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精选16篇)
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一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时,必须要继承发扬好工匠精神,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将工匠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推动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推动医学创新。
【关键词】工匠精神;医学人文教育;思考
工匠精神其核心内容就是“求精、敬业、严谨、创新”,是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髓,也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重要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1]。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转型时期不断的深入,多元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挑战,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职业者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主观上价值观的挑战,客观上国际、国内的影响,部分职业者缺乏求精、敬业、严谨、创新的意识。从价值观方面,社会经济利益会对职业者价值观产生挑战,部分职业者从关注职业本身发展转向经济利益的诉求,导致职业综合价值下降,效能下降。从国际环境来看,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会对国内职业者的价值观产生冲击,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会影响到部分职业者,导致缺乏求精、创新等意识,难以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从国内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导致部分职业者产生价值观误区,难以禁受挑战,导致工作懈怠、粗放,缺乏高、精、尖意识。基于上述因素影响,医学人文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能否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医学人文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二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我国大多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现象比较严重, 师生之间纯粹是教与学的关系, 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课后反馈, 教师只顾教, 学生埋头学, 教什么就学什么, 学生只是把知识储存于大脑中, 应用能力欠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 因为在授课过程过于注重语法, 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许多学生虽然英语语法学的不错, 但语用能力较弱, 交际能力较弱, 心理素质差, 缺乏独创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不少教师及学生仍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或者拿到英语等级考试证书是最重要的。目前很多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而不应该仅仅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 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要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语言态度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同时激发其求知欲, 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 使之不断学习, 自我完善。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的关注, 他们普遍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并非单一的语言教学活动, 其内容非常的广泛, 常常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 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鉴于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充分利用语言教学的自身优势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采用开放式教学,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从而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人格气质, 思想修养方面得到提高。新世纪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 努力在英语教学中实践人文素质教育。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所包含的态度, 情操, 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基石和标准。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一套完整的规划, 人文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正确观念
当前, 高校教师必须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破除传统观念, 更新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学以致用, 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究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 要清楚了解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 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经验, 在实践中妥善引导学生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⑵灵活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 善于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外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任务型教学法, 有情景教学法等等, 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每个授课班级的具体特点和教材结合起来,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不应“一刀切”。在授课过程中, 应把实践知识和教学大纲相结合, 将所要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 与所要培养的人生态度, 情感及价值观念共同融合, 渗透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之中。从而既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启发学生心智, 提高素养。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两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 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总之, 教师应付出较多的耐心, 真心和爱心, 以爱施教, 以情育人, 努力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及融洽的师生关系, 力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 优化其情感, 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
⑶树立客观的多元评价观
评价机制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是交际的工具, 评价不能单一以考试成绩和考级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包括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客观的多元评价观。其次, 我们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多种人文素养, 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 使学生能端正学习的目的, 从而带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使学业成绩与情感情操共同进步。再次, 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多组织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会, 让经验丰富的教师畅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使各位在教学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结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复杂的工作。作为教师, 一要夯实自身的业务水平, 同时认清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更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二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反馈, 走进学生的心灵, 明白学生的需求, 根据需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真正处理好求与学的关系。作为学生, 则应走出“渗透性教学”的阴影, 能清楚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不单单是考试过关, 英语等级考试及格, 这些仅是属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表层结构所应达到的目的, 而深层结构则集中体现在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 需要学生从学习目的, 需要, 动机, 情操等各方面仔细思考。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人类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 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以前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老派思想而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做法, 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也能培养学生的高素质。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垒, 2003, 《科学, 人文及教育理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李福华, 2002,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教育》, 《教育探索》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德育整合;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初中音乐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音乐的教学又跟德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将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效整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与德育进行有效整合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堂这个有效场所,创新音乐教学理念,并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和德育相关的学习内容,结合这些具体的德育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更好地教学。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要从行为规范、言行举止等方面给学生做好榜样,还要培养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尊敬教师的好习惯,通过这些具体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并有效将德育融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去。其次,教师应该选用一些可以体现德育的歌曲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歌词内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初中音乐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唱歌表演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更好地理解生活、认识生活、体会生活,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德育内容进行音乐鉴赏的教学,通过德育的融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思想本质。音乐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采用倾听、欣赏或是查找相关资料的方法,更好地分析音乐作品,合理进行想象,更好地理解作者以及音乐的感情,从而正真体会到音乐中所存在的美。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让学生在感悟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
如在初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陆续播放一些爱的画面,如小朋友搀扶老人过马路、一个环卫工人微笑着给路人指路、一个行人帮助上坡的老人推车等,并以《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背景音乐,这些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小事,但是学生看着很认真,大家都体会到了这些小事背后的爱,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这些虽然都是小爱,但是将小爱聚集到一起,也会变成大爱,如果人人都能伸出援手,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充满爱。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导入了教学,并将其与德育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
二、加强课堂外的音乐与德育的有效整合
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音乐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还应该加强课堂外的音乐与德育的整合,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有效整合。音乐存在于学生的各个角落里,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喜好,合理开展一些音乐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音乐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认识音乐、体会音乐,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实现将音乐教学和德育进行有效整合的目的。课外活动可以是学生自发组成的乐队,也可以是学校组织的一些音乐节、音乐比赛等,学生通过这些音乐比赛,他们的表演能力以及音乐技能也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学习、练习的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如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学校经常都会举办一些红歌会,要求每个班级选一些学生,或是全班学生进行大合唱,这时音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如《明天会更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这些歌曲既适合初中生,又饱含德育品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歌词、理解歌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认识音乐,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集中精力去练习、表演、演唱,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大合唱的排练。并让学生明白,大合唱跟每个人的演唱都有关系,只有每个人都唱好了,大合唱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教师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应当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训练,并深刻感受到他们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只有通过每一位的努力才能取得集体的最佳荣誉。这样通过大合唱歌曲的排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这些歌曲的排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责任的意义,从而加强了学生德育感的培养。
三、强化学校音乐文化构建中的德育整合
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该强化校园音乐文化构建中的德育整合,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如学校通常都会在一些特别的时间播放一些音乐,如早上起床时间播放一些欢快的轻音乐,早操、课间操播放一些有力量、励志的音乐,中午吃饭休息、下午吃饭休息,因为刚下课,学生的情绪难免还留在课堂中,比较紧张,这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通过播放这样的音乐,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醒学生时间,还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在一些时间比较长的课余时间,學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站,播放一些国内外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好地欣赏这些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体会音乐,并发现音乐中的美,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道德素养,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与德育整合的真正目的。还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校园歌曲比赛或是班级合唱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好地理解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校园网络,创建学校的校园网,并在校园网上放置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音乐,学生可以自己下载,也可以在线听,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校园的音乐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4.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篇四
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和人文诸多学科综合化的时代新潮.学科的融合强烈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作 者:谭蕾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江苏,南京,210016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5)分类号:G40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五
摘要: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和重点高中、普通大学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职业和人文素养不强,这种现状与职业院校重技能培养而轻人文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为了培养出兼具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型”人才,学校应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技能教育;融合;路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示范院校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一代下班后,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名诗与名画了,才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讲话揭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短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素养成为现代技能型人才新的内涵和特征,职业院校要摒弃传统的“教与学”,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两手抓,将两者有效融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
很多人片面地看待职业技能教育,将其等同于专业技能教育,将职业人文教育简单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知识教育。其实职业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性是都以职业为基础,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两者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人文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忠诚度以及敬业精神,具备这些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更能端正学习职业技能的态度,做到紧跟技术革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人文教育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技能教育中的心智技能,均涵盖了在工作中的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内容,因此这二者具有相关性和相通性。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技术熟练、动手能力强的层面上。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在不断提高,除了对技能的要求提高外,用人单位也十分注重员工的创新、责任、合作、执行等素养。职业院校的前途和命运与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息息相关。所以职业学校要将职业人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二、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现状
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上是同等重要的,二者均不可缺失。如果只是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那么势必会出现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素养的现象,学生的发展空间一定受限;如果重人文教育而轻职业技能教育,那么学生难以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胜任不了工作要求,甚至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从实际的教育情况看,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更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职业规划、礼仪、美术音乐赏析等文化基础课程,但是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分离现状的原因如下。
1.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用人单位更注重技能型人才。企业招聘时,一般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学历、是否有相关的技能证书,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不关注。此外,职业技能水平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考核做出测量和评价的,但是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考核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招聘单位为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考核应聘者的人文素质。
2.教学因素
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意识淡薄,缺乏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意识。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时远远少于专业技能课时,而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课水平不高,基础较为薄弱,对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意识不强。
三、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1.建立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育目标。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兼顾人文教育,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实现技能教育与素养教育的紧密融合。
2.在课程教学中将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
学校可以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开设人文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实践课。同时,将人文教育渗透进专业技能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
3.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互动
6.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篇六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固有特点和管理方式,阐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实施的背景和必然性,并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人文性教育的内涵,及如何在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实施人文教育,希望以此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背景 源泉 内涵 现状 实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背景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这个自然法则永远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进入21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著名的人文精神倡导者,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姚国华先生曾于九十年代中期开一代风气之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文教兴国”①的观点,并举办过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人文话语热潮,引起了国人的反思。而在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必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学技巧和知识更重要。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②
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
7.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七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职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高职生整体人文素养情况存在着下滑趋势, 体现为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感, 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1]。高职生人文知识基础薄弱,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简单粗暴, 思想浮躁。高职阶段务必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弥补高职生在中小学阶段尚未建立的完整人文素养综合体系, 为他们今后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高职阶段是学生们身心全面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此时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帮助他们树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 确立适宜的奋斗目标, 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高职生健全的人格, 方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素养, 又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高职生,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有强劲的动力支持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
2.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 企业招聘人才从专业技能熟练程度转变为“做人能力”、“团队合作”、“环境适应力”、“爱岗敬业”等综合素养上总体考虑[2]。由此看出, 无论是国家规划发展纲要还是社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都将人才的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到一个与专业技能水平相当的位置, 对于人才质量要求上体现为复合型, 具有高尚个性品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尽管高职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专业技能熟练操作问题不大, 但是在工作责任心、合作意识、文明礼貌、社会礼仪、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上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客观上反映了他们人文综合素养教育方面的缺失, 适应不了企业的工作岗位, 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由此可见, 企业重视高职生综合能力水平, 需求复合型的人才, 既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能力, 具备了企业所需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只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锐意进取, 不断激发自身创造性, 不断创新。这也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在向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之时, 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3.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生源逐步减少, 民营资本参与高职教育与日俱增, 高职院之间竞争趋于白热化, 同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 各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必须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狠下功夫力抓人才培育质量,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之路。在校园传授人文知识、熏陶良好人文环境, 潜移默化地感染内化学生的人格、气质及修养, 在这样环境下逐步建立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特征, 形成本校学生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素质, 培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出口”带动“入口”, 实现“出口畅, 入口旺”, 只有这样一所高职院校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总体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新兴学科不断出现, 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高职院校中“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必须根本转变。高职教育注重人才技能培养, 忽视育人功能, 教学过程难以将人文教育贯彻落实到位, 导致学生技能和素质失衡, 一方面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人文素养缺失, 在企业中往往表现缺乏责任感、怕苦怕累、跳槽频繁等。因此, 高职院校在强调学生“做事”的同时, 必须强化学生“做人”的培育, 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理念自觉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 让高职生们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形成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内驱动力, 才能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栋梁之才。
2.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 建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关键。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基础地位作用, 就要让学生领会人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 以“两课”必修课为主线, 以人文选修课为主体, 以人文专题讲座为补充, 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此外, 需要增强专业课程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 在专业课程授课中体现“职业性”和“人文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技能过程中,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嵌入人文素养教育理念, 从职业本身出发, 讲授职业人文素养的意义和内涵, 有意识地向学生传导职业人文教育方面的信息,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职业人文素质, 明确作为一个完整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人文氛围。校园环境承载着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双重任务, 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 “润物细无声”地陶冶情操和提升品位。首先, 着力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重点打造反映本校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其次, 着手于校园软件文化建设, 狠抓“三风”建设, 建立言传身教的校风, 树立为人师表的教风, 形成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最后, 以学生社团为基础,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人文知识辩论赛、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诵读经典、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升华修养、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充分感受人文精神, 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建立“诚信自助书吧”, 探索人文素养建设新途径
以上所述总体阐述了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总体策略和基本思路, 现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院围绕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建立了“诚信自助书吧”, 设立电子书借阅机, 为高职人文素养建设探索新途径。
1.建立“诚信自助书吧”, 延伸人文素养教育空间。培养高职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促进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的利器。但是高职生阅读基础弱, 学习时间短, 重实践轻理论, 难以潜心阅读, 这些问题极大制约着高职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传统图书馆采取封闭式管理, 学生不能够根据自己日常时间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阅读和借书, 因此创建一个以读者为核心, 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据此,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方商讨, 决定充分利用学院各个教学设施的空闲空间, 建立“诚信自助书吧”。书吧分布在教学综合楼的一楼大厅以及各层楼梯出口处, 书籍部分由广大师生捐献, 部分为图书馆馆藏图书。图书在内容选择上每间隔一段时间列出一个主题, 不定期实时更新书吧书籍, 每个书籍封面均写上推荐阅读的理由, 所有学生在任意时间段都可以直接在书吧的凳子上阅读喜欢的书籍。书吧采用师生参与义务管理模式, 借阅者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自助借阅图书, 实现真正意义上开放式自助书吧。大部分展出的书籍借阅者基本做到有借有还, 吸引大批路过学生停留脚步到书吧书架前物色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参与书吧管理, 培育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解的能力, 增加同学之间、书吧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2.设立电子书借阅机, 创新人文素养教育阅读新模式。新媒体阅读当前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所青睐, “手机控”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所展现的主流阅读方式, 如何在手机屏幕阵地上占据一席人文素养教育之地是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 学院图书馆引入了电子书点读机, 读者在点读机上利用免费Wi Fi通过二维码扫描下载安装客户端, 直接扫描借阅机上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 即可全本下载图书到手机中阅读, 实现书籍终端扫描直接入机观看, 一场关于移动阅读的革命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电子书借阅机与互联网实时动态链接, 及时获取网上最新正版电子书籍,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及时将积极向上深受读者喜欢的书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传递了强大的人文知识正能量。同时手机阅读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限制, 极大推动更多的学生下载更多图书到手机上, 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实施以来, 经过借阅机的学生大都会不由自主浏览借阅机最新的书目信息, 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下载到手机中阅读, 大大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论述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策略, 最后通过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和电子书借阅机践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证明,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 不断变革教育手段和方法, 方式方法只要能聚焦到高职学生兴趣点上, 都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热情, 都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综合素养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 有针对性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策略, 以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和电子书借阅机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探索了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苏琼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9) :11-12.
8.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优化整合
高校人文教育过程,是以多种教育途径与方式,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与体悟,获得系统的人文知识,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应具有的人文精神,更将人文精神外化表现为人文修养的教育过程形式。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文教育教学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虽然高校人文教育正在不断推进,但是现有这类资源的投入仍然有限。然而,即使在有限资源投入的状况下,资源配置利用方面也存在着众多不合理的现象,诸如高校人文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彼此脱节、资源利用与转化率低下、资源共享平台未发挥重要功能、众多有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已利用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或浪费严重,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当前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探索一条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方式提出策略及建议。
一、构建高水平、重实践的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教学资源使用的主要场合是课堂教学活动,高校内部挖潜时应争取开辟多条资源渠道以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与实践的兴趣,扫清各类资源相互融通中存在的障碍,引导学生对人文内涵自觉体悟与理解,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内核,构建形成高水平、重实践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这类人文教育课程需要包含理论课及实践课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体现多样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国学教育对学生人文导向的作用;开展有意义的校園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构建多层次及协作式的教育资源体系
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品类繁多,边界不清晰,多数人未曾真正对其有所认识或理解,必须正本清源,在能够区分不同资源的前提下对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归纳,充分调动资源之间相互融通与互补,促使人文教育教学资源顺畅的流动。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应该对当前教育资源体系加以科学规划,建立多层次及协作式的教育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等多种力量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的办学格局,体现不同层次的资源整合特色,努力实现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提升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离不开具体的传授者——教师。应重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或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提升高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培养一批在该领域有杰出表现的骨干教师。建立起高校师资人才流动机制,促使师资队伍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利用社会上学有专长的人才,以兼职、聘用方式加入高校教师队伍,通过合作形式让教师参与其他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与作用。
四、加强区域内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
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牵头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促成相同区域内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合作组织,推进区域内高校教师、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及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内优质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区域内各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地位,扩大它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产出能力。在达到良好收益之后,可以由区域合作共同引导向区际合作共享发展,形成更大范围的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五、建立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
推行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政府、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的研发或人才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要积极创新思维,不断拓宽合作办学和资源共享领域,提升共享质量。积极探索建设共享平台的新途径、新方式及新方法,丰富共享资源内涵,提升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各类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长优势,争取实现多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加强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特色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科学规范的管理,挖掘内部潜能,提高利用效率,提升办学效益。
基金项目:
许昌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课题“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2011012。
参考文献:
[1]熊伟.河南省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8).
[2]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学研究,2005(8).
[3]马莉.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9).
作者简介:
熊伟(1980—),男,江西新建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文教育课程研究。
9.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篇九
作者:王生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71更新时间:2004-1-1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现实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
新世纪课程改革,很明确地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但现在的历史教育却出现“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提出,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教统治下对“人性”的泯灭、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了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在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时,却忽视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科学技术的重实证和功利性追求扭曲了人性,“人是机器”的观念又泯灭了人的个性,否定了人的情感和精神,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战争、核武器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面对着物质和精神文明失衡的加剧,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新的理性思考,摆脱功利性目标的压力,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现实因素: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外在于人本身发展的目的出发,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由于受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导致了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发展:一方面是人们重“理”轻“文”导致理科知识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普遍的人文素养的匮乏,导致“清华大学某学生伤熊事件”等缺乏社会公德和积极健康的社会理想的现象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曾撰文指出“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平理应珍惜、正义不可或缺等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过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和知识传授功能,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遮蔽,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恩格斯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就包括关于自然科、社会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而各个方面“应当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达到均衡与聚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过多地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成“才”的问题,忽视了成“人”的问题,侧重于对科学思想、方法和求实、创新、理性、怀疑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的培养,导致科学精神的有余而人文精神的匮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和策略,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整合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孕育人文主义精神
1.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人格。
(1)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严重地压抑,无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权利,其结果必是“千人一面”,泯灭个性。如何改变呢?①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态度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情意目标。②教学环境,教师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力戒专制作风,视自己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伴奏者”而不是“主角”,让学生轻松、舒适、安全地学习。③教学方法,绝不能教师“一言堂”,要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课进程;允许学生间互相讨论、提问、解答、纠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允许学生参与教学,建议教师调整教学步调、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作业。要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特征。允许学生自定作业内容及完成计划,或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位的内容,或是自己感兴趣、认为具有研究、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源提供者与参谋者。这种把留作业的权利“还”给学生的作法,是课堂上探究学习的延续,也是对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高扬。同时在学生做作业时应建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定的有关人文精神的素材来学习、扩充“感情”视野,并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借以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品质。
(3)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严重偏颇:重历史知识,轻能力和“史观”;重分数,轻德行、修养、信念、人格;重结果轻过程;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和个性特征养成等等。研究性学习力主改变这些弊端:①评价方式。要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量化评价、自我评价、阶段性评价、多次评价等标准和方式。②评价内容。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在评价其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品质、内心体验、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把科学因素与情意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应评价其在研究性学习中人文素养的获取与提升,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增强,不仅关注学生成“才”,更应关注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2.优化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涵育人文精神的教育。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考虑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专题或活动项目。①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那些能够体现美好人生、激荡学生积极体验的内容。应指导学生重点选择那些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经济史等内容,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选择抗争史,让学生“在人类的进步与人类的鲜血的鲜明对比中,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人类的鲜血和人类的进步”,使学生产生珍惜生命、不屈抗争的情怀和气节,产生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感;选择典范的为真理、正义、自由、集体而献身的素材,渗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集体观念和对社会、家庭、班集体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②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那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③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性活动(活动项目设计)。结合历史学科知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为某一活动设计方案。此法在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④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学校、社区的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时,应有意识地与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学校、社区可利用的能培养学生情、意感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滋育。
(2)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式。简单说来,必须注意这样几个环节:①查阅资料。②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等)。③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确立平等、竞争、参与、进取的积极意识,宽容、尊重他人的态度,感受成果、资源共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对于形成健全心理、人格和交往的社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④专家、导师组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是放任不管,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探为主,教师适时指导、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从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研究过程到结题报告,都离不开专家、教师的参与、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渗透相应的人文教育素材,达到内化学生修养行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情意水平。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应评价其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有效性,而应侧重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意识和地位的体现度、情感体验的达成度、终极人生价值的提升度等。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原则
(1)自然、内化性原则。“润物细无声”,力戒生硬地从外部灌输,不要过于牵强和形式化。研究性学习应是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逐渐渗透,通过学生内心“道德两难”式的冲突,内省、反思,把道德要求内化,自然、愉快地提升心灵世界的品味和层次,并付诸行动,取得显效的过程。
(2)综合性原则。应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彻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寻找一切可教育的契机,适时地施以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活动,并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如社区、家庭、网络及社会各界人士等)。
(3)特定性原则。不同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人文精神的特征及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在指导学生选题、选材、研究方案的确定、目标考核等方面都应有所不同,因材施教,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不同层面的内容及要求,使每个同学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在人文精神领域有所收获。
(4)有效反馈性原则。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意感达成度给以及时、正确、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尤其要多使用正反馈,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舞,增强成就动机,有助于人文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包括:谈话、问卷、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等。
参考文献:
① 张汉林:《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② 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③ 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④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⑤ 王升:《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10.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十
【关键词】高职作文 ;人文教育;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说:“文当然要做的,但要紧的在于做人”。作文和做人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作为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作文教学,理应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作文训练全过程,实现练文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在高职作文教学中,笔者主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中渗透人文教育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作文时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笔者或自行组织,或充分利用学生处、学生社团搭建的活动平台,将素材积累融入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中。认识是情感的起点,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社会实践是人文教育的理想途径,组织高职生开展“三下乡”“走进敬老院”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和民众疾苦,关心时代和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既积累了融入学生自身体验的丰富的写作素材,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如为了引导学生写好“谁不说咱家乡好”这篇主题演讲词,笔者组织学生利用寒假进行家乡调研,拍摄家乡美景,观察家乡变化,留心身边风俗,关注社区邻里,深入体验生活,既获得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又全面观照家乡生活中真、善、美,增进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在学生感兴趣的命题中渗透人文教育
高职生尽管在高中、中职阶段学过相关写作知识,但其知识储量相对薄弱,加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功利性“专业至上论”,因此,写作成了学生最不想做、最感困难的环节。要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首先须精心设置作文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的做法是将作文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密切结合。笔者通过当面交流、qq聊天、微信朋友圈互动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设置融于生活、凸显现实人生的作文题,触动这些阅历尚浅、涉世未深的学生的心灵,激发写作的热忱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身边细小的、平凡的、普遍的、但同样蕴含深意的事物来表现生活,反映社会,并逐步学会关注现实、关注他人、关注人生,达到培养写作能力与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机结合。如针对大一新生刚入校的新奇感,笔者设置了“新学期不得不说的事”“我以我眼看校园”等作文题,这样的作文题,素材就来自学生身边,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新环境、新生活、新起点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示出人格意识中最真诚的自我,表达出对自己、对他人、对未来学习的认识与态度。
三、在写作指导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篇好文章,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一定思想、情感的表现,所以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既是指导他们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也是指导梳理思想和观点、激发情感的过程,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在写作指导中,教师须引导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不单纯是获取素材的问题,还关联到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怎么写”则须理顺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和思想交流的方式,这样,作文训练与育人两者有机结合。如我院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蒋桐万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新网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他自强不息的优秀事迹。这对同为高职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震撼,笔者因此适时设置了“我向蒋桐万学什么”的话题作文。在写作指导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谈差距、谈感想、谈打算,对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激活了学生思维,解决了思路阻塞、材料短缺等写作困难,也使学生从蒋桐万的奋斗足迹中获得一种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四、在作文评价中渗透人文教育
由于多方面原因,高职生作文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往往不足多于优点,但毕竟言为心声,好不容易写出的作文既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写照,也是他们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等的折射。因此,教师可抓住作文批改、讲评的评价环节,因势利导地进行人文教育。教师批改作文时,应坚持多肯定、多鼓励的原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作文中的“亮点”,大到主旨情感、布局谋篇,小到修辞手法、佳词佳句,只要有可圈可点之处,教师在评语中都应不吝赞美之词。同时,教师应抛弃司空见惯、寡情乏味的旁批、总评,撰写饱含真情、具有创造性和个性特色的批语,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研读的兴趣。作文讲评是批改的延伸,是作文评价的重要环节。在讲评中,教师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放大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肯定具有创意的想法和写法,尤其是那些具有真情实感、富有个性、刻画细腻的文章,要大力褒扬。对于一些共性问题,也最好通过表扬好的写法,使没写好的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评价一篇作文,不仅是对写作技巧的评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的评论,教师通过肯定、欣赏和鼓励的作文评价,实际上也是在润物无声地渗透人文教育。
总之,作文与做人相辅相成,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过程,应该能服从于并表现为他的价值观和人文素质的发展轨迹。作为高职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也应抓住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清华.职高语文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陈鑫.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夏能权,女,1973年生,湖南益阳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
1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十一
一、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内涵
1994年,ACE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布了著名的“AECT1994定义”,对教育技术进行了重新界定,“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技术所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就是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特点,寻求英语学科与教育技术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来解决教学难题,促进教学改革,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整合是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方式与手段的充分体现,意味着教学体系和教学原则、方法的创新。[1]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过程是把教育技术运用到具体的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教育技术不仅为英语学科教学提供信息资源、研究工具,而且为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指导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网络环基本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操作的正确率。
3强化理论和实验教学检查与考核
食品分析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了完成食品分析工作,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采用的分析手段和掌握的实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该课程的考核时,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检查固然重要,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亦是不容忽视。为此,我们改革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定。理论教学考核主要采用笔试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已学内容的灵活应用能力。期末的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通过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30%。实验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占60%,期末占40%。而期末考核部分笔试占50%。除考核基本知识外,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某一项目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等,现场考核占5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通过口试考核基本实验知识。
4结束语
在食品科学研究中,食品分析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中,食品分析起着“眼睛”的作用,对保证和监督食品质量意义重大。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卫生质量更是需要食品分析的结果来加以确认。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相整合,并不是“1+1”的简单重叠,其中心环节在于“合”,在于将教育技术的优点与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有机结合,以期产生“1+1>2”的最优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教育技术手段能帮助英语教师搜集、整理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方法能方便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有利于英语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增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引发了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完全由知识的导出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这种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才能合理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授业解惑;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等等。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了教师们迎接变革挑战的重要法宝。著名学者伊劳特曾总结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取向(growth approach),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反思的、进取的,并能从工作中学习和进步”。[3]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专业观念将得到改进、专业知识将得到补充、专业技能将得到提升。
笔者认为,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在课程教学层面,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主要体现为,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品质特点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对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领悟不断深入;对英语注,社会对食品分析工作重视前所未有,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使学生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难得的大好机遇面前,我们因势利导,趁势而上,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以上不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彭爱红.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03,4(3):10-102.
[2]葛兴,郑燕英,刘京平.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初探[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10(B12):58-60.
[3]刘杰,张添,徐宪菁.食品分析大型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
[4]舒友琴,童岩.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4):301-302.
[5]彭姗姗,黄国清.实验教学中基础环节的改革与实践之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6):78-79.
[6]王晓英.《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探析[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3(3):32-33.
教学实践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从英美文化比较到跨文化交际,从英语口语技巧到英语写作技巧,这些都应该成为英语教师专业基础培训的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外语教育家Brown所言,“教师对语言的认识决定他们如何教语言。”教师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理论构成会影响该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理念同时也贯穿并反映在教学法的诸多要素中。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敬业的品德素质,必须具备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社会交往、信息驾驭和教育预见能力等。[4]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英语教学具有重实践和多交互的特点。所以从学科专业的层面看,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稳固的英语学科知识、现代的教育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第三,从教学研究的层面看,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表现为研究意识的增强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教师不再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对自身的定位不再只是“教书匠”,而是如“专家”般地研究英语教育的各个环节,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主动寻求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有了客观环境的支持,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和掌握英语学科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反思、主动研究,才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下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着如下问题:
1. 英语教师专业意识不强
一项针对青年教师择业动机的调查表明有一大部分人不是真正愿意当教师,而是迫于生活、高考分数、家长劝告等原因选择了师范院校,并在毕业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教师职业。其实,就读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日后不见得就适合当教师。即使在教师岗位上的人也不见得就能胜任教师工作。在英语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着一批专业意识薄弱的人。他们并不是将教师职业视为终身奋斗的事业,而只是将英语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十分严重。由此,他们也就不关心自我专业知识的更新,不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2. 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薄弱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和施行者。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水平。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即使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设备、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络,教师也无法将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日常教学中,虽然不少英语教师学习过教育技术知识,但是在课堂上能使用教学多媒体设备的教师并不多,大多数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上使用,而且多以使用简单的Powerpoint为主。许多英语教师并没有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能力。
3. 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有待改进
参加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之一。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薄弱的情况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方法得到缓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培训内容是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英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的。目前对英语教师进行的培训还停留在集体授课的陈旧模式,较少考虑到不同教师教育技术的初始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有的教师在培训时“吃不饱”,而有的教师在培训时“吃不消”的尴尬状况,培训的效果也不明显。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培训与英语学科结合不够紧密。目前很少有针对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介绍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方法、策略的材料更为鲜见。所以,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还有待改进。
四、基于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6]教师既需要接受学校管理者、教学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帮助,也需要不断发掘新途径来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以下简称“整合”)为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1. 英语教师通过整合促进自我反思
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支配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7]但要做好一名新时代的“魔术师”并非易事,观念的转变是他们前行须迈出的第一步。整合理念的提出对一向“循规蹈矩”的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师们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认同整合的过程,就是他们转变观念的过程。教师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来完成这个过程。自我反思能使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8]英语教师如果能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就能逐渐发现英语教学的意义,就能逐步树立起专业自尊,就能总结出经验来解决教学事件。因此,整合促进英语教师自我反思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2. 英语教师通过整合促进知识更新
整合主要有“基于网络资源的探究学习模式”和“基于工具的课堂教学模式”两种模式。前者是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的资源库,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后者是由教师以教育技术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无论是运用哪种模式,教师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课程选题到收集资料,从分析资源到资料库建设,从情境创设到教学指导,教师都需要全程参与。这就促使了英语教师在前期准备阶段就要吸取新知识、掌握新资料,自觉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英语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因此英语教师在准备整合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创造、利用影像或声音的条件为学生营造自然的英语语音环境;在网络环境下要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操练;在普通课堂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和习惯,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英语教师就需要更灵活地掌握英语学科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教育学专业知识、更广泛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整合的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搜集、整理资料;需要分析、组织整合的课程内容;甚至需要通过建设专业网站来建立与学生的高效沟通,这些工作虽然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同时也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科视野得到了拓展,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所以,通过整合能够促进了英语教师知识的全面更新。
3. 英语教师通过整合促进交流合作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整合中英语教师同样需要注重交流合作。因为整合所涉及的学科信息量大、内容繁杂,仅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的。教师之间只有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才有可能在计划的时间日程内完成整合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由于教师个体间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之间掌握的教育资源也有所差别。教师之间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才有可能实现新信息的及时共享。小至一段英语影音视频、一次英语课例,大到一个英语资料库、一个教师BLOG网站,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教师们可以用来相互交流的材料。参与性和合作性是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活动的特点。整合便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要: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是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点,解决教学难题,进而促进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不仅促进英语教师自我反思、更新知识,而且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为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英语学科,整合,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中伟.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J].2006,(4):143.
[2]张慧霞.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3,(11):41.
[3][8]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69,80.
[4]刘大宇.现代教师素质和能力略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9):27.
[5]张延宜.英语教师知识基础与专业发展[J].大学时代,2006,(07):61.
[6]谌启标.有效学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7.
12.蒙氏教育如何与五大领域整合 篇十二
国家教育部将在2012年对艺术教育开展改革,提升艺术教育的权重和份额,为了加强幼儿音乐、体能、语言等方面的培养,幼儿园必须深入地探索蒙氏教育与五大领域的整合,从内容、形式、时间上进一步规范,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是蒙氏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整合。为了加强幼儿音乐素养教育,其中包括唱歌、律动、舞蹈、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方面。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幼儿园自选的原则,以《渗透式课程》和《省编教材》为资源进行选择,在制订音乐教育计划时,多种音乐教育形式都要有所体现,并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课时的安排上,蒙氏班主要利用下午的时间组织教学,托、小、中班每周两节,大班1-2节。音乐教育活动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各幼儿园在房舍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开辟音乐表演区,为幼儿提供表演材料,培养幼儿展示自我、大胆表演的能力。
二是蒙氏教育与体能教育的整合。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加强幼儿体能教育。所有教学班在体育活动中都要丰富内容、创新形式,通过幼儿体操、小器械活动、体育游戏、大器械活动等方式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多项运动技能和坚强勇敢、遵守规则等良好的意志品质。蒙氏班主要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开展体能教育,包括全园集体活动和班级自选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以《蒙氏主题用书》、《渗透式课程》和“省编教材”中的《运动》一书为资源选取教学内容,并将每日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夏季,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冬季可在户外集体活动后进入室内开展体育游戏。另外,在体育器械方面,各幼儿园要挖掘自身资源,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大量的体育游戏教具,为幼儿开展体能教育提供保证。
三是蒙氏教育与语言教育的整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加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在蒙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幼儿创编、看图讲述、语言游戏、文学欣赏等多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词汇量、达到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目标。蒙氏班语言教学以《蒙氏主题用书》为内容,在下午的时间进行教学,并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托、小、中班每周两节语言活动。教师在组织语言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开放的说的环境,在每个教学环境中鼓励支持幼儿表达想法和愿望,房舍较大的园所可以单独创设“语言表演区”,培养幼儿大胆表达的能力。
1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十三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机遇。然而,目前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正是承载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这一现象不容忽视。市场经济排斥着人文教育,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中职学校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的“订单”培养学生,只关注学生对先进设备的熟练使用与对先进工艺的娴熟掌握,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过多地关注职业与个人生计的关系和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这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大大掩盖了人文教育的价值,并深刻左右着中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活动,导致人文教育不受重视,导致中职学生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
爱因斯坦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加强中职学生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语文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应当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申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中职学生处于多元化文化环境当中,外来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这些东西改变着学生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甚至边缘化。人们需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身份证,在文化多样性中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增强民族凝聚力。这给中职教育提出了要求,必须开展人文教育,传播中华文明,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才会得以提高。
语文教学正是承担起教育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拓展新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欣赏汉赋骈文的华美,感叹唐诗宋词的丰韵,感受明清小说的魅力,更通过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闻其声,听其言,见其行,感受民族精神,在耳濡目染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另外,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同时通过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放眼世界,激发起责任感,从而担负起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新中华文化的重任。
再者,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学生通过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追寻文章蕴涵的哲理,揣摩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趣,感受其对人生的感悟,这比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感染学生,为学生接受。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意识。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人文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生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分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1.语文教学中要树立人文教育理念。知识、能力的过分专业化使学生成为片面发展的人。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汲取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养分和西方人文观念,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标。同时,树立文化多元化理念和保护与加强本土文化的理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在教材中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欣赏其他文化。这样,既使学生形成道德判断力,又能传承民族文化,拓展文化内涵,实现“做人”和“做事”的完美统一。
2.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及研究性学习。人文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强调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需要个体自己去体会、理解与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如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在“西北望射天狼”里体会苏轼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在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里感悟爱的真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技能目标,同时学生在实践中陶冶了情操,学会“做人”。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与沟通。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理解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思考,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语文教师应大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中职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影响很大。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片云牵手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呼唤另一颗心的职业。爱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没有爱心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语文老师。当一个语文老师微笑着欣赏学生的作文,倾听诗朗诵,纠正错字,悉心辅导时,怎能不感动学生也使他有一颗爱人之心呢?亲其人而信其道,语文课自然也会散发出悠远的清香来。除了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外,提高语文专业水平也很重要,文学总是和历史、哲学紧紧相连。文为心声,作者总能使我们走人他的时代,去领略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当时的思潮。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将学生领人这一画卷的向导,要带领学生去感受,去判断。进而引导学生“成人”。
1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化学教育,科学人文精神,培育途径
0 引言
近年来,在化学教学研究中,作者本人紧紧围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这一教育理念,以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科学为人文奠基,对化学教学中化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化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培育途径作了初步探索;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发展中所需要的诸多精神品质。作者深深感到,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
1 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
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的二重性。化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促使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由于化学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另一方面,若被坏人利用,会成为危害人类的手段。因此,迫使化学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不可分割。教师应树立全面的化学观,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2 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最广泛意义上说,科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化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化学领域的广泛性—创新性思维的土壤。教师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如医药、农业、生物、工业、电子等等,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强烈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2)化学的探索实验—体会自强,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当学生在完成一项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实验时,就有机会尝尽为此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对他的化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他会学会败而不馁,学会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当灵感到来的时候全力以赴,充分体现动机和信念的作用,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化学的严谨—培养责任心,适应社会发展。化学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规范的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感。(4)化学的发展—探求合作,构建高尚人格。例如,师生共同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探讨改进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有目的的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求同存异,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谦逊的品格。(5)化学的美感—充满和谐。化学中处处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奇异美等和谐美。比如晶体衍射图,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创造之美。
3 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着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途径是:
3.1 认真抓好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这个前提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思想、信念、情操和修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在体现,这些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为此,化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先垂范。其次是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三是教师要有良好且不断更新发展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的美;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野视。比如,讲到高分子材料时,可以播放制造“神六”的资料,指出很多原料都是高分子材料,鼓励学生创新,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四是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改良课本中有缺陷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设计最优化实验方案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方法这个基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过程应体现化学人文精神。在教课中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1)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要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式交流。师生互动式交流包含语言交流;思维活动交流;情感互动交流;实践互动交流等几方面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就能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同学之间的羡慕、佩服的欢呼、鼓掌、激烈的争辩都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三要激发学生主动认知。久而久之,学生将受用终生。(2)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要实行先用演绎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后用归纳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3)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等进行学术讲座;开展题为“我身边的化学”的化学征文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重点
发挥、培养学生“人格主体,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因而,教师要紧紧抓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重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做到“严出于爱,爱出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原则及策略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学习动机的最高水平的体现。(2)激发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自发学习。(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搜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
3.4 牢牢把握开展实验教学这个关键
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抓住这个关键?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热情,学生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借鉴先进经验,实行实验内容、时间、场地、仪器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五开放。安排“基本型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研究创新型实验”为“选做”实验。通过“统一安排”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时间的开放,有效地克服开放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室忙闲不一”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通过“实验中心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全院打通,实现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络预习系统进行网络预习与自测;通过网络软件与教学视频材料,进行网上听课;通过实验仿真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实验;通过网络答疑系统进行网上师生对话和答疑。第三,让学生自主搜集学习典型的成功实验案例。如化学家侯德榜甩掉“卡住脖的手”,开创祖国制碱工业;天厨吴蕴初创制国产味精,打败“美女牌”等事例,焕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化学,体会化学研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灿烂的化学文化,这是很好的培育化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袁芳,陆书环.论科学与人文整合观下的数学课程构建.数学教育报,200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付三荣.教会学生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9.
[4]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中学数学参考,2001,5.
[5]王克勤主编.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6,8.
1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传统物理学科教育比较重视对物理知识的传授与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对物理学科蕴含的人文价值发掘不够,割裂了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因此,学生难以充分体会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人性之美,在出了校门之后,也难以充分运用所学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行的今天,新课改日益深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渗透并融入人文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结合人教版物理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可行。
一、利用物理学知识来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知识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值得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发掘并应用。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便是物理学。从电磁场、引力场的客观存在可以阐述场的物质性,从物态变化可以阐述量变质变作用的哲理,从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可以深化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多样性的理解。在讲到这些地方时,教师可以适当延伸知识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来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中蕴含的哲学法则的理解,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辩证思维考虑问题,进而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观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传授学科知识与培养实验能力,更应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的人文因素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学习同他人和谐相处的优良品质,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观。
比如,在教学“声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乐音”“噪音”的差别及对他人的影响,让学生从自我做起提高个人修养,避免成为他人的“噪声源”。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活动,了解居民区常见噪声来源及对居民的危害,鼓励学生思考降低噪音污染的方法并宣传推广。学完“电磁波”后,可以鼓励学生研究身边存在的电磁污染情况,了解电磁污染的成因及影响;学完“电路知识”后,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电能节约的有效方法,为创建节约型社会添砖加瓦。总之,要鼓励学生全面认识科学的作用,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观念,培养历史责任感与道德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3.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美感
物理学中蕴含的美学原理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物理中的科学之美,对学生养成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物理学认为,物理学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及原子学等多个丰富多彩的分支,各个分支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结构之美。物理模型的表现简单明了,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表达准确简练,这些体现了科学的简洁之美。光学试验中的五彩缤纷,电学试验中的新奇巧妙,无不显现出科学的自然之美。而物像对称、引力斥力、运动静止、反射折射还有电磁光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等,都体现出了物理理论的对称与统一之美。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多用审美眼光来引导学生感知美的意境,接受美学的熏陶与感染。这样,学生将物理课堂作为美的象征去探讨与追求,不会再普遍赶到枯燥与乏味。
4.培养学生端正的科学态度与坚持真理的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重要原理、重大发现都是借助实践与认识的相互推动来提出与发展的。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端正的科学态度与对真理的坚持精神。要求他们务实设计实验方案,严谨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习惯。
5.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物理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科间渗透来融合人文素养教育。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光线现象,“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力学原理等等。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魅力时,也能更为深刻地感知到自然与科学的内在关联。利用这些人文因素,不仅能增加授课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能大大提高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物理史来渗透人文教育
在物理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富有教育及启发意义的人文教育素材,值得教师认真挖掘。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在讲到相关章节时,可以适当延伸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灿烂的科学成就,比如,四大发明、石拱桥、回音壁等等,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物理史中还有许多淡泊名利、矢志报国的生动事例,比如,三钱、邓稼先、居里夫人等感人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前辈物理学家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操,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2.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协作精神
物理史中有很多前辈物理学家矢志不移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试用了七千种材料、发明蓄电池做了五万次实验,法拉第在前人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案发现电磁感应原理。而现代科学发展的难度与规模更是今非昔比,科学探索更需要知难而进、通力协作。教学中可以用物理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与通力协作的团队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与科学过程的理解
物理学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物理基本规律也是在不停地探索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通过嵌入介绍物理史,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试验方法的探索并非像教材上那样规整、完全,而是有着艰难的发现与整理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来考察已经了解与掌握了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唯物史观的科学认识,强化对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理解。
16.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 篇十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 (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推荐阅读:
儒家人文理念与高校人文教育论文11-24
高中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探究论文10-17
管理教育人文科学反思论文11-11
人文教育在大专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论文09-23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07-14
浅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11-28
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08-25
人文主义教育管理08-02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