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知识基础授课提纲(精选5篇)
1.工会知识基础授课提纲 篇一
公文基础知识讲座提纲
一、公文的种类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文种选择不当,混用文种,生造文种等。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 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三)报告与总结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07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07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四)意见与建议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08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08年XX工作的意见”。
(五)通告与通知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的公文文种,是平行文、下行文,主送对象是确定的。“通知”在行政机关公文往来中使用较多,如会议通知、转发性通知等。转发性通知应注意标题臃肿的问题。
二、公文格式
(一)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比如:“绵阳市财政局文件”。
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没有文头纸的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的位臵问题,平行文、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机关标识上空2行向下依次标识。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臵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入,经常出现使用“()”或“【】”或“[]”。文件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三)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 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左右空格不对,使用字体不对。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臵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四)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经常出现分行没有注意词意完整,比如“关于加强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在“专项”处分行,正确的分行应在“资金”后;使用字体字号错误,有的没有用2号字,有的没有用小标宋字;行距不对,有的距离过大,有的过小。
(五)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六)公文正文
主送机关名称下l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经常出现自然段开始少空或多空。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乱用次序数,比如“
一、”以后就是“1.”,乱加标点符号,比如“(一)” “(1)”后面加“、”或“1.”园点标为“、”。
公文中的计量单位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常见问题是长度单位KM用成“公里”,重量单位KG用成“公斤”。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 使用阿拉伯数字。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倏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心二意、四平八稳、五星红旗、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国联军、九死一生、十万火急、零点方案、星期
五、第三季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十六届四中全会等。
2.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等,均使用汉字。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十月十八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五等。有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可以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藏历阳森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
3.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或其它特定意义的词组,应用汉字数字。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避免歧义,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处加引号。如:“一•二八”事迹(1月28曰)、“一二•九运动”(12月9曰)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九一三”事件等。
4.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如:三四天、五六米、七八个、十五六岁、五六万套、三四百里、四十五六岁等。
5.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字数字。如:几千年、百多次、十余年、八万左右、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如果文中出现一组最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该省从机动财政中拿出近20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0000多吨、柴油1400多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6.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秒,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22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1949年10月1曰、15时20分45秒等。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2005年,不应写成05年。
7.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34568、-23.5、1:500、56%、1/8等。
8.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300kg、15cm、350C等。非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35元,11个月、100名。
9.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例如:38915部队、总3211号、国办发„2005‟8号文件、T37/T38次快车、HP—3000型电子计算机、90号汽油、维生素B1等。
10.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扰版本一致外,一般要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表示数字的范围也有写法的讲究。例如:“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15%,不能写成“5~15%”。
(七)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字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八)成文日期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不能写为“0”。
(九)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 署人姓名。公文生效标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发文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另一种是联合行文的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l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臵,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
(十)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十一)主题词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主题词不能超过5个。
(十二)抄送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l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十三)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l行位臵;用3号仿宋 体字。印发机关左空l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十四)页码
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
三、行文规则
(一)上行文规则
请示和报告等上行文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二)下行文规则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比如说:市财政局办公室可以以办公室的名义对外行文,盖办公室的印鉴,但其它业务科室不可以以科室名义对外行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的公文,但没有看到过市政府政研室等对外的行文。
(三)联合行文规则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不能与企业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但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2.工会基础知识摘要 篇二
工会组织建设的原则全国和省市总工会先后提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团结起来、切实维权”、“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两个普遍”的要求,各级工会要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原则,推进党工共建工作,形成“领导力量统筹、制度规范相融、工作人员兼用、活动载体结合、保障资源共享”的党工共建工作局面,推动工会组建工作的发展。
职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各类人员。
农民工指有农村户籍,但不以农业收入为生,进入城镇在第二、三产业务工就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
新经济组织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另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经济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指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涌现出来的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各类群众团队。
基层以上工会组织指具有工会领导机关职能的各级工会组织,包括各级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
基层工会包括单独基层工会、联合基层工会及其他类型的基层工会,不包括在劳务输出地建立的劳务工会员管理机构。
单独基层工会指单个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经上级工会批准建立的基层工会委员会。会员人数不足25人的法人单位,虽未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但经上级工会批准建立的工会组织,按单位基层工会统计。
基层工会联合会为便于管理,在新建企业数量比较多的乡镇、街道或村的辖区内,可以按大街、大楼、片组或其他形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层工会组成基层工会联合会。
联合基层工会指由两个以上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经上级工会批准联合建立的基层工会委员会。以联合基层工会中涵盖职工人数较多的国民经济行业及单位类型填报联合基层工会相应属性。(员工不足10人的新建企业,一般可以成立工会小组,与附近同类型的其他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
涵盖法人单位概念指在新建会过程中,对于员工人数不足10人的某些门店、摊点,应将其吸收到社区工会联合会,如在某社区内发展会员,张三理发店有3名员工,李四饭馆有4名员工,王五洗车店有5名员工,则该社区联合 会新增涵盖法人单位3家,新增会员12人;对于(蔬菜种植户、养殖户、打木片、旋皮子)组建村级工会、产业链联合工会,以村庄为单位组建××乡(镇)、街道办事处××产业基层工会联合会(××村××行业联合工会委员会)。
新建工会组织的名称和公章的规格
1、名称:企业法定名称+工会委员会;××乡(镇)、街道办事处村××产业基层工会联合会;××乡(镇)、街道办事处村××行业联合工会委员会;
2、规格:双边,直径4.2公分,边宽0.12公分,五角星直径1.6公分。
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为适应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需要,可经按照行业特点或企业性质相近的建立工会联合会;也可以按照地域把辖区内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工会联合会;还可以根据外商投资者的不同国家,组成工会联合会。
工会女职工组织指导各级工会依据《中国工会章程》
第14条规定建立的女职工委员会和其他女职工组织。全国总工会印发的《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会中有女会员10人以上的应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足10人的可以设女职工委员。
职代会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接受企事业党组织的思想政治领导,职代会制度是国家法定的基层民主制度,工会是职代会的工作机构。
厂务公开包括企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等,指
依照有关规定,通过职代会和其他形式,将企事业经营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广大职工关心的生活福利方面的重要问题,向广大职工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形式。职代会是实行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
劳动竞赛指广义劳动竞赛,包括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合理化建议、技能大赛、技术培训、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各项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
合理化建议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合理化建议必须具有进步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只提出问题的现象或仅提建议、设想的名称而无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属于一般性意见,不作为合理化建议。
技术革新指在技术上进行局部改革与创新的活动,是对机械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所做的技术攻关、技术开发、技术改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成果由本企业或上级单位专管科技成果的部门负责认定。
发明创造指对产品、方法或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具有原始创新的特点。成果由本企业或上级单位专管科技成果的部门负责认定。
最低工资标准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
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办事机构设在工会委员会,工会代表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
三方协调机制指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企业组织代表等三方,建立相关机构,制定程序规则,就涉及劳动关系的重要问题和有关劳动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相互沟通,平等交涉,共商对策,合作共事的工作制度。
联席联系会指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工会与同级政府与同级政府部门建立的联席联系会议制度。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协商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工伤事故指劳动者在本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工会依法参加处理工伤事故指劳动者在本岗位劳动过程;女职工劳动保护指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及其在生产和;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指工会独立兴办的或附设在工会各;劳动模范创业示范基地是指为尊重劳动,弘扬劳模精神;干事创业,而树立的一面旗帜,基地是由县级的主管工;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摘);第六条企业行政负责人(含行政副职
------------------
工伤事故指劳动者在本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工会依法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工会依法参加处理工伤事故指劳动者在本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故事。工会依法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女职工劳动保护指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及其在生产和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执行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规定,做好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工作。
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指工会独立兴办的或附设在工会各类文化教育事业单位(如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学校、工会干校或职工技协、技术交流站等),以开展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为主要任务的培训机构。一般再就业培训基地是当地政府授牌,并承担政府下达的培训指标,也有少部分培训基地是由主管工会授牌的。
劳动模范创业示范基地是指为尊重劳动,弘扬劳模精神,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情操,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干事创业,而树立的一面旗帜,基地是由县级的主管工会授牌的。
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摘)
第六条企业行政负责人(含行政副职)、合伙人及其近亲属,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外籍职工不得作为本企业工会主席候选人。
第九条企业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应对企业工会主席候选人进行考察,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予以调整。
第十二条上级工会可以向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联合基层工会推荐本企业以外人员作为工会主席候选人。
第十四条选举企业工会主席应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因故未出席会议的选举人,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第十八条企业工会主席出现空缺,应在三个月内进行补选。
第十九条企业工会主席选举产生后应及时办理工会法人资格登记或工会法人代表变更登记。公司制企业工会主席应依法进入董事会。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摘)
第二十六条工会主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工会工作。
(二)具有与履行职责相应的文化程度、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管理知识。
(三)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热心为会员和职工服务。
(四)有较强的协调劳动关系和组织活动能力。
第二十七条企业工会主席的职权:
(一)负责召集工会委员会会议,主持工会日常工作。
(二)参加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有关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会议,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工会的意见。
(三)以职工方首席代表的身份,代表和组织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四)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五)代表和组织职工依法监督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等法律法规,要求纠正侵犯职工和工会合法权益的行为。
(六)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七)向上级工会报告重要信息。
3.工会知识基础授课提纲 篇三
(一)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心理,生理,性格发展的人.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得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题.教育媒介: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或者沟通关系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教育手段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代表人物:朱熹也支持此观点
2、生物起源说(标志着在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法1831-1902),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主要思想:
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
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③人类只是在早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上做了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起本质来说与动物没有不同。
—1— 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代表人物:孟禄(美国,1869-1947)主要思想: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②儿童对成人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基础。不管成人是否意识到或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的行为。模仿是教育的本质。
忽视了教育的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4、劳动起源说(批判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主要思想:
① 教育是人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途径;
③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基本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孔子 中国
孔子《论语》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培养“贤人”“君子”;教学内容: 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 ;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基本科目: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立志有恒、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2— 教学原则和方法:乐学与立志;学、思、行并重;启发(第一个)诱导;因材施教;谦虚笃实;孟子“性善论”培养君子、荀子“性恶论”培养贤能之士或圣人;墨翟 “兼爱”“非攻” 掌握文史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习传实用技术;道家老子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主张培养上士和隐君子
董仲舒: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
《学记》 战国晚期 乐正克 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主张: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教育的重要性 2)“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式教育 4)“学不躐等” 教学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循序渐进 黄宗羲、蔡元培、陶行知 西方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卢梭、培斯塔洛奇、赫尔巴特、福禄培尔、杜威 苏格拉底 “产婆术” 认为问答分为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 《理想国》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教育政治 “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 “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教育》 西方最早教育理论 学习过程:模仿-理论-学习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 1632《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师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观点:
1)教育原则-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首次提出并论证 直观性 系统性 量力性 自觉性 等
—3— 2)教学制度-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即普及教育 4)教学内容-规定百科全书式课程
卢梭 《爱弥儿》 教育观:自然教育与儿童本位 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在大学教授,始于康德
裴斯泰洛奇(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人” 主要思想:1)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 3)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洛克 主要思想:1)提出“白板说”2)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1806《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主要观点:1)伦理学与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 2)教师的中心地位 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中心 3)四阶段教学: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
五段教学法:预备 提示 比较 总结 应用(齐勒)4)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5)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社会公民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要观点:1)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中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4— 4)学校即社会
5)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陶行知 “人民教育家” 生活教育理论 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克鲁普斯娅卡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凯洛夫 《教育学》对我国初期教育有广泛影响
马卡连柯 《教育诗》 《论共产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 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美)《教学过程》 强调学科结构 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 主张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创造力
瓦根因舍 《范例教学原理》 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能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 目的:促使学生独立学习
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学目的:发展学生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全面和谐思想教育 “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学目标: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掌握学习理论: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功能的定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 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两种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5— 1)个体发展功能:①个体社会化功能 ②个体个性化功能 2)社会发展功能:①政治功能 ②经济功能 ③文化功能
三、(论述)教育功能的演变历程: ① 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②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 ③ 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观 ④ 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提升个人素质,共同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二)调控功能、(三)评价功能、(四)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②、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③、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6—
(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具体观点是: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
(三)教育无目的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种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的主张,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四)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基本精神:
(一)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二)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7—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教育史学家认为,在我国夏朝就出现了“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场所。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在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同时,禁止任何人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妨害教育制度的活动,这是保证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公益性的重要标志。(3)公益性还涉及了教学、语言文字和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狭义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 双规学制(西欧)② 单轨学制(美国)③ 分之型学制(苏联)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① 1902年 壬寅学制(未实行)我国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 虽正式颁布,但未实行
② 1903年 癸卯学制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禁止男女同校 轻视女子教育 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
③ 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 辛亥革命时颁布 规定男女可同校 将学堂改为学校 ④ 1922年 壬戌学制 新学制或者六三三学制 美国引进沿用至今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8— ①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 ②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 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 搞定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儿童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
(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任务的综合性。首先教师需要同时完成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任务上。其次在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和指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第三,教师要善于协调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良好发展。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客观上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9—(3)劳动手段的主体性。首先教师的劳动手段一方面是由人类智慧结晶的教材来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其次教师必须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传递人类文化的精华。再则其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4)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有极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完善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都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师劳动的长效性。首先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学生某一具体、局部的发展来看,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素质: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2、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
3、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较高的创新能力
3、较强的组织能力(1)组织教学的能力。(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
4、研究能力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讲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2)学术研究能力。
—10—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要更新教育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称为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内涵: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阶段: 以刚入职的新教师为起点,成为适应型教师为第一阶段;由适应型教师发展成为知识型、经验型和混合型教师为第二阶段;由知识型、经验型和混合型教师发展为准学者型教师为第三阶段;准学者型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为第四阶段;学者型教师发展为智慧型教师为第五阶段。
途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终身学习、教学反思、同伴合作、行动研究、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网络研修、教师成长记录袋等。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学生的特点: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从教师角度看:学生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自师性。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题。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特点:①尊师爱生②民主平等③教学相长④心理相容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数理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对象,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指导,又要调动其主动性,尊重、理解热爱学生)
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高尚的品德、深刻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
—11— 第三:要发扬教育民主(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看法、保护学社积极性,保证学生安全感)第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师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分析矛盾、敢于自我批评、对学生错误耐心说服教育,换位思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启发学生自省改错)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了解班主任的定义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者多种角色,担任着多种责任,发挥着特殊作用,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三)指导学生课外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四)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五)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
(六)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七)评定学生操行
(3)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理解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班集体: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意义:
1、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2、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间相互平等心里形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班级目标建设 共同的目标是班集体理想的体现,在全体成员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班集体保持蓬勃的生机,充满活力,并且能够形成学生坚定的集体信念。
—12—
(二)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以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为主的班级骨干的选任与培养。
(三)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集体及其成员发展的一种力量。
(四)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首先,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评价非正式群体。其次,重视非正式群体的领袖人物。
(4)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的组织建设
(二)班级的日常管理
(三)班级的活动管理四)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原则:a.方向性原则b.全面管理原则c.自主参与原则d.教管结合原则e.全员激励原则f.平行管理原则 方法:调查研究法、目标管理法、榜样示范法、情境感染法、规范制约法、舆论影响法、心理疏导法、行为训练法等
(5)运用所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意义: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内容:
(一)科技活动
(二)学科活动
(三)文学艺术活动
(四)体育活动
(五)社会活动
(六)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1.报告和讲座;2.各种集会;3.各种比赛;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5.社会公益活动
—13—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1.学科小组;2.技术小组;3.艺术小组;4.体育小组
(三)个人活动
掌握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要求:
(一)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第五,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7.教育研究。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大致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题(价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表述成果
基本方法:1.文献检索 2.调查研究法 3.观察法(观察法的实施步骤:①根据研究题目,选择观察对象。②制订观察计划。③按照观察计划进行实际观察记录观察搜集到的资料,并及时整理和分类。④根据需要制定合适的观察记录表。)4.行动研究法 5.个案研究法(搜集资料,即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诊断特殊行为的原因,即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精密地整理和分析,以研究特殊行为的原因:矫正特殊行为,即根据诊断特殊行为的结果,进行教育和矫正;继续个案研究,由于特殊行为的矫正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诊断是不易准确的。)6.教育经验总结法 7.教育实验研究法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学法。
—14— 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含义: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应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是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特点: 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灵活性和生成性等
意义: 1.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
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2)了解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和意义。
行为目标 也称作业目标,是指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
生成性目标 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 进展提出的相应的目标。
表现性目标 是美国课程理论家艾斯纳提出的叙写课程目标的一种主张。意义:(3)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①感知②准备③有指导的反应④机械动作⑤复杂的外显反应⑥适应⑦创新
(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①接受或注意②反应③评价④组织⑤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5— 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就是学习者学会陈述事实或观点的能力。
智慧技能 :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的能力,就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加涅又从认识技能中分化出一种特殊的技能,这便是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 “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个体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学习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以及含有动作技能的工具———操作程序。
(5)态度 除了作为行为基础的性能之外,学习还会导致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的建立。
(4)理解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联系和区别。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而教学目标一般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某一课期望达到的目标。
(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某一课的教学过程。(3)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是对科学课程在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对教学细节上的要求。(4)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基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两者的密切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
—16—(2)教学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5)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及在课程目标方面的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一,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6)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2.教学过程。
(1)理解教学的含义、意义、基本要素和基本任务。
含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谁会经验的双边关系。教学的主要意义(作用)是:
第一,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第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第三,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基本要素: 基本任务: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社高尚的审美情趣和
—17— 能力。⑤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②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个性(4)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一 感知教材 二 理解教材 三 巩固知识 四 运用知识(5)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二)、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四)、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3.教学内容。
(1)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含义、特性及载体。
基本含义: 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 特性: 载体:
(2)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3)掌握课程标准的含义、意义、性质和内容。
含义: 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意义: 含义: 意义: 性质: 内容
—18—(4)掌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关系。(5)掌握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6)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性质、意义和基本内容。(7)了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8)掌握课程资源的含义、意义和分类,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含义: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意义:第一,交叉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横跨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处于两者的交叉点,这使得研究和开发活动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也更具有理论价值。
第二,新视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校本课程开发扩展到课程资源的视野上,脱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巢穴,特别是那种将开发校本课程视为编写教材的误区,可以为校本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
第三,呼应新课程形态。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这些课程的开发,除了设置恰当的主题,最重要的就是获取相应的课程资源,甚至主题的设置也有敕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四,基于资源的教学导向。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最后的意义和最大的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分类: 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4.教学设计。
(1)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依据和过程。(2)掌握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3)了解教学媒体对课程教学领域的影响。
—19— 传统教学媒体: 它以语言的形式传达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无声的语言和口头语言接受信息,既用耳又动眼,媒体与教学目标更易灵活匹配;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材、板书等的操作得心应手,这也体现了传统教学媒体简便易行的优点。
现代教学媒体: 1)辅助师生的教与学。2)有利于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3)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教学互动。
(4)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整合。
2、教学目标的整合。
3、教学内容的整合。
4、教学活动的整合。5.教学实施。
(1)掌握我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基本理念:(2)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概念: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验法 产婆法(3)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对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掌握说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20— 含义: 是教师在一定的场合下,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解教学方法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
意义:a.“说课”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但它又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参与才能达到目的。
b.“说课”的基本方式是运用现代教学任务分析技术,把教材研究的方式用一定的教学技术规范化,有助于教材研究成为每一个教师都易于掌握的技术,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提高教材研究的水平,使传统的教学活动注入了现代教育的要求。
c.“说课”作为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形式,有助于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正常化,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质量。
d“说课”的兴起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说课”将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获得发展。
内容:
1、说教学任务 2.说教学内容 3.说教学对象4.说教学目标
5.说教学方案说教学方案,就是说教学的策略,明确“怎样教”的问题。主要应说清以下几个问题:
(1)单元计划说明整个方案的设计思想与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以及重点课题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及其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说明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思想、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既要说清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安排,又要说清选择或设计有效教学技术的依据。
(3)练习设计说明数学练习的内容和安排,以及练习的目的和反馈的措施。
(4)教学手段说明选用的教学媒体(教具、学具)和选用的缘由。6.说评价方法
说评价方法,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阐述教学反馈与调节的措施,以便明确怎样评价“教得怎样”的问题。
(6)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21— 含义: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不同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由老师有计划的对同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特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相比在知识、阅历、经验以及个人素质方面,占了绝对优势,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彼此程度相近,学习内容相同,易于同学间互相讨论,互相竞争,共同进步,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7)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8)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要求。(9)掌握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对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进行恰当评价。
6.教学评价。
(1)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和基本类型。(2)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
(3)掌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4)掌握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5)掌握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教学评价。
4.《醉翁亭记》授课提纲 篇四
教学目的
一、 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二、 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并复习巩固骈散结合的`句法。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两课时。
二、 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利用注释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课内根据学生实际释难句。
三、 用自主参与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教师解疑释难,减少讲解和分析。
四、 加强背诵指导,力求课堂内能背诵部分段落。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 了解欧阳修的主要经历及其多方面的成就。
二、 在诵读中初步体会“也”和“而”的语气。
三、 疏通文字,了解文章大意。
四、 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 明确写景的方式及作用,理解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二、 复习巩固对“骈句”的理解。
三、 背诵课文,在背诵中进一步体会“也”和“而”的语气。
第一课时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投影醉1
二、 引导参与
(一) 结合课前作业的评讲,巩固学生自学的成果
1、 作者介绍,投影醉2(由学生讲,教师补充)
2、诵读
(1) 抽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仔细听,读完后学生再作评议。评的标准: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对了节奏,是否在“也”字后有较大的停顿,“而”的轻重语气是否读出。
(2) 听范读
2、 疏通文字,释难词、难句。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发问(投影字词题醉3),主要针对注释上没有作注释的词句作解答,巩固学生自学成果。
3、 齐声诵读描写醉翁亭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的句子。
(二) 问题探究,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边讨论边作结构图投影醉4
三、 就结构图示作归纳小结,并投影醉5,展示强调教学目标
四、 布置第二课时作业(投影醉6)
5.周易与人生哲学课件授课提纲 篇五
一、周易简介
1、周易的由来及组成
2、八卦与六十四卦介绍
3、周易研究与应用现状
二、周易的哲学思维
1、周易的哲学思维
2、周易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异同
3、周易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三、周易的人生智慧
《周易》分为64卦。实为人生社会生活64个领域。你如果遇到了什么困惑,难于抉择,你只要找到《周易》中相应的那一卦,进行查阅,然后参悟其中的启示,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按照其中的教训,重新做出选择,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措施,你的生活、事业、爱情、财运、官运,就会有一个新转机、新局面、新气象出现。今天借助周易里面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参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升官晋级的秘密
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叫《好兵帅克》。帅克是一个经常惹人发笑的士兵,他常常憨态可鞠,可笑也可爱。有一次,一位将军问他:你想不想当将军?帅克一个立正敬礼:报告将军,我做梦都想当将军。他的回答引起轰堂大笑,然而将军却慎重其事地夸奖帅克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这句话成了全人类的名言,在世界各国的军人中,代代相传,成为人类军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往高处走。在官场,如何才能升官,实在是有诀窍的。中国和外国,如何升官,有显传,有秘传。在公司为了升职,也是正道、黑道、歪门邪道一起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在学校和研究单位,为了晋升职称,靠真才实学晋升的很多很多,但是动脑筋玩花招而得升级的也大有人在。总而言之,升官提职晋级,人人都要面对。行业虽然不同,手段却可归类。《易经》之所以高明,在于它道出了所有人的共同的东西。
你如果在升官、晋级、提拔方面遇到了难题,你只要去翻阅第35卦——“晋”卦即可。
“晋”卦专讲进取、进攻、晋升、晋级方面的教训。分为前言和六个方面。
晋,进也。即晋升之义。卦辞中说:“晋,康侯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这句话是用比喻来形象说明何谓“晋”的。句中,康侯指康民安国之侯,锡,即赐,赏赐之义;马;赏赐之物。蕃庶,众多之义,这句话的大义就是说,晋升就好象你的上司赏赐你众多贵重的奖品,并且不分昼夜地多次接见一样,是极风光的。因此,晋,就是晋升。
现在多称晋升为受宠。虽然有的人受宠但未必被晋升,但晋升的人却一定受宠,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晋升实在与你与上司的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连。那么,如何才能晋升呢?
第一,你确实先要练就一点本事。以便有机会立第一次功,得第一次奖。这其实是得到与上司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第二,要努力达到使上司多次接见境地。也就是要把开始奖励当作原始资本,加倍努力。走正道的起早摸黑,加倍努力工作。走歪道的,也不能偷懒,走门路,送礼品,也要象及时雨那样,用心去捉摸,勤快去办理,讨上司欢心。
晋卦还讲述了六种晋升的道路: 第一,建功晋升
“晋”卦“初六”:原文:“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大意是,创造型的人,进取之道是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建奇功,创大业。这种人容易受大赏,也容易受大妒,惹大疑,大起大落。因此要特别告戒自己,不要居功骄傲,不要功高振主,此晋升之第一大道也。
第二,守职晋升
“晋”卦“六二”:原文:“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大意是:你的进取之道,不是创造型而是守成型。忠于职守,竞竞业业,如老黄牛,如镙丝钉。天可怜见,不负忠心,终得升迁,受福平安。
也即没有功劳有苦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唯上是从,不越雷池半步,恐恐然畏惧其上司之责。如晏子说:“尽力守职不怠,奉官从上不敢惰,畏上故不苟,忌罪故不辟。”于是,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科员、科长、处长、局长;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员、领班、副理、经理。稳稳当当,实实惠惠。此晋升之第二大道也。第三,人缘晋升
“晋”卦“六三”:原文:“众允,悔亡。”大意是:群众拥护,领导信任,无灾无祸,晋升不难。人缘好,是晋升第三大道。征求群众意见,大家都说你不错,没人说你坏话。领导开会讨论,大家都说你还行,没人反对你,就是赞成了。怎样才能做到呢?善解上级意图,善解群众疾苦。口碑一好,得票率高,人心所向,升迁无障。
第四,滑头晋升
“晋”卦“九四”:原文:“晋如鼯鼠,贞厉。”大意是:靠不正之风去求取晋升的人,会有一些困难。老鼠是什么风格呢?没有大本事,只有小滑头。不能自己建功,又不象牛马那样操劳,人缘又不好,只有偷别人成果的功夫,欺世盗名,沽名钓誉,以谋求晋升之途。它们妒贤嫉能,小心眼,小算盘,小广播,小脚鞋,小报告,小家子,小圈子。这种人往往投靠大奸臣,成为大奸臣的帮手,要么把人家一件好端端的事业,咬破一个洞,要么就拉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从而“奸臣得道,鸡犬升天”,走红运。不要以为鼠辈不能升迁,其实大有人在。不过,《周易》劝戒人们,如果这类人自己为自己算算命,多是好景不长,一旦树倒猢狲散,鼠辈立即逃之夭夭,或者成为大奸臣的替罪羊,或者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鼠。
第五,安对升降
“晋”卦“**”:原文:“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大意是:不患得不患失,灾祸自然会消解。若有所失不要攘成心病,坚持下去就会有吉利的局面出现。要进退自如,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失意忘形。官升三级而不生傲慢之态,官贬三级而不生叛逆之心。进,不可趾高气扬,不可使上级产生你有威协他的权威之疑;退,不可奴颜卑膝,不可使上级对你产生轻慢鄙薄之念。不得意忘形,可望一升再升;不失意忘形,可失而复得。或升于此而降于彼,或降于此而升于彼。所谓大丈夫能伸能屈,终能韬晦有术,东山再起,此为保官求进之道。
第六,角斗晋升
“晋”卦“上九”:原文:“晋其角,惟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咎。”大意是:用斗争甚至用战争来晋升自己。那就要攻城略地,冒极大的风险,但若师出正义,时机成熟,也无不利之说。扳倒阻挡你的上司,自己取而代之,由自己来晋升别人。最高晋升者,拥有晋升别人的权利,那么他们自己的更替,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呢?除了自然死亡之外,往往需用用斗争来解决。商汤伐桀,武王伐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林冲火拼王伦,孙中山辛亥革命,拿破仑政变,议会弹阂总统,皆属此列。出于正义,为开国元首;出于不义,为篡国窃贼。出于正义,成则为王,败则为雄;出于不义,成则为枭,败则为寇。
2、谁是自己人
“他是自己人!”我们在电影、小说中常见到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你被当作“自己人”,你就得到了信任。同样,如果你有不少“自己人”,你就显得很有力量。但是,朋友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在人生旅途中,若有同人,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志同道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就感到不落单,不孤独,你就是一个有福之人。相反,如果共渡朝朝的人与你同床异梦、同根相煎、同党相残、同行相轻、甚至逼你同流合污,你就感到人心险恶,十分不幸。
《易经》同人卦,专为你解析辨别同人的人道教训,如何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同人档次,进而发现自己的同人,如何发扬合作精神与人求同存异,如何区别和谐与强制性同一的介限,使自己在爱情、友情、亲情、事业、功利等各方面尽可能美满如意。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传•系辞上》开篇第四句便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是齐宣王到处招聘贤士,就是找不到。有一次找到了淳于髡,这是个充满幽默感的博学大贤。淳于髡一天之内给齐宣王推荐了七个贤士。这使齐宣王大吃一惊,问:“你怎么一天就能找到那么多贤士?”淳于髡说:“人才是成团伙的。找到一个,就有一团。找到一团,就有十团。”齐宣王大受启发,找到了寻找贤士的门路。后来荀子做了补充,他说:“君子洁其身而同焉者合也,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狗鸣而狗应之”。按我们现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鱼找鱼,虾找虾,花狸虎专找赖蛤蟆”。
什么样的交友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呢?
《周易》同人一卦就是专门阐述交友的原则问题的。君子交友以诚、正为先,小人交友才 “ 惟用其私意”。当你与朋友之间有了私利的关系时,千万要谨慎。
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是灵魂孤寂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也不会体味人生的真谛。但朋友不能滥交,交友有一定的法则。同人卦讲的便是这个法则。
程颐为《易经》作传,对这一点说得更详尽,程颐在解释完“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之后又说:“小人则惟用其私意,所比者虽非亦同,所恶者虽是亦异。故其所同者即为阿党,盖其心不正也。”这两段话大意是,君子交朋友只以诚信以正为唯一标准,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只有小人才以个人私利作为交朋友的标准,对我有用就是朋友,无用则不交往,因此他所交往的人即使有错误他也肯定,而不是他朋友的人即使正确他也否定。所以人们称小人交友不叫交友而叫结党,因为他交友动机不纯正。
交朋友必须以诚信为先,以诚信为基础,以诚信为最基本法则,也就是常说的坦诚相待,肝胆相照,只有这样的朋友才能互相理解,互想帮助,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恰如孔子所说:“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有的人交朋友的初始便设下埋伏,没有将自己的一切告诉对方,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交到知心朋友。恰如卦中所言:“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大意是说,你交朋友时没有完全以坦诚对待对方,那就象你在森林中设下伏兵(戎)一样,总会给人一种威胁感,因此,这样的朋友关系绝不会真挚,很难达到高尚的境界。
有时双方交友之初是以良好的愿望为开端,但在关系发展过程中却掺入了某些私利的因素,于是二人之间逐渐会产生猜疑,甚至明争暗斗,此时,两人的关系就要重新考虑。有的人处理这类事时缺乏冷静的思考,总认为既然相互间有了分歧,干脆“断交”算了,这对二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与伤害。明智的人审慎而从容,经过认真的思考,往往把二人的共同点和分歧点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二人仍存在坚实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真理将双方维系在了一起,于是二人捐弃前嫌,相视大笑,和好如初。同理,对于比较后发现没有坚实共同思想基础的,则一定与对方保持警戒之心,否则,农夫与蛇的故事就要重演。
交友是人生的享受。但交友不可滥,一旦交上朋友,双方都要珍惜,不可轻率地断绝这种关系,有鸿沟应努力填平,有误会应尽力消除,有错误应及时改正,有愧疚应及时道歉,尽量保持关系的稳定和纯正,这将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与不可能成为朋友人的该如何交往,那就是结党,为了一时的私利而走到一起的,只是临时利用的关系罢了,大可不必认真交往下去。
3、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易经•贲卦》是一个探讨外在美与内在美关系的卦。
此卦认为:适当的外表修饰能使你光彩照人,但修饰不可过头,与内质不和谐的外表修饰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贲者,饰也。《周易•序卦》说:“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程颐对此解释说:“物之合必有文,文乃饰也。如人之合聚则有威仪上下,物之合聚则有次序行列。合则必有文也,贲所以次噬嗑也。”也就是说事物之间相合相生要有一定的法度、规律、秩序与礼仪,这便是贲。程颐接下去又说“物有饰而后能亨,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有实而加饰则可以亨矣。”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只有有一定的“饰”才可以亨达顺畅,这就叫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只有在拥有丰富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外在文饰才可以亨达、顺畅。
在为人处事上,经常会发现两种人,一种人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但放浪形骸,不修边幅;一种人油头粉面,仪表堂堂,但实为庸俗无能之辈。前者多有才华,但因其形象不佳,人大多不敢信赖,故不得重用,有才华得不到施展的平台;后者则注重了自己的外在仪表忽略了内在素质的充实,这种人自然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两种人在人生中一定充满了坎坷,为何?内质与外饰的不和谐使然。可见内质与外饰的和谐是相当重要的。无论何人,在具备自身素质内涵的情况下加上良好的外在形象就能顺利走向成功。文饰即是外在形象的设计,是人的礼仪谈吐、行为举止、着装仪容等外在的表现,它的作用在于能通过良好外在形象让别人理解其具备的良好内在素质,做到内质与外饰的统一。
但文饰应适可而止。因为外在的文饰,不过是“小利有攸往”,是对前进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质。有的人错认为文饰能起决定的作用,因而忽视了对自己内质的加强,整日或忙于粉面油头,弄漂亮自己的脸蛋,或忙于跑关系,套近乎,试图以花言巧语博得他人的青睐,这种人或可蒙弊人于一时,但不会如意一世,最终尝到的定是失败的苦果。
过于文饰自然不好,但过分重视质而忽视文的辅助作用也不好。恰如王申子所说:“徒质则不能亨,质而有文以加饰之,则可亨。”就是说,徒有内质不加外饰也是不能亨达的。譬如世上有某种自称非常坚持原则的人,日常不苟言笑,凡事按规矩办事,不谙人际关系,不懂变通,这种死板之人不将自己逼上绝路那才怪呢!这种人的失败原因就在于过分专注于内质而忽略了文饰。
在工作过程中,也必须强调形势与内容的统一。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就是内质,工作过程采取的外在形式,就是工作的外饰。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单位在工作中不注重实质工作内容的推进,而是过分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形式,常常是标语满天,彩旗飘扬,领导来了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夹道欢迎,但实际工作落不到实处,这边前台做着报告,台后就出了事故。也有些单位领导,不从实际出发研究部署工作,而是文过饰非,做表面文章,写出的总结报告慷慨激昂,头头是道,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层出不穷,其实基础工作根本就不做,全是检查评比的表面文章,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搅乱了人们思想,有百害而无一利。
【工会知识基础授课提纲】推荐阅读:
工会知识复习题07-14
工会专业知识试题08-24
工会法律法规知识解答09-10
工会入会会员知识普及宣传单10-17
八下思品知识提纲09-02
中考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09-10
初中物理知识点提纲09-30
初中历史提纲重点知识点06-22
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识06-15
生物七年级上册提纲知识点总结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