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复习(精选12篇)
1.初二历史复习 篇一
初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P4)。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1950年6月,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我们解放台湾。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
3、黄继光和邱少云是志愿军战斗英雄,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
4、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第三课土地改革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土地改革的意义(P13)
3、1952年2月,中央决定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1、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1957年超额完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3、简答题: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P18——19)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2.初二历史复习 篇二
一、占有史料, 还原历史背景, 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记得以前上学时, 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怎么评价历史人物做了详细地解释和要求。在大学里的专业课学习中, 大学教授们让我们进一步认知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需要全面客观。在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 笔者也一样告知学生, 要想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 就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 具体注意下列几点:
1. 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 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 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 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 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 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 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 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4. 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 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的影响力。
5. 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 决不能主观臆断, 空穴来风。也就是要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认为这几点都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都是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基本方法。我们特别要求学生应该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去分析和评价, 因为每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 或者说是时代局限性。所以,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 我们往往会向学生强调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 而应用当前的时代价值观来衡量, 否则就是对古人的苛求。
以评价秦始皇为例, 按照上面给出的评价方法, 学生们很容易就得出, 秦始皇既有功亦有过。他的功劳集中在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并施行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巩固统一的有力措施。而他的过, 更多地集中在他的暴政, 严刑酷法、焚书坑儒等方面。并在对这些事情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使学生“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应该说, 这样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 是将秦始皇“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 进行具体分析”的, 但是评价之余, 总感觉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下, 历史人物都是呈现出近似的特征, 有骨无肉, 不够精彩。
二、化远为近, 结合当今时代, 穿越时空评价历史人物
《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能“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 准确具体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化远为近’……”如何在评价历史人物中化远为近, 一位初二学生的课堂发言, 让笔者深受启发, 新课标说要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进行具体分析, 那么, 特定历史条件是否包括了评价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价值观?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2010年12月14日, 学校部分行政干部和教研组长到实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课改名校台州路桥二中学习考察。在初二年级, 该校教师上了一堂教学内容为“秦朝一统”的“历史与社会”课, 课堂进展很顺利。课堂上自然涉及到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教师也要求学生要还原历史背景, 要从秦始皇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全面、客观地评价秦始皇到底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
在小组讨论后的课堂展示环节, 正如教师所预期,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秦始皇有功有过, 可以被简单地认为是功过相抵。然而, 一名男同学起立发言, 说秦始皇应该是功大于过, 理由之一是秦始皇给我们留下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课堂中, 教师和同学对他的理由不置可否, 没有过多的讨论, 因为这很明显, 他是用今天的时代环境和价值观去衡量历史人物了, 不符合老师说的评价标准, 更何况秦始皇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陵寝会在几千年后成为全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可是, 这位男同学的发言, 却在笔者心中激起巨大波澜。
客观地说, 秦始皇对他建造的陵寝会成为今天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缺少主观能动性。但是, 假如没有他的这一举动, 中国今天就缺少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缺少了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历史文化宝库, 缺少了被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称赞为“世界第八奇迹”的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 评价秦始皇时, 能否把秦始皇陵在今天的价值作为他的评价史料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 也是应该的。由此得到的启发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充分挖掘史料的价值来服务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主题。
从大处说, 评价历史人物是看他们对后代的贡献。用新课标的要求来说, 就是衡量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除了应该把秦始皇放到秦国, 放到“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的时代, 放到秦朝的暴政和覆灭中来评价, 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客观行为对今天的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正如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一样。
所以, 笔者认为, 还原历史背景, 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评价是正确的, 但同时也不妨用今天的时代背景和价值观来衡量一位历史人物。这样的评价, 正是符合“化远为近”, 或许能够做到更加全面和客观, 更加有血有肉, 学生对历史人物风姿面貌的重现也会更生动。
三、动态衡量历史人物, 是史学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 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态衡量历史人物, 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和价值观来综合评价, 是符合这一目标的。
在对历史人物研究的过程中, 存在着为某某人“翻案”的说法。例如, 新中国成立后对曹操、李鸿章的评价, 就存在公认的翻案。如何看待、评价历史人物中的“翻案”问题?看法有很多, 意见也不统一。但是笔者认为, 不断地用评价者的时代背景和价值观去动态地衡量历史人物, 可能也是致使翻案频仍的一大因素。而如果所有评价者都遵循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背景, 还原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评价, 笔者认为, 得出的结论应该不会相差很大, 这样又何来“翻案”一说?
以曹操为例, 历史上不同时期对于其评价很不相同。按照吴晗先生的观点, 在北宋以前, 没有什么人说过曹操的坏话。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优点和缺点都有涉及, 并不是一边倒的评价。到了唐代, 唐太宗就把曹操看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大约在10世纪以后, 对曹操的评价改变了, 被说成是一个反面人物。从宋代以来, 对魏蜀谁是正统问题发生了争论。到元代这种争论更加激烈, 这期间由于封建的正统观念和复杂的民族关系, 由于时代的变换, 对曹操的评价也就产生了影响。从对李鸿章的评价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是随着评价者所处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胡滨先生1955年著《卖国贼李鸿章》一书, 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李鸿章评价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李鸿章一生的历史, 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而到了八十年代初, 随着“现代化”和“革命还是改良”等问题的提出, 胡滨先生在他和李时岳先生共同发表的文章中又对李鸿章进行了较为积极的评价。胡滨先生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前后的变化, 正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对史学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因评价者所处时代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评价, 既是史学认识的常态, 也是符合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宗旨的, 同时更是历史科学不断发展的有力体现。回到历史教学课堂, 评价历史人物时, 可以也应该把他们放到今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衡量。通过“化远为近”, 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的时空距离, 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前提。我们不妨引导学生, 或者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或者带着古人来当今旅行, 多给历史人物翻翻案, 从而主动地达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的同时, 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初二历史复习 篇三
第一轮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记忆,理清线索。教师应根据中考的命题范围,逐章节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弥补以往所学知识的漏洞,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地阅读教材。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先读目录。后读单元题目、课题、每课的小标题,了解历史线索,快速查找知识,迅速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最后抓住中心词。同时要注意教材中的细节,如课文中的小字、注解、阅读卡、文献资料,这些材料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过程非常重要。二是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中考历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所以学生要能重组教材,纵横串联归纳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如可以将中国现代史分为“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含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三部分。
第二轮通过专题复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提炼关联知识点的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教师可进行专题复习,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教材,使点、线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简明的知识框架结构。如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分为这几个专题: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共的发展历程、三农问题、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和平崛起和外交政策。
近年来,中考较多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设计试题,在这一轮复习中要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链接起来,引导学生关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第三轮要以“综合练习”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和答题技巧的训练。历史开卷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阐述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最佳的角度思考,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材料分析题多为“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能力”的形式,要做好材料题,应加强平时的训练。一是应运用教材里所引用的材料,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史料和所学知识的联系。二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复习加大信息量,给学生补充一些原始史料,让学生做到见多识广。三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用典型试题进行练习,如近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熟悉题型。四是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如仔细审题,审出题眼,抓住材料部分和问题的关键句,关键句一般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如果材料是漫画,关键词一般是漫画的标题或漫画中的文字说明;如果材料是表格,关键数据一般与标题相关。答题时,语言和格式要规范化,观点、评价的表述要准确,做到史论结合,把握要点,简明扼要。只有掌握了方法,在解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4.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篇四
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间)治理新疆(新疆建省的时间)收复伊犁的方式。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威海卫大战及《马关条约》的影响。
5、八国联军侵华——廊坊之战,《辛丑条约》的影响
6、洋务运动——时间、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影响及对它的评价(近代化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
7、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近代思想启蒙,用改良的方式学习西方的
政治经济制度)
8、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意义(用暴力的方式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9、新文化运动——时间、口号、主要代表、阵地、内容及影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0、五四运动及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11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北伐的胜利进军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2、星火燎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13、长征——背景、过程(遵义会议,三大主力会师)意义
14、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5、不做亡国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16、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中共七大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17、内战烽火——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18、战略打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影响(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民族工业发展过程(黄金时代的原因)及特点。
20、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交通、通讯传入中国,近代照相,电影,报刊等出现及对中国社会
生活习俗变迁的评价。
文化科技方面的注意京张铁路,侯德榜的《制碱》,魏源的《海国图志》,
5.初二期末历史复习题有哪些 篇五
1.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始于 (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共同纲领”的被通过 D.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
2.下列哪首歌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歌 ( )
A.《黄河大合唱》 B.《国际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翻身农奴把歌唱》
3.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结束的标志是 ( )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健全全党的民主法制
C.加强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改革开放
6.“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东北工业基地的中心是 ( )
A.沈阳第一机床厂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7.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被誉为“铁人”的模范人物是 ( )
A.雷锋 B.邓嫁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8.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
A.华国锋 B.邓小平C.江泽民 D.刘少奇
9.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A.49个 B.51个 C.55个 D.56个
10.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
A.1984年底 B.1987年4月 C.7月1日 D.12月20日
11.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 ( )
A.解放台湾 B.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2.1952年的一天,农民王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情景的
出现与下面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镇压反革命 C.粉碎“_” D.实行改革开放
1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完成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14.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历史标志 (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D.新兴电子工业从无到有
1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 C.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
D.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内涵是指
党的工作重心 ( )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8.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层次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9.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期,我国经济发展
战略目标是 (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2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 )
A.国民经济恢复 B.三大改造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 ”的方针,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3、1986年4月颁布的《 》,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24、我国目前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经济特区。
25、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等。
26、在旧中国,外国人耻笑中国人是“ ”。如今,中国人民的健康素质大大提高。
27、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8、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 格局。
29、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该冤案的受害者是 。
6.初二历史复习 篇六
基础知识巩固
1.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A.1931年9月18日B.1932年1月28日
C.1937年7月7日D.1937年8月13日
2.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
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人所为
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C.卢沟桥有中国军人守卫
D.日军火车在此被炸
3.卢沟桥事变标志着()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B.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C.国共两党军队开始协同作战
D.八路军开始对日作战
4.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调集大批军队,向什么地方发动大规模进攻()
①北平②天津③上海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D.①③
5.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的侵略计划是()
A.与中国军队长期作战
B.速战速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C.与国民党谈判
D.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6.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大量中国同胞.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7.日军攻陷南京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B.1937年12月
C.1938年7月D.1938年l2月
8.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人民的残忍手段有()
①集体枪杀②焚烧、活埋③砍头④军犬撕咬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
A.10多万人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D.40多万人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在上面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材料二: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
(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1.早在1931年日本就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我们却把1937年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其中一个主要依据是()
A.日本对北平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进程
C.二十九军正式对日作战
D.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全民族抗战
12.揭开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的是()
A.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的浴血奋战
B.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的抗战
C.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游击队的抗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3.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中美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国共两党的矛盾消除了
D.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4.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加剧
B.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国民党政权内部急剧分化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创新题
15.北京的桥千姿百态,世界闻名,其中卢沟桥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高超,还和近现代史上哪一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16.1937年12月,一名记者来到了南京,他能看到什么事情的发生()
A.中华民国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南京大屠杀D.南京解放
17.有一个人在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华北地区参加对日作战。请问他参加的是什么军队()
A.新四军B.八路军
C.解放军D.志愿军
18.近年来,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把亚洲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以下侵华史实中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①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探究题
19.中国城市中的道路很少用人名来命名,可是北京的两条道路就是以佟麟阁、赵登禹的名字命名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开放题
20.几年前,“小燕子”的扮演者赵薇做了一件让喜欢她的人很难过的事。她在美国拍摄时装宣传照时,身穿印有日本军旗图样的服装。这件事引起全国上下普遍地不满和指责。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会对这件事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评一评,她这样做对吗?
综合应用拔高
21.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卢沟桥事变②九一八事变③南京大屠杀④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A.①②③③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B.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卢沟桥事变
C.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请回答:
(1)中共抗日通电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该通电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蒋介石对目的态度怎样?
(3)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上有什么相同点?
中考同步挑战
24.(2006年,湖南湘潭)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1934年B.1935年
C.1936年D.1937年
25.(2006年,河北模拟)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B.激战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D.血战台儿庄
26.(2006年,广东模拟)下列事件中,有一个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你能找出来吗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7.中考冲刺历史复习建议 篇七
(1) 查漏补缺, 及时沟通。越是临近中考越要抓牢基础知识, 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在考完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捶胸顿足。为此, 我建议采取如下一些方法:一是由教师控制, 学生自学, 让学生阅读课本和一二轮复习的学案, 并结合近半年来比较重要的错例档案, 对基础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找到自己基础知识的欠缺和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 或由学生写出不懂的问题来交给教师, 以待解答理解。
(2) 背练互补, 双管齐下。在最后复习阶段中, 既强调集中强记, 也适当加大训练量。针对教材的重点、易考的热点、学生的薄弱点, 加强针对性训练, 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综合训练时, 重主干知识的扩展和应用, 重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巩固和能力训练。坚持每周一次的综合性考试及开拓性讲评,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三年中考, 分析梳理。在学生比较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做近三年的中考真题来“热身”, 了解熟悉中考试题, 并让学生自己分析中考试题的特点。
中考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要最终落脚到行文答卷上, 这是真正的“临门一脚”功夫, 因此, 我们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
(1) 形式要求, 注重“四化”。即“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 (1) “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问题或问题须明确回答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侧面, 在书写表达时“小问题”“角度”“侧面”都要自成一个段落, 使段落分明, 条理清晰。 (2) “提示化”指遇到“小问题”“角度”“侧面”等书面表达时在段首处写上主要提示语并加注冒号, 之后再写答案内容, 这样就会把试卷所问内容较清楚地呈现在阅卷教师面前。 (3) “序号化”指回答“小问题”“角度”“侧面”的各个并列要点时要分隔, 使要点突出, 一目了然。 (4) “整洁化”指卷面美观, 整齐洁净。按试卷要求用笔, 字体大小适中, 尽量做到不涂抹, 在指定区域内作答。
8.初二历史复习 篇八
一是题型的设计
现在的题型简单,高考只有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指材料题、问答题)两大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的题型可以多样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如:图表式。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相似的或相近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讲一般易产生疑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内容加以组合,借助表格的形式比较清晰明了。例: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我们讲到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时,可把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作比较,借助表格形式完成比较式作业以帮助学生区分这些知识点。如脉络式:在复习一部分章节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整理这一部分知识的脉络结构(“知识树”)特别是理清知识的线索,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体系,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又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知识的逻辑性。脉络结构的知识整理对学生来讲可以自始至终坚持,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知识整体,要想掌握这个整体就必须把各个分散的小体系掌握了,知识的体系越积累越丰富,“知识树”也就越长越茂盛。习题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至于采取哪种形式,应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
二是习题的选择
在如今信息爆炸时代,习题要多少有多少,特别是有了因特网之后,联系更方便,交流更广泛,完全可以到网上遨游、寻找。但是我们要采取“拿来主义”逐一选择,不能“照抄主义”,哪些习题对巩固知识有帮助,哪些习题可做可不做,那就需要教师来逐一精选,我们要紧密结合高考新题来选择或创造一些新颖的题目,新课改以来,每年的考试说明都有些微的变化,对现成的试卷,练习,我们不能全盘拿来,对老的陈旧的题目要毫不留情的去掉,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又能起到巩固复习效果的作用。
三是习题的利用
如何充分利用好习题,发挥习题的作用,从而起到巩固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练习的方式不必拘泥,可以是课堂测试,那就是量少的、典型的习题,当场做当场点评;也可以是课后自由完成的,例如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树”;也可以是采取试卷测试,对于采取试卷测试的试题要精心选好,把握好质和量。试卷做好后老师要及时批改,在讲评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学生也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四是试题的评讲
在对待练习的前三个环节之后我们还要作好这第四个环节,这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评讲这一步,那么前面的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评讲”我们教师要充分备课,自己对所有的试题都要先做一遍,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要有充分掌握,只有这样教师在评讲练习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正确率高的就可以不讲,重点讲那些问题严重的,适应学生的需要。例如这样一条选择题: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国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贾而好儒”的实质是A近代商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正确答案应为C,而多数同学选择的是A或B。错误率达到80%可见,这一难点问题学生掌握得普遍较差。因此,我们在讲评时把这道题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深入讲解。这道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搞清“贾儒结合”这个现象,徽商是贾,他们好儒,所以形成了贾儒结合,那么徽商为什么好儒?我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后知道,“儒是什么”就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主流思想,儒学大师可以做官,“学而优则仕”,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怎样呢,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很底,所以,徽商想改变自己受到歧视的社会地位,只有通过与“儒”结合才能实现,这样才会有“贾儒结合”的现象发生。这样分析之后“贾儒结合”的实质也就可以得到了。在讲评的过程中,我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历史的思维方法。
高三历史的复习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练习的采用,怎样正确的对待练习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以提过复习的质量是我们一线老师要思考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了以上的思考,希望得到大方之家的指点。
9.初二历史复习 篇九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只有对它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它的动力,所以对于政治和历史的学习也是如此。中学阶段学习历史和政治并不只是为了成绩,一个人的政治和历史水平的高低往往会表现在一个的修养上。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就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政治、历史,首先就是要培养对政治、历史的兴趣。
学会归纳总结
学习政治和历史不能仅仅是囫囵吞枣似的死记硬背,要学会归纳总结。对于初中的历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把所学的历史事件串起来,然后拓展,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进而牢牢掌握课本的内容。对于初中的政治,可以把类似的热点话题总结到一起,比较他们的不同点,比较他们反映事实的差异。把政治和历史知识点用自己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有助于学习和掌握。
多读书,多关注热点话题
不能仅仅把学习的范围局限在课本上,当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的足够熟练,我们可以去多读一些课外书,像《史记》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历史的课外书。课外时间也可以抽时间观看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从新闻中获得书上没有的对历史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看法,我们能从新闻中了解到大众对于热点话题的看法,这对我们学习初中的政治和历史是十分有用的。
如何学好初中的政治和历史?以上就是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简单而重要的方法。无论学什么都要先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初中政治和历史的学习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根据自己的爱好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对于知识点的拓展,新闻联播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看法。
初二历史学习三种方法
重在理解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
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
(1)化简记忆法
将复杂内容通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去,最后达到全部记忆。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记起来十分复杂,但仔细推敲,这个条约内容有四条,每一条只找一个关键字,就可化简为“割、赔、开、关”四个字,然后再展开。“割”即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即赔款2100万银元;“开”即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通商口岸;“关”即关税协定。这样就能较快的达到记忆。
(2)公式记忆法
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比较记忆法
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
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
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4)列表图示法
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5)联想法
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6)串字法
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7)口诀法
通过综合取舍,把一些零乱的内容整理成比较整齐的押韵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可编成这样的口诀:
西方列强不让富,先进技术难传入。
清朝内部有顽固,阻挠破坏搞洋务。
整个运动缺核心,几个总督和巡抚。
技术设备单纯引,根本原因在制度。
巧记人名、地名、年代
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1)记人名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同学们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3)记年代
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同学们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学习初中历史需要记住大大小小历史事件的年代、地点、人物.....背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混淆!
10.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篇十
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V固 > V液 > 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4.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
声:频率低于20Hz。超
声:频率高于20000Hz。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第二章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 ①激光准直。②日食月食的形成 ③射击时瞄准目标。④小孔成像。⑤影子的形成。
⑥排纵队看齐。3.光速: C = 3×108m/s = 3×105km/s 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v气>v液>v固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即: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与法线的夹角越大。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ɑ气体﹥ɑ液体﹥ɑ固体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光的色散
1.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2.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可以用来烘烤、遥控、拍照等。
红外线辐射到物体上,可使被照的物体发热; 一般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红外线夜视仪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的原理制成的。
3.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用来杀菌,促进骨骼生长,应用它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3.凸透镜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物距等于像距(u = v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照相机:物距大于像距(u > 2f,f < v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物距小于像距(f< u < 2f,v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应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远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因此,应该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2.热力学温度与常用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 K 3.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3.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的形式。它们都需要吸热。
①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⑴液体温度的高低;⑵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的作用:蒸发吸热致冷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 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 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第2节 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公式:p=,其中:p——压强——帕斯卡(Pa); FS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米2(m2)。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g——N/kg;h——m。(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
第3节 大气压强
1、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说明:
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3、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4、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5、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1、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反之亦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1、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W=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Gh)。
第2节 功率
1、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公式:P=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功率——瓦特(W)WtW——功——焦耳(J)T——时间——秒(s)
3、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W。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4、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 滑轮
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总共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W总=Fs
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η=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有用功是总功中的一部分,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3、斜面的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
11.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篇十一
一、复习中坚持“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单元复习。这轮复习可以贯穿“以本为本,不离课本;以纲为纲,不离大纲”的精神,狠抓课本内容的掌握,力求知识系统全面,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认识到“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谈不上更深层次的提高。
第二步是专题复习。该轮复习应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整合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能力,把握重点难点,力求做到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具体方法是: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列出大的结构、线索,例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国别史等。要求学生用结构主义学习法,把一册书的结构、线索、重点难点整理在笔记本上,像研究作战地图一样每天细看,找到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实现知识的点—线—面全面掌握。
第三步是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查漏补缺。高考命题向来不回避热点问题,近几年的命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教师可通过网络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关注新闻,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电视多看跟历史有关的历史记录片,这样才能敏锐地去感受高考,才不至于走错方向。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如台湾、反恐、军国主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环保、科技、西部大开发、教育和税制改革、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等都是近年高考的亮点。在复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同时充分挖掘高考信息,做好猜题押题工作。2003年的大陆政策、2004年的商鞅变法、2005年的丝绸之路、2008年的明清统一(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些高考内容我们都猜到了,从而为学生高考获胜助了一臂之力。
二、教学中做到“四精神”
1.团队精神。发挥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正体现了这一点。
2.奉献精神。要求自己勤备课、勤钻研、勤下班、勤辅导,以“责任重于泰山”来警示自己,把高考摆在第一位,顽强拼搏,力求在教学上有所建树。
3.情感教学精神。教学中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他们,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各尽其妙。
4.精益求精精神。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讲解中决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精讲精练,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力求恰到好处。如关于台湾问题可从两方面进行讲解,一是从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的关系和采取了哪些有效管辖措施入手,二是从台湾今日现状之历史原因来分析,从而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三、备考中确保“五到位”
1.复习中力求知识点到位。有位资深的历史教师曾说过“历史的学习要粗如大瓮,细如发丝儿”,粗是指知识的大要如树干,发丝指知识的细微如末梢儿。复习中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目录、插图、地图、彩页、注释、编写说明、大事年表仔细地研读,对课文的编、章、节、目、大小字部分的每一个标题、子目、段落、语句、措辞等仔细地琢磨、品味,对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篦梳几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
2.训练中要求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到位。答题也是一种能力,审题是否准确仔细、文字表述是否通畅、逻辑是否严密,是考试得分高低的主要原因,要讲究科学和效率。训练中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的评价及背景、原因、性质、实质、作用、影响、意义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历史术语准确作答,特别注意史料部分的掌握和理解,做到理论观点“毫不含糊”,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答中要求学生的方法、步骤到位。考场如战场,要“有勇有谋”,谋略得当。这就要求考生答题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以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更合理、更准确的定位。引导学生敢于对有争议的历史现象,大胆探索,求证历史,不拘泥于教材。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答题方法、步骤的到位性,注意纠错防偏,提升理性认识。
4.迎考时确保学生的心理素质到位。“每遇大事须静气”,许多学生会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而感到心神不宁,尤其看到教室的高考倒计时牌时更觉心烦意乱。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个阶段应该守住心灵,守住自我,应忘掉“距高考还有××天”,把高考当做一次期中、期末考试,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刻意强迫自己应该这样那样,同时把考试所需的各种证件、工具等必需品提前准备好,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避免出现“打开课本都会,考试一片空白”现象的发生。
5.应试中力求学生的生物钟到位。按高考要求时间对学生加强训练,把学生应试生物钟调到最佳状态。提醒学生考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同时注意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预防疾病发生,加强体育锻炼,养精蓄锐,从容不迫地参加考试,稳扎稳打,正常发挥。告诉学生考试时保持一种好心情、一个“冷”头脑和一颗自信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浅析历史联想复习法 篇十二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 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 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 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 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 可以抓住六件大事, 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 (1)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2) 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3) 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 (4)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 1781年康华利投降; (6) 1783年, 英美签约,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 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 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 (1)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俄日改革, 美国内战, 德、意统一,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 连点成线, 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 (2)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 连点成线, 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 (3) 拉美独立革命, 亚洲革命风暴,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 连点成线, 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初二历史复习】推荐阅读:
初二历史论文08-05
中国历史(初二下册)12-18
初二下历史背诵提纲08-09
历史初二下期期末试题08-18
历史初二下期末考试09-11
初二下册历史笔记整理11-01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08-09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12-03
初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与总结11-12
初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