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4-10-14

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9篇)

1.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产业是符合世界食品消费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农产品安全与市场竞争力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步伐,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及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绿色食品产业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和巨大潜力。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是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绿色食品在生产上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的无污染食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二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绿色食品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名牌加绿标等于精品”的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95%的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后效益有明显增长,发展绿色食品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精品农业转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三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现实选择。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农产品“绿色壁垒”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把优质名牌农产品努力培育成绿色食品,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一条广阔的“绿色通道”。

我省自1990年起实施农业部统一部署的绿色食品工程以来,已累计开发了茶叶、啤酒、罐头、鲜果、粮油、干果、酱菜、海产品等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产品29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1只,绿色食品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了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不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发展绿色食品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省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比较发达,农业自然资源丰富,食品工业基础良好,具备较好的绿色食品发展条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实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按照全省农产品安全与市场竞争力会议精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政策扶持和配套,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发展生产基地,逐步优化产品结构,壮大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体目标是:从我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牵动、科技先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优先从山区、半山区、沿海滩涂、生态农业实施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并逐步在不同地区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生产示范基地,强化企业开发的主体地位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十五”期间,力争建成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75个以上,其中粮油类10个,蔬菜类15个,水果(果品)类10个,畜禽(肉奶蛋)类15个,茶叶类15个,水产类10个。在此基础上,设立8-10个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县,引导、示范、推广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到“十五”期末,要有150只以上的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全省优质名牌农产品要基本达到绿色食品要求,以名牌加绿色食品标志来培育壮大农产品精品队伍,进一步加快我省精品农业大省的建设步伐。

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点环节

(一)扩大宣传,引导消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舆论工具和会议、展销以及印发资料、咨询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活动,宣传绿色食品开发的意义,普及绿色食品知识,强化社会各界的认知。以优质名牌绿色食品宣传为重点,扩大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通过以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开辟绿色通道为内容的“三绿”工程,提高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为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布局、规模推进,建设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确定绿色食品的主导品种,发展区域特色名牌产品,建设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与农业生态县建设、“菜篮子”工程、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外向型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配套实施,逐步推进,形成群体规模,依托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生产和销售龙头企业,逐步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基地建设实行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生产者、农业龙头企业等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助。在积极鼓励食品企业和工商企业投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农业发展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资

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十五”期间,对通过考核评定的省级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县,省政府将给予每个县20万元的奖励,各市、县财政也要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以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区域化发展。

(三)大力开拓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名牌战略的实施,鼓励企业创立名牌绿色食品,发挥品牌效应,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培育营销队伍,创新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起绿色食品销售服务网络,有计划地在绿色食品主产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或依托省内外农产品龙头市场,设立绿色食品专区。在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超市,设立绿色食品专柜,并逐步通过超市的连锁机构扩展到城乡市场。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绿色食品的市场形象,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资金,推动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化进程。

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后劲。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高效的开放型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加强绿色食品技术研究,引进和开发一批符合要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并搞好栽培、饲养技术配套,研究与开发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注重绿色食品特有的要求同先进科技的有机结合,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的生产、加工环节,提高科技含量。组织制定我省绿色食品种植、加工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和技术培训,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二)制定和实施绿色食品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指导、引导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目前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效益农业发展的绿色食品企业,优先列入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享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有关税收、用地、用电、用水等各项优惠政策。从今年起,浙江省名牌中农业农产品的认定,原则上应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省政府对申报标志所需费用给予一定补助。

(三)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的领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既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必要的开发工作班子,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和鼓励生产和经营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加强绿色食品管理队伍建设,各市要尽快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形成完善的管理网络,并在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一年七月十六日

2.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二

一、充分认识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生猪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要,为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生猪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近70%,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就单一产业比较,生猪产值已经超过粮食作物产值,成为农业中第一大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二是生猪产业对满足城乡居民食物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粮猪安天下。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重要来源,占到居民肉类消费的近50%,特别是在我省的广大农村高达80%。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肉类消费呈刚性增长,而猪肉消费符合我们传统文化和饮食消费习惯,是其它肉类不可替代的,是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部分。三是生猪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省农民收入中,畜牧业占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5,占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1/3。而养猪业的收入约占畜牧业收入的70%,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大。且生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兽药、食品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

当前,我省生猪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一些突出问题日益显现,如生猪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化水平较低、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疫病防控形势严峻、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为此,要进—步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合理规划生猪发展布局,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二、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区域

各地要严格执行《畜牧法》、《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定,科学制定生猪养殖发展规划,将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保障生猪养殖发展用地。农业部门要加强与国土、环保等部门沟通协调,根据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当地生猪产业发展实际,抓紧出台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合理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及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为禁养区,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规模养殖,现有养猪场要逐步退出。畜禽养殖密集区,已超过当地土地承载能力的区域为限养区,限养区内不新增畜禽养殖场,实行总量限制。除禁养区和限养区外的为可养区域,可养区要实行合理布局,有序进入,不得乱搭乱建。各地畜禽养殖区域规划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三、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稳步推进生猪养殖集团、公司和规模养殖场的发展,积极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生猪养殖场栏舍智能化控温、自动喂料、防疫消毒、排泄物处理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改造和完善,建设一批起点高、科技含量高、设施先进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提升养殖场设施化装备水平。加强养殖场规范化管理,按照《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登记备案和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完善投入品使用和防疫监督等记录。技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四、大力发展绿色健康养殖

发展绿色健康养殖,是提升生猪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提高动物防疫水平。改进饲养技术和工艺,加强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疫条件,健全防疫制度,强化免疫消毒、检疫监督等措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传播。其次,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先进养殖工艺和设施设备,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畜地平衡为主的畜禽养殖模式,推行生态养殖和资源循环利用。再次,要加大养殖污染治理。整合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菜篮子”产品生产等项目资金,强力推行畜禽清洁生产,加大标准化改造力度,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严格执行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将建设配套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作为准入条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五、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大力实施畜产品加工带动战略,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来抓,以加工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一要加快加工线建设和运营。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加工企业与养殖场联合等措施,加快畜产品加工线投产运营,提升加工产能,增强带动能力。二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三要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改变以活体为主的流通形态,建立以分割、冷鲜、加工产品为主的现代流通体系。四要打造畜产品品牌。实施畜产品品牌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培育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打造一批畜产品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提升市场竞争力。

六、健全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养殖场户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登记备案和养殖档案,严格规范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和防疫监督行为,严格执行休药期,控制药物残留。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检测设备,改善检测手段,提高生猪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加大生猪产品质量监督巡查力度,加强饲料、兽药使用监管和生猪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强化“瘦肉精”等违禁物的抽检和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添加和违规使用行为,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实施畜禽标识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推进生猪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力合力。

七、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调动和保护生猪生产积极性。贯彻执行国家畜禽养殖用地政策,将规模养猪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发展规模养猪,保证生猪规模养殖用地需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和支持采取生猪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方式,为生猪规模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稳步扩大育肥猪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健全生猪产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提高养猪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力度,强化生猪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大力扶持规模养猪场标准化改造,重点加强生猪粪污治理。加大对生猪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重点在生猪屠宰加工建设和产业化经营货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

3.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三

省委、省政府作出学习浙江经验,加快经济发展的决策,提出工业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全省医药行业应当积极行动,有所作为。省药监局对全省医药行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正确运用后发优势,加强江西医药经济崛起》调研报告。为促进我省医药工业的崛起,围绕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现将我省医药工

业发展情况、工作思路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医药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我省医药工业增长与国际、国内医药经济基本同步,2001年医药工业产值48亿,位居全国18位。今年上半年,我省医药工业比上年同期增长30%。汇仁、江中、天狮、桑海、赣南等各个骨干医药工业企业有目标、有项目,发展势头很好。目前我省医药工业产业占全省gdp约2.2%,在中部6省比例最高,且医药发展显著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医药行业在我省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是我省医药工业通过近年的积累,初步具备同国内外医药企业竞争的物质基础;二是我省中成药业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很大;三是医药行业具有高成长性,特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中药、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带来机遇。我们调查后认为,在客观上我省医药工业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经过努力三年翻番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仍存在制约因素,主要是:

1、我省医药工业企业改制工作急需抓紧。这几年我省医药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汇仁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到2001年底,江西医药工业的国有资产比例达52%,远高于全国26%的平均水平,企业包袱重,活力小,竞争水平差,制约了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我省医药工业企业gmp认证工作亟待加速。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gmp认证,没有按期通过的药品生产企业,将被强制关停并转。我省146家医药工业企业中,目前仅有17个企业获得22张证书,有46家企业立项新建厂房。已通过认证的企业比例位居全国下游。

3、我省医药工业企业总体上缺乏新产品跟进。江西已经培育了5个年产值超亿元的药品,是中药单品种过亿元最多的省份,但这些产品同类竞争比较多,新产品开发投入少,新产品总数和档次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江西医药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水平落后。并且,江西医药工业企业供应本地市场的品种不足20%,对临床的贡献率低。

二、主攻现代中药产业,建设中药产业强省。

中药工业是我省医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医药产业优势在中药。我省已形成了四大中药集团,全省中成药总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培养了一批知名中药产品,中药工业是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的支柱。发展中药工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发挥我省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化产业,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中成药产品现代化。我省夏天无、草珊瑚、肠炎宁等许多中药产品富有地方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但没有技术优势。发展我省中成药产品现代化,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做江西特色产品的标准研究,做出有效成份,拓展新功效、新疗效,提高产品品位;二是做现有产品的新制剂、新工艺研究,获取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三是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规范中药材种植是中成药质量的基础,中药材的种植离不开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和市场。一是要以企业为主建立药材基地,推行sop操作管理,从药农个体种植转向工厂化生产,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质量标准研究,控制中药材产品质量;三是省药监部门将对gap药材给予政策支持,对企业生产的地产药材和大宗药材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让质优的中药材占领市场。

3、创立中药饮片品牌。长期以来,中药饮片加工业技术简陋、没有质量标准、管理粗放,影响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我省樟帮、建帮中药饮片炮制底蕴深厚,品种资源丰富,有条件建好全国性的饮片生产基地,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中药饮片产品。对些,药监部门将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组织企业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谁制定质量标准,谁获得省药监局颁发中药饮片生产批准文号;二是取消分散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售门店、个体药农自行加工方式,扶持专业中药饮片企业扩大规模,做出品牌。

4、建立中药提取物企业。中药提取物是供中成药生产的原料,目前中成药生产企业均是自建车间,自行生产供应本企业所需要。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模式应当向向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药监部门将引导和支持建立专业中药提取物企业,允许有条件的中药生产企业对外供应提取物,组织制定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在中药材原产地就地加工,可减少中药材运输成本、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降低中成药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延长中药产

业链。

三、各个门类协同发展,再造医药投资热点

在重点发展中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各个医药工业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因企制宜,实行一企一策。基础薄弱医药行业门类,如果找准发展突破口,扬长避短,同样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1、选择性地发展化学药品行业。我省曾经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省,东风、江药、国药

是我省化学原料药主要企业。加入wto后,化学原料药的出口通畅,价格上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药监部门考虑采取的措施:一是支持化学原料工业企业盘活的产品资源,提高产量,努力扩大出口;二是帮助化学制药企业申报小品种原料药生产批文,走特色经营之路;三是引导企业仿制疗效独特的合成药物,以改变剂型为主,争取在江药建立全国缓释、控释制剂生产基地。

2、生物制品行业采取“拿来主义”。生物制品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我省有博雅、江中、赣南等4家企业,原有行业基础、研发水平、资金比较薄弱。因此,我省宜采取合作方式,直接引进新生物制品,降低研发和投入的风险。赣南的转移因子的深度开发,是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的抗癌生物制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应当予以重点支持。

3、提升医药器械行业产品技术水平。近年我省医疗器械工业平均每年47%的速度递增,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生产规模全国领先。我省医疗器械工业机制灵活,但产品档次低、利润少、发展潜力有限。药监部门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帮助企业重点开发自毁式医疗器械产品,提高我省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二是配合进贤县政府建好医疗器械工业园区,吸引资金投入光机电医疗器械产品,改变结构单

一、技术落后的状况,使医疗器械产业成为进贤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协同有部门,组建医疗器械协会(或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企业经营行为,减少同类产品恶性竞争行为。

4、鼓励投资药包材生产行业。长期以来,药包材生产在我国一直处于弱势行业,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新《药品管理法》对药包材管理制度进行调整,视同药品一样严格管理。药包材占据药品成本比例越来大,有的已经超过30%,隐藏着很大的利润空间。药监部门将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扶持我省有基础的市、县建立药包材生产基地,吸引各方资金投入药包材行业,申报药包材产品项目,先入为主,抢占药包材市场先机。

四、注重医药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产品开发是医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药、中药保护品种对医药产业的贡献率越来高。医药新产品开发投入大,周期长,对有前景的项目,建议给予财政支持,由政府设立医药经济发展基金,提供科研经费支持,或设立专门的医药经济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好的医药开发项目。作为药品研制的监管机关,药监部门将审批职能转化服务职能,着重帮助医药工业企业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合适项目难找的问题。我省很多医药工业企业新药品研制积极性很高,但苦于项目难找。药监部门要发挥掌握新药政策,新产品来源信息集中的优势,为企业进行新药政策把关,提供准确、可靠、适用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信息,为企业选准项目出谋划策。

二是新产品申报难的问题。申报程序控制严、研制资料要求高是新药研制的共性,省药监部门要发挥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作用,为新产品实验资料把好审核关,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对骨干医药企业的新药项目,省局领导和药品注册人员,将加强同国家药监局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做好工作,加快审评速度,缩短审评时间,尽快获准产品批文。

三是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鉴于我省医药科研状况,开发医药新产品应采取企业自主开发为辅,合作开发为主的方式,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供需见面平台。药监部门要做好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工作,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企业与科研机构自主签约,企业出题,科研机构做题,成果归企业享有。

五、监管和服务相结合,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医药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必须予以严厉打击。2000年以来集中开展的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整治活动,促进了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省对进贤县非法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打击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非法生产、销售一次性医疗器械活动基本肃清,合法医疗器械企业扬眉吐气,投资者信心大增,进贤县两个现代化医疗器械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全省医疗器械产业由此步入健康快速增长期。目前,市、县药监机构组建基本完成,集中统一的药监网络覆盖全省。全省药监部门要始终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与重点医药工业企业的联系,建立联系通道,帮助我省企业树立产品质量信誉品牌,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问题,打击非法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祛邪扶正,弘扬正气,保护合法企业的权益,维护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公平竞争的医药市场经济秩序。

六、发展我省医药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突破体制颈瓶,加快gmp认证步伐。国有企业体制不改革就无法吸纳外资,外资不进来就无法完成gmp履行,体制改革进程与企业gmp改造进度密切相关。目前有能力进行gmp改造的企业基本上属体制改革企业。我省gmp认证的问题是认证时间紧迫、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桑海、天狮等骨干医药工业企业对改制的呼声很高。解决这个问题出路是:一是下放医药工业企业,调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投资gmp改造的积极性;二是整合老国有医药工业企业的优势品种、优良资产、优秀人才,分立企业,由药监部门给予《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的支持,使国有企业“脱壳解包”,吸纳资金进行gmp改造;三是对有品种资源的小型医药工业企业,以合资、兼并、划转、出售方式,改为民营医药企业,减少政府负担;四是对于无品种资源优势、负净资产、设备落后的小企业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破产处理。

2、搞活药品商业企业,加快gsp认证步伐。医药商业不活,医药工业发展受限。我省医药商业更为艰难,面临比医药工业更大的冲击。加入wto后,我国承诺将从2003年1月1日起逐步放开药品分销业务,同时按照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医药商业企业也必须在“十五”期间通过gsp(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要加强对我省医药商业企业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加快医药商业公司改组改制进程,鼓励将市县医药公司改组为区域性配送中心,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建立现代医药商业物流系统。同时,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扶持济民可信、仁和、汇仁、天狮等集团建立大型批发、零售企业,健全集团医药企业经营网络。

4.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四

为了贯彻落实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第二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加快我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1、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依托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推进高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把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放在加快建设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方联动、积极推进。

2、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高校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和发展申发挥主体作用。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理顺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科技资源入园畅通、入园企业产权明晰、工作机构职责分明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资产关系规范对科技园的管理。

3、大学科技园所在地方政府要把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并把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应政府职能、服务和优惠政策延伸到大学科技园。要支持高校通过整合学校周边厂房、土地等社会资源,建设便于学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大学科技园。要把大学科技园作为地方政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科技、教育工作的重点,从资金、政策、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4、鼓励高等学校和高新园区联办大学科技园。对经省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考核认定的与高新园区联办的大学科技园,享受与高新园区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与高新区联建的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利用高新园区在政策、资金、土地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孵化功能,提高孵化质量,降低创业成木,加速毕业企业发展的进程。大学科技园要积极向高新区转移孵化毕业的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与高校联办大学科技园的高新区,对经省科技、教育部门认定的大学科技园范围内的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给予个人所得税的财政补贴。

5、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把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加强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等结合起来。要充分开放学校的信息网络、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图书资料等资源。要加快构建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并不断增强其开放度,积极探索为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的途径。要务力为大学科技园筹措一定的创业种子资金,并探索有效的运作方式,为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园转化筹措孵化资金。

6、大学科技园要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管理服务队伍;要积极吸引各类咨询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等入园;要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入园

企业的需要,逐步建立专业化的孵化服务手段,为企业孵化成长制定孵化流程,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管理部门要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性,“因企制宜”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大学科技园吸引园外各类资金以独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

7、鼓励大学科技园以技术、项目吸引留学人员特别是留学生团队入园,共同开展研发和创业活动。鼓励把大学科技园作为吸引国外研发机构入驻的重要载体。鼓励大学科技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园区建设理念,吸引国外和境外资金、人才、技术入园。

8、大学科技园要在加速成果转化的同时,指导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储备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根据技术发展情况运用知识产权参与资本运作;要通过法律和专项经费支持等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示范基地。

9、鼓励省市各类创业投资、创业孵化资金、担保资金等创业资本为大学科技园孵化和培育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对于在大学科技园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的资金占投资企业投资资金70%以上的,可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10、鼓励大学科技园的企业通过年薪制、股份期权、知识产权入股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增强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鼓励大学科技园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和股权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企业资本的规模扩张。鼓励大学科技园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跨国发展,尽快成长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大学科技园企业参与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的试点,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规则的运用能力。

11、鼓励校内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作价金额和所占股份比例由投资各方约定,职务发明者或技术团队所占股份比例,由投资各方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12、支持有创业条件和基础的研究生、本科生带科技成果或各级获奖项目到大学科技园创业,把大学科技园作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基地。

13、对于国家和省批准的大学科技园,列入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序列进行指导和管理。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向大学科技园倾斜支持;省高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等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大学科技园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重大发明及其转化的项目;省高新技术产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向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倾斜支持;省、市专利专项资金对大学科技园内的专利特别是原创性发明的专利申请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公共技术平台,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予以优先支持。对于大学科技园内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贷款项目,省火炬计划优先贷款贴息。

14、对归国留学人员和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外省市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入园创业,经大学科技园推荐,按照我省有关人才引进准入备案制的有关规定,准予其个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大学科技园所在城市,办理城市户口,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并优惠提供周转居住用房。

15、对大学科技园内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仪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

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按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大学科技园和入园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16、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考核与管理。把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业绩作为省部共建高校的评估内容,列入高校综合实力评价排序的体系。根据《江苏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要求对大学科技园的基础服务功能、孵化企业水平、孵化企业成效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开展统计监测,实施动态管理。将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的成效作为对大学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5.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五

今年我省确定的90个省列重大项目,或开工建设,或加紧推进,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489.42亿元,占年计划的60.86%,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今年是近年来实施重大项目个数最多、投资额最大的一年。项目建设,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石”。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和“聚合器”,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推动性作用。抓住了项目建设,就抓住了发展引擎。

近年来,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结合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和相关建设规划,及时组织向国家申报了一大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水利交通、教育卫生、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力度,科学选择并及时补充调整项目,确保最大限度争取中央投资。经过积极努力,我省争取到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逐年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极大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农林生态得到长足发展

我省是农业大省,大力扶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全省项目管理和策划的主要部门,省发改委在农林项目加快发展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为了加强重点工程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省发改委积极争取国家批复了

《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程》和《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保护规划》,并已启动实施。从中不难看出,重点工程项目对农村经济的支撑力度在不断加强,使我省的农业“家底”日渐丰厚。近些年来,我省开工建设了九甸峡水利枢纽暨引洮供水一期及受益区配套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引大入秦供水结构优化调整、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后续工程等关系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点水利工程。全省各类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目前已增加到143亿立方米,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

难能可贵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省不忘生态保护,不忘环境建设,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继续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公益林建设等生态工程,稳步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近期治理目标全面实现,日元贷款甘肃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成。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欣喜地看到,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工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石羊河下游青土湖重现水面,黑河下游东居延海连续5年不干涸„„ 民生项目一个也不能少

民生连民心,民心定乾坤。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保障落实。

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项目,重点加强了基础教育、基层医疗、公共文化、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基础教育方面,我省坚持“科教兴省”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工

程等专项建设,新增校舍和学生宿舍面积790万平方米。通过教育项目的实施,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园生均面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残疾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有效缓解,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善,“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在医药卫生方面,我省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目前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将达到290元/年,实现了县区级门诊统筹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中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80元/年,其他人群达到320元/年,实现了地市级门诊统筹全覆盖。全省86个县市区全面实行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工业能源项目实现大跨越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过程,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从长远发展来看,甘肃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抓好工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2008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部署,省发改委围绕重点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庆阳石化年产300万吨炼油搬迁改造项目、华亭中煦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建成投产;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系列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其中不锈钢100万吨,成功跨入千万吨级钢材企业行列,榆钢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即将建成投产;金川集团国际资源有限公司2011年在香港正式成立,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集团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成为我省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白银公司实施了镍、铜技术改造扩能工程,兰铝、连铝、华鹭铝业、东兴铝业实施了一批改造扩能项目,电解铝产能实现了翻番;总投资77亿元的天水星火机床、长城电工电器、华天电子科技三大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通过有选择的持续培育,初步

形成了一些潜力较大的优势领域和产品,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积极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围绕建设陇东煤电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基地的发展战略,全力抓好能源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河西、陇东“两翼”展翅高飞,新能源、煤电能源风生水起。

在河西,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建设继续加快推进。酒泉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36万千瓦,成为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风电场。金武大型风电基地工作正式启动,其中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场规划通过国家批复。张掖、白银、庆阳、定西等地区一些中小型风电场的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全省建成、在建及开展前期风电装机达到1400万千瓦。以敦煌、嘉峪关、金武为重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全省已建成光伏发电装机151兆瓦,总装机5200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正在论证实施。

在陇东,坑口电站正宁电厂和环县电厂已取得国家认可,陇东能源总体开发规划也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抓紧开展。宁正、沙井子和甜水堡3个矿区总体规划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其中刘园子煤矿、甜水堡一号煤矿将在年内建成投产,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马福川煤矿等均已开工建设。交通运输正在构架立体愿景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到,道路越修越好,距离越来越近,这一切,都是不断完善中的交通基础设施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欣喜变化。近年来,为改善我省交通基础条件,省发改委积极争取各类交通建设项目,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24亿元,其中公路完成投资948亿元,铁路完成投资561亿元,民航完成投资15亿元,实现了交通运输从严重滞后向初步缓解的重要转变。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8150公里,高速

公路通车里程2396公里。连霍线基本全线高速化,部分繁忙国、省干线通行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行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次骨干,县、乡、专用道路为支脉,兰州为中心、各市州为节点的多级公路网络系统。

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880公里。兰渝、西平、天平和兰新三、四线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省铁路基本以兰州枢纽为中心,以陇海、兰新为主轴,贯穿甘肃东西,连接甘肃东中部及整个河西走廊,北接包兰、西连兰青、青藏的铁路网。

嘉峪关、天水等机场完成改扩建,金昌、张掖等机场建成投运,兰州中川、庆阳、夏河等干支机场改造开工建设。以兰州为中心,东西各支线机场为两翼,连接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机场航线网络初步形成。

来源:甘肃日报

6.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六

关键词:双柏县,高原特色农业园区,思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决策部署和双柏县委、政府关于“一城三区” (即县城、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建设的工作思路, 笔者对近年来双柏县高原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 在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推进双柏县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的措施建议。

1 双柏县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近两年来, 双柏县按照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 在继续做强传统的优质粮食、茶叶、蚕桑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同时, 统筹规划, 重点突破, 强化招商, 做好以冬早蔬菜、鲜食葡萄、农作物繁种、中药材、魔芋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1 立足资源优势, 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1.1.1 绿汁江流域热作开发进展顺利。

大麦地镇普龙片区已引进葡萄种植企业6家, 签订葡萄种植合同333.33hm2, 现已完成种植计划, 以大麦地镇为中心的鲜食葡萄种植已初具规模。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绿汁江农业开发公司已种植葡萄近106.67hm2, 进驻时间较早的伟业公司和欣鑫公司的部分葡萄已挂果上市销售。2013年以农户种植为主, 以绿汁江、马龙河沿岸以及鄂嘉镇为重点, 发展冬早蔬菜种植面积1733.33hm2, 其中冬马铃薯400hm2、青椒266.67hm2、冬包谷466.67hm2、茄果类和瓜类600hm2。以金丰公司为主, 已完成小米辣繁种13.33hm2、豌豆繁种6.67hm2、玉米亲本繁种6.67hm2, 其他农作物繁种6.67hm2。目前以安龙堡为重点的青枣种植面积达93.33hm2。

1.1.2 畜牧产业不断壮大。

2013年 (预计) 双柏县畜牧业产值7.8亿元, 比上年增长21.79%;肉类总产量3.59万t, 比上年增长12.19%;肉猪出栏32.13万头, 比上年增长16.03%;肉牛出栏3.5万头, 比上年增长10.06%;肉羊出栏10.85万只, 比上年增长15.15%;出栏禽86.05万羽, 比上年增长18.67%。

1.1.3 茶桑产业巩固发展。

至2013年底, 双柏县有茶园面积902hm2, 其中投产面积857.33hm2, 有茶叶精制加工厂3个, 初制加工厂36个, 有茶叶加工、修剪等机械204台套, 有厂房面积14140m2, 有10个茶厂已取得QS认证证书。全年共产干茶261.5t, 产值1308.0万元, 单价50.00元/kg。与上年同比:产量增14.6t, 增5.9%;产值增127.2万元, 增10.8%;均价增2.20元, 增4.6%。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49hm2, 桑园投产面积270.67hm2, 有养蚕户462户, 饲养蚕种2586张, 产鲜茧86.12t, 产值346.07万元。与上年同比:饲养蚕种增368张, 增16.6%;产茧量增9.27t, 增12.1%;产值增69.39万元, 增25.1%;综合均价为40.18元, 比上年增4.18元, 增11.6%;单张产茧33.3kg, 单张产值1338.24元;养蚕户户均收入7490.64元。

1.1.4 魔芋产业起步扎实。

全县依托种植大户, 以妥甸、爱尼山、鄂嘉等乡 (镇) 为重点, 计划种植魔芋133.33hm2, 目前已种植190.2hm2, 同比增加55.4hm2, 增48.3%。

1.1.5 中药材产业前景光明。

全县以鄂嘉为重点, 发展佛手、龙胆草、续断等中药材种植, 目前全县已种植中药材193.33hm2, 其中种植佛手111.33hm2、龙胆草74.67hm2、续断7.2hm2。

1.2 坚持园区引领, 示范带动初见成效

在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的过程中, 双柏县始终坚持以示范园区引领带动。在茶叶产业发展方面, 以白竹山茶业公司为龙头, 积极争取项目, 为公司实施技改、科技培训、茶园科学管理提供支持。从2011年开始, 为示范引领绿汁江流域热作产业开发, 县农业局以培植葡萄种植示范园区为重点, 积极支持伟业公司开展葡萄示范园建设, 共建成鲜食葡萄种植示范园16.67hm2, 对目前普龙片区葡萄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县委、政府关于以大庄、法裱为重点建设反季蔬菜基地的要求, 县农业局选择目前交通和水利条件比较便利的大庄村下沙坞, 扶持宴霸公司建设反季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 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近80个, 规范化钢架大棚1hm2, 为大庄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畜牧业方面, 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48个, 发展养殖重点户1327户, 全县已建成千头出栏生猪养殖场11个, 千只肉羊养殖场1个, 百头肉牛养殖场3个。

1.3 注重示范带动, 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措施, 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应用先进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 集约土地、资金、技术、项目、人才, 大力吸引外来资本, 集成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 示范带动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鼓励农村能人、农科人员、专业大户等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程度。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 以宴霸公司、诚荣公司、伟业公司等为主, 2013年建设种植基地154.47hm2, 带动周边1711户农户种植反季蔬菜增加收入891万元;在葡萄产业发展方面, 以普龙片区为重点引进种植企业6家, 3年来共种植葡萄333.33hm2, 农民每年从中获得租地收入近500万元、打工收入1100万元左右;蚕桑产业方面, 依托良源公司扶持农户建设桑园749hm2;茶叶产业方面, 白竹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带动365户农户种植茶叶318.67hm2, 增收250万元。在专业合作组织方面, 较为典型的红栗村委会阿达依冬早蔬菜产销协会2013年带动587户农户种植冬早蔬菜170.67hm2, 建大棚650个, 总产5628t, 实现销售收入3035.66万元。

2 双柏县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1 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

几年来, 双柏县委、政府将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快速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强化各项产业建设跟踪问效, 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 全力以赴推动工作。特别是绿汁江流域热作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得到了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将其列入“两业三区”总体建设规划, 多次深入项目区进行督查指导, 州级各部门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 项目得到了快速推进。

2.2 科学规划论证是前提

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中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布局, 围绕产业集群配套基础设施, 立足长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使整个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立足于实际、科学布局、有效发展的基础之上。

2.3 好的经营模式是基础

双柏县在特色农业园区发展方面, 始终坚持“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注重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有效地将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 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在普龙片区开发中, 先后引进较有实力的农业企业6家, 采取“政府引导开展土地流转, 企业租地建设种植基地, 农民打工增加家庭收入”的方式, 实现产业规模发展, 企业和农户共赢。进驻普龙片区的企业带动了全县热果产业的集群规模发展, 当地农民除获取固定的地租收入以外, 还可以就地从事打工经济, 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大庄、法脿等乡镇的种养殖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同样带动了当地反季蔬菜产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发展。

2.4 搞好职能服务是保证

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部门实际, 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服务发展大局, 推动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实施。项目乡镇加大宣传动员, 做好群众工作, 加快土地流转;国土、水务、交通等部门加大项目整合力度, 积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农业、招商等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企业推动发展;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切实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积极服务龙头企业。

3 双柏县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基础设施受限

双柏县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特别是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方面, 生产用水难、成本高, 产品运输远、损耗大, 生活条件差、服务缺, 影响了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3.2 标准化程度偏低

虽然投入了不少的人力、财力, 但受产业基础条件、农民思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布局零星、规模较小、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重产出、轻投入、疏管护”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产品基地标准化水平低,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绿汁江流域热作园区建设方面, 虽然在葡萄园区规模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开局, 但在反季蔬菜、青枣等产业建设方面存在标准低、规模小等问题。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虽有所发展, 但比重较低,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产业链未形成, 亮点、重点不突出。

3.3 实力商家缺乏

目前已引进的商家, 大多为多人合伙, 甚至是个人集资, 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市场营销能力不强。

3.4 土地供应不足

双柏县绿汁江、马龙河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区气候优势, 在州委、政府的重视下, 双柏加大了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 外来考察客商络绎不绝, 但是现有土地面积少、散的问题十分突出, 急需对现有的4013hm2荒山进行开发。

4 双柏县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措施和建议

4.1 狠抓园区建设,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双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既定的目标要求和发展重点, 立足于自然资源优势, 在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方面:一是突出规模, 大力发展山地畜牧业。以爱尼山、独田特色畜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 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以养殖园区、小区和重点户培育为重点, 稳步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 大力推进现代肉牛肉羊规模养殖, 加快发展家禽等特色养殖, 把双柏县建设成为云南省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滇中地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滇中城市圈畜产品供应基地。二是充分借鉴米易县经验, 以大庄镇为重点开展规范化大棚蔬菜种植, 逐步示范带动全县1500m以下海拔地区农户发展现代高效蔬菜产业。三是以鄂嘉为重点, 以茶园、桑园套种为主要方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在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的同时, 有效促进茶园、桑园水肥、除草等中耕管理, 提高茶桑产量和品质。四是以绿汁江及马龙河流域为主, 发展特色热果产业。五是以妥甸、爱尼山、安龙堡等乡镇为重点, 发展种植魔芋133.33hm2。六是以法裱、鄂嘉为重点, 新植茶园133.33hm2, 使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000hm2。七是以妥甸、大庄、法裱、鄂嘉、安龙堡为重点, 新植桑园666.67hm2。

4.2 立足目标定位, 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充分发挥“交流窗口、信息平台、服务保障”的功能和作用, 把招商引资作为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坚持围绕资源招商、突出特色招商、优化环境招商, 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有发展实力、诚信度好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切实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

4.3 围绕产业布局,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州大力支持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 围绕重点水源、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 全力争取和实施一批重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不断夯实农业园区建设区域水利基础设施。抓住省、州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的机遇, 积极争取实施高稳产农田建设;加快绿汁江流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步伐, 构建绿汁江、马龙河流域公路网络。

4.4 加强科技培训, 强化科技支撑

充分利用与元谋热区所的科技合作平台, 以绿汁江流域热作开发为重点, 在优稀水果产业、蔬菜生产、畜牧养殖业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大合作力度, 有针对性地强化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 为龙头企业培养技术型产业工人。

4.5 实施品牌战略, 做强优势农产品

7.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七

中共湖南省委政研室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 2011年8月

去年以来,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在我国着力扩大内需的背景下,休闲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已明确每年将举办一届全国国民休闲大会,山东在全国首推国民休闲发展纲要,江苏推出了“农业嘉年华”活动。为了加快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省委政研室与省乡镇企业局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到长沙、岳阳、怀化、邵阳等地,采取走访农庄、座谈、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就加快我省休闲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我省是全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早省份之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自我发展、转型发展和规范发展三个阶段,现已初具规模。到2010年底,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3811家,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15000户,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459家,接待休闲观光人员7184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9.5亿元,带动建立种养基地81.5万亩,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多亿元,直接安置农民24.2万人。同时,还带动了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了乡村环境,促进了城乡的文化交流和乡风文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农业部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肯定,曾有“休闲农业起源于四川,发展在湖南”的评价。2009年全国首次休闲农业座谈会在我省召开,2011年我省是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的两个省份之一,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我省的休闲农业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我省休闲农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一个100亿元产值的产业,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省经营收入过500万元休闲农企业近200家,过千万元的有40多家。特别是近年来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目前全省正在新建和扩改建的休闲农业项目500多个,其中计划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营业收入20亿元。

(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新上的休闲农庄普遍注重规划设计,加大硬件建设和文化内涵开发,使农庄在整体布局、美感形象、硬件设施、文化品位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目前,全省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296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131家,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休闲农庄。其中隆回县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长沙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沅江德群庄园、锦龙生态农庄、浩博农庄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经营形式多样。我省休闲农业主要有四种经营模式:一是参与体验型。主要是在城郊、河湖或景区,利用山塘水库、果园菜地等开辟的休闲农庄,吸引游客入内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农家气息,经营内容以传统的垂钓、棋牌、餐饮为主,目前我省大多规模以下休闲农庄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休闲度假型。依托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优美的自然风景,通过兴建较高档、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吸引游客前去开展度假观光、会议住宿、健身游乐等活动。如千龙湖度假村、润泉山庄等。三是复合经营型。以农业园区、农业产业为载体,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科普知识教育以及会议接待于一体。以百果园、滴翠山庄等为代表。四是民俗风情型。一些民族风味浓郁的村落、山寨,通过挖掘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民间歌舞等开发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这种农庄以湘西德夯农庄、怀化日月湖农庄、张家界绿色大地等为代表。

(四)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经济发展区、湘中南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为主的四大休闲农业特色区域。如长沙市已形成“一环四带”休闲农业布局,即以市区二环线周边良好区位优势为依托的环城休闲农业圈;以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和百里优质水产三大产业走廊和浏阳河休闲农业带。同时,以岳麓山、沩山、大围山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板块。一些地方还以村镇为单位集中开发,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如长沙市的开福区、株洲市的天元区、衡阳市的珠晖区、邵阳市的隆回县、岳阳市的君山区、张家界市的永定区、常德市的武陵区、怀化市的鹤城区等。

尽管休闲农业兴起的时间不长,也还不够规范,但已经对建设“四化两型”、加快富民强省凸显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一些休闲农庄通过租赁等形式,把分散的闲置地集中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较好地改变了一定区域内农户分散经营格局,促进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转变。据统计,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共流转农村土地万亩,建设特色种养观光基地 个。如长沙市滴翠山庄共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现代化的红提基地,引进种植红提30余个品种,种类繁多的红提犹如百花争艳,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提高了红提的经济效益,被人们誉为“江南红提王国”,采摘高峰时节每天接待游客达三千人。

2、促进了农民增收。休闲农业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发展产业,平均每亩土地每年付给农民租金600元,仅此一项,全省休闲农业企业每年付给农民土地租金 万元,农民不用承担任何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就可得到丰厚的酬金。同时休闲农业在带动农民就业方面贡献突出,据统计,休闲每直接安排1个劳动力就业,就可带动交通、商贸、旅游、餐饮等相关5个行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解决我省大量农民到外省打工所带来的农村空巢化、农业劳动力匮乏、农田抛荒严重等社会问题探索了一条有益的路子。2010年全省休闲农业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3万人,人均工资1.3万元,间接带动农民就业90余万人,人均收入达7000元,分别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7500、1500元。如岳阳君山区新洲片发展休闲农业企业38家,安排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人平增收6000元以上;长沙市千龙湖度假村在周边农村租地1000多亩,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租金收入,而且安排农民就业300多人,人均工资在1万元以上。

3、带动了城市资本下乡。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工农业剪刀差,很多农业资本流向城市,农村发展严重不足。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引导城市资本下乡,促进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业资本优势有机结合。由于休闲农业能充分开发农村资源、满足广大城镇居民休闲需求,很多在城市中完成资本积累的老板看好并投资休闲农业,为城市资本下乡寻求了有效载体。据统计,目前全省3800多家规模以上休闲农庄90%以上是城市老板新建的,共计投入资金80余亿元。如民营企业家周猷庚2009年返回老家长沙县,投资建设圣毅园现代农庄,计划共投入15亿元建设万亩经济作物基地和2万亩森林观光园,打造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4、促进了城乡统筹。大量的市民到休闲农庄观光、消费,既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态休闲需求,又带动了农村餐饮、娱乐等产业发展,实现了城乡交流互动、融合发展。特别是通过把农业与休闲相融合,使普通的农产品演变为高附加值的旅游休闲商品,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增值。据统计,2010年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共向游客销售新鲜菜品2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平均每吨新鲜菜品售价高于农贸市场三成以上。如张家界江垭天玩渔乐农庄,生产的淡水有机鱼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每斤淡水鱼卖到100元以上,比市场价高出10多倍。发展休闲农业还促进了乡风文明,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调研发现,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也搞得好。如长沙宁乡的关山村、望城的光明村、株洲的 村等,既是远近闻名的休闲农业发展基地,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5、美化了农村环境。很多休闲农庄为吸引市民前去休闲,投入大量资金建公路、修水利、搞绿化,实施“三改五清”,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如长沙市真人桥村在40多家休闲农庄的带动下,硬化村组公路31公里,完成农田改造2400亩,新建沼气池400个、无公害厕所800个、垃圾池60个,成为全省有名的生态村庄。怀化市麻阳县楠木桥村通过发展“苗家乐”,建有生态柑橘等果木基地3000余亩,村组公路硬化、自来水入户、农网改造、乡村清洁工程等均加速推进,村子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中组部部长李源朝视察该村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当前我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我省发展休闲农业虽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产业总体规模不大。2010年我省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刚过60亿元,而四川达490亿元,山东180亿元,分别是我省的7倍、3倍,江苏、海南等省也均在100亿元以上。目前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占旅游观光总收入的比重为25%—40%,四川省占比为27%,而我省仅4%,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二是规划建设起点不高。我省大多数休闲农业企业没有制定发展规划,“草鞋没样,边打边像”,资源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如长沙市1600家休闲农业企业,制定发展规划的仅占10%。三是农庄特色不明显。很多休闲农业企业没有农业主导产业,个体特色不明显,休闲产品单一,特别是同类型间休闲农业企业同质化趋势严重,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消费需求。如岳阳市有830家休闲农业企业,90%以上经营项目为打牌、钓鱼、吃饭“老三篇”。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在安排公路、水利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时,没有将休闲农业企业统筹纳入,农庄周边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不少休闲农业企业距城市不远,但当地政府没有将其纳入公交线路范围,造成交通不便。如常德市安乡县土生源农庄总经理赵子君反映,其农庄距县城3公里、距最近的公交站点仅1公里也未纳入公交线路,被人们戏称是“城镇边遗忘的角落”,影响了农庄发展。

我省休闲农业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尚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简单认为农业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没有认识到农业除此之外还有教育、认知、科普等方面的功能,更没有认识到休闲农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在工作中没有把发展休闲农业摆到应有位置。

2、政府对休闲农业扶持的力度不够。休闲农业涉及种养、加工、三产服务等多个环节,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光靠企业自身积累远远不够,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农民,扶持休闲农业就是扶持农民。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把休闲农业作为一项惠农产业、民生产业来抓,切实加大对休闲农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如北京市自2006年来,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扶持休闲农业发展,2009年增加至9000万元,其中海淀区2009年财政投入8112万元扶持建设44个休闲农业项目。四川、江苏、浙江、上海等省休闲农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都在2000万元以上。我省至今未设立休闲农业专项资金,资金靠企业自筹解决,使休闲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土地流转不规范。目前我省尚未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流转程序不够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影响了农庄发展。如株洲市休闲农业企业共流转土地 亩,签有流转合同的仅占20%,极易由此引发土地纠纷。长沙市和道源农庄去年在旱水村采用租赁形式流转农民土地400亩,按每亩每年700元一次性将租金付给农民,拟开发建设高效生态种养基地,一些农民却以要按房屋拆迁价标准付租金为由阻工,致使项目迟迟未能动工。此外,业主在租用大片土地发展休闲农业后,建设加工、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要求把一定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而现行政策却没有相关扶持。

4、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税率偏高。如千龙湖山庄谭胜林反映,休闲农业的土地使用税按不同类型用地的实际面积以每平方米3—5 元收取,房产税按基地房屋造价的1.5%收取,营业税按实际营业额上浮30%的5%收取,再加上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实际税率达7.1 %(不含所得税)。还有很多农庄负责人反映,自己生产的鱼、禽、蔬菜等土特产品出售,也按以上税率收取税金,没有享受农产品免税待遇。二是农庄利益缺乏法律保障。目前国家与省里均未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尤其是企业资产产权不明晰,权益得不到保障。调研中很多农庄反映,由于大多农庄是租用土地的兴建的,地面建筑物没有产权证,种植的果林没有果(林)权证,养殖的水域没有养殖证,属于“三无”经营状态,业主难以放心发展。长沙市雨花区的绵绣江南山庄于20005兴建,总投资近3000万元,去年因工业园区建设被政府强制拆迁,只获得很少赔偿。三是水电费收取不合理。休闲农业实质是高效农业,但其水电费却按商业用电计算,如长沙市休闲农庄用电50-80%按商业用电计算。四是融资贷款难。休闲农庄的土地、住房等不能作贷款抵押,基本上休闲农庄到银行贷不到款。五是存在乱收乱罚现象。目前全省没有强有力的部门对休闲农业实行统筹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服务缺位的现象,一些相关职能部门动不动就到农庄执法。如不少农庄主反映,农庄要办的证件多达23个,每年用于各种检查、罚款等达5-60万,增加了农庄负担。

三、加快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我省农业资源丰富,休闲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加快富民强省,应发挥这些资源和基础优势,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促进我省早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把发展休闲农业作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休闲农业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一项可以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休闲”被誉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之首。目前,发达国家的公民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休闲,三分之一的人员就业在休闲产业,国家三分之一的GDP由休闲产业创造。从我省来看,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我省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文化大省、红色旅游大省,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每年法定节假日达115天,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人们有能力也有时间休闲,特别是去农村休闲观光渐成时尚。据对千龙湖、润泉两个农庄定点调查,每至周末或节假日,生意非常火爆,每个农庄预约前去休闲的人达1800人,实际只能接待1000余人,仅占预约的55%,可见全省休闲农业市场已是供不应求。同时休闲农业产业链长,开发空间很大,据湖南农大朱华武博士研究,如果引导休闲农庄突破打牌、钓鱼、吃饭的“老三篇”经营模式,在种养、加工、娱乐服务等三次产业环节实现全方位增值,全省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可增加10倍以上,完成能建设成为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发展模式上,休闲农业主要利用荒山废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供人们休闲,不会造成耕地破坏。据调查,平均一个规模休闲农庄只有20亩水田,且这些水田仍用于种水稻开发插秧、观光等休闲项目,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种植水稻的效益,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由此可见,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建议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休闲农业提质增效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战略举措来抓,放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等工作中去统筹谋划。

2、科学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总的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四化两型”战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推进休闲农业集群集聚发展,引导休闲农庄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休闲产品,拓展产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条,突出建设一批国家级或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切实提高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档次,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为休闲农业强省。根据我省的区位环境、经济水平、文化民俗等,重点推进长株潭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和湘西山区四大区域发展,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群。其中,长株潭区定位为市民假日休闲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休闲农业区,结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建设等,重点发展以优质农业产业带、科普示范基地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湘中南区定位为山水生态休闲农业区,重点发展丘陵生态观光农业、景区型休闲农业;环洞庭湖区定位为湖乡特色休闲农业区,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集采摘垂钓、农渔风光、水上运动等为一体的湖区观光农业;湘西山区定位为民族风情休闲农业区,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及森林资源,重点发展民俗风情体验、森林生态休闲。

3、进一步明确休闲农业发展思路。我省休闲农庄大多是自主开发,当前突出存在发展路子不明、档次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要依托我省的资源,搞好三个对接:

一是与大农业的对接。引导国家、省、市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农民合作组织发挥产业优势,利用产业基地开辟产品展示观光体验园。全面发掘湖南特色农产品产业文化,以特色农产品主产地为阵地,打造湖南休闲农业主题庄园,推动湖南特产走遍全国,走向世界。依托麻阳冰糖橙、新宁脐橙、洞口雪峰蜜橘、安化黑茶、君山银针、桃江楠竹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农庄。

二是与大文化的对接。依托湖南文化产业大省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创意农业。以湖湘文化脉络为主线,以地域文化为阵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主旨,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建设主题文化景观,开展乡土民俗活动,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编印乡土文化读本,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艺术家创作基地、青少年课外教育基地、农家书屋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工程建设,提升休闲农业庄园文化品位与文化功能。

三是与大旅游的对接。大力发展景区依托型休闲农业,以此丰富景区观光资源,提升景区配套服务,解决景区周边劳动就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出台《湖南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鼓励国民在闲暇时间开展旅游度假、康体娱乐、求知益智、愉悦身心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要,使旅游休闲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消费行为,进一步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推行《湖南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不仅是让每个人都享受了假期,而且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

4、进一步加大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工作力度。发扬湖南“敢为人先”精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统筹规划与示范带动,对接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构建“休闲农业第一省”大框架,使湖南休闲农业到2015年成为“富民强省”的新型大产业之一。按照“统筹规划、逐年推进、目标分解、部门联动”的原则,以“四化两型、富民强省”为总揽,在全省实施“发展快乐农业、创建休闲农业第一省”行动纲要。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引导我省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服务业稳步增长,使农业成为高效的产业,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人群。经过5年努力,在全省打造50个休闲农业园区,建设5000个精品休闲农庄,开发1000个休闲农业重点村,休闲农业产值每年递增25%以上,到“十二五”末,形成年产值过500亿元的农业新型产业。围绕上述目标,在全省开展六大行动:

一是开展统筹规划行动。根据《湖南省休闲农业总体规划》,我省重点建设长株潭、环洞庭湖、湘中南和湘西山区四大休闲农业区域。全面启动全省各县、市、区休闲农业资源普查与规划设计,做到各县、市、区休闲农业管理有机构、发展有规划、工作有成效。规范休闲农业准入机制,新建休闲农业庄园一律实行“规划先行,无规叫停”的管理办法。

二是开展示范带动行动。积极参与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行动和全国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评定,以示范创建与星级评定为契机,探索培育都市创意型、景区依托型、产业支撑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型、农民合作组织互助型、山区综合开发型、湖区生态保护型、矿区综合治理型等特色示范带动模式。在湖南省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启动湖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与评定工作,到2015年,创建20个示范县,500个示范村,1000个示范休闲农庄。给力“长沙休闲之都”的美誉,以“长株潭”为起点,结合示范县、示范村、示范农庄和湖南特色旅游景点,推出10大湖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参观考察精品线路,并以《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湖南----玩转休闲农业第一省》为题进行整体宣传推介。

三是标准创建行动。依照农业部《休闲农庄建设规范》,结合湖南实际,2011年内起草出台《湖南省休闲农业庄园建设标准》,修订《湖南省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评定准则与管理办法》,制定《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评定准则与管理办法》,推动湖南休闲农业朝建设标准化、管理法制化、指导常态化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建设标准,引导500个农庄进行改造,突出产业特色,完善休闲功能。

四是绿色创建行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休闲农业通过开展绿色认证、标准化示范、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升级拓展、营销促销服务、品牌创建等6项工作,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和农产品营销的品牌化,使休闲农庄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示范样板。2011年启动首批100个休闲农庄农产品原料基地绿色认证,形成以绿色食品认证为主体,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和工作格局。

五是招商引资行动。制定优惠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引进500个企业投资休闲农业,力争引进资金200亿元。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农林水、新农村建设、国土治理等专项资金,鼓励休闲经营主体拓宽筹资渠道,通过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盘活国有休闲资产。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大果园、大花园、大公园的思路,搞好乡村”绿道“规划,依托河滨、溪谷等自然或人工廊道,建设一批可供户外休闲的景观游憩线路,形成连接城乡的”绿道“休闲网。

六是组织创建行动。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调控,协会指导、行业自律”的原则,构建全方位的休闲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休闲农业协会建设,加强协会指导功能和行业自律效应,到2012年,全省各地、州、市和休闲农业示范县全面完成行业协会组织建设。

8.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八

作 者:戴东生 汪月娥来 源: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发布时间:2009-02-02生成时间:点击次数:212

【大 中 小】【我要纠错】【保护色】

空港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机场为主体,依托机场航线网络及航空运输优势,以信息技术及相关高新技术为支撑,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及相关资源,向社会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系统。空港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使电子商务真正成为现实、加快航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力地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一、加快宁波空港物流发展的紧迫性与战略意义

一是推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一战略目标走向新阶段的迫切需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我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内外发展历史表明,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联动的立体化港口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从我市的情况看,2007年海港的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3.45亿吨、935万TEU,已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港”,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我市空港发展明显滞后,空港物流总量规模不大,空港物流功能不够完善、增值服务能力不强、关联带动效应发挥不够、辐射集聚能级不高,制约了两港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短腿”。加快空港物流业发展是顺应世界贸易运输方式转变,抢占空运新高地的重要途径,必然能有效地促进宁波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联动,形成更加立体化、更加完整的“港口城市”概念,进一步提升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国内外影响。

二是促进机场跨越式发展、突破周边机场激烈竞争重围的迫切需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市的空港发展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取得了相当成绩,是长三角城市中6个国际机场之一。2007年旅客吞吐量完成330.0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57万吨,在全国140个大中型机场中排名30位左右,跻身全国繁忙机场行列。但长三角地区机场密集,市场重叠,尤其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等枢纽机场,发展势头好,且都引进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吸引了全球航空物流巨头投资,对宁波空港产生了较大的屏蔽和挤压作用;周边温州等机场已与栎社国际机场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使得近年来宁波机场客货吞吐量在长三角地区的份额出现下降趋势,我市空港已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地。亟需认清形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按照“客货并举,以货为主”原则,克服腹地狭小,竞争激烈,客源难以跳跃增长的瓶颈,利用日趋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以空港物流为特色和突破,实现空港跨越式发展。

三是带动临空经济发展、构建鄞州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从世界空港地区发展趋势来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航空运输区向临空产业区发展,第二阶段是由临空产业区向航空城发展。我市空港正处在第一阶段的初期,空港发展属于传统的单一机场发展模式,没有向多功能、多层次、综合开发模式转变,鄞州区临空经济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而我国临空经济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引擎,机场所在的小区域对空间经济要素的吸引越来越大,是投资的热点。如首都机场所在的顺义区、青岛机场所在的城阳区、厦门机场所在的湖里区、广州机场所在的花都区等机场所在区由于临空产业的发展,GDP增速比整个城市平均增长率高出8个百分点左右。发展临空经济成为新时期各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北京、青岛、天津、福州、重庆等城市纷纷出台了临空经济发展规划,杭州市

已于2008年3月批复设立规划面积为35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加快鄞州区空港物流发展,完善机场与产业结合的通道,对于发展临空产业,衍生现代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出现,吸引对运输时间效率有着较强要求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创汇农业等高附加值业态在鄞州区集聚,构建鄞州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完善综合物流体系和建设第四方物流市场的需要。我国航空物流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间世界航空货运将呈现强势增长态势,全球以6.2%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中国航空货运将以10.6%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就价值而言,全球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货物是通过航空运输完成。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心之一,航空客运市场增长将更为迅速,仅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接待海外游客7000万人次,这也将给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带来巨大机遇。低成本航空的迅猛发展以及航空运输服务普适化,也为宁波航空运输市场带来无限契机。据资料统计,2007年宁波的国际航空货运生成量达9.5万吨,国际航空快(邮)件500多万票,预计至2020年,两者年均可增长10%以上。而我市港口物流、公路物流已取得较大发展,急需空港物流同步、协调发展。同时,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需要空港物流园区等有形市场为载体,整合航空、水运、公路等多种物流服务方式。

二、宁波空港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为充分发挥空港对鄞州产业升级、城市化和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的驱动作用,按照省委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以及鄞州区委“三大行动纲领”的总体部署,借鉴国内外先进空港物流业发展经验,坚持统筹发展、依托发展、互补发展和辐射发展原则,鄞州区确立了以空港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航空快递企业和航空服务相关的大项目,构筑机场及邻近地区临空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推动航空港向长三角南翼货运枢纽机场转变的思路。

同时,鄞州区成立了领导协调小组,加强政府职能,开展全方位考察和调研,研究制定空港物流发展措施,强化对空港物流园区的政策扶持和指导。目前,物流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宁波空港物流园区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一主六辅”中建设启动最早、首期投入使用时间最早的重点物流园区,规划建成“以航空物流为龙头,以保税物流为重点,功能配套齐全,具有一定特色、一定规模,能够提供多种物流服务,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航空物流基地和浙江省重要的综合物流基地”。园区由宁波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经营,属国有控股性质。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后为加大地方积极性,2008年9月进行了改组,改组后股份公司由望春工业园区管委会占25%,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占26%,宁波杉杉科创园区占49%。

1、园区一期建设完成,招商全面展开。一期项目于2006年10月动工建设,按按保税物流中心(B型)要求已建成10万平方米国内一流水平通用标准仓库,1.5万平方米的海关、国检和商务楼宇,1万多平方米停车场地,并于2008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为了使空港一期尽快投入运营,区政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开展联合招商,并于今年7月份以区府办文件给予园区经营主体“一企一策”(鄞政办发〔2008〕128号)。目前已签订入驻并运作的有8家知名物流企业,正在洽谈的有多家。

2、被省交通厅列为全省首批规范化综合物流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由省交通厅组织对全省五家首批综合物流基地实地考察,空港物流园区一期以高定位、高起点、高保护的设计原则、标准化仓储物流设施、政府企业共同推动等优势,被列为第一批名单,估计年内可授牌。

3、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初选入围。去年11月申报材料正式上报到国家海关总署,后续通过区政府、宁波海关、企业的不懈努力,从原排位第77位进入到22位,近期国

务院已口头同意国家海关总署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审批工作,我区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初选列入待审批单位序列。此外,宁波海关已于8月批准同意设立公用型保税仓库(面积为2988平方米)、出口配送型监管仓库(面积5974平方米),一年内经审核验收通过颁发证书后可正式经营。

4、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根据鄞州区“十一五”规划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意见,针对空港物流发展中机场航线航班少、保税(B型)审批不确定等制约因素,为优化服务环境,抢先凸现空港在全市和区物流业中的龙头地位,整合物流需求资源和省级综合物流基地的需求,园区已与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物流信息平台实施主体,并积极成为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目前已投入32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部分软件和方案设计,总投资估算2000万元。

5、二期首批土地征用308亩已报到省国土资源厅,有望在明年初获准。二期建设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招商工作正在抓紧进行,诸多国内外物流巨商如TNT、海尔等都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三、空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场发展迟缓是制约空港物流发展的重大因素。构筑空港物流“流量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航线的开拓和航班的增多,才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枢纽和集散地。但机场发展相对迟缓,航线覆盖范围小,航班密度低。定期航班仅40多条,周航班700多架次,联通国内大中城市43个,地区或国际航线仅开通至香港、首尔等地,基地航空公司只有东航和海航。2007年旅客吞吐量完成330.0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57万吨,在全国140个大中型机场中排名为30位左右,与宁波城市地位发展极不相称。同时,航空货运主要依赖客机带货,机场没有稳定的货运航班,曾开通并运营良好的至香港货机航班也因各种原因停开,尚未开通至欧美等主要航空货源地的货运航班,国际货运面临困境。机场先导作用尚未形成,以第二候机楼、停机坪、航空货站为核心的机场三期建设仍停留在规划上,尚未得到市政府的批准实施。物流园区与货机跑道“无缝衔接”这一航空物流最突出优势缺乏,直接影响了航空货代入驻物流园区集聚的积极性,成为了园区招商和二期开发建设的最大瓶颈。在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城市中,也唯独我市目前尚未开展国际航空快件和国际航空邮件运输业务。据资料反映,2007年宁波机场进出口的国际货物不足全市国际航空货物生成量的10%,每年产生的500万票国际快件和邮件(按每票快件运费300元计,可产生15亿元产值)也集中流向上海、杭州等机场进出,丧失了不少本地市场份额。

2、保税物流中心(B型)能否获批是影响园区发展的核心。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为国际机场与物流保税区实现“区港联动”创造有利条件,对完善机场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功能,形成与海港保税经济区比翼齐飞的空港保税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区、深圳空港物流园区都将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机场的配套设施和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虽然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已初选入围,但申报城市众多,又恰逢国家海关酝酿国内特殊监管区域的合并整合,竞争更趋激烈,获批难度会进一步增大。

3、园区建设经营资金压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物流园区是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明显的基础性项目,从国内成功的物流园区建设和运作模式看,其基础性建设费用都是由政府承担,按“政府推动、政策配套、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原则进行。而我市空港物流园区一期的建设所有费用都为企业承担,政府配套政策不完善。一期项目投资近2.7亿元,贷款额度达到1.9亿元,公司每年刚性支出需3000多万元,其中支付银行利息1500万元,日常管理、维护等费用1500万元。而普通物流企业对高档物流设施需求不强,机场和保税优势没有凸现,仓库设施租金远达不到成本水平。虽然鄞州区给予了很优惠的政策,但园区入驻企业营业额不大,园区获得的税收返还额度有限,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直

接影响了股东的积极性和园区可持续发展。

4、园区二期土地报批困难重重。空港物流园区二期规划用地860亩,位于机场跑道西侧的机场控制区,其中耕地824亩(其中:基本农田689亩,待置换地134.4亩),未利用地36.5亩,于2005年底完成了初步设计审批、土地预审、用地许可证领取等相关工作。根据目前实施的土地利用规划,二期项目用地中绝大多数为耕地,必须办理农地转用、土地征收等法定手续。而目前宁波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仍未实质性启动,开发利用难度很大。园区二期项目的大面积耕地申报转用,没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无法获准的。

5、市场主体培育是空港物流发展急需强化的重点。在各国的航空货运市场上,都活跃着一大批的货运代理人为航空公司和货主提供中介服务,承担协调航空公司运力保障和货主运输需求之间的任务,成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我市航空货代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形式不容乐观。绝大多数航空代理企业规模偏小,运营模式简单、服务水平较低、运作效率不高,缺乏具有全球性代理网络的大规模企业。而这些中小型货代企业在服务范围、货源收集、运量调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难以为空港物流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运量供给。

四、推进空港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提升政府对空港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建议市政府尽快成立空港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空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栎社机场、临空经济、空港物流规划的衔接,机场与区域和产业的联动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的研究和制定,重大项目的推进,各方利益主体的协调等。

二是推进联动发展,提高空港物流运作能力。空港物流园区二期规划用地紧邻机场跑道西侧,与机场停机坪可实现无缝衔接,是发展航空物流的天然宝地。同时,空港物流园区二期中有许多与机场发展紧密相关的功能性项目,如航空货站、通关中心、快件监管仓等,都需要与机场三期建设进行同步考虑和协调。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早考虑,尽快批准实施机场三期建设规划,同步将空港物流园区二期部分用地纳入机场三期统筹解决,实现机场与物流园区的联动开发,提高空港物流的运作能力。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培育空港物流发展可持续性。空港物流是第四方物流市场的有力支撑,其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加大财政、税收、收费、要素供给、法律支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培育空港物流园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建议市政府参照第四方物流市场的有关扶持政策,一是对空港物流发展公司商业贷款按实付银行利息的三分之一给予连续三年的贴息补助;二是协调市税务部门对公司给予连续5年(止2012年)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资金,对入驻园区企业给予连续三年减免水利建设基金;三是对在园区注册并经营纳税企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内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中的市可得部分全部返还给园区;四是加大土地支持,协调省国土资源厅将二期首批308亩列入土地修编范围,并将园区作为市加快建设的重点项目,解决用地指标。同时,对国内外全球知名货运航空公司、快递公司、物流公司入驻空港物流园区,实行“一企一议”政策,给予专项补贴;对引进有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加大土地、水、电等要素资源的保障力度和资金、税收的扶持力度。

四是完善发展环境,拓展空港物流发展支撑点。(1)加快快件监管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协调海关、国检、邮政等相关部门,尽快向国家邮政总局申请设立国际邮件验关局,申请升格为国际邮件互换局。(2)由市领导出面,发挥各部门的合力,带队对相关部委进行走访,加强保税物流中心(B型)报批疏通力量。(3)利用鄞州区设立区域海关的机遇,整合航空口岸功能、保税物流功能、快件监管功能,建设区域大通关,优化通关环境,提升空港物流的通关效率与能力。

五是引导货代集聚,发展空港物流货运保障点。航空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要运用经济的手段,加紧培育航空货代企业,促进货代企业在空港物流园区的集聚。建议市政府对入驻空港物流园区的货代企业给予租赁物业费补助;对在空港物流园区二期、三期开发中,通过土地租赁、设施共建等方式扎根物流园区的货代企业,给予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资金的优惠;对代理从宁波机场进出货物的代理企业,借鉴《深圳航空业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按代理量给予财政奖励资金。努力形成一支服务优良、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有力的航空物流企业群体。

9.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九

关键词:燕赵文化,优势,河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县域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强则国家强”,在古代社会如此,当今社会亦是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断推动各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的发展就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财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可以明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河北省作为我国燕赵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占据有利地位,将其作为一种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快速推动我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燕赵文化的介绍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天朝大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风格,虽然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但是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燕赵文化曾与齐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一起构成了耀眼的中华古代文化系统,作为七大文化区之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历史的记载,燕赵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非常遥远的时期,有些学者认为是张家口处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但是燕赵文化的萌芽应该是以磁山文化为起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在八千至一万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培植了文化因子,自此揭开了燕赵文化的历史发展序幕。一直以来以养育“慷慨悲壮”的义士而闻名的燕赵大地,包括现如今的河北地区,河南地区以及京津等地区,它们是燕赵文化的发祥地。

现在燕赵文化也被常常使用为河北省的代名词,是指在河北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被人们认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燕赵文化的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数以万计的燕赵大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对祖国深挚的感情。无论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还是精忠报国的名将赵云;无论是“先国家之急”的蔺相如,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霍元甲,他们用实际行动将燕赵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广袤的燕赵大地上,所处可见燕赵人爱国主义的遗迹,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勤劳,团结,智慧的体现,是炎黄子孙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最好历史见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留最好的代表省份,其省内的长城长达两千多公里。那雕刻在张家口市大境门上的“大好山河”正是燕赵百姓内心炽热情感的表达,而那些保留在燕赵大地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凝聚和文化的见证。第二,尊重人才的精神。爱惜人才,任人唯贤是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称颂。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国人平原君,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以善于养士闻名,毛遂和公孙龙都是其门下的食客;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君主襄王,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大胆任用中山国乐毅,在其帮助下成就霸业,《战国策》中还有记载《燕昭王招贤》这篇文章。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燕赵文化浓厚的尊重人才精神。第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是燕赵文化经久不衰的关键。燕赵人广受这种精神的浸染,著名的赵国君主赵雍,为了改变被游牧民族不时骚扰的局面,勇敢实施“胡服骑射”政策,不仅增强了战士的战斗能力,开阔了战国疆土,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胡服骑射”不单单是政治措施,它代表着思想文化的变革,体现了燕赵人民勇于改革,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利用燕赵文化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利用燕赵文化重塑县域文化产业特色。丰富的燕赵文化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根据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跟上工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跟上科技的脚步,可以将文化与科技进行结合,例如文化产品复制技术的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为县域文化产业特色的重塑提供了条件。

县域文化产业的重塑是指生产者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打造,使其转化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产业,例如“云南印象”,这是一台将云南地方原创歌舞与民族歌舞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充满原生态的大型歌舞集锦。生产者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进行精心的打造,原生态的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原始古朴的舞技,这三者的结合创造了浓郁的云南风情。对于我省的县域文化产业而言,在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消费需并结合现代科技,创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提升燕赵文化的商业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其次是整合燕赵文化资源,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辽阔的燕赵大地,滋养了优秀的燕赵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资源丰富齐全,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的整合利用,整合得好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能够完善县域文化产业体系;整合得不好不仅浪费精力和物力,也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负累。将我省原生态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燕赵文化资源与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县域文化产业的价值。例如张北县利用坝上草原的优越地理资源,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将音乐,旅游与夏季避暑等结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创造了属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合燕赵文化资源的时候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文化的真实性,为了吸引游客虚构文化内容,这会对燕赵文化产生致命的伤害。

最后是依托燕赵文化资源,完善县域文化市场体系。为了更好地发展县域文化产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市场化运作,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而这是一项艰难复杂的任务,它需要政府中的文化部门,社会中的相关企业的协调运作。完善市场体系可以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强燕赵文化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依托现有的燕赵文化资源实现县域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也在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燕赵文化的传播,完美的实现了燕赵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贾玉娥.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2(09):25-29.

上一篇:小语研修班开班典礼学员代表发言稿下一篇: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