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法治 守护平安 演讲稿(10篇)
1.信仰法治 守护平安 演讲稿 篇一
党课讲稿:坚定法治信仰、树牢法治思维
同志们: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工作安排,今天我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与大家共同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艰辛不易与非凡成就。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基本标志,更是现代文明强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利于深化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解,有利于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坚定法治信仰,深刻把握百年来法治建设历史进程脉络
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与运用,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掌握法治建设发展规律和总结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是基本前提。
第一个时期是1921年至1949年,法治建设的开端期。本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零散到比较系统的过程,是党在局部执政的根据地进行的初步探索。当时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中央苏区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集中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的意愿,为后来建立革命政权和法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应抗日战争大势,《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产生,并提出边区政府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进一步巩固边区,发展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到坚持长期抗战、增进人民福利的目的,保障一切抗日人民(包括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治权利、财权及言论等自由权。”在解放战争时期,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是1948年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集中解决了民主革命最重要的土地问题,极大地激发了贫苦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党领导亿万农民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切身最大利益的满足让农民真心实意把共产党看做自己翻身求解放的引路人,并在党组织动员下,踊跃参加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根本的民心基础和物质基础。总的来看,以政策为主、以法律为辅,是当时党领导革命的一个特点。但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在处于被围剿、迫害的情况下,仍然通过法治来管理政权,这件事本身就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完全不同于旧式革命者的新型先进政党,对承担的艰巨历史使命有高度的自觉。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至1978年,法治建设的奠基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而又遭受挫折的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巩固的政权,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制建设选择了一条与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制彻底决裂、全新地构造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首先,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布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以临时宪法的形式奠定了新政权的宪制基础和框架。其次,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为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惩治贪污条例》,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最后者是公权力的约束。最后,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律制度,仅1949年到1957年,中央颁布的法律法规共有九百多部。但随着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发酵,匈牙利事件的冲击以及整风运动的变化,中共八大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被否定了,大踏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新中国又被拉回到了革命语境中,在不断革命论之下,群众运动全面取代了法制。在十年“文革”期间,司法机构受到严重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开过一次会议,没有制定过一部法律。
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至2014年,法治建设的发展期。这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日益深刻并形成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重要目标任务。至此,新时期法制建设走上快车道。1978年3月宪法恢复人民检察院,1978年5月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1979年9月决定设立司法部,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相继通过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新婚姻法在内的一批基本法律,涉及各个领域。其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使之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标志着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实现了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的根本转变;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第四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法治建设的完善期。本时期是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起点,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阶段。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第一次专门召开的研究法治工作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6个领域、30个方面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各方面提出190项重大举措,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具体部署,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阶段。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审议通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面实践和辉煌成就,顺应党心民心和时代要求,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树牢法治思维,全面客观总结百年来法治建设的实践探索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我们党经过100年摸索,从根本上找到的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有效路径。
第一,法治优于人治。人治与法治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两种对立的治国理念和制度。与人治条件下统治者个人意志至上及其多变性、随意性相反,法治则强调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以此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纵观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由于在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领导,加之革命胜利后没有及时发展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并使之制度化,个人崇拜开始滋长,人治取代法治。195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政治上的一系列错误,都与此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后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逐渐对发展不那么重视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训十分惨痛!”实践表明,一般性地承认法律重要还远远不够,只有时刻警惕以人治取代法治,牢固树立法治的至高权威,在法治基础上发挥人的作用,才能把依法治国方略贯彻下去。
第二,“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论断抓住了党和法关系的要害。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具体而言,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以党自居,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第三,法治与改革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南方谈话”、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等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彻底打破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制度的严重束缚,逐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体中国人民勤劳致富、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改革的红利就是制度的红利、就是法治的红利,改革和法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既是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鲜明特征,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兴国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今之中国,正处于改革与法治的共生期、共进期、黄金期,做好改革与法治有机结合这篇大文章,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必须始终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三、深化法治实践,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广阔前景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产物,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的成就奠定了法治的基石。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忠实信仰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真诚信仰,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柱。要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正确理解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二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坚固的路基、最鲜明的底色、最大的优势。只有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法治之力才能强化,法治之效才能彰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依法之治才能更好推进。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坚决同诋毁、攻击甚至妄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行为作斗争。
三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模范践行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道路的权威性在于践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按照全面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等部署,加快推动应急管理领域地方立法、依法行政、社会治理等工作任务向纵深推进,重点解决好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不高、煤矿及工贸等行业(领域)行政执法不规范、政务信息公开频次和服务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四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积极拓展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每成功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提高《__省安全生产条例》《__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等立法质量,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逗硬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原则,用好用活法律顾问,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雪亮工程如何守护平安 篇二
“雪亮工程”由当地政府与广电网络公司合作,通过技术,让村民通过村务服务监督平台,了解惠民政策、公开公示和共建工程动态。通过这套系统,村民们打开电视机便能看见村里几个重要路口的实时影像。如果村民发现安全隐患,便可立即通过平台与警务室进行视频通话,直接报警。
因此,在当地政府看来,“雪亮工程”在保障村民安全、传达村务通知等方面作用显著。
雪亮工程龙头代表英飞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干部和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演示,记者注意到,虽然相对于当前农村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这套系统对于他们而言有些繁琐,很多时候或许不如直接打个电话更有效率,但对于村务监督,对于乡村治安防控,事后破案留存依据,或震慑社会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很好的效果。
“这个机顶盒安装了一个程序,有多种功能,既可以看电视,也可以一键报警。”在四川省隆昌县金鹅街道光照村7组,村民颜屏一边做手工活,一边看电视。她放下手中活,将遥控器一揿,电视画面就显示出治安防控画面。“现在外出很放心,每天晚饭后去跳坝坝舞,门都不用关。”颜屏说。
金鹅街道地处县城老城区,是隆昌工业园所在地,既有城区也有农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人员结构,治安形势严峻,各种矛盾呈突发性、群体性、多发性发展,管理难度大。光照村就在城郊接合部,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治安防控能力薄弱。
“必须想办法创新治安防控机制”,金鹅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泽金介绍说,去年3月,街道决定在光照等10个村实施“雪亮工程”,构建起县级指挥中心——街道指挥中心——派出所平台——村级工作站——农户终端五级平台的响应机制。安装2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76个,实现重要路口24小时360度全景监控,实现一键报警、信息值守、禁区抓拍等9大功能。
据了解,通过信息化平台,“雪亮工程”可以下载安装到每家每户的电视和手机客户端等终端。通过终端,农户可以在家或者千里之外,看到实时监控画面,查看相关信息,同时利用电视遥控器或手机进行报警。
3.守护平安幸福童年内容征文 篇三
为深化全省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养成教育,提高全民文明交通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2016年4月13日上午,由青岛市文明办、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少工委、大众网、市北区政府、市北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青岛市“守护平安幸福童年”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敦化路小学隆重举行。
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副局长胡家兴、市文明办副主任于福山、市委高工委副书记李岷、团市委青岛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胡晓妍、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李心泉、市北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牟荟如、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青岛站站长周传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兵等出席启动仪式。参加活动的`还有市区教育局、市交警支队的领导,家长代表,以及平安志愿者、少年交警队和学生代表等。
4.平安中国之守护者感悟 篇四
《平安中国之守护者》的电影中草原上的警察——红原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在弹药稀少、人员受伤、物资匮乏、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在与偷盗牦牛的不法者进行过激烈的枪战的情况下,还坚持追赶,终于用勇气和胆量缉拿了罪犯,追回了失盗的牦牛群,保护了牧民的合法财产,打击了犯罪,主持了正义,体现了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根本。这些对我触动颇深。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热能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这是对政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明确指示。
5.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篇五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感谢市局提供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这里谈谈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最近,中央电视台刚刚播放了六集的专题片《法治中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今天我也蹭蹭热度,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法治”的话题——“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源于大学时期的同学之间的一次闲聊,聊天的内容是作为法学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首先求助什么,是求助法律,还是找熟人。答案令人沮丧,大家都认为会先找熟人。将近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答案呢?这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其实很直观地反映了我们对法治的信仰程度,也正是这道选择题,让我感受到法治信仰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
什么是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对于法律的一种尊崇、信服的态度,是自愿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依赖的姿态,是法律执行的社会心理基石。只有树立了法治信仰,人们才可能对法律忠诚,才会自觉地投入到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斗争中。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算是信仰法治呢?
有人曾经总结,一个信仰法治的人大致有五个方面的表 现:一是不论在什么时间、地点或者场合,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没有被迫之心;二是不论别人是否遵守法律,自己都能坚持遵守法律,没有攀比之心;三是不论遵守法律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都能坚持遵守法律,没有投机之心;四是当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怨悔之心;五是能够长期持续地信仰和遵守法律,没有放弃之心。如果一个人具有了上述五方面的表现,那么,不论他是否懂法,我们都得恭喜他,因为他已经成为信仰法治的“法治人”了。
在这里,我也想谈谈我对信仰法治的理解。
首先,信仰法治在于内化于心的规则意识。法治其实就是规则之治,信仰法治实际上就是对规则的信赖。只有当人们自发地承认和依赖规则,规则才能被遵守,讲规则、按规则办事才能成为现实,法治才有可能融入到每个人的社会活动,并成为一种信仰。关于规则意识有许多鲜活的例子,比如里约奥运会的女子接力赛,美国女子接力队因申诉成功被允许单独重赛,导致中国队被淘汰出局,其原因就在于美国代表团找到并利用了《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中有利于自己的条款。申诉结果出来后,中国队提出了抗议,列举了多条理由,咋一听都有道理,但遗憾的是没有援引任何规则支持自己的诉求。这一事件虽是个案,但恰恰反映了我们规则意识的欠缺,这种欠缺导致的结果是我们不知道依靠规则,不懂得运用规则,不会让规则为自己服务。近年来,职业举报搞得我们焦头烂额。但是反过来看,面对职业举报,我们从臵之不理、不知所措,到后来接到投诉举报能够依法审查有关诉求,按程序办理答复,再到现在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职业举报行为,实际上正是一个法治信仰的培养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点痛苦,有点狼狈,但可喜的是我们的法治信仰在一天天树立起来。
其次,信仰法治在于外化于行的遵法守法。信仰法治首先体现在人们的认知层面,也就是规则意识的养成。同时,信仰法治还需要从认知层面走向实践层面,只有将法治精神、法治规则实现在行为之中,才能真正体现法治的价值所在。作为一个公民,信仰法治可以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自觉守法中。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规则化的社会,人们每天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休息,时时刻刻都在和规则打交道,这里面可能有国家法律,有乡约民规,有工作制度,但不可回避的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婴儿到坟墓,都被纳入到密密麻麻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规则中。信仰法治,遵守规则实际上是现代社会替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作为一名公务员,信仰法治还可以体现在我们的认真履职中。当我们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实际上就是和国家签订了一份契约,国家应当按时足额向我们支付报酬,作为对价,我们应当认真履职,向国家提供足量优质的智力和劳力,这正是法治精神中最古老契约精 神。因此,认真履职不仅仅是规章制度的要求,更是信仰法治的一种体现。作为执法人员,信仰法治更可以体现在我们的依法执法中。执法人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执法人员对法律采取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一般公民对法律的看法。执法者执法犯法,必然导致人们对法律乃至整个法治体制的否定性评价。同时,作为执法者,还应当正确处理法治与正义的关系,在执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合理、不公正而法律又没有约束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谴责,可以呼吁立法的完善,但却不能超越法律去主持我们所认为的正义。因为我们不是快意恩仇的侠客,也不是正义的化身,我们行使的仅仅是法律授予的职权,超越法律去主持正义恰恰是对法治精神的最可怕破坏,其长期积淀下来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上访。
最后,信仰法治还在于灵活开拓的法治思维。信仰法治要求我们对法律的忠诚和服从,但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是,法治信仰还需要信仰主体具有自我反省和调整的精神。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在于很多相关因素紧紧纠缠在一起,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传统习惯与现代制度、政府与公众、经济与政治、稳定与发展,等等因素常常高度压缩到一个问题中,机械地遵从某一个法律条款往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信仰法治并不意味着对某个法律条文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求我们具备灵活开拓的法治思维。面对法律的求助者,我们要 帮助他们从法律制度中寻求支持和正义,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坚定他们对法治的信仰;面对法律的反抗者,我们要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严惩违法,捍卫法律的尊严;面对法律游戏的参加者,比如规避或滥用法律的,我们要容忍他们利用法律漏洞获得权利和利益,并用法治方式去填补漏洞。法律制度是永远不完善的,也是永远正在完善的,信仰法治并不是信仰某个法条,而在于用法治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法律价值去衡量关系,用法律手段去解决矛盾,这才是树立法治信仰的真正目标。
我是04年加入工商队伍,在我加入工商队伍的这几年,正是工商系统法治建设大发展的几年。从08年总局提出工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到10年正式提出法治工商建设,到现在法治工商建设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一步步见证依法行政的理念在逐步深入到每一位工商干部的心中,在不断践行到每一项日常工作中,信仰法治在渐渐成为大家的一种工作习惯。
6.《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观后感 篇六
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草原骑警旦热布为了追捕盗牛逃犯、追回被盗牛群,在仅剩一颗子弹的情况下,孤身与两名持枪歹徒对峙,最终依靠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成功降服歹徒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以此次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努力做一名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干警。
7.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观后感 篇七
该片由中央政法委组织拍摄,以真实人物为原型,以具体案例为线索,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大政法机关作为背景,分别讲述了“牦牛盗窃案”、“凶杀悬案”、“房屋腾退案”、“未成年司法矫正”、“隐蔽战线英雄的一生”五个真实故事,展现了政法队伍建设和守护平安中国的使命担当,不同侧面展现政法队伍忠诚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风采,生动展示了政法机关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正义的初心使命。
影片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是新时代政法干警履职担当的缩影,展现了政法队伍忠诚奉献、一心为民的坚定意志和不顾个人安危、守护中国平安的使命担当。观影后各位民警、辅警感触良多,被影片中的英雄模范事迹深深地感动,思想上得到洗礼、心灵上受到了启发。
通过此次观影活动,感觉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人民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法院干警的大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为人民服务好,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主动学英模,向英模看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将榜样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本职工作,以昂扬的斗志和精神风貌更好地履职尽责。
8.平安中国之守护者心得体会 篇八
《平安中国之守护者》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分别讲述了“牦牛盗案”、“凶杀悬案”、“房屋腾退案”、“未成年司法矫正”与“国安人的一生”五个真实故事。草原警察旦队为了搜寻被盗的牦牛,即使仅剩一颗子弹,也敢单枪匹马迎战荷枪实弹的盗牛贼;国安战士关山身负特殊使命背井离乡,与发妻几十年不得相见,海峡清浅终难平;执行法官于洋夺下抗法者的菜刀,却扛起他发病的儿子,法不容情但法外有情;司法所的陈昕矫正校园暴力施害者时,自己也是受害者的家属;检察院的彭检顶住网络舆论压力,坚持存疑不捕直至真凶落网。政法战线上每一个恪尽职守的瞬间虽然平凡,但都迸发着法治的光芒,用法律的温度温暖人心,用法律的刚度主持正义,用法律的深度维护国家安全,在草原荒野,在海峡滩头,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们默默为平安和法治中国履职尽责。
“社会上是有很多的不公平,但是你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剧中司法矫正的故事里的这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父亲因讨债入狱,母亲艰难地经营着小卖部,遭受校园暴力却也因欺凌别人而被判实行社区矫正的未成年犯在与其父对话时,后者说了这句话。我以为,这个“正确的方法”就是法律,暴力从来不是正确的选择,但却是弱势群体最无奈的选择,法律要成为他们对抗不公时的有力武器,就必须由我们这群法治守护者为法治保驾护航,只有法律有了权威有了刚性,人们才会选择和相信法律,只有选择法律才能避免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公平和正义才有存在的空间。我们不一定能成为立法者,将法治精神镌刻的在法典之中,但我们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社会对法治的信任,增强法律的刚度和力度,织就法治之网上的每一个绳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的阳光”就是法院人对平安中国建设所作的贡献,每一缕阳光的背后是无数法院人默默无闻的付出,我们的点滴努力都在为社会的诚信秩序、契约精神添砖加瓦、培土施肥。即使许多工作微不足道,但只要是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为了公平正义,我们义无反顾。
9.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观后感 篇九
警察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特警战士为守护草原的安全、为守护牧民的牲畜财产,不畏艰难,千里追凶,秉承着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精神,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用勇气和胆量缉拿了罪犯,追回了牧民的身家财产。
检察官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他们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作风,为真正查清案件,他们一遍遍梳理分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维护正义,排除负面舆论影响,充分利用引导侦查等检察监督手段,将真凶抓获归案,还无辜者清白。
法官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工作千辛万苦,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案件当事人,斗智斗勇,用真情和智慧将一个个矛盾化解掉,使每一个案件都能案结事了,让人民群众满意。
司法人员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他们虽不在一线,但仍发挥着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他们严格履职的一面,也体现他们柔性执法的一面,不仅救事,而且救人。
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的国家安全人员,他们深入敌后,为大家舍小家,用一生去守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用生命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信念,什么是真正的守护。
10.信仰法治 守护平安 演讲稿 篇十
最近,有些学校经常发生踩踏事件:当时,一名女生下楼梯时一不小心滑倒了,后面的人群潮水般地涌来,一层叠一层的压了上去,导致好几名学生死亡了,还有些学生受伤。嗨!这几朵生命之花就这样瞬间凋零了,多么可惜呀!
校园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避免发生危险的事故,所以,安全措施应做在没有发生事故之前,而不是亡羊补牢。
遇到这些伤亡的事故,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小心而造成的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客观因素。是不是因为楼梯台阶不防滑,台阶宽度过窄,高度过徒,楼梯间的灯光不够明亮,NO,都不是,这必须得通过每一个细节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