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精选14篇)
1.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一
从“导”出发,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的论文
【摘 要】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精彩的课堂导入好比是一篇优美文章的开始,吸引人的开头往往更能激起读者的兴趣,课堂导入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的导入工作,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
【关键词】 课堂导入;小学语文;策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就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好语文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实际上也能起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让学生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大门,是一个为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知识储备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的导入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就选取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巧妙对话,故事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巧妙对话,讲故事导入法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故事导入法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小学生年龄较低,好奇心一般比较强,喜欢听别人讲有趣的故事,一般听到“讲故事”时都热情高涨、兴致勃勃,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一个心理,针对教材内容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i u ü》这节课的时侯,首先教师在课前精心编一个小故事,并找一些与这个小故事相关的图画,上课时让学生一边观察图画一边听老师讲故事,“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大家认识三个新朋友,蚂蚁、乌龟、和鱼儿,鱼儿和乌龟是住在一起的好朋友,有一天呢,蚂蚁不小心落水了……”
同学们立刻被这个故事吸引住,接着老师再拿出“u”的图片,小鱼儿朋友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朋友“u”,接着教师教同学们发“u”这个音,并带领大家练习“u”的发音,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开始了一堂课的学习。
二、渲染氛围,情境导入
渲染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也是课堂导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学生年龄较小,情感也比较容易受具体事物的影响,所以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课本的内容和实际的教学环境,用声音、图片、影像等营造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近似的情境,快速地让学生融入到课本当中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氛围渲染可以借助音乐也可以借助影像资料,我们以影像资料为例进行简单分析: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中,可以这样导入课堂内容: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海底世界?”
学生:“想”。
老师:“那么老师今天就带你们看一下美丽的海底世界”
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的动画片,此时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象,有大鲨鱼在追逐小鱼,有漂亮的水母,还有成群结队的小鱼游来游去,非常的漂亮,借助动画起到了良好的渲染氛围的作用。接下来老师再问:“动画上的海底世界漂亮么?那课本上描述的海底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新知的.学习中。
三、巧设疑问,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法,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设置一些具有悬念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进入课文。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秘密》这一课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导入:“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为什么东坡只有雪松却没有柏、女贞呢?东西两侧的偏差为什么会这么大呢?是自然造就的还是人为的呢?这是因为……”故事讲到这,已经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必定会急切地寻求答案,这样自然地激起学生想要看书的迫切心情,此时学生就会带着老师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课文的积极性,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是悬念的制造一定要紧扣课文的内容,从教材出发,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也会更易于接受,才能为有效课堂铺下成功的基石。
四、趣味游戏,活动导入
有位教育家说过:“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趣味游戏课堂导入法也是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策略,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课堂游戏更是无比的热爱,课堂开讲之前做个简单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他们在游戏当中体验语文的魅力和精髓,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一课中,教师上课时准备一把筷子,课前设计一个小游戏:“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比一下谁的力量大,好不好?哪一位同学可以上台把这一根筷子掰断呢?”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上台进行尝试,选取三个同学上台尝试,显然同学们都能把一根筷子掰断;老师再拿起五根筷子向同学们询问“有谁可以把这五根筷子掰断呢”,再叫同学们上台尝试,结果掰不断,于是老师向同学们问“为什么一根筷子能掰断,五根筷子却掰不断呢?”,同学们对此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分析原因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话题“人多力量大,我们要学会合作”,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小游戏轻松地导入了本节课的内容,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带领他们进入课本内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魅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2.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二
一、联系生活感悟情境
学习离不开生活, 只有把语文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学生们才能更透彻地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文中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 也能运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 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 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就是要把文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们的生活, 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 增进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中秋快要来之前, 给学生们上阅读课时, 教授李白的《静夜思》。首先我给学生们看了许多关于中秋的资料, 里面有月饼, 有圆月, 也有许多合家欢的照片。让学生们想象, 在中秋的晚上, 月圆时, 我们都在干什么?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一说。然后我再让学生们读《静夜思》, 让他们体会一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孩子们在轻声地读, 在慢慢地品味作者的心情时, 我适时地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和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在写这首诗时, 他刚刚离开他的家乡, 离开他的亲人,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 面对皎洁的圆月时, 勾起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孩子们听了, 都纷纷点头, 或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吧!在其他人都合家团圆时, 作者却一个人远在他乡, 是那么地孤独, 那么地凄凉。通过这样的渲染, 孩子们对于这首诗、对于作者都更加感兴趣了, 他们很快地进入了诗文的学习中。
二、借助课件再现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许多时候, 光靠老师的讲, 学生们很难体会到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要想让学生们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 适当应用多媒体课件, 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 享受审美的乐趣。
例如:在教《台湾的蝴蝶谷》时, 蝴蝶谷的美丽景象在课文中被描述得活灵活现, 但是孩子们没有切身的体验, 我便为他们播放了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画面上展示了山谷、花海、蝴蝶, 再配以优美柔和的轻音乐, 同时穿插鸟声、风声、欢笑声。孩子们感到十分新奇, 完全被吸引住了。他们用心听, 仔细看, 仿佛身临其境。此时, 我再巧妙地引导孩子们以“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开头, 从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这三方面来说一说它的迷人景象。这样的学习情境, 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了“蝴蝶谷”。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又如:在教《我不是最弱小的》时, 我为了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课文中写野蔷薇的作用。我通过多媒体课件, 分别展示了下雨前和雨停后的野蔷薇, 让他们在进一步的对比中, 发现雨后的野蔷薇是那么的柔弱, 从而深刻领悟到小萨沙那颗美好、并对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心。如果没有这娇小而弱小的野蔷薇, 也许难以真切地体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心。
运用多媒体, 使得孩子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 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课件的展示, 也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文本变得生动、美丽起来。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在听, 兴趣盎然地在看, 他们被音画带入了文中情境, 学习起来更显轻松愉悦, 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
三、角色扮演体会情境
情境不仅可以由老师创造,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创造。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让他们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 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他们由自己变成了别人, 在他们深入角色时, 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 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例如:在教《三打白骨精》时, 因为学生们对于西游记的故事本身就很熟悉, 而且里面的人物性格特征, 多数孩子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来。即使不讲课文, 他们也可以把故事内容活灵活现地讲给我听了。因此, 我没有赘述, 我让他们自己把课文默读一遍以后, 自己挑选文中角色, 喜欢谁就演谁。这时, 孩子们可兴奋了, 都争抢着要演孙悟空, 他们在争论中, 自己找到的选角色办法, 然后自己慢慢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们的热情高涨, 而且他们对于人物的把握也能恰到好处。再回过头来, 品读课文时, 孩子们更是得心应手。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文章都可以用来表演, 当然不一定都是演课本剧, 也可以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 可以让他们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 虽未见其人, 却已闻其声, 从而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3.有效备课打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一、从备课的形式入手,探索有效备课
1.放开备课形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备课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学习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获取教科研信息,更新教学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课后,教师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点,这些都是在备课。我们这次备课改革具体形式取名为“文件夹式备课”。
2.鼓励写个性化教案
写教案是备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外显形式。在教案的形式和內容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和思维惯性,要求体现个性特色,强调实用性原则,注重撰写教后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由于对全册备课任务进行了均分,每位教师承担其中的几课内容,所以要求备详案。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备课电子模版供参考。
3.突出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铁要经过反复的锤炼、敲打才有可能成为好钢,但是锤炼之后的淬火才是成为好钢的关键。所以要成为一名好的老师,不光要自身加强学习,争取锻炼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做完一项工作后要有静下心来的冷静思考。这种思考就是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指教者借助于教学行为研究并解决自身、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它既可以是个人经验的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学的反思。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立足教学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也是外显的实践行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理论提出假说,再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
(2)“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学习教学”的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老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才是终极目标。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习的统一。
(3)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可见,教学反思是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活动,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所以,老师们要经常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提出,解决的依据办法,验证的效果,反馈矫正的措施……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灵感,轻松走入教科研领域。
二、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有效备课改革的顺利实施
1.改革教研活动形式,提倡学习与借鉴
自学校开展有效备课改革以来,我们把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调整为:周二两节课后为数学教研活动时间;周三两节课后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用业务学习时间,每位教师要把下一周将要进行的新课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组长老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备课,明确备课文本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2.充分集体力量,提高备课质量
此次备课改革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工,但分工不分家。年级组的集体备课依然是老师们进行教学研究,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平台。教研组长定期组织全组成员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用组长组织,教师轮流主讲的形式开展。主讲的内容既可以是课前的说课,也可以是课后的反思,还可以交流最近获得的新的教研信息、教学方法。这样大家都来讲、都来听、都来评,别人的优点可以为我所用,别人的缺陷我来弥补,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在“备课——听课——评课”一体化的研讨中,使老师们在资源共享中达到“异于己又优于己,异于人又优于人”,不断提升自我。
3.加大检查力度,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必要的检查是学校掌握教师备课质量,确保其有效性的必要手段。我们对以往学校的固定时间的、全员参与的常规检查进行了改进。
取消原先的两轮常规课的检查模式,采用教师主动展示课堂教学的形式,变“要我讲”为“我要讲”,“尽量少讲”为“主动多讲”。教师每学期要展示一次以上自己主备的教材,作为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成绩,纳入量化。同时学校将定期组织备课、课件、教学随笔等的展示活动。期末举行教学随笔、备课、课件的评比,评出优秀随笔编辑成册,在校内交流。好的备课、课件将收入学校的资料库,下学年在修改的基础上直接使用,达到有效的减轻教师负担的目的。
备课有效兴则学习高效,学习高效则素质优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咬住“有效”不放松,盯着“素质”不动摇,以新的兴奋和激情,积极探索出一种真正让师生都受益的有效备课模式。
参考文献:
4.语文课堂的精彩感悟 篇四
东桥梅庄小学 黄明琴
有幸去惠东实验小学参加“蹲点教研”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三节展示课,三位老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他们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可以说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同样的精彩的课堂:比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词语的提炼,情感的体会,以及朗读的指导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多。
一、首先,三位教师都拥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城南三小的许琼玲老师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她最大的特点:教师导语设计的巧妙,富有儿童情趣,能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文本。溪南实小陈玉燕老师执教的《生死攸关的烛光》,朴素中流淌着美丽,使文章生动起来,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惠东实小林梅华老师执教的《大禹治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飞跃,情感被激活,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总之,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基本功扎实让人眼前一亮;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无论是上课技巧,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吸引了学生,让听课老师也得到一种享受。
二、巧妙的教学设计。从课堂的教材处理、板书设计、课件运用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巧妙之处。如教材的处理,先以字词的听写引入为主,再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为深入细致地学习课文做了铺垫,根据学生的反馈,便于教学。
三、读中感悟,读出情趣。教学中,各位教师都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引导学生读出人物的情感,读出描写的境界,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指导学生读书,读出优美的语言,读出特定的情境,循序渐进的情感铺垫,让人惊叹不已!赞叹不已!
四、深入的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和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为教学做好准备,教师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把课上好。学生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真正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五、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三位老师都是抓住关键词语、句子、段落,让学生自己去批注,去体会,再交流。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学问”,上得再好,总是留下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听许琼玲老师的这堂课,我有几点感受:一是学生习惯养成方面有待提高。一堂公开课能影射出许多细节问题。如学生回答声音偏小,我坐前排都没听到。二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涣散,朗读或听读课文时,应该小手指着,读到哪指到哪,这样才能充分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第三,低年级课堂,老师应隔几分钟进行课堂调控。正如许老师所说的,她可能是教高年级刚转型,所以忽略了课堂调控,以致于到半节课后,学生开始骚动,有的甚至开始做小动作,课堂纪律顿时松散。
其他两位老师执教的都是中高年级的课文,我个人觉得比较不到位的是没有让学生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但是两堂课问题总是老师提的,学生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朗读理解课文。这样学生就无法真正体验文本,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意义。
5.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五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读后感
我一直都敬佩那些教育名家和大师:于永正、魏书生、李镇西、王崧舟、窦桂梅„„他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步入语文的殿堂,和学生一起品味文字的魅力。他们的课堂唯美、自然、和谐,不仅呈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每次碰到这些教育名家的著作或是他们的教学实录,我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希望能从中汲取精髓。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专门为我们一线教师购买了大批教育专著。一大摞专著中,这本《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最夺我眼球,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借回家。
在炎热的夏季,这本书犹如一片绿荫,带给我夏日的清凉;它又如一盏清茶,带给我心灵的滋润。这本书从诗意课堂、简约课堂、幽默课堂、激情课堂、智慧课堂、情智课堂、民主课堂、情境课堂、生命课堂九个章节入手,总结了全国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对其教学特色进行了探讨,并揭示他们的教学魅力。细读此书,感受颇多,我想:精美的好课是不分学科的,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我不禁惊叹于这些名师,他们如何能从一样的教材中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关注到别人认为平淡无奇的地方,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故事。这是研读教材需要多少的精力,摸索揣测千百遍的尝试,对于背景资料全面的搜索,才能有这样成熟、大气的课堂。
读到精彩的片段,我总是习惯性地反复品味,反复揣摩。每次我总是问自己,我究竟汲取了多少教学艺术的精髓,换做是我,我会
怎样处理这些教学细节,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
回想我平时的研讨课、汇报课,总是精心的准备、反复试教,年级组老师在一起反复切磋后,我们才敢登台亮相。但我们的课亦和这些名师的课堂相差甚远。正因为教学功底有差距,我习惯于孜孜不倦地学习。因为我相信勤能补拙,至少我可以从名师们的课堂魅力中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设计,学习他们幽默的语言风格,学习他们精炼的组织语言„„
特级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他们课堂教
学的魅力,来自他们那幽默机智、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语言。我印象最深的是支玉恒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中的精彩片段: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是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生成的,而其中的精彩实在令人难忘。首先,教师别出心裁地运用幽默,既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把写字与情感联系起来,并渗透对课文人物的认识。语出难料,机智迭出,诙谐幽默,笑中感悟,这恐怕就是名师的教学充满诱人魅力的原因了。
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两个名字》一课中的“我有„„你也
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句式时,信步走到学生们中间,同学生们进行了轻松愉快的对话:
“你好,我有一支铅笔。”贾老师左手举起一支铅笔.右手握着一位小朋友的手说。“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小朋友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了自己的铅笔。
接着.贾老师亲切地示意这位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孩子们纷纷争着和老师对话。
不知不觉中。对话的难度增加了。学生们在认真地思索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合(愉快地):“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就这样,贾老师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在一次看似随意的语言训练中,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
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时,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剂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个小朋友读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朗读的:“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并作了个喷洒的动作。这样的评价幽默风趣,孩子听了于老师的评价,恰到好处地领会文中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语气,表演读成为课堂上的一段高潮!这正是由于于老师对文本的把握烂熟于心,对学生的评价中肯而富有启迪,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这一切才成就了于老师睿智简约的课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特级教师的功力绝非一年
半载的修炼,让人不得不崇敬,不得不佩服。看了他们的教学点滴,我想:高效课堂的建设,小组合作效率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增强,都需要我们学习前辈们的精华,不断尝试和创新。我坚信:只要目标专一,拥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坚持读书、坚持上课、坚持反思、坚持取长补短,那么,几年、十几年后,我们一定能成就自己的一片天地!我的心中充满了热切的期望,期盼这这一天早日到来!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王英
6.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篇六
杨芳
平潭县综合实验区岚城上楼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其资料全,图像多,查找方便,所以人们可以得到更多便利。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结合时,语文课的教学就丰富多彩了,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利用校园网进行语文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一)情境体验,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在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用声情并茂地范读,轻柔的钢琴曲和美丽的图片唤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愿望。启发想象:漓江上好些小船正等着我们,老师和你们一起乘船,轻轻地荡漾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然后闭上我们的双眼,让孩子们体验小船在漓江上飘荡的情景。一起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子,看看哪些同学仿佛真的到了漓江。(听音乐、浮想画面、融入心情)回归课堂:你们看见了漓江水在流动吗?听见了漓江水声了吗?音乐、画面加上我的语言描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兴奋,音乐的旋律丰富了听觉的感受。教师的语言又支配着学生的想象,从而把学生带入漓江畔的情景中,体验了漓江的宁静。再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计算机分别再现桂林山水风光图画,让学生观赏。
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借助课件,展示各个游览景点,挖掘特点,让学生领悟美、感受美。再点击课件“观看景象”之“路上”片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接着让学生读出描写溪流变换的句子“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播放的音乐世界中溪水流动的声音。然后,我配乐诵读前三个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路上的美景。随即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外洞”片断,让学生概括外洞特点。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内洞”片断,呈现出奇形怪状,颜色各异的石钟乳或石笋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它们取名字。情境体验,为了弥补学生感性认识上的不足,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孩子们感受到双龙洞的美丽奇特。从孩子们闪光的眼神中我还感受到了他们对探索的兴致,对景致的喜爱。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二)突破教学难点,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课堂教学要完成学习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在执教《普罗米修斯》时,课前我先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资料,这样学生就对课文有所了解,一上课我通过情境的创设,画面的渲染,以及声情并茂的引读,把孩子们带入神话故事。多媒体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水,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渡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感受没有水,没有光明的生活,领悟人类对火的迫切需求。那么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多媒体出示: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威胁人类安全的猛兽„„拓展学生思维,升华普罗米修斯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点击课件情景体验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山上的悲惨生活,情景体验,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感悟普罗米修斯坚定的意志,为人类造福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学生在课件情景创设中反复诵读,扎扎实实地经历了学习、理解、感悟、生成语言的过程。
二、借助网络,培养学生的能力。(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如执教《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时,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表达了对战争的无比憎恨,对和平的无比向往。课一开始,我激情导入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呼唤和平,可是现实的世界和平吗?请看相关资料,点击课件,看看战争中的妇女和儿童遭受的摧残。通过观看有关战争的黑镜头,配以教师极富激情的解说,给学生的心灵强烈的震撼,当看到战争后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学生无比震惊,当看到战争中的儿童遍体粼伤,满眼无奈,学生无比愤慨,当看到战争后孩子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时,学生无比愤怒。接着,再点击课件欣赏美景,感受安宁,朗读课文的诗句。有了配乐,朗读这些诗句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不必教师吃力地指导,也不必教师卖力地范读。课件和文本巧妙地融合,以课件来诠释文本,以文本来升华课件,再通过朗读来渲染,来感悟,诗的语言和如画的风景交相辉唤。通过战争前后自然景物的截然不同,学生发出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向往,在教学中揭示了这种写法叫“对比”,渗透了写法指导,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对比”的好处,在最后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的教学中,学生就能带着质问、愤恨、不满去朗读、体会。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象几种可能性。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中,我让学生说出课文中哪些景物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乡下?学生找出景物后,我出示课件了出示了“瓜藤、芍药、笋„„”接着把乡下风光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我让学生在这些景物前加上一些表示颜色或形状的词,并串上动词连起来读,感受画面的美。最后我引导:这么多景物在一块儿,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瓜果飘香)充分挖掘,发散学生的思维。多媒体展示画面,让抽象的文章直观化,既促进对文章的理解,也是对文章的一种“梳理”。(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是统一的。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课一开始,我出示课件蝙蝠、飞机、雷达。让学生看到课题提问题,学生的问题一个个冒出来,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说?雷达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它对飞机有什么作用?蝙蝠为什么总在夜间飞行?为什么蝙蝠在漆黑的夜晚里飞行时总不会撞到什么?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看课件,课件展示雷达图形。再看课件,了解关于飞机夜间飞行的原理,以课件形式了解,通俗易懂。漆黑的夜空里,飞机飞行不怕撞上别的障碍物吗?原来,飞机上都装有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前方有设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信息技术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给小学生以自由学习的新天地,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作者简介:
杨芳:小学高级教师,教学学院大专学历,邮政编码:350400 电子邮箱:871672966@.qq.com
7.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七
一、营造探究氛围,追求本色语文
1. 设置悬念,唤起动机
悬念是特意制造的语文问题,是有效学习的一种心理机智。设置悬念能刺激小学生的大脑皮层,唤起语文学习的动机。悬念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读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就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集中注意力学文。教师用亲切的微笑和关注的眼神,架设起师生之间的一座互相信任的桥梁,给堂课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例如:在教学《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时,教师出示课题,让学生齐读,学生争先恐后地对课题提出问题,“我想知道她指谁?”“是什么原因要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因为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自主去阅读文本,解决问题。教师及时导入新课,说:“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为新课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激发了读文的兴趣。
2. 精彩故事,放飞想象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听讲故事是小学生天性。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小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小学生会对故事的发展或人物的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理,学生认真听故事,注意力特别集中,激发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应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让他们感到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喜悦。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决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听故事能减少学生课堂上的疲劳,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引导他们大胆想象,使课堂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文时,教师问学生:“过大年的时候, 你们都干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你们知道么,在一个寒冷的年夜,有一个蓬头赤脚、穿着破烂衣服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看到人们都和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有说有笑地吃烤鹅、喝美酒,欢欢喜喜过大年。而小女孩一整天也没吃过东西,她没卖掉一根火柴。她不敢回家,因为家里边和外面一样冷。她边走边喊:‘卖火柴啦, 卖火柴啦……’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在墙角里了。” 教师用简洁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小学生的心。听完故事后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她是怎么死的?”教师顺势将学生进入文本阅读,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听故事,让学生从中想到了许多问题, 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寓教于乐。
二、认真研读文本,展现课堂精彩
1. 品词析句,凸显重点
品词析句就是理解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从文章中体味、理解到蕴含在词语和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每句每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体味与咀嚼中,倾听文本所发出的细微的声响, 使课堂精彩不断。
2. 感情朗读,升华认知
感情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种手段。朗读能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联系。充满情感的朗读, 有助于学生品味优美的文字,理解作者的心声,感悟文本思想的闪烁。例如: 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作者游园未遂的原因以及观赏到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出示动画:诗人站在柴门外,很有礼貌地轻轻敲那扇柴门,久久未能打开。诗人急得来回踱步,偶然间一抬头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头来,从而增强画面感。教师指导学生读前两句诗时,要语速平缓, 以柔声为最佳,后两句语速轻快、上扬, 以洪亮而又不失稳重为最妙。学生反复诵读,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在朗读中升华了情感。
8.新课改,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更新观念;自主学习
新改革已逐步走入了广大师生的心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们教师的工作观念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了,课堂教学精彩了。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该课程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础,因此怎样让孩子们在充满活力、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见解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我就针对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观念的更新让小学语文課堂更精彩了
新课程积极强调:教育观念决定教学发展方向与教育成败,制约着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的运用。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守着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不一样的教育观念,会让教师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新课改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宗旨,新课改精神积极倡导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学习,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不用教的目的。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根据课程目标和课改精神选取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山沟里的孩子》《天外来客——陨石》《雅鲁藏布大峡
谷》等课时,我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不再信奉“师道尊严”,不再搞“一言堂”,而是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在课堂上唱主角。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心情一定是愉悦的,学习热情一定是高涨的,这样的课堂能不精彩吗?
二、自主学习方式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悟。”新课改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走路;给学生留出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给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可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我们为数不少的教师还在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自己主宰着整个课堂,学生毫无主动权。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尽可能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学习《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我根据自学程序组织学生学习,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他们利用工具书解决本文的生字词,然后采用多种方式精读课文,读熟后,学生分小组编写课本剧。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很主动,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编出了质量很高的课本剧。试想,这样的课堂气氛能不活跃吗?能不精彩吗?
三、多元化评价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正在日趋丰富,决定语文新课改实施是否成功的因素是评价,新课改积极呼唤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评价应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的学生出现某种良好行为时,如果他们能够及时得到认可,学生就会产生心理满足感,就会形成良好心境。小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得到老师的赏识,因此采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采用教学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互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在学习《奇怪的圣诞包裹》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当某一学生读完,我不仅自己对学生作评价,还让学生作评价,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的评价也客观、公正起来,不再是简单的“不好”“声音响亮”了,而是具体、贴切起来了。正是这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能不高兴吗?课堂能不精彩吗?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色、情、景相互交融的效果给学生创设了一堂堂良好的教学情景,让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交互性、集成性的特点,将图形、文字、视频、动画等信息加工整合,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鲁迅给车夫包扎的过程,孩子们被鲁迅深深感动了,他们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孩子们在声情并茂的课堂上如临其境,这样的课堂,他们的积极性能不高吗?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落实新课改精神,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演绎更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钟诗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性途径探析: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思考之八[J].才智,2011(13).
[2]王兴明.谈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8).
[3]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2(24).
9.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九
利用远程资源使语文课堂
变得更精彩
姓名: 王 柳
单位:贵阳市白云区程官小学
学科:语文
联系电话:***
利用远程资源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
贵阳市白云区程官小学:王 柳
运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体现在运用声音、影像、动画等功能把课本上不动的画面动起来,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孩子们对动画片是不会拒绝的,并且恨不能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难道还用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听好了,听好了!”吗?利用远程资源上课,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乐于学习语文,每次到远程教育室上课都会被他
们那
欢呼雀跃的神情所感染。上起课来得心应手、课堂气氛活跃,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素质提高快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太空生活趣事多》之前,我让学生查找有关太空知识的文字相关资料,学生课前就已经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太空的知识。这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学了《我是什么》一课,我让学生思考除了书上所说水变成云、雨、冰雹、雪外,你水会变成什么。学生查找了一些科学知识,最后创造性地得出水还可以变成冰、雾。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这就不断地促进了学生增强自觉性,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媒体,这些都大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快速成长。
二、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为之充分把握作铺垫
1、幻灯片的运用。从儿童思维的思维特点出发,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在分析课文之前,用幻灯片演示整体感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到黄山奇石的美,以此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从而形象生动地演示了课文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充分把握课文知识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视频动画的运用。
美丽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远程资源中的动画对学生的吸引力更要远远超过直观的教学挂图。学生通过观看画面,从而牢牢记住画面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丑小鸭》时,文中讲了很多丑小鸭的遭遇及最后是怎样变成漂亮的天鹅的。如果单凭老师用嘴巴讲怎样怎样,学生听着无味,老师也会觉得讲的无趣、费劲,效果不好。所以,运用美丽的动画等画片来讲授这就省时省力、效果倍加。学生的兴致较高,接受效果好,学生的兴趣也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教起来也就十分轻松了。又如:在《识字七》(第二册)的教学中,用电脑课件播放小熊猫找家的经过,让学生去理解是与非、深与浅、冷与热、热情与冷淡等一系列的反义词。在生动有趣的画面的吸引下,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的热情非常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教学目的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通过远程教育课件的运用,为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作了充分的铺垫,为学生全面地、扎实地掌握知识点奠定了基础。
三、远教方法灵活、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使学生寓教于乐 远程教育可以提供虚拟的教学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便捷的讨论空间,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发现法、研讨法、创造法、演练法、表演法、论辩法、智力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在远程教育条件下还可灵活使用虚拟课堂讲授法、虚拟实验操练法、课后浏览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如:在《秋天的图画》(第三册)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电脑屏幕上随着我教学目的的需要逐一呈现主题内容:蓝天中大雁向南飞、树上的黄叶飘落下来、金黄的稻田、瓜果飘香的果园、火红的枫叶和高粱、田野上丰收的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果实等。随着内容的需要,电脑画面出现了动态的内容,学生都不禁地发出“哇”,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活动上。通过这动态的画面,生动又有趣味性的演示、讲解。一下子便吸引住幼儿,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远程教学资源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各种优良素材,包括视频、动画、文本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课改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保障。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有时还会要求学生根据资源中的素材入境表演。远程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视频、动画、文本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倍增了学习兴趣,倍增了教育教学效果。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的快乐。
语文课堂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心得体会
2009-2010-1
教师:王柳
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在结合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播放了邓小平爷爷生前工作及对少少年儿童关心的视频资料,看完后我提问学生:看完这个片段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个学生回答说他比较难过,原因是他看到邓爷爷太辛苦了。接着我问学生那我们应该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来想念邓爷爷呢,至此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渗透到位。由此可见,这个视频资料在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把握上所起的作用是较大的。再者在进行课文朗读的训练中,低年级学生虽摹仿力强,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积累少,就很难把握课文所表现的情感。由于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其范读,学生摹仿朗读;让其播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让其播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画面,学生共鸣式朗读,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指导朗读《黄山奇石》时,我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以舒缓、轻柔的音乐为背景,并展现黄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边欣赏边朗读,学生都深深地陶醉其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10.小学语文作文精彩开头 篇十
我在书香中度过了美好时光度过了祖国的生日。漫步在书店中翻阅着书籍我沉思:以往我们中华民族就是靠着智慧与勇气登上了成功的顶峰取得了胜利才创造出了今日的辉煌所以我们要忆苦思甜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捧起书读着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不禁被吸引住了于是我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与主人公一起探索书中的奥妙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一路风景》使我浮想联翩《纯真年华》使我如醉如痴……在书中我学到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品质学到了杜甫 “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痴情学到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伟略……在书香中遨游的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黄金周。
11.多媒体使小学语文课堂精彩不断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时间 多媒体 小学教学
1、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春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科发展建设和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实施的背景下,广大基础教育界的教师们都在不断接受新的理念,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相信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不少具备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了广泛应用,笔者以自身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着重阐释多媒体教学给小学语文课程带来的利好。
2、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利好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小学语文课程乃至所有学科的春风,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分水岭。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身心特点,人生观、价值观还无从谈起,正是学习知识,为今后一切学习行为打下基础的黄金时期,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利好:
2.1再现形象、直观教学,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电教媒体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现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的内因。如《春笋》一文中,为了突出小春笋的勇敢与生长速度之快,课文有这样一句描写“他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从地里冒出来。”在屏幕上,我首先把“冲破”和“掀翻”进行了调换,问学生这样行么?学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我请他们再仔细读读句子,好好想想。学生在讨论之后达成共识,“泥土是松软的,小竹笋长得很嫩,向上冲,只会让自己受伤,所以唯一的办法是把石块推到别处,用掀翻这个词比较形象,又显出了小春笋的勇敢。”之后我又把两个词语换了回来,请他们一边读一边配上动作,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冲破、掀翻”的魅力因此表演起来格外地投入、到位。对于“冒”一词的理解我也是利用多媒体使用换词的方法,把“冒”与“长”进行了比较,学生从比较中领会到了“冒”的生长速度之快,是“长”一词无法比拟的。这样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2.2呈现画面,理解诗意,感受意境美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歌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的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体会。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字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正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多媒体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很快从香炉峰源源不断地升腾的烟雾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只能看到烟雾升起,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烟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3、多媒体对于重点教学内容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教育的中心理念还是让学生收获基础知识,培养和保持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以后深入学习知识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应当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作文能力,这也是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以致用的关键所在,最终,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辅助形式,成为了让学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的绝佳应用武器。
3.1播放投影,启发联想,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一遇到作文课就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教学中我常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写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效果。
3.2动画展示,再现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剧增,社会对每个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电脑课件的应用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它能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以及精巧新颖的文字,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思维受到启发,得到开拓。
4、结论及建议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会事与愿违。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从教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使其用得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出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实现它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
参考文献:
[1]周立群,旁车养.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鞠建红.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2007(11):34
12.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十二
一、融入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更是深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游戏,他们立即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将游戏适时、、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此,便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低年级学生识字时,我们可将游戏融入进去:自己准备一个转盘,转盘上有不同的声旁和形旁,如用“木”作形旁,用“兆”“每”“支”“朱”“果”等作声旁,转动转盘,可组成桃、梅、枝、株、、棵等字。课堂上,我们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然后以组为单位到讲台上转动转盘,哪一组组成的字准确,而且用时最短,哪一组就赢。。这样,我通过让学生玩转盘游戏,既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一举多得!
二、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揭开教学内容面纱的序幕,若这一环节设计得精彩有趣、引人入胜,便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
比如,在学习《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时,在课文的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吧,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瞧!”然后,我出示了两张画有狮子图像的卡片,并继续对学生说:“这两只小狮子是不是很可爱,它们呢,都想成为森林之王,但是,这两只狮子的表现却不一样,那么,它们究竟哪不一样?谁又有机会成为森林之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看看它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讲述富有情趣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动物故事,既顺利引出了本课的课题,为新授内容做好了铺垫,也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满怀愉悦地投入其中。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爱模仿的性格特点,所以,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
比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依据课文内容,将其编排成一个小型的剧本,里面设定不同的人物和台词,然后,在班里选取几名学生,让他们对剧本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如雨来、李大叔、鬼子等,因为活动形式比较新鲜、有趣,学生立即对它产生了参与兴趣,我挑选出来的几位学生,自然也是十分卖力,将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样,我通过在班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方面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了书中所描写的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了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采取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生动、有趣,学生也能因此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常规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呈现的教学局面常常是教师机械、单一、抽象地教学生认字、读字、记字,这就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学起来没有动力和热情,而且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乐于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13.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十三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案例
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孙云霞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苏教版第六册《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把“感受李时珍师徒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李时珍品尝药草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作为学习的重点。
三、教学片段:
师: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查访药材。一路跋山涉水,用双脚丈量了几万里的路程。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课件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
难道修订《本草纲目》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7小节,用横线划出师徒二人吃苦的语句。
通过自己积极地读书、思考,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体会行之苦
生:我从第一段的描写,知道他们已经连续走了好几个月了。
师: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他们的“行之苦”?
生: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生:还有“好几个月”
体会住之苦
师:是啊,他们每天都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持续走了两个多月了,不可谓不苦啊!除了“行之苦”他们还受什么苦?
生:他们住的苦,晚上就住在破败的古寺里。
师:从哪儿可以看到古寺的破败?
生: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
师:住在这样的地方,晚上会怎么样?
生:会着凉。
体会食之苦。
师:上面咱们学习的是李时珍师徒的“行之苦”“住之苦”。请大家再看看课文,他们还有吃的那个方面的苦?
生:他们他们啃干粮、喝泉水,在饮食上也很苦。
师:大家想象,长期在外,啃干粮、喝泉水肠胃受得了吗?会怎么样?
生:这样长期下去,人会生病的。
发挥想象,体会别的苦
师:俗话说,衣食住行是“衣”打头,那么在长期的跋山涉水中,同学们再想想李时珍师徒可能遭遇的衣之苦是什么?
生:长期在外,他们要背药材,不可能随身携带那么多的衣服,这样就有可能无法换洗衣服,还有可能着凉。
师:有句古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还经受什么苦?
生恍然大悟:他们长期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会很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在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李时珍师徒二人所受的苦后,我有引导说:面对这么多的苦,李时珍却笑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从这里的苦和笑中,你体会到了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生:李时珍是一个不怕苦的人。
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呢?
生:“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读写结合,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学到这儿,我适时出示了一个想象写话的训练,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情境写下来: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这天忙着赶路,师徒二人又一次错过了客店,他们只能在路边的雨棚里过夜了。李时珍想:。
岁月不饶人,快五十岁的人了,天天喝泉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
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来。他想:。
短短的时间,学生纷纷下笔成章: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早早就起床了,他和庞宪冒着大雪,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山上爬去,为的是寻访药材,早一天修订好《本草纲目》。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头上的汗水像黄豆似的滚落下来,他也顾不得擦一下,为的是寻访药材,早一天修订好《本草纲目》。
这天忙着赶路,师徒二人又一次错过了客店,他们只能在路边的雨棚里过夜了。李时珍想:虽然我们现在只能在雨棚里过夜,遭受寒风的吹袭。但是只要能早点修订好《本草纲目》,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
四、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流畅的表达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庆幸自己没有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教育论的观点看:“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有潜能的,教学活动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上面的教学活动中,遵循这个理念,把读书、发现的权利充分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交流,并且给予他们充足的自学时间,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争先恐后地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结合情境写话的成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14.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篇十四
刘仁八镇中心小学
肖凤莲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集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逐步走入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在现代化教学中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真情实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语文知识, 真正实现了我们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
农村
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
《语文新课标》在前言中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很显然,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教师,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语文课堂要高效,必须有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精心组织策划下,才能在单位时间内解决更多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然而,如果仅为了体现教学模式的变化,而使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话,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巧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我个人认为要真正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深钻教材,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只有深钻教材,才能正确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必须设计出一整套合理的教学流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才能随机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做到应付自如。在四年级语文S版上册的教材中有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新型玻璃》,在教学此文时要求学生掌握文中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作用,这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那怎样突破这个重难点呢?课前就应该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讲授《新型玻璃》这一篇课文时,我觉得我们乡镇的邹爱华老师的教学过程就设计得很巧妙。这主要便现在:
(一)导入新颖。她先用课件出示一个谜底是“玻璃”的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学习的对象。然后,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玻璃,说说它们的作用,这样又巧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了解普通玻璃的作用。接着教师又巧妙质疑:“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几种新型玻璃,大家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吗?”这样一来,既引出了课题,又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巧用网络视频,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什么是新型玻璃。在揭示课题后,邹老师她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新型玻璃的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很快了解了这几种新型玻璃。
(三)学法引路,自主探究。在学生很快了解课文后,教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种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很快学生就掌握了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种玻璃,学生也表现十分踊跃。就这样,在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新知识和学习方法,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又都得到了提高。接下来,余下的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就能很快用自己学过的方法将它们读懂了!
二、把握课堂主旋律,所有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只能是为教学服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比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导入课题后,我播放了一段《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电影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走入那段难忘的岁月,初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严峻,体会在烈火中的邱少云的抉择,感悟他伟大的崇高形象,这为学生接下来能更好理解文中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历史题材的课文时,我们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从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资料,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虎门硝烟》一文可以通过播放吸食鸦片的那些人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可以直观了解鸦片对人类的危害,再从网上下载有关虎门硝烟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当时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以及林则徐在虎门硝烟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不要让这些资源成为我们的累赘。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网络上各种教学资源纷繁复杂,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学会一些信息技术皮毛的老师来说,觉得网络上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常常会下载一些课件来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但由于我们这些农村教师课程负担量重,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修改这些课件,有时候课余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往往就把课件下载来后,直接用于自己的课堂上。这时侯,由于课件不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的,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很好的吻合,导致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不紧凑,从而让我们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结果,教师教学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是囫囵吞枣,本来设计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往往要两三节课才能完成。如此一来,教学效率还抵不上不用课件的好。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学会一些简单制作课件的方法,然后在使用别人的课件时,要把别人的课件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简单的修改,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它特效功能。
四、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好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课前导入很重要,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很好利用课文插图,激情谈话引入课题,像《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些类似写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猜谜语导入,课堂伊始,课件出示谜语,让大家竞猜引出课题,比如:《失去的一天》可以出示谜底是“时间”的谜语让大家猜,活跃气氛„ „总之,不同的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其次,课中的探究也不可忽略。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在品读祖国的语言文字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活动是文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生找出这段话后,就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体会作者此时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最亲密的战友被烈火活活烧死的痛苦,继而体会这段话在文中表达的重要性,是为了从侧面来烘托邱少云伟大的光辉形象——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胜利,自觉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师,应该把这段话制作成幻灯片,并使用标注或字体的颜色选择功能,在学生找出重点词后,将重点词打上重点记号或将字体改变颜色引起学生注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朗读。这个时候,为了感受邱少云内心的坚定,还可以把烈火中的邱少云那一段视频给学生重复播放,想象此时邱少云内心的活动,走入邱少云的灵魂深处,进一步感悟他崇高精神品质。教学此文时,好多学生在观看视频和朗读了这些令人感动的语言后,都能结合具体的字词,谈了自己的真实的感悟。有的孩子说:“我从‘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体会到邱少云很坚强!”还有的孩子说:“我平时被开水不小心烫一下,就会痛得尖叫,可邱少云被烈火包围却一动不动,我体会到顽强的意志力,他为了战友和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是呀,就是这样伟大的一位好战士,一个我最亲密的战友,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或活活地烧死,我的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呀!”另一个孩子饱含热泪满怀激情地说道。„ „有了视频的辅助,孩子们结合生活的体验,很快理解了文本,同时对烈士邱少云更加敬佩,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灵魂也受到了熏陶。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下载合适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老师范读或学生朗读,在听觉和心灵的撞击下很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从中也回味无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深钻教材,多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巧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单位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学刊》
2010年08期
【小学语文精彩课堂】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设计07-11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11-05
如何使语文课堂更精彩11-22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07-09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建设07-11
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08-23
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11-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09-16
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的论文06-28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