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

2024-12-08

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精选8篇)

1.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 篇一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研究

摘要:农民既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性的任务,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无论从现在看还是长远来看,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所以,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主体、素质

Abstract: The peasant is the main body of both the countryside society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countryside.No matter view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r from the long term perspective,the historic task of building the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can not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both the new modern peasant with high qual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asant.Therefore to cultivate and bring up thousands and millions of new type of peasants with high qualities i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part of the issue of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but also the basic project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ubject, quality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都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教育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我们必须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但就目前的状况分析,我国农民的基本素质与新农民建设的步伐还不是完全适应的。因此提高农民素质,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一、当今农民的现状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素质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广大农村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扫盲班、农民夜校、农民学校、并开展一些培训活动,使农民中的文盲率半文盲率大幅度下降。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需要从农民中增添新的力量,加快了农民素质提高的整体步伐。但我们看到,目前农村依然有些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1.科技文化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农民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所获得的技术和知识,由此而形成的素质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所习得的技术和经验,都是靠上一辈农民手把手的传授和在劳动中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的大都是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很少是通过技术培训和从有关系统的理论学习中获得理论知识。感性的知识和经验不免有些浮浅,它严重制约了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这又具体体现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科技意识差、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这几个方面[1]。

2.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还存在差距。

由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农民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家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何获得好的收成,再加上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民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主体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农民强烈的商品意识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农民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农民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意识在淡薄。农民先天就具有小农意识,小农意识使农民最关心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切身利益,与自己利益不大的事情就不愿做或不愿干。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中不良现象有:思想观念落后,封闭保守、愚昧落后、安土重迁、不思进取;政治性念迷失;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取向自私;封建迷信泛滥;宗族势力抬头;赌博之风盛行等[2]。

3.主体身体素质还有待改

农民身体素质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医疗卫生保障条件的改善,农民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身体素质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民身体素质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许多农民由于营养不良,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缺少健康的科学生活常识和保健知识,身体素质不是太好。农民由于经济条件差,经常因无钱治病,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等死。如果一个农民家庭主要劳动力患病,家庭经济情况就会雪上加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家破人亡。农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农民的身体素质。阻碍农民身体素质提高主要因素是营养、医疗保障、环境等因素。

4.主体心理素质还不适应剧烈的社会变化

当前,我国农民心理素质非常脆弱,他们思想保守,缺乏自信,怕担风险,不敢应用科技成果,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接受能力较差。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农民心理素质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剧烈的社会变革和信息的泛滥,使农民面对着全新的陌生环境,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农民长期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给农民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方式极大的影响,因此,农民的心理素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制约。

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决定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新农民,要靠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农民素质如此重要,其根本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1.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培养高案质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同时建设新农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建立高度集约化经营和高度社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着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所谓新型农民主要是指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

2.转移剩余劳动力需要高素质的农民

中国农民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耕地有限,人地关系紧张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困难。农村共70%的人口只创造16.9%的GDP这是农民穷的主要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个亿,除去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的1.5个亿劳动力,至少还有2个亿的劳动力需要进一步转移出去[3]。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让一部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以达到增加外出务工和务农农民都提高收入的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农民进得城,留得住的基本条件。农民在城市里,必须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农民只有具备较高的技能和文明素养才能适应城市生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城市里生存和发展。

3.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农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必然要求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今,中国农民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较低的科技素质阻碍了农民有效地掌握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不用说有效地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农民。[4]

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路径探讨

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那么怎么样提高农民素质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文化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要切实搞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75%。如果不把农村教育抓好,我们的国民素质整体上就不可能提高。在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情况下,仅靠单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幸运的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注意到这一点,200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近两年在全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两免一补”,即全部

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5]。但我们同时看到,城乡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了解决城乡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城市教育应该全面反哺农村,要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说到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城市化。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如果说发展农民基础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策略,那么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则是目前农民能够致富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新型农民需要有知识、有技能、会经营,这些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形成和内化的。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村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低,农民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和条件。我认为,可以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承包,农场引资开发,农村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加强良种良法、果树嫁接、科学种养、病虫防治管理技术、传统耕作制度改革等知识的培训和普及,使广大农民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3.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抵御不良文化,提高农民的法律、民主意识。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依然严重影响着先进文化的传播,影响着农民的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因此要广泛开展新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赌博、迷信的危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和邪教组织,扶正祛邪,净化社会风气;积极引导农民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提倡节俭的思想意识,推动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风尚形成。

4.倡导现代健康生活方式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农民共有的呼声,好多家庭因为疾病而又一次限入贫困,由于看病贵,医疗保健不规范,一些地区出现了传染病发病率回升的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民看病仍然是自费,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使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6]。因此要积极寻找出适合农村情况的、全新的、农民信得过的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而养老保险及最低保障制度又是促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措施,因此应积极探索,推动农村保障体系的完善,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要提高农民主体素质,必须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政府的职责是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律的系列政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损害农民利益,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

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农村社区环境,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农民应当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建设中学知识、学技术,学管理经验,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农民要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各项建设,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成内在的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只有让农民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新农村建设主体素质才有望可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韬.农业现代化迫切呼唤农民知识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120.[2]付俊红.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弄农民素质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6:5.[3]鲍宗豪,张金华.科学发展观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4]周丽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J].人民日报:2005年7月8日.[5]赵志勇.切实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学习时报.2006年8月.[6]简新华,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建设途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11): 10一13.

2.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 篇二

任定成认为,科学在于发现,技术在于改变。在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中,最基本的是必须要有意识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即科学的首创精神。在做学术论文和科学论文研究时,科学家应该侧重于解决人类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注重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随后,任定成为同学们解读了莫顿提出的四条科学精神气质,即普遍性、公共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表达了对伪科学的批判,并就写论文的相关技巧和发表论文的相关注意事项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认为坚守伦理规范和价值规范才能使科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科学刊物的一些规则源于科学精神气质,而这些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审稿规则和做研究的规则中。在解答为什么当今学术界还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这一问题时,任定成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由于科学发现具有优先权,科学家盲目追求社会的认可与满足自身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最不易解决的就是科学的首创精神。最后,他总结说,科研应该具备解决人类没有解决问题的首创精神,科学伦理研究中重复发现与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间是不矛盾的。而莫顿的四条精神气质最终指向的是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任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学生做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很多建议。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认识到在做科学研究时也应该尊重科学伦理,尊重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使同学们对科学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今后的科学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七届二次理事长办公会在西安召开

2012年12月21日,中国抗癌协会七届二次理事长办公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部署,争取2013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副理事长唐步坚教授、蒋国梁教授、高国兰教授、詹启敏院士、张岂凡教授,秘书长王瑛教授出席了会议。

郝希山首先通报了协会机关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情况。会议审议了王瑛提交的《秘书处机构设置及各部门负责人建议名单》。本届秘书处拟设立八部一室,将上届的继续教育部与科技服务部合并,将信息部、科技奖励办公室倂入办公室。会议同意此方案及建议名单,提交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

会议审议了唐步坚提交的《关于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是为落实协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和通过的章程而提出的,内容包括重新登记专业会员、调整专业委员会届期、实行主任委员三任制、规范新的专委会申报程序、建立学术活动申报制度、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委会评估制度、开展专委会主任培训,修订《专业委员会管理条例》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是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措施,同意按此意见修订《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管理条例》,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贯彻执行。

3.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 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75-01

一、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者对该门课思想认识不清晰,学习动机不强

由于自然辩证法的本身具有高度的理论性的特点,而课程主要面向的是研究生,许多学习者认为该门课程只是政治理论课,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尤其是专业性质偏理工科的学生,思想上对这门课就并未重视起来。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教师也未着重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自觉性低下,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

(二)教学环境过于单一

教学环境作为学习的外部条件之一,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具目的性、计划性,因此具有较高的影响效度。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中,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大班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及有效利用,是构成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大多数的自然辩证法都是很多个专业一起上,少则五十人多则近一百人,这样的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未让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三)学习评价方式单一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习评价时,多采用的是检查笔记和最后的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有的只有最后的课程论文,这样的评价方式未涉及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要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必须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够激励和引导学习者不断的学习,提高主动性,也真正让学生在这门课中受益。

(四)教师未针对学习者特征进行教学

研究生层面的学习者,比起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性都强一些。如果教师只是对概念性的东西泛泛而谈是无法满足学习者需要的。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进自然辩证法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式科学教学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指教师在理解“科学探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自由创设的、有结构的、能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发展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针对自然辩证法课堂的探究式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为:“问题情境—提出假设—组织探究—形成结论—进行反思”。

1.“问题情境”。教师在此阶段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先行组织者,应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尝试解决该问题。让学习者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才可以形成他们的问题解决技能,引发他们对先前知识的回忆,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就一开始能够吸引学习者,使他们意识到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之前的学习过程是相关的,并进一步发掘学习动机。

2.“提出假设”是学生自我探究的开始。在给予学生一个问题情境让他们进行意义建构之后,学习者接下来就会思考如何解决该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或者合作,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确保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有意义。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上,学习者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3.组织探究是核心环节。学生围绕之前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搜集获取相关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自然辩证法中,可以将课程内容设置成专题式,每一个专题给学生一个情境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

4.结论并反思。教师在此时应该加以引导,让学习者相互之间讨论交换想法和意见并积极发言,带动课堂气氛,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学习者得到的结论并引申到更深层,使他们更深刻的理解问题。反思整个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0-155.

[3]何振丽.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丁邦平.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0(10):81-85.

作者简介:

4.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 篇四

时间飞逝,一眨眼就快期末了,自然辩证法课程也快结束了。刚开始,实在听不懂,可能因为是学理科的,平时这方面的知识接触的很少,所以实在乏味啊!上了大概4次课之后,慢慢地发现了这门课程中的奥秘与乐趣。

作为研究生,学习知识是我们的本分,但学习怎么有效科学地研究未知的问题是更重要的问题。上专业课是为了获得知识,上自然辩证法是为了学习方法论,是为了更有效更科学的获取知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这个语词的原意是指自然界的辩证法。早期的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它拓展成为一门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这意味着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模式发生了一次新的转变。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辩证法这两大学科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自然辩证法的许多研究思想与成果也影响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并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支持。传统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方法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发掘、考证和记录历史史实;第二类是根据经过一定考证或核实的史料进行比较性研究,归纳分析出一些可以阐明“法则”或“规律”的内容;第三类是挖掘史实及其逻辑关系,以一定的历史背景,通过“虚构”“想象”等手法,编纂出类“故事”情节,进行历史的、艺术的再创造,以完成科学技术史的撰写。无论哪一类,研究者必须有一定理论思维或观念作为指导,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论,而这恰是自然辩证法所能提供的。许多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人,努力总结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经验教训,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做出贡献,丰富了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内容。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也在转变之中”,并且正是科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所以人们都把科学看作一种希望。科学家们也更加自觉地“追随我们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把时代的发展、变比和向前的趋势反映到科学之中。”整整一个世纪以来,经典力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突破它几百年来所遵循的古典决定论的、精确的和解析的传统。如果说在19世纪以进化论的创立为标志,生物学首先发展为一门演化的科学的话,那么20世纪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科学进展——关于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关于早期宇宙演化的宇宙学的建立,关于非平衡的、相干的、一致的结构的研究——使物理学和化学也已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科学本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也改变着科学关于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简单性与复杂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小,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远离哲学,而且在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部提出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在哲学认识层次上加以认真的研究。处于科学前沿的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也不能不对这些问题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这样,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就个是游离与科学发展之外,更不是强加于科学研究之上的什么多余的东西。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范畴性的理论,但也有一定的规范性。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意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忽视和误解自然辩证法和功能都是有害的。在哲学中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的、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常常在研究理论的自然科学家那里作为全新的智慧出现,而且在一个时候甚至成为时髦的东西。一些杰出科学家相信最肤浅的经验论走上了证明神灵存在的神秘主义道路。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前苏联有些人根据他们的所谓意识形态需要排除被谴责为“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及病理学,关且在肉体上消灭了这些学说的苏联支持者,导致了李森科式的伪科学家及其伪科学。中国“文革”中“四人帮”指使一些人从所谓的哲学思想出发,扣帽子、大棍子、贴标签,对自然科学横加干涉,甚至支持不懂科学的人研制永动机,使中国的科学事业大受摧残。把哲学当作“科学的科学”凌驾于科学之上,用意识形态评判科学理论,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揭示,开启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篇章,历时百年其深邃的思想依然散放出科学的光芒“对于伟大思想家的纪念,并不在于把他的作品通过精美的印刷珍藏在博物馆中”对恩格斯最好的纪念,莫过于用他为我们打磨的辩证思维的武器去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我们的人才培养"恩格斯同马克思一道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已经在远离他们故乡的东方结出了硕果,用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来武装社会主义公民的头脑,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在生物学中,很多地方都能够体现自然辩证法对该学科的渗透和影响。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同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同属于自然界,二者之间的统一性正是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关于“物质统一性”的这一观点。自然界作为一个概念,指的是客观世界包罗万象的存在的整体,而这里所提到的差异性则说明,在这个整体中所存在的局部各有特 点,并非绝对的相同,所以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细胞表面有细胞膜,它使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这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关于“整体和局部”的观点:自然界中的事物具有整体和局部之分,整体是由局部所构成的,局部则是整体中的部分。

因为马尾松投入——产出比相对比较高,人们在东南沿海地区营造大片马尾松林,结果因松毛虫种群爆发和松材线虫病为害而遭受重大损失。实际上,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多样,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一个物种单纯的生态系统,其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就弱。造林的人们之所以犯这个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了生物学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中。物质是运动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生物的种类繁多,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无一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生命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物理学及化学的运动的基础上,但又发展到与它们不同的更高级更复杂的形式。按照辩证的观点,生物体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即使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基因和物种也不会永恒不变。每一生物又都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它们都是运动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多样性,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在生物学中,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机体在发育过程中都是由一个细胞逐渐分裂,最后分裂成一群细胞,而这一群细胞在形态、功能及分布上发生变化,显出差异,产生细胞分化现象。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和核心。所谓矛盾,就是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反因素的意思,一切物质之所以能够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由矛盾双方又斗争又统一的结果。生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生物的结构与机能之间、生命活动的各种局部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同样,生命的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宏观与微观、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体现在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动物体与生活环境的对立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物学的知识跟其他知识一样也来源于实践,主要是来源于科学实验的实践。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晶。

自然辩证法是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思想武器。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自然辩证法之所以对自然科学研究起促进作用,其基本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是按照客观辩证法运动发展的,而自然辩证法正是对自然界辩证本性的正确反映,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按照认识的辩证法来进行的,而辩证法的规律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规律是高度一致的。

生命科学中某些学科的建立也是与自然辨证法的思想紧密联系的。例如,由生态危机建立起来的生态自然观为生命科学中如保护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的建立起到了思想上的指导以及概念的支持,这些是在对生态自然观充分理解及应用基础上形成的学科。运用闭路循环规律,生态系统中的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反馈调节规律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达到生态平衡;系统和谐规律使人与自然最终和谐相处。这些自然辩证法中的规律为保护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建层次上的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思想指导。

生命科学中某些学科的建立也是与自然辨证法的思想紧密联系的。例如,由生态危机建立起来的生态自然观为生命科学中如保护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的建立起到了思想上的指导以及概念的支持,这些是在对生态自然观充分理解及应用基础上形成的学科。运用闭路循环规律,生态系统中的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反馈调节规律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达到生态平衡;系统和谐规律使人与自然最终和谐相处。这些自然辩证法中的规律为保护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建层次上的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思想指导。

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下,生命科学研究应该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发展。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离不开物质性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生命科学研究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自然辩证法和生物学的紧密联系,所以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所学到的自然辩证法的知识,将生物学的知识更充分地理解,更顺利地应用于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5.自然辩证法科学论文 篇五

[导语]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已先后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为人们公认,并引起了不仅仅是科学界的深入探讨和关注。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辨证法、人类社会、双刃剑效应

前言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三者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

而自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因此,我们在惊叹当代科技的炫目光彩时,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高科技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本论文意图通过自然辩证法思想,浅谈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尤其是科技在给人类生产巨大财富,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产生了怎么样的负面效应,从而,引人深思,使人警醒,更重要的是,促人进步。

正文

通过前言对科学,技术的区别性阐述,可见,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不同的,从本质上来说: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例如,现代生物技术在带给人类新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生物技术的对象是生命,使其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因而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越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可能危及生命或环境;另一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有关,社会存在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很难确保他们对生物技术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操作和运用,进而危害人类和社会安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非物质影响力的存在也给这些科学技术限定了应用范围。

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 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带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出了肥料,农药,目的是造福人类,但肥料,农药使粮食,菜,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某些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能去对付对方,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害人。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认为要发展科学的造福功能,抑制其危害功能,除了从主观上不断加强科学尤其是技术伦理的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实现科学主题的转换。以往的科学,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还是出于有目的的自觉认识,其主题都是朝着启发技术和引导技术的方向,帮助技术确定“可以干什么”。由于技术先天地具有双刃剑功能,科学越是对技术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就越会成为技术的帮凶和开路先锋。因此,往后科学的发展,我以为应当从指导技术“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转变为规范技术“不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上来,即从对技术的指导功能转变到规范功能上来。第二,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

然而在导致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的一些矛盾中,主导方面是人类社会对科技的非理性的利用。这里所谓非理性的利用,主要是指下述:其一,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乏明确预料,因而即使出于积极的心态也会带来始料不及的恶果。这种情形大多发生于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时期。其二,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浅近、最直接的有益效用而应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客观与社会的影响。其三,科学技术被用作战争、侵略、征服、称霸的工具。不论是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殖民征服,还是当今的霸权主义行经,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凭借和后盾的。总而言之,在非理性利用的情形之下,科学技术就愈发显出“双刃剑”的属性,因而它造福或为祸人类的情形和成分是难以定量比较的。

科学技术的非均衡进步指的是在科技在不同领域上的发展不均衡,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中的不均衡进步。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那些效益较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则表现的犹为显著。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深刻反映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影响着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高科技的普遍使用推广,加快了技术淘汰和设备更新的步伐,而发达国家则在依靠高科技发展振兴自己的经济的同时,往往把过时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国外,特别是把那些污染环境、资源耗费大的工业项目率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还给这些国家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经济上负债,技术上依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在外贸中得到好处,并且由于缺乏与引进技术相适应的工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使这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潜力,从而阻碍本国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发展,加剧失业现象。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便越拉越大,使贫富两极分化。此外,由于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对劳动力的使用在逐渐减少,这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等各类问题。

由以上论述可见,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而在这些方面,也都一样凸显了大量的负面效应。所以,这也便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总结

通过自然辨证法,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性”既然作为一种性质,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也就是说,它不是个别的和偶然的现象,也不是短期的现象,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特征而永恒存在的。

科学技术在对人类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人类既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对技术持盲目乐观的态度, 而看不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必须是在与人们的需求和人性达到平衡的时候。人类应该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实践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设法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带来的消极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科学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才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和应有智慧。

我们应该相信,凭借为人类的理智和智慧,一定能找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利一面,尽力地去避免其不利性,而且,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环境、生态,已成为全世界人类之共识!诚愿世界人民均能为此而不懈努力!

6.自然科学教案 篇六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纸、笔、展板。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

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

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谈话:《如何知道天气变化》

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

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

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

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讨论的内容。

5、用展板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方法。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 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

教育目的:

1、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

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活动准备:

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铅笔、白色卡纸

3、七大洲、四大洋的标签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工作内容---画世界地图

1、将世界地图拼图端放到孩子面前。

2、介绍工作:画地图。

3、借助地图嵌板框在白色卡纸上画两个圆。

4、从世界地图里选择一块亚洲的生产工艺 图,将其放在左边的圆圈里(亚洲拼图在圆圈里位置应与其在地图里的位置对应),并画出轮廓。

5、请孩子用同样的方法画其他的洲。

6、请孩子在自制的地图上,贴上对应的标签。

7、用彩色铅笔给洲涂颜色,与拼图上洲的颜色相同。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世界地图拼图 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活动准备:

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地球仪。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

三、数学工作内容—世界地图拼图

1、出示彩色地球仪和世界地图。

2、教师拿起彩色地球仪说:“这个代表地球,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小小的地球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样子。然后把地球仪放在一边。

3、指着世界地图嵌板说:有时看平面的地球图会更方便一些。这是地球的平面图,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边是代表东半球。

4、从拼图上拿出亚洲部分,将其放在地球仪上的亚洲的位置比较。

5、这是平面的亚洲,它与地球仪上的亚洲是一样的。

6、将亚洲布放回地图中。

7、提问:请在拼图里找出南美洲,并与地球以上的南美洲配对。

8、请孩子一次从拼图里拿出其他大洲图片,与地球仪上的大洲进行配对。

9、在地球仪上,南极洲是一个整体,但在拼图中,南极洲被分为两个部分。那么南极洲到底是一个大陆还是两个大陆呢?

10、让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大洲?大洲是一块还是两块?

11、大洲是有一块土地组成的,那么南极洲是一块还是两块呢?

12、南极洲是一块。

13、那为什么在拼图上南极洲是两块呢?

14、师:当人们将地球仪划分两个半球做成平面图时,为了顾全各个大洲的完整,因此从海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划分,但到了地球的底部南极洲的时候,不得不把南极洲分成了两部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南极洲,真正的南极洲是一块完整的陆地。所以最好通过地球仪来观察南极洲。除了南极洲在拼图上页被分成了两部分,那么你们说亚洲是一块还是两块大陆呢?同理解释其他洲。

15、请个别幼儿来操作。

16、将教具收起来放到教具柜中。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星座 教具构成:星座卡片 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识各种星座的形状和名称。

2、培养幼儿对星空的兴趣。活动准备:

1、圆形黑色垫布一块,白色图钉,托盘一个。

2、课前了解关于星座的传说及故事。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属相。

三、数学工作内容—认识星座

1、介绍教具,将教具轻轻的搬到工作毯上。

2、请一个孩子说出自己的生日,教师告诉他:“尧尧,你的星座是白羊座,是由很多星星组成一只羊的形状。

3、把黑色垫布铺于工作毯中央,取白羊星座的图片放在垫布左边,将放有白色图钉的小盘放在垫布右边。

4、请尧尧从小盘中取出图钉,对照图片在垫布上摆出自己星座的形状。

5、教师讲述这个星座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兴趣。

6、依次把水瓶座、双鱼座、金牛座、巨蟹座、双子座、狮子座等摆出来。

7、将教具收起来放到教具柜中。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评论这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地球仪 教具构成:地球仪

教育目的:

1、了解构成地球的基本地形---陆地和水,认识和使用地球仪。

2、初步认识洲和洋,为下一步学习地理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

1、装有土壤的褐色瓶子、装有水的蓝色瓶子、空的白色瓶子各一个

2、手的缩微图

3、地球仪一个

4、地球、洲、洋的标签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工作内容---认识地球仪

1、老师分别将装有土壤、水、空气的三个瓶子放到孩子面前。

(1)师:小朋友,你们说这些瓶子里都有什么?这三个瓶子里有土壤、水、空气。(把以上材料放在一边)(2)师: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下地球仪

2、认识地球仪。

(1)讨论“地球”这个词的意思。

(2)师:我们所看到陆地和水都只是地球的外部,而且我们每天看到的还都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整个地球呢?(幼儿进行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发言。)

(3)师:我们可以开车围绕它跑,还可以乘飞机围绕它飞,这样做可以看到地球更多的部分。但是仍不能看到全部地球。地球太大了,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4)出示手的缩微图,师:“画手的轮廓图时,我把它缩小了,这样就能把它画在小纸上。”

(5)把地球仪放到幼儿面前,师:“如果我想一次看到整个地球,就可以按照它的样子把它缩小,制作成一个模型,这样就能看到全部了。”

老师指着地球仪:“这叫地球仪,它不是真实的地球,只是地球的一个模型。当我们转动地球仪时,我们能看到地球的各个部分。”(教师转动地球仪并请幼儿观察。)师:“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孩子讨论他们看观察到的东西,)

(6)师:“你们知道这些蓝色的区域在地球仪上代表什么吗?(教师用蓝色瓶子里的水做提示,进行引导孩子。)

师:“地球仪上的蓝色区域代表的是水。”

(7)师:“你们说这些褐色的区域在地球仪上代表什么?(用装有土壤的褐色瓶子引导)师:“褐色的区域在地球仪上代表陆地。

(8)师:“虽然我们看不到,但地球的四周都被空气包围着。”(用空的白色瓶子做提示。)

(9)师:“地球上有广阔的陆地,我们给每一片陆地起一个名字---洲。请小朋友指出一个洲。(请每个幼儿分别指出一个洲)

(10)师:“一大片水的区域我们叫做 „洋‟。

(11)给幼儿发“地球(globe)”“洲(conti-nent)”“洋(ocean)”的标签,让他们配对。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 教具构成:八大行星嵌板

教育目的:

1、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名称;学习八大行星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地球图片,八大行星的嵌板、太阳系图片; 各星球字卡及图片

2、黑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太阳系轨道图

3、太阳系轨道运转视频。

4、家长和孩子共同查阅太阳系资料的前经验。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工作内容---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

1、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1)出示地球图片,这是什么?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地球的家在哪里?师 :对了,我们要保护它、珍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有一个很美丽、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阳系,地球在这个家里排行第三,她有八个兄弟姐妹。哪八个呢?

(2)师:你想知道这九个兄弟姐妹在太阳系的位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认识太阳系 及排列顺序。

(1)看太阳系轨道运转视频。师:太阳系有哪几个兄弟姐妹?他们有什么特点?分别在什么位置?(2)师出示黑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依次向幼儿介绍八大行星,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字卡,指出它们的所在位置。

太阳:是这个家的妈妈,是主宰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在太阳系家中的所有天体宝宝都围绕着它运动,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水星:在第一条轨道上住着水星大哥,他呀,动作最慢,是距离太阳妈妈最近的行星。金星:在第二条轨道上住着金星姐姐,是最爱干净的一个。地球:地球住在第三条轨道上,是宇宙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一个天体。

火星:第四条轨道上住着火星弟弟,他呀,和地球姐姐的感情最好,所以他要住在地球姐姐的旁边。木星:木星弟弟,他住在第五条轨道上,是太阳系九兄弟中最胖的一个,其他所有行星兄弟加在一起还不够它的一半。

土星:土星妹妹,住在第六条轨道上,她最喜欢漂亮了,老戴着一个美丽的光环。天王星:天王星弟弟,住在第七条轨道上,是最乖的一个。

海王星:海王星弟弟,住在第八条轨道上,他和冥王星弟弟一样,最不怕冷了。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有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呢?

3、出示八大行星的嵌板四个,请幼儿分四组给嵌板上的八大行星配上字卡,初步学习八大行星的位置。师:这是八大行星的轨道图,请小朋友看一看 八大行星的位置,把字卡放在相应的位置,比一比哪组最快?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人类骨骼的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人体支架,初步了解骨骼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活动准备:

1、动物骨头:鱼骨头;骨骼支架图一幅;

2、提前家长与孩子介绍人的骨骼。活动过程:

(一)以动物骨骼引起幼儿兴趣。

(二)了解人体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幼儿讨论)

有: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

2、结合图片共同整理,了解人体骨骼数量和有关名称。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3、各部位骨头有何作用。

讨论:(1)、如颅骨围成了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整个颅骨中为什么只有下颌骨能活动。

(2)、躯干骨中的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组成,与什么功能相适应;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等等。

(3)、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呢?这是因为下肢骨与长期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的结果。下肢功能与人直立行走有关,那么骨骼有哪些特点与直立行走相适应呢?

(三)懂得保护骨骼多种方法。

喝牛奶、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物体的弹性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状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过许多弹性玩具(如皮球、羊角球、蹦蹦床等)。

2、皮球(要求气不能打得太足)、拉力器每组各3份;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每组1份。

3、笔、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皮球、蹦蹦床真好玩

三、科学工作内容:物体的弹性

1、幼儿分组操作,初步感知物品的弹性。(每组幼儿皮球及拉力器各3个)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东西,现在请你们来玩一玩,边玩边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在你们用力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变化?(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因为皮球和拉力器这两样东西都是有弹性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弹性物品呢?(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所谓弹性物品就是当它受力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2、比较尝试,巩固对弹性物品的认识。

(1)出示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进行记录。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然后把它记录在“你想会怎么样”这个格子下面,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然后教师边出示物品,边问幼儿这是什么,然后把它记录下来,要注意引导幼儿不要大声说,自己在脑子里想,然后做记录)(2)实验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师:好,刚刚每位小朋友都猜过了,也做了记录,那现在我们就来实际动手操作,看看与你们开始猜得有什么不一样。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组东西,这些东西与老师这里的东西是 一样的,每个小朋友都要动手玩玩每件东西,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写在“实际怎么样”这个格子下面。如果你们玩后发现它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发现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然后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

先请幼儿自己去找一位小伙伴向他讲述自己的发现,然后请个别幼儿在全体幼儿面前进行讲述(这时可要求幼儿边演示边讲述)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弹性物品?你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蹦蹦床、轮胎、皮球、羊角球、松紧裤带、袜子、皮筋……)

4、整理教具,活动结束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种子的传播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感受大自然事物间的有趣又密切的关系。

2、感知种子的外形特征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类。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请幼儿事先收集、了解种子传播的相关知识和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小伞兵和小刺猬》

讲述故事并提问:谁是小伞兵?小刺猬又是谁呢?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翻阅幼儿用书,再次欣赏故事。

教师: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苍耳能用蒲公英那样的方法传播自己吗?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3、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

提问:植物除了依靠风和动物来传播自己的种子外还会用什么方法传播呢? 请幼儿分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资料,相互介绍关于种子的各种传播方式。

教师运用教学挂图,集体小结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植物的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有的靠风,如蒲公英;有的靠水,如椰树上的椰果成熟了落在海水中顺水漂流,落在海滩上安家;有的是自身弹射,如凤仙花;大多数的种子是靠人或动物来进行传播,如苍耳。

4、初步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按其传播方式进行分类。出示多种植物种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种子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认识这些种子吗?它们长得什么样?它们是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按其传播方式进行分类。活动名称:科学内容---各种各样的种子食物 活动目标:

1、了结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统计种子食品。

3、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父母在家自制一份种子食品带入园。

2、幼儿用书、记录表、笔。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种子的作用,知道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1)组织讨论:你知道哪些种子?种子有什么用?(2)教师:假设世界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会怎么样?

(3)教师:你知道哪些种子是可以食用的?引导幼儿列举可以食用的种子种类:如稻、谷、豆······(4)小结: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食用,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幼儿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感知种子食品的丰富性。

(1)教师:种子可以做各种食品,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用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2)你还知道哪些种子食品?

(3)关于种子食品,你还有哪些问题?蛋糕是不是种子食品?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许多食品是用加工过的种子制作的。

(4)阅读幼儿用书,判断并在种子食品下打钩。

3、品尝种子食品,并进行统计。

(1)请幼儿将自己带的种子食品放在桌上,布置种子食品展览,提醒幼儿分类摆放。

(2)教师:大家先统计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种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尝一下每种种子食品,再将你自己喜欢的种子食品记录在记录单上。

(3)请幼儿自由记录及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

4、讲评记录结束。活动名称:科学工作:植物的哪部分能吃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

1、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尝试按吃的不同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自己设计蔬菜汤配料表,感受做小厨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过菜场、幼儿已经收集了有关蔬菜的各种知识。

2、蔬菜若干(幼儿自备、教师准备)、分类筐、蔬菜自选车、菜篮、记录(笔、表格)。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植物的哪部分能吃

三、科学工作内容: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

(1)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介绍。(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带来的蔬菜。(3)请个别交流,鼓励幼儿说说蔬菜的样子。

2、幼儿按照吃的不同部位进行分类。

(1)师:你们爱吃的蔬菜品种真多,看看老师喜欢吃什么?(出示萝卜)(2)引导幼儿讨论萝卜吃它的什么部位?

(3)幼儿相互讨论自己带来的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吃的不同部位。

(4)幼儿动手把自己带来的蔬菜进行归类。(放到老师准备好的标有(根、茎/叶、花、果、种子)标志的篮筐。

(5)纠错、小结,看看有没有找错家的蔬菜宝宝?为什么?

3、幼儿设计蔬菜汤配料表。

(1)教师提议制定一份蔬菜汤配料表,激发幼儿制作蔬菜汤的兴趣。

师:我们喝到的蔬菜汤都是大人为我们制定的,今天我们自己来做小厨师,做一份自己喜欢的蔬菜汤,怎么样?

(2)引导幼儿理解并确定蔬菜汤配料表的设计要求。植物部位

加工前形状

加工后形状 根

茎/叶 花

种子

(3)幼儿两两结伴,选择蔬菜。商量讨论菜名,边在自选车上选择蔬菜。同时把选择的蔬菜对应画在表格中,可以根据需要,一格多选或不选。(4)幼儿动手制作蔬菜汤。

4、介绍自己的蔬菜汤

教师提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制作的蔬菜汤的所选原料、菜名、味道、及营养价值来进行介绍。

6、整理教具,集体活动结束。

评论这张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种子藏在哪里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

1、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种子的形状与特征。

2、乐于探索,会比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并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稻子、西红柿、葡萄等种子及果实的图片

2、南瓜、稻子、花生等种子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秋天收获的果实

三、科学工作内容:种子藏在哪里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有些什么?师:你看到了哪些种子?(西瓜籽、绿豆、豇豆、南瓜籽……)

3、看图片,帮助孩子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

老师与幼儿一起看图片,认识各种果实的种子都是什么形状,以及它有什么特征。

4、操作找种子

师: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

①幼儿自由探索:苹果、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西瓜、香蕉的种子 ②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6、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工作:月亮的变化 教具构成:月球相位三步卡一套。教育目的:

1、初步了解各种月相,指导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培养宇宙观及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家长在晚上带孩子对月亮连续观察一个月并做记录,孩子看到月亮大小有规律地变化。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三、科学工作内容:月亮的变化

1、将装有月球相位三步卡的托盘放在右下方。

2、教师拿出所有的控制卡,并沿工作毯水平摆放,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月亮吗?

3、教师把图片和标签卡分发给孩子们。

4、教师指着新月的错误控制卡问:“哪位小朋友有这张图片的标签卡?请放在图片的下面。

5、孩子进行图片配对,并复述名称。

6、将所有的标签卡与图片配对。

7、进行三段式教学认识月亮相位: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8、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各国国旗 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及国旗 教育目的:

1、认识各国国旗。

2、开阔幼儿的眼界。活动准备:世界地图及国旗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中国国旗

三、科学工作内容:各国国旗

1、介绍活动名称,将教具端放到桌上。

2、把国旗散置在桌子上,把国旗按洲分类摆放,教师介绍国旗与地图的配对,从自己的国家和洲开始。

3、教师示范并说明:教具后面有国家名称,小朋友可以对照后面的图案和名称来插国旗。

4、教师带领幼儿边插边认识各国国旗,教师可先提示各国国旗的特征,比如:中国国旗有五个五角星,加拿大国旗有一个枫树叶等等,帮助幼儿记忆。

5、请幼儿重复操作。

6、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时间(周、月、年)教具构成:周、月卡片

教育目的:

1、使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周有七天。

2、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活动准备:周、月卡片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复习昨天、今天、明天

三、工作内容----认识时间(周、月、年)

1、介绍活动名称,将教具端放到工作毯上。

2、教师展示教具:一周有七天,分别是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

三、星期

四、星期

五、星期

六、星期日。

3、游戏:我是星期几值日生。

4、教师展示教具:一年有12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5、游戏:“过生日”

(1)、教师念儿歌:苹果、桃子和李子,你的生日在几月?被请的幼儿回答:在此月的所有幼儿都站起来。其他幼儿共同说:“生日快乐”。

17(2)、游戏反复进行玩。

6、整理教具,幼儿自由工作。活动名称:中班科学---形状的稳定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记录活动,让幼儿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而四边形等形状会变形。2.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

3.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就是利用了形状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原理。

活动准备: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每组若干,筷子、橡皮筋、记录表若干,录像,(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制作的)稳定性的课件。活动过程

1.看录像,以自动伸缩门的事例引出课题。

“这个小区的大门能自动拉长、缩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通电了。” “门有弹性。”

“我看到门那边有个平行四边形,本来是大的,门开的时候就变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幼儿可能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不过,对于伸缩门的好奇使他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2.教师出示用橡皮筋绑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然后进行拉、挤,看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个正方形我一拉就变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动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小结:原来四边形是会变形的,不是很牢固,而三角形不会变形,是最牢固的。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操作后,在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勾,不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叉。还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形状是否稳定,也在表中记录下来。然后请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对幼儿在记录和绕线中出现的困难加以引导和帮助。

(幼儿基本都能分辨出什么形状稳定,什么形状不稳定,并对制作各种形状非常感兴趣,可能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独立地用橡皮筋将筷子连成五边形、六边形,而且发现这些图形也都不稳定。)4.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个什么形状,是否稳定。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引导幼儿再次操作:怎样可以使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也变得稳固。(1)引导幼儿讨论:只能再用筷子,怎样让四边形、五边形也变得牢固?

(2)幼儿操作,教师给予指导。(如果幼儿想不出办法,老师可以给幼儿以适当提醒或暗示,再让幼儿操作。)(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小结:用筷子把四边形或五边形变成几个三角形就变得牢固了。

6.请幼儿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东西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师:上次我们看到的自动伸缩门,上面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开门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变窄,关门的时候又变宽了,非常方便。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的原理吗? 7.看图片,了解相关知识(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课件)。

(看了课件,幼儿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利用了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感到非常好奇,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奠定了基础。)延伸活动

师:这个三角形本领这么大,真神奇啊!小朋友可以在幼儿园、在回家路上、在家里面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也用到了三角形的这个本领,如果你们找到了再来告诉老师,好吗?

7.自然科学学习方式初探 篇七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 以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 (自己决定学什么, 怎么学, 自己总结, 评价学习结果) 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且也是更好的贯彻自然教学的“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原则所必需的。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

1. 观察。

学生认识世界依靠观察。观察首先得有充分的材料, 如蚂蚁、蜗牛、蝌蚪等学生自己能获得的观察对象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捕捉, 这样他们对这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个感性的认识。老师需准备充分, 尽量做好每个实验, 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的机会, 引导学生作细致的观察, 并积极思考。

2.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 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 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 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目前我们传统问题教学的方法是,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缺少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锻炼, 不符合目前提倡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其实学生是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 只要平时对他们的问题加以鼓励, 他们便会提出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来, 即使是一幅小小的图画也会引起他们无尽的联想。如:浙教版第四章第一节《熔化与凝固》中有一幅火山爆发的图片, 当我叫学生看这幅图片时, 许多学生举手了, 要提问, 如:为什么会有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时岩浆的温度是多少?岩浆是否会把地面的岩石熔化了, 使地面陷下去, 从而引发更大的火山爆发?平地上是否会有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前, 火山爆发点附近的地面是否会先向上拱凸起来?海洋里的火山爆发是怎样的?等等。不管这些问题是否有理, 让我欣慰的是, 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3. 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分类解决。很难的, 学生根本没学过的问题, 当然要老师给予解答。对于学生可能能够解答的问题, 要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通过探究解决, 当然也可以独立思考、探究。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 久而久之, 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 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 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如果学校强调的是合作、而非竞争, 既不按智力水平分班、又不采取体罚的措施, 那么这种学校就不太会发生以大欺小、打架斗殴以及违法犯罪等事件, 同时也不会因为强调竞争而降低学习成绩。事实证明, 要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 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 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8.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 篇八

10月1日18时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了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

嫦娥二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试验、验证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如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对嫦娥三号探测器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成像试验等。相比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二号新增了技术试验分系统,对有效载荷分系统进行了全新设计。改进后的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系统提高了对月科学探测精度。为我国进一步了解月球环境、把握深空探测技术发展规律、有效降低探月工程二期风险提供有益的借鉴。

10月2日12时25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首次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设计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一号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调相过渡轨道,再经过多次调整进入奔月轨道,而嫦娥二号采用直接进入奔月轨道的发射方式,大大缩短了卫星中途飞行时间。测控通信指挥长朱民才透露,从对修正后的轨道测量计算结果分析来看,控制非常精准,满足卫星到达近月制动点的精度要求,原计划于此后进行的两次中途修正不再进行。接连取消中途轨道修正,将为嫦娥二号卫星节约部分燃料,为卫星在环月轨道开展绕月探测工作提供更多动力支持。

10月6日11时38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完成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周期约为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此次近月制动的成功,为嫦娥二号卫星最终进入“使命轨道”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8日嫦娥二号卫星开始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3. 5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第二次近月制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嫦娥二号进一步降低飞行速度,进入“过渡”轨道,从而为卫星最终进入工作轨道做准备。10月9日进行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轨道高度约为1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

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之后,嫦娥二号卫星已顺利进入工作轨道。按照预定计划,卫星上搭载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嫦娥二号卫星在1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调整并运动一段时间后,将在月球背面自主降轨,进入一个椭圆轨道,然后顺轨道飞到月球正面的虹湾上空,在最近为15公里高度对虹湾预选着陆区进行拍摄。探测结束后,重新回到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继续开展技术和科学探测。

至此,嫦娥二号已经顺利上岗,并将在其6个月的寿命期内做出更多精彩表演。

1. 下列关于“嫦娥二号奔月之旅”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嫦娥二号卫星“奔月之旅”从西昌发射中心启程,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B. 第三次近月制动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嫦娥二号的奔月之旅胜利结束。

C. 嫦娥二号的奔月之旅总里程约38万公里,途中拟进行二、三次轨道修正。

D. 嫦娥二号的奔月之旅拉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

2. 下列各组概念不能互换的一项是( )

A. 地月转移轨道——奔月轨道

B. 圆形环月轨道——工作轨道

C. 使命轨道——(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D. “过渡”轨道——(周期约3. 5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3. 下列各句是对文中信息的概括或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 继嫦娥一号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一期任务之后,嫦娥二号又披挂出征去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历史使命。

B. 为了让嫦娥二号卫星节省部分燃料,原计划的三次中途轨道修正,最后实际操作时只进行了一次。

C.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充分验证了火箭直接把卫星送上地月转移轨道的技术和能力,将可能成为我国探月后续工程采用的方式。

D. 只要嫦娥二号能进入月球正面的虹湾预选着陆区开展拍摄和探测,就能为嫦娥三号能否在预选区着陆月球提供最直接的资料。

4. 用文中四个关键词归纳嫦娥二号奔月全过程。

5.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试比较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有哪些技术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科学价值?

答:

(二)病菌有了金刚不坏之身

比利时医疗人员8月13日证实,一名比利时人死于据信源自印度的“超级病毒”。来自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研究员,对这种“超级病菌”进行了合作研究。研究人员说,一些在印度接受过外科手术的病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肠肝科细菌,这些细菌含有一种被称作NDM-1 (新德里金属b内酰胺酶-1) 的酶,能使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失效。

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可以产生抗生素,目前人类已经能提取或合成纯度很高的抗生素。抗生素进入人体内,能协助白细胞抵御病菌的侵入。如青霉素会干扰细菌成长过程,使细菌的细胞壁变得虚弱,无法阻挡水分,细胞吸水膨胀爆裂而死。有的抗生素能攻击细菌的单染色体,干扰它的NDA,以扰乱其再生能力。随着抗生素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人们逐渐发现,要用更大剂量的抗生素才能杀死细菌。这是因为自然选择让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只有耐药性强的细菌才能存活,一些耐药性很强的细菌被称作“超级病菌”。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广泛的耐药基因。如抗生素合成基因族中本身就含有“耐药基因”,在这些抗生素产生菌周围环境中生活的微生物,为了生存也会进化出“耐药基因”。动物活动、人类迁移都能促使这些抗药基因的传播,而目前医疗、畜牧等行业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选择并进化了这些耐药菌。现在来看,含NDM-1酶的“超级病菌”出现,极可能又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拥有能够编码NDM-1酶的基因的细菌,同时存在能够编码其他耐药性酶的基因,导致这种细菌几乎“百毒不侵”。这是怎么回事?原来,NDM-1酶的基因存在于细菌中一种被称作“质粒”的DNA结构中。与细菌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相比,质粒的遗传呈现更多的不确定性。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超级病菌”的菌种具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

NDM-1酶可分解b-内酰胺环结构,因此可使任何内含b-内酰胺环结构的蛋白质失效。由于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都含有b-内酰胺环结构,携带这种酶的细菌可以使几乎所有抗生素失效。

自从卢瑞亚—德尔布吕克实验(即变异反应实验,由德国生物学家德尔布吕克与卢瑞亚完成,两人在1969年因为此项工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展示了细菌的耐药性变异以来,人类与细菌的斗争就始终处在恶性循环中。10年前,科学家认为,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最大威胁来自革兰氏阳性菌。但含NDM-1酶的肠杆科细菌一般属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本身就对抗生素存在多种耐药机制,正是这种机制使它逐渐成为“百毒不侵”的超级耐药菌。

1. 对NDM-1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NDM-1是“新德里金属b内酰氨酶-1”的简称。

B. 目前NDM-1已有由南亚部分国家向其他国家蔓延的趋势。

C. NDM-1实际上不是细菌,而是由细菌携带的一种酶。

D. 所谓“超级病菌”就是带有NDM-1的病菌,它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能使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实效。

2. 下列不属于直接阐述NDM-1能“百毒不侵”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拥有能够编码NDM-1的基因的细菌,同时存在能够编码其它耐药性酶的基因。

B. NDM-1的基因存在于细菌的质粒上,可以在细菌中自由传播。

C. NDM-1酶可以分解b-内酰氨酶环结构,可以使任何含b-内酰氨酶环结构的蛋白质失败。

D. 革兰氏阴性菌本身就具有多重耐药机制。

3. 下列各组是对文中信息的概括或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NDM-1等“超级病菌”的出现主要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的自然竞争结果。

B. 人类与细菌的斗争总是处于恶性循环之中,NDM-1的出现就是抗生素滥用的结果。如果停止使用抗生素,就绝不会出现 “超级病菌”。

C. 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与卢瑞正因为完成了变异反应实验,展示了细菌的变导,所以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

D. 10年前,科学家认为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最大威胁来自革兰氏阳性菌,随着NDM-1的出现,所有科学家都放弃了这个观点。

4. 请结合文中信息给“抗生素”下一个定义。

答:

5. 请根据文中信息,就怎样抵御“超级病菌”传播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上一篇:“学困生”更需要阅读下一篇:中心小学书法、绘画、摄影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