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2024-06-14

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精选8篇)

1.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篇一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政府工作

乡镇是我国现行国家体制最基层的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最前沿的观察哨和指挥所。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乡镇工作纷繁复杂,门类众多,有“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之说,我想就自己在乡镇工作的一点感想和体会谈出来与大家一块儿探讨,以期对同志们有所启迪或借鉴。

一、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路线是做好乡镇工作的生命线

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方针政策的领导,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我们的政策水平往往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工作水平,大政方针要清——扼其要义,取其精华;政策观念要强——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理论水平要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个干部的政策观念强不强,政策水平高不高,主要是看他对党的政策掌握的全面不全面,理解的透彻不透彻,政策界限把握的准不准,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现在农民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政策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因此提高我们的政策水平是我们做好乡镇工作的基石,而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路线则是作好乡镇工作的生命线。

二、倡导脚踏实地为民办事的奉献精神,讲究方式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是作好乡镇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要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体现了

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把重视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保障民生作为最大的责任。二是要转变职能。要充分认识乡镇政府面临的工作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要弄清楚乡镇政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要明确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群众办实事、服好务。要及时关注社情民意,跟踪社会动态,在谋求对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切实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和低保、医保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好务就是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农村生产发展,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村群众提高素质。

三是要凝聚人心。首先心里要有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防止乡镇政府机关化,防止脱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群众最反感的就是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竞争上岗制、绩效考核制等,使乡镇干部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作风。建立有效的工作督促和检查机制。在专项监督方面,派出相应的督查组跟踪检查,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推进不力、失职失察的,坚决予以追究;在财务监督方面,要切实抓好“乡财区管”、“村账镇管”等工作,使其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轨道,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一定要通过乡镇干部作风的转变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来树立政府的形象,树立乡镇政府的权威。

2.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篇二

1.1 特殊专业的审核技术力量缺乏

专业的社会审价机构一般在本地区若干家中介机构中进行公开招标, 数量有限。而且中小城市的审价机构技术力量也不强大, 主要表现在人员学历层次不高、对设计施工不精通或设计施工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专业过于集中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上、精通特殊专业的人员少之甚少。特殊专业审核技术力量的缺乏势必影响一些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审核质量, 这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带来潜在隐患和风险。

1.2 中介审核人员担负着双重角色

中介审核人员既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编制者, 有时又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审核者, 担负着编标和审标的双重角色。尽管编标和审标不是同一个政府投资项目, 但在较长时期的预算标底编制和预算标底审核中, 各中介审价人员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行业潜规则, 相互间采用同一种模式和做法, 互相包容, 缺乏审核创新和强有力的质询, 缺少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审核意见, 出具的审核意见多停留于表象和形式上, 很少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审查。

1.3 审核抽查内容存在自由选取权

审核抽查内容一般由内部审核人员选定, 抽查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比例多少决定审核的工作量, 这势必影响审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尽管审核抽查内容是根据具体项目的预算标底和设计图纸来选定的, 抽查比例一般控制在30%~40%, 但抽查内容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实际特点, 不能将易出差错部分或关键重点部位抽查进去, 不能将项目工程造价的共性和个性部分有效结合起来, 有时全凭审核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结构主观决定, 存在一定的自由选取权。

1.4 材料价格的确定难以有效控制

在工程造价的组成中, 材料价占据重要比重,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理控制材料价格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的关键之处。但政府投资项目专业涉及面广, 材料品种和类型众多, 即使同一种材料由于厂家较多, 价格也高低不一。尽管项目标底审核人员力求采用政府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价, 有时采用组价、询价及市场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材料单价, 但受时间精力、获取信息不充足、不对称或材料行业相互间的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一些新材料或不常用的材料难以获得较准确合理的价格。审核工作的重点是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确定, 使工程造价不合理的水分得到有效挤压, 但材料价格的难以确定使项目预算标底偏离工程实际。

1.5 有些费用难以合理确定

承包人驻地建设、临时供电设施、临时工程用地、供水与排污设施、临时道路桥梁修建养护和拆除等费用确定比较困难, 即使工程类别和规模基本相同, 但不同社会中介机构对其编制的费用也大相径庭, 审核人员很难按照项目实际或某一标准进行合理界定, 这对有效控制财政资金非常不利。

1.6 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造价确定不甚合理

当今工程设计、施工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 不断出现新工艺和新技术, 而定额的稳定性较强, 不可能朝令夕改, 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对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造价确定采取套用相近定额或进行定额换算不符合工程造价实际, 存在虚高或过低的情况。有些预算标底编制人员采用单列价或定价的形式予以包干, 规定在结算时不作调整, 采用这种方式控制工程造价也是不甚合理的。

2 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对策措施

2.1 专业人才建设内外并举

针对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并不能在短期内有效解决, 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借助的途径来改善。鼓励内部审核人员一专多能, 在主攻一个专业优势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他们向其他专业方向涉猎和发展, 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要积极搭建各种平台, 创设各种载体, 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特殊专业方面的知识。在外部专业力量的借助上, 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已经组建的专家库力量, 补充一些特殊专业方面的专家, 也可以向各级审核部门申请技术支援, 由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帮扶或攻克一些特殊的技术难关。

2.2 健全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制度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收费相对于预算标底编制收费或工程结算审计收费较低, 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积极性不高, 有应付了事趋向。要充分调动中介审核人员的积极性, 尽力减少中介审核人员担负双重角色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高审核质量, 可对现行的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一是实行奖励制度。在不改变现行付费的情况下, 单独设置一笔奖励基金, 对核减或核增超过送审金额的10%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 从奖励基金中支付。每年对中介审核人员审核情况进行考评, 评比年度优秀审核报告, 对获奖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实行情况说明制度。对较长时期审核意见简单或雷同、核增或核减数额较少的审核情况, 要求中介审核人员查找原因, 进行情况说明, 并建立审核质量信用档案, 作为以后中介审核人员遴选和评优的重点考虑因素。

2.3 完善审核质量控制标准

组织人员编制和完善各专业审核质量控制标准, 增强审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提高审核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审核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可包括审核依据、审核流程、审核内容、审核质量控制措施及审核时效等。审核内容可分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 明确各专业的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 规定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的各自抽查率。进一步健全审核质量内部控制措施, 在自检的基础上, 大力推行互检、交叉检、复核检三级复核机制。进一步创新审核质量外部控制措施, 对特殊专业或疑难问题可通过召开专家审核论证会或委托专家评审的方式来进行审核, 增强审核力量, 从而保证审核质量。

2.4 搭建材料信息共享平台

各审核机构应尽快成立材料询价部, 专门负责工程材料价格的采集工作。推行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突出新材料或特殊材料市场价格的收集。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 搭建各级审核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资源优势共同利用。

2.5 增强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审核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业主、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招投标部门、有关建设部门的联系, 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 互相反馈信息, 就工程预算标底、造价定额补充及解释、招标文件中结算与变更条款、初步设计批复、施工图审查、材料设备选用等问题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共同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规范管理。

2.6 加大工程现场踏勘力度

对工程现场应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踏勘和走访, 这对控制工程造价是极其有利的。在预算标底审核时, 要进行现场的踏勘和走访, 丈量尺寸, 了解工程现场自然地理条件、现存建筑物、构筑物及现有土石方等情况。通过获取现场第一手资料, 充分把握土石方的开挖利用、运输和弃置、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施工技术方案的选定和完善、施工措施的设置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拆除和利用, 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量及技术组织措施费, 确保工程造价符合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材料设备的选用, 检验材料设备是否符合预算标底中的规定;现场查验已完工程的实体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内容, 核实工程量, 特别是固定单价合同中由业主现场签证的工程量;向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询问, 了解疑问及不明之处。参与竣工验收, 了解竣工工程的造价费用与预算标底的差异, 为项目后评价积累资料。

3 结语

3.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篇三

一、决策阶段的绩效审计

项目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所以应从两方面进行审查,一是项目建议书是否批准。二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批准。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要有资质的单位来编写。审计人员要检查编写单位资质,以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流于形式。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审计

(一)工程设计

第一审查初步设计概算是否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或其他主要指标是否发生变更。初步设计不得随意改变被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标准、建设地址和总投资等控制指标,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或其他主要指标变更时,应重新向原审批单位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些工程在设计上的超标准、超投资,造成投资的不合理和效率的降低。第二审查施工图是否已合格。合格的施工图是工程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保障,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审查。

(二)建设准备

一是审查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设备、材料供应商的招标投标情况,如招标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投标单位资质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是否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合同、合同价与中标价是否一致等。二是审查是否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避免一些工程因招标不规范、工程开工前手续办理不全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工程进度延期、工程造价加大等问题。

(三)施工安装

施工安装是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建设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投资及安全、环保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审计人员主要从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开工日期与施工许可证日期的先后顺序是否符合、各个施工阶段是否按规范标准组织验收、工程进度款是否按合同规定支付等方面进行审计。

(四)竣工验收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工程存在未验收便投入使用,或是已竣工但未验收。首先审查已达到竣工验收标准的是否组织及时验收,以便尽早投入使用,产生效益。其次审查工程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便投入使用的,找出原因,以便尽早解决。最后审查是否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或复核,以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

三、项目效益评价

(一)效益后评价

是以项目投产后实际取得效益为基础,重新测算项目的各项经济数据,得到相关的投资效果指标,将这些指标与项目前期评估时预测的有关经济效果值(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Pt等)、社会环境影响值(如环境质量影响值IEQ等)等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偏差的原因。

(二)过程后评价

过程后评价是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找出项目后评价效益与原预期效益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使评价结论有根有据,同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政府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篇四

今天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借助网络,尽管很多人坚信,目前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是,大家更坚信,无论个体通过麦克风发出的声音如何嘹亮,他也无法替代新闻媒体的价值。毕竟,新闻媒体兼具汇集舆论和引导舆论的能力,而这一点,是任何个体都不能实现的。尤其是在引导舆论方面,无论从权威性还是专业性,新闻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介都无法替代的。

作为X网,毫无疑问,我们的权威性绝不仅仅停留在“ ”这一口号上。在引导舆论方面,X网不仅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专业素养上,也能够始终保持严谨练达,坦荡慎独。也正因如此,X网能够在舆论引导方面能坚守大局,又能赢得网友信赖,在很多新闻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价值。概括起来,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先发制人,争取信息的第一发布权,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从传播心理学来看,受众对新闻的知情权上,存在“第一印象”效应,即先入为主效应,对事件的第一个报道往往最具影响力。因为无论什么声音当它第一时间占据了人们的脑海,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后面想再用新的声音去覆盖它都是非常难的事情。

而且,在多次采访报道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一点,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是主动与被动的分界线。无论是从早前“杞县钴60辐射谣言造成恐慌”汲取的教训,还是从新近“郑东新区为何不是鬼城”报道中积累的经验,我们都深刻的体会到,新闻媒体一定要抢占第一落点,树立“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理念。

然而,有些时候很多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没有形成热点之前,由于媒体不具备了解事实的强制力。所以,媒体通常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这就要求各宣传部门也应强化主动意识,能够起到第一时间建立沟通协调的应急机制,甚至迅速担当起信息发布人的责任。一旦信息公开不及时,政府的声音就不能主动在第一时间传播,让谣传跑到真实信息前面,致使后果难难以控制。

其次,未雨绸缪,要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奠定引导舆论的基础。

一般来说,重大突发事件通常都会形成热点问题,而相关的信息也会在很短时间内呈几何速度增长,舆论的关注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散射状,即由最初的单一表象议题向多点的深层的议题扩张。

当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在最初阶段不分主次地把所有的问题都呈现出来,不分阶段地加以引导,最终将造成局面的不可控性。另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重大影响不难预料,而“小事件”的破坏力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事件处置主体和新闻媒体容易思想麻痹,反映迟钝,举措失当。因此,要加强从事件

主体、事件性质、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判。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全面监测舆情,研究分析热点问题发展演化的可能趋势和特点,寻找合理的对策和疏导办法,从而有效化解负面公共舆论影响。

同时,政府和媒体还要掌控舆论引导的重点和节奏,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既要稳妥有序,又要对公众进行动态引导。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突发事件形成热点问题后,通常就是考验政府和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虽然它不能决定人们对事件的意见和具体看法,但是通过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确实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关注那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政府和媒体除了需要全面监测舆情,掌握境内外各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事件以及处置工作的反应,实施高密度舆情监测外,平时就要组建一个包括资深新闻人士在内的舆情分析团队。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集合力量,共同进行舆情研判,并准确把握媒体和公众的疑问,确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内容、时机和节奏,使每次新闻发布能够及时回应媒体和公众的疑问,形成政府与受众良性互动的局面。对舆情收集和研判要伴随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始终,根据舆情制定新闻发布策略,通过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进而改变舆情。

最后,以人为本,政府和媒体要多一些人文关怀,树立舆论引导的权威。

舆论一定程度上是民意、民心的“晴雨表”。社会舆论充分反映了民声、民意、民智,对此绝不可因其不“悦耳”而低估、漠视、抵触。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公众的智商和情感,而不能满足于对公众进行生硬的灌输式传播,甚至习惯于通过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封”、“堵”、“压”等)对付公众舆论,殊不知如此做法有时会适得其反。

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政府和媒体在舆论引导的主旨上,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在报道此类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准确、充分、到位,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迎合流言,一味挑逗公众的情绪,这才是真的以人为本。

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有些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和所谓的新闻性,有意形成一些对立矛盾,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预期的。

5.对做好政府值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篇五

值班是各级行政机关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值班室和值班员要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本单位领导指示,为领导同志处理紧急、重要事项和突发事件做好服务工作,发挥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下情上报、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等历任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政府值班工作从无到有,从值班工作有人负责到明确专人承担,从一个人一支笔一部电话到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接报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值班工作逐步加强、日益规范。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值班工作与信息工作紧密结合,“值守”、“应急”成为值班工作两大核心任务,值班工作已从单一的服务型发展为信息型、应急型、综合型、主动型的工作格局。

一、联络畅通——值班工作的首要职责

值班工作的重要之处在于“保证临时发生的重要事情能够及时联系和处理”,因此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保持联络畅通。首先,要保证时刻有人在岗,即便是吃饭、睡觉,无论何时只要电话响了就得接。其次,接到电话后要知道如何处理,否则电话是通了,但事却办不了,一样是联络不畅通。1958年11月,国务院秘书厅发出《关于各机关设立彻夜值班的通知》,就明确“必须由了解本机关情况,遇到紧急事情知道如何解决,或者知道找什么人解决的工作人员进行彻夜值班”。第三,要掌握有关联系方式,特别是本单位负责人,“以便有事时,能立即找到”。做到以上三点,才是真正做到了联络畅通,值班工作才能做到随时接报紧急重大情况、汇总突发事件信息。

从实际工作看,确保联络畅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工作安排上,要高度重视节假日、敏感日和应急处置期间三个重点时段。重点时段往往是检验值班工作的关键时刻,要加强组织领导,提前做好值班安排,充实值班力量,密切关注相关动态,确保及时妥善处理各种情况。2009年3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国务院总值班室《关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两会期间”值班抽查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工作有布置、有检查好。发现的薄弱环节继续督促改进。”二是在值班业务上,要切实提高接听电话、报送信息和办理批示三项业务能力。值班工作直接面向领导、面向地方和部门、面向群众,很多时候由值班员独立承担,没有领导或其他同志审核把关。因此,要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努力做到值班电话“3声铃响有人接听”、领导交办一般事项“10分钟内有反馈”、特殊事项“3小时内有报告”。三是在值班管理上,要牢牢抓住首问负责、交班接班和值班记录三个关键环节。值班工作常年累月处于“分分秒秒不离岗、时时刻刻保运转”的状态,在人员轮流交替过程中,只有严格管理、加强衔接,才能保证平稳有序。首问负责是第一要求,每项工作都要明确专人全程负责到底,遇有超出自身业务事项,要确保联系到相关承办人。特别是一些急事、难事、分工界限交叉的事,值班室作为“兜底”处室,不能推也不能误,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交班接班是重要环节,交班人要把重要情况逐项交接清楚,接班人要对未尽事宜跟踪落实;条件允许时,所有值班员都应参加交接班,全面掌握值班工作动态,以便遇有紧急情况能随时投入工作。值班记录是工作档案,为日后还原工作过程、分清工作责任提供重要凭证,值班员要如实记录、认真填写,以备后查。

二、信息汇总——值班工作的重要内容

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当好领导同志“耳目”和参谋助手,是值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该报的信息要报上去,为领导同志决策提供参考;不需要报的信息要“扣”下来,以免干扰领导同志。当前,需要从“点”、“线”、“面”共同推进:做好每一个信息接报“点”的综合研判工作,畅通各地区、各部门信息报送渠道主“线”,提高从新兴媒体等社会“面”主动搜集信息的能力。

一是加强信息综合研判,反映领导需要掌握的实际情况。值班室作为突发事件信息的“总人口”和“总出口”,在信息接报处理过程中,要加强综合研判,努力使每件信息的处理准确、到位。综合是浓缩信息量的过程,即用最精简的篇幅尽可能多地反映重要情况。但事件紧急、性质严重时,应边报告、边了解情况。研判是深挖信息价值的过程,要密切跟踪动态发展,多方搜集印证信息,注意判断事件危害是否严重、事态发展是否可控、先期处置是否及时等,并及时提出工作建议。

尤其是在特大突发事件处置期间,事发阶段信息有限、情况不明,处置阶段信息激增、鱼龙混杂,更需要做好综合研判工作。在2011年协助组织我驻利比亚人员大规模撤离过程中,我们总结以往信息专项和综合报告经验,以动态信息、专题信息、综合信息等方式反映当前撤离工作中的重要进展、国内外舆情反映、利比亚安全局势以及应急指挥部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等,12天内共编发《值班报告(特刊)》42期,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和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一致好评。我们理解,动态信息就像是新闻,是某一时间“点”的最新情况,要“快”报,报晚了就失去了价值。专题信息就是深度报道,是围绕一根主“线”对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工作进行系统梳理,要“深”报,不可“浅”尝辄止。综台信息就是“昨日要情”,是对当前事件态势、处置进展、各方反应和社情民意等各方“面”的反映,要报“全”,报“少”了或报“偏”了就会影响到对全局的把握。

二是加强信息渠道建设,提高信息获取、报送能力。信息来源是信息报告工作的基础,只有大力加强信息渠道建设,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首先,要强化基层值守应急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乡(镇)、街道办事处等要健全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带班责任,合理安排值班人员,保障必需的办公设备。同时结合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专(兼)职信息报告员。第二,要逐级完善信息报告体系,提高信息报送能力。各地区、各部门要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落实信息报送责任,确保信息报告渠道畅通。第三,要完善通报督促制度,提高信息报送质量。我们每周视频点名对一周信息报送情况进行点评,及时纠正不足,改进工作;每月对各地区,各部门信息报送情况进行统汁汇总,表扬先进,通报迟报漏报等错情;每年对全国信息报告工作进行调研座谈,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相互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共同加强和改进信息报告工作。

三是加强新兴媒体监测,主动搜集突发事件信息。当前,微博、QQ群、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信息数量激增,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在“速度”与“触角”上的优势,实时监测,主动搜集,全面掌握相关信息。比如,在2011年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中,我们通过媒体和网络了解了大量实时灾情和日方应对措施,综台汇总形成每天的《值班报告(特刊)》,弥补了境外信息报送渠道薄弱的不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完善这方面措施。一是把网上舆情纳入信息报告范围,完善与新闻媒体和网络管理职能部门等的联动机制,及时搜集突发事件信息,反映网民主要观点和意见。二是每天主动跟踪有关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网络信息,及时向有关地方和部门核实通报,并督促催报相关信息,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三是尝试手机短信报送信息方式,将非涉密的突发事件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至领导同志处,实现文字、电话和短信三种报告渠道并行,提高信息报送效率。

三、“千人一面”——值班工作的服务标准

值班工作事务性强,值班人员流动性高,但工作标准不能改变,不能因人因事而异,要做到“千人一面”。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做到工作制度化、业务规范化、流程标准化。要细化分解值班室的各项职能,仔细分析值班员有可能遇到的每一种情况,分别制定相应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制定制度,还包括健全各方面通力配合的工作机制。值班室作为窗口单位,必须立足服务,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只有这样,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值班室才能协调各方共同应对,成为“对上有信息、对下有行动、对外有声音”的运转中枢。

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每一位值班员深刻理解、认真执行。一是每位值班员都要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加强总结,把制度规定变为工作习惯。值班工作头绪多,一事一了,若不注意积累总结,就会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办一件忘一件,每次都要现找规定、从头摸索,遇事就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要把办结的事情及时建档立卷,结合规定总结反思,形成案例。同时,对长期积累的资料要注意整理,变为“活”的知识,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传承下去,成为“集体智慧”、“共同标准”,这样的值班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不断提高。

二是要加强值班员培圳,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推事、不误事。首先,要加强政务素养和形势任务学习,全面了解党和国家当前中心工作。其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感,牢固树立值班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在工作中尽到职责,在服务中体现价值,在细节中展现水平,努力做到“我值班时无差错,我值班时请放心”。第三,要加强业务研讨和交流,锻炼思维、表达、文字和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定期开展值班工作会商和演练,打造一支团结协作、高效精干、能打硬仗的值班团队。

三是加强值班文化建设,营造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英国管理学大师汤姆森认为,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正直、向上、富有激情与动力的情绪所凝聚成的感受、信念和价值观等,对员工工作产生的影响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或所提供服务的优劣;员工保持积极的“动力情绪”,才会有愉快工作、乐予奉献的精神,才能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组织。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对值班员进行人性关怀和正向激励,防止因长期从事事务性工作而产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消极情绪互相感染、工作倦怠等现象。特别是值班员之间要做到互相提醒、互相补台,交班人要为接班人提供方便,接班人要为交班人弥补差错。

四、“三位一体”——值班工作的发展方向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近年来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看,国务院总值班室应当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探索工作规律,努力成为值守应急的信息中心、指挥协调的运转中心、行政事务的保障中心,切实做到服务到位、参谋得当、运转高效。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值班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借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政府值班工作经验,结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特点,我们感到,整合加强值班联络、信息处理和技术支持三大职能,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化值班模式已成为值班工作的发展趋势。“值班联络”负责组织值班,保持与有关方面联系,掌握有关地区、部门动态,协助做好处置工作:“信息处理”负责收集、分析信息,提出处置建议,及时向上级报告:“技术支持”负责保障与有关方面通信和网络的实时联通,利用应急平台完成查看现场图像、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和共享相关数据资料,对事态发展进行动态分析等。每组值班员同时包括以上三个岗位,大家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共同值好每个班。

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值班业务研究,不断摸索和掌握工作规律。一方面,要总结值班工作自身规律,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为领导同志服务的前瞻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值班工作总结突发事件的一般性规律。坚持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对接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某一类事件的易发时间、哪些地方易发生什么事件、最近哪些问题比较突出等,以便提前部署应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比如,2009年8月,我们抓住一段时间以来国企改革引发群体性事件高发的苗头,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形成了《今年以来国企改制引发群体性事件情况分析及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要求国办发一个文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6.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篇六

政府统计工作是政府进行社会经济宏观管理必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全市统计工作暨“双先”表彰会召开后,各县区政府都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安排部署,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南郑县政府召开全县统计工作暨“双先”表彰会,这表明了南郑县委、县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南郑县在全市统计工作中争创一流工作水平所做出的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市统计局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全县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统计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地慰问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

政府统计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各级政府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认真搞好统计工作,对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去年**月**日,温家宝总理批示:“必须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统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中央领导的指示,为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是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动员令。今年*月*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正在全市统计工作暨“双先”表彰会上指出:“统计信息是制定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能不能真实反映汉中经济运行的实际,至关重要。政府统计部门的责任十分重大。要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在全市宏观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努力当好汉中社会经济航船的“测报员”,切实把“坐标”、“方向”、“温度”测量准确,真正发挥出统计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统计是认识和反映社会现象的工具。统计工作肩负着收集资料、加工整理、分析研究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统计社会化信息系统,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理论、统计手段和调查方法,达到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系统化、统计信息自动化,满足统计信息“快”、“精”、“准”的要求,使统计工作在体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市长的指示,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统计系统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在汉中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真正发挥出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市和全国一样,也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统计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可以说以往任何时候所遇到的统计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都无法和目前相比,统计工作面临着转型、改革和发展的特殊时期。全市各级统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注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和认识统计自身的发展,指导统计改革。二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完善统计体制和统计方法,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科学反映、正确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三要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分析研究水平和强化统计整体功能上下功夫,排除各种干扰,保证基本统计数据准确可信,把政府统计部门真正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心和社会经济信息主体。实现这样的目标,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的支持,是无法想象的。希望我们南郑各级政府的领导继续重视并大力支持统计工作。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领导的重视,才有实现统计事业发展目标的希望和保障。

二、发扬成绩,切实做好政府统计工作

近年来,南郑县统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统计工作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以GDp核算为中心,以数字质量和报表的及时性为突破口,以统计执法统缆工作全局,狠抓统计队伍、基层统计网络建设,努力克服统计业务经费不足和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勤奋工作,使全县统计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一,克难攻坚,完成了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了普查登记和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有效推进;第二,圆满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各项常规统计工作任务和非公有制经济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全县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等统计专项调查任务;第三,强化了统计网络建设,加强了统计基础工作。特别是**个乡镇统计工作站和县上主管局统计科(室)、县直单位专(兼)统计工作的巩固提高工作,规范和完善了乡镇统计工作站建设,推动了农村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第四,加大了统计普法和执法力度,营造了依法统计氛围,把统计执法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五,统计监督职能得到加强,信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发挥了统计工作为南郑经济发展的参谋助手作用;第六,统计队伍建设有效促进了全县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为领导决策、部门工作、社会公众服务的新局面。****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统计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团结奋进,规范管理,再上台阶”的思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发扬成绩,争创一流,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为南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首先要突出重点,把握大局,确保第一次全市经济普查圆满成功。实现普查登记高质量、数据审核高标准、普查网络平台

搭建高科技、普查资料开发利用高水平四个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普查效益,为领导决策和服务社会提供科学依据。二要积极探索,精心组织,认真搞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三要精心组织,认真完成国民经济核算、综合、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科技、商贸等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专业统计年报、定期和不定期报表任务,加强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统计工作水平。四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监测、预警能力,准确及时反映和判断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提供统计分析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提高统计参与经济社会决策的能力。五要拓展应用,进一步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完成中省市县网络互联工程建设后,进一步搞好统计信息网站建设,向统计办公自动化目标迈进。六要继续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和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水平。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某个地区统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统计工作的质量,必须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领导要继续帮助统计系统理顺统计体制,在人力、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保证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有国家和省局的技术支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统计队伍,只要我们树立必胜信念,勇于进取、敢于胜利,保持高昂斗志,焕发旺盛热情,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政府统计工作一定能够创造辉煌。

三、认真执法,为政府统计工作保驾护航

统计法制建设是统计部门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依法统计是现代统计进步和成熟的标志。我们要从搞准统计数据,提供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情报和宏观决策依据,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统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从统计事业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统计法制建设的紧迫性,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的思想,不断提高依法统计的意识和能力。要把统计法制工作与日常统计工作结合起来,依法保障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认真做好“四五”统计普法验收工作,全面实现“四五”统计普法目标。要加强对统计执法工作的考核,严格执行统计执法工作责任制,实行统计执法“一票否决”。要建立案卷评审制度,规范统计执法行为,不断提高统计执法水平。要建立和完善与《统计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尤其要完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自身依法统计的法律法规。要树立统计部门是一个执法机构,统计人员是一支执法队伍的意识,提高统计执法水平,强化统计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统计法规的严格实施。坚决依法查处那些利用职权非法干预统计数据、利用虚假数据骗取政治地位和荣誉、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要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统计知识,发布统计信息,及时曝光各种统计违法案件。大力开展统计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统计法律意识。南郑县的统计法制建设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去年联合县司法局在县委党校连续举办了四期统计普法培训班和一期统计上岗证培训班,把统计普法培训纳入县委干部培训的范畴,引起各单位的重视。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分城镇、农村两大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累计给*个迟报单位发了催报通知书,且件件有回音。利用参与全县工作考核,税费改革等途径加大统计数据的监管力度,树立了统计数据的法定性。今年,统计执法的重点是查处经济普查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保障经济普查工作。市局直接查办违法案件*件以上,各县区局查办案件不得少于*件。希望南郑县在去年统计法制工作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努力,在抓普法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全民统计法律意识,营造统计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全市统计法制建设方面带一个好头,推动全市统计工作的顺利推进,真正发挥出统计法制建设为统计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

同志们,今年的统计工作任务很重,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也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希望南郑县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全体统计工作人员扎实工作,使南郑的统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创造出新的辉煌。

7.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篇七

工程竣工结算直接关系到发包人和承包人的切身利益。在竣工结算的编制审查过程中, 由于编制审查人员所处的地位、立场和目的的不同以及业务水平的差异, 因而编制、审查的结果可能存在着差距。经审核的工程竣工结算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等特点, 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民心工程, 因此, 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 对于确保政府投资的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如何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 当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经常出现的问题

(1) 施工单位利用合同约定的不明确而多计多算。

有的项目法人对发包合同重视不够, 仅与施工单位商定了工程范围、进度和质量要求等条款就签定合同并开工建设。到工程竣工结算时, 才发现原发包合同的工程价款无结算要求, 设计变更也无变更程序条款, 由于合同对工程结算的约定不明确, 施工单位借此夸大施工难度, 在办理结算时又利用合同的不明确和其他漏洞高估多算, 增加结算投资。

(2) 结算签证不严, 准确性不够, 时间性不强。

目前, 国内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大多采用委托造价咨询部门进行竣工结算, 而承担结算的造价咨询单位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不在现场, 甚至对现场情况不了解。结算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是竣工图、施工记录、施工测量资料和监理签证, 致使签证不严, 准确性不够, 时间性不强。

(3) 设计变更审批手续不严。

有的项目法人不重视控制设计变更, 不及时办理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 结算时没有正式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没有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与投资增减的记录。

(4) 工程量计量不按规定计算。

工程量不按竣工图尺寸和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中规定的工程量计量规则计算。

(5) 结算单价随意高套。

合同中对于合同外工程的单价如何进行计算规定不明确或不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计算, 不按规定的定额进行单价分析, 随意高套。

(6) 施工单位因顾虑结算审核过严而故意虚增造价。

由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送审结算是由项目法人或代建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 施工单位为了给审核留足审减的空间, 故意多报、虚增造价。

2 做好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必须重视的几个环节

建设工程造价审核就其本质而言, 大多是因委托而产生的专业行为, 而不是行政、司法行为, 其公正性、准确程度取决于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 要做好工程造价审核工作, 必须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2.1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审核人员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核人员是指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和工程项目情况,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项目工程造价问题进行审核活动的专业人员。在确定工程造价审核人员时, 应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1) 具备解决审核项目工程造价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能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各专业之间的联系。

(2) 具备与项目工程造价相关的专业知识, 既应具备工程师和经济师两方面的专业知识, 懂建筑构造、工程材料、工艺技术、工程计量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熟悉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 还应具备一定的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知识, 并有较强的市场观念。

(3) 具有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感;保证项目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客观、公正地体现工程造价。

(4) 工程造价审核人员与待审核项目工程本身无利害关系。

(5) 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作风正派, 科学严谨, 保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核。

2.2 收集、整理并核对好结算审核的基础资料

(1) 做好审核资料的收集工作。

完备、有效的资料是得出客观、真实、可信的结论的保证, 是做好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基础工作。这些资料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图纸、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经过审查的工程标底、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验收记录、现场签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各种补充协议、材料与设备采购发标及加工定货合同、工程预结算书、现场勘察记录、会议纪要、适用定额、取费标准及国家有关结算的文件等。

(2) 对收集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经整理后的各类资料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可行的审核方法。

(3) 对结算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核对。

首先要对结算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核对, 从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要一一进行核对, 力求资料完整齐全, 以确保后续正式审核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如果没有完整齐全的资料, 所作的结算是不完善的结算, 所进行的审核就会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达不到审核所要达到的目的。

2.3 全面细致地具体实施审核工作

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造价审核人员, 在阅读、分析并核对完所收集到的资料后, 就可以全面具体地实施审核工作。

(1) 工程量是审核的关键。

工程量是依据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现场签证和合同规定的工程量计量规则来计算的, 是结算编制的基础, 在运作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隐蔽性。审核工程量是重点, 也是难点, 在审核中经常会发现结算的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有出入。对于多报的工程量应该扣除, 否则就直接损害了项目法人的利益;对于漏报的工程量, 在反复核实后,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应将漏报的工程量增补到结算中去, 以避免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损失。对于某些可疑的工程量, 必须深入工地现场进行核对、丈量, 才能确保准确无误。

(2) 落实设计变更签证。

在审查设计变更时, 除应有完整的变更手续之外, 还要注意设计变更后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应进行调整, 对不符合变更手续要求的不能列入结算。

(3) 严格执行合同单价。

建设工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而很多因素在事先又难以完全弄清楚, 因而大多签定的是单价合同。审核工程单价时, 除了总价承包部分之外, 竣工结算单价应按合同约定的单价执行;合同外工程单价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与要求编制补充单价, 不得高套、拆算, 不得随意毛估或者重复计算。

(4) 其他费用的审核要合情合理。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其他费用大体有4类:施工中发生的索赔费用;政策性规定的费用;市场波动产生的材料价差费用;实行激励机制产生的费用。在审核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做到实事求是, 尽量避免差错。

3 结语

竣工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 是一项重要而又具体、既综合又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核工作中, 必须结合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经常出现的问题, 从确定合适的工程造价审核人员、收集整理并核对好结算审核的基础资料和全面细致地具体实施审核工作等方面, 做好工程造价审核各个环节的工作, 去虚存实, 促进竣工结算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苗曙光.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编制与筹划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8.如何做好政府审计工作 篇八

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主要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这就是说,拟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发布前要先过“保密审查”关,审查无误后,才能向社会公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哪些政府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甚至禁止公开,这对于各个负有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和义务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单位来说,是一个新的实践难题。我们在贯彻实施《条例》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一)建立健全保密审查机制,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充分体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公开和保密是一对矛盾,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行政机关无论是制作的,还是获取的政府信息,只要适用《条例》的规定,就必须进行保密审查。如何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呢?结合我们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实践,首先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各级行政机关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应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我们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明确了保密审查工作实行行政机关主管领导下的职能机构负责制,由各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形成部门、分管领导、行政机关主管领导逐级负责,指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协调、督促。保密工作部门对同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同级行政机关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政府信息进行确定。

(二)严格规范政府信息保密审查程序,把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操作上,我们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程序实行三步走:

第一步:初审。由制作、获取政府信息的各行政机关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初次保密审查。即由承办人员及相关科室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然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理由提交相关科室的行政机关分管领导进行复审。这些部门或者科室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的政府信息同其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业务上具有明显优势。由这些部门或者科室首先进行审查是符合“谁制作,谁审查;谁获取,谁审查”的总体要求。在进行保密审查时主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确定拟公开的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主要依据是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通常称为“保密范围”。这些保密范围是我们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最直接的法律依据,也是保密审查必须遵循的具体标准和依据。

2、是否涉及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属于无形资产,具有秘密性。它包括政府所掌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私人的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秘密,或者其向政府提供的商业或金融信息。

3、是否涉及个人隐私。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将个人隐私列为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范围。但如同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政府信息,并不是绝对的不公开一样,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同样是可以公开的。当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信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应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4、是否涉及其他敏感信息。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事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工作秘密,一般也不适宜公开。工作秘密一旦泄露,可能造成行政机关工作被动,影响决策过程或者引起公众混乱,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履行职责。因而,对于这类信息的公开,行政机关必須认真对待,权衡利弊,审慎把握,掌握好此类信息公开的时间和方式。

第二步,复审。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及行政机关分管领导对上报的初步审查意见及政府信息能否公开进行专题复审,并作出书面审查结论,说明理由,将审查结论报送主管领导审核。

对于一些较特殊情况的政府信息公开,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一是在保密审查过程中,我们对含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应公开内容的政府信息,认为能够作区分处理的,作区分处理,删除不应公开的内容,区分处理结果报送同级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审核确认再及时公开,接受保密工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二是对于保密期限届满的国家秘密信息,认为需要公开的,我们仍然按照保密审查程序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可以公开,从而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

第三步:审核批准。行政机关主管领导根据上述初审、复审意见,审核批准确定该政府信息是否公开,行政机关主管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最终结果负领导责任。整个保密审查的过程和结论有完整、真实的文字记载,保密审查文字记载自产生之日起,应当保存三年以上备查。

(三)明确责任追究,加强监督检查,务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产生实效。

我们明确区政府办公室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区政府信息公开办(设在区政府办)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各行政机关的办公室是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同级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不定期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和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及时纠正违反《条例》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查中发现严重问题的,以及考核、评议不合格的,依法追究《条例》规定的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政府门户网站安全保密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保密:

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平台作用,使区一级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各行政机关的网站都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建立通畅链接。根据实际情况,我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务求实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区政府办公室总体负责政府门户网站的规划、建设、监督和管理等,为各行政机关提供统一标准规范的信息平台,并按照“谁上网公开、谁管理负责”的原则对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核发布。

(二)政府门户网站网络安全保密:

区级网络平台建设统一出口管理、统一用户管理。根据网络安全保密要求,对办公资源网和政务外网严格实施了物理隔离,进一步规范了网络接入审批制度,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对政府中心机房重新规划,内外网两套网络设备完全独立,各信息点按单双号分配为内、外网信息点,并重新调整配线架,将内外网信息点配线分开。内、外网服务器通过网闸进行数据交换。

1、内、外网应用规划:区政府网络办公系统及各种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在内网平台。区政府信息门户、区政府外部邮件系统、网上申报、数据直报等对外服务系统建设在外网平台。

2、内、外网接入管理与监控:各单位现有计算机首先保证内网需求,全部接入内网作为网络办公系统终端。接入内网计算机全部登记造册,并通过保密局监控系统监控非法外联行为。工作性质需求须接入外网的计算机,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先由单位自己核准,再报区保密局审批,并登记造册存档。符合物理隔离条件的计算机可接入外网,终端电脑采取隔离卡方案。外网平台进行地址绑定和行为监控,控制非法接入,规范上网行为。

三、保密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突出的问题是“公开的群众不关心,群众关心的不公开”。由于对有的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把握不准,特别是对敏感信息审查把握不准,导致一些行政机关以保密为借口,宁可不公开或少公开政府信息,认为政府信息“保密保得越多越保险”,反映出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过于谨慎的观念。

二是保密知识比较缺乏。有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对国家秘密界定不清,对本行业的保密范围掌握不准,程序不够熟悉,不能及时确定政府信息属性,定密随意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

三是审查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机关制定或修订的保密审查制度的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规范和指导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

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保密意识。政府信息公开与否,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过权衡利弊得失来作出选择。在保密审查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对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分析权衡,决定公开的内容和时机。

(二)加强学习,保放适度。

定密是基础性工作。定密不准、不当,不论是对保密工作,还是信息公开工作,都有全局性影响。该定密的信息没有定密,会导致国家秘密信息不当公开,造成泄密;不该定的信息定密或者不该继续保密的信息不及时解密,会加大保密审查工作难度。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认真做好信息公开中的保密审查工作,真正做到保放有度。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保密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探索,完善制度。

目前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公开和保密两个角度来细化信息公开目录和保密范围,明确审查内容,规范审查程序,强化审查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同保密部门沟通联系,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务实的态度,大胆探索积累和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办法和经验,善于总结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上一篇:2010学籍管理总结下一篇:淘气的弟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