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2024-06-1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17篇)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一

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巴中市恩阳区义兴小学

杨芙蓉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网络多种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优化学生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改革创新 整合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笔者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已有26年了,而且前20年都是在村校任教,一直担任小学中、低段复式班教学。过去的年代里,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均是“教师板书,学生抄写”、“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死记硬背等枯燥无味的方法,极大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来,随着教育的投入加大、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数字教育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更是给农村教育增添了活力,让农村教师和学生进入了一片新的教学天地。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一人要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节课有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五壮士的精神品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人们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口、耳、舌、鼻等)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特别是眼、耳、脑的学习功能,增加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变化, 而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对于仿生学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雷达吗?雷达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雷达就像铁锅,有的说电视天线…...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雷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 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一部优秀的教学影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些正面效果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影片,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其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被影片中雨来的机智勇敢,为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深深的感动了。当看到雨来被敌人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时,学生流泪了,握紧了拳头。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反应非常激烈,连平时不爱听讲、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且振振有词,有理有据。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多次适时地用多媒体播放替代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 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我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利用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录音,再配以精美的课文图片,同时出现文字,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反复让学生听读,跟读,比读,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课文内容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三、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农村条件有限,学生不能上网查找资料。在课后,我利用网络查找了课外补充材料,打印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让学生阅读欣赏。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

1.继续搜集有关森林被破坏的信息,举行“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活动。2.写一些保护好森林资源的标语。3.搜集森林原貌和森林被砍伐后的图画。4.创作或填写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的歌曲。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有机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 , 适宜、适量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目标,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教育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 茅育青.现代教育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

[3]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反思--《文教资料》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应用方法

信息技术在口语教学中的渗透是对传统口语教学模式的有力冲击,全新的信息化口语教学方式是当前高中口语教育的实施方向,同时也是高中英语教育面临的重大改革问题。在影像、声音和文字的交互作用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势必将推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朝着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是高中英语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与口语教学的结合不仅表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更从教学手段方面实现了对口语教学模式的更新,这是口语教学基本教育思想的革新。对于口语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有着特殊的功能与特性,能够从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角度优化学生对于口语内容的感知,在交互式教学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其余口语训练模式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口语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对口语教学内容的管理与筛选来训练学生信息加工能力,这对于当前口语教育改革而言必然是重要的实施路径。由此不难分析,实现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需要建立在必要的教育观念指导原则之下,从根本上发挥口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资源功能,更好地实施信息化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英语口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还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密度及信息量方面,在有序的教学节奏中突破思维限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应用方法

1.演示型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的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潜力开发以及课堂教学环境营造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它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可表现为演示型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两种方式。演示型教学方面,借助演示文稿的表现方式将口语教学的相关材料和范例通过多媒体方式演绎,这对于教师口语内容的讲解是重要的补充。在视听和读写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中,整个口语教学势必是积极主动的,生动形象的口语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官体验,这对于口语教学重难点突破也极为有利。网络辅助教学方面,是建立在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被划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两个范畴,现阶段不少学生正积极构建校园网以便于学生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的下载,这对于口语交互式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MICASE、SEC和ICE-EA是几个较为著名的口语语料库,这对于高中英语口语实施而言是全新的发展路径。

2.虚拟网络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所谓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对现实情境的仿真模拟操作,以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感知,这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自我口语表达能力。生动可感的Cyberspace语言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现实情景内容的模拟,这对于口语教学组织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可针对某一项口语学习任务展开反复的情境模拟,不受时空的限制,突破了语言环境的阻碍,进而更好地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毋庸置疑,这一新颖的口语教学模式是传统口语教学方法所不可比拟的,现阶段口语远程教学和影视字幕教学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式。

3.信息化英语口语教学体系的构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需要建立在建构主义指导的基本原则之下,通过对口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来构建自主学习的口语环境,促进人机对话训练的有效实施。信息化英语口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课程设置方面实现了对现有口语教学模式的更新与补充,除此之外,口语测评及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袋的建立也是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对学生电子档案的管理能够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全面掌握,了解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作出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学生在面对各种学习资源时很难时刻保持足够理性的意识,缺少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在学生独立进行口语信息化学习时就不免会产生一些阻碍,甚至还会造成对口语学习的负面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引导与良性干预,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其中有效资源的筛选。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31-01

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但是如何能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呢?

一、运用媒体与教学的结合,营造教学环境

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景创设、启动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从而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概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首先体现在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课程目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数学课程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评价中,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在针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中相应地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改进现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发挥其优势,完成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做到的事,通过发挥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交互便捷的特点,发掘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瑞典数学教育家皮·波曼在《未来的数学教与学》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学”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未来的“教”应是以现代的理论为指导的教,而不是凭感觉和经验方式的教,适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强调实践、操作和研究行为,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注重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的“活动式教学”得以实现。

二、运用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变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同学们做黄花 25朵,紫花 l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做了紅花多少朵?”做这道两步应用题时,它的重难点是如何找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本领,笔者就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首先在读题这环节,当读到做黄花25朵,紫花 l8朵,或者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时,分别在他们各自相应的部分闪动,并通过移动文字,再出现线段图,把对文字的理解转化为对线段图的理解,这样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用线段图来帮助理解,学生很快地就能找出中间问题,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教学过程。其次,为了缩小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各种变式进行教学。如:将原题的第三个已知条件改为“多3朵”或“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总数的2倍”,学生有了前面线段图分析做基础,便很快地掌握了找中间问题的方法,在思维上也有所跳跃。可见,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的较扎实,教学效果好。

三、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对“统计图表”的教学,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以下问题:(1)先在网上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2)利用软件 Excel来设计一张统计表来表达所收集到的数据;(3)根据表中的数据来选择设计不同的统计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题材,上课时笔者注意观察每个学生搜集的材料和他们的活动过程,及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请他们作自我介绍,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探讨,这样做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四、运用媒体改变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督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多媒体在其中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四

单位:吉林省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张晶

邮编:133600

电话:***

内容摘要:将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就能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初步地讨论与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于是许多老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整合后,就可以结合教材,挖掘教材,利用和制作教学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就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一.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特别是对生性好动,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绚丽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可爱的卡通形象,常常如磁铁般,吸引了好动活泼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反应快,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新鲜感和模仿能力较强,记忆力好,听力灵敏。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英语教学中扣住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运用电教媒体虚拟语境,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对话情景中上,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1.选用录音媒体,营造学习氛围

录音机是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多、操作最方便又容易控制的电教媒体,它能够提供真正的交际语言范例,能够表现各种噪音背景中的言语,能表现各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人们的口语特点等等。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边听边唱边表演,或欣赏配乐英文小诗、童话、短片寓言等,营造愉快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知识时,让学生边看投影、幻灯片边听录音,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朗读、抑扬的语流,能感染学生,诱发学习欲望。在进行课堂教学反馈时,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录音内容播放出来,让学生边听边做题,或听写,或判断正误,或回答问题,或听录音进行表演。还可布置学生在家录音,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全班学生进行批改,等等。在英语教学诸环节中,恰当运用录音机媒体,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

2.运用幻灯、投影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境

在利用幻灯、投影媒体时,一般要伴随录音或教师的讲解。教师一边放映画面,一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诱导和讲解,通过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言知识。同时在利用幻灯创设情境时,还可运用增减和遮掩的办法,逐次显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被遮盖住的画面产生感知的欲望,保持对放映内容的新鲜感或利用活动式投影片来表现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在逼真的表象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和想象,进而进行表达。

3.运用电视录像,创设逼真的言语交际情境

电视录像以声、画结合的动态方式传递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交际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听力理解与记忆。教师运用适当的演播方式,如无声观看、只听不看、定格观看、创设信息沟等方法,再配合其他教学活动(小组讨论、选择问答、角色扮演、再创表演等),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二.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听力的培养。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外语教学活动中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网络教学以其自身存储大量信息和语言材料的优势,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听创造出了无可比拟的条件。而且网络教学还可以利用图画、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景,以视助听,有利于提高理解力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听力,有时用录音机播放录音磁带,也有时利用网上听力练习材料,利用网上听力材料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进度,听不懂的可以反复再听,不会影响他人的进度;可以看到听力材料的原文,以便学生自我检查;可以立即判断对错,及时纠正错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练习。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的标准的发音,而且利用FLASH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提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看动画,学英语》网站提供的英语小故事,生动有趣,学生非常喜欢边听边看,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对话或文章内容,提高了听力水平。

三.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的培养。

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

1.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学习。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如在自学单词和课文对话时,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可以通过按呼叫键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2.小组间的协作学习。即小组和小组,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在情景对话的操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至4人组成的小组,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个主题。比如,在完成主题为Go to the Zoo时,根据多媒体软件创设的情景,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或两个角色,互相帮助,最后通过小组的协同合作完成情景对话,共同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有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和协作精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思想和能力。

四.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的创新性并不是要求完全不同于他人,而是能够在所学的知识范围内创造性的组合运用,产生出优于基本要求的效果。在网络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范例给学生以参考,要求他们在范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自编自演小对话、小短剧,做小记者采访老师、学生、来宾等,在整个过程中我进行了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这样,同样的范例,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见解,编演出来的对话、短剧,采访的问题却各有不同,不被教师的思维框死,不被教材框死,这就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的表现。

1.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或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编故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

2.众所周知,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多媒体教学软件基本上是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

化,信息采集途径均匀化,摆脱了传统教学在同一时间内过份倚重单一认知方式的弊端,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学习时,往往是在同时调用几种认知途径,这样就使大脑的信息刺激更加强烈,知识的认知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使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把握师生之间的二元主体关系,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软件进行组合、置换,因地制宜地制作相应的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充分挖掘软件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对软件进行操作,使知识信息的摄入以最佳的合成方式来实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积极性去建构自己独特的知识认知模型,从而使知识的认知方式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五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一起,能促进两者之间的整合,在改变着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高效的学习,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不仅没有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反而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期望能促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研究思考

前言:就高中数学教学来说,由于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等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困难。所以想要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连贯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且就目前的教学上来看,一些学校与教师之间并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样即便是进行了改革,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由于受到自身专业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这样所制作出的课件过于花哨,实际内容却并没有多少,这样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一)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从数学知识自身上来讲,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且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在丰富信息量的基础上,将过于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少,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数量又比较多,这样教师就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能以图片、文字与视频资料等信息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让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这样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依据[2]。

(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内容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得到了普及,这样学生就能随时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且随着网络的变化,大量的信息开始影响着学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在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措施

(一)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其实,所谓的教学情境其实就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并利用这一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理,这样才能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并能够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如学生在学习椭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构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并将椭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怎样利用与椭圆相关的知识来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有效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由于数学知识中包含了大量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完全掌握数学知识。但是由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有限的。所以常常出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是一知半解的,在这种情况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热情,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对于此种情况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资料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掌握好数学知识[3]。

(三)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一知识感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兴趣饱满的过程中,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能够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于抽象与繁琐的数学知识常常会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且在这种心理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就对于数学就会产生出厌烦的心理。而在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信息技术能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从中探寻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此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受益者与发现者。

结语: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解脱出来,从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过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六

教师资格政策解读: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

息技术

来源:宁夏教师招聘网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是工程实施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意见》提出四项措施,推动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这也是此项工程的亮点和创新点。一是通过标准引领教师学习和应用。在制订标准时,我们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分类研制,为教师提供案例式、可操作性的建议,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二是强化培训过程的学用结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使广大教师能够立足岗位,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三是能力测评推动教师学习和应用。建立网络测评系统,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能力水平,明确不足,查漏补缺,以评促学、以评促用。四是建立机制推动教师主动应用。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管理挂钩,将其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还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切实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宁夏中公教师考试网微博(http://weibo.com/nxjsks)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nx.zgjsks.com)

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七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械教学,多媒体,合理应用

机械学习与教学牵涉到很多的理论知识和图表结构, 内容较多, 知识较为复杂, 难度系数较高, 目前很多的学生普遍对机械课程望而却步, 学习兴趣不浓, 这极大地降低了机械课堂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及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得机械课堂难以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机械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更新,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媒体被引入到机械的教学之中, 使得机械教学内容能以最便捷、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这种教学媒介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一、多维度呈现教学内容, 扮靓机械课堂

在传统的黑板授课过程中, 机械教学无法实现对数与形的生动、形象地有机结合, 大多都是机械教师的讲述, 而这样就有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机械图形的布局, 甚至听不懂, 因此, 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信息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声图并茂的展示给学生, 吸引他们的兴趣, 进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机械课堂。如在讲解发动机的分类时, 区分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有些困难, 只靠教师讲解, 学生聆听, 根本没有一定的知识结构, 很难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这是可以构建情景, 播放视频和图片, 让学生观察, 认识到把曲轴转两圈 (7200) , 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而把曲轴转一圈 (3600) , 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 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二、合理利用教学媒介, 抓好教学难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 学生学习兴趣的迁移, 目前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破和解决机械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讲授新课时, 对教学重难点, 特别是抽象化的复杂问题, 学生是不易理解和掌握。而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利用自身具有文字、图片、作图、动画、声音等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媒体信息同步进行的优点, 在多媒体的屏幕上现实机械教学的实验过程, 操作、知识图像结构和图画结构, 让学生清晰掌握知识结构, 简单了解教学过程, 轻松掌握学习内容。运用课件既能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又能延伸机械学习的知识点, 使其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 多样化, 趣味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运用到机械课的教学中, 可帮助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 对比, 把机械教学中比较繁琐的知识和内容, 通过多媒体就可以使其知识点容易理解, 这样教学的重难点就比较好解决了, 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采用清晰化的思路, 总结课堂内容

一堂高效成功的机械课堂, 不是仅仅几个知识点的学习, 而是整堂课知识的有效整合及相关知识的总结, 有效实现学生所学知识能有联系性、结构性和完整性。在一堂课, 新课结束后, 老师就可以用PPT在最后来个本堂所学新知识和以往所学知识联系性的展示, 通过清晰的讲解, 再一次强调本堂课的知识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这样就更容易加深学生的有效理解, 达到机械课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四、培养思维能力

中职院校, 学习机械的学生一般素养参差不齐, 知识底蕴不高, 由于他们刚刚接触到一些抽象的接卸图形和检修概念, 这些暂时还不易理解。这时, 如果机械课堂能运用媒体信息技术手段, 充分挖掘教材, 全方位多角度的从新的视角去传授知识和学习领会, 这就会有利于学生丰富表象, 引发联想, 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 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而突破思维障碍。社会的发展新要求机械课堂要体现以机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其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就是题中之意。机械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方面建立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 拓宽学习, 实现动脑与动手的有机结合, 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

开展信息技术与中职机械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之一, 也是实现优质、高效的机械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 借助多媒体授课, 可以实现人——人、机——人互动的教学学习系统, 实现高效的数字教学,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大宝.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职院校机械制图课堂的应用研究[J].大观周刊.2012 (02) .

8.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有效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充分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创设了一个“小超市”的情景,用多媒体展现一个摆满了吃的、用的、玩的等各种各样的商品的小超市,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商品上的标价牌动手点击购买商品。“如果你现在要购买一个价值15元的铅笔盒,你怎样付钱给售货员?”学生就可点击屏幕一边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钱付正确则购得铅笔盒。同学们在“超市”里购物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可见用信息技术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油然而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化枯燥为趣味,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愉悦感,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

二、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认识时分的进率1时=60分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1时=60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不想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将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这个老故事,把两个小动物请到钟面上,课件先演示乌龟和兔子在钟面上赛跑,让学生观察它们分别跑了多远?(乌龟跑了一个大格,兔子跑了一圈)然后演示乌龟和兔子变成了时针和分针,再演示时针和分针的比赛,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发现了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了1圈。它们是同时开始跑的,同时停下来的,从而得1时=60分的结论。通过课件的生动演示,赋予了1时=60分的新内涵,使教学重难点在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例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当被除数十位除以除数后,还有余数的情况,如何进行下一步计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利用情景让学生理解算理,我采用了flash进行演示,当小猴对整篮的桃子没办法再平均分时,需要整篮的桃子倒出,变成一个一个的桃子,再进行平均分。通过这样的情景演示,孩子们能更深刻的理解到竖式计算中十位上的余数需要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变成几个一,再继续除以除数的算理。可见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中能有效强化重点,分解难点,让学生学有余力,大大提高了数学课的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需要,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良好的素材。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轻松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等等。

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拼出美丽的图画”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探究的小组,让每个组里的同学大胆地进行创造性地拼摆活动,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到视频展示仪上交流。在拼摆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思维空前活跃,互相启发,创新意识得以增强,结果竟然有了30多种拼法,有的像机器人、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汽车、有的像路标……。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新的不同结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感到教材中练习多,课时少。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简化教学程度,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思维灵活性训练、巩固性练习、阶段性复习和总复习,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这种教学活动,要求节奏快,容量大,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对这种要求是很难实现的,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借助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更加有效,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龙门书局出版).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3] 余胜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人民教育》.

9.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篇九

关键词: 英语 教学 信息 技术

文摘: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是英语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利用它来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实践;另一方面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英语教育即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随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前景。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利用它来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实践;另一方面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以计算机为“教材”,搭建英语的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英语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英语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信息技术与英文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内容与形式,使英语教材更容易吸纳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信息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英语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英语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

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英语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1、离心发散拓展式。这是以课内英语教材为中心,抓住焦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英语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英语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英语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2、向心聚敛呼应式。这是引导学生以网上英语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网上英语实践,丰富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英语资源向学生的英语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英语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博大的英语教育。

二、以计算机为“课堂”,拓展英语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一体化,必然打破传统英语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英语教育带入到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时间上,在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将是无限的宽泛。在这个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高度一体化的天地中,课堂将是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1、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传统英语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极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一体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和实践,运用语言去交流和勾通。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英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际等英语学习与实践活动,真是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2、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传统英语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师是师,生是生,泾渭分明。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一体化以后,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英语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英语老师甚至其他非英语老师的远程英语教育,在这样的英语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英语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英文知识传授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英语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语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英语课堂里,教与学不断交互和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课堂中每个主体英语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以计算机为“工具”,优化英语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和英语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英语学习方式的革新。而且也只有学习方式的不断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不断一体化的英语学习情境,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形成丰厚的英语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作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必须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面对陌生领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研究性学习”也正是现代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2、作为“学科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传统学科课程之间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互相割裂、互相独立的弊病已引起高度关注,软化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一体化,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英语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作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变化极其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一体化,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

四、以计算机为“手段”,革新英语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网络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而且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了一种理想的网络教学环境。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利用它来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实践;另一方面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的传递与交流、学习评价的传递与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活动,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方式。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共同进步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交互性学习”的必然结果。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使英语课堂更加活泼有效。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是英语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进程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英语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而日益加快,展现出其特具的魅力,把英语教育带入一个划时代的世纪。

参考书目:

章兼中 《小学英语教育》

10.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就是以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英语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英语概念、规律,复杂实际应用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相融洽,学生眼耳手脑的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再加上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达到了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具有生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具体化。使复杂的英语单词记忆过程能够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英语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为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依据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这一新的教学结构去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切入点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兴趣—自主学习—创造”的教学模式,即:激发兴趣、自主实践、创造迁移。教学过程要经历“观察”和“思维”两大基本层次,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

1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电教信息技术  应用优势  具体应用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电教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生动形象,具有信息量大、趣味性高和效率高等特征,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够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了传统教学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掌握必要的电教信息技术,使之与小学英语课程相整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一、电教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完全成熟,自制能力较差,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是知识的灌输,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学生可以保持听讲十分钟、十五分钟,但能坚持整整一节课的为数不多。将小学英语教学和电教信息技术整合,利用电教信息声文并茂的特点,将英语字母、单词、句子甚至对话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不仅增强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英语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科目,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方式难免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理解全面到位。有了电教信息的帮助,运用多种资料呈现形式,使教学资料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可以突破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改变即使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状况,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电教信息辅助教学,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之间还可以互相欣赏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了资源共享,这对于培训年轻教师、培养优秀师资、提高教学效率也是相当有利的。

二、电教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对症下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会导致不认真听讲,甚至搞小动作,这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授课和其他同学听课,整个课堂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会带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有效教学素材,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为一系列后续学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将教材上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动画、声音、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讲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出各种交通工具,同时附有一张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图片,并为每种交通工具标上名称,Car、Taix、Bus等等。如此贴近生活的课堂会带给学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2.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难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费时费力。利用电教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制成生动、活泼的视听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示教材中的难点内容,使学生直观感受,从而降低难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难点,优化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数据库、网络资料库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表达天气情况的句型时,可以先通过大屏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整体的认识,然后用不同的天气图片引导学生使用句型,经过反复练习It will snow. It will be sunny.就可以熟练运用了。在学习各种衣服名称时,可以把单词所对应的事物制成课件,教师可以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多加练习,Where's my dress? It's on the bed.反复几次,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掌握了。

3.设立新颖的评价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1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十二

下面, 笔者就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实验教学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性工具贯穿整个物理实验教学过程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有时会需要一些引入的文字内容和图片, 而在45分钟内, 如果仍采用传统口授式教学, 则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而且内容枯燥、空洞,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减弱。这时候, 若采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 就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高效地使用课堂时间。例如, 在学习“楞次定律”时, 教师除从电磁感应得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实验以外, 还需要补充许多课外的例子, 同时补充一些课堂练习, 内容很多;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显示工具后, 就可以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往往会有实验过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出物理公式的时候, 如果教师运用常规方法进行黑板演算, 既容易出错, 又浪费时间, 这时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算工具和数据处理工具。例如, 在讲授波动方程时, 在讨论了平面简谐振动的方程后, 为了避免课堂抽象和乏味, 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编辑公式处理已得数据, 然后轻松地运用几何画板画出函数的图像。这样既直观又生动形象, 学生也容易掌握。

在一些已经建成校园网和已联入国际互联网的学校, 教师已不再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唯一知识源, 学生通过访问网络上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 通过参加BBS、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教师由知识的传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 对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其他相关实验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资料收集、交流、讨论, 这样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又可及时借鉴他人的意见, 让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融合的交流工具。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要求学生进行的“家庭小实验”和“学生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收集尽可能多的知识作为自己探究实验的准备。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时候就更是担当了学生助手的重要角色。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实验录像和Flash视频, 以及一些进行实验所必需的物质参考数据, 做到心中有数, 在试验过后还能结合自己的实验与资料进行比照, 归纳不同点, 反思, 最后得出结论。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辅助工具。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疲劳, 一堂课下来, 学生只感觉看了几个实验, 做了几个实验, 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 应该对学生情况详细了解, 掌握他们的已有知识面,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物理与实验相关的生活与社会背景资料, 激发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结合浮力的实验, 播放氢气球、热气球的充气与上升, 死海中游泳, 轮船、潜艇、飞艇、航空母舰的录像;针对温度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 播放热风干机的录像;针对液体能够传播声音的实验, 播放水上芭蕾运动员表演的录像;针对回声现象, 播放面对大山或墙壁喊叫、如天坛公园回音壁、测海底深度的录像;针对惯性现象, 播放汽车飞越断桥、汽车相撞的录像;针对增大摩擦力的实验, 播放生产中张紧皮带轮的操作、汽车刹车片、滚珠轴承构造与运转的录像等。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 贴近学生生活, 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理, 更能对物理实验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反馈和评价的有效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反馈研究已经证明, 反馈能改进学习, 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利用计算机储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 这样可以对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作出即时判断, 以矫正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探究问题情境, 指导学生独立地上网学习, 查看相关内容, 以扩充教学知识, 使其视野开阔, 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 及时解答,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查找学习障碍, 逐步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处理学习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果的评价, 不应当只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 还应该包含学生学习态度、方法、学习适应性等这些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潜能评价。要把学业成就和能力等同起来。这里所提的能力是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及发展能力。发展能力主要指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 只有这一类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才能使学生适应如今的信息社会的需要,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或者说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明显和重要。因此, 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学业成就的评价, 还要尽量做到重视学生发展能力的评价, 以促使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 引导教师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 也会使学生自身注重学习的方法。

总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大势所趋, 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是每一个物理教学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索出一种适合教学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1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十三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司负责人在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这次小学英语的开设,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要把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司负责人在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这次小学英语的开设,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要把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司李连宁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面向未来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人脑+电脑+网络。”(注:《钱学森教授的科学预见》(《黑龙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研究》2001.4.))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在教学实践中,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于月确立了“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期限为两年,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现代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言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注: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

14.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篇十四

肖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新主流。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在学校教育中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培养出会学习,善思维,勇于创新的外语人才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作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突破口,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创新

一.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英语学科属于文科中较为复杂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的特点导致在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依赖性更强、更迫切。一般来说,语言能力的学习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听、说、读、写和译。而每个环节的语言学习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适宜的气氛是语言课的一大特点。而中国人学习外语所欠缺的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用特定的词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学所走过的道路是从录音带,录像机,VCD教学光盘,计算机制作课件和使用电子读物,它们无一不是想把声像材料应用到课堂,创设适当的语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好所学的知识。

把现代信息技术用于英语课堂,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直观形式,有效传递大量信息,综合训练各项语言技能,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图、文、声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英语教学时,给学生一个广阔视觉的空间,刺激学生敏感的视觉神经,令学生专注、留神,认真观察细节,对所提供的教学材料的理解力增强,有助于机械性和意义性的教学活动的展开。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很重要也很必要。

二、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生动有趣,实用性强,知识新等很多优点,对英语教学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刻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计算机的应用,将会弥补这些不足。

1、利用磁性存储介质存贮听力材料。移动硬盘、优盘等存储介质具有容量大、携带方便、容易保存、复制快捷等诸多优点。拇指大小的优盘可存贮相当于几十盘录音带的内容。在硬盘、优盘上进行资料复制也比录音带的复制容易的多,轻轻一击,则复制完毕。并且,软件及网络听力资源丰富,选择空间大大增大。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这种方式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找到而重复听。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

3、选择地道的英语听力软件。传统的听力教学,尤其是教师本身的英语授课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应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说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计算机和网络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真实的空间。

1、网上交谈。一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外国人交谈。现在从全国范围看,中学聘请外籍教师的还是少数。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沟通。而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和国外说英语人士直接交谈。这种网上交谈与国际长途电话相比,费用较低,选择的余地也较大。因而,不出家门和校门,学生便很容易地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情感。并且,不是面对面的交谈,可以省却学生的羞涩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去说。二是通过国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国内说英语人士交流。国内网民人数与日俱增,中间不乏精通英语人士。因而学生和他们交流就更容易,交谈话题更多。三是通过校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教师、同学自由对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各自的语言水平和爱好,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和交谈对象。

2、人机对话。学生可以选取一些软件来自主地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表达。学生可对着话筒模仿计算机所播放内容,计算机可以对此进行反馈,发出一些诸如:“Very good”、“Excellent”之类的声音,用以激励学生。因而学生就会愿学、乐学,说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多年来,许多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理论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虽已取得

一些成果,但总体效果还不够理想。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会使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1、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英语课文教学质量。

CAI即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因此,它愈来愈受到欢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研究教材 → 课件制作 → 课堂实践 → 课后改善

根据这四个步骤,教师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材上课文的教学质量。

2、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问题。例如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呆板等问题。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所选择的材料难度较低,趣味性强,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并且对于阅读结果不划分等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后,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时调整阅读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欣赏水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

传统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就一情景写作;或对课文改写;或写英文日记。这些做法都较死板。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高中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1、利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所感而写。并且,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用法和句型及语法项目后,逐步地进行写作训练。

2、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结论

在语言学习当中,学习手段的选择会影响语言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特性,弥补英语常规学习的不足,这无疑将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现代教育面临着一次深层次的变革。作为英语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变革,并且能够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担当时代的开拓者,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十五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这一过程推动着教育的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行深刻的学习与认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使教学形式更多样、形象、生动,并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得以揭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得以展示,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实施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这样就能引发学生极高的兴趣,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强化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善于利用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这样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途径。

1.利用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激发学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让学生主动学习 ,那么利用好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案例1: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好多动物图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一部分猜一猜它们是谁。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方法,引出从前面、后面、侧面来观察物体,并得出结论: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动画演示的功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展现动物的图片,从而引入课题,使低年级学生对所学新知识更感兴趣,同时使学生有效地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和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迅速建立联系,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得出数学结论,学会自主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 ,深入理解 ,突破重难点 。

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传统教学方式又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适当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可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3]。

案例2: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换币环节。首先播放一段录像:父亲节快到了,小红想给爸爸一个惊喜,悄悄地和妈妈商量,准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爸爸买一件礼物。她把自己攒的硬币都拿出来数了数:1元的有10个,1角的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红就找妈妈帮忙想想办法。妈妈说这好办,我们换一换就可以了。妈妈收了小红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红3张1元钱;妈妈再收了小红的10个2元硬币,给了一张10元纸币的给小红。小红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红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 小红拿10个1元的硬币换1张10元的纸币亏不亏? 为什么? ”请各小组讨论操作讨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10个1元是10元”[4]。

这样,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让学生学习,不但学生感兴趣,更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生也容易掌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3.利 用信息技术 ,复习小结 ,揭示本质 。

小结是对知识的回顾、总结、巩固和提高,加深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信息技术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小结。教师可以在电脑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关于课堂小结的音像资料,动画飞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享受,使学生在惊喜、兴奋中加深印象,体会重难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以便用于学生练习,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案例3: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后,要求学生能够联系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厘米和米, 并对长度单位有系统的认知,让学生在整体上知道到底是谁更长,具体大概有多长。上这节课时,可以制作一个课件:在屏幕上同时展示出四个单位的直观长短, 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的长短对比图,学生一看就很清楚了,同时对这四个长度单位有了直观形象的认知。

这样既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便于学生比较、区别,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更突出了复习的重难点,达到了巩固提高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充分整合它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使两者相互促进,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全面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摘要: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等。然而如何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更多样、形象、生动,并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得以揭示,数学思维的形成得以展示,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M].

[2]张海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2.6.

[3]张海燕.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03:154.

1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十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数学教学全过程,改变数学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运用新颖有趣的课题导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教学“时、分”“24时记时法”“元、角、分”等内容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再现生活。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用摄像机摄取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畫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发言积极,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二、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理解和利用他人的思维成果,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反馈过程中,能利用信息技术使得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课堂教学必将更生动,整个反馈过程必将更流畅,同时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选择地再现所需学习的内容,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容易接受。而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会越清晰。

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这三个概念,先显示一条蓝色线条,并向两边延长,使学生认识:直线是无限延长的,直线没有端点;接着在直线上出现两个红色的点,两点之间一段变成红色并移下来,使学生认识到: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的;再显示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并显示手电筒和太阳发射光线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是无限长的,从一点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引出无数条射线。由于学生亲眼看到了这些动画,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对抽象的无限延伸性也就理解得更加清楚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又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有限与无限,往往就是数学课的重点与难点。

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学生们经常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我们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利用媒体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以其较强的刺激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了解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可以在电脑上设计为把两者速度相对应的线段移动至一处,用两者的速度和去度量总路程,从而得出所用时间与相遇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形象地把相遇问题转换成一般的行程应用题,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还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如:讲解“长方体特征”时,先在屏幕上通过电脑动画演示“面、棱、点”,使学生看到: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然后通过观察动画,使学生看到长方体框架中三组相对棱的长度分别相等,三组相对的面分别相等。由于运用了信息技术,使原来的实物教具中不易展示的部分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知识。

实践表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参考文献:

[1]赵大悌,赵小刚.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

[2]安宝生.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

[3]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

1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篇十七

马丽娜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44)

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信息时代主要载体和工具的计算机,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文从四个方面研究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部分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综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三种模式;第三部分叙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第四部分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时应避免的三个误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任重而道远,是21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这路。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应用

中国古代科学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闻名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到了17世纪,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人的封建保守和民族创新意识不强是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更为强烈,为了赢得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各国都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育教学技术发生了根本改变,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国的课程改革应尽快跟上时代步伐。

1.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被科学和技术支配的社会里,生活的情景变得极其复杂,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打破传统科学的界限,多学科知识的共同参与。当今的科学技术不仅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相互交叉,而且与人文和社会科学也紧密联系,不仅在理论上不断的创新,而且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课程的教学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还要让他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主动且自主的学习,注意提高在直接参与与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实际问题作出决策及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既可以真实的模拟宏观和微观世界,又可以缩短或延长事物变化的过程,还可以代替危险或昂贵的实验和创建探究发现的学习环境。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把学科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大量讲解和叙述事实、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把枯燥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变成了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把简单的事实罗列变成了丰富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在丰富多彩和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快地记住大量的事实知识,还能够使自己领悟到适应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增强公民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2.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三种模式 2.1演示性教学模式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等制作或选择符合需要的课件或资源,并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教学内容,方便教师更有效的进行教学。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应用模式中,教师完全控制教学过程,学生和接受学习,信息技术被用来强化传统的课堂教学。2.2探究性学习模式

该模式具体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索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教学模式。2.3研究性学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自主控制学习过程,使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监督者和指导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了课堂和学科教学的界限,只要能够获取信息,学习就能发生。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信息,通过主动探索完成意义建构,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并创造、传递新的信息,所以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而存在的。

在这三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由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探索、主动研究不断发展的。在这三种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也不断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到师生互动学习过程的转化,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也不断增强;随着应用模式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也不断增多,对教学坏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

3.1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自行探究的乐趣。

首先,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行探究的乐趣。

观察是探究的开始,不会观察,探究也无法进行。三年级科学课程第一课就是“我看到了什么”,从儿童身边最熟悉的自然事物---大树,开始了学习活动。三年级学生年纪小,观察事物的特点是粗而不细,表面而不深入。我们可借助先进的现代媒体色彩鲜艳、画面清晰、音乐悦耳、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将森林、大树搬进课堂,“从看一棵大树到观察一棵大树,我们的活动就开始了”。借助多媒体“可大可小,并能定格”的优势,将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树皮、树杈、树枝、树叶、果实,甚至树干上的附着物定格、扩大,展示给学生观察,这样他们“看到了一颗真正的大树,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其乐无穷,真正尝到自行探究的乐趣。

其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已形成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思维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简单易用的优势,将美丽的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叶是怎样长在枝条上的,各种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叶片上,许多很细的“脉”„„,这显现的和隐蔽的部分都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整理、讨论、交流,通过像科学家那样的自行探究,自行获取有关叶子的知识。

3.2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能更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应用创新的欲望。

新一轮科学课程在编排上最大的特点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学习科学知识;在做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与道德问题。根据课改的需要,添置新的图书,加强图书馆建设;添置新的实验设备,加强各种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多媒体电脑教室;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室动手实验,到图书馆看书、查找资料,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信息,给学生“做”,提供充分的物质和理论保障。

如学习“水”(《科学》三年级上第4单元),让学生自行在实验室中观察“水”,动手做实验,采用多种方法认识各种各样的液体,学会比较水的多少,并从图书馆、互联网上进一步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严重缺水地区,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增强研究“水”的信息与决心。如学习第三单元“我们自己”(《科学》三年级上)时,我们仅让学生全面观察自己、猜猜我们是谁,是不够的,特别是学习“奇妙的指纹”,仅用眼睛来观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将孩子们的指纹一个个映到大屏幕上,他们才能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并通过查找、学习有关资料(书籍、因特网等)让学生去了解怎样利用指纹的特征,并将自己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这样才是“我做过了,我也理解了”。4.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避免的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课件一味追求趣味性,缺乏针对性,有哗众取宠之嫌。平时上教学论练习时,常会发现许多同学的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声效,花哨的好像幼教软件。当然,设计者的本意是想使课件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事与愿违,一些幼稚的画面或声音常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反而扰乱了课堂秩序,影响了教学效果。

误区之二:无原则的增大教学密度,令学生应接不暇。我们知道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可将声音、图像、动画集成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设计者的优化组织设计下,增大信息传播速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优点。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如果内容太多,进度太快,学生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往往又难以转移。如果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味加大教学密度,纵然图文声情并茂,学生却经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一道练习在屏幕上才显示几秒钟,就想让学生报出正确答案,操之过急;一段材料刚阅读一边,就指望学生能提取出关键信息,谈何容易!

误区之三:忽视师生情感交流,满堂都是“鼠标”教学。许多老师认为,进行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解放老师,告别黑板、粉笔,只需将鼠标轻轻一点,一切问题尽可迎刃而解。所以在不少多媒体教学中,可以看到教育几乎完全依赖鼠标,一堂课在“嗒嗒”声中开始,又在“嗒嗒”声中结束,这样倒是省却了板书板画的麻烦,节约了时间,看起来很潇洒。孰不知教育者已不自觉的放弃了主导作用,而沦为一名“播映者”;学生也变成了普通观众,失去其主体地位,少量的学生活动也因为缺乏情感交流而显得苍白无力。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科学课堂教学是科学教学与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蜂拥而至,都可能引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地把信息技术引进教学过程中去,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利用新的教育理论,发挥传统教学的优越性,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更加完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较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基[2001]17号(2001年6月7日颁布).【2】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75.【3】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16.【4】李葆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99-114.【5】马振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0问.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6】陈炳木,张剑平.多媒体课件设计.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7】赵琳.科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8】毕润成.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9】河南教育报社.<<科学>>三年级(上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Ma lina(Zhengzhou Teachers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上一篇: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全国13年10月自考 试题下一篇:小学9月一日国旗下精彩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