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2024-10-18

中小学生作业减负(共14篇)

1.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篇一

关于中小学学生作业减负问题的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激烈。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人才、教育的竞争。而要想教育发展,就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在减“负”不减 “质”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

(二)作业是常规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作业问题是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中小学作业也因为机械重复、以量取胜、过统过死而广受诟病。目前,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学杂费的免除,学生学习的物质负担降了下来,但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依然很重,而进行作业改革是减轻学生精神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举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作业的理解、定位和实践操作也日渐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作业不仅仅为了巩固“双基”,还有张扬个性、培养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作业不只是一种训练方式,其本身还应成为一种学习行为,一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挑战性活动;对于作业的设置,应该引导学生能够恰当、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在习练过程中学会迁移、得到发展。近年,综合素质考查已列入招生参考内容,这些对作业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虽然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作业布置上的观念老化、形式单

一、总量超标、难度过大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导致学生作业负担有增无减,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学生作业现状不容乐观。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现成知识,而是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供学习方法、策略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教师专业生活方式的改变,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思路、模式的更新,所以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政策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作业”作为教育术语和学科课程的本原含义及其启示。“作业”在教育发展史上,源自产业革命以后的现代课程,其本原含义主要指“手工劳作”和“身体技术训练”,最先是作为一种强调劳动、实践、手技活动之于发展儿童创造力重要作用的思想观点而呈现,因此,其含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作业”内涵显然有所差别,但是,考察“作业”在教育发展史上的变革及其作用,对于今天的中小学关于作业改革依然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二)时至今日,纵观国内外教育的发展作业作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仍然具有巩固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作业问题研究十分活跃。据悉,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对于作业方面起认为:首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应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其次,父母对家庭作业的介入应保持在最低水平;应当确定和说明家庭作业的目的;再次,一旦布置了家庭作业,就应当有批改。

(三)根据我国教育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当成为听评课的重要关注点,教师不应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量的追加,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劳动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满足和发展个人的多方面的智力需要。同时,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工作者,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时间标准,防止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必须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能力,在作业布置上应该加强协调。

三、研究本课题的方案

(一)研究目的。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旨在达成以下目标:

1、促动教师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作业观,做到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进而加强作业设置及评改的针对性。

2、设计利于学生发展、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作业体系还学生自主作业、自我选择作业的权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3、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检验知识,获得自我完善和主动发展,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了解当前中小学学生的作业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现状,根据所获资料分析造成学生作业负担加重的种种因素;指出其中不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而需要改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改进教育体制改革的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我国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方案的实施及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步。

(二)研究内容。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其主要指向和侧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新体系建构及其具体设计、操作。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作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新型作业体系主要由三种不同类型作业组成,即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2、作业改革与课程改革、课堂改革的矛盾关系。纵观国内目前的作业改革,虽然涌现出不少典型经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但是,这些改革基本上还是就作业论作业,还没有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还没有触及整个课程改革。其实,之所以出现作业负担过重等不良征象,与教师课程意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存在密切联系,通过转嫁作业负担来弥补低效课堂的做法依然大行其道。怎样才能使作业成为承载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的载体与平台,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关注的教学问题。

3、学生作业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在推进作业改革的道路上,没有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最优化,决难取得实质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改变以往围绕作业问题而开展教育实践的老套方式来教育学生,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教学。

四、研究方法与保证措施

(一)研究方法设计本课题采用惯常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1)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及与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作业的量、学生对作业的需求、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的作业

设计等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从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证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2)文献法。全面搜集国内有关作业改革研究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学习借鉴相关的经验成果,以对课题研究提供科学而实际的理论指导。((4)个案法。在调查过程中,以不同类型的城市、农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他们的作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6)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教育体制的历史发展,了解一些我国的 教育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国外教学体制的吸收和借鉴的经验总结,从而分析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作业减负的措施及改进办法。

(二)保证措施(1)明确责任,强化领导把推行中小学作业改革作为深化我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重要任务,认真听取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防止工作表面化保证作业改革落到实处。(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改革的认识,提高作业效益对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3)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一是建立作业年审制度。研训中心每学期末对各学校上报的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作业样本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合格的在全区进行公布,不合格的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建立作业检查制度,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掌握实际情况,做出科学量化,纳入学校业务考核,并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此外,并建立作业改革成果申报制度,对完成实验任务,做出成绩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作业结构样本(略)

2.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篇二

一、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原则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 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持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基于以上理念,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考虑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是否愿意做和喜欢做, 学生完成作业后能否体验到成就感, 是否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持有自信等。只要教师认真考虑这些问题, 调整作业的方式和方法,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通过作业途径学习语言的进程中, 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书本的世界中, 要尽量让他们走近生活, 在生活中进行语言实践, 扩大语言运用的空间,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 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将大有裨益。因此, 教师布置作业时, 要着眼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而不应仅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或盲目抄写上, 应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练习, 让学生借助媒体, 增加英语信息的输入量。

4. 布置层次性作业,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长期以来, 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都由教师指定。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去选择、决定、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所学内容。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爱好各不相同。新课程也强调要“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因此, 教师布置英语作业时, 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 也应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 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

二、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途径

1. 表演交际型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语言交际能力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表演交际型作业正是巩固和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1) 小组合作互动, 提高交际能力, 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互动的课外作业和课内作业, 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课堂实践中, 我们课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表演课文内容 (有一个要求就是人人必须上台, 人人要开口, 小组中1人不合作就是小组弃权) 。学生在编排对话时, 有合作、有创新、有情景、有表演。

(2) 亲子互动, 促进积极交流, 增进双方感情

学生们每天在家的时间占去一天总时间的大部分, 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 我总是会布置一些让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的作业。如:让学生把学会的英语歌曲、英语儿歌唱给父母听, 让他们和父母开展对话, 让孩子教家长所学单词等等。因为孩子刚接触英语, 兴致也比较高。而家长也刚把孩子送入小学, 比较关心孩子学习的适应情况。这样的作业形式, 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也能增进父母对学校教育以及子女学习情况的了解。

2. 实践操作型

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都非常喜爱, 利用这一特点, 教师可尝试将英语与美术、音乐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如让学生制作英语主题小报;将每天在家朗读的课文内容录制下来给同学们欣赏;在做抄写作业时配上漂亮的插画等。这种类型的作业, 使学生们充满了新鲜感, 轻松学习、愉快作业, 达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又如, 教学字母时, 让学生说说每一个字母像什么, 并将所说的物品画出来。课堂上让小组里的其他同学猜这些字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3. 自主选择型

任何一个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教师可将“自助餐”式作业分成A、B、C三类“套餐”:“套餐A”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套餐B”的作业在难度和要求上略高;而“套餐C”的作业则偏重于理解、想象和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套餐作业, 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 中等生“吃得饱”, 后进生“吃得了”。例如, 教学对话后, 教师可以设计三种类型的作业:“套餐A”———模仿录音, 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对话;“套餐B”———根据提供的信息替换词语, 并表演对话;“套餐C”———在理解的基础上, 想象类似的情景, 创编对话并表演。

4. 生活体验型

为了使英语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找一找”的作业。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 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收看电视、广播或上网去汲取丰富的课外资源, 增加信息输入, 并多注意身边的英语, 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3.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篇三

关键词:数学作业 减负 增效

中学生数学作业的预留、书写与评判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一些基础薄弱校,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面对一次次试图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教学成绩的失败,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条初见成效的教学策略。下面我就试对这两条教学策略进行较详细的解释,并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为对“假设”的初步检验。

一、精选数学作業题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要精选数学作业题?有 “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

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数学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

就“量”而言,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

二、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

所谓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

对问题2的设定,可以这样理解: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也往往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或计算才能获得。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正确的自信。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而某步的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即为问题2中所说的“症结”。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但正是因为问题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至于问题3,它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所用技能、方法的巩固,是作业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众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收获。如果说策略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策略二是为了“质的增效”,它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也是成功。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他们将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对教师而言,在批改作业前,先浏览一下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情况,首先做到对该生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选题详判,大部分题目则可略判,从而大大节省了处理作业的时间,以便为研究教学、精选作业题投入更大的精力。

4.作业如何减负并增效 篇四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十分顽固的问题,人们虽然早已经对其高度重视,并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却没有从根本上减轻下来。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人认为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不能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因而在当今的形势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未有根本性转变。但是,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不是拒绝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借口。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其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矛盾的。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出路就是进行作业的改革,负担要减,其效率与效果要增。即要讲究作业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正确的布置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能以较少的作业量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作业的性质。作业不是教师占据学生课余时间的工具,不是教师求得个人较佳教学成绩的阶梯,更不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践对象,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和手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和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基于这一性质,要给学布置作业时必须的。而就学生的学习内容而言,作业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有着很多的形式的:分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课堂中的练习作业,课后的复习作业;有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口或头作业和书面作业。每一种形式的作业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业不是越多越好,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但是作业布置得太少,又往往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长期性课题。作业布置得好,布置的得当,能使学生在较轻的学习负担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遵循原则是:

一、布置作业要适量 俗语说“勤能补拙”,反复练习,是提高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因此,要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课业负担。而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十分沉重,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布置大量作业,以求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和取得较好学习成绩。虽然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但若让学生整天泡在漫无边际题海中,重复做一些机械单调的习题,只会导致学生厌烦心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作业布置的量要适当,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练习,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内容,精选题目。努力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既能够用较少的时间完成作业,又能够达到牢固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有所减轻。

二、作业布形式要多样

学生作业本身是具有很多种形式的,有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之分,有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之分,有复习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之分,等等。因而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沉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一般都十分重视书面作业和课下作业,因为这样做,可以方便的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但这样做的的结果是无意之中加重了学生本已经很沉重的作业负担。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形式要改革,要在加大课堂练习的基础之上,尽量减少课下的作业量,为保证作业减少而学生学习效果不降低,要倡导并推行给学生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以让学生能多方面用脑,运用多种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又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例如依据学科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例如可以让学生写英语作文,通过运用英语来代替大量单词的记忆抄写;可以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研究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将所学的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来代替大量的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就减少了简单的单调重复,这无形之中就是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作业布置要有选择性

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业量须适中,需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便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动机实现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量适中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选择的题目应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相关,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处理可以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选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

课堂的教学内容,有的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有的则没必要。那些基础性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掌握,因而相关的课下作业多留一些是不妨的,那些能理性的提高性的知识后内容,应该少而精,不应该采用所谓的题海战术,进行所谓的提高。所以要依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要依据基础性的、能力性、提高性的、以及研究性的教学任务,对作业进行精心选择,合理分配其中的比例关系,以确保学生做作业时能够尽量少的做无用之功,或者做重复性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确保作业能够减负且能增效。

四、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5.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篇五

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小学李晓丽

内容摘要:作业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学理念更新的窗口。语文作业应该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新课程实施中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创新性、互动性。

关键字:减负语文作业设计特点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根据教学经验审视学生的作业,我个人认为,作业就像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饭菜,只有以人为本,用心制作,才能美味可口,营养均衡。学生“不吃”或者“多吃”,教师“不管”或者“硬塞”都是不科学的。那么,教师怎样为学生精心烹调既可口又有营养的作业餐点,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语文作业的改革,首先就得从作业设计入手,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认真思考,巧妙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内外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上《白杨》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对戈壁很陌生,我就在课前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戈壁,了解白杨的特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所知道的内容。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各显神通。有的上网下载文字图片,有的查阅相关书籍,有的向家长咨询。在交流时,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把戈壁画得荒凉而阴深;有的将白杨树画在光秃秃的沙漠上;有的则写下了“戈壁就是沙漠地区,那里天气千燥,人烟稀少,到处是沙子和石块,很缺水,很多绿色植物在那里无法生存”等等。就这样,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交出了一个属于自己喜爱的答案。

第二、层次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布置作业时,特别是家庭作业时,面面俱到一刀切,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消极对待的主要根源。作业要体现个性化,要有助于“提优、抓中、补差”。设计作业应注重作业的层次,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作业时能“爱我所爱”、“对号入座”,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一般采取以下三种习题:

1、铺垫习题。这是为完成基本题有困难的学生设计的练习。这种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降低起点,或把基本题做分解。

2、扩展习题。这是为学生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在做好基本题的基础上选做题,是对基础题的扩充和延伸。一般来说选做题比基础题要灵活,思维难度大些。

3、超前习题。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题后,可布置预习题,或要求他们对课后有关题目自行探究,或找出不懂的地方,为新课质疑问难做准备。也可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材料,为突破新教材的难点做准备。

4、特长习题。让有特长的学生“长”有所进。如:爱好书法的加强书法训练;酷爱书籍的同学要求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学习做读书笔记;喜欢习作的同学可鼓励他们写日记等。

第三、趣味性

通常语文的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大体有:生字、生词、听写、单元练习、作文、摘抄、日记、阅读练习等数十种作业,你看,这些作业都需要用笔来写,学生在作业堆里写,老师在作业堆里批,学生一做起来就反感,老师一批起来就头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跟时间的占用是成正比的,兴趣越浓,就越舍得花时间。当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途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之后,还应该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提高学生尽力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与趣味化的作业设计碰撞在一起,经常会产生很多闪亮的火花,让我们为之惊叹。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作业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呢?我们应该抛弃一切机械的、重复的、无价值的作业,可以布置一些形式新颖,富有创意,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性的作业。比如:

1、唱一唱: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儿歌,可以让学生学唱这首旋律优美,清新活泼的歌曲。

2、画一画:教学《草原》一文,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画一幅《草原美景图》。

3、演一演: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学生各自选择喜欢的角色,加入适当的想象来演一演。

4、看一看:我在教完《牛郎织女》一文后,布置学生回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你看,同样是作业,只要我们试图去改变,学生就会做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

第四、多样性

语文作业需要适当、巧妙的抄写与练习,但如果只是抄抄写写,那么就一点语文味儿都没有了,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语文应该是生活的,开放的,多维的,所以语文作业也应是鲜活的。我平时非常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收听新闻,阅读报刊,多和家人、朋友交流、谈心等,多一些观察(如人、物、景、社会现象等)、实践(如采集、参观、表演、劳动、制作、拍摄等)活动,阅读(如课前背景搜集式阅读、课后名家作品鉴赏式阅读、主题整合式阅读;正餐阅读、快餐阅读、零食阅读;举行好书漂流活动、开展读书交流等)„„语文课前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搭建交流平台,交流一下大家关注的新闻、话题、活动等,作为“开口汤”,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可以在日记中尽情表达,及时反馈,有效指导。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意识和能力,也丰

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就在身边,语文作业就是实践与感受,多好!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这些途径,能及时、准确捕捉孩子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进行心灵沟通和有效引导,让学生健康、愉快地学习、生活。这样的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高架桥,立体高效。

第五、灵活性和开放性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学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后,可以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请你代高尔基或儿子给儿子或父亲写一封信,然后由学生互评互改。就这样,我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第六、创新性

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语文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如:高年级学生学了一组写景的文章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

★话说太湖:

“四时佳节,山色青葱辉丽日;万顷碧波,湖光潋滟跃鱼群。”这是太湖景区的一副对联。让游人在观赏美景之余,还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A.请你从上面这副对联中找出两个对仗工整的对子。

()对()()对()

B.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下联描绘的美丽景象。

C.请你也模仿创作一幅对联(可以选景物、事物)

★再如:学了六下《孔子游春》第二小节的排比句后,你可以让学生积累背诵,理解意思,再让学生创意地写几句类似的优美的排比句。学了《明天,我们毕业》,可以布置学生仿文中排比句写几句,再给学生规定写话内容:六年的小学生活,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像,像,像„„

第七、互动性

过去,我们强调作业必须学生独立完成。现在,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将部分作业设计为合作性作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与学生互动。如给学生布置手抄报的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教师、家长来承担某种角色,谁来当编辑,谁来当美工,谁来进行版面设计,谁来进行校对等等。相信这种互动的效果,远非作业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简单,学生一定会从中得到一份丰硕的收获。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我们要抓住语文作业设计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让语文作业展示真挚而迷人的微笑,秀出窈窕而纤丽的身姿,让小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这样,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玉琴《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2)贾文静《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3)张茹《删繁就简,省时增效》

附:

作者姓名:李晓丽

出生年月:1981年8月8日

性别:女

籍贯: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

民族:彝族

工作地址: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小学

学历:本科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邮编:651601

6.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篇六

——减负提质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摘要】重视作业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是当下“减负”有所作为的切入口。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本论从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现状出发,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从趣味性、精确性、相关性、服务性、创造性五方面来寻求有效作业设计的途径,为学生成长开启明灯,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作业成为孩子的期待。

【关键词】 减负提质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常常面临着学生不爱做作业、作 业照样完成而学习进步不明显等问题。我也曾经在某刊物上看到过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发表的一首小诗:

无题

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个五彩的天地,那里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那里有飞翔的鸟,游耍的鱼。

可是到了六年级,如山的作业摧残了这柔弱的小花,父母的加码践踏了这无声的草地,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再也找不到那五彩的天地。

我问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问飞翔的鸟,游耍的鱼,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在一起,奔向那五彩的天地。

这首小诗真实地记录了孩子们厌恶学习、痛恨作业,渴望美好童年的心境。想到身边的孩子们,这首小诗引起了我的震动,使我陷入沉思: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学习效果却不佳;老师布置作业为了帮学生巩固新知识,学生却并不领情。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可是,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学生想减负,真是难上加难。班级一个学生家长和我沟通时说:“看孩子读书这么辛苦,做家长的哪个不心疼?我们也想给他们减减负啊,但只要一想到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出路,就只能硬起心肠„添砖加瓦‟。现在一些名初中报名都要求孩子小学五、六年级语数英等主课等级全要优,否则名都报不了,你说,能放松孩子的学习吗?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吃苦、不多做练习能行吗?”相信除了家长还有学校,想要的“减负”是减轻负担而不减成绩,只有这样的“减负”才能被家长、学习认可。但减什么、怎么减,也是学校面临的课题。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但教学的效果、教学的质量不能降低,那么,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及课外作业布置,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学会做加法,课外作业就要学会做减法。

二、优化策略

课外作业不仅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以前,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不管有用没用,是否重复,布置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因此,要减负必须精心地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具体策略如下:

1、作业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即使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如通过让学生扮演“医生”“啄木鸟”“小老师”等不同角色,来完成修改病句的练习,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了修改,使学生的参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的效果也很不错。

(1)做一做。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语文作业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中的感悟、思考借助动手实践外化,从而深入、科学地理解、验证。如学了《乌鸦喝水》、《称象》,在课后作业中设计按课文揭示的步骤做个实验,一定能让学生在边动手边动脑中复习了课文知识。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动手做一做,实践一下。

(2)画一画。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艺术享受。如教学《荷花》这类优美的写景文,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

(3)查一查。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让学生搜集有关本地特产的图片、资料,感受家乡特色;开展环抱调查,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等。在教学《莫高窟》、《变色龙》等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去书店,上网等查一查相关资料,以帮助学习。

(4)问一问——开放五官,扩大视野,用“摸触、感受”的方 式完成作业。鼓励儿童走出课堂,到街边、到田野、到公园、到展览馆,向农家、向花匠、向长辈,询问了解课外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5)读一读——主张“多开放,少束缚”,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所喜爱的各种健康的读物,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经历阅读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

(6)配乐朗读。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陶冶情趣,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

(7)演课本剧。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如教学《谁的本领大》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演一演。

2、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是:书面作业多,实践作业少;机械做题多,探究学习少。这样做,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我们要开阔作业设计的思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使作业设计多样化。

(1)口头型作业。如学了《蜗牛的奖杯》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听,并阐述蜗牛为什么会从 飞行冠军变成只会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软体动物,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2)视听型作业。小学生热衷于电视动画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在周末布置学生看动画片时,应记取片中主人公的精彩台词或精彩镜头若干,而后在班上向老师、同学们“转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阅读性作业。教师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既使学生对课文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领会,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观察性作业。学会观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等。在教学中,就可以指导学生由课文出发,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如教学作文《我的妈妈》之前,布置学生回家细心留心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脾性爱好等,学会向生活要素材的方法。

(5)调查作业。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调查作业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搜集材料,了解情况的作业方式。

3、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生活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1)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设计作业。改革作业设置,把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新改编的教材题材广泛,涉及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还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

(2)结合教材,拓展相关的知识领域设计作业。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美术、音乐、地理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能主动探索,动手实践。

4、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服务性

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别,统一布置作业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如果作业难度太大,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甚至会视作业为负担而应付或拖延;如果作业太过简单,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感觉作业太一般,得不到 更好的训练。为了兼顾到各方面的学生,设计作业时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术能力题,布置作业时应分别指定哪些要完成、那些可以选择完成、哪些属于较难的补充题。对优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这样分出层次,既有利于优等生智力的开发,又照顾了学困生。

其实学困生不是天生就是差的,大多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没能把握好,思想认识跟不上,学习成绩一度落后。他们的心理包袱比别人更重。我们不能再往他们疼痛的伤口上撒把盐,而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和鼓励。

如我班学生罗云霄,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接受能力不强,成绩较差,家中经济条件差,自卑感很强。一次我发现他基础作业完成的相当认真,于是当堂对他进行大大地表扬了一番,他很意外,也很受感动。那天让他回家认真完成当天的指定作业,他也很认真地完成了。尽管还不是很优秀,但是我还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说:“你进步了!看,只要自己努力了你一定行!”在我不断的鼓励下,现在罗云霄在学习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不再像以前做作业拖拖拉拉的了。作业设计为学生服务,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

5、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过程 中,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变换形式,也应在内容和完成时间、方式等走向“多元化”不要天天都是书面作业,使学生一回家就是不停地写作业。

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能够动手、动口、动脑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各种能力,从而更好地全方面的发展学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时,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汉字的相关知识,并自己动手把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合理排版,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手抄报。学生的完成速度完全超出预料,而且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刚过三天,大部分学生就兴致匆匆地拿着自己的作品交给我看。拿着孩子们的作品,那一副副生动的插图,一段段关于汉字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搜集资料时的兴奋劲和在制作手抄报时的认真劲。做过这么多年的作业,也布置了数不清的作业,我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作业。经过评比和删选,我们共选择了二十张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展示角。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优秀作品,还能学习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既鼓励了做得优秀的学生,也激励了还需改进的学生,让他们为下一次的创造性作业打基础、做准备。通过此次作业,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其叹息,不如处处留心,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作业。

三、结束语

有效的课外作业设计,应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地把握作业设计的源头——价值取向,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求有效途径的突破,用蝴蝶效应铺路搭桥,敏感效果抽丝剥茧,以多元理论让孩子们顺学而为,不再感觉到学习的无奈与负重,也才能让作业成为语文教学的鲜活养分,最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灯!

【参考文献】

[1] 张会超.浅谈小学生作业的批改[J].教学实践平台.2006年5月

[2] 张兰英.新课程之下的作业创新[J].教学管理.2004年5月

[3] 陈利平.小学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

7.初中数学的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 篇七

一、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的思想认识

要想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业的优化设计, 没有教师对“减负增效”概念的深刻认识是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布置高成效低数量作业的。因此, 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和自身相应的教学准备。

(1) 教学中的精心准备。作业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及时巩固, 所以作业的布置还需要教学质量的配合。因此, 需要教师对教材和教法有一个深入的准备。 (1) 教师对教材的准备。教材是一切教学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不但学生要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方式, 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需要教师自己先对教材吃透理解透, 明白教材的编排逻辑, 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 对教材的每一个重难点都了如指掌, 并且帮助学生分析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准备。教学方法的准备, 需要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 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总结出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

(2) 对学生的精心准备。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 从而因材施教。在练习方面, 也就是减负增效作业优化的最后阶段, 教师要摒弃“题海战术”的练习模式。现在的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 并且面临中考的压力, 大量的重复性作业不但不能取得本应有的“熟能生巧”的结果, 反而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到数学的无趣。因此, 高质量低数量的作业模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事半功倍。习题的精简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选择, 有必要做的布置, 没有必要的果断删掉, 为学生着想, 为学生减压。

同时, 还要对学生自己做好题、做精题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不少学生在长时间“多做题”的教学方式的熏陶下, 逐渐依赖于做题, 但却是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地做题, 结果出现题做得不少成绩却没有提高的不良后果, 磨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及时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 培养学生多思考多联系的思维习惯。

二、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采取的教学方式

精致的家庭作业是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和拓展, 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之趣味作业。众所周知, 任何一件事情没有兴趣去做就很难将事情做好, 因此, 想要学生高效完成少量的作业, 首先需要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于此, 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以故事、游戏或者实践的形式布置出来。比如对于苏科版初中数学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这一章内容的讲解后, 由标题就可以知道数据的统计是由实际生活总结而来的, 针对这一节的内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情况的分析和统计, 帮助学生回顾并发现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因此, 对于课后的习题布置,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时俱进的案例作为载体进行讲解, 比如对初中生去网吧的人数统计、对初中生抽烟的人数统计、对初中生谈恋爱人数的统计等。习题的讲解以这些初中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 不知不觉中吸引他们的兴趣, 同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2)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之开放作业。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时期, 时代的开放性发展和他们自身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使得初中生难以接受固定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如果课后作业是千篇一律的固定格式, 就会产生轻视学习心理继而敷衍甚至是厌学心理。鉴于此, 教师要允许学生发散思维, 允许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做题思维和做题方法, 允许学生交上不同的答案, 而不是看到不同答案就批评学生。举个例子, 还是在苏科版初中数学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中, 当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题目画出不同的统计图而不是简简单单按照要求做。这样不但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还能让学生做出答案后充满成就感,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

(3)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之实践作业。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使实际生活更加便利。因此, 学会把课堂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提升和考验。比如苏科版初中数学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的学习中, 教师在最后总结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交给学生实践活动的任务。不再是给学生题目学生自己做题, 而是让学生自己到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然后统计数据。可以让学生统计老年人的运动爱好、家长的工资收入层次、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甚至是老师们的人气指数等等。这些, 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采取的课后评价

作业的课后评价也是不能忽视的, 有一个完美的课后作业评价才算是一个知识讲解的结束。因此, 在作业评价方面, 教师要格外严谨, 但是不能古板。首先,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学生的作业质量, 这样不会出现高水平低标准或者低水平高标准的不良现象, 同时可以因材施教帮助基础好的学生更加精益求精, 帮助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更进一步。然后作业要及时批改, 及时批改不但体现教师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还能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而且在批改的同时, 批改方法的选择也是很有必要的。批语不能过于尖锐, 这样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严而不凶、柔而不松”是笔者历年来总结出的很好的批语标准, 可以巩固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8.实施作业配餐 力求减负增效 篇八

作业配餐,就是针对学生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引导教师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各科作业组合,每天总量不超过1.5小时。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操作流程

首先,每位教师在假期制定出自己学期的作业安排计划。其次,在学期初,教研组、备课组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梳理各章节作业的要求,求同存异。最后,以年级组为单位,各任课教师根据本班的情况进行每日的作业配餐,各学科教师轮流值日,负责调整当日本班的作业配餐。我们还定期召开研讨会,征求意见,提出改进方案;开展作业配餐工作论坛,交流做法,促进作业配餐的进一步合理。

二、提出相应要求

1.改进作业设计。学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做到“三个结合”——结合重点、结合难点、结合学情;要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智力等实际情况,精心考虑好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注重知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

2.改进作业形式,分必做作业、自选作业和拓展作业。在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有针对性地学习或练习。对那些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完成探究问题、社会实践、读书笔记等拓展作业。

3.改进作业管理,要做到全批与面批、选批相结合,符号评价与文字评价相结合,一度批改与复批相结合。及时地反馈与矫正作业,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解题、答问的正误率,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并就作业方法、作业内容、作业态度、语言表达、书写款式方面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性评讲。我们用三个措施确保学生作业矫正到位:一是矫正作业统一用红色笔;二是对学生的矫正作业进行复批;三是建立学生纠错本,记录重复出现两次以上的相同错误,写出错解、错误原因、出错时间、矫正方法。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作业配餐对教师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是一个挑战,做得好可以有效防止由“堤内损失堤外补”现象造成的恶性循环。

2.作业配餐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就很难设计出适合学生的作业,也就很难提高课堂实效。

3.作业配餐更强调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如果不是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而是只顾自己的学科和成绩,作业配餐就形同虚设。

9.关注中小学生减负4 篇九

纠结于“减”还是“补”,群发短信布置作业,按照进度安排复习——

学校减负了 家长为何更累了

《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 4 月 9 日 2 版

当‘减负’消息再次传出,而且禁令更加严格的时候,北京某上市培训公司的股票随即涨停,说明这家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培训机构,经营业绩越来越好。从中释放的信息则是: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和教师在给学生减负,减少考试、减少家庭作业的时候,进入培训机构‘自愿’‘增负’的孩子正在增加。

这就是减负面临的纠结现实。

保住上好高中的机会——

反对“减负”的初中生:升高中的压力远远盖过对“减负”的渴望

在北京各区县中,老百姓一向认为西城区的学校相对均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也比较轻。但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西城区一名初中生小莉,下午就有‚课‛,要到培训班参加考试——学校减负,作业少、考试少了,培训机构的课和测试就多起来了。

小莉告诉记者:‚老师说了,你们如果现在给自己减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不仅培训班的老师这样说,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只不过后者不公开说。

小莉的母亲、一位高学历的中央媒体工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她不赞成‚减负‛:学校减了,孩子们只能到校外培训机构去学,高兴的是培训机构。

小莉上的是西城名校,这所名校的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能力在教育界颇有口碑。但这位家长说:‚大家都在补,你不补试试!上重点高中的竞争比上大学还厉害。10个学生只有4个有机会,谁敢不补课?‛

北京推动减负以来,学校确实减少了家庭作业量,小莉却说:‚减了也没有感到轻松,更累了,心里更没底,不上培训班不知道自己知识到底掌握得如何。‛

西城区另一所名校,10多个初三班级被分成了普通班、实验班、竞赛班,一名竞赛班的学生小学时靠参加奥数课外班赢得了升初中胜出的机会,上初中后家长没让孩子上培训班,成绩就总是‚稳定在落后状态‛。学生告诉记者,全班同学除了极少数没有上培训班,大部分都‚忙得很‛,因为放学后就要赶赴培训班,为了保住自己上好高中的机会,以致班上一度连放学后做卫生值日的人都找不到。

不想落后就重新回培训班——

寒假旅游休假的学生:听信老师的话,假期没上培训班,一开学就成了倒数第三名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名校读初一的小志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觉得名校教师的水平比自己小学上的培训班教师水平高多了。开学之初,校长和教师向家长们介绍学校要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希望家长配合,孩子在校好好学就行,不用到外面上培训班。这个消息让小志和父母很激动。

去年寒假,小志和爸爸、妈妈到三亚过春节:‚放松休息,就自己看了看书,做了点作业,没上补习班。‛春季开学后,数学和英语第一节课就是考试,全班40多人,原本成绩不错的小志排在了倒数第三——寒假期间没有上培训班的3名学生,全部落在了最后面。

这学期,小志主动要求家长给自己报了校外培训班。

海淀这所名校的教学改革正进行得轰轰烈烈,实行先学后教,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有问题到课堂上解决。小志的妈妈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在培训班把下学期的课学完了,先学后教变成了先在外面的培训班学,然后学校的老师再教。这叫什么教改呀?‛

记者先后听到数所北京名校的教师说:‚我们的教师水平比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高多了,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到外面上培训班,但实际上学生们仍然有不少坚持在上培训班。‛以小志的班级为例,全班40多名学生只有3名学生寒假真正在休息,而这3名学生一开学就考试落后,感觉自己上了当,误信了老师的话,他们不敢相信‚在学校跟着老师学就行‛的诺言。

学校为何一开学就先考试?学校课堂教学怎么变成了炒培训班的‚剩饭‛?这种状态的课堂改革符合改革者的初衷吗?

小学“放羊”以后“收缰”就难了——

小学生家长: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家庭作业抓起,大家一起来让孩子们自愿做作业

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停止给一年级学生布臵家庭作业后,有位家长开始主动给家长群发短信布臵家庭作业。每天一次,非常准时,其专业和敬业程度,让家长们甚至怀疑他只不过是充当了教师的传声筒——教师假家长之手,来规避北京市教委严格的减负令。‚孩子们不做作业,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习惯难以养成,小学‘放羊’以后‘收缰’就难了。‛短信中这样一句话,让这个班级的大多数家长选择了自愿追随,孩子们又重新做起了家庭作业。

减负令刚发出时,海淀区某校小学低年级还有书面作业,后来‚风声渐紧‛,作业消失了踪迹。家长们开始有点不适应:孩子每天学了什么,心里没数了。于是教师每天向家长短信告知当天的学习进度和明天的学习安排,不少家长就以此为依据,开始让孩子复习、预习。

孩子们没有作业后,不仅家长担心‚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习惯形成不了‛,不少习惯了布臵作业的教师更担心、更不适应。有的教师从开始偷偷布臵作业、到不得不减少作业、再到最后担心被发现而不布臵作业,内心和家长们同样纠结。海淀区一所名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这样的老师,都是责任心特别重的,他们是为了孩子好,你凭什么指责他们?‛

记者认识的一位京城某名校语文教师,课下很少布臵作业,对学生的要求是‚上课跟着我的思路走,认真听,保证语文成绩没问题‛。

但问题是,这样的教师在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课改越来越深入的今天,依然不太多。而即使在她的班上,也有不少学生在上外语、数学等其他科目的培训班。

10.浅谈学生减负 篇十

Wangwg_happy

学生减负问题提出很久了,但是现实却是“口号满天飞,依然重负担”,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当然还有学校的原因。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呢?一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践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党经过努力探索提出来的教育发展的方向,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坚决抛弃陈旧的应试教育的陈规陋习,适应新时代新教法。

二、转变思想,让出课堂主角

素质教育不是口号,必须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不折不扣的执行。首先教师应还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实实在在变成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在探索中学习知识,而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学。其次教师还要做到精讲精练,抓典型题目来强化教学,而不是大搞题海战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校教育应做到“有声有色”

11.减负呼唤新的“作业形式” 篇十一

1.背诵父亲发现叙利奥帮他工作的那几段。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以上部分。

教学后,我进行了调查。全班69人,有60人选择了2题,有9人选择了1题。学生选择2题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寻早自己的伙伴合作,表演内容比一定要与全文一模一样,还可以自己想像,加上自己的语言,在全班同学面前露一手,上述的调查提醒我们,学生喜欢有自由发挥空间,可以打开想像之门的作业。因而我觉得改变作业形式迫在眉睫。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如此,不能再搞一个“模子”,抄抄词语,背背课文等之类的。要以教材中出现的 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德育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活化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视、听、说、读、写等智力素质的提高和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主要目标;另外还得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动手、动口,这些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体验成功,提高能力。我们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给学生布置作业:

形式一:读一读,养成阅读习惯。

如教學十一册的积累运用二中的一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时老师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后去找找书,自己找到答案。这样的作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觉得布置这样的饿作业:让学生翻翻书,自己找答案,然后把你的收获与全班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去选择完成内容也会丰富精彩,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好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形式二:查一查,拓展认知领域。

如教学《草船借箭》是,老师创设一个情景:诸葛亮为什么会算准三天后有大雾?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三国演义》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更多的有关诸葛亮的知识。这样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在找找查查这种轻松的环境中也逐渐原学,乐学,会学,善学。

形式三。想一想,培养想像能力。

如十二册中《田忌赛马》的教学,可设计一道题目;填写马字成语(马***,*马**,**马*,***马),这样可发散学生思维中的空白。

形式四:画一画,发挥创新潜能。

此项作业在低年级运用较多。学生对形状、色彩这种形象的东西很敏感,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运用绘画等来体现文字的魅力,易理解,接受速度较快。

形式五:演一演,激发自我表现的潜能。

如十二册中《宴子使楚》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读了课文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

形式六:编一编,丰富生活体验。

在十一册中。学了《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写景文章,教师可设计编一编的作业。如为此景编写广告词或用一段优美的语言赞一赞,这样的作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此外,让学生辩一辩,议一议,试一试等作业形式,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放松训练。根据不同的内容改变作业形式也很重要。作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确定“人人发展”的理念。培养“人人参与”的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我相信只有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2.中小学生作业减负 篇十二

一、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减负增效的层次性

教师布置作业基本的原则是少而精, 力避多而滥。有的教师布置随意性特别的大, 有时候连教师都不知道怎么做, 那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了。另外作业还要减负增效, 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优化的作业, 这是最科学的方法。有的教师嫌麻烦, 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模一样, 好学生三下五除二做完了, 学习不好的学生费了半天的劲还是做不出来, 要么就是错误很多, 这是针对学生层面来说。从作业的层面讲, 新授课的作业要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 练习课的作业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同样的知识变个花样或者变个说法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这是多数学生困惑的地方。复习课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要好, 遇见问题要果断。作业的设计始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基础知识不太好的学生, 就让他做点简单的, 没必要强迫他做难度大的题。语文课上的课外延伸题, 能做则做不能做则不做, 没有必要强求都做。真正优化了的作业, 就是对学生的减负, 当然效果肯定是好的。

我在教学中把作业常常分为三个层次, 相应的学生也分三个层次, 有的时候分四个。A组的学生, 占全班人数的一半左右, 对他们的要求是基本题不但要会做而且不能出错要全对, 拓展性阅读题如果是学习过的, 则不能出错, 如果是以前没有遇见的题, 错了则情有可原。就是说这组的学生出错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B组的学生, 要求和A组一样, 错误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 人数占剩下学生数的大部分。C组或者D组的学生, 则要求他们把基本的题能做对就行了, 难度大的题能做则做, 不强求, 考试基本及格就可以了。假如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起跑线上, 势必让有的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而且对他们的信心也是一种变相的打击, 起不到减负增效的作用。如果优化作业设计合理科学,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了成就感, 慢慢地就能紧跟大部队的步伐, 否则适得其反。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减负增效的多样性

作业的设计, 首先, 要做到有减负增效。减负增效一是从学生的角度讲,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数量上要有减负增效, 质量上更应讲究减负增效, 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二是从作业本身的角度讲, 要强调作业的减负增效,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要慢慢地学, 不能布置大量作业, 恨不得学生一夜把所有的知识都记住, 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坚决唾弃。其次, 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这里讲的是要针对教学内容去设计作业, 有些知识简单, 学生课堂上就能记住, 有的知识课堂上学就记不住, 就需要课外加强练习。针对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 教师有意识地去布置, 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中强化记忆。最后,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那么耐久, 作业的设计如果没有趣味性, 时间长了学生会失去兴趣, 对作业肯定就开始应付差事了。如果教师变换花样, 同样的题, 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择题, 还可以是判断题, 总之, 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方能引起学生长时间的兴趣, 促使学生能够好好地完成。

三、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减负增效的策略性

学习的第二课堂在生活中。书本知识是死知识, 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知识, 是实实在在的。仔细分析, 我们所学的知识, 书本知识很少, 大多数是生活中的知识。就是测试卷里, 很多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也特别的紧密。比如, 作文完全来自生活。如果离开生活完全依靠书本, 无法想象写出来的作文将会是什么样的。比如, 秋天来了, 我们要写美丽富饶的原野, 勤劳善良的农民伯伯等, 不写实际生活中的富饶的土地, 枝繁叶茂的树木, 成熟的原野大地, 那么我们写什么呢?很多教师在这点上脱离了生活, 让学生写假大空的作文, 违背了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的策略性原则, 把学生引入了死胡同, 当然写不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优化作业要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飞翔。西方的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减负增效优化作业的设计多种多样, 我在这里谈几点我自己的想法, 也是经常做的几点, 供大家学习。

苏轼说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古人的文章, 确实有种身临画境的感觉, 尤其是唐诗。随便一首唐诗, 都能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图来。那么我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 就让学生绘画出诗歌的内容来。比如,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眼前看, 翠柳依依, 上有黄鹂在树叶中间鸣叫, 树影婆娑, 仿佛诗人的心思一样, 想什么呢?抬头望, 白鹭一行, 直逼蓝天, 他们飞向何方呢?把人的情思带入深远而广袤的天地, 不由让你联想起很多很多的人和事来。诗歌不但有画面美, 更有人生思考的美。

有些课文可以去实验, 在实验当中体会课文内容的妙处。如《曹冲称象》。有的课文可以续写它。如《坐井观天》, 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 写写青蛙跳出井沿后的内容, 它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慨等, 学生的减负增效不同, 续写的内容也就层次不同了。这里学生的层次和内容的层次是一致的。有些课文学过以后, 需要进一步观察生活验证它, 比如, 学习了植物动物等,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一下, 和书本说的是不是一样。上面说的这些方法, 都是学生自由完成的,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 就是最好的优化作业, 学生做起来没有负担, 效果还挺好。它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的, 教师在把内容适当地分层一下, 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 那么我们的最终减负增效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 减负增效优化作业的设计, 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设计的时候, 根据学生的情况, 根据课文内容的情况去布置。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 可以选择不同的减负增效作业来完成, 以此提高学业水平,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

摘要: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灵活性, 就是说让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要求作业的数量要科学合理, 质量要科学规范, 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是随意性的布置, 也不是无原则的布置, 这里我强调的是作业优化设置,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 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减负增效,层次性,多样性,策略性

参考文献

[1]韩云.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 (7) .

13.学生减负作文 篇十三

你说说,放假和不放假有什么两样,有的同学放假还比不放假累。

所以,我想向大人们建议,可以有一天是我们小孩什么也不用干,整天在家休息的那一天吗?

14.学生减负工作计划 篇十四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减负工作计划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减负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轻负优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减负”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二)自觉从三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

一是思想上“负重”,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

二是在业务提高上“负重”,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

三是在教学实践上“负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教、改、辅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1、教师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教学目的要求要具体明确,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减少坡度。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钻研,夯实学生基础。

2、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状况,根据学科、教材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原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满堂罐,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保证在课堂上留5-10分钟的作业时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4、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技能科课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三)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德效益。

在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德育在学科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渗透。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多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锻炼学生能够关心集体、互相帮助、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兴趣广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加强“减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按课程计划及学校实际,合理安排学科、活动课程,科学设置课表,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按规定征订有关教辅用书。教务处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随堂听课次数,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减负”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先进,树立典型,纠正问题。

1、成立学校“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实行“减负”工作领导责任制,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2、召开学校全体教师会议,积极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各级领导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文件、规定等,宣布我校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奖惩制度。

3、学校对“减负”工作定期检查,并将结果存入资料档案,及时总结反馈。

4、成立学校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一次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减负”工作的建议和要求,沟通家长的心里,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5、法定开设的所有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他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均不得组织学生购买教材和读本。严格控制学生的用书,练习资料、不得擅自增订和购置课外书本和练习提纲,违反批评教育。

6、严禁节假日上课,或搞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在家庭或社会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

7、严格执行清校制度,学生在校时间为每天7小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延长在校时间。

8、课内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的作业分量要适中,注意突出训练重点。书面作业控制在1。5小时以内,学校和班主任应负责控制和调节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9、除学校组织的期末质量检测或研培中心组织外的考试外,各任课教师不得组织各类加重学生负担的书面考试,不以分数排名次。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登记分为优秀、良好、达成、稍欠、须努力。

学校将切实加强对“轻负”工作的监控,加大管理力度,建立“轻负”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加强督查,努力确保“优质轻负”的落到实处。

学生减负工作计划 篇2

现今,学校拖堂、课外补课现象是学生负担过重表现之一。本来一节课可以掌握的知识,却要占用学生宝贵的课间休息时间,甚至还要补课才能掌握,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降,学生的负担大大加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学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配合,学生学起来效果极佳,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不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吗?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追求高艺术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

二、提高学生能力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方法。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是以削弱学生能力为代价的。相反,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反而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有效方法。我认为要做到“三重三轻”:

1、重思维培养,轻题海战术。

我必须放弃题海战术,应着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扎扎实实下功夫。不能只满足教学生一道道题地做下去,关键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法,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提高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2、重能力考查,轻频繁考试。

现在频繁的考试也是中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考得学生晕头转向,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收到的实际学习效果却不太理想。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频繁考试的做法,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摆在首要的位置,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的目的。

3、重书本基础,轻课外杂书。

在教育教学当中,最好还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扎扎实实地以书本为基础。所以应重书本为基础,吃透教材,教透教材,学透教材。看看一个小学生的背着沉重的书包,我们就知道中学生的负担有多“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真是至理名言。作为一名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

一是、经常学习教育理论,订阅各种教育刊物,从中获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营养;

二是、多参加教研活动,从中吸取精华,摈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吸取成功新颖的教学方法;

三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走特色之路,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

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向45分钟要效率。精心高质量的教案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要真正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说实话,其关键是课要上得好。一堂苍白毫无生气的课,使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教师讲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模模糊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课上得不好,使学生学得劳累吃力,本身来讲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试想,一堂生动充满了活力的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能够与教师紧密重,所以我们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首先要使学生的书包轻起来,除了教委审定与确定的教材外,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各种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等。

三、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补课现象的普遍存在无疑使学生的负担“雪上加霜”。少补点课,尽量不补课,扎扎实实地上好课,才是我们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出路,靠补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做法,本身就是有违科学规律的。事实

学生减负工作计划 篇3

以教育局的相关文件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和“减负提质”为准绳,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减负”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减负”的各项事宜,为营造和创建尊重、和美、砺行、求真的“尊重教育”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减负”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教学、常规和活动等方面制定如下内容:

(一)、常规入手、抓出实效。

本学期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情况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本学期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②抓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③抓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

要求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具体要求,确保“减负”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规定如下:

1、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三表”规范。

2、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3、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学校和教师不得早于8点组织学生上课;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改革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学生的好差、不公布、排列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教师。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科目。

6、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一步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把“讲堂”变“学堂”,把“教室”变“学室”,“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到: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倡简务本、求实有度。钻研文本、精心预设。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深刻变化。

(三)、丰富活动、给孩子读书的时间

1、打造环境,充溢书香。为了让儿童能更好地走进“阅读”中去,我们提出:“将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将图书室建在班级中,变封闭的阅览室为开放的阅览室,让每一个孩子在课间都能走进书中。”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具体有班主任布置教室环境,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进行读书指导活动。

2、课程渗透,形成系列。我们除了在“环境课程”上,体现出“阅读的影响与力量”,更要将“阅读”纳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体改革与建设之中。

上一篇:静待春暖花开作文800字下一篇:CDIO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