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2024-09-13

关注课改的“复习课”(10篇)

1.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篇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应用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形成条理清晰知识体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 一个是从薄到厚的过程, 前者是‘量’的积累, 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典型例题的反思, 而是要将学生对知识体系认识的过程作为知识体系复习的重要内容, 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实现由“量”到“质”的一个飞跃过程。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知识点内容复习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转化的思想, 认真找寻知识点之间的深刻联系, 运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 先列出复习的知识要点, 然后进行归类分析, 最后进行整理归纳, 从而让不同知识点之间形成有机整体, 增加学生主动复习知识要点的兴趣, 增强学生对知识点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学生对章节知识认识由量到质的飞跃, 达到厚薄相间的有效转化。

例如在复习“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内容时, 教师将上述主要知识进行归纳, 总结出“一、二、三、四”的规律。“一”即一个基础;“二”即两个要点;“三”即三种延伸;“四”即四个异同点。在实际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这一教学方法策略的应用,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 学生纷纷行动起来, 借助各种不同学习媒体, 找寻问题的答案。此时, 教师可以在适当时机向学生公布如下答案:“一”即一个基础, 都是以四边形为基础的图形,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边形的一部分。“二”即两个要点, 都有四条边, 并且内角为360°。“三”即三种延伸。上述三种图形, 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延伸, 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的延伸。“四”即四个异同点: (1) 内涵要义不同; (2) 图形特征不同; (3) 表示方法不同; (4) 描述的定义不同。通过上述教学过程, 教师采用此种教学方法, 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条理清晰的梳理,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二、例题设置善于变化, 促进学生解题技能提升

问题作为复习课教学的重要载体, 是教师进行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工具。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设置时, 应将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进行展示, 从而突出教学目标要求、学习重难点以及能反映教学大纲要求, 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类型问题解答过程中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创新解题手段, 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找寻到问题解答的规律方法, 实现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中, 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例如, 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 教师抓住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设置了“如图1, 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 AB在x轴上, 点C在第一象限, AC与y轴交于点D, 点A的坐标为 (—1, 0) , 求 (1) B、C、D三点的坐标; (2) 抛物线经过B、C、D三点, 求它的解析式; (3) 过点D作DE∥AB交过B、C、D三点的抛物线于E, 求DE的长”这道具有综合性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 通过找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深刻关系, 从而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

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过变化问题的形式以及内涵要求, 使学生在借助原有问题解答方法基础上, 进行创新和实践, 逐步学会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而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 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既增强了学生的对知识点内涵的深刻理解, 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实现学生数学思想灵活运用

问题:如图2, △ABC中∠C=900, AC=4, BC=3。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以1个单位/s的速度由A点沿AC方向在AC上移动, 设移动时间为t (单位:s) 。作PD⊥AC交AB于点D, 如果⊙P和线段BC交于点E, 证明:当时, 四边形PDBE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BC⊥AC, PD⊥AC, ∴BC∥DP。

上述解题过程是教师考查“相似三角形判定”知识点所设置的一道数学问题案例。通过上述解题过程可以看出, 教师在该问题解答过程中, 抓住知识点性质及其丰富内涵,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运用“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 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 从而使学生在掌握问题解答方法进程中, 对数学思想的运用更具灵活性和准确性。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归纳, 明确数学思想内涵及使用范围。同时, 加强引导和指导, 多设置问题解答环节, 鼓励学生对数学思想进行迁移, 举一反三, 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使用数学思想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内涵。

2.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篇二

[关键词]语文 复习课 关注学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60

上好复习课,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要上好复习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明确复习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学情,恰当运用复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当我们走进小学语文复习课堂时却发现,许多复习课仍然上成了练习课,题海大战的教学模式仍然盛行。这样的复习课,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会得不偿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只从自身着手,从“教”的层面着眼,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看问题。教师只关注自己要给学生复习什么内容,而不考虑学生需要复习什么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阻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关注学情,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复习课教学

“翻转课堂”风靡全球,是因为其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课堂内容得到了永久存档,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复习。“翻转课堂”应用于复习环节,可以实现先练后讲。传统的复习课是先讲后练,这样学情不能在课堂上明显的体现出来。而先练后讲,学生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解决时就能更有针对性。

以复习“修辞方法”为例。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录制微视频,供学生课前下载学习,并完成判断题、选择题。接着,教师通过云系统汇总处理,了解学生的学情,并定好教学难点。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根据课前的系统反馈,组织讨论,答疑解难。然后学生做练习,巩固复习内容。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这时就可以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进行集体辅导。教师还可以即时组织微测验,再度了解学生对“修辞方法”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习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师辅导生、生辅导生),使他们基本达到课标要求。

二、鼓励学生质疑,直奔复习难点

在复习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帮助教师了解学情的最佳途径之一,可以直奔复习难点。我们要把传统课堂上“师问生答”的形式变成“生问师答”或“生问生答”。这种情况下,学生问的问题直接反应了他们的认知误区,而其他学生的自主回答更是反映了他们的理解程度。往往在学生的“一问一答”中难点就得以解决。当然,教师要注意的是,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拨,共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以“阅读理解”的复习为例。课前,指导学生制作学习“任务单”,梳理阅读与理解涉及的知识点:字词的理解、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重点句子的理解、阅读体会等,并提出自己学习时感到困难的内容。课上,全班交流学习“任务单”,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就能掌握学生复习的难点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掌握学情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就复习课而言,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多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学情。

以“修改病句”为例。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课前,教师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病句制成练习卡。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卡。小组合作时,组员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时候,教师在观察各小组讨论时,就会发现各组员的观点会有不一致,会存在争议。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或适时点拨,或组织全班讨论,或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复习课上关注学情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立足学生,舍得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了解学生的需要,就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篇三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离不开情境、学习资料, 更离不开师生、生生平等、自由的交流、争议、协作等等互动的过程, 只有这些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意义的建构, 才能真正地理解与内化数学知识.可见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可在课堂观察中, 不禁发现许多这样的现象:教师只关注师生互动, 忽略了生生互动, 由生到师的互动也很忽略,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明显不足;更多的时候教师的眼光停留于一对一的互动上, 忽视了对于学生全体的关注.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下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真实互动的基础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整理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 学生开始呈现差距,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中来, 我特地布置了前置性作业, 以便让每一个孩子都真正地参与到互动中来, 为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同学们, 在前置性的作业中, 老师请大家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谁愿意把自己整理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只有生1举起了手, 发现回答得非常完整.

师:看看生1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有没有和你不一样的地方?

谁知, 半晌依旧没有人举手, 是因为面对课代表, 大家不敢挑战了, 还是大家确实面对她完美的答案望而却步了?

我耐下心来又说了一遍:“仔细找找看, 和你整理的一样吗?”

生2:我写的是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师:好的, 还有不一样的吗?

我面带笑容, 认真地聆听, 却没有半点想要给予评价的意思.

生3:我觉得生1的说法更好, 她说的是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不仅说明了面积相同, 形状也是相同的.

生4, :关于长方体的棱的特征我写的和她不同, 我写的是每组的4条棱.

师:一个是说每组的4条棱, 一个是说相对的4条棱.

我依然没有作出任何的评价, 只是进一步点出了两名学生不同的用词.

生4:我觉得我这样写也是对的, 12条棱, 4个长是一组, 4个宽是一组, 4个高是一组.

……

反思:特征的复习, 要实现互动并不难, 可如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经历整理、完善建构呢?为此我设计了前置性作业, 为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的经历整理的过程赢得了时间, 也为课堂上学生能进行充分的互动与建构赢得了时间.

互动中教师除了要学会耐心的面对学生思维上的冷场以外, 更要学会“论而不议”.耐心的等待, 悦纳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平等的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却不轻易地加以辨别, 却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才能把讨论的空间和主动权留给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讨论、甚至是争论的过程中将思维激活, 将智慧点燃.

(二) 深度思考是真实互动的有利保证

师:刚刚咱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行了整理, 这也是我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最先研究的内容.为什么我们会从它们的特征开始, 这对于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又有哪些用处呢?

生1:可以进一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生2:我觉得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仔细分析学生快速的回答, 不难发现并没有深入的思考.

师: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我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的发言, 努力引导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有价值的思考.

生3:比如说, 我们可以根据棱长的特征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呀!

生4:我们还可以根据面的特征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完全相等我们就可以求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

师:后来我们又研究了长方体 (正方体) 的体积 (容积) 一字之差, 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反思:互动的有效性, 与问题的思维含量是紧密联系的原本只是枯燥的计算公式的整理, 经过师生间思辨性的讨论, 价值得以凸显, 公式的记忆也变得轻松.

本环节中尽管学生发言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 教师并没有简单予以否定, 却巧妙地对进一步的思考予以引导, “能说得具体一点吗?”教师通过简单的一句话, 引导他进行深入的思考.互动过程中, 教师免不了要面对各种各样意外的生成, 既不能过多干预, 又不能轻易丢失自己应有的阵地.学会用正面引导性评价, 一切迎刃而解.

二、在互动中让每一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1.在相同中体会不同

师:让我们走进生活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生活问题1:小卖部要做个长2.2米, 宽40厘米, 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 现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 这个柜台需要角铁多少?

师:要做好这个柜台还需要算出什么数据?为了做好柜台, 同学们解决了两个不同的问题, 可都要注意什么呢?

2.在变化中体会不变

生活问题2:小明家新买了一台洗衣机长60厘米, 宽40厘米, 高80厘米, 妈妈要给这个洗衣机做一个机套, 至少用布多少厘米?

生活问题3:老师要做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 (无盖) , 长50厘米, 宽40厘米, 高3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

师:怎么这么巧, 一个是计算做机套用布多少, 一个是计算做鱼缸用玻璃多少, 却都是求5个面的面积.

师:除此之外你还联想到什么?

反思:练习以题组来呈现, 每组练习的背后, 都包含着教师清晰的目标, 但是老师并没有急于语言的表达, 而是让学生在练习中自然而然的生发自己的体会.互动和建构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成.

4.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上好复习课 篇四

政治课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进一步挖掘深度、拓宽宽度,使知识立体化,通过各种练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根据复习的侧重点不同,本人将初中政治总复习分为基础知识复习和综合训练两大阶段:

一、巩固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课本

初中政治复习课首先要巩固基础知识,注重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拿到一份试题,许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只好用自己的干巴巴的话语胡扯几句,其实“情景出在课本外,道理仍在课本中”。我们只有狠抓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能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注重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你认为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等等。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写出各章节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所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

其次,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使其具体化。这个环节的复习中,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每个小组解决不同的问题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快能完成,提高复习效率。这种方式既训练了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它是由学生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整个环节,教师只是指导学生怎样进行,并没有“替”学生解答问题。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不知不觉就体现出来,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并且通过学生评改,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老师再进一步进行透彻的讲解,有针对的练习,帮助学生记忆。

通过两个环节的复习,完成第一阶段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知识的现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提炼升华,并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强化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的再提高

第二阶段需要教师做好“两个精心”。

精心编选好多种类型的练习题。教师要纵观全面,编选题目要注重题目类型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练习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精心选择时政热点训练,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在这一环节中,政治试题的设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编制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和国内外的重大时政情景材料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觀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能够把时事与书中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使用书上的知识点来分析时事。比如“建立幸福广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疆打砸抢烧事件”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台湾大选结合国家统一问题等。借此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认识、分析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理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自我关注 篇五

[关键词]新课改;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关注自我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3-0085-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为时代造就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

新课改下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这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管理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由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观注自我,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升修养;同时还要加快自己专业成长的步伐。

总之,新的形势,需要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关注自己,顺利实现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变。

1关注自我形象的塑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靠的不是道德的说教和结论的灌输,而是教师的形象魅力。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自我形象的塑造,因为教师形象是影响教学成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教师要能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去征服学生,占领课堂。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良好的精神风貌中,这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人生定位,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豁达自信的乐观情怀。在这种精神风貌的感召下,学生也会自尊、自信、自强,积极乐观向上,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表现出真心实意的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时时呵护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保护每一个学生成功的信心。因为爱心是教育的基础,诚挚的爱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心情舒畅,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在爱心中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那些被“边缘化”的学生,教师随意的拍肩、亲切的问候,坦诚的交流,包容的微笑,鼓励的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种形象魅力的影响力是课堂上的空洞的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

新课改目标达成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所以教师除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还要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征服学生。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有更高的语文素养,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节课都能展示真才实学。因此,教师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个体,阅读便是终身的必修课:浏览时文,以开阔视野;阅读经典,以厚实积淀;钻研教材,以夯实教学基础。明确自己专业化发展目标。使自己的教学由“新手水平”向“胜任水平”成长,由“熟练水平”向“专家水平”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拔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在成长的道路上,教师还要注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扬长避短。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扎实的阅读功底,深厚的知识储备,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规范而优美的板书,悦耳动听的朗读等等,都会使自己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崇高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觉得教师可亲,深厚的学养让学生觉得教师可敬,而独特的教学风格又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可爱。可亲、可敬、可爱的教师形象都能让学生心生崇拜,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关注教学观念的更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和“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使他们“获得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形势下,改革的不仅是课程,还有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改变角色,关键要更新观念。

首先,教师要有一种平等意识。新课改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倡导者和促进者”。倡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能力,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由传统教学中居高临下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学生学习的对话者。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平等意识,即对学生人格上尊重,感情上的平等,这样,师生之间互动的交流平台才能搭建,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次,要有引导意识。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倡导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师从一味地“讲解”中跳出来,让学生从被动地“倾听”中动起来。但是,这不等于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任由学生“大闹天宫”,自己当起“甩手掌柜”。在“主体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主导者”的身份,时时有一种引导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既引导学生热烈地讨论,又引导学生冷静地思考,从而获得较深层次的认知。课堂上争执不下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课外分工协作,广泛搜集信息,分析探讨、合作交流,形成共识。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正所谓“教学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新课标虽然注重对作品个性化的解读,但不等于怎么解读都行,当学生模糊作者的审美取向和文本界域时,都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的教师有一种引导意识,及时予以正面引导。

这样,才能逐步达成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三,教师还要有区别意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之所以要提出语文课程的选择性,不仅因为课程是有区别的,还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区别的。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所以,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课程,更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和目标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目标愿望,在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时有所区别。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深入探究,学会个性化阅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区别对待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质疑、争论、探讨过程中的偶然闪现的思想火花,准确捕捉,恰当评价,及时鼓励,从而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断积累终身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3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新的课程标准能否达到,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所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改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就要不断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首先要广泛地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熟知学科内容并且样样有余,这是教师教育素养的第一要素,而达到这种程度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只有教师首先成为一个阅读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才有可能影响学生的阅读。可以这样说:教师的阅读积累得越多,他为学生搭建的探索阶梯延伸得就越远。

读书,不仅要浏览时文,更要阅读经典。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浏览时文,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拉近与时代的距离,而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交流者和对话者的教师经常浏览时文,还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拔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还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语文课程承担着培育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教材选用了大量经典作品。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读好经典,用自己的经历和经典作品、教育大师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借鉴前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持。这样不仅能使自己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快速而健康地发展,而且使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课堂上才有灵气。

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专业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积累教学中的所得到解决、所思、所感,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修正,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以反思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可以反思教学目标的落实,可以反思教学效果的达成;可以反思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反思教师主导者的引导;可以思得,可以思失,可以思改;可以一堂课一反思,可以一课型一反思;可以写反思日志,记录现象;也可以写反思笔记,不仅记录现象,还进行理论探究……内容多种多样,方法不一而足。

6.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关注 篇六

一、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

“数学现实”指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解题策略, 以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指新旧知识不断进行同化、顺应、扩充,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 即“学生的数学现实”对新知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有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意义和写法”一课时, 基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课外读物中, 电视、网络上早就对百分数有所认识, 教师没有从教材的逻辑起点出发, 引出百分数意义的学习, 而是直接出示一个百分数, 让学生把自己所了解的百分数展示出来, 有的说:“地球表面总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71%.”有的说:“我在我家的酒瓶上看到酒精度52%, 妈妈说这是高度酒.”……进而老师提问:你们能说说你所提供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这样的教学, 老师关注了学生的数学现实, 避免了按部就班, 从零开始学习百分数, 并通过展示学生所了解的百分数,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高效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一些经验中所空缺的内容, 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 学生不是自主发展, 而是在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无形中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造成两极分化, 一部分学生适应被动发展, 受到老师的关注, 另一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 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1. 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适时提供帮助

课堂上,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并及时提供恰当的帮助.面对教室中的几十名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 可能某些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 这自然会受到教师的重视, 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学习跟不上,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 老师更应给他们多一份关爱, 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随堂采取补救措施, 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 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要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首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这个课堂环境中, 每个人都可以并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每个人都能受到尊重.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广泛的交流、讨论, 让个性得到张扬, 让情感得以交融, 让个人价值得以体现.教师还要组织好必要的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各有所获, 并通过合作交流, 形成看法, 这个看法是共同得出的, 不管正确与否, 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每个人都会承担责任, 思想和情感融为一体.在活动中, 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掌握了科学知识, 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 带了一杯红茶, 一杯牛奶, 假定按奶和茶的比为2∶9来配制220毫升奶茶, 奶和茶各要取多少毫升?老师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 结果得出了四种解法:生1:我们先求奶茶平均分得的总份数:2+9=11, 平均每份的数量=220÷11=20 (毫升) , 奶:20×2=40毫升, 茶:20×9=180毫升.生2:我们是这样解的:2+9=11, 奶:220×211=40 (毫升) , 茶220×911=180 (毫升) .生3:我们小组把奶和茶的和看做单位“1”, 茶是奶的4.5倍, 奶:220÷ (1+4.5) =40 (毫升) , 茶:220-40=180 (毫升) .生4:我们把茶看做单位“1”, 奶是茶的92倍.茶:220÷ (1+92) =180 (毫升) , 奶:220-180=40 (毫升) .老师再就“哪种解法较简单”组织讨论, 最后揭示“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三、关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结束前的反馈.课堂教学反馈就像一面镜子, 透视出教师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 它也是教师调整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 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缺乏有效反馈这一环节, 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篇七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 然而反观我们的音乐课堂, 作为教师的我们, 正一直优化着课堂的有机调控, 为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关系, 进行着个性化的操作。但在忙碌的背后, 是否也存在着类似于故事中的“失真”现象呢?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存在无视学生真情流露的现象, 忽视最能让音乐焕发其真实本色的音乐主体——音乐性, 使课堂如那位老大爷一样失去了最真实的价值呢?答案是肯定的, 具体体现在:

一、教师的“技术”禁锢了学生的“艺术”——音乐本体的无故迁移

音乐并非只对声音而言, 它不仅包括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还包括声音所表达的气氛、感情、形象。让学生对各种音乐符号的学习、记忆等等, 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 这是音乐的基本常识, 是理解音乐的基础。但正是由于这些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 让很多音乐教师害怕。如人音版第二册《大树妈妈》这课的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让学生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节奏。一位教师认为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便开始用专业术语讲解了近10分钟:“0是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现在老师在下面加上一条减时线, 我们把它叫做八分休止符, 空半拍, 知道了吗?”学生的表情木然。教师怕学生没有掌握, 又运用了较形象的“走步”来促进学生的感受, 学生依旧木然。原因在于教师对前面知识的教学没到位, 又让学生无目的的“走步”。造成学生“木然”的是教师自始至终地在用专业术语讲解, 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虽然教师之后又进行了形象的“走步”来弥补, 但10分钟的过程中却没有1秒钟的音乐, 音乐的本体被迁移到了没有音乐的讲解中, 试问:这样的技术教学适合学生的艺术感受吗?这样的音乐课堂还有音乐真实本色可言吗?

二、教师的“经验”代替了学生的“体验”——音乐本体的无情淹没

音乐学科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 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心理活动, 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可我们教师却经常在教学中, 无视学生的感受, 自然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 从而导致音乐本体被无情淹没。记得我在教第四册欣赏曲《蜜蜂》时, 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来感受音乐刻画蜜蜂的动态——“飞”。说到“飞”, 我就想到用以往常用的肢体律动来让学生体验 (我的经验) , 整个环节下来,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模仿着蜜蜂飞翔, 教室几乎成了“蜜蜂王国”。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带给了学生无比快乐。然而课后, 我自己却糊涂了, 学生真的在听音乐吗?表现出音乐中蜜蜂的动态了吗?体验到音乐的内涵了吗?我的经验教学给我敲响了警钟——这貌似热闹的音乐课还有它真实的本色吗?

三、教师的“拒绝”阻碍了学生的“发现”——音乐本体的萌芽扼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 心存的是预设的教案, 而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 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也正因为如此, 教学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尴尬”。倘若教师对此没有很好的调控, 不抓住其中的“亮点”, 而只顾课的顺利进行, 不但会掩盖学生的独特思考, 更浪费了课堂上难能可贵的生成资源。原本可以使音乐本体散发出绚丽火花, 却扼杀在了萌芽阶段。例如:人音版第二册《海》, 有位教师在教唱完《海》的歌曲后, 和学生一起随伴奏边唱边表演, 接着教师说:“请大家再来说说歌曲中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只手都如雨后春笋般举起, 教师请一位学生回答, 学生说:“大海望不到边。”教师微笑着点头并请他坐下。这时, 另一位学生站起来指着坐在右边的男生说:“老师, 刚才我们表演的时候, 他没有站起来, 还坐在位置上画大海。”同学们面面相觑, 教师显然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课堂一下陷入尴尬。不过教师为了教学顺利进行, 轻描淡写对那个男生说:“请你把笔先停一下, 下了课再画吧。”之后, 教师继续刚才的话题。从这个过程看, 教师对这个“尴尬”资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缺乏及时的调控处理, 本可以借“画”进行动态生成, 围绕音乐即时展开, 却被教师那一句“拒绝”与“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的完美想法扼杀了。

面对以上种种教师与学生不和谐的失真和音乐课堂真实本色的流逝现象, 等待和观望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忽略了课堂中音乐本体的突现, 而在课改中“以审美为中心”等理念均是紧扣音乐本体而展开的。如果课堂中由于教师主观的禁锢、代替、阻碍, 而使音乐本体被迁移、淹没及扼杀, 那还谈什么追求音乐课堂真实本色的回归?还谈什么在音乐的海洋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相互激励和启迪, 共同研究与成长?

记得有人说过:“音乐是直觉经验, 而这种经验必须通过音响获得, 没有音响获得的经验不成音乐。”因此, 音乐教学的根还在于要把握音乐的“魂”, 唯有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关注了音乐本体的突现, 才能使音乐课堂应该具有的真实本色的回归成为现实。为此,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我行我秀——让音乐本体在情景中“还原”

新课程实施后, 老师们都不太敢接触“双基问题”, 甚至是有意回避。尤其是低段儿童, 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的节奏符号上, 只有教师围绕音乐本体优化教学情境、灵活地处理好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关系, 才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同样是《大树妈妈》中八分休止符的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师说:“春天到了, 小花小草都开心得笑了, 种子悄悄地发芽, 可爱的小燕子也飞回到南方来了, 可是有一棵大树妈妈却每天愁眉苦脸的, 因为她身体里有很多的小虫子, 该怎么办呢?” (生纷纷认为可以请啄木鸟医生为它治病)

2. 模仿啄木鸟的样子:×0│×0│ (像在寻找虫子, 这里啄那里啄)

Dordor

3.0×0×│0×0×│ (找到虫子后, 快速地捉虫)

(可以带上头饰表演, 更容易表现八分休止符的时值长短)

4. 学生随《大树妈妈》音乐为大树妈妈治病, 用0×0×│0×0×│。

这样从音乐的点出发, 以点铺面, 形象地让学生掌握这些枯燥而又乏味的乐理知识。同样在教学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 也可以从学生内心的感觉出发, 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 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 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 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音长, 狗叫声音短等。其次, 通过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 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接着, 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随音乐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 使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模仿出来。节奏必须与音乐相吻合, 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度。因此, 只有借助音乐, 利用有趣形象的感性认识, 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如果能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 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 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音乐中, 轻松地掌握知识,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我悟我思——让音乐本体在整合中“坚挺”

在音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许多热热闹闹的音乐课, 实际上不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同, 如前面提到的《蜜蜂》教学设计中, 学生的“飞”非但没有让他们想学音乐、体验音乐及表现创造音乐, 还弱化了音乐的本体。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生对音乐刻画蜜蜂“飞”的理解体验方式改为随音乐画旋律线, 如此紧扣音乐本体, 围绕音乐的高低起伏、强弱变化来进行体验, 可以看出这里有效的进行学科间的综合来体验, 既把握了对新课标的理解, 又体现了音乐的真实本色, 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反馈更是水到渠成。

又如人音版第四册《快乐的舞蹈》中欣赏《加伏特舞曲》时, 我这样设计:

A.走进荷兰, 介绍风俗特点及代表作品, 如风车、郁金香和木屐等。

B.欣赏第一部分, 随音乐学穿木屐的样子走步、画线条、用食指和中指在腿上做走、跳的动作, 通过这三种体验方式的有效结合,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及音乐要素。

C.欣赏第二部分:这部分运用了许多连音和保持音, 使前半段节奏连贯平稳, 和第一段里的短促断音形成鲜明对比, 所以欣赏的手法可以采用安静的聆听, 过程中举手告诉老师音乐带给你一幅怎样的画面等等。

学生对乐曲主题音乐的体验合理综合了音乐和美术、舞蹈, 并渗透于具体实践, 始终抓住了音乐这条主线, 如此综合, 才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

三、我能我控——让音乐本体在动态中生成

课堂是灵性的, “生成”对应于“预设”, 尽管我们在课前也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作了设想。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当课堂出现始料未及的尴尬时, 就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 冷静思考, 巧妙地捕捉并灵活调控, 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尴尬的同时又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精彩。

再说前面所提到的《海》这课教学, 我想教师可以把握这个男生“一幅海的画面”, 轻轻走到他身边, 请他说说画了什么。他就会说画的是大海, 此时, 教师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解说画, 师问:“这个同学画的大海是什么颜色的?” (蓝色) ——是啊, 蓝色非常的明亮, 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师又指着画问:“画上的海浪又是怎么样的?” (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 ——那么我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臂的动作可以像海浪一样再柔美些。师最后小结:大海的胸怀就像我们这位男生画的一样, 纯净而宽阔, 让我们也放开胸怀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此时的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正是教师对“尴尬”的正确把握与调控, 才让教学在不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又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

8.新课改要关注教师人格发展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个性;教师人格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09-03

教师健全的人格是一种重要的无形力量,它对学生有着深刻、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激励、感染、示范和促进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格作用是使青少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研究重心正由“智力开发”向“人格培养”转变,并把人格的成长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培养、建构学生健全个性的基础,对教师人格这种特殊的教育力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于教师人格,是建立在“人格”这一概念基础上的,人格是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哲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研究的范畴,心理学上又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等特点。教师人格则是指的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鼓舞力、亲和力、向心力与号召力的总和。[1]教师人格除了具有人格所共有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外,还具有教师这一特定职业所要求的主体性、创造性等。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笔者认为,课程改革要达到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目的,必须把关注教师人格的健全发展放在首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课程改革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整体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基础

教师人格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包括两层含义,即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其一,人格并不是诸多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许多不同特性与成分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与制约的一个整体。其二,人格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的完整性就是人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传统课程以分科教学为基础,注重追求课程体系的学术化、专门化,专注于抽象知识符号的呈现和传递,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生活环境、经验阅历等具有人格发展价值的要素。在这种课程下,教师一定程度上被窄化为某种抽象的畸形工具,教师的情感世界被忽略,精神力量受到压抑,人格的完整性遭到割裂。因此,课程改革必须要注重教师人格整体性发展,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基础。关注教师人格的整体性就需要强调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等一系列过程中增强课程内容的人性化、情感化、生活化以及个体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化,故而新课程改革应特别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二、课程改革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主体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人格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教师人格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包括教师教育手段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教育手段的主体性表现为教师在社会传递过程中将教育手段中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价值观转化为教师主体的智慧、情感和世界观从而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的过程。成熟的自我意识,主要体现为能出色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控自我方面,其实质是主体自我控制、自我形成的一种内在的能动过程,是内在的诸多要素之间的能动作用和运动的结果。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不仅影响、改变着外界对象,发挥教师主体结构已有潜能同化对象,同时又在意识控制下变革内在结构,通过不断超越自身而适应对象,实现对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适应,达到教师人格与学生个性的共同发展。因此,课程改革必须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主体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关键。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人格的主体性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活动与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重视教师与他人的活动与交往对于培养、形成教师人格的主体性的价值,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要内容。

三、课程改革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独特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人格除具有职业要求的如敬业、责任感等共性外,还应具有人格的独特性,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人格的独特性源于各要素间的相对差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外部差异,即个体间在智力、性格、情感与意志上的差异;其二,内部差异,指个体内部由于生理和心理上各种成分或各种要素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诸多成分或要素间的差异。教师人格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鲜明的教学风格和大胆的批判精神方面,鲜明的教学风格是教师独立性的集中表现,是教师长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倾向,是一个教师根据自身的个性结合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经过无数次思考、探索、实践创造出来的。大胆的批判精神要求教师用批判的眼光、发展的视角看待既定知识、经验,不唯书,不唯权威,只唯实,敢于怀疑、反驳、验证,这样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培养学生建立正确对待知识的态度。但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国教育大一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扼杀了教师的独特性。一种教材、一种教法、一种思维、一种评价形成“千人一面”的教育现状,极大地泯灭了教师人格的独特性。因此,课程改革必须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独特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前提。我们的课程改革应该为每一个教师独特个性的充分发展开辟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独特个性。

四、课程改革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根本

在创新成为当今人类发展的主旋律之际,关注教师创造性人格培养意义重大,创造性是教师人格发展的最高层次。创造性内涵丰富,含有很多的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与创新精神是一致的,包含着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和创造意志等多种成分,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各要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根本。[3]培养教师人格的创造性是时代发展使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造史,尤其在当今以高科技发展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新的世纪里比在人类存在的以往任何时期都将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不言而喻,高科技的发展所需创造性人才来自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中,教师人格的“创造性”却是最薄弱的,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因此,课程改革必须要注重发展教师人格的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根本所在。通过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提高到事关国运兴衰的认识高度,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要敢于打破定势思维习惯,自觉进行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格。

五、课程改革关注教师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教师角色等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对于这一挑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最好的回应,也是人们的共识。以往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两个方面,而对教师专业人格,即与教师专业相关的个性品质——教师的心理品质和教师的道德品质关注不够。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成为研究者,提升教育专业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而且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格,成为引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使者。因此,教师人格的健全发展,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应当指出,教师这一职业,其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与其他行业相比,人们对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道德要求更高。要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应以培养高尚的教师人格为出发点。因为职业道德是职业形象的核心,而职业人格则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品格为本”即此道理。

参考文献:

[1]陈彩芬,韦红钢,等.现代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5,(12):15~16.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篇九

就词汇与语法等基础知识而言, 我认为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如何抓词汇的复习。高三复习首先要抓词汇, 词汇是英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没有这个基本其他的都没有意义。词汇不可能单独存在, 我们经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任何孤立的学习与复习都是没有意义的。很多学生之所以把英语学习看得太难, 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词汇的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方法。在高三复习的初期和中期, 反复、重复地背单词表是枯燥低效的, 这只能让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背单词,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 英语将失去所有的魅力, 变得枯燥乏味。我认为词汇的复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要运用到所复习的词汇。学生是很现实的, 他们首先关心是否学了复习了考试中就一定会考到用到, 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分数的提高。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让他们觉得所学的单词有用:第一,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 按照不同的情景联想回忆形成关于某一情景的词汇表, 提到某个情景, 就可以复习到相关情景需要的词汇。在复习中我们还可以把词汇表中的重点词汇的重点用法通过简单的短语与句子进行复习巩固, 这样就不再是单纯机械的进行词汇的背诵与记忆, 而是让每一个复习到的单词变得实用。第二, 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单词, 让学生通过自己创设情景把这些单词运用其中, 这种方法因为融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 扩大词汇量。高考中对词汇的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除了掌握常用的词汇之外, 在复习阶段学生可以运用构词法, 通过添加前缀、后缀, 转化、合成等方法扩大词汇量;通过联想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扩大词汇量;通过做题、阅读、写作中的积累扩大词汇量。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把扩大词汇量当成一种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压力, 那么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

2) 如何有效地复习语法

(1) 首先, 我们要明确一个理念, 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学会运用, 而不是为了解释这种语法, 那是专家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高三复习阶段需要对考试大纲中的语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复习。很多学生认为语法规则很多很难, 我们教师不能把语法教成很难的知识, 如果让学生感觉到语法高深莫测, 一提到语法就头疼的话,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失败的。我们要尽量做到把复杂的语法简单化, 条理化, 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 不要让他们在最后阶段感觉对于语法还没有掌握好。复习语法时要降低标准, 从最简单的要点讲起, 逐步推进, 要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增强他们的自信。通过一些典型例题, 带领学生去分析求解, 让学生逐步领会为什么要用以及如何运用语法规则。即使学生不能合理地解释某一语法现象, 只要能正确地运用, 未尝不是一次成功。

(2) 在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学习与复习都要做到首先理解, 然后落实到具体的运用。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太多了, 词汇、语法、语篇、文化等。到把这些理解了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时候, 其实也就掌握了英语。所以, 即使在复习阶段也要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每一个任务:让学生掌握词汇就要让他们做到理解词汇的意义、用法;让学生掌握一个句式就要先理解这个句式的意义;让学生作对一个选择题就要先让他们理解这个题所要表达的意义;让学生做一篇完形填空、一篇阅读理解就要先让他们理解读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如何下功夫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呢?长期的教学中, 我们习惯了不停地讲, 力图把英语知识讲透、讲全, 学生习惯了盲目地听, 依赖地听, 现在的学生很多不会自主思考, 而一旦学会了思考的学生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不需要教师反复重复地讲。如果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高三复习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复习的教学设计上给学生留出这一部分时间与空间。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参加高考, 这就要求我们的备课要反复修改, 想一想要讲的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和情景来设计,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掌握。

3) 复习阶段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我们反对“题海战术”, 要求学生做题要精炼,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上要严格把关, 把能整合的整合在一起, 无谓的重复的就删去, 让学生感觉复习材料既简又精。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纠错本上的错题, 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集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客观题中, 我们还可以对题目中所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 修改题目中的条件, 多角度的分析题目, 做到举一反三, 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是不可以割裂开的, 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复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的过程, 而且也是教师本身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复习方法, 要让他们自己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为了什么而做, 以及如何去做。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应有不同的要求, 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加以辅导, 争取让他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这才是复习要达到的效果。高三阶段的复习也不应该是压抑的枯燥的,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 而是真正掌握一种语言, 掌握一门知识, 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可以达到的成绩, 看到自己可以提升的空间, 看到努力的方向。

高三一年的复习至关重要, 需要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明确复习的思路, 选择经典的材料,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 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0.关注课改的“复习课” 篇十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阅读语言

一、语文教学现关

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阅读为中心”,其呈现的教学形态就是教师领着学生阅读课文。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以阅读为中心编写,翻开语文课本,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基本上是供阅读的课文,阅读课文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基本框架;课堂教学是以课文阅读为中心组织的,阅读是教学主线,识字、学词以及听、说、写的练习是课文阅读的衍生品,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的需要;从时间配比看,阅读课时数超过语文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三,除了两周一次作文课,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学期学几十篇课文,然后配合课文完成一些语文练习。这样的语文教学形态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甚至认为语文课程就是这样的。

按照我国的语文课程形态,新语言材料获得主要是在阅读课。然而我国目前中小学阅读课的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向于思想内容理解和人文精神的感悟。语文课实际上是以阅读课来替代的,并且不再另设语言课。如果从语文课程承担的语言学习任务看,这样表述阅读教学的目标会对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严重误导,并且进而造成语文课程中语言学习任务的缺失。而对以学语言为主要任务的语文课程而言,这样的缺失实在是非常致命的。

可能有人认为,我国语文课程中还有作文课。不错,作文课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但在促进儿童语言增长方面是难有作为的,因为学生作文时运用的只是已经掌握的语言,不可能运用没有掌握的词语或句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作文对学生语言的通顺连贯,对语言的组织加工,对学生书面表达方法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有着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新语言材料的获得,包括词汇的增长和句型的丰富等,却是无能为力的。

反思中小学语文课,我们长期是以“得意”为主要目标组织阅读教学的。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上获得的主要是文本的“意’;至于文本的“言’是否获得,完全听凭学生的悟性和自觉。悟性~-~r-学习自觉的学生,所得就多些;而晤性差又不够自觉的学生,所得就十分有限。在通行的“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概括总结全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其实是“得意’的过程,成了语文课的主旋律、硬任务。这一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得意而忘言”,不适当地放大了“学阅读”的任务,忽略了“学语言”这一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导致语文课“语言學习”的缺失。

在现行语文教学形态一时不能改变的状态下,必须强化阅读课所承担的语言学习的任务,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任务,还承担着扩展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阅读课一定要把语言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二、思考与探索

我国语文教学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改变。

(一)改变“阅读为中心”的课程形态。通过阅读活动,可能会影响或者促进学生听说、写作能力的提高,但决不可能替代听说、写作活动。语文课程设置必须改变“阅读一支独犬”、以“阅读课”代替“五文课”的做法。按照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领域在语文课程中应占的地位,合理压缩“阅读课’课时数,科学配置并保证各领域学习应有的课时比例。

(二)改变以阅读课文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思路,让语文教材真正成为“语文教材”,而不是“阅读教材”。我们认为语文教材至少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材须提供具体的多种形式的听说、习作和综合性语文学习等领域的教学活动,并与阅读课文并列作为规定的教学任务;二是适当压缩阅读课文的篇目,为语文课程中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腾出足够的空间;三是在教材中明确规定课外阅读篇目或书籍,变弹性任务为刚性任务,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和检查。

(三)改变以教师“教课文”为主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是学生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要让学生通过听听、读读、背背,动嘴说说,动笔写写,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运用的能力。教师应该确认这样一种信念: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交际能力或是写作能力,都必须通过学生个体亲身参与的相关的活动才能真正获得。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保证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当然这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传授;听说读写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活动过程中因人而异的指导等等。

上一篇:小班民间游戏 小孩小孩真爱玩下一篇:成长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