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2024-12-13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8篇)

1.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篇一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论文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转变,全球分工更加细化,分工形式出现新变化。世界经济和分工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的模式和交易方式也发生转变,从而使得国际贸易表现出新趋势、新特点。外贸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趋势,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趋势;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整体格局下,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核心组成部分。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多边贸易的谈判以及贸易争端的解决上都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环境比较恶劣,各国经济表现相对疲软,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和多种类的问题,多边贸易谈判越发困难,原定部分自由贸易区域的计划落实不理想,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框架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发达成员国通过自身优势和对贸易规则的利用,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使用不同手段逃避既定义务,保护本国利益,这严重破坏了WTO的精神和原则,导致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世界贸易组织整体框架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各国经济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环境比以前更加复杂,不同国家和经济体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贸易挑战。与此同时,新技术、新局势、新需求等都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推动了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出现,把握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我国的外贸水平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趋势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生产要素、商品、服务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交换的过程。由于各国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货币制度、物流技术、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际贸易非常复杂。但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经济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各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具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开拓国际市场的意愿非常强。国际贸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通过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的角斗,形成新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跨国企业占据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地位,国际贸易交易集中度呈现上升态势,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显著。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跨国企业生产投资持续扩大,盈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无论是在数量还是体量上都在快速增长,这也使得全球生产、投资和商品的大流通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国公司在参与全球精细化分工中,在寻找新的定位,并在这个过程形成新的战略同盟,国际交易市场统一性增强,助推了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和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创新技术和贸易技术的绝大部分比例,这也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由于信息互联技术和物流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跨国企业的经营更为便利和高效,跨国企业现阶段都对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面对国际市场,尽力提高市场份额;对于内部管理,则利用新技术大幅提升运营能力。未来一段时间,跨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会更加凸显,话语权将会更加强大。现阶段,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力量,在贸易交易市场的占比不断稳步提高,交易活动也更加频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会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形成以及贸易集中区域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跨国企业的全球性投资加大会是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

第二,经济体之间利益冲突愈演愈烈,各经济体间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自由化面临诸多挑战。虽然世界各国经济比较低迷,但是全球国际贸易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见表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XX年国际贸易增长率为2.8%。20,全球经济依旧脆弱,国际贸易环境还是不够景气,但是,经济体间的贸易活动仍然频繁。自由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不可阻挡的趋势。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转变,全球分工更加细化,分工形式出现新变化。世界经济和分工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的模式和交易方式也发生转变,从而使得国际贸易表现出新趋势、新特点。外贸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趋势,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趋势策略世界各国、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各经济体和贸易集团间的壁垒在增多,各国对贸易利益的争夺非常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抬头。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长期通过各种不公平的手段来加速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同时利用先发优势在WTO框架下制造贸易壁垒,人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中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和冲突。贸易与劳动标准、贸易与环境保护以及汇率等问题都已列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议程,对于国际贸易利益的争夺越来越明显。根据WTO数据显示,以来,G20集团推出的贸易限制措施,有80%左右仍然在实施,对全世界约4%的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形成影响。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根据商务部年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贸易利益的分配争夺正在呈现两极化的趋势。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对于贸易市场的竞争也显得非常激烈,各种经济体间的贸易利益之争相当残酷。各国贸易保护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多边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多边贸易机制表现更加灵活多样,为各国贸易构建了基本架构。各国贸易保护措施基本都不违反多边贸易的约定,反而表现出对多边贸易规则的支持。这些主要体现在:各国都是在利用多边贸易机制的游戏规则来实施贸易保护;通过多边贸易协定来保护成员国的利益,排斥非成员国。多边贸易协议是各成员国所协商签订的多边贸易规则,所以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力比较局限,更多是依靠成员国间的信用来维持正常运作。世界经济处在稳定增长时期,各成员国都能通过贸易自由化来实现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所以积极维护多边贸易协议自然不是问题。但是,当全球经济发展处在低迷时期,各成员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对于贸易保护必然会抬头,从而形成对多边贸易规则的挑战和冲击。现阶段,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仍然存在不确定,但是各国贸易措施还不会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毁灭性冲击,另外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前景的不明朗,各国贸易保护措施将会长期挑战多边贸易体制,从而影响到国际整体贸易体系。各国、各经济体对于贸易市场的争夺已经非常白热化,而贸易保护主义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绿色贸易异军突起,国际贸易被赋予绿色概念,绿色贸易潮流势不可逆。伴随环境日益的恶化,全世界对于保护环境的共识愈加认同,“绿色”成为环境保护的主题。各国对于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重视,而各国消费者对于保护环境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绿色消费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消费趋势,绿色贸易则由此产生。经过近年的发展,绿色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环保的理念认识更加深入,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会更加愿意选择资源绿色的产品,绿色消费成为绿色贸易的基础。绿色生产、绿色市场的兴起,优化了国际贸易的交易结构。从联合国数据显示,绿色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资源消耗严重的商品贸易则出现了下降趋势,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为环保产品的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环保产品由于其性能和技术,使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从资源密集逐步向技术、知识密集为主,而绿色商品的国际贸易日趋成为重要内容。

第四,国际贸易交易方式日趋多元化,网络贸易发展迅猛,国际贸易效益显著提高。伴随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逐步多元化,依靠网络完成的贸易正在高速崛起。网络贸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不同地区和经济体所进行的贸易和商务活动。国际贸易所需要的所有环节,包括交易的前期沟通、合同签订、商品或者资金的交割、物流环节以及售后服务等都依靠网络平台来完成。而目前网络贸易商品还主要集中在无形产品,比如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实物贸易则主要是前期沟通咨询、合同签订以及资金的流通等环节在互联网上完成,实际的货物物流等还是需要传统渠道。网络贸易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各经济体的重视,都出台了或多或少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网络贸易的发展。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络贸易发展的增长比率非常快速,网络贸易能够有效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比如交易成本较低,摆脱了时间、空间的约束,网络贸易的应用普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场革命,对于贸易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影响。在国际贸易总体保持低速增长的背景下,网络贸易却强势增长。传统贸易交易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电子商务为方式的网络贸易能否成为争夺贸易市场的利器,受到了各国和各经济体的高度重视。由于网络贸易的高效性,网络贸易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成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第五,国际贸易尚未从危机中恢复,对个别贸易大国的依赖性加强,西方发达国家整体贸易相对低迷。20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造成重创,国际贸易量急速萎缩。经过各国一系列的稳定政策,全球主要几个国家经济得到了稳定复苏,全球贸易得到恢复。《20XX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20XX年全球贸易保持低速增长,然而受到欧洲经济低迷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也会受到较大拖累。世界贸易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世界资源的配置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2015年,美国经济恢复比较明显,失业金申领数量创下近年来的低位。而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经济增长都较为稳定,这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基础,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国际贸易将会持续向好发展,尤其是主要几个贸易大国之间的互动将会更加明显。由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国际贸易将会持续恢复。其中,贸易大国之间的互动将会推动全球贸易迈向全新的增长时期。第六,国际贸易整体结构优化,贸易向高端化发展。国际贸易并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此次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欧洲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则仍然保持较强的活力和较为稳定的发展。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恢复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贸易市场快速壮大的新力量,世界贸易格局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国际贸易参与者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第三产业全球化,而第三产业全球化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模式,并在影响各国在国际经济市场的竞争地位。第三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蓬勃时期,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保持较高速度的上升趋势。在第三产业贸易中,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商品和服务日益受到全球贸易的关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端化调整。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趋势的策略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波动期,近年来经济持续保持增长,但是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经济结构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原料在国外,而且市场也在国外,我国是典型的贸易大国,所以我国面对国际贸易新趋势,同样也将遇到国际贸易发展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近年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全球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对于我国而言,在目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外贸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制定我国外贸战略,把握国际贸易的机遇,主动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贸水平和优化外贸结构,积极抓住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有利环境,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非常关键。

(一)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水平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会随着某个国家或者经济体的意志而停滞不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这个大环境、大形势和大格局,主动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下的要求,为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导优势。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局势,我国外贸水平的提高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国更应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水平,准确判断现阶段国际经济的发展走势,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以更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国际贸易的竞争和合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应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进行国内资源的整合,以形成更强大的国家实力。同时,我国应该加速推动外贸机制的改革,积极按照WTO原则和规定进行落实,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此外,我国还要注意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更深层次地推动区域贸易的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二)抵制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近年来,我国经常遭遇贸易摩擦是由于自身和外部双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自身因素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比较低端,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价格优势为主,容易导致贸易摩擦;另外,我国出口贸易的比例非常高,对于贸易伙伴国市场的冲击和影响非常明显。在外部因素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是时下各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各国都会想尽办法为贸易保驾护航。我国是国际贸易大国,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有着巨大的危害,部分别有目的的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国为了保护自身经济利益,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作为我国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我国应该健全反贸易保护的协调体系,提升贸易摩擦的应对水平,通过多种手段抵制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应该全面剖析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制,熟练掌握贸易救济措施,尽力减少贸易摩擦给我国外贸造成的损失,提高我国贸易水平,保持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面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所衍生的效应,所以针对贸易摩擦,一方面需要积极抵制和打击,而另一方面需要实质性地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只有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认可之后,我们所面对的贸易摩擦才会进入新的平衡阶段。换而言之,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将会是我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新常态。

(三)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提高商品质量

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和产业升级阶段,这也是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机遇,我国目前以“进口原材料,初加工出口”为主的贸易模式,这是相对低端的国际贸易交易,我国需要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在出口方面,我国外贸应该由劳动密集型商品向知识、技术和服务密集型商品转变。同时,进口方面,我国应该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技术。我国外贸结构调整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整体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只有将贸易结构进行逐步优化,我国贸易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加强产品竞争力,形成强大的贸易风险抵抗力,确实推进外贸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推动网络贸易发展并加速电子商务普及

根据国际贸易对网络的需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贸易的重要方式,我国需要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对消费品行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国家应该扶持其他行业的企业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拓宽企业的推广渠道。另外,我国应该投入更多资源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我国网络贸易技术的前沿性和可靠性。由于网络贸易是国际贸易的新趋势,网络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网络贸易法律法规,以维持我国网络贸易的合法运作。

(五)引导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并实现跨国经营

国际贸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跨国公司作为载体来完成,因此跨国公司的经营发展对我国外贸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与国外企业竞争,然而我国跨国企业整体不论是体量或者竞争力都与国外跨国公司还有较大差距。我国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获取更丰厚的利润,企业的跨国经营对于提高我国的贸易质量意义非同。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际贸易有效地承载了各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需要。对我国而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中国经济实质上作为一个挑战者,正在挑战全球原有的经济利益体系,所以这个过程必然会面临诸多的阻挠和问题。伴随近几年世界经济不明确性加剧,我国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间的贸易矛盾会更加突出。我国清晰明确的贸易战略关乎自身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我国与贸易伙伴国在贸易全球化调整中的利益分配,同时会关系到国际贸易体制的调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化的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制定国际贸易战略,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黄日星,张涛.国际贸易绿色发展新趋势[J].中国商界,(2)

2.林玉洁.论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J].现代商贸工业,(21)

3.巩胜利.全球贸易格局演变的新趋向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新金融,(11)

4.买梦阳.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5.常静.中国应对世界贸易格局演变趋势的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5(7)

6.张娜.浅析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特点[J].商场现代化,2015(15)

2.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篇二

1 建立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的重要性

1.1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与贸易体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潜力, 同时也是国家进步的立国之本。在市场经济形势下, 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已经从单一的内向型体系转化为面向世界、面向全球的多元化结构和层次性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于世界经济, 只有进一步发展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 才能够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得到保障, 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够找到基础, 可见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价值。

1.2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知价值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是基于信息化、多元化的大系统, 通过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和模式的建立, 有利于加强社会和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全球化观念。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可以引入国际市场上激烈而全面的竞争机制, 从市场、管理、认知等方面激发全社会和企业的能力与潜力, 使我国整体上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

1.3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市场价值

进入21世纪, 市场和竞争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内部和个人的意识之中, 尊重市场、开发市场成为企业的核心目标。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建立起正确的市场行为和决策, 采用合理、合法的经营模式与行为方式, 从客观上实现了对企业与个人的市场化改造, 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 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与人才。

1.4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创新价值

创新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目标之一,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样需要创新, 同时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也在不断地鼓励创新。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将会为具备创新和竞争意识的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会为企业进行科技和管理创新提供客观需求, 这就使企业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进而做到市场、发展、创新三者的有机平衡和良性循环, 有助于企业和整个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2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的研讨

2.1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在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之中需要企业具有全球化的目光, 同时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也需要企业具备全球化的能力。新时期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需要企业进行相对应地调整,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应该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 以全球化为中心建立起以市场为中心的结构与体系, 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对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适应能力的提升。同时从国家的层面出发, 要根据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全球化的特点, 展开对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结构的调整, 以达到对全球化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有效适应。

2.2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多元化

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 网络技术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加直接的影响, 国际贸易模式的多元化首先从网络信息时代开始,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大幅度提升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所以, 未来社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是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形式的多元化, 这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3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这也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必须在不断创新的知识体系下进行, 也是体现人类社会全面了解自然、有效利用资源的价值体现。自然经济的增长是国际经济增长的雏形, 只有人类与自然更加协调地发展, 才能建立健康的国际经济体系, 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必然趋势。

2.4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规范化

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满足人类的道德水准、符合正常的科学规律。同样,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 通过标准贸易规则的制定, 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部分企业的投机倒把对经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变化已经逐步体现出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的重要性。

3 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有了新的方式,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也有了增长的新势头, 多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已经呈现。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途径, 应该立足于经济发展, 以科技进步为助力, 建立起全面、科学的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模式, 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在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建立起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机制的同时, 确保社会和国家的全面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苗苗.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02) :24-25.

[2]王晓宁, 俞姝.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与协调[J].知识经济, 2008, (02) :68-69.

3.危机四起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篇三

2008年9月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历时一年,它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强烈震撼和沉重打击,就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一样,令人永远不会忘记。2008年,以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比2002至2007年5%的年均增长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09年更出现0.6%的负增长。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经合发组织成员国倍受打击,GDP增长率从2008年已经处于接近完全停滞状态的0.5%骤降为2009年3.6%的负增长。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从2008年6.1%的平均增长率下滑到2.5%,只有中国和印度鹤立鸡群,分别保持了8.7%和5.7%的较高增长1。

金融危机导致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发展中国家的缓慢增长抑制了投资,推动了全球失业率的攀升,出现了世界贸易的持续滑坡。2009年全球FDI的流入比2008年下降了39%,从17,000亿美元下滑至 100,000亿美元2。2009年全球失业率为6.6%,达历史最高水平,发达国家、中东欧与独联体、中东、北非国家失业率最高,分别达8.4%,10.3%,9.4%和10.5%3,直至2010年8月,欧元区和美国失业率仍分别高达10%4和9.5%5,成为稳定恢复经济的一大瓶颈。

经济萧条和失业增加导致需求大减,加之贸易资金的短缺,使世界贸易持续滑坡。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率为6%,2008年虽为世界贸易量和贸易额绝对值历史顶峰年,但增长率却只有2%。2009年同比骤然出现12.2%的负增长,成为二次大战后降幅最大的一年,并且世界各地区、各国无一幸免。当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分别下降13.9%、14.8%和24.9%,发展中大国中国、印度和巴西分别下降10.5%、2.9%和10.8%。同期,服务贸易出口也下降了13%6。

二、应对危机奏效,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各国救助计划的实施终于使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闯过严冬。从2009年第四季度起,世界多数国家步入经济复苏,且迄今保持了持续势头。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20国集团首脑峰会应运而生,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四次聚会,共商拯救世界经济和保持可持续增长大计。动用财政巨资和其他公共费用救助不良资产严重和资不抵债的商业银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首先采取的措施。据世界贸易组织不完全统计7,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整个危机期间,世界上有35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分别为其商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救助措施。美国总投资约11,485亿美元,德国约11,870亿欧元。部分发展中国家虽对本国金融机构也进行了扶持,但数额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同时主要在于帮助银行维持正常业务运营,目的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救助措施迴然不同。同一时期全球有52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总体经济刺激计划8,内容包括政府对企业的低息和贴息贷款、信贷担保、出口信贷和保险、削减消费税收以及用于扩大产品销售最终推动企业扩产目的的对消费者提供的直接补贴等,欧盟部分成员国甚至推出给所谓符合标准中小企业提供赠款的措施。在这方面,受益最大的是汽车产业,仅次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和扶持,手段包括注资、信贷、收购股本等直接资金支持,也有以旧换新等曲线救助。美国政府于2008年12月一次就宣布分别给予通用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34亿美元和40亿美元的贷款,后又与2009年6月宣布给通用汽车追加不同形式的贷款320亿美元,把通用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

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各国救助计划的实施终于使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闯过严冬。从2009年第四季度起,世界多数国家步入经济复苏,且迄今保持了持续势头。IMF7月份预测9,今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竟达到年率增长 5%的水平。如无重大不利因素出现,2010年全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发达国家增长2.6%,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8%,其中中国、印度和巴西分别有望达到10.5%、9.4%和7.1%。经济的转暖,带动了需求和世界贸易的回升。今年第一季度,世界货物贸易金额同比增长25%,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分别增20%,18%和48%,中国、印度、巴西出口分别增29%,33%和26%10。

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添新忧

世界经济复苏仍然步履蹒跚之际,欧元区成员国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蕴育已久的主权债务风险先后显露影响。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一波渐平,一波又起。2009年下半年,正当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后果刚刚开始平息,世界经济复苏仍然步履蹒跚之际,欧元区成员国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蕴育已久的主权债务风险先后显露影响。10月,希腊新政府披露了前任政府长期隐瞒的财政高度依赖国债、主权信用低下、财政赤字巨大和不可持续的真相,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程度之深令人瞠目结舌11,继迪拜金融危机后,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欧元区16国政府都有主权债务和财政赤字,且有10个和14个国家分别超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两项指标规定的相当现价GDP60%和3%的极限水平12。欧元区主要商业银行也多交叉持有各国主权债卷。这些银行在区内外跨境运营,主权债务和金融体系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和危机极易传播扩撒。主权债务环境下,政府财政吃紧、政府对金融体系监管不利和银行周转资金不足相互作用,产生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导致金融局势动荡,市场失去信心,经济失去竞争力。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正是这一系列反应的典型写照。

针对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其他成员国潜在的危机风险,并为防止危机蔓延,今年5月以来欧元区和欧盟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筹资7500亿欧元建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并建立了为期三年总金额为1,1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设施”,贷款支持希腊政府解救危机;(二)各国政府着手调整财政政策和结构,强化欧盟业已存在的监督和协调成员国预算政策纪律的“稳定和增长计划”机制,力争2013年前将各国主权债务和财政赤字控制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限定指标以内;(三)对成员国91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补充核心资本金缺口,增强银行抵御两年内一旦出现最坏经济局面和新的主权债务危机的能力。

对于上述措施,尽管国际舆论褒贬不一,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了正面评价,且实际效果是为市场增添了信心,世界主要股市也都曾因此出现过回升。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欧元区GDP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0.6%和1.7%13。欧元区16国上半年的区外出、进口货物贸易额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18%,区内贸易增长12%14;美国出、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2.2%和26.7%15;中国同比分别增35.2%和52.7%16。可见,总体经济规模较小的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只要没有新的突发不利因素导致现有趋势逆转,世界经济增长尽管依然乏力,仍会继续复苏和增长。

但是,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得到控制的同时,国际社会还应当密切注视和警惕欧盟非欧元区成员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美国和日本蕴藏的主权债务风险17。就这些国家的中期经济政策而言,继续并加速调整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削减赤字,改革和健全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和增加就业是十分重要的,必须防止新的严重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防止世界经济因此二次探谷。人们希望,经过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努力,全年经济增长能够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的预测水平,世界贸易也能保持较快的回升。

四、全面评估应对金融危机措施,致力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应对金融危机的许多具体救助和扶持措施是双刃剑,它们对现在进行的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和多边贸易体制未来走向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另外一些措施已经侵蚀了现行贸易体制的原则和规则。

为治理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制定和实施妥善的救助方案或者刺激经济计划,无疑是必要和必须的。但是,当国际社会欣喜已经实施的方案和计划为世界经济摆脱危机所做出贡献的时候,不能不认真反思和评估一下它们可能对多边贸易体制演变带来的冲击,以便趋利避害,使有利于世界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各个要素得到平衡处理。这些方案和计划包含的许多具体救助和扶持措施是双刃剑,它们对现在进行的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和多边贸易体制未来走向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另外一些措施已经侵蚀了现行贸易体制的原则和规则。

在金融救助措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救助措施中,既有资产或信贷担保,政府参股,国家收购,更有对于金融机构的直接注资,有的措施纯系财政免费,是对本国金融机构从事服务贸易百分之百和赤裸裸的补贴行为。鉴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现有规定并不完善,这些措施虽然并不违反现有协定,但在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台上,它们对于没有能力或没有足够能力使用财政和公共资金救助和扶持本国金融机构的国家构成不公平竞争,同时使得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补贴谈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至于总体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政府对企业的低息和贴息贷款、信贷担保、出口信贷和保险、减免消费税收甚至向企业直接提供赠款等措施,有的已经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定》的有关规定,只是在金融危机特殊情况下或是法不责众,或是世界贸易组织尚未及时审议定夺。其他有些措施存在《补贴和反补贴协定》禁止性补贴之嫌,有的已经被提上多哈回合加强补贴纪律的谈判日程。事实证明,经济刺激计划中的不少措施,使得多哈回合加强补贴纪律的谈判更加错综复杂和困难。

对于应对金融危机诸种措施已经和可能产生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侵蚀与潜在影响,世界贸易组织部分发展中成员早已于2009年第四季度提出书面动议要求该组织予以审评。迄今,关于金融救助方面的措施已经得到初步审议,基本限于对金融服务贸易公平竞争的粗浅评说。欧洲夏季假期过后,世界贸易组织将于9月安排队经济刺激计划措施的审评,希望世贸组织成员能借此为客观和全面评估金融危机的救济措施和致力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做出应有贡献。

五、阻止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级,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金融危机期间,约有60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方式从提高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实施进口许可、引入或减少进口配额、鼓励政府采购购买国货、恢复或增加出口补贴到启动出口限制等等,明目繁多,不一而足。

两年来,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对于贸易的负面影响,20国集团首脑峰会一再承诺和呼吁各国不提高或设立新的贸易和投资壁垒。 然而,包括20国集团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增加和贸易救济措施增加使其贸易政策朝着限制和扭曲方向下滑”,尽管“各国无大面积采取限制和报复行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明显标志”18。金融危机期间,约有60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新的贸易限制措施19,方式从提高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实施进口许可、引入或减少进口配额、鼓励政府采购购买国货、恢复或增加出口补贴到启动出口限制等等,明目繁多,不一而足。在这些国家中,阿根廷、印度、土耳其、越南和俄罗斯等国名列前茅,欧盟和美国恢复对奶制品出口补贴影响恶劣。

至于以卫生检验检疫、产品技术标准等所谓合法形式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传统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就更加广泛和频繁。危机期间,前者数字达数百乃至上千之计,后者总数也均远远超出危机以前同期水平。在所有国家中,三类救济措施的使用,印度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方面独占鳌头,美国在反补贴调查中名居榜首20。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已连续 17年成为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连续4年居反倾销调查受害国榜首。进入2010年,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世贸组织成员贸易救济措施呈下降趋势,但各国采取的卫生检验检疫和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总数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1。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的势头既不稳定,也不强劲。各国靠财政刺激经济增长的现有方案虽然有的仍在继续,但也已接近尽头。制定新的刺激方案,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对于多数国家来说,难以被国会通过,对所有国家来说也均不可持续。部分国家财政拮据,债台高筑,赤字巨大,资金短缺,失业率居高不下,有的国家甚至尚未完全摆脱或者随时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威胁,也会增加来自国内各个方面保护主义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特别是以20国集团为代表的世界大国,应该恪守各自所做承诺,采取妥善政策方针和正当途径,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就业,顶住保护主义压力,防止实施违背多边贸易体制原则和规则以及以多种方式掩饰的贸易限制措施,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健康恢复与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见解,不代表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的观点。)

注释:

①以上数据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7月7日《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2日公布中国2009年GDP修订增长率为9.1%.

②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10年1月19日《全球投资趋势监测》第二期.

③国际劳工组织2010年1月《全球就业趋势》.

④欧盟统计局2010年《协调失业率月度数据》.

⑤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2010年8月6日《经济新闻公报》.

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3月26日《新闻公报》第598号.

⑦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2009年11月18日《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年度报告.

⑧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2009年11月18日《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年度报告.

4.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篇四

1.790多年前,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目,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C 解析 中国人民用音乐传递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心声,体现了C;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材料只是体现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期盼,没有涉及发展问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排除B、D。

2.1949年,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败逃台湾后,美国掀起一场激烈争论:谁输掉了中国?今天,美国部分人士认为,美国对华“建设性接触”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事实上却培养了一个战略竞争对手,眼下这个对手正在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于是一场新的争论出现了:谁输掉了亚洲?由此可以推断()A.两场争论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B.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C.国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D.“建设性接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进而对美国形成挑战 答案 A 解析 1949年美国讨论“谁输掉了中国”,是美国不甘心失去对中国的控制的表现;今天美国讨论谁输掉亚洲,是美国不甘心失去对亚洲的控制的表现,二者都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的表现,故A正确;B错误,亚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C错误,国家利益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和睦相处,各国要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别国的合理关切,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冲突是可以避免的;D错误,不是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构成挑战,而是美国一直奉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在阻碍中国的发展。

3.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50年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妥善处理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中法两国()①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②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共同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④把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意,中法密切沟通,妥善处理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①正确;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主张,不是中法两国共同的主张,②不选;两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说明两国共同促进世界向多 1 极化发展,③正确;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④观点错误。故选B。

4.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郑重宣布,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资格。北京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得益于()①我国不断抓住机遇,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②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主导世界市场的发展 ③我国政府长期专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 ④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②④错误,现阶段,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国际奥委会的信任,同时也是我国国家实力的体现,是中国政府长期专注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结果,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5.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评价中英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就多个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这说明()①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时代的潮流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③国家利益是中英两国之间合作的基础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英共同利益是两国合作的基础,③错误。中英共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体现了①④的内容,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和平与发展的关系,②与题无关。

6.2015年8月,土耳其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0人死亡,多人受伤;泰国曼谷市中心发生恐怖袭击强烈爆炸,造成19人死亡,123人受伤。这说明()①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 ②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④恐怖主义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在当今时代世界并不安宁,还存在着恐怖主义等影响和平的因素,因此①③符合题意,入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②说法错误。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因此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7.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看法,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 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①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②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和平等发展的权利 ③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权利 ④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和平等发展的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与题意不符。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回答下题。

8.讲话强调,中国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这样做的原因有,发展中国家()①其国家利益与中国的核心利益一致 ②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④是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③准确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故选C。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与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故①不选;④夸大了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不选。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并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回答下题。

9.习近平在纪念活动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①最终目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③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兼顾各国利益 ④有利于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我国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故②④符合题意。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的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故①有误;国际新秩序应兼顾各国合理关切,不可能兼顾各国利益,故③不选。

10.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 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答案(示例)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制造使用生化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等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会因任何人的抵赖而改变。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蓄意美化,是对世界公理良知的粗暴践踏,违背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解析 对企图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人士进行批驳,一要结合材料和日本侵华历史,列举其侵华具体事实,说明日本侵华铁证如山;二要结合当今国际社会的实际,说明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的错误和危害。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目前,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中俄共同发展“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中俄两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价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

答案 ①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建立在中俄两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②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③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家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题型为评价类非选择题。评价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首先要结合材料,概括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特点,如相互需要、共同发展、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然后联系相关知识,如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世界多极化等,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地进行作答。

12.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

预测一 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在技术领域追赶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中国的增长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自主创新的驱动。

预测二 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上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在未来成为新的创新主体。

结合材料,分析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政治影响。

答案 ①这种发展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落后、贫困、危机、债务等问题,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改善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②有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实力,使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遏制霸权主义、强 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助于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实力,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④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5.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 篇五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得益于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和远景目标都十分明确。

欧洲和美国同样,在物流业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欧洲的物流业发展与美国相比,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欧洲在物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特色。科技进步,尤其是IT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

6.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六

一、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1.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

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2.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3.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4.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 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7.我国旅游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篇七

一、旅游经济的定义

旅游经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存在的,也是人们的主要社会活动之一。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时代,由于人们多数时间要为生计工作,所以旅行是少数人的活动,不能普及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活动。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时间来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所以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将一切包含游览的旅行活动都看成是旅游,除了平常所说的跟团旅游、自助旅游之外,在职外出考察旅游、 康复疗养、参加会议时适当的旅游等等都可以算入旅游范围之内。而所谓的旅游经济就是人们参加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带来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进而带动旅游商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经济产业。

二、旅游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经济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不仅仅能够极大地带动我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餐营业、纺织业、制造业等,同时也能够积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完善与改进。旅游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旅游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闲置货币的投入使用。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拿出收入的一部分用来作为旅游消费的资本,根据乘数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市场的进一步繁荣。由此我们认为,旅游消费的增加能够降低人们长期持有闲置货比带来的市场风险和压力。

2.我国旅游经济国际化,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外汇收入的增加。通常我们认为国家拥有的外汇储备金额越大,则表明该国的对外经济实力越强大,在国际关系上能够取得更高的国际地位。旅游经济的国际化使得我国能够以贸易的形式来取得更多的非贸易形式的外汇收入。我们一般将旅游创汇看成是出口的另一种隐形的形式。旅游经济国际化给我国旅游产业带来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旅游者来内陆旅游,能够增加外汇收入,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能够增加对国外闲置资金的投入使用。 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由于我国的贸易换汇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成为了调节外汇收支的重要工具之一。

3.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国计民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人民的就业稳定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人民个人的生活质量,最关键的是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由于旅游行业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服务型产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为机器所替代,必须要依靠人力,所以相比企业, 它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旅游业带动的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造、纺织业的发展等,都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对于某些商业环境不理想但有特色旅游资源的的地区,可以依靠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省份都有相应的旅游镇或者旅游乡,也就是以旅游业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发力点,然后带动地区其他的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娱乐、手工艺品制造业、房地产业等等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率,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状况的改善,能够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使得政府职能部门能够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提高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5. 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建设基金的积累。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闲置资本的投入使用,并且随着旅游经济效益的增长,能够同时为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从而更快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6. 旅游经济在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要同时依赖于其他各个行业的发展,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产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举例。首先,旅游业能够直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旅游业中旅行者们往往对运输提出来较高的要求,既要便利也要舒适,这就要求现代化运输业更好地提供服务,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效率与乘坐舒适度,并且对于道路设施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能够促进地方的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其次,旅游业发展拉动的各项消费,能够推动相关消费行业的发展。例如服饰业、广告业、娱乐业等,这些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的结构。再次,我们认为由于旅行者生活水平提高后,会在旅游活动中追求更高的质量要求,所以会促使建材、轻工业行业的企业要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并且要不断地创新来迎合旅行者们日益更新的要求。最后,旅游业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餐饮与酒店行业的发展,在日常的旅游景点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地方性的餐饮聚集和酒店聚集,同时还可能促进新火车站、新汽车车站、新机场、新码头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我国旅游经济国际化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早已将旅游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旅游业走向国际化,我国更是加大了对于旅游行业的资金投入,简化了游客出入境的手续、增加了很多国家护照的有效时间,同时针对国内外游客增设了很多新的旅游项目。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效应,在活动策划上也越来越重视,这些因素都在促进者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旅游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抓住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机,加快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旅游需求正在不断地持续增长,除了城市居民,乡镇居民的旅游支出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改革正在稳步进行当中,其中的重要举措是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整。我国产业调整的主要思路是在巩固与发展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代表,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 已成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之一。加上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旅游的刺激一定会更加促使我国旅游产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十二五”规划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旅游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更加巩固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机遇期,抓住时机,深入挖掘国内外游客的旅游需求,在规模和质量上实现长足发展,利用国家给予的鼓励性政策与优势资源,来实现旅游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2. 加强旅游公司之间的中外合作, 建立跨国旅游集团,全面促进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我国政府为了支持旅游经济的国家化发展,制定了较多有利政策来鼓励中国旅游公司与国外的旅游公司来合作出资建立度假区、基础服务设施等,同时可以引入国外旅游管理中值得借鉴的优秀经验,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为相应国家的国际旅客提供对口的服务。 据现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已经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与旅游度假相关的招商引资项目上千个,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来投资建设我国旅游产业,促进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也在不断地扩大对国外旅游产业的投资,在国外的旅游项目上,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中国制造的旅游纪念品出售,尽管不是中国本国的纪念品,但是说明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还是直接地带动了我国某些制造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建立中外合作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旅游公司应该迅速抓住经济全球化给旅游行业带来的良机,在考察项目之后,充分利用与外资合作的模式,进入国际旅游市场,向国外输送本国游客,并且将更多的国际游客吸引到内地旅游市场,来带动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建设更多的跨国旅游集团公司及分工司, 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地、海外旅游客源,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昌盛, 巩固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优越地位。

3.在旅游经济国际化趋势中,为国家旅游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目前世界上普遍对我国国民在国外旅游时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认可,旅游是借此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形象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的国民在出外旅游时不能够树立良好的旅游者形象,不懂得爱护游览环境、保持一定的旅游秩序,那么很可能就会给世界留下不好的中国形象,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旅游产业整体形象。所以有关旅游公司在组织游客外出旅游时,要尽量维护好旅行团的秩序,只有通过向世界传达一个良好的国民形象,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中国进行旅游消费,才能更好地去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享受前文提到的各种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

总之,面对着旅游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必须紧跟形势,争取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 进入国际旅游行业,争取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会,攻艰克难,实现新的突破。

摘要:过去10年,全球旅游业开始进入一个国际化发展的新时代,并且超越其他的绝大部分行业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已经晋升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也是旅游业大国之一。我国的旅游业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是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并且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我国将在5年后也就是2020年左右成为全球出国旅游总量第五大国家,并成为全球接待外来游客最多的国家。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从而迎接旅游经济国际化的到来。

8.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篇八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0.引言

国际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国际关系的出现是国与国之间的强化联系基础下而来的,并且伴随着社会生产力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关系的基础,其最终决定了国际关系结构与组成形式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技术表现形式

1.1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全新发展趋势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影响,世界经济当中的贸易、生产与金融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慢形成了多边贸易体制,贸易的自由化趋势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各个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加速了生产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变化速度明显加快。从贸易领域分析观察,贸易自由化属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同样也是经济全球化变化的首要标志。贸易自由化的全球多边谈判获得了切实效果,例如全球多边贸易框架初步确立,各国的贸易政策受到了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而不断的向WTO的规则靠拢。从生产领域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发展历经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变化、国际分工调配与国际资源调整的发展战略过程,而其产生的结果是生产一体化的程度获得进一步的推动[1]。现如今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公司数量在4万家以上,在全世界各个地区有超过28万家的分支机构,控制着整个世界将近30%的生产贸易。从金融领域的层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活跃性十足,每天的流动速度以万亿美元的数额计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全世界有超过90%的国家金融市场被开放,金融全球化直接造成了社会财富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调配,也促使国际货币体系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前进。

1.2经济全球化的技术霸权

从后工业社会朝着信息社会迈进的美国是整个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牵头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支持力量是科技信息技术。要是说传统美国霸权是从军事手段中获取,那么现如今的美国新霸权则是通过经济手段获得。但是经济发展又是在科技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霸权其本质属于通过技术优势的方式在国际关系当中获得政治强权目的实现的作用,其不但表现出了关键技术占有的特征,而且也表现出了全球技术市场上的技术发展流向的控制,直接对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运行标准进行了限制[2]。美国新经济指的是以知识信息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也是在这种模式下,直接形成了世界各地不平衡发展的美国技术霸权。激烈的技术领域争夺属于国际关系领域竞争的前期表现,在技术领域竞争中占有先机的国家总是在国际事务中有优先发言权。过去率先掌握了航海技术的荷兰与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是这样,现今率先进入信息社会的美国也一样。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谁先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转变,谁就会从国际事务中脱颖而出。

2.当代国际关系的全新发展趋势

2.1经济全球化促使当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为多元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指的是能够以独立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同时能够独立行使国际权力、承担国际责任和国家义务的事务主体。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主角都是国家,所以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当中,国际关系单纯指的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主权国家属于国际关系当中的唯一行为主体。可是在二战之后,联合国出现并且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作用的影响,一些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组成了政府国际联盟组织,例如欧蒙、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等,联盟组织内部的各个成员国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其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共有意识,彼此更为关心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在整个国际关系中联盟以一个整体的身份加入国际事务,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让各个国家在经济领域等领域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彼此构建起多样化的国际建设组织,各个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之中的影响与作用得到持续强化,充分证明国际组织已被许可加入国际关系当中以行为主体的身份存在。而对外投资的跨国公司也因为资本国际化的趋势而在某种程度上直接超越了所属国家的直接管理,而是以自身角度出发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关系的规模日益壮大,行为主体也趋于多元。

2.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上的各个主要国家、国家集团间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为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核心战略形式,其成立的基础与利益与力量间的对比。受到全球经济时代的格局的影响,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了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为世界格局多极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3]。经济全球化的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变换流动,但是在冷战时期,因为美苏两极化世界格局直接对世界造成了分裂,阻碍了国际资源间的流通与国际交流,最终以苏联解体为终结。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市场经济的格局中来,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这个背景下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投身世界格局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

3.结语

上个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重要作用得到了明显体现。可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理想结果是各个国家之间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交流,打破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表现秩序,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共赢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岩. 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咏樨.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辨证关系[J]. 考试周刊,2012,07:36-38.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说课标说教材稿下一篇:助学贷款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