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12篇)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与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了解掌握的。作为一名研究生,肩负着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任,我们除了要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融洽的结合起来,那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从而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使我们所擅长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主义的大舞台上发挥作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19世纪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虽然在20世纪前半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发展到多个国家。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得到深刻教训,在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还需做更深入的探索。在今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因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正是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除了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外,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1、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数以私人占有形式直接的矛盾发展必将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姐姐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
3、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并在夺取政权后,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构,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4、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通过上课听老师的讲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查找,我了解到新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几十年的艰辛路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引,立足于中国是实际,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南巡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我国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根本的优势,因为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人民发展的客观原位和要求。我国经济一手抓市场经济的同时,一手抓宏观调控,而国外许多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力度和实施效果都不如我国。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超过10%,城镇化水平上升34.7个百分点。这些成果都与我国的经济制度分不开的,但我国经济体制仍面临以下挑战,如:1.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2.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起来。3.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清,缺位,越位的现象。4.对外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5.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仍要考虑资源问题,发展经济不能以环境为代价。
其次,政治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全体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如今我国综合实力逐渐提高,也在世界上越来越有话语权,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主政治的效率,说明我们的民主政治是公平的,正义的,并且也是相当有效率的。而且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的政党制度,保持了政权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可以使公民有序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同时我国的政治制度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但我们的政治优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我们不仅需要重视保持自己的政治优势,还需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提升我们的政治优势,否则政治上的优势也会逐步弱化甚至流失。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我国人口众多,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大规模搞民主是不行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漫长的。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当前的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1.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3.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不相称。以上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观念问题,保障问题,投入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及人才问题。要建设好文化事业,就要兼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今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们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种文化需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对我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发展社会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机构,健全社会功能。近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如法律有点空洞,一些部门地位不正,预案体系不全,职责分工不明,管理不够精细等。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岁世界负责的精神。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种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事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有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选择可持续的绿色通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用时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临国际上的激烈竞争,敌对势力的渗透,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升世界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布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探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这些都是与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不开的,尽管我国还面临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部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也比较突出。但只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很好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民族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二
1 研究对象
利用国际科学计量学的最新研究手段——科学知识图谱, 来全景扫描该刊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征。
2 数据来源
通过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刘盛博博士所编写的JAVA专用程序 (CSSCIREC) 将下载的数据记录转换为ANSI文本格式, 以便于软件对中文数据的处理, 从而完成知识图谱的绘制。
3 知识图谱及其解读
3.1 作者合著知识图谱
《情报理论与实践》13年中共计有2891位作者 (含第二、三作者) 发文, 2181位作者仅发表了1篇文章, 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有710位, 发表3篇以上论文的共有294位。核心作者前十位排名分别是邱均平 (20篇) 、甘利人 (19篇) 、朱庆华 (15篇) 、焦玉英 (14篇) 、马海群 (14篇) 、储节旺 (14篇) 、王知津 (14篇) 、真溱 (13篇) 、汤珊红 (12篇) 、霍忠文 (12篇) , 这些多产作者对引领和支撑本刊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1是利用CiteSpace软件, 选取每2年为一个时间段共7个时间段绘制出的作者合著知识图谱。图中上面横条代表时间, 时间由远至近, 颜色逐渐从冷色变为暖色。节点越大代表发文量越多, 节点颜色的变化代表不同年份发文量的变化, 节点间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武汉大学的邱均平与文庭孝、侯经川、任全娥之间;南京理工大学的甘利人与岑咏华、丁晟春、郎诵真、马红梅之间;安徽大学的储节旺与马费成、郭春侠、谢阳群、叶春森之间以及南开大学的王知津与陈婧等之间存在科研合作关系。
3.2 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情报理论与实践》13年中共计有1089家学术机构发表文章, 说明该刊收录范围较广, 其中发文20篇以上的机构13家, 发文10篇以上的机构38家。核心机构前十位排名分别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124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114篇)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105篇)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73篇)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70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67篇)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6篇)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35篇)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3篇)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33篇) 。核心机构前30位累计发文1019篇, 占全部发文的37%, 说明这些核心机构为刊物的成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对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见图2) 的扫描, 可以看到没有形成较明显的聚类, 说明跨地域、跨机构的科研合作比较少, 但仍然存在。
3.3 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
期刊共被引分析是指通过选择高共被引期刊, 借助一定的算法建立期刊间学术联系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绘制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 (见图3) , 可以了解该刊的引文环境以及与其他期刊之间知识流动的关系。13年中, 该刊共计引用了4635种学术期刊、报纸和书籍文献, 引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共被引期刊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情报理论与实践》被引579次、《图书情报工作》459次、《情报学报》455次、《情报科学》376次、《中国图书馆学报》334次、《情报杂志》319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17次、《大学图书馆学报》207次、《情报资料工作》178次、《图书情报知识》175次。该刊的自引率最高, 说明其载文相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在同类专业学术期刊中居于领先, 是图书情报领域研究者重要的参考期刊。研究中发现排名前40位的被引期刊中外文期刊5种, 分别为《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被引54次、《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49次、《Journal of Documentation》48次、《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46次、《Scientometrics》43次, 说明该刊与外文期刊之间的知识交流与互动仍须进一步加强。从图谱中我们看到形成了四个明显的聚类, 其中聚类1主要由国内图书情报学刊物组成;聚类2主要由《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计算机领域刊物组成;聚类3主要由《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科学学与科研管理领域刊物组成;聚类4主要由情报学、科学计量学等领域外文刊物组成。聚类1中介中心性最高, 构成引文期刊的核心区, 后三个聚类构成引文期刊的相关区, 而图谱中未形成明显聚类的其它刊物构成了引文期刊的非相关区。这基本上符合文献计量学中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布拉德福定律。
3.4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情报理论与实践》文献共被引时区分布图谱 (见图4) 。图中每个节点都表示一篇被引文献, 节点向外延伸不同颜色的圆圈描述了该文献在不同年份的引文时间序列, 圆圈的厚度与相应年份的引文数成正比。13年中, 该刊共计引用文献26119条。在共被引文献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现代情报学理论》 (严怡民, 1996) 被引25次、《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孟广均, 1998) 17次、《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 (缪其浩, 1996) 17次、《信息经济学》 (马费成, 1997) 16次、《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 (张晓林, 2000, 中国图书馆学报) 14次、《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张维迎, 1996) 12次、《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 (马费成, 1996, 情报学报) 11次、《情报学概论》 (严怡民, 1994) 11次、《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包昌火, 2002) 10次、《文献计量学》 (邱均平, 1988) 10次。研究发现高频共被引文献的作者中绝大多数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 他们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 引领和带动了本刊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还发现在高频共被引文献中图书文献所占比例超过50%, 这说明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教程与经典学术著作是构成该刊的主要知识来源。
4 结语
通过前面分析笔者以为《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始终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 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技术发展动态, 研究探讨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方法、信息服务实践和科技信息工作。该刊能够抓住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 刊发出一大批既有理论水平, 又有学术深度的精品论文, 在图书情报专业核心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摘要:笔者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收录《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010共13年的题录及引文数据, 分别绘制了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和引文知识图谱, 并通过对图谱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全面揭示了该刊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征。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情报理论与实践》,文献计量学
参考文献
[1]王知津, 黄莹莹.《情报理论与实践》学术影响力分析——祝贺《情报理论与实践》创刊45周年[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7) :6-9
[2]徐婷.《情报理论与实践》1980-2007年发文的被引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7) :20-22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31-02
一、掣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无热情,甚至厌学;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师提不起教学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与发展。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对该现象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思考。
二、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破解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见实效的瓶颈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如今,由于高校教育的开放性,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受到社会上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高校领导片面地强调专业课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位置,一味增加专业课程学时,压挤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这就造成高校的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程度大大降低。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指标,一般分为两大部分进行,一是理论教学进度与课程的考核,对于这部分的考核是有固定的指标作为标准进行衡量的。[1]另一部分就是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而这一板块内容的考核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导致多数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据统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席率远远大于专业课的缺席率,主要原因是学生觉得老师所讲知识离自己太远,且枯燥无味,没有多大用途。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实践教学这块短板引起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了四门必修课,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将四门课程进行整合。通过课程内容的衔接与配合,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史、论与应用的协同性,使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知“理论”,通过实践信“理论”、用“理论”,便于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结合现实应用,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科学发展观研究教学内容的协同性,在功能上给每一门课程进行准确定位,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性作用。
三、以科学发展观的维度,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学生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造成实践教学泛化为课外学习活动的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只会割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刻意地将实践教学定位为教学形式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实践教学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维度,打破具体单一的形式与方法,利用一切机会,师生全员参与,有计划、有目的、持续性地开展下去。
四、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创新实施“以人为本”
部分高校对于“以人为本”理解片面,简单地概括为“以生为本”,一切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就在课时上进行压减,降低年终考核的分数比重。这明显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片面性理解和对学生的一味迁就。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科学制订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以人为本”制订出适合本届学生的教学预案,在课堂上下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精心组织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应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传统的实践教学视学生为教学客体,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人格与价值,没有摆正大学生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实践教学没有取得相应的教育人、感染人的实际效果,更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塑造人的实效,就应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认真遵循“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选择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实例,使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乐于参与的热情。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实践教学手段多样化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大学校园师生的思维模式也因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而出现思维模式的改变。高校将高科技含量的教学设施引进课堂,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将新的现代化电教手段运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需要高校教师开发大量的多媒体资源,激活学生的相关潜能。如绵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进行“精彩思想政治一堂课”、“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学生参与式教学”等探究式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数字音像材料的优势,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学生动手动脑,师生角色互换,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当前,网络已经普及到了各行各业。据2012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第24次报告用户调查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8.17%。在校大学生是网民中的重要成员。[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高校教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发新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的独特教学优势,探索出实践教学数字化新途径。
六、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中
对于高校的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定,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对知识接受与掌握的程度,需要通过科学考核的方法来检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都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同时,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建立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历经多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些许效果,但依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在考核的过程中,评价方式方法简单,考核评价标准比较模糊,有的评价机制在操作中难以执行,能被操作的也往往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纯理论讲授的课程不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公正客观地评价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授课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需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
此外,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复杂而特殊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教学目标,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驾护航,保障其良性发展。学校要给相关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平台(绵阳师范学院近几年来每年都利用暑假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外出考察),使老师们拥有丰富的、最新的知识储备,讲课有底气,讲课有特色,使得实践教学朝良性化、规范化、制度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天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2] 张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3] 姚红.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4] 马新平.基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大学教育,2012,(6):64.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四
首先,社会主义一词,广义上被用于指一种追求社会平等的社会政治思想、理论、学说。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存在许多各种各样以社会主义命名的社会政治思想、理论流派。“社会主义”这个词从拉丁文socialis(即“社会的”、“共同的”、“善于交际的”等)演变而来,原意指以大众的幸福为目标、以合作作为基础、同当时经济学家主张的个人主义制度对立的人类事务的集体管理制度。后来,巴黎的一些革命团体使用“共产主义”一词为自己命名,希望消灭财产的不平等,实现财产公有制。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
关于社会主义,有多种说法,比如市场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等,但是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定义都只侧重于社会主义的某一现象的描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应当具备三种属性:社会主义内在固有的;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所有阶段具备的东西。即应当是在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思想上,以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些本质特征表达了社会主义的共性,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社会主义产生时是以学说、思想的形式出现的,如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然后在社会主义学说指导下形成了运动,即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最后在社会主义学说指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五
在第一学期,我顺利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收获的。在学习之前,我原以为这门课程会跟本科时那些政治基础课一样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不停的写,而学生只有在下面默默听,所以我一开始猜想自己学习这门课程会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但是当我真正开始进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学习后,才发现情况并不是像我所想的那样。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都非常的重视和台下学生的交流,这样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丰富的视频和图片的手段细致而生动的阐述了课程的要点,有的老师虽然课件不多但是整个授课过程就是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共同探讨下进行的,所以让我感觉非常的有吸引力,学习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通过这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增强了对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比较系统和正确的了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后,我就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我知道了社会主义学派的分类即大三家、中三家和小三家。原来没有学习之前,我看待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巨变时,就会感觉到是社会主义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失败,是资本主义的胜利,但是现在我了解到了,苏联和东欧原来所建设的那种制度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是一种斯大林模式或者叫做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它的失败不能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更不能看成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恰恰它的失败说明了不遵循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去建设国家注定不会成功。这门课程的学习激发了我学习社会主义的热情,所以在课余时间我借阅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也是这门课程给我的帮助。我详细阅读了两本外国著作一本是《马克思的复仇》,另一本是《来自上层的革命》,阅读再加上课堂的学习,让我对一直希望深入学习的苏东巨变有了一定的认识。
最后我想对这门课程提一些自己还不太成熟的想法供老师们参考。在课程的学习中,我略微感觉到在课程的讲授中对于社会主义以前走过的道路过于多了一点点,比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发展的曲折过程,苏东巨变等等都做了很详细的讲述,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发展的讲述就稍微少了一点,这样就会缺乏新鲜感,容易让人对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产生疑问。在课堂上是不是可以稍微多讲解一些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比如: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领导人们所进行的革命、摩尔多瓦共产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的经历等等。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政治学》读书心得
①体系的结构性
与其他西方学科的基础教材相似,体系的结构性非常明显,呈现了政治学基础框架,同样也使自己对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有了大致的了解。由于自己感觉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相关,所以对第2章----政府、体系和政体;第4章----民主;第5章----国家;以及第11、12、13、14、17和19章均重点关注了,其他章节有的部分没有认真阅读,但即使如此,也使我对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如此之广感到惊叹不已,而且也感到自己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建立自己的学习框架。
②内容的包容性
书中对某一概念与观点进行了详尽的理论介绍,特别是对学派观点的阐述与比较,有时甚至是极为简单的概念,作者依然将其进行详实罗列,当然,不可否认作者对概念进行的简练性表述是独到的而且是启发性的。
读书过程中发现一个小现象,作者似乎执着于提出一条不同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第三条路径或选择,或者说作者有着一种多元主义倾向,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尝试,而且经常以与读者讨论的方式提出,似乎是一种选择,但有时又给予否定,当然这也给我以一些启示,也许自己也可以尝试思考一些陈例之外的东西。
③观点的启发性
通读全书,有时感觉有一点枯燥,但当作者的观点对自己深有启发时,又感到应该好好读完,并且是认真地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与思考。比如:
“赋予投票活动民主特征的,是它授予民众‘将坏蛋踢出去’的权力,由此使政治人物能对民众负责------前提是选举具有竞争性”1。简练而又形象地使我对选举作用与核心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联系实际生活,深感选举特征的泯灭与选举权利的受无视,使得政府责任变得缺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权力的无所限制与无可监督,而衍生出了行为腐败。
“联邦制的第二个优点是,分散政府权力形成了有助于保护个人自由的制衡网络”2。虽然我国不是联邦制政府,可能这一观点未有益处,但保护个人自由是不可忽视的权力与权利自由,任何政府与社会均需有着强烈的责任去实践与恪守,而不是肆意践踏公民自由与权利,这一点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政府都必须切实谨守。
作者对大众传媒的谴责性倾向与亨廷顿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媒体是自由社会的牧师,他们的所作所为像是其终极价值的守护人,他们揭露并谴责对这些根本价值离经叛道的行为,他们赋予反[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张立鹏译.《政治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150
映这些价值的人和体制以合法性”3。两者的不同角度给了我对大众传媒不同的情感倾向,当然自己依然不可否认两者都是不可否认的。
当然,自己也并不是都认同作者的概念或观念,因为他与我在本科阶段的经济学经典观点不同,比如对“倍数”的概念表述为:“当总需求的变动在经济中传递时对国民收入产生增大影响的机制”4,其实这是对经济乘数理论的单一解释,因为乘数也可以为负,即对经济的负面作用,由于一个概念的差异就导致了对凯恩斯主义理解的偏向,这是我在此的一个保留观点-----这只是自己的一点班门弄斧。
总而言之,获益之处的观点与见解不胜枚举,这些对开拓我的视野,提高我的学习兴趣都十分有益。④人物的新理解
由于本科是金融专业,所以在看到本书对哈耶克的描述时,使自己想有机会拜读哈耶克的几部著作----《通往奴役之路》、《法律、立法和自由》、《自由秩序原理》。自己只是知道,哈耶克是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提供者,对现代证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看到这本书时,认识到哈耶克形成了与凯恩斯完全不同的经济哲学与政治学理论,自己也一直听说过政府行为边界的讨论,也深信政府投资与干预的控制,市场的有效与政府行为的相互作用,因此,自己决定在开心后要认真拜读一下他的著作。
三、通过学习政治学,应当培养的几种政治意识
1、培养宏观的政治意识,把政治眼光放长放远,不仅培养个人的政治素养、还要培养对民族、国家乃至国际上的政治文化修养。开阔自己的胸怀,把思想放宽,不要局限在所学知识的范围内,把眼光放远,做一个真正有政治头脑的人。
2、巩固强化信仰意识,强烈的信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之源泉,更是一个政党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强调对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现阶段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强调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论工作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要始终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实地向前迈进。
3、强化责任意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各自的社会责任。责任意识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党和人民赋予我们一定的领导职务和权力,实际上也就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多一份权力,就多一份义务,多一份责任。权力越大,为人民尽责的机会越多,做贡献3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瑞译.失衡的承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9:P102[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张立鹏译.《政治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167的潜能越大,也就越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4、培养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只有依法办事,政府才会有公信力,群众才会相信政府,政府服务才能为群众所接受。首先,我们要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学法、懂法、用法,自觉把政府机关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律轨道,充分运用法律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坚决摒弃重政策轻法律的陈旧观念。其次,要正确理解依法行政的内涵,明确职权法定,注重实体、严格程序,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六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20年11月,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中提出:“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公有,社会共用。„„要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此《宣言》()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革命之路 B.奠定了中共“一大”党纲的基础 C.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基础 D.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建立共产主义的愿望,而中共“一大”纲领也明确提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为中共“一大”党纲的制定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二大”制定的,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中共“二大”的分析()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B.认识到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发动工人运动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D.提出了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B [材料反映出中共“二大”认识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有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A项;工作的中心是发动工农运动,且材料未涉及工作的中心,排除C项;提出革命最高纲领的是中共“一大”,排除D项。] 3.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C [誓词中的“军阀”是指北洋军阀,“本军”是指国民革命军,“总理”是指孙中山,这是北伐军的誓词,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故选A项。] 4.1927年2月19日的《民国日报》登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 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 [依据材料“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可知,北伐战争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B项。] 5.(2017·淄博质检)“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B [根据材料“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可以看出这是指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故选B项。] 6.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 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A [由题干信息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故A项正确。] 7.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作者()A.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C.强调城乡结合的均衡发展革命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李立三主张城市中心暴动论,即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项符合题意。] 8.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理解材料。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故选B项。A、C、D三项是土地革命的影响,不是实质。] 9.下图为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对中国战局的时事报道。此报道中最有可能看到()
A.日军速亡中国计划破产 B.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为 C.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宣言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情况
B [根据时间“1937年12月18日”,可知此时正是南京陷落的时间,因此,报道中最有可能看到的是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野蛮行径,故选B项。] 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题干时间表明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即防御阶段,而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抗战中后期,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初期,虽然国民政府组织了多次重大会战,但国民党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故C项错误。“新气象”指的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故D项正确。] 11.(2017·衡水质检)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根据材料“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可知,史学家通过研究已经有了定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且该说法本身有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2.毛泽东在《复李济深等56人电》中说:“„„(蒋)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口诵八条,眼望美国,脚向广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A.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 B.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 C.渡江战役刚刚取得胜利 D.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
D [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虽然有进行重庆谈判,但与材料中“口诵八条”“脚向广州”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不符,排除;渡江战役取得胜利时,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和平”“谈判”“八条”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北平和谈,中共提出八项条件,是在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抗战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进行了历史性的重庆谈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随着日本的投降,政府军队与中共军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双方都力争 首先到达敌占区接受日军的投降,从而收取大量的敌方武器和军事装备。
(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
到1945年11月,华盛顿已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该政策继续支持国民政府,条件是国民政府不可使用美国武器进行内战,并且努力与中共达成协定。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相互不信任对方,因为各自是追求不同目的的革命政党。除非是在暂时的或权宜的基础上,否则两党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六个星期的谈判无疑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尽管毛泽东表面上持和解的姿态,但他并不想在那些涉及中共根本地位的基本点上让步。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凭借实力进行谈判坚拒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对毛泽东此刻愿意达成的某种和平“临时协议”毫无兴趣。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国民党较之过去加强了它的地位,但是仍然百孔千疮,内部矛盾甚多,困难甚大。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的通知》
(1)有人说:“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国具备走向和平的因素。(14分)(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中国的和平道路夭折。试分析其原因及教训。(11分)【解析】 第(1)问,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归纳。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两党的阶级属性、双方实力和对对方的信任感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从双方彼此应持的态度及这种态度的意义上思考。
【答案】(1)国际环境: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中国避免战争。
国内环境:经过长期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战后恢复也需要和平的国内环境;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致力于国内和平;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发动内战的时机不成熟。
(2)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抗战胜利后,双方实力上升,并进行了军事部署;双方互不信任,双方互不妥协,无法达成共同遵守的协议。
教训: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对话协商,携手合作;应站在民族国家立场上,保持冷静和克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试从图中任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两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解析】 作答时要注意,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关键词对主题进行简要阐释,阐释时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意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一:
关键词: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
主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歼敌四万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示例二:
关键词: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美国在广岛、长崎各投放一颗原子弹。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给七十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美国在广岛、长崎各投放一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
示例三:
关键词:太原会战和枣宜会战。
主题:国民党坚持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七
一、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联系及其历史意义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突出了它的发展性,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结晶, 是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它从社会发展运行的层次上, 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以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社会发展, 也是我党在今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通过了解我们可以注意到今天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一些思想都是在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照耀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主张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如经济、政治、文化等, 主张经济建设, 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泉,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意义是深远而又重大的。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上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性进行探讨。
(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需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继承。邓小平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不能只能重视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但他对发展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 他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必须坚持两个文明, 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强调沿海地区首先实现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强调“先富”带动“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等。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 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脉搏, 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并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观察,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同当今世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发展, 决定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我们应该下大力度致力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等工作, 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以完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且要全面推进各领域的建设如经济、政治、文化等,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在发展经济、健全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上下大力气。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 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这继承了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高度的物质文明基础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基础是缺一不可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时, 同时重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工作任务, 同时各种任务之间又要“相互依存、不能顾此失彼”。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坚持科学的生产、达到生活富裕、创建节约型生态环境等文明的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 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 当代人要把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有机的结合统一起来, 维护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二是发展的协调性, 强调经济与环境、资源、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即经济社会发展要同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相适应, 在发展中注重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 保证发展的恒久持续, 从而实现永续发展。邓小平也认真思考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必须看到我国国情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 耕地少。因此, 必须妥善处理人口、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邓小平认为, 要转变这种局面必须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在强调快速增长的同时更要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稳步推进, 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曾提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 解决城乡发展的问题必须要更加注重加快农村的发展, 因为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 农村人口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稳定发展, 只有首先就要考虑和解决农村问题才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因此, 邓小平在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体制改革时选择了前者, 他坚持只有当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后, 才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由此可见, 一方面城市的全面改革是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基础, 另一方面又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其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邓小平和党中央曾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把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 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的构想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核心, 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也是对这一核心思想的展开和延伸。邓小平曾指出加快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要坚持两个大局, 一个是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 从而带动内地经济更好的发展, 另一个是要求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对邓小平关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国内与国际经济互动性日益增强, 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时, 更要高度注重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性。“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始终认为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对内改革是坚持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基本前提, 通过对内改革这一途径实现巩固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果。
综上所述,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 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又以自己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 实现了理论的重大创新,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意义是深远而又重大的。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在新阶段要发展, 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进行了论述, 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与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它们所包含的内容都涉及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并其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继承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中央文献选编》 (下) 67-68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1页
[4]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访王昌雄 (中共北海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广西日报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6.第20页)
[6]《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第64页)
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八
关键词: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实践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起点,无论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讲,还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幼儿教育都必须要被置于战略性的高度,整个社会都需要对幼儿教育有足够多的关注。幼儿科学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对于孩子们科学兴趣的培养,其次是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是孩子们科学精神的获取和科学素质的获得。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1.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孩子们萌发对于科学的兴趣,然后要对这些兴趣加以引导,加以保持,要做到这一步,幼儿教师就必须要保持好孩子们的好奇心,当他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时,我们一定不能拒绝他们或者说是敷衍了事,而是要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2.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当孩子们培养出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把这些知识进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国旧式的教育是比较封闭的书呆子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低下,逆来顺受,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所以说,我们从幼儿时代就要培养孩子们,让创新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科学,充满活力。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1.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它是一门基于生活的学科,所以说,我们要从生活出发,让生活教育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幼儿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生活环境包括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对于家庭环境,教师应当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朋友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学校教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同时尽职尽责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除了源自于生活之外,还应注意教育内容要联系实际,确保教育内容是适合幼儿的,而不是晦涩难懂的知识。虽然幼儿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给孩子们灌输一些难点知识,根据幼儿的能力和阅历,我们应要向他们传输日常浅显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懂得知识,理解知识,逐渐培养科学兴趣。除此之外,内容选择方面一定要全面,不能跑偏,不但要向孩子们传输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习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三、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实践
1.带领孩子们进行科学方面的简单小实验。要想培养好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科学小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孩童时代就热衷于各种小实验,并且亲自动手进行各种类型的小活动。在当代幼儿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孩子们组织有趣的实验,例如放大镜的实验,光的直线传播等,这些实验不但工具简单,而且很实用,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并且能够培养对于科学的感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2.运用身体感官进行科学探索。科学是基于实践活动的一门学科,实践对于科学兴趣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喜动不喜静,教师需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活动,为孩子们指定合适的教学活动,身体感官在科学方面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眼睛,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实践结果,观察到世间百象;通过耳朵,孩子们可以听到各种有趣的音乐和声音;通过双手,孩子们可以绘画,进行小制作,从而进行创新。所以说,我们要解放孩子们的感官,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3.利用好大自然这个天然的大学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长久以来人类一直面临的重要话题。对于大自然,人类要保持敬畏的态度,要保护自然,从自然中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出游,例如登山和夏令营等,通过对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孩子们不但可以接触到青山绿水,还能够接触到花花草草,各种动物,从而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4.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玩具小制作。人类由猿类变为直立行走的动物,这一伟大的改变背后是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人类解放了双手,双手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具着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所以说,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制作,例如制作纸飞机,捏橡皮泥,进行黑板报的比赛等,都是一些经典的开发智力项目,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孩子们会锻炼双手的灵活度,从而增强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也会倍加珍惜,从而了解到劳动的意义,这对于他们的人生成长也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个人的人生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儿科学教育理论需要广大教育者进行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必须不断对幼儿教育进行开拓和创新,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良好的奠基工作,营造出一个科学、文明的教育乐园,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程秀兰.基于实证视角的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篇九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含义,详细地分析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最后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提高全民意识;做大生态经济;健全法律体系;发挥宏观调控。
关键词:生态文明;含义;必要性;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开创出一条文明的、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要求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目标和四大措施,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为我们今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但人类社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一种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它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
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 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 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 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文明的宗旨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鲜明的特色,工业文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自然资源是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类这一物种服务的,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中心。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人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我国长期推行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削弱了生态资源基础,甚至使得很多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直接的突出矛盾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
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人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我国在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而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破坏环境的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实实在在的新贡献。
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主过程中,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立美丽中国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涉及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方面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同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4、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有宏观的计划性,在统筹社会发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及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率,也要考虑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发展,让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获得良好的收益,让不重视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图。除此之外,在干部考核方面,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结 语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只要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坚信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为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定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绿富”的双赢。
参考文献: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十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兵器科学技术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以及同学们各小组的专题论述,让我认识到了以前从没有想到、也没有关注过的问题,同时深深感到了把这门课作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的必要性。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涌现出了诸多不利的问题,而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就业难则是其中一个,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读书无用论”,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大肆渲染。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下面根据本课程的学习,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浅谈一下我的思考与看法。
创新点是通过自己的经历体会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了思考与反驳,并给出了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希望老师认同)。
对大学生就业难引发读书无用论的思考
摘要:目前,大学生正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前途十分不容乐观,这也引发了一连串的不良后果,比如读书无用论等等,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结合所学课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体会,重点对“读书无用论” 进行了思考与辨析,最后作为研究生,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读书;研究生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1]。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1.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在此结合相关文献[2-3]进行分析。(1)社会原因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其次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2)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1.2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这个现状对我国高等教育甚至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
首先这造成了教育资源以的浪费。大批的经费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但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无用武之地,社会无法获得收益回报,那样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就业难给在校大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一些学生和家长看不到就业的前景,感觉到大学白上了,还不如不上大学。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变成了失望,“读书无用论”渐渐的在人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渲染[4]。大学教育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读书的意义何在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读书无用论”,那么大学生究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呢?这些年,我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从2009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到现在在这里继续读研,已经过去了今五个年头,当年与我同龄的伙伴们如今早已成家立业,挣钱也不少。从这个观点出发,或许我们真的还不如他们这些没上过大学的人能挣钱,这也是多数人包括家长所考虑的。但我心里一直觉得读书是我这些年最正确的选择,始终信仰着读书才是王道。对于这个敏锐的问题,我不想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伟人的事例,因为那似乎离我们有点遥远。从我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出发,我认为读书是有意义的。下面简要谈谈我对读书的理解与思考。2.1读书改变了什么
我是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家里有两个哥哥,也都考上了大学,虽然我不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却是全村唯一一个走进重点大学的,因此爸妈的心情可想而知,一扫从前愁眉苦脸的阴影,整个家庭感觉一下子阳光了许多,我们成为了爸妈的骄傲与自豪。早辈的父母或许很少上过大学,大学只是一个他们梦想中的地方,在农田里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就等着子女有出息的一天,就等着孩子们去实现他们曾经的遐想,因为他们相信,这条他们没走过的路会让他们的脸上有更多的光彩,会改变他们的孩子的命运。我想这就是在大学读书最基本的意义——读书,改变了父母,实现了父母心中一直未解的愿望。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因为如果没有爸妈自始至终的坚持,我今天是不会站在大学的殿堂的。
其次,读书改变了人的素质。何为素质?广义上来说是人在生活和做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与才干,而片面的则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与道德修养。从入学之初到今天,细细回顾,不管是思想上还是知识上,不管是为人上还是处事上,在大学里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感觉自己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每次回家,碰见小时候的同学,虽然那时无话不谈,如今却是两条道上的人,言行举止是格格不入。走在大街上、行在人群里、坐公交、逛商店、去公司实习、到企业打工,凡此种种,在各种人群圈子里,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能明显的感觉到大学生的“优势”,在素质上总有那么一点差别。从大的方面来说,或者说是站在高远的角度,书是教育进行普及的必要中介,而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民族综合素质上,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根于教育的落后。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读书是有必要的。
再次,“书使人明理,书使人智慧”,书本身是有意义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读。许多伟人都是因为读书才有所作为的,都是因为读书而名垂青史。现在很多人现在是在为了工资而读书,他们读书,并没有体会到读书的快乐。然而还有一部分,把时间花在了读书之外的事情上去了。书是读完了,但真正有用的东西忘在了脑后,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收获多少,并没有实现他们原本应有的期望值,这就是所谓的“伪大学生”,也正这部分人的“就业难“让了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读书无用论。
书本身并无好无坏之分,它是有益的,它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读。当书和读成为一个过程的时候,当我们迈入学习这条道路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发生改变的时候。读书改变了什么?我想读书改变了父母,也改变了我们自己。2.2如何读书,提升就业能力
书本身是有益的,它需要我们去好好读。我们需要把这些改变与进步继续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怎样读书呢?从我自己体会出发,我觉得读书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需要增加对自我的了解。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清楚自己拥有什么优势与不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不喜欢什么职业、不明白自己的专业如何为就业提供支持,只是抱怨自己读的学校不行,所学专业不好,简单的把学历文凭当成就业的唯一砝码。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导致读书浮躁,最后书是读完了、大学上完了,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学到,当然会面临就业不理想的问题,本科结业时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鉴定,然后追寻自己的兴趣去读书,这样大学几年下来,我们才会真正在快乐的同时有所学有所得。
其次需要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许多大学生除对学校的安排会认真对待之外,其他事务一概不闻不同,延续着“读书一考试”的学习生活模式,这样是无法形成职业素质的。现在的结果是,毕业生简单的将专业等同于职业,从而使得在求职过程中,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与专业名称相同的职位上。另外,由于学校能提供的实际机会总是有限的,大学生自己又不能很好地安排实践.导致对用人单位的岗位不熟悉、不清楚岗位职责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是什么、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等等。这样的话,在现实中求职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需要在读书的同时把目光放宽些,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阅历和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作为研究生,如何认知与实践
研究生是祖国未来社会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情况下同样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那么,对于研究生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研究生是一个比本科生在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上较好的群体,是介于一个本科生与社会之间的渐进群体,因此研究生比起本科生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需要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功利而读书。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在读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扎根于自己的兴趣与本职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于我自身的要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坚定追求、积极上进,辛辛苦苦学习了这么多年,有父母的绝对而又辛酸的支持,也自己一味而又迷茫坚持,始终信仰着读书才是王道;其次优秀是一种习惯,要在思想上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不被他人的风气所影响,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为“读书有用论”尽自己微薄之力。参考文献:
[1] 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域对策的深层次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2.[2]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3.
1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2-01
一、实践的概念和地位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实践起着最根本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所有的活动归结起来无非两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研究认识问题就不得不研究实践问题,研究实践问题也不能撇开认识问题。在实践与认识这对范畴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微观层面上被具体化了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实践
1、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智慧源泉和衡量标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任何理论都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显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质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也发生了严重性挫折,这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彰显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
毛泽东同志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八年抗日战争再加上四年解放战争,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自然灾害严重,粮食日益紧张;国外反华势力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所有这些使得新中国只能艰难前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力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我们的实际,能够指引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是保障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法宝。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绝对的,但又是相对的。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往往不能充分检验一切认识。坚持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为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不能说明现有的理论体系已经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理论,不再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不然我们也不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已不可能在现有理论里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美答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论、检验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不断完善、不断升华,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马克思曾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精神奉献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更好的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他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对毛泽东实践观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实践观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了实践观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理论。我们一定要发扬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推动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我国建设实践的水平与高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2] 毛泽东选集第 l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赵家祥.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4] 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海南出版社,1998.
[5] 刘 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
[6] 曾德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 学术论坛,2009.
12.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思考 篇十二
企业社会责任 (简称CSR) 的定义, 各国专家学者们见解不一。1953年, 霍华德·文在其《企业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将CSR定义为:“有义务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要求, 制定相关的政策, 做出相应的决定, 以及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世界银行对CSR的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 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社会责任会计, 是指运用会计的方法和程序, 对社会责任事项予以计量、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目前, 社会责任会计在世界各国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一) 国外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界定
较典型的观点有四种: (1) 美国戴维林诺维斯认为,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2) 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l Mobley认为, 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 (3) 美国会计学教授Ahmed Belkaoui认为, 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 (4) 日本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 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其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从这四种观点的发展来看, 社会责任会计的使用范围从公共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 是步步递进的, 其目的从单纯的整理、衡量和分析发展到指导企业防止和处理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层面上来, 把企业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
(二)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报告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学术界才对该领域的相关问题开始进行研究。目前的主要观点有: (1) 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 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它对企业给社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分支, 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结合, 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一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 (3)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在社会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涉足, 是社会责任同传统会计学科的有机结合。 (4) 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微观角度测定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 (5) 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6) 社会责任会计是对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与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 进而对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后果进行计量和分析的一种管理活动。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社会责任会计是以强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 用会计方法核算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最终反映社会收益, 增强社会福利, 谋求社会整体效益的工具。
二、社会责任的特征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下的必然选择, 也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产物,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其独有的特征:
(一)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修正和补充
首先,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并不代表着企业的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转变, 生存与盈利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目标。其次, 企业社会责任对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传统的企业和企业法以股东本位为出发点, 认为最大限度的盈利进而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目标所在, 其目标是一元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主张企业除了为股东谋求最大利润之外, 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的利润目标和社会利益目标经常处于相持之中, 只有二者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实现其各自的最大化, 才能使企业目标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原则做出了修正和补充, 在不否定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前提下, 将社会因素添加到企业目标中, 以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共赢, 从而使企业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关系。这既是对原有股东利益一元化的企业目标进行了合理补充和发展性延伸, 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体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 前者如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义务、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义务、遵循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区标准的规定等, 具有强制性;后者如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慈善捐助等, 没有强制性。二者统一存在于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之下,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相统一, 是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责任的结合体。
(三)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与动态发展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历了由简单到多样化、差异化的过程。具体包括企业对自身雇员、消费者、债权人、小区、环境乃至对政府等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有多种不同的利益要求, 不同的企业针对不同的责任对象, 其责任内容也有所不同:员工的要求是稳定的收入、晋升机会和工作条件;债权人的要求是及时收回贷款和企业长期生存发展;消费者的要求是商品质量高、服务好、价格低;政府的要求是企业及时足额缴纳赋税并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提供就业等。利益相关者的所属类别与要求不同, 企业对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有所不同。同时, 企业社会责任并非一个封闭、僵化的体系, 其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开放与变动之中,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日益完善。任何符合其根本价值目标的责任形态, 无论是既有的还是将来也许会出现的, 都可纳入这一体系。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操作难点
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方式对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这种影响既包括对社会贡献, 也包括社会损耗的一面。它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有机结合, 把企业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社会责任的观点, 通过会计方式来加以展示和体现, 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 对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的核算和管理。虽然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仍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的货币计量为特点, 但同财务会计又有一些不同。而且, 社会责任会计由于是对企业所承担“责任”的确认与计量, 因此, 其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又受到诸多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
(一) 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社会责任的履行从法律上看, 属于义务的范畴。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但由于上述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存在不同的观点以及社会责任所具有的“内在特征”, 仍未全面规定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造成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没有法律依据或主观随意性大, 给具体实施造成很大障碍。此外,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体系, 在要求企业改善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时也没有立法、司法以及民间机构 (行业协会) 等各方面的支持, 导致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评价的情况下, 要求企业对其社会责任进行改善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 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存在较大差异
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存在很多不同。传统企业会计一直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单纯的盈利组织, 认为企业应以创造本组织利润最大化 (或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 为其宗旨, 而社会责任会计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 认为既然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就应该对整个社会负责。传统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 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而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 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活动。它主要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监督, 旨在提高社会整体效益。传统企业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研究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有关经济信息和谋求企业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 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便于了解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此外在会计假设、会计原则、核算方法和报表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 这些不同之处应如何处理, 如何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人接受, 也成为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面临的难题。
(三) 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信息成本过高
与以往会计核算内容相比, 社会责任会计所要求的内容更为广泛, 性质更为复杂, 如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对就业的责任、对社会保障和教育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等。尤其是当这些事项不以交易形式发生时, 要求企业在提供这些信息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例如, 企业排放三废造成环境损失, 而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要求收取罚金时, 按照社会责任会计的要求, 企业应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就必须寻求相关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人士;再如企业为捐助慈善机构而创造的社会效益, 可能要求企业自身去做相当的社会调查以提供这些信息。企业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提供社会责任信息, 致使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信息的成本过高, 尤其是对一些小型企业而言, 甚至超过其提供这些责任信息的最终产出, 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积极性。
四、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的对策建议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企业自身以及其利益相关者认识的提高有很大关系。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影响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因, 结合我国具体实际, 提出以下对策:
(一) 加强立法工作, 用法律规范企业的社会行为
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 由于企业有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一面, 当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经济利益相冲突时, 企业可能拒绝履行和不完全履行这一社会责任,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企业可能不愿分析和披露其行为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社会责任会计的付诸实践,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即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必须完善会计法规, 增强审计和财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控之下, 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促使企业变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 以良好的形象进入市场, 进而促使整个市场机制健康良性地运转。
(二)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监督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评价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 才能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所了解。目前, 我国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大都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用的较多的是美国制定的评价标准SA8000, 但我国毕竟有着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国情, 必须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全面的评价体系。此外, 要加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 (消费者、行业组织等) 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力度。要充分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职能, 捍卫公众的社会权益, 定期公布环境报告, 以督促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三) 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
结合我国国情, 依据法律制定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制度。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必须规定统一的计量方法和报告形式,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应吸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同时结合会计学的特点, 就不同的核算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量方法。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个新的会计分支, 与传统会计有很大出入, 其报告采用独立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比较合适。至于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具体形式, 可先采用简单的文字叙述报告模式, 并辅以一定的社会指标加以披露的方式, 逐步过渡到以货币形式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 必要时辅以文字形式披露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
(四) 加强教育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 最终必须由企业会计人员加以披露和报告。因此, 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社会责任会计作用的发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不仅包括其知识能力素质, 也包括其思想素质。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而不能仅从企业利益出发漠视、掩盖企业社会责任。目前, 我国要尤为注重这一点, 会计人员在社会责任会计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这就要求对会计人员从思想上加以教育, 从职业道德上加以规范, 同时社会责任会计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 《会计研究》2003年第11期。
[2]阳秋林:《架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推荐阅读: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12-10
社会实践中的科学1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06-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11-30
电子网络与科学工作的社会结构09-13
课程论文《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实现》06-09
2024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必修1)08-06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12-17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建设08-18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演变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