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精选12篇)
1.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一
2012年咸阳市上半年规模工业运行情况近年来,咸阳市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半年用电量逐步增加,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规模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35.3亿元,同比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325.5亿元,同比增长24.8%,比上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2、轻重工业同步增长,重工业贡献突出。轻、重工业分别累计实现总产值274.6亿元和7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和32.8%。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3.5%,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贡献率高达75.4 %,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3.9个百分点。
3、七大支柱全面增长。上半年,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5%,其中能化、医药、建材和装备工业增势强劲,实现工业总产值786.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6%,同比增长31.7%;食品工业受金龙鱼、雅虎调味等一批食品工业的注入,完成产值136.7亿元,同比增长27.1%;纺织工业在纱和布价格同时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艰难运行,完成工业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25.7%;电子工业完成产值19亿元,虽然由于康佳电子退出,同期减掉30.2亿元,扭转了5月以前电子工业一直负增长的局面,但上半年电子工业仅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8%,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电子工业持续萎缩,形势堪忧;能化、医药、建材和装备工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76.1%。
4、工业用电结构有所优化。上半年,咸阳市全社会用电量为4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为5.1亿度,同比增长1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7.5亿度,同比增长23.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总的来说,上半年工业用电效益明显提高,工业化进程加速;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大幅增加,城镇化步伐加快。上半年,工业用电增幅较小而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波动和节能减排调控三大推手的共同作用下,咸阳市高能耗产业以及落后产能的用电需求明显受到抑制,发电量、水泥、化肥等重工行业企业因实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用电量增幅较小,而食品、饮料和纺织制造业等轻工行业企业用电量大幅上升。
5、县域工业竞相发展,速度平稳较快增长。咸阳市各县市区利用各自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县区工业呈现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十三县区工业产值增速高于30%的有八县区,其中:永寿县(59.6%)、秦都区(50.3%)、彬县(42%)、旬邑县(41.4%)、乾县(38.2%)、武功县(37.5%)、长武县(31.7%)、泾阳县(31.4%)。
6、工业生产逐步加快,六成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重点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72种主要工业产品, 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的有44种,占61.1%,其中原煤产量2164.4万吨,同比增长22.4%;洗煤299.5万吨,同比增长72.1%;合成氨(无水氨)27.7万吨,同比增长110.5%; 纯碱(碳酸钠)10.6万吨,同比增长256%;平板玻璃285.4万重量箱,同比增长54.4%;商品混凝土204.1万吨,同比增长76.3%;机制纸及纸板7.7万吨,同比增长51.2%;水泥587.6万吨,同比增长16.3%;纱5.1万吨,同比增长42.2%;橡胶轮胎外胎31.3万条,同比增长106.8%;中成药5839吨,同比增长40%;部分重点产品生产下降应引起重视。多晶硅533.4吨,下降28.8%;彩色显像管68.2万只,比同期减少30万只;乳制品6.1万吨,下降21.1%;电子元件370.1万只,下降40.8%。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主要产品价格走低,规模工业压力增大。受宏观调控和金融紧缩、出口疲软、投资下降等多重影响,企业综合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双重打压,订单不够,开工不足,销售疲软,价格下降,导致工业发展压力增大。一是纺织业工业受国际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影响,棉布和纱价格持续走低,上半年棉花购进价格为14593元/吨,比同期减少13480元/吨;棉布6.6元/米,比同期减少2元/米左右;纱31600元/吨,比同期减少1万/吨左右。二是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其原因,首先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限产停产或倒闭;其次是我国电力、钢铁、水泥等用煤企业表现不佳,产能过剩;再次是煤炭自身产能增大,相对过剩;致使咸阳市原煤由年初的620元/吨左右降至目前的510元/吨左右,平均下降100元/吨左右,据测算,上半年因煤炭价格下降,影响咸阳市工业总产值减少21.6亿元,导致咸阳市规模工业少增长2.7个百分点。三是受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咸阳市水泥价格同比走低,上半年水泥价格同比下降12元/吨左右。
2、随着CRT全面退市,电子工业形势堪忧。一是咸阳市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彩虹集团总部外迁,咸阳彩虹企业的更新改造、扩大再生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二是新兴电子产业不给力。一方面是彩虹光伏一期炉窑发生漏料事故,影响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彩虹集团玻璃基板3条生产线,由于产品认证问题,未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三是由于陕西康佳电子被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全面停产,已退出规模工业企业统计范畴;四是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偏转线圈的市场份额急剧萎
缩,生产呈现逐年加速下滑的趋势。CRT彩管将在年底全面退出市场,光伏玻璃和玻璃基板对电子工业贡献不大,导致电子工业生产持续走低成为定局。
3、建材工业增速趋缓,发展不利因素增多。咸阳市建材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特别是缺乏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竞争力强,对行业发展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全市建材企业达到160多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39家,仅占全部建材企业的42.2%,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63.1亿元,同比增长33.5%,比一季度下降10.8个百分点,比1-5月下降1.6个百分点,咸阳市建材工业增速逐步回落,不利因素增多:一是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建材产品消费水平较低,建材市场需求主要靠基本建设投资拉动;二是全省水泥行业产能总体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是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建材工业面临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四是水泥行业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品生产的能耗远高于咸阳市平均水平,其矿山开采也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旅游景观有一定影响,对咸阳市的节能降耗任务产生一定压力;五是水泥产业下游产品较少,水泥产品以供应商品混凝土企业建筑工地使用为主,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应用产品市场极为有限。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抓得早、抓得实,哪个地区的经济就发展快、效益高。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体制创新为保障,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集约发展,促使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调整优化食品、医药、建材、纺织产业和产品结构,引进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精品粮油、方便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酒饮品、果蔬加工等产业,打造陕西食品工业基地。二是依托现有的中医研发生产基础,加大新药、新辅料、新剂型、新器械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现代新型中药、生物制剂、保健产品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打造西部重要医药保健品基地。三是加强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产品的开发推广,重点发展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形成以玻璃工业、水泥工业为主体,以煤建材、冶金建材和化学建材等新型建材为特色的建材工业体系,打造西部建材工业基地。四是建设新型纺织工业基地,推动市内纺织企业外迁。加快提升纺织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培育纺织服装自主知名品牌,形成纺织、印染、设计、服装等终端产品加工一体化生产体系,打造西部轻纺工业基地。
3、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大区域谋划、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以实施工业发展“1113”工程为重点,在加速规模扩张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以发展煤炭转化和石油炼化产业为重点,加快“三个转化”步伐,引导大型能化企业聚集发展。二是立足兴平省级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引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军民军地融合,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四是依托国家(咸阳)显示器件产业园,加快骨干电子信息企业重组改制和转型升级步伐,重振电子信息产业雄风。五是以礼泉、兴平、泾阳、三原、乾县为重点,提升食品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水平。六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为重点,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加大内引外联力度,力争取得突破。七是编制五大工业板块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产业扩张增效平台。支持高新区与兴平、秦都联动发展,引进高端产业,加速建设咸兴工业走廊。
2.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二
1 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1~6月, 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8750亿元, 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估计同比增长16.5%。建材工业2013年1~6月总体增长趋势, 继续保持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趋稳的态势, 且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
(1) 建材制品业、深加工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建材工业的快速增长, 包括在自去年以来的经济下行时期, 建材工业仍保持较快增长, 主要是规模以上建材工业的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从建材内部结构来看,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行业增长速度与全国重工业一致, 建材近年来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建材内部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砖瓦、轻质建材等行业的高速增长。
2013年1~6月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轻质建材制造等行业同比增速都超过25%。2013年1~6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速都超过20%, 规模以上企业砖产量同比增速达到15%, 石膏板产量增速接近50%。建筑用石板材、夹层和中空玻璃等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建材制品业、深加工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也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回落, 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保证了建材工业总体增速去年的平稳回落和今年的平稳回升。
(2) 建材传统产业继续低速增长。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纱行业产量低速增长。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与去年全年相比有所恢复, 但与往年的两位数增长相比, 仍处于低水平运行。据估算, 今年前6个月水泥产量10.9亿t, 同比增长9.7%;平板玻璃产量3.9亿重量箱, 同比增长10.8%;陶瓷砖46亿m2, 同比增长5.9%;卫生陶瓷0.93亿件, 同比增长5.8%。
(3) 出口保持一定增长。
2013年1~5月前5个月建材商品出口116.5亿美元, 同比增长18.7%, 远远超过去年全年11.2%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材商品出口近140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2013年建材出口增速的回升, 主要是建材主要出口商品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等出口离岸价格自去年9月份以来的大幅度上涨。今年前5个月建材商品出口离岸价格同比平均上涨17.7%, 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分别上涨40.8%、16.9%, 剔除价格因素, 前5个月建材商品出口实际同比仅增长0.8%。
2013年1~5月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737.4万t, 同比增长1.8%, 价值34.7亿美元, 同比增长43%;其中陶瓷砖出口684万t, 同比增长1.8%, 价值29.5亿美元, 同比增长47.4%;卫生陶瓷出口34.9万t, 同比增长1.5%, 价值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5.1%。建筑用石出口487.6万t, 同比下降7.9%, 价值2 324亿美元, 同比增长17%。建筑与技术玻璃出口1 787万t, 同比下降3.4%, 价值18.6亿美元, 同比增长14.3%;其中平板玻璃出口1629万重量箱, 同比下降17%, 价值2.9亿美元, 同比增长7.7%;其它建筑玻璃出口31万t, 同比下降0.7%, 价值6.1亿美元, 同比增长21.8%;钢化、夹层、中空三种技术玻璃出口63.5万t, 同比增长14.6%, 价值8.3亿美元, 同比增长19.2%。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50.1万t, 同比下降1.3%, 价值8亿美元, 同比下降2.5%。水泥制品出口115万t, 同比增长15.7%, 价值7亿美元, 同比增长90.3%。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536.4万t, 同比增长32.9%, 价值3亿美元, 同比增长23.1%。
(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
2013年1~6月, 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 422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3.9%, 比去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 比1~5月下降0.8个百分点。建材投资也低于1~6月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处于回落态势。
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看, 产能过剩行业继续延续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趋势, 2013年1~6月, 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 同比下降9.5%。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固定资产投资在历经多年高速增长后, 从去年开始也出现负增长或低速增长。2013年1~6月平板玻璃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 同比下降3.2%;建筑陶瓷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 同比增长13.6%;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 同比下降3.8%。
随着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建材加工制品行业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1~6月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砖瓦及建筑砌块等行业投资额都已经超过水泥制造业, 同比分别增长23.6%、20.6%。玻璃纤维及制品、技术玻璃和轻质建材等新兴产业继续延续去年固定资产较快增长的态势, 2013年1~6月三个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0%、35.3%和19.2%。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投资在前年超过水泥成为建材工业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 2013年1~5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速比去年全年22.%的平均增长水平回落11.3个百分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投资增速的大幅度回落和水泥投资的下降, 是今年建材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从地区结构看, 2013年1~6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增长11.0%、19.0%和10.8%, 中部地区相对较快。中西部特别是中部地区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延续去年较快的增长态势。建材利润恢复增长, 水泥、平板玻璃利润继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2年1~4月份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6%, 全年下降1.2%。2013年1~5月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3%;利润总额885亿元, 同比增长20.9%。预计2013年1~6月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75万亿, 利润总额1 080亿元。低能耗、深加工产品和产业愈来愈成为建材主要利润来源。2013年建材主要行业实现利润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其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砖瓦及建筑砌块等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在25%以上, 轻质和防水材料同比增长率超过30%。2013年1~5月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利润总额142.9亿元, 同比增长23.8%;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利润总额100.8亿元, 同比增长32.9%。1~2月份规模以上平板玻璃制造业亏损3.2亿元, 3月份以后扭亏为盈。1~5月份实现利润10.4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4.2亿元) 。1~4月份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1%, 1~5月份实现利润152.8亿元, 同比增长1%。这是自去年年初以来水泥制造业经济效益首次恢复增长。水泥、平板玻璃包括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经济效益的好转主要原因是建材企业部分原燃料购进价格下降, 使生产成本下降而产生的利润, 增长基础还比较脆弱。今年1~5月份建材产品毛利率止跌趋稳。由于多数行业实现利润的增长, 建材行业扭转了去年以来销售利润率下降局面, 2013年1~5月规模以上建材工业销售利润率5.8%, 比去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除水泥、粘土与土砂石等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以外,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多数行业销售利润率都有所上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增加使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下降, 行业负债增加, 建材资产负债率上升。5月末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资产总额3万亿元, 其中净资产1.3万亿元, 负债总额1.7万亿元, 资产负债率56.5%, 比2012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建材中水泥、平板玻璃、技术玻璃、粘土与土砂石、防水材料、石墨与滑石采选等行业资产负债率上升。
2 主要存在问题
2012年国民经济进入下行区间, 需求的不振凸显了建材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2013年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 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和效益继续下滑。需求不振和传统产业总量过剩问题使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潜伏下行风险, 而对于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而言, 经济运行则仍未摆脱下行颓势。水泥、平板玻璃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价格效益继续下滑今年水泥平板玻璃经济效益继续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行业总量过剩, 产品供大于求, 产品价格低迷。3月份全国水泥出厂价格平均水平跌破每吨300元, 4月份微弱回升, 5月份低位振荡, 1~5月份平均每吨仍然比去年同月下降10元, 6月份平均每吨价格再次微弱回落1.4元, 水泥价格趋势疲弱。1~5月份水泥制造业销售利润率4.5%, 仍然是低水平。规模以上水泥企业亏损面35.4%, 亏损企业亏损额67亿元心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监测, 全国水泥销量约10.2亿吨, 销量和产销率都比去年同期上升, 但从行业财务状况来看, 今年以来水泥行业库存和应收账款都呈上升趋势。
去年下半年平板玻璃价格下跌趋势探底趋稳, 年末平板玻璃制造业扭亏为盈。市场销售的好转使一部分停产生产线又恢复生产。今年以来平板玻璃价格微弱回升, 但仍然在每重量箱70元以下徘徊, 对多数企业而言平板玻璃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全国平板玻璃销量不足3亿重量箱, 销量和产销率都比去年同期上升, 从行业财务状况来看, 今年以来平板玻璃行业库存和应收账款都呈上升趋势。
主要建材出口商品数量下降。
6月28日每百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617.87元, 比5月末下降9个基点, 是三个月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小的月份。4月末人民币对美元较之3月末下降481个基点, 是近两年多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的月份, 5月末又比4月末下降412个基点。出口离岸价格的上涨是为了避免人民币汇兑损失, 而2013年特别是4月份以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 减缓了价格上涨因素对出口金额增长的影响, 4月份以后建材出口离岸价格总水平已经回落到去年9月份前后水平, 2013年前5个月建材商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也在逐月回落。预计2013年全年建材出口金额将突破300亿美元, 年增长速度超过2012年, 但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速度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国际市场复杂多变, 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
建材主要出口商品数量的下降, 是国内产量增速回落下降的重要原因。1~5月份, 建材主要出口商品中, 建筑用石、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数量同比已经出现负增长, 建筑卫生陶瓷、建筑与技术玻璃1~5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3%、13.3%, 而出口商品数量分别只增长1.8%、3.4%, 4、5两月当月陶瓷砖出口数量同比也出现负增长。
3 全年建材工业运行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13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稳定在2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 2013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保持20%以上的平稳增速的同时, 同比增速在缓慢回落。总体上看,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建材工业总体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3年全社会建材工业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10%以上, 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速度有可能在15%左右。传统建材产业水泥、平板玻璃仍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区间, 出口数量的下降, 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纱产量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或低位增长;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建筑用石加工业、轻质建材业等仍会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
预计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和价格、效益低位徘徊, 建材制品、深加工产业生产增速和效益趋向平稳, 建材工业整体效益平稳回升。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仍有下行压力, 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经济运行则仍处于下行区间。
4 政策建议
产能过剩仍然是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2013年截止到5月份, 水泥已投产的23条新型干法生产线, 新增2 900万t水泥熟料生产能力, 1.1亿t水泥生产能力。平板玻璃投产4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新增1300万重量箱浮法玻璃生产能力。按目前水泥平板玻璃在建生产能力估计, 2013年年末, 全国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32.5亿t, 平板玻璃将超过10.5亿重量箱。2013年水泥能力利用率将再次低于75%, 平板玻璃能力利用率再次低于80%。
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问题如不得到有效化解, 不仅影响当前建材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也将制约、影响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进程、步伐。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 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 以及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 积极主动地化解和抑制水泥、平板玻璃两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1) 建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遏制盲目建线、重复建设现象。
在化解产能过剩, 遏制水泥、平板玻璃重复建设等方面, 国家先后出台了不少政策, 如国办发[2003]103号文和国发[2009]38号文, 但难在执行不力, 致使重复建设现象屡禁不止, 也影响了国家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议国家如同组织对重大建设项目稽查相类似, 加大对违规建设项目的检查力度, 由发改、工信、国土、环保等部门联手, 对于违规盲目建线、新增产能的企业予以必要的处罚。将违规企业列为“黑名单”, 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等方面不予考虑。
(2) 对建材工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给予专项支持。
目前建材工业仍以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占主体, 一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同质化竞争激烈, 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 这些传统产业无论在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减排、经济技术指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3.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三
一、2013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建材工业总体呈现稳中趋升的增长态势
2013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6.9%。水泥产量24.1亿吨,比2012年增长9%;平板玻璃7.8亿重量箱,比2012年增长11%;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加工和轻质建材等产业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二)经济效益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168亿元,同比增长20.3%。销售利润率7.3%,比2012年上升0.2个百分点,运行质量稳中提升。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水泥投资继续下降
2013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3.8%,增速2012年回落5.2个百分点,呈现稳中趋缓的增长态势。
水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但规模依然较大。水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3年持续下降。2013年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8.6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下降13.5%和4.5%,东部地区增长12.1%,新疆、宁夏、陕西、湖北下降幅度超过30%。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制品业和深加工产业倾斜。2013年,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位于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和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均超过了1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28.9%和13.1%。轻质建材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6亿元,同比增长23.5%。
(四)出口稳中有增,部分主要商品出口数量下降
建材商品出口总体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2013年全国建材商品出口总额32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1%。主要商品出口离岸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13.3%。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技术玻璃、水泥及水泥熟料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建筑用石、玻璃纤维及制品、石膏制品及保温材料出口数量较去年下降。
二、建材行业运行特点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建材传统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低能耗制品加工业比重上升,对建材增长贡献超过传统产业
近年来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技术玻璃、轻质建材低能耗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贡献超过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
2013年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建材工业44.5%,比2012年下降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贡献7.4个百分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技术玻璃、轻质建材低能耗制品加工业继续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占规模以上建材工业40.5%,比2012年上升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贡献8.7个百分点。
2013年建材战略性新兴产品约占规模以上建材工业10%。
(二)水泥行业产能过快增长势头初步遏制;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快增长问题再次抬头
2013年增加新型干法生产线82条,其中复产5条,新建77条,新建生产线数量比上年减少44条,新建水泥熟料能力比上年减少6300万吨;关停水泥熟料生产能力5400万吨,其中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37条,熟料能力1700万吨,关停水泥生产能力6300万吨,其中关停水泥粉磨企业108家,关停水泥制备能力3200万吨,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小型水泥粉磨站关停速度明显加快。水泥能力利用率75.8%,比上年回升2.1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首次回升到75%以上。
2013年浮法玻璃生产线增加30条,其中新建24条,复产5条,平板玻璃能力增加1.07亿重量箱,年末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达10.8亿重量箱。在新建和复产的30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6月份以后点火的有19条;在建产能中,已有1条迁建生产线在2014年初点火,还有4条计划在一季度点火。平板玻璃产能过快增长问题再次抬头。受此影响,2013年全年平板玻璃利用率76%,比2012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浮法玻璃能力利用率77.6%,比2012年下降2个百分点。
(三)主要产品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3年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吉林亚泰等水泥大企业集团对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又有积极进展,同时,对兼并重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和管理整合也积极推进。2013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前十家企业集团占水泥生产总能力的51.6%,比2012年提高3.9个百分点,熟料产量前十家企业集团占熟料总产量的52.8%,比2012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13年水泥生产能力前十家企业集团占水泥生产总能力的38%,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前十家企业集团占水泥总产量的37.8%,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大企业集团技术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对稳定和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四)建材及主要产品价格低迷
受水泥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大幅度上涨推动,从11月份开始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扭转了前10个月累计平均持续下降局面,全年平均指数价格比2012年同比上涨0.61%。但建材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于低水平,其中2013年12月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321元/吨,同比上涨8.75元,但全年平均水平304元/吨,仍比上年低4.8元。2013年底和2014年初,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已经下滑。
(五)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财务坏账风险加大
2013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应收账款净额4301亿元,同比增加795亿元,增长22.7%,比2012年全年平均增长水平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销售依然艰难。2013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753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增长17.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应收账款净额1918亿元,同比增加372亿元,增长24.1%,建筑技术玻璃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232亿元,同比增加36亿元,增长18.4%,建材工业特别是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和建筑技术玻璃制造业经营风险加大,财务坏账风险增加。
(六)煤炭价格降幅减小,天然气价格连续上升,能源成为影响建材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2013年建材企业原煤购进价格平均比2012年同期下降60元,根据目前水泥单位产品煤耗平均水平计算,吨水泥煤耗成本下降约5元,水泥制造业因此减少煤耗成本100亿元,毛利率比2012年同期回升0.3个百分点。但从8月份开始建材行业原煤购进平均价格比2012年同期下降幅度逐渐减小,12月份建材企业原煤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7元,建材行业“能源红利”逐渐减薄。
自2013年5月以来,全国建材企业天然气平均购进价格持续7个月上涨,上涨幅度为 0.145元/立方米,由此导致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能源成本上涨1.6元,平板玻璃行业能源成本大幅上涨。能源成为影响建材行业效益的关键因素。
三、 政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产业引导机制,稳步推进水泥落后产能淘汰及取消低标号水泥工作
2013年水泥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不断推进,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小型水泥粉磨站关停的速度明显加快,建议政府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加快引导小水泥(包括小新型干法)退出机制,使其可以成为遏制水泥产能过剩、遏制水泥经济效益下滑工作的切入点之一。
随着对国务院〔2013〕41号文的逐步落实,2014年水泥行业将逐步取消32.5复合水泥,但目前水泥产品的混合材渗加比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下一步取消复合32.5水泥对行业的影响不断加大,建议政府部门从市场和行业实际出发,加强对此问题的预案研究,制定合理有序的取消机制。
(二)升级产品使用标准规范,培育战略性产品市场需求
企业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市场需求。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实施绿色采购、升级建筑标准规范等措施培育和发展新兴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研究市场,鼓励企业不断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加大对高强度等级水泥、建筑节能玻璃、防水材料等既是建材行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产品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入新的应用领域提供条件和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三)支持有竞争力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区域集聚发展,实现经济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信贷、投资、行政审批等方面为有竞争力的企业开放绿灯,支持具备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实力的优势企业为主体,严格按照产业整体布局和市场规律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使市场和资源向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产品线或市场,从环保、安全等方面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向传统产业的上下游延伸,避免同质化竞争。
四、2014年一季度建材行业运行走势预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增速稳定,且稳中有降,投资对建材行业的拉动作用将会趋缓。预计2014年一季度建材行业将会继续延续2013年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但增长幅度会有所回落,预计一季度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受季节性及节日因素影响,一季度水泥市场需求有所下降,水泥价格出现下滑势头,行业将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同时由于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快增长势头有所抬头,一季度平板玻璃价格也已经出现下滑,水泥及平板玻璃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4.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四
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一)从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增长高于轻工业
1-10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7279万元,同比增长7.7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38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4353万元,同比增长19.5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6.6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增速快11.82个百分点。
(二)从经济类型来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工业继续引领工业发展
1-10月,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8372万元,同比增长19.5%,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5.31%;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03641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8.35%,同比增长21.68%。
(三)工业经济产销两旺,产销衔接良好
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90854万元,同比增长28.93%,产销率达到100.75%,比去年同期产销率提高1.59个百分点。轻工业产销衔接状况好于重工业,轻工业产销率达到106.13%,高出重工业6.2个百分点。
(四)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是引领规模工业快速增长的主力军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行业1-10月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74968万元、67725万元、893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83%、32.65%、12.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9.44%、44.66%、5.9%。支柱产业稳步增长,新兴产业增势强劲。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传统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鞭炮、电气机械及器材等新兴产业增势迅猛。1-10月,煤炭开采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994万元,同比增长9.36%。有色金属采选业继续稳步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21165万元,同比增长5.3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3万元,同比增长6.48%。鞭炮制造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工业经济高速运行的主力军,完成工业增加值36104万元,同比增长75.21%,高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57.16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3.8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0万元,同比增长105.78%,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高87.73个百分点。
(五)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2344万元,同比增长27.32%;实现利润总额59081万元,同比增长55.88%;实现利税总额90118万元,同比增长41.81%。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月提高,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升。1-10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4.73%,同比提高了48.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34.68%,同比增长5.89%;资产保值增值率117.05%,同比增长5.73%;成本费用利用率14.62%,同比上升3.2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6.67次,比同期加快1.0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5211.48元/人,同比提高33.32%;产销率为100.75%,同比提高1.59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五
2013年,抚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居全省第6位;实现利润48亿元,同比增加30.8亿元,利润总额居全省第12位;实现利税160.8亿元,同比增加4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2000万元以上的有161家,亏损1000万元以上的有19家。
一、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股份制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0.6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最快的是股份合作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增长1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8个百分点。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3.6亿元,同比增长10.8%,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增速0.7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收入335.5亿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市工业收入增速4.4个百分点。
二、利税总额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利税总额均比同期增长。分别是:国有企业利税总额4765万元,同比增长99万元;集体企业利税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2647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利税总额8341万元,同比增长5214万元;股份制企业利税总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31.2亿元;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税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4亿元;其它企业利税总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3.9亿元。
6.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六
一、主要行业生产实现增长
上半年,规模以上冶金工业所涵盖的13个小类行业中,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规模最大的两个小类行业中,钢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比冶金工业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
9.2个百分点;铁合金冶炼业增加值增长6.7%,增速比冶金工业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金属结构制造业增长42.5%,增速比冶金工业高37.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4.2个百分点。
二、七成主要产品增产
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统计的主要冶金工业产品中,七成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粗钢产量941.61万吨,同比增长9.0%;钢材940.63万吨,增长5.9%;生铁882.30万吨,增长5.3%;石墨及碳素制品100.59万吨,增长12.2%;铁合金148.32万吨,增长0.8%;铁矿石原矿537.00万吨,同比下降0.4%。
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偏低
7.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七
今年上半年以来,高安工业和民营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总体运行质量良好。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用电量亿度,分别增长%、%和%,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收入亿元,增长%。全市工业呈现产销两旺势头,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均有大幅度增长。1—6月份,江西龙工齿轮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实现税收万元,同比增长%和%。
二是重大项目落户和建设迅速。全市新启动或开工重点产业项目90个,完成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全市共签约市外国内项目个,合同资金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合同资金40.99亿元;5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3个(金品德陶瓷投资5亿元,新瑞景陶瓷投资5亿元,基地铁路专用线投资5.17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7个;外资项目纷纷签约落户,投资2600万美元日本乐华爱和陶成为基地第一家境外陶瓷项目,填补了产区的空白,今年的“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期间,成功签约了投资4亿美元的邦华集团(香港)、投资2140万美元的长城国际纺织服装和投资2000万美元的香港十六铺家居用品;还有汉唐光电、奥康通讯、海特新材料等高科技、新技术项目陆续动工建设;同时储备了一大批像中资源语音手机、康铭电子、富尔美电子项目等低碳项目。
三是特色产业板块初步形成。东南方向的八景、新街、独城一带已建成为建陶产业区,发展势头强劲,1—6月份,全市陶瓷产
业主营业收入达亿元,123条生产线投产,56条生产线在建。东北方向祥符、大城一带正在迅速兴起货运专用车产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货运汽车辆,是去年全年的%,是去年全年的%,专用车辆改装辆,是去年全年的%。
四是工业平台正在日益夯实。建陶基地铁路专用线一期初步建成,将于月运行;基地新建沙湖水厂将于9月投入使用;经过基地的西气、川气管道辅设和分输站即将建成,将于月向基地供气;陶瓷实训中心基本完成装修,将于月投入使用;基地口岸作业区和国检中心筹备工作得到相关上级部门肯定,正在抓紧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货运专用车产业基地规划征地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抓报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备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大灾之年,将保证劲头不松、目标不减、速度不降”的要求做好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争取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完成工业财政收入亿元,分别比全年计划高出个、个和个百分点。建陶基地要在去年高安工业园过100亿元后,今年要跨越100亿元。
二是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争取引进5个以上货运专用车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同时加紧建设已落户大批的建陶项目,争取其中的%春节前建成投产。
三是抓紧货运专用车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有三个以上项目落户并动工兴建。
8.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八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经济效益整体态势较好。截止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39.61亿元,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05.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28.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6个百分点。
(二)四大支柱产业增长迅速。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企业户数为1475家,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机械电子企业为324家,比上年增长45.3%;纺织服装企业为312家,比上年增长23.8%;林木加工企业527家,比上年增长8.2%;酿酒食品312家,比上年增长5.1%。酿酒食品业总量最大,机械电子业增速最快。以“洋河酒厂”为代表的酿酒食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9.28亿元,占全市支柱产业总量的31.7%,增长11.9%;以“天能电池”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6.67亿元,增长41.0%,高于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5.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3.7个百分点。以“箭鹿毛纺”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0.19亿元,增长33.8%;以“东佳木业”为代表的林木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3.37亿元,增长26.1%。
(三)结构调整积极稳步推进。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我市工业企业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截止2013年末,全市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52.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6%,与上年相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2%,高于全市工业增速7.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9.2%,高于上年0.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趋于优化。
二、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亮点
(一)生产及用电同步增长。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年工业用电量94.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7%,增速继续处于全省前列,工业用电量是反映工业经济的“晴雨表”,充分验证了我市工业生产平稳发展。
(二)50强企业实力雄厚。2013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前50强企业(以下简称50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6.5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99.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8.7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8%、12.5%和14.1%。虽然50强仅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的2.1%,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6%、45.3%和48.7%,对全市工业经济支撑作用突出。
分企业规模看:2013年,全市50家企业中洋河酒厂、双沟酒业和可成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处于前三甲,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三户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41亿元,占50强企业27.5%,占全市的7.8%。
利税130.97亿元,占50强企业65.8%,占全市的29.8%。利润104.32亿元,占50强企业70.1%,占全市的 34.1%。
分县区看:全市50强企业中,沭阳县户数最多,为13家,占26.0%;宿豫区总量最大,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163.9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3%。
(三)大中型企业支撑明显。通过大力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战略,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全力帮助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质态。截止2013年末,全市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3.1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5.6%,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28.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
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与苏北四市比较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速继续位列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与苏北其他四市相比,分别高于盐城市2.5个百分点、连云港市3.7个百分点、淮安市4.6个百分点和徐州市5.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分别高于盐城市15.6个百分点、连云港市7.2个百分点、淮安市7.2个百分点和徐州市8.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39.61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05.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28.1%,增速均远超苏北其他四市,位居全省首位。
四、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形势较为严峻。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市出口市场总体不容乐观。一是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需求没有显著改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二是我市劳动密集型中低端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外贸环境的日趋复杂一定程度上倒逼出口企业进行转型,实现逐渐由低端
制造向上升级的步伐,但企业转型仍需较长过程,难以快速实现,出口形势难以乐观。
(二)企业体制建设不够完善。我市本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较普遍。企业为节省用工成本,把选人、用人限制在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短缺,产品层次较低,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三)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等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潜力。尽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逐年增多,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由于受外部宏观环境趋紧、部分行业行情整体不景气、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部分小微型企业很难抵御冲击,只能选择暂时停产歇业等方式规避风险。唯有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才能实现后发快进、崛起赶超。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整体来看,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企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量做到节能减排,为企业进一步实行有序合理发展,强化资源管理,转变发展结构,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促进转型。要坚持把调结构、抓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提高质量,推动产业、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不断改善运行质态,实现效益和速度同步增长、同步提高。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要以清洁生产为突破口,切实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实现工业绿色转型促增长、强后劲、增优势,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大力改造提升家族式企业,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体制建设,提升企业产品层次,提高企业发展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
(二)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鼓励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组建行业技术中心联合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产业链前端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全面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争夺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对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的特色企业,鼓励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专业化、差异化生产经营,牢牢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切实做到规模不大效益好、块头不大竞争力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9.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九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大力实施“三区一美”发展战略,上半年全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璧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4.3亿元,同比增长13.3%,位居全市第4位,考核组第3位,增速比一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7亿元,增长15.0%,增速比一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14.0%,增速比一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0亿元,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
横向比较,上半年有十项指标增速排考核组前7名,比一季度增加一项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3位,比一季度上升2位;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4位,比一季度上升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7位,比一季度上升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4位,比一季度上升1位;实际利用内资增速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5位,比一季度上升7位;地方税收收入增速高于全市12.1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3位,比一季度上升9位;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市9.8个百分点,居考核组第3位,比一季度上升3位。
二、需求稳步扩增,支撑经济稳定增长。
(一)工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全区投资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9亿元,同比增长19.7%,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2位。工业投资完成145.0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52.4%,总量居全市第1位;同比增长36.0%,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4.1%,拉动投资增长16.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2亿元,增长20.0%,占全区投资比重22.8%,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0%,拉动投资增长4.6个百分点。
(二)消费需求扩增拉动市场销售稳定增加。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一季度提高0.6个点。限额以上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1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8.0%。
(三)装备制造和电子产业拉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6.2亿元,同比增长51.6%,比全市高9.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48.4%;进口额1.8亿元,同比增长60.1%。
三、工业和建筑业稳定发展,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14.0%,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0.6%,拉动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2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3.7%,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四、各项收入稳定增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向好。
上半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2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一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3.9%。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29.4%,与一季度比,增速由负转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1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8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4元,同比增长1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0元,同比增长14.0%。
10.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十
(2012年3月22日)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园区汇报如下:
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安排情况
2012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工业产值60亿元,同比预增121.4%,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预增121.9%,销售收入58亿元,同比预增120.5%,利润1.5亿元,同比预增30.4%,平均产销率力争达到96.7%,新增就业2800人,工业用电量达到48000万千瓦时。
目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7亿元(含华锐),同比增长68%;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73%;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27%;利润-0.084亿元,同比增长45%;产销率达到114%,工业用电量达到3340万千瓦时,新增工业用电2901万千瓦时。
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园区累计生产镍铁合金227吨、硅锰合金6319吨,汽车铰链53000套,风电桨叶42片,螺纹钢5581吨,精制米27800吨,米糠油1408吨,配方奶粉449吨,3MW风电主机15台、3MW轮毂15台,1.5MW主机15台,1.5MW轮毂15台。
二、重点企业情况
1、益海嘉里(白城)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今年预计新建年产42万吨谷物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科研报告编制、环境评价编制,正在进行施工设计,预计5月份可开工建设。新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产值13.78亿元,预计2014年竣工。本年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包含贸易收入,实际产出8亿元)。1-2月实现产值7809万元。
2、白城金升镍业有限公司。目前处于生产淡季,仅两台电炉运行。今年计划新建扩能改造项目正在进行设计工作,具体规模及投资预计在3月末才能最后确定。全年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4台炉满负荷生产,目前2台炉生产)。1-2月实现产值4633万元。
3、中材科技(白城)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全年预计实现产值6亿元。目前有41.5m和42.5m两个型号模具生产,1-2月份实现产值2027万元,生产叶片42片。
4、白城天奇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全年预计实现产值1.96亿元。1-2月份实现工业产值468万元,生产电工机械2套。
5、吉林通力实业有限公司。1-2月份公司停产,预计3月份恢复生产,全年预计实现产值6亿元。企业表示由于近年来风电白城地区风电塔筒企业集中上马,造成市场竞争激烈,按目前的产销情况来看,完成本年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6、白城尼特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1-3月份公司生产经 营状况良好,2012年接到订单40万套,预计年产值可达5500万,目前公司形成良性运转,对未来市场前景看好。
7、白城市富达棒材轧制有限公司。1-2月份公司停产,3月份已投产,公司目前已接到5万吨、产值21000万的订单,保守预计年产值可达25000万。之前公司面临着原材料采购资金链短缺的问题,今年企业转经营模式,从自产自销转为代料加工。目前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8、白城市丰盛米业有限公司。1月份停产,2月份恢复生产。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5000万。企业目前在谈订单2000吨稻米加工,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企业主要面临的困难是原材料价格过高,但成品米市场价格过低,导致企业出现短期亏损。但企业目前推出的“粗粮家族”系列十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势头强劲,是确保企业持续经营的主要动力之一。企业的粮食基地也已正常运行,500亩水田已到了育苗阶段,400亩旱田也已到了前期准备阶段,今年主要产出绿豆、红小豆、有机蔬菜等。总投资200万、直接经济效益可达600万。
9、白城宏帝达汽车齿轮有限公司。1-2月份累计实现工业产值550万元,变速箱齿轮75吨。目前企业已有订单8000万元,全年计划实现产值13000万元(扩能实现后),目前年生产能力为5000万元。
10、白城正隆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总投资1.3亿,2011年11月份开始投产,预计年产值5000万,2012年企业准备新增2个锻造车间。企业目前主要存在设备陈旧老化生产效率低下,达到预期的产值存在一定困难。
11、白城鑫红钻有限公司。边搬迁边生产的双轨运行,2012年7月份新厂区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4000万。公司今年已与一汽大众正式启动深度合作洽谈,4月份将与一汽大众签署技术支撑协议,于今年新增加汽车门梁热成型、汽车电机生产、汽车塑料三条生产线。并有望今年5月份通过一汽大众供应商质量能力升级审核,成为一汽大众A级供应商。公司当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新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导致流动资金缺口,及员工医疗保险问题,影响公司对人才的吸纳和培养。
12、华锐风电科技(吉林)有限公司。企业截止目前已生产1.5MW风力发电机组15台,轮毂15台,3MW风力发电机组15台,轮毂15台,已完成产值225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今年企业已通过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初审,有望今年成功获得科技发展项目专项资金2000万元。
13、吉林省泽润高效节水灌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块累计生产节水灌溉管100万米,节水过滤器1000套,实现产值3000万元。2012年已接到订单1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公司今年预计新增多项节水灌溉生产项目,公 司运营情况良好。
三、存在问题
一是园区民营企业较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目前园区上报企业生产计划均为在当前生产能力情况下满负荷生产状态所实现产值,不能保证年末完成计划指标。二是目前园区扩能改建项目除益海嘉里有实质性进展外,其他企业还都停留在意向性阶段,没有实质性推进,不利于实现今年增产、增效。三是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与汽车零配件企业销售情况不佳,中材叶片、通力实业、正隆齿轮等企业均存在订单不足,竞争激烈状况。四是企业仍存在用工不足状况,用工缺口约550人。五是“一套表”制度实行以来,规模企业纳入统计口径比较困难,统计局表示每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不能超过3户,全年只有2、5、8、11这四个月才可以新增企业,园区够规模企业无法全部纳入统计口径。
四、解决措施
11.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十一
一、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保持增长,前高后低逐月回落
2011年,全国产粗钢68388万吨,比上年增长7.3%;产生铁62969万吨,增长8.4%;产钢材88258(含重复材)万吨,增长9.9%。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粗钢产量逐月增加,6月份日产量达到全年最高点199.7万吨,相当年产钢7.2亿吨;下半年逐月回落,四季度下降幅度加快,11月份降至全年最低点166.2万吨,折合年产钢6亿吨,比最高点下降16.8%。
分省区看,位居粗钢产量前三的河北、江苏、山东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9.8%和9.7%,高于全国8.9%的增速,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4.1%、10%和8.3%,合计占42.4%,较去年增加1.3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低于全国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而其他中小企业则大幅增长。
分品种看,受投资增速较高拉动,以建筑用材为主的长材比重上升,而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增速放缓,对生产用板材的需求增长有限,板材比例下降。2011年长材、板材产量分别为4亿吨和
3.9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和8.6%,占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7%和44.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减少1.5个百分点。
(二)钢材价格波动运行,四季度大幅下跌
2011年,钢材价格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呈现波动运行态势,大部分品种振幅在15%左右,并呈“长强板弱”的格局。二级螺纹钢全国均价为4774元/吨,较去年上涨13.9%;4.75mm热轧均价为4721元/吨,上涨10.3%。分月看,前2个月,由于铁矿石等原料成本上涨推高钢材价格小幅上涨。3月市场受加息等紧缩政策和房地产限购令影响回调。4至8月,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格局,钢材价格小幅波动。9月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跌,国内钢材需求减弱,价格加速下跌。10月份跌幅扩大,跌速加快。
11、12月份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钢价继续震荡向下,年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20.5点,比年初的128.3点下跌7.8点,下降6.1%。
(三)钢材出口小幅增长,进口略有下降
欧美债务危机影响继续蔓延,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高通胀的双重压力,全球钢材市场需求萎缩。我国钢材出口较上年小幅增长,总体呈逐月下滑走势。全年累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加643万吨,增长15.1%。进口钢材1558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下降5.2%。此外,出口钢坯为零,进口钢坯64万吨。将钢坯、钢材折算为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9万吨,同比增长28%,净出口粗钢占我国钢产量的5.1%。
虽然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出口难度加大,但钢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出口品种看,出口板材2658万吨,同比增长7.1%,占出口总量的54.4%。出口棒线材669万吨,增长28.9%,占总量的13.7%。从出口价值看,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049美元,同比上涨184美元,增长21.3%。
(四)钢材社会库存逐步下降,企业库存增加
受春节和冬季因素影响,2011年前两个月国内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增长迅速,2月底达到年内最高1890万吨。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钢材需求增加,3至8月钢材库存逐月下降,8月末降至1384万吨,较年内最高点下降26.6%。9月钢贸商囤货备战“金九银十”,钢材市场却遭遇寒冬,社会库存小幅增长,并持续到10月中旬。此后,贸易商在资金压力较大和对未来看淡的情况下,屯货意愿减弱,钢材市场去库存化启动,钢材库存总量逐步减少。年末,社会钢材库存1290万吨,同比下降4.6%。钢铁企业库存钢材978万吨,同比增长8.9%。
(五)淘汰落后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2011年,钢铁工业继续加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力度,按照国家公告的淘汰落后产能名单,预计全年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122万吨,炼钢产能2794万吨。
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烧结、高炉、转炉、轧钢工序能耗均得到下降,部分钢铁企业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77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1.7千克标煤,同比下降0.82%;吨钢耗新水3.88立方米,下降5.02%;COD排放2.67万吨,下降11.44%。
(六)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钢铁产能继续扩张
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累计投资额达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行业总投资的2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行业总投资的75.5%。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占全行业投资30.6%。
行业固定资产高投资直接导致产能继续扩张。据钢铁协会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实际净增炼钢产能约5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达到8.5亿吨左右。
二、钢铁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下游需求减弱,供需矛盾凸显
201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拖累增速放缓,我国钢材出口不振,国内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应对国内高企的通胀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建筑、船舶、机械、汽车、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增速也相应放缓,下游需求减弱,钢材消费增速下降。与此同时,钢铁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和生产边际效益因素,主动减产意愿不足,在国内外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过快释放的产能使供需矛盾凸显。在钢铁需求减少后,减产是减少供应量,避免价格大幅下跌,保证行业正常
运行,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进口平均到岸价163.8美元/吨,同比大幅增长27.1%;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高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钢铁企业销售成本上升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2.4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的平均水平。其中10月、11月份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47%和0.43%,创下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钢铁工业在成本大幅上升,产能过快释放的双重压力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三)中小企业大幅增产,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
2011年,我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之和占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为49.2%,较2010年略有上升,比2009年5.4个百分点的增速大幅回落。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全行业比重从去年的89.5%降至86.3%,下降了3.2个百分点。2011年,受保障房需求影响,建筑钢材盈利情况好于板材,为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小钢铁企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造成全行业产业集中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三、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展望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左右。从国内情况来看,预计全年GDP增速降至
8.5%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21%左右。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减弱。
预计2012年钢材消费增速小幅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6.9亿吨,粗钢产量7.3亿吨,同比增长7%左右。全年钢材出口维持在5000万吨,进口1500万吨左右。铁矿石进口量增至7.3亿吨,价格较上年有所下降。国内钢材价格维持弱势运行,年内高点难以超过2011年高点,钢价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四、保持钢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钢铁工业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抓住机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全面贯彻《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减量化用钢,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兼并重组,强化资源保障,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努力实现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一)努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
钢铁企业要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控制生产节奏,规范定价和销售行为,自觉控制产量;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各种费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进口铁矿石代理制,维护正常的进口铁矿石秩序。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渡过难关,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
(二)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
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稳步开展,发挥兼并重组效应。出台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钢铁工业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以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和《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为兼并重组主体,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优化布局,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三)继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供保障。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淘汰落后要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因素。坚定不移地推进淘汰落后,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任务,根据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任务完成较好地区和企业的兼并重组方案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积极推进减量化用钢
从上下游合作入手,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共同推进产品升级。落实《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各项措施,开展重点省区的试点工作。修订并发布《钢筋混凝土用钢》等生产标准。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建立船舶用钢、家电用钢、电工用钢合作推进机制,重点推动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家电用冷轧板和无取向硅钢片等产业化推广应用,促进减量化用钢。
(五)提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
完善各种措施,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研究支持已投资境外铁矿项目的政策措施,提高海外铁矿石资源掌控力度,加大对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和建设钢铁厂的支持力度;探索沿边地区利用周边国家铁矿资源适度发展钢铁工业的模式;跟踪国外铁矿石贸易发展态势,积极稳妥推进铁矿石定价新模式;支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引导钢铁企业、矿石生产商积极参与。
http://.cn/
http://.cn/lines/
http://.cn/cars/
http://.cn/source/
http://.cn/company/
http://.cn/news/
http://.cn/park/
12.上半年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篇十二
今年是“十一五”发展的重要的一年,**市工业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工业兴市”的机遇,培养主导产业,优势支柱企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努力克服土地、电力、人力等资源要素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工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体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1、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本网网文章-www.wmxz.cn 找范文,到本网网]
一至五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770万元,同比增长14.9%;完成市总产值年计划194290万元的40.54%;销售收入78188万元,同比增长22.18%;税收4020万元,同比增长31.86%;外贸出口交货值578.9万元,同比降6.03%;工业用电量8699万度,同比增28.26%。以上综合经济指标反映了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是健康持续发展的。
2、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近年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20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家,比去年同期36家增加了9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规模集聚效应得到进一步凸现,目前工业园区基地已集聚了全市部分的规模企业,其他企业也将在今年逐步转向园区基地,基地内企业由传统产业向科技型,外向型产业为主导的转变已初有成效,一批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落户基地内。
3、骨干企业拉动明显,支柱产业增速加快。
1至5月份,全市规模企业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州电力总公司28989万元,同比增长24.18%)产值在千万以上的达12家,全市龙头企业产值仍占较大比重,水电、建材、化工、富硒食品加工、烟草及纺织等优势产业唱了重头戏。
1至5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各行业发展态势基本良好,几个主导行业上升势头仍然强劲,其中保持较快增幅的是轻纺业产值5301万元,同比增25.33%;水电能源产值41312万元,同比增23.86%;建材业产值11977万元,同比增长26.08%;机械制造产值2715万元,同比增长26.35%;烟草业产值4447万元,同比增长8.13%;印刷、纸制、塑料制品、皮革等其他产值2456万元,同比增长21.96%。
增幅中也有回落情况,富硒食品加工产值6889万元,同比下降19.66%.由于富硒食品业中的龙头企业九洲牧业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遭遇生猪五号病的发生,导致停产2个多月,产量比同期减少640吨,总产值比同期下降33.31%.截至目前,该厂生产已逐步恢复正常,总产值增速比上月增幅4.5个百分点.预计他们在第三季度将超过同期水平.另一家是华龙茶叶公司,1-5月总产值比同期下降28.98%,本来4、5月为茶叶旺盛生产季节,但今年由于凤凰大桥的施工和沿江路的维修,使得送茶叶毛坯车辆运输困难,到达不了该公司,从而导致5月累计产量比同期下降133吨,预计此情况将在9月凤凰大桥的竣工后得到缓解.医药化工业产值33712万元,同比下降21%.导致该原因仍然是化工龙头企业八龙化肥,由于去年上半年全国化肥供应普遍供应不足,今年各地生产厂家纷纷加大生产能力,一些原来停产的小化肥厂也开工生产,造成化肥积压库存,从而出现化肥滞销.因而各厂家相互低价抢占市场,今年化肥的销售平均价只489.81元/吨,而去年是552元/吨,下降了62.19元/吨.加上电价煤炭原料等等的价格上涨,使得该厂今年形势不为乐观.
4、加大技改力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喜人,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
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科技型的工业企业作为目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使企业的技改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工业领域投资项目47个,占总项目数55%,比去年增加33个,完成投入18250万元,占城乡项目投资金额数60%,同比增长13%.工业投资的增长与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不可分.其中:已成功搬迁于“工业园区”的长源轴承,重新安装了新的生产线,将在管理上实行信息网络化;金叶烟草改造仓库将竣工,车间封顶,设备即将进厂;长友薇菜干车间竣工投入试用;山泰设备、宏业魔芋、星辰包装“退城进园”都完成征地工作;圣峰药业厂房车间维修结束,设备正在安装,目前在试投生产工作.这些都致使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少数企业改制,搬迁新厂设备调试、技改管理等客观原因,一季度基本无法生产
**卷烟材料厂从去年9月开始改制停产,截至今年一季度结束,四月份才开始进行生产.施恩堂药业由于管理出现问题,目前仍然处于停产之中.车坝水电厂在一季度也对该厂设备进行大修和渠道整改,四月份才开机发电.
2、生产要素出现短缺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的有效土地并不很充裕,用地紧张开始束缚着企业的发展.有部分企业欲扩大生产所需的工业用地很难得到解决,这样将制约我市企业尤其一些小型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工业用地价格太高、审批太难问题,也是中小企业家反映的较难问题,许多企业家反映,由于地价过高或者无法落实用地,不少投资项目不得不作停止发展打算。电力方面,我市电力供需依然存在矛盾,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最大负荷已达9.05万千瓦,同比增长14.85%.频繁停电对企业产品质量和按合同完成订单都有影响,拉闸限电也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3、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我市“两路”建设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张,行业的发展,劳动力需求也快速增加,据了解,我市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许多企业抢着要,以致一些技术性要求较多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4、原材料价格上涨制约我市工业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原材料和燃料大幅度上涨,致使我市工业企业生产“高进低出”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扬,以及能源方面的煤炭和矿石等方面的价格不断攀升,行业竞争激烈,加上全国汽车摩托行业的增加,以致原材料一涨再涨,这对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化工冲击尤大,影响了**市这些小型企业生产状况,降低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
三、下阶段工业经济工作重点
1、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
大力扶持**富硒食品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实力,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品牌含金量,着重引导企业提高管理层次,降低生产成本,争创省级或国家级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等。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加各项经济交流、展览(如广交会等)。
2、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面对全球性的原材料居高运行,加上我市土地、电力、人才等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走高效益、低耗能、高附加值的工业化道路。加强有序用电管理,对耗电大或低、小散的企业进行用电控制,优先考虑支柱行业和一定规模的企业。
3、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优势行业发展的智力支持。
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不惜重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研究开发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和引导企业转变家庭式管理模式,引进职业经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尽快形成优势行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我市成人技校对企业职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培训,提高其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其更好发展。
4、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设计,建立营销网络信息化,加强管理力度,抓住信息化机遇。特别是纺织品、富硒绿色食品、药材企业应大力扩展市场,并利用自身独有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嫁接外来资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档次。
5、推进“先进”理念,营造制造业基地形象。
加快制造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聘请专家进行理念培训;采用集中倾倒、分类处理工业垃圾的办法,合理解决工业垃圾带来的脏、乱、差等问题,达到“变废为宝”。加大基地的绿化工程建设,制造洁净环境,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形象。
四、对我市全年经济的预测
【2021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推荐阅读:
科技工业园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12-21
市上半年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08-09
10年上半年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报告09-09
××年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07-22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党支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09-19
区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06-30
乡镇劳保所2021年上半年总结07-18
乡镇项目推进办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