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2024-08-21

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精选16篇)

1.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一

《关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内外,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多为宏观层面的研究,理论成果丰富,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比如国外对中职学校的标准化管理研究,我国部分省市出台了《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我省也在一九九九年四月出台了《安徽省职业高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规范》,部分中职学校也相继制定了教学管理细则等有关制度,规范了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提升了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推动了中职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本课题选题的价值之一,从微观层面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进行实践研究,涵盖了中职学校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教研科研、实训实习等五个方面,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提炼理论,用理论指导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实践;本课题选题的价值之二,由于中职教育的时代性,为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把中职学校规范的教学管理经常化,不确定性的教学管理可预测,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和《安徽省职业高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规范》。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是中职学校教师备课的方法,二是中职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三是中职学校学生作业的种类和评价方法,四是中职学校听课、评课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五是中职学校师生实习实训的管理规范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是研究中职教师的备课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观点是中职学校教师备课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规范性和建设性统一、层次性与同一性统一三大特点;中职教师备课主观上存在教学设计滞后性与超前性之间、教学设计盲目性与实用性之间、、教学设计随意性与规范性之间,教学设计分散性与互助性之间四大矛盾,客观上存在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少、可供研讨的同行教师少、可供借鉴的学科经验少、可以不变的学科选择少四个方面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师德教育,解决备课态度问题,强化校本培训,解决备课方法问题,纳入教学考核,解决备课效率问题,增加信息建设,解决备课资源问题,稳定大类专业,解决备课稳定问题。二是研究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要素、取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观点是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具有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实训设施三要素;中职教师课堂教学的新取向是变“教书”为“铸魂”、变“教室”为“工厂”、变“理论”为“技能”;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办学理念混乱、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师资力量薄弱、、分层教学单

一、实训设施滞后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把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的内涵给以全面理解,不能只着眼于普通学校课堂上的教与学,要有大课堂的教学观。三是研究中职学生作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观点是中职学校的作业有中职学校纸质作业与实物作业共存、中职学校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并举、中职学校现实作业与虚拟作业同在三大特点;存在中职教师作业布置的盲目性与学校要求的针对性不一致、中职教师作业批改的滞后性与学校要求的及时性不一致、中职教师作业订正的无效性与学校要求的实效性不一致三大问题;需要通过中职学校的人才观重新定位、中职教师的职业化尽快实现、中职学生的价值观成功塑造三个方面加以解决。四是研究中职教师听课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观点是中职学校听课有学科种类多,同学科教师少,不利于教师的听课活动,教学场地复杂,教学设施繁多,给中职教师的听课活动带来不便,“重管轻研、重教轻研”,制约着中职教师的听课活动,职教师职业化成长要求不高,教师不愿意参加听课活动;可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让同伴互助成为中职教师的工作习惯,强化职业成长,让终身学习成为中职教师的工作需要,改变管理方法,让教学质量成为中职教师的工作追求,纳入评价指标,让标准规范成为中职教师的工作尺度等途径解决。五是研究中职学校评课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观点是中职学校评课有主体呈现多元化、内容具有生成性、形式具有多样性等特点,存在着夸课主义盛行、批课主义抬头、形式主义严重、格式主义误导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解决评课的思想问题,加强校本培训,解决评课的方法问题,加强基地建设,解决评课的场地问题等途径解决。六是研究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安全和教学问题的管理。观点是实习实训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中职学生理实结合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符合专业课教学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该课题研究的思路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虽然有规范可循,但由于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去不断研究,逐步规范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性研究和研究性实践是本课题的最大特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该课题研究的方法有三:一是行动研究法,该课题实践性很强,研究者将把课题的研究行为落实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课题承担者既是课题的研究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在行动中落实研究计划,在实践中对研究计划进行修改、完善,致力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二是经验研究法,在开展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已有的经验,把经验升华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转化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三是试验研究法,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要成果大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管理中,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和研究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组织管理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市直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践,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由课题主持人全面负责,校行政人员共同参与,本课题研的时间是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

六、课题组织分工 课题主持人及研究人,负责该课题的研究,保障该课题经费的落实,负责该课题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备课、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实习实训、作业、听课、评课等问题的实践与研究,起草该课题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等材料。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2—8月份):准备申报阶段。在此阶段重点搜集国内外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研究成果,充分吸取别人的经验,以确定个人的研究方向;总结近20年个人对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整理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成果,梳理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盲点,以确定跟个人的研究重点。第二阶段(2014年9—2015年4月份):落实研究阶段。在此阶段重点把个人对中职教学管理研究的已有成果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中进行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理论,运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实践加研究的模式,做到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的科学化和理论的系统化。

第三阶段(2015年6—12月份):总结结题阶段。在此阶段重点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提升;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进行推广。

八、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成果主件为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总结等。

2、课题研究成果附件为研究论文等。

2.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二

1 传统电子教学模式的不足

1.1 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教学模式体系的基本教学理念是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注重书本知识理论的讲解与掌握, 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下只是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如电子产品工艺知识、识图能力和编写实验报告、检测报告文档等基础知识能力。而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却相对弱化, 严重缺乏识别、检测元器件的能力、熟练操作常用的仪器、设备的能力、简单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等。这种教学模式下出来的电子技术人员难以满足电子企业对综合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1.2 现代教学设备、器材紧缺

电子专业的理论知识偏向抽象化、涉及范围广。在缺乏教学器材实物的情况下, 这对中职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十分吃力, 进而对学习产生厌恶与抵触情绪, 失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例如, 数字电子模拟技术等知识模块的学习, 单单靠文字解释是难以理解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 进行详细、形象的展示电子元件 (如PN、三极管等) 和电路 (整流、滤波等) 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并用实物模型操作练习, 那么学生就能在探究实践中体会、思考书本知识, 进行知识的透彻分析。

2 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进行中职学校电子教学模式革新

2.1 利用信息化技术,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2.1.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开展仿真教学。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中职学校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纷纷引入了虚拟现实课程。通过与学科课程的特点相结合, 虚拟现实课程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虚拟场景。学生不但能通过虚拟现实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 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 通过虚拟现实在电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可以呈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让学生感受到电子产物的真实性。例如教师可以使用Cult3D实用软件, 显示与电子模型相关的高清图片给以学生视觉上更为真实的感受, 又如使用VRML动态显示已经制作好电子模型和建模, 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去观察同一电子模型和建模的不同方面。学生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其次,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打破传统的空间限制, 为学生创建一个虚拟的空间。让学生进入虚拟电子实验室内,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电子的仔细研究, 了解电子的整体构造。虚拟现实带来的这些视觉冲击, 给人的真实感受, 是独一无二的, 是普通的文字描述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1.2 利用计算机技术, 开发仿真实训软件。

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或者资源场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有的电子实验, 学校没有配备有关的实验器材设备, 以至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电子实验无法正常进行。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开发仿真实训软件, 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课程设置方面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性高的实验战场, 让学校可以正常开展各种实验研究, 并获得和真实实验一样的实验操作感受。利用电子仿真软件 (如EWB) 进行辅助教学, 创设虚拟的实验环境, 学生可以当场进行操作, 动手实践, 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三极管电路的放大原理时, 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设计软件 (EWB) 制作一个真实的放大电路场景, 当学生看大虚拟场景放大电路的信号放大时也就理解了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操控和掌握EWB软件的基本功能, 那么就可以让他们在计算机上对相关的电子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进一步做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开发适合学生的课件

现在的中职学校用于电子教学的教材资料很多, 但其中应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课件却是有限的。学生只能通过死板的教材课本获取微量的专业理论知识, 却无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种传统的教材授课形式都是通过教师的文字叙述来传达给学生知识, 与电子的操作本质严重脱节。电子原本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方式, 不但教师讲起来难受, 学生学起来也痛苦。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使用多种信息技术媒介, 如flash多媒体, 网页显示等信息技术, 并适时加以变换。这样, 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 有效地、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激发电子的内在趣味性。因此, 教师应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将各种教学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在好奇中对课程进行深入学习, 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环境下, 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能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要对电子教学模式进行深入革新, 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 以全面提高学生电子技术水平。

摘要: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电子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 传统单一模式的中职学校电子教学将如何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求, 把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的应用性人才, 是中职学校电子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毕国波.浅谈EBD对电子教学的意义[J].科技文化, 2013.

3.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三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德育课程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文章将结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与观点,希望能够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

德育课程包含着民族、经济、艺术以及法律等相关内容,是一门综合l生较强的学科。传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多采用着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多表现出学习兴趣较差的问题,教师德育课程的讲解也多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状态。信息化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对中职学生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德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例如,班主任在上《职业生涯规姗班会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示—些名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一同分析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展现《职业生涯规戈峪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通过辩证的思维去思考事物,形成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内容与德育教育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些言论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针对于我国“中国梦”的创设,每个网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将一些网友的言论带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一同进行评论。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再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些中国的成就,比如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等等,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使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并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而不断努力。同时,这种德育课程教育模式也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

兴趣是推动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德育课程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将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入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借助—些优秀的微课教育视频,提升学生对各个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学习。微视频每个在10分钟左右,符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通过慢放或者重放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学习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德育课程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从单—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变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讲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微视频教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索,结合—些图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与分析,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各项职德育课程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等方式,将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相互整合,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展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不断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张义新

[摘要]文章针对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等相关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德育课程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文章将结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与观点,希望能够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

德育课程包含着民族、经济、艺术以及法律等相关内容,是一门综合l生较强的学科。传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多采用着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多表现出学习兴趣较差的问题,教师德育课程的讲解也多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状态。信息化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对中职学生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德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例如,班主任在上《职业生涯规姗班会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示—些名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一同分析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展现《职业生涯规戈峪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通过辩证的思维去思考事物,形成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内容与德育教育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些言论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针对于我国“中国梦”的创设,每个网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将一些网友的言论带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一同进行评论。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再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些中国的成就,比如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等等,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使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并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而不断努力。同时,这种德育课程教育模式也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

兴趣是推动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德育课程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将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入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借助—些优秀的微课教育视频,提升学生对各个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学习。微视频每个在10分钟左右,符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通过慢放或者重放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学习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德育课程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从单—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变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讲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微视频教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索,结合—些图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与分析,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各项职德育课程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4.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篇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评价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旨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旨是通过支持学习者的高阶学习,以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指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所偏重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所谓高阶学习,是指运用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主动的、意图的、建构的、真实的和合作的。高阶学习是发展高阶能力、高阶思维和高阶知识平台或路径。这十大高阶能力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的宗旨。

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分成“个体?d?d接受、群体?d?d接受、个体?d?d探究、群体?d?d探究”四大基本类型。个体?d?d接受和群体?d?d接受的模式类型,其理论倾向是客观主义的;个体?d?d探究和群体?d?d探究的模式类型,其理论倾向是建构主义的。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根据其学习活动和组织形式的特点,集合在相应的模式类型中:

个体--接受的学习模式类型:个别授导、操作与练习、教学测试、智能导师、模拟与游戏。

群体--接受的学习模式类型:电子讲稿、情景演示、课堂作业、小组讨论、课堂信息处理。

个体--探究的学习模式类型:任务驱动、问题求解、微世界、案例研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模拟与游戏、认识工具、电子学档、概念地图。

群体--探究的学习模式类型: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同实验室、虚拟学习社区、小组学习、知识论坛、头脑风暴。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实际,我提倡探索建构主义倾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这类模式能提供信息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习者与信息技术形成智能伙伴关系,利用充裕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支持学习者高阶学习,发展高阶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基调是从接受型向探究型(建构型)模式转变。被动的接受和以占有为目的学习,无益于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一种失去自我体验、主体迷失和权威主宰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生产性思维阻断或摒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所归依。然而,开发创新潜能,培育创新人才,促进学习者发展却是今日教育改革面临的核心目标。

1.教师角色的改革

由控制者转变为帮促者:教师为学习者创设和提供丰富的环境、经验和活动,为学习者的协作性学习、问题求解活动、真实的任务学习、知识共享和责任共担等方面提供各种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参与协商,激励、监控讨论和专题学习的进展,而不是控制。

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结构、资源和作业。与其他教师通力协作,改变传统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和方法,或开发新课程,如校本课程。

合作学习者和合作研究者:在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善于与其他教师协作,敢于探究自身专业之外的领域,提升专业水平。还应善于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活动,探索新知。

2.学生角色的改革

由被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管理者:学生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调节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与结果,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情绪意志、努力程度和寻求他人的支持,有高度的主人翁感。

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有充裕的机会探索观点和形成研究。通过与自然界、材料、技术和其他人的互动,学习者探究概念、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运用相关的技能。这种具有发现倾向性质的探究活动,使学习者必须认真思考事件、对象、人物或概念的构成部分或属性,从而为学习者训练决策能力提供了机会。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模式的改革特别要求教学方式朝如下两个方面发展:

交互的:教学应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要求教师或信息技术内容与学习者需要相匹配,并且为学习者创设互动的学习机会。

生成的:教学要创设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深度的、投入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重视意义的建构。提供有意义的活动和经验,以激励学习者以有意义的方式去建构和生产知识。生成性的教学同时鼓励学习者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事有意义的探究、积极地反思,以及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构建和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

4.评价方式的改革

模式的改革将强调以下评价策略:

基于绩效的评价:通过建构知识和创造人工制品来展现学习过程与结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学习者还要参与制定学习绩效标准,并在设计、评价和评估报告中有相应的体现。

生成性的评价:评价的最重要目标是改善学习。因此,评价应当紧扣课程目标,体现重要的知识、能力、内容和主题,并且为学习绩效的产生创设真实的情境。绩效的标准应当清晰明了,并且作为学习者学习经验的构成部分,置于学习活动之前。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合格人才。

5.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篇五

摘要: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探讨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本文从学生,教师 ,学校 社会四个方面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班级凝聚力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班级凝聚力文化氛围探讨分析

一、班级凝聚力的内涵和实质

凝聚力又称内聚力,本是个物理概念,是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就愈大。这一原理运用于社会现象,是比喻使人或事物聚合到一起的力量。可以理解为一个团队或群体互相协同一致,并超越单个个体力量叠加的整体的合力。能否提高凝聚力,取决于是否具有共同基础,是否善于整合积聚。所谓班级凝聚力,是指一个班级中不同个体理想、目标、利益等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吸引力、聚合力.?凝聚力是无形的却产生有形的力量:失去凝聚力的物质不能维持基本的物质特性和形状,而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则斗志涣散,不攻自溃,反之,凝聚力强的队伍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探讨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1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

二、班级凝聚力的功能

凝聚力的功能可以以系统论的原理加解释。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对系统的研究可以说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现代系统思想自196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2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在一般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3其内涵包括:1.整体的性质不是要素具备的。如班集体的整体功能不是哪个学生或老师所具备的2.要素的性质影响整体。如班级里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影响集体。3.要素性质之间相互影响。如班级上一个同学对科学感兴趣可能会带动其它同学也感兴趣,反之一个同学无故旷课,会影响其它同学向他学。4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

如果把学校当作一个系统,班级是学校这个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相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小整体,是子系统。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又是班级系统里的要素,而提高班级凝聚力就是指处于一定班级中的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和组织,以优化地运用各个要素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提高班集体的 吸引力、聚合力,以达到最佳的教育和学习效果。

三、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措施分析(一)学生方面

1、认识上的转变

中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在他们的生活环 境中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爱与归属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很大关系。这进一步说明建立和谐班级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意义。

2、素质上的提高

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不断提高其职业素质,对于中职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向来被各企业称为核心竞争力的“团队精神”是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的职业素质。

对于企业而言,团队精神是就指一个团队基于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导引下,通过一定的科学的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的规范与熏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互相帮助,真诚协作,顾全大局等等文明健康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而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其吸引力则是培养团队精神。

对于自信心不足,自制力偏低,易受环境影响的中职生而言,提高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创建和谐团结的班级环境,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形成勤奋上进的班风,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集体的自身的力量就是班级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就会陶冶每个学生的思想、作风品行,带动班级每个成员前进。”而只有提高了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集体教育的力量,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实际的班级学习生活中培养提高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正如卢梭所说:“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二)学校方面

1、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深化中职校的教育改革

以人为本的实质和精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理念的使命,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把维护教育者、教师、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创建以做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毫无疑问,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实现和完成个人的社会化,使个人成为完整、合格的社会成员。

第三,要按照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办教育。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样,教育本身的发展也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这些规律,才能真正做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建设开放的活力体系,为中职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5要紧紧抓住农村家庭迫切希望脱贫致富和农民子女迫切希望成才就业的愿望,让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实际。(三)教师方面

1、用爱和信任来培养班级凝聚力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严格要求之外,还得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一名教师真心爱护着班里的每位学生,也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任,平时经常表扬那些能关爱、帮助别人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加深,班级凝聚力增强。用爱的教育来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应该是切实有效的。在调查过程中,一名同学说,他进校之初表现一般。教师去宿舍巡查,发现他的床垫很薄,当时天气很冷,于是就送给他一个棉垫,他很高兴地接受了,对老师对这个班集体的关注和热情更高。很多劳动和卫生他总是抢着去干。有时候班主任一次细微的关心、一声轻声的问候都会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激起情感的浪花,令他们终生难忘。只要班主任爱字当头,诚心对待学生,爱和信任就一定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用科学的班干部管理方式来构筑凝聚力 能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于构筑班级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所带班级全部是男生的女班主任来说,就更重要了。他们是班主任的另一双眼睛。如何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呢?首先通过细心观察,大胆提拔重用学生干部。从军训开始,老师就注意观察班上学生的一举一动了。正式开课后,大胆提拔。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班长的江武填工作积极主动,除了学生会的工作之外,班里的工作他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劳动委员、宣传委员、宿舍长等每一个班干部都非常负责、非常出色。其次还要严格的培养和考核班干部。我在班委实行了层层负责制,即下级对上级负责,副职对正职负责,正职对班长和班主任负责。我还定期召开班干部工作会议,通过总结,相互考评达到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对有问题的班干部既做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也注重个别的交心谈心。

3、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引导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我给同学们制定了班规和一日常规,结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规范和不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考核的扣分和奖分。学校每次组织竞赛活动前,我都要在班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班上的优势所在,大家共同来确定本次参赛活动的奋斗目标,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4、用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因此在活动中以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活动时,班主任必须要制订整体计划。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架起了桥梁,密切了生生关系,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到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在竞选班干部中是对手,在班级管理与学习活动中是朋友。他们既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又有相互合作的胸怀。特别经过班干部轮换后,有好多学生已有当班干部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与他人,并和新任班干部一起搞好班级工作。最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分你我,始终把班级这个大集体放在第一位。因为大家有这样一个信念:集体的荣誉是最高荣誉,也是每个人必须维护的。

5、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维持班级凝聚力

针对职校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表现,我认为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和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维持班级凝聚力。(四)社会方面

1、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舆论氛围应更多的关注、报道高素质的劳动者,使他们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肯定,使社会成员树立“劳动光荣”的荣誉观。同时在社会舆论上,不要只片面宣传“拇指工程”,对学生只能表扬、鼓励,不能批评,束缚老师的手脚,使老师不敢管、不愿管,对未成年人这一比较特殊的群体,在教育上要采取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表扬、鼓励只是教育他们成材的一种方式,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也要严厉的批评,从而使他们有所触动,引以为戒。

2、整治不良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全社会都要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从未成年人利益出发,加大整治、清理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阴暗角落,如加大惩治各类腐败行为的力度;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打击“黄、赌、毒”的斗争;对学校周边违法建立的网吧坚决给予取缔;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加大整理、清理的同时,还要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活动基地的建设,逐步完善其功能,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努力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优势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社区活动,使中职学生及社区内闲散未成年人,尤其是那些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在活动中接受普法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矫正不良行为。注释:

1、高谦民.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学卷).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57.2、贝朗塔菲.《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奥地利:.上海教育出版社1968

6.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六

摘要:在中职学校中,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中职学校的正常运行、教学等都有着极大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当前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对策来解决,本文就围绕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对策;研究

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也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目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如何做好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保证学校社会效益实现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经济效益,成为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通过对中职院校财务管理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促进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中职院校发展提供保障。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 财务预算水平相对较低

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预算大多是流于表面的,只是为部门资金申请提供服务,并不符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也不能体现部门真正的实际财务情况,导致学校发展、工作重点不突出。

同时,在预算执行中,预算控制机制不够完整,资金审核制度不严格,缺乏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导致许多部门资金定额过高,资金支出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缺乏严格有效的约束,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益。

1.2 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一是缺乏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过于简单,普遍认为只要做好岗位、职责划分即可,在授权、审批、预算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都缺乏有力的控制,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实际中发生许多滥用职权、资金挪用、超出预算支出等情况,造成大量经济损失,降低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是财务核算不符合相关规范,在实际核算工作中,存在有原始凭证不齐全、发票审核不严格等情况,导致许多财务信息的失真,超标准报销情况也较为严重;加上账务处理的混乱,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有效性得不到保障,财务管理的效果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1.3 财务监管水平相对较低

财务监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对财务管理水平高低起着关键性作用,就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监管水平相对偏低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监管机构和人员,一人多岗的现象较为常见,对经济活动的检查多集中于单一的事项或独立环节,缺乏对整个资金链流动情况的跟踪调查,没有形成全过程监督体制,财务监督大多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资金不合理使用情况、财产浪费情况未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预算编制与控制

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要加强对预算的重视,认识到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控制预算执行的方式,来保障财务管理的效果,具体措施为:

首先,在预算编制中,要做好相关资料的调查,了解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并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编制合理、科学的预算方案,在保证满足学校需求的同时,兼顾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其次,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方案的标准来批复开支,对于预算外的支出,需要有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加强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有效预防超预算支出、资金挪为他用等情况的发生。

2.2 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

针对上述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采取的对策有:首先,根据相关的规范与制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预算、收入、现金、固定资产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财务支出审批、财务票据领用和管理等制度,约束财务管理的各项行为,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

其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做好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以及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工作,提高财务操作的水平,保证财务管理的效果。

2.3 提高财务监管的水平

在财务监管方面,中职学校应当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首先,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利用先审后支来取代原先的先支后审,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的监督,实现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系统性监督,及时发现资金支出与预算不符的情况,并采取合适措施解决,预防财务问题的发生。

其次,加强日常财务审计、专项审计,对经济活动发生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其它会计信息进行严格审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疏漏进行整改,降低资金、财产的损失,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2.4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其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约束自身行为;另一方面是专业素质的提高,要对财务人员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使其掌握新的财会法规、政策,了解新会计核算方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的监督、考核,通过相应的奖励、惩罚,进一步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结语

7.信息社会中职教学管理研究 篇七

(一)教学管理效率

以往教学管理相当程度上仍停留在“纯手工”或“手工录入、 电脑存档”的基础层面,基于局域网架构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受到 “信息孤岛”效应的影响,各部门教管系统及子系统都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反馈等仍然存在协调性弱、进度控制差等问题。信息时代的中职教学管理,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融合更多的信息化、智慧化和数据化元素,有效处理和精准分析教务系统、数字化校园、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等教管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为教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帮助,增强管理效率,并为学校资源管理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学习行为的创新提供方向指引,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中职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二)教学管理模式

“互联网+”带来的重要变革之一,就是对社会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职专业教学管理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同样只有不断优化改革,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首先,改变了学习内涵和资源。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以及评价过程都被改变,学习行为和技术也由于信息技术的无限扩展得到了改进提高,学习效能因此也大大提升。其次,学习内容和方式被改变。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以及学习内容和手段都发生改变,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在中职实训教学中也更具可行性。再次,学习环境大大拓宽,模拟情境下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做中学”的实操体验。

二、信息时代中职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一)职教资源整合效益不够突出

目前,国内接近半数的职校已建成校园网,硬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行政管理、实训教学点、教辅部门以及总务后勤场所乃至学生宿舍都通过网络有效串联起来。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粗放型阶段,教学管理信息化在优化网络办公、发掘教学资源、专业课程整合等方面还相当不足,从实际效果来看,多数表现为资源的集合与堆砌,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整合效益不明显。

(二)中职教学管理模式过于保守

区别于普高教育,中职教育是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核心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教育过程更加注重教育的定向性、实用性与灵活性。但实际教学管理中,中职教育依然沿袭了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围栏式”教育和“圈起来”管理依然大行其道,无论是理论教学或是实训教学,在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没有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时代下中职教学管理应当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工具,借助信息媒体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教务联网管理以及远程化、多视角和网格式教学。

三、解决中职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

(一)利用信息网络,深度挖掘职教资源综合效益

中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优势要通过“互联网+”去获取,其关键点包括两项:

第一,构建高效、科学的教务系统。中职教学管理事项纷繁复杂,要确保其有序高效运转,必须打破以往以人为主的管理思路,要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课时管理、实训基地管理等中职教学重点工作有机串联起来,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保证各项教管工作的有序并行。

第二,搭建校、生、企三方信息交流平台,为在教务处、学生、 就业单位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反馈,针对就业单位需求制定调整培养目标与方向,组织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和实训需求,为毕业生就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载体工具,持续转变中职管理教育模式

要依托互联网及其他信息手段,推出远程教育、在线解答、留言互动等载体工具,实现中职教育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变。主要途径包括:

第一,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变更专业课程序列,实现知识技能的整合排序。中职课程直接面向企业服务,教学管理也应以工作过程为基本导向。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对成本高、危险复杂的教学项目以及难操作、难观察、不可反复再现的内容,可以采取视频、现场实录等加以直观、深度地呈现,进而有效弥补实操训练匮乏的问题。

第二,教学方式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主要是采取在线交互、 微课、仿真模拟等手段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拓展专业教学的时空范畴,让随时随地学习、实操模拟变得简单可行。

摘要:知识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精工作业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作业,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以及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信息化对于中职教学管理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教学管理效率、管理模式以及关联评价等方面。同时,限于起步晚、起点低等原因,我国中职教学管理信息化还存在职教资源整合效益不够突出、管理模式过于保守、管理思维滞后、网络进程较慢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把握好中职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必须从信息网络建设、载体工具创新、管理政策完善、信息素养评价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职,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丁建兵.信息时代中职教学管理创新方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36-237,254.

8.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校;酒店管理职业;实践教学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从过去的毕业生考试成绩优越型转向操作技能优越型的实用型人才。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学历低,社会阅历浅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将面临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目前,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等理论知识,还包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注重前者,忽视后者,就会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而后者的获取就要求学校注重校内实践教学,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

而且,注重校内实践教学,对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其必要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要注重校内实践教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注重校内实践教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注重校内实践教学;学生获取职业技能必需的途径。从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情况看,教学改革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当我们把视觉转向职业学校的课堂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教学仍然是沿袭一潭死水似的传统教学模式,学校仍然只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那么中职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面对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如何利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达到培养酒店企业所需要人才的目的?己经很明显地摆在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面前了。

2. 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实训室管理制度不规范

实训室是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对专业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有的职校投入了一些建设资金,成立了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室。但实践室建设还不完善与规范,如各实验室使用的规范操作程序、实践室的财产管理制度、实践室的开放制度、实践室管理人员考核评估制度等等,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践室的正常运转。

2.2实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结合不紧密

在调查的中职教学中,实践教学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另一种倾向是重实践,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这种倾向十分强调与重视实践环节,而理论教学则比较浅显,把一些有助于学生增强日后的创新能力的一些课程砍掉。这样使学生虽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但无后劲。

2.3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需要存在差距、方法单一

实践教学的内容完全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没有任何的灵活性、生动性。有的职业学校基本沿用了中学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以“考”为主。而“考”是“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比如这些学校就以参加校内外统考的分数来评价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学生的见面考试成绩作为教师量化考核的标准.教师自然不干落后,紧跟形势。

3. 完善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对策

3.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应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项目训练到综合项目训练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按技能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大纲、教材、实践项目单、实践项目卡等要求;根据学生就业要求,制定各相应的专业能力考核方案,建立“能力主导”的质量评价标准。大胆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将职业能力水平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衔接起来。除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外,根据实践教学特殊性制定一些“安全实践工作条例”、“实践现场管理制度”、“实践指导教学质量的评估条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制。实践教学的考核既要有理论知识考核,又要进行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两者不能偏废,尤其要重视实践考核。

3.2构建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

独特的实践体系要求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职学校校内实践一直以来采取分散实践,即专业的不同课程实践独立性较明显,为了确保实践的效果和质量,有分散实践变为模块式集中实践,所谓模块式集中实践就是将同一个专业的全部实践内容,根据职业技能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将其整合为几个相对完整的大型实践模块,在实践时,以模块为单位进行集中操作训练。

3.3 强化特色课程和实践教材建设

强化实践教材建设须做到以下三点:转变教育理念是创新实践教材的关键;优化教材内容是创新实践教材的基础;规范实践教材结构是创新实践教材的手段。实践教材是阐述职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其内容体系应按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而设置不同的内容。实践教材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实践大纲的基本要求,达到科学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它比实习指导更具体、更丰富,对生产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

3.4优化师资结构

9.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九

二、精心准备实践教学,科学规划教学步骤

计算机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学科,如果教学的准备不充分,教学环节不得当,会严重影响授课效果。教学过程要具有层次性,而又不失整体性。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将所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划分,并且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从而使计算机课堂教学层次清晰,节奏紧凑。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各个教学环节的小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在整节课甚至是整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把握住课程教学的所有环节,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

实践课堂练习是计算机教学中的必备环节,授课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关心和鼓励,不能随意指责他们上课过程中的过错。批评要中肯,不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才智等人身方面的侮辱和谩骂。要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认真听别人讲话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要用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要信任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绩,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教。

四、教师要熟练掌握电子教室等局域网管理软件的使用

在现阶段,有很多有益于计算机教师进行授课的课堂教学辅助软件,如红蜘蛛和E-classlearning等局域网管理软件,不仅能将教师机的操作画面传送给学生,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看清教师的操作步骤,还能对学生的客户机进行远程监控管理。计算机教师熟练掌握此类软件的使用有益于改正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例如,可以给学生发送语音或文字,提醒学生不要上网或玩游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五、让学生完成具体的实践项目,提高其学习动力

现在,在因特网上有很多人发布了许多实时任务,让网络上的人来帮助其完成,并给予相应的报酬。教师可以尝试搜寻一些适合学生的任务来让学生完成。这样,学习有用武之地,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得到提高。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计算机课程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

六、随机应变,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堂管理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境采用多种管理方式。如提问法、信号暗示法、幽默法、有意忽视法、惩罚法、行为协议法、劝其暂离法、个别谈话法等等。而其他的一些建设性情境则需要教师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给予学生以满意的答案,从而让课堂生动有趣。

七、能一心二用

10.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十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动手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科技知识的技术工人,其教学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剖度.加强工作人员管理等等,是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对中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以供参考.

作 者:蒋双喜 作者单位:衡阳市信息网络工程学校,湖南衡阳,421002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710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管理

11.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学校 就业信息平台 B/S架构

[作者简介]刘行一,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学;张翌鸣,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江西南昌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06年社科规划课题《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05JY22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65-02

一、就业信息平台总体设计原则

就业信息平台总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时性原则。平台设计方案必须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人才市场动态,获得最新最全的人才需求信息,使学生及时确定和调整自己的就业定位,必须安排专人负责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的采集、整理、更新工作,及时删除过时的信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发布给学生。(2)动态性原则。平台开发采用ASP.NET的面向对象动态开发技术,既可保证数据的动态及时更新,减少管理的工作量,又可确保各类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修改性。(3)交互性原则。互联网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其交互性,如果不将这种功能与就业信息平台的功能结合起来,显然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平台应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其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选人要求,也能满足毕业生的择业要求。(4)易管理性原则。平台的数据都应写入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功能将所有的数据操作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平台也应提供一定的后台管理功能,以方便平台的管理与维护。(5)指导性原则。就业信息平台不仅应有毕业生信息的存取和检索,也应有相应的分析工具,对动态的就业信息、人才信息、用人单位的信息的动态分析,使平台对就业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的构建

1.平台的框架结构。下图较为详细地展示了该平台的具体内容和功能。

2.平台的技术特点。本平台选用的是ASP.NET+SQLServer的开发平台。ASP.NET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页面显示视图和程序代码分离的能力,支持各种服务器控件和事件驱动编程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组件的装配。其中显示层放在ASP.NET页面中,在WEB浏览器与用户交互的窗口,主要负责向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和向WEB服务器提交用户操作信息。WEB服务器完成业务逻辑,这一层又可以分为WEB层、业务规则层和数据访问层。这一层接受浏览器的提交和请求,进行规则检查,动态生成页面传给浏览器。SQLServer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使用SQL语言传输请求和答复,可以利用动态锁定功能防止用户在进行数据操作时发生的相互冲突。SQL拥有丰富的编程接口,支持多线程操作,它可以在多用户并发访问时,不占用系统的过多资源,因此能够承受就业信息平台在访问量很大时的要求。在处理请求和生成页面时,如果需要数据存取,则建立与数据服务器的连接进行数据存取。数据层主要是指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这样就很方便地实现了三层架构(如图2所示)。

3.平台技术保障的外部环境。为了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经济性好与覆盖面广的优点,同时提供相当程度的安全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平台依托江西省教育厅职成教信息网为基础建设而成。它是一个基于Web的三层架构解决方案,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从结构上来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由江西省教育厅职成教信息网和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平台构成。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平台采用Web模式,基于HTTP协议,支持Internet网上浏览,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网上就业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并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分析和指导,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方便地进行双向选择,也便于管理人员对信息进行管理与更新。

三、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就业信息平台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寻求独特的平台风格。网络是一种媒体,网络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快捷性和共享性能。只有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资源实行整合,信息实现共享,变数量优势为资源优势,并在网络上能够展示出来,才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登录和访问,才能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丰富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从而激发就业主体双方的兴趣,实现网上求职选才的良性互动。同时,各中职学校也应该加强平台的个性建设,突出本校的各方面特色,也能提高和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2.重视平台建设的安全问题。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平台的发展依托于网络,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美国每年由于网络安全问题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170亿美元,德国、英国也均在数十亿美元以上。中职学校必须对网络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坚持技术与管理并举发展,如设置防火墙来保证平台的安全等,使平台在保证正常运转的同时有效规避风险。

3.创新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要创新就业信息平台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投资主体要多元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学校,投资主体单一,不仅使平台建设的投入有限,也造成了平台管理运行机制不灵活、技术开发和服务层次落后,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就业信息平台的推广使用要推行市场化,借鉴一些成功商业网站的做法和经验,才能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平台的发展才能欣欣向荣。

4.重视平台宣传。就业信息平台的宣传是在平台建成后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也可通过与其他就业信息网交互链接,在访问率高的网络站点做广告链接,或使用电子邮件等多种宣传途径来扩大平台的影响,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挖掘潜在的用户群。

5.应用相关分析软件以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只有简单的数据存取和检索,如毕业生信息的存取和检索,缺乏相应的分析工具。因此,平台的建立既要配备最基本的系统运行软件和工具开发软件,以满足就业信息的存储和发布等基本功能,又要配备实时分析应用软件,以支持就业工作和及时地发挥平台效益。平台的建立要具有前瞻性,以顺应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现代网络软件设计潮流,使系统保持先进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伟发.基于B/S模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开发[J].广州商学院学报,2002(1).

[2]王洪杰.充分发挥就业信息作用探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4).

12.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浅探 篇十二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当前中职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教师的工作量要求无形中在增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有限的编制数量难以适应学校日益发展的要求,高层次师资人才因编制所限而难以引进;职业学校的教师职称结构中,高级技师人数相对偏少,“双师型”教师数量偏低。教师数量的短缺和工作量的庞大不仅会加重教师的负担,而且会使教师的上课质量下降,这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非常不利。同时,在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中,多数人是由其他学科转行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并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很少,教学水平偏低,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需要。

2.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操作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 他们中的大多数毕业后就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远胜于实践经验,教学设计倾向专业理论、概念原理的讲解,即使是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也仅仅是对技术知识的讨论,在学习方法上侧重于掌握理论的技巧,很少或缺少操作步骤、工艺过程的方法指导,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实践能力操作和信息利用能力的训练。

3.功 利教学至上

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其在升学或考试中所占比重,对于没有列入考试范围或与升学无关的课程, 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升学前途”,而不是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

4.教 学放任自流

真正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是为“教”而教,甚至把社会上速成的计算机培训教学模式搬到中职课堂, 照本宣科应付了事;实践操作课只是简单示范辅导一下,就让学生“自主探究”。更有甚者将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放任自流的游戏课、上网课、聊天课、电影课。应该说这是在现行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二、积极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采取措施,才能有效提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转 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教法 。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质量。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都在于人的能力和努力。因此,要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必须从转变观念做起。首先教师要提高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学习实现,能在教学研究中解决问题,及时反思总结,通过不断积累完善自己,培养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 才能让学生有所学。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学中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让全体学生都能从信息技术课中学到所需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教法,尝试实施分层教学、任务型教学、项目教学等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教法的改变促进学生学法的改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加 强示范操作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导致教师一直在宣读教材,或者在强硬地灌输某种技术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新课程倡导把发展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设计一些示范作品,在一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操作实现,再根据他们的操作结果, 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讲解, 效果很好。教师的示范操作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操作示范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电子教室的“屏幕转播”功能,展示给全班学生,同时提出表扬和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其他同学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3.联 系生活实际 ,实施应用教学 。

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不感兴趣, 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认为知识没有用处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讲授知识时,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现实应用需求,从知识实用角度出发实施应用教学,就很容易使学生参与其中,乐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实际和应用需求适当增强选择性, 提供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置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应用性任务让学生完成, 如淘宝网店首页的店招动态设计、个人成长卡通秀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任务,让学生以个人形式或团队合作方式完成。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不断提升,预料之外的精品不断涌现。

因此,只要我们能深入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因素,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学习, 就一定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达到教学目的。

13.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十三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主要为旅游酒店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面向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来实现。实践教学对于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仍然是饭店服务与管理教学中讨论的热点。

一、当前中职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陈旧。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绝大部分教学活动在校园内完成。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教学内容也过于学科化和系统化,教材编写出版及使用的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

中职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部分专业课程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课时则相对较少。而这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和《饭店管理概论》等课程,往往是由于经费、场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则以理论讲授为主,极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样的职业教育环境里培养的毕业生并没有真正达到其应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

2、专业课程教学缺乏创新精神。从教学观念上看,只注重按照书本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工作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很多学校在设计饭店服务实训项目时,主要是根据各门课程中有实务操作内容而设置的。如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一般比较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很少有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如在餐巾折花、摆台这些实训项目中.教师主要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各种花型、台型教给学生,学生反复操作练习后,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项目,即达到了实训教学目的。学生在这个实训过程中,只是掌握了餐巾折花的技能和固定的摆台标准而已,容易导致学生的惟理论、惟书本、惟权威的倾向,从而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与酒店用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固定的教学模式、固定的实训规则使实训教学变得呆板。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每门实训课程的总学时、每个实训项目的学时数及操作流程和标准都作了规定,学生没有灵活运用的机会,使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贯彻。无法实行个性化的实训教学,如餐饮教学中的宴会产品设计、个性化服务、服务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饭店服务专业极强的实践性.仅靠这种在实训室固定的教学模式、固定内容、固定方法是无法达到其培养目标。

二、提高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方法。

1、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是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现在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观念还没完全转变,仍习惯在课堂讲

原理,在黑板上画图,在教室做演示,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怎不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中职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压缩理论教学,增大实训课比例,使学生在实训基地操作的时间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酒店行业的实际,将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结合起来。

二是要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课不要拘泥于原有的教学思路,改变旅游实训项目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掌握技能的现状。把旅游实训课的教学中心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实训项目餐饮摆台,原来是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摆台标准和操作方法完成固定标准的摆台。而事实上.摆台在不同的酒店、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器具条件下,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实训项目要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的。对这种类型的实训课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开放实验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摆台的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学会在不同的要求下进行摆台设计,从而把摆台这一纯粹的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改变成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实训,不仅可以掌握摆台的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服务的能力。而且学生们对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的实训项目会有很多的感受和经历,不仅促进了主动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体会到实训课题研究的艰辛和乐趣。

2、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技能高超的学生。为此,中

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而是应该突出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培训,建设一支既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对原有的一些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走进企业一线进行经验积累和实践锻炼,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另外,学校应鼓励教师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

3、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高,信心不足的实际情况,尽量让开设的公共文化课偏重于为专业课学习的“服务”作用,以能满足专业课学习的“够用”、“必需”为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的突出专业课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创设法、课堂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旅游现象和酒店案例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锻炼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另外,定期进行各项技能比赛如《餐饮服务》中的中餐宴会摆台、《客房服务》中的铺床等竞赛活动,以比提高。

三、中职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1、校内模拟实践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

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已经基本具备简单的示范操作室,但还应该使示范操作室的设施设备更完备,以使模拟场景更接近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

到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和学生一起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如在讲授餐厅服务时,教师和学生可分别模拟客人和服务员,从迎宾引座、推销菜肴和酒水、上菜斟酒、席间服务、结账收款、送客服务等模拟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在讲授前厅服务时也可用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为客人办理入住手续、行李员引领客人进房程序等,只有通过实践,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校外实习实践教学与校内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尽可能的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实践的场所,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实训基地操作,实行“做中学,学中做”,增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实训操作时间,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因此,在完成一定阶段理论课学习后,让学生多实验,多动手,多体验,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

14.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十四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非常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分析了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一、我国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来说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习惯也比较差,因此他们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材五花八门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各学校自行订的,教材五花八门,版本不一,有些是太简单了,知识点没讲清,有些则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理论知识难度很大,使得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所以选用合适的教材很重要,教材的选用与内容的组织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没有兴趣

很多中职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导致其教学观念跟不上现阶段的要求,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互动,课堂参与率低

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广、课程内容多,课时又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为赶进度不停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跟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改进和创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率

1.凸显教学重点

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常用结构、液压传动、机械传动以及常用结构四大部分,这其中常用结构以及机械传动又分为很多种类,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这部分内容很繁杂,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想要学生掌握传送知识整体,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进行一种机构的学习时就可以联想到另外几种机构,并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对各种机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

2.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课程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将多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机械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结合起来以PPT 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关的动画、微课小视频等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这样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更为直观、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见到机器和机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以及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最佳效果。目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已经具有多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教室,很多机械类的专业课程都可以在这些教室里进行教学,如在《平面连杆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配备了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惯性筛以及剪板机等机构和机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所属机构,这就使学生对双摇杆机构、曲柄机构以及曲柄摇杆机构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理论知识少了,但学生却学习和掌握到了更多的知识。

4.采用教学模型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所有的知识都和现代机械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化教学、实物直观演示教学以及现场参观教学的方法,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系统的运动特?c和工作原理进行领悟和理解。

三、加大实习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加强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以及“机械制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的教学时要与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结合,例如,在《轴》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这几门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再以车床主轴箱为例进行轴的讲解,车床主轴箱这个例子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几个学科的知识点,即轴和齿轮等零件的尺寸确定、零件的结构图、热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末轮转速计算等。将各科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重新将原本孤立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进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中职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初中时接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因此在升入中职后实践动手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听与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中进行学习。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仔细地观察演示操作,观察完后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期间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回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领悟程度来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和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一定要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尖子生和学困生可以共同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一个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将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能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领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法,耐心指导每一个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意识,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全方面地进行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5.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十五

一、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 制度不完善, 管理随意性强

目前档案文件的管理工作在许多职业学校的管理并不到位, 整个管理的过程复杂, 到时经常出现错位, 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文件管理体系, 导致文件归档错误的现象普遍存在。

2. 管理力量薄弱, 管理手段落后

大部门的职业学校普遍没有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一方面, 专门档案管理的职位或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置, 档案管理员是兼职或是临时老师 (或学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进行管理的。大部分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没有认识规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材料的收集, 整理, 归档敷衍了事, 随便性强, 对日常的维护规定也不太了解, 档案资料的准确性较低。一些归档的材料是不真实, 不准确, 不及时的, 甚至出现档案材料不完整或丢失的现象。在日常的档案文件管理过程中没有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 也没有单独的档案文件管理软件, 档案的收集, 查阅信息等仍然采用手工查找的方式。档案文件储存方式还是使用旧的橱柜, 造成大面积空间浪费。

3. 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 容易造成档案遗失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都兼职或是临时的, 所以, 在档案文件接收或重新分配, 传输的过程中, 办理档案文件相关的手续不按照程序进行, 该检查不检查, 该清除不清除, 该签名不签名, 导致文件的数量错误, 材料丢失等问题, 而且造成问题的责任不明确, 界限不清楚。甚至有时出现文件的传输过程出现问题, 使档案在转移交接的前后的内容脱节, 很容易文件的资料不完整。

4. 自动化办公方式尚未普及

现阶段, 大多数学校仍然流行于传统的管理方式, 没有实现信息自动化办公。档案管理过程依靠手工操作, 工作量大, 效率较慢, 浪费时间长, 极大地影响了员工归集档案过程的速度。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 学校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没有进行档案管理所需资源的投入。其次, 即使有些学校已经投入了先进的文件管理设备, 但没有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 操作方式不熟悉, 先进的设备不能发挥主导的作用。最后一点是部分档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使用现代化方式的意识不强, 即使有高科技设备的条件下, 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

二、解决学校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1. 完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学校建立了系统化, 合理化, 科学化的档案管理系统, 并且修订完整的管理制度, 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始:首先, 要建立和规范学校档案归集系统。使学校内的档案文件数据可以实现各方面的数据汇总, 根据内容和类别的区别, 来创建一些档案文件, 有利于文件的收集和整理, 培训或者聘请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全面的管理信息档案。其次, 划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使学校做档案管理相关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与合作关系。最后, 要建立激励考核管理办法, 有效的提高档案文件管理的准确真实性。

2. 改善工作设备, 保证工作质量

良好的记录管理设备是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基础, 也档案记录管理有效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 学校方面要改进档案管理硬件, 包括学校基础设施, 进行总体的规划有必要的意义。在这一方面, 学校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档案库, 有足够的记录存储的空间和安全性, 同时可以记录采购管理设施等, 可以适当配备空调和消防, 病虫害防治, 安全和其他基本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是保障安全的基础, 同时, 我们必须配置电脑, 打印机, 扫描仪, 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硬件设施, 将传统的设备和现代化的设施相结合,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加对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要加强学校档案信息化发展, 必须增加创新的信息技术投资。在这方面, 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 控制学校的财政支出, 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和有关部门解决资金的问题。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 学校还可以扩大融资渠道, 保护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4. 提高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益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靠信息技术提高档案文件的有效性, 我们需开展培训或聘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培训档案相关的工作, 培养会电脑的综合型人才。二, 同时发展的安全性和保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人员具有档案管理的保密意识。第三, 建立一个档案文件专门的平台, 具有在线查询的功能。四, 创建高效率的电子档案数据管理储存中心, 实现归档的电子信息文件共享。第五, 建立良好的学校档案收集制度, 手机电子信息文档, 并及时保存档案。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 同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彰显文化校园。

5. 提高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 现代化, 必要需要有综合素质强的管理人员, 所以, 学校要不断培养新人提高工作质量, 以达到档案管理有效管理。

总之, 档案文件管理规范的创新, 是需要实施信息技术为中心, 这是实现学校高效的文件管理的重要方法, 具有突出的时代现实意义。职业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将信息技术早日广泛应用在档案管理中。

参考文献

[1]裴宇奇.试论学校档案管理的规范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 办公室业务, 2012, (7) :88-89.

[2]王娟.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推动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J]. 华章 , 2013, (9) :287.

16.中职学校电气信息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十六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Li Ling,Mao Quanyi

(Shiy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Group

School,Shiyan442000,China)

Abstrac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computer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community's needs.This article is focu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ategy on how to make the computer teach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Computer education;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Strategy

一、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一)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俗称“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Super high wa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1]。

(二)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以教学、教学为核心,按照学生实际需要开发定制软件,提供管理、科研、服务等教学手段,能与学校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紧密连接,互补配合,帮助各层次的中职学校建立灵活、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

(三)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学现代化。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原始动力,也是推动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学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采用“系统的角度,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要合理协调计算机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建设、人才结构、机构发展、标准技术架构、等各个因素,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事业得到和谐、持续发展 [2]。

(二)坚实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基础

首先,抓好普及培训,使人人都会;提高培训质量,形成一支中级技术人才队伍,为信息化建设的广泛推广打下重要的人力基础。可采取“异步相助”的策略,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学习任务,拉长时距,用一学期或两学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课程的前提下,利用余暇时间完成,此所谓异步。对学有潜力者进行提高培训,代课教师重点研究课件制作,管理人员学习数据库及专用管理软件的使用。提高培训也可结合兴趣进行,为学生及教师等人员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学有专长,形成有层次的计算机人才队伍。

(三)坚持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齐头并进

协调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与促进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对于教学改革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信息。另一方面,出于对教学现状的不满而千方百计地寻求教学改革之路,其中有一种思路就是相信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可以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3]。

(四)资源整合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有效进行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内容的建设模式。资源是制约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学资源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就难以共享。针对这一现状,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内容的建设可以采取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织,以本地教材的知识点或目录作为组织纲要,以教师建设为主、购买为辅,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内容建设模式。为了使资源建设工作更加有效,在资源整合、开放、共建、共享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整合规模要适中。比较理想的方式是以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即以学校的上一级机构为单位,比如以一个区或县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共享。二是建立畅通的资源建设渠道。比较好的方式是由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学科网站群系统,资源由教师直接提交、上传到网站中,减少中间人为流转的环节。三是给教师和学生真正易用、直观、有价值的工具。目前各类教育资源中心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大多采取了数据库存储方式,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存储大容量数据,便于资源的快速检索和定位,但其采用的以数据记录为核心的界面视图过于生硬,不符合人们的习惯性认知思维。而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服务体系大多以门户网站作为基本呈现方式,具有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资源获取方式,能提供及时的服务。按照学科建立专题网站,为资源整合、管理、应用、交流搭建服务环境,应是今后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资源整合上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整合资源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海西教育网试题答案下一篇:《功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