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精选8篇)
1.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篇一
“十二五”时期江苏的“两个率先”:新特点、内涵和标准
今年3月5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了着力推进的“六个注重”的工作要求。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又在江苏代表团发表了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要求江苏要充分认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把握“十二五”时期“两个率先”的新特点,丰富“两个率先”的内涵,提升“两个率先”的标准,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率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今天本刊刊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志彪教授的文章,目的是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江苏“十二五”时期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两个率先”是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胡锦涛总书记和江泽民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提出来的,已经横跨了两个五年计划。总的来看,在“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两个率先”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十五”时期江苏的“两个率先”,主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而“十一五”时期的“两个率先”,则主要是初步探索科学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历史地看过去的十年,甚至可以推演到更早的前三十年,支持江苏经济社会率先起飞的基础因素,可以归结为抓住了以下几种有利于发展的“红利”:
其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的体制改革,由此取得的增长称为“体制转型红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乡镇企业二次改制等等,都是江苏体制转型推动发展的典型方面。这些改革调动了民众献献身发展的积极性,扩大了率先发展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可能性边界。
其二是坚定地走开放经济的道路,由此获得的增长称为“全球化红利”。江苏利用自身优良的投资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发展加工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全球化放松了市场需求对江苏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硬性约束,使江苏成为世界闻名的“加工制造车间”。
其三是坚决利用要素的比较优势发展制造业,由此获得的增长称为“人口红利”。过去的三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由5.60亿增长为9.18亿,加上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由此形成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低廉、素质较高、对
沿海地区制造业增长十分有利的供给条件。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后,支持江苏“两个率先”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性因素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率先发展所面临新形势和新特点:
第一,根据经济学家研究,中国劳动人口增速将在2015年后进入下降通道,直接的“人口红利”由此出现下降。这种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预示着仅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将不能维系未来可持续发展。由此中国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会发生重大调整,其特别的含义是: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居民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率和资本形成的下降。过去三十年的低消费、低劳动力成本支持的高投资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城镇化速度必将放缓。
第二,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说明中国所参与的第一波“全球化红利”已透支,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外部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调整,无疑会使得中国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中国发展必须主要立足于自身的内需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未来若干年,中国将面临着迎接“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增长放低、通胀较高的格局,曾经数年的“高增长、低通胀”黄金组合已风光不再。
第三,过去的体制转型,是在绝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之上做“加法”,或者是以不触动绝大多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进行的边际改革。近些年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表现为不对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做减法”,就不可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因此触及的矛盾更深,涉及的利益更多,推进的难度更大。由此说明了上一波的以增量改革为特征的“体制转型红利”也基本释放完毕。
随着数量型“人口红利”的衰减,第一波“全球化红利”的透支,以及增量改革型的“体制转型红利”基本释放完毕,当前江苏和全国形势一样,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如要素成本的普遍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国际市场风险增加,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稳定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在我们没有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和方法解决之前,将始终困扰我们的发展进程。因此,未来江苏的经济发展不是前十年的简单外推,而是一个具有不同特征的新时期,增长的动力引擎将会发生更替,发展的速度将会从高速回归常规,这也标志着江苏经济从
过去若干年的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入到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江苏经济再次站到了历史性的关口,必须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未来江苏“两个率先”所面临的这些新形势和新特点,新时期江苏 “两个率先”具有崭新的特点和非凡的内涵,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也对新时期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标准。我认为,“十二五”时期江苏“两个率先”内涵的重点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获取“体制转型红利”转向寻求“制度创新红利”。过去体制转型的目标是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现在制度创新的目标是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内容,即市场经济的“精气神”。江苏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转换政府职能,形成要素市场体系,提高国有资本的证券化比率,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必须直面而不可能回避这些问题。
第二,从获取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向寻求质量型“人口红利”。我国数量型“人口红利”因其粗放性,来得早去得也早。这种第一波“人口红利”的消失其实并不可怕,反而有可能成为助推我省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从此真正走上追求质量型的“人口红利”的发展时代。质量型人口红利的实质是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加速人力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从获取“全球化红利”转向寻求“扩大内需红利”。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发展任务,使扩大内需成为江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新的动力来源。为此除了必须扬弃单纯的出口导向战略外,还需要扬弃过去的简单的生产和市场观念,建立起消费力推动发展和人民幸福的观念。前期“全球化红利”所带来的财富和经验的积累,使江苏有实力、有能力以扩张内需的方法支撑和延续率先发展的态势。
第四,从获取“要素投入红利”转向寻求“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红利”。在制造业拉动发展阶段向内需扩张推动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经济增长仍然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度不可能很高。“十二五”时期,如何尽快过渡到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改善来实现内生的增长,是江苏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第五,从获取“非均衡发展红利” 转向寻求“协调均衡发展红利”。在经
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贫困的前提下,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但是实施这一非均衡战略必然会造成了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的滞后。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江苏未来着力推进“六个注重”,就是要我们回归协调均衡发展战略,以实现更加人本化的包容性增长。
根据“两个率先”内涵的重点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江苏需要提升“两个率先”的标准。从原则上来说,主要应该是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率先。发展更科学,包括发展要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社会更和谐,包括社会要更公平、更平安、更有活力;人民更幸福,包括百姓要更富裕、更有保障、更有积极性。落实到具体的标准,主要应该是:
1、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率先”。在发展的导向上,不仅要讲GDP,还要讲GNP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不仅要讲国民生产总值,也要讲国民生态产值;不仅要讲经济规模,还要算为获取经济规模所付出的代价;不仅要讲国民经济总值增长指数,也要讲国民幸福增进指数。在发展理念和内容上,要从物质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推动产业结构转向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国民经济消耗结构转向绿色低碳,推动市场需求转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率先”。总的要求是要率先把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是要把我省的科教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为此特别要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在若干重要领域加大重大科技攻关力度,以政府主导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二是要以我省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带动创新型经济发展。三是要以区域创新文化、创业文化建设带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引导科技人员的创业。促进海外技术团队与江苏省内资本集合,形成高科技项目在江苏落地生根。
3、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率先”。长期以来,我省在工业花、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利用工业反哺实力强的优势协调同步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我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
4、推进文化建设的“新率先”。为了率先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一是要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要全面提升江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其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三是要率先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要率先建成文化产业强省地位,培育一大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出一批既有较高经济效益又有巨大社会影响的文化精品。
5、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率先”。总的目标是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的“民生率先发展”的目标:一是覆盖城乡的养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率先构建;二是城乡就业服务体系的率先构建;三是终身教育体系的率先构建;四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率先构建;五是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率先构建。
6、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在人力资本发展上实现“新率先”。要重新重视核算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指标,把这一核算结果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那些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能不能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因此人力资本发展上实现“新率先”,主要看干部队伍的组织保证。在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上,要率先加大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为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扫除制度障碍,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形成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
7、制度创新的“新率先”。我国发展的实践早就证明,谁能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突破,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敢啃改革的“硬骨头”,敢碰改革的关键点,勇当改革的先行者,争做改革的先导区,构建持续发展新体制、增添发展新动力,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要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催生新一轮“制度红利”。政府今后要在提供公共产品(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维护市场秩序(法治、信用)方面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综上所述,我们试图把“十二五”时期江苏“两个率先”的新特点、新内涵和新标准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句,以此作为激励全省人民的奋斗目标:“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紧扣转变方式主线,勇立改革创新潮头,建设幸福美满江苏”。要“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立改革创新之首,建幸福美满之省”。
2.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篇二
关键词: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内涵,特点
随着我国现阶段全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我们必须明确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特点和重要意义,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 具有崇高的政治信仰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之所以能够取胜, 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密切联系了人民群众。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才能实现。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情感应该比一般群众更深厚, 广大领导干部只有爱自己的人民,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断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才符合党员干部的政治宗旨。
(二)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为人的基本道德
领导干部要遵守基本的为人之道。作为子女, 领导干部要孝顺父母;作为丈夫或妻子, 要遵守家庭美德, 承担起家庭中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公职人员, 要体恤下属, 为人和善, 讲求工作效率, 不损公肥私, 要大公无私;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 能够做到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在执行公务时, 要遵守办事原则和程序, 做到公平公正, 提高办事效率。
(三) 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领导干部岗位作为特殊的职业, 是权力的象征, 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全局性和示范性。作为领导干部群体, 他们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 唯有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从约束体制上来说, 不仅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定, 还要受到党纪党规的约束, 首先要从一名党员的要求做起, 而党员所遵守和达到的要明显高于一般群众。
二、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特点
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内容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人民性
领导干部来源于人民群众, 必将服务于人民群众, 人民性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 领导干部的人民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各级领导干部要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要带头促进国家、社会改革发展, 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大的贡献。
(二) 廉洁性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 不要有个人的私心杂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就必须具有廉洁性。廉洁性是人民性的体现, 唯有廉洁守法, 才能做到公正无私, 把人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 才能不断凝聚人心, 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三) 政治性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党, 从建立伊始, 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和行动, 作为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起来的党, 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要恪尽职守, 要为人民服务, 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四) 示范性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本身的优秀性、大公无私的品质和清廉性, 决定了领导干部队伍的示范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领导干部, 这些都为其他党员和人民群众发挥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三、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 而党员领导干部就是发挥领导作用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立场、能力素质、作风和精神状态是关键。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才能让领导干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发挥好员领导干部的旗帜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
(二) 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领导干部如果能够以身作则, 认真履职,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就会杜绝违法乱纪事情发生, 以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领导干部是国家公权的代表, 是民主法治的化身, 只有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 才能促使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而化解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些不满情绪。
(三) 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保障
3.试析现代篮球产业的内涵与特点 篇三
关键词:篮球产业;内涵;特点
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广泛的大众体育运动,具有覆盖面积广,接受人群多等特点。在我国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大众健身的主要方式。同时,伴随着篮球竞技体育比赛的快速发展,现代篮球产业逐渐成为具有影响整个体育产业能力的重要支柱性体育产业类型。产业的发展必定带动经济的发展,现今,在我国常见的体育经济活动中,现代篮球产业的经济作用显而易见。据有关研究表明,篮球产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一直在各项体育经济活动中名列前茅。现代篮球产业的经济作用,不但表现在篮球联赛的有序开展,还表现在各项社会篮球赛事的举办、篮球无形资产的开发上。但应该指出的是,现代篮球产业的经济作用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仍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探讨现代篮球产业的内涵与特点,有利于找寻篮球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篮球产业发挥更大地经濟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篮球产业的内涵
广义的篮球产业是指与篮球相关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部门的总称,其产品既包括篮球物质产品又包含篮球服务产品;狭义的篮球产业是指生产和提供篮球服务和劳务的企业集合,如篮球培训业、篮球广告业及与篮球密切相关的其他服务产业。综合相关研究成果,认为篮球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篮球体育产品的篮球经济活动集合与篮球经济部门的总和。篮球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体育产业相同的共性特征,如重视经济效益、追究最大利益等。但篮球产业也非常重视社会效益的实现,如篮球产品能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同时又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并且可以振奋民族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现代篮球产业的特点
(一)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现代经济理论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多用在资源及环境研究中。总体来说,外部性主要是指在没有实现市场交换的前提下,一个生产单位对另一个生产单位的影响。一般外部性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必须造成相应的影响,二是造成的这种影响是没有进行市场交换的。虽然外部性并没有发生在市场内部,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外部性,则市场可能会产生资源配置失效等负面效应。但应该指出的是,外部性的影响既有好的方面又有坏的方面,好的方面称为外部经济,不好的方面称为外部不经济。当社会利益大于个体利益时,即为外部经济;反之则为外部不经济。现代篮球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在篮球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会带来一些额外效应,如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身体素质,减少非必要的医疗投入等,此外,还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显而易见,这些并不能纳入经济行为的范畴,也无法用价值规律来解释,但这些效应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正面的影响,同时社会效益大于了个体效益,从而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
(二)高弹性
弹性是经济学的基本术语,一般是指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较为常用的是供给价格弹性和价格弹性。弹性是相对经济变量的比值,能比较直观地反映经济现象间的关系。价格弹性是指某一种产品销量发生变化后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关系,主要是衡量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数量变动的敏感程度指标。当弹性系数是1的时候,销售量的上升及价格的下降幅度是相抵的。当弹性在0~1之间就意味着价格的上升也将使得收益得到上升,而价格的下降使得收益继续下降,就被认为这类物品的需求是相对缺乏弹性的,或者说价格并不敏感。大多数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是低的,而大多数的奢侈品的需求弹性非常高,如香水,高档服装等。弹性的高低会影响经济决策的制定,并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的趋势。篮球产品具有很大的价格弹性,从篮球消费的需求上看,篮球并非生活必需品,对人们的生存和安全没有直接影响。而且,篮球消费对于价格的变动十分敏感,价格变动时,篮球产业非常容易受到影响。除此以外,还容易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如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就十分巨大。这种高弹性会加大篮球产业的投资风险,也会导致篮球产业对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高弹性并不利于现代篮球产业的发展。
(三)带动性
带动性是指产业对相关产业拉动、刺激作用的大小。可以通过输入、输出媒介的数量来衡量:输入、输出媒介数量越多,产业带动性越大;输入、输出媒介数量越少,产业带动性越小。产业带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在一定条件下,需求量一定时,对上下游产业带动性一定,其大小能通过相关媒介数量的大小来衡量。篮球产业具有巨大的带动性作用。篮球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带动服装业、运动器材制造业等发展等。此外,篮球产业还可以促进资源的整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最终形成良性发展的经济循环。一般篮球产业的这种带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带动城市形象,即篮球产业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所在城市,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地位;二是带动旅游业,即通过篮球赛事的举办,提高体育旅游的游客人数,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三是带动文化发展,即通过篮球产业先进的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竞争策略、技术设备等,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进一步与市场对接。
总之,现代篮球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并且今后篮球产业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加大,篮球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篮球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并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现代篮球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界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价值,起到了优化第三产业结构的重大作用。随着现代篮球产业的国际化、商业化及国外知名企业资金的大量注入,将会给现代篮球产业带来大好前景和未来。社会在发展,体育在进步,现代篮球产业必将也拥有一片更加美好的天空,同时也必将会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更加有益的力量。(作者单位:海南省儋州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鲲 张西平 史兵.关于体育场(馆)经济网络群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12).
[2]陈国慰 陈国强.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4).
[3]游松辉 姜志明 张忠.对高校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背景的初步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4]王强.经济发展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2).
[5]余启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浅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6]陈强 宋海滨 唐新宇.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7]张志晖 贺佳 潘灿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体育产业比较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9(04).
[8]刘怡洋 崔甜甜.试论桌游产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J].智富时代,2015(02).
[9]崔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双赢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7).
4.农业保险特点和理赔细则 篇四
农业保险是指由保险机构经营,对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事故或者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保险活动,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
一、标的生命性
1、标的价值的最终确定性。
2、标的的生命周期性。
3、标的的鲜活性。
4、标的受损后自我恢复性
5、标的繁杂多样
6、标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二、地域性
三、季节性
四、专业技术性
五、政策性
第三部分 理 赔
第一节 农业保险理赔关注点
一、对条款内容的理解
(一)深刻理解条款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这是处理农业保险理赔首先必须了解的第一要务,只有对条款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理赔过程中明确该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条款,正确理赔将无从谈起。
保险人有必要防范养殖场主隐瞒病情、故意误报套报疾病种类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查勘时,要对疾病的具体症状了解和熟悉。
(二)理解“赔偿处理”条款。该条款明确了保险公司承担赔偿的具体方式和具体赔偿标准,有助于确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范围,哪些应该赔、哪些不应该赔,从而做到“不惜赔,不滥赔”。按条款执行,才能减少理赔当中不必要的纠纷,确保理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了解“具体术语”条款。对“具体术语”的解释将有助于确定发生的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事故,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灾害标准,从而确定是否该赔,对理赔工作的开展来说是必不可少。
二、对理赔流程的理解
(一)农险基本理赔流程
1、报案:出险后,请及时拨打人保公司专线电话“95518”报案;也可以直接向人保公司农村保险网点营销员报案。
2、查勘定损: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将尽快派理赔人员赶赴现场,对受损情况进行查勘定损。
3、提交索赔材料:被保险人应根据保险人的提示,按承保险种的不同,提交相关的索赔资料。
4、赔款理算:保险公司收齐索赔资料后,即按条款约定进行赔款理算。
5、支付赔款:保险公司在完成赔款理算后,即通知被保险人领取赔款,或将赔款送达被保险人。
(二)农险主要理赔流程
1、二次定损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不同于其他财产的保险标的,它具有生命特征,标的遭受灾害后的恢复生长特性以及自然灾害对作物具有利弊双重性(疏花、疏果、疏苗而减轻或不构成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种植业保险的核定损失应设立一定的观察期,观察期具体时间长短要根据不同的保险标的、灾害种类和损失情况确定。种植业生长期农作物保险一般采取二次或多次查勘制度。我们通常称之为首次定责,二次定损,收获前最终核算赔款。
一般情况是:首次查勘,接到报案后要立即进行现场查勘,本次不宜现场确定损失金额,应根据保险标的的特性以及条款的规定,只确定相关被保险人、保险标的、受灾面积、保险责任;并记录在案。
二次查勘,出险十日左右进行第二次查勘定损,待作物在约定时间内恢复生长后,对作物恢复生长的情况定期予以查勘。根据首次查勘记录,重新对保险标的、受灾面积、保险责任进行确认,但主要是损失程度、损失数量等内容。也需记录在案。
收获前核算,种植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一般都有“封顶赔付”之约定。因此,赔款理算只能在收获前封顶区域损失全部确定完毕好后才能进行。这样也给保险人一次收获前再一次现场核定损失的机会。
作物收获前的田间测产、评估收获产量,并根据条款确定损失数额。若作物已经无再生能力,应根据条款及时予以结案。但在首次查勘时能够确认损失,尤其是全部损失而且具备改种、毁种气候(季节)条件的,应该直接定损,不必拘泥于二次定损。
2、赔款公示与抽查
准确、及时地向具备理赔条件的受灾参保农户发放赔款,是保险经办机构取信于民的关键。赔款发放前,保险人要按照赔案中被保险人数量及行政区划安排公示。公示最大单位不得超过行政村,若受灾农户过多,可适当下调至组。公示内容须包括赔款分户清单上全部内容。有条件的分公司可采取将赔款存入被保险人(农户)银行卡的方式,也可采取其它方式将赔款发放到保户手中。
3、预付赔案的处理
对于预付赔款的处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严格控制预付赔案类型。不是任何赔案都可以进行预付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的要求,只有四种类型的赔案可以进行预付赔款,分别是大面积自然灾害的赔案、优质客户的赔案、有重大影响的赔案和达到法定索赔时限的赔案。
二是要严格控制预付赔款金额。对于预付赔款的金额应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一般按照赔案性质的不同掌握在损失金额的30%-50%左右。
三是要严格履行预付赔款的报批程序。对于损失金额超过本级公司理赔权限的预付赔案,应该严格按照公司关于预付赔款的审批手续向上级公司上报审批,经上级公司同意后,方可支付预付赔款。
4、代位追偿
农业保险涉及的追偿案件比较少,一般在林木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集约型、规模化生产的农业企业可能发生。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损失后,根据国家法律或有关规定,应当由第三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应向第三者进行索赔;如果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要求保险人先行进行赔付的,保险人赔付后,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应出具《权益转让书》将其向第三者索赔的权利及有关索赔资料转交给保险人,保险人依法享有代位追偿的权利;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还应积极协助保险人向第三者进行追偿。
三、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
(一)与保户进行沟通
1、做好沟通与协商
谈判与沟通在理赔过程中必不可少,一名优秀的理赔人员,沟通、谈判能力与理赔技能并重。掌握有关知识和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并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提高。涉及沟通、谈判的调查和评估必须事先完成。
2、创造良好的氛围
耐心倾听,先听后谈。在与保户的交谈中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对方充分表达意见,以体现你对他的足够尊敬和重视,并适时提问,让他谈到你所关心的问题。
理赔就是服务,谈判不能演变为对抗,在双方存在明显分歧时,应当保持镇静和从容,以得体的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以幽默的趣闻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轻松气氛,以可行、合理的方案得到对方的信任。
3、不宜与农户直接确定损失
大面积灾害受损时不宜直接和农户确定损失,特别是不能在现场计算赔款,应尽量避免赔偿意见正面的分歧和冲突。在理赔过程中,难免会有保户对公司的理赔产生不理解,对此,理赔人员必须以平常心对待之,认真解释公司有关保险条款的规定和理赔规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其知晓条款的内容,从而理解理赔的正确性,让保户满意,以便为今后承保等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在遇有重大灾害发生时,要积极争取当地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避免直接接触保户而产生纠纷。在与政府协调方面,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在平时就要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让政府了解农业保险的性质及我们的工作态度,发生大灾后,要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络,提出行之有效的理赔方案与政府部门共同协商,让地方政府感到我们是在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尽保险公司的所能。
同时,还可采取与当地政府部门人员一同成立查勘、定损小组,共同对受损面积、数量、程度等进行确认。然后依据损失与当地政府协商确定赔付金额,最后与政府部门一同出面采取兑现会、张榜公布、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赔款到位,赔款兑现时涉及千家万户,应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由乡、村政府直接兑现赔款。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赔款被截留,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度。
(三)密切保持农技、畜牧兽医等与农险有关部门的联系
一旦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要把好理赔技术关,对于责任和损失难以确认的疑难案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或技术人员协助确定保险责任和损失数量,做到责任界定的准确,损失计算的合理,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第二节 农业保险理赔环节的关键点
鉴于农业保险的特点、风险特征以及赔案的特殊性,在农险赔案处理中要把握保险责任界定、现场查勘、损失确定、理算等关键环节。
一、定责环节
保险责任认定是保险人根据现场状况和相关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确定的损失原因与执行条款中的保险责任和核对认证的过程。由于事故原因复杂多变,故保险责任确定也非常复杂,保险责任认定将贯穿报案、现场查勘、立案、理算、核赔整个理赔过程的始终。对被保险人来说,他决定着是否获得经济补偿,对保险人来说他决定着赔偿的正确与否进而影响经济利益以及保险人的信誉。因此,认定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
(一)种植业的定责环节
首先,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鉴定。种植业保险发生事故的原因较多,一般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管理原因、责任原因,外因、内因等多个方面,因此,作为保险责任认定的第一步,理赔人员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确认事故发生的近因。事故原因分析一般可分三种情况:
1、对比较明显的原因,如大面积涝灾、风雹灾害等造成的损失,理赔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及相关媒体报道直接认定,不一定要求有相关部门的气象证明材料。
2、对局部地区造成的灾害事故,需要由农业技术等部门进行责任认定的,应根据相关的责任认定报告确定事故原因。
3、对一些技术含量高、理赔人员难以把握的原因,可委托专门的技术鉴定部门或科研机构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鉴定。
二、查勘环节
现场查勘的目的在于核实事故和保险合同的真实性、初步判定保险责任、损失大小,协助施救。现场查勘是理赔的关键环节,查勘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及时、准确、合理地处理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范围的种植业损失,一般采用抽样法或等距抽样方式来确定损失程度,抽样时应尽量使各样本段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同时还应考虑不同损失程度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为了使得查勘工作的高效、获取资料的准确性,查勘人员必须在查勘前对承保情况有较为详尽的掌握,要查抄保单抄件以及承保明细,携带照相或摄像器材以及其他的现场工作用具,如卷尺、雨具等。如有需要可以聘请技术专家共同查勘现场。
现场查勘工作要讲工作技巧,既保证查勘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查勘现场中不要过早涉及赔与不赔的保险责任认定问题,以免被保险人过早的不配合提供有关资料和证据;又要保证查勘的准确性,及时发现赔案中的虚假成分,如在处理生猪赔案中,除了根据保单核定承保数量,查勘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完成现场查勘报告,查勘报告要对事故的真实性、标的受损情况(损失范围、估计损失大小)以及保险责任是否成立等给出初步意见。查勘报告还需附有现场查勘的照片、录像以反映损失的真实性,必要时要绘制现场草图,反映损失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一)种植业的查勘环节应注意以下方面:
1、查勘时,应根据种植业险种的特殊性,要注重对致损的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和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反映和记录,注重证据和信息的收集,对查勘中能确认的损失清单、损失数量(面积)或损失程度等内容均要求被保险人当场签章确认。
特别是一些灾害(如水灾、雹灾、风灾)的查勘定损不要操之过急,因为种植业的风险多为自然风险,持续时间长,急于现场查勘不但无法了解灾害损失的最终结果,有时也影响对损失的最终判定。所以,现场查勘中要督促被保险人及时施救,切不可仓促定损。
2、查勘时,不仅要查明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损面积、损失程度、承保率、重复保险情况,而且要查清事故损失是属于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合理区分保险责任与非保险责任造成的损失。对事故人、证人做好调查询问工作,做好笔录,请被调查人签字。对共同查勘人要核对相关记录并签字留存。
3、在初步查勘现场后开展定损工作前,应要求投保人、被保险人或乡、村地方政府提供受损标的清单,损失清单应详细填写到村到户到坐落地点(包括小地名)、受损标的名称、损失数量、损失程度、施救情况等。同时,要求保户尽快一次性提供,尽量避免不断追加索赔情况的出现。
4、施救整理受损作物。
理赔人员到达受灾现场后,如果灾害尚未控制继续蔓延,应立即会同被保险人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施救,尽量减少保险标的损失。在未能明确确定受损标的是否属于保险责任或责任范围的情况下,对施救费用不能轻易答应负责。如灾害已得到控制或已消除,在完成拍照、现场记录等工作后,与被保险人共同研究整理和保护受损标的措施,防止损失加重。
5、估计损失金额。
由于估损工作直接关系到未决赔款的大小,因此,切忌随便杜撰一个数据应付了事。应根据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损失面积、残值、生长时间等因素估计损失金额,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载。
6、大面积自然灾害或复杂的疑难案件的处理。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查勘定损工作应结合各险种的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在条款规定的范围之内,准确、迅速、真实地确定损失。
(二)、养殖业的查勘环节
1、查勘前,要注意收集掌握有关承保信息,及时查抄保单,明确出险地点,事故原因,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养殖场所的环境,应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口罩、(皮)手套、雨鞋、雨披等。
2、要及时查勘。动物尸体不宜长时间保留,被保险人可能会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不及时查勘,会给定损带来困难。
3、查勘过程中,要注意对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记录,注重证据和信息的收集。包括查阅畜禽(动物)等舍(栏)的饲养记录、兽医巡视日志、防疫记录、病理记录、编号记录簿等材料,必要时征得被保险人同意进行封存或予以复印,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一般而言,投保养殖业保险的被保险人应具备上述日志和记录,在缺失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查点和登记。数量的清点和记录,在被保险人在场的情况下,对存栏的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和确认,以便与保单核对确定承保比例。对于查勘所形成的书面记录,应由被保险人签字确认,锁定受损范围,以避免在定损和谈判过程中陷入被动。发生事故后,查勘人员不能轻易过早涉及赔与不赔的保险责任认定问题。
4、仔细观察畜禽(动物)的外观和体形特征,辩认尸体表面有无外伤、淤血等异常情况,通过体温、尸体僵硬程度和臭味大致判断,发生事故的时间。尸体有外伤和淤血等情况,说明是外力所致,可以分析判断为非保险责任范围。推测事故发生的时间,如果在观察期附近的日期,必须进一步核实和调查准确的出险时间,以防道德风险的发生。
5、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导致畜禽、特种动物和水生生物死亡时,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大批量死亡,有个时间过程,在查勘后,应将畜禽(动物)做上记号以便辩认,或在现场监督深埋(根据需要),以免下次查勘时重复核损。
三、定损环节
定损就是根据查勘所取得的信息,对保险标的的损失面积、损失程度、损失数量等损失内容进行确定的过程。
(一)种植业的主要定损环节
1、采取二次或多次查勘定损方法核定损失。
鉴于种植业险种的特殊性,应设立不同的观察期,科学开展二次或多次定损。南北方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确定二次观察期的时间,待保险标的恢复生长特性后,再进行查勘测产、评估收获产量,并根据条款确定损失数额。
2、统一定损标准。在发生大面积灾害时,由于涉及的受灾农作物较多,为保证定损客观公正,首先应就同一农作物制定统一的定损原则、定损标准,如统一定损单位、损失面积、程度的确定方法等。并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以避免农户之间在理赔上相互攀比。
3、借鉴专家经验科学定损。发生性质复杂、损失严重的赔案,可聘请有关农业专家协助进行现场查勘、定责、定损。但公司理赔人员不能因此就对赔案处理不闻不问,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积极参与,掌握理赔工作进程,并主动向专家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定损技巧,以便在日后独立处理类似赔案时能以更科学、更专业的语言、方法对受损标的进行准确合理的定损。
4、比例赔偿。种植业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对于保险数量或面积大于实际数量或面积的,以实际数量或面积计算赔偿;对于保险数量或面积小于实际数量或面积的,要按比例计算赔偿。
四、理算与核赔环节
在保险中,损失金额与赔偿金额不同,理算与核赔均应注意的事项有: 从损失金额中扣除不属于保险标的或保险责任损失内的金额; 从损失金额中扣除残值;
对不足额保险和重复保险进行比例分摊;
我公司保单中规定的免赔额一般为绝对免赔额,即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而应由被保险人自负的金额,所以应在保险人最后的赔付金额中予以扣除;如果保单规定“免赔额为损失金额的一定比例”,则应根据“损失金额”先计算出免赔额的绝对数值,然后再在最终赔付金额中予以扣除。
(一)种植业的理算与核赔环节
经过定损环节,被保险人因遭受保险事故造成的直接农作物损毁和费用的损失金额就已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理算、核赔环节主要是结合保单内容和保险原理,对保单责任认定、定损原则、损失计算方法和依据等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定损金额按照一定顺序计算保险人的最终赔款金额,一般需注意以下方面:
1、按照损失程度比例赔偿方式。
这种赔偿方式适应于种植业成本保险。根据农作物种植物化成本是随着生长进程逐渐投入的特点,将农作物生长期分为几个阶段,如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不同生长期实行不同的赔偿标准。保险农作物无论发生全损或部分损失,均按当时的赔偿标准和损失程度比例赔偿。在保险有效期限内,每次发生赔款,保险金额均相应减少,累计赔付金额以不超过保险金额为限。
2、按收获产量与保险产量的差额赔偿方式
这种赔偿方式适用于农作物产量保险。发生绝产损失时,按不同阶段确定的最高赔偿标准赔偿。苗期发生损失时,可重播的,按重播的种子秧苗费计算赔偿金额,经一次赔付后保险责任并不终止;不可重播的,经一次赔付后保险责任即行终止。生长后期和成熟收获期发生绝产损失,经一次性赔付后保险责任即行终止;发生部分损失时,按实际收获产量与保险产量的差额赔偿,通用的赔款计算式为:
赔款额=受损面积×(保险产量-收获产量)×保险价格×(1-免赔率)第三节 单证管理及赔案缮制
农业保险理赔业务单证,由总公司统一设计格式,分公司统一印制。
二、理赔案卷单证排序及装订
(一)案件结论、决定在前,其它单证按理赔工作程序排列。案卷内有批复的,批复在前;诉讼性案件判决材料在前;
(二)各种单证装订,要求整齐、美观、方便使用;
(三)赔案根据案情大小、复杂程度可一案一卷或一案数卷;
(四)原则上,案卷归档的装订顺序为:
1、卷宗目录
2、批复申请(超权限赔案)3赔案审批表
4、理算说明
5、承保材料(包括:投保单、保险单及保险批单、保费收据、超权限业务审批表复印件)
6、出险及索赔通知书
7、保险标的损失清单
8、现场查勘报告
9、相关技术鉴定材料或定损标准
10、出险证明材料
11、现场照片
12、现场平面图
13、赔付协议书
14、赔款计算书
15、赔款收据 第四节 防灾防损
一、种植业防灾防损工作
种植业保险防灾防损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三查”。即保前调查、保时审查、保后检查,这是商业保险经营中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保前调查:在承保前,要对投保人申请的投保标的展开详尽的调查。可以通过实地勘察和保户自愿填写保险问询表的形式,了解标的现状,当地气象和水文资料、以往投保情况和出险情况。
(2)保时审查:主要审查投保单中的各项要素是否填写齐全、投保金额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特别约定事项是否列明,从而确定承保方式、承保比例、保险费率、赔偿方式等。
(3)保后检查: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要经常深入保户对保险标的的安全情况、危险隐患、防范措施等情况进行检查,还要检查保险条款中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是否得到履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关注和和呵护程度等。在灾害性天气到来之前,要同保户一起研究如何应付,及时采取措施,争取消灭危险隐患,把可能发生的损失率降到最低程度。
2、以防为主、防赔结合。
(1)借助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力量,对农业灾害进行预防,建立防灾、抗灾体系,实现综合治理,特别要把遥感、通信信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密切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2)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引导被保险人对防灾防损的投入,开展有针对性防灾防损措施。如实施人工降雨和防雹增雨,筑堤防洪和开渠引水,喷洒农药和除草剂,在冬季采取一些防冻措施等。
(3)依靠科技手段做好防灾工作。如因地制宜选好种籽、树苗、幼苗,使用高效农药、普及抗灾抗病能力强的农作物,在收获季节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等。
3、制定防灾预案,签订防灾协议,建立防灾防损工作责任制,增强做好农业保险风险防范工作的目标性。同时应加强定期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把灾前要预防、灾中抢救和灾后补偿结合起来。
4、建立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工作责任制,成立防灾领导小组,使各级各类人员对防灾防损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有章可循。
5.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篇五
来源:《中国稻米》2006年第2期-浅淡浙江省稻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纪国成 毛国娟 陈叶平 发布时间:2006-03-28
浙江省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稻米是城乡居民的主食。浙江人多地少,粮食向来不宽裕,历史上就是个缺粮省份。建国后,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水稻生产发展迅猛,至80年代初水稻播种面积达3700万亩以上,稻谷总产达1500万吨以上,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0%以上,稻谷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为浙江省实现粮食自给作出了巨大贡献。90年代以后,浙江省开始种植业结构调整,水稻播种面积出现了持续下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浙江率先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水稻种植面积继续大幅下滑,稻米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稻一直来是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直以种双季稻为主。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是1974年,达3833万亩,其中早稻1880万亩,晚稻1953万亩,水稻面积占当年粮食作物总面积的73%。历史上稻谷总产量最高的是1984年,达1511万吨,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83%。1990年前后,浙江省水稻播种面积在3550万亩左右,仍以种双季稻为主,其中早稻面积1550万亩左右,连作晚稻面积1720万亩左右,单季晚稻面积280万亩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72%左右。
1992年以后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了持续下滑态势,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时期。第一次大调整发生在1992-1994年,早稻由1560万亩左右减到1240万亩左右,减了320万亩左右,晚稻面积基本稳定,仅减少120万亩。1995-1997年省政府开展了“大打粮食翻身仗”活动,水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其中早稻面积曾一度略有恢复。第二次大调整发生在1998年以后的持续下降,尤其是2000年以后大幅下滑。到2003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为1469万亩,比1990年减2106万亩,仅为1990年的41%。其中早稻仅194万亩,比1990年减1372万亩,减87.6%;晚稻1275万亩,比1990年减734万亩,减36.5%。2004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粮价大幅回升共同作用下,浙江省水稻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水稻种植面积扭转了连年下滑的局面。2004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1541万亩,比上年增加72万亩,其中早稻231万亩,增加37万亩,晚稻1310万亩,增加35万亩。稻谷总产量686.94万吨,比上年增加40万吨。经过十余年大调整以后,浙江省水稻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单季晚稻成为粮食作物的主体。随着早稻面积大幅度下降,单季晚稻迅猛发展,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00万亩左右扩大到2004年的1016万亩,一跃成为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体作物,占当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7%,占水稻总面积的66%。
2、优质早籼发展遇阻,圆粒形早籼谷供不应求。上个世纪90年代初,针对早籼米米质差、价格低、农民不愿种、居民不愿吃的现状,把大力发展优质早籼作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1994年10月,省政府组织省级有关单位实施“食用优质早籼开发研究和利用”项目(简称9410计划)。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舟903、中丝2号、浙农8010、嘉育948、嘉早935、杭931、浙9248、中优早5号等优质高产早籼稻品种。为了加快优质早籼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省政府还确定上述八个优质早籼品种的收购价在合同定购价的基础上,每50公斤加价6元,实行优质优价。优质早籼面积迅速扩大,由1992年的9.44万亩,发展到1999年的504.6万亩,占全省早稻面积的48.5%。2000年以后,由于早稻面积持续大幅度下滑,早籼稻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早籼稻米主要用于粮食储备,其次用于米粉干、味精、酿酒及饲料等加工业,少量直接作口粮。全省常年粮食储备量为17.5亿公斤,由于圆粒形早籼谷较适宜储藏,储备粮的80%为早籼谷,按三年一轮换计,每年约需5亿公斤早籼谷用于储备粮轮换,约占近年全省早籼谷总产量的70%以上。因此圆粒形早籼谷成为了稀缺资源,供不应求,出现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粮贩子争相抢购的局面。园粒形早籼谷价格持续坚挺,而长粒形的优质早籼谷价格相对较低,一般每50公斤市场收购价普遍比圆粒形的低3-5元,而且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般不予收购。由此,全省长粒形优质早籼种植面积持续下滑,至2005年全省优质早籼面积仅为38万亩,仅占早稻播种面积的15%。
3、晚稻优质化事业方兴未艾。由于气候等因素,浙江省的晚稻品质普遍优于早稻,所以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前,在晚稻上向来注重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晚稻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有所忽视。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晚稻品质问题日益显现。由于地产晚稻米外观不太好,腹白较多、透明度较低,卖相不好,而且口感偏硬,本地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收购,有的企业将本地收购的稻谷掺混到外地调入稻谷中进行加工。种口粮田的农民也不愿种劣质品种。针对这一情况,浙江省逐步开始重视晚稻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晚稻米品质逐步得到改善。常规晚粳稻在秀水
27、秀水
11、秀水63等原有达到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品种的基础上,近年来又相继选育出秀水
52、秀水50、秀水
110、秀水04、秀水09、嘉花1号、嘉991、浙粳20等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品种。杂交籼稻先后从江苏省等地引进了两优培
九、丰优香占和粤优938等优质高产新组合。省内(含中国水稻研究所)也相继育成了协优9308、中浙优1号、甬优3号、甬优6号等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近年来,全省优质晚稻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全省优质晚稻种植面积可达800多万亩以上,占晚稻总面积的60%以上。
6.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篇六
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大融合,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市场的竞争转变为了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内部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激励理论的恰当运用有利于激发人才的潜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激励作为一种心理学的术语,它指的是一种过程,运用激励的方法持续性激发人的动力,让人保持在一种心理激奋的状态中,有极大的动力向某一个目标前进。在企业运行中,促成激励的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其中重要的因素有行为、动机和外部刺激等等,动机属于激励要素中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与行为和外部刺激等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对人们或企业员工造成有效激励。在目前的企业管理手段中,激励手段的作用比较突出,在企业实践中,管理者可以采取多种运用激励手段的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极大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特点
激励理论发展到今天,在当前的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中,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激励理论,得到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值得后来学者进行学习或借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激励理论可以分为这些类型:内容型、行为改造型和过程型。下面就从这些类型出发阐述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心理需要采取激励手段,主要研究内容为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动机。内容型激励理论中比较出名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等级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在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就会继而追寻高层次需求。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针对性地激励员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性激励理论主要是指通过改造被管理者的自身行为,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中比较出名的.有斯金纳理论。斯金纳理论认为外部刺激往往会直接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上,有利的外部刺激会使这种行为反应更加主动且明显,反之则不然。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帮助企业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做出有利刺激,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是指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激励手段的运用。过程型激励理论中比较出名的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效价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除绝对报酬以外,报酬本身的公平性也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二、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运用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效率
企业管理工作中,绩效成绩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良好的绩效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激励理论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在企业运行的大环境下,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员工激励,可以促进员工能力的最大化发挥,开发潜能,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的进行中采取针对性激励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能力,从而实现员工综合素质和企业目标的全面提高。
(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
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对员工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包括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和惩罚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给成绩突出的员工创造更大的工作动力,给业绩下滑的员工创造工作压力,促进他们改变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营造积极进取、共同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提高企业凝聚力
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无法持续健康发展,而凝聚力强的企业则可以顽强存活于激烈的竞争中。因此,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非常重要,在多种形式的激励之下,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理念可以有效融合,达到统一,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运用的策略
(一)激励手段的运用要保证公平性
过程型激励理论中,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除绝对报酬以外,报酬本身的公平性也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员工不仅会对比劳动所得和自身付出,还会把它和其他员工的工资状况进行对比,在同样的付出条件下,如果员工之间的工资有差异就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手段自然就会失去作用。因此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激励手段的运用一定要保证公平性,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整体效率。
(二)发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共同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最原始的需求是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是在物质需要被满足之后才产生的,因此,企业对员工仅仅使用精神奖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发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
(三)制定实施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是多变且多层次的,因此,激励手段的使用需要岁环境变化而变化,制定实施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必要策略。依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激励机制,实施多层次激励手段,提高企业整体创造力。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管理手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激励手段作为最重要的管理手段,运用得当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们应在不断实践中,创新使用激励手段,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新秀。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91一92.
[2]王培玉,傅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2011,07:39一41.
[3]黎明,耿晓钢。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企业研究,2013,16:90一92.
[4]王玲玲。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3,30:87一88.
★ 雅思口语新题
★ 英语课堂教学口语
★ 英语自我介绍口语
★ 简单英语激活口语
★ 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特点论文
7.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发展出路 篇七
尽管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对于现代化的目标来说, 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以农业为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在过去的50多年中, 它的基础作用是明显的, 但工业对农业的作用却显得疲软无力, 农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由于超过60%的人生活在农村, 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来说, 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任何关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都必然要了解和关心农业现代化问题。自从2004年国务院已经连续7年把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问题, 足见政府对农业的重视。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是一个极为艰巨复杂的任务, 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因此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很多研究人员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的模式以及我国的国情, 初步探讨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出路。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 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转变过程, 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认识的进步其内容不断更新。目前农业现代化可定义为: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组织管理农业。简言之, 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不同程度的实现农业现代化, 它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㈠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首先是政府的保护政策, 实行“以工补农”的“反哺”政策, 对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较低农业税政策、农业信贷政策等, 同时加强农村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保证了农业的种植面积和市场的稳定。其次, 重视农业领域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不仅重视农业机械、种子、农药等农业物资的研发, 而且还非常重视对相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从而保证了农业的效率。第三, 美国农业现代化采用大规模农场经营模式, 美国人少地多, 实行农场经营模式, 实行机械化大生产, 容易形成规模性经济效益。第四, 美国具有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 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环节联系起来, 也就是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在一起,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科研, 技术推广体系, 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 这些体系保证了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㈡法国农业现代化模式法国是当今世界农业强国, 虽然它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1/7, 但其农产品年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究其原因, 这主要得益于法国农业的现代化。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法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迅速实现了现代化, 其突出成就表现在发展科学技术、完善组织管理、优化农场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 法国农业现代化与其工业现代化是同步实现的, 这对目前中国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㈢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韩国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结合型的发展模式。历史上通常将韩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称为“新村运动”, 这是一个全面的社会运动, 是国家实现稳定而平衡发展的现代化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韩国于1970年开始组织实施了以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为核心的新村运动, 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突破口, 积极促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 韩国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相差无几, 城乡发展已无太大差别, 成功的促进了韩国农业的转型和农村的现代化。韩国农业现代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新农村现设, 韩国不仅在生活上, 而且在文化上都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 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可以发现政府的支持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重视和保护农业, 同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并充分利用和实施科学技术是国外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特点。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出路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农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却发展缓慢。机械化、电气化仍然只是广大农民心中的遥远梦想, 他们使用的农具依然是祖辈们常用的, 他们的作息规则仍然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这样的局面肯定需要改变, 否则, 我国就不可能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 可以探索如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出路。
㈠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巨大作用, 往往将最尖端的科技首先应用于农业。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发达国家不断增加财政和智力投入, 加强和完善农业科研投入。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农业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 各国激烈争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制高点。我国农业资源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人多地少, 资源贫乏。显然, 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因素就是激励农业技术创新, 加速农业技术变迁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变迁方向和内容。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资金短缺, 土地、水资源紧缺, 因此既能提高土地生产率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节水农业新技术、土地替代型技术 (动植物基因研究及品种改良、植物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与动植物细胞工程育种研究、用于防病害的农业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遗传工程研究与开发) 等应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笔者曾经参观过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 在那里看到了西北地区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连栋温室, 以及展示无土栽培蔬菜、花卉的新天地农业示范园, 并关注了基因工程, 深刻感受到了农业新科技所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到目前为之, 我国存在像杨陵那样发达的农科城还很少, 为了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是一条必由之路。
㈡提高农民素质, 保证农业现代化进展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现代化农业要靠现代化农民来实现。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各种投资中效益最好的投资”, 应当用“人力资本”去替代农业的传统稀缺资源—土地、劳动和资金。农民自身的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本身的要求, 也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相当数量的农民, 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生产技术都较落后。这不仅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也影响了农民自身现代化的实现步伐。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科普教育及培训体系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只有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中, 真正的实现农业现代化。
㈢发展生态农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同时, 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现代化建设要符合生态农业的标准, 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如果现代化的背后隐藏着生态危机, 农业的现代化只会昙花一现。生态农业是农业的未来, 它将逐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尽管生态农业在我国还处于试验、推广阶段, 但它所显示出的巨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势充分说明: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体系, 是所有科技兴农措施的基础, 不同形式的生态农业是所有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 我国农业必将进入生态农业时代,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有机结合在一起。
㈣改变传统观念, 开展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 还必须突破一些旧的不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为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必须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建立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改革农产品流通机制, 完善农产品市场;加快涉农法制建设,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近几年来, 国家对农业制度和体制的不断改革,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今后一段时间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为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扫除政策上的障碍。
㈤因地制宜,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中、西呈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带, 又有城郊、农业、牧区等不同的地域类型。因此, 应实施分类型、分区域的梯度推进与多元化格局的农业现代策略, 因势利导, 让各个区域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 并不断提高区域农业的竞争力, 以增强我国农业的总体竞争力,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 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 遵循正确的发展规律,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我们才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 农业的现代化直接决定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鉴于农业现代化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连续七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为“三农”问题。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 发现政府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特点, 结合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和出路。
8.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篇八
关键词:思想道德;诚信伦理;诚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2—0105—02
儒家视诚信为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和进德修业之基。我们要建立的全社会诚信体系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批判传承,又是对全人类先进文化的开放吸收,更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自主创新。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客体涉及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与其他行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中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获得其他行为主体信任的具体言行。诚信既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又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基础的行为规范,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的实践基础。
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社会诸多方面,贯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时期。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之所以称为体系建设,需要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这三大主体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诚信伦理两大层面的诚信道德、诚信经济、诚信文化三个方面构架起诚信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的体系框架。
一、全社会诚信体系的科学內涵
诚信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与自己相关的其他行为主体交往活动中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获得其他行为主体信任的范畴。要建设全社会诚信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它的基本内涵。诚信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思想信念、传统教育和风俗习惯等途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诚信的道德内涵、诚信的经济内涵和诚信的文化内涵。
(一)诚信的道德内涵
我国传统道德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身立命和成就事业的基石。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诚信道德发挥着更大的社会价值。现代人对“诚信”的使用,不再过多地探究超越“诚信”基础层面的本体论意义,而是从规范层面上取其“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诚信”不仅是个人道德的评价尺度,而且是含有物质利益的精神和法律诉求,它与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生活的本质相联系,成为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效的宝贵的经济伦理。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突出作用,表现为社会生活契约的普遍化,在现代契约社会的诸多伦理道德观念中,诚信处于契约社会的基础性地位,是其内在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
(二)诚信的经济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市场经济下的逐利原则是市场行为主体违背诚信原则的强大内在驱动力量,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约束机制,使得失信者失大于得,行为主体可能会抛开道德原则,以失信的方式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失信行为就会泛滥。诚信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对诚信的约束不再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提升到了制度化层面。诚信决不是外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良好伦理愿望,而是内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客观因素,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秩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作为经济规律的诚信具有独特的社会作用。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经济领域或由经济领域引发的社会磨擦,缓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三)诚信的文化内涵
只有诚信理念融入了文化之中,诚信才会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因此,对于诚信建设而言,形成诚信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诚信文化是一种讲诚信的群体意识,是社会成员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是社会公众在社会实践中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诚信价值准则的集中体现。
中国具有悠久的、深厚的诚信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文化主要是一种道德规则,它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属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体系中的一环,其价值追求是人伦关系的和谐和奉行道德规则的意志坚定性,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教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熟人文化,并没有转化为一种制度。
西方的诚信文化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着重强调了诚信对于人们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便利,信用的不断扩大不仅便利了商品生产、交换和流通,而且还产生了以信用活动为基础并成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西方诚信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的陌生人文化,它逐步地上升为一种制度。
二、全社会诚信体系的现代价值
诚信作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诚信”无论从具体内涵到形式都不可能再完全适用,但它作为一项基本不含阶级性的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值得继承和弘扬。本文在作为一种长期积淀的意识形态的流变过程基础上,从现实价值角度出发探讨诚信的理论意义。
(一)诚信是党和政府的立政之本
公共生活领域中,国家政权和政治秩序的维系,通常来说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二是法律。但在这两者的背后,还有一个基础性的东西,这就是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改革的伟大实践其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靠国家管理者的诚信和国家制度政令的信用运转的,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制度有信,使法规有信,使政令有信。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安定和繁荣。
(二)诚信是企事业单位的立业之基
建立在单次博弈基础上的重复博弈能够建立起社会有效信用机制。经济活动中,参与者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是进行重复博弈,长期合作。重复博弈是建立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每一次的博弈都以相互守约、彼此信任为基础。在重复博弈中建立起自己的好名声,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取较高的边际收益。这就是市场交换得以正常、顺畅运转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市场经济其实是契约经济,故现代企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一旦失信,必然遭到无情淘汰。必然指出的是,现代企业在经济运行中讲究诚信,不是守旧僵化,而是在开拓进取精神支配下的人类经济理性的表现。现代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牢固树立品牌形象,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因为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诚信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内化成资本,是竞争力,甚至比有形资产更重要。
(三)诚信是现代人的立人之道
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为诚信的道德和经济伦理研究指明了方向,制度经济学的博弈论则论证了诚信的经济意义。在博弈论的“囚徒的困境”中,当事人双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却并没有获得最好的结果。这个结论颠覆了古典经济学“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的教条,表明只有建立在社会信誉基础上的经济运行才能实现经济的最优均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全社会诚信体系是实现整个经济最优均衡、使得交易主体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从微观角度说,诚信是个体道德的基石。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自然能够赢得公众的普遍信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说人要践诺。诚信的表现就是人们对其言行负责。古人云:“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人无信,则不立,这对现代人具有极大的警醒作用。事实上,历经数千年的道德实践,诚信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已深深积淀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意识中。作为现代人,不仅需要拥有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博学多闻的才识,还需要拥有一颗诚信之心,惟其如此,才能在激烈竞争脱颖而出,在人生舞台展示个人的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四)诚信是现代社会的立善之要
一个认为其成员是诚信的社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无忧无虑的、宜于生存发展的社会,而一个把每个人都当作罪犯来对待的社会,则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担惊受怕的、多疑的惩罚性的社会。校园惨案后的草木皆兵,虽会使校园惨案减少甚至杜绝,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得到的结论除了认为暴力是经常的、普遍的和预期的行为,还能有更好的作用吗?它会使我们的下一代患上集体多疑症从而迫使社会由第一种向第二种转变。毕竟,人们往往是按照别人的期待去行事的。如果一个社会盛行的设想是“人是好的和诚信的”,那么总的来说,他们绝大多数会是好的和诚信的。如果盛行的设想是暴力和欺诈,那么他们中的暴力倾向就会很明显,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骗子。所以,好的社会假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是现代社会的立善之要。
讲究诚信,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理念支撑,诚信应成为现代社会的伦理规范。因为不讲诚信,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更影响人们的心理,使整个社会缺乏安全感,导致全面的“诚信危机”,其后患无穷。只有在现代社会中弘扬诚信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人与人之间才能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下,社会才能稳定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李苏琴.诚信的内涵、现代价值及构建途径[J].学理论,2009,(25).
[2]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推荐阅读: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09-2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2-02
农业标准化的特点07-28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12-07
五四精神现代内涵12-09
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08-16
现代农业的新技术论文10-30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思考06-18
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意见06-13
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