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养老

2024-08-20

农村社区养老(精选9篇)

1.农村社区养老 篇一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1]。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2]。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3]。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现在的养老形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韩布新介绍道。家庭养老指的是我们熟知的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一般是指老人自费入住公立或民营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和护理院等,得到相应的医疗和照护服务;社区养老是前两者的中间形式,是指老人晚上住在家庭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白天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日托、家政、送餐等服务。

那么,那些社区和社会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如何呢?中国新闻网近日的报道指出,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人满为患,排队预约的有千人以上;在天津,比起接近16万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全市不到2万张的床位更显得杯水车薪。而在记者走访的朝阳区一所社区养老院里,50个床位在2年前也已达到饱和。“空巢”老人别憋在家

“只要物质条件达到要求,老人走出家门养老是符合这一群体的心理需要的。”韩布新告诉记者,“人除了生理、安全等比较低层次的需要,还需要满足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三大心理需要。”对老人不想被年轻一代看作“老弱病残”的心理而言,养老机构提供“老有所伴”的条件,满足了老人社会交往、归属、平等和尊重等需要,单身老人也有更多机会找到“第二春”。而另一方面,采用社区或社会养老的方式,恰恰能填补“空巢”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和空虚。早在2003年,国内心理学者范悦斌等人曾抽取社区养老院或敬老院和不与子女居住的70岁以上老人各220名进行比较,发现两组身体状况差不多,但前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显著优于后者。

社区养老一举两得

“不过就现在的现实情况而言,社会养老机构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的养老需求,最大、最可行的发展趋势还是社区养老。”韩布新的分析与零点调查公司的数据非常一致。

具体说来,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一种“双赢”策略。另外,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让老人比有儿女相伴更有价值感。

不可否认的是,在“百行孝为先”的传统观念下,仍有人对养老机构排斥。“没面子、被抛弃感都是可能的负面感受。”韩布新最后说,“不过,对这些建国后成长起来的老年人来说,承认自己的需要、摒弃旧思想只是时间问题。”[5] 6 社区养老能否托起“夕阳红”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步入老年,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夫妇需赡养4位以上老人的局面。面对这一“养老考验”,合肥市一些社区探索给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以解决养老难题。银发浪潮凸显“养老难”

“银发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我省在1998年进入老龄化时期,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年。合肥市早在1997年便进入老龄化。2009年末合肥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0.0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25%,比上年提高6.15个百分点。据测算,未来20年合肥市老年人口如果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25%。合肥市老龄办在今年3月至4月对全市城区“空巢老人”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虽然有72.94%的老人表示与子女关系很好或者较好,但是只有29.12%愿意或者比较愿意与子女居住在一起,48.34%的老人明确表示不愿意与子女居住在一起,22.54%的老人表示无所谓。那么老人们愿意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呢?调查表明:在空巢老人中,有20.59%的空巢老人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未来入住养老机构,与此相反,却有59.99%的空巢老人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比例的空巢老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呢?排名前三位的原因是:经济上承担不起,入住养老机构不自由,怕子女不愿意或怕对子女有负面影响。

“合肥市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共有153家,其中老年公寓36家,农村敬老院117所,总共有达近19000个床位。”合肥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陈先文告诉记者。2万不到的床位与合肥70万老人这一数据相比,应该是很小的一个比例,可全市36家老年公寓入住率只有60%左右。居家养老需要“搭把手”

合肥市委政研室和市老龄办曾共同对全市养老情况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调研,“一直以来,我国只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而如今,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引入一个全新概念――社区养老。”参与调研的市委政研室三处处长瞿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养老的严峻形势,应该尽快开始这一课题研究。社区养老,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在我国,这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上海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只是“雏形”。如今,合肥市已在探索社区养老之路,一些社区开辟了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室、助餐点等社区老年服务场所。记者从该市民政局了解到,合肥市已经建立了30多个日间照料室,另外今年还将验收20个。2012年,合肥市希望能达到50%的街道、社区开设托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室为老人提供服务。记者分别采访了在全市首批建立日间照料室的两个社区。庐阳区龚大塘社区的日间照料室约80平方米,这一社区的老人可以在里面打牌、聊天,并有一些运动设施提供给老人进行锻炼。那么,生活自理能力日益变弱的老人能否在日间照料室里解决日常饮食难题呢?回答是“暂时还不能”。包河区曙光社区为了解决一些居住在高楼的老人生活的难题,同时为老人们多增加一点收入,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案,可以将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然后租住社区提供的楼房,而这中间有近400元的差价,如今有16个老人租住在社区的房子里,而曙光社区在这栋楼里建立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日间照料室,但还未对外开放。托老所、日间照料室被建成另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是否有意义?合肥市老龄办所进行的《“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空巢老人迫切需要社区能伸出“双手”,而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各种维修、定期检查身体、上门医护、清洗衣物、陪同看病、家庭护理等,而聊天解闷只占需求的11.15%。这一数据表明,老人们需要精神的慰藉,但更需要有人“搭把手”,帮忙解决因体弱无力无法去解决的一些日常生活的难题。养老业应有“规划图”

年幼的孩子可以“托”到幼儿园去上学,而年迈的父母是否可以“托”给社区白天照料?日间照料室如何才能更实用,而不成为一个无法长期持续下去的“鸡肋工程”?今年已八旬的退休老教授陈华生居住在琥珀山庄南村,他的儿女均在外地工作,夫妻俩不喜欢请保姆,于是日常生活仍勉力自己打理。陈教授告诉记者,他很渴望自己生活的社区能有一个“托老”的场所。“不需要“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熟悉的环境,早晨出门在那里可以与一帮老人们娱乐聊天,体力不支时一日三餐可以在那里解决,开心过完一天后回家美美睡个大觉。”陈教授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这个“新天地”。他同时表示,爬高下低的家务活老人们往往无力去做,若再遇到头疼脑热更觉得吃力,“社区若能根据我们的需要提供一些服务,那就帮了我们大忙。”这样的“美丽新天地”,合肥一些县区分别进行了某一方面的探索。记者采访了包河区的滨湖惠园,这是一个在建小区,虽然小区仍未住满,但是入驻的千户家庭中,百余户是有老人的家庭,而独居老人家庭达10余户。据滨湖惠园社居委主任沈柳以介绍,这一社区已经专门辟出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其中有老人活动场所,日间照料室等,同时还将开办一社区食堂,为老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规划和设想已在行动中,可是沈柳以也指出未来的难题,“这个工作要想持续做好,必须要解决资金和人员的两大难题。”沈柳以表示,这不应该只是某一社区的试验,而应该成为各界关注和参与的社会工程,政府应该进行长期规划并起到主导作用。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将变老。如何破题,不仅是每一个家庭面对的难题,也将是整个社会面对的挑战。记者从合肥市老龄办获悉,合肥市在今年7月专门确立了三个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试点社区,希望通过这三个社区的“探路”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在2012年底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6] 10 10.1

参考资料

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学刊,2002,(5):67

10.2 10.3 10.4 10.5 10.6

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5 台恩普。中国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及社区养老服务 大连一家养老院的老人在玩游戏 人民网 中国日报

2.农村社区养老 篇二

1 居家养老模式的论述

于景元、袁建华、何林在《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中认为,老年人口的经济来源和老年人口居住的家庭类型构成老年人口的养老模式。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以家养占主导地位,自养也有一定的比例。虽然大多数人承担了赡养老人的责任,但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只接受孩子们的经济支援,而选择了或不得不采取了经济上依靠儿子、生活居住独立的养老模式[1]。

陈赛权在《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中认为,我国的养老模式大致有以下4种代表性的模式:①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由家庭成员关心和照料老年人。②以社会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生产功能外移、养老观念的变化,特别是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依靠子女赡养老人转向了社会保险养老。③以自我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④居家养老模式,实质是建立在社区大力支持的前提保证下的养老模式。它以社区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服务与照顾,使他能长期在家里居住[2]。

郭文娟在《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综述——基于CSSCI期刊(2000-2013)的研究》中认为,当前学者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弱化已经达成共识。只是学者探讨的角度不同,社区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可以说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点模式。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就明确提出: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关于居家养老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童星、唐晓英、周溥嘏、俞贺楠等坚持社区保障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的主体。张乃仁提出农村居家养老的双向耦合机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侯立平对美国养老模式研究后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是人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罗淳提出社区要介入解决少子老龄化态势下的居家养老问题。张奇林、林青指出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

郭玲在《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分析了我国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利弊,认为家庭养老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子女数量锐减,导致子女对老人的养老负担增重,农村老年人由于身体衰老以及土地数量减少和农业产出不稳定等因素,经济收入受到相应的影响,加上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难以有效保障,都导致了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被淘汰,而机构养老又由于农村传统观念和资源不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难以在农村地区发展壮大。农村养老的最好出路是采取居家养老的模式[4]。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同时也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家庭和社会提供养老照料等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相对于我国目前的两类基本养老模式,即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化的机构养老模式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家庭、社区和社会三结合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另一种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即所谓的“请出来,走进去”相结合的服务形式。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符合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这种新模式使养老回归到社区,回归到家庭,使老龄人口找到一种归属感,从而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晚年需求,同时也推动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2 国内外居家养老的实践评价

2.1 国外居家养老发展情况及成功经验

2.1.1 美国模式

美国于1981年开始实行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计划,并将此项目推行到各州。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计划为符合医疗补助资格、在家养老的弱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该计划提供的服务有病历管理、家庭健康辅助、个人照顾、杂务家政服务等。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社区保健室。

美国有85%的老人会在家中养老。足不出户,社区保健中心可以为这类老人提供简单的日常护理和医疗辅助服务。这是有偿服务,根据服务项目的不同,由个人付款或在各种医疗保险中扣除。

(2)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

老年人活动中心每天向老年人提供午餐,并组织老人开展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等活动,丰富老年人闲暇的生活。

(3)提供免费教育。

各社区大学义务接收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修,但这种教育没有学分,不颁发毕业证,仅仅是为了满足老人自我提升的需求。

(4)志愿服务。

在美国大多数社区都向老年人提供充当志愿者的机会并组织参与志愿服务,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去帮助他人,发挥余热。美国政府还帮助社区制订志愿者工作方案,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主要由志愿者来完成。

2.1.2日本模式

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70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为解决老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日本政府早在1963年就推出了《老人福利法》,推行社会化养老。1982年出台的《老人保健法》将老年福利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居家养老、看护方向。比如,政府出资培训了10万名家庭护理员,负责看护老人,处理家务[5]。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机构和医疗保险的压力,开始实施“老年保健福利计划”,重点建立和实施社区综合护理系统,推进家庭护理,提供老人保健福利和医疗服务[6]。

日本老年卫生政策表明,养老侧重于公民自立,重视发挥家庭福利的功能,在完善家庭护理制度的同时,推进家庭保健、医疗和福利的综合发展。

日本的家庭养老有3种方式,即同居式家庭养老、分居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7]。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一般以家庭或亲属的护理为主,以公共福利服务和市场化服务为补充,其中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社区的志愿者。老年人接受的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以下内容:①家政服务,并根据老人的要求,提供日或夜间服务。②老人保健医疗服务,提供日常的护理,并在老人病发时联系医生进行治疗。③专业人士对老人的康复进行指导。④日间托管服务,针对部分行动不便、长期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生活援助、康复指导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⑤组织老人进行文体娱乐活动。

2.1.3 新加坡模式

在社区养老方面,新加坡将西方市场经济制度与东方家庭价值观念相结合。在制定政策上,新加坡政府强调发挥社会的力量来处理养老问题,为此政府还设立了相关的老人照料项目,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实施这个工程。政府要求个人承担起自己的养老规划,要求社区完善在老人照料方面的服务,帮助家庭给老人提供协助和支持,而政府则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在养老方面的综合运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养老设施的建设,养老机构的运作资金补贴的提供,实行“双倍退税”政策,允许国家福利理事会认可的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募捐等。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且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拥有一支义工队伍,许多义工具有专业知识,并且长期为养老机构服务。在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上,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达到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

2.1.4 国外居家养老的成功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最初是由民间力量发起的,其对象大都为社会弱势群体,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为社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坚持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市场化是国外发展社区服务的主要途径。绝大部分养老服务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这种模式不仅能使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能调动社会各方关心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目前,福利服务已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将养老服务作为一个专业、一个职业,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特征。国外社会福利法规体系较为规范。外国政府在福利事业发展进程中,从宏观上加强政策和法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2.2 国内居家养老发展情况

2.2.1 香港的居家养老措施

香港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998年全港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4.1%,香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鼓励并协助市民照顾他们的年长家庭成员,并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那些未能在家庭中获得照顾的长者安享晚年,同时鼓励长者继续参与社区活动,发挥所长,最终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属和老有所为的理想。香港的居家养老服务大致分为3类:①老人急需的服务。②个别需求的服务,且需求程度相当大。③为老人的特别需要而设立的服务[8]。

2.2.2 台湾的居家养老措施

台北社会局开办的“居家照顾”服务按服务对象,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老人院服务,针对那些单身年迈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以及残障需要协助照顾的老人所开展的服务。②居家看护服务,针对居家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③居家护理服务,针对那些出院后仍然需要继续照顾的生病老人,或家中长期患病的老人、家庭中患重病的老人。

2.2.3 宁波市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2005年3月,宁波市海曙区决定在全区65个社区中全面推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由海曙区政府出资,向非营利组织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员,每天上门为辖区内600余名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服务。老年人遇到情况后只需要拨通81890,信息中心的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有关这个老人的姓名、住址、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病史以及子女情况等资料,以便接线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反应。此外,政府定做了一批“一键通”电话机,免费安装到独居、高龄的老人家里,一键直达81890信息中心。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还有其他配套政策,海曙区政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走进去”和“请出来”的“两走”居家养老模式。所谓“走进去”,主要是指对一些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对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门的服务人员走进老人的住所,提供上门服务。除此之外,“走进去”的服务方式还有志愿者无偿服务、老人自己有偿购买服务和企业为老人购买服务等。所谓“走出来”,就是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老人“走出来”的载体有老人日托中心和各种老年民间组织[9]。

3 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

从国内外经验上看,目前居家养老模式主要还是在城市社区之中发展,利用城市社区能够方便集中和利用资源的优势,整合养老机构、社区及地方政府等多方资源,提供服务。农村社区在资源利用和整合方面,相对于城市社区有其先天不足的局面。首先,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我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发展面临的困难。政府财政支持不足、村组集体自筹资金规模小、社会捐赠少成了我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其次,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大多集中在乡镇,偏远农村社区老人有养老需求却不能够享受到这些设施的便利,而农村社区缺乏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发展。但是,我国农村社区的养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孝道的传承是我国居家养老传统文化基础

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居家养老的特征与模式。由于传统不同,居家养老在东西方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强调国家、社会和社区,日本和新加坡则更突出家庭的作用。而我国的农村地区,农村老人受到“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影响仍然很大,不愿意离开故乡是一个明显的特征。因此,我国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对农村老年群体在社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符合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因此,我国在发展居家养老时,应特别重视和突出家庭的作用,充分运用经济、文化、舆论、法律等各种手段,倡导中华民族孝道文化,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各种养老服务形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幸福感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3.2 农村居家养老应建立在发挥家庭核心作用的基础上

农村居家养老体现了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时,居家养老社会化应立足农村社区,应发挥家庭成员的核心作用。社会化居家养老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养老压力,但并没有减轻家庭的养老责任。家庭成员必须要承担起赡养老人这一明确法律义务。从情感层面来讲,很多老人最大的担心是亲情关系的疏远和天伦之乐的远离,而这种亲情是构成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从现实的层面讲,政府对农村养老投入的有限性和社会力量参与存在欠缺,以血缘为基础的养老关系必将长期成为整个农村居家养老体系的核心,只有发挥了家庭的核心作用,这个体系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3 农村老年人纯粹养老时间短

中国农村老年人在完全丧失劳动力之前会一直参加劳动。相关数据显示,50~60岁的老人有95.6%的人会参与劳动。大约2/3的60~70岁老人也会参与劳动。即使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仍会做一些辅助性农活和家务。这说明农村的老年人相对于城市老年人,其仍然具备简单的或者基本的生产生活自理能力,纯粹由他人照料的养老时间短,这样能够节省很多的资源和人力。

3.4 农村社区养老成本低

农村社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存在。许多老人会自己种上瓜菜、养猪等农副业生产,相对于城市社区只能购买商品,农村社区的生活成本要低很多。农村居民自有住房,粮食蔬菜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衣食住行成本都相对较低。老年人不仅可以继续劳动,拥有的土地也能获得收益。因此,总体来说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成本和负担也较低。

4 农村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是逐步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居家养老的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资金规模小、资金来源也不稳定。因此,政府部门当前应推行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捐赠,使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

4.2 重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突出问题是服务人员的素质低、人数少。应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将村里的空闲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没有外出务工的妇女带动起来,由于农村妇女在农村社区的优势很明显,对于本社区的老年人基本情况十分熟悉,因此通过对她们进行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就可以把农村的空闲妇女劳动力组织成一支贴近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养老服务队伍。

4.3 根据本社区需求,制定服务标准

每个农村社区都有自己社区的共同点和特殊点。因此,要根据本社区的需求,制定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这有助于满足本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也有利于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拓展更深层次的服务项目。

摘要: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同时也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农村社区的可行性。

关键词:居家养老,农村社区,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于景元,袁建华,何林.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2(1).

[2]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

[3]郭文娟.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综述——基于CSSCI期刊(2000--2013)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1).

[4]郭玲.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7).

[5]王欢.社会老龄化——世界各国的难题[J].观察与思考,2005(18).

[6]刘则扬.护理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5.

[7]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J].日本学刊,2004(3).

[8]唐咏.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J].社会工作,2007(2).

[9]朱志莹.海曙“两走”居家养老模式成全国示范[N].宁波晚报,2005-11-04.

[10]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8).

3.农村社区养老 篇三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透露的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社区建立养老设施比例占到社区72.5%,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仅仅只有6.5%,不及城市的1/10。

民办养老床位空置率

达40%到50%

窦玉沛介绍,我国城镇老年人口集中,服务资源丰富,有支付能力的服务需求旺盛,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而农村养老服务起步晚,基础差,投入欠帐多,发展远远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而这也只是我国养老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老龄化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持续的时间之长,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压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窦玉沛说。

记者在开幕式上了解到,我国老龄人口众多,截止2013年底已经突破2亿,相当于英、法、德三国人口的总和。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也超过4千万。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国家的政策鼓励,必然刺激了养老机构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引领,养老机构的布局不合理,服务设施功能不配套,服务的质量不均衡,造成了有些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床位闲置,区域性、结构性的矛盾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中国养老机构总量不足,但是往往还有闲置,“这是一个异化现象。”公立养老院异常紧张,民办养老床位空置率在40%到50%以上,造成极大的公共资源浪费。

要解决上述问题,在郑功成看来,必须真正打破城乡分割、官民分割的制度安排,遵循城乡一体化、官民融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源。打破城镇老年设施与农村敬老院的壁垒,促使养老服务真正走上社会化繁荣道路。

此外,他建议,可以考虑在对土地出让优惠的绩效考核上,以降低床位的空置率为重要评价指标。

重视建机构加床位忽视居家养老

认识上的偏差,也给中国的养老服务带来阻滞。

窦玉沛表示,目前重机构养老,轻居家养老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包括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缺乏全面理解,“一提到养老服务就想到的是建机构,增加床位,并将其作为政府投入的重点和考核的指标,社会投入的兴奋点也多聚焦在养老机构的建设,而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这一社会需求最旺盛,最符合老人意愿,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重视不够。”

目前在居家养老上,相应的政策已经在建立,例如有了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贫困救助制度,还有依法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实行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资助失能老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开展上门护理等。不过在阎青春看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比如,对于失能老人的居家护理,应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这些服务方式和费用支付都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

郑功成表示,要维护养老的家庭保障,同时把养老设施作为重要补充,建立志愿养老服务的住宅制度。

机构养老融资难用地难发展滞后

而即使一些地方专注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在整体上我国的机构养老还是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

阎青春表示,各类护理机构总量不足,且大多数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服务简约,难以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公办互利康复机构,养老服务对象定位不准确,管理不统一,机制不灵活,专业分工不明晰,服务缺少严格的规范。民办护理康复机构发展迟缓,不仅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不到位,功能不规范,而且政府政策扶持极力和财政支柱力度不够,优惠政策不落实。

此外,护理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程度低,获得养老护理员国家专业证书也就20万左右,不到整个养老服务业队伍的1/10。

此外,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养老业的发展。“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融资难,用地难,收费减免难,用人难,一养多难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民间基本的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窦玉沛说。

制定规划统筹城乡养老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将制定和落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统筹普及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统筹养老服务与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4.社区养老案例 篇四

市民王女士今年70岁了,每天都去社区的图书阅览室看报,去文化活动室唱歌,去体育健身室打球,累了还可以去日间照料室休息。饿了有配餐,病了有保健医,不愿意出门,网上养老院的商家还上门服务。这样充实的生活得益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设立。至2011年底,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50.94万人,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5.2%。哈市各区积极筹划,相继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措施,让老人在家也可颐养天年。

“托老所”能吃喝玩睡有人陪聊天

每天上午10点,在道里区抚顺社区,89岁的马心如(化名)老人就“入托”了。老人“入托”一年多,“入托费”社区给她打了9折,每天只要9块钱,包括一顿两菜一汤的午饭。

老人与女儿一起住,每天早晨,女儿出门时她也跟着出门,在外溜达一会,10点到社区。有时候她会在棋牌室看人打扑克,看累了就回日间照料室看电视剧,或者与助老协管员宋阳聊天。11点多,宋阳叫老人一起去食堂吃饭。午饭是发糕、粥和西红柿炒鸡蛋、干豆腐。老人不吃干豆腐,宋阳让大师傅又给拌了点咸菜。宋阳说,老人每顿都离不了咸菜,遇到食堂没有咸菜,她就出去给老人买榨菜。午饭后,宋阳陪老人散会儿步,老人就回照料室睡觉了。15点,老人起床去超市,宋阳对老人的照顾也结束了。老人说,在超市待一个多小时,她就往家返,17点到达楼下的烧饼店,在那等着女儿回来,一起上楼。

作为道里区居家养老的样板级社区,抚顺社区共有7间日间照料室22张床。道里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道里区以抚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重点,以6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着力拓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午间小憩、营养配餐、上门理发、文化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

九十岁以上老人享免费服务

近日,家政服务员刘守华来到乡里街67号4单元井凤兰家做家政服务。94岁的井凤兰与72岁的女儿一起生活。政府每个月给井凤兰160元的家政服务券,刘守华就是社区派来给她服务的。除了家政服务券,井凤兰每月还有一张医疗服务券,社区卫生院的保健医会定时巡诊,上门给她量血压,并叮嘱老人注意事项。

道里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岩介绍,2008年,道里区率先在全省开展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制定了以孤寡、困难、残疾、独居、生活不能自理五类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2010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出台为90周岁以上超高龄老人家庭提供普惠型辅助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出不限条件、不设立“门槛”,将居家养老服务普惠所有道里区超高龄老人家庭,同时增设“辅助擦身、辅助护理、时段替补”等特色服务。2011年,制定了为80-89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家庭提供补充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道里区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1067人。仅这两项居家养老服务,区财政每年拿出资金150余万元。

入住“网络养老院”紧急情况专人管

住在乡政社区的袁淑珍是名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70多岁的袁淑珍生活能自理,可就是害怕万一有点啥事,身边没个可以帮忙的人。乡政社区知道了袁淑珍的顾虑后,为她申请了一键通呼叫器,呼叫器连在家里的固定电话上,紧急求救时按红键,网络终端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登记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所在社区主任及老人的亲属。

早在2009年,道里区就成立了我省首家网络养老院,区政府出资为孤寡三无老人配备了“随身通”应急手机,依托邦尼“呼叫援助指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应急援助、亲情问安和生活资讯等服务。老年人在“随身通”手机信号覆盖的任何地点发生意外情况,可通过一键(SOS)发出求助信号,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援助服务,并在第一时间通知老人亲属、志

愿者、社区干部、指定援助人赶赴现场帮助老人,切实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起到安全呵护作用。道里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至2011年底加入“网络养老院”的老年人已达3200人,为343人次提供了求助服务,为33180人次提供了交流、咨询、维权等信息服务。同时道里区还建设“助老服务网”,整合仓买、浴池、饭店、理发店、洗衣店、粮油店等服务资源1128项,维修队300余人,累计提供社区助老助务7622人次。

“志愿者是我的好邻居”

半个月前,家住江桥社区的田永生家安了一个奇怪的门铃,这是政府免费配备的“爱心”门铃。只要田永生按动这个门铃,他的邻居,与他住对门的王强就能听到并赶过来帮忙。

田永生今年79岁,他的老伴乔淑芳今年75岁,心脏不好,刚做过乳腺癌手术。此外,他家里还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儿子。虽然老两口都有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但家里却始终少一个可以随时照顾他们的人。一些老邻居虽然也能帮忙,可万一要是有个紧急情况,不能去敲老邻居家的房门可怎么办呢?政府免费配备爱心门铃后,田永生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王强说:“田叔那么任信我,把爱心门铃连到了我家,我也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守好这个门铃。再说,我都50多岁了,咱老了不是也需要邻里的照顾嘛!”

道里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空巢老人生活孤独、精神寂寞等问题,社区组建了以“老人好邻居”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4900个“空巢老人”家庭安装“爱心门铃”,将空巢老人与好邻居志愿者结成对子,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目前,社区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已累计达196.9万小时。

居家养老需要更多志愿者

道里区是哈市居家养老工作开展得很好的一个区,共有109个社区,但助老协管员只有65人,这65名助老协管员都是分到办事处的。有的办事处会将他们分到社区,进行助老服务。没有助老员的社区助老工作只好由社区主任兼职完成。一方面社区的人手不够,另一方面,社会上又不乏爱心人士,南岗区民政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啸锐表示,很多志愿者有时间有精力愿意为社区老人服务,可是却苦于找不到门路,只能在门外徘徊。

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认为,居家养老作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政府已经把大的框架搭建好了,里面的服务细节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去填充,比如精神慰藉。

三年内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刘凤兰介绍,目前我省70%的城市社区已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总数有17.6万人,其中接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总数达3.4万人。居家养老服务一般包括五大类服务内容:一是生活照料服务,二是精神慰藉服务,三是医疗保健服务,四是文化娱乐服务,五是信息咨询服务。具体内容根据各地情况和老年人实际需求有所不同,一般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将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内容制作成菜单式选项,由老年人按需求选择服务内容。

我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100%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覆盖,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最终实现全省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为老服务功能实现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刘凤兰表示,在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尤其是失能养护型专业养老机构建设,同时要持续推进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最终的目标是全面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福利制度为保障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记者宫玉范文/摄

老哥俩在社区文化活动室下棋

闲时在社区阅览室画画

在社区保健室做个按摩放松一下

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版] 篇五

1、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相关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探索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新途径。

2、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服务理念,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深入开展。

3、加强对中心服务人员的管理,严格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各项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4、树立为老服务意识,讲究礼貌用语,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热情周到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服务。

5、认真听取老年人意见建议,尽可能改进工作,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制度

1、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根据老年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提供无偿、有偿服务。

2、发挥社区助老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偶尔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志愿者服务。

3、利用居家养老信息员队伍,提供老年人生活信息。主动上门与老年人取得联系,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服务。

4、服务站要组织开展以下服务项目: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医疗保健、精神安抚、陪护陪伺、家政服务、饮食就餐、家电维修、法律服务、发挥余热等。每个服务项目都设有服务网点,由专人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5、接待老年人时要热情服务,急老年人所急,想老年人所想,要向老年人推荐质量好、信誉高的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实惠的服务。老年人有需要的,社区应尽力提供服务,暂时无条件提供的服务,社区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要让老年人满意而归。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1、孤寡贫困和空巢老年人;

2、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3、伤残老年人;

4、烈军属老年人;

5、高龄并生活不便的老年人(90岁以上);

6、居住在本辖区内,自愿出资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和其他6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

1、实行“五定”即定服务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项目;

2、走访家庭个别服务;

3、组织生活集体服务;

4、找代理结对服务;

5、电话信息网络服务;

6、建立档案跟踪服务;

在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和种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使养老服务目标得以实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1、生活服务;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帮助老年人买菜、做饭、洗澡、清理卫生等,为老年人购买生活用品或开展捐赠活动。

2、精神服务;对老年人进行心里保健教育,陪老年人聊天、读书、散步、游览或参加娱乐、体育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3、健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生病老年人及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4、走访服务;在节日和老年人生日期间,到家中探望,陪老年人过节、过生日,使老年人享受亲情。

5、日间照料;早晨接老人到日间照料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负责午餐、休息和安全,并在晚间送其回家。

6、法律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7、其他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服 务 公 约

礼 貌 待 客态 度 亲 切 接 待 求 助主 动 热 情 提 供 服 务快 速 准 确 解 答 问 题耐 心 细 致 接 受 意 见虚 心 诚 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机构

6.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借鉴 篇六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对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居家养老”的提出实际上是要实现从传统的家庭照料到现代的社区照料、老年人的生活单位从家庭向社区的转变。居家养老的实质是社区养老。

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美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美国,社区具备了强大的助老功能,使得美国老人能内安其心、外安其身,实现“安养—乐活—善终”的老年生活目标,所以多数美国老人选择社区养老模式。

美国社区居家养老经验可资借鉴

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几种做法:

一是全托制的“退休之家”,设施完备,服务周到。设施包括了医务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健身房、洗衣房、紧急呼叫系统等。服务包括了就餐、打扫房间、组织活动、出行安排等。

二是日托制的“托老中心”,白天在中心活动,晚上回家休息。中心同样设施完备,并提供星级服务。起居室一人一床,一人一房。还有阅览室、保健室、活动室等。老年人除了不用为一日三餐操心外,还可以阅读、交往、制作手工艺品,安度晚年。

三是组织“互助养老”。让老年人结伴认对、互助养老。

四是提供上门服务。美国政府有一个福利性居家养老项目:由政府财政出钱,派家庭保健护士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家庭保健护士不同于保姆,她们不仅仅为老年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还得有护理知识。但前提是美国公民,有永久绿卡,才能享受这些待遇。移民美国的中国老人,一般是通过儿女申请拿到绿卡。老人居住年满加入美国籍之后,就能享受美国老人们的一切待遇,每月七百多美元、住房保险等都是国家的事情。

美国家庭护理员制度支持了居家养老模式,真正有品质、有保障的养老必须做到物质保障、照料保障、医护保障和精神保障“四位一体”。家庭护理员介于家政服务员与专业护士之间,主要工作就是照顾住在家里或住宅式护理中心的孤独老人、伤残人士、长期病患者等。例如,在纽约每个区都设有一个护理中心,护理员由该中心管理调配。中心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自理能力,决定护理员在服务对象家的天数。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健康情况尚好,又有自理能力的,每周安排3天,护理员上午8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每天8至12小时;如果出现急病或意外伤害,护理中心会调整护理员工作的天数;对于健康情况不佳、又没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每天均有护理员陪伴在他们身边。每天护理员到服务对象家上班时,即在那里打电话向护理中心报到,说明已经到达服务对象家。同时护理中心的管理人员还经常到服务对象家了解护理员的表现,并征求服务对象对护理员与护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对于业绩好的护理员及时予以表扬与奖励,对于表现差的护理员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或处罚。护理员一般每小时工资6至12美元,工资由护理中心支付,服务对象不需付钱。

美国还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质的老年照顾机构“居家养老院”。在美国50个州有5000个社区分支机构,拥有美国最庞大的义工队伍,每天都有80万至120万名义工将100多万份热饭热菜送到行动困难或者无法自己解决膳食问题的老人家中。

全球社会对“社区养老”逐渐达成共识,打造“养老社区”成为趋势。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是“品质养老”的典范,其优质服务和品质生活让人产生快点老的感觉。入托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交费,差额部分由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社会捐赠弥补,从中体现了政府的养老责任和社会的人道关怀。

美国养老社区的四种类型

在美国,养老社区一般分为四类:生活自理型社区、生活协助型社区、特殊护理社区,以及持续护理退休社区。一般地,社区与医院和专业护理机构均有紧密合作。其中,生活自理型社区主要面向年龄在70-80岁之间、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生活协助型社区主要面向80岁以上、没有重大疾病,但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社区提供包括餐饮、娱乐、保洁、维修、应急、短途交通、定期体检等基础服务,并可通过付费方式享受其他生活辅助服务、以及用药管理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或老年失智症)的特殊护理。特殊护理型社区主要面向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术后恢复期的老人及记忆功能障碍的老人。社区内设有专业护士,提供各种护理和医疗服务。持续护理退休社区面向那些退休不久、当前生活能够自理、但不想由于未来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而被迫频繁更换居所的老人。为了实现对入住老人的持续护理服务,此类社区一般是生活自理单元、生活协助单元与特殊护理单元的混合。

以上四种模式,生活协助型社区在过去几年发展最快。目前,全美共有1900处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CRC社区),但82%为非盈利性组织所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养老院转型而来的。对于盈利性的养老社区运营商来说,生活协助型社区的占比通常在50%以上,而CCRC社区占比一般不到10%。

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的趋势

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是普遍的趋势,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超过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约3300多万,对社区照料的需求日益增大。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依托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意义重大,是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正确选择。

我认为,我国社区养老模式包括了居家式社区养老、公寓式社区养老和医护型社区养老三种。多数长者的养老模式属于居家式社区养老,生活在传统社区中,养老的照料和情感支持主要来自家人和朋友;公寓式社区养老就是专门的老年公寓,有完备的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可以为完全健康和没有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护理型社区养老属于高龄社会发展阶段会出现的养老社区,主要针对失能不能自理的老年群体,采取的是长期医养护理模式,满足的是老有善终的最后需求。

北京太阳城是目前我国养老住区的典范,也是养老产业的翘楚,是公寓式、会员制社区养老的先锋,也是民政部推动的爱心护理工程300个基地中的示范基地。2011年,北京太阳城荣获绿色养老住区先锋奖,其老年住区宜老化、智能化、细节化的设计理念得到肯定。北京太阳城医护型全程化(CCRC)养老住区对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采取了不同的养老策略:低龄健康老人大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半自理(介助)老人和不能自理(介护)老人以租赁式、医养式的养老方式为主。太阳城医院邀请专家医生定期出诊治疗,使得银龄公寓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最好的医疗服务。高品质服务的前提是高收费,所以这种养老模式只适合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

7.农村社区养老 篇七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案,但当地留守老人现象极端普遍。不赶集的日子,走在镇里的大街上,街面上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的身影。而这也正是当下贵州农村的真实写照: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大多仅留老人和孩子在家。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加剧了贵州农村老人的负担,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一、研究背景

早在1996年国家就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于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修订,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公布,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当下贵州农村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在当前农村家庭空巢化的背景下,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

按照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贵州省在2003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2年底,贵州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为479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8%;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600万。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6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省民政厅数据显示,贵州全省目前有养老机构1191家,床位490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9.77张,而目前全国平均数据是每千名老人17.7张。[1]

随着城镇化地不断推进,人口老龄化地持续发展,占全国老年人75%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其中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牵动人心,而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却又难上加难。

二、当前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

其实,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虽然未能完全引发社会的关注,但早已受到学界关注。叶敬忠教授在其“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课题组对全国留守老人及相关群体进行深入实地的调研后指出,80.9%的农村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由于子女外出务工而引发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留守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2]

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一个全国农村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农村表现更为突出。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贵州人口总数为3475万人。2013年两会期间,有媒体提到了贵州外出务工人员630万,媒留守儿童达到116万[3]。虽然笔者无从确知留守老人的总数,但基于媒体提到的外出务工人员及留守儿童状况,我们不难推知贵州留守老人的大致规模,及其所占人口比重。

在“未富先老”的社会大背景下,贵州多民族地区的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历史以来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使得更多本应成为受照料者的贵州留守老人承担了更多经济社会责任。为实现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须引起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在贵州学界也已开展。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韦璞在2012年7-8月期间,组织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暑假期间,对贵州农村老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分析贵州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其调研范围覆盖了贵州省九个地州市30个村庄,成功访谈了282位老人,[4]是基于对整个贵州层面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展开研究的主要代表。而以贵州县域农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有唐莎莎《黔东南州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思考——以剑河县、三穗县为例》、罗蓉《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研究——基于贵州省兴仁县的实证分析》等;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研究点为对贵州苗族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的关注,如黄迪《黔西北六寨苗族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研究》、桂海君《贵州苗族地区留守老人问题研究》、唐莎莎《黔东南州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思考——以剑河县、三穗县为例》等等。

由既有研究可知,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既具有全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普遍性问题,也存在诸如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方面的不同特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韦璞认为:“贵州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非常迫切,留守老人生病无人陪伴和照顾的情况常常发生,而且已经开始向邻居、朋友等群体‘溢出’,即在没有核心家庭成员照顾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已开始向其他人群求助,孙子女也承担了一定的照料义务,但村委会对此没有任何对策回应。……精神慰藉并未成为农村留守老人的迫切需要,他们最为急切的困难是提高收入,在生病的时候能够得到陪护和照顾。”[5]同时,对贵州苗族农村留守老人的相关研究表明,相对落后、封闭的地域条件,限制了当地的发展,苗族老年人口对其自身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评价不高,生病就医成本高[6]。

总体来说,贵州农村留守老人普遍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普遍差;由于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子女不在身边,不能很好地应对安全隐患,普遍缺乏安全感;且由于文化传承的原因,老年人能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少,设施少,缺乏精神慰藉。[7]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处境困难,民间信仰缺失,传统“孝”文化受到较大冲击,留守老人权威丧失;贵州农村核心家庭空巢化,留守老人“老无所依”。

一是贵州农村老人收入低,外出打工子女对其生活改善贡献有限。在对其现金、实物和捐赠收入进行加总平均后显示,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平均月收入为396元,实际现金收入较少,且分布不均,相互间收入差距较大[8]。

二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基于打破旧传统,创造新世界的理念,以及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等等,对传统优秀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民间信仰缺失,“孝”文化也受到极大影响,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老人的权威被彻底打破,传统“孝”文化生存土壤受到极大破坏。

三是外出务工青壮年占比较大,农村核心家庭空巢化。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贵州常住人口总数为3474.65万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2300.47万人,占66.21%。据相关媒体报道数据显示,2013年贵州有630万人在外打工,即在外的青壮年占劳动年龄人口比为27.4%,占总人口数比率为18.13%。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这也就使得农村核心家庭空心化的状况蔓延开来,留守老人地养老问题更为普遍地在贵州存续。

基于以上原因,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出现了“老无所依”的处境,其解决尚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塑明见信仰而慢慢消解。

2. 基层组织缺位,社区建设乏力,新的养老保障体系进展缓慢。

一般认为,基层组织包括两类,一是基层自治组织,包括城市社区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二是基层政府。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村委会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根据宪法规定开展的村民自治的基本任务,二是基层群众组织与基层人民政府以及与集体经济组织发生关系而承担的任务。通常来讲,村民自治基本任务包含四项,即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从而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李昺伟将所有的社区建设内容归纳为基层政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三类。[9]结合村民自治实际,社区服务也当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依据韦璞调研资料,留守老人在经济方面主要依靠核心家庭成员,其他亲属、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留守来吖噢饿你的经济供给微乎其微。在生活照料方面,依靠村委和政府及其派人照顾的分别为0.4%和0%。可见,基层自治组织和基层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中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同时,有研究者认为,贵州农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解决,但集中供养情况不容乐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但试点成效甚微。[10]

村自治组织和基层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地缺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社区建设地乏力。新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贵州已起步,但取得成效尚待时日。

3. 亲友自顾不暇,邻居给予留守老人更多帮助。

韦璞对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方面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列举了10个可选项,可多选。统计结果显示,41.1%的留守老人由配偶照顾,28.8%依靠邻居照顾,14.2%靠朋友照顾,另有17.4%靠未外出子女照顾和10.6%由孙辈照顾,由亲戚照顾的仅占5.7%。[11]在可多选的情况下,调查显示,能获得亲友照顾的留守老人比例有限。相较于亲友而言,邻居给予留守老人更多帮助。

实质上,如能很好调动并发挥邻居的作用,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上将会有更多突破,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4. 精神无所寄托,留守老人“老无所乐”

对于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情况,由于各相关研究者切入点不同,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如韦璞调研统计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精神状态较好或很好的比例占49.8%,精神状态很不好的比例仅占2.5%,其他为一般或较不好;并由此得出“老年人对子女回家次数、电话慰问次数等并不是很在意,他们一般都非常支持子女外出,并能够理解原谅子女在精神赡养方面的供给不足。”[12]而黄迪调研认为,绝大部分六寨苗族留守老人都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仅4%的老人不希望子女常回家看望他们。而其中61.3%的老人迫切希望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看。[13]

同时,罗蓉从农村留守老人闲暇活动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心理压力情况几方面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串门聊天和看电视是留守老人最主要的闲暇活动,分别占86.63%和58.38%,其次是散步,占45.84%;同时,留守老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频率并不高;此外,从留守老人自我心理感受来看,78.6%的老人会觉得孤独,46.2%的老人会觉得害怕,21.54的老人会经常觉得情绪低落,从而得出欠发达地区留守老人的公共文化生活几乎是一片[1空4]白,平时从其他家人获得精神慰藉有限,缺少心理安全的结论。

结合实践,总体来看,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打工后,虽然能理解子女所面对的经济和就业压力,但仍缺乏精神慰藉,能参与的公共活动或交往较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基本处于“老无所乐”的状态。

5. 地处偏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工作介入较少或无从介入。

作为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不临边、不临海、不临江的内陆省份,具有多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特征。这也给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建设带来了困难,更何况农村留守老人。

三、对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路径的几点思考

有学者认为,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转型代价向农村转移的公共性问题。但是,因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双重“失灵”,老人们长期处于“自养”状态。[15]实际上,这一状态在贵州农村留守老人中体现更为集中。随着老龄化地持续推进,在农村留守老人年龄增加,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更加迫切,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以社区委依托,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工作的制度化的养老照料体系。

(一)政府主导下,积极培育并推动家庭供养为主,老人居住在家,以社区为依托,由社区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服务的社区服务型养老模式的发展,不断完善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所谓社区,即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社会群体。[16]虽然,费孝通先生做出中国“差序社会”格局论断的社会背景已然改变,但中国“差序社会”仍然存在,尤其在乡土气息浓厚的贵州农村,留守老人们仍习惯于生活在家庭中,仍习惯于那个熟悉的环境和身边亲人朋友的陪伴。这也就对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区服务型养老,是指由所在社区通过有组织的运作机制向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其经济供养以外的养老需求的养老模式。[17]目前,在农村居家养老中主要存在孤寡老人自理型、配偶互助型、子女照料型、社区服务型等养老模式。前三种类型为传统养老模式,都偏重于倚重家庭自身的力量。当孤寡老人、配偶年纪大了、身体差了,子女外出务工了,家庭养老将无从实现。这也就对社区服务型养老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学者在对英美日三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美国根据需求不同,在对老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服务以供选择。[18]英国社区养老主要以政府建设为主,提供了免费社区活动中心、家庭照顾补贴、暂托处、老人公寓、居家服务老人院等多样化服务。而日本作为典型的亚洲国家,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建立了以家庭为依托的社区老年服务模式,提供全面的家庭照顾服务,建立居民互助型的非营利组织,鼓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形成了养老尊老良好社会氛围。[19]比较研究后,认为我国今后社区发展中,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要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三要提供支持家庭照顾者的服务;四要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五要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六要建设专业的社工人才。[20]

基于我国“未富先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缺乏社区养老传统,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迫切等情况,结合儒家思想影响下“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传统养老模式,贵州应在政府主导下,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提供家庭照顾等服务,并以地方法律法规的方式将服务内容及取得资格等予以明确,给予倾斜性规定,方便贵州留守老人完成相关申请。从而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得以安享晚年的目标。

(二)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开展专业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配合完成社区建设工作,根据留守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服务或给予指导。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21]这一界定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助人。专业的社会工作始终围绕受助人的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开展助人服务活动。其区别于一般地助人为乐之处在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关注对于受助者开展有尊严的帮助,并以此修复并且完善受助者因为资源缺失或因社会与经济不公正而没有发挥出来的社会功能,使受助者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22]

贵州农村留守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乐”的养老现状亟待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一是专业社会工作可积极寻求并整合各类资源,针对有特殊需求的留守老人特殊需求展开个案工作,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进行心理辅导,疏过解老人心理压力,排除其孤独感;通过对老人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促进老人个人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二是专业社会工作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开展小组工作,通过建立留守老人自助小组等方式,将社区老人资源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极引导,促进老人间地交流与认同的,实现相互间给予必要的帮助,从而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三是社区工作地开展,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实践形成有效社区支持系统。留守老人养老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家庭、社区(邻里)、国家等多层次力量地支持。专业社区工作引导老人子女给予其应有的经济支持与亲情问候,对老人开展专业的培训,成立互助组织等具体工作,整合社区资源,发挥了专业社区工作优势。

总之,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将专业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应用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诸多干预实践表明,“社会工作从微观上排解农村留守老人困境是一种低成本、效益高的方式。”[23]社会工作介入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意义重大。

结论

当前情境下,建构政府主导下,社区为依托,社会工作介入的养老模式,对于贵州农村留守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有其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为实现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老人中的应用,需要完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财政支持,加强社会工作相关各项制度建设,并鼓励民间服务机构发展,培育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24]而这同样适用于贵州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与实现。

8.“社区养老”颐天年 篇八

颐养天年成了难题

2011年7月,家住郑州市商城路的邓先生退休在家。由于唯一的儿子远在澳大利亚留学,家里就剩下老两口整日相顾无言了。上午去公园溜达溜达、看看报,吃罢午饭后午休,下午摆弄摆弄花草,这就是老邓每天的全部生活。“每天逛公园虽然腻,但总比一直憋在家里强。”老邓说。

在郑州市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等几处公园,像老邓这样整天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有的会凑在一块儿学学戏,但更多的只是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记者和几位老人攀谈,老人们表示,他们也想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但却不知去哪里养、哪里学、哪里乐。“没地方去还是小事,最怕的是生病。孩子们都有工作,我们要是有个头疼脑热,连个人照顾都没有,真不知道咋办才好!”一位老人这样说。

社区养老悄然出现

家住郑州市地润路某小区的唐先生退休后也遭遇了老邓一样的难题。由于闲得发慌,绕着小区遛圈儿成了他最大的“消遣”。想找人聊聊,可左邻右舍都大门紧闭,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这让唐先生很苦闷。2011年9月,小区开办了“颐乐学院”,老年业主可以在里边学书法、太极、声乐、舞蹈、摄影等科目,这让唐先生喜出望外,他一口气报了好几门。

“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方面的寄托。他们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与人沟通、交流。我们开办‘颐乐学院’搞社区养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能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颐乐学院’的开办不仅解决了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的养老问题,也让老人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找到了精神寄托,真正做到让老人‘老有所有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小区园区服务部经理兰英说。

随着课程的开展,以前互不相识的老人们也相互熟悉、亲热起来。你喊我一声“师姐”,我喊你一声“师弟”;你到我家尝尝我包的饺子,我到你家看看你绣的十字绣……老人们互相逗趣、串门,仿佛一下回到年轻上学时的模样。“古稀又发少年狂,如痴似醉学书忙;老骥伏枥壮心在,不信夕阳逊朝阳。”在书法班的期末汇报会上,唐先生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养老需要社会合力

把老年课堂开进小区,让老人不出大门就可以养老,这种“社区养老”模式似乎确是老人养老的“理想国”。然而,目前开展“社区养老”的大多是一些高端社区的开发公司,也有一部分是由社区居委会牵头,要真正形成规模,在全社会普及这种养老模式尚待时日。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养老绝不是举某一家企业之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更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对相关企业来讲,应该秉承社会责任,把“社区养老”纳入项目规划;对政府而言,可以加强社区居委会职能,让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业、开发公司共同促进社区养老。只要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社区养老终有一天会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社区养老前景光明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3亿人,并以每年平均3%的速度增长。目前,在各项建设中对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要考虑不够。以社会养老需要为例,据调查,全国现有1400万左右的老年人要求进入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我国共有老年人福利机构5.1万余家,床位数总计104.2万余张。

养老必须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指出了我国养老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无法完全包办养老事业的状况下,必须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产业化、实体化的思路来发展养老事业,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们目前推行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必须考虑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众多且老龄化速度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的实际情况,不能一下子求大求全。在当前经费和场地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先把一些企业办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从企业剥离,把管理人员以及成型的活动、办公场所接收过来,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完善。同时,积极探索家居养老加社区服务这一形式,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开辟服务热线,使家居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

五种养老模式之比较

居家养老

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花费视住房周围硬件、软件配套设施而定,可能没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点。独居老人在家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容易耽误治疗时间。

社区养老

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吃、住、行等方面可由社区提供帮助,生活较方便。由于政府资助,个人承担的服务开支较低,花费不高。上门服务、就近网点服务对老年人有利,便利性较强。独居老人在家安全性较低,但考虑到社区中有定点医疗机构,一般疾病可及时治疗。

敬老院养老

高级养老院生活条件较好,普通养老院半集体化生活自由度不高,且隐私很难得到保障。成本视养老院级别、床位级别而定,高级养老院成本较高,养老院中基本设施完备,老年人安全系数较高。

高级养老社区

自由性高、隐私受保护,有管家照顾,生活较舒适。会员制、购买产权房等成本较高,社区中硬件、软件配套齐全。服务人员随叫随到,安全性有较高保障。

异地养老

自由度高,享受体验度高。如果是投奔亲友或居住到当地的老年中心,成本虽高但尚能接受;如果是异地置业型,一次性购房支出压力较重。各地度假式养老机构开始兴起,但考虑到旅途风险,陌生目的地的环境、餐饮风险等,安全性较差。

9.社区居家养老活动总结 篇九

张爷爷所居住的开江南里社区总人口4762人,其中老年人2176人,占全社区总人口的近一半。围绕这一特点,社区将为老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整合社区多方资源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对于特殊老年人群体给予了政府的优待福利政策。

“在为老服务中,我们社区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把他们‘请出来’,动员那些能自理的、身体比较好的老年人尽量从家里走出来,到社区参加活动,让老人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区。二是‘入户进门’,对于身体不能自理、走不出来的老年人,社区整合现有资源采取组织理发队入户理发、小巷管家爱心敲门、暖心午餐送到家等形式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月牙河街开江南里社区民政副主任安娜介绍说,“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如百岁老人、四失五类人员,社区网格员按计划分时段定期入户走访,慰问其生活状况、身体情况等,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逐一研讨逐一解决并跟踪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爱。”

开江南里社区为老服务工作也是月牙河街努力打造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缩影。

据了解,为了让老人能够不离家、不离亲,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该街深入挖掘存量潜力,充分整合街域房产资源,在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满江里、丹江里、泉江里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在打造的开江南里社区和靖江西里社区两个日间照料中心预计年内投入使用,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社会养老机构为补充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民以食为天,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工作忙碌无暇照顾,一日三餐的“买洗烧”成了老人的生活负担,月牙河街主动为老人开展助餐服务。在提供2个一级老年食堂的同时,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均建设了二级老年食堂,做到助餐服务全覆盖,最大程度满足老人吃饱、吃好等多层次需求,努力解决养老服务“一碗汤的距离”问题。

近年来,该街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已形成“政府支持、民间组织承办、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需要服务的老年人,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日间托养服务,让老人能够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医疗团队运营管理,可以为老年人量血压、测血脂、检查身体,提供艾灸、药熏、耳疗、理发、洗浴等服务,费用基本仅有耗材费,实惠的价格受到前来入托的老人及家人的广泛好评。

除了在日间照料中心开设文化室,免费为老人提供图书阅览、影视放映、书法绘画、跳舞唱歌等娱乐服务外,全街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均面向老人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贴近需求的文化活动,开设“跨越数字鸿沟 乐享智慧生活”老年人手机课堂,为老人讲解手机自助挂号、购物支付、视频通话等常用功能,便利老人生活,让他们充分享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面对老年群体开展反诈宣传,结合实际案例,提高老人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警惕性,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针对月牙河街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办“寒冬送暖迎新春”活动、“放飞心灵·乐享生活”老年志愿者减压活动,为老年志愿者送去党的温暖和社区的祝福。

加强对社区80岁以上空巢老人、60岁以上生活有困难老人的关心帮助,结合前期调研结果,为73户自愿安装智慧养老设备的老人家庭安装双向一键报警器和热感红外探测器,社区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平台关注老人家中情况,在了解到相关报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采取电话或入户形式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把对老年人的健康关怀真正落到实处。此项工作还在进一步推广中。

上一篇:are的过去式英文下一篇:雷伊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