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与取名

2024-09-26

诗经楚辞与取名(精选8篇)

1.诗经楚辞与取名 篇一

01-┃翰芝┃-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02-┃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03-┃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04-┃孔阳┃-十分鲜明耀眼。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05-┃杜若┃-若,形容快捷迅速,像飞一样。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木兰辞]关山杜若飞

06-┃初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07-┃星驰┃-形容速度很快。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08-┃于蓝┃-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09-┃婉兮┃-形容女子美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10-┃雯烨┃-烨:火盛,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小雅·十日之交]烨烨震电

11-┃煦涵┃-意为滋润养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12-┃润轩┃-指轩辕星官。古代以其中一颗大星为女主的象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

13-┃星阑┃-指夜将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14-┃婉仪┃-美好的仪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15-┃文雅┃-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取自[大戴礼记·保傅]答远方诸侯,不知文雅之辞

16-┃兰馨┃-香气喷溢。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兰熏麝越,自成馨逸

17-┃暮云┃-升起。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18-┃露文┃-呈现文采。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唐李白[明堂赋]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

19-┃扬而┃-翻腾上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曹丕[济川赋]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20-┃逸珠┃-指才气奔放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21-┃静顺┃-温顺娴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三女]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

22-┃美妙┃-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23-┃逸然┃-美好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24-┃柔婉┃-温顺柔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主见其婉柔,不忍诛

25-┃文惟┃-文章;文辞。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着[酒德颂]一篇

26-┃文芳┃-文章的波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何景明[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27-┃婉悦┃-恭顺和悦。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怡养堂记]爱而肃恭之礼存焉,敬而婉悦之意备焉,斯可以为善养矣

28-┃简恬┃-恬淡简易。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陈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29-┃文丽┃-华丽。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韩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30-┃恬静┃-安然,泰然。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王述传]性沉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

31-┃适恬┃-安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与康公操都官书]贤者处之,想恬适也

32-┃文懿┃-华美的文章。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

33-┃素雅┃-沉静文雅。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34-┃慧婉┃-柔美聪慧。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

35-┃水南┃-形容高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6-┃欣谦┃-喜悦。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诚

37-┃文雯┃-形容既文雅又朴实。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文质彬彬

38-┃言心┃-为文之用心。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39-┃文画┃-用彩画雕饰栏杆和门窗的走廊。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曹植<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李善注:文,画饰也;轩,殿槛也

2.孩子取名攻略-女诗经男楚辞 篇二

古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

【用古代诗文中的典故起名】

中国诗文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加上名人名家极多,名句名诗更不可胜数,这就为我们取名用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以古代诗文中的典故取名的例子很多。如:

1. 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2.紫言——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转了个音。

3.宛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4.妍姿——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5.弦思——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南絮——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7.语晖——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放花无语对斜晖。

8.芳菲——陈亮《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末赏,都付与莺和燕。

9.嫣然、香飞——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10. 香凝——吴文英《风人松》,香有当时纤手相凝。

11. 丹青、汉青、志丹、留丹——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 虚竹、竹心——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虚即我师。

13.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14.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5. 荷风、荷香——孟浩然《夏日南享杯辛夫》“荷风送香气”。

16. 双燕、燕南——欧阳修《采桑子》“双燕归来细雨中”。

17. 雨娟——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18. 香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19. 如梦、梦如——苏轼《也郊寻春》“享如春梦了无痕”。

20. 梅妆——欧阳修《蝶恋花》“呵手试梅妆”。

21. 月人——欧阳修《蝶恋花》“平林新月人归后”。

22. 兰舟、晓风——柳永《雨霖铃》“兰舟催发”、“晓风残月”。

23. 月桐——苏轼《十算子》“缺月桂疏桐”。

24. 鸿飞——苏轼《十算子》“鸿飞何复计东西”。

25. 悠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6. 琼羽——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名人取名】

1.徐竹心——“竹心”出自郑板桥诗句。“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2.刘青山——“青山”出自“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唐王昌龄诗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4. 莫砺锋——“砺锋”出自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何满子,引用宋词同名词牌。

5. 舒广袖——河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语出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

6. 马威——语出“下马威”,清代李渔《蜃中楼?杭姻》:“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7. 萧春晖——“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报得三春晖”。

8. 傅楚——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日;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白了。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9. 马千里,又名马良骥——四川书法家,语出唐韩愈《杂说?马说》:“古之有千里马”。

10. 程千帆——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取自温庭筠词“过尽千帆皆不是”和刘禹锡诗“沈舟侧畔千帆过”,含有在求学、治学上不断质疑,不断超越这两层意思。

11. 倪海曙——文字改革专家,其名出于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海曙”描写旭日升临大海,曙光映照云霞,很有气魄。

12. 何满子——文史专家,其名为古代舞曲名。唐人白居易有《何满子》诗;唐人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更为著名。“何满子”之名充溢着悲剧色彩。

13. 朱自清——作家,原名“朱自华”,出自苏东坡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经楚辞论语等起名参考】

【诗经】

自古至今,父母们在给女宝宝起名时,特别钟爱于从《诗经》中起名。这是因为一般女孩子名字,以清新、活泼、可爱为佳。而《诗经》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柔美的风格,用这些句子为女宝宝起名,就能使名字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显得清新、文雅,同时也能为女宝宝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

1. 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

2. 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3. 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4. 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5. 思远——《诗经?国风?鄘风?载驰》:“视尔不藏,我思不远”。

6. 婉如——《诗经?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样”。

7. 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8. 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卉字属木。

9. 济桓——《诗经?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10. 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 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

另如:长庚、思成、邦宪、维汉、其琛、闻天、梦熊、烈文、自牧、洵美、高冈、琼瑶、锡爵、令仪、令德、万年、大任、淑君、白华、公刘、则虞、常棣、柔嘉、凯风、小宛、华棠、斯年、宜之、作人、绥之、维群、纯德、仁美、秉均、其陈、启明、龟蒙、维高、其馨、徽音、友声、绳武、翘楚、辑熙、白驹、鹤鸣等名字也都出于《诗经》。

【名人取名】

1. 著名建筑学家、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音,这对志同道合之夫妇的名字都取之于《诗经》。思成,见《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徽音,见《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也。

2. 词学专家唐圭璋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卷阿》“颙颙邛邛,如圭如璋”;“圭璋”是珍贵的玉器,比喻人品高尚,为世所重。

3. 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周翰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周翰”意为:“周朝首都的垣墙”;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

4. 哲学家邢贲思之名源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之思”;“贲思”意为:“疾驰而来。”

5. 美学家蒋孔阳之名源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孔阳”意为:“十分鲜明耀眼。”

6. 文艺理论家郑朝宗之名源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朝宗”意为:“百川归海。”

7.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而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

【楚辞】

1. 思博——屈原《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

2. 清翔——屈原《楚辞?九歌》:“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3. 艾荪——屈原《楚辞?九歌》:“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荪字属木。

4. 望舒、纤阿——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

另外,源于《楚辞》的名字还有:保真、琳琅、曼远、扬灵、佩琼、灵均、秋兰、佩兰、木兰、蕙芷、灵修、成言、兰畹、芳芷、芳菲、修常、维圣、维哲、中正、修远、琼枝、荣华、兰芳、翼翔、九韶、辛夷、自慎、保璐、怀德、自珍、德辉等。

【名人取名】

1. 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其名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含有“光明的前驱”或“迎取光明”之寓义。

2. 文学研究专家、作家朱自清,考上北大后为自己改名为“自清”,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意为:保持自身的廉正清白。

3. 原《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沈兹九,其名出自《离骚》“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兹九”含有“培育人才”之寓意。

4. 戏剧教育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于上沅,其名出自《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含有“溯流而上,追求真理”之寓义。

5.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苟余情其信芳”;意为:情志真正芳洁。

【论语&诸子百家】

1. 学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

2. 如斯——《论语》“逝者如斯夫”。

3. 从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浩然、养浩——《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5. 若云——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

6. 高博——苟子《劝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名人取名】

1.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朝闻”出自《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2. 孑撑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4. 李彭年——唐代人,“彭年”出自《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彭祖的事迹。

5. 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

6. 纪鹏飞——“鹏飞”引用《庄子?逍遥游》:“大鹏展翅飞万里”句。

7. 陈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8. 于省吾——“省吾”出自《苟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周易】

1. 健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

2. 天泽——《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周易?上经》)。

【名人取名】

1. 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其名、字出于《易经》:“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2. 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幼名张泰来,泰来是他外祖父据《易经》中“否极泰来”之意取的名。后来他取谐音表明宏大的抱负,愿把自己化做巨雷,冲破旧罗网。

【其他】

1.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阙,成一家之言”。

2.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3. 蒋经国——“经国”出自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这盛大事”。

4. 周三余——“三余”指的是三国魏董遇谓冬、夜、阴雨正是人们可利用来读书的余暇时间。语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思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

5. 盈克——《左传》“彼竭我盈,故克之”。

6. 民川——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 知之——《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8. 至诚、天诚——《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9. 国祥——《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福祥”。

10. 诚明、明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读,谓之敖”。

11. 自成、道城——《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12. 博文——“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礼”。

13. 张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 思明、思聪、思文——“君子有几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 玉润——“玉在山而草水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6. 见光、见明——“天见甚明,地见其充,君子贵其金也”。

17. 昆玉——李斯《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18. 逸群——《三国志》“犹未及髡之绝伦逸群也”。

【诗词起名注意事项】

易写易读

即使从诗词中选,也不要挑那种生僻的字词。生僻字不好记,别人不认识,或者字典、电脑里都没有,以后就很麻烦。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率,都希望给宝宝取一个独特的名字,但是这“独特”也被特意地演化为“繁复”,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你的名字,难免会引起一些笑话。这样的结果是不仅给别人带来麻烦,还给孩子增添了一份苦恼。其实,用最简单的字组合成最有意义的名字,才是最难的,用些生僻字不算本事,像毛泽东、刘少奇这样的名字都是很常见的字组成的。

读音洪亮

有些名字很好看,但读起来是在拗口,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唤的`,所以尽量别挑变扭的词。还要注意方言中的读法。

新颖别致

本来不想提这个的,因为用诗词取名已经很新颖别致了,但以前看到有人居然推荐明月这个名字,容许小编小小的汗颜一下吧……

避免多音字

被别人叫错名字的感觉不好受。一生中要被很多人问自己名字到底怎么读。

【成语起名注意事项】

1.选择意义美好,又容易联想的好成语。如果用于起名的成语意义不佳,就会容易让人对起出来的名字产生不好的印象或联想。比如,可以选择成语“壮志凌云”或“直冲云霄”,来为自己的宝宝取名为“凌云”或“冲霄”,就能让人一下子联想到这两个成语,从而产生一种志向远大、前途广阔的意境。

2. 选择的成语意义明确,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不会因为成语的歧义而让人对起出来的名字产生各种误解。比如,成语“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或思想奔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如果取名“行空”,则可能会让人产生困惑和误解。

3. 选择的成语要通俗易懂,能够让人理解其意。这样起出来的名字才会让人容易联想出是出自哪个成语。比如,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平步青云”取名“青云”,要比选择成语“长材茂学”取名“学茂”,更能够让人理解名字的来源成语及其含义。

4. 从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字,并使用最合理的命名方式进行起名字,这样起出来的名字才会给人与众不同的美学享受。比如,从成语“饮水思源”中取名“思源”,远远要比取名“思水”更能带给人文雅优美的感觉。

5. 尽可能选择能够跟姓氏结合得最好的成语进行起名。比如,姓“余”的小孩,可以选择使用成语“如鱼得水”取名为“余得水”。因为“余”同“鱼”同音,取名“余得水”,显得有趣且生动活泼。

3.《诗经》与《楚辞》 篇三

一、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 国风 和代表《楚辞》的 离骚 并称为“风”“骚”。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发起进行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运动,提倡“惟歌生民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3.《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 305 篇诗歌。

4.“思无邪”是 孔子 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5.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 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 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 韩婴。毛诗是鲁人 毛亨 和赵人 毛苌 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 齐诗、鲁诗、韩诗。

6.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 70卷《毛诗正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7.关于《诗经》分类的“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六诗就是 风、雅、颂、赋、比、兴。(《周礼》中称之为“六义”)

8.“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出的,他以 《关雎》 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 为颂之始。

9.“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这里的“二南”指的是《诗经·国风》中的 《周南》、《召南》,这种说法认为二南应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从而把《诗经》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10.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 风、雅、颂 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 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11.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凤、桧风,曹风、豳(bin)风,二雅,即 大雅 和 小雅,三颂即 周颂、鲁颂 和 商颂。

12.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指出风、雅、颂三者中 风 是里巷歌谣之作,而

雅、颂 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13.《毛诗序》把风、雅、颂三者中的 风 看作教化和讽谏的政治工具,以为其中句句关涉美刺讽喻,甚至把其中著名的恋歌《周南·关雎》解释为“后妃之德”。

14.“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15.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6.《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的历史,这一时期是周代统治阶级开国的时期。

17.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 一首叙述了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周民族始祖的形象。

18.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一篇中。

19.《诗经·大雅》《

生民

》一篇记载了姜嫄“履帝武敏”而受孕及生子之后三弃三收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周人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

20.周民族史诗《公刘》一首每章都以“笃公刘” 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21.《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 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22.“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为床下”,这是《诗经》《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和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气息。

23.《诗经·小雅》中的《鹿鸣》 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24.《诗经·小雅》中的著名燕飨诗《宾之初筵》 中的“既曰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群骄奢淫逸、丑态百出的醉鬼形象。

25.《诗经·小雅》中的《六月》一首,叙写了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北伐猃狁,最终获胜的事迹,诗中充满了主体民族的自豪感。

26.《诗经·大雅》中的《江汉》一首记载了召公虎奉宣王命平定淮夷,开拓南疆的功绩。

2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采薇》 一首中的句子,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28.《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29.“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30.“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是《诗经·唐风》《鸨羽》中的句子,这首诗表现了服役者对造成农田荒芜、父母生活没有保障的繁重徭役的怨恨。

31.《诗经·大雅·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篇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 的赫赫功绩,塑造了一个德行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的形象。

32.我们常用的成语“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中的《板》一首,这首诗相传是老臣凡伯为了劝诫周厉王而作的。成语“耳提面命”则出自《诗经·大雅》《桑柔》一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一语。

33.《十月之交》是《小雅》中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讽刺批判诗,诗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认为日食、月食的出现是昏君佞臣的倒行逆施引起的。34.《郑风》中的《溱洧》 一诗描写了上巳节时,男女相约游春的欢快场景,其中“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写男女互相赠答,情意深长。

3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诗经·王风》《 采葛 》 中的句子,表达了男女之间缠绵深挚的相思之情。

3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 蒹葭 》 中的句子,诗中表达了因意 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

3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周南》《 关雎 》一篇。

38.《诗经·卫风》《 硕人》 一篇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39.《周南·桃夭》首章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赞美了新嫁娘容貌美丽,并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4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卫风》《 氓 》一诗中的句子,这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41.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 《 载驰 》,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42.周代人在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这句话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一篇中舜与夔的对话里。

43.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 》 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44.《 越人歌 》 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是屈原《 湘夫人》一诗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所本。

45.诗人屈原在长诗《 离骚 》中用“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46.屈原的长诗《 天问 》 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史诗,诗通过对宇宙万物以及夏、商、周兴亡的历史和楚国现状的探问,表现了诗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

4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 《 离骚 》 一诗中的名句。48.屈原的短篇抒情诗集《九章》包括 9 篇作品,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49.《惜往日》 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50.《橘颂》 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5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的《哀郢》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52.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 涉江》 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53.屈原的抒情组诗《九歌》共分为11 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 和《礼魂》。54.屈原《九歌》《 国殇 》中“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礼赞了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55.“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 东君 》一诗中的句子,包含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56.《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描写离别的悲哀,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57.古人赞誉《九歌·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是写景的妙 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是写情的妙句,两者互相生发,形成一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58.“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是《 山鬼 》一诗中对山中女神的描写,这种描写充满了山林的气息。

二、名词解释

风骚

风骚传统(诗骚传统)

献诗说

采诗说

孔子删诗说

四家诗

今文三家(三家诗)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六诗说

六义说

四始说

二南

四诗说(二南独立说)

风、雅、颂

周民族史诗

农事诗

农业祭祀诗

农业生活诗

《七月》

燕飨诗

政治美刺诗

讽喻怨刺诗

讽喻诗人

叠咏体

风雅

比兴

《楚辞》

楚辞体

《天问》

《九章》

《九歌

六笙诗:指毛诗所传《诗经·小雅》中“有目无辞”的六个篇目,分别是《南陔(gai)》、《白华》、《华黍》、《由庚》、《紫丘》、《由仪》。根据《仪礼·乡礼酒礼》的记载,这六篇诗歌是用笙伴奏的乐歌,因而称为“六笙诗”。

四家诗:这是汉代研究《诗经》的四个学派,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毛诗,齐诗传自辕固,鲁诗传自申培,韩诗传自韩婴,毛诗传自毛亨和毛苌。四家说诗各有特点,但在曲解诗意、借诗说教方面则是一样的。齐、鲁、韩三家因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因而成为今文三家,被朝廷立于官学,后来相继散佚。

赋比兴:这是《诗经》创作的三种艺术技巧,后人解说其含义多有分歧,一般认同南宋朱熹的阐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事以引起所咏之词”。

风雅颂:风雅颂是音乐分类。风,本义乐调,所谓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雅,即正,指朝廷正乐;颂,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

采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说法,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否则在交通不便、语言 各异、地域广阔的民间,诗歌难以汇集朝廷。进行采诗的当是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乐官,他们按时到各地收集民歌,统一上交给朝廷。

提示:对名词解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1、介绍名词的由来;

2、简要全面地介绍名词的内容;

3、介绍与该名词有关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论析题

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风骚”指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所谓的“风”诗传统,是现实主义的精神的世代相传,“骚”诗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2)《国风》民歌的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乐府民歌、建安风骨、北朝民歌、杜甫的“诗史”、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宋代王禹偁、金代元好问的诗歌、关汉卿的杂剧、曹雪芹的《红楼梦》。(3)“骚”诗的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于后世的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以至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2、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手法是献诗说、采诗说。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者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的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国风》以及《小雅》中的许多诗就是这样汇集在一起的。

《诗经》采编的目的是多重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劝谏君王、补察时政;作为贵族子弟的伦理教科书。其娱乐目的包括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满族耳目之娱;作为音乐教程。

3、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载了周人从产生、发展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如周民族始祖后稷的出生、周人从邰至豳、从豳至周原的迁徙、文王讨伐崇密的战争、武王灭商的经过,在周民族史诗中都有记载。二是再现了当时周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的情况。如姜嫄生子的传说表现了当时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还很低,后稷发明农业的传说,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的情况。

4、试结合作品,论述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表现为:(1)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公刘》一首叙述公刘率领族人迁居豳地的历史,诗歌每章都用“笃公刘”起首,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赞美和爱戴。(2)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周民族史诗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中有的用相同词语领起一章,形成章节之间的排笔,增强了层次感,又使深层内容紧密相连。(3)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史诗的形象性,如《生民》用一系列的排笔描写后稷种植庄稼,《绵》中用瓜瓞自小变大比喻周民族的由弱变强。(4)擅长使用叠音词来摹声摹态,不仅生动传神,还增加了诗的节奏感。如《生民》中“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5、如何理解《诗经》中的农业祭祀诗的价值?试举例说明。

《诗经》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如《小雅·楚茨》、《信南山》等。其价值表现在(1)记录了周人为祈求丰收进行的宗教活动及其相关风俗礼制,如《楚茨》对祭祀场面的描写;(2)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5 规模等情况,如《载殳》中描述的耦耕方式及田间劳作情况;(3)表明了统治集团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提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6、关于《豳风·七月》,《诗序》认为是周公在陈王业,建国后的学者多以为是被剥削的农奴在倾诉自己的痛苦悲哀,试结合作品和有关典籍,阐述一下你自己对《豳风·七月》的理解。

《豳风·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从内容看,诗中以描写一年十二月的物候、农活和农奴终年的劳苦为主,所以诗的主体应该是出于熟悉农业生产的农奴之手。但其中还描写了领主们喜气洋洋的宴饮场面,这应该是乐官代领主而言。从用途来看,《七月》是可以用于迎节、祈年、祭腊的乐歌,语调也雍容和缓,应该是经过了乐官的加工。因此它可能是周朝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形成的一首代言体诗,代农奴和领主两者立言,既保留了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生活的原貌,思想艺术上又具有某些乐官加工润饰的痕迹。

7、试以《豳风·七月》为例,论述《诗经》中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意义及其文学价值。

《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价值表现在:(1)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阶级差异,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朝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和农奴的不幸悲哀;(2)多方面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其文学价值表现在:(1)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如以物候描写形象地表现季节的更替;(2)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断,造成含蓄隽永的韵味,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暗示着行将出嫁的女子对父母家人的依依不舍。

8、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例,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燕飨诗反映古代燕礼、飨礼等礼仪活动的诗,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宴饮的盛况以及宾主之间的互相赞美称誉。其政治价值表现为联络情谊、巩固统治;其历史价值表现为记载了古代燕飨之礼的程序仪式,为研究周代礼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其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为:(1)真实再现燕飨活动的场面和融洽热烈的气氛,形成一种和谐欢快的总体风格;(2)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活动中的贵族形象。

9、试析《诗经》战争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及其思想价值。《诗经》战争诗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包括:(1)主体民族的自豪感,如《小雅·六月》等;(2)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如《秦风·无衣》;(3)怨恨战争、思念家乡的心情,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

其思想价值表现为:反映了周代战争的历史和周人对战争的态度,表现了周人爱国爱家、明辨善恶的可贵品格。

10、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徭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经》徭役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如《鸨羽》中对父母无人奉养的忧心,《君子于役》中对在远方服役的丈夫的牵念;(2)对个人劳苦和命运不公的感叹,如《小雅·何草不黄》中“独为匪民”的怨愤。

《诗经》徭役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如《鸨羽》中以呼天式的抒情倾诉自己的痛苦;《君子于役》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描绘最典型的黄昏之时农村生活的画面,将女主人公忧伤怅惘的思念之情放在宁静温馨的背景之中,更突出了徭役带给人们的痛苦;《何草不黄》用萎黄干枯的野草起兴,暗示了征夫役卒在繁重的劳役驱使下,也如野草般疲敝憔悴。

11、《诗经》中的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讽喻规谏诗的作者大多是贵族中地位较高的人物,其主要内容是对统治者的谆谆劝告儆诫,如《板》《桑柔》,其感情基调表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圮的命运的忧心如焚,即忧国忧民 6 的忧患意识,;怨刺批判诗的作者大多是等级制度中的受压迫者或失意者,其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直言不讳的大胆批判,如《十月之交》,其感情基调表现为抒愤述伤,即感慨个人际遇的忧生之情。

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的关注,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诗经》的讽喻精神。

12、创作《诗经》讽喻怨刺, 诗的讽喻诗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这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讽喻诗人都是周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其精神品格包括两个方面:(1)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它他们与周王朝休戚相关的命运决定的。(2)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表现为对“礼”的笃信并恪守“德”的规范,用此自律并以之律他。

讽喻诗人的这种精神品格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对后世诗人及其作品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如屈原的至死不悔的爱国之情,他忧愤深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唐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他的“三吏”、“三别”等“诗史”作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等,都是对《诗经》讽喻精神和讽喻诗人的精神品格的继承发扬。

13、《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主要包括(1)男女的相恋相思,如《郑风·叔于田》写女子对男子的悦慕,《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写男女的欢会,《子衿》、《采葛》写刻骨铭心的相思,《蒹葭》写求而不得的惆怅,《鄘风·柏舟》写对恋爱婚姻自由的大胆争取。(2)对结婚场景的描绘、对新婚的祝贺,如《硕人》对贵族女子出嫁时盛大的场面的描写、《桃夭》对新嫁娘的赞美。(3)对不幸婚姻的悲叹,如《氓》中的弃妇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诉说。

14、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婚恋诗的思想艺术成就。

《诗经》婚恋诗的思想性表现在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是真诚的、高尚的、纯洁的,如《关雎》中对爱情的积极健康的追求,《出其东门》中对爱情的忠贞,《子衿》中对爱人的真诚思念等。

《诗经》艺术成就表现为:(1)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它真实地再现着周代社会男女之间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抒发着他们真实的哀乐情感;(2)特点鲜明的形象塑造,诗人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在抒情诗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少男少女形象。(3)深含意蕴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或用来衬托感受,或用来寄托情意,如《蒹葭》中以凄清的秋景衬托怅惘的心情,《桃夭》以烂漫的桃花暗示婚礼的热烈气氛和新嫁娘艳丽的容貌。(4)生动活泼的语言,如溱洧》中男女的对答、《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抱怨等。

16、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它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古的文化精神?

《诗经》的诗篇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自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如创业开国的英雄祖先、辛苦劳作的农人、风尘仆仆的征夫役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婚恋等,都以诗的形式形象化展现出来。

《诗经》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上古的文化精神:(1)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如史诗中对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英雄祖先的赞美,农事诗中对农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祭祀的描写,徭役诗中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役的怨恨。(2)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如燕飨诗中表现的父兄君臣朋友之间的血肉亲情,祭祖诗中对英雄祖先的尊奉等。(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平凡人的世俗生活和情感是《诗经》诗篇的最主要内容,如他们农事、燕飨、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4)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这表现在a《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周人把诗的创作看作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b《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周人以个体的抒情来表现了周民族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17、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诗经》作品的创作与原始歌谣相比,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1)功利主义的自觉创作,周人开始自觉地有目的的创作诗歌;(2)个体诗人的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3)艺术水平的提高,周人开始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18、简叙《诗经》抒情诗创作取得的成就。

《诗经》标志着中国抒情诗艺术逐渐发展成熟,其艺术成就表现在:(1)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其人物塑造的手法有a通过事件的简要叙述或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描述来塑造人物;b通过简单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c通过朴实无华的抒情议论塑造人物。(2)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境界的创始,《诗经》中不仅运用了许多带有文化原型意义意象构成起兴诗句,还使这些意象和人物情感相融合,来创造艺术意境。(3)高超的艺术技巧,包括赋比兴的手法、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多种抒情方式的运用。

19、怎样理解《诗经》创作与周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诗经》创作和周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1)《诗经》的物象择取受周文化精神的影响,如人物服饰打扮的描写中经常出现的“狐裘”以及各种各样的玉指制饰物,在周代文化里是人物身份地位和道德品质的象征。(2)《诗经》作品的内在结构受周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影响,如以外在仪容的描写来人物形象塑造、以思想怀归之情来反映战争徭役。这来两者对后世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诗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例如《诗经》中很少使用抽象的“马”这个词,却运用了三十多个具有描述作用的特殊名词来写马。第二,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双声如参差、踟躇,叠韵如辗转、窈窕、玄黄等,这些词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第三,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第四,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1、怎样全面认识《诗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体现在:(1)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抒情诗的传统、群众艺术的传统、现实主义的传统;(2)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这一原则就是“风雅”和“比兴”;(3)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诗经》的四言形式是后世其他诗歌体裁发生之源,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

22、试述你对楚辞来源的看法。

楚辞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它的来源包括(1)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如《离骚》中一次向重华陈词、二次向神巫问卜、三次升天遨游,都受了宗教巫事活动有密切关系。(2)楚地的乐曲和民歌,如《哀郢》等篇的“乱”、《抽思》的“少歌”等都是乐曲体制的名称。楚辞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说明楚辞的形成与楚地民歌密切相关。另外,战国时期的散文高潮对楚辞的形成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楚辞体具有那些诗体特征?试举例分析。

楚辞体的诗体特征表现为(1)宏伟繁复的体制,如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比起《诗经》中的作品,篇章体制要长大得多,其中《离骚》、《涉江》、《哀郢》等篇篇末有乱,《抽思》中还有“少歌”、“倡”等。(2)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后者,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楚辞体中的“兮”不仅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起着句读、8 调节节奏、代替某些虚词的语法作用,这是屈原的独处,是楚辞体独有的。

24、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对楚辞的产生与“时与地”的关系的阐述? 鲁迅先生认为楚辞的形式文采之所以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原因有二,即“时”与“地”,也就是产生的时代和产生的地域。从产生地域是上看,楚辞体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它的形式文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的影响,楚地的原始神话、巫觋工祝的宗教巫术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都对楚辞体的形式文采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从产生时代来说,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战国纵横家铺陈辞采的言辞和记载这些辞令的“繁辞华句”的散文,对楚辞体的形式文采的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25、诗人屈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情势是怎样的?当时楚国的情况如何?

屈原生活的时代的社会情势有两个特点:一是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空前激烈,重新统一的局面行将出现,二是变法运动在当时各主要诸侯国相递进行。

当时的楚国正处于这一时代的洪流之中,秦国和楚国是当时左右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因此秦、楚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而楚国的旧贵族势力把持着政权,他们毫无政治远见,只知道苟安享乐,楚王朝日趋衰败,在与秦国的对抗中节节败退。

26、简叙屈原的生平。屈原生平的大事有:(1)早年以贵族身份担任三闾大夫;(2)受楚怀王拔擢担任左徒,力图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3)蒙冤被疏,创作震烁古今的长诗《离骚》;(4)遭谗言陷害,被流放江南;(5)郢都沦陷后,自沉于汨罗江。(6)其流传的作品《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27、长诗《离骚》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感情是怎样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离骚》抒发了诗人的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这是长诗《离骚》的主旋律。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第二部分从女媭的责难到篇末,主要写诗人遭谗被疏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的最后抉择。

28、《离骚》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离骚》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1)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而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2)由于诗人自觉承担悲剧命运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壮美;(3)由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形成的奇丽美,表现为三个艺术世界,即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29、屈原在《离骚》中是怎样吸取和运用神话的?诗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在《离骚》中,屈原为了抒写自己的心情,从古代流传的大量神话传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自由想象,把原有的神话结撰成新的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魅力画面,并使它服从于一个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

诗中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理想至死不悔的追求和诗人为改变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命运而做的不懈努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他始终不渝的爱国忠君之情。

30、《离骚》一诗中对往古世界的回顾有怎样的含义?

屈原借对往古三后尧舜的清明政治和桀纣昏庸失国的历史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了榜样,并警告楚国君臣,要以桀纣为戒,否则必将重蹈他们的覆辙。诗人还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君臣遇合的佳话的回顾,表达了对君臣知遇的渴望,并以此来鼓舞自己在困境中奋进不止,探索不停。

31、《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 兴有何不同,有身什么新的发展?

《离骚》中缤纷的香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品德的具象化,诗人正是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衣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

32、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天问》一诗的前半部分是对宏观的宇宙自然的发问,分为四个层次:(1)关于宇宙本源问题,(2)关于天体、天象问题,(3)关于鲧禹治水问题,(4)关于大地、四方灵异问题。后半部分是对人世间历代兴亡的发问,也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夏、商、周的历史和楚国的现状。

诗人借对宇宙自然和人间兴亡的思索,表现了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和企图力挽狂澜的爱国热忱,这正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在。

33、《天问》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天问》的艺术特色表现在:(1)通篇问句的独特的整体结构模式;(2)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热烈的情感相结合;(3)灵活多变的问句形式。

34、试结合作品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九歌》的艺术成就表现在(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的塑造;诗中各类神的生活环境、容貌体态,都与其自然物的特点相合;诗人同时又赋予了它们人的特征、人的性格。(2)情景交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合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3)情味悠深的语言,它往往十分单纯自然,但又非常优美、极富含蕴。

35.比、兴在诗篇中有何作用?二者有何区别? 比就是比喻,它在诗篇中的作用是描绘形象鲜明生动,能够将抽象的事理阐述得十分深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用于起兴的物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烘托气氛、激发联想、象征隐喻、起韵无义。

差别:

一、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意与选取的物象之间,两者相互影响的先后次序不同:比是触物心感,兴是情意寓物

4.楚辞取名 篇四

因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故普遍认为楚辞适合取男名。其实在古代,名字的性别色彩较淡,譬如陈琳、糜芳皆为男子名,伏寿、曹节却是女子名。通观《楚辞》,行文相当之瑰丽,《诗经》是现实主义之源,而《楚辞》是浪漫主义之宗,这其中诸多的美词,不乏适合女孩取的名字。此次着手整理的,则是偏男性和中性化的名字(特别好的女孩名也会列出)。同样的,那就是因为过于古典而不可避免的“老土”了。

一、《离骚》

1、正则、灵均。《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2、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

3、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4、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5、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6、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7、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美玉。

8、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二、《九歌》

1、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2、玉锵、G鸣。《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G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G(音求):美玉。

3、安歌。《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4、浩倡。《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5、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6、齐光。《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住弊值母芯跄亍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执》里的皇后名字……

8、扬灵。《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z,扬帆前进。

9、飞龙。《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10、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

11、既明。《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A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2、Q飞。《九歌・东君》:“Q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Q(音宣)飞:飞翔。

13、诚勇。《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诚勇:内心勇敢。《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三、《九章》

1、宝璐。《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宝璐:美玉。

2、承宇。《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3、怀信。《九章・涉江》:“怀信髻眩忽乎吾将行兮”。怀信:怀抱忠贞诚信之心。

4、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5、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6、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嘉树:美好的树木。又据《吕氏春秋・本味》载“……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所以又是个菜名儿……

7、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道德。

8、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

9、翼遥。《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翼:飞动;遥遥:摇摆。

四、其他

1、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琬琰:泛指美玉。也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如东方朔《七谏・自悲》:“怀琬琰以为心”。

2、绎心(怿心)。《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绎:通“怿”,喜悦。

3、高翔。《九辩》:“将去君而高翔”。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4、怀德。《九辩》:“鸟兽犹知怀德兮”。怀德:怀恩报德。《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5、显荣。《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显荣:显赫荣耀。

6、晏晏。《九辩》:“被荷之晏晏兮”。晏晏:漂亮轻柔的样子。

7、幼清。《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8、静闲。《招魂》:“静闲安些”。不过,联系上下文,该词是形容遗像“宁谧安详”的。

5.《诗经》、《楚辞》比较 篇五

诗歌是人类艺苑中最先萌发的种子,是人类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优良文学传统的伟大国家,其中诗歌是一份极为丰富的遗产。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上,诗人辈出,诗作浩如烟海,特别是题材之丰富、范围之广泛,风格、流派之迥异,这些诗人及其伟大作品,其影响之深远巨大,更是难以尽述。单是先秦时期,我国诗坛上就有《诗经》、《楚辞》这样两颗璀璨夺目的珍珠。人们常常把唐诗、宋词誉为“中国文学双璧”,其实,从历史悠久和影响巨大深远等方面来认识和考虑,《诗经》、《楚辞》才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学双璧”,这里,笔者试图用比较的方法向大家做一简要的介绍。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时期以我国文明的主要和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文化产物,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主要反映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间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而《楚辞》则是战国后期以我国文明的另一个主要和重要发祥地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文化产物,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要代表的文人诗歌集,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诗经》的作者多达上百人,可惜这些诗人的姓名大都早已湮没不可考了。

而《楚辞》则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和他的后学者的作品集,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诗歌集。比较具体、详细地说,《楚辞》的作者,除屈原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有着真实姓名的著名诗人。不过,宋玉等人的作品在《楚辞》中保存得很少,因而现在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少(在屈原之外的《楚辞》诗人群里要数宋玉比较著名,成就和影响也较大),而屈原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占了《楚辞》的绝大部分。

《诗经》原称《诗》,或者《诗三百》(因为收录了当时的诗歌305篇,取其整数而得名),西汉时期为提高其地位被列为经典而正式命名为《诗经》。《诗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们把这些诗按音乐(或者说是按照其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常用“赋”、“比”、“兴”。人们习惯上把《诗经》音乐方面的“风”、“雅”、“颂”及表现手法上的“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风”是地方乐调,指的是周南、召南、邶风、豳风、卫风、魏风、秦风、郑风、桧风、唐风、齐风、陈风、曹风等十五国风,主要就是这些地方的`“土乐”即民间歌谣,俗称民歌,也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的歌曲;“雅”是朝廷所在地的音乐,分为“大雅”与“小雅”,多为奴隶主贵族所作;“颂”是天子和诸侯祭祀宗庙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而“赋”是铺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托物起兴。

《诗经》不仅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在结构上喜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形式,在句式上多用四言句而又富于变化,词汇丰富,用语精练生动,在韵律上,为后世诗歌开创了丰富多彩的韵例。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巨大艺术成就。而《楚辞》主要来源于屈原以前的楚国民间的祭歌。当时由于时代的限制,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人们还相信祭神可以求得神对他们生产和生活的佑护。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国的这些民间祭歌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加工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骚体诗,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坛上光芒四射、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

《诗经》的流传与影响相对而言特别是在西汉以前肯定要比屈原和《楚辞》大得多,因为在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写作他的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巨著《史记》(在《史记》里有《屈贾列传》可以证明在此之前屈原和他的《楚辞》基本上没有什么名气,而《史记》将屈原与贾谊并称也足见当时屈原和他的《楚辞》的地位之低)之前,屈原和《楚辞》肯定是无人问津的,大而言之其流传和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奠基人也对《诗经》有极高的评价,并且亲自删改过《诗经》。

《诗经》、《楚辞》在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或者是直接来自民间,或者是吸收民间文学的滋养,这方面它们有着相同之处。但是《诗经》的句法一般是以四言为主,当然也兼有杂言,而屈原等诗人却打破了四言诗格式,创造了句法参差不齐,灵活多变的骚体新形式,有利于诗人比较灵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楚辞》还在篇幅上发展了《诗经》的短篇为中长篇,这也更有利于诗人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屈原还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例如《关雎》中的“关雎”,《硕鼠》中的“硕鼠”;而《楚辞》中的比兴却与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合二为一,具有象征性质,比如《涉江》中的“奇服”。特别是屈原大量使用珍奇丰富瑰丽的想象、奇美的比喻与大胆奇特的夸张来塑造形象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更是质朴写实的《诗经》所少有的。

《楚辞》表现了对理想政治的不懈追求,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无比憎恶,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感情充沛,因其洋溢着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6.诗经和楚辞的区别 篇六

同时,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楚国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分析和比较这些异同和差别,这对于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和特点是不无意义的。

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广而言之,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两种风格样式,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这两种所谓主义的源头,前者为《诗经》,后者当推《楚辞》。《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它收录了殷商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多年的305篇诗歌作品。这305篇又大致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其中占绝大多数的风,即“十五国风”共计160篇,因为这160篇“风”多为诗官采诗于民间,因此,《诗经》可以大致认为是“平民文学”,即不是某个特定的文人卿士(或者说职业诗人)的作品。《楚辞》则不同,《楚辞》所收录的作品,均为一些有名有姓的专职作家所作,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为一代诗赋大家,且在文史上留名。楚辞形成较晚,以屈原为宗,也应到战国后期。就地域来说,诗经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而楚辞仅限于南方楚地,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楚地的地域特色——诸如语言、风俗等密不可分,与现在的粤语音乐一样,纯属一种地区文化。

另外,从内容上,《诗经》涉猎面很广,有男嗔女怨的婚恋诗,以《南风•关雎》为代表;有写奴隶辛劳的怨刺诗,如《魏风•伐檀》和《魏风•硕鼠》姊妹篇;又有幽怨反侧的思妇诗,如名篇《王风•于役》;又有表达士大夫爱国意识的忧患诗,诸如《王风•黍离》、《小雅•节南山》和《小雅•雨无正》等等,几乎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概括的说来,《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包括奴隶、服役者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如司马迁所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即屈原遭逐之后,苦闷之情的表述;又如《天问》,简直就是作者“忧心愁悴,彷徨山泽,„„仰天叹息,„„呵而问之”(王逸语)。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辞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前面说到,《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因此,《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淡、自然与“写实”。上升到一个高度,便是所谓的诗歌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是文人之作,这就理所当然牵扯到文采。楚辞,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宋玉的《九辩》,都是意境开阔、尽显文采,且想象丰富、纵横驰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欲言此而先言它,善用比喻。像《离骚》开篇,谈作者的显赫身世就用了整整一大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何等的大气!文中作者思绪驰骋:“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粮。为余驾飞龙兮,亲瑶象以为車。”让飞龙为自己驾车,以象牙美玉作车,想象是何等的开阔与大胆!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极开阖抑扬之变”,用以概括楚辞的艺术特点,是极其恰当的。作一个比较,《诗经》无论记事、写物、抒情,都是确确实实、言之有物的。楚辞看似言而无物,但无形为有形,其意蕴深远,极尽腾挪之能事。《诗经•卫风•硕人》写美人用了这样一段话:“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蝍,齿如槬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谓美极,写实的手法也用的淋漓尽致。通过对具体物象手、肤、颈、齿、眉、目等的描写,勾勒出卫庄公夫人庄姜之美。我们再看看楚辞中对湘夫人的描写:“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完全凸现了一个“虚”,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诗经》与《楚辞》在艺术风格上得差异便可见一斑。

此外,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综观以上各点,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手法上是迥异的,但这种差别又不是互相游离的。楚辞之于诗经,可以说是一次开拓、一次诗歌革命,它在诗经的基础上创新,诗经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唯一源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宝库当中,有两颗巨星彪炳千古,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这就是《诗经》与《楚辞》。

有关这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在此不想赘述,在此只想就其区别谈一点管窥之见。

首先,从创作作者而言,《诗经》是由集体创作的,记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风土人情、社会百态等,创作者有达官贵族,也有平民百姓;《楚辞》则是由屈原为代表的士人所作。

其次,从社会功能看,《诗经》以其贴近生活,朗朗上口的特点,故而后代多用于教育与政治,特别在汉代,更被尊为“五经”之一;而《楚辞》则纯粹属于个人抒怀,没有被官方用于宴飨讽颂言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再次,从写作风格看,《诗经》趋于写实,体式以四言为主,反复咏叹,有民歌的纯朴风貌,有一种和谐、朴厚的美;而《楚辞》则趋于浪漫,则多用五、七言句,在句中或奇句末尾用“兮”字,带用浓厚的楚风,瑰奇变幻,天上地下,无所不在,其丰富的想象,体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经》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是“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首用赋、比、兴的手法;《楚辞》则发展比、兴为完整的象征体系。

《诗经》是我国诗坛第一次大兴盛时期。三百年后,《楚辞》出现,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重要时期到来。

《诗经》作品内容多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楚辞》作品则通过诗人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来间接地反映现实、歌唱理想。楚辞文辞瑰丽,用字美观,诗经则比较直白通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是现实主义的代表

诗经里面的诗以抒情为主流,而且非常贴近当时人们的生活,所以成为现实主义的代表.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并且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7.诗经取名---女孩篇 篇七

小女孩取名技巧一:

以叠声字为女孩取名

许多小说中女主角的名字往往和容貌一样清新不俗,叠声字是他常用的式,如:任盈盈、殷素素、甘宝宝、香香公主等。

叠声字的名字简单易记、天真活泼,因为一般都读轻声,容易令人产生轻松、亲昵之感,是很常见的一种取名方式。如:冰冰、晶晶、曼曼、芳芳、丹丹、丽、莹莹、茜茜、菲菲、婷婷、莎莎等。缺点是容易重名。

小女孩取名技巧二:

用中性字给女孩取名字

巧用叠声字和儿话音的取名方式,简单易行,只不过还是偏于阴柔的美感多些。传统给女宝宝的取名方式大多以阴柔之美为主,旨在突出女性特征,但有时候反其道行之,也能起到特殊的效果。

小女孩取名技巧三:

用历代典籍诗文给女孩取名字

对于给宝宝起名,中国一直有:“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周易”这样的说法。如台湾女作家琼瑶原名陈喆,琼瑶是她的笔名。“琼瑶”是美玉的意思,出自《诗经·国风·木瓜 》中的“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是一首描写男女赠答的情诗。这个美丽的名字给她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小女孩取名技巧四:

张扬个性、另辟蹊径为女孩取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追求独特的个性。一个个性十足的名字也的确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著名作家被世人牢记住的都是他们独具特色的笔名,真名则往往被忽略。相信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给女宝宝取名的方式会更加自由和开放。

小女孩取名技巧五:

用儿话音给女孩取名

在单字后面加上一个“儿”,一般是作乳名的,现在也常有人用来做名字,特点是给人娇柔妩媚之感,使人产生怜爱之情。如菲儿、曼儿、雪儿、柔儿、灵儿等。

诗经典故女孩名:

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

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思远——《诗经·国风·鄘风·载驰》:“视尔不藏,我思不远”。

婉如——《诗经·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样 ”。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卉字属木。

济桓——《诗经·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8.女孩诗经取名 篇八

2、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3、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

5、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6、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7、晏晏。《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

8、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9、婉兮。《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10、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11、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12、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14、蓁蓁。《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15、管彤。《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16、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17、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18、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19、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20、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1、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22、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23、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2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25、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

26、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27、芃芃。《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28、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29、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家乡的美景优秀作文450字下一篇:难忘的小事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