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2025-02-01

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精选8篇)

1.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一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文档一)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你能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括号里吗?(2分)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孱(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蓊(weng)郁,湖海的浩荡。2.你能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8分)

①杜甫《春望》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望岳》中写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石壕吏》一诗中对生死做出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吗?()(2分)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____,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4分)

《背影》 《鲁滨逊漂流记》 《西游记》 《阿长与〈山海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芦花荡》《奇妙的克隆》《石壕吏》 推荐的篇目:

推荐的理由:

5.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介绍自己的家乡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吗?(3分)

请你给初到黑龙江的外地人(来走亲戚的老大爷、来投资企业家、来学习的初中生,三者选其一),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字数不超过50字。

二、语文综合学习:(11分)

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联系《说不尽的桥》的综合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7、我们班准备举行一次《说不尽的桥》的综合学习,请你写出本次活动的过程:(3分)

(1)(2)(3)

8、同学们的发言和收集的材料,我们将收集整理成为一本专集,请你为这本专集命出一个有新意的名字。(2分)专集名字:《 》

9、你知道哪些中国桥梁之最?选其一写在下边的横线后。(4分)

备用的桥名:十七孔桥 赵州桥 西湖断桥 钱塘江大桥 江东桥 苏州枫桥

①最古的桥梁—— ② 首座中国铁路桥——

③以传说闻名的古桥——

④以诗闻名的古桥——

10、关于桥的俗语、谚语、诗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2分)

三、阅读与欣赏(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1--13题。(10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⒈,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⒉,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2)妻子不觌()...12.翻译下面句子。(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3.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二)谁赶走了鸟类(17分)⒈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⒉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⒊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希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⒋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⒌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⒍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我 A 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B 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⒎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

⒏“冷静” 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人爱护鸟类。⒐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⒑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⑾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⑿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⒀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⒁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⒂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⒃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⒄“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⒅“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⒆我们这亲友待“朋友”太“好”。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的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21)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4.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是“谁”指的是什么人?(2分)

15.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2分)

16.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3分)① 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②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17.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详写?(4分)

18.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A.甚至 虽然 B.甚至 何况 C.但是 虽然 D.但是 何况

19.第⒂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2分)

20.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2分)

(三)前景诱人的“电子报纸”(11分)

⑴在信息量迅猛递增的当今时代,人们渴望用更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期待已久的电子报纸,已经率先出现在美国的电脑屏幕上。电子报纸的问世,被人们称为是报业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被专家们视为“21世纪的宠儿”。

(2)何谓电子报纸?简言之,它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的报纸。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载体,和普通报纸相比,其功能相似,但彻底告别了纸介形式。

(3)对于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已不再陌生,作为GⅡ的雏形(或者说骨干),internet(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电子报纸”正是在这样的科技背景霞走上历史舞台的。(4)那么,和普通纸介报纸相比,电子报纸有哪些优越性呢?

(5)首先,它比普通报纸更“活”。电子报纸不仅仅是把报纸的版面展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且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查阅和检索,了解与报纸有关的背景,以及过去发表的文章。还可以借助电脑与文章作者、编辑甚至文章中涉及的有关人士接触,实现了与读者(或是用户)的直接交流。(6)电子报纸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一般的报纸因版面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因为电子报纸增加信息量的投入,只要利用已有电脑服务设施就行,无须再增加成本。

(7)此外,由于采用了排版阅读系统,大大缩短了原来采编、录入、制版、印刷、发行组成的出版周期,从而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

(8)还有,由于电子报纸告别了纸张,以数据形式在网络空间传播,资金紧张、劳力不足、运输不便等一系列难题便一一迎刃而解了。

(9)据统计,1994年因特网上的电子报纸还寥若晨星,截至1995年末,网上

发行的出版物已难以数计。在我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九五”重点发展项目。这一切表明,在我国发行电子报纸的良好社会环境已经具备。

(10)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电子报纸的前景十分诱人。

21.电子报纸产生的科技背景是什么?(2分)

22.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联系本文思考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

23.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文章(4)——(8)自然段的内容、顺序和结构特点(3分)

24.文章结尾说“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从文中的信息看,你认为电子报纸将来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吗?谈谈你的理由。(4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5、题目:我发现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26、请以“想起了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写上人、物、景、事等方面的词或短语,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2.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二

Ⅷ.词语运用 (1×5分)

根据句意, 用所给单词、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每词或词组只限使用一次。

61. He __________________ the bike.

62. We wear the caps __________________ us from the sun.

63. You should do your homework by ___________________.

64. One _________________ of the teachers in our school are women teachers.

65. By doing the experiment, the students Mr. Wang’s theory was right.

Ⅸ.连词成句 (标点已给出) (1×5分)

66. a, not, why, have, r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of , is, made, Danny’s, hat, stra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is, my, how, clever, si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is, its, the, for, city, lake, famous, beautifu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 I, the, up, sun, this, before, woke, rose, mo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 任务型阅读 (2×5分)

阅读短文, 并按要求完成71 ~ 75题。

Forests have always been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the people who make use of them in many ways. Every day trees are serving people everywhere. Trees supply ( 提供 ) people with fruit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材料 ) in the form of wood. Without trees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build houses, boats, bridges and so on. Furniture, such as desks, chairs and beds, is made of wood. Trees can stop people from the terrible heat.

71题判断正误 (“T”表示正确, “F”表示错误) ;72题完成句子;73 ~ 74题简略回答问题;75题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汉语。

71. Without trees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build houses, boats, bridges and so on. ( )

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very important to plants.

73. What are desks, chairs and beds made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What is the result if there were no fores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Ⅺ.书面表达 (10分)

76. 写一篇短文, 介绍一下家乡 (hometown) 张家口的气候特点, 并叙述在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要求60—80个单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英语答案

卷 I (70 分)

听力部分 (1×20分)

1—5. B A C B A 6—10. C B C A A

11—15. C B C A B 16—20. B B C C A

笔试部分 (50分)

V. 单项选择 (1×20分)

21—25. D A D C B 26—30. A B D C B

31—35. B B C D A 36—40. C C B D A

VI. 完形填空 (1×10分)

41—45. B C D C D 46—50. D A B B D

Ⅶ. 阅读理解 (2×10分)

51—55. D C A A D 56—60. D B B C A

卷Ⅱ (30 分)

Ⅷ. 词汇 (1×5分)

61. fell off 62. to protect 63. yourself/yourselves

64. fi fth 65. discovered

Ⅸ. 连词成句 (1×5分)

66. Why not have a rest?

67. Is Danny’s hat made of straw?

68. How clever my sister is!

69. The city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lake.

70. I woke up before the sun rose this morning.

X. 任务型阅读 (2×5分)

71. F 72. The rich surface soil

73. They are made of wood. 74. The land would become desert.

75. 过去人们没有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 他们砍到了他们居住地的太多树木, 并且从不种新的。

Ⅺ. 书面表达 (1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Zhangjiakou is my hometown. It is a beautiful city. The weather here is very different in the four seasons. In spring, it often winds, and people like fl ying kites. It is a little hot in the day time in summer, so people like to go swimming. In autumn, it’s cool and sunny, you can go and have a picnic outside. In winter, it’s very cold and there are many snowy days. People can go skating or skiing. I like my hometown.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 10 分, 按五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 先根据短文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 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 确定或调整档次, 最后给分。

3. 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酌情减分。

二、评分标准

三、说明

1. 内容要点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

3.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三

A)单项选择 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 )1. —Would you like _____ apple juice?

—Yes, but just _____.

A. any; a littleB. any; little

C. some; a little

( )2. —_____ is it from here to the store?

—Not very far. It’s 15 minutes’ ride.

A. How longB. How far

C. How much

( )3. Tom never depends _____ his parents. He likes to do everything _____ himself.

A. with; onB. on; by

C. in; by

( )4. —Can you go to the mall with me this Sunday?

—Sure, ______.

A. I’d love toB. I can’t

C. no

( )5. I have six brothers and sisters, so my mum always has _____ housework to do.

A. too manyB. much too

C. too much

( )6. —When was your son born?

—He was born _____ the morning _____ May 11th.

A. on; ofB. in; onC. on; on

( )7. It’s important _____ students to sleep eight hours every day.

A. for usB. to usC. to our

( )8. Here are the apples and bananas. Cut _____ and put _____ the blender.

A. up them; them into

B. them up; into them

C. them up; them into

( )9. —What’s your new year’s resolution?

—Well, I am going to ____ next year and save some money, because I want to buy a bike with the money.A. get a part-time job

B. learn to play an instrument

C. get a lot of exercise

( )10. —Would you like some ice cream?

—No, thanks. I can’t have _____. I have a stomachache.

A. something cold

B. cold something

C. anything cold

( )1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make a turkey sandwich?

—Sure. First, put _____ on the bread, then put some mayonnaise on it. Now the great turkey sandwich is ready.

A. two slice of turkey

B. two slices of turkey

C. two turkey

( )12. —I’m tired and stressed out.

—I think you should _____.

A. study hard

B. go to the dentist

C. listen to some light music

( )13. —_____ there any sharks in the aquarium?

—No, we didn’t see any.

A. DidB. HadC. Were

( )14. How long does it _____ you _____ finish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A. takes; forB. take; forC. take; to

( )15. If you want to eat a banana, you have to _____ it first.

A. peelB. pourC. make

B) 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Is food important for us? The answer is YES. If we do not eat 16 , we will feel hungry. If we cannot find food when 17 are hungry, we may feel very 18 . Maybe we can become sick, and then die later. Now we have another problem, if we eat, what kind of food is 19 for us? Is meat better than vegetables and fruits? 20 vegetables and fruits 21 than meat? For some people, it

is very easy to answer these 22 : Vegetables and fruits are surely(一定) better than meat, because they 23 eat meat. For most of us, it is not very easy to decide on 24 is better. Doctors say it is not really important for us to decide on which is better, meat or vegetables and fruits, but it is 25 to take a balanced diet of meat and vegetables and fruits.

nlc202309011228

( )16. A. waterB. milkC. food

( )17. A. weB. youC. they

( )18. A. calmB. badC. happy

( )19. A. goodB. expensive

C. cheap

( )20. A. AreB. OrC. And

( )21. A. cheaperB. betterC. more expensive

( )22. A. problemB. questionC. questions

( )23. A. alwaysB. usuallyC. never

( )24. A. whichB. whoC. why

( )25. A. interestingB. popularC. important

Ⅱ. 阅读技能(三部分,共15小题,计45分)

A)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所给句子正(T)误(F)。(共5小题,每小题3分)

A boy named Jack lived in a small village. One morning, his mother sent him to his uncle’s in town. He had a very good time there.

Before Jack left in the evening, his uncle gave him a jar (罐子) and said, “There is some candy in it, you may put your hand into it and take some when you want to eat something.” Jack looked at the jar when he was in the train. It had a long and small neck. He put his hand into the jar and took five pieces. But he could not get his hand out. He turned his hand this way and that way, still he could not get his hand out. He turned his hand again. Finally he let go of four pieces. Then he could pull his hand out of the jar.

( )26. One day Jack’s mother sent him to his mother’s brother’s house.

( )27. The jar with some candy in it had a large neck.

( )28. Jack only stayed in town for a whole day.

( )29. Jack’s hand was so big that he couldn’t get his hand out.

( )30. At last Jack only took one piece of candy at a time.

B)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共5小题,每小题3分)

A 50-year-old American officer came back to his school. The teacher asked him to give a talk to the small boys and girls there. The talk was about the love of their great country. All the little children were sitting in the large meeting room. The old officer went up and began to say something. He said, “Boys and girls, I studied in the school forty years ago. But you are happier today than I was. Think about it and answer me a question: Why are you so happy now?”

No sound came from the children. The old man waited for a long time. Then a short boy in the front put up his small dirty hand. “Good boy!Please answer me, dear” said the officer.

The boy stood up and said, “If you speak longer time, we are not going to have math and science lesson this morning.”

( )31. Why did the old officer come back to the school?

A. To listen to a talk.

B. To have lessons.

C. To give a talk.

( )32. How old was the officer when he studied in this school?

A. Fifty.B. Ten.

C. Forty.

( )33. What was the talk about?

A. The sports of their country.

B. The love of their great country.

C. Study.

( )34. What did the short boy do?

A. He didn’t tell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B. He wanted to make the officer angry.

C. He answered the question.

( )35. What can we know after reading the last part of the story?

A. All the children liked the talk.

B. The short boy didn’t like math and science lessons.

C. The officer was very happy.

nlc202309011228

C) 阅读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所提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Mr. Smith had two sons. One is seven years old, and the other is five. One morning during the holidays, when he was cleaning the car, his younger son came and asked him for some money for sweets.

“Sweets are bad for your teeth,” Mr. Smith said. “Take these two oranges instead, and give one to your elder(年长的) brother,” One of the oranges is quite a lot bigger than the other one, and as the small boy liked oranges very much, he kept that one for himself, and gave his brother the smaller one.

When the other boy saw that his brother had a much larger orange than his own, he said to him, “It’s selfish (自私的) to take the bigger one for yourself. If father had given me the oranges, I’d have given you the bigger one.”

“I know you would,” answered his brother. “That’s why I took it.”

36. What was Mr. Smith doing one mo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What did his younger son ask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Did the son get what he wan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Who got the bigger oran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Why did the elder brother say that his brother was self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写作技能(三部分,共11小题,计30分)

A) 完成对话 通读下面的对话,然后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内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I like playing soccer. What 41 you?

A: I love to play football.

B: 42 do you play with?

A: My classmates. And I will have a game this Wednesday afternoon.

B: Can I watch the game? Who will you play

43 ?

A: Of course. We will play against the team from the New College.

B: What 44 will it be?

A: At about 14:30.

B: Good 45 to you and your team. See you then.

A: See you then.

41.

42.

43.

44.

45.

B) 翻译 阅读下面短文,将文中划线部分译成汉语。(共5小题,每小题2分)

Our world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46)We can fly around the world in no more than 50 hours. The newest plane can fly at 600 miles an hour. (47)You can have breakfast in Tokyo and supper in Paris.

But hundreds of years ago, (48)it took people a long time to go around the world. Magellan’s men were the first to make that trip. They went by ship and it took them more than two years. (49)On September 30, 1510, he left Spain with five ships and 240 men. He was killed in the Philippines.

More than two years later, on December 21, 1512, (50)only one of the five ships with just 31 men returned to Spain. Magellan’s trip taught us that the world was round and that people could go around the world.

46. 47. 48.

49.

50. C) 作文。(10分)

假设你(Han Mei)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冬令营(winter camping)。你给你的好朋友Li Ming写了一封e-mail介绍你参加冬令营的情况。要求60词左右。要点如下:

1. 举办冬令营的时间(12月20日)和地点磨山(Mount Mo)。

2. 描述当天的天气(sunny but cold)和穿着。

3. 描述活动:滑冰、拍照、才艺表演,其中制作fruit shake最有趣。

4. 参加活动的好心情和打算(参加明年的冬令营)。

4.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四

2016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袅袅(niǎo)浣妆(wàn)璀璨(cuǐ)如诉如泣(qì)

B.斑斓(lán)纤细(qiān)谛听(dì)风度翩翩(piān)

C.籼稻(shān)娴熟(xián)颠簸(bǒ)娓娓动听(wěi)

D.烙印(lào)喧嚣(xiāo)安谧(mì)矢志不移(sh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不记其数 相濡以沫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怨天尤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中流抵柱 故弄玄虚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古诗文默写(8分)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②,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③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

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 悲壮。

④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⑤“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4.名著阅读(4分)《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

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 冲:误入白虎堂→()→()→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固定植株,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②,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① ②

6.综合性学习(8分)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活动一:猜“孝”义

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意义。(2分)意义:

活动二: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

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特点二:

活动三: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

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

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50字左右)(4分)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劝阻。)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纪念白求恩》的三段文字,完成7-10题。(14分)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第一段文字议论的中心主要是赞扬白求恩同志,第三段文字将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概括为:。

毛泽东同志认为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做一个。(3分)8.①第一段文字中,第8句介绍了白求恩同志的事迹,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②第一段和第二段都使用了对比的写法,任选一处,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9.第一段中为什么对白求恩用了三种称呼?请分别简要回答。(3分)①白求恩:

②白求恩医生:

③白求恩同志:

10.结合文意,具体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3分)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共14分)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的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的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很礼貌的喊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零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200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淋的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衫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拨弄出的车铃声却非常兴奋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的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望着少年转身出去的背影,他不但没说声谢谢,而且连丝毫的感激之情也没有。接过报纸急匆匆的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作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频道,从不知帮父母干点什么……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一下,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晚睡早起!”

儿子不屑地冷笑一声。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多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说不定还要出国留学!”

“这个且不论,就说刚才送报的告诉咱们高考录取分数线下来了,你该不该说句感谢的话?你还有没有知恩图报的良心?”我质问儿子。“你的那些观念早过时了,不跟你说了。”儿子说着躲进屋里。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手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这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的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对我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有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腼腆的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正当我惊得不知说什么的时候,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患重病,他已不能劳动,也不应再送报,可是没办法。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1.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推动情节发展。细读全文,理清层次,找出文中显示情节发展的时间标志,填在横线上。(2分)开端:放暑假的时候

发展:

高潮和结局:

12.在下面一段话中找出三处最能表现少年送报辛苦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3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零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200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多级台阶。

1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的是送报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2分)14.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在文章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写出两点。(4分)15.本文的景物描写简短而精彩,如“骄阳似火”“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结合文意,说明这两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20题。(10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故逐之。”(《曹刿论战》)乙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①,昼气惰,暮气归②。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③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兵法》)帮帮你①锐:高昂的意思。②归:了结,没有。

③逸:安闲,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齐人三鼓 鼓:(2)三军可夺气 气: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彼竭我盈,故克之

18.甲乙两文中都阐述了对“士气”的看法,请你找出来相关的句子抄写在下面。(2分)甲:

乙:

19.甲文中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分)20.甲文中曹刿与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最欣赏谁?为什么?(2分)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21—22题。(共4分)山坡羊#8226;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这首散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几句话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2.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或“怒”的妙处。(2分)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23.(1)题目: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从括号里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题目: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

要求: ①先写出完整的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本人信息的人名、地名、班名等。

题目:

温馨提示:写到上面一行,你的作文才符合字数要求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5.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五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为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倒坍()愤懑()万lài俱寂()周道如d ĭ()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2分)①通过参加这次为玉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让我领会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涵。

②我们既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又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请在横线上再续写一句诗句。(2分)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我是

4、默写填空(5分)

(1)树树皆秋色。(2),北风江上寒。(3)岂不罹凝寒。

(4)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哲理句是:。(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抒发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5、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州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 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岛有15%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①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②请结合对以上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的思考,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 1 一项活动倡议;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二、现代文阅读

(一)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

于海琴

一家著名的研发定位图的公司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来自13个国家的1.25万人参与了答题。结果表明,四分之一的人不借助专门的仪器就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许多人承认,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标志来判断方向;只有7%的人表示,总能找到所需的道路。与此同时,大多数填表人认为,方位辨别能力是一种天生的、少有的能力。事实确实如此吗?

科学家们早就开始研究人是否具有辨识方向的天赋。古希腊时已有人思考,既然信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人行不行呢?曾发生过许多猫、狗在离开主人几万米后又顺利找到主人的事;每年候鸟迁徙,飞行路线经年不变;通过给鸟系戴标环的办法,也发现一些飞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顺利返回祖先栖息地。这就让人得出结论,动物有某种类似罗盘或导航仪的“仪器”, 能够帮助它们准确地确定方位。这种“仪器”被称作“生物罗盘”。

多年来一直折磨着科学家们的问题是这种“生物罗盘”的工作原理。1975年,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德·贝克莫尔发现一组能够准确地朝北极方向移动的微生物。动物体内所寄居的这些微生物含有微量的磁铁成分,随后在鸽子等许多动物体内都找到了这种成分。科学家在人脑的灰色物质中也找到了这种磁铁成分。科学家认定,这种磁铁就是“生物罗盘”的奥妙所在。

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其后的实验,从技术上复制这一罗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且,“动物和人之所以能够确定方位,是因为磁极的存在”,这种说法本身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强烈的反对。果真如此的话,鸟类飞到了磁场异常区,绝对会晕头转向而且人类靠自身的生物机能就很难确定方位。

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博士根纳季·什韦佐夫也是对磁场理论“不满”的人之一。他的研究从一种假设开始,即只有在某个空间内频繁移动的生物才需要这一空间的定向能力。他说:“如果一个生物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无需移动,则事实上也就不需要知道方向。只有必须从A点到B点时,才需要‘罗盘’。也就是说,只有在移动时定向系统才需要启动。”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测算后,什韦佐夫发现,当动物移动的时候,它的周围就会出现某种力场。这种力场是在循环移动与近地空间,即地球重力和昼夜更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力会“晃动”动物的身体,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现在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搞清动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的。为此需要找到动物体内记录和解读物理场信息的专门器官。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这就是动物的前庭,即那个所谓的“生物罗盘”。无论从角度、精度,还是稳定性来说,它都远远高于“磁罗盘”。任何磁场或其他障碍物都不会对它造成任何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信息是从前庭器官通过神经——独特的“导线”进入动物大脑的。什韦佐夫认为,真正的“地图”就储存在动物的“灰色物质”里。这种“地图”实质上就像全球定位仪所使用的定位图。区别仅仅在于,动物没有“误差”或“不准”这种概念,它们的一切都分毫不差。最主要的是,无论暴风雨,还是高压电线,抑或磁场异常,都不会影响它们的“导航仪”的工作。而且,所有这些带有“地图”的“生物仪”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后代不用学习,天生具备这种能力。

那么,人的方向辨别能力是否也一如动物是天生的?人是否只需开发自身的这种能力就行了?但什韦佐夫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他说:“很遗憾,人先天缺失这一功能,人天生没有‘生物罗盘’。人的辨向是‘有意识的’, 而动物是‘无意识的’。”有的人辨别方向的能力强,有的人弱。什韦佐夫解释说,这很正常,和有的人数学学得好,有的人则学得差一样。比如有的人天生擅长画画,辨别方向的能力也属于这种天赋。

什韦佐夫认为,人能够借助外在的一些标记,例如太阳和月亮的位置,石头或树上的苔鲜等来判定方向。虽说人和任何一种动物一样,移动时也会在自身周围形成力场,“生物罗盘”的各个部件人体内都有,但这套系统对人不起作用。他认为,“这是大自然的设计”。17.“磁场理论”引起研究者反对的原因有哪些?(3分)

18.动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以确定方位的?(4分)

19.在辨别方向方面人和动物有何不同?(3分)

20.本文以“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为题,但却从对人“方位辨别能力”问题的调查写起,又以对这一问题的解答结尾,这是为什么?(4分)

(二)淡 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蓝。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21.第②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4分)22.文中竹“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分)

23.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3分)

24.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3分)

25.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三、写作(共50分)26.题目: 给了我

6.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六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妖娆(ráo)

睿智(ruì)

抽噎(yē)

解元(xiè)....B.颤动(chàn)

隽永(juàn)发窘(jiǒnɡ)

麾下(huī)....C.骈进(pián)

拮据(jié)

禀请(bǐnɡ)

谮害(zèn)....D.陨落(yǔn)

枘凿(záo)

恁地(rèn)

行事(hánɡ)....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恪尽职守 歇斯底里 重蹈覆辙 仓皇逃窜 B、袖手旁观 与日具增 高谈阔论 轻而易举 C、登峰造极 心无旁鹜 恃才放旷 根深蒂固 D、刻骨铭心 精血诚聚 孜孜不倦 脑羞成怒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B.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人格的形成、健全和完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展,从海藻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飞豹”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攻击威力强,除在前机身右下侧装有一门23毫米

双管炮外,全机身载弹量5吨,可携带4枚命中率极高的空航导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技。②该机集歼灭、轰炸任务于一身,既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又有良好的自卫能力,是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的重大成果。

③“中国飞豹”飞机的部分性能已超过“美洲虎”、“狂风”、苏—24等飞机,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杀手锏”。

④“中国飞豹”飞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和试飞成功的新一代作战飞机。

⑤这一融现代航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战鹰,有着全新的外形设计,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优良的火控设备,能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强有力的攻击。

A.⑤④③①②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②③① D.⑤④②③①

6、下列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3分)

A.他好像猜到了故事的结局。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燕山雪花大如席。D.“圆规”愤愤不平地说……

7、下列作品或文学常识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小说家吴敬梓。

B、《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杨志,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杨志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8、依照下面语段前面的示例,接着仿写两个句子。(4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8分)

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普通百姓的餐桌,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某中学九年级拟举办“关注食品卫生,共创安全家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年级需要再学校布告栏上张贴一条“食品安全”宣传标语,请你代写一则。(2分)

(2)关注食品安全,首先应该有一双慧眼。面对包装精美的食品,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其是否安全呢?(至少说出两种)(3分)

(3)假如你在超市购买了一包饼干,发现它是过期变质的食品,你该怎样对超市营业员说?(3分)

二.古诗文积累及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0、根据要求填写诗句(10分,每空l分)

(1)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 《商山早行》)

(3)刘方平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5),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6)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了形象化的手法写愁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 《出师表》)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5题。(共15分)

隆中对(节选)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其岩阻,西 诸戎,南 夷越,外 孙权,内 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遂用猖獗(2)、欲信大义于天下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1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B、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C、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②上使外将兵 .. D、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次填入文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是:守、抚、和、争锋、修。

B、“戎”是古时对我国南部各族的泛指;“夷越”是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C、“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不属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方针。D、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最终目标是“成霸业,兴汉室”。

15、请结合选文,说说你眼中的诸葛亮具备了哪些优秀素质,辅佐刘备,使得刘备由一介布衣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建立者。(2分)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玉兰花的记忆》,完成第16-20题。(21分)

玉兰花的记忆 卢玮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我对玉兰花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6、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4分)

17、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5分)

18、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5分)

19、请对选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4分)

(1)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2)也和姐姐爬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20、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6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2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3分)

2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3.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4.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25.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分)..(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四、作文(55分)

26、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1)、题一: ,感觉真好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非常好的,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以记叙为主,适当抒情和议论。

②不少于600字。

(2)、题二: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写作。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秀山县2017年秋期八校联考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A 3B 4B 5B 6A 7D 8示例: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9(1)标语示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做放心食品,保百姓健康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食品安全

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2)判断食品安全与否的简单办法示例:

A.看外包装上的标志:如QS,绿色食品,免检食品,通过HACCP,ISO体系等等;B.看包装本身是否有破损,包装是否完整,印刷是否清晰,标签是否符合标签法,是否有渗漏,包装物材质是否讲究等 C.看生产厂家是否有名气.D.看出厂日期和保质期。(3)略

二、文言文积累与阅读 10 古诗默写

11、(1)猖獗:失败(2)信:通“信”伸张,(3)存恤:爱抚,爱惜(4)殆:大概

12翻译:

(1)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2)百姓哪个(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

13、D

14、D 15、略

三、现代文阅读

(一)《玉兰花的记忆》阅读

16、(1)乡情(2)友情(师生情,同学情)(3)爱情(4)亲情

17、(1)与父亲和家人的“大气”形成鲜明的对比;(2)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18、“我”的父母恩恩爱爱、和和美美。

19、(1)a“我又闻到花香哦”写出来老师亲切、幽默的形象;b一个“又”字很含蓄,说明送花是经常的事。

(2)形象地写出了“我”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20、花缘、玉兰飘香、美丽的玉兰花

(二)《让人,乃众妙之门》阅读 21.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2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分,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2分 23.不能,1分 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1分,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这种品格。1分,这两段的内容是递进关系。

24.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

25.第一个论据不行,因为第一个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不让”,本文第②段讲的是让人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这句话不能证明此观点,所以不行。

7.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七

从意外到惊讶

回忆起2010年第一次参加作文大赛时的情形,杜渐如数家珍:“那时我刚升入淮安外国语学校,心中对这所名校充满了敬畏。自己在小学时虽然成绩不错,但淮外毕竟是名声在外的好学校,而且初中课程明显比小学时紧张了很多,第一个月我很不适应学校的教学节奏和生活节奏。就在那时候学校通知了作文大赛的事情,让我们报名参加预赛。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也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比赛给自己的初中生活开个好头,让老师对我有个好印象。于是我从预赛开始,一路进入决赛,最后得知自己竟然获得了特等奖,要到南京来现场参加颁奖典礼,还有跟著名语文教师王栋生、著名作家叶兆言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意外极了。因为那时候我毕竟刚刚升入初中,就是抱着锻炼学习的态度参加作文大赛的,完全没想到能获奖,还是全省仅有的十个特等奖之一。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一下子就自信了起来,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起色。”说到这,杜渐吐了下小舌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当我从南京领完奖回到学校,就看到学校在最显眼的地方拉起了大红的条幅,祝贺我获得了作文大赛的特等奖,我心里当时那个飘啊,那个得意啊,简直没法形容了。”

转眼到了2011年9月,杜渐已经顺利升入初二学习,新一届的作文大赛再次广发英雄帖,杜渐的选择是接受挑战。经过楚州区的预赛、复赛以及在南京的现场决赛,杜渐这次取得了比上次更骄人的成绩:特等奖第一名!

成绩出来后,《初中生世界》编辑部的老师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杜渐表示了祝贺,这时杜渐再也没有她的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老练与成熟,而是惊呼:“真的吗?真的吗?真的没想到啊,太感谢了,太惊讶了!”

我的世界很精彩

写作对于杜渐来说,已深入她的灵魂,总能让她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前年秋天,杜渐回老家金湖玩。爷爷奶奶家后面有片小树林,一天傍晚当杜渐朝树林看去时,眼前的美景一下子让她有了灵感:“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照在树林里,满地的落叶似乎都被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小树不高,也没有什么枝叶了,但也因此显得格外挺拔……”就这样,一篇美文一挥而就,杜渐爸爸告诉记者,当时杜渐冲着这篇作文傻乐了半天,笑眯眯地翻来覆去欣赏、陶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看世界名著呢。”爸爸打趣道。

跟所有爱好写作的孩子一样,杜渐酷爱阅读,而且口味很杂。在参加作文大赛组委会安排的“先锋文化之旅”时,杜渐在先锋书店买了一本《圣经故事油画精选》,回去之后看得津津有味。才上初二的她,已经看完了《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简爱》《茶花女》等名著,杜渐说:“不喜欢看散文,觉得太软了,没劲,不能产生共鸣。而曹文轩的作品我就很喜欢看,觉得很清新也很真实,他的校园文学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学,就像在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一样。我觉得真实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其实我没有那么乖”

当杜渐俏生生地站在你面前时,你会想到灵动、乖巧、俊俏这些美好的词汇,但跟记者越聊越起劲的杜渐“自爆家丑”:“其实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乖。”

杜渐所在学校的教学区是不准开展体育运动的。但是有一次杜渐在大课间活动时,颇有“大姐头”风范地指挥几个男同学把桌子拼到一起,打起了乒乓球,被时任淮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的傅俊老师逮了个正着,一通批是少不了的。杜渐委屈还没完全散去的时候,傅校长就被调到别的学校了。无巧不成书的是,2011年作文大赛楚州区复赛考点就被安排在傅校长新任职的学校。傅校长看到杜渐,很得意地对旁人说:“这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上次作文大赛获得了特等奖,这次又来参赛了,怎么样,厉害吧?”让杜渐感动得不行,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总是把学生当作宝,批评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成长。道理虽然明白,可“该”违反纪律的时候杜渐还是“不含糊”。

“现在谁还没有睡觉?报床号。”“1”、“2”、“3”、“4”……“好,大家都没睡,我们现在来讨论下班里最帅的前五名男生和最可爱的前五名男生,星期一到班里宣布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舍长杜渐的带领下,宿舍卧谈会再次利用周五晚上老师管理不严的机会“隆重”召开了。

8.八年级上语文考试题 篇八

1. 阅读微型语段,回答(1)—(4)题。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liàn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gài是不行的。(选自课文《端午的鸭蛋》)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A.东_______B.子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A.liàn[ ]囊B.大gài[]

(3)请在田字格内写出两个与“囊萤映雪”词义相近的成语。

(4)请谈谈你了解了“囊萤映雪”这一典故后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忆课文有关知识,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

C.萧乾的《吆喝》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D.冯骥才的《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3. 请在下面语段的“□”内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歌会酬和的方式。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选自《云南的歌会》)

4. 某理发店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然后根据这一职业的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补全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意旨相通。

我爱读书,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诗句,并指出它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四个句子中,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沙场秋点兵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闲来垂钓碧溪上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小明和萧军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传统文化;萧军则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9—11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9.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段用了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段的场面描写在写作方面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12—18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2. 依次填入文中“□”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绕灌扔抵B.绕装丢顶

C.缠装扔顶D.缠灌丢抵

1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

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既然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

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

16. 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选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对过端午节,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美文《坐歌堂》,回答19—24题。

坐歌堂

张喜洋

在川西北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桌酒席,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的传统菜,像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这些菜都是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弥漫着四川特有的咸菜香。土制的高粱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婚庆气氛格外热烈。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一放,两边都摆上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陪伴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开场时有个规矩: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后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因此,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已开始唱了起来。歌唱者不分男女,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得到的掌声就最多。歌曲类型不限,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可以通宵达旦,乡亲们越是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就越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并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的演唱会。

还记得当年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长大成人后,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参加“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

19.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坐歌堂”开始的时候,大家合唱《东方红》,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结尾写奶奶唱情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孩提时代的我,为什么“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男女老少合唱《东方红》的时候,作者说“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这样写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单元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到民间去采风”的活动,请把你“采撷”到的“风”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作文(1) 题目:我家乡的__________节

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要体现出家乡过这个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陶行知认为“健康先健心”。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1)A. j€靚B. ju€鄋(2)A.练B.概(3)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写出两个即可) (4)略。2. D3. 见景生情 互嘲互赞4.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明经过理发后人就会变得美丽,另一方面暗指重新开始。这一广告语指出了理发的作用,强调了理发的必要性,获得了形式美、意境美的效果。对联:换新颜从头开始,改旧貌以剪收场。5.略。 6.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 7. C 8.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1)示例:①我认为应该保护。因为“信天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之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我认为不需要保护。因为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信天游”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被自然淘汰。(2)略。

二、9. 山路漫歌10. 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动人的场景,使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与山鸟的鸣唱相应和,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11.示例: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12.D13.风俗有: 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午饭要吃“十二红”。心理与追求:避邪祛灾,祈福吉利、美食健体、喜庆红火。14.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15. B16. 从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使家乡风俗更显淳朴,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17. 流露出对淳朴欢乐的童年生活、对丰富奇妙的家乡习俗的怀念之情。18. 略。19. 排比;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婚庆的热闹气氛。20.不但营造出“坐歌堂”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感激之情。21. 将文章情节推向高潮,增添了文章的情味。22. 因为“坐歌堂”表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参加合唱的人员多,歌声高,热情饱满。24. 示例:贴春联;闹花灯;吃年夜饭。

上一篇:人力资源人员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下一篇:行政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