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2024-07-05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共16篇)

1.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一

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论文

摘 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科学素养应从娃娃抓起。从降低目标做实做细、优化材料适时呈现、注重过程适时指导等方面阐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降低目标,做实做细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高、太笼统,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把大目标小目标化、细化、具体化,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目标;不能目标太高、太笼统,要有针对性。

例如,教学“大树和小草”一课时,先在三(1)班教学时,给学生介绍完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后没有作分层指导就给孩子们发了整株的狗尾草,学生小组内观察记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不是那么理想,学生不知观察什么,不知观察顺序,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简单一点说就是教师定的目标太高、太笼统,把整个观察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自己,自己体验观察过程、总结获得的小草的特征,缺少了教师的具体指导。通过课后的反思,在三(2)班我尝试了降低目标,活动做实做细。带着学生分层观察,可以把整株的狗尾草都给他们,先观察整株狗尾草,再让学生分部分观察:根、茎、叶……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等。同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提高科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材料,适时呈现

小学科学课程应该说还是属于科学启蒙教育的范畴,是以孩子们动手为主在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活动。因此,要给孩子们一个个真实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但真实的探究过程是靠材料的,只有有了材料,孩子们才能动手做。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收集材料,如:三年级要用到不同的木材、金属、纸、布陶瓷;四年级的岩石、食物包装袋、不同的花并做成标本,等等。收集到的材料多了,孩子们的活动也就充实了,但在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用来研究,只有根据实际活动优化材料。材料的优化根据课堂孩子们想研究的问题实时地呈现给他们。

五年级的“蚯蚓的选择”,研究的是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在孩子们猜测后,选择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设计了方案。在动手实验时需要材料:纸盒、土、蚯蚓等,对于所需的.土,教师该怎样准备,是不是随便准备点湿土、干土就可以了,不是的,在课前,教师要根据蚯蚓生活的环境准备合适的土壤,而不是随便挖点土来就可以,这就是材料都有的时候要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学生实验时才能够真实有效。

如,教学“电和磁”一课时,把正常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放在小磁针上,学生观察小磁针发生的现象再进行描述,学生描述后教师提出疑问:怎样使效果更明显?学生可能会想到:加电池、换导线、把小灯泡拿掉,等等,在学生想到很多方法后,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设计、汇报、验证。在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后,验证要有材料,所以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材料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经历一个个真实的探究

活动。

材料的呈现不光合适、充足,还得分层才能使学生研究起来更真实,如果把材料一起呈现给他们,那么探究过程就是无效、不真实的过程。如,四年级“简单电路”,从圣诞树导入,孩子们观察说出要使小灯泡亮的各种材料,想让孩子们重点先认识小灯泡,那么教师在给孩子们材料的时候就不能够把导线、小开关、小灯泡都给他们,而要先给孩子们小灯泡。

所以,没有了材料就没有了观察、实验,那样的活动是不真实的探究,作为教师要给孩子们准备合理有效的材料,在合适的时机呈现给孩子们,从而保证孩子们探究的真实性。

三、注重过程、适时指导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放手不动,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学生在研究了冷水受热发生了什么变化之后进一步研究水的变化过程。教材的开始部分利用上一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学生去观察,发现现象不明显,从而改进实验装置。我上这节课的时候,从实际生活:烧开水导入。没加热前观察,加热后水溢出时让学生去观察,两次观察从中比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水为什么会溢出来?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哪些方法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思维的训练,问题的提出、预测、讨论交流,学生也体会到了科学仪器的发展史,从不合适到合适,亲身体验了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总之,要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仅仅这几方面是很难穷尽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课型,灵活地运用真正的实施探究活动,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2.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二

【案例1】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教师1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 先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一向学生作了阐述, 并着重强调了本探究实验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 绝大多数同学实验成功。于是, 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探究只要这么一步步地操作, 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案例2】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教师2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 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导线、电池和小灯泡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活动中, 不少同学经历了失败, 有些同学则显示出丧气的样子, 更有同学说:“点亮小灯泡太难了, 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案例3】在古代, 人们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 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下一次科学课上课前, 学生提出这样的疑惑:老师, 古人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我感到愕然。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不难看出, 部分学生不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 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 这都说明学生对科学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曲折并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最后的成果, 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 从而提升科学素养?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课堂中应用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学科。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 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实现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科学史教育的感悟。

在当前国际科学教育中, 将科学史知识整合到科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 引入了不少科学史材料, 科学史知识将科学知识、能力培养、情感激发三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科学史实的教育价值, 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人文性, 对科学发展有更完整的认识, 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能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科学史知识, 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又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 理解了科学的本质, 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科学素养。

令人遗憾的是, 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做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 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其实, 细细品味这些生动丰富的科学史事例, 它们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本质的每个方面, 几乎都可以在这些科学史中找到佐证。

三、科学课堂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一) 以史提趣, 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有强烈的兴趣才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有了求知欲望, 学生才有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有很多科学家开展的科学研究生动、有趣, 这类科学史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由最初的“有趣”上升为乐于探索的“兴趣”。

【案例4】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和磁》。

教师介绍了100多年前, 奥斯特在实验中偶然发现, 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有奇怪的现象。学生听后感到好奇, 很多同学向老师表达“想要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这一想法。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 接通电源, 磁针偏转, 电流越大, 偏转的角度越大, 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 磁针复位。

这一次科学史教育, 重在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理解本质和实验方法。本节课上,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到了当年奥斯特偶然发现的奇怪现象, 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因此, 复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及科学的本质内容, 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以史为证, 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的曲折

在教学活动中, 将科学史巧妙地穿插进去, 不仅仅是为了给科学知识裹上一层“糖衣”, 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更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历史长河中科学知识形成的曲折历程。

【案例5】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 “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树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后, 笔者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现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漫画、“普利斯特利实验”动画和英格豪斯实验的漫画, 并且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三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经历了多年, 使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几代科学家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才能总结出来的。同时, 学生也开始明白, 科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的艰苦劳动,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三) 以史明理, 体味科学知识的发展

学生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获取的, 通过教科书或课外书学习科学, 容易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非历史的观点: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不变的真理。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再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结论会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将科学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案例6】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学, 并让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他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不少学生在回答时表示, 通过本次阅读, 发现人们对天文学的探索是不断进步的, 在探索地球运动的历史上有过许多重要的人物, 他们提出了不少著名的学说。

本节课中, 执教教师也渗透了科学史教育, 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理与谬误是相交织的, 科学家在创造发现的同时, 也伴随着可笑的曲解和无端的结论, 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试图作出的解释。不仅如此, 学生还发现, 科学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 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四) 以史作鉴, 培养博大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单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不仅不能知道创造这些科学理论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而且单纯的学习枯燥乏味。而将科学史糅合到课堂中却能超越科学理论知识这一局限, 展示了科学家们的人文形象, 使学生能够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 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案例7】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的发展历史。

课堂上, 潘国根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发生灯泡的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潘老师告诉大家:爱迪生在成功之前曾经失败了1600多次, 但是他仍然不放弃, 继续尝试对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学生对于爱迪生的坚持感到惊讶、佩服。在随后的课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活动中, 尽管不少同学无法成功点亮, 但是受到了爱迪生的鼓舞, 没有同学放弃, 在失败后仍然一次一次地实验, 直到成功点亮小灯泡。

通过这一次的科学史教育, 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不畏艰难、不断进取, 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科学史真实地展现了科学探索以及发现途径中的科学艰辛, 科学家们对科学发明的认真态度等等, 这些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

渗透科学历史, 培养科学素养——在一堂课中, 适当地引入科学史, 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曲折,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 更能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

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三

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新课标中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以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网络等方式和手段,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生态教学模式。化学科学素养是由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品质五要素构成。21世纪是个科技社会,科学素质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使化学生态课堂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场所,是目前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探索实践的课题。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介绍化学发展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

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也要介绍化学史。化学史不仅包含着科学家的天才智慧,更为感人的是科学家们严格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崇高品质的极好典范。例如,在讲氧气时,介绍燃素学说是怎样提出的,这个错误的理论为什么能得到当时许多科学家承认?普利斯特利为什么在实验中没有发现真理?而拉瓦锡怎样利用氧气的发现推翻燃素学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的?这一曲折过程包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教训,从胜利中得到启发,对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很有启迪作用的。又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当时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于1926年生产出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他成功地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扬了中国人的志气。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具有创造革新和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这些无疑会使学生受到百折不挠、大胆创新等科学态度的熏陶和教育,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和献身事业,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身上获得对人生理想的启迪和感悟,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

二、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而且这标志着科学的进步。”老师不是给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通过解决问题来体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例如,学习“铁的锈蚀和防护”时,教材设计了五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这五种情况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你觉得这个实验能否说明问题?运用对比实验要注意哪些因素?等等。当得出金属铁生锈的原因后,教师又可以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所有金属的锈蚀都只和水、氧气有关?你如何来证明你的猜想?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贮存在头脑中的知识,通过探究来获取新知识,在新情景中不断探索,产生新见解。

三、强化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科学能力

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正在逐步增多。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的联系,培养学生渗透和运用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懂得自然学科相联系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对学生而言既能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化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认真、踏实、创新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汲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不能只重视化学知识,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能认为知识多了能力就一定强,知识只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但绝对不等于能力。

四、开阔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指出:“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是真实的、有用的和发展的。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需要社会的每一份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之适应。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适度介绍化学科学发展前沿,重视教材中各栏目(如:资料、调查与研究、拓展性课题、化学·技术·社会等)的教学;重视实验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把教材教活。可通过让学生调查;上网查资料;办化学小报;组织辩论会和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发展其学习化学的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四

战旗镇学校:杨波(身份证:***258 电话:***)[内容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以此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从而科学实验教学才能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

实验教学

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实验教学中必须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开放现有的教学空间,走出课堂。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另外,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从中学到科学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参与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与科学知识同样重要)。从广泛迁移的角度来讲,学会科学推理是大大提高学生的智慧(思考力、明智的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提出有效性问题,精心设计科学探究实验。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确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科学课程体现了让学生亲历一次次科学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一次次科学的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过程,教师在科学课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淋漓尽致地猜想,还要用科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例如“把土豆放入两杯未知液体中会浮吗?”引领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答案:一个杯中要浮,而在另一杯中会沉。是什么原因叫呢?引领学生更进一步去弄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获取科学知识。这样一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使学生相信科学,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运用已有科学实验和实践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该环节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开放的观点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可以作多种假设和预测,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所能想出的任何想法,尽管有的想法可能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学生能想到就一定要给予鼓励,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如《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一课中,保温杯的设计、选材、制作方法很多,教师没有必要去限制学生制作某种特定的保温杯,更不能仅限于教材上的提示,我在上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保温杯并进行分类,探索各类保温的保温原理,再根据身边的废弃材料进行选材制作保温杯,做个保温比赛,比比谁的保温效果最好!并找出好在哪里,并帮助保温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进行改进,再比比进步大的小组进行鼓励。最后,学生将形形色色的保温杯摆在我面前,而且很多同学设计出来的都很新颖,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三、交流论证,评价总结。

课堂上,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使其他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实验教学中的评价要尽量避免消极性,以有实效的评价来激发、激活、激励和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让学实验课的评价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成功感,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品味科学家发现的喜悦,让学生用感情、智慧去体味成功的滋味与价值。

弟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总之,实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开放空间,并对孩子所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保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大面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5.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五

活动计划

1、在总结上学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参研教师的培训力度,请相关领导作培训讲座,为参研教师的研究活动找到理论支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举办科普讲座,教师、学生共同成长,营造科学气氛浓郁的人文环境。

3、组织学生了解北京奥运会的科技含量。(如建筑、设施设备、运动装备等方面)

4、开放学校图书室,组织学生借阅有关科普方面的书籍,作好知识积累。

5、以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活动为契机,实施课堂教学研讨(注意利用好教材中的科学资源,在突出学科特征的同时有机渗透科普教育)。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求科学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创设一个良好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环境,各班出一期以科技、艺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

7、开设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科创大赛。(包括: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幻画、创新设计和科技实践活动。)

8、结合“千乡万才”工程,组织师生参加电子科技创新制作活动,让学生制作网页、电子小报等,激发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爱好,对科学的崇尚。

9、开展《生命之源——水》综合实践活动,以“水资源、水环保、水的利用”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自主探究、亲自体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0、沙龙活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开展有关课题研讨活动中的专题征文及活动案例。

6.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六

科学素养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完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任务就要从三个因素做起,即从结果性因素(科学知识),过程性因素(科学方法、技能),思想性因素(科学本质、STS)进行实施。从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时空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习题、试题设置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五个方面进行着手。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培养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认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完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任务就要从三个因素做起,即从结果性因素(科学知识),过程性因素(科学方法、技能),思想性因素(科学本质、STS)进行实施。下面我就从五方面浅说一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由“精英教育”改变为“大众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该阶段基础物理课程应该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同时,课程的设置应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非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在教学中,教师要观注全体学生,而不能只盯着几位尖子生。无论上课提问、辅导,还是课外活动等教师都要关心弱势学生。耐心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发展能力。同时,要优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不要顾及学科的自身体系是否完备。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程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更要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释;同时会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为社会生活服务。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把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分成不同的学科。这种人为的划分具有更方便地描述事物不同类别性质的优点,但也丧失了对于自然界的整体把握。然而,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逐步揭示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的内在本质联系,发现了原来被分割开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以及各门学科共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概念。在这种综合中,自然界的本质进一步得以显示。因此,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理想人才,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科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整体的社会功能及必要的社会控制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能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是事半功倍的。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科学能力,养成了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在教学模式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目前,流行于世的教学模式很多。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而主流模式无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旨,以学生的终身幸福和不断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而建构主义学习论为这些模式指明了方向。建构主义最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他强调知识并不 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景皆准的真理;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但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

1、学习是一种交互的活动;

2、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

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主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的沟通、合作和支持。教师——学生之间;学生——学生之间。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学习者要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

2、教师不仅仅要熟练掌握学习主题基础的规则,还必须提供探讨这些规则的方式。

3、、教师要注意教学技巧(如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教学设计要符合情境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复杂的策略去支持学生的个人理解。这些策略包括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训练式教学、指导式教学、和协商式教学。

总之,教学模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使学生善于学习,便于训练自己的思维,煅炼动手能力,实验技巧和研究方法。同时能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正确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科学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价值观。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三、在教学时空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首先,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让位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服务者而不是主宰者。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时间。还要宽容待生,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题。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庸俗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发生失误和错误,鼓励学生创新。再次,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异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 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四、充实课外活动,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可以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探索实验,探究实验等。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计算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的评价上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鼓励性和适切性。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个人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评价可以有当堂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评价可以有结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识性评价和思想性评价等。但无论是哪种评价,都要体现出它的发展性、鼓励性、和适切性。也就是说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和终身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要使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五、在习题、试题设置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习题、试题的设置上,要摈弃以往的偏题、难题、怪题和旧题。同时要淡化试题的甄别作用。要注意做 到以下几点:(1)习题、试题要改变脱离生产生活实际,要加强与科学社会技术的联系。(2)习题、试题要改变单纯考查概念、原理,要结合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3)习题、试题要改变单纯考查概念、规律,要强调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习题、试题要改变理论脱离实际,要切实加强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5)习题、试题要改变从统一性答案到多样性答案。要适当增加开放性题目。(6)习题、试题要 改变考查单一学科知识,要注意渗透各学科知识的考查。(7)习题、试题要改变只注重结果,要注重达成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8)习题、试题要改变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关,要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关的考查。

通过做到以上的习题、试题设置的注意问题。从而避免题海战术和低效率的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7.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七

在科技活动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 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着重要影响。

一、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我们开展的《 火车噪音污染调查科技实践活动》 活动中, 学生经历了用分贝仪测试噪音, 把小金鱼分组放在在60、80、100 分贝下, 观察小金鱼的表现的对比试验的研究;学生生通过网络、书籍、资料查找噪音与人体的危害与减少噪音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掌握的信息, 发动学生发动同学、老师、家长共同提出合理的建议。 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减少环境噪音污染。 查走访火车噪音对居民、学生的危害, 增强人们的噪音污染意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的科学素养。

二、科技实践活动开展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 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 强调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积极探索、主动实践, 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在《 饮食与体质健康》 科技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目前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的情况, 分析小学生的饮食与健康的问题,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 以促进更多的孩子能合理饮食, 健康成长。 通过这次饮食与体质健康活动, 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要使孩我们得到足够营养, 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 防止偏食。 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 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 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 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 那么, 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提倡科学合理饮食。

三、科技实践活动开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例如我们开展的《 我们认识大蒜》 科技实践活动, 大蒜是我们熟悉的食物, 从认识大蒜的角度, 我们通过了种植大蒜、观察大蒜的生长情况、显微镜下观察大蒜的细胞结构、大蒜浸出液对物品的保鲜作用、上网查询科学食用大蒜、大蒜的营养成分、保健作用、大蒜的药用价值、大蒜怎样吃药用价值才高以及去除大蒜气味的方法。 制作大蒜围绕“ 去除大蒜异味”、“ 科学食用大蒜”、“ 大蒜医疗保健”“ 大蒜日常小窍门”等方面的知识宣传科普手抄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四、科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课外的知识学习和研究,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我们开展《 2012 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海龙囤调查实践活动》 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古代军事城堡海龙囤采用“ 依山筑城”的建造设计, 其不规则形状、独特的建筑构成、城墙及各个关卡与山地地形完美融合, 体现了古人设计和建造的独具匠心, 从而感受古代建筑群的美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观察、记录, 通过史料了解当时的历史及灿烂的古建筑文化。 通过对古军事城堡相关数据和史料的调查取证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扩大对海龙囤的宣传力度, 当好家乡建设宣传员, 增强小公民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关注有关省、市、区海龙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报纸、电台的有关报道。 通过对古军事城堡的调查研究, 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对海龙囤的旅游开发提出合理的建议。 通过调查活动, 社区交流, 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使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8.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 生活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42-02

0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从概念上理解分为三个部分: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简而言之,即是学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用。教师是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不断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使其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个严峻的问题,下面将结合科学素养的三部分内容逐一讲述。

一、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库

首先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乐意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儿童对自然界带着天生的好奇心,希望窥见大自然的奥妙。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海洋自在遨游,走的更远。而如何呵护、培养他们的兴趣将是一个挑战。

具体培养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探究。例如《物质发生什么变化》一课中先出示三个烧杯,杯中分别盛装清水、白醋、小苏打溶液,打乱后让学生辨别出清水、小苏打溶液、白醋分别是哪一杯?问题的抛出引发学生思考,而当用混合方式根据变化时的现象辨别时,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第二是联系实际情况,优化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在玩中学的乐趣。

其次是教师的语言,不仅要严谨准确还要富有艺术性。比如动物单元里“口器”一说。同时也要体现精炼性。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情而不是一个腔调下的平铺直叙。抑扬顿挫的语言本身就营造了一种引人聆听的奇妙氛围。在《蚂蚁》一课中运用语言的魅力串起一个蚂蚁王国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观察学习蚂蚁身体结构及身体各部分的作用,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讲述时绘声绘色,有跌宕起伏的美感。当然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也要富有激励性,对学生每一个正确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答非所问的学生也要给予帮助和肯定。

最后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动机。自我满足,放任课堂,随着学生成长这种现象将愈见明显。通过多种渠道学生的科学知识库愈见丰富,会觉得课堂中所学内容过于简单而甚感无趣。这对于教师而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在《昼夜交替现象》中,五年级学生已通过多种渠道获知昼夜交替变化源自地球的自传,利用一个猜想模拟,打碎已有的唯一论,从而引发学生好奇,脑海中出现“为什么”,进而萌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探究以学生为本,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首先突出学生实验的主体性,如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科学探究并不是提供学生合适的实验材料,公布恰当的实验步骤,学生如牵线木偶跟着教师的思维脚印;而是要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在明确实验目标之后,从实验材料到具体的操作步骤都需要学生思考得出。比如在《昼夜交替现象》中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太阳和地球如何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具体如何操作?真正做到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其次实验探究中的科学素养还体现在规范的实验操作中。学生操作方式主要得益于对教师的模仿。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生物领域里显微镜的取镜安放,化学实验中小到滴管的使用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言传身教的表率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最后探究实验的过程强调小组合作,一定要落实到实处。每一个学生都是参与者,而不是实验的观光客。针对这一点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一个成员,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再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评比,达到激起他们的求胜心,最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三、生活科学丰富课堂,更新认知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教学是由观察、认识、研究周围环境中的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参加各种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就是从生活实际当中寻找科学内容。是以,科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领会到科学源自生活,最终又将运用到生活中去。《物质变化》单元是让学生认识生活科学最好的实例,整个单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厨房里的科学”。在学习中学生逐步了解到原来小苏打和白醋有这么明显的现象,一个生锈的铁锅也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原理!这是对他们既有认知的一种挑衅,如此平淡无奇的事物,两两混合后会这么有趣。从而吸引学生把眼光更多的投放在身边事物上,养成因好奇而萌生的实验探究之心。

如何紧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首先在选取实验材料方面,尽可能挑选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的实验材料。《沉浮》单元中的实验,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时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最好是可以混淆学生判断力的。而在《米饭、淀粉和碘酒》中判断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同样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食材。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在通过自己的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到某种结论之后,真正的意义是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之理源自生活,最后也终将用之于生活。在这种自然的联系中,学习科学将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知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探索,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奥秘。

总之,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双方思维碰撞的过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乐在其中,享受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事半功倍。

[ 参 考 文 献 ]

[1]武晓平.小学科学课堂激励语言-倾听[J]有效教研网.

[2]曹明亮.实践是最好的老师[J].教学经纬,2007(12),82.

[3]周彦芳.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学术纵横,2012,144.

9.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九

甘肃省镇原县新集乡王寨小学蔡兴辉

邮编744507电话:***

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综合性学习是对教材的巩固和延伸,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近几年,我把环境教育渗透于科学课综合性学习中,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教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护环境成了全校每个师生的共识。这里我想结合科学课综合性学习,谈谈对小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2001年7月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2008年6月1 日,我国实施了“限塑令”,发扬重拾菜篮或者使用其它环保节约的替代品。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我先让学生观看98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录像,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因此导致了98年夏这场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活中还有许多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但学生不太明白,比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上树捉鸟„„这些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不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现象开展谈论,在谈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善于发现,仔细分析,才能分辨是与非。

(二)注重实践,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

环境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能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学习环保知识,又重视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积极的“参与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采取以下六个活动:一是参加公益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种植成才树、清理公共垃圾等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又可增强他们参与环保的自豪感,二是参加文娱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歌咏比赛、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中,受到自我教育。三是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要求每生每年必须做到提一条环保建议、编一条环保警句、会唱一首环保歌曲、看一部环保电影、写一篇环保日记、做一件对环保有益的事、当好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左邻右舍的环保“小老师”。四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地球日”、“环境日”、“节水周”、“爱鸟日”、“植树节”、“无烟日”、“粮食日”等节日,通过义务咨询、散发资料、广播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向周围邻居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向你吸烟的亲人、朋友、老师等写一份劝告信,告诉他们吸烟的危害,这样学生不仅自己对吸烟的危害提高了认识,也帮助了别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等主题的演讲活动,对身边环境问题的调查、研讨认证,得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五是开展社会调查。每学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看看土壤的变化、农作物害虫的变化,观察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青蛙、哈蟆、蛇数量的变化。还可测试乡办工业对空气、水、噪声的污染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六要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组织发动环保小卫士、环保纠察队,轮流站岗巡逻,禁止滥砍滥伐、滥捕狂杀,保护生态平衡;禁止随意破坏土地,乱烧麦秸,随意排放污水等。通过上述六项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人作斗争的自觉性。

2(三)开展长期的“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综合性学习,它着眼于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我们可以在各中队组织开展环保小课题的研究,让全体少先队员在研究的情境中,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小课题研究:

一年级:

1、乱扔垃圾的危害;

2、铅笔、书本与环境保护„„

二年级:

1、树木的本领;

2、马路上废气危害知多少;

3、怎样节约水资源;

三年级:

1、校园里的绿化环境;

2、影响校园美的行为有哪些;

3、废弃垃圾的处理;

4、白色污染的害处„„

四年级:

1、关于污染河流的调查;

2、影响天空变蓝的因素;

3、噪音的危害;

4、绿化环境破坏后造成的后果„„

五年级:

1、菜场卫生情况对比调查;

2、水资源浪费情况的调查以及处理措施研究;

3、改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

六年级:

1、环境污染的后果;

2、哪些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3、家庭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4、工业废水流到哪去了„„

通过系列有关环保的学生小课题的研究开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自觉保护自然资源,从小养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通过了一系列环保小课题的开展研究,学生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加强了回收再利用的理念,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关环保系列小课题的研究开展,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行动上:关心;知识;态度;能力;参与。关心,即要深化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知识即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基本的理解;态度即要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能力即要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参与即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论文 篇十

要高起点地把学生领进门,我们教师必须有真功夫,下大力气备课,对教材做到融会贯通,抓得住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然后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地把学生教好。培养学生应体现于“五”教学环节:读、做、议、问、评。即“读”———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做”———独立完成作业;“议”与“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解答问题;“评”———我们教师要高屋建瓴地讲、少而精地讲、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对书上推导的定理、公式,要求他们尽量自己推导,书上例题,要求学生先不看,而是自己先做,哪怕是三思不得其解也比先看会了强得许多。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不是我们教师给学生讲通的,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想通的。因此,对领悟性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先自学新课,自己做习题,记下学习后的重点和难点,待教师讲新课时,就在学懂融会贯通上用力气。这样先学一步的做法,学习效果好、效率高,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的考试也很轻松,而且能腾出时间去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风气。对于“差生”,要指导他们看书,提问题答不上来,再接着去看书,好好地去想,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强调自学、自学、再自学,思考、思考、再思考。

2.2 培养学生归纳共性问题的能力

学习应该是“勤奋+方法”,而勤奋主要指自学深思,方法则主要指“归绎法”,它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归纳法,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其内涵为:从“厚”提炼出“薄”,从“多”提炼出“少”,摸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再以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这就找到学习的“点金术”。要研究在学习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中怎样处理知识中存在的表里关系、彼此关系、主次关系、异同关系,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体现,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困惑之处———怎样正确对待上述4项辨证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往往很少在教材、教参中体现,完全依教师自己实践和钻研才能体会到,这需要我们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这样的教育、教学的体会,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2.3 让问题充满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存在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维和精神。科学探究过程是紧紧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因而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两环节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因而要从人们平常的、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需要慧眼识真的眼力。在传统的教育中,绝大部分教师采用“去问题化”的教学,它给学生形成一个极强的心理定势场,形成了永不变的主题: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养成不想问题、不会提问题的习惯,从而缺乏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不断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疑问、困惑、障碍、矛盾得到披露,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经意的问题,提出令人拍案叫好的问题,从中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性。

2.4 走出课堂,让学生会用物理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例如,在高二学生学完“交变电流”后,组织他们参观新余大唐发电有限公司的发电全过程,请总工程师给我们师生做火力发电的专题报告;参观大众汽车修配公司,请工程师实地讲解汽车机电部分的工作原理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学生们长了不少见识,有意识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寻找生活、生产中蕴含着的物理学知识、方法,或用物理学的知识、原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进一步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加强了对物理知识、规律的应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过程体验,进而实现有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76-001

在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

小学科技活动是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技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施以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

科学素养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扬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

小学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科技活动开展现状

目前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而言,通过科技活动,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小学科技活动项目不全面,科技含量不高

多数小学选择科技活动项目时,除兼顾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外,参与竞赛、争取名次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能参与竞赛项目活动的学生人数是很少的,而那些未列入竞赛项目的科技活动则受到忽视。

很多学校将英语打字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作为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的主要内容,在这些项目上参与人数较多,但这些项目主要是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手眼协调能力的练习,科技知识的含量是很低的,更无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参与。还有一些学校则以艺术类的活动代替了科技活动的开展。

2.升学压力和经费阻碍科技活动开展

科技活动项目在小学以四、五年级学生参加为主。教师和学生均受升学影响,认为组织、参加科技活动浪费时间,积极性不高。有文艺特长、体育特长的学生,较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更能受到升学政策的优惠。这也影响了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由于部分小学对科技活动不如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重视,所以很多中学觉得缺乏科技活动好的苗子。

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项目因受场地、经费的限制使普及面不广,有的科技竞赛活动需学校或学生购买一定的材料方可让相应比例的学生参加,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参与自己喜爱的科技活动。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无法提供一定质量和档次的科技活动器材,很多科技活动项目开展面不广,质量不高。

3.科技活动教师的科技素养不高

虽然现任科技活动教师在职称、学历上不低于平均水平,但很多教师缺少科技活动方面的一技之长。科技活动教师自身的科技素养不高,就很难胜任这一工作。同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影响了其对科技信息的敏感度和对科技新技能的认识和学习。而且,现有的培训课程对科技辅导教师的需要考虑不足,职称评审亦无科技辅导教师系列。

三、加强科技活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

1.开设专门的科技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科技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要明确科技活动课程的目标:在科技活动课程中,学生亲自实践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扩大学生视野、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少年儿童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全体学生科技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在观念方面,能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动力方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鼓励学生去追求和探究。在感知方面,使学生接触科学,感知科学。在方法能力方面,能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其次,科学确定科技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有侧重地挑选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比如:科普知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古今中外科技发明介绍、科技小论文介绍、创新方案、思维训练、课后实践题、科技信息发布会。

2.通过课外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2.1开展趣味科技节活动。为了让科技教育深入人心,学校可每年举行一次趣味科技节活动,以趣味科技节为载体,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趣味科技节中,可以设计阅读科普读物、科普故事演讲、科普讲座、趣味实验、科普网页、科普黑板报、科幻画现场竞赛、车模竞速、科技小发明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较为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技活动,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启迪同学们的思维、拓宽思路,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感受玩科学带来的乐趣。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2开展少先队科技主题活动。科技教育自身的特点赋予了它的实践性。因此,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是提高科技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年都可组织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总之,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与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阵地,并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12.立足课堂教学培养科学素养 篇十二

关键词:课堂教学,科学素养

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精确描述、规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关注已有经验, 构建学生的科学概念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已有一些认识, 但是这些认识, 有些是正确的, 有些是模糊不清的, 甚至是错误的。正确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 但是那些模糊不清的、错误的概念会阻碍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的学习。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要找准学生已有的错误经验,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开展教学活动。

案例一某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时, 经过试教发现学生对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不太清楚,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 只是铁暴露在外界, 因而它的颜色发生变化, 鉴于此, 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 铁生锈变成了铁锈, 这是一种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生:物理变化。

师:既然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 那么我们怎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生:确定铁锈是不是铁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物质。

师:很好, 我们可以全面比较铁与铁锈, 看看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呢?想一想铁有哪些特点?

生:有金属光泽。

生:有延展性。

生:能导电。

生:可以被磁铁吸引。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比较铁与铁锈, 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教师设计了记录表格, 学生通过多方比较, 得出了原来铁与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铁锈是铁在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新物质, 由此确定了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案例二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时, 当教师问“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这一问题时, 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带来热量。

师: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生:天气冷了, 我们就要多穿衣服, 我认为衣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热量的。

师:想一想, 晚上我们钻进被窝, 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 被窝里又是怎样的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 被窝还热吗?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时学生有点无法回答了)

师:衣服到底能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观测吗?

生:可以用温度计来检测。

以上两个案例中, 教师针对学生已有的不正确知识经验, 采取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案例一中, 教师利用表格的形式, 记录对两种物质的观察结果, 通过表格简明地揭示铁与铁锈之间的不同点, 学生重新建立两者间的关系, 从而纠正了学生对铁锈的不正确认识。案例二中, 学生的脑海中早已记住冷了要多穿衣服这一常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衣服是否能给人体带来热量这一问题, 所以当教师提问时, 大家都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回答, 答案却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通过提问, 让学生思考, 从而让他们开始怀疑已有的经验,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经验是错误的, 错误的经验马上被扭转, 并建立了正确的认识。

二、注重科学论证,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论证, 就是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猜测和观点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教学不能停留在动手操作, 还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不能只注重是否得出了结论, 还要有思维的参与。论证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探究活动, 是连接论据与结论的纽带。没有论证的探究是不完整的探究。

案例三三年级下册“哪种材料硬”教学片段

学生探究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四种材料, 并将这四种材料相互划动后, 组织学生交流。

师:根据我们观察的结果, 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生:这四种材料中, 最硬的是铁钉, 接下来是塑料尺、木条、卡纸。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很容易得出这四种材料的硬度排列顺序。上面的交流环节只是简单地将实验结论说一遍, 缺乏理性的论证过程, 没有将实验现象与结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思考。针对以上情况, 在第二次教学时, 教师改进了教学策略, 展现出了另外一种情景。

师:根据我们观察的结果, 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生:这四种材料中, 最硬的是铁钉, 接下来是塑料尺、木条、卡纸。

师: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 能否根据这张表格来得出结论呢?你是怎样分析得出这个结论的?可以用“我发现了×××,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句式来解说。

生:我发现了铁钉能在其他三种材料上留下划痕, 而其他三种材料都不能在铁钉上留下划痕, 说明铁钉最硬。

生:我发现了其余三种材料都能在卡纸上留下划痕, 而卡纸不能在任何一种材料身上留下划痕, 说明卡纸最软。

生:我发现可以通过一种材料在其他三种材料上留下划痕判断它们的软硬。

与之前简单地看一看记录表相比, 教师用助学导语“你是怎样分析得出这个结论的?可以用我发现了×××,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句式来解说”将学生带入了科学论证的氛围中。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不难看出, 学生的思维在层层推进, 逐步有意识地联系证据与结论, 能根据数据进行对比, 并从数据的变化规律中推理得出结论, 在论证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建构。

三、重视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核心,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提升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科学探究的机会, 引领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探究过程, 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 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养成规范的探究习惯。

案例四 “电磁铁的磁力”教学片段

师:电磁铁在很多地方都有应用, 废铁场的强磁力电磁铁吊车可以吸起上吨的废钢铁。

生:这样强大的磁力太令人惊讶了!

师:你们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吗?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可以想一想电磁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电磁铁磁性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们小组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我们的理由是电磁铁的磁性是由通电的线圈产生的。

师:怎样才能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可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

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生:可以用两个线圈圈数不同的电磁铁来比一比。

师: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实验, 做这种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请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各组方案完成后, 相互交流各组的方案, 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再让学生按实验方案完成探究, 最后得出探究结论。

观察、制作、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课的类型, 采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探究活动, 让学生通过思考、操作, 在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 内化形成科学知识, 增长探究能力。

1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十三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科学教育怎样才能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课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向40分钟要质量这一目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课堂的组织纪律性。倾听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郑重强调,听和说是同等重要。说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

课堂的纪律是必须要的,那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是教师组织的体现。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时,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在我们班级,确实有此种情况,此类孩子。课 堂上,要让他们一节课端正坐好,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这些孩子呀!对此,我们只能在调整纪律上多努力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听到表扬声,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我首先肯定课堂纪律做得好的孩子,而在这时,你会发现,当老师表扬这个小朋友时,其他孩子的眼光就会齐刷刷地注视着被表扬的孩子,并也努力向他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纪律确实较以前有了进步,但作为老师我们想让孩子们提起学习的兴趣,还需要在好课上下功夫,课堂精彩有趣,才能真正吸引孩子的眼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知识的真谛。

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实验过程,但不控制学生讨论和实验的结果;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想边说以及演示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教师把 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

在注重科学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提问是对学生的考问,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检验。而现代教学的观点认为,提问不仅是对学生的检查和诊断,更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行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向学生提示重点、强化各教学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准确,即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要使用与学生语言能力相当的词,切忌含糊不清,不合逻辑,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如《沉与浮》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常无法理解问题的含义,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因素”这个词的意思。其次,问题要具体,即问题的指向性应明确,不应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如,在《溶解》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将盐、沙等物体放入水中搅拌,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此问题的指向性就不很明确,学生常常会答非所问,等教师再一一引导,回到探究的问题上,时间已经浪费了很多。因此,此处的问题应尽可能明确,如“仔细观察,食盐、沙等物体的颗粒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学生就能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核心问题上,将大大节省教学时间。第三,问题要有启发性,即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设计问题,使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维,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强度。

此外,提出问题后,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第一,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尽可能鼓励其他学生对给出的答案发表评论,以便了解其他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第二,教师提出问题后,应尽可能让学生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不应打断他,应充分的鼓励,同时启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第三,教师要乐于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亮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第四,教师应多用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在现实条件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大可能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

四、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以及内容。教师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五、有效利用课堂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充分的预设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充分的预设,并不表示教师对教学的全控制,也并不表示教师对学生活动和思维的干预。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实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活动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14.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十四

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葸爱华 陈丽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我们不但应该看到改革带来的成效,更应该找出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只有这样,才可能推进科学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课堂 现状 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得出科学结论、探索自然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要达到此目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也在课堂。

本人多年从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对农村小学实施科学课改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看到了科学课堂改革的质的进展,也发现了科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个人经验谈点对策。

一、课改新理念深入教师心,并贯穿于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 随着课改的深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质的进展。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科学教学理念,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努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师都从内心认可了科学课必须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思想、实证意识、实践品质,把大段的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科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

近来强调的“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教师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其中的“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也是一种导向,更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之一。

二、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种误区

如果我们对现在的农村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分析后会发现,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师不能灵活处理教材,不能“用教材教”。

一是教师对教材“忠贞不二”,照本宣科,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

二是教师过激地、片面地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将教材中很有价值、对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内容也砍掉了,教师的表面理由是“新课程可以变动教材”,其真实的原因是这些颇具探究意义的内容往往“不好讲”。

2.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做了较死的规定。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

3.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不尽人意。

三、提高教师科学理论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解决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

1.激发科学教师的教学源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激发教学源动力,是基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而产生的。科学教师从事综合理科的教学,普遍感受到莫大的教学压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需要他人的认同,这是一个易受环境因素主导的问题,主要是受现实的考试评价机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现实选择。本来,考试评价制度作为课程改革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相适应,两者甚至需要保持同步进行,可现在的情况是考试评价机制滞后,使得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充满顾虑。

2.实现科学教师的自身转变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新课改后,科学由原来的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生物整合而成,这就要求一名科学老师必须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知识融会贯通。新课改对老师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最大的新课程则是《科学》。由于科学更多涉及探究教学,它必定需要师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想使新课程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促进教师自身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改变教学观念。新课程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给了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给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倡创意教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教学定位恰当,教学要适应学生。

例在《地球》这一节知识中,地球是近似球体的这一知识点教法中,以前只把这么一句话一讲了之,学生只要记住就行。而现在教师要让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探索,证明地球近似球体。同时还设计了好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验地球是近似球体这一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科学的结论源自实验和观察,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改变自身知识体系。新课程中,科学所融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教师原有的知识,原有所学内容已跟不上课程要求。新课程内容和科学探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要求综合型的科学教师。

例如,在《月球》这一节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可搜集一些有关月球的故事。在课堂上可提问有关描述月球的词句。在月食中,为什么那么小的月球会把太阳给遮住?这就需要数学知识中的比例问题;经纬度常用“30N,120E”等表示,其中的“North,East……”等是英语知识——虽然所述知识并不复杂,但教师没有一定其他学科功底,要想指导好学生,那是不现实的。

(3)改变教师技能。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板书、普通话等基本功的练习,当然这在新课程中也应提倡,但由于新课程综合性程度高,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搜索资料等活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增进新的能力,诸如搜索和处理信息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等等。

例如,上《日食》这一节时,可从网上搜集到南极洲日食全过程,学生在学校的电脑上观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同时也是对教师技能的挑战。

3.紧抓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新课程认为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其确实可以变动教材,但这种变动应该是对教材的一种优化,而不是一种退化。是根据学生、环境、条件等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提升处理,而绝不是随意乱改,如果改了还不如不改,就是对教材的一种糟蹋。只要我们多花些功夫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紧抓教学重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那些“不好讲”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深入浅出的。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教材本身,二是学生实际。教材的重点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分析,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如我在讲《磁铁的磁性》时,起初就把磁铁有磁性(包括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强)作为了教学重点。单纯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对教学重点的确立

是没有问题的,对磁铁磁性的研究确实应该是重点;但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则,这个教学重点就有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有“磁铁有磁性”的认知基础,那么再把这个作为探究的重点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了,事实证明,学生也确实对此没有多大的探究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把什么确定为教学重点呢?课后我和老师一起研究,决定把重点放在“证明磁铁两端磁力最强的实验设计上”,认为这是最有探究价值的地方,是最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地方,是最有利于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的地方,本节课的精彩和探究高潮可能也就在这个地方。不出所料,我在另外一个班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的探究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很多连老师都无法“预设”的探究方法,而且学生相互质疑,使实验方法不断完善,真的具有“直抵真理”的味道了。于是学生发展了,我也跟着发展了。

4.加强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会使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对于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围绕教学重点,合理设置,合理取舍,并适度把握探究活动的节奏的时间。每一项活动,时间要充裕,引导要得法,使活动落实到位。

(1)在探究活动前,要在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步骤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探究实施的过程提出恰当的要求,要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名参与者,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

(2)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组织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汇报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学生表达的观点中提炼出关键性的词语,并以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对探究问题的结论形成清晰认识。

(3)注意引导知识的迁移。科学课教学必须要有一个运用和拓展阶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科学实践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科学技能的拓展练习,这种拓展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尽管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课堂离“成熟”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既然质的进展越来越多,那么问题肯定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科学课改注定要成功。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4]许江映 著《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环境教育》,2003年6月。

作者信息

参赛组别:小学组

作者姓名:陈 丽葸爱华

工作单位: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邮编:734117

职称:小学一级

联系电话:***

15.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十五

一、一切从激发兴趣开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兴趣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这是公认的一种在情感上的必备因素, 求知欲、好奇心都是由兴趣开始。而科学的丰富性更需要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发现它, 兴趣便是最好的开端。

在我备课的时候, 我总是会找一些有关这类知识的一些魔术视频, 然后在课堂上给孩子们看这类小魔术, 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 他们还会互相讨论猜测, 用自己的小脑袋不停地思索着。相信有了这样一种兴趣, 接下去的学习效率将是很高的。除了这些, 有的时候, 让孩子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奇迹, 也同样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孩子的探究意识

古人云:“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为什么”是思维的原动力, 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怀疑、问题精神能够使孩子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状态, 从而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因此一种能力的培养得扎根于意识的建立。孩子的童心决定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能够引领他们走进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乐于去实践探究的。

例如我在教《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 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即提出:通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交流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 那么音叉的振动为什么引起水面波动的呢?由此, 学生开始了一堂课的探究。在课堂中, 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 形成共同探究, 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 分享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促进情感上的体验。在教学中, 设法引导学生为获得成功而相互鼓励, 增强集体学习的习惯, 是有重要意义的。当一个学生在某个方面获得了成功, 如成功操作了一个实验, 又或发表了一个正确科学的见解, 甚至较出色地回答了一个问题, 不仅受到老师, 还受到同学的赞赏, 则更容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们时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带头为学生鼓掌, 以示赞贺, 对好学生来说是积极情感的积累, 对后进生来说更是莫大的鼓舞。

三、培养孩子掌握探究方法

当有了兴趣并且产生了探究的意识, 探究的方法便是获取知识的路线图了。作为教师必须得“授之以渔”, 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 对孩子来说有时是个艰辛的过程, 因此期间必须得建立“一座过河的桥”, 而在课堂的学习中, 更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找到探究的方法, 告诉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假设、实验、实践, 进而让他们掌握探究的方法。

有时候, 为了达到一个实验目的, 探究的途径有多种, 选取最好的探究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例如《观察、描述矿物》这节课, 课堂要求学生经历对矿物的颜色和条痕进行观察描述, 探究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观察后描述, 也可以是对比观察后描述, 还可以是实践操作后描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商讨出最科学最有效的探究方法。光是选对了方法还不够,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探究, 切不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最后功亏一篑。

四、重视课后探究的延伸

课堂上的探究毕竟是有限的, 生活中才是探究知识的大舞台。而且在课后探究的话, 学生更多的时候在一种独立的情况下完成的, 他们会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还会自己提出好多的疑问, 这样在无形中便达到了一种探究的目标。而后孩子们在课堂中便会表现出十二分的信心与求知欲, 因为他们是经过探究的, 明白的不明白的都将会在课堂上得到解答, 这样一种学习状态也是最快乐的。

我的学校是在农村, 因此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多, 身边随处可见的花虫鸟禽和丰富的植物是孩子们最直接的探究对象。有一次我找了些黄豆的种子, 让孩子们带些回家亲自种上, 并且让他们做好黄豆的成长记录, 孩子们对自己种下的东西特别细心呵护, 到最后发出芽了, 甭提有多兴奋。从而也让他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他们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也自动产生出了想要去探究的兴趣。后来在课堂上, 孩子们的发言很是热烈, 因为都有亲身体验, 所以讨论显得极为热烈而且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五、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托兰斯认为: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而这种自由其实就是尽量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思维与行动。而安全就是在心理上多鼓励孩子, 让他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信有了这样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 探究的能力就没了束缚, 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科学知识的学习有的时候不同于一些语文数学的学习, 它需要更多的动手能力与独特的思维能力, 太束缚的环境往往阻碍了一种能力的体现。该动手的时候就得让他们动手, 该讨论的时候就讨论, 该“胡思乱想”时就得“胡思乱想”。很多时候一些语文数学成绩不好的孩子在我的科学课上却表现很好, 常常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想象, 因此在科学课堂里没有优差生, 只有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

16.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培养 策略

一、理解科学素养的概念,明确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关于科学素养,人们基于各自的理解,具有不同的阐述。比较通俗的理解是: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加强物理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

物理学的知识,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最核心的是物理概念,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石。中学物理教学就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观点,教师应充分挖掘,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与科学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和渗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使其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渗透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物理学发展史既蕴含着物理学知识,也蕴含着探索科学的方法体系,体现着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以物理学家的眼光认识世界,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一)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动人事迹,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而且要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发现的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的事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物理学史包含了大量科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案例,且内容又与中学物理教材紧密相连。物理学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可视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极好教材,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教材所要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领悟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史实表明物理学家的批判精神是促使物理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这些物理学发展的典型事例,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他们提出的问题的科学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体验到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像这样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创新教育,能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绝对化、僵化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点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在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概念、定理、定律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特点,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物理学发展历史,可以使学生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发挥实验的特殊功能,提升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丰富的实验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条非常理想的途径。

(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观察能力则是一种心理品质,是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而得到强化的。

(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究与创新是科学的内在本质,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探究创新的过程。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1.对实验进行探究性设计,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意识

探究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科学的实验方法,采取有效的实验步骤,可以自主从实验中探究结论。

2.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动机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善于把实验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情境,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知识之间产生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

3.努力扩大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

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应尽可能给学生以想象和自我探究的空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手段,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再现实验思想、过程与方法。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上一篇:雪恋花散文下一篇:在全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