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2024-10-08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共14篇)

1.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一

浅谈东西方文化差异

鸡泽三中 贾瑞彩

一位旅居国外的人士说:“真让人奇怪:在中国,人发了烧,我们都用“闷汗”的办法给他降温;而在外国,人们却用少穿衣服甚至在冰水中洗浴的方法治疗发烧。这太残忍了!”这种治疗方法上的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典型表现。

谈到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其实渗透于方方面面:

就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或者在进餐礼仪上,都大相径庭。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伟大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而在西式饮宴上,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最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这两种饮食方式分别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和”;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中西方用餐礼仪也不同:中国人在用餐中注重精神享受,很多的时候用餐更多的是用餐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因此中国的用餐礼仪在座位的安排、人员的搭配上都有比较严格的规矩,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个性、自我、随意”则是西式用餐礼仪的主要特点,所以在西餐中经常会有一些冷餐会或者户外聚会,每个人按其所好选择食物,自行用餐。这两种差异明显体现出中国等级思想根深蒂固,长幼尊卑分明;西方人讲究个性与平等。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很容易看出: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从战争年代,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和平年代,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自己参加大赛,勇夺奖牌的机会,无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

而西方人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外国运动员常常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极限,实现人生的梦想!这种“个体本位”的思想无疑来源于理智的指导。

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好像又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2.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二

文化发展观念下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视角下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因此往往得出的结论与经验也有着不同。翻译是文化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结合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活动形式将文化信息进行传递,因此说翻译是一种跨越文化的语言信息传递活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融合不同地区文化形式,探究文化差异下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发展,并将其与文学作品相互结合,总结渗透出的文化信息,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以此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一)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中个体是所有的中心,而中国文化中群体文化则是核心,价值观的确定是符合多群体的价值。简单举例来讲,中国崇尚牺牲自我成全大我,为了全局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相反西方则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为了实现自我利益而牺牲社会集体利益。

(二)风俗文化

生活地区不同往往呈现出的文化方式也将会有所不同,以色彩为例,中国人热宠红色,鲜艳的红色代表着喜庆,而从婚姻服装上来看,西方多采用白色的婚纱,婚礼中西方认为这是一项庄重的婚礼,因此需要肃静。而在中国则以热闹为主,在喜庆场所多热闹。这一点在翻译中可得知“see red”(大发雷霆),而中国文化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表达的红色的吉利[1]。

(三)思想意识

各国发展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人文条件也有所不同,思想意识观念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导致不同国家语言表达方式也将有所不同。例如中西方语言中的主谓宾结构,西方从主到次的方式开展,而中方则以动词为中心,句子结果形式灵活多样。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翻译中文化的转化两种基本的策略,但不论是语文化还是异文化,都应该以作者内心出发,在不改变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愿基础上客观的描述事实,禁止将个人情感带入到作品的翻译之中,尽量的还原原作品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之间也可以理解成为直译与意译翻译中不管使用哪种手段,其方法主要体现在作者原本所表达的思想。

从西方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学,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例。想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就应尽可能的了解一些神话故事,以及相关历史典故,以此帮助翻译理解作品中的深刻含义。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与希腊神话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从中不难发现众多作品素材都来源于希腊神话[2]。例如William shakespearede《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作品的原型来源于神话故事,并对神话故事有着一定的敬畏之情,运用神话故事来丰富文学作品,使得作品更加的鲜活。因此在翻译中,也要针对针对作家的写作意图记性分析,结合希腊神话,深刻的了解神话故事中体现的丰富情感,查找其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以此理解与解读神话作品。例如在翻译“Shyness is her Achilles`heel.”时就必须将这句话与神话故事相互的结合。Achilles是一名英雄人物,而当他的母亲生了他以后,处理脚以外其他得放都是刀枪不入,最后这个人被对手射中脚部而死亡,正是如此Achilles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开始代表人致命的弱点。因此翻译时,可译为“她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害羞”,而由此可见,若不能了解神话故事,则无法理解这一想法,更无法翻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众多,但是中西方对于信仰有着一定的差异,众所周知西方文化中崇尚耶稣,《圣经》也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在中方则并秉承无神论,或者崇尚佛教居多。在《圣经》各种故事以及相关人物都已经成为作者写作的重要素材。例如在弥尔顿的三部曲中,《失乐园》《复乐园》都是采用《圣经》中的故事而改变的,其中《失乐园》中有着大家耳熟能详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借助神话故事来构建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这对于其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圣经》的中,很多词汇也成为人们广泛所使用的词汇,如“The apple of the eye”是指的“掌上明珠”,“Judah`s kiss”是指“犹大之吻”,这些来自《圣经》中文化,只有了解《圣经》,品读《圣经》的翻译者才能真正的掌握其文学的要点[3]。

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时一种跨越国度的文化信息传递方式,在翻译中必定或涉及到众多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文学作品与文化知识之间相互的结合,以此才能更好的掌握文章的原有脉络,准确的表述原文章中的含义,以此充分的发挥文化交流与传递的作用,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平平.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思考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02:11+15.

[2]姚琴.框架理论与等值翻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27-131.

3.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三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英文词组就行简单的翻译,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全篇翻译进行整合,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将翻译中的语言习惯加以调整,并且需要在作品原意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语言习惯,在文字与语句方面对原著进行合理的加工,从而使英语文学作品更加符合中式的阅读习惯,进而使英语文学作品在中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一、文学体裁不同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内容与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以在翻译时我们首先要对文学作品的样式与体裁进行明确,并将不同文学样式与体裁的特点进行分辨与整理,进而在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可以准确而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翻译技巧。因此,对不同文学体裁所进行的分析与整理可以令我们通过正确的技法使因不同文学体裁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得以更加有效的处理,使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若想有效的处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需要在对其进行翻译之前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进行认真的考虑,从而避免文化因素被忽略的想象发生,亦避免使译文成为只由简单的单词与符号所堆积而成的失去灵魂的躯壳。一般情况下,英语文学作品多为小说、诗歌、应用文以及散文这几种文学体裁,而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就决定了作品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在对以诗歌、小说以及散文为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需要将文化差异作为在翻译过程中所考虑的中心因素之一。而且,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较多的作者独立创作部分与文化风格元素,同时作品多将内容的艺术性与文学性进行较为突出的体现,所以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就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对文学作品在诞生时所处的历史气氛与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这就要求翻译工作人员具备杰出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对以诗歌、散文与小说作为体裁的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其历史气氛与文化背景进行详尽的了解与分析,之后将分析结果与中文语境相对比并查找出其中的差异之处,使译文做到既忠于原作又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翻译质量整体提高的最终目的。

二、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为了使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换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从而减少原文与译文之间所存在的翻译偏差,著名专家奈达着眼于语言学对中英文之间的转换提出了动态对等这一翻译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原文与译文之间功能的对等视为翻译标准,他在论述时表明其对翻译工作的理解,指出翻译工作就是将原著的信息通过对等与恰当的语言在字义与文体双层面上得以再现[1]。从达奈对于翻译工作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不只是指对原著中的词意进行翻译,更是对原著的体裁风格以及语义进行对等的转换,是译文所传达出的信息不仅有表层含义而更具有深层寓意。

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对等主要包括文体对等、词汇对等以及篇章对等这三方面内容,其中达奈以意义上的对等为重点,其次是形式上的对等,因此根据专家所指出的理论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基本原则,从而使原著的目的语得以明确,同时使原著的文化内涵得以生动的再现。而若想使原著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译文得以准确体现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利用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似之处来最大限度的将原著的文化进行还原;其次是在原著文化内涵与文章意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选择对形式上的对等进行舍弃,从而保证译文对原著内容的展现更加准确;最后是在舍弃了形式上的对等而仍不足以将原著的语义与文化内涵进行还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重新创作的翻译手段来使中英文达到语义上的对等从而使文化差异得以调节和妥善处理。

三、通过创造性的翻译对文化差异进行妥善处理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是要将原著中单词与句子进行直接翻译,还是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与领会对文章进行翻译[2]。在对应用文进行翻译时通常不需要翻译工作者通过再创造来对原著进行翻译,而只需要在对原著进行直译的基础上使单词准确性得以确保即可,但是在对以诗歌或者小说作为体裁的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决定了其本身就是对英文语言的二次创造,因此需要译者通过自身对原著的理解与领会以创造性翻译手段对原著进行翻译,从而使翻译不只是停留于原文的字面意义,使原著的文学魅力得以还原,亦使译文避免了枯燥乏味。

从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手段进行分析的分析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创造性翻译作为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使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与传统思维得以满足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快速与方便的接受译作,其二是将英语的语言文化以更加直白的方式向中文读者进行介绍[3]。因此,创造性翻译手段的意义在于,在使原著所传达意思的准确性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加之以译者自身的创造性来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从而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困难得以消失,使译作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内容来吸引中国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对创造性翻译手段的正确利用可以使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得以有效妥当的处理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英文与中文之间文化差异的正确处理十分重要,只有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得以妥当且有效的处理,才能使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使英文原著的精髓得以准确表达,因此要求翻译工作者对自身的创造力以及双语文化思维进行积极培养,从而使自身翻译的准确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琼.试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13.

[2]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23-25.

4.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篇四

摘要: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以后,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就不能只注重自己的餐桌礼仪了,因为我们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些人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我们存在较大差异,以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而现在,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桌礼仪在交际当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习和运用正确的餐桌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笔者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文化交际中的餐桌礼仪,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关键字: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1]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本文正是以这些存在于中西方餐桌礼仪上的不同之处为切入点,分析导致这些不同之处的根源,进而引伸到研究更深层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来。[2]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

中美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对着大门的是主座,如果客人确实有严重的忌口或爱好,应当轻轻告诉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满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3]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4]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西方的‘入坐礼仪’,如果是以主人的身分举办宴会,则男女主人应该分别坐在长餐桌的中间、面对面而坐。身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坐,而关于邀请入坐的顺序方面,第一位安排入坐的应该是贵宾的女伴,位置在男主人的右手边,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坐定之后要维持端正坐姿,并且注意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用餐完毕之后,必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的人才能开始离座。

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在固定的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用餐工具的差异 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西方的野蛮武士。一双筷子和一张要滋味的嘴巴造就了富于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西方人进餐时则要用刀叉。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5] 吃西餐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具,如果是合餐,每个人都可从大盘里取用的话,那么一定有备用的公用叉或勺供大家使用。使用叉需注意: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进口,而应把食物铲起入口。

三、就餐方式的差异

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

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四、中西餐饮对象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有些中国人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小。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6]

五、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

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

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

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结束语

西餐与中餐一样, 是一种饮食文化, 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

参考文献

5.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广告翻译 篇五

广告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传媒手段颇为流行,尤其是异域广告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广告翻译亦颇显重要.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内涵,中英文广告翻译要求译者注意本土的文化特征和两地文化差异的广泛性、特殊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广告翻译中需要作适当的文化迁移.

作 者:胡敏 王喜九 HU Min WANG Xi-jiu 作者单位:胡敏,HU Min(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株洲,41)

王喜九,WANG Xi-jiu(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6.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六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越来越多,各国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体现着民族性格、社会精神、国家作风,有着影响发展的巨大力量。有人讲了一个故事:一家旅店里住着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旅店着火了,美国人立刻打开窗户往外跳,英国人从楼梯往下跑,中国人先去救父母,日本人则招呼同伴走。这说明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各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有关。文化背景差异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处世方式的差别。

(一)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以希腊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它主要存在于西欧、北美各国。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短期内崛起的世界强国,没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约束;各国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以个体的方式加入美国社会,经过选择性的继承和相互融合,形成了鲜明而又稳定的民族性格。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主流有以下几点:(1)崇尚物质生活。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过上富裕生活,总是要顽强地去战胜困难,艰苦工作。(2)盛行实用主义。在很多问题上重视实际应用,轻视空虚无用的事物。在哲学上,注重有用的就是真理的工具主义,讨厌抽象的思辩,强调自力更生和功利主义。在政治上,厌恶空洞玄虚的理论和夸夸其谈的人,不受政治理论的束缚。在文化上,不让它妨碍重要行动,而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活动;希望办教育能培养有实际用处的人,毕业生能从事某种工作和职业;科学家的发明也注重于社会实用。(3)富于开拓精神。爱搞试验是美国人的特点。一次又一次的移民,一代又一代的开拓,改变着美国的面貌。容易在新的环境和群体中相处,爱干别人没干过的事。创造发明登记的专利很多。(4)追求民主与平等。美国经历了两次战争后,在社会上、政治上形成了民主自由的环境。不鼓励特权,不迷信权威。(5)普遍重视法律。为了限制个性发挥中损害他人的行为,有健全、严谨的法律体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较强,做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能力的发挥。注重个人兴趣的满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承认。

(二)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结构是儒学与道学思想,儒学对政治、伦理的影响较大,而道学则对哲学、文学、科技的影响较大。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有以下特点:(1)浓厚的人情关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实体成员间,无私的爱和奉献,演化出了人情关系。集体主义和群体生存观念较强。有请客送礼的情谊,有互助报恩的良心,有谦让义气的友好,有安慰客套的面子,等等。由此产生了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2)处事的中庸之道。基本含义是“过犹不及”、“礼之用,和为贵”(引自《论语/学而》),就是做事不走极端,要持久通行,实现中道,发挥人性的平衡,避免冲突和矛盾对立。(3)宽容下的和平稳定。乐天知命,顺从明君,厚德载物,宽容团结;使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多民族融合共处的大家庭,使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地延续了下来。(4)重政务,轻技艺。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解决温饱之后,就是参与国家政治。善于在社会科学方面著书立说,推广思想。自然科学、技术、艺术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5)重义轻利的敬业精神。“存天理,灭人欲”,为了实现理想、成就事业,人们可以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而积极勤奋地工作,甚至舍生取义。认为物质利益的取得必须合理和有序,要“见利思义”、“义后而利”。社会尊重捐资办公益事业的人,尊重轻视个人利益、而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人,尊重坚持正义、扶助弱者的人。

(三)从美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观点,也就是,其行为取向,以人的生物性本能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可否满足为依据;这种需求满足,是在人的生物性竞争本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现的。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以群体观点为依据,认为只有通过人类社会群体协作,才能满足人的生物性本能需求和发展需求;群体协作可以互补其短、互容其长,比个人能力发挥能取得更多的利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个人奋斗和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管理。东方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管理行为和群体协作奋斗,有利于和谐发展,但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从总体上看,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优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它可以克服物质条件的不足;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例证。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是赢得了抗灾的巨大胜利。这说明,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中国社会大大地优于美国社会。在国家管理中,政府一直在用国策弥补其价值观造成的不足;美国强化法制,中国鼓励民主。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就某一种文化价值观来说,有其先进合理的部分,也有落后陈旧的成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外国文化也逐渐影响着我们,潜移默化,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演变,大家普遍重视物质利益,更加实事求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有注入了先进文化的成份。但是,目前我国文化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位在中国和美国先后工作过多年的人,对干事就业的体会是,“在中国身体不累精神累,在美国精神不累身体累”;这是文化背景造就的生存环境所致。我国的文化现状,与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与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不适应,与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适应,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式不适应(引自2004年第17期《半月谈》)。传统文化中变异出的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碌碌无为、亲疏关系、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心口不

一、以公侵私 等等不良现象;少数人打着“德”、“义”、“公”的旗号,违背客观存在的利益关系,甚至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年代,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其重要。在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研究实际问题,探索新生事物;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不懒惰盲从,不教条自大;要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缩小领导思想与群众思想之间的距离。思想无禁区,工作有纪律。(2)依法治国,民主平等。法治优于人治,要降低人情关系的弹性造成的弊端,健全法律体系,细化执法操作,高效率地维护社会公正。要切实发展民主,多走群众路线,保障每个人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平等人权。(3)分类要求,各显其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区分不同层次来要求价值的实现,用法律法规来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价值由个人通过奋斗实现,集体价值由集体负责人组织其成员来实现,社会价值由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执行而实现。加入各种组织的人,要按组织章程的要求实现个人与组织的价值,如共产党员。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要通过岗位本职工作来实

7.浅谈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史 篇七

19世纪人权运动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促成了西方女性文学的产生。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 从19世纪30年代起, 在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 一场为女性争取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产生并蓬勃发展。女性作家的艺术天赋得以释放, 大批优秀的女作家和作品在西方文学世界中大放异彩, 西方女性文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女权运动的又一次高潮。人们在质疑父权制思想文化的同时, 给予了女性作家及作品更多的关注, 并开始对女性文学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时至今日, 西方女性文学波澜壮阔的景观, 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西方女性的生存需求和精神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时间顺序, 对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的西方女性文学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便有了女性文学的踪迹。但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这一漫长的时期, 在史料中却找不到一位有名望的女性作家。

这一时期的西方妇女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突出, 但从这一时期仅存的少数几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却很容易感受到她们对于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强烈愿望。17-18世纪西方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西方女性文学的起步。

17-18世纪, 由于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很难达到西方女性作家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要求, 于是她们选择了小说这一比较自由的文学形式。正是由此, 西方女性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初的贡献, 同时也是最大的贡献也就是在小说方面。欧洲第一部完整的心理小说及欧洲第一部批判奴隶制的作品均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伊莱莎·海伍德的代表作《多余的爱情》是英国当时除《鲁滨孙漂流记》之外最畅销的小说;安·瑞德克利夫的《乌尔多福的奥秘》是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确定了哥特小说在英国的地位, 而且还深刻影响了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文学创作。这些都很好说明了当时女性小说文学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她们对于西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发展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

总之, 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的西方女性文学虽然还没有呈现出洋洋大观的局面, 但她们对西方文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早已使得她们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二、19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

19世纪人权运动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促成了西方女性文学的产生, 这一时期也是女性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19世纪是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人权运动使得19世纪的西方妇女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 她们也获得了选举权、财产权、接受高等教育和出版著作等权利。19世纪女性作家的数量急剧增加,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才华出众的女作家和经典的女性文学作品。

但是, 19世纪的西方妇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处于附属男性的地位。这一时期把顺从男人的家庭主妇定义为完美的女性, 否则, 则被称之为“魔鬼”。这一时期女作家作品中对所谓女性美德的宣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女性观的制约下形成的。

浪漫主义是19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的典型艺术风格。西方19世纪初盛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对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影响很明显, 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抒发个人情感、歌颂大自然、描绘理想的比比皆是。

19世纪的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视角和审美观对社会进行观察后, 也对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同时, 女作家们也很关注合反映女性在社会现实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她们通过一部部作品在诉说19世纪妇女所受的痛苦遭遇和社会压力的同时, 并开始大胆地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内心深层的感受进行描写。

三、20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的权益在20世纪得到空前增强, 西方各国的各国妇女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 并被允许进入几乎所有的就业领域。20世界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她们通过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表达内心最深层的需求。

20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创作与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表现个人与国家历史的关系的视野更加广阔, 同时对女性从恋爱到婚姻再到生儿育女的生活道路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对于她们寻求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真正价值的矛盾心里的反映和刻画, 也是20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显著特点。

20世纪的西方女性文学对于女性经验方面的描写逐步进入到全方位的境界。有写女性作家把生育经验在作品中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们通过生活细节的刻画以揭示女性生存的本质和意义。有的女作家的作品中直面女性对性爱的本能需求, 倡导女性不要受传统观念的约束, 要有勇于追求自我的精神。

8.浅谈中西方艺术史的精神差异 篇八

关键词:中西方;艺术史;精神差异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67-1

精神是人类主观思想形式之一,从微观层面上来讲,精神可以是个体或者群体的主观体验;从宏观层面上来讲,精神可以是社会或者历史的反应。研究中西方艺术史的精神差异,不仅可以了解中西方艺术的差异,同时也可以从这种差异性中看出中西方历史和社会的差异。

一、中西方艺术史的精神起源差异

纵观世界艺术史,在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上中西方的艺术精神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研究这种差异性,首先就是要了解其起源。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起源,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深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传统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将三家的思想融入其中。因此,中国艺术史的精神也就是源于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主张,很多艺术作品都展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精神。西方艺术精神可以说是与中国完全相反,中国艺术精神强调崇尚自然,突出的是自然的艺术。而西方艺术精神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展现的是人的艺术。归根究底,导致这种差异的缘由还是其艺术精神起源问题。西方艺术起源虽然是众说纷纭,但主流说法还是认为西方艺术起源于两河流域及埃及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封建制度被推翻,取而代之的资本主义成为西方延续至今的统治制度。资本主义中自由民主、商品交易、解放天性等思想对西方艺术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西方艺术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中西方艺术史的精神美学差异

从中西方的艺术作品风格上不难看出,中国艺术精神展现出的是抽象性的美学,而西方展现的事理性的美学。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儒道佛的思想主张息息相关,就传统美学思想上来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罗万象。而西方美学的指导思想则是古希腊哲学思想,其中代表人物就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主张。从柏拉图美学主张“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存在于审美者的体验过程中”不难看出,西方艺术精神追求的是审美的理念。虽然由于文化的影响,中西方艺术精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这差异的背后,两者还是有着一个共性,就是中西方文化实质上都是对一种宇宙观的反应,或者说受到宇宙观的影响。

三、中西方艺术史的精神结构差异

(一)中国艺术史的“温厚”

“温厚”其实是对中国文化风格的形容,而出现这样风格的本质原因依然是儒道思想的影响。从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上可以知道,中国艺术的“温厚”其实质就是动与静的结合。动即是代表着儒家主张入世和有所为,静即是道家主张出世和无所为。一儒一道,动静互补,就构成了中国艺术的“温厚”。“温厚”无疑将中国文化中与自然共处,或者融入群体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西方艺术史的“哀伤”

西方艺术精神是“哀伤”的精神,可以通过两个层面来看出西方的这种艺术精神,即“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酒神精神”其实就是以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为名的精神;“日神精神”就是以太阳神阿波罗为名的精神。西方艺术精神的“哀伤”精神就是由这两种精神构成。与中国艺术精神一样,西方同样也存在动与静的组合,其中“酒神精神”作为动的一方,“日神精神”作为静的一方,属于梦幻式的。“酒神精神”是指将自然归入到人的个体中,主张人性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日神精神”则是对因为“酒神精神”而产生的痛苦进行拯救。而导致人们出现痛苦的原因就是人的个体意识在“酒神精神”中的解构,造成了人的生命里出现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需要在“日神精神”中才能得到满足。

四、中西艺术史的哲学精神差异

就中西方艺术精神在哲学上的差异,从中西方神话故事就可窥一斑。在中西方的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人都是有神创造的,区别就在于怎样看待人和神的关系。在西方神话故事里,神和人是相连的,同样具有人的七情六欲,同时,人还可以和神进行沟通,甚至可以求神参与到战争中。不过随着基督教的盛行,人与神的观念有所转变。西方迎来“一神教”的时代,这个时候认为人其实也是神,只是因为偷食禁果而被上帝驱逐到人间。此时,上帝的地位被无限提高,在基督教中还形成原罪意识,只有皈依上帝才可能被赎罪,进而天国也就成为了人类灵魂的最终理想国。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界的崇拜,图腾文化、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表现了出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这与西方崇拜的的神和上帝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是对祖先的敬畏,注重的是等级的差异,即使神人等级差异消失之后,中国也会建立人伦等级。综上所述,西方艺术精神在哲学思想上表现的“信仰”,而中国则是“人伦”。正是这种差异性使中西方在艺术史上一直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从中西方艺术发展史和作品来看,中西方的艺术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出现这种方向就是其精神上的差异。通过分析双方艺术精神起源、美学、结构和哲学的差异,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相连的,中西方自古以来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其艺术精神的差异正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外在化。

参考文献:

[1]崔红文.理性与信仰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钟跃英.中西艺术精神之异同[J].美苑,1988,(02).

作者简介:

9.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篇九

在东西方企业中,双方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价值观、文化背景、教育模式、思维方式都不相同,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员工组成的各种组织,对工作又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追求,而西方在经营目标、市场选择、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变革要求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管理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管理冲突,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招聘、报酬和福利、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社会等各方面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下面主要介绍东西方在人才使用上产生的差异。

一、在人才理念方面:东西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 , 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核心理念不同:

西方企业往往以企业及个人的美好前景、对个人的尊重、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等人性的光辉来吸引人才。例如:美国 GE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 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We BringGood Things To Life)”, 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是: “ 为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创造机 会 , 培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 ”;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强调对人持久不变的尊重 , 提出:“ 摩托罗拉是一个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公司 ”。

而在东方 , 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思想和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的传统 , 对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都以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来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比如:深圳华为公司的企业理念是:“ 以公司文化为纽带 , 大我与小我相融合 , 共铸民族通讯业的辉煌 ”;而韩国三星公司的基本理念是:“ 人才第一、事业报国、合理经营 ”。

二、在选人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 都要不断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在人才的选择标准方面 , 东西方明显不同:西方企业在选人方面通常是以寻找最好的人才为最高标准。比如Intel公司提出了用聪明人吸引聪明人的口号 , 而微软则要寻找比我们(微软现有员工)更优秀的人才。在具体的招聘技巧方面:Intel 公司有一套严谨的招聘程序 , 通过面试、心理测试、模拟测试(最终测试)来获得需要的人才 , 而微软则对心理测试不感兴趣 , 它更注重通过面试中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可塑性 , 而且强调高层管理者亲自参加招聘。微软用来测试个 人创造性的面试题目可以说广受推祟。

东方企业在选人方面 , 虽然也希望得到优秀的人才 , 注重个人的品质、才能和发展潜力 , 但它往往并不一味地追求最优秀的人才 , 而是强调合适, 希望获得适合于企业的、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人才。比如日本松下电器就奉行寻找 70 分人才的招聘原则。正如松下创

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言:“ 适当这两个字很要紧 , 适当的公司 , 适当的商店 , 招募适当的人才。70 分的人才有时候反而会更好。” 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往往对企业要求过高 , 而 70 分的人才更容易满足 , 更有可能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工作。

三、在用人方面:东西方企业都强调用人所长 , 唯才是举 , 要求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 用好现有人才 , 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理想状态。但东西方也有各自的特点:西方企业用人时 , 强调个人作用 , 突出 “ 明星文化 ”,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能为目标。同时注重对个人的尊重 , 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 要求对每一个人充分了解 , 并努力为每一个人创造合适机会 , 而且在分配工作时尊重并充分考虑个人的发展愿望。

而在东方企业 , 用人时除了注重个人才能、要求任人唯贤以外 , 还强调德才兼备 , 尤其是对于管理层和领导者 , 更注重以德为先。同时 , 强调个人与集体、与团队的和谐 , 甚至为了追求和谐和团队的效率 , 可以适当牺牲对个人才能的要求。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西武集团。作为日本的百货巨头 , 西武集团的用人哲学是 “ 不用聪明人 ”。其现任总裁堤义明先生在沿袭其父教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用人哲学:不轻易使用聪明绝顶的人。他的理由有三:

第一 , 聪明人常犯的毛病是看不起身边的人。堤义明认为 , 让自大的人做高层领导会造成员工的不安情绪 , 从而破坏员工信心 , 降低整体效率 , 最后形成一股影响公司发展的阻力。

第二 , 聪明人的欲望较常人强烈。因此在群体中常成为麻烦的来源 , 堤义明认为聪明人欲望重 , 而荣誉、地位、利益常会腐蚀一个人的心 , 这就会在群体中造成矛盾 , 破坏团结。

第三 , 堤义明先生认为 , 聪明人的欲望、野心是常人的十倍甚至百倍 , 一旦大权在握 , 很可能私心溢过良心 , 开始为自己的权力欲找出路 , 不只压制别人工作 , 还可能以权谋私。所以 , 堤义明认为 , 那些中等人才比较容易满足 , 他们注重公司给予他们的职位 , 会踏踏实实地工作 , 也易于出成绩。

四、在育人方面:育人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职位的晋升 , 二是能力的培养。

在职位的晋升方面 , 东方企业由于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 比较注重通过职位的晋升来培养和激励现有的员工 , 而且等级观念较强 , 强调一步一个台阶 ; 西方许多企业也把职务晋升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 但很多情况下会根据需要直接从外部招聘高级管理者 ; 同时 , 等级观念不是很强 , 大胆提拔年轻人和资历较浅人员现象较多 , 也容易接受。

在个人能力培养方面 , 东方企业多依靠自己来培训员工 , 而且技能和在职培训占最

主要地位 ;而欧美企业的培训较多地依靠外部力量 , 比如与各名牌大学合作 , 送优秀的人才到各类院校学习等等 , 培训以 MBA 等管理课程为主 , 重视培养管理人才。

五、在留人方面:留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 一是留住优秀的人才 , 二是淘汰不合格者。

在留住优秀人才方面东西方企业可以说都非常重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这三种手段。如果说它们有所不同的话 , 那就是西方企业更重待遇和事业发展 , 而东方企业则强调感情的归属。我们从西门子、摩托罗拉、爱立信等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不难看出 , 它们都强调必须保证薪酬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 而且为激励管理层 , 许多西方企业不惜以股权期权相赠。

在淘汰不合格者方面 , 西方企业大都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 , 建立优胜劣汰的循环机制。比如:百氏可乐和麦肯锡公司就奉行 “Up or Out” 的管理原则 , 要么因表现优异获得晋升 , 要么离开公司。而日本企业为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 提倡 “ 终身就业 ”, 一般不轻易解聘或 淘汰员工。

六、薪酬和福利。调查发现两家企业在薪酬福利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都有较好的薪酬体制。

日本企业,在工资奖励方面,大多采取年功序列工资制,主要是根据员工在本企业服务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在保险福利方面,除由社会、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付费之外,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福利。法国企业,在薪酬方面,人员待遇与岗位紧密结合,以岗定薪,同时技术职称与岗位和待遇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侧重于综合考虑员工的个人能力与贡献等因素,强调员工薪资变化的平稳,反对大起大落。而中国企业偏重考虑企业员工的资料和学历,即工资对人不对职,但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调查结果说明,在合资过程中,两家企业都摒除了传统的中国人事管理中对员工激励不重视的缺点,注重对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的完善,因此,两家企业的员工对本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的评价均认为是比较有效的。

10.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十

国际商务谈判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往往会遭遇思维方式的冲突。以东方和英美文化为例,两者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三个方面:

1.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英 美文化偏好抽象思维;

2.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

3.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英美文化注重对立。

意识差异:

1.决策意识 当面对复杂的谈判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将使用不同 的方式做出决定。比如,对于日本人来说,决策是集体的事 情,需要得到管理层的一致同意。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和精 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而在德国,决策权 一般在公司的最高层手中。

2.人情意识 中国有别于西方的一个特色就是人情问题,凡事讲究 人情,讲究面子,所以在谈判中,也不可避免受此影响。而 且,中国谈判者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认为个人间的融 洽关系对于谈判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西方人在现行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强调对利益的追求。虽然也很注重谈判中的 人际关系,但他们一切以利益为重,在人情和利益两难的情 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3.利益意识 商务谈判的目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 中西谈判者都具有利益意识,双方谈判的目标集中而鲜明 地指向利益,并以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但是,中 国谈判者的利益意识没有西方谈判者那么明确和强烈

观念差异:

11.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西方文化 书名

英语文学通俗来说即英文写成的文学作品,但作者并不一定是英格兰人,像康拉德、爱伦坡等人都是英语文学的代表人物。所以,英语文学并不等同于英国文学,它的不同之处就在英语文学的涵盖范围更为广泛。鉴于对英语文学作品书名的简略了解,在查阅文献后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英语文学作品的发展

1.古代文学。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遭到彻底摧毁,所以第一批被认可的英语文学直到中世纪早期才被认可。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牧羊人卡德蒙的赞美诗,这首诗用于赞美上帝。该诗因被翻译为拉丁文而得以流传,最初英语文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大众娱乐,以口头传唱的形式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2.中世纪文学。随着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诺曼人成了大众文化的主体,古英语的语法与词汇使用发生了一定改变,法语也开始渗入。中世纪末期,骑士般的浪漫爱情成为西方英语文学的主题,其形式主要以散文为主,以抒情贯穿始终。以《亚瑟王的故事》与《高文与绿骑士》最为流行,从内容上来看,作品都涉及到了亚瑟王时期的背景以及当时的宗教信仰与骑士正义等。在形形色色的时代发展下,文艺复兴潮流开始涌入不列颠。

3.复兴文学。可以说,白话文推动了英语文学的发展,成为西方英语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英语文学借助印刷机的力量在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别有一番的画面,在戏剧、诗歌等方面造就了莎士比亚、马洛等人。

4.新古典主义文学。西方英语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从查理二世复辟开始到浪漫主义宣言出现结束。从诗歌到小说,英语文学所表现的是古典与现实。就当时来说,小说内容主要反映时代的黑暗、争睹的腐败,从源头上揭露社会的丑陋。发展过程中又延伸出享乐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是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管是什么类别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与发展都与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环境是深入英语文学研究的重要线索,只有从作品书名入手,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作品基调,真正体会西方文学的深厚感染力。

二、当代英语文学作品表现的特点

1.意象性。当代文学作品普遍表现出意向性的基本特性。英语文学的意象派作者通常习惯借助事物传达一种美感,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西风颂》中,借助西风感染唤醒沉睡的大地,表现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

2.情感性。情感性是当代英语文学作品“活”起来的血脉。作者将充分的感情投入到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才能突破传统的文学模式,深入人心。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就从一个精神病人的角度出发,表现小镇的无助,传达作者无处宣泄的情感。

3.生动性。简单的说,生动性即带动读者进入到作者撰写的环境氛围中,让读者充分感受文学的力量。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十分生动形象,能潜移默化的在字里行间得以塑造。

三、英语文学作品书名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于文学作品的命名不乏存在重名的现象,就萨克雷的小说《Vanity Fair》(名利场)与17世纪约翰·班扬《The Pilgrim`s Progress》一书中有一个章节,也命名叫《Vanity Fair》。这么说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呢?又或者,是否存在copy现象,这一切还得追溯到希伯来文化与罗马文化。

17世纪约翰·班扬的作品《Vanity Fair》是一部寓言式文学作品,其中所传达的还要从《圣经》说起,在旧约中有一卷谈到万物皆虚幻,这与《圣经》所传达的整体观念有些许差异。流露出人生而悲,并希望人们及时享乐,然而又不能把享乐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以《圣经》为导的希伯来文化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不仅仅是萨克雷与约翰·班扬的这两本书。

在西方英语作品的发展过程中,以古希腊神话为导的罗马文化也是文学的一大渊源。《ULYSSES》中所录入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深刻影响著西方文化的发展。在当代西方文化延伸的过程中,荷马史诗的地位相对突出。就此来说,第一部史诗命名为《ILIAD》,第二部则命名为《ODYSSEY》。在后期,意识派诗人有拿《ULYSSES》命名的作品出现,但主题与古希腊神话没有较大的联系。

我们除了从两希文化传统来看西方文学,还可以从书名本身所具备的意义出发,分析蕴含的深刻文学意义。

四、结语

西方英语文学作品在不同的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文学特点。每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社会环境下都有不一样的发展意义与特征,从西方英语文学的四个发展阶段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只有在掌握英语文学自身的语言属性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书名,从而达到品读西方文化的目的。然而,本文在对书名与西方文学关系的探究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待于更多文学工作者做出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陆东日.经典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探析[J].芒种,2013,(13).

[2]朱锦锐.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12.浅谈中西方神话精神差异 篇十二

与此同时, 在人类起源上, 中西方神话也大相径庭, 耶和华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了第一个男人, 唤作“亚当”, 由于怕亚当太孤单, 所以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 做成了一个女人, 取名叫“夏娃”, 亚当和夏娃从此繁衍生息, 至此便有了人类。在西方传说中, 耶和华作为一个男性出现创造了宇宙世界, 他创造的第一个人也是男人, 而女人只是男人身上取下的一根肋骨, 这充分表现了当时西方社会的男权主义, 父权至上是当时的文化主流, 即:男人创造了整个世界, 同时男人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人。女人长期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 此文化意识和文化偏向与当时的生产劳动有着密切关联, 由于长期的打猎与采摘生活, 男性的体力与力量在生产劳动中更占优势, 所以男性被分化为了强者, 女性被分化为了弱者, 西方古希腊罗马崇尚力量与英雄主义, 男权主义文化形态应运而生。在东方, 也有造人的始祖神话, 女娲造人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 力不暇供, 乃引绳于泥中, 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 黄土人;贫贱者, 引縆人也……”这段文字写了女娲造人的过程, 用黄土造人, 并且用黄土人和绳点人阐释了人为什么会有高低贵贱的原因。而女娲作为一名女性出现, 她不仅创造了世界, 断鳌足, 立四极, 而且创造了人类, 反映了当时母系社会的现实, 人们对女性繁衍子嗣和推动人类生生不息的延续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也是当时古人意识形态的写照。东方用女性作为创世始祖, 西方用男性作为创世始祖, 文化形态大相径庭, 也是中西方先民的对于自身起源的内在自省。

此外, 中西方神话蕴含的精神也迥异不同, 西方的神如宙斯, 赫拉, 阿波罗, 是耶和华的后代, 究其神性却有着人性的特点, 此为“被人化了的神”, 在西方神话中, 神灵有着个人情感, 有善的一面, 也有恶的一面, 宙斯作为天神, 掌管日月万物, 却无视百姓幸福, 往往贪图个人享乐, 他为了得到情人而不择手段, 沉溺女色, 有个人的喜好和缺点, 女神赫拉更是一个充满了嫉妒和狠毒的女性, 因为一场金苹果事件, 她决定要报复帕里斯, 最后导致特洛伊城的毁灭。 这些神的身上, 都带有人性的特点, 他们同样也有七情六欲, 同样有善有恶, 也有爱憎喜恶, 他们是古希腊人们按照人自身的特点而创造的神, 他们的神们有着强烈的个人享乐主义, 漠然甚至无视普通百姓的幸福, 而人对待他们的神的态度也像穷人对富绅的态度, 即敬畏又害怕又怨恨。而在中国, 神的特点却恰好相反, 中国上古神话中包括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黄帝炎帝等神话, 而这些神为“被神化了的人”他们有着人的特点但却远远超过了平凡人, 被神圣化, 被理想化, 这些神都带有强烈的厚生爱民意识, 女娲为了给人类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炼石补天, 后羿为了解救人类于水火之中, 射下了九个太阳, 这些可以被人们看作是理想中的保护神, 而炎帝为了造福人民不惜以身试毒。这些都表现了中方的神对百姓现实生活的关切, 有一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和群体意识, 中国的神几乎是仁慈的, 敢于牺牲的, 也几乎是善良的化身。他们爱人民, 关注百姓的现实幸福。而中国的人对于神的态度也为敬畏和热爱, 神具有绝对权威性。

中西方神文化的差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的民族性格, 西方人重视个性, 关注个人的现实幸福, 中国人更重集体, 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圣经.创世纪》

[2]《列子.汤问》

13.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推荐) 篇十三

09204010141许东东工商一班

西方管理学从泰勒、法约尔开始,逐渐架构成完备的体系,又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学派、丛林。与此相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虽观点各异,但都离不了理国治邦,他们的文化精髓既是人生哲学,也是管理思想。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不乏深邃闪光之处,却沧海遗珠,散见于经、史、子、集,缺乏系统的整理。于是,学院教授的“正统”管理学“言必称希腊”,基本是西方管理学一统天下。

一、西方管理思想分析

西方管理在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中积累出明显的优点: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地控制和严密地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技术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倾向,无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对管理中某一要素进行深入地、科学地分析,总结出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却往往把局部的规律看成是一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概全,走极端的弊病;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复杂也带来新的矛盾。组织结构复杂常常使各种矩阵结构相互牵扯,扼杀了创造行为。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所以东方管理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间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而且这种协同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员工“心愿”的问题;而西方则注重员工“会不会、能不能”,是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方面下工夫,各有侧重。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不断提升境界的养料,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而不只是个人财富积累的木桶,那他前进的动力在某些阶段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相对于西方系统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起来的科学监督和统计制度,东方管理思想更注重人的自我约束、修身养性的自我管理,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从“性善论”出发,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问题。这些和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本管理”思想有共通之处。儒家讲究的是“宽容和谐内部环境”,但在管理中的感性成分较大。极端的感性管理也会导致具体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所凭依,管理走型。

东西方管理文化不同,对管理的本质和认识也就不同。但是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中,现代管理本质越来越体现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核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对于“人本”管理思想的回归,中国上古时代提出了“德为贵”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儒家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即自我管理;其归宿是“安人”,即理想化的社会管理及最终的天下大同。“修己安人”包含了根本性的个人修炼与管理方法。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需要提倡诚实守信、意志坚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西方也普遍认识到了这种重要性,在MBA课程中也开设了“管理伦理”的课程,西方管理学派提出了“以德为先”观念,强调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把道德行为放在首位,遵行“德智兼容”。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共性方面

首先,无论是东方管理思想,还是西方管理思想,在讨论管理问题时,都把人放在第一位(人在管理,管理的对象也包括人。既是是主体,又是客体)。只是西方管理思想中是把单纯的被管理者个体放在第一位,通过对被管理者个体的尊重达到组织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因此,也就有了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奋斗精神。而东方管理思想是把集体的重要性放在个体之上。

其次,二者都以追求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转为最高目标。(和谐社会)

再次,二者都不是人类组织管理通用的灵丹妙药,任何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14.东西方礼仪文化差异1 篇十四

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文明来说,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西方商务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在今天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有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笑话并不少见。近代历史上有两则

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由此可见,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

1、研究中西礼仪差异及原因

1.1 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背景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来说,它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他们信奉的誓言是:“只要我们能够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是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1.2 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大大的折扣。

而在西方人们法制观念较强。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青年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尽量早独立,摆脱父母的管束,他们不希望过分的倚赖家庭,倚赖父母,否则,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父母对孩子倍加珍惜,恨不能一切都为孩子想到,以致于当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时要给孩子大操大办,当孩子有了孩子后,还要牺牲自己的晚年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甚至于在中国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极不情愿丢掉铁饭碗,这种倚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观念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

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2、中西方见面的礼仪的差异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2.1 中西方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2.2 中西方对隐私的看法

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国人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地问对方一些家庭情况,美国人就很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别有用心,一桩生意很可能就这样泡汤了。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握手礼来源于西方人类半野蛮半文明时期。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作为见面和告辞的“握手”礼节,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应用最广泛的致意礼节。见面、道别时的礼貌演变到今天就是“你好”、“再见”两个短语,客气的顶多再互相

握下手,在各种古怪疾病流行的今天显得简洁而卫生而又体面。然而西方国家,见面就要先送贴面礼、亲吻礼和吻手礼,让我们很不习惯也不能接受。

3、中西餐餐桌上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3.1 中西方餐桌氛围的差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3.2 中西方用餐时的差异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从传统习俗上说,中国人请客,不论按长、尊、主、次围桌而坐,满桌丰盛的酒菜,主人频频劝酒,客人谦让礼到。中国人觉得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另外宴客时崇尚热闹欢快的气氛,讲究面子排场。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较随便的形式则是主人邀上三五知己,到家中由女主人炒几个菜,小酌一番。这种随便的宴客形式不讲究礼仪,不讲究坐次,不讲究饭菜,只讲气氛的和谐、主人的热诚、主客谈话的投机。当然,近年来西方的一些宴客形式,如酒会、招待会、自助餐或冷餐也会传到中国,但这些多是官方或单位出面组织的宴请形式,平民百姓还少有实行。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中国人的餐桌要热闹,西洋餐桌则安静。中国人要用言行来劝酒劝食,西方人只是用语言劝酒而已。酒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被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酒杯不空茶水不满。在西方,通常喝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在中国,宴会喜欢共桌共菜,西方则认为不合卫生,实行分餐制。中国人宴请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西方则要求少声响少动作,用餐程序较多。

4、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

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4.1 中西方服饰礼着重点及代表服饰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

穿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并打领带,领带打好后的标准长度,是其下端抵达皮带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考虑的一个尺度。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5、结束语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

在今天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的过程中,我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参考文献

[1] 金正坤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占一 试仪焦急文化和知识文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 [3] 廖文丽 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4] 吴

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5] 邢

东 中美文化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6] 陈

平商务礼仪

上一篇:沪科版八年级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练习下一篇: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精选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