需较为疲弱等因素影响,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少于上年同期。央行一方面主动调减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量,另一方面适当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流动性调节作用,在2011年1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2月24日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度水平。同时,继续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宏观审慎工具的逆周期调节功能。针对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调、1月份贷款相对少增的状况,适时调整了有关参数予以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不久后,央行再次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随着物价水平的回落并趋于稳定,“稳增长”的意义更为显著。5月中下旬,国务院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此,一系列新的政策开始酝酿,央行先后于6月和7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为“稳增长”提供保障。在有效发挥公开市场的预调和微调功能方面,央行在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预期有所波动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加强与其

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保持操作利率大体平稳,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四是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操作结合在一起实施,这是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操作的最大特征。这样一来可以加大降息的力度,二来也有在市场实践中积极试水利率市场化之意,其中尤其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之举对市场影响很大。今年以来,接连几个月回落至相对低位的CPI数据,为政策的微调预调留出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自2012年6月8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在积极“稳增长”同时,开启了利率市场化大门,具有重要意义。此后不足一个月,央行再次宣布自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同时要求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五是货币政策操作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紧密结合,有效加强了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央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增强资金实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夯实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①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稳健”基调下,以其丰富的内涵进一步为

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上半年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一是主要从央行此举对从股市、楼市、银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央行此次下调准备金率缓解了流动性紧张,但并无进一步措施表明货币政策发生逆转,此次流动性放松的信号,可能会对股市产生利好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流动性增加后,必然有部分资金进入楼市。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在降低了资金成本、缓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格局的同时,促进信贷增长,有利于保进银行信贷总量增加,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但在理性预期的前提下,市场在政策调整之前己预期到央行操作,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不会引发市场很大反应。二是影响货币政策因素,2011年货币政策以控通胀为主要目标,CPI增速回落为货币政策释放操作空间。今年影响货币政策走向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走向仍存在较大变数,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将继续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

(一)国际影响因素。希腊债券有序性违约、全球大部分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等因素均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二)国内影响因素。楼市、进出口、地方融资平台、CPI等因素在2011年中显著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类型和操作时点,今年实体经济的增长前景仍然是货币政策的决定性因素。②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我比较认同未来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基调的说法。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开始显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未来经济增速有望逐季反弹,不会大幅下降。考虑到目前我国M2与GDP之比较高,为避免通胀预期反弹和房价大幅上涨,货币供应增速不宜

过快。综合考虑,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基调,并进一步增强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操作上朝着合理增加流动性并促使市场利率下降的方向继续微调。③

6.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六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趋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展望2013年,国际环境总体上呈现政策宽松、温和复苏格局,国内换届周期、投资周期、以及政策空间较大等因素,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建议2013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一、2012年经济形势基本特征及全年预测

1、稳增长政策保证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逐季减速的态势,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窗口明显拖后。受出口下滑、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乏力三大因素的拖累,工业生产持续放缓,并造成GDP增速逐季减速并逼近年初预定增长目标,一、二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8.1%和7.6%。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见效,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除出口未见起色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两个经济减速因素已经出现转折苗头。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延续减缓态势,四季度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全年GDP增长7.8%左右,高于7.5%的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起到了显著支撑作用。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2%,增幅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一是民间投资增速较快。1-8月份,民间投资增长25.1%,高出全部投资增速4.9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减慢但保障房投资增长较快。1-8月份,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650万套,开工率为87%。三是新开工项目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清洁能源和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为民生消费服务的轨道交通项目等倾斜。初步预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结构改善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同比增长20.6%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增长15.9%左右。

3、新增就业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市场实际增速保持平稳 与以往经济下行阶段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就业和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没有随经济减速而下滑。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18万人,超额完成全年900万新增就业目标。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7%和12.4%,均高于GDP增幅。在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比去年同期减少2.7个百分点;但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幅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年名义增长14.1%左右,实际增长11.6%左右,与上年持平。

4、进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国际贸易份额继续提高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恶化,新兴市场国家

1经济减速,导致我国对外出口整体呈现下行走势。同时,内需明显放缓,进口品价格下降,进口增速回落更大。1-8月,外贸出口增长7.1%,进口增长

5.1%。外贸顺差明显扩大。1-8月,贸易顺差1206亿美元,增加31.8%。尽管当前我国进出口增速显著下滑,但由于世界经济减速,对全球其他国家同样具有深刻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仍然有所提高。新出台的支持外贸8条政策的效果将在四季度显现,预计全年出口增长7%左右,进口增长

6.1%左右,贸易顺差达到1800亿美元,增长17%。

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明显缩小,生产者价格连续下跌

受前期国家物价调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国内经济减速使得总供求矛盾缓解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呈逐月走低的态势。受美国等国家旱灾和国内虫灾影响,近期国际玉米、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部分食品价格出现反弹;美欧日等国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回升时间窗口将前移,预计全年CPI同比上涨2.7%左右。由于库存压力较大、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工业品价格继续走低,预计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下降1.8%左右。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资外贸增长出现深幅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世界多数国家今年均出现增速减缓压力。国际上唱空中国的多种论调尘嚣甚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国吸引外资出现了多年罕见的严峻局面。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对加工贸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此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欧美部分国家大选年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尤其是美欧对我国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影响巨大,对我国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冲击。

2、工业企业经营异常困难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恶化势头,许多企业反映现在的情况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困难。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增幅同比减缓31个百分点。同时,已经有大批企业出现亏损,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同比分别增长25.4%和67.1%。目前企业经营困难,一是受到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二是企业普遍难以消化不断上升的劳动力、融资、环境保护等成本压力;三是大多数行业都面临沉重的“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多数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阵痛期。

3、银行不良贷款连续3个季度上升

经营困难使企业资金链十分紧张,民间借贷风险开始暴露。债权人为防止债务人违约导致损失,不得不加紧催帐,使本已举步维艰的债务人雪上加霜,经营难以为继,有的干脆一躲了之。商业银行出于对自身资产的担心,加大了向企业和地方政府催债的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资金链恶性循环。截止到2012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4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5亿元,增长8%。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4、稳房价和稳增长政策面临两难选择

当前,房地产调控纠结于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漩涡中,进退两难。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业的繁荣。因此,在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情况下,“松绑楼市、拯救经济”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住房作为最基本的民生诉求,由于前几年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使得大量民众对房价高涨带来的生活压力怨声载道。如果放松房地产调控,一旦房价大幅反弹将导致失信于民的社会压力,近几年的调控成果也将毁于一旦。既要稳经济,又要稳房价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最敏感、也最为棘手的难题。

5、经济持续减速可能导致就业矛盾反弹

受出口产业不振、企业订单量锐减和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浙江、江苏等劳动力输入省份开始出现零星的农民工返乡现象。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调查数据,二季度劳动力的求人倍数较一季度小幅下降,由1.08下降为1.05,表明整体就业市场需求在减少。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调查数据中就业指数今年首次下降到荣枯临界点以下的49.1%。因此,下一阶段失业问题或将日益凸显并成为政府调控政策关注的重点。

三、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1、全球经济有望继续温和增长

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但有利因素逐渐增多。一是智能化等新技术进步、能源价格较低、QE3宽松政策等支持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强。二是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有助于遏制欧债危机的扩散。三是印度放开零售、航空和广播电视等行业外资持股比例,将增强外资进入印度市场的信心,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推进远东开发将加速其“新经济”进程。当然,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将面临“财政悬崖”风险,日本与周边国家挑起领土争端,金砖国家整体发展势头减弱,全球定量宽松背景下通胀压力上升等。

2、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政府换届将进一步调动全国上下的发展热情。二是我国财政赤字率较低、减税空间较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企业融资成本都很高,扩大内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仍然较大。三是“新非公36条”42部门细则的政策效应将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四是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以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将有利于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五是自贸区建设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将推动形成我国对外贸易新格局。当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有待恢复,“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任务仍然艰巨,房地产市场调控两难,以及产业升级仍缺乏新的增长引擎等问

题。

3、2013年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综合上述国内外环境利弊因素分析,经模型测算,预计2013年GDP增长8%左右。重工业增速有所加快,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6%,进口、出口分别增长6.5%和7%,外贸顺差20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保持小幅顺差;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1%左右;就业市场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状态,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略降。

7.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七

全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

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2015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一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资源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仍处在调整探底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大幅快于传统制造业。三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延续近两年高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表现尤为抢眼。

三大需求趋于平衡发展,内部分化逐步凸显。2015年以来,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出口增速换挡,三大需求趋向平衡发展。2015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4%,高于投资15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三大需求内部看,分化逐步凸显,萧条与旺盛并存。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月度投资已现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制造业投资缓中趋稳。消费方面,网上商品零售、通讯类商品、旅游等领域消费高速增长,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贸易出口保持正增长,而加工贸易出口大幅下降,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下降。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显著,多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产业基础好、结构多元化、调整步伐快、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一些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下行速度较快。重庆和贵州两地逆市上行,实现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长,领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相对平稳,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长区间;辽宁、山西等资源型、重化工业大省下行压力较大,减速幅度大,增速低于3%,甚至其省内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情况极不乐观。

企业景气分化,同一行业内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上市企业紧抓市场、政策机遇,发挥其规模、品牌等优势,发展相对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广的传统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生存难、转型难的困境。

民生持续改善,收入就业指标表现较好。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5.2%。居民收入实现了“两个高于”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到16367元,同比实际增长7.7%,高于同期GDP增速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1%,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1.3个百分点。

价格水平总体平稳,结构性通缩压力加大。受新拉涨因素不足,及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均低于2%,个别月份低于1%,物价总水平平稳。但受国内需求总体偏弱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生产领域中原材料、燃料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45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较大,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风险已较为突出。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2015年1~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4.7%,较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更低,新开工大项目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受到融资平台清理、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经济增速下降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资金来源受限,致使部分稳增长措施难以落地。同时,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主动服务意识差,仍然存在投资项目需要各部门串联会签审批现象,审批环节多、行政效率低也影响稳增长措施的落实。

二是市场出清困难。

截至2015年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5个月负增长,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负增长记录,且伴随经济增速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局面缓解难度进一步加大,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1~10月份,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到386.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47.5%。去年10月份,全国22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有所上升。其中钢材市场库存总量830.81万吨,比上月增加26.93万吨,上升3.35%。当前急需通过市场出清恢复市场供需平衡。但受过剩产能行业重资产技术经济特征、地方政府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化解产能过剩和清除“僵尸企业”仍面临种种困难。大量资源固化于产能过剩行业,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

三是就业压力逐步凸显。

2015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就业稳定,但受资本市场波动、总需求低迷影响,非制造业的景气度也在下行,去年10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已较7月份的年内高点降低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部分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目前勉力维持的就业局面可能会被打破,部分隐藏性失业可能会显性化,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可能将对2016年的就业稳定造成影响。同时尽管网上商品零售、快递等新兴业态创造了部分新的就业岗位,但也必须注意到网店对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和显著的替代效应。调研中反映,图书、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实体店受到冲击最大,部分实体店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关闭潮。部分传统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降,这对相关群体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四是金融风险加大。

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效益恶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等实体经济的问题开始向金融领域传导。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逐季上升趋势,目前已经连续16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由2012年第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50%,三季度进一步升至1.59%,环比上升0.09%,同期拨备覆盖率由287.40%下降到190.79%。融资难融资贵也导致部分地区非法集资问题抬头。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导致金融风险上升。

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2016年投资增长可能降至9%左右。

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一是企业经营景气度下降影响投资积极性。研究发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变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解释。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较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恶化抑制企业扩大投资。且上半年受益于股票市场持续活跃,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若去除其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利润数据显示的还要差。二是产能过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资动力不足。从2015年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且伴随经济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三是高新制造业规模尚小,难以提供足够投资支撑。全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出全部制造业投资近4个百分点,但其占比不足10%,对制造业投资增长拉动较弱。

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一是当前的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虽然去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增速连续多月提高。但从资金来源看,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都连续多月负增长,仅有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正增长。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去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上行是结构性上行而非整体上行。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景气上行更多,三四线城市低迷。从房屋购买结构看,改善型住房景气度高,而刚需房和高端房类的景气度相对较低。10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出现下降。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能回落2个百分点。一是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2016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再次下降,则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将受到极大约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新预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资竞争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

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2015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7%,高于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但年度比较来看,却是持续减速。二是受失业显性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信心可能有所减弱。三是一些热点消费可能减速。首先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效应减弱。其次,2015年受黄金价格波动及股市波动引发的避险情绪增强的影响,三季度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金银珠宝类消费大幅走强,平均增速达到13%,但不具有可持续性。

出口可能略高于2015年。

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10月份报告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复苏会有所减弱,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二是政策环境优化和低基数可能提高出口增速,进口可能低速增长。2015年进口之所以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进口数量降幅不大。预计2016年进口数量将窄幅下降,价格影响降低,进口实现低速增长。

总体来看,2016年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2016年宏观政策选择

2016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仍是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平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供需两侧发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第一,建议进一步扩大赤字规模,提高赤字率,新增赤字主要用于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第二,建议考虑加大中央国债发行规模,并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继续适时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为地方腾出部分空间用于其他领域支出,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供给,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进一步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交通、水利、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第四,适当加大针对东北地区及其他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配合其他相关政策,增强其自主增长动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松紧适度。第一,建议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在资本外流增多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在保持汇率总体走势基本稳定的大局下,根据市场情况,继续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减轻出口部门压力。第二,稳定股票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宽进严出,防范资本大规模流出风险。第三,发挥好定向调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规模,支持重点领域建设。

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各类企业成本,引导“双创”活动走向纵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8.捷克经济形势及中捷合作展望 篇八

一、捷克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

(一)经济运行特点

1、复苏持续巩固,增速屡创新高

捷克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捷克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4.0%、4.5%、4.7%、4.0%①,连创2007年四季度以来的增速新高。实际GDP环比增速分别为2.4%、1.0%、0.7%、0%,连续6个季度保持环比增长非负。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二、三季度捷克经济同比增速均居欧盟成员国首位,三季度高出后者总体增速2.6个百分点。

2、内需较为强劲,外需复苏明显

2015年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2%,继续维持3%以上的高位增速,其中,家庭消费支出增长2.9%,政府消费支出增长3.9%。投资支出同比增长4.9%,较三季度回落。货物及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增长7.0%。

3、各行业普涨,工业增速领先

四季度数据显示,除农业受气候影响增幅为0外,其余主要行业均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工业(含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酒店和运输、信息及通讯、金融及保险等行业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6%、4.7%、2.7%、8.3%和1.6%。工业是捷克的国民经济支柱,2015年工业总产出月度同比增速均值为4.1%,其中增速最快的领域为机动车及轨道交通设备、服装、其他制成品、铜及塑料制品、制药、电器设备,增速分别为11.5%、10.7%、10.5%、9.8%、8.9%。

4、劳动市场持续转暖,通胀率保持低位

近年捷克国内就业持续转暖,已基本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2015年失业率逐月递减,季调后11月、12月及今年1月均为4.6%,为2009年1月以来新低。物价在年中小幅上升后回落,全年通胀率仅为0.3%,较2014年回落0.1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

5、政府负债率下降,财政盈余及外汇储备攀升

至2015年三季度末,捷克政府债务总规模为1.831万亿克朗,占GDP比重为41.42%(欧盟上限为60%),较一季度下降0.41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政府实现财政盈余,三季度末盈余规模达到104.5亿克朗,占GDP比重为0.91%,较上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捷克国家银行(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捷克外汇储备逐月上升,截至12月31日,外储总规模为595.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32.6%。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走势预测

1、有利因素

一是工业生产仍较强劲。2015年12月制造业PMI指数升至55.6,高出上月2.4个点。二是市场信心处于高位。今年1月综合经济信心指数升至98.4,创2008年6月以来新高,2月小幅回落至97.1。三是居民实际收入增加。失业率处于历史低值,通胀处于极低水平。四是对外出口有望保持稳定。

2、不利因素

一是外需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捷克主要出口目的国中,德、法、波兰等国经济均增长乏力,中国需求持续减缓,俄罗斯经济表现低迷,整体外需尚无快速提升迹象。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捷克工业生产恢复将继续产生不利影响。捷克钢铁联合会统计显示,2015年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下降2.9%及1.8%,仍低于2008年经济危机前水平。预计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小幅下跌,势必对经济增长带来拖累。三是欧央行货币政策的负溢出效应。欧央行若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力度,将加大捷克央行稳定汇率的难度,不排除克朗兑欧元小幅升值的可能性,将对捷克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今年捷克经济仍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不过,鉴于捷克经济自2014年方从连续两年衰退中低位反弹,2015年较高增速态势难以持续。IMF预测,2016年捷克经济增长2.6%,低于2015年的3.9%,但仍高于2014年的1.98%;欧央行2月预测增速为2.7%;欧委会2月预测为2.3%。

二、中捷双边政治经贸合作现状

(一)双边政治外交关系深化发展

近年来,在双边共同积极努力下,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国际事物及双边经贸等领域保持着友好合作与交流,捷克已成为中国在中东欧重要的伙伴国之一。2015年9月,捷克总统米洛斯·泽曼接受中方邀请,力排美国及欧盟反对,出席了中国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成为唯一参与该活动的欧盟成员国总统及西方国家领导。2016年3月28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捷克,是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其间两国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聲明,并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两国关系已迈上历史性台阶。

(二)双边贸易增长迅速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对捷克进出口贸易额为110亿美元,较上年微增0.3%。其中,进口下降6.9%,出口增长2.9%。2015年中方对捷贸易顺差54.4亿美元,较上年扩大8.5%。2016年1月数据显示中捷贸易出现下滑,进出口总额9.05亿美元、同比下降7.3%,其中出口下降0.2%,进口下降23.9%。从进出口产品结构看,我国对捷克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机电设备、光学、摄影及测量设备、服装、非轨道运输设备等,进口产品包括机电设备、机械、非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光学、摄影及测量设备、造纸木材及其他纤维材料、橡胶及相关制品。

(三)双边投资合作潜力较大

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捷克非金融类投资存量仅为2.4亿美元。与此同时,捷克对华直接投资项目不多。截至2014年的4年内,来自捷克的FDI累积仅0.73亿美元。目前两国相关合作积极,未来双向投资潜力较大。2015年4月,“捷克魅力周”在上海举办。7月,中国大型经贸投资团访问捷克,并与捷克工业联合会在布拉格举办了中捷贸易投资环境说明会。11月,“2015中国投资论坛”在捷布拉格举行。中国华信是目前在捷克投资金额最大的中资公司,对捷投资总额超过45亿元。

(四)中国赴捷克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捷克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赴捷克旅游人数达到28.5万人,较上年增长35.1%。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三季度的消费额首次超过消费大户俄罗斯游客。目前,中国游客对捷零售业的意义日显重要。捷通社报道,为吸引中国游客,捷克布拉格一家购物中心在当地孔子学院帮助下取名“高特瓦”(捷语名Kotva),成为首家拥有中文名称的实体商店。目前中国在捷克旅游客源地中排名第十,在游客人数方面增长最快。2015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年,预计两国旅游市场合作开发将进一步加快。

(五)中捷在文化、科技及教育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

文化方面,2014年10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捷克共和国文化部2015—2018年文化合作议定书》、《关于合拍大型系列动画片〈熊猫和鼹鼠〉的合作协议》。科技方面,2014年6月,第二届中捷卫生论坛在天津举行。2014年10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捷克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中捷两国医疗卫生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11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12—2015年教育交流协议。此外,2014年8月,第二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和中国投资论坛在捷成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正式落户捷克。

(六)当前中捷在贸易、投资及合作机制上尚存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双边贸易失衡状况难以有效改善。2015年中方对捷贸易顺差扩大8.5%,占双边贸易额的比重高达50%。目前看,中国扩大对捷商品进口需求的空间不大,双边贸易失衡状况明显改善的可能性较小,势必给双边贸易关系带来一些压力。二是双边直接投资关系不够紧密。投资主要为个别项目支撑,尚未形成产业间联系。总体规模较小,易波动。如何通过产业合作密切投资关系、优化投资结构是双方需要着力的主要方向。三是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化不足。目前双边经贸合作仍仅限于WTO框架下的自由及便利化安排,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有限,应进一步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尽快开启可研及谈判。

三、中捷合作前景及建议

(一)合作前景广阔

捷总理索博特卡在“2015中国投资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捷克和中国的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捷克愿积极配合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中国企业登陆欧洲的桥头堡。目前,中国与捷克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首个合作项目是建立北京与布拉格直达航线(海航),该项目已于去年9月23日正式启动。其他商务合作及投资成果还包括:中国银行在捷克设立分行、华信能源收购捷克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入股捷克的金融集团、啤酒企业及传媒集团。此外,捷克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通勤客机“L-410”在中国拥有大量潜在客户,有望在中国短途客运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关于中捷共建科技园产业区的可行性也已展开讨论。

(二)推动中捷务实合作的政策建议

1、密切及深化中捷关系,推进两国政策协调,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区域合作

捷克是中东欧重要发达经济体,在欧洲的工業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在经贸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两国政治和外交关系,增加政治互信,促进高层互访,实现政策协调。与此同时,应积极完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16+1”合作机制,加深与东欧国家联系与合作。

2、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中捷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及未来时期,应重点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形成的良好合作环境,深入挖掘双边经贸发展潜力。贸易上,一方面,捷克长期对华保持贸易逆差,具有提高对华出口的内在诉求。可增加对捷克高技术机电设备、精密仪器及木材橡胶等优质产品的进口,进一步优化两国贸易结构,努力实现贸易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可利用当前捷克经济持续转暖、国内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增加我国高科技装备制造业、机电、运输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轻纺工业品等传统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双边投资方面,在积极引进捷克企业来华投资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赴捷克开展直接投资,特别是对具有逆向技术外溢潜力的重点工业企业、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3、继续加强中捷工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开展对捷克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成功经验的研究工作,加强与当地官方及成功企业合作交流,探讨成功模式与案例。组织相关机构赴捷调研,探索捷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合作交流模式,积极利用与实践捷方经验,努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

4、积极推进中捷文化合作交流及民间往来

继续发展中捷旅游及文化领域合作,在更高起点上不断开拓中捷教育文化双边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针对中国面向捷克的旅游、教育、探亲访问等交流活动的持续增加,建议捷方考虑简化对中国公民的签证程序,促进双边人员流动和民间往来。

注:

①根据捷克统计局3月4日公布的最新季调后数据。

9.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九

2013年注定会被后人记住,是因为18届三中全会。这是习李新政纲领性的会议,被寄予太多关于改革的厚望。中国十年一度的政治周期也由此拉开大幕。本届政府在驾驭政治和经济上展现了与上届政府截然不同的强势与老练:反腐风暴打到老虎,利益集团人人自危;经济层面重归市场,不再过度而笨拙的“见招拆招”。具体到房地产领域,居然第一次被冷落,让人有政策落空的感觉,其实中央政府恰恰意在釜底抽薪,意在让市场消化,通过“长效机制”来解决久病不愈的痼疾。此时无招胜有招,相比之前的“越调越涨”,这回并没有针对性的“国几条”却给人以更加严肃的信号,反而令人警醒。

中国房地产的问题不在房价,而在投资出口与民生保障。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实体经济不振,而在经济转型与在世界格局中的重新分工定位。解决房地产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办法也绝不能是用粗暴的行政手段去硬性掉头,中国智慧在于“事缓则圆”,解决房地产的问题也需要靠时间来消化,这我想就是“长效机制”的要义所在。我们关注到本届政府的着力点在于金融市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这明显是把蛋糕做大的思路,倡导混合制经济,也是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民营经济,国进民退多年后,整体经济的活力终究还是需要来自民间。在美国经济强势复苏而整个新兴经济体面临发展受阻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能源高度依赖国而同时又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社会不公问题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大国地位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挑衅时,我们应该相信中央改革的决心,而至于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效果,我们也许还不能简单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评价,更应该相信凭借中国地域广阔的腾挪空间,凭借强政府以及三十年改革的积淀,这艘大船或许可以避免走进那些被西方经济学家断定的“中等收入陷阱”。而至于房地产,这些年房价的上涨有着更多抵御通胀和资产避险的意味,当无处可去的资金找到了更好的方向,洪水退去,堰塞湖之危也就自然解去。

房地产的现在和未来是怎样的呢?在2013年,我们一方面看到地王频出,面粉贵过面包已成常态,资本仍在源源不断的流入,而千亿军团已扩大到接近十家,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行业性的恐慌,鬼城从鄂尔多斯传染到了温州,还有更多的城市在加入,开发商纷纷逃离三四线回归一二线,为了回归一线甚至可以不要利润!进入2014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还有一个层面的恐慌也在蔓延,房地产商们究竟还能再卖几年房子,除了卖房子这个行业还能做些什么?还有,新型城镇化与我们熟悉的城市化究竟有什么差别?未来真正有使用需求的客户会是谁?而新一代的客户们究竟在想什么?移动互联时代会对传统的房地产业造成什么样的颠覆?万科在向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这样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巨头与新锐甚至90后的潮人马佳佳取经,南派的开发商们如龙湖、绿城、花样年等已经开始思考物业与社区商业的网络价值,受电商冲击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们则在思考该如何利用大数据和O2O。所以关于房地产业的未来还真不是房价的问题,这个古老而又复杂的行业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如果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些,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预判,房地产开发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房地产业本身将会体现出更多服务业的特征,房子将作为一个体现使用功能的空间去服务于其使用对象,通过服务去获得价值,这才应该是作为服务业的房地产应该做的事情吧。

当我们把预测的时间缩短到未来十年,我们将看到一个纠结而挣扎的十年,不论是名列TOP100的大公司还是区域性的中小企业,求存求变是共同思考的问题。缘起于上一届政府的宏观调控,再加上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让金融工具不断完善,地产与金融的结合变得从来没有的紧密,金融地产甚至地产金融化已成行业共识。当“卖楼花”的期房模式被政策逐步限制,销售杠杆被一步一步的削弱,当土地成本的不断高企并已占据开发成本的大半,当开发商们意识到相比保价更有意义的是保量保现金流时,房地产行业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暴利”行业,千亿龙头们更像是房子流水线的制造商,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指望的也不过一些关系资源所带来的“特殊”利润,此时也只有通过金融去重构杠杆,才能看到一个合适的资本收益率。另外的突围方向是产业地产。商业地产先行却很快催生了一个更快的泡沫,在大多数开发商还没搞明白该如何去做运营时,他们就面临着同质化严

重、招商资源匮乏、人员成本持续抬高的局面,开业就赔钱,散卖就死,而持有就会沉淀大量现金,真是两难境地。此外,还有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工业地产、园区地产、养老地产、物流地产等等,很多都逃不开“挂羊头卖狗头”的尴尬,无非就是制造些概念换得土地上的优惠,但也有智者,真正找到了地产之外的产业内涵,发现真正的蓝海。这就是地产未来的十年,在转型中寻找各自的定位,地产金融将是其中最大的推手。剩者为王,善于利用工具者将会游的更好。

回顾2013年,我们看到了很多地产金融领域的创新。开元酒店REITS香港上市成功,凯德REITS收购首地大峡谷,国投瑞银公租房REITS寻求上市,高和资本私募REITS收购丹阳大厦,华贸写字楼也通过境外结构在香港REITS上市,这让国内的商业地产资产持有者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此外,华润推出停车场基金让车位不再是鸡肋资产,海印股份“二房东”业务发行资产证券化,光耀东方联合中融信托收购中电信息大厦,国开金融成立拿地基金公开北京夺地,而万通则联手华润信托完成了中服地块的土地证券化!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正在倒逼各路金融机构由简单的纯债权投资转型进入夹层甚至股权投资,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而资产证券化也在本届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也成为最热的话题,中信证券甚至拿出了自己北京和深圳的两处自有物业打包来做资产证券化的抢鲜,只因为他们明白这会是一块多大的蛋糕!2013年地产金融领域的创新甚至催生了一个个地王,资金在主动向大品牌开发商投怀送抱,跳过抵押贷款的框架直接作为股权投资为开发商配送拿地子弹(作为一种制度的选择,大多数这样的架构也是以地产基金的方式来实现的),资金杠杆从拿地环节就开始构建已成为大型开发商和金融机构们抢夺资源的必然选择。进入2014年,我们甚至发现万科入股徽商银行(还有传闻中与腾讯联手组建前海银行),恒大收购华夏银行股权,世茂收购申银万国股权,越秀收购香港创兴银行,地产商显然已不甘于处于价值链的末端,积极参与金融体系重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一场由地产商与金融机构主动靠拢的合围,让地产金融创新如井喷般爆发。

与此同时,当时间来到2013年,地产基金已不再是个新鲜而高深的概念,星星之火已在全国范围散播!在各大主流地产商的战略版图中,我们发现地产基金已成标配,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现已由南向北在贯彻人心!当各类开发商开始思索转型,地产基金为他们开阔了思路,GPLP结构正在引领技术、资源与资本快速融合。还有越来越多出身于地产行业或者金融机构的职业经理人、操盘手投入地产基金创业的行列,律师、代理行、顾问公司、二手房中介、炒房团、煤老板、小开发商、小贷公司等相关行业的各类人等也在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他们带来层出不穷的创新,也带来无数的新问题。地产基金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是专业性,当这个行业已经大到鱼龙混杂、混淆视听时,地产基金的专业化已构成生存的必要条件!2013年,独立地产基金管理人更加重视他们的品牌维护,一些优秀的地产基金已经开始形成好的退出案例,投资人开始有了选择的依据,一些机构投资人开始入场,专业的力量得到了资本的尊重,好的地产基金有了爆发的前提。

在2014年的年初,与“中诚信托到期无法兑付案”同时爆出来的负面消息还有“星浩资本的投资人纠纷案”,地产基金的野蛮生长时代留下的烙印在这个事件中显现无遗,人们一边在猜想着信托的刚性兑付将以何种方式打破,一边在讨论着地产基金的高收益到底应该基于怎样的投资逻辑,而地产基金管理人们则需要思考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投资人。不可否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地产基金仍在做基于债权融资的投资,做的是被有牌照的金融机构风控屏蔽掉的项目,承担着相对更高的市场的风险。而在这个市场草创之时,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彼此都还无从建立信任,一些外部的贴牌,大佬的站脚,以及为了迎合短期资本偏好的高收益承诺,就都成为吸引投资人的必需,而这些其实根本无法证明一个基金的好坏,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2014年,人们预料信托行业会出现大量的兑付问题,人们对地产基金行业的担心甚至超过信托,毕竟这一年并不会是地产行业的丰年,毕竟地产基金行业的根基还无法承受太大的波浪。不过,就像所有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一样,在这样的危机中我们仍然看到的希望,那就是投

资人的理性回归,投资人将更加关注风险,更加关注项目本身,更加关注基金管理团队的投资和管控能力,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会获得更多的投票。

2014年,主动管理会是整个大资管行业的主题。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让银行都感受到了威胁,金融脱媒化在加速,资金端与资产端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快速消灭,套利空间在迅速收窄,金融机构躺着收钱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随着主动管理的深入,摆在各家金融机构面前的问题就是管理的深度,构建自己的资产管理团队是各家都在积极准备的事情。具体到地产金融领域,会出现一个大地产基金范畴,也就是说除了资金来源会有不同,各家进行投资的方式会更加趋同于地产基金(实际上中国的地产信托就是地产信托基金),比拼资金渠道、资金成本、项目资源的同时,也在比拼着资产管理能力的高低。仅就地产金融范围,我们坚定地认为出身于地产行业的地产基金管理人具备更加深厚的行业基础,也更有机会去挖掘资产的价值,应该在这个大趋势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从今年开始会有更多地产基金会回归到股权投资的主路上,会有更多精彩的地产金融创新案例由他们主导产生。

2014年,我们相信中国仍是全球最有活力和最有机会赚到钱的市场,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富裕阶层既会做全球的资产配置也会把主要的投资仍留在中国这块热土,为他们进行财富管理仍就是一个巨大的金矿,财富传承的更迭正在进行时,家族财富如何有效管理和继承是个大课题,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我们认为作为这些年最具保值增值意义的资产,房地产仍会是富裕阶层的重要选择,地产投资仍是可选不多的稳健性高收益投资。房地产行业仍有值得挖掘的宝藏,在整体经济转型中作为事实中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还将被赋予稳定器和提款机的重大责任,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仍然需要房地产的协同,超级大城市的形成仍然没有停止,仍会带来大量更新和重建的机会,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分工和细化将对城市的功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会发现房地产除了住宅之外还有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丰富,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房地产会出现

更多的细分市场,出现更多的盈利模式,行业也会出现专业化分工,会有更多专门做设计的、专门做建设的、专门做运营的和专门做投资的各类专业公司,盈利模式会更加清晰,也更需要金融工具的支持。

10.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篇十

在稳健型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20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1%,投资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较明显的遏制,通货膨胀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调控、可承受的范围,消费增长稳中趋升,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总的看来,年宏观经济运行是“有惊无险”,经济避免了一次因投资过热及经济变量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增长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展望20,在“双稳健”的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回落,达到8-8.5%,投资和出口双双将出现明显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水平,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一、2004年宏观经济回顾

(一)2004年宏观经济面临两大不稳定、不健康问题

一是重化工业继续加速增长且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影响经济的平稳协调增长。中期以来,工业增长明显提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轨道,其主要推动力是重化工业的加速增长,中国工业发展進入到“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新阶段(这明显区别于改革前以国家主导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时的重工业增长)。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前期的10-13%上升到最近两年多来的18%左右的高水平(见图1)。一批像汽车、电力、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进入高增长阶段,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2004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连创新高,重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在2-4月份连续3个月超过20%,1-6月累计增长达19.7%;且上半年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6.1%,比上年的75.3%又提高了0.6个百分点。重工业快速扩张导致相关的能源供给和运输均出现了高度紧张,说明重工业开始出现过热现象,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与房地产相关性强的重型工业投资增长过猛、产出增长过快。一些重化工业产能的过度扩张(其中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的能耗高、污染大),对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是内需的两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增长态势,而且投资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存在相当大的扭曲问题。现阶段,过度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投资高增长如果得不到最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容易产生下阶段的产能过剩及投资的低效率;二是重化工业低水平投资扩张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瓶颈问题,并对下游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三是投资的低效率扩张不仅将造成新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加大金融风险,而且因为无法持续而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降低经济增长的宏观效益。

因此,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遏制经济增长中的这些不健康、不稳定性因素,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宏观调控也由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回顾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投资增速逐季放慢,显现宏观调控的阶段成效。2004年1-11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9274.32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8.9个和2.1个百分点。从近几个月的投资运行来看,投资增长的降温有所反复,但总体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月度增长趋势图分析,投资增长的调整至少将呈现“两波”调整,第一波调整出现在3-5月,5月投资增幅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经过两个月的反弹,8月份又进入第二波调整,9月份的再反弹,原因是前两年基数偏低的作用,剔除基数的影响实际也是回落的,10月份和11月投资增长(分别为26.8%和24.6%)再次回落说明第二波调整将会继续。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0亿元左右,增长23%左右,低于去年26.7%的增长水平。

2.工业增长前高后低,降温效果明显。在重化工业化过程显著提速的作用下,上半年工业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高,增长17.7%,其中有3个月增幅接近20%。下半年以后,随着以控制一些重化工业过热和房地产过热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长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走势。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911.08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我们认为,目前工业增长调整基本到位,从增加值增长来讲,主要是重工业降温明显,6月份以后,重工业已持续5个月回落到18%以下,降到16-17%的正常快速增长水平,相比而言,轻工业增长则一直保持15-16%的增幅,从而导致轻重工业增长差距缩小、结构趋于协调。而从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来讲,一些过热的重化工业投资增长逐季显著回落,初步实现了“软着陆”。初步预计,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去年低0.3个百分点。

3.消费需求稳中趋升。2004年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稳步小幅回升趋势,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387.60亿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2004年消费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实际消费增长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快。1-11月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二是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下半年后农村消费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以来受粮食丰收和粮价大幅上升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从而明显刺激了农村市场的活跃。三是住房、汽车和电子通信三大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3%左右,实际增长10%左右。

4.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贸易略有盈余。2004年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超出年初的预计,贸易进出口出现连续第3年超高增长。即入世以来的贸易爆发性增长的格局继续保持,对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1-11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383.7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06亿美元,进口5087.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7%和37.3%。二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外贸进口在下半年明显回落,由此使上半年贸易逆差的形势得以扭转。1-11月累计贸易顺差208.35亿美元。三是外资企业主导出口的局面进一步强化,1-11月份,外资企业实现出口额302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7.05%,比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四是粮食类、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对国际的依存度继续明显提高。我们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5830亿美元和560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6%,贸易顺差230亿美元。

&nbs

p;

5.收入增长中城镇有所放慢,农村明显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于前几年有所放慢,前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而一季度实际增长9.8%,上半年实际增长8.7%,呈逐季下降的态势。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放慢相反,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前3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1-9月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958元,增长24.9%。二是得益于税费负担的明显下降,前3季度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2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元,下降33%。

6.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在我们看来,2004年以来的CPI明显上升,并不表明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主要的问题是投资品的大幅上升(局部行业过度的非均衡扩张所致)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显著压力。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只是降幅有所缩小。1-11月份累计CPI同比增长4%中,食品类的贡献率超过了80%,扣除粮食合理上涨因素的CPI增长不到1%。

粮食价格以及食品价格的明显上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社会可以承受的。合理性在于,前期粮食下跌过多,前几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的过度下跌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而主动地减少播种面积,并不是粮食短期或中长期生产能力不足。粮食的上涨不仅符合预期,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日益失衡的城乡收入差距。说粮食上涨及食品价格上涨是社会可承受的,主要理由是:(1)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对粮食价格上升可承受力增强。(2)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和工资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与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形成巨大反差,显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并不会恶化居民的支出预期。

7.企业效益继续快速增长,但库存增长有明显加快。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还有一个特征是,企业效益保持快速增长,即使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的半年中,企业效益仍然增长较快。这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此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有一些垄断因素或短期暴利因素在起作用,如石油行业利润增长具有投机和垄断两方面的原因,钢铁行业是房地产暴利的延伸,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持续性。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库存正逐步加快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10061.7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比上午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10.7个和4.4个百分点,同期应收账款净额为21968.9亿元,同比增长18.2%,比上年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4.4个和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产成品增长最多的是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都是重化工业部门,1-10月份这几大行业的产成品分别为654.29亿元、286.40亿元、273.28亿元和80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52%、32.88%、67.07%和29.43%。这些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效益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这在2004年的汽车工业中已有明显表现。

二、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展望2005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继续趋好,但仍面临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一些短期问题的约束。面临的主要短期问题有:农民收入增长难免会再次出现回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增长小幅放慢,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等。因此,我们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降温,GDP增长回落到8-8.5%,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将会继续放慢以及出口增长将显著降温。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CPI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左右。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趋势如下:

1.投资增长:继续向下调整但仍然处于较高增长水平。在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投资增长有望实现“软着陆”,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加强投资需求调控仍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投资增长趋势如何,关键在于宏观调控力度的准确把握。首先,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主决策权,使2005年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其次,2005年投资调控总体上仍将继续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这将保证投资增长在继续降温过程中实现平稳着陆。一是针对当前投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情况,2005年政府仍将会继续把紧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二是过热行业投资将继续大幅回落。受信贷紧缩政策、实施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自发性需求增长将放慢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将会继续明显放慢,并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相关行业投资继续回落。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及需求显著降温的作用下,汽车投资将会明显降温。三是由于国家在加强对过热行业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对农业、煤电油运等薄弱和瓶颈部门则采取了各种“保”的措施,因此,这些部门2005年投资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总之,2005年投资增长率有望回归到适度增长区间,但同时也要注意,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投放急剧减少,其对投资增长的滞后影响有可能在2005年上半年显现。

2.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但其增幅估计会比2004年略有回落。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名义增长率在12%左右)。在各项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作用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整体消费稳定增长的局面正在形成,这将使2005年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深层次问题对消费增长的制约还没有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可能对2005年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呈明显下降趋势。受经济景气回落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受到明显影响,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信心指数一路下滑,从月份到2004年7月份两指数已分别下降了4.8个和4.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是影响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两项指数持续下降预示着2005年消费持续回升的难度较大。二是就业形势尽管有所好转,

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这对消费需求增长仍有较大压力。四是2004年农民增收十分明显,但2005年要保持这一态势将十分困难,这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

3.外贸出口增幅将会明显放慢,但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初步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15%左右。在我们看来,9月份开始的外贸出口和进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可能预示着连续3年的外贸超高增长将结束,进入到平稳增长期。其理由有三:一是连续3年外贸的超高增长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增长基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高增长有相当大的难度。二是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比2004年将有较大幅度的放慢,从而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形成较强的压力。根据IMF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2004年的5%回落到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4.3%降到2005年的3.5%,日本则由2004年的4.4%回落到2005年的2.3%,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现。与此同时,世界贸易增长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放慢,预计发达国家进口贸易2004年的增长率为7.6%,2005年将降到5.6%,回落高达2个百分点,这对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出口大幅放慢在所难免。三是入世效应将明显递减。出口增长的降温符合预期,但要防止其降幅过快过猛,我们认为仍然有较多对2005年出口起积极影响的因素存在:(1)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上升期,2005年经济增长的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较大。(2)高油价尽管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预计2005年这一影响会有所减弱,一是全球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有明显提高,二是预计伊拉克政治局面逐步会有所缓解,俄罗斯石油供应也会有所好转,再加上沙特原油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这可能引起2004年终至2005年油价出现阶段性回落,这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会起积极作用。(3)随着入世过渡期后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会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4.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虽然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但2005年就业矛盾有可能更加严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根本无法缓解的情况下,一些新的就业问题还将突显出来。一是宏观调控对就业的影响在2005年将会有所显现。据有关专家测算,经济增长放慢使2004年减少115万个潜在就业岗位,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4.5%。2005年随着投资大幅回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就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将会更加困难。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继续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还有,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大。从这些方面来看,累积的就业矛盾仍在增大。

5.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缓解。我们预计,2005年通胀率将会比2004年有所回落,CPI增长3%左右,比2004年降低1个百分点。主要理由有:(1)投资和出口增长率均将明显回落,使GDP增长继续调整,将使价格上涨在需求方面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增长率的继续回落特别是投资的回落将减轻中间需求的压力,从而使2005年物价上涨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物价上涨将面临供给方面的下调压力。这种下调压力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随着GDP增长的适度放慢和2004年国家加大了对瓶颈部门的投资,2005年煤电油运紧张的形势将会得到改善,特别是电力供应的改善将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产能将在明后年集中释放,这些大宗产品的市场可能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格局。这两方面都会使物价上涨的动力减弱。(3)从物价上涨因素的构成分析,物价上涨的空间将缩小。其中粮食对CPI的推动力将明显减弱,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预计2005年CPI涨幅在3%左右。非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有半年至一年的时滞),另一个是服务类产品的新涨价。我们预计,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高于10%,对CPI的贡献将不足1%(粮食价格上涨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关系大概是:粮价上涨1%,食品价格上涨0.3-0.4%),而根据1年多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导致2004年除食品价格外的CPI上涨不足1%,那么,2004年接近14%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2005年CPI的传导效应大致在1.5%左右(即所谓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将强于2004年,但上涨力度不会很强)。另外,服务类项目的上涨对CPI的贡献在0.5个百分点左右。三项合计,2005年CPI增长预计在3%左右。

(二)两大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影响2005年经济增长率高低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房地产的增长,二是出口增长。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忧。2005年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注意“两防”,即防止房地产继续向过热方向发展,防止出口增长下降过快过猛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房地产的问题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影响重大。如果近阶段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主要是对土地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房地产有可能继续向“泡沫化”方向发展。最近关于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再起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结果将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及其效果,如果“不存在泡沫”论占上风,后果则意味着已经呈泡沫化倾向的房地产将会继续加速发展,使“泡沫化”升级,甚至有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危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偏爱和保护如果与正在对人民币升值进行豪赌的大量国际游资结合,“泡沫经济”的风险将迅速增大。相反,如果“泡沫”论占上风,将有利于房地产“软着陆”,中国经济不仅2005年会较为平稳,未来较长时间也会保持平稳健康的快速增长态势,这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幸事。因此,控制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另外,2005年要高度警惕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估计,出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将对2005年中国经济产生如下不利影响:一是使高度依赖于出口增长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慢。2004年前3季度,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分别增长25.3%和47.6%,且对出口的依存度极高。出口增长的明显放慢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压力。二是出口增长的显著放慢,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市场竞争由此再次加剧,价格逐步走低,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再次大幅缩水,如果这一形势与最近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相结合,有可能使经济再次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三是影响就业增长和民工增收。对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的不利影响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抵消。

三、2005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

方向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濟平稳健康发展,及针对此轮经济过热的特殊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双稳健”的取向,即由前期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重点体现结构调整导向,因此,又可以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结构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最近,社会上对“双稳健政策”有些误读,不少专家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最近央行提出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调控目标为15%,比2004年17%低2个百分点,有人就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更紧的信号,实际不然,2003年实际运行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明显低于调控目标,11月末M2同比增长14%,很显然,2005年调控目标比其加快1个百分点,应该说货币政策是有所放松的。我们认为,2004年我国采取的就是“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双稳健政策”是对2004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稳健型政策的确认,并不表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2005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有紧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

(一)投资政策取向

2005年国家对投资的控制仍然较严格,主要是因为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这部分是由于时滞因素的作用未充分显现,另外,就是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严重的结构性投资失衡问题。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如果2005年中期房地产及城建投资真正实现了“软着陆”的目标,那么投资增长可能会明显下降,此时,要防止投资下滑过度的问题,因为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投资贡献及其带动作用都非常大,它们的过度降温可能使投资增长下滑过度。

因此,2005年的投资调控政策不仅要在“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更要采取灵活的措施。一方面要抑制和防止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投资继续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增长下滑过多,主要是为民营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推进投资的市场化。特别是后者,无论是投资继续过热,还是投资增长过度下滑,都要在进一步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上采取更加积极措施,使投资体制或结构尽快实现“两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使投资增长真正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第二个转变是政府对投资的监管方式由“硬干预”转变为“软干预”。第一个转变主要体现企业在政策、法规约束下的投资自由化。政府需加快从私人物品供给上(投资和生产经营)退出,而公共物品供给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转变是2004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点。所谓“硬干预”就是主要采取行政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审批制和政府直接参与投资来实现对投资的管理,“软干预”则指主要依靠采取法律法规、技术和环保标准、市场化的手段如利率和税率杠杆来调控投资的增长。从此轮宏观调控中显露的问题看,由“硬干预”向“软干预”转变迫在眉睫。2005年以后,要细化《决定》,制定更为周全、详细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是明确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权限及规范各自的投资行为,促进社会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改善。

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将减少至800亿元,比上年减小300亿元。政府投资将严格控制用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上新项目,而把重点放在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卫生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工程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其中对农村公共方面的投资、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将会明显加大。

(二)金融和土地调控政策取向

国家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土地调控和信贷调控的杠杆作用。继续从严控制非农业用地的供给,抑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过度扩张,从源头上继续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继续冻结豪宅和高档娱乐设施、形象工程建设和钢铁等过热行业的土地供应;通过清理整顿、合理规划等调整存量的办法增加必须的土地供应量。今天中国房地产过热及整个经济的投资过热,明显与前期土地政策过松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原因,除了资本效率低、技术进步不快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的供给过松、土地市场发展的不完善,造成普遍性的土地粗放利用。我们认为,当前实行的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至少要坚持两三年,而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因为只有有了严格的土地供给约束,才能促使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盘活存量地产和房产,城市的住房和道路优化才可能最终实现。信贷供给要体现结构优化导向,从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一是对过热行业如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继续保持现有的紧缩措施,房地产过热如果继续发展,可采取结构性升息措施,即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利率,而对非过热行业特别是弱势产业和中小企业要采取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二是对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要区别对待,也要体现“有保有压”,对过热行业中有利于内部结构优化的土地和信贷供给均要适当放松,如对中低档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和资金需求要尽可能满足。

对于利率政策,社会有许多预期,多数人倾向认为,随着2004年10月央行8年多来第一次升息政策的出台,预示中国利率将进入“上升周期”,2004年底及2005年和利息水平将缓慢、频繁上升。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的利率走势将是逐步上升的,但2004年的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到来,“加息周期”的到来估计要到20以后,2005年不一定会升息,我们倾向于认为2005年不必升息。理由如下:(1)此次升息,在表面上是央行防止通胀进一步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必要举措,实际上带有相当强的各方利益权衡的意味。不升息面临各种压力,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但此轮投资过热是体制性和结构性的,升息这种所谓市场的办法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投资热主要是“政府热”和房地产在暴利机制下过快增长,在这种条件下升息的作用将较为有限。(2)2004年实际通胀率并不高,2005年也不会很高,特别是2005年投资和经济增长继续降温,那么,通胀方面的需求压力将会减轻,而外需增长可能明显放慢也会使需求对通胀的压力再次减轻,而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在供大于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难以明显加速。因此,2005年升息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率方面,还是从价格增长上均缺乏足够的依据。(3)2003年以来的投资过热是结构性的、局部性过热,并不是正常的经济周期性过热,而加息周期来临与周期性过热直接相关。我们预计,在经过2005年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后,在-可能出现真正的全面性

的周期性过热,升息周期由此相应到来。

这里对通胀和利率的中长期走势也做一个初步的预测。我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15-间,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低通胀时代,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加快和全球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市场调节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更为灵活和有效地发挥作用。由于中国经济自身也存在这一类同的通胀趋势,而且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性增强,因此,我们大胆地预测今后左右,除去可能出现的短期的粮食和石油供给冲击外,大部分时期,通胀率将不会超过5%,均衡通货膨胀率水平为3-4%。与之相关的利率水平则为4%左右,即未来的10年内利率水平将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也因为如此,经济增长面临需求方面的约束加大,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可能经常出现,解决好了这一问题,经济将能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较佳目标。与此同时,相对于最近几年世界性的低利率水平,未来5-10年的利率水平将趋于上升,这也是一种内在的趋势。

(三)税收政策的取向

2005年将会加快酝酿税收体制改革的方案,并出台一些税改措施。一是增值税转型2005年将在东北地区全面实行,也有可能在全国普遍推广,如果投资增长过度滑落,将可能加快这一税改政策的实施。二是燃油税政策2005年有可能出台,我们考虑,现在油价上涨基本都转为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润,国家从油价上涨中得到的税收较小,因此,有必要把油品提价和养路费改革一起考虑,改征燃油税。三是农业税将继续减免,这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将会起到长期积极的作用。四是酝酿征收房地产税和遗产税方案,促进收入的有效再分配。

(四)就业、消费政策取向

国家在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上将会继续采取积极的促进措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消费的快速增长需要稳定快速的就业增长作为条件,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正在由过去的过度偏重CDP增长而转向追求就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可以考虑以下内容:扩大投资要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对就业促进很小的投资项目需严格控制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相反,对就业促进大的投资项目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门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抑制大城市住房价格的上涨,同时改善其他条件,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消费增长则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使新的消费热点以大众需求为目标逐步扩散。严格抑制房地产的投机“炒作”的同时,支持和满足住宅大众消费增长;采取降低汽车消费税费率、规范和促进汽车消费信贷发展、鼓励经济型轿车消费等措施,促进汽车大众消费快速稳定增长。二是为减轻三大“黄金周”旅游的运输及其他服务的负荷,可考虑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并将每周休息两天改为休息一天,剩余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四天或五天,变成月月“小黄金周”,并适当延长春节休假时间,这样既减少旅游服务设施的投入,又提高了消费效率。三是继续加大整治食品、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消费增长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电力公司警示教育活动总结下一篇:跳绳比赛体会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