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学素养

2024-10-17

中学生科学素养(精选14篇)

1.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一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

陕西商南青山镇中心小学 尹座来 邮编726302 手机***

科学素养必须从小抓起,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在童年时形成的习惯和意识,往往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特别是小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影响到他个人生活的好坏,而且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其重要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科学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那么,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扎实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1、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一起,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 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二、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上课时,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而且要求“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这样,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次次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 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增强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中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三、强化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渠道。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由此,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内容。

1、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和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有效地开阔了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在家建一个 小小生物角,或观察蚂蚁搬家,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臵,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立志早日成为国家的科技人才。

2.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二

一、兴趣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动力

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兴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如情境的创设、多媒体的运用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兴趣激发灵感,是发现的先导,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科学地认识事物和现象。

比如在教学《磁铁及电流的磁效应》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把一块塑料的圆盖放在一块磁性小黑板上,这时有许多学生开始发问了:“咦,这个圆盖怎么不掉下来?”“如果放在那块大黑板上,不知会怎么样?”有几个学生甚至想上来试一试。见此情景,我便请几个学生上来动手试试。几个学生通过贴、看、敲、摸,终于发现小黑板是用铁皮做的,而且塑料圆盖后面有磁铁。于是,我再向学生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有关磁铁的性质。一下子,学生的兴致就提高了,注意力也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当然,在不同课题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看录像、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密度》一课时,教师用“死海不死”这则故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人在海里怎么不沉下去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有了求知欲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就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实验探究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例如,晚上,人们正在看书的时候,房间内的灯忽然不亮了。是什么原因使灯灭了?要能马上想到种种可能:可能是灯泡坏了,可能是开关坏了,可能是熔丝断了,可能是停电了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就需要寻找证据。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地板为什么翘起来,车胎为什么瘪了等,都涉及到一个类似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所学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实验、分析,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给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与整理、分析与归纳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在教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首先出示一块湿毛巾,通过“如何将湿毛巾变干”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我再用猜测、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非常好,还能积极思考课文给定的答案以外的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完善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即思维过程,同时也在过程中习得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运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篇三

科学素养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实现个人决策过程中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加强小学科学教学,运用科学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提高其科学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树立以实验为基础、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比如,每节课树立一个如“电产生热”的教学主题,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将一根细铁丝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两极,摸一摸铁丝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接的是三块电池,又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的同时,就是教学与学习的最佳时刻,而学生又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加上教师的从旁辅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只有激发其科学兴趣,才能促使其产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可以将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教学切入点,充分利用实验研究,将其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枯燥乏味的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小学生爱探索、爱发问、爱动手的能力,提升其科学素养。

例如,在“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碰到的小动物或者依据个人兴趣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鸟,小兔等,引导其对小动物外形、睡眠、叫声、食物喜好等进行观察,然后鼓励其在课堂上对所观察的情况说一说或者画一画。这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也会做得特别好。

三、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其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做,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知道某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但是并没有仔细探究浮沉的原因,造成浮沉的因素等。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些物体,比如质量相同体积不同,或者体积相同质量不同,亲自试验一下。引导学生成立小组,讨论实施方案,最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深化科学学习的意义。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科学教学效果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支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内容展现,从而更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材中一些关于自然现象,动植物等内容,适合小学生学习,而如果将动感动画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与学习内容良好结合,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

以《杠杆》为例,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杠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物体受到重力与阻力的情景,真实再现一个杠杆运作的原理。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杠杆原理,或者动手试验一下杠杆原理,从而深化学习目标。

再比如,《云的观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关于云朵形成、运动及相关变化的视频图像。这种教学方式在弥补了传统空谈、讲解等单一、枯燥的缺点的同时,能够以更加鲜明、生动、活泼的方式将云朵的千变万化和多姿多彩展现于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产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五、加大科学课堂容量,引导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例如,以“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适当加大教学容量,从地球全景转向地球表面,再引入到平地、高原、峡谷、山峰等科学概念,将课堂知识量自然有序地提升,同时结合科学素养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样,在激发学生强烈探知欲望的同时,引导其亲自动手,拿起科学仪器,主动去发现与探索,从而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更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更新教育与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结合科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其好奇心与探究欲的培养,促使是学会思考,自主探究,为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4.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网络) 篇四

亲爱的同学:

你们知道吗?在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想要成功地发展,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相信通过你们的学习,你们都可以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回答问卷中的各个项目,你的回答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谢谢你的支持!

1.当你遇到某种有趣的或是令人惊奇的现象(比如给你一个杠杆就能撬动地球)时,你是:()

A.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过后便将它放在脑后了;

B.觉得很有趣,很想知道原因;

C.觉得很有趣,很想知道原因,并且自己尝试着去解决。

2.当你发现问题(如铁块会沉入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时,你是:()

A.直接寻找答案;B、自己先思考,并作出假设,然后再寻找答案。

3.老师布置的制作作业,一般情况下,你是:()

A.用现成材料进行组装或拼凑;

B.材料是自己动手找,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制作。

4.在进行实验时,你是:()

A.喜欢自己设计实验;

B.先参考书上的实验方法,然后进行改进;

C.完全参照书上的实验方法;

D.看着其他人动手。

5.你会使用下列哪些仪器:()(可多选)

A.直尺、量角器、圆规;

B.量杯、量筒;

C.测力计、温度计;

D.天平。

6.你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是:()(可多选)

A.课堂上学到的;

B.课外书上来的;

C.网上得来的;

D.根据活动的需要,检索、查阅和筛选书刊、上网及其他信息源。

7.如果让你研究一种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A.你会在饲养过程中研究它;

B.上网或上图书馆查询资料了解他。

8.当你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时,你会()

A.把新的发现藏在心理,生怕说错;

B.把新的发现及时告诉同伴;

C.进行多次实验得到证实后,再告诉同伴。

9.当同伴的回答与自己的发现不同时,你是()

A.否定自己的结论,赞同别人的观点;

B.对自己的结论产生怀疑,不知谁对谁错;

C.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能寻找支撑的理由;

D.等待老师作出判断。

10.如果你看到蚕宝宝吐出了黄色的丝,你会:()

A.觉得很惊奇;

B.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C.觉得很有趣,并且会尝试着研究出其中的奥秘来;

11.当别人否定你的意见时,你会:()

A.你会对提意见的人怀恨在心;B.觉得很不屑;

C.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12.如果需要你长期观察某种动物(如蚕)的生长过程并做好观察记录时,你的态度是()

A.不愿按时观察;

B.偶尔观察和记录,事后补一份;

C.能经常观察,但懒得记录;

5.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五

科学素养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有效的积累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方法的选择,首先要深化对于学生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问题研究能力,才能够对于很多问题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这是学生科学素养能够形成的基础所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要将知识的讲授更多地转换为学生自主实现的知识探究与获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研究的乐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与深化。例如,在讲“参考系”时,为了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路边的大树、奔驰的骏马、飞流而下的瀑布、川流不息的车辆。汽车里面有一个乘客问:“我动了吗?”司机说:“你没动。”而路边的行人说:“你跑得真快。”我提出思考问题:乘客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呢?然后自然地引入新课内容。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为知识教学形成了铺垫,学生的思维也得到激发。又如,在讲“加速度”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飞机起飞、火车出站、运动员起跑、老虎突然去追鹿、汽车刹车等。让学生观察速度是否变化,变化快慢的程度是否相同,列表把初末速度对应时间填在表中。让学生回答,然后对比速度,进而引入加速度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更加生动直观,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活跃起来,而且能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提升教学效率。

二、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深化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很有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时应当掌握基本的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也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要透过良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独立思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牛顿管实验,并且自己设计相关实验过程。有的学生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不抽空气,观察现象;抽一部分空气,观察现象;抽成真空,观察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先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发现规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研究问题的有效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研究问题的一般思路与展开模式,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来龙去脉,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理解与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论文 篇六

【摘要】依据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基础是实验教学,然后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提出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可行性,并论及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素养 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认为,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实施新课标来说,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一、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演绎,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生物实验中,操作和观察有序和有效地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前导;而实验目标的最终实现,实验结论的最终得出,更需要思维推动。只有借助于思维对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实施反馈调控,并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去除无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使之“有序化”,才能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性任务。

有比较才能鉴别和作出准确的判断,有了准确的判断,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演绎出正确结论。例如,在指导学生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中,有的学生选取的材料为洋葱鳞茎、枯干的外表皮,虽然其他步骤的操作都正确,结果仍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学生请教原因,教师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让他们再撕取稍靠内层的表皮做观察材料,终于清楚地观察到了理想的结果。然后再引导他们回顾两次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次失败的关键原因是选材不当。在我的进一步引导下,有的`学生继而分析说:干枯的洋葱鳞茎表皮细胞膜已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并且没有液泡,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也就不能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把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从0.3g/ml提高至0.5g/ml,重复上述实验的过程,结果虽然看到了质壁分离,却看不到质壁分离复原。通过与用规范浓度(0.3g/ml)蔗糖溶液所做的实验做比较分析,学生又总结出了“外界溶液过高,会使洋葱表皮细胞最终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的正确结论。在上述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虽然不断地经历失败,但却在咀嚼失败中有所发现,从更深层次获得了成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质疑”。当问题被明确提出来之时,其答案往往就在不远处向学生招手了。例如,在做“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中,一些学生用0.01%的亚甲基蓝溶液把根染成蓝色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时,染上的蓝色褪去大半,于是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1冲洗时为什么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清水?2冲洗会不会使已经染上的蓝色褪尽?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了“冲洗”的目的是去掉“浮色”,他们于是作出假设和推论预测:用清水代替蒸馏水来冲洗,清水中存在的许多杂质阳离子可以与蓝色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进行交换吸附,因此,不仅根的上“浮色”会被杂质阳离子交换吸附的缘故而被冲洗掉一部分,连被“牢固”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上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也会被杂质阳离子因交换吸附被冲洗掉一部分,从现象来看,应该是蓝色逐渐消退。

如果用蒸馏水冲洗则没有此弊。教师肯定学生的假设和推理判断是正确的。随着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第二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虚假。一些学生由于存在片面的功利观,以为高考不考实验操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存在马虎应付的现象,影响了实验效果。鉴于此,上实验课时,我们在对实验目标的制定、对实验过程的调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验收中,都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其中。例如,针对一些学生由于实验态度不认真而导致实验失败的结果,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寻根溯源,在学生认识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严谨科学态度时,教师予以肯定,然后要求学生重做实验,一旦这些学生用认真取代了马虎,实验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他们在获得成功快感的同时,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也获得了自我肯定和强化。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实验结果的完美,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对实验报告进行各种人为的矫饰。例如绘细胞图时喜欢将其模式化,记录实验数据时喜欢将其标准化,记录实验现象时喜欢将其显著化等等,对此,教师都严肃地指出这些虚假做法违反求实的科学原则,要求他们加以纠正,并在如实反映实验结果析同时,严格检查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各种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从而纠正实验误差,使实验结论无懈可击。

价值取向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指向。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很可能会对这些作为实验材料的生命采取冷漠相对的态度,甚至以残杀这些生物、观看它们在痛苦中挣扎的情景为乐事,进而形成了这样的生命价值观:人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者,掌握着其他生物的生杀大权。这显然是与新课标的理念相悖的,也是与现代文明精神的发展进化背道而驰的。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观念,我根据新教材在实验材料上的取舍和实验内容上的增删这样的事实,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不用濒危动物做实验材料;不用珍贵动植物做实验材料;尽量不用动物活体做材料;尽量缩短实验中处死动物的时间长度;

尽量减少实验动植物的采集量和使用量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人只是宇宙中渺小的一员,只是生物圈这个大的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各种生物都是复杂食物网的一个环节,它们共同维持着我们这个地球村(生物圈)的稳态。人类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赋予这些生物以生存权,以共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和地球村的繁荣。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逐渐地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会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最终使我们人为在社会能够与自然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7.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七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生活经验,动手实践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二十一世纪的门槛, 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都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素质正在成为每一位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 我们的科学教学不再是让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解科学常识、科学现象, 而是以课本为媒介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将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打下基础。

1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鼓励探究性学习,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科学基础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生对科学现象、科学知识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很多时候学生关注的科学问题并不在课本范围内, 但是, 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 不以课本内容为局限, 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广泛的探究。比如, 在学习“燃烧”内容时, 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蜡烛燃烧时, 是先从蜡捻附近开始燃烧, 还是先从蜡烛周围开始燃烧?这个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 在小学生看来是如此神秘?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亲自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得到第一手材料, 加深学生对燃烧过程的理解, 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还有学生喜欢进行小制作, 比如, 利用饮料瓶和废弃物制作建议手电筒;制作香皂纸;自制羽毛球等。学生的这些小制作是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满足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 也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具体表现, 教师应给予应有的鼓励。

2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出发

任何学习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消除学习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小学科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与动植物相关的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天气知识、营养饮食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比如, 在学习天气知识时, 从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网络、电视天气预报入手, 让学生回忆不同的气象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并说说这种天气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感受, 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哪些影响。学生不再觉得是枯燥的学习, 而是回忆自己所了解的常识, 趣味性大增, 能起到优化学校效果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借助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 比如, 筷子放到一个有水的碗里, 从视觉上看是折的;电扇转起来我们会看到一个虚圆;有过游泳经验的学生都知道:人在水里会有一种力向上托起人的身体等。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 都能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和思考,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3科学教学要立足发展能力

科学教学不是向学生传达科学信息、阐述科学原理, 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事物和现象, 思考和探究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或者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提高生活品质。因此, 科学教学的重点是立足发展学生的各种科学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比如, 不倒翁是小孩子经常玩的玩具。教师不是告诉学生不倒翁不到的科学原理, 而是从不倒翁不倒的现象入手, 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不倒翁不倒科学原理, 或者鼓励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以自己喜欢的玩偶形象制作一个不倒翁。

教师还要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 并探究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比如, 学校较长的教学楼中间会流出一道缝隙, 中间加上塑料泡沫。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个现象, 却很少有人主动提出“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带领学生去观察类似的生活现象, 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其原因。这种从生活现象入手, 探究科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对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科学教学要倡导动手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学习不能靠背课本、记概念, 而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得到丰富的感性知识, 进而概括总结升华成科学理论, 成为学生常识的一部分。比如, 在学习“摩擦起电”内容时, 除了操作传统的实验“用玻璃棒摩擦毛皮, 然后通过玻璃棒吸起碎纸屑, 来证明摩擦起电”外, 教师来可以让一位长发学生到讲台上来, 教师用塑料梳子为学生梳理头发, 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会发现:干燥的头发随着梳子不停的飘动。此时, 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的成因。学生很快想到了“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块儿化纤布料上反复擦手, 然后让学生去接触金属物品, 学生会发现自己有被电的感觉, 有时还能听到“啪”的一声响。教师继续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理, 并利用科学术语表达出来。

这种借助动手实践拓展科学视野的学习方法,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热情, 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8.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八

关键词:培养 学习习惯 观察 探究 动手动脑 反思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一)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四)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地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面。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四、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9.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靠劳动者科学素养的提高。反思20世纪培养英才的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从以学问为重心向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转变,成为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门类现今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处于中心地位的科学,同时化学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化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对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被广泛应用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一切高科技领域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构成当今化学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曾任美国化学会会长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R布里斯罗在其出版的著作《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中就以“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作为副标题,说明了化学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加强与社会和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诸多知识,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高度融合,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各种能力,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奠基的作用。

2.在化学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1科学知识是构成和发展科学素养的基础

科学素养以掌握一定程度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素养也就无从谈起,正如一个人的修养、素养要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文化,拥有的经验、见识为基础一样。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它不再是一个知识型社会,而是将逐渐成为知识发展型社会。这就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片面提高化学知识的理论水平和深度、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对知识进行重新筛选,选择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适当介绍化学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成果、新进展,联系社会、技术和生活,渗透STS教育思想,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观和价值观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决策,让学生牢固的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真正体现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土壤。

2.2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能力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它是在科学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2.2.1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重要步骤。狄罗德说:“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收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所以说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做化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前,为了防止把生动活泼的化学现象变成静止的预期结论,教师不告诉学生有什么现象发生,让学生带着悬念,全面、认真的观察实验过程,教会学生抓住观察重点,既要观察实验结果,又要全面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鼓励学生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易被察觉的细微之处,同时注重对实验想象的对比观察,特别是异常现象的发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和品质以及探究知识的科学方法。

2.2.2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具体化为:

(1)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2)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寻找、选择、整理和存储各种有用信息。

(3)针对所研究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

(4)正确的评价信息。

(5)利用信息作出新的预测或假设。

(6)从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表示变化的规律。例如在讲授纤维素知识时,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些没有固定模式的课题,包括纤维素的存在、结构的确定、纤维素的性质,硝酸纤维、醋酸纤维、纤维素的用途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各种媒体查阅有关纤维素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写出报告,制作成相应的软件,通过校园网络使全体学生共享,并进行问题讨论。比如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吗?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由纤维素的结构推测它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谈谈硝酸纤维的发现,结合它的发展史谈谈它对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结合我国国情,谈谈对纤维素发展的展望等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形成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真正学会如何获得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丰富和发展自己,为今后走入社会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设置探究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科学素养中最活跃、最积极、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它是科学素养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最终表现为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获得知识、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就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领域。开发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设计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使用非常规的装置,完成某种实验目的;(2)进行某一实验的仪器或装置不一定是统一的标准装置,这就需要突破思维定式,具有创新精神。(3)为完成某一基本实验而设计出不同的方法,通过从各个角度(如药品的成本、装置的繁简、准确性、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的比较和论证,选择出最佳方法。(4)创造性地改进实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通过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进行探究活动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培养。

2.3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表现方式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在科学研究中被认为是产生知识的“知识”。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能更快的获得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科学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增设化学科学发现过程的内容,讲述科学发现过程中体现的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理解化学家是怎样用这些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活动。在实验教学中,以科学方法组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类等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培养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设计实验并安装实验装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情境中、交流实验研究成果等具体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会了科学方法,而且会逐渐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今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素养也会相应的提高。

3.提高教师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条件

10.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十

活动计划

1、在总结上学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参研教师的培训力度,请相关领导作培训讲座,为参研教师的研究活动找到理论支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举办科普讲座,教师、学生共同成长,营造科学气氛浓郁的人文环境。

3、组织学生了解北京奥运会的科技含量。(如建筑、设施设备、运动装备等方面)

4、开放学校图书室,组织学生借阅有关科普方面的书籍,作好知识积累。

5、以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活动为契机,实施课堂教学研讨(注意利用好教材中的科学资源,在突出学科特征的同时有机渗透科普教育)。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求科学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创设一个良好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环境,各班出一期以科技、艺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

7、开设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科创大赛。(包括: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幻画、创新设计和科技实践活动。)

8、结合“千乡万才”工程,组织师生参加电子科技创新制作活动,让学生制作网页、电子小报等,激发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爱好,对科学的崇尚。

9、开展《生命之源——水》综合实践活动,以“水资源、水环保、水的利用”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自主探究、亲自体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0、沙龙活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开展有关课题研讨活动中的专题征文及活动案例。

11.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改实验;化学与生活;教材分析

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地,于2004年9月就开始了新课改实验,而后在其他省市也相继铺开。在《化学与生活》教学中,通过认真的审视新课程,才发现它的真正意义十分深远。走近新课程,如何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如何用好新教材,是贯彻新课改理念实现其目标的关键。

本课程模块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力求使课程内容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教材分析

本书共101页,分四章13节,涵盖三大主题——健康、材料与环境。它与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化学课本相对照,有质的飞跃,符合新课标的思想、内容要求。

课本当中多次出现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如,有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生活中的不锈钢制品,列车车窗用的钢化玻璃,日常生活中的陶瓷制品,光导纤维,一些尼龙制品,汽车尾气,锂离子电池动力的汽车,还有可操作性的处理措施:自行车的防锈措施,常用的金属防护方法等。

在内容选材上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征,教科书采用精美的彩色印刷,采用了大量的实物、实况彩图(全书共90处插图,约130幅经典彩色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得到陶冶从而在认知上更有利于构建。精选、编排2个实验和4个科学探究实验以及四组实践活动等),且没有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之分,让学生能够多动手,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实验科学!无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化学实验尤其探究性试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习题少而精,简约而不简单,多为灵活开放型试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些足可以体现出编者的良苦用心。本模块的内容包括三大主专题:

专题1:化学与健康

“关注营养平衡”是《化学与生活》的第一章,主要是实现化学与健康的主题,在必修2的“基本营养物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几种基本营养物质及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还要学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初步知识。本章在内容安排上,以促进人体健康为主线,介绍了促进人体健康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即通过合理饮食摄取能量、补充人体的必须元素,通过合理使用药物抵抗疾病。

专题2:材料

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材料得到了发展,大量的新型材料也不断涌现。专题2在内容的安排上,以材料的应用为主线,重点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支柱材料。

专题3:环境

本章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重点介绍了改善大气、污水处理和垃圾的资源化等过程中的化学处理方法及其原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作用的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总体上来说,选修1模块的教材在设计上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题设置充分体现满足人类由基本到高级的生活需要;(2)注重从化学视角指导学生,从而体现化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3)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二、对新课程教学的展望和要求

面对新教材,有困惑也有欣喜。在使用了化学选修1,本人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尝试:

1.自己身体力行,做终生学习的楷模

从新教材不难看出,作为化学教师只具备化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只囿于化学领域,没有与相关的科学有较宽广的知识与技能,是很难高屋建瓴,厚积薄发,只能穷于一时的应付,难免会捉襟见肘,更不用说驾驭教材了!因此,化学教师必须积极进取,不断地充实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时刻把自己摆在课改的行动架构之中,努力构建自己的教学风格。

2.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学习化学的课程。化学问题要真正得到体验最好的方式是创设生活情境。如,为什么吃糖也会发胖?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问题。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3.重视实验教学和探究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

作用

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探究性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3]杨秋梅.融入新课程理念搞好化学教学.教育创新,2007(09).

12.在科学课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十二

1. 制定好每节课具体而可操作的目标

我们给科学素养定义了四个核心概念:科学概念(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这四个核心方面正对应着我们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的目标要有具体的描述。所以要把三维目标定在具体问题、具体活动上。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在每篇教案上都应有明确的表示。

2. 做个“问不倒”的老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觉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的教学了,加强学习已是大势所趋,为此有教师提出“做个问不倒老师”,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自然不在话下。

的确,小学科学虽然内容并不深奥,但也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原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实需要更新和完善,对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科学教师,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有着丰富科学知识的教师一定能培养出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吗?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如果教师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一定的方法,单一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科学素养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知识不是科学素养的“唯一”,在实施教学时,要变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科学素养教育,变以课堂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转变,变教师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3. 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3.1 探究发现法。

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 实验探索法。

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造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造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造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3.3 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4. 合理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中进行了教材多样化的改革,允许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教材,可以说,再完美的教材,也很难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另外,由于编写与出版的时间差,也可能会出现落后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明确教材只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教科书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只是一种材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授课顺序是可变的;授课时间是可调的;教学实例是可选的;教科书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用的或必须掌握的。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

5. 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13.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十三

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从节俭的角度出发返璞归真地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生活理念还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教育

首先,课堂上适当延伸,讲清讲活低碳生活知识,让学生树立低碳生活意识。生物课堂中一些内容与低碳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应着重分析这些联系,并做适当的延伸、补充。如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我特别补充了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做法。

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所谓碳补偿就是你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就补偿多少。树木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最好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千克二氧化碳。因此,除了过低碳生活外,还要多种树。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另外,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重复利用单面纸,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等都可以降低碳排量。

通过如此具体实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低碳生活并不抽象,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节粮,节约一切能源和资源。让学生明白,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

其次,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节能、环保、减排,据此归纳整理,拓展延伸,挖掘低碳生活的素材,形成低碳生活知识的体系。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与低碳生活教学相关的延伸内容。(见表1)

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低碳生活教育

通过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一是低碳生活在校园。如以“低碳达人我最棒”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切身感受。活动形式可以是低碳生活知识讲座、上海世博高科技低碳场馆介绍、低碳生活知识竞赛、学生演讲辩论赛、校园板报赛、校园广播有奖征文、低碳达人博客、低碳生活网上论坛及创办诸如《低碳生活我支招》等网络刊物,等等。再如组织“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的主题班队会,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学校低碳公约》或《师生节能环保行为规范》,并在校园网宣传发布和实施,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节能低碳环保意识,关注学习生活中的节能形式,学习和寻找节能低碳小窍门,培育学生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低碳生活进社区。如以“低碳社区我争先”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师要搞好策划,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组织学生与街道办和社区物业联系,进行低碳生活知识资料发放、低碳生活咨询、低碳生活倡议签名,参与小区板报制作、废物利用作品展,征集社区低碳改善建议等活动,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扩大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感受是最好的教育,通过活动,密切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锻炼和教育了学生,使低碳生活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理解、配合与支持。

三是低碳生活人家庭。如以“低碳家庭我做主”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落实行动,养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践行低碳生活的同时,也可以督促其他家庭成员革除生活中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等陋习,逐步养成减碳的行为习惯。另外,还可通过追寻家庭一周碳足迹、低碳生活家长意见反馈卡、低碳生活家长交流会、低碳生活模范家庭评比等活动,将低碳生活教育长久地开展下去,使减碳行为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低碳生活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的延展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并持之以恒,因材、因地、因人施教,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灵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14.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十四

(1)所学知识承载着其他知识。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要使该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有机地进行联系,使知识结构化,体现出知识的逻辑化。

(2)所学知识承载着它的产生及发展的信息,使学习过程总体上与知识的产生过程相似,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体现出知识的伦理性和人文价值。

(3)所学知识承载相关的化学学科的思想和观点,向学生传递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化学的方法,体现知识的方法性和思想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化学知识上升为化学学科思想。所谓将化学知识上升为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要读出决定所学知识的本质的因素,即一些化学规律、化学观点、化学思想等。如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这节知识内容中,教师要理解并读出能量守恒及转化、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是决定这块知识基本的化学思想和观点。以化学学科思想作为灵魂设计教学,就是把上面的过程反转过来,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在上述化学学科思想的框架下,组织学生开展分析、推导、实验验证、归纳等学习过程。

三、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说明

现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3“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为例,谈谈如何实施以化学学科思想为灵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节教材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铁铜的物理性质、铁铜的化学性质、铁三角及Fe3+的检验、铁铜化合物的应用。

1.教学设计

(1)关于铁铜的物理性质

①让学生以金属的通性、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指导,推测其可能的性质。

②让学生观察实物。

③归纳铁铜的物理性质。

(2)关于铁铜的化学性质

①让学生以金属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作为指导,推测它们可能的化学性质。

②教师展示铁铜分别与酸、非金属(氯气、氧气、硫)、盐、水反应的事实。

③让学生发现铁铜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及铁铜分别与不同非金属反应,产物中其化合价的不同。

④指导学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尝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释。

⑤归纳铁铜的化学性质。

(3)铁三角的转化

分别让学生明确,铁三角转化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氧化还原反应观点的指导下,结合铁化学性质的知识,推测出要实现下列各项转化,所需要的物质应具有的性质。

紧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Fe3+的检验方法,并让学生明确只有Fe3+中加入KSCN溶液才显红色。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上述推测的结果,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选择金属铁和Fe3+的反应作为重点,师生共同进行反应的可行性讨论、验证实验的设计、现象的分析、结论的得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测金属锌和铜能否使Fe3+还原成Fe2+。

对锌的问题学生会产生以下两种推测:

①锌比铁更容易将Fe3+还原成Fe2+,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铁的前面,它具有更强的还原性。

②锌不能将Fe3+还原成Fe2+,而直接将Fe3+还原成为金属铁,因为锌能将Fe2+置换,所以锌不能使Fe3+还原成Fe2+。

根据上面的推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出锌的量决定了还原产物的猜想。然后设计出将少量锌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看是否有固体析出,或溶液的颜色是否变化来判断Fe3+能否可被还原成Fe2+。

对铜的问题,学生会有以下三种想法。

①铜是不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铁和氢后面,所以不能使Fe3+还原为Fe2+。

②因为铜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所以铜一定能使Fe3+转化为Fe2+。

③虽然铜具有还原性,但其还原性比铁弱,所以铜能否使Fe3+转化为Fe2+很难说。

师生综合以上观点,形成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共识,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在明确了铜能被Fe3+,氧化的反应原理后,教师展示印刷电路板的构造,启发学生设计其制造过程。

(4)铁及铜化合物的应用

启发学生从氧化铁的颜色、一些含铁化合物的磁性、Fe3+的强氧化性等对应地找出它们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分析说明

(1)推测需要有化学学科思想作指导

在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猜想,但不是没有方向没有依据地乱猜,是要有一定化学学科思想作指导的,这种猜想应该是科学的推测。

上面的设计中,在对铁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铁元素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学习中都强调了学生预先的推测。从整个过程中可看出教师始终把金属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等一些基本的化学观点和思想,作为指导学生推测的依据。这种设计使学生有效地形成并巩固了一些化学学科思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是检验探究是否正确的标准

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直接源泉,是检验化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提声化学科学认识能力,促进化学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强调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启思维,从理论上对铁、铜的性质进行探究,同时又非常重视让学生自行推测,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如铁转化中所选物质到底能否发生,铁、锌、铜与Fe3+到底可否发生反应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了化学学科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思想,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认识化学的恿想意识。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的基本思想,铁、铜性质的差异以及Fe、Fe2+、Fe3+性质的不同都是它们内部结构的不同引起,另外当学生掌握了物质性质后,都很注重将其原理推广应用,如利用Fe3+的检验方法应用于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根据铜与Fe3+的反应原理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铁和铜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应用的对应等,都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使学生学会把握住学习关键,同时对化学本质、价值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4)从已知的知识中发现新规律

从化学科学的发展史来看,不少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在对已有知识进行再认识后获得的,像门捷列夫就是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性质进行仔细研究后,探索出了二者的关系,得出了“元素的性质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重要规律,所以这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思想,如在展示了金属铁分别与氯气、氧气、硫的反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结构决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的框架下,尝试对其进行解释,最终让学生归纳出“铁与强氧化剂反应显高价,与弱氯化剂反应显低价”的理论性规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化学学科思想还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整体性、联系性、微观与宏观、量变与质变、守恒、动态等思想,在本节内容中,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笔者的能力,认为本节课主要体现的就是上述思想。

上一篇: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总结下一篇:新参保单位办理社保缴费登记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