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价值观的新发展(10篇)
1.美国司法价值观的新发展 篇一
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努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
跨越式发展
近两年来,禄丰县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目标要求,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强化干警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益和便民服务为目的,始终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紧紧围绕“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由于成绩突出禄丰县司法局连续四年被禄丰县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局长被县委评为”廉政勤政先进个人”,由于我局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廉政一手抓行政,做到“两不误”,取得了“双赢”的好成绩,真正做到了“抓党建促廉政,抓好廉政促行政”,同样,司法行政工作也受到了司法部、省司法厅及州局的表彰。机关支部也连续三年被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近两年来,先后了有14名司法行政干警及3个司法所、两个机关科室受到了司法部、省司法厅及州司法局的表彰,其中广通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先进司法所”,恐龙山镇司法所也被司法部授予“人民调解先进司法所”,县司法局被县纪委命名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单位”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示范单位”。
一、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努力建设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
禄丰县司法局始终把加强班子建设和抓好干警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臵,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创一流工作业绩的思路,努力创建“学习好、团结好、纪律好、作风好、政绩好”的领导班子,狠抓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保障、作风纪律和业务建设。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臵,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了《禄丰县司法局队伍建设“十项制度”》,制度从干警的培养、任用、考核及素质强警入手,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复合型干警,全力打造一支优秀司法行政队伍。一是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 活动。活动中,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认真查摆、积极整改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全县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促进了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强化宗旨观念。为每名党员干警设立“共产党员岗位”标示牌,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臶,党员岗位就要树立楷模”的先锋理念。三是领导带头,把创建活动臵于提高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高度来谋划。围绕提高司法行政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目标,局党组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长远而重大的课题,在全系统作出“向局机关看齐、向局党组看齐、向我看齐”的承诺,积极
倡导、精心组织、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健全了八项学习制度,每年拟定学习计划,对理论学习实行量化管理,保证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专家讲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努力使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着眼于加强理论武装,根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组织干警系统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xxx省、州、县委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经济、文化、法律知识,着力培养广大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品格和道德素养,着力加快干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优化,让学习成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不断增强谋划工作能力、提高领导司法行政科学发展本领的过程。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部门职能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再定位,形成了司法行政部门具有政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双重身份”、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经济建设“双重职能”的共识,有效拓展了司法行政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县委全会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围绕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新的课题,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深化了司法行政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基础性、源头性、先导性作用的认识;着眼于提升广大干警的职业忠诚度和公正
廉洁执法水平,开展全警“大讨论、大培训”活动,并提炼出了“忠诚、公正、廉明、奉献”的司法行政干警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级领导的示范引领,全系统学习理论、研究理论、运用理论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扩大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促进了“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
二、以强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强化干警思想建设
近两年来,我局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系统实际,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的原则,创新活动方式,改进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兴学风、正会风、治玩风、促落实、提效能”主题教育开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程序,规范了工作纪律,提高了工作质量,增强了全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结合开展的“学习杨善洲同志精神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及“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修改完善了党组织工作制度,对干警特别是党员干部进行了廉政提醒和廉政承诺,通过“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发挥了干警特别是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全系统61名干警全部进行了廉政承诺和廉政提醒,同时要求每一位干警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写出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并在职工大会上轮流交流发
言。局党组还给下派的新农村工作队员送去香油、面条等生活用品,同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给工作队员所在的两个村委会分别给了5000元工作经费,还组织全体干警到扶贫点进行扶贫思廉。结合今年开展的“四群教育”对每一位干警挂点联系的农户让干警亲自到家中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家庭档案,让他们结成对子,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实意为农户解决实际问题,传授思想、传授科技、传授法律、传授“三农”政策、传授致富思路和意识,让其早日致富,真正起到既帮扶了农户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三是结合县纪委组织开展的以学习《警钟长鸣-------楚雄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续二)》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廉政教育活动活动”,在制定实施意见,学习相关材料,按步骤,分阶段开展的同时,还时时注重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强化教育力度进行正面典型教育,相反,也利用许宗衡、陈绍基等反面典型案例来剖析,进一步增强了法纪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增进了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保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收到实效,我们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先后开展了讲一堂微型廉政党课,组织一次“六.五”普法和党风廉政知识测试、看一次廉政光盘、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集中学习一套资料、制作一块廉政公益广告、撰写一篇体会文章等一系列活动,达到了提
高素质,固本强基的目的
三、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努力推进队伍作风建设
禄丰县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重新拟定了54个制度,并报各班子成员、所、科室全体干警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经过仿佛讨论、修改形成了54个制度,制度涵盖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后把修改完善的制度装订成册,发至每一位司法行政干警,要求理解熟记每一条规定,并按制度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用制度管人、管权、管财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经常性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调研信息制度。制订学习规划和学习方案,采取举办专题讲座、上微型廉政党课、周一“学习日”干警进行轮流发言等形式,强化党风廉政内容经常性学习,同时,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列出调研题目,深入基层调研党风廉政现状,并写出调研报告,两年来共撰写调研报告17篇,被采用4篇,其中省级刊物1篇州级刊物3篇,撰写信息77篇,被各级采用21篇。二是继续推行“四项”制度和效能政府的贯彻落实力度。制定出台了《禄丰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干警)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禄丰县司法局关于推行行政问责制度的实施意见》、《禄丰县司法局建立效能机关的实施意见》,健全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在局机关坚持首问责任制,热情接持前来办事和法律咨询的人员。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
窗口单位,实行“一站式”服务,坚持文明办公、规范服务、限时办结并兑现服务承诺。三是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好“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对各项专款能够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乱花乱支,违规支出的情况发生,更没有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同时,利用张榜公开和会议公开的形式每半年对财务收支的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干警和社会的监督。四是建立健全廉政档案制度。为全局18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和7名股(所)级干部补充完善了廉政档案,今年又对7名职务变动的领导干部及1名岗位变动的干警的廉政档案及时进行了建档,并进入了电脑网络的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对党员干部特别是股所级以上干警的管理和监督,为上级的提拔任用及时提供真实的廉洁自律信息。五是健全以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禄丰县司法局工作规则》,《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公车管理、公务接待、财务支出、劳动纪律、学习等制度。编发了《禄丰县司法行政系统制度台帐及四项制度资料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进一步促进了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制定出台了廉政勤政谈话制度。对任前谈话,岗位变动谈话、激励谈话进一步进行了明确,使谈话制度走上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两年共进行岗位变动谈话13人、激励谈话4人,交心谈心61人。同时,每年对全县14名科级领
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使他们适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廉洁从政,务实为民。通过推行谈话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干警廉洁从政,务实为民的自觉性,在司法行政系统创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六是进一步推行了治慢、治庸、治乱“三治”制度。以纠风整纪为抓手,“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及组织开展的“学习杨善洲同志精神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以“创六型机关、提六力建设、争当六好干警”为目标,同时,结合州农业局赵××违纪事例和县纪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整顿工作作风的有关要求,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实际,再进一步明确公车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治理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警,制定了“六项规定”,即:不准在工作日午间饮酒;不准在工作时间串岗闲聊、上网聊天、炒股和玩游戏;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办理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事务及参加各种娱乐消费活动;不准无故旷工、请假逾期不归或迟到、早退;不准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故意刁难,或利用各种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不准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以各种借口推诿、拖延。通过对“六项规定”的贯彻执行,使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工作姿态、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去年县纪委、监察局组织的行评中由原来的后30多位升至现在前8位。七是认真执行廉情分析制度。为切实加强对干警的经常性管理和监督,适时分析掌握班子成员、所及科室负责人在工作中
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进行“会诊”,提前打“预防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每两月对干警进行一次思想状况、廉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排查纠正。到目前为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13次,进行廉情分析9次,通过这一制度的推行,真正把领导干部及干警的德、能、勤、绩、廉纳入“视线”范围内的“监督圈”加以监管,使其廉洁从政,务实高效。八是对司法行政系统每一位干警的岗位进行了廉政风险等级评定。对61名干警的廉政岗位进行了风险等级评定和廉政承诺,对重要科室,重点岗位适时开展监督,让干警无论在八小时内外都时时守住底线,高压不能碰,红灯不能闯,使其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廉洁从政、务实为民。
四、以强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监管,努力树立法律服务行业新风。
为规范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从业行为,树好形象,对法律服务行业行风进行了教育整顿,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制定了《禄丰县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案件受理范围,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条件、收费标准及纪律要求。通过对法律服务行业的作风整顿,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同时,充分利用“举报箱”等渠道听民声、访民意,了解群众的呼声和意愿,自觉、主动接受全社会对法律服务工作的
监督,着力查处发生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司法干警形象的主要问题,对违规违纪的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依法依纪依规进行处理,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两年来对4件来信来访进行了及时的调查处理,并向有关部门和当事人进行了书面回复,对相关当事人给予了严肃的处理,达到了震慑的效果。
五、以强化警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努力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宣教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我局近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按照县纪委廉政文化“六进”、“八有”的工作要求,结合下发的《禄丰县“廉政文化进警营”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及要求,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禄丰县司法局廉政文化进警营实施方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丰富的廉政文化为载体,以健全的廉政制度为基础,在司法系统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和道德情操。两年来共拿出5000余元制作了廉政文化公益广告牌张贴在县城新大街科普长廊和办公楼各层及廉政文化教育警示牌摆放在每一位干警办公室桌上;继续巩固创办“廉洁文化进司法园地”专刊,到目前为止,已出专刊22期,刊出信息154条,讲廉政故事27个,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7次,结合学习杨善洲精神
干警交流发言17次,撰写心得体会61篇;利用星期一干警“学习日”的有利时机,组织局机关干警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发言,鞭策干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局班子成员利用“学习日”的机会每月讲两次廉政故事;印发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6次,印发学习材料14篇;结合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局党组组织了党建和廉政知识竞赛活动,每一个干警踊跃参加,积极抢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把廉政文化渗透到家庭,向每一位干警发放一份廉政提醒书、签订一份廉政承诺、真正做到了“墙上挂”、“桌上摆”、“手中拿”、“时常看”、“认真学”,使“廉政文化进警营”活动丰富了内容,创新了活动,突出了主题,实现了目标要求,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六、以强化监督检查为手段,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
两年来我局始终以抓责任制工作为龙头,认真把握只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才能遏制干警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所以,我局采取“一年两检查、一考核”的方法组织督查和考核,在检查中发现不重视、工作不落实的严肃认真地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重新整改,必要时进行“谈话”和调整岗位,通过检查绝大部分司法所和机关科室能够按照责任制工作的要求,严格责任分解,严格贯彻落实,工作时时开展,痕迹管理规范齐全,干
警廉洁自律意识得到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之,两年来我局始终做到了以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为龙头,以司法行政工作为轴,以责任制工作为带,以党建工作为平台,以维护禄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跨越式发展为落脚点,通过以实施“廉政文化建设”工程,强化教育促“廉”,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核心,实施“体制制度创新”工程,强化制度“保”廉,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目标,实施“监督制约强化”工程,强化监督“维”廉,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目的,实施“政风行风整治”工程,强化考核“促”廉,收到了实实在在的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原禄丰县司法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花之金)2012年9月23日
2.美国司法价值观的新发展 篇二
关键词:学习障碍,特异性,DSM,美国
1962年,柯克(Kirk)首次使用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这一术语,[1]将其定义为:儿童在语言、言语、阅读、写作、计算或其他学校科目上存在一种或多种迟缓、障碍或发展迟滞,这些问题起因于可能的大脑功能失调、情绪或行为障碍引起的心理障碍,并不是智力落后、感觉剥夺或文化和教育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如果以此作为学习障碍研究的起点,迄今为止,学习障碍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75年,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开始关注学习障碍的研究,[2]到现在已有40年的历史。1989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到:“各地要继续创造条件,积极吸收肢体残疾和有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等少年儿童入学,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使他们受到适当的特殊教育。” 通知的转发标志着学习障碍作为一个特殊教育的类别和研究实践领域在我国确定了下来。[3]但是,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关于学习障碍的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不同的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定义进行研究,严重阻碍了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急切需要梳理学习障碍的定义,掌握当前国际上学习障碍研究领域对学习障碍概念的认识,从而为这个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关于学习障碍的概念以及诊断标准,国际上通常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简称为ICD)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为DSM)中的概念及诊断标准。已有研究[4]发现,ICD在临床诊断和训练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很有价值;而DSM对于研究的价值更大。因此,本文以DSM为例探讨学习障碍概念的发展历程。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由美国精神医学会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为APA)出版,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的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自DSM第一版(简称为DSM-Ⅰ)于1952年出版,截至现在,DSM已经经历了6次修订,现在的版本号为五(Ⅴ),各版本基本信息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DSM修订的时间间隔为6~16年,这样的修订间隔基本上能够保证将研究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学习障碍认识的变化及时地反映出来。
一、学习障碍术语的演变
DSM的不同版本均把学习障碍看作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类型,但是不同版本中使用的术语以及所属类别不同,具体信息见表2。
(一)学习困扰(DSM-Ⅰ)
DSM第一版与学习障碍对应的术语为“学习困扰”(learning disturbance),也称为特异性学习缺陷(specific learning defects)。[5]
(二)特异性学习困扰(DSM-Ⅱ)
DSM第二版与学习障碍相对应的术语为“特异性学习困扰”(specific learning disturbance),[6]用于命名少数呈现出单一特异性学习问题的病人。
(三)特异性发展障碍(DSM-Ⅲ)
DSM第三版并没有与学习障碍直接对应的术语,学习障碍包含在“特异性发展障碍”(specific developmental disorders)中,这个类别是指特定的发展领域障碍,而不是由另一种障碍所导致的结果,包括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reading disorder)、发展性计算障碍(developmental arithmetic disorder)、发展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发展性构音障碍(developmental articulation disorder)、混合型特异性发展障碍(Mixed specific developmental disorder)和非典型的特异性发展障碍(Atypical specific developmental disorder)。 发展性语言障碍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与接收型(receptive),这里的表达与接收是指口头语言的表达与接收。由于特异性发展障碍经常与其他障碍同时发生,为了避免它被忽略, 使用单独的轴(Axis Ⅱ)进行编码。[7]
(四)学业技能障碍(DSM-Ⅲ-R)
DSM第三版修订版与学习障碍相对应的术语为“学业技能障碍”(academic skills disorders),[8]包括发展性计算障碍、发展性书面表达障碍(developmental expressive writing disorder)和发展性阅读障碍。
(五)学习障碍(DSM-Ⅳ,DSM-Ⅳ-TR)
DSM第四版和DSM第四版文字修订版两个版本中学习障碍部分基本没有变化,与学习障碍相对应的术语均为“学习障碍”(learningdisorders)。[9,10]
(六)特异性学习障碍(DSM-Ⅴ)
DSM第五版中与学习障碍相对应的术语为 “特异性学习障碍”(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11]包括阅读障碍(with impairment in reading)、书面表达障碍(with impairment in written expression)和数学障碍(with impairment in mathematics)。
二、学习障碍相关术语内涵及诊断标准的变化
学习障碍术语在DSM的历次修订中几乎都在变化,反映了研究者对学习障碍的认识不断发生着变化,下面以分析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亚类型的变化为突破口探索从1952年开始到现在研究者对学习障碍的认识所发生的变化。
(一)DSM-Ⅰ和DSM-Ⅱ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亚类型
DSM-Ⅰ和DSM-Ⅱ学习障碍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发生变化。DSM-Ⅰ和DSM-Ⅱ中没有明确的学习障碍诊断标准,但明确指出了学习障碍所包含的亚类型:包括计算障碍(acalculia)、阅读障碍(dyslexia)以及由不明原因或非器质性原因导致的失读症(word blindness)和失写症(agraphia), 这个类别的所有子类型的症状均不是由于器官损伤引起的,在DSM-Ⅱ中还排除了由于器质性疾病或缺陷或其他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学习问题。[12]词聋 (word deafness)不属于学习障碍。[13]
(二)DSM-Ⅲ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亚类型
DSM-Ⅲ没有把学习障碍列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而是包含在特异性发展障碍中,这个类别中与学习障碍相关的术语是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计算障碍。在DSM第三版案头参考[14]中详细描述了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诊断标准:个别施测的标准化阅读或计算测验成绩显著低于根据个体的教育、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由个别施测的智商测验确定)所预测的水平。另外,在学校,儿童在需要阅读或计算技能的任务上的表现显著低于他或她的智力水平。这个类别不包括由于教育不足,视力和听力的损伤以及智力落后所导致的阅读或计算成就的低下。
(三)DSM-Ⅲ-R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亚类型
DSM-Ⅲ-R学习障碍有三个亚类型:发展性计算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书面表达障碍,这三个类别的诊断标准与DSM第三版基本上一致,但也有一些变化,包括三个标准:
A. 个别施测的标准化学业技能测验成绩显著低于根据个体的教育背景和智力(通过个别施测的智力测验确定)所预测的水平。
B. 学业技能的障碍明显影响需要相应学业技能的学业成就或日常生活。
C. 排除视觉或听觉敏度缺陷或神经障碍。[15]
(四)DSM-Ⅳ和DSM-Ⅳ-TR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亚类型
DSM-Ⅳ和DSM-Ⅳ-TR[16,17]两个版本中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数学障碍(mathematics disorder)、书面表达障碍(disorder of written expression)和未另行规定的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DSM-Ⅳ和DSM-ⅣTR两个版本中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没有发生变化,当个体在个别施测的标准化阅读、数学或写作测验上的成绩显著低于根据年龄、教育和智力水平所预期的成绩时,个体就被诊断为学习障碍。这样的学习问题对需要阅读、数学或写作技能的学业成就或日常生活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显著性差异可以通过多种统计方式来确定。显著低于通常是指成就和智商(IQ)之间的差异多于2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有的时候,显著低于也指成就和智商(IQ)之间的差异在1~2个标准差之间,尤其是个体的智商测验的分数可能会受到相关的认知加工能力的缺陷、并发的心理障碍或一般的疾病(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或个体的民族或文化背景的影响。如果存在着感官缺陷(sensory deficit),则由感官缺陷所导致的障碍一定不及由学习困难所导致的障碍。学习障碍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18]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总结为三条:[19]
A. 个别施测的标准化学习成就测验得分显著低于根据个体生理年龄、智力和与年龄相适应的教育所预测的水平;
B. 标准A中的困扰明显影响着学业成就或日常活动;
C. 如果存在着感觉缺陷,表现出来的困难水平超越了由于感觉缺陷所导致的程度。
(五)DSM-Ⅴ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亚类型
DSM第五版学习障碍的亚类型包括:[20]阅读障碍、书面表达障碍和数学障碍。特异性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四条:[21]
A. 学习和使用学业技能困难,不管是否接受过干预训练,至少连续6个月表现出以下一种症状:1错误或慢而费力地阅读字或词;2理解阅读内容的含义有困难;3拼写有困难;4书面表达有困难;5掌握数字感,数字事实,或者计算有困难; 6数学推理有困难。
B. 受影响的学业技能显著低于根据个体的生理年龄所预期的水平,对学业或职业表现,或日常生活活动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并经过个别施测的标准化成就测验和综合的临床评估确认。年龄大于或等于17岁的个体,学习障碍的档案记录可以代替标准化评估。
C. 学习困难开始于学龄期,但是可能直到某项任务所需要的受影响的学业技能超过了个体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表现出来。
D. 学习困难主要不是由于智力障碍、未矫正的视力或听敏度、其他心理或神经障碍、心理社会困境、学业教学语言的熟练度不够或教育不足引起的。
三、美国学习障碍概念的变化趋势
通过以上对学习障碍术语、亚类型和诊断标准变化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描绘了美国在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对学习障碍概念认识的全景图, 在这幅全景图里既有经久不变的经典画面,也有随着时光流转逐渐刷新的美景。
(一)美国学习障碍概念的固有属性
DSM第一版中学习障碍概念就使用了特异性 (specific)这个词汇进行限制,到2013年最新一版的DSM依然使用特异性这个词汇,可见特异性是DSM不同版本中学习障碍概念的一种固有属性, 与特异性相对应的概念是普遍性(general),学习障碍的典型特征是学业成就低下,导致学业成就低下的原因多种多样,特异性强调学习障碍者的学业成就低下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因此特异性学习障碍诊断标准中的排除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障碍在DSM不同版本中的排除标准见表3。
学习障碍概念的排除标准在DSM的不同版本的诠释存在着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学习障碍的排除标准越来越详细,罗列的可能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越来越多,排除了这么多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学业成就呢?在DSM的早期版本中见不到这方面的解释,在DSM第四版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解释:“学习障碍可能存在认知加工过程(例如,视知觉,语言加工过程,注意,记忆,或者这些认知加工过程的组合存在着缺陷)的潜在异常。”[22]在DSM第五版则明确指出学习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这种障碍以生物学原因为基础,导致了认知层面的异常,从而出现了学习障碍的行为方面的特征。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 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大脑准确有效地觉察或加工言语或非言语信息。据此可知, 学习障碍的特异性强调的是个体认知加工机制的异常,而这种异常来自于生物学因素,因此关于学习障碍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还远远不够, 应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去探索其生物学原因, 而近些年借助功能磁共振(f MRI)和事件相关脑电位(ERP)等技术研究学习障碍的脑机制研究已经成为学习障碍研究的国际前沿,未来这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多。
(二)关于学习障碍的描述对人的冒犯意味越来越弱
从DSM第一版和第二版中的缺陷(defect)到DSM第三版、第四版和第五版中的障碍或失调 (disorder),可以看到对学习障碍群体的冒犯意味逐渐在减弱。另外,DSM第五版在学习障碍部分更多地使用损伤(impairment)和困难(difficulty),进一步印证了这种趋势,学习障碍群体已经不再是正常人群中的异类,他们就像每个人都会在学习、 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一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受生物学因素决定的特定困难。这种趋势也许与美国学习障碍个体能够坦然地接受所谓的“学习障碍”标签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学习障碍个体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大声地说出“我有阅读障碍”,“我有计算障碍”……,没有丝毫自卑、羞怯、忸怩等消极情绪。这是能够接受有效训练的良好开端,如果不能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只能使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到自己完全放弃改变的意愿。如果能够做到对弱势群体命名的冒犯意味减弱,就可以解决研究者对标签的负面影响的担忧。
(三)学习障碍诊断标准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
在DSM第一版和第二版中没有明确的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到DSM第三版已经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但是可操作性还较差,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数量化的指标,DSM第三版修订版进一步整理了第三版的诊断标准,将诊断标准划分为三条标准,更加清晰明了。DSM第四版和第四版修订版进一步细化了第三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并给出了数量化的指标,成就和智商之间的差异多于2个标准差或在1~2个标准差之间。DSM第五版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分为四大条,在第1大条下面又详细列出了六小条标准。概念界定的可操作性强应该是所有领域研究追求的目标,避免出现“百家争鸣”,导致不同研究的结果无法相互比较印证。
(四)学习障碍原因的隐蔽性逐渐增强
3.燃气应用的新发展 篇三
1.1引言
红外辐射,俗称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和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以及微波、无线电一样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传播速度约为3x108米/秒,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直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物理现象。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波长(或频率)不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为0.38―0.75微米,红外辐射的波长范围约为0.75―1000微米,波长大于1000微米的为微波和无线电电波。通过三棱镜可以把可见光分成为紫、蓝、青、绿、黄、橙、红七种颜色,而红外辐射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还长,即在光谱的红色端以外,所以称之为红外线,人们的视觉感觉不到它。
燃气与其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预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无焰燃烧,可以直接产生红外辐射用于各种加热过程。
燃气红外加热技术在工业和民用燃烧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它比传统的对流加热具有投资省、启动快、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经过特殊设计的红外辐射器还能够发射出波长较长的远红外辐射,对某些物体更有效地加热,进一步节约能源。
常用的燃气辐射器有金属网辐射器和多孔陶瓷板辐射器两种。目前国际上大力发展各种优质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它具有燃烧均匀、辐射波波长较长和不易回火等优点。同济大学燃气红外研究所采用一种全新的干法成型工艺,研究成功了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
1.2X型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研究
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有以下主要结构特点:
(1)具有高发射率表面层
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在正常工作时其表面温度为800―850oC,在这种温度下其主要的辐射能量波长为2―6微米。然而,普通陶瓷在这一波段内的发射率却是很低的(见图2,c)。为了提高辐射器的辐射能力,我们研究了一种高发射率材料,作为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的表面层。它具有广谱高发射率的特点(见图2,b),从而弥了陶瓷的缺点,使辐射能力提高。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采用干压法成型工艺,基板和表面层在模具中一次压成,人窑后一起烧结,结合牢固不会脱落。与热压铸成型法相比,干压法不需要石蜡和制蜡饼工序,不需埋烧脱蜡过程,缩短了烧成周期,并大大提高了窑位的利用率。据估算,用新的干压法工艺制造多孔陶瓷板,其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约为热压铸法工艺的1/2左右。
(2)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较好
通过对基板材料配方、粉体制备与烧结工艺等反复研究和改进,提高了多孔陶瓷板的械械强度。又由于降低了热膨胀系数,其抗热震性能较好,能长期承受冷、热急变而不破坏。
表1所示多孔陶瓷板的物理性能。从表中可以看出,用干压法成型的多孔陶瓷板密度较低,而抗折强度和热膨胀系数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
(3)燃烧稳定性和燃烧完全度好
对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新型辐射器)和市售的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极限热强度进行测试,其结果列于表2。从表中可见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极限热强度较高,也即燃烧的稳定范围较大。
燃烧完全度可用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来衡量。对复合层多孔陶瓷板进行燃烧试验,其结果列于表3.将烟气中一氧化碳Co的浓度(表示换算到a=1的一氧化碳浓度)和多孔陶瓷板的表面温度to(oC)绘成曲线表示于图3,可以看出,额定负荷下(11kcal/cm2・h)烟气中Co低于40pPm;当热负荷在额定值的+20%范围内波动时,C0在100pPm以下。总的来说,一氧化碳排放量是很低的。
从以上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机械强度较高,而热膨胀系数较小,因此使用性能好。用它做成的x型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燃烧稳定,排烟中的C0含量较普通燃烧器大为降低,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烧装置。
1.3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应用
燃气红外辐射器在各种干燥工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已经证明,燃气红外辐射器发出的辐射波长较长,使一些被加热的物容易吸收,因此已在许多工艺中得到采用,如:
1、纺织、印染工业中的脱水和树脂等浸渍物的干燥;
2、油漆、油墨或涂层的烘干;
3、蓄电池的铅板的预烘;
4、陶瓷生产的烘干过程;
5、石棉石棉水泥瓦的烘干;
6、纸张和胶合板的干燥;
7、其它。
除了工业干燥以外,红外辐射器用于食品烘焙也是非常合适的。许多食品采用燃气红外辐射烘烤不仅可以加快烘烤速度,而且色、香、味都比较好。因此现代的家用灶和商业灶里,安装了各式各样的燃气红外辐射器。
燃气红外辐射器也广泛用于大空间采暖。辐射采暖不必加热室内空气,热量直接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固体表面吸收,人在采暖房间里得到了取暖器和四周维护物的辐射,感觉比较舒适。此时室内空气可以比对流采暖时低5―10oC,大大节约了热能,而燃气辐射采暖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比对流采暖系统低得多。
下面以上海灯芯绒厂印染车间予烘工段采用天然气辐射器的实例分析其合理性。
(1)经济性分析
初投资一采用电加热板和燃气辐射器,造价基本相同,6万元运行费一预烘工段加热功率为288千瓦
(a)用电成本:288干瓦× 0.73元/千瓦・时=210元/时
(b)用天然气成本:
选用RFT―3.0的矩形天然气辐射器,96只;
每只辐射器耗气量为0.3米3/时;
总用气量为96×0.3=28.8米3/时;
天然气单价为 2.1元/米3
用气成本为 28.8米3/时×2.1元/米3=60.5元/时;
两种方案比较结果:用电加热预烘的运行成本为天然气红外线的3.47倍。
(2)环境污染程度
4.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篇四
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论著选摘 内容提要
一、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开发
二、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
1、以“教”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
2、ID1与ID2的划分原则
3、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的代表性模型--“肯普模型”
4、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的代表性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
(1)史密斯-雷根模型的主要特点
(2)教学组织的宏策略--细化理论(ET)① 细化理论的由来 ② 细化理论的内容 ③ 细化理论的应用
(3)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成分显示理论(CDT)
三、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
⒈ 以“学”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
⒉ 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研究的几种偏向
⒊ 以“学”为中心的ID方法与步骤
一、引言
目前的主要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节奏和社会发展步伐迟缓,知识的增长较慢,教学手段落后、单一。原来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与这种状况是比较适应的。到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甚至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社会节奏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 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显然,低速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这种现象,还对几百万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出了全新的、紧迫的要求。“谁来教育教师?”“怎样教育老师?”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吁。
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如上所述的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问题将日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这两方面问题的彻底解决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正确方针和教育战线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教育技术领域来说,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尤其是在中小学教师中)大力普及有关“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的理论知识,尽快提高他们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素质,对于以上两方面问题(教育改革问题和教师培训问题)的解决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ID)理论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而这些进展就是在信息时代对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强烈需求的推动下取得的。
据安德鲁斯(Andrews)和古德森(Goodson)在1980年的统计,当时见诸文献的ID模型只有40个,到了1991年这个数字就增大到数百个。不仅ID模型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其理论基础也在花样翻新,不断发展。目前从世界范围看,ID领域可谓流派纷呈,百花齐放,这种学术繁荣景象令人鼓舞。但是模型太多,难免鱼龙混杂。正象Begona Gros等人所指出的[1]:“有些模型看起来是新的,却对ID的发展没有什么贡献”。不少学者甚至为此忧虑,发出“ID模型已经过多、过滥,急需完善和提高现有模型”的呼吁[1]。可见,ID模型大量涌现,尽管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热点,但这并不一定是件大好事,因为它有可能鱼目混珠,使我们陷入模型的迷宫之中,以致抓不住要领。因此,为了能借鉴国外真正有用的经验,能吸收国际上ID理论的精华,以便为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服务,为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我们认为,对20多年来,国外在教学设计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并加以评述,指出其中最有价值的成果,对于我们是富有启迪意义的,是必不可少的。
认真总结多年来国外在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尽管模型的名目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看,不外乎朝: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这两个方向发展。下面就围绕这两个方向的新发展作一概括的评述。
二、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
从6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ID理论绝大部分都是以“教”为中心、即面向教师的“教”,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也称传统 ID理论)是目前的主流。由于它经过20多年众多专家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可操作性强。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因而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不足之处是,按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⒈ 以“教”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
通常认为以“教”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由于学生是认知主体,任何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学习理论,显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即学习理论应当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另外,在这四种理论中,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近30年来的发展相对稳定,因而对ID理论发展的影响也比较稳定(20多年中这三种理论对ID的发展均起过较大推动作用,但从60年代末至今,这种影响没有太大变化)。唯有学习理论,由于自50年代以来,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对ID理论发展的影响特别显著,特别引人注目。早期ID在学习理论方面主要是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非已知刺激诱发出的联结反应(已知刺激所诱发出的联结反应则称为“条件反射”)。在操作条件的作用下,当联结反应被诱发之后,若随即给予强化,即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这就是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或曰刺激-反应(S-R)学习理论。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或作业操练中刺激-强化又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在50年代至70年代这种学习理论曾风行一时,对早期ID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这种学习理论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对于较复杂认知过程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则与此相反,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于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单纯建立在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基础上的ID逐渐受到批评。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吸收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的优点,提出一种折衷观点,即所谓“联结-认知”学习理论。这种理论主张既要重视外部刺激(条件)与外在的反应(行为),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即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在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中绝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折衷的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⒉ ID1与ID2的划分原则
对于传统的ID(即以“教”为中心的ID)通常有第一代(ID1)和第二代(ID2)之分。为了更好地理清ID理论发展的轨迹,我们不能不对ID1和ID2的划分依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80年代后期,人们鉴于ID领域多年来没有新的突破,因而强烈希望开发出新一代的ID模型。1990年梅瑞尔(M.D.Merrill)等人在分析了传统ID的种种弊端之后,首次提出了建构新一代ID模型的设想[3][4],并称之为ID2,而把在此之前的所有其它ID模型称之为ID1,这是国际上有关ID分代的最早提法。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梅瑞尔等人历数了ID1的各种缺点,却并未能打中其要害。例如在他们列出的有关ID1的九条主要缺点中,有5条是属于缺乏系统论观点(如批评ID1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组织和讲授都缺乏整体性,批评ID1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封闭系统,并且教学开发的各个阶段彼此互不相关而没有很好结合);有两条涉及教学理论(一条批评ID1没有交互性是被动式教学,另一条批评ID1对课程内容的组织不理想);有一条涉及开发效率(批评ID1是劳动密集型,投入产出比为200:1效率极低);另外一条批评ID1对知识获取只作了有限的描述。如果是直接对知识如何获取进行讨论这本来是学习理论的范畴,但现在是讨论如何对知识获取过程进行描述或说明,所以并未涉及学习理论的实质内容。由此可见,在以上所列出的有关ID1的诸多缺点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到学习理论。如前所述,学习理论对ID模型的发展有特别显著的影响,而且是ID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对ID模型的研究只有紧紧抓住学习理论,才有可能理清ID模型发展的脉络,不致陷入各种模型所罗列的烦琐教学事件和具体细节之中,也才有可能真正对ID模型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分代。梅瑞尔等人正是忽视了这一点,结果抓了一大堆“芝麻”,却丢掉了“西瓜”。列举了ID1的不少缺点,却未能抓住关键。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所建构的ID2模型只能是对ID1的局部改良,而不可能有本质上的飞跃,即不可能跳出ID1的“窠臼”。这就是梅瑞尔的ID2模型自1990年提出以来,一直得不到教育技术界承认和支持的根本原因。但是梅瑞尔等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因为是他们第一次提出“要对ID模型的发展进行分代”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尽管他们未能给出理想答案,但却促进人们认真去思索、去寻求真正的答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ID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们认为,传统ID模型的发展确实经历过两代,而且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鲜明标志。第一代ID模型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即刺激-反应)作为其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型的主要标志则是以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作为其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在传统ID的四种理论基础中,除学习理论之外的其余三种(即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对所有ID模型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学习理论在不同ID模型中的体现才有显著的差异,加上学习理论对ID有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只有以学习理论作为ID模型发展的“分代原则”才是真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应当指出,加涅提出的“联结-认知”学习观点,无疑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本人并未能在其自身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一代的ID模型。相反,在他先后4次再版的、广为流传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直至1992年的最新版仍是直接引用第一代ID中有较大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型”作为该书的理论框架,并由此展开他关于ID理论观点的阐述。这表明,加涅在学习理论方面尽管主张“联结-认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其指导思想却仍是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认知方面的因素虽然也有不少考虑(例如比较注意学习者特征分析,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认知策略和智力技能的分析)但体现得远不如行为主义因素那么充分,尤其是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如何考虑认知结构和认知策略的需要这样一个重要问题,被完全忽视了,换句话说,加涅对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贯彻,在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中比较注重“教学对象”(学生)这一个要素,对于教师和教学媒体这两个要素也有一定程度的考虑,而对于“教学内容”这另一个要素则被完全忽略了。可见,加涅对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是不够彻底的。这正是他未能提出新一代ID模型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提出的新分代原则对ID1和ID2中的代表性模型分别进行剖析。应当特别强调指出的是,今后我们所提到的ID2,都是指按我们的上述分代原则所划分出的ID2,而不是指梅瑞尔所构想的ID2,因为这两种ID2模型的真实内涵是很不相同的。
⒊ 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的代表性模型--“肯普模型”
ID1的代表性模型应推“肯普模型”,它是由肯普(J.E.Kemp)在1977年提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才逐步完善(见图1)[5]。该模型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
⑪ 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过程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由它们即可构成整个教学设计模型的总体框架。
⑫ 三个主要问题:肯普还认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① 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
②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③ 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⑬ 十个教学环节:是指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和限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为了反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肯普没有采用直线和箭头这种线性方式来连接各个教学环节,而是采用图1所示的环形方式来表示ID模型。图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置于中心位置,说明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环节均应围绕它来进行设计;各环节之间未用有向弧线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任一环节开始,并可按照任意的顺序进行;图中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修改”在环形圈内标出,这是为了表明评价与修改应该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图
1、肯普模型(ID1的代表性模型)
由图1可见,在十个教学环节中有九个环节(即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皆由教师自己完成,另有一个环节⑥是在教师主讲或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靠教师向学生传递(灌输)知识,教师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促进和实现“刺激-反应”联结,学生是教师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在学习过程中其主动性、积极性较难发挥。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教”为中心的、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ID模型。
以四个要素、三个问题和十大环节为标志的肯普模型,尽管因为基于行为主义而带来较大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上它允许教师按自己意愿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具有灵活性,所以多年来,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较大影响,并成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型的代表作。事实上,肯普模型的核心思想,即以四个基本要素作为ID模型的总体框架,并把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作为ID追求目标的构想都是很卓越的,不愧为真知灼见。这些光辉的思想不仅成为所有ID1模型的基础,并且至今仍在ID2模型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⒋ 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的代表性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
按照上面确立的“分代原则”并考虑近十多年来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我们认为,ID2的代表性模型应推“史密斯-雷根模型”(见图2)[6],它是由P.L.Smith 和T.J.Ragan于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该模型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型”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型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T.J.Ragan本人又是美国AECT现任的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较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型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⑪ 史密斯-雷根模型的主要特点
由于史密斯-雷根模型是在狄克-科瑞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该模型的特点,我们不妨将二者作一比较,为此下面给出狄克-柯瑞模型(见图3)[7]。
由图3可见,狄克-柯瑞模型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在图3中三个模块用两条垂直虚线隔开)。与图2比较不难看出,图3中的左、中、右三模块正好与图2的上、中、下三模块相当,而且各模块中方框的内容也大致相同。二者的差别或者说史密斯-雷根模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①、在图3中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即“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而在图2中则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两部分)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模块补充了“学习环境分析”框,与此同时,还取消了图3中较为具体、琐细的“行为目标”表述框。显然,这一改进不仅使图2的“教学分析”模块内容更充实,而且在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简洁、合理。
图
2、史密斯-雷根模型
图3 狄克-柯瑞模型
②、在图3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地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在图2中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
·
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作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
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为实现教学内容由教师向学生的有效传递,应仔细考虑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传递策略就是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学生如何分组(个别化、双人组、小组或是班级授课等不同交互方式)的策略;
·
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在上面两种策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分配的策略。
在上述三类策略中,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最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对这一模块的扩充就不仅仅是对图3模型在内容上的补充,而且将使该模型在性质上发生改变--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③、在图3中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在图2中对此作了调整--不仅把“修改教学”框置于教学评价模块中而且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这一改进就使图2的模型显得更为科学。
除了以上三点差别以外,图2和图3的其余部分基本相同。各方框中所涉及的概念,除“组织策略”部分以外,其余都是在ID1的许多教材或专著中反复论述过的,因而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例如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编写测验项目(即编写出用于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能力的测验项目)、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开发(或教学资料的编写与制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所有这些概念在ID1和ID2中都基本相同,唯一有差别的是“学习者特征分析”: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而在ID2中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认知策略与智力技能。由于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在加涅等人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著作中已有许多论述,因此,为了对图2所示的史密斯-雷根模型有较深刻的理解,一般只需对“组织策略”部分作较深入的解剖即可达到目的。至于“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部分,由于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范畴--更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和更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其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外部刺激,以便更快、更牢固地建立“刺激-反应”联结,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即仍属于第一代教学设计所研究的内容,所以这里就不多谈了。下面我们仅就教学组织策略部分进行剖析:
按照著名教育技术学家瑞奇鲁斯(C.M.Reigeluth)的观点[8],有四种教学策略对于教学设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四种教学策略是: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不难发现,史密斯-雷根模型之所以能成为ID2的代表性模型,正是由于它很好地吸收了瑞奇鲁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地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而这点正是该模型能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引入认知主义,从而体现“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关键所在。
教学组织策略通常可进一步分成“宏策略”和“微策略”两类。宏策略组织教学的原则是要揭示学科知识内容中的结构性关系,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联系;微策略则强调按单一主题组织教学,其策略部件包括定义、例题和练习等。在实际教学中,宏策略用来指导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对知识点顺序的排列,它是从全局来考虑学科知识内容的整体性以及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微策略则为如何教特定的知识内容提供“处方”,它考虑的是一个个概念或原理的具体教学方法。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对于教学组织不论是在宏策略或微策略方面都已取得显著进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成果是细化理论(ET)和成分显示理论(CDT)。前者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策略;后者则为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微策略。
⑫ 教学组织的宏策略--细化理论(ET)
细化理论(Elaboration Theory,简称ET)的最早提出者是瑞奇鲁斯,该理论的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众所周知,新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奥苏贝尔是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他因提出包容(Subsumption)和同化(Assimilation)理论以及“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而著名。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关于认知结构的假定的基础之上:
·
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
·
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如果学习者能通过“同化”或“固定”(anchoring)作用把新知识合并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则新知识的获取将比较容易而且保持得也更好。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认知结构的层次组织是把更广泛、更一般的概念放在较高层次。把这种层次组织应用于教学设计就要求将概念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呈现,这正是ET组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ET的另外一个鲜明特点是关注学科内容的各个部分如何彼此相关,以及各个部分和整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显然,这又与奥苏贝尔关于认知结构的第二个假定相吻合。
① 细化理论的内容[9]
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
一个目标:是指ET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即当前所教学科知识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
两个过程:是指ET主要通过两个设计过程来实现上述目标,这两个设计过程一是“概要”设计,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
概要设计是指从学科内容中选出最基础和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初始概要。学科知识内容通常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概念性内容(说明“是什么”)、过程性内容(说明“如何作”)和理论性内容(说明“为什么”)。所有这三种内容都可通过适当方式呈现给学生,但在某个教学单元之中占优势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我们就可以从这种内容中选出初始概要。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概念性的,则初始概要应包含一个概念定义、若干个概念实例和把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练习;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过程性的,则初始概要应包含该过程的基本功能及主要实施步骤;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理论性的,则初始概要应包含该理论的最基本原理及最主要观点。如果某个概念或原理很抽象或者较难理解,就要利用形象化的比喻或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讲解。任何学科内容都可按照细化理论的方法加以组织和排序,而不管这些内容是概念性、过程性或是理论性的。
一系列细化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概要不断进行逐级细化,细化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逐级加深。等级为1的细化是指对初始概要按照上述“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作适当的扩充,使之变得更充实和更具体一些;等级为2的细化除了是对等级为1的细化结果作进一步细化(而不是对初始概要细化)以外,其它过程和等级1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级细化都是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通过每一次细化,使教学内容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如此继续下去,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内容复杂程度为止。
以Wedman和Smith设计“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学单元为例,他们确定该教学单元的“概要”是理论性的,其内容包含光圈大小、快门速率和胶卷型号(与感光速率有关)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例如,若胶卷型号固定,为了保持同样的爆光,当光圈较大时,快门的速率就要提高。这时先不考虑定量关系即先不考虑快门的速率值、光圈的大小值以及胶卷的感光速率值。在“概要”学习阶段,要求学习者运用所学到的一般原理(即上述定性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回答以下练习题:“如果灯光改变,而快门速率要求不变,应该怎么做?”
设计完“概要”和有关练习后,就要转入一系列精细程度不断加深的细化等级设计。仍以上述“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学单元为例,在细化的第一级应向学习者呈现关于光圈大小、快门速率和胶卷感光速率等方面的细节内容;在细化的第二级则应介绍有关这几方面的更深入知识,例如让学习者了解景深与光圈大小的关系以及物体动作与快门速率之间的关系等。……[6]。
由以上分析可见,每一级的细化结果都是其下一级细化的“概要”。这是细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事实上细化过程就是对初始概要不断完善与深化的过程。
由以上分析还可看到,一方面,在同一等级上可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其复杂程度相同);另一方面,也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相继的等级中不断细化(其复杂程度不同)。这就使按ET建立的教学系统有较大的灵活性:既可通过横向(同一细化级)了解学科内容各部分当前的细化情况,又可通过纵向穿过一系列细化等级而达到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了解。这种在知识网络中既可横向移动又可纵向移动的灵活性是细化过程的另一重要特点,这种特点对于超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特别有利的。事实上,考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ET的基础,而超媒体则允许我们建立起这种联系并可实际应用。换句话说,ET提供关于如何建立知识结构模型的理论框架,而超媒体则提供把这种理论框架付诸实践的环境与手段。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上述细化过程(这是ET的核心),我们可以把细化作用和“可变焦距镜头的照相机”相对比:这照相机开始用广角镜头(相当于“概要”);然后通过变焦进入逐级细化的过程(可以循环往复),以观看整幅画面中的各个子部分(细化后的教学内容);接着变焦距镜头移出以便回顾、复习学过的全部内容和确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变焦距镜头移入和移出的调节过程要反复进行,一直到整幅画面的所有各个部分都已按照所要求的精细等级被考察过为止。
四个环节:是指为保证细化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必须注意四个教学设计环节的密切配合。这四个环节是“选择”(Selection)、“定序”(Sequencing)、“综合”(Synthesizing)和“总结”(Summarizing),简称4S。
选择是指从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选出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和单元或课程的教学目标所要教的各种概念和知识点,从而为概要设计作好准备,这是ET的初始设计任务。
定序的目的是要使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内容)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来组织和安排,这既是概要设计和细化系列设计的指导思想,又是设计的基本内容,应该贯串在这两个设计过程的始终,从而保证每次细化结果的一致性。
综合的作用是要维护知识体系的结构性、系统性,即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综合应使学习者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更大的概念图中(乃至整个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在每一级细化过程中都将有两种形式的综合发生:内部综合与外部综合。内部综合用来阐明给定的量化等级之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外部综合则用来阐明给定细化等级内的主题和已经教过的其它主题之间的关系。
总结对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都是很重要的。ET中包含两种总结:一种是课后总结,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另一种是单元总结,在一个教学单元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单元之内所教过的所有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
在上述四个环节中,选择为概要设计作好准备,定序为各级细化提供统一的指导方针以保证每次细化结果的一致性,综合和总结则建立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从而把每次细化结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知识点的堆砌。
② 细化理论的应用步骤
以某一节课的教学为例,细化理论的应用步骤可说明如下(在下列步骤中并未列入与细化过程无关的其它教学环节,如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教学评价等): ·
给出本节课的概要(完成概要设计);
·
嵌入动机激发器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
·
如果概要内容较抽象难懂则应进一步给出形象化的比喻(或适当的类比);
·
顺序呈现按照宏策略1和宏策略2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细化设计结果而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
·
运用宏策略5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 ·
根据学习情况的需要嵌入认知策略激发器,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
提供本节课的课后总结;
·
提供本节课的课后综合。
⑬ 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成分显示理论(CDT)[10]
由于细化理论只强调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及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而未提供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指导,即未涉及教学组织的微策略。因此光有细化理论还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应把它和“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 Display Theory,简称CDT)结合在一起运用,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成分显示理论(CDT)是梅瑞尔专门为解决教学组织的微策略而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通过一个“目标-内容”二维模型(见图4)来说明:
发现
运用
5.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篇五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
中共十八大总结了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经验,制定了未来阶段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出中国外交政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体现了政策的连续稳定与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外交新的里程碑和新起点。随着世界格局和国际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持续上升,从而呼唤着中国更新对外战略思维,探索对外战略转型,调整对外政策。
中国综合国力继续稳步上升。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单极霸权和强权政治。中国在造就 和维护国际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恰逢其时。尽管中美合作领导似乎对两国对全球都有利,但全球治理模式更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各大国采取平等协商一致的方式,公正处理全球事务和解决国家关系问题,从而秩序共建,责任共担,成本分摊是一种文明进步。
二、我国外交战略稳中有变
基于对国情、世情、党情的总体分析和全面客观认识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基础上,重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些都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而且这些对外大政方针也将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根本目标不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旗帜不变: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道路不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开放战略不变: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基本政策不变: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原则不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稳中有变”之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外交布局更具立体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要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同时,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除原有意义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外交之外,更加重视海洋、海外、网络、太空等领域的利益保护,更加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和公共人文外交五位一体的立体外交大战略格局更加清晰。
第二,外交行为更趋主动性。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一种理念,是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因里面的一种谦虚谨慎的品格。而“有所作为”今天更要凸显。实现从“被动应对” 向“积极作为”的转变。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增强国际话语权、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立新型全 球发展伙伴关系等等。“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表现了中国外交的高度自信。
中国在国际体系及规则修改制定中的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的转变。这些新提法反映了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强调共赢。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原则出发,中国外交显示出积极进取和敢于担当的明确立场,不仅明确强调反对什么,而且也明确强调支持什么,比如“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等。这表明中国外交敢于表态、敢于担当、注重信誉,更加强调公平正义的外交理念。
第三、外交政策更显务实性。
不空洞地提“国际新秩序”,强调通过参与全球治理,协商解决经贸摩擦和宏观政策协调等问题,“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等。“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非常客观和务实的描述,对中国下一步的军事现代化发展目标给予 了一个非常充分和务实的界定。谈到两岸关系上也很务实,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判断当前面临的环境也非常务实,既充满自信又比较理性。
6.美国司法价值观的新发展 篇六
一、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资本论》出版以及科学劳动价值论创立以来, 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还不太发达的时期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
由于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特点, 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距。要使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是要重新界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
1. 活劳动的重新界定问题。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 他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指在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如果按照这一界定, 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可以比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出更大的价值, 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雇用了更多的劳动力。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生产出更大的价值。
2. 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 才能创造价值, 任何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价值, 只参与社会再分配。但在当代社会里, 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越来越多,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其就业人数与产值比重就全世界而言均已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如果说不创造价值显然不正确。
3. 脑力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
既然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认为只有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才能创造价值, 那么像科学研究、生产精神产品、教育、管理等脑力劳动就不能创造价值, 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是脑力劳动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这显然矛盾。
(二)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
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 资本主义社会全社会的资本家阶级及其统治管理部门在整体上都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任务就是要推翻剥削阶级, 实现劳动者当家做主。而现在我们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再存在, 劳动人民已经当家做主, 用劳动价值论来证明我们社会是否合理、正义的作用己不显重要。我们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 是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 即把劳动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 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支持。
1.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兼容问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最根本历史逻辑基础是私有制, 因为在私有制下, 出现了生产的私人性与生产的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生产的私人性使得生产的劳动过程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劳动, 而生产的社会性又要求劳动具有一般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性质, 要求个别劳动从一开始就为社会劳动并最终被社会所承认。于是, 商品交换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必须。在商品交换中, 商品价格的形成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马克思认为, 这时起作用的是价值规律。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思维逻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种思维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就受到了挑战, 也就是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的思维逻辑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逻辑是否仍然能够内在统一的问题。
2.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兼容问题。
按照传统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我们认为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之间是一种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即创造多少价值就应该获得多少收入, 否则应视为不合理, 或者说是剥削。而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是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分配制度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不合理的, 是一种剥削收入呢?如果不是, 那么应该如何理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呢?
二、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围绕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并形成几种有代表性的思路。
1.在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思路是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框架下, 通过考证马克思等人的有关论述, 并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现实、新问题产生的。这种思路要求准确理解马克思创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 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基本精神运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 形成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
2.在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思路主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该“与时俱进”, 主要是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并用重新界定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来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
3.在调和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这种思路企图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结合起来, 认为这两种理论的差别主要在于研究角度与分析侧面的不同, 它们各有缺陷, 但把它们结合起来则能解释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许多现实问题, 比如说,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结合既可以说明价值源泉, 同时也可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当然,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由于接受了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思想,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实问题, 因而主张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等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是这种思路不可能成为我国价值论思想的主流。
在上述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中, 我们赞成第二种, 即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并用重新界定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来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
三、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按照上述第二种思路来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哪些劳动创造价值?我国理论界从重新界定“劳动”的科学含义出发, 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一种主流思想:不仅仅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精神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也能创造价值, 这样, “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以重新的界定。但笔者认为, 创造价值的劳动从质的规定性来说, 都只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也就是说, 凡是直接或间接与商品价值形成有关的劳动耗费, 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 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价值其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一定要与生产的产品 (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服务性劳动产品) 相对应, 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并且能直接或间接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有一定联系的劳动 (或者说这种劳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价格) , 都能创造价值。遵循这一思路, 创造价值的劳动就不能够被劳动的三种具体形态所概括, 因为有些劳动, 比如说宇航员的劳动, 就很难说它是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 但它确实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并且这种劳动也与潜在的商品 (比如说未来开发的太空游) 有着一定的联系, 也能创造价值。
2.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我国理论界对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的创造观点不完全一致, 大多数同志认为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 但也有少部分同志认为物化劳动也创造了价值。比如有同志就认为, 从企业角度看物化劳动实际上是社会意义上的活劳动, 价值是由社会劳动 (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创造的, 绝对剩余价值来自活劳动,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则主要由物化劳动创造。所以, 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地租也是合理的。那么, 究竟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呢?笔者认为, 既然价值本身的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 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而物化劳动与商品之间所体现的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物质关系,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物化劳动不论在商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都不可能是价值的源泉而只能是财富的源泉, 因而也就不可能创造价值。
3.价值量的衡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有关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是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却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命题: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 (率) 成反比。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时暗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无论生产出多少产品, 其价值是一定值;另一个是无论在这一时间内生产出多少产品, 工人的总工资不变。这一命题显然无法解释现实中劳动生产力 (率) 越高, 社会生产的价值和财富越大的现实。要解决这一矛盾, 就必须对创造价值的个人的劳动所作的社会贡献的量作一个全面的衡量。就像马克思在指出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是劳动时间的同时又指出, 劳动有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分, 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也就是说, 复杂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价值的倍加, 个人劳动在社会中的贡献不仅仅要从时间 (量) 的角度考虑, 同时也要从劳动的复杂性 (质) 角度来考虑。马克思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 (率) 成反比的时候显然没有考虑到劳动的质的角度, 这是一个失误。当然, 劳动的质仅仅通过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来区分是不够的, 劳动的质有两个测量维度[2], 一是劳动的重复性, 即劳动的内容与方式在不同时间里是简单重复, 还是每一次劳动都要涉及对新信息的处理与新情况的应对;二是劳动成效的可测度性, 即劳动成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定量的测量。劳动的重复性程度与可测度性程度越高则劳动的质越低, 劳动的重复性程度与可测度性程度越低则劳动的质越高。所以,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的量与质成正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价值量是与劳动生产力 (率) 成正比的, 因为劳动生产力 (率) 越高的劳动其劳动的质也越高。
4.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 其实质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 也就是如何将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统一起来。对于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与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计划经济下的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差别。在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 是一种纯公有制经济, 劳动价值论己经没有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 所以, 不存在兼不兼容的问题。而我国目前还仅仅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并且公有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 还只能实行市场经济, 这己是被反复证明了的。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是兼容的。
5.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理论界有人认为,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是劳动价值论, 而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就必然要肯定要素价值论, 即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事实上, 任何价值论从来就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没有任何必然的内在联系, 因为马克思曾经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商品生产已经消亡, 劳动不再形成价值, 社会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这个时候, 劳动价值论己失去其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才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在说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同时指出:“土地所有权和资本, 对它们的所有者来说, 是收入的源泉。也就是说, 使它们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可是它们并不因此成为它的所有者占有的价值的源泉。”[4]这说明,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要素的所有权才是收入分配的依据, 尽管非活劳动因素的所有者有理由获得相应的收入, 但不能因此反证这些收入是由这些非活劳动因素创造的。同时还要说明, 虽然在私有制经济条件和公有制经济条件下要素所有者都能根据要素的所有权获得收入分配, 但在质和量上仍然有区别, 前者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剥削关系, 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协作关系。
综上所述,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们必须发展劳动价值论而不是固守更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不是无法琢磨的玄而又玄的东西, 作为衡量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评价指标, 劳动价值的概念其实是非常明确的。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但同时我们又必须认识到马克思劳动价值是需要发展的的原因。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就必须抛开传统思想的束缚, 结合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 采取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化, 这样, 才能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1-07-02 (1) .
[2]钱伯海.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J].经济学家, 1994, (2) .
[3]史正富.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拓展[J].经济研究, 2002, (2) .
7.无为教育新发展 篇七
“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推进新发展”
大讨论活动专题
无为教育“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历史上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04亿元,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初中工程、校安工程,新建、加固校舍53.6万平方米,库内D级危房全部消除。二是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扩张,新增省示范高中2所、市示范高中9所、市示范小学1所、市示范幼儿园1个。启动实施了“城区教育翻番”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三是各类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幼儿三年入园率达59.7%;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5.1%;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中职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专业设置得到优化;民办教育日益壮大,新增办学机构12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突破,跻身于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行列。四是机制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新聘教师2414人,教师编制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
育全免费;“两基”达标遗留债务全部化解。
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
纵观“十二五”,我们将迎来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优越的宏观环境。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教育大政方针的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势必加大教育工作力度,陆续出台实施一系列强教举措,推动教育发展。二是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颁行,更为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县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求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四是有利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成为教育发展有利的社会推力。
推进无为教育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8.我国新形势下交通理念的新发展 篇八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和谐交通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
经济发展要求交通先行,交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 影响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能力,只有建立起发达的交通 网络 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然而 现代 城市交通问题让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身受其害,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它不仅造成城市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的紊乱,导致社会经济、政治 与文化等诸项功能的衰退,还引发城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具体来说,交通拥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体现在:①人们出行及货物运输成本的时间和费用等成本的增加;②对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运营成本以及服务水平影响严重,致使公共交通对人们的吸引力下降;③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生产力下降,同时还对城市中心区的地位造成威胁,促使城市经济活动向外转移,经济规模效应受到破坏;④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⑤诱发交通事故等。
城市交通的出路在哪里?值得引起人们深思。
一、“和谐交通”
二十一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交通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应更新理念。理顺城市交通问题,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是积极有益的。只有健康的城市交通系统才会有健康发展的城市,才会有健康的人类社会。因此,提升现有的理念,转变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帮助缓和以及解决现有交通问题是大有好处的。
(一)“和谐交通”的内涵
和谐交通最基本的体现以下两点:
1.“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近年来,人类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毫无疑问,在交通中也应当毫无例外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每个出行者的通行权应当是平等的。在“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础上,制定交通规划、交通政策以及进行交通设计、交通管理时,应当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时空权分配及优先通行权的实现给予充分考虑。
2.“绿色交通”的理念
“绿色交通”理念要求交通系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追求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使交通系统达到最大的效率。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无论是从国家交通战略、交通政策法规的制定,还是交通设计、组织管理和每一项工程措施都应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交通系统走上以低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交通方式和与 自然 尽可能和谐的发展道路,这在我国尤其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和谐交通”的定义
基于上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它的发展目标是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六个方面的完整统一,以及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和效率的持久性。在以人为本和绿色交通理念相结合的前提下,对交通系统内部进行优化,在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实现协调的基础上,和谐交通的定义可表述为:具有以人为本理念、高于绿色交通,涵盖交通与(生态的、心理的)环境的和谐,交通与未来的和谐(适宜于未来的发展),交通与社会的和谐(安全、以人为本),交通与资源的和谐(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小的资源维持交通的需求)的一种全新的交通发展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
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以及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将加快交通发展与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构建一个足以支撑 中国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交通体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是指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的安全、高效、经济、协调、绿色的交通。它一方面要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特别是满足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须将对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破坏及交通伤亡等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减轻对社会的损害,做到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 篇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协调
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绿色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开放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我们今天开放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同时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共享
10.GPS及应用新发展 篇十
作者:佚名
GPS及应用新发展
王晓海 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
[B]摘要:[/B]本文简单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同时对其主要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目前GPS在各方面的应用状况,最后详尽描述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创新思路以及展望新世纪GPS的广阔应用前景。
[B]关键词:[/B]GPS 卫星星座 导航技术 定位 1 系统综述
1.1 GPS基本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后的美国第三大航天工程。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令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1.2 GPS结构组成
GPS系统主要包括有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1.2.1 空间星座部分
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1+3)GPS星座。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各个轨道平面之间交角60°。每个轨道平面内的各卫星之间的交角90°,任一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
在20000km高空的GPS卫星,当地球对恒星来说自转一周时,它们绕地球运行二周,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2恒星时。这样,对于地面观测者来说,每天将提前4分钟见到同一颗GPS卫星。每颗卫星每天约有5个小时在地平线以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量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最少可见到4颗,最多可见到11颗。在用GPS信号导航定位时,为了计算观测站的三维坐标,必须观测4颗GPS卫星,称为定位星座。这4颗卫星在观测过程中的几何位置分布对定位精 度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某地某时,甚至不能测得精确的点位坐标,这种时间段叫做“间隙段”。但这种时间间隙段是很短暂的,并不影响全球绝大多数地方的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导航定位测量。GPS工作卫星的编号和试验卫星基本相同。1.2.2 地面监控部分
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目前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一个主控站、三个信息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GPS时间系统。这就需要地面站监测各颗卫星的时间,求出时钟差。然后由地面注入站发给卫星,卫星再由导航电文发给用户设备。GPS的空间部分和地面监控部分是用户广泛应用该系统进行导航和定位的基础,均为美国所控制。1.2.3 用户设备部分
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观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最终实现利用GPS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静态定位中,GPS接收机在捕获和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固定不变,接收机高精度地测量GPS信号的传播时间,利用GPS卫星在轨的已知位置,解算出接收机天线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而动态定位则是用GPS接收机测定一个运动物体的运行轨迹。GPS信号接收机所位于的运动物体叫做载体讨口航行中的船舰,空中的飞机,行走的车辆等)。载体上的GPS接收机天线在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相对地球而运动,接收机用GPS信号实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瞬间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
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用户设备。GPS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大部分。对于观测地型接收机来说,两个单元一般分成两个独立的部件,观测时将天线单元安置在观测站上,接收单元置于观测站附近的适当地方,用电缆线将两者连接成一个整机。也有的将大线单元和接收单元制作成一个整体,观测时将其安置在测站点上。
GPS接收机一般用蓄电池做电源。同时采用机内/机外两种直流电源。设置机内电池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池时不中断连续观测。在用机外电他的过程中,机内电池自动充电。关机后,机内电池为RAM存储器供电,以防止丢失数据。
近几年,国内引进了许多种类型的GPS测地型接收机。各种类型的GPS测地型接收机用于精密相对定位时,其双频接收机精度可达5mm+1PPM.D,单频接收机在一定距离内精度可达10mm+2PPM.D。用于差分定位其精度可达亚米级甚至厘米级。
目前,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GPS和GLONASS兼容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已经问世。1.3 GPS定位原理
GPS系统采用高轨测距体制,以观测站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作为基本观测量。为了获得距离观测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测量GPS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用户接收机的传播时间,即伪距测量;一是测量具有载波多普勒频移的GPS卫星载波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参考载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即载波相位测量。采用伪距观测量定位速度最快,而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定位精度最高。通过对4颗或4颗以上的卫星同时进行伪距或相位的测量即可推算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
按定位方式,GPS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
在定位观测时,GPS定位分为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则称为动态定位。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则称为动态定位。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则称为静态定位。2 GPS主要特点
GPS的问世标志着电子导航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GPS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主要特点有如下六个方面。(1)定位精度高
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此外,GPS可为各类用户连续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2)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min;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min,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实时定位速度快。目前GPS接收机的一次定位和测速工作在1s甚至更小的时间内便可完成,这对高动态用户来讲尤其重要。(3)执行操作简便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的程度;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测量工作者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4)全球、全天候作业
由于GPS卫星数目较多且分布合理,所以在地球上任何地点均可连续同步地观测到至少4颗卫星,从而保障了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导航与定位的需要。目前GPS观测可在一天24h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5)功能多、应用广
GPS系统不仅可用于测量、导航,还可用于测速、测时。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精度可达几十毫微秒。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4)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
由于GPS系统采用了伪码扩频技术,因而GPS卫星所发送的信号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GPS目前应用状况
GPS系统的建立给导航和定位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导航和定位问题,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用GPS信号可以进行海、空和陆地的导航,导弹的制导,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的精密定位,时间的传递和速度的测量等。对于测绘领域,GPS卫星定位技术已经用于建立高精度的全国性的大地测量控制网,测定全球性的地球动态参数;用于建立陆地海洋大地测量基准,进行高精度的海岛陆地联测以及海洋测绘;用于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形变;用于工程测量,成为建立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的主要手段;用于测定航空航天摄影瞬间的相机位置,实现仅有少量地面控制或无地面控制的航测快速成图,导致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遥感监测的技术革命。
总之,GPS技术已发展成多领域(陆地、海洋、航空航天)、多模式(GPS、DGPS、LADGPS、WADGPS等)、多用途(在途导航、精密定位、精确定时、卫星定轨、灾害监测、资源调查、工程建设、市政规划、海洋开发、交通管制等)、多机型(测地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等)的高新技术国际性产业。GPS的应用领域,上至航空航天器,下至捕鱼、导游和农业生产,已经无所不在了,正如人们所说的“今后GPS的应用,将只受人类想象力的制约”。GPS发展趋势与创新思路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装在大衣口袋中的GPS接收机为无地图沙漠作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盟军行动”中,把惯导/GPS集成系统装入导弹和制导导弹,使命中精度达到9m,而且使机载炸弹具备了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精确打击能力。由此可见,GPS早已成为高技术武器平台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新世纪以及未来军事战争中GPS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这样的形势下迫使GPS技术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经过不懈的努力钻研,如今已经取得些成绩。就导航定位卫星技术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4.1 采用创新轨道设计
欧洲多年来从未中断对导航定位卫星的研究、论证。在第一代中,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欧洲静止轨道导航重叠业务系统”(EGNOS)等,它们都是结合利用GPS和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方案。在第二代中,目前采用创新轨道设计的“伽利略”方案被认为是能够实现最少投入而达到理想应用目的的最佳方案。它既是独立系统,又有开放性特点,可与GPS兼容。这种系统还将在民航选择最佳航线、飞机安全进场着陆等领域有新的应用突破 4.2 美国大力开发抗干扰和干扰技术
GPS集成到高技术武器平台,使GPS应用概念发生全新变化。
为防止地方干扰,美国在将从2005年发射的第7颗GPS-2F卫星上开始使用新型信号结构。这样,除更加保密外,还可实现6dB的信号/干扰比的改善。为此,正在研制不受干扰和欺骗的GPS接收机应用模块(GRAM)和选择利用抗欺骗模块(SAASM),同时装有这两种模块的接收机被称为“国防部高级GPS接收机”(DARG)。
美国还在开发抗干扰的军事伪系统(Millitary Pseudolites),它可为地域发射GPS差分信号,以改进信号铺获并提高质量。为保护军用飞机使用GPS,美国还在开发微带自适应天线阵列。
为使敌方不能使用GPS,美国已开发出GPS干扰机,只有可口可乐瓶大小的干扰机可使敌方无法接收GPS信号。
4.3 提高GPS导航信号性能的技术措施
目前使用的模拟艳钟,其性能预测困难,而且输出频率会随着卫星运行过程温度和磁场变化而变化,因此正在开发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化铯钟,通过调整内部参数和补偿环境影响使铯钟性能达到最佳化。GPS新世纪应用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GPS在各方面的应用都将加强和发展。本文对GPS走向21世纪时的最新发展情况有选择的作一介绍。
5.1 GPS在综合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在全球地基GPS连续运行站(约200个)的基础上所组成的IGS(International GPS),是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范例。它无偿向全球用户提供GPS各种信息,如GPS精密星历、快速星历、预报星历、IGS站坐标及其运动速率、IGS站所接收的GPS信号的相位和伪距数据、地球自转速率等。这些信息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支持了无数的科学项目,包括电离层、气象、参考框架、精密时间传递、高分辨的推算地球自转速率及其变化、地壳运动等。
5.2 GPS在电离层监测中的应用
GPS在监测电离层方面的应用,也是GPS空间气象学的开端。太空中充满了等离子体、宇宙射线粒子、各种波段的电磁辐射,由于太阳常在1秒钟内抛出百万吨量级的带电物,电离层由此而受到强烈的干扰,这是空间气象学研究的一个对象。通过测定电离层对GPS信号的延迟来确定在单位体积内总自由电子含量(TEC),以建立全球的电离层数字模型。5.3 GPS在对流层监测中的应用
GPS在监测对流层方面的应用,早期主要是由于轨道误差影响定位精度,而且早期的GPS基线相对来说比较短,高差不大,因此对对流层的研究没有给予很大的重视。直到近期由于GPS轨道精度大大提高后,当对流层折射已经成为限制GPS定位精度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时,才开始认真的对对流层的监测研究。我们可以假设在一个高程基本为零的地区,并且如果接收机所接收的GPS信号是从天顶方向传来的话,那么其延迟就可以达到2.2~2.6m这一量级,而2h内这一延迟变化可达10cm不是少见的,所以IGS分析中心所提供的对流层参数是采用2h间隔一次。也正是由于这个实际情况,对流层折射要顾及其随机过程的变化来加以模型化。5.4 GPS在卫星测高仪中的应用
多路径效应是GPS定位中的一种噪声,至今仍是高精度GPS定位中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干扰”。过去几年利用大气对GPS信号延迟的噪声发展了GPS大气学,目前也正在利用GPS定位中的多路径效应发展GPS测高技术,即利用空载GPS作为测高仪进行测高。它是通过利用海面或冰面所反射的GPS信号,求定海面或冰面地形,测定波浪形态,洋流速度和方向。通常卫星测高或空载测高所测的是一个点,连续测量结果在反向面上是一个截面,而GPS测高则是测量有一定宽度的带,因此可以测定反射表面的起伏(地形)。据报告,试验时空载平面安装2台GPS接收机,1台天线向上用于对载体的定位,1台天线向下,用于接收GPS在反射面上的信号。美国在海上作了测定洋流和波浪的试验。丹麦在格凌兰作了测定冰面地形及其变化的试验。5.5 GPS在卫星追踪技术中的应用
卫星对卫星的追踪(SST)技术的实质是高分辨率的测定两颗卫星间的距离变化,一般它分为两类,即高低卫星追踪和低低卫星追踪。前一类是高轨卫星(如对 地静止卫星,GPS卫星等)追踪低轨(LEO)卫星或空间飞行器,后一类是处于大体为同一低轨道上的两颗卫星之间的追踪,两颗卫星间可以相距数两千米,这两类SST技术都将LEO卫星作为地球重力场的传感器,以卫星间单向或双向的微波测距系统测定卫星间的相对速度及其变率。这一速度的不规则变化所反映的信息中,就包含了地球重力场信息。卫星轨道愈低,这一速度变化受重力场的影响愈明显,所反映重力场的分辨率也愈高。
【美国司法价值观的新发展】推荐阅读:
浅谈美国的文化价值观10-18
司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演讲稿09-01
美国留学 美国人对美国大学是如何分级的?08-06
美国留学 办理美国签证的六大步骤08-26
美国留学:申请美国MBA的GPA成绩要求07-28
我的美国游记06-11
美国购物的体会11-28
去美国工作的准备06-17
美国人的自信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