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江散文

2024-07-21

云在青天水在江散文(精选3篇)

1.云在青天水在江散文 篇一

林清玄

春日清晨,到山上去。

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的肥美,草茎有两尺长,淡紫色的花竞相盛开,我轻轻地把草和花拈起,摘一大束,带回家洗净,放在白瓷盘中当早餐吃。

当我把这一盘酢浆草端到窗前,看到温和的春日朝阳斜斜落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闻到山间凄凉流动的露气,然后我慢慢地咀嚼酢浆草,品位它的小小的酸楚,感觉到能娴逸无事地吃着如此特别的早餐,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我看着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它的造型和颜色都很特别,是平底的椭圆形,滚着一圈极细的蓝线;它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着古玉一样的质感。我一直对陶瓷有一种偏爱,最精致的瓷与最粗糙的陶,都能使我感动。最好是像我手中的白瓷盘,不是高级到需要供奉,而是可以拿到生活里来用;但它一点不粗俗,只是放着观赏,也觉得它超越了实用的范围。

如果要装一些有颜色的东西,我也喜欢用瓷器,因为瓷器会把颜色反射出来,使我感受到人间的颜色是多么的可贵。

白色的瓷盘不仅仅是用来装食物,放上几个在河边小溪捡到的石头,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洗净了自有动人之美,那种美,使我觉得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像宝石一样,以庄严之姿来供养。

从手里的白瓷盘,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世界,应该学习更多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不管任何季节走进树林去,就会发现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草木吸收露珠、承受阳光,努力地生长;花朵握紧拳头,在风中奋斗,然后伸展开放;蝉在地底长期的蛰伏,用几年漫长的爬行,才能有枝头短暂悠扬的歌。

不管是什么生命,它们都有动人的颜色,即使是有毒的蛇、蜘蛛,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就会看见它们的颜色是多么活泼,使我们感到生命的伟大力量。

抬起头来,看到云天浩淼,才感到我们住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的渺若微尘,在白色、红色、蓝色的星星的照耀下,我们行过的原野是何其卑微。幸而,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有如此繁茂的生命,使我们虽渺小也是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

我们之所以无畏,是因为我们可以把生命带进我们的心窗,让阳光进入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使我们澄明如云。

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那是因为人并不独立生活在世界的生命之外,每一个人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世界是一个人的圆满。

自性的开启,不是走离世界,而是进入宇宙之心。

我愿学习白瓷盘,收敛自己的美来衬托一切放在盘上的颜色,并在这些颜色过后再恢复自己的洁白。就好像生命的历程里,一切生活经验都使它趋向美好,但不沉溺这种美好。

我要学习一种介于精致与朴素的风格,虽精致而不离开生活,不要住在有玻璃框的房子里;虽朴素但使自己无暇,使摆放的地方都焕发光辉。

我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来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使最平凡的东西,一放在白瓷盘上,都成为宝贵的珍品。

佛教经典常常把人喻成一个“宝瓶”,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

我们的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与最柔软的菩提,只可惜被妄想和执着的瓶塞盖住了,既不能让自性进入法界,也不能让法界的动静流入我们的内在。

我们的宝瓶本是与佛一样的珍贵,可惜长久以来都装了一些污浊的东西,使我们早已忘记了宝瓶的本来面目。不知道当我们回到清净的面貌,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珍贵无比。

打开我们妄想和执着的瓶盖,这是悟!

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这是悟后的世界!

试着把瓶里的.东西放下,体验一下瓶里瓶外的空气,原来是相同的,这是空性!

因此,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瓷盘来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我更要学习做宝瓶,即使空无一物,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1.文章开头写自己采酢浆草作早餐的故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 4分)

答:

2.“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 4分)

答:

3.“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了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述。( 8分)

答:

4.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 6分)

1.作者由采酢浆草作早餐,写到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进而由白瓷盘联想到自然 之景,形象地 展示了世界颜色的丰富,生命的繁茂及伟大力量。( 2分)引出话题,为下文的人生感悟作铺垫。( 2分)

2.我们的生命中有自己清明的本色,可是人们却看不到自己的本性,反而一味盲目地去追求外在的、 难以满足的欲望。( 4分)

3.( 1)人生要清净并保持自己清明的本色,追求自由自在。( 2分)

( 2)①生命卑微而不失庄严,人要学习谦卑与感恩;②人生应勇迈雄健,不走离世界,要追求高远;③人生要有精致与朴素的风格;④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⑤人生既要保持清明纯洁的本色,又要为他人着色。

4.答案要点:本文在构思上有以下特点:由实入虚,由具体到抽象;结构上多作铺垫,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3分)这启发我们写文章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平凡细节,善于联想和想象,合理拓展,挖掘深刻意蕴,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思想深刻。( 3分) (能围绕一个特点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写作,言之成理即可。 )

19.文章⑤⑥两段写了“草木、花朵、蝉、蛇、蜘蛛、云天”等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解析:这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考点,也是阅读中常考的作用题,我们要从内容上和结构两方面来答题,内容上写了什么,说明(突出)了什么,结构上,我们要想到“承、铺、照、点、引”五个词,承:承上启下,铺:铺垫,照:照应开头,点:点题,引:引出下文,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出最能切合题旨的句子: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有如此繁茂的生命,使我们虽渺小也是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

19.这些都是作者由白瓷盘联想到的自然之景,形象地展示了世界颜色的丰富,生命的繁茂及伟大力量。(2分)深化了文章的内容;进一步为下文的人生感悟作铺垫。(2分,答承上启下只能得1分)

20.“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含义是什么?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5分)

解析: 这是“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考点,并且已经专门作为“如何分析文章的标题”这个热门考点来,浙江省曾考过这样的题,这题考了这个考点的两方面:含义和作用

答题分三个步骤:

1.明确标题表面义,最重要是是分析标题的结构,是并列式还是偏正结构,并列式的要并列地说出各层的意思,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这题要从从云和水两方面来答,这题目的是含义,一般表面义理不是答题的重点

2.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并且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旨的语句:“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3.探究标题的中心义:这个文题的中心词是“云在青天”和“水在瓶”,云在青天就是追求自由自在,水在瓶就是保持永久的清明。

标题的好处:这是鉴赏评价题,要分析语言特点及风格,和作者的情感两方面:1.语言风格,这是诗词的一句,全句的诗是这样的: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一般散文的题目都相当优美,富有诗意美和哲理美,2.作者的情感,是作者的追求,散文都是作者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0.人生要清净保持自己清明的本色,追求自由自在。(3分)以此为题,既具有浓郁的诗意美和哲理美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追求。(2分)

21.从全文看作者写了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述。(4分)

解析: 这是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题”主要是全和概,并且要考虑到分值。我们应筛选出文本中哪些语句,再进行整合呢:

1. 从手里的白瓷盘,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世界,应该学习更多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

2.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不是走离世界。

3.我要学习一种介于精致与朴素的风格,

4.我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

5.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瓷盘来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我更要学习做宝瓶,即使空无一物,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

最后,必须把文本的主旨句写到这里,因为文是为题而作的,很多考生都忽略这一点,等离开考场后才后悔不迭:

6.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文本意识和主旨意识一定要在答题中体现。

2.云在青天水在瓶 篇二

药山禅院坐落在山腰,四周苍松环绕,十分幽静。禅师正在窗下看经,侍者进来报告:“太守来啦!”惟俨并不起身。李翱径自走进法堂,禅师仍不抬头,继续看书。李翱不禁焦躁地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禅师放下经卷,微微一笑:“太守何苦贵耳贱目?”

李翺连忙行礼道歉,说明上山请教之意,并问:“什么是戒、定、慧?”(佛教三学,即戒律、禅定和智慧)“山僧这里没有这些闲摆设。”禅师答道。

李翺听了,不由一怔。又问:“什么是禅法?”

惟俨用手指指空中,又指指案头。李翱更加糊涂。禅师看着他,问:“领会了吗?”

“不。”

“云在青天水在瓶。”(“瓶”指净瓶,僧家盛水器具)

李翱思索一番,有所体会,当即吟诗一首:

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然后向禅师行礼告辞,下山而归。

禅法看似玄奥,实则处处显露,平常自然,好似云在青天水在净瓶一般,无须刻意寻求,也不必去苦苦修行的。在禅家看来,佛教中繁琐复杂的修行功课都只是“闲摆设”而已。

——《新浪佛学》

3.周持:云在青天水在瓶 篇三

在中国书法圈里有个人不得不提,他的名字对于“圈儿外”人来说,或许并不响亮。他几乎不接受采访,也极少参加展览、拍卖等活动,所以在公众视野之内,这个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高校中度过的人只是个文化人。但在书法圈儿内,他却家喻户晓,他用数十年时间钻研书法,尤其对隶书的研究着力最勤,是当今少有的将隶书研究透的书法家——他就是周持。

作为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海淀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持早已得到了同行人的高度认可,但面对“书法家”这三个字,周持总是缩着脖子往后退,认为自己不够格,“这辈子能不能当成书法家很难说,我倒希望自己做一个文化人。”

周持的话耐人寻味。这不禁让人想起,古往今来,那些名流史册的书法家们不也如此吗?他们在世之时无人以书法家自居,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界名流,多不以写字为生,就连书圣王羲之也不可例外。而他们之间唯一的相同点,即都是文化人。

从司机到“文化人”

或许是北大让周持看到了文化人的魅力。

大概在1975年,“文革”尚未结束。曾在四川当了5年兵的周持复员后回到北京,就被分配到北大当司机。这真是个让人羡慕的工作!“权、钱、听诊器、方向盘”这四个词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而刚满20岁的周持就已将令人羡慕的“方向盘”牢牢攥在手里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司机,或许他的一生都将安逸地度过,周持却从小写得一手好字。但既然当了司机,已经有了舒适悠然的生活,他也已满足了。在那个年代,还奢望什么呢?意想不到的是,3年后,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突然降临了!

那是1978年,“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这时北大的一些爱好书法的老教授在学校创办了“燕园书画会”,并在全校吸收会员。周持偶然间看到了通知,于是他回家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幅字交了上去。在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北大,周持原本没报多大希望,但没过几天,一个老教授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同意吸收他为会员了。要知道,当时的燕园书画会云集了北大各学科的知名教授,并由美学大师朱光潜、宗白华担任顾问。能得到这个组织的“录取通知书”,周持喜出望外!就这样,他成了燕园书画会最年轻的会员。

从那以后,周持真正渴望的生活终于来了。他的司机生涯仍旧继续,他不但不厌倦这个工作,反而非常喜欢。因为工作之便,他经常能见到自己仰慕的学界前辈。记得当时季羡林先生还正当壮年,他是东方学大师,在读大学时期主修印度学,又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知识非常丰富。在北大任教期间,季先生经常参与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周持时常有机会接送季先生。与一般的司机不同,受家庭影响,周持十分喜欢读书,当时许多人对季先生了解甚少,但周持却深知季先生在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上取得的丰厚成就,他曾读过季先生翻译过的外国作品,所以年轻的周持与季先生格外聊得来。于是那一段又一段原本单调的路途,就成了周持向季先生学习和请教的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燕园书画会的那些老教授也都成了周持的良师益友,周持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一代大师身上所独有的最珍贵的品质和高深的学养。这让正处于人生上升时期的周持懂得戒骄戒躁,养成了虚心、踏实、好学的习惯。

几年之后,勤学奋进的周持再一次抓住了机会,进入了北大图书馆学系学习,彻底放下了“方向盘”。之后他在燕园书画会也崭露头角,顺利升任秘书长一职,一干就是十年。他组织过讲座、对外交流、展览等许多活动,王力、冯友兰、张岱年、陈岱孙、魏建功等学者都曾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参加展览。那段时间,他又结识了在北大读书的曹宝麟、白谦慎、华人德,他们之间的交流使周持拓宽了眼界。

“我一开始就遇见了这么一群人,一开始就走对了路。”周持终于露出了自豪的神色,“他们都不是书法家,这一点特别重要。所以他们的字有书卷气,有学养,平和而不张扬。”

“少产”的书法家

如今,周持已在书法上深耕了几十年,但依然是个书法界有名的“少产”书法家。他只参加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活动,并展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许多朋友都说周持太低调,“其实我是个懒人。”周持自嘲地说,“用北京话说,就是矫情。我不想被别人赶着走,或者为那个什么什么所迫。”实际上几十年来周持的一贯作风,都深深受到了当年燕园书画会里老先生们的影响。

其中对周持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其一是燕园书画会的首任会长赵宝煦先生。周持与赵先生有着很深的缘分,赵先生的夫人正是周持中学时代的班主任。在北大那段时光,周持经常有机会到赵先生家里做客,赵先生家里所有的书法藏品他都认真地看过,大大开阔了眼界。而且他每次去都会带着自己的作品给先生看,“他从来不随意吹嘘你的好,反而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哪里不好。他给我指点的时候是毫不留情面的。”老师的“严厉”让周持迅速成长,几年之后,赵先生遴选了一些自己心爱的藏品在京举办了一次书画展,那次展览,先生特意选出了一幅周持的作品展示出来,这成为对周持最大的认可与鼓励。“人年轻的时候需要被鼓励,更需要被指点。这两点,赵老师都给我了。”周持对赵宝煦先生充满感激。

另一位对周持影响较深的就是燕园书画会的第二任会长李志敏先生。李先生在书法上的功底非常深厚,在他的笔下,少有应付之作。许多人找李先生求字,他但凡答应,就一定会认真对待。让周持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他向先生求了一幅字,他说出自己想要的内容后,先生非常爽快就答应了。但半年过去了,李先生还是没有写完。一次周持去李先生家里拜访,恰好发现先生家中的柜子上挂了一幅字,一看内容便知那正是给自己写的。他走到跟前仔细看,却发现这幅字下面还有一幅,是同样的内容,再下面还有第三幅。看到这些字,周持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次终于可以“满载而归”了。没想到,直到最后李志敏先生也没有把字给他。“我知道我要的这幅字李先生至少写了三遍。但他最后也没给我,他的这个态度对我影响特别大——他不满意的,绝不会轻易拿出去,宁可辜负你。”

受李志敏先生的影响,周持创作一幅作品也往往要写三遍以上,并且思虑良久,“因为只有写三遍我才大概满意。”“第一张往往火气很大,也很张扬,想表现得太多。第二张不仅要完善技术层面的缺陷,还要调整自己的心境和状态,以表现出作品的精神和境界。在此基础上,第三张差不多吧。”

此外,周持也是当代书法家中少有的一心只潜心于隶书的人。1990年,周持接受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碑刻上下卷,他先把北大收藏的所有关于秦汉碑刻的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做了概括的了解和分类,并亲自考察了国内现存于各地的秦汉刻石。他对能找到的所有刻石都做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和描述,亲自拍摄照片,勘校碑文,注释考据。他强调隶书的书写气息要符合当时的文字特征和书写状态,这就要从中国的书法史与文字的发展史角度来研究隶书的学问。为此,周持深入地研究了隶书产生之前的书体——篆书,以及之后的书体——魏碑,再分别将篆书、魏碑与隶书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揭示汉字之间的传承关系,并从这种传承关系中确立隶书的时代特征。因此从周持的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篆书母体中发展出来的脉络,他不过分夸张隶书的波挑笔画,减少蚕头燕尾,把隶书写成了独特的面目。

同时,“经过这一番研究和比较,我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儿,不足在哪儿。我的不足在于由于我不喜欢繁复的用笔,更喜欢用简单的线来写字,这就造成我写大字的时候略显单薄;第二点,我写行草还相对薄弱,这造成我的隶书里缺少运动感。”周持说,“而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知道自己的缺点。”

如此心态,周持的作品虽然数量较少,却颇多精品。他曾花半年之久创作了苏轼的《赤壁赋》八条屏,创作之前,他把纸都叠好了,却愣是放了半年才动笔写,“我老是想,直到每一个字,每一个段落都在我心里了,想到自己觉得非写不可了才能动笔。”六百多字,两个小时,一气呵成。不出意外,那幅作品写出来后非常成功,当它在中国美术馆亮相时,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这或许是周持“少产”的真正原因罢!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多年来,周持虽以书法而闻名,但书法并非他的全部,即非专职,也并非唯一爱好。他还非常喜欢读书和旅行,同时也是个摄影爱好者。

周持对于摄影的热爱程度比之于书法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第一架相机是“文革”刚结束的时候买的,那架相机的价钱是他当时4个月的工资;第二架相机是80年代买的,花了他半年的工资。之后,随着摄影器材的迭代更新,周持也不断地更换相机,至今他已有一百多架相机。这些年来,周持只要有时间,就开着车,带着他的相机随时随地开始他的旅行。十几年中,他已自驾车走遍全国,行程逾四十万公里。

“读书能让你有更多的思考,旅行则能丰富你的视野。”周持始终不忘先贤的教诲,“如果你没有真正实践过,一定无法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如今终于懂了,却发现自己书读得还不够,路也走得太少。”

当人生到了成熟的年纪,周持重新去读年轻时读过的那些书时,总能有新的体会。“一些书,二三十岁读的时候完全是笔糊涂账。到了50岁,才能有些体会。”而在路上旅行,一个人,一个车,山远水远,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事儿,换个环境体会,真的不同。一些想法,多年以后再想,也真的不同。

岁月流逝,人生的各种经历与经验总会在某时某刻相互交织,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些东西回过头来对书法是有滋养的。”周持自问自答,“滋养在哪儿呢?比如说字的结构会更严谨,整篇看上去更平衡,用笔更扎实,粗的地方更厚重却不‘肿’,细的地方韧若钢丝却不轻浮。”收获这一切,我们也能明白,为何历代先贤能写出如此经典、耐看的作品,为何他们的作品能经久不衰!

最后,当记者问及周持的理想,他却只字未提书法。他倒希望自己和家人的身体更健康,未来自己能带着相机开着车走更远的路。与其说周持是个书法家,不如说他是个玩家。“我只是各方面玩儿得都比较认真。如果因此而有了一些收获,那应该算是意外的收获罢!”这般心境不禁让人想起他的一幅作品:“云在青天水在瓶”——当年,山南东节度使李翱被药山禅师的这句话点醒,卸甲归田,隐居山林;今天,周持亦被这句话点醒,游走四方,不为名利而忧。

艺术家简介

【云在青天水在江散文】推荐阅读:

上一篇:家乡的新年三年级作文下一篇:简单商务英语测试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