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教案

2024-07-24

走西口教案(精选4篇)

1.走西口教案 篇一

不走西口诗歌

翻过那座高高的山梁

男人就陷进了偌大的褶皱

黄土与时空相互妥协出的裂痕

断了血脉一样张开着口,任凭饥饿和干渴

不敢想象的微小

一粒砂子,甘愿任风赶着,路上一只羊朝他叫着

无边的沟壑、堵天的厚土

肤色越来越黑,太阳在一天一天地沉沦

反反复复念着自己的名字

一遍又一遍记下自己的身影

男人生最害怕忘记了自己

唱起了信天游,黄土地就会起起落落

听到了走西口,盘山的.小道

开始千回百转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听不见西口的风声,后生还是后生

九套弯里劈开水路的才可谓艄公

男人,要走出西口

窑洞前,西北风在晃动

吹咧了窗户,冰冻了木桶

女人暖着一个空洞洞的夜

出逃的心悬在星下

要走向哪里

此时黄河的水正波光淋淋

走西口呀

曾经的,西北汉子的魔咒

多少人,多少个世纪都束手无策的魔咒

熄灭灯,让女人惊颤的魔咒

切断了山,让男人绝望的魔咒

而今它已经寿终正寝了

2.走西口教案 篇二

《走西口》是中央电视台2009年的开年大戏。该剧讲述了民国初年, 一群为生活所迫的山西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电视剧上映之后, 得到了国人热烈的追捧, 仅仅从收视率来看, 《走西口》是非常成功的。

我们觉得, 《走西口》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故事结构跌宕起伏, 比较吸引人;二是几个人物塑造得很形象;三是人物台词朴实生动。

朴实和生动表面上是一对矛盾, 其实不然。朴实指的是表现手法平易自然, 很生活化, 而生动则是运用语言的效果。《走西口》虽然放弃了用方言语音表现地域特色的传统做法, 但是山西熟语却运用得很充分, 每一集从剧中人物口中都会吐露出许多熟语, 这些熟语总是能为塑造人物形象, 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提供帮助。下面是笔者边看边记录的一部分, 虽然不够全面, 但也颇能说明该剧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

二、歇后语的使用

首先, 在《走西口》里, 运用最多的就是歇后语。例如: (1) 糨子缸里煮秤砣——混蛋 (浑蛋)

(2) 带砸锅瓦锅里煮秤砣——混蛋加砸锅 (3) 下雨天打老婆——闲着也是闲着

(4) 老妈抱孩子——别人家的 (5) 蚯蚓上墙——腰杆不硬

(6) 十五里地的一棵庄稼——独门独苗 (7) 老母猪赶集——里里外外一张皮 (8) 疤瘌眼照镜子——自讨没趣

(9) 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

(10) 磨道上的驴——只知道听呵 (11) 新媳妇放屁——零揪

(12) 这年轻人真是油嗦子发白——短练 (13) 懒驴上磨——屎尿多

(14) 放屁嘣了脚后跟——巧劲儿 (15) 放屁打了脚后跟儿-----巧啦

(16) 摇钱树下埋死人——得了是聚宝盆 (17) 阔小姐开窑子——就是图乐

(18) 把我们老两口当萝卜干——晒起来了 (19) 田里的一根青苗——太嫩了

(20) 安上根尾巴他就个驴——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像谜面, 后一部分像谜底。剧中人物通常只说出前一部分, 本意却在后一部分, 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上歇后语的特点在于, 选取做谜面的都是山西当地常见的事物, 正因为常见, 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再者, 这些歇后语多是出自剧中没有多少文化的人物口中, 比如梁满囤、梁满囤他爹, 都是乡下种地出身的, 还有土匪刘一刀, 以及靠买官当上警察署长的吴玉昆, 等等。这些话虽然没有文化人说出来的语言文采斐然, 那么有“知识含量”, 但是语用效果却毫不失色。比如第 (1) (2) (13) (20) 形容梁满屯性格中的无赖、懒惰和倔强都很恰当, 话语本身与讲话人身份也非常符合。倘若换成文绉绉的话语, 反而会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俗话与固定语的使用

《走西口》语言运用特点的第二个方面是一些俗话。这些俗话当然并非是这部电视剧中所独用的, 我们在其他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常常见到。但是在这部剧中, 它们运用得却都很贴切:大多平实自然, 既符合人物性格, 也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 动静结合较好。例如:

(1) 小两口床头吵架床尾合 (2) 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

(3) 女怕娶 (嫁) 错郎, 男怕干错行 (4) 亲兄弟还明算帐 (算账) 呢

(5) 多个仇人多堵墙, 多个朋友多条路 (6) 宁赠一锭金, 不教一句春

(7) 狗肚里盛不了二两油

(8) 常言道, 一人不喝酒, 二人不赌钱 (9) 脚上的泡自己起的, 怨不得别人 (10) 狗行天下吃屎, 狼行天下吃肉

(11) 贪官离任, 刮地三尺 (12) 骂人不疼, 起誓不灵

(13) 人家骑马我骑驴, 回头还有一块地, 这叫比上

不足比下有余

(14) 鱼找鱼虾找虾, 乌龟专找癞蛤蟆 (15) 人无头不走, 鸟无头不飞

可以知道, 这些俗话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日渐积累形成的, 是经过岁月洗礼而淬炼出的语言精华。它们不仅句式简短, 而且语义丰富。虽然有的听来很“土”、很糙, 但却“话糙理不糙”, 能传达出深刻精辟的道理, 耐人寻味。同样, 这些俗话也都出自电视剧里那些底层人物之口, 是接受过教育的田青和豆花所说不出来的, 它们对于区分不同人物所在的社会地位、环境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听到这些话, 我们大略就可以想象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世和背景等信息。

电视剧中的熟语除了有以上那些固定的表达, 还有一些半固定的句子, 也非常有意思。比如:

(1) 把他能一碗清水看到底 (2) 我就不够那一撇一捺

(3) 把一身懒劲儿捋直了, 什么事干不成啊 (4) 卖牛皮你跟我, 那是太原离包头差远了 (5) 大胖小子抱鱼——年画, 你这叫什么话?

以上句子有的含蓄、有的形象, 各有风味。像第 (1) 句以清水比喻人性格透明, 第 (2) 句以笔画“一撇一捺”比喻“人”, 第 (3) 句配给抽象化的懒劲以具体化的动结式短语“捋直”, 第 (4) 句拿山西太原离包头的距离来比喻二人的差别, 第 (5) 句先是歇后语、接着用谐音拈连修辞格引出“话”来。这些表达不过是随手从身边选取一些事物来做底子, 但却最能体现平民修辞的精彩。

我们知道, 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 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 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以上这些话意义完整, 如果固定化下来了, 同样也可以认为是熟语的一部分。

四、结语

当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发现,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 也是体现人类自身身份的符号表征。以上所记的这些熟语, 既很好地扮演了在人物之间沟通的作用, 也很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各自身份。

3.走西口众生相 篇三

走西口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讨生活的”,另一类是“做买卖的”。讨生活的人,大部分移居蒙地成了农民;做买卖的就是当地人口中的“旅蒙商”,其中一部分人异军突起,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商帮团体——晋商。

当年,走西口的汉子们在杳无人烟的荒漠中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有些人春去秋回,有些人黑发去白发回,还有很多人一去不回。而在他们的故乡,还有一群痴情守望的妇女,在孤寂和贫困中坚守,日夜盼望着亲人回归,她们的忠烈和节孝,凝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文化符号:贞节牌坊……

走西口的成功典范成就纵横欧亚的传奇商帮

清康熙年间,康熙帝曾御驾亲征,讨伐“不服管教”的噶尔丹。军队深入漠北后,由于“其地不毛,间或无水,至瀚海等砂碛地方,运粮尤苦”,因此准许一些商人随军贸易。当时,有3位肩挑小贩幸运地取得了随军资格,他们3人资本不多,但一路上买卖公平,服务周到,因此生意做得很好,很多军人都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清军击溃噶尔丹叛军后,主力移驻大青山,军粮、物资的供应都需要从杀虎口往外运输,3位小贩便抓住机会,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吉盛堂”。挺过了创业初期的惨淡经营,他们的生意逐渐做大,在康熙末年,将商号改名为“大盛魁”。

这3位小贩,是来自山西太谷县的王相卿、来自祁县的史大学和张杰,而他们创立的“大盛魁”,后来成为清代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员工近万人,商队骆驼近两万头,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蒙古的王公贵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债务人。

“大盛魁”象征了走西口走出来的那个辉煌年代。据说在“大盛魁”的财神座前,一直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货箱、一块石头、一碗稀饭。这些物件,正是当初走西口的标配,记录了创始人历经苦难的创业历程。

江山代有才人出,“大盛魁”并不是唯一的成功者。“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讲述了另外一个走西口的成功典范。如今的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城市,但在康熙年间,这里仅是一个小村子,正如近代地理学家张相文在《塞北游记》中的记载:“闻康雍之间,包头汉民不过数家。”

乾隆元年(1736年)春天,祁县乔家堡村一个名叫乔贵发的贫苦农民,背上行李,毅然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他加入一支驼队,一路打杂,辗转来到内蒙古萨拉齐厅老官营村,随后在一家当铺当了伙计。辛苦奋斗了十来年,他有了点积蓄,便转到包头西脑包,开了一个草料铺,还兼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乾隆二十年(1755年)农业丰收,粮价低落,他大量买进黄豆,准备做豆腐,适逢豆价骤涨,豆腐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他一下子发了大财,便挂出了“广盛公”的牌子,后改为“复盛公”。随着包头的发展,“复盛公”规模扩大,生意蒸蒸日上,一个庞大的家族——乔家从此成长起来,成为晋商的又一个传奇。包头的商业发展,成就了乔家的商业霸主地位,而乔家“复字号”的壮大,反过来促进了包头的商业繁荣和城市进程,一个小村由此成为了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正是由此而来。

历史上,除了“大盛魁”、“复盛公”之外,还有“祥泰龙”、“壁光发”,以及被称为儒商的茶业世家——常家等,都是晋商的成功典范。数百年间,他们大多从默默无闻的引车卖浆者,逐渐发展成“非数十万不称富”的豪商巨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甚至纵横欧亚大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传奇商帮。

最初走西口的这些汉子,也许并没有想到日后会有如此辉煌的家业。他们当年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富裕的生活而背井离乡,用几代人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才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走出了一条条百年商路。

征程上的流浪者多少人消失在风沙中

以晋商为代表的一部分人,成功地实现了新生活的梦想,但他们毕竟只是极少数。当年许多走西口讨生活的百姓,大多在口外开荒种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苦苦挣扎也始终没能摆脱窘困的命运,甚至还有一些流浪者,早已迷失在荒漠里,在饥饿、疾病、匪患和野兽的多重折磨下,永远地消失在了苦难的征程上……

生于山西河曲县的作家燕治国,在自己的散文《河曲风情》中这样深情地回忆:“我家里几代人都走过口外,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在村口跪迎过爷爷的尸骨。走口外的人,若是病死他乡,棺木埋在沙子里,待到世道好些,棺木也轻了,再用牛车缓缓地送回口里来。棺头蒙红布,棺前装活公鸡,送灵的人一路喊着死者姓名,不断声地说‘回去哇,回去哇’……迎灵的则哭应道‘回来了,回来了’……”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找到更多平凡人在走西口路上的悲情细节。

nlc202309081852

晋西农民王狗子,家徒四壁,由于太穷,40岁了也娶不到老婆,最后决定与乡人结伴去口外谋生。当时正是秋季,途中翻越一座山梁时,他不幸摔伤了腿。最初伤势还不很严重,他在乡人搀扶下坚持前进,但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漠中,他们走了几天都不见一户人家,腿伤在长途跋涉中越来越严重。几天后,着急赶路的乡人无奈,只好洒泪丢下他走了。王狗子走走歇歇,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驼队。好心的驼队把他带到了凉城县,县城里的一个江湖郎中帮王狗子锯掉了一条腿,才保住了他的一条命。但失去一条腿的王狗子,基本丧失了自立能力,只得在凉城乞讨为生。谁能想到,一次出走,就与故乡永别,终其一生都没能再回归故乡,最后客死他乡,伴随他的只有荒冢野草……

还有晋中的3位青年农民结伴走西口,跨越雁门关,过了杀虎口,一直往前,当走入茫茫的戈壁中,其中一个病饿交加,由于没有医药,不几日就死了。剩下两个青年十分悲伤,在戈壁滩中挖了一个深坑,埋葬了丧命的同伴,垒了一个坟茔。离开家乡时是3人,还没到目的地呢,就只剩两人了,不免悲从中来,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嚎啕大哭。擦干眼泪后,他们希望同伴的亡灵能够魂归故土,于是两人决定朝故乡的方向磕三个头。但是,茫茫戈壁中,他们早已迷失了方向,故乡到底在哪边呢?两人都不知道。只好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磕了三个头,两人一边磕头一边哭……

乾隆年间,临汾有一个叫田树楷的人,从小没有见过父亲的面。长大后,他听别人说过,父亲早年走西口去了,走的是西北那一路,于是他就下决心要到陕西、甘肃一带去找父亲。他一路打听,苦苦寻找了3年,最后在酒泉街头遇到了一个老乞丐,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他就是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

山西阳曲县商人张瑛外出做生意,整整20年没能回家。他的大儿子张廷材听说他可能在宣府,便去寻找他,但张廷材去了多年也没有了音讯。小儿子张廷楌长大了,再去找父亲和哥哥,但找了一年多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盘缠却花光了,最后沦为乞丐。他在行乞时,遇见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似曾相识,仔细一看竟是他的哥哥,哥哥告诉他,自己也刚刚打听到父亲的消息,他在张家口卖菜……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每一个都让人叹息。我们无法统计,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究竟有多少人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风沙中……

埋葬青春年华的贞节牌坊“一辈子夫妻二年半”

当年走西口的人,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而留给家人的,往往是无尽的等待和深深的失望。

在山西的晋西北山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嫁汉不嫁走西口汉,一辈子夫妻二年半。”走西口的男人常年在外漂泊,与妻子聚少离多。有的结婚一两年后,就出口外去谋生,往往要十几年才能返乡;有的甚至年纪轻轻就客死他乡,埋骨异域。一个女子要是嫁给了走西口的男人,则很可能一生都要咀嚼痛苦,在无尽的思念中打发日子。还有些人到了归期,可送回乡里的经常是一口棺材,新婚媳妇哭干了眼泪,只能守着幼儿艰难度日……

当时妇女地位极低,寡妇再嫁是辱没门庭、没有脸面的事情,于是有的女人选择了自杀,有的则忍辱负重,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在《介休志·列女卷》中可以查到很多这样的真人真事。清朝时期,这样的记载更多,可见当时年轻人外出讨生活之风有多盛行,也可见走西口者的婚姻有多么不幸。

很多年轻寡妇,守节终生,留下了贞节牌坊作她们人生的见证。古代人能够拥有一座贞节牌坊是件无上荣耀的事情,但没人知道就在那些贞节牌坊下面,埋葬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年华,埋藏着多少女子的血和泪。今天,尽管历史已经将这一页翻了过去,但那些尚屹立在晋陕大地的贞节牌坊,还在诉说着一个个女子悲惨、孤独的故事。

这是时代的悲剧,有众多原因。清政府规定,旅蒙商在蒙古从事地方贸易时一律不准携带家眷,不得与蒙古妇女结婚同居;各晋商商号也规定,从业人员包括经理、伙计,都不得在商号所在地携带妻子家眷和结婚纳妾,而且还规定,探亲分为10年、6年或3年一次,每次3~4个月。因此,从十一二岁开始学徒,到60岁退休,走西口的经商者一生中只有十多次回家探亲的机会。

于是,便有描述夫妻离别,劝人别走西口的民谣,如:“半截瓮,栽蒜苔,绿绿生生长上来。儿出门,娘安附,隔着门缝看媳妇。白白脸,黑头发,越看越爱舍不下。经商去,远离家,不如在家种庄稼。”还有年轻媳妇思念外出经商丈夫的民谣:“悔不该嫁给买卖郎,丢下俺夜夜守空房。要嫁还是庄稼汉,一年四季常做伴……”

4.《走西口》中的音乐赏析 篇四

摘要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走西口》是一部以山西晋商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而《走西口》地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民歌《走西口》与电视剧中同名主题曲有着不同的演绎方式及特点。

关键词《走西口》苍凉缠绵西北的味道

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走西口》被称为《闯关东》的姊妹篇,是一部以山西晋商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前者讲的是山西人去了内蒙,后者讲的是山东人去了东北。一个“走”字带着一些无奈和苍凉。而“闯”给人感觉则是勇敢的气魄。都反映了当地人民坚强、勇敢、不听天由命的精神。

《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祁县大户田家,因为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走西口”的传奇故事。故事以田青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其中穿插了刘一刀、豆花、梁满囤、田耀祖等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坎坷的经历,塑造了在走西口的历史现象中山西人的品格,强调了他们“义重于利”的善良为人。这是一部走西口的人们用血泪、坚韧、诚信、勇往直前写就的历史缩影,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顽强拼搏的雄浑激昂的赞美诗。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西口”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但是相信人们都听过《走西口》这首民歌。《走西口》是流传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民歌。最初的起源不可考,或日为山西民歌,或日为陕西民歌。

这首依依不舍的情歌却让人听的备感苍凉无奈,大有生离死别,从此天各一方的意味。“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走西口》这首古老的民歌据说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一首苍凉而忧伤的调子,从远古传来,穿过逶迤起伏的高原。穿过沟沟峁峁的黄土坡,合着黄河水的呜咽传唱了百年。一种淳朴的思念和牵挂用最原始的歌谣从毛眼眼的妹子口唇里唱了出来,那份痴情,那份期盼,那从心底发出的真真切切的无奈与失落扯的人的心生生的痛。每当听见这首歌,我仿佛就看见荒凉的古道旁,牵着毛驴的后生一步一回头的恋恋不舍,我仿佛就听见站在高山上撩哥哥的妹妹,至死也要把哥哥随的心声。《走西口》,一首凄婉而缠绵的民歌,寄托着黄土高原上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希望,承载着两百年来荒凉的土地上生的希望。

在旧社会,山西一带收成不好,人们被迫离开家乡到内蒙物资丰富的地方谋生。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出走前的情景。妻子送走丈夫,妹妹话别情郎,歌声便在村头、路边响起来,因为路途遥远,不知吉凶,分别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所以难免难过伤心,生怕有什么自己想不到的地方。有对亲人的不舍,也有祈祷的作用,希望爱人能早日平安归来。再舍不得走,咬住牙也还得走,与其留下来吃苦受穷不如走出去寻找生的希望,男人们走出去,女人在家留守,发家后的男人们再回来接走妻儿老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走西口的队伍中。后来便成为了一种历史潮流,一首民歌牵扯出一段如此厚重的历史。这段历史包含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背对黄土。枯树和低矮的土房子,望着前方苍茫的大地和冰凌游走的黄河,人们扛起包袱,踏上了通向关外的征程,大青山离的越来越近了。耳边还回荡着“走西口”的歌声,哀婉缠绵、高亢悲凉、荡气回肠,爱人流泪的嘱托,此刻却是如此地贴心窝:“走路你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拉话儿解忧愁。坐船你要坐船后。不要坐船头,船头上风浪大,怕你掉到河里头。住店你要住大店,不要住小店。小店里的虫儿多,咬得哥哥睡不着。哥哥你要走西口,不要交朋友,交下的朋友多,就怕忘了我……”

歌词浅显易懂,意境也不难想见:夕阳下。古道边。惆怅的少女送自己的情人。前途不可测量,远方有多少风雨?哥哥何时回来,自己则会痴心地等待。少女是年轻的。是稚嫩的,是单纯的。她不知如何向情人诉说满腹的哀愁,只能用近似唠叨和琐碎的叮咛嘱托来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走路要走大路。住店要住大店,坐船要坐船头”,这是近乎废话的常识。但反复的诉说,其实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是对哥哥浓浓的爱意的渲泄式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脱胎于诗经的“兴”,看似无关,却点染了环境,铺垫了感情,一步步激发受者的强烈共鸣。“哥哥你要走西口,不要交朋友,交下的朋友多,就怕忘了我。”这是步入最终表达前最后的铺垫,也是感情高潮前最后的一点宁静,看似无理却又有理,看似娇蛮却是痴情,体现了少女对爱情前途担忧而又充满信念的矛盾心理。经过这一铺垫后,“送歌送到大路口”,一笔凝练地点出了送别路上空间的延续和转换,“临别最后一句话。妹妹等你到白头”则是感情火山的最终爆发。少女浓烈而朴素的情感。至此完全征服了读者。想必。更能即将征服远方的哥哥吧。

上一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有效等式下一篇:国外本科留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