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2024-10-29

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一

下载图片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的方法;(2)学会新建文件夹并给新建的文件夹命名;(3)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讲授、启发引导和自己尝试、同学间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利用百度网站下载图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下载内容丰富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

(3)通过给文件夹重命名和保存图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学会新建文件夹并给新建的文件夹命名。

四、教学难点

重命名文件夹出错时,要注意对话框的提示信息,并能及时纠正;注意保存图片的位置及保存的文件名。

五、教学准备 百度网站 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是:熊猫盼盼接到北京奥组委的任务,要她邀请各界奥运会的吉祥物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可是有些吉祥物她还不认识呢!她已经邀请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现在她想请同学们帮忙邀请其他的吉祥物,先帮她找找各界吉祥物的图片。

你们知道这些福娃的图片是从哪里来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从网络上找到这些图片呢?(学生回答)

二、新授

1、用百度网站搜索图片

要快速方便的找到自己所想找的图片,我们就要找到一个好帮手——百度网站。它提供了很好的搜索图片功能。教师演示搜索图片的方法。

(1)输入网址: )。请你试着用这些网站搜索福娃的图片。(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2、新建文件夹

找到了这么多福娃的图片,大家真高兴,可是这些图片还在网上,我们要怎样才能把他们交给熊猫盼盼呢?对!我们要把这些图片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我们在电脑上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包吧!这个书包的名称是“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就像我们的小抽屈、小书包,用来存放属于自己的东西。下面仔细观察,老师要开始建“书包”了。

教师演示新建文件夹的方法(强调要先选择输入法)。(1)选择好输入法后双击“我的电脑”,双击D盘。(2)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

(3)删除文件夹默认名“新建文件夹”后输入文件夹的名称。(4)输入完毕,按回车键确认。

下面请同学们在D盘中建立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新建文件夹吗?(学生讨论尝试)

3、更改文件夹名

在刚才的操作中你遇到什么了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

例如:删除文件夹的名称却没输入新名称就按回车键,会出现“必须键入文件名”提示对话框;或在同一文件夹中给文件夹取了已经存在的名字,就会出现“重命名文件出错”提示对话框;输错了文件夹名等。

这些问题有同学会解决吗?会的同学请你来帮忙解决一下(学生演示)。如果没有学生会解决,则请大家阅读教材上的“知识屋”,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大家要养成给文件夹起名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使文件夹更易于辩认,我们找起文件来也更方便了。在给文件夹名命出错时要注意提示对话框的信息,根据提示解决问题。

4、保存图片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自己找到的福娃图片保存到文件夹中了。如何保存呢? 请同学们自己来探究一下,同桌为一个学习组,自学教材内容,把找到的图片保存到新建的文件夹中。(学生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最聪明,自学得最快。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已经学会的同学。

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学生汇报,操作演示,其余学生观摩。

小结:在保存图片时,要注意选择图片的保存位置,当选定所要保存的文件夹后,才能单击“保存”按钮。我们下载下来的图片也有自己的的文件名,我们保存的时候要更改文件名,方便以后进行查找。

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师操作时强调选择保存位置和更改文件名)

三、练一练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在网络上搜索图片并下载图片,现在我们马上帮熊猫盼盼收集各界奥运会的吉祥物图片吧!

四、总结

熊猫盼盼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帮助。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帮助了熊猫盼盼,而且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吧!你有些什么收获呢?你觉得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学生填写“成果篮”)

七、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强调学生发现信息的过程。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2.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二

1 合理采用课程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用Photoshop制作个性签名图片》这一课时, 笔者首先由学生常听到的PS技术以及常见的写真照片导入课题, 在这里列举了很多实例, 包括“Photoshop给人物的眼部专业化妆”、“PS给人物减肥大变身”、“Photoshop给中老年人磨皮及修复头发”、“另类美容大法让人物瞬间变老”、“Photoshop把室内人物图片转为梦幻卡通手绘效果”、“Photoshop一步修复偏灰暗的风景照片”、“Photoshop制作味道鲜美的食品海报”、“Photoshop把手机照片处理成泛黄的签名图片”等;然后通过展示利用Photoshop美化及设计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Photoshop强大的功能, 引发学生学习及创作的兴趣;接着进一步引入Photoshop操作界面的介绍, 学习使用Photoshop中的菜单及工具, 这个过程主要采取了教师讲授及演示的方法, 学生重点观察学习菜单命令及工具的使用;最后演示制作“个性签名图片”实例的过程, 并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亲身体验, 制作自己的个性签名图片,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最后的展示环节中, 学生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在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时培养了自身欣赏美的能力, 并引发有关处理图片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2 课程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好的导入使教学效果更好, 失败的导入会成为本堂课讲授时的阻碍, 甚至影响整堂课的讲授。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如下几点体会。

2.1 导入的内容要恰当

导入的内容不仅要求质量好、要生动, 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态, 导入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 如在本课的实例选取中, 如果讲解“广告的设计”, 虽然也实用, 但不符合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需要, 相对的“制作个性签名图片”就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 学生觉得亲切、熟悉、有兴趣。

2.2 导入的数量要适度

生动的实例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过多会导致物极必反, 使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注意力也会被分散。在本节课的导入过程中我列举了很多实例, 虽然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但是实例有些过多, 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内容丰富的图片所吸引了, 在导入完成进入课程的讲解时, 学生一下子就觉得落差很大。

2.3 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

教师在导入时花费过长的时间, 学生的练习时间就会相应减少, 课堂教学就不能称之为高效了。在本节课中, 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也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4 导入过程需引导

在导入的时候应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明确导入内容的含义, 才能体会到导入内容的作用, 避免了仅是在导入时热闹了几分钟, 然后就是枯燥无味的课堂知识讲授了。

3 结语

做好导入, 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取得更高的成效, 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 更多的导入技巧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实践。看到在课堂中因为精彩的导入而被所讲内容牢牢吸引住的学生, 无论对于他们, 还是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 所有的认真思索, 所有的努力, 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3.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三

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传播有助于提高

画面鉴赏力

音乐是视觉艺术互补的一个重要武器,它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构筑银幕空间,推动叙事发展,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电影音乐、音乐图片不是纯粹音乐,比如说,电影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因而电影音乐需要融于影视的银(屏)幕造型设计之中,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美国已故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认为,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是它却起了应有的作用。

音乐是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鉴赏画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通过其美感层次中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来展现。

音乐使电影、图片的情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催泪和更加有感染力。优秀的电影、图片的音乐总是会增加故事的感染力,把镜头、画面所无法涵盖的意境在无形中呈现出来。画面的表达若缺乏音乐元素,它的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亚瑟王》中从头至尾都起伏不断地响起主题悲情基调的音乐,悠远、神秘、凄美、感伤的宿命色彩的音乐。这一主题音乐的反复出现,使得影片的叙事变得生动细致,把作为个体的人在大时代面前的那种悲剧感渲染得分外鲜明,增加了观众对画面的理解。再如《情书》中的音乐奠定了电影的调子,烘托了氛围,使画面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充满感染力,像这样的使用在影片后面还有多处出现。如紧接下来博子趁伯母离开把男生藤井国中时居住的地址偷偷记在自己胳膊上的情节,背景钢琴是纷乱的,一如博子当时的心情,想要记下来又担心被伯母发现自己的小秘密,气氛一下子变的紧张,观众的心情也被很好的调动起来。还有女生藤井在医院看病时坐在长凳上,发生了幻象——爸爸逝世前被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推过走廊的情景,钢琴音乐的出现既表现了此时画面情节的不真实,又表现了当时女生藤井不知所措、无助、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慢慢离开的悲痛和绝望。除此,回忆中女生藤井在学校车棚等男生并且初次结识行为古怪的大井,弦乐很好的营造了一种搞笑的氛围,且很符合在影片中初次出境的大井的人物性格。这些音乐的使用烘托了画面气氛,提高了观众对画面鉴赏力。

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传播有助于提高审美力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们感情的凝聚,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有着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魅力。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欣赏者的心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美丽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影视音乐、音乐图片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音乐有明显的节奏感和主题相配的旋律,起到舒缓身心的作用,所以可以使忙碌的人们从紧张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音乐、美好的故事情节中得到休息,并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影视、图片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其传播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影视音乐、图片音乐能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在于对高雅艺术品的鉴赏,低俗的音乐只能给人带来不良作用。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成的”。影视、图片的音乐大多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或者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长期的准备而制作成功的。所以它是优秀的音乐,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心情也会变的愉快。再如《情书》这部电影的音乐以提琴和钢琴为主,声音非常纯净,和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一样纯净而美好,带给人最动人的美——愁苦中的美。《泰坦尼克号》里有一个场景,在下级船舱里,也有聚会,音乐是那首欢快的苏格兰小曲,风琴声、敲打声、踩踏声,画面转换成了另一幅欢快、疯狂。快速轉换的画面、轻快的小曲,让人想到青葱岁月、春游踏青、与朋友追打嬉戏等。总之,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于人们良好审美能力的形成,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忙乱的生活多一份和谐,颠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烦躁的心情多一份宁静,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音乐在影视、图片中的运用,不仅能达到所需要营造的氛围,还能消除长时间的视觉紧张所带来的疲劳。

|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武 琼

4.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四

(1)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3)能将音乐文件插入幻灯片中(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插入图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难点:插入图片文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会制作幻灯片,并插入各种文字,想插入一些图片来使幻灯片更活泼一些,怎样打开已制作好的幻灯片呢?

二、新授

1.任务一:打开PowerPoint 文件(网络广播)请一生演示并介绍。打开PowerPoint 文件的方法与打开Word文件一样,先打开“PowerPoint”窗口,再用“打开”命令打开文稿,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双击演示文稿的文件名即可。2.任务二:插入剪贴画 边学边练习。

(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选定第一张幻灯片。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剪贴画(C)„”命令再单击。

(3)在“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类型“运动”,这时会显示与运动有关的几幅剪贴画。

(4)将指针移动到某一剪贴中单击,这时会弹出四个选择项,我们选择第一个选择项“插入编辑”,这时我们看到一幅剪贴画就在幻灯片上出现了。

(5)调整剪贴画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

这样,就插入一幅剪贴画了。请同学们在其他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3.任务三:插入图片文件 介绍自己时,想插入自己的照片,照片用磁盘保存下来了,应该怎么办? 教师边讲边练。(1)打开作业。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来自文件(F)”命令再单击,这时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

(3)在“查找范围(I)”框中指定图片文件存放的磁盘驱动器的文件夹,在文件列表框中选定图片文件,这时我们会在右侧的预览框中看到一幅画,这就是所选图片,单击“插入(S)”按钮,这时我们看到图片就在幻灯片上显示出来了。

(4)调整插入的图片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还可在这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些文字。

这样,就可插入你想要插入的图片了。4.练习

(老师在机器里保存了一些图片,目录在„„)

请你再制作二张,要求在第一张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并输入相应文字,第二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个图片,并插入与此相对应的艺术字介绍。我们会把完成得较好的同学的练习广播给大家欣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5.欣赏部分同学作品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同学制作出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只是有的同学的图片类型与文字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作业

见课本中“练一练”。

【课后反思】

1、针对学生实际,快节奏,小坡度,多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多研究是符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的,所以,在教案中固然设计的比较详细,实际可以通过问题探究,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来解决,设计比较详细的目的,是教师在学生总结时,有针对的说明。

2、在实际教学中,我重点还是放在幻灯片的打开方法,这是第一教时的新知识,学生需要巩固,而在新授学习中以学生讨论研究为主,在练习中,还是强调学生的审美观念,以求作品制作的近善近美。

这节课明显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5.《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篇五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安徽马鞍山石桥中学

陶孝明

《数据信息的加工》是上科教版必修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三小节的内容。数据信息加工是信息加工的重要组成内容,涉及表格数据的统计、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表达等知识点,其中数据统计与图形化表达是本节的重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对研究任务的需求分析,借用表格信息加工工具(Excel软件)加工原始信息,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2)能够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从不同的角度采集和分析数据,通过选用适当的图表类型,发现有价值的规律,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会表格数据的多元化加工。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信息需求,确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选择并采用合适的信息加工方式来组织和表达信息。

(3)能归纳出如何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工具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整理、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高质量地表达意图,增强信息意识。(2)激发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积极地在社会活动中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如何利用公式、图表等信息加工手段,对表格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表达意图。

(2)在实践应用中归纳数据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难点:

(1)通过公式、函数的灵活应用,对在研究任务中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图表的创建提供原始信息。

(2)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数据,通过恰当的图表类型,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三、学情分析

尽管初中教材已比较详细地介绍过Excel处理表格数据的相关知识,但课前调查了解,1

高一信息公开教学

这一部分的知识90%的学生几乎为零,可能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关。因而在上这节课前已上了一个课时的基础准备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作为数据加工的第二节课,如果仍然通过一个个被分解的任务来讲解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学生是提不起兴趣的。新课程又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在具体教学中,以教材知识为基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来进行本节课教学展开,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数据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四、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年11月份我校将举行每两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在运动会上要记录选手的成绩,肯定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使用数据处理工具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那么同学们想不想面临实际的数据处理,届时要一试身手呢?

可是到时候要排列名次,找出个人成绩,看看哪个班的成绩最好,我们现在的能力够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道研究数据处理中还要做些工作吧。

(二)提出研究主题

请看我的Web,今天我们来研究从27届到29届北京奥运会的奖牌榜的统计,看看怎样才能向人直观地表达这些信息

(三)学习任务

讲授

探究问题一:从第27届工作表中我们能方便的看出谁的奖牌数最多吧,中国又排在第几位呢?

那么就来用Excel的排序功能来方便查看我们需要了解的数据。

探究问题二:如果我们只想比较中,美,俄三国的奖牌数,又有哪些办法呢?

这就要数据加工中的筛选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做一次筛选。

学生任务一 学习目标:

◆ 回顾上一节课中的公式与函数使用。

◆ 能够用数据统计中的排序与筛选的操作技能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

◆ 针对具体问题,能够综合运用Excel软件提供的具体功能,高效的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具体任务:

1.用公式或求和函数计算出第29届奥运会的奖牌总数。

2.综合运用排序与自动筛选,在不破坏原表格的基础上,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完成工作表《奖牌总数》内的数据。

3.参照第《27届》工作表对工作表《奖牌总数》进行美化。

讲授

探究问题三:用排序和筛选可以方便地查看数据,但是数据的直观性如何呢?如果一个对数据不熟悉的人,能不能一眼看出数据的差异呢?

要想更直观地发现数据间的差异,则应该将表格图形化,Excel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图表来直观地表达数据、预测数据趋势等。

高一信息公开教学

学生任务二 学习目标:

◆ 让表格数据图形化,学会用Excel提供的图表直观表达数据。◆ 掌握条形图和柱形图表达数据的作用。◆ 使用图表表达数据时注意对数据的选用。具体任务:

单击网页上的“开始任务”按钮,依次完成下列图表任务(看用条形图好还是用柱形图好,讨论时说出你的理由):

1.对《27届》工作表用插入图表的方法添加嵌入式工作表。2.用“图表向导”为《28届》工作表作为新工作表添加图表。3.对《29届》工作表添加图表,并添加标题与分类轴。4.完成后“另存为”一个文件并加上自己名字提交ftp上。

讲授

探究问题四:图表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可方便用户查看数据的差异、图案和预测趋势,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用到了条形图和柱形图,那么还有哪些图表在我们进行数据加工时是常用的呢,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遗忘曲线的表示。

刚才我们在用图表时,知道在使用图表时要注意数据的选择,要了解图表用的是否合适,要掌握更多的图表来加工数据,发挥数据应有的价值,请课后阅读小结中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做第三个任务:

学生任务三 学习目标:

◆ 深入学习在数据处理中图表的表现力。

◆ 能够用折线图、饼图和XY散点图更精确表现数据的走向。

◆ 能够通过ftp查看别人的作品并适当给予评价,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具体任务:

1.打开任务后,绘制遗忘曲线。

2.打开任务后,在《人口数据》工作簿内“sheet1”工作表上用饼图表现华北地区各省的人口比例关系。

3.绘制Y=X3的函数图像。

(四)结语

教师对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小结

6.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六

左权中学 张彦萍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在常用的文本加工软件WORD中对文字进行编排,包括版式、格式、字形、字号、字体、图文混排,添加页面信息、排版输出等等,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排版。但是,学生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恰当地选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并以合适的技术形式来表达内容,明显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即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信息加工的流程

(2)了解信函、研究报告等常用文本形式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

(2)能够编辑排版艺术节邀请函和校运会宣传标语等文本内容,表达内容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3)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分析信息加工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把文本信息组织起来,并通过一定的格式、图文混排、版面设计以及电子报刊等方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难点:

体会什么样的加工是恰当的加工,如何利用文本加工软件对文本进行恰当的加工,更好地表达文本的主题。

五、教学方法:

1、先基本策略,后综合应用

新课标将高中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从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分层次教学,力求全面提高

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群体,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分层教学。在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对程度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整合应用。同时鼓励他们自学探究其他文本加工软件,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3、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六、教具:多媒体电脑教室(硬件)、word(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各种日常文本信息,从而更加快捷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表达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二)新课讲解

1、创设情境:学校要举行校运动会,作为学生会成员的你,要制作一份有关校运动会的通知和宣传标语。要求表达主题鲜明,布局合理匀称,样式美观和谐。加工信息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在信息加工之前,我们要明确信息加工都需要哪些问题?

(1)想要表达什么信息?——>明确信息内容主题(2)加工的信息给谁看?——>了解信息接收方特点

(3)将加工成什么样子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对方容易接受?——>选择信息表达形式

(4)选择哪种加工软件较合适?——>选择信息的加工工具

(5)将怎样加工?——>确定信息的加工方法

2、任务教学 任务1: 结合教材P40交流(1),完成P41表3-2 结合教材P40交流(2)和观察老师下发材料(里有“报告、报刊、信函杂志等多种文本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填写教材P41表3-1。

教师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文本类型有:信函、论文、通知、报告、书籍、杂志、报纸等。

提问:

(1)你用过什么文本加工软件?(2)你用该软件来加工什么?(3)你对该软件的掌握程度如何?

教师讲解: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两类。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学生观摩作品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加工好的文本呢? 请大家给加工好的文本设计一个参考评价指标: 根据大家的回答,教师选择几个主要的作为评价指标:(1)主题明确;(2)易于接受;

(3)大方、合理、顺眼;(4)技术使用合适;(5)直观、鲜明、有印象。目的:让学生自主建构文本信息加工的参考评价要素。因为自己学习得到的知识最牢固。教师再以幻灯片的形式将这个内容归纳、再现给大家,这些结果记录了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它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心中也就有了一把衡量作品的尺度。

教师归纳:参考评价要素

(1)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是否鲜明?(2)版面样式是否符合阅读对象及应用场合?

(3)版面布局是否合理匀称?内容层次结构是否清晰?

(4)文字、标点是否恰当?排版是否符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规范?(5)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摩作品:“含磷洗涤剂的污染与防治建议”、“唐诗” 将原文件(纯文本文件)加工成相应的效果。

提醒学生:观察它的排版形式及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加工形式。

强调:不同的文本形式,需要不同的排版式样,常常要根据阅读对象及应用的场合、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

拓展活动:针对不同的文本形式,分析、讨论、归纳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1)设置版面规格:纸张大小、页边距等。

(2)确定文本正文主体样式:字体、字号、行距等等。

方法:选中文本,通过“格式—段落/字体”设置行距、段距、字距、字体、字号等。(3)对需要强调的文本添加特殊的显示效果:字形、颜色等。方法:通过“格式”菜单对字形、颜色等进行设置。

(4)配合主题表达需要,增强文本表现力:添加辅助图片、图案、背景等。方法:通过“插入—图片”,可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夹的图片等;通过“格式—背景”可插入填充颜色、填充效果(包括过渡、纹理图案、图片等)、水印效果等。

(5)多页文本需要添加页面提示信息:页码、页眉、页脚。(6)输出文本:打印输出或发布成网页。任务2:

根据教师下发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宣传标语的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后,学生作品展示,同时阐述自己观点。教师小结:

在我们制作宣传标语的之前,我们要明确以下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意见,对作品进行评价及修改。

目的: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达到更高的层次发展。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信息加工前从哪些方面进行任务需求分析,如何确定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法。其次,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认真体会了需求分析的必要性,从而加深对任务需求分析的理解,以便今后更好地为信息加工服务。

任务3:学校要举办艺术节,现要向某某兄弟学校的同学、老师发艺术节邀请函,还要向家长、社区养老院的老人发艺术节邀请函。教师活动:

展示“邀请函样品” 学生活动:

请一、二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兄弟学校同学的邀请函;

三、四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兄弟学校老师的邀请函;

五、六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家长的邀请函;

七、八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社区养老院的老人的邀请函; 最后:

小组制作作品、展示作品:展示过程讲述小组如何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分析接受方的特点,选择信息表达方式以及技术上如何实现;有其他组成员对该组作品进行评价。

3、小结:归纳信息表达的相关原则以及信息加工方法。

4、作业布置

学校要举行花卉盆景展,请你制作一则简讯。要求:(1)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鲜明;(2)版面样式符合阅读对象特征及应用场合;(3)版面布局合理匀称,内容层次结构清晰;(4)恰当使用文字、标点,排版符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规范;(5)作品内容详实准确,样式和谐美观,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观点。

八、教学评价

7.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七

本课选自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第三章第二节。在获取信息之后, 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三种类型之一。本课通过引入《象棋与麦粒》的故事, 阐述了用编程实现信息加工的主要过程。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同时也为学习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算法的概念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理解利用计算机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过程与方法: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掌握用高级语言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体验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树立编程实现信息加工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过程,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难点:用算法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我校高一学生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 他们对于基于程序设计的信息编程加工感到很神秘甚至有畏惧感。

五、教学准备

《象棋与麦粒》课件、求解麦粒的V B程序、极域电子教室广播系统。

六、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大家听过《象棋与麦粒》的故事吗?

教师用课件展示《象棋与麦粒》故事。

师:同学们, 国王真的能让宰相达依尔如愿以偿吗?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国王算算他应该给宰相达依尔多少粒麦子?

小组内讨论热烈。有的学生说国王能够满足宰相的要求, 有的持相反的看法, 有的则干脆拿起笔在纸上算了起来。

教师总结学生的不同看法, 形成统一认识:国王无法满足宰相达依尔的要求, 因为这个数目实在太大了, 很难人工计算出这个数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

教师运行事先编写好的程序, 得出结果共需麦子1.84467×1019粒。打比方, 如果说一升麦子约150, 000粒, 那么国王应该赏赐达依尔1 4 0万亿升麦子。

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个程序, 是老师事先利用Visual Basic语言设计的。这节课, 我们就以这个程序为例来探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编程加工。

设计意图:考虑到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 我使用《象棋与麦粒》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这一故事内在数学模型的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进而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主要过程。

2. 突出重点, 设计算法

师: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算法设计和编程实现。

我们先来学习算法设计。通过刚才的程序, 同学们都惊奇地发现计算机能快速求出问题的解, 其实是我们事先告诉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计算机自己是没有思维的。在程序设计中, 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步骤称之为算法。

幻灯片展示:

挤牙膏→装水→刷牙→清洗 (刷牙的过程)

写信→写信封→贴邮票→投入信箱 (寄信的过程)

师:生活中不是缺少算法, 而是缺少发现算法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处处存在着算法。

学生理解了算法的概念, 小组合作探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算法。比如:菜谱是厨师烧菜的算法, 乐谱是乐队演奏和指挥的算法, 舞台上舞步的图谱, 是舞蹈演员表演舞蹈的算法。

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麦粒数目的算法, 首先转化成数学中的累加问题。假设麦子的总数用S表示, 可以很容易得出:

(1) 人工计算结果:难度很大, 很难完成。

(2) 使用计算机编程计算结果。

课件展示:

假设用i来表示第几个格子, S来表示当前麦粒的数目 (i的范围是1~6 4)

开始之前, 麦粒数S=0

第1个格子放麦粒, 即i=1<64时S=S+2i-1=0+20

第2个格子放麦粒, 即i=i+1=2<6 4时S=S+2i-1=20+21

第3个格子放麦粒, 即i=i+1=3<6 4时S=S+2i-1=20+21+22

……

第6 4格子放麦粒, 即i=i+1=6 4时S=S+2 i-1=20+21+22+……+263

说明:人工计算时, 中间结果保存在人脑或草稿纸上。使用计算机计算时, 中间结果可以保存在相同的内存单元中。

小组合作讨论, 描述实现这个方法的步骤。

(1) 令S=0 i=1

(2) S=S+2 i-1

(3) i=i+1

(4) 如果i在[1, 6 4]这个范围内, 转到 (2) 继续执行下去, 否则转到 (5)

(5) 输出计算结果S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解题步骤口头告诉计算机, 计算机能执行我们的命令吗?显然不行。所以, 必须首先把它转换成计算机能看懂的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代码。这就是信息编程加工的第二个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算法的示例, 让学生明白算法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S=2 0+21+22+……+263的算法,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分析、总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师生合作, 编程实现

师:我们一起来启动V B进行程序界面的设计。利用V B工具箱中的命令按钮控件, 在窗体设计器窗口中生成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

学生观察教师的屏幕演示, 动手操作完成程序的界面设计。

师:程序的界面设计好了, 接着要在代码窗口中编写代码, 并且调试运行。

屏幕广播:

学生根据屏幕广播上教师的演示, 在代码窗口中编写代码, 调试程序运行。教师参与各小组讨论, 加强巡视指导, 实现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在界面设计中, 学生可以将Word、Excel中窗口操作、文件处理等知识迁移到VB中。通过迁移,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师:刚才我们利用计算机编程求出了累加S的值。那么, 如果我们把题目改成求一个累乘S=1×2×3……×6 3的值, 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 应该如何修改呢?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修改程序, 调试运行。

设计意图:在师生共同完成累加问题的基础上, 提高难度, 把问题深化到累乘上, 引导学生结合数学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 自主探究尝试编程, 从而加深对程序设计的理解, 为学习选修模块奠定基础。

5. 总结提高

信息的编程加工需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算法的设计, 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其次是编程实现。根据设计好的算法, 编写代码, 调试程序运行。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选修模块中进一步学习。

七、教学反思

1. 基于我校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我使用《象棋与麦粒》故事贯穿课堂的始终。首先, 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对编程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 避免了内容的枯燥乏味。在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过程中, 通过结合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 带领学生分析“麦粒数目”背后的数列问题, 引导学生剖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并且上机实践。

2. 鉴于本节课内容的难度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

8.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信息加工;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对这一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小学开始学,考察过学生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以及掌握Word基本知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提高学生运用Word知识的能力,使其能更生动形象的表达信息。

一、范例选取要生动、丰富、够吸引学生

第一次上课是展示优秀电子小报作品,请同学们来分析其构成,然后自主学习合作来完成一个电子作品,但是,后来发现,小报的主题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仅仅用获奖的电子小报作品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最后我灵机一动,自己创作了一份自己的电子小报,结果学生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所以用来举例的电子小报的选取一定要生动、丰富,够吸引学生,并且很好的表达主题。

二、“双主”模式一个不能少

在这一个过程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确定主题,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的方式,给学生灌输信息技术理论,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也没有采用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利用网络的巨大知识资源来自学课程要求,这样会导致完成情况不佳,知识系统不全面,有的学生还会沉迷于游戏。

三、收集素材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避免盲目性

一遇到上网,学生的注意力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学习任务之外,为了避免学生上网搜集素材的盲目性和过多的浪费时间,我规定学生从我列出的几个网站上搜索资料,避免有些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去哪查询素材,同时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学生自主创作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解惑

采用的“双主”模式,并不是在学生自主创作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研究性课题适合探究活动,像本节综合实践课,在学生的自主创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答,要多种教学方式并用,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可以通过电子教室及时解答。在学生选取主题时,不能随意的想当然学生会做。主题是整个作品的灵魂,主题的确定是整个创作的开始,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为学生的整个制作过程奠定良好基础。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对于综合实践课的评价,不能一味的用考试来考评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小组协作的综合实践课,评价方式更应该多样化,不仅对小组创作的作品有评价,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所以,要明确学生的分工,在对作品评价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对作品的评价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之,教育活动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学生才会愉快的学,主动地学,积极地学,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六、感悟不足

本课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的内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对于文本信息的加工,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在本综合实践课的时候,就有学生不喜欢用word来制作,他喜欢用ppt做,而且同样也能达到好的信息加工的效果,那我们为什么要选择word?

七、结束语

由于分组是采用自主结合的方式,结果出现了有的小组整个依赖一个核心成员,成员之间的差异,导致有些小组基础差的学生帮不上什么忙,自主分工,分工任务的轻重,导致某些学生无事可干,没有积极性和小组融入感。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基础好的更好,基础薄弱的仍然没有得到锻炼。怎样合理分组,怎样合理分工和怎样协调组内成员的合作,这不仅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实践中多多思考,也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这样一种合作的意识,真正的团队合作。

参考文献:

[1]李芒,徐晓东,朱惊曦.学与教的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0(8).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侯英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软件导刊,2011(10)

[7]黄海涛.中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初探.中小学校长,2009(4).

[8]张梅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理科爱好者,2013.

作者简介:

9.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九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委,天津、上海市建设交通委,重庆市城乡建设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营房部工程局:

为加强对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的注册执业管理,我司组织开发完成新版《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新《注册信息系统》”),增加了个人执业人员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采集功能。为推进新《注册信息系统》的使用,补充完善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人员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信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2年3月1日起,申请一级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除外,下同)初始注册,均须使用新《注册信息系统》上报个人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信息。

二、全国现有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人员聘用单位应于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注册执业人员个人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补录申报工作。逾期未补录的注册执业人员,新《注册信息系统》将不再接受其延续注册、变更注册申请。

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将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软件升级及使用方法详见《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及操作使用说明》。

请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注册管理机构按照本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好新《注册信息系统》的启用工作,并督促有关单位按时报送现有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人员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信息,保证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人员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开展。

在新《注册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联系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宋涛 电

话:010-5893416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沈燕 电

话:010-68313587

附件:《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及操作使用说明》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附件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

升级及操作使用说明

一、基本情况

(一)系统新增功能

新《注册信息系统》在原有《注册信息系统》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的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的采集功能:

1.“个人版”软件增加了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初始注册人员上报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功能;

2.“企业版”软件增加了补报已注册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功能;

3.“省级管理版”软件增加了对一级注册建筑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的确认和查询功能。

(二)软件下载地址

1.新版“个人版”软件和“企业版”软件在《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载,网址如下:

http://(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网站首页)

2.原已下载和使用的“企业版”软件需升级到最新版本(进入“企业版”主界面,在右上角工具栏点击“在线升级”)。

3.使用《建设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勘察设计企业版)》的企业可以通过“注册人员管理”功能模块中的“在线升级”功能完成系统升级。

二、上报要求

(一)2012年3月1日起,申请初始注册必须使用新版“个人版”软件,上传个人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方可完成申报材料上报;申请延续注册、变更注册,必须已完成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补报,方可完成申报材料上报。

(二)已上报的个人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在注册审批机构审批通过前,可以重新上传并覆盖原数据;上报数据经注册审批机构审查通过后,再次上传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须向注册审批机构提出申请。

三、填报说明

(一)初始注册填报

1.填报“初始注册申请”时必须同时导入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在填报数据前,请先在新版“个人版”上“相关表格下载”中下载、打印“照片和签名填写表”,在“照片和签名填写表”上左框内贴上本人近期一寸彩色照片,右框内亲笔填上本人常用手写签名,然后扫描成电子图片(分辨率:100-200dpi),并在新版“个人版”上“相关工具”中使用“图片截取工具”进行图片处理,切割照片和签字区域保存(jpg格式)。

2.“基本情况”和“工作业绩”录入完成后,点击右侧的“添加图片”,进入照片签名栏中,点击“选择”上传保存的(jpg格式)照片和签名图片数据后再点击“保存”。然后,将个人版初始注册数据由企业使用升级后的“企业版”软件上报。

3.上报前如需更换已进入新版“个人版”申报系统的个人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可再次点击软件右侧“添加图片”功能,进入照片签名栏,点击“选择”进行更改替换。

(二)已注册人员补报

1.在升级后“企业版”上点击“照片和签名填写表”下载、打印“照片和签名填写表”→在“照片和签名填写表”上左框内贴上注册人员近期一寸彩色照片,右框内注册人员亲笔填上本人常用手写签名→将“照片和签名填写表”扫描成电子图片(分辨率:100-200dpi)→在“企业版”上使用“图片截取工具”进行图片处理(点击“加载照片签名图片”→查找和选择保存的照片和签名填写表电子扫描图片[注意图片文件类型]→打开→将图片调整、对齐在框内→点击“截取图片”→保存[jpg格式])→点击“照片签名补报”→点击“新增”→录入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点击“选择”→打开(截取的照片签名图片[jpg格式])→点击“保存”→选中照片签名数据→点击“在线上报”。

2.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补报时,注册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和单位名称必须填写正确,否则补报无效。

3.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二个及以上注册专业的注册人员,只需补报一次照片和手写签名图片信息。

四、技术支持

北京建设信源资讯有限公司

电 话:010-88019251

10.信息加工教学反思 篇十

很感谢喻老师、马老师、熊老师、师兄给我的评价以及教学建议,现在来总结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1、喻老师说这一节课我表现得比平时紧张,导致在教学语言的表达、组织方面表现得不好。确实,站在讲台上,我是紧张不少,但我不能以紧张作为借口,教学语言一直都是我的通病,特别在普通话的表达、语言的组织方面,连我自己都对自己没自信。每一次我都要硬着头皮大声地喊着错误的发音,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就把错误给混过去了。不得不面对这一个严峻的问题!每天都要练练普通话,再也不能逃避了!

2、整一个教学环节比较完整紧密,教学设计精细,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讲解的不够精细,除了布置任务比较精细,在文本信息加工的要求的讲解就不够精细,主要的原因在于,这几点要求全由我来讲,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好。喻老师说“讲课的精细体现在什么时候该讲,该讲什么”,这点没做好,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不佳。

3、这个班是重点班,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比较高。但经过前两节课的授课,我觉得学生的水平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这样的一个总结,导致我这一节课存在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我比较缺乏临时应变的能力,没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地调整教学的进度;另外一方面,我过于呵护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其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在看待学生的时候,就要把他们的知识水平看得比想象中的高。

4、在最后点评学生作品的时候,我并没有严谨的评价体系,即是量化的指标。我主要是在主观方面评价学生作品,导致学生没有建立一个评价的标准,所以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并没有突破。

5、这一节课是操作课,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的就是采用先让学生初步操作,然后再插播,最后让学生继续操作。问题就在于“插播”,选择什么时候进行插播,是本节课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学生在认真操作的时候,我选择插播,学生就会有意见,导致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如果能在PPT上展示操作的步骤和要领,那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更佳。

6、这一节课还出现了一些科学性的错误:ftp与资源共享是不一样;拆入背景图片不能打印等等的问题。教学最忌就是出现科学性错误!细节决定成败!

11.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视频;采集;加工;分组;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3-0000-02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deo Information

Liu Rvyong

(Linqing No.3 High School,Linqing252600,China)

Abstract:First,this class accentu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practical manipulating capability by showing tasks in groups, and they are arranged from easy ones to hard ones gradually,for those who are skillful,some "let me try" operations are prepared,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tep by step" method.Secondly,this class was finished mainly by the independent operation of the students,and the hards ones was manipulated by discussing inside the group before competing among groups and honoring the better ones.The teacher pays attention to problems in the students'operation and explain them after gathering them.Thirdly,the evaluation of the class was manipulated by showing videos,including remarking among groups and from the teacher.The whole class gives priority to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plays the role of a guider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learning by themselves.

Keywords:Video;Collection;Processing;Grouping;Task-driven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介绍视频信息采集与简单加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创作视频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视频加工处理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视频编辑突出主题,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但由于大部分学生上机操作能力较差,平时缺乏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素养的积累和培养,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实际对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计划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视频的简单原理;

2.能说出视频的采集方法及设备;

3.知道常见的视频播放和编辑软件,并能运用软件对视频进行简单加工。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表达交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完成视频编辑,用以呈现信息、交流思想;

2.能对采集的视频素材进行加工编辑,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经历视创作的过程,进而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处理视频素材,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在创作作品时应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视频素材进行加工,表达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视频信息采集的基本方法,能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的截取、加工与合成。

难点:视频软件的选择及视频、音频素材等多种素材的合成。

[教学策略与环境]

教学策略:本节课以演示典型作品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分组教学、分层次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绘声绘影视频编辑软件(因Premiere较为专业,学生操作有困难,固采用绘声绘影软件)、视频素材等。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预习课本第89页内容,熟悉软件界面;分发视频素材到学生机。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视频的定义和原理;2、视频采集的方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自己制作的一段短片,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并点名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二、视频信息的采集:

1.视频简介:所谓视频,是由连续画面组成的动态场景,这些画面是通过实际拍摄得到的,是利用人的现象而实现的动态画面。

[思考]《喜洋洋与灰太狼》是视频吗?为什么?

2.视频采集:一是在已有的数字化视频资源中寻找或截取;二是通过视频采集卡采集传统模拟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视频信号,进行;三是用数码摄像机直接拍摄而获得数字化的视频文件。

三、视频信息的加工:

1.数字化视频加工工具比较:

软件名称工具类别特点说明类型文件格式

Media Player视频播放工具Windows 自带AVI、WMV

超级解霸视频播放工具

(可简单加工)功能强大的VCD、DVD播放工具MPEG、DAT

绘声绘影视频编辑工具界面友好、功能实用、面向大众AVI、MPEG

Premiere视频编辑工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的专业型工具AVI、MPEG

2.视频信息的简单加工:

[任务1]将“G:素材文件夹”(课本附带光盘中的素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径)下的“打篮球.avi”视频的1分钟之后的视频删除掉。

操作提示:

①打开:运行绘声绘影11(Ulead VideoStudio 11),点击“加载视频”将视频“打篮球.avi”导入素材库。

②拖动:用鼠标左键选中“打篮球.avi”并拖拽至视频轨。

③剪辑:拖动预览窗口下方的滑块至1分钟处,点击“剪辑”,然后用鼠标左键单击要剪辑掉的视频,按键盘上的删除(Delete)键。

3.视频信息的简单合成:

[任务2]将“G:素材文件夹”(课本附带光盘中的素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径)下的“小街.avi”视频片断添加到任务1中剪辑后的视频信息之后,并在两个视频连接处添加“飞行旋转”过渡效果。

操作提示:

①在任务1的基础上,点击“加载视频”将视频“小街.avi”导入素材库。②拖动:用鼠标左键选中“小街.avi”并拖拽至视频轨“任务1中剪辑后的视频信息”之后。③编辑:打开效果面板,在下拉框中选中“三维”,用鼠标左键将“飞行旋转”效果拖拽至两个视频的转场处。(回至开头点击播放,预览效果)

[试一试]将“G:素材文件夹”下的“小街.avi”视频片断拖动到覆叠轨上,会有什么效果?能否对“覆叠轨”中的视频片断添加动画效果?

[任务3]为任务2中保存的视频添加一个以图像素材(片头)为背景的片头,并在该图像上添加字幕“打篮球视频加工”,并以“打篮球视频加工作品”为名将项目保存到D盘根目录,然后将影片以MP4格式输出(文件名默认与项目同名)。

操作提示:

①打开文件菜单,选择“将媒体文件插入到时间轴→插入图像”,选择“G:素材文件夹”下的图像“树.jpg”,将其添加到时间轴上(调整其位置至开头处)。②点击面板按钮中的“标题”按钮,在预览区双击输入文字“打篮球视频加工”。③保存项目:打开“文件”菜单,先择“保存”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路径后,输入文件名“打篮球视频加工作品”,单击“保存”即可。④输出影片:用鼠标左键点击“分享”选中分享面板,选择“创建视频文件”→选择“MPEG-4”→选择“Mobile Phone MPEG-4”输入文件名“打篮球视频加工作品”后保存。

[试一试]操作较熟练地同学可对“字幕”时间段添加背景音乐。

[达标检测]——课堂作业:

利用本节所学内容,各小组以“怀念雷锋”为主题自行创作一段影片,要求有:转场效果(或画中画效果)、字幕(素材提前发到学生机)。

[教学评价]

分别对演示的同学和各小组进行评价,可先各组学生互评,然后老师加以点评,并对优胜小组加以奖励。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学会视频素材的剪辑、合成,转场效果的设置、字幕的添加等操作,并能利用以上操作创作影片。“试一试”体现了分层教学;达标检测部分则重在体现分组教学。

12.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 信息加工理论概述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比较完整地描述了有机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注意刺激。外界刺激通过感受器转变为神经信息到达感觉登记器, 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的时间约0.25~3秒。第二阶段是信息编码。编码不仅是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和积极转换, 也是对大脑中原有的信息结构进行重组或改建。第三阶段是储存信息。对信息进行编码是为了储存到长时记忆中, 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对信息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信息的储存以及在需要应用时成功地提取或检索。第四阶段是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是回忆和再现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过程。信息能否被快速、准确地提取, 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记忆痕迹的强弱;二是提取线索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距离。另外, 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学习的过程, 分别是“预期”和“执行监控”。它们共同发挥着激活和调节信息流程的功能。

综上所述, 加涅指出的学习内部过程是:通过接收器接受刺激;通过感觉登记器登记信息;为在短时记忆中贮存进行选择性知觉;为在短时记忆中保留信息进行复诵;为进入长时记忆贮存实行语义编码;从长时记忆提取至工作记忆;通向效应器的反应生成;在学习环境中表现业绩;通过执行策略监控整个加工过程。

二 信息加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加涅认为, 学习和信息加工过程是密切联系的, 信息加工模式展现了学习内部加工阶段, 并把这些阶段与教学事件对应联系起来。加涅在此基础上, 将学习的过程最后概括成8个阶段, 即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各阶段设有对应的教学事件, 即激发学习动机、把目标告诉学生、指引注意、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学习的迁移、让学生作业并提供反馈。因此, 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的不同阶段, 教师可以实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意义。

1 动机阶段

学生的学习动机或期望对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影响, 形成动机或期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预热准备阶段。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对学习动机和教学目的两方面进行分析, 设计合理的教案和学习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前分析学习者的特点;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主动参学习的时间,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2 领会阶段

有了学习动机, 然后接受刺激, 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 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 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性知觉。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 教师应努力引起学生的注意, 如改变讲话的声调、手势、动作等;同时, 外部刺激的各种特征本身必须是可以被分化和辨别的。学生只有对外部刺激的特征作出选择性知觉后, 才能进入其他学习阶段。

3 习得阶段

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 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 这种转化过程被称为编码过程。当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时, 信息又要经历一次转换, 这一编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信息。在此过程中, 如用某种方式把刺激组织起来, 或根据已经习得的概念对刺激进行分类, 或把刺激简化成一些基本原理, 这些都会有助于信息的保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 或者重点教会学生某些组织信息的策略, 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4保持阶段

学生把获得的信息“储存”在记忆系统中。虽然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其强度并不因时间递增而减弱, 但是有些信息因长期失用会逐渐消退, 还有一些记忆贮存可能会因新信息、已有信息的混淆而受干扰, 使信息难以提取。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习的条件作适当的安排, 在出现十分相似的刺激时, 要通过对比区分二者的不同, 减小相互之间的干扰, 这样可以间接地影响信息的保持。

5 回忆阶段

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 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需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得到提取线索, 这些线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回忆量。但作为教师, 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 使他们为自己提供提索, 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 对于教学实践来说, 通过外部线索激活提取过程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教师要适当提供情境或线索, 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迁移, 甚至举一反三。

6 概括阶段

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的。同时, 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 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 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学习, 并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中提取信息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原则。

7 作业阶段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需要有作业阶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获得反馈;同时, 学生通过作业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 可以获得一种满足。一般来说, 教师很难仅凭一次作业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判断, 有些学生可能碰巧做得很好, 有些学生则可能碰巧做得不理想, 因此教师需要几次作业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 不能一概而论。

8 反馈阶段

当学生完成作业后, 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 教师应给予反馈, 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 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教师在提供反馈时, 不仅可以通过“对”或“错”等词来表达, 而且可以使用点头、微笑等许多微妙的表情动作反馈信息。同时, 反馈过程中, 教师也可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强化。

三信息加工模式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教学过程程序化

加涅理论的具体主张便是教与学的程序化, 实质上是用行为主义的方法,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去研究学习的。根据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 教师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首先,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其次, 关注内容, 提炼信息。第三, 信息编码, 有效储存。一方面可以采用分析说明、叙述结构、识别范式、归类和分块、框架结构图示、概念匹配图示、精细加工等方法, 组织信息。另一方面, 通过形成网络、概念图、类比、复诵、记忆术和其他各种图示, 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提示, 运用记住每一个步骤的方法, 监督问题解决过程是否成功, 用不同方式表现问题等, 有效储存信息。

2教学媒介的选择和使用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指出, 为了达到有效学习, 在选择教学媒介时要着重考虑学习情境的性质、学习者的特点和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教学媒介呈现信息的物理特性、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 从对学习支持的有效性来看, 学生所处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所对应的不同教学事件, 必然会影响到对教学媒介的选择和利用。教师应注重利用高新教学媒介, 如微课、慕课等方式, 变化学生教学感官, 提升学习效果。

3学与教的关系

加涅首创性地描述了学习过程和教学事件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出教学事件的本质。加涅认为, 教师的教学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水平。加涅信息加工理论给教学者带来启示:要遵循学习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 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我国, 教学应依据学习过程的规律的思想还未被普遍接受。这种思想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 必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能动的主体。然而在现实中, 我们的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形而仅仅依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而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依旧在现今的教学领域占主导地位。所以,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能够有助于我们打破这一观念的束缚。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0-31.

[2]加涅.学习的条件[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52-61.

[3]盛群力.为学习设计教学--加涅教学设计述评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 1993 (1) :15-17.

[4]郭斯萍.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J].江西教育, 2004 (1) :23-27.

[5]徐碧波.信息加工理论与加涅的学习观[J].比较教育研究, 1988 (1) :19-22.

[6]吴良根.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2 (2) :21-23.

[7]林小琴.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00-102.

[8]苗玉辉.论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2 (5) :169.

[9]田宗友.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与教学设计[J].九江师专学报, 1998 (3) .

13.《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三

创新整合点

本教学设计将整堂课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项目中,通过如何实现数据分析的实例来开展教学。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了如何通过将社会科学类的项目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节内容,重点讲解表格数据的加工和统计,是对前一节知识的一次运用与实践,所以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本节课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系统学习过有关Excel的基本课程,但对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由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所以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表格数据的加工统计在数据分析以及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表格处理工具Excel中的有关理论知识点;学会函数的使用;掌握数据统计(排序、分类汇总)的方法;掌握数据的图形化以及对数据的分析与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利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公式运用、图表插入等基本操作;体验利用数理分析研究具体问题的一般过程;能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表达;掌握一定的挖掘数据背后规律(或现象)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运用科学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态度;体验数理统计、分析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过程

1.创新学习,阅读导入

教师让学生阅读科技创新大赛省一等奖作品《新形势下邯郸市中学住宿生消费调查分析与研究》。

学生快速浏览该调查报告,思考并合作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①报告中的相关结论是如何得出的?②数据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③这样的做法对报告的可信度有何意义?

教师指出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常犯的错误,并使其学会数据分析。这种“让数据说话”的方式很有说服力,从而导入本课――表格信息加工。

2.举例说明,理论生成

通过典型事例《啤酒与尿不湿》的例子来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数据加工的一般过程。

3.承前启后,知识回顾

教师进行Excel知识回顾(学案)。

(1)Excel与数理统计

①工作簿、工作表。注:【文件】―【新建】产生一个工作簿;一个工作簿中包含若干个工作表,默认为 个。

②行、列、单元格。注:行号依次为 ;列号依次为。

③单元格数据引用。注:引用单元格的一般格式是。

(2)Excel与数理统计

①数据输入与自动填充柄。

相同数列(如1,1,1,…)。注:选中 个数据向下拖拽。

等差数列(如1,2,3,…)。注:选中 个数据向下拖拽。

②公式应用。

等比数列(如2,4,8,…)。注:运用公式前一定要先写上。(提示:公式中^表示方根,输入方式是Shift+6。)

(3)综合练习

绘制F(x)=x3,x属于[-2,2]的函数图象,步长精确到0.1。素材文件用.xls格式表示。

参考步骤:①输入有规律的x(等差数列)。②利用公式和自动填充柄计算F(x)的值。③选择“数据―插入/图表―图表”图表类型(XY散点图/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注:插入图表前一定要先选择。

4.联系实际,重在应用

①研究目的:调查我校学生的实际消费、消费观等概况。

②研究过程:采集数据、加工数据、表达数据。

③呈现任务:全班五个小组分别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加工。

④操作步骤:

步骤1:学生登录教师设计的问卷调查系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回答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区,问卷是匿名的。

步骤2:将网页中的数据复制到电子表格(素材文件.xls中的原始调查数据表)中。

步骤3:统计加工数据(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对相应题目的统计结果进行研究;排序、分类汇总)。

步骤4:代入“具体选项”。

步骤5:分析数据(图表)。

学生自己分组对问卷上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然后各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统计结果。教师在必要时要对学生的总结表达给予指导。

5.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掌握三个“一”:一种研究工具――Excel;一种研究方法――采集数据;一种研究态度――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由于担心课堂内容较充实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我对学生活动的时间安排得有些仓促,在知识讲解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马建辉老师没有局限于教材中的“操作”,而是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表达”这一完整的过程,并结合数据的图形化表示,引导学生揭示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老师通过自己开发设计的问卷调查平台,现场采集数据,现场分析加工,很好地为学生呈现了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

第二,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象这一前置练习,既巩固了电子表格工具的基本概念、基础操作等,又为后续顺利进行调查问卷数据的图形化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三,整节课下来,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既有基本概念、基础操作的强化,又有三个“一”的总结提升。更难得的是学生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懂得了分析研究需要数据支持的重要性,从而回归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4.供应万珂详细信息 附带图片 篇十四

【通用名】:注射用硼替佐米 【商品名称】:万珂TM(Velcade)【英文名】:Bortezomib for Injection 【汉浯拼音】:Zhusheyong Pengtizuomi 【分子式】:C19H25BN4O4 【分子量】:384.24 【主要成份】

硼替佐米,其化学名称为:

[(1R)-3-甲基-1-[[(2S)-1-氧-3-苯基-2-[(吡嗪羧基)氨基]丙基]氨基]丁基]硼酸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块状物或粉末。

药理毒理

●药效学

硼替佐米是哺乳动物细胞中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26S蛋白酶体是一种大的蛋白质复合体,可降解泛蛋白。泛蛋白酶体通道在调节特异蛋白在细胞内浓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蛋白水解会影响细胞内多级信号串联,这种对正常的细胞内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细胞的死亡。而对26S蛋白酶体的抑制可防止特异蛋白的水解。体外试验证明硼替佐米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临床前肿瘤模型体内试验证明硼替佐米能够延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肿瘤生长。

●毒理学

尚未进行硼替佐米的致癌性研究。

用中国仓猝鼠卵巢细胞进行体外染色体畸变分析显示硼替佐米有诱裂活性(染色体结构畸变)。体外诱变性分析(埃姆斯试验)和小鼠体内小核分析结果显示硼替佐米没有基因毒性。

尚未对生育影响进行研究,但是在一般毒理学研究中对生殖组织进行了评价。6个月的大鼠毒理研究显示,剂量≥0.3mg/㎡(临床推荐剂量的1/4)时发现对卵巢有变性的作用,剂量为1.2mg/㎡时发现有变性的改变。本品可能对男性或女性的生育能力有潜在影响。药代动力学

对8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给予本品1.3mg/㎡,最大血药浓度中值为509ng/m1(范围109—1300ng/m1),肌酐清除率为3l—169ml/min。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本品1.45—2.00mg/㎡,首剂量后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9—15小时。作为单药,推荐剂量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尚不完全明确。

●分布

尚未对推荐剂量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分布容积进行研究。浓度为100—1000ng/ml时,硼替佐米与人体血浆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83%。

●代谢

利用人体肝微粒体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进行的体外研究显示,硼替佐米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3A4、2D6、2C19、2C9和IA2酶氧化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是去硼酸化,形成2个去硼酸化代谢物,再通过羟基化形成几个代谢产物。去硼酸化的硼替佐米代谢产物无抑制26S蛋白酶体的活性。8名患者给药后10—30分钟的血浆数据显示,血浆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比原形药物低。

●消除

尚未对硼替佐米在人体内的消除途径进行研究。

●特殊人群

年龄、性别和人种:尚未就年龄、性别和人种对硼替佐米药代动力学影响进行评价。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尚未进行对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尚未进行对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中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为13.8—220m1/min。

儿童:尚无儿童药代动力学资料。适应症

本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并在最近—次治疗中病情还在进展。

本品的有效性基于它的有效率。尚无临床对照试验证明其临床利益,如对存活率的改善。

●成人

推荐剂量

本品的推荐剂量为单次注射1.3 m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即在第1、4、日和11天注射)后停药10天(即从第12至第2l天)。3周为1个疗程,两次给药至少间隔72小时。

在临床研究中,被确认完全有效的患者再接受另外2个周期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治疗。建议有效的患者接受8个周期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治疗。

剂量调整以及重新开始治疗

当发生3级非血液学的或任何4级血液学的毒性(不包括下面讨论的神经病)时,应暂停本品治疗。一旦毒性症状得到缓解,可以重新开始本品的治疗,剂量减少25%(例如: 1.3mg/㎡降低到1.0mg/㎡;1.0mg/㎡降低到0.7mg/㎡)。如果患者发生与本品治疗有关的神经痛或周围感觉神经病,应按下表推荐的调整剂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神经病,只有权衡利弊后方可使用本品。

表1:当发生与本品治疗有关的神经痛或者外周感觉神经病时推荐的剂量调整

外周神经病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 用法用量调整

1级(感觉异常或者反射丧失),不伴有疼痛或者功能丧失 不改变

1级,伴有疼痛或者2级(功能障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剂量降至1.0mg/㎡

2级,伴有疼痛或者3级(不影响日常生活)暂停本品的治疗直至毒性缓解后恢复本品的的治疗,剂量降至0.7mg/㎡,并且改为每周注射一次。

4级(永久的感觉丧失,功能障碍)停止本品的治疗。

NCI常见毒性标准

【给药方法】

本品须用3.5ml生理盐水完全溶解后在3—5秒内通过导管静脉注射,随后使用注射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临床研究

对复发的或者难以治愈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为了评价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一个开放的、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共有202名受试者,他们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了两种治疗,并且证明在最近一次治疗中病情还在进展。先前治疗次数的中值为6。表2对患者入组时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特征进行了总结。

静脉给予本品,剂量为1.3m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后停药10天(即21天为1个疗程),最多持续8个疗程。研究中考虑到毒性,对剂量进行了调整。那些对本品的治疗显效的患者允许继续参加延续性试验。

表2:患者人群和疾病特征总结*

数量=202

患者特征

年龄的中值(范围)59(34,84)

性别:男/女 600%/400%

人种:高加索人种/黑人/其他 8l%/10%/8%

卡诺夫斯基执行功能的评分≤70 20%

血红蛋白<100g/l 44% 血小板计数<75x109/l 21% 疾病特征

骨髓瘤类型(%):IgG/IgA/轻链 60%/24%/14% β2—微球蛋白中值(mg/1)3.5 肌酐清除率中值(ml/min)73.9 异常细胞遗传学 35% 染色体13缺失 15% 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后持续时间的中值(年)4.0 先前的治疗

任何类固醇,如:地塞米松、VAD 99% 任何烷化剂,如:巯嘌呤、VBMCP 92% 任何蒽环霉素,如:VAD、米托蒽 81% 任何沙利度胺的治疗 83% 接受至少上述两种治疗 98% 接受至少上述三种治疗 92% 接受上述所有四种治疗 66% 任何干细胞移植/其它高剂量治疗 64% 参加过试验或者其它类型治疗 44%

*基于有基本情况数值的患者人数。

对本晶单药治疗的疗效情况列于表3中。对本品的显效率由独立审评委员会根据B1扣e等人发表的标准确定。完全显效要求骨髓中浆细胞小于5%,M蛋白质100%减少,免疫固定检测(1F一)为阴性。表3中同时列出了使用SWOG标准判定的显效率。SWOG显效要求血清骨髓瘤蛋白减少≥75%和/或屎蛋白减少≥90%。对188名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9名患者因无法数据计量的疾病不能进行疗效评价。5名患者因有极低的前期治疗而被排除疗效评价。

98%的受试者接受了初始剂量1.3mg/m2。其中28%的受试者在整个试验中维持此剂量,但有33%的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降低了剂量。63%的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至少保持了一种剂量。通常,确认完全显效后,受试者再继续接受2个本品疗程。给药疗程的平均值为6。

起效时间中值为38天(范围30-127天)。

所有受试者存活时间中值为16月(范围1-18个月)。

表3:疾病结果总结

疗效分析(本品单药治疗)N=188 N(%)(95%C1)

总显效率(Blade)(CR+PR)52(27.7%)(21,35)

完全显效(CR)1 5(2.7%)(1,6)

部分显效(PR)2 47(25%)(19,32)

临床缓解(SWOG)3 33(17.6%)(12,14)

Kaplan-Merier显效持续

时间中值(95%C1)365天(224,NE)

1完全显效:婴求至少间隔6周进行!次免疫固定测定,血液和尿液总的原单克隆蛋白~.

100%i肖失:最少6周两次测定骨髓中浆细胞小干5%;钙和骨疾病稳定。

2部分显效:要求最少6周两次测定,血清骨髓赡蛋白减少≥50%和/或尿骨髓瘤蛋白减少≥90%;钙和骨疾病稳定。

3临床缓解(SWOG):要求最少6周两次测定,血清骨髓瘤蛋白减少≥75%和/或尿骨髓瘤蛋白减少≥90%:钙和骨疾病稳定。

在此研究中,对本晶的显效率与先前治疗的次数和类型无关。骨髓中浆细胞大干50%或者有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存在显效下降的可能性。试验中观察到本品对染色体13异常的患者有效。

对54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的量效关系研究中,注射本品每次1.0mg/m2或1.3mg/m2,每周注射2次,连续2周,停药1周。两个剂量均观察到完全显效,总显效率(CR+PR)分别为30%(8/27)和38%(10/26)。

【不良反应】

在两项临床研究中,228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剂量为1.3mg/m2,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后停药10天(即21天为1个疗程),最多持续8个疗程。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有虚弱(包括疲劳、不适和乏力)(65%)、恶心(64%)、腹泻(51%)、食欲下降(包括厌食)(43%)、便秘(43%)、血小板减少(43%)、周围神经病(包括周围感觉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病加重)(37%)、发热(36%)、呕吐(36%)和贫血(32%)。

14%的患者至少有过一次4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3%)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严重不良事件

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为,无论是否有因果关系任何导致死亡、危及生命、导致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造成明显残疾或为重大的医疗事件。在研究过程中,228位患者中共有113位(50%)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发热(7%)、肺炎(7%)、腹泻(6%)、呕吐(5%)、脱水(5%)和恶心(4%)。

18%的患者因研究者认为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导致停药,停药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病(5%)、血小板减少(4%)、腹泻(2%)和疲劳(2%)。

在试验中有2例死亡的报告,研究者认为可能与研究的药物有关,1例为心跳呼吸停止,另1例为呼吸衰竭。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列于表4,发生率≥10%的不良事件均包括在内。单臂研究通常不能鉴别不良事件是由药物造成还是患者基础疾病所致。

表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0%)(N=228)所有的患者(N二228)In(%)]

不良反应 所有事件 3级事件 4级事件

虚弱 149(65)42(18)I(<1)

恶心 145(64)13(6)0

腹泻 116(51)16(7)2(<1)

食欲下降 99(43)6(3)0

便秘 97(43)5(2)0

血小板减少 97(43)61(27)7(3)周围神经病 84(37)31(14)0 发热 82(36)9(4)0 呕吐 82(36)16(7)l(<1)贫血 74(32)21(9)0 头痛 63(28)8(4)0 失眠 62(27)3(1)0 关节痛 60(26)11(5)0 肢体痛 59(26)16(7)0 浮肿 58(25)3(1)0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5(24)30(13)6(3)感觉异常和迟钝 53(23)6(3)0 呼吸困难 50(22)7(3)1(<1)眩晕 48(21)3(1)0 皮疹 47(21)1(<1)0 脱水 41(18)15(7)0 上呼吸道感染 41(18)0 0

咳嗽 39(17)1(<1)0

骨痛 33(14)5(2)0 焦虑 32(14)0 0 肌痛 32(14)5(2)0 背痛 31(14)9(4)0 肌肉痉挛 31(14)l(<1)0 消化不良 30(13)0 0 腹痛 29(13)5(2)0 认知不全 29(13)1(<1)0 低血压 27(12)8(4)0 僵直 27(12)1(<1)0

带状疱疹 26(11)2(<1)0

瘙痒 26(11)0 0

视力模糊 15(11)1(<1)0

肺炎 13(10)12(5)0

虚弱(疲劳、不适、乏力)

有65%的患者报告出现虚弱,主要为1、2级不良事件。疲劳首次发生的报告多出现在第1、2疗程中。18%患者的虚弱为3级不良事件。2%患者由于疲劳而停止治疗。

胃肠道不良事件

在研究中多数患有胃肠道不良事件,包括恶心、腹泻、便秘和呕吐。2l%的患者发生3、4级胃肠道不良事件,13%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7%的患者呕吐和腹泻为3级不良事件,少于1%的患者呕吐和腹泻为4级不良事件。5%的患者因胃肠道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43%的患者出现食欲下降(厌食),食欲下降为3级刁;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

血小板减少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43%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其特征为在使用本晶治疗期间(第1到11天)血小板数量下降,在停药期(第12到2l天)血小板数量恢复到基线。血小板减少达到3、4级的患者分别为27%和3%。4%的患者因血小板减少而停止治疗。

周围感觉神经病

37%的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周围感觉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病加重。14%的患者周围神经病为3级,没有发生4级。在整个疗程中均观察到新发病或现有神经病加重。6%的患者因神经病而停止治疗。超过80%的受试者在入组评估时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的体征或症状。入组评估时没有神经病的患者有5%(2/41)发生了3级周围神经病。停止治疗后,有些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改善或恢复到入组水平。

发热

有36%的患者出现发热(>38℃)的不良事件,被确定为3级的占4%。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4%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达到3级的为13%,4级的为3%。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率低于1%。

低血压

12%的患者发生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大多数为1级和2级,3级占4%,没有4级。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在人组时没有体位性低血压,1/2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l/3的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可能需要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4%的患者发生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的同时还伴有晕厥。

临床研究中的严重不良事件

下面列举了约580名患者中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以上未提及),这些不良事件被认为至少可能与研究药物有关,患者至少使用本品进行单药治疗或与其它化学疗法联合使用。这些研究是在血液恶性肿瘤和实性瘤患者中进行的。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心脏疾病:房性纤颤恶化、房性扑动、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脏停搏、充血性心衰、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包积液、肺水肿,以及室性心动过速。

胃肠道疾病:腹水、吞咽困难、粪便嵌塞、出血性胃炎、胃肠道出血、呕血、麻痹性肠梗阻、大肠梗阻、小肠梗阻、大肠穿孔、口腔炎、黑粪,以及急性胰腺炎。

肝胆系统:高胆红素血症、门静脉血栓形成。

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反应、药物过敏,以及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过敏。

感染:菌血症。

损伤、中毒和并发症:骨折和硬膜下血肿。

代谢和营养失调:低钙血症、高尿酸血症、低血钾症、低钠血症和肿瘤溶解综合征。

神经系统:共济失调、昏迷、眩晕、发音困难、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颅内麻痹、癫痫大发作性惊厥、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脊髓受压、一过性缺血。

精神病:激越、精神错乱、精神障碍、自杀性意念。

肾和泌尿系统:肾结石、双侧肾积水、膀胱痉挛、血尿、尿失禁、尿潴留、肾衰、急慢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呼吸,胸和纵隔系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萎陷、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加重、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劳累性的呼吸困难、鼻出血、咳血、组织缺氧、肺侵润、胸腔积液、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

血管:脑血管意外、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末梢栓塞、肺部栓塞。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为抗肿瘤药物,配制时应小心,戴手套操作以防皮肤接触。

【禁忌】

对硼替佐米、硼或者甘露醇过敏的患者禁用。

【周围神经病】

使用本品治疗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主要是感觉神经,虽然也有极少感觉运动神经病的报道。以前就存在周围神经病症状(脚或手有麻木、疼痛或灼烧感)或周围神经病体征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神经病的症状可能加重。建议监测此类患者神经病的症状,如灼烧感、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异常、不适感或神经痛。如果患者出现新的周围神经病或其症状加重,本品的剂量和治疗方案则需要进行调整。关于周围神经病随访的资料有限。在急性神经病患者的治疗中,大于70%的患者以前使用过具有神经毒性的制剂,80%的患者在入组基本状况评估时具有周围神经病的体征或症状。

【低血压】

使用本品治疗可能导致12%的患者出现直立性或体位性低血压。此现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能观察到。如果已知患者有晕厥的病史、患者服用能导致低血压的药物或者患者脱水,建议患者慎用本品。可以通过调整抗高血压药物、补液或使用盐皮质类激素治疗直立性或体位性低血压。

【心力衰竭】

观察到患有心脏疾病或危险的患者发生急性充血性心衰或恶化。此类患者应密切监测。

试验室检查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全血计数。

【血小板减少症】

约43%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通常在治疗的第11天达到最大程度,在下一个疗程中得到恢复。平均来说,血小板计数降低和恢复贯穿8个治疗周期,并且未观察到累积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平均血小板计数最低值约为基线的40%。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的联系列于表5。在每次给药前应对血小板计数进行监测。当血小板计数<25,000/μl,应停止治疗,剂量降低后重新开始。由医生决定使用输血的方法。已有因本品引起的血小板降低造成胃肠或大脑内出血的报道。

表5: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的联系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患者人数(N=228)血小板计数<10,000/μl的患者人数

≥75,000/μl 186 1(1%)

≥50,000/μ1-<75,000/ul 15 2(13%)

≥10,000/μl—<50,000/μl 27 8(30%)

【胃肠道不良事件】

在使用本品治疗可能引起恶心、腹泻、便秘和呕吐,有时需要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治疗。如果患者脱水,应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因为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可能引起呕吐/腹泻,应告知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脱水。应告知患者如果出现眩晕、头晕、或虚脱应咨询医生。

【肿瘤溶解综合征】

因为本品是细胞毒素剂,并且可以快速杀死恶性细胞,可能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并发症。在治疗前处于高肿瘤负担的患者具有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危险。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本品通过肝酶代谢,所以本品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体内的清除可能下降。这类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严密监测其毒性。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尚无肌肝清除率低于13ml/min的患者或进行透析患者的用药资料。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严密监测其毒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妇女

育龄妇女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孕。

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显示,在器官发育期给大鼠(0.075mg/kg即0.5mg/㎡)和家兔(0.05mg/kg即0.6mg/㎡)注射最高试验剂量的硼替佐米未产生畸形。上述剂量大约是临床剂量1.3mg/㎡的一半(以体表面)为基础计算。

在器官发育期给怀孕的家兔注射0.05mg/kg(0.6mg/㎡),表现出明显的流产以及胎仔成活率下降。成活的胎仔体重明显降低。上述剂量大约是临床剂量1.3mg/㎡的一半(以体表面积为基础计算)。

尚未进行硼替佐米是否透过胎盘屏障的研究。对妊娠妇女尚未进行足够的正规研究。如果在孕期使用本品或在治疗期间受孕,孕妇应被告知本品对胎儿可以存在的危害。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并且避免哺乳。

●哺乳期妇女

尚不知硼替佐米是否通过人体乳汁分泌。鉴于许多药物经人体乳汁分泌,以及用含有本晶的乳汁喂养婴儿可能引起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应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不要哺乳。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

参加临床试验的202名患者中,35%的患者≥65岁。65岁以上和65岁以下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19%和32%。256名患者安全性分析显示,对于50岁以下患者、51—65岁患者、65岁以上患者,3级和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74%、80%和85%。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进行正规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人体肝微粒体的体外研究表明硼替佐米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3A41、2D6、2C19、2C9和1A2的底物。与细胞色素P450 3A4的抑制剂或者诱导剂合用时,应密切监测毒性的发生或有效性的降低。

在临床试验中,有糖屎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后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报道。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口服抗糖尿病药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注意调节抗糖尿病药的剂量。

告知患者应谨慎合用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病的药物(如胺碘酮、抗病毒药、异烟胼、呋喃妥因或他汀类)及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

【药物过量】

猴子的心血管安全性药理学研究显示,静脉注射的致死量与血压下降、心率增加、收缩力增加,以及末梢致死性低血压有关。给猴子注射本品3.0mg/m2或更高剂量(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2倍),在给药后1小时出现进行性低血压,12~14小时内死亡。

在临床试验中,尚无药物过量的报告。给成人注射的最高剂量达到每周2.0mg/m2。如药物过量,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的支持治疗以维持血压和体温。

本品尚无特殊的解救药。其他

【规格】

每瓶含有3.5mg硼替佐米的无菌冻干粉末。

【贮藏】 在25℃(15~30℃)避光处保存。

【包装】 玻璃药瓶包装。1瓶/盒。【有效期】 24个月

【进口注册证号】 H20050308 【分装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050042 【生产企业】

美国Ben Venue Laboratories Inc 生产.地址:Bedford,OH44146-0568 U.S.A.【分装企业】

15.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篇十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以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8种心理活动 (即期待、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 为依据, 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学习活动, 将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8个阶段.换言之,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和输出的过程.而要使学生精确、有效的掌握知识, 对信息的加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此外, 在学习进程中, 学生不应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应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并且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和程度, 将直接影响到信息的贮存和输出.因此教师在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 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加工信息, 成功地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双重编码, 并将其转变为长时记忆储存在大脑里.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 正确的信息加工策略将大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介绍几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信息加工策略.

1 口诀诗词策略, 将单调信息趣味化

面对单调乏味又要求识记的知识信息, 可采用字头、谐音、方言、俚语和诗词等形式将其内容简化, 编成朗朗上口、饶有趣味、便于记忆的歌谣口诀或诗词.

例如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学习中, 不妨采取如下口诀进行理解:

等差和等比, 各有五个量;五量两公式, 求和求通项;知三去求二, 恒等来变换;还有中项公式和性质要用好;层层有依据, 步步认真算;照此要求做, 定得真答案!

通过上面的口诀对这两个数列的相关公式和性质进行重新诠释与加工, 优化了认知结构.

又如在平面向量的教学中, 采取以下的诗词进行升华:

给你一个方向, 你就成为向量;给你一个坐标, 让你展翅翱翔;给你一个基底, 征途由此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 变成纯代数的情殇;不管起点在哪里, 你始终在水一方.

这种信息加工策略与抽象的概念、公式等讲授对比而言, 取得的效果差异明显, 即更有利于数学信息的进一步编码、贮存与提取.

2 数字组合策略, 将零散信息条理化

在教学过程中, 有一些看似零乱分散的信息, 可与便于记忆储存的简单数字有机组合在一起, 加强知识的条理性, 同时也利于学生对此类信息的掌握.

例如在讲授不等式a+b2ab (abR+) 时, 它的运用条件对于刚刚接触过该类知识的学生来讲是不易识记的内容.因此不妨将这一连串信息以数字组合“一正, 二定, 三等号”来描述和概括, 从而使之变得容易掌控.

又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 可以用“四线托一面, 二垂推一垂”来形容, 帮助学生理清两定理中的条理与脉络, 从而顺利融合于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中去.

如上所示, 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帮助学生理清记忆线索,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点的目的.

3 公式类比策略, 将关联信息一体化

数学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联, 但需要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逻辑推导方能得出结论.此时, 可以采用公式类比的形式将书本中相关信息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提炼出来, 使学生理清思维脉络, 让新旧知识在建构过程中达到浑然一体.

例如利用直线方程与等差数列知识的联系, 运用以下公式的对比可增强学生的信息接收能力. (注:前者是直线方程的公式, 后者是等差数列的公式)

1) 斜截式方程:y=kx+b;an=dn+b (注:d=an-amn-mb=a1-d, 下面公式可类推得到) .

2) 点斜式方程:y-y1=k (x-x1) ;an-ap=d (n-p) .

3) 两点式方程:y-y1=y2-y1x2-x1 (x-x1) ;an-ak=am-akm-k (n-k) .

4) 截距式方程:xa+yb=1;na+anb=1.

5) 一般式方程:ax+by+c=0;an+ban+c=0.

6) 性质:y2=y1+ (x2-x1) k;an=am+ (n-m) d.

7) 前n项和:由于Snn=d2n+a1-d2, 故 (nSnn) 表示的点在直线y=d2x+a1-d2上.

当然可以对两者的关系中所涉及的公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这样能使学生在比较中知识得以重组和升华.

4 联想比喻策略, 将抽象信息形象化

高中数学中的各个抽象的概念是学生不易理解的, 若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或类比的形式将这些抽象信息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系起来, 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学函数的概念时, 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函数的定义域及对应法则不容易理解, 于是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联想比喻.

教师设喻:如图1.

对比理解:各种粮食↔x (自变量值) ;食品加工机↔f (对应法则) ;各种食品↔y (函数值) .

感悟:若输入食品加工机的是石块、铁钉、……, 就会损坏机器, 不会输出食品;与之类比的是输入函数f (x) 定义域以外的x值, 函数就没有意义.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 感性的知识理性化, 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这样的喻意, 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然、直观、风趣、有味.

5 表格对比策略, 将易淆信息明朗化

教学中的一些内容信息量大, 且性质相近, 易于混淆, 这给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带来一定难度.采取表格对比策略将相关知识作比较处理, 不仅可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对易混淆信息的甄别能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概率教学中, 学生由于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的大都是确定的现象, 对概率问题中的随机现象的掌握有着一定的困难, 如果利用表1让学生对概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辨别并加以掌握, 则更有利于正确信息的输入与建构.

6 动画模似策略, 将静态信息动态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与形, 以及数和形的关联与转化, 这是数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教学实践中, 这类内容也往往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瓶颈”.面对这类信息, 可尽量以多媒体课件形式, 如几何画板、Flash动画等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进行精细加工, 将静态信息动态展示, 模拟再现相关数学概念或表达式蕴含的运动过程.

例如案例:离心率的定义是学生不好理解的, 为什么用ca来定义离心率?离心率又反映了圆锥曲线的什么性质?在学生首次接触离心率的教学中, 可设计实验——用《几何画板》设计两个动态模拟:第一个动态模拟是2a和2c同时增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c与2a的比值保持不变, 椭圆的大小不断发生改变, 但扁平程度不变;第二个动态模拟是2a保持不变, 而改变2c的值, 椭圆的扁平程度随着c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当学生观察了大屏幕投影仪演示的第一个动态模拟实验后, 自己可以很快得出:2c与2a比值相同的两个椭圆的大小不等, 但形状相似;当学生观察了第二个动态模拟实验时, 结合第一个动态模拟的结论就能立即分析出2c与2a的比值越大, 椭圆越扁平, 2c与2a的比值越小, 椭圆越接近于圆, 当2c变为0时, 椭圆变为圆.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离心率定义、离心率的大小与椭圆形状的关系以及椭圆与圆的关系,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从理论上证明离心率的大小与椭圆形状的关系.以上的两个动态摸拟实验充分体现出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使得原来难于理解的离心率概念和离心率的大小与椭圆形状的关系, 几分钟内就在学生的脑海中迅速而准确地建构起来, 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7 图解分析策略, 将模糊信息清晰化

教材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解释, 多采用科学性语言描述的方式, 虽然详尽但有时也显得冗长繁琐.如果在讲授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将这些文字信息作清晰简化的图解分析, 则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功效.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数学概念图2就极好地说明了函数与数列的关系.

当然我们还可以去探寻其他的一些积极有效的信息加工策略, 它们可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以利于他们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和储存.总之而言,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 信息的加工是整个过程中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将这一理念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就体现为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中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以利于学生的认知, 实现对教学目标完成手段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家煜.直线方程与等差数列[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 (6) .

上一篇:交警窗口下一篇:书法摄影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