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2024-10-21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共18篇)

1.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篇一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美术课堂,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日新月异并之引起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成为当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助推器”。目前,学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各种现代的电教媒体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来进行的,这样利用电教媒体的声、色、形,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它能够很好的将图片、音乐、录像、动画等教学资料综合制成多媒体课件,将其恰当的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所起到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1、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我在上江西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神奇的大树》时,先课件出示树木被砍伐对环境影响的动画让学生观看,再配上音乐,这样就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视觉兴趣和听觉兴趣。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2、美术教学也同于其它学科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譬如说:《神奇的大树》这一课,我先用课件出示不同造型的树木,让学生认识姿态各异的树木,以及树木的基本结构:主干、枝干、树叶,再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思考、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对创作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具有方便快捷的作用

以前,美术教师在上欣赏课时,需要事先准备大量的图片,在讲课时还要口头讲解,教师难上,学生觉得枯燥,也不爱听。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后情况有所不同了,过去的难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即方便又快捷。例如江西美术出版社《水族馆》这一课,以前教师只能收集身边一些有限的资料给学生欣赏、参考,而学生能欣赏到的动物、生物只能局限于书中的和老师所提供的,学生在创作时也受此影响,作品重复率高,了无新意,而教师也无法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但是有了多媒体教学就完全不同了。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搜集海底动物、生物的图片,加上优美的音乐制成课件,还可以了解海底世界的其他知识,如:海底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在海底世界的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的空间中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多媒体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收集

美术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任凭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学生的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没见过的还是没见过,靠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是这样设计的:

1、情景导入:通过课件,采用问题情景或动画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进入情境,对学习目标注意和感兴趣。

2、自主探究:通过课件,提供学习材料。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归纳小结: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归纳总结,适当评价。学生欣赏作品,理解原理,得出结论。

4、反馈评价:通过课件,提供检测题,并对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学生自检自测,达到技能与知识的双提高。

例如在学习江西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幸福一家》这一课时,首先课件出示《我爱我家》这首诗,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里都有些什么呀?”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景。然后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自己讨论、自主探究学习,画出一幅以《幸福一家》为主题的画,可以画出自己心中希望与家人共同去做的事情,教师利用大屏幕播放音乐。接着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互评。最后,教师对本节课作总结并进行反馈评价。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静止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发挥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以长春版五年级上册《崇敬的人》为例,在教学中我从网上搜集到有些让人最崇敬的人的照片和图画制成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同时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并可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人物形象的感人之处,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讨论、探究,从而撞击出审美的思想火花,产生对优秀人物的崇敬之情。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发展过程,较之以往的单一的接受式欣赏教学,它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通过激发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他们静止、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得来说,美术是造型艺术,美术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扩充了书本的知识内容的同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深得学生的喜爱。

2.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篇二

关键词: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然而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不少固定教学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美术院校、美术从业者及学生的发展。美术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突破这些固定的模式, 解除这些禁锢。

一、提高对美术理论教学的重视

在很多人看来, 画者进行创作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 他们需要的是手上工夫、创作灵感。而事实上灵感来源于理论, 来源于对各个方面美术理论的吸收。在西方国家, 根据格内尔与艾斯纳 (西方本质主义美术家) 的观点, 美术教学应当由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 美学理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 不难发现, 西方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

现阶段, 我国美术院校的审美教学的比较科学的途径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具体而言, 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是学生的精神素质, 而专业实践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巧与技能, 二者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只有在既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下, 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美术人才。

二、重视美术鉴赏教学的

指导意义

对于美术鉴赏这样的非必考科目, 很多学生会忽视, 而对于美术类学生而言, 非重视不可, 因为于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融合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以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美学让学生形成关于美的类型、本质及形态的系统认识的同时, 提升自身的对美的判断、感悟、认识及鉴赏的能力。美术批评则是基于美术欣赏的基础之上, 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及理论分析。对学生而言, 学习美术批评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艺术感受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富有成就的美术家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对于美术语言的运用都常常达到一往情深甚至痴迷的程度。美术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和现在优秀画作, “读史使人明智”, 因此, 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的鉴赏学习, 能够掌握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发展现状, 并且能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拓展美术发展的崭新局面。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 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 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 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 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然后结合优秀的艺术作品, 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自我创作。

三、改善美术教学方法

通过美术理论的学习, 以及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 最终我们可以使前两者来指导我们的美术创作活动。但这种指导并不表示我们需要去用一个“规矩”去束缚学生的思想、创新, 而应该给学生一些自己选择的权利;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己去找答案的问题。事实上, 学生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 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学习权利, 并且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 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美术教育应该是最不强调一致性的教育, 美术课程是最不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

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在色彩教学中同一个命题默写可以让学生有三个作业选择, 分别是:写实性绘画默写;装饰性绘画默写;仿中国画小写意绘画默写等。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教”应该向“学”转移, 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式化行为, 真正地从实际出发,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3.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效率 篇三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首先要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中防止学生松驰、疲沓、厌学,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这幅举世名作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以一组学生排演的13个人物动态揭示了犹大的卑劣、丑陋,表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意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以达到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其次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

二、关注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美术学习探究过程。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力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是深远的。

(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像,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呼吸,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把握发展性评价

美术探究性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 美术探究学习的評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一一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当然,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我越来越感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从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实践的能力。为了下一代,为了社会的进步和需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会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传统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我们要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断转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

4.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 篇四

美术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副科”,而美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但现实中的情况常常令我们这些美术工作者感到遗憾,家长的不重视而导致学生的不重视。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学生不带美术用具、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完成美术作业、随意讲话的现象较普遍。在学生的眼中,美术课不像语文数学课那么重要,美术教学常常处于尴尬的地位。学生认为:美术是一门杂课,不要考试,是一门可以上也可以不上的课程。再加上,美术课对学习工具要求比较严,大部分同学工具都缺少,不太愿意花钱买。尽管如此,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许是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对美术有了兴趣,他们对美术学习就会有着极高的热情,学习美术就会主动,由此可见,兴趣是美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就算最枯燥的、最无味、最艰难的艺术知识技能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被学生所理解、所掌握的。本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而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美术老师的面前,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多种教法,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兴趣。直观性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领会教学内容。经常收集、制作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具对学生展示以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收集教具一般是指图片和小型工艺品,用于欣赏,开拓学生视野。大部份是名家名作和民间工艺精品,也有一些范图、包装盒之类。这种教具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宣染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有极大帮助。但这些精妙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配有另一教具形式 ——自制教具,进行美术教学活动。

这种教具是教师自己做的,与学生生活较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如《立体制作——桥》中,我自制的学校连心桥,一拿上讲台,学生的眼球马上被吸引住,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并且产生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强烈冲动。一方面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这就可以起到“信其道,而乐 队,我自制的回族少女学也”的作用。

在讲人物运动规律时,我用自制的活动人物模型给学生作各种动作表演,来引导理解人物的运动规律,并利用模型活动随意性强的特点,令“模特”做出许多反常姿态。如:将头转动180度等动作。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同时认识到,掌握人的运动规律是画好人物动态的基础,绘画时要注意不能犯这类常规错误。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虽身仍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利用多媒体,可以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的历史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的自由天空下翱翔。将审美教育蕴含在“弹指”之间。漫画教学时,利用电脑展示一个形象转换成漫画的动态过程,使学生清楚了复杂的变形过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等图案设计课程中。展示范例虽然直观,但非常耗时费劲。如果换成:用电脑屏幕展现出来,则使学生非常容易了解与接受。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3)开展绘画竞赛,培养兴趣。根据中学生好胜心的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当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展示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利用竞争来激发学生的作画兴趣,如:每节课的课堂评价时,师生一起将优秀作品挑选出,及时给予鼓励,并将其中一部分优秀作品贴于班上的“露一手”内,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 喜悦。长期这样,学生们的绘画积极性提高了,暗地里较上了劲,看看谁画得好,优秀作品可以帖在“露一手”内让别人欣赏了,多带劲呀!良性循环,学生越画越来劲,对美术是越来越感兴趣。

再如:学校定期举办“校园小画家”、“期末画展”“书法特刊”等活动也大大的促进了学生绘画的兴趣。

(4)利用故事笑话,培养兴趣。我们知道学生特爱听故事、笑话。我想:既然他们对故事、笑话这么感兴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例如《我的故事》这一课,我首先让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再让学生把它画下来,学生兴趣非常高。

(5)赋予情感色彩,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把学生学习内容赋予感情色彩,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比如,在美术课《面具》中,教师一进入课堂就放出一段外国狂欢节的面具录像,宣染气氛,并给学生以直观感受。然后告诉学生面具中,非洲人物脸上涂满了花花绿绿的图案,就是象京剧脸谱。再介绍脸谱是“心灵的画面”,它以大胆的想象,写意式地勾画出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再展示各种脸谱,并介绍:红脸象征忠正刚烈之人,黑脸象 征正直爽快的人,白脸象征奸诈邪恶的人,绿脸象征暴躁蛮横的人,金银脸象征神仙、佛祖、精灵、妖怪……。最后让学生分析一些非洲长老脸谱,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

(6)、改革教材内容,活用教材,培养学习兴趣。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材上,我采取了三种做法。

①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使临摹教材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而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在传统美术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临摹,临摹是一种古老的学画方法,一种踩在巨人肩膀上楼的好方法,确实能帮助初学画者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思维受束缚,画面千篇一律。我认为应拓宽传统临摹概念,应以原作为基础,可以取舍,可以变化。在形式、内容、构图、表现手法基本相象即 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能给学生一个极大的创造空间,加强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情感有表现的可能,并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②补充生动有趣的情境画,增添教材内容。单纯的教材内容,并不 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一些内容,达到完善课本的目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如《过去的**子》《我的故事》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可以变成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得到情绪感染,并激发他们地创作的意图。每个少年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 相之间的讨论、交流,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给与必要的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最后以创作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我在启发学生作想象画的时候,启发学生做到:★、范围往“广”处想;★、题材往“新”处想;★、构思往“妙”处想:★、构图往“巧”处想。再比如:《我的故事》一课,我让学生为卡通形象添五官,学生兴趣非常高。③、设计生动有味的画题,以吸引注意,激发意愿,突出教育主题。例如,《与米罗游戏》与《雕塑》这两个题目,虽然意思一样,但明显前者有吸引力一些。

④、自由组合,分工合作,其乐融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学生总是整整齐齐的面对教师,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遇到难题,不敢与他人研究,不敢寻根问底,否则会被视为违纪行为。久而久之,兴趣在规矩中悄然逝去,创造性不知如何体现。无论其形式与结果都是一池死水。

针对这一现状,我是这样做的:打破以往的固定座位;自由组合,分工合作,学生可以调动座位。具体作法是这样的:课堂上先安排好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并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兴趣小组,以三至五人为宜。自己分工,集体完成学习任务。

课上,当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快速转成学习小组形式,开始作品的制作过程。他们可以以个人形式完成作品,也可以合作形式共同完成一幅作品。然后,共同到前面展示、讲解。最后再以比赛形式进行讲评,并选出优秀作品。这样每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由与民主,每次学习都能体验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

教师在这全过程中只是点拨、启发、引导,不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创造性。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爱上美术课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友好了,乐于助人的学生多了,贪玩不学的现象少了。“这幅粘贴作品是我们三个人共同完成的。树是小红粘贴的,很像茂盛的树林,人物是旭光 制作出来的。”“小动物是我用树叶剪的,同学们你看像不像?”望着这群学生我无比欣慰。

实践证明,作品不是“磨”出来的。分工、合作的创作形式,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多收获,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丝惊喜。更有味的是,它也给我带来了这样可爱问题:“老师,美术课能不能多上会儿?”

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美术课的教学设计,应从内容出发,根据现有条件,给学生创设一个恰当的教学情境。让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有引发力。

(1)努力为学生创设作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谐优美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进入创造佳境。我一般是这样做的: a、教室里多张贴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让学生一进教室就知道这是美术课,有一种强烈地表达的欲望。

b、教师以情景的角色,朋友的身份,诚恳的态度进行教学指导,为学生创作服务。在每一个班级里,学生作画的水平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采取不同教学要求。对成绩好的学生,鼓励独立创新,要好上加好;对中等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指导,鼓励尽快提高;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迎合”的态度,鼓励积极参与。c、恰当运用音乐艺术,使学生作画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一致,更高地提高学习效果。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轻松愉快的音乐,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得以感染,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自由想象,于无形中受到某种启发,有利于技能的表现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的作品质量越高。

(2)教师不仅要竭尽全力地创设课堂情景,而且要尽一切可能创建校园艺术氛围,二者关系相辅相承。艺术氛围的形成,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非常重要。方法通常是组织一些活动,如“书画展”、“比一比,看谁画得好”等。我校曾组织了一次绘画比赛,40多名“小画 家”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当一幅幅美妙的作品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掌声雷动,一双双羡慕的目光纷纷投向参赛者,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同学们通过观看比赛受到了鼓舞很大。第二天早上,教室里,突然堆满了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绘画。上课时很多学生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再比赛呀?我也要参加。” 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不但会为我们的学生们提供很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气氛,深深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创新评价机制,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端正评价态度,增强学习兴趣。

曾经有个学生非常委屈地向我倾诉:“老师,你给我的作业批了优秀,可我妈说我画得一点也不像,苹果画大了,梨子画小了,香蕉像干柴一样……”,我们不评价这位家长的观点是否客观公正,只是这样一种态度就足以打倒你的孩子,从此以后,你的孩子可能再也不会让你看他的画了。难道只有像照片一样,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才是好画,而那些用笔豪放,造型夸张的作品就不好了吗?消极的评价态度和简单的评价标准是我们教育的存在的大问题。长期包围在这种评价中的孩 子,他们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初中学生的可塑性是相当大的。积极的评价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味地否定,只会扼杀天真的童心,将一个个天才“教”成傻瓜。我们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评价应该是积极的。

(2)制定合理机制,获得学生信赖。不管学生的作品完成到什么程度,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尽量做出科学、合理、积极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平,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也传递给学生一种这样的信息 ——做人、处事要公正、公平。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采取首先学生自评,再学生之间互评,然后教师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5.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五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素质教育,但我们教师应该清醒得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学习成绩更是不能丢的。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是最重要的。我想从三个方面: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谈谈应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认为首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让学生自主得参与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够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这样的学习,一定是具有实效性的。

其次,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这是老师最需要动脑筋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都应该有良好的师德,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这样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而喜欢你,就会对你的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有很好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能感受得到你深厚的文学素养,从而使学生在对老师的敬佩中而想着去仿效,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再次,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语言应该是幽默生动的,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语言的魅力,从而喜欢听老师的课,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第三,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应该设置好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让课堂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得参与学习,我想如果能做到这点,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堂上课件的运用,应该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假期学习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听了几节课,从听的几节课看,每个老师都很成功的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将课件与授课内容紧密得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印象最深的是《紫藤萝瀑布》这课的教学,我觉得课件真是必不可少。我也没有看过紫藤萝开花的情景,所以当我看到那些流光溢彩的画面时,感觉很震撼。我想,如果没有那些美丽的画面,学生是无法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那些美丽的景色的,如果只是依靠文字让学生自己想象,一定是无法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美景的,当然也就无法很好得感受到文章中所诠释的生命的意义。再例如教师在教授《苏州园林》的时候,我觉得课件用得也是很有必要。我们的学生几乎没有到过苏州园林的,虽然作者叶圣陶对苏州园林说明得很清楚,但是那些景点不是从文字上就可以理解的,所以那些苏州园林的美景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得体会到“站在每个点上,看到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即使一些展示文字的图片,也可以很清楚得让学生了解需要探究的问题,所以感觉语文课堂教学中,课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二、就是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扣住教材的重点来展开教学。课堂上重点的设置,以及围绕重点设置的问题,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还以《苏州园林》为例,马丽亚老师以两个问题,(1、读课文,说一说自己对苏州园林有哪些了解?

2、为什么苏州园林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就让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美。而史传杰老师,也将授课的重点放在体会文章的“结构美,画意美,语言美”上。再想想我自己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只是简单得让学生了解了一下课文,然后就把重点放在了说明文知识的教学中,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而把其他的都忽略了,通过学习,我知道,以后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深入的了解教材,确定好课文的重点,设置好相关得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还能得到情感的体验,让自己的语文课也变得生动起来。

三、对于名著的教学,我也有很多感触。听了两节“探究《水浒传》情节”的课,给我最大震动的,是学生们都能全面的阅读《水浒传》这部那么长的小说。想想我在名著的实际教学中,也就是给学生抓抓重点,准备一些自认为考试可以考到的问题,而学生缺乏必要的和系统的阅读。想想还是有应试教育思想在作怪。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名著教学中的失败原因。第一就是总是感觉学生的时间不够用,感觉课本那么多文章,而小说又那么长,所以对学生并没有做阅读的要求。而很多时候,大部分学生也并不喜欢名著阅读,他们也许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电视,留给了网络游戏。

所以通过学习,我知道以后教学的改进方法了。首先老师要重视起来。我国名著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够继承下来,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做好指导学生阅读的工作。

四、对于语文课中的综合性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好的方法。首先是要做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只看课内,还应该从课外找资源.图书、报刊,影视、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主题,丰富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

有了活动主题,接下来就是要教给学生活动方法.在综合性学习中,务必要由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此外,作为语文老师,还应该教给学生如何积累。历代语文教育家,教学老前辈都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唐代大诗人杜甫用诗句形象地阐明了这个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宗明先生认为学习语文的规律是“早起步,死记硬背”,吴忠豪先生认为是“读和背”,朱作仁教授说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说法不一,但都同样地突出了积累的重要。

想想我们的学生,一提到写作的时候,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憋到最后,往往就胡乱编写一篇,或者艰难的进行着凑字工程。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这种现象的,正说明我们学生在积累上的欠缺,所以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用切实的方法,让学生会积累,让学生在积累中,不断丰富语言和相关知识,形成语感和提高读写技能的过程,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想,那时候的写作,一定是可以一挥而就了。

6.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六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越来越得到强调,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主体性带来的师生关系感到困惑.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的课堂教学不是对教师作用的忽视,而是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 者:池万强 作者单位:苍南县龙港四中,浙江・苍南,325802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20xx “”(23) 分类号:G632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 幽默 善待

7.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篇七

一、更新教育观念, 重新进行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要实现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首先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改变教师的“导演”和“唯一主角”的地位, 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戏中的“主角”, 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再也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大篇幅的讲解上。而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动手练”上, 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 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就美术学科而言, 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要做好的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和学生一起共同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美术学习策略。

二、更新教育模式, 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要想在高中阶段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相同的美术兴趣与爱好那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要想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艺术个性与爱好, 靠古老的单一的同步教学模式也是实现不了的。

在新课改实践中, 我们尝试改革单一的同步教学形式, 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现兴趣求学、分项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爱好, 实行分项教学,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1. 同步教学。

就是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学习同一内容, 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达到统一的水平及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观而摩”。教学新内容;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作画示范;观看教学片;测验及摩拟考试等, 可采用这一教学形式。

2. 分项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 针对高中生的爱好, 引入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艺术项目, 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在新学期开始时, 根据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调查, 结果确定下来6个项目:国画、书法、版画、卡漫、海报装饰、摄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从以上6个项目中, 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项目上课, 进行学习。教师因材施教, 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并提出不同要求。

在美术课的分项组织方面这样安排:3个班级同时上艺术课, 学生从6个项目中自由选择一项, 由6个教师按专项进行分组, 重新编班分项教学。

分项教学实施以来, 教学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美术课堂生动活泼, 学生学习主动轻松。通过营造宽松、民主,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 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分组教学。

是将各个分项班里的学生进行编组, 组内异质, 组织同质。在组建小组时, 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 取长补短。编组时要考虑几个因素:学生成绩均匀搭配;学生能力高低搭配;性别搭配等。人数一般以6人左右为一组, 每组推选一位小组长。如在教学静物写生之构图时, 教师可要求每组推选一名同学, 按照老师提供的静物, 摆一组写生静物, 然后分别对每组所摆静物进行点评。通过点评总结出构图时应注意:物体的大小搭配、前后虚实、统一协调等关系;四边形、三角形、S图形等构图形式。在写生过程中, 把成绩好的同学安排在前面画, 在后面画的同学可起到“相观而摩”, 实现同学间的互助, 形成了“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个别教学。

是教师分别对一个个学生进行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一般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代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个性和感受, 在崇尚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帮助学生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 开发人的潜能的最有效手段, 它独特的优势, 就是可以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这一过程,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辅导都属于个别教学。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出现的情况,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对学生的画进行修改等。一堂课不可能对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进行细致的个别辅导, 应该重点辅导2至3个同学, 其他同学教师可指出问题, 让其自己解决, 之后在下一节课对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再重点进行辅导。

以上各种教学形式在开展教学活动方面各有自己的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进行的。在教学中选择哪一种形式, 或保持哪一种形式在某个阶段中的主要地位, 哪些形式可以结合起, 这取决于教学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组织形式, 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 引领思维参与

在改革教学模式的课堂上,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十分重要, 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并形成高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不断激发学习内驱力, 引领学生进人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学“人物速写的认识”时, 我精心设计了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促进了个性的完善与身心的和谐发展。保护了学生独特的个性, 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 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发展了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了创新精神, 符合了新时代对高中学生培养要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 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更新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思维参与三方面改进, 使教学的三维目标达到了和谐统一,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产生发现新知的欲望、提高创作表达水平, 从而有效获取知识, 感受情感价值, 使美术课堂呈现出高效、特别的一面,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扬帆的大船, 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 转变角色, 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美术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本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 就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四点建议, 以期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8.论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 篇八

关键词:高中 美术 教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表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因此,普通中小学美术学习绝不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被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为此,提高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以下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课是最让人心动的一门学科,尤其在学习压力巨大的高中阶段,它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学到应试科目以外的一些知识。对于美术课而言,其受欢迎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将美术课以单一的欣赏内容加以呈现,将知识过分地条理化、理性化,那么必然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学生或者浮躁,或者我行我素,也就达不到教学的预定目标了。于是,一堂美术课就成了尴尬的自习课或休闲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美术教学要求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美术课堂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来不断获取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新的实验》这一课是基于电子科技所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这对于我们现在的90后学生来说早已不稀奇了,如果简单地按照教参进行一一介绍与讲解,学生必然提不起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上课胃口,我把这部分内容改为了另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很稀奇的艺术——行为艺术,学生都很感兴趣,听得也特别认真,由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高中美术的课程设置原因,每个班级的美术课大多一周一节甚至两周一节,这就决定了学校的美术教师不会配备很多,往往一个教师会同时负责多个班级。这样一来,由于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同,要想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就必须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有的班级的学生属于过分活跃类型,所以在课堂上就要抑制他们过于兴奋的情绪,否则会严重跑题;有的班级的学生属于安静型,所以教师要注意调节气氛,不时地幽默一下,以便让学生能怀着开心轻松的心情上美术课,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在国家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为了实现美术课程各模块的教学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在高中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备能开设3个或3个以上模块的知识结构的教学能力。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广泛地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必须从多种渠道搜集美术信息,以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之上的审美文化态度。

四、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只来自于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且全部是由教师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教师凭借个人的教学经验进行的评判,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真正所得,学生在评价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这显然与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评价体系不相适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了。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评价的建议是:“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所以,教育要发展,首先教师应对自己已经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逐一改变,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正如评价建议中所说:要“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成长”。只有通过多元的评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发展,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新的课程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为教学的核心。同时,美术学科本身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也有量化评价,但基本上都处于主观、随意和无序的状态,所以在实践中只有建立多元的、多主体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在多元的评价方式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实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翟明辉.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J]. 才智,2012(9).

[2] 辛素喜.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措施[J]. 现代阅读,2011(23).

[3]姜慧. 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6).

[4] 曾云. 浅谈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的方法[J]. 大众文艺, 2011(11).

9.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篇九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听课前做好预习

中学的知识量越来越大,要求孩子更多地进行理解、联系与思考,而非单纯死记硬背。如何为思考留出更多的空间呢?答案就是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讲到时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

有些孩子说:“预习重要是重要,可作业都做不完,时间那么紧,哪有时间预习?”确实,现在的孩子学习够紧张了。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中等的学生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前者做作业快,效率高。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他们可以留出10-30分钟的时间预习。如果预习了,听课效果就好,作业做得就快,预习的时间自然就节省出来了。所以预习是形成良性循环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习时间紧怎么办

建议一: 对于听课效果好的科目,少预习或不预习;对于听课效果差的科目,多预习。

建议二: 单科课程的预习时间控制在8-15分钟,主要是把握整体知识内容,记录或记住对于个人的难点和课程重点,方便听课时在此处集中注意力。

建议三: 实在没有时间预习,可以在一门课开始前的课间花2分钟快速浏览,从而快速进入听课状态。

听课注意理解

有了好的预习做基础,只能保证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有效的地方,便于我们更好地当堂消化知识。有些学生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课后及时复习

有了前面的预习和认真听课,能保证孩子记忆和理解的深度。但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对抗遗忘的利器就是复习。因此在听完课后,还应即时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有计划性的复习习惯,从而将所学知识深深地印入脑海。如果家长将以上的预习、听课和复习的方法传授给孩子,孩子听课的效率就会更高,成绩自然会更优秀。

抛弃以下两种最无效的学习方式:

1.连续学习一门功课3小时以上。

10.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篇十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好课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含义,对重点内容、名词概念要画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例如:《细胞的结构》中,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虽然字面比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结构,各自作用不同,应通过预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预习是将下次课要学的内容事先熟悉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必花费大量时间,遇到难于理解、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可在书上做一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分析。例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遗传和变异等这些都是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可以等待课堂上注意听教师讲解。

二、课堂听课

老师讲课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过程,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听讲,会听课的人学习效益才会高。上课时听课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做到眼、耳、脑同时运用。有些同学就是上课时听课是很认真但是下课之后发现课堂上的东西一点都没记住,这就是没有同时把大脑和眼睛一起运用到,这样的学习时没有用的,同学们切记不要这样!

三、理论联系实际

11.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 篇十一

一、转变观念,加强重视

对初中美术课程来说,在以往的观念之中,教师未能给予相足够的重视。因为中考的时候不考美术的,所以从观念上就把它排除在了重要课程的范围之外。在课堂教学时,能省则省,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给学生进行简单地介绍课本知识。多数学生在心理上也是不重视,甚至在美术的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新的概念。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美术课程的观念,要从根本上重视初中美术的教学工作,要确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美术课程,摆正美术课程的地位,要将美术与其他所有课程放在相同的地位。作为初中美术教师,观念上一定要转变的。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要在教师身上改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程对他们个人自身发展的积极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从主观上改变这种现状。从师生两方面上改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学习初中美术课程做好思想基础。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育的过程是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美术的教学工作中来,让学生学好美术的基本知识。

二、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初中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直接关乎能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只有对美术这一科目有了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对美术科目进行深入地学习,进而能够将美术学好。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是童年向青年期的过渡,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是自尊心比较强,十分重视别人多自己的看法,多数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活泼爱动,学习兴趣比较强,对新事物的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树立榜样,做好示范

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自己过去的一些作品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美术课程的信心。对美术初学者来说,在画画和构图过程中,不免存在着各种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检查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细小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从开始养成正确的习惯。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将正确地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时一定要怀着耐心,不厌其烦,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时候,多用一些各个派别的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赏析、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陶冶;另一方面用这些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美术的追求更进一步。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面也可以有新的创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而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如何进行好一堂课,掌握在教师手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个掌控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课堂环节的设置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对年画欣赏这一块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询问长辈,或者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课堂前半部分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让学生在讲台上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讲出来,每个学生都与都有参与的机会,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讲解完成后,不足的地方有教师进行总结。

(三)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材加板书的运用,由于教材的篇幅限制,内容并不是十分丰富,而过多的板书会让学生心生倦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说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的效率并不是特别高。因此,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运用到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新型技术的运用,在课堂上可以更加简便的展示美术作品,同时可以上网展示出更多和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如果在展示作品的时候配上一些轻松舒适的音乐。课堂的氛围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保证,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够有所保证。

三、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新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新。对初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多动手,应该是能够更加营造比较好的课堂的氛围。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动手的小活动。在泥塑阶段教学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实际动手来操作,通过他们自己的动手,领略到美术课程的意义。当然,我们教师应该更多地将课本的教学内容来联系实际的生活。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让学生参观古代遗留的建筑,山水以及田园风光,将美术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就能够发现美术的存在。每个学生的水平和潜力是各不相同的,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上也要有相应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通过人性化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业上面,做到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上有着相应的提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美术教学的重视,不断地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发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极探索,为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不断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生。

12.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二

那么, 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使小学美术教育改变原先单调的由教师讲授和演示的方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使学生产生共鸣,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好的童年》这课时, 我让学生先来讲讲自己童年的趣事, 再拿出记录童年趣事的照片与朋友分享。然后, 我也给学生讲了自己在童年里记忆最深刻的一件趣事,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一样, 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在这样的气氛下再让学生画画, 学生会感到有很多内容可画。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 依据教学内容, 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 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三、巧妙设疑, 激发兴趣

古语云:“学贵有疑, 小疑小进, 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美术课中, 巧妙设置疑问, 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点燃思维的火花, 也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 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比如我在教《怎么画鸡》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 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 只要老师添上几笔, 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 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都想用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学生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 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鸡的眼、嘴、冠、尾、翅、腿、爪, 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鸡”、“圆形的鸡”、“窄长的鸡”等。学生感到非常有趣。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活动, 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人人投入, 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做画的方法。

四、教具演示, 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但设计巧妙, 用得恰当, 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对称式纹样设计》时, 我先出示了一张对折了的剪纸, 在未打开前, 用幻灯投影出来, 让学生猜:打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这时, 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纷纷举手猜测, 很快就有同学猜对了, 并使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

五、运用竞赛, 激发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强, 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古诗配画》时, 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 四个组为四队,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出一首古诗, 看哪一队写出的古诗数量最多。这样一来, 大家情绪高昂, 都想争第一, 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 学生既复习了很多学过的古诗,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为接下去的古诗配画教学做好了铺垫。

六、组织讨论, 激发兴趣

围绕某一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争辩, 让他们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补充, 使问题获得完美的解决,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萌芽了解决此问题的欲望。比如我在讲《桌子、椅子设计》时, 首先让学生来说说对现在使用的课桌椅有什么不满意的, 然后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要求学生自由合成四人一组, 设计一套课桌椅, 并像产品说明书一样附以说明。先让各组讨论所做课桌椅款式及功能。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 课堂气氛也一下子热闹起来, 学生之间各抒己见, 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然后组内讨论得出结果。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积极性也提高了, 同时也给了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采用游戏, 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 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 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美术教学中, 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讲《泥塑小动物》时, 我准备了各种动物的玩具放在一个盒子里。首先向全班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到做游戏, 兴奋劲儿就上来了。接着我请了五位同学到讲台上来, 先把眼睛用布蒙上, 然后每人发一个玩具让他们摸, 要他们比赛猜一猜自己拿的玩具是什么动物, 有什么特点。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很快, 学生就摸出了是什么动物, 特点也讲得很完整。

以上几点, 是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我相信, 课堂激趣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 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会更浓。

摘要:新课程要追求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 要求学生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也不大, 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是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因此, 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 就应该注意与学生产生兴趣方面的关系, 即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13.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三

所谓课堂效益,指在一定时间内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学习收获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收益。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而达到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粗浅地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目标,研究教法,精选习题等,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情。要精心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优化课堂结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要有合理而恰当的教学结构和节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优化。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合理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课前的20—25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新知的教学必须要在课前的20—25分钟内完成。坚决杜绝满堂灌,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教师怎么讲学生都不会的坚决不讲。事实证明,满堂灌的教学效益是极低的,不断反思、永远学习要不断反思,调整教法,增强教学的适应性,任何优秀教师都不是天生的,他们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逐步成长起来的。,作为现代教师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价值。教师要善于自我总结,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这是提高课堂效益的现实途径。

14.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四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潘学春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么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自己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么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题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的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的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呢?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点:教师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要以育人为崇高理想,并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教师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教师要做当之无愧的强者,不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要学会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人生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

第二点:教师角色应该有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换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

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有典型意义的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三点: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是语言的运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来向学生传播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所以教师除了有内在的素质外(即人们常说的“内才”)还需有过人的“口才”。以致上课时能充分发挥,讲起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形象生动,讲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语无伦次”,学生学的眉头苦皱,影响课堂效果。

第四点:情感观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最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多听课,多评课,更重要的是要多专研,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

总之,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

15.提高美术课堂学习效率的几点做法 篇十五

一、改变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美术的传统教学中, 只把过程与方法视为手段, 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就要转变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 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把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用脑想、动手做, 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自己先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再进行指导讲述。例如在《纸造型》的教学中, 教师先不讲, 而是让学生自己先认真细致地观察纸的模型的特点, 然后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凹凸起伏去动手做做看, 形成边做边思考、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比如怎样折叠才能有规律的凹凸起伏?怎样才能折的整齐, 棱角分明?怎样才能做出所需要的形状?怎样才能立起来等, 并及时地总结出制作方法和自己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最后教师再利用学生的制作的作品进行指导讲解, 总结学习方法,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发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提出问题, 师生或生生共同探讨, 得出结论。一般在知识性、技能性训练任务较多的课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的学习,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 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黑白世界》的教学中, 教师抛砖引玉———版画中的黑白效果是怎样产生的?用刀怎样才能在木板上作画?接着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和实验中去, 通过自学示意图和与教师、同学合作探索的过程, 不仅明白了版画的制作程序, 还构思了充满个性化的画面, 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完成了三个目标, 即理智和情感体验 (好奇、成功等体验) 、建构知识 (了解制版的方法)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合作) , 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学习空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更要授之以方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要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当前, 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 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探究方法从发现问题开始, 经自学自我解决问题, 再通过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来学习, 这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 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绘画技巧, 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 掌握思考方法, 发展智力,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 教师绝对不讲;只要是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能掌握的, 教师就努力引导, 让学生自行掌握, 不越俎代庖。而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则完全可以通过指导得以养成的。如在学习构图知识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摆放几组不同的蜡果静物, 讨论感受。哪组看起来失重不平衡?哪组看起来更舒服?等等。根据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 判断出构图最优美、最合理的一组静物。这样, 学生很快会掌握构图的基本知识, 从中了解景物之间的关系有主次、前后、疏密之分, 景物的大小与画幅要相适应等, 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保证学习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最成功的课堂, 主角应该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承担大部分的工作。很多时候往往受课堂时间或教学任务的限制, 设计的活动只能是“点到为止”, 求一个热闹, 走一下过场。因此, 为使开展的学习活动有效, 教师就应该精讲, 把时间尽量压缩。一般来说, 教师讲的时间应控制在四分之一左右, 学生实践练习的时间不应少于四分之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多学多练, 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充实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形式, 巩固教学成果, 能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这不是追求短时间里的作品的“粗枝大叶”, 而是充裕时间里“锦上添花”的作品, 因为只有时间的保证, 才有效率的提高。

总之,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 获得知识, 就意味着发现问题, 意味着解决疑问, 意味着探索实践, 教师只有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 按照教育规律, 实施有效教学,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从中获取新知。同时, 教师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6.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六

一、做好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认知,激发对美术的兴趣

美术的教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课程,因为这是一门与艺术息息相关的科目,所以我们在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之前,应该着重注意这样一门课程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术课程。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美术这样的一门课程,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美术课程之后,我们问他们什么是美术课时,他们竟然不能给出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回答,这样的现状表明我们在重视美术课程内容教学的时候,还应该重视美术课程的认知教学。对学生进行认知教学,我们可以某一个作家的作品为切入点,因为学生往往对于优秀的作品是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术课程。学生在认识了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能更加容易展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来说都是如此,小学美术的教学也是这样。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积极的措施能够良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倘若对美术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之后,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加顺畅,因为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往往比被动的效率更佳。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年龄都是比较小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生比较活泼爱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课程的需要来设计相关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游戏是每个小学生都喜欢的,做游戏满足了他们活泼爱动的心理,更能积极地提升他们的注意力,使得小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这是相当重要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的特点来进行积极的思考,争取找出更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以求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重视对美术基本能力的教学

美术的基本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基础程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小学阶段学习美术,往往是学生整个人生阶段初次接触美术,教师应该深刻明白其中的重要意义,应该更加仔细地教授美术的基本知识,这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美术的学习主要是接触美术,了解美术中的一些简单的知识,我们在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不能因为觉得简单就不去认真教授,我们应该重视好每一个知识点,精确仔细地教授给学生。比如相关的视图方法,构图以及透视的问题等,在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能留下疑问,因为这都是在下一步初中乃至高中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学生现在的学习就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基础打得好下一步的学习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的基本知识之后,是能够有助于他们的综合、全面的发展的,还更加有益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美术的素质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选择好教学方法对我们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讲述完成基本的内容后,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氛围。

小学生都是比较喜欢玩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比较喜欢游戏,游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注意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有好处的。合理的游戏不但使得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玩,很好地保证了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潜力的激发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质,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实际的美术学习中来,以此慢慢提升课堂效率,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教学质量就得到了提高。

四、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之间的交流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美术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天性活泼,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爱动,注意力难免不能够集中,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相应的管理。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倘若采取不正确的方法,不仅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这样对于我们教学的展开是不利的。同时美术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先关的练习是极其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作业,根据实际的课堂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及时复习课堂上的学习的内容,多练习才能提高得更快。在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的时候,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会变得更加愿意去学习。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只有这样学生的作业才不会雷同,内容和形式也会更丰富。

关于怎样更好地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问题,我认为从上面几个点开始入手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每个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努力。

17.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七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教育的与时俱进要求教师也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 将现代先进科学的教育技术引进课堂, 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去。就小学数学而言, 由于学科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以及创造性, 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生命。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整合恰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图、文、声、形、像并茂,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认识上下”时,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让学生边听边想这首歌曲的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体积”这一节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梯形的腰、上底和下底以及高的含义,进而为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做了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技能得到提升,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发挥,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多媒体课件的科学使用,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简单问题。

三、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实现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新教材建立了探索性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重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愿意学数学。选材上吸纳了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有趣的和有启发性的情景和事物,让他们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问题探索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发展不同,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数学活动,设置了“练一练”“说一说”“我的小天地”“问题讨论”“数学冲浪”“自主小天地”等学习模块。教师把这些制作成 Flash 课件,通过必答和抢答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养成交流、研讨的习惯,学会表达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教师在讲课的最后环节利用 PPT 课件展示给学生相关信息,为学生补充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水平做自己喜欢的题目。这种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程资源,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以张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课件中很多的情景图,一幅上学的图,在图左边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看电视时间等,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的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从而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推广,新教材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也让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师应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机动地调整教材的结构,同时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新教材上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情趣、新奇的探索活动。(数学网)例如,在教学“位置”时,笔者没有用教材设计的例题,而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学生自己的前后、左右、上下等场景,使学生置身于场景之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实际场景进行互动,准确地辨认位置后再让学生的目光转向课本。这样,书上内容以练习的形式,使得问题迎刃而解,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很好。

我们过去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重视书面知识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实践探索常常是与合作交流密不可分的。首先,数学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活动要求将学生可以就近分组或混合编组,真正做到保证学生在活动中优势互补,从多种层面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其次,小组内要明确分工,引导合作交流。在活动前要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责任,在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小组长,每次侧重一个主题。最后,学生讨论后,把结论总结出来,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直观形象地把本组观点展示给学生。这样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8.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篇十八

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耿沭林

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是每个教师的最大心愿。这也是高效课堂的理念,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

1.把握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愿意受重视,被承认,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

例如,由“一只蚂蚁在筒外壁的A点,想吃到筒内壁的B点处残留的一点蜂蜜,怎样走路程最短?”从而引出几何体表面的最短线路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便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认真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2.创设人人求异,勇于创新的气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灵感和创造,往往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教学中,我们要十分珍惜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善于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二)确立目标,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很多时候的教学中,会出现“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于是我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活动猜想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这种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我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在对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教学时,我采用了山峰与山谷来对照。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相当于是山谷,就说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爬山:先下山坡,再上山坡。而a<0时,相当于是山峰,可看成先上山坡再下山坡。这样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也容易想象,自己很容易地撑握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由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实例比较,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容易理解的知识,学生也就容易掌握,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果。

2.、数学美感提高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材内容的美, 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美丽而神奇的黄金分割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事:人体中有着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

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再如: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古萨金字塔气势雄浑,经测量发现,它的正方形底边边长与塔高的比例近乎1.618:1的黄金分割比例。这种设计使塔看上去挺拔秀美,十分舒服。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大的冲激和美的享受。渗透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种,但数学美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应该多留心一下身旁的数学美。

(四)鼓励质疑,激活思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针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这条判定方法,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夹角”改为“角”,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五)适当内容适当时机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1.解题方法、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合作学习

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2.在课题学习和问题探索中组织合作学习

例如中点四边形的问题。

通过小组各成员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有时也会出现矩形、菱形、正方形。不难看出四边形不论是什么形状,它们的中点四边形是有共性的,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还出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形状无关,那么它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什么有关呢?通过研究,同学们发现:“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

由于小组的每一成员都能做一做,猜测自己图形的结论,而结论的推理又是大家一起进行,使每一同学既复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又明确中点四边形的边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来决定的,使课堂合作教学富有成效。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我注重把握好讲课时间。

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再分析内错角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公理,得出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配合与之相适应的练习,最后小结。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变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问题的解答过程、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三个部分作为变化的因素,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题设计时,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

(七)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目前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已广泛运用到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数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既具体形象,又直观易懂,还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再配上

那悦耳的音乐和美丽的动画,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在制作课件时应全面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用在该用的地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数学。

上一篇:孩子的评语下一篇:幼儿园结核病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