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 作业(10篇)
1.民族社会学 作业 篇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4
题目:
1、如何正确理解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将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彻执行。它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的政策,只要宗教存在,这一政策就有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包括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种宗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都是自由的,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也就是说,国家承认现存宗教这个客观事实,国家不干涉正当的宗教活动,对国家来说宗教是个人的私事,信仰宗教或是不信仰宗教,国家一律不加以干涉,每个公民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允许有变化。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之一。
总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任何背离这个基本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该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历来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重要权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应遵循三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宗教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分离原则、独立办教原则。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
(4)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色。各爱国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界人士要自觉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挫败其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同时,也要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对中国宗教事务的干涉,不得在中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或其他办事机构,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传教活动。
2、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如何理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一、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它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这个概念的内涵来说,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概念的外延来说,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人们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尽管各民族风俗习惯产生的基础不同,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性,即民族性、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敏感性
二、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所谓尊重,就是承认民族平等,承认并尊重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的自主权。因为,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利,是民族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哪怕是某些陈规陋习,别的民族不应该指手画脚地评论、干涉,更不能歧视侮辱。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都应该如此。但是,作为本民族的成员就应该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风俗习惯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又不能采取绝对肯定、保持不变的态度。
三、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坚持群众自愿。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明确指出,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与否和如何改革是本民族自己的事,由本民族群众自己决定。因此,在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领导要带头,反对任何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
2.注意调查研究。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多样性特点和多重性功能,在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过程中,不能只看其表象和形式,浅尝辄止,而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全面考察,对其良与陋、益与害,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精华”得以发掘并真正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活力和价值;也使落后、有害的“糟粕”得到正确的认识并被摈弃。
3.遵循循序渐进。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每一步都牵动千家万户。因此,改革必须立足于全局,进行整体规划。另外,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改革在加强宏观调控基础上,又不能搞“一刀切”。改革应当按照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现状,有区别地分步骤、分层次进行,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层次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与当地的接受和传承能力相适应。
4.尊重客观规律。一定的风俗习惯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改革风俗习惯的目的是使其适应变革了的和正在变革的经济基础和在其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虽然必须在充分认识和能动把握它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于未来风俗习惯进行超前预测,以此使今日的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自身发展轨迹的必经阶段,而不致发生相悖或偏离,但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施却不能超越这一必经阶段。当今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实践,不能是人为的、脱离时代的“超前”改革。
2.民族社会学 作业 篇二
一、舞蹈教育田野作业准备阶段
民间舞蹈教育田野作业准备阶段就是要准备好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文献资料、舞蹈动作现象提取录音、摄像等记录器具。
在明确田野作业研究对象后, 通过网络查询该民族处于西北哪个地区, 该地区地理情况和人文气候条件如何, 充分掌握了解该地区交通情况、吃食供应以及生活水平发展状况后就可以做好出行所有准备工具。与此同时, 也要对其民族习俗、历史发展状况和其社会治安文化等等该舞蹈产生的背景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其次, 要结合研究对象相关资料和田野作业采风成员状况、时间来定好作战计划, 包括采风点确立、采风点行程、交通工具安排和每天采风任务、费用开支等内容。最后, 要检查是否带全所有相关工具, 尤其是地图、记录工具、相关证件、仪器设备以及生活药品等等。
二、舞蹈教育田野作业采风实施阶段
舞蹈教育田野作业采风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研究民族舞蹈文化文字记录、动作模拟身体记录、声音现象的记录等等。确定该民族民间舞蹈衍生地和发扬地后就可以有目的的广泛开展田野调查, 用笔记、录音、摄影等多种有效方法来记录相关访谈、表演。要想真正全面获得价值性资料, 就必须要了解研究和模拟该民族民间舞蹈相关代表性动作, 必须要用自己身体传神模仿学习这些民间舞蹈技巧, 充分体会到该舞蹈动作中所含的感情和文化精神, 理解掌握这些舞蹈风格特征, 研究其舞蹈与其民族习俗文化之间的相关性, 这样才能够在理解该研究舞蹈对象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讲该舞蹈神形传达出来, 这样才有利于下步舞蹈教材和素材的创作编撰。
三、舞蹈教育田野作业素材创作编撰阶段
舞蹈教育田野作业素材创作和教材编撰主要就是对已经模仿学习到的舞蹈动作进行编创, 并对该舞蹈特有文化、动作寓意以及该舞蹈产生背景进行编辑, 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剧目舞蹈。西北地区民族众多, 不同民族舞蹈都各具特色, 之前民族舞蹈基本都是习惯用身体去记录, 去传承发扬该民族原生态舞蹈, 许多动作舞蹈风格的背后故事也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 因此就必须要做好该民族民间舞蹈文字记录的工作, 必须要最大范围将这些舞蹈文化生成背景、场景和缘由编写下来, 不仅有利于编撰者更好的体悟这些舞蹈动作精髓和文化真谛, 也有利于后来者更好的去学习、发扬和扩展这些民俗舞蹈文化。
在编辑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和创作相关剧目时, 可以借鉴行业内舞蹈学院专家采选、提炼和编撰的方法手段, 总结民族民间舞蹈传统、典型的精神风貌动作和舞蹈基础上, 来系统性、科学性归纳表现该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内容。不少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中都会有重复的、单一的动作形态, 这就需要研究者自己去寻找该舞种原始文化原型, 可以在最大范围还原传承其历史脉络基础上自己去丰富、发扬其民族民间舞蹈动作, 这就使得其舞蹈教材编撰创作过程是一个源于民间而又高原民间的艺术创作过程, 也是该民族文化很好的传承发展的过程。另外, 西北地区很多民族地域的民间舞蹈都是现代重新创作的, 在分析疑惑该民族舞蹈是不是原始舞蹈问题时, 就必须要结合该舞蹈社会文化结构、风俗礼仪和宗教信仰、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惯等等方式来感受这些舞蹈创作的感觉因素, 去理解其民间舞蹈动作创作者的心理, 只要民间舞蹈编辑再创作过程中把握到该民间文化传承精华就能够真正意义上达到该民族舞蹈文化发扬的目的, 就能够作为该民族现代化舞蹈发展记录传承下来,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民间文化发展的必然。
总而言之, 我国不少民族民间舞蹈资料和教材都是从无到有, 从单一到多样的, 民族民间舞蹈工作者必须要借助田野作业深入少数民族地区, 研究和记录当地民族民间舞蹈历史脉络和文化印记, 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其民族舞蹈风格、艺术特征和动作文化, 并加以仔细揣摩专研, 最终编撰成可供教学的素材和材料, 或将其编创成舞蹈作品供人欣赏和研究, 这样, 民族民间舞田野作业的意义才会得以最终实现。同时, 民族民间舞蹈工作者在创作中还可以加入其民族现代化元素和时代化元素, 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佳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田野作业的方法与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 2013 (1) .
[2]徐兵.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舞蹈学科建设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6) .
[3]玛依莎, 尖措太.浅谈高校民间舞蹈互动式教学[J].大众文艺, 2012 (18) .
3.如何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的互动 篇三
关键词:社会学;民族学;互动;加强
0 引言
民族社会学最先是在2004年正式启动的《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出现的,各个相关的院校以及各民族院校在一年多的合作之下,终于使民族社会学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中。然而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还需要更加的紧密,严复是我国负有深厚中、西学功底的研究大家,所以顺着严复的思路可以总结出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兴衰治乱的原因,主要提出社会的运行以及发展,尤其是社会良性运行以及协调发展的条件、机制等综合性科学具体内容。而社会学视角主要是指社会协调发展、良性运行为主的社会发展和运行视角。由此可见,社会民族学将立于社会学视角研究社会团体与运行之间的关系。民族学主要包括不同民族的自身发展、内部关系、外部关系。而民族关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社会运行来促进,而社会运行又需要怎样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来维持,这就需要社会资源等进行公平分配,使社会学与民族学更加的密不可分,所以如何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联系在日后的发展中更快更好,这些都是研究学者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精心的研究,谈论出相关的加强民族学与社会学互动的策略。
1 社会学概念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它以工业革命为深厚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为欧洲的社会结构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让欧洲社会从传统的重视身份的社会转变为重视契约的社会,金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衡量一切的标准,传统社会的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道德体系以及价值观念全都被人们摒弃,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和发展上都出现了非常突出的问题,其他人开始注意这些问题,思想家以及哲学家也投入精力和时间开始研究,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古老的科学体系已经不能够研究出满意的解释以及答案,所以社会学为了迎合研究需要产生了。社会学在出现的伊始,本土社会以及工业社会就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现代社会本土理论问题中,功能理论、交换理论以及符号理论等一系列理论都支持着社会学的发展,帮助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发展,而当代社会学则是针对社会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开辟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民族学概念
民族学流传入中国是从上个世纪初,在这些“民族学”、“社会学”概念相继进入中国之后,在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倡导之下,这些思想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最后在蔡元培先生的影响下才确定了“民族学”这一官方学科名称。当时,人们对民族学的理解一般是指西方所谓的社会化人类学,从蔡元培首次介绍该学科时,中国民族学的第一代民族学家开始进行了研究基地的建立以及专门人才的培养。第二代民族学家开始了民族地区的调查,属于中国的第一批民族学研究成果开始成型,并直接延伸到新中國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指导实践的学科体系,可以说中国今天的民族学形成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利用原苏联民族学理论研究方法形成的结果。但是对于历史上的民族问题,阶级分析的方法会影响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方法的实施,许多的民族问题也不能够揭示出来。
3 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问题
中国社会在变革的道路上一直在艰难地行走着,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有许多种,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延缓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中国的民族学在百年的发展中主要以民族史为研究对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的成就。但是中国的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并行的发展情况,含糊不清的关系会影响两种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两种学科不同的理论
方法基础以及来源会阻碍学科理论的发展,在两种学科之间产
生门户之见。此外,社会学以及民族学之间在研究方法及视角方面会存在相应的欠缺,使得民族社会学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坎坷。
4 加强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联系互动的策略
4.1 利用两种学科的交叉点
两种学科的发展史以及自身逻辑发展的结合中,虽然两种学科的研究范围以及研究对象等有许多的异同,但是研究学者还是可以从这些异同中发现许多的交叉点,而且随着时代发展的趋势逐渐发展,交叉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大。笔者对学术界出现的一些割裂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倡两者各自发展各自特点的说法表示反对,而是认为这样的交叉关系会在两者的互动发展中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出这样的观点主要靠两种原因支持:
第一点是两者之间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以及文化,文化是生存在社会上的人创造出来的,社会承载了文化。
第二点是两学科都有其实用性,一些学者认为学科的发展会被实用性的过分注重而影响,但是我认为只有社会的支持才能够帮助学科继续生存。
在中国的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固守传统的模式可以在基本上支持两种学科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机制在中国经济中逐渐起作用的今天,功利性的资源流向会在社会中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出来,如果还是保证传统的学科模式必然会导致两种学科的发展萎缩,学科的研究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4.2 利用其作为分支社会学
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如果没有成为特殊的分支社会学,那么这样的理论也没有生命力和实际意义。研究学者一直在总结建国以来的社会学经验教训,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检视,全球经济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笔者也在总结,最终社会运行论以及社会互构论等社会学理论,在社会上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人提供了更多不同的视角。这一些基本的理论一般同中国民族发展的现实相结合,这样也能够当做一般的社会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并发展起来,将社会学的特殊分支繁荣发展开来,为社会发展实现推动作用。当然,在这种初步的结合中一定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取专家的建议,对有错误的地方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
5 结束语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整个社会也呈现一种多元一体的社会结构,所以民族社会学理论需要更多来进行社会发展的推动。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民族社会学理论却是向着越来越少的方向发展着,尤其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社会学理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要积极运用并把握社会学的新方法,帮助创新民族社会学理论以及方法,在历史的隧道中伸入现实的触角,进一步探寻社会变迁的规律以及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脱胎换骨,促进民族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的人文学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蜕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黄盈盈,潘绥铭,王东.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8).
[3]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
[4]王铭铭.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学观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5]赵利生,刘敏,江波.中国民族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4.《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欣赏》作业 篇四
一、请列举出《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程中学习过的五首作品的内容介绍(包括该作品所属的音乐种类,如属于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曲等;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音乐内容等)以及你本人对这五首作品的欣赏心得。要求欣赏心得具有原创性,对每个作品的阐述不少于500字。
二、谈谈您学习《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收获。要求表达内容真实,数字在600字以上。
三、请您为该课程教师的的授课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字数不限。
注:
(一)、该结课作业请以打印后的纸质版形式上交,并注明课程名称、姓名、专科专业班级、选修课班级名称、本人的QQ号或者手机号码。
(二)另起一页对第三题进行作答。
5.民族社会学 作业 篇五
第 1 大题:(得 26 分)单项选择题 1.长乐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的习俗与()有关。D.中法马江海战.福建蒙古族的分布与构成主要以两个家族为主,即(),前者在福州市区,后者在泉州市泉港区。C.萨姓和出姓.()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B.拉手舞.()是省内最大的一个回族社区,该处是全国回族发祥地之一。D.闽南泉州社区.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A.斗笠 正确答案: A.6.(应得 2 分,实得 0 分)畲族代代人才辈出,如清代漳浦蓝氏家族的()著有《鹿洲初集》,对开发台湾提出19点建议,深受康熙赏识。A.蓝鼎元 B.蓝廷珍 C.蓝仁 D.蓝理 正确答案: A.7.(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是明代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回民,其主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A.黄道周 B.李贽 C.王慎中 D.俞大猷 正确答案: B.8.(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唐代()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A.长乐人怀海 B.闽县人师备 C.福清人大安 D.福清人希运 正确答案: A.9.(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是福建省少数民族主体,人口38万,为全国最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7%。A.蒙古族 B.满族 C.回族 D.畲族 正确答案: D.10.(应得 2 分,实得 2 分)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A.东坂后堂 B.竹树堂 C.鼓浪屿三一堂 D.新街礼拜堂 正确答案: D.11.(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建名刹林立,一些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享有盛名的寺院,大都是建于这一时期,如福州鼓山涌泉寺、福州怡山西禅寺、福州金鸡山地藏寺、闽侯雪峰祟圣寺、莆田囊山慈寿寺、泉州开元寺、漳州丹霞山南山寺等。A.宋代 B.五代 C.唐代 D.南朝 正确答案: C.12.(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现存于泉州海交馆中的元代十字架墓碑石中,有5方是元代()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A.泉州 B.福州 C.漳州 D.厦门 正确答案: A.13.(应得 2 分,实得 0 分)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其“问字”是指()。A.男女双方互送礼品 B.选良辰吉日定聘 C.双方交换生辰八字 D.男家请人到女家说合 正确答案: D.14.(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总体上看,北方汉人迁入福建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是沿今陇海铁路一线往东经今京沪铁路,从浙江沿海(温州等)入福建东北部(如福鼎县);二是由河南固始光州往东经安徽省到江西省九江等地,再入福建西部;三是沿今京广铁路方向南下到广东东部滨海丘陵入福建西南部龙岩、漳州地区。这三条路线以()为主。A.第二条和第三条路线 B.第三条路线 C.第二条路线 D.第一条路线 正确答案: A.15.(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清初,福安人()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在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教的年代,他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A.罗文藻 B.李嗣玄 C.张赓 D.李九标 正确答案: A.第 2 大题:(得 27 分)多项选择题 1.(应得 3 分,实得 3 分)五代闽国王审知热衷建寺的主要原因有()。A.为迎高僧而建 B.为圆梦而建 C.为藏经而建 D.为守冢而建 E.为奉佛而建 F.为表庆祝而建 正确答案
A.B.C.D.E.F.2.(应得 3 分,实得 3 分)福建畲族居住为大分散,小集中,主要的社区有()。
A.闽东北社区 B.闽中社区 C.闽南社区 D.闽西社区 正确答案
A.B.C.D.3.(应得 3 分,实得 3 分)闽南佛学院创办以来,所以能硕果累累,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其主要原因为()注重科研及得天独厚的背景等。A.招生起点高,要求严 B.课程设置全面
C.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 D.以第一流教师任课 E.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 F.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 正确答案
A.B.C.D.E.F.4.(应得 3 分,实得 3 分)福建回族来源广泛,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有()。A.福州社区 B.闽北邵武社区 C.闽南厦门社区 D.闽南泉州社区 正确答案
A.B.C.D.5.(应得 3 分,实得 3 分)长乐琴江满族村人可以说()不同的话。
A.闽南方言 B.福州方言 C.普通话 D.旗下话 正确答案 B.C.D.6.(应得 3 分,实得 0 分)畲族人民在唱山歌时无需伴奏,最常见也最精彩的是对歌,往往由男女双方对唱,对方可以各唱一条,也可以各唱多条。盘唱活动常在庭院、山野、村头、众厅和宗祠内举行,有()等多种形式。A.歌节歌会对歌
B.喜庆对歌
C.做表姐和做亲家伯对歌 D.摆擂台对歌 E.拦路对歌 F.来客对歌 正确答案
A.B.C.D.E.F.7.(应得 3 分,实得 3 分)南平市延平区民族宗教局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专项资金的使用上,采取了()管理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A.帮扶全程实行“三检查三管理” B.帮扶项目及资金实行“三公开三监督” C.帮扶工作“三行动三到位”
D.帮扶资金申请和发放“三要求三做到” 正确答案
A.B.C.D.8.(应得 3 分,实得 3 分)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利用本乡1920年前喷发的古火山口、素有“闽山第一峰”之称的南太武山、保留完好的明代镇海卫古城等,投资150万元开发()景区。A.“南太武山风景区” B.“镇海卫古城风景区” C.“古火山口乐园” D.“天下第一滩度假村” 正确答案
A.B.C.D.9.(应得 3 分,实得 3 分)福建穆斯林来源主要有()。
A.当受聘为阿訇、投亲、居官等种种原因从全国各地来的
B.外省来福建任职 C.由北方南下经商的
D.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定居 正确答案
A.B.C.D.10.(应得 3 分,实得 3 分)南北朝时期的宋昇明至南齐永明,在二十多年时间,福建创建的佛寺有()。A.松溪资福寺
B.长溪(今霞浦)延福寺 C.长溪(今霞浦)建善寺 D.侯官妙果寺 E.侯官明空寺 正确答案
A.B.C.D.E.第 3 大题:(得 30 分)判断题 1.(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陈埭丁氏回族社区,地处泉州晋江,位于泉州湾南畔晋东平原“闽南金三角经济繁荣带”,包括江头、岸兜、溪边、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7个回族行政村,人口22000多人,是福建省回族较集中的聚居地,也是明代以来泉州地区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否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0 分)在福建回族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香业。制香业是和回族传统的香料贸易业相联系的,福建泉州丁家,自元以来就一直从事制香行业。()是 否 正确答案 否.(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高山族人死后家属要粗食素服居丧哀悼,服丧期时间长短不等,视与死者的亲疏和尊卑关系而异。配偶中如一方去世,另一方必须等到服丧期满之后才可另行嫁娶。()是 否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陈永定二年(558),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到泉州,挂锡延福寺三年,翻译佛经,由此拉开福建译经的序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泉州晋江粘氏族中的老人曾回忆说,解放前这里曾经有春秋二祭,在宣读祭文时,他们不用闽南话而用普通话,因为祭文中有不少先祖的名字,他们是北方人,名字字数多,汉族乡亲称其祭祖是读“番仔话”。()
6.民族社会学 作业 篇六
2.“麦西来甫”是(C)群众性娱乐活动。A.锡伯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哈萨克族
3.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B)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A.党委 B.国务院
C.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区
4.古尔邦节又称(D)A.姑太节 B.开斋节 C.登宵节 D.宰牲节
5.哈萨克族的(B)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发掘、整理、研究和表演。A.库姆孜弹唱 B.阿肯弹唱 C.刀郎 D.花儿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而来,是在(D)年成立的。A.1954 B.1949 C.D1978 D.1981 7.(A)年,内蒙古成立了自治区,为其他少数民族和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榜样。A.1947 B.1950 C.1980 D.1946 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C)的自治权,并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A.省级财政 B.国家财政 C.地方财政
D.其他省市财政
9.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地方自己管理自己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少数民族地方自己自治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独立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是(A)A.《江格尔》 B.《草原》 C.《玛纳斯》 D.《格萨尔》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10题,共30分)(总分30.00)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A)和(B)。A.法律规定 B.单行条例 C.自治条例 D.宪法
2.参照当今世界判断现代化水平的参数体系,结合我国民族发展程度的实际状况,在当代中国判断一个民族是否处于现代化民族的发展阶段,主要标志有:一是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A C D)A.四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B.六是现代科技的发展
C.五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高; D.三是内外交往程度;
3.11世纪喀喇汗王朝的两部鸿篇巨著是(C D)在国家、政府和学者的努力下得到出版。A.《江格尔》 B.《十二木卡姆》 C.《突厥语大辞典》 D.《福乐智慧》
4.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干部政策,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A)的干部标准和(C)的干部路线。A.任人唯贤 B.思想好 C.德才兼备 D.又红又专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A)和(D)。A.人民政府 B.团委 C.党委 D.人民代表大会
6.根据党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陕甘宁边区政府在1941年颁布的(B)和1946年颁布的(D),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明确规定。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宪法原则》
C.《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 D.《施政纲要》
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A B D)的顺序组成。A.民族名称 B.地方名称 C.自己命名 D.行政地位
8.在民族地区,要教育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不断增强(A B C)A.环境意识 B.资源意识 C.人口意识 D.国家观念
9.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传统节日有(A C)A.肉孜节 B.春节 C.古尔邦节 D.那达慕
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据(A)和(B)的规定行使自治权。A.《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三、简答题
1.文化的特性是什么?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般地说,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多成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特性:一是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二是文化具有习得性;三是文化局有功用性;四是文化具有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五是文化具有变异性。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哪些?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哪些?
第一,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民族分布复杂的特点。第二,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第三,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领导核心。
第四,中国幅员广大,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二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民族成员往往以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来衡量和处理同其他民族的关系。他们把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成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尊重,认为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侮辱与损害,就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侮辱与损害。因此,任何形式的忽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可能会损害民族关系。
四、论述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要把经济搞上去。从根本上来讲,发展是当代中华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和根本途径。
(1)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为什么说“发展是当代中华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和根本途径”?
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总量差距悬殊:两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之比,由1980年的5.41:1扩大到2004年的6.84:1,差距扩大了1.43倍。(2)人均GDP差距逐步扩大。2004年两地区的人均GDP差距系数扩大到2.93:1(3)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2004年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率比东部地区低12.6个百分点,其第一产业增加值大大高出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4)对外开放差距急剧扩大。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则相差甚远。(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突出。(6)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低下。2004年本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东部地区为58.8%,西部民族地区比重反而下降到7.69,表明两地区和民族间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差距增在拉大。
7.信息化社会的民族关系 篇七
1、信息化时代对民族关系的积极影响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远在地球两端的各族人民自由而便捷地沟通, 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四通八达的全球网络, 真正实现了全球一村, 使信息即时的双向传播, 从而产生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场面。同时, 在信息化时代, 各民族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 都可以充分的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 充分借鉴各地区的成功经验, 互帮互助、优势互补, 并且还可以把本民族的优势产业推销出去, 从而促进了民族的发展进步, 使各族人民的关系达到密不可分的效果。
2、信息化时代对民族关系的消极影响
在信息畅通发达的信息时代, 除了给我们的民族关系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外, 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本来现在就是一个信息畅通, 竞争激烈的时代, 霸权主义、民族分裂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无论是国际上, 还是国内, 分裂分子总会在霸权主义的指挥下利用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去制造这样或那样的民族矛盾, 以达到破坏祖国统一的效果, 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为这些人提供了方便。中国现在正面临着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 这里的贫主要是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而我们又知道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农业为生的,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薄弱, 这样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来说就贫困了一些, 以至于产生“相对剥削感”。而民族分裂分子正是利用这些再加上方便的信息来制造民族矛盾, 企图分裂国家。比如, 在某地区明明只是两个民族成员在生产生活方面发生了争执, 属于民事纠纷, 而民族分裂分子却可以利用图像作用, 加上自己蓄谋已久的语言描述, 这样对于本民族的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就会产生一种本民族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感觉, 势必造成民族矛盾。
二、正确处理信息化对民族关系的消极影响
对于信息化时代对民族关系所起的消极作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发挥其调控作用。
1、要正视破坏民族关系的问题, 而不能消极回避
对于网络媒体上关于民族关系问题的评论, 有些部门机关总是以“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的思想无视其存在。其实这样并不是很好, 对于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人可能会明白部门机关所做的处理。而信息时代是只要网上公布出来,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不了解事情原委的人可能就会对这些部门机关产生误解。本来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民族的权利、利益和发展问题, 只要想发展就必须交往, 而只要交往就一定必不可少的产生问题, 产生问题时人民大众必然会关注, 而这样消极地回避也回避了大众的期望, 让本来已经得到处理的事情在民族分裂分子的煽动下成了导火索。
2、要利用网络, 而不要封锁网络
信息化网络时代, 为分裂分子鼓动和煽动民族地区群众, 破坏民族关系提供了便捷服务。因此, 有人认为只要把民族地区网络封闭起来就可以解决问题。相反, 这样可能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化。首先, 如今信息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封锁信息必然会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带来损失, 这样反而造成民族地区人民对当局的不满, 等于自己毁坏了自己的形象;其次, 也为人民带来不便,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里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网络信息;最后, 国际、国内分裂分子反而有了更多地可利用的机会。因此, 我们不仅不能封闭网络信息, 反而更应利用网络来广纳民谏,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网络了解民族地区人民的困难;利用网络抓获打击民族分裂分子。
3、把网络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发言权更多地交给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
当然对于身处异地的民族群众不应仅凭网上几句言论就认为本民族受到歧视, 这是不理智的。不能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这样的错误。要更多地去了解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 把判断事物有无的发言权交给当地的民族大众来评论。其实想一想人本来就是很容易感情用事的, 其结果不仅使事情没有解决, 反而为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不便。
信息网络时代, 总体来说还是增进了各民族互通往来, 产生了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 让各民族的地位和待遇, 权利和利益得到了充分提高, 从而促进了民族发展。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我们用正确合理的政策、策略, 相信一定是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 (修订本)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8.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 篇八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中国少数民族独有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和风土习俗真实地记录下来,在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提议下,中国政府先后派出有学者专家参与的民族访问团和视察组,深入西北、西南、中南、东北等地,于1956年开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参与调查的人数之多、调查的范围和内容之广泛、获得的成果之丰硕、产生的影响之深远,为世界仅有。本专题的内容涵盖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突出了我国政府60余年来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爱护,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对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前,全面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图片资料并不多,可以说,这是一次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最为集中的纪实影像报道。具有极高文献价值,它凝聚着中国几代民族学者和摄影人的梦想和追求。
有“新中国民族志电影第一人”之称的杨光海老先生说,这些图片不仅保存了一份那个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兄弟民族真切关怀的感情记录,最重要的是这些图片从历史、地理、人物、经济、交通、生产、生活、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生态环境、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等反映了20世纪50、60、70年代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乃至“文革”时期的情况。我们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状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到特定的政治制度、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对各个民族的影响。图片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朴实率真的音容笑貌和生活情趣,再现了他们艰苦创业的生动场景。这是一种别有魅力的影像世界。
9.护理社会学作业 篇九
班级:学号:
本篇论文探讨的是全球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逻辑关系的研究。基本类型:解释性研究 定性研究 横向研究
方法:观察法
优点:
1、资料的可靠性高,避免了应答偏倚
2、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此次研究的对象是现在人们的健康状况,所以需要的时间较短
缺点:
1、观察的准确性决定了资料的准确性,所以要求观察者尽量从多方面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搜索资料
2、观察研究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统计量,以致研究观察的结果不能外推
3、此次研究范围过大,花费较多
10.党校研究生民族社会学考试重点 篇十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民族社会学的视野
1.简答:民族社会学定义:是研究多民族社会良性运行和民族语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的社会科学,具体来说,是从社会学的视野来探讨与民族相关联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同时也从民族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良性运行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族社会关系的协调。
2.民族社会学的主要特色有:①社会学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考察具有全面性;②社会学视野更具有现实性;③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社会学视野具有较强的实证性或经验性。
3.辨析: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是民族社会学的基本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民族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民族社会学所要研究的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和外延广泛的范畴,而不是相互独立或二元对立的两个范畴。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所代表的既不是孤立的民族事项,也非笼统的社会,而是两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关系、结构和过程。
4.理解民族与社会的关系,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认识民族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区别。民族学把民族当作具体的物质现象来加以研究,民族社会学则是把民族与社会相联系和融为一体。其次,要区分社会中民族范畴的两种特性。一是与民族相关联的自在特性,二是自为性。最后,既要了解民族与社会的结构特征,也要把握其过程特征。
5.简答: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五项:①研究社会中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形成、变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规律;②探讨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互动的结构、过程及特征;③研究民族社区、人口、教育和社会问题;④研究民族政策和制度安排;⑤探讨社会变迁与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6.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民族问题的核心就是利益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民族问题主要有四个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①政治层面的民族问题是指不同民族在政治利益方面的关系问题,只要涉及政治主体中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利益的分配以及民族政治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其特征主要是:集中性;危机直接性;象征性。②经济层面的民族问题实际上就是民族之间在资源配臵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现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然条件的作用;二是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三是各民族自身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它是民族问题的根源和基础,民族之间出现的矛盾、不协调,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上不平等所致,所以,经济层面的民族问题具有根本性和潜在性。③文化层面的民族问题是不同民族之间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协调关系。其特点主要是观念、态度和情感问题。导致文化层面的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鼓吹本民族文化总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而对其他文化则采取抵制和鄙视的态度。④社会层面的民族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民族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多样性和嵌入性。7.社会的良性运行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社会系统的动力机制;二是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协调机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是推动社会运行的力量来源,是决定社会运行效率高低的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运行动力的高低。系统协调机制主要指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功能和运动的衔接及顺畅的机制,它是确保系统动力顺利传送并输出结果的机制。社会良性运行的一般规律就是一个社会必须具备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完善的协调机制,具体的说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两者缺一不可。8.认识多民族构成的族际社会的运行特征和规律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首先,分析那些因素可能影响和阻碍族际社会的良性运行。从良性运行的动力条件来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低下,会在根本上制约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程度的提高。因此,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让民族地区的人民走出经济的贫困状态,这是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条件。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程度来看,影响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的因素主要是民族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其次,探讨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从多民族社会的结构特征来看,要促进族际社会的良性运行,一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共同发展;二是必须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需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9.中国社会转型主要指:社会结构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不断向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效率较高的市场经济的转轨。首先,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问题。其中贫富分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较为突出。其次,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同民族的社会与文化转型问题,即各民族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和发展如何与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转型相协调、相一致。
10.论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第一,从社会结构特征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族际社会,56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建设和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主权国家。第二,从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其中,地区差别和地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第三,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第四,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主要江河的源头,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但其地理位臵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中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前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推动中华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主要任务是: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地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于民族和民族地区来讲,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结构大调整。而要推动改革和结构大调整,扩大对外开放非常重要。开放不仅能搞活市场,也能带动观念和结构的转变与调整。通过扩大开放程度,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②加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战略。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使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为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开辟多层次的人才渠道,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的全面发展。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增长只是短期行为,不能保证民族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破坏今后发展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1.全球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的影响:推动本民族和本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本民族的、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可以借助全球化潮流的力量,借助于全球资源,更好更快的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是消极的影响。在借助全球化潮流的力量来促进本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同事,也存在受到这一潮流冲击而丧失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的风险。因为,在借助外力发展的过程中,可能要舍弃自己的某些东西,或产生对外来东西的过多依赖,从而导致自身发展动力的丧失,并最终丧失独立自主性、独特性和独立性的保护与发展
12.简答: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特色的发展与保护:正确对待全球化过程中民族特色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坚持以发展为核心的原则;第二,坚持发展与保护并行不悖的原则;第三,坚持发展与保护相互促进的原则。
第二章 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简答:民族社会学方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工具。
2.民族社会学方法的特征:第一,动态性,第二,整体性,第三,经验性。
3.简答:民族社会学具体研究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①提出和界定问题;②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③进行研究设计;④收集资料;⑤整理和分析资料;⑥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⑦得出结论;⑧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4.论述:民族社会学研究中要注意的伦理问题主要有:①隐私问题。对民族社会学来说,常常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状况,在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中,或多或少会涉及私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需要研究者遵循尊重隐私原则。其原则包括:平等的原则;尊重对方的原则;理解的原则;保密的原则。②忌讳问题。忌讳问题涉及人们在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等文化方面的差异,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民族社会学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隔阂、距离。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和心理距离的存在,有些研究者就可能冒犯被研究者的禁忌,导致交流和沟通的障碍,甚至伤害到被研究者的情感。因此,要采取有效办法避免冒犯忌讳问题。③政治敏感问题。民族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和民族问题相关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民族问题相对于社会学中诸如社区、社会分层之类的问题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族问题可能常常与某些敏感的政治问题有所关联,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而且也能够做到保持政治的中立性,更多的关注学理问题,而不应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第三章 民族文化
1.简答: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民性。
2.辨析: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融合和民族文化同化是两个不相同的文化趋同过程,其区别在于民族文化融合是自觉的、自愿的、和平的,而民族文化同化则是被迫的,并往往伴随有压迫和暴力的行为。
3.简答和辨析:民族文化区域化:一个民族分布在广阔的地狱中,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需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适应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会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是不同步、不平衡的,往往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受其惠,长此以往,必定会加剧民族文化的内部分化,加大原有的差异,扩展原有的差距,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因此,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就应该正视这种现象,不能以局部的区域文化来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不能以先进区域的文化来掩盖后进区域的文化,也不能反过来,以后进区域的文化代表整个民族的文化。
第四章 民族社区
1.简答:民族社区:是指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者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几个民族杂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而强有力的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
2.考点:民族社区发展主要分为制度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①从体制上看,民族地区主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和各省的《民族工作条例》。目前,乡级基层政权的建立,村级自治的实施包括民族社区在内的村乡社区的制度体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的制度层面上都已完成。但是实际的情况远非如此,这一农村中的制度安排在实际的运作中,各级组织的职能角色却出现了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严重制约乡村民族社区自治制度的正常运作。②我国民族社区经济发展整体上体现出不平衡性和多元性。不平衡性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3.简答:民族社区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二是特色性原则;三是协调发展原则;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五是产业发展的变通原则。
第五章 民族社会分层
1.论述:在当前,阶层概念可以看做一种适度淡化了的阶级概念,因此是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这是因为:第一,在国外一般不存在将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做明确区分的问题,工人阶层与工人阶级、中产阶层与中产阶级,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但是,在我国,由于过去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消极影响,阶级成为一个火药味很浓的概念。第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种革命批判型的社会学,他所主张的阶级概念和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理论,在当时是合适的。而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当转变为一种建设维护型社会学,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减弱社会冲突和社会张力,增加社会的整合力。第三,我国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能或很难用阶级概念来概括的社会群体,即很难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加以区分。需要更加合适的、更有概括力又能包容阶级概念内容的范畴已不可避免,只有用以职业为主要原则的,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内容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所构成的多元标准的阶层或分层的范畴来加以区分,才比较说得通。2.简答:我国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地区差距导致的民族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差距;②各民族文化教育分层;③各少数民族发展的综合指数分层。3.简答:民族社会分层的积极意义:①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间合理的社会分层可以促使“各民族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民族平等的思想和要求进一步发展,竞争也可以加速消除沉淀在民族心理深层的消极因素,促使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②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的分化,不仅可以打破了传统的一元化的利益结构,使之向着多元化的利益格局转变,而且也引起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③社会阶层分化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化,强化了人们对改革的认同;社会阶层分化促使民族地区社会出现相对独立于原来体制结构的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为主的市民群体;社会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权力结构,有助于加强民族地区的民主法制建设;社会阶层分化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各民族成员对社会变动的承受力。
第六章 民族社会关系
1.民族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不同形式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等关系。
2.民族政治关系的特点:第一,在阶级社会中,民族政治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民族政治关系同经济关系直接联系,并直接服务于经济。第三,民族政治关系的处理带有强制性或暴力性。
3.民族政治关系:①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特点:第一,在阶级社会中,民族政治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民族政治关系同经济关系直接联系,并直接服务于经济;第三,民族政治关系的处理带有强制性或暴力性。4.民族文化关系:①含义:民族文化关系就是各个民族在文化交往中形成的关系。②特点:独特性、传承性、整体性和象征性。③我国的民族文化关系: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正是依靠文化的交流来推进文化的整合和融合,从而形成“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格局,各个民族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
5.论述:我国民族社会关系的发展态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走出了一条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由于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结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使我国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日趋增强,民族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②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族人口异地交流的趋势有增无减,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进一步加强。③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起良好的睦领友好关系,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不可否认民族间基于经济利益、文化差异、宗教因素而导致的民族纠纷仍然有可能发生。首先,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将得到遏制,但短期内这种差距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各民族的民族意识的增强也使少数民族成员对在经济活动中涉及民族利益的问题更为敏感。最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各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讯、交通工具的便捷更加大了民族之间联系的范围和深度。在西部地区吸纳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境外各种敌对势力也在不断向我国渗透,各种民族主义思潮也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我国,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第八章 民族生活方式
1.按民族觅食的生存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1)采用小规模觅食的民族生活方式;(2)小规模农业社会中民族的生活方式;(3)畜牧民族的生活方式;(4)大规模社会中民族的生活方式。
2.按文化区分类,分为六大区域:西方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和非洲文化区。
第十一章 民族语言
1.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82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2.简答: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态度: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歧视、限制和侮辱民族语言文字的言行。②主张和坚持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③赞助各族人民自愿的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3.中华民族语言总政策是: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具体措施:①除《共同纲领》和《宪法》上明文规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外,还在一些有关法令和文献中详尽的规定了实施意见和办法。②从中央到有关省和自治区,先后建立并逐步健全了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种机构,保证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③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帮助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④培养了大批从事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科学研究的人才。⑤推广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第十二章 民族政策
1.民族政策:是指在多民族或多族群国家中,由国家机关、政党等政策主体为处理民族问题、调控族际关系和保障多民族社会良性运行而采取的行为原则以及执行这些原则的一些列法令、条例、谋略、措施、办法等的总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族政策的目标取向主要是社会冲突或社会整合。因而,可将民族政策划分为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两大类。
2.新中华民族政策制定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事实依据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状况。民族政策制定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民族政策问题的确认,民族政策规划,民族政策合法化。
3.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有三大特点:第一,将民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第二,城市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类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第三,越来越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参与。
4.辨析:民族社会工作是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交叉。是指政府和群众团体依据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面临困境的少数民族个人和群体所实施的一系列救助服务的活动。
5.辨析: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和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总政策。
6.简答: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和具有同样的权利。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含义主要是:①一切民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并无条件的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③各民族不仅在形式上、法律上完全平等,而且在事实上完全平等。
7.简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协调和联合。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含义有他特定的范围和阶级基础。民族团结内容是指不分民族大小、先进与落后,不分原先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的真诚团结。从实质上看,民族团结是有特定阶级内容的团结,主要是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是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真正平等的保证。8.简答:新中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总政策的基本内容:①各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和地方事物的管理。②保障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平等权利。③逐步消除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和共同繁荣。④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9.民族干部政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积极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第二,努力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第三,在实践中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
1.简答:民族地区贫困的特点:①区域贫困与社区贫困并存。②物质性贫困与精神性贫困并存。③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④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并存。
2.简答: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地理因素;自然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
3.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①现状: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②特点:多样性、严重性和深远性;差异性、普遍性和交叉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③对策:制定规划、颁布法律法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目前主要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工程、生态移民工程。4.民族地区的毒品与吸毒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历史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造成的危害有对吸毒者个人身心的危害、对吸毒者家庭的危害和对社会的危害。
第十六章 民族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具体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论是一种主张传统和现代既对立又统一的新型现代化理论。
2.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是把握中国社会转型特点的两个概念和理论视角。转型度是很亮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概念指标,可具体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转型势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社会或社区转型能力、转型趋势不平衡的概念工具。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①中国内地社会转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身份制和单位制弱化;义利观和公平观的变化;阶级阶层划分从社会甄别机制向社会激励机制转变。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具有复杂性与二重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富裕层和贫困层问题出现; “发展困境”和“类发展困境”问题出现;社会优化与社会失衡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兼有。
4.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滞后和转型势位的地下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滞后;社会运行机制转型的滞后;价值观念转型的滞后。
5.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社会转型的低起点和迟发性;转型动力的外生性;转型的不平衡性;转型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6.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社会动员能力;社会经济持续的自我增长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合理的经济结构、资源配臵及对环境的保护;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素质。7.简答: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我国民族关系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政治体制改革促使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政府组织与民族企事业群体之间的直接关系逐渐减少;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社会的经济交往增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更加突出;三是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促使法律调整民族关系的作用加强,各民族之间以及民族成员之间法制关系逐渐强化;四是民族关系中的阶级意识、阶级关系淡化,社会各阶层关系更加突出;五是民族关系中的宗教、家族关系弱化,人际、族际交往中的平等性、功利性加重;六是由各种因素引发的影响民族关系的事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民族社会学 作业】推荐阅读:
大班社会教案:多彩的少数民族09-29
论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06-20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十不准”责任书08-0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09-10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教案09-15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08-12
乡村社会学作业3答案08-15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一09-17
社会调查第二次作业07-31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