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2025-01-14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精选14篇)

1.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一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自查报告

一、组织领导与管理

1、有一套完整的检查评估制度

学校高度重视卫生与体育工作,成立了以学校一把手校长牵头的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还明确由校长助理朱锦波同志分管体卫工作,并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运行程序

学校体卫工作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的每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中均作为重要内容予以呈现。体卫工作经费也纳入到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中,职评、评优、晋级时,体卫工作的开展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教育教学

1、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

学校就坚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2节体锻课,每天一个大课间活动。早上八点二十到八点五十五。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2、按教育流程科学开展体育、卫生工作。

学校体卫工作有教学计划,有实践资料,所有教育活动均有精心设计的教案,甚至课外文体活动课和训练均落实专人,有计划,有举措。

3、按活动规律高规格组织体育活动。

学校每年均举办全员参与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每年均组织为期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校有篮球、田径、合唱队等体育活动队。

4、按标准定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校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校长室牵头之下,年级组和体育教研组具体承办,认真组织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所有数据均记录在案。目前健康测试正规范有序地展开。

三、队伍建设

1、学校配齐配足体育、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目前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8人,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此外学校卫生室有卫生员2人。

2、体卫艺工作人员培训正常,学历达标。

国家规定体育艺术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48学时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我校的培训时数远远超过此数。我校卫生员均有专科以上学历。

四、场地、器材与设施设备

1、学校有干净整洁,独立雅致的校园,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保洁体系,既有专职卫生保洁人员,又有学生晨扫午检保洁制度,校园亮化美化。此外,学校食堂、宿舍,均做到安全、卫生,学生住宿做到一人一床。学生食堂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加工操作间在8平方米以上。

学校学生的饮水以自备水为主,学校同时在校内配备2个大保温桶供学生饮用。

我校拥有200米环形塑胶田径场,3片室外篮球场,场地平整、整洁,设施布局合理,符合教学要求。

2、卫生场地设施设备符合国家要求。

学校有一个卫生室,有专业人员2名,卫生室设备按国家规定配备,能正常开展疾病的宣传,诊治工作。

五、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

1、学校高度重视卫生工作,从严把好每一关。

学校食堂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均确保有健康证。学校要求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必须要持有有效证件,食堂食品加工,流程规范,食品及原料存放符合卫生要求。

2、学校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建有严格的卫生台帐。

学校制订有《学校档案管理规定》,既有可操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又有完整的学生体检卡和数据统计分析台帐。此外还有传染病、常见病的宣传计划与宣传资料,对艾滋病、禁毒的宣传防治也得到了强化。近几年来由于卫生工作得力,也由于学生家庭的配合,学生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近几年,我校从未发生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3、强化管理,宿舍管理再上新台阶。由于我校住宿生较多,但学校高度重视住宿生管理工作,配有专门的宿舍管理员,还安排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定期全天侯值日,我校学生宿舍内外整洁,无异味,学生的衣服用品摆放整齐。

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体卫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按规定我校应该有4片篮球场,而我们只有3片,还缺少少量体育器材等,我们将以此次自查为契机,进一步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受教育的环境

2.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二

1 2014年“标准”与1990年“条例”相比的优越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2014年的“标准”应运而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标准”与199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进行对比。主要有几个方面:(1)基本目标更具体。“条例”中只提到学生应该在体育课中掌握“两基”在2014年的“标准”中不仅提到了两基,而且还指明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等。(2)体育课程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比“条例”,“标准”提出了每周不少于两个学时的体育课,每节课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心肺功能强度练习不少于本节课30%等。(3) 课外体育活动增多。“标准”明确规定运动会的次数比“条例”多, “标准”还规定经常开展竞赛交流活动,学校开设体育运动项目的社团不少于20个,定期的宣传体育文化知识等。(4)最大亮点的出现。2014年标准中出现了开展社会服务的字眼,支持教师爱心公益活动以及作为志愿者的服务的职能。(5)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系统的完善。1990年的条例中只是提出体育课成绩考核计入到学生档案中,“标准”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有了及格线,学生体质测试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6)学校的体育保障机制的健全。 “标准”的经费预算中多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意外保险等。(7)教师的酬薪有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算入教师的课时费,条例没有标出,作为薪酬教师对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使学生安全、科学的训练。

这些比较充分的说明2014年的标准是与时俱进的,是时代的新产物,是新课程向更好方向引领的坐标,结合各地的情况,把新课程的优势发挥出来。

2“标准”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新的学校体育制度改革的呼声,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教育部制定,学校具体执行的“标准”。

从国家层面来说,教育部于2014年7月18日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修订,明确指出学生体质测试者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奖活动。宣传力度加大,集体宣讲、培训、新闻发布会等途径进行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根本目标中提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国务院提出《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另一方面看出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

从学校层面来说,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物质准备充分:财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符合国家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完善配备、管理、使用等规章制度, 基本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鼓励督导检查,社会大众的监督,组织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学校,社会,国家,三方面监督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落实。政策的全面实施,已经不仅仅是国家对学校的一个政策的制定,而且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学生体质监测不仅作为学生毕业的成绩考核,并且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体育工作有了评价标准,学生体质下降关乎学校发展。

从政策的宣传到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制度的制定到执行都有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比以往的更彻底,更科学。

3“标准”发展的阻滞最小化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国家对此项标准期望值很高,但是现实是否可以如愿以偿。一直以来对体育非常重视,把竞技体育作为举国体制,金牌至上,2008年的奥运会,总金牌数第一的中国,那么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是否收到重视呢?

首先,表现在锻炼的群体有偏颇。现行的体育锻炼现状就是老年人动力十足,中年人蠢蠢欲动,青年人按兵不动。老年人广场舞的盛行,中年人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充裕,青年人手机电脑玩,学习压力颇大,更是没时间锻炼。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快乐运动,避免出现完成任务的方式。近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政策的出台,都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此次的“标准”的颁布是国家最具体和理想化的政策,但能否避免以往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杨智琼,刘斌等人说“学校体育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金牌和商品经济的冲击,对于《条例》的颁布,领导的不重视,也是一纸空文。”[2]“在一个法治与人治的社会里,要使得学校体育得到高度认识,就必须得到人的理解、支持、鼓励才能回给“标准”一个向前的推动力。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让体育与文化课同等重要。国家对学校体育具体工作要求提到了政策中,把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学校的办学水平挂钩,我们应该加强学校的监管系统,让每个人对标准的充分解读,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体育的规划做详细报告,并具体规划学生的体质锻炼。

再次,结合社会的力量。学校体育经费的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以多少比例划分给体育事业,我们是否应该抓住市场, 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支持。让各界对体育有新的了解和认识,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政府可利用激励政策,使活跃的市场发挥作用,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学生平时不加强锻炼,这就是网上报道好多学生在体跑步时猝死,在最终的体质测试时严格要求教师态度严谨,学生认真。

最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缺少人文关怀,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达到主动锻炼,教师这一因素不可忽视。应该多让教师参加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不可忽视的。

以往工作抓的不紧,抓的不实,效果不高,工作比较忙乱,缺乏计划性,目标不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要想彻底的使学校体育工作做的有条理,就必须健全机构,体育法的完善,让每个人都参与, 每个人都有责任。检查工作效果,进行多元的考核制度,给予奖励。

4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上到国家,下到个人对体育的发展都比较重视,尤其是国家出台了几个针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让体育事业发展踏上新的征程。这无疑对“标准”的发展落实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时代的发展来看,“标准”的发展是符合时代的要求。从学生的教学中,家长、学校、国家对“标准”的殷切期盼,“条例”无法满足新时代课程的要求,凸显了“标准”的紧迫性。虽然在落实这项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障碍,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克服困难,让“标准”在学校里落到实处。

摘要:该文紧扣社会发展的潮流,社会对体育的关注越来越高,本文就“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进行讨论,从(1)2014年“标准”与1990年“条例”的外在延生性。(2)“标准”发展的内生驱动力。(3)“标准”发展的阻滞最小化等三个方面对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进行评价,这是国家就学生体质下降,从学校抓起,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严格规划的政策。研究此题目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学校体育工作标准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3.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三

关键词:中职幼师专业 顶岗实习 评价标准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11-01

1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和完善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学生认真进行顶岗实习、增强其实习效果,规范指导教师的工作,提高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效率,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的深度融合。

中职幼师专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原则要求:

第一,评价标准的全面性。评价标准应符合幼儿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符合幼儿教师职业资格的要求,对学生的师德、师能、师勤、师绩和团队与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核。

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顶岗实习评价应采取“学校指导教师、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生个人”相结合开放的、多元的评价主体。充分发挥三者的功能,使他们参与顶岗实习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只有三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

第三,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中职师范生顶岗实习评价应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同时,鉴于各实习点客观条件的差异和实際上的不平衡,评价体系考虑到各种特殊性,坚持因地制宜,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搞一刀切。

第四,评价人员要实事求是。切忌评价者根据以往自己对评价对象的了解和认识而形成思维定势,从而使评价产生“移位”。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制定评价方案和开展评价活动时都必须要具有实施的可能性,能够进行具体的操作。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是浅显易懂、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各项指标也应当是层次鲜明、数量适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观察和考核加以量化,能够获得科学准确的结论。

2 导向性原则

评价内容是专业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化、规范化,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根据评价内容,实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明晰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而有意识的锻炼和发展自己;评价标准的构建也要根据中职幼师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有效地反映各项指标的权重。第一,依据中等幼师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的目的制定恰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对教育效果和顶岗实习的效果实行全面的评价。第二,实习评价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注意幼教改革的理论和信息,及时调整评价内容和重点,使之既适合教育教学实际,又体现发展性和先进性。第三,评价内容是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内容应当能够体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3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

教学视角下的顶岗实习学习课程,往往是持续一定的时间,本校的实习教师往往不能全程跟踪学生的实习过程,幼儿园的指导老师因对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了解不全面,且不同幼儿园的指导教师把握的标准相差很大,责任心的差别,造成考核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评价应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第一,针对实习设置多个的观测点。这样就既强调了实践效果,也重视了实践过程。特别是从素质教育和改革探索的角度考虑,给学生创建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第二,追求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全程化,及时反馈和互动,及时的激励和约束。如可以将实习期分为初、中、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当有相应的评价任务、内容、标准及评价重心,然后将三个不同阶段评价成绩进行加权求和。第三,将顶岗实习行为表现、教学情况及教学技能的提升情况与学生提交的一些静态的作业结合起来。第四,重视教育过程评价,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改进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原理”,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信息,及时强化促进其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4 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顶岗实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中职幼师生全面展示自我综合素质的过程,是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全面的考察,因此,顶岗实习评价应是全面性的评价,应做到缜密,没有遗漏。但是由于受实习时间、实习环境,特别是顶岗实习的核心任务的限制,评价又不能平均对待,不偏不倚。因此,要求我们要注意: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的内容体系要包含师德、师能、师勤、师绩、顶岗实习总结五个一级指标,每个指标细化多个二级指标和多个观察点。把学生从思想到实践,从保育、教学到管理,从校内教学到家园实践,都包括了进来。

第二,全面性要求评价手段的多元化。要把传统的有效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观察、访谈、座谈、调研、实证统计方法手段等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还要科学,因为评价结果的效度来源于评价方案的科学度。

第三,评价指标的关联性。整个评价体系各子系统之间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相互补充又互不交叉,指标之间形成统一有机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整体。

第四,评价内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实习准备阶段,重点评价学生的实习态度,并把之作为整个实习评价的最终结果之一。在顶岗实习阶段,教学是中心,突出了教学能力,要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操作技能的提高状况,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职业道德。权重分配上有所侧重,做到既全面又重点突出。

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也应遵循这一科学方法。一方面,注意具体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用数字反映学生的表现,避免主观印象;另一方面,教育实习中有些内容是不能用数量计算的,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定性分析,需要写出综合评语或建议,以体现实习支教的本质,帮助学生改进教学和管理中的不足,这样就使方案更加科学准确。中职幼师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中定性与定量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定量为主,定性补充。顶岗实习效果评价以定量评价法中的百分法作为评价的主体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达到更加完美,又以定性评价法中的等级法作为有力的补充,使得整个考核办法软硬结合、刚柔并举。

参考文献

4.国家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篇四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接力棒、小栏架或钻圈架、标志杆(筒)、秒 表、跳高架、跳高横竿、山羊或跳箱、助跳板、小沙包、垒 球、实心球、投掷靶、皮 尺、小体操垫、低单杠、爬竿或爬绳、毽子、短跳绳、长跳绳、小篮球、小篮球架、小足球或软式排球、小足球门或排球架、乒乓球台、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乒乓球或板羽球或羽毛球、录音机、肺活量测试仪接力棒、小栏架或钻圈架、标志杆(筒)、秒 表、跳高架、跳高横竿、山羊或跳箱、助跳板、小沙包、垒 球、实心球、投掷靶、皮 尺、小体操垫、低单杠、爬竿或爬绳、毽子、短跳绳、长跳绳、小篮球、小篮球架、小足球或软式排球、小足球门或排球架、乒乓球台、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乒乓球或板羽球或羽毛球、录音机、肺活量测试仪(数量 略)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

(一)学生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二)学校集体食堂

1.学校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食堂应距污染源25米以上。

3.食堂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

4.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装修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装修;配备有足够的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5.食堂应当有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时,需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容器),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备混用。

(三)学校生活饮用水

1.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2.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

3.采用二次供水的学校应取得有效的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学生供水。

(四)学校厕所

1.新建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独立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

2.女生应按每15人设一个蹲位;男生应按每30人设一个蹲位,每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

3.厕所内宜设置单排蹲位,蹲位不得建于蓄粪池之上,并与之有隔断;蓄粪池应加盖。小学厕所蹲位宽度(两脚踏位之间距离)不超过18厘米。

4.厕所结构应安全、完整,应有顶、墙、门、窗和人工照明。

五、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一)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二)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1)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2.保健室。(1)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

六、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基本标准

(一)基本要求

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

(二)健康体检项目

1.问诊:既往病史,近期发热、咳嗽史或其他明显不适症状。2.内科检查项目:心、肺、肝、脾、血压。

3.眼科检查项目:裸眼远视力、沙眼、急性传染性结膜炎。4.口腔检查:牙齿、牙周。

5.外科检查项目:头、颈、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

6.形态指标:身高、体重。

7.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8.结核菌素试验。

(三)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评价与反馈

学生健康体检单位在体检结束后,应进行个体与群体健康评价,并向学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健康评价结果,分析学生主要健康问题,提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学生健康体检机构资质

1.具有法人资格,并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保健和医疗机构,经向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承担中小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工作。2.设有专门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科室及辅助功能设施,具有独立于诊疗区之外的健康人群体检场所。

(五)体检经费

5.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五

请注意:班委鉴定最后要出现“请学院进行审核”关键字,日期统一填写2014年4月17日。以下仅供参考,请按实际情况填写。

1、该同学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刻苦,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广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乐观开朗,乐于助人,意志坚强。请学院进行审核

该同学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集体观念强,劳动积极肯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于律己.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乐观开朗,乐于助人,学习目的明确,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请学院进行审核

3、该同学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集体观念强,劳动积极肯干.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肯钻研,勤思考,学风踏实,能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成绩优异.吃苦耐劳,帮助同学,尊敬师长.有理想抱负,各科发展全面,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请学院进行审核

4、该同学学习刻苦,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广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乐观开朗,乐于助人,意志坚强。请学院进行审核

5、该同学有很多优秀的品质,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和同学相处融洽,热心班上的人和事。做任何事情总能认真努力并将其办好。能勤奋学习,吃苦耐劳,稳步提高自己,并使自己全面发展。请学院进行审核

6、该同学在学习上孜孜以求,非常努力、认真和执着并且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在生活中,常能宽以待人,多方涉掠各个领域的知识,在同学和朋友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请学院进行审核

7、该同学是一位为人热情大方,待人诚恳真诚。学习认真,思维开阔,富有创新精神。该同学能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学习上表现令人信服,得到同学以及老师的首肯。请学院进行审核

8、该同学在校期间遵守校纪校规;学习勤奋,有钻研精神,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面较宽,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请学院进行审核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院系意见”参考:

请注意:院系意见最后要出现“同意班级鉴定”关键字,负责人签名、日期以及公章下面的日期均不填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按实际情况填写。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且按顺序写。注意:意见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用词和相关表述可以适当调整!!

一、思想上:

1、对党员或预备党员:

×××同学是中共党员,能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2、已写入党申请书和参加党校培训:

×××同学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关心同学,热爱集体。

3、普通学生:

×××同学在校期间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热爱集体。

二、学习上:

1、综合测评前十名或拿过奖学金:

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已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曾获×××奖学金和×××称号。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

2、参加过科研或竞赛:

学习认真勤奋,成绩(优良或良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曾参加×××竞赛,荣获×××奖,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3、普通同学:

学习认真,成绩良好。通过英语四级,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4、综合测评后10名:

学习勤奋,较好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三、工作上:

1、学生干部:

担任学生干部(具体职务),能团结同学,工作踏实,责任心强,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曾获学校(或学院)×××称号(如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等)。

2、普通同学:

能积极参加校内各种集体活动,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其他专长可以提及)

四、综述(最后一句话)

1、党员+部长和班长以上干部+两次以上奖学金者:

该生是一名品学兼优(或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同意班级鉴定。

2、普通同学:

该生表现良好,同意班级鉴定。

3、学习和纪律较差的同学:

同意班级鉴定。

范例:按思想、学习、工作的顺序写,再加上最后一句综述。请不要使用主观性较强的语句,如性格开朗、管理能力强、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强等。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不是学院可以认定的技能,在简历中以证书加以反映即可。

××同学是中共党员,思想进步,能自觉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已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曾获××奖学金和××称号。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校内各种集体活动,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该生是一名品学兼优(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生。同意班级鉴定。

6.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六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我镇义务教育公办普通中小学校,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改造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第二章 办学条件

第三条 学校有独立的校园。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2M2,初中不低于25M2;城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14 M2,初中不低于20M2。

第四条 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要求,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体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学校内不得有宗教活动场所,不得铺设过境架空高压线,不得铺设过境天然气、石油等易燃、易爆、易污染管道。不得设置无线电发射、转播等各类易遭雷击的铁塔等有碍于师生身体健康和安全的设施。

学校周边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与市场、医院太平间、传染病房、高压变电配电所、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与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民用隔声设计规范》。

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减速设施。

第五条 农村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城区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第六条 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校舍、场地、音乐、美术、体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

(一)校舍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近期指标为:小学不低于5M2,初级中学不低于6M2;规划指标为:小学不低于7M2,初级中学不低于10M2。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按住校生计算),小学不低于4M2,初级中学不低于4.5M2。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1间。学校有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电子音像室、广播室、团(队)活动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综合档案室等。平行教学班和学生数较多的初级中学,应适当增设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其中12班以上初级中学按每年级增加4个平行班须增设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也应适当增加。

中小学校应根据学校类型、规模,设置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的实验室。小学须设有科学实验室或探究室(包括实验员室、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等),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58M2。初级中学须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或探究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80M2。实验室的功能、面积、间数、环境要求等执行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办公用房:学校设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

生活服务用房:学校须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学生宿舍、教职工休息室。

(二)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6M2,初中不低于8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2,初中不低于6M2。生均绿化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0.5M2,初中每生不低于1M2。

小学18班以下须设2组60米或1组100米直道或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2组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或者25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初中24个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和初级中学须按每6个班设置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原则上不在田径场内建设。中心城区学校确无条件的,至少须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60米,初中100米)。

(三)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至少达到生机比12:1;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

(四)图书

学校要建有藏书室、阅览室,规模较大学校建有图书馆。生均藏书,小学20册以上,初中30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第七条 按国家编制标准和教师任职资格规定配备教职工,无临时聘用人员。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小学校长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初中校长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新补充教师,小学一般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一般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合理。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的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第三章 学校管理

第八条 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九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学校应按规模内设分管教学、后勤等工作机构。规模较大的学校应设学科组、年级组。机构职能和人员职责由学校规定。

第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行政议事制度,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学校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学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重大事项等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校长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和学校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校长要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学校须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须符合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年级组、学科组、图书室(馆)、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室、视听教室、卫生室、档案室及各种专用教室等都要有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十二条 学校按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聘用教师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奖励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教职工。

第十三条 学校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保护师生的合法权利。

教职工应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有关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四条 学校须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提高办学效益。

第十五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对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学校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学校食品卫生、设施、消防、用电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财务室、档案室、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有专人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均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安全。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要安排专人值班、护校。学校应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初中学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

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组织学生定期体检。

第十七条 学校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实行常态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学校应规范学籍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学籍信息化管理,配备专(兼)职学籍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各项管理制度,学生流失情况报告制度和动员流失学生复学责任制度。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四章 教育教学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第十九条 教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学校须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学要求安排课程,组织教育教学。

学校须使用经国家或国家授权的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的教材。

学校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二十一条 学校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通过德育课程和专题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学校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国旗旗杆,国旗使用要符合《国旗法》规定。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法规。学校通过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艺术(音乐、美术)课,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其他学科应发挥各自的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有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组织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和适当的生产劳动。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科技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

第二十五条 学校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当地青少年宫、科技馆(站)、文化馆(站)、图书馆(室),校外劳动基地、实践基地等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加强对学生课外校外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及校外活动应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方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家庭和学校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二十七条 每个教学班须配备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和组织好班集体活动,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协助各科任教师共同教书育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主动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学校要建立和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家访,每学年到每个学生家庭访问或和家长联系不少于1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共商教育孩子的有关问题。

学校应组织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

第二十八条 学校须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学生在校期间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及互相听课、评课。积极探索网络教研,鼓励教研形式多样化。

第三十条 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优化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培植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参照本标准执行。

7.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七

据了解, 这“十二字”基本要求是为了落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提升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为核心目标提出的, 概括了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体现了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特别是系统思想在标准化中的综合运用。

根据系统管理的要求, 我国将继续保持合理的标准制修订数量和速度, 注重巩固和持续解决标准缺失、老化、滞后的问题;调整优化标准体系结构, 支撑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部署;严格标准化管理, 提升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加强标准的实施、监督、考核、评价, 使标准化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实施重点突破, 既要从整体性出发不断健全标准体系, 实现对一二三产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领域的全覆盖,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对标准化的需求, 更要注重在健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 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主要任务, 突出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重点工作领域, 力争实现重点突破, 提高标准化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适应性、有效性。

8.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八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面貌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的质量。因此,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我们应该从高等专科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着手,分析目前高等专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进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基本内容时代特征

一、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高等专科教育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脉,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因此,高等专科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认识和觉悟。思想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本内容如下:

(一)思想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专科院校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之一,因此,必须将这种理想教育渗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学生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对党的建设充分信任,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二)价值体系教育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专科院校学生课本中,让学生有自觉学习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思想积极向上,以正确的价值去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自律教育

大学是人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转折点,是自我学习的阶段,因此,在大学阶段,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大學实践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学习,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一种自律的思想来提高自身素质。

(四)创新教育

创新主要有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和能力创新,对于高等专科教育来说,要全面提高这三种创新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校园活动来体会创新教育的含义。

(五)心理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热爱生活,和睦与人相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等专科教育要重视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减少自卑、烦躁、抑郁的心理状态。

(六)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考察学生知识技能、人文素质的综合能力之一,人文素质教育能开拓视野、提高知识技能,因此,高等专科教育应重视人文教育,让学生通过人文教育来提高自身素养。

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社会上仍有一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有的书籍、电影、互联网等给学生思想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高等专科学校要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打消学生消极念头,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以一种积极态度面对生活,毕业后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些都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学生要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正确是思想落实到教育环节,让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提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同时,让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加入到党组织中去,积极参加党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把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集体中,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全面发展自己,提高学校就业率,毕业后为国家做贡献。

(二)关心他人

在我国高等专科学校中,有很多家庭困难学生,因此,班级干部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积极组织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通过学校和学生的支持来完成学业。

(三)提高知识水平

在我国高等专业院校中,有许多学生获得了各种等级证书,这就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在校园期间多学习技能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好的条件,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四)重视就业问题

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有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明确标明要求“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这给高等专科院校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国家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将学生的简历提供给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选择他们需要的人才,给高等专科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结语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的地位与日俱增,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瑜.基于“榜样激励”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02:68-70.

[2]李媛.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01:10-11.

[3]强学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72-175.

[4]白玉.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时代特征[J].中国冶金教育,2002,03:9-15.

[5力元.论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4.

9.学校体育课新课程基本理念 篇九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以 “健康第一”贯穿学校体育教育的始终。

其次,对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在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时对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地区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要体现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差异,丰富并充实新课程体育教学。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三点:

(一)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等);

(二)符合地区与地域特色(校本课程、民间民族体育项目、传统项目校等);

(三)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是科学的教学设计。它分为两点:

1、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设计,这是原先没有的。

2、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要求体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点讲的是对教学评价的设计。新课程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评价的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应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把握评价环节,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改进教学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

第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本着“既经济又实效”的原则,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征、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以及学校的条件等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媒体,突出教学媒体的目标性、功能性、针对性、适度性和方向性,发挥教学媒体应有的作用。对教学媒体的应用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特点、教学媒体的技术特点等因素来设计。

最后,要有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有很多不同类型。教师与学生的既有直接交往也有间接交往;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对象既有全班也有小组和个体。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组织结构方式。

10.4、小区清洁工作基本标准 篇十

1保洁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 1.1保洁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 1.1.1仪表、仪容要求

1.1.1.1 按规定统一着装上岗,私人衣服不得外露,工作服应勤洗、勤换,穿着应整洁、干净,纽扣要扣好。发现工作服破损、掉钮,应及时修补。下班后换下工作服,不得在非工作时间穿工作服;

1.1.1.2男性员工不允许留胡须,头发长不过耳;女性员工发长不披肩。发型整齐不蓬乱。女性员工不允浓妆艳抹;

1.1.1.3讲究个人卫生,避免自身不洁发出异味; 1.1.1.4工作时面带笑容,端庄稳重,不卑不亢; 1.1.1.5工作时不允许赤脚或穿拖鞋上岗;

1.1.1.6员工上岗必须佩戴工卡,并一律戴在左胸。

1.2行为规范

1.2.1时刻保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动作敏捷。工作中不喧哗,不嬉闹。行走靠右,不并排,要礼让宾客,从规定的员工通道出入;

1.2.2工作时,不打瞌睡,不看小说、杂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2.3坚持“优质服务、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 1.2.4对待住户询问,要有问必答,并回答准确,不允许手举清洁工具指示方向或回答问题,自已回答不清楚的问题将业户带到相关部门,由有关人员接待; 1.2.5说话声音要清楚,注意问候,称呼及应答、迎送等礼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2.6在住户的房间内进行保洁时,对业户的物品不应流露羡慕神态,不该去的地不要去,不该动的物品不要动,不做令人怀疑的行为,以免产生误会; 1.2.7不随地吐痰、乱抛纸屑,不在公共地方吸烟,禁止乱丢烟头;

1.2.8不得将工具(包括地拖、扫把、桶、垃圾铲、梯、伸缩杆、竹杆等)沿地拖行或扛在肩上行走,应手持工具离地向上,置于手侧;

12.9进入客户房间前应先敲门,向住户说明来意,禁止在未经业户同意的情况

下进入房间。1.3劳动纪律

1.3.1按时上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有私事须提前向领班申请事假,有特殊原因未能提前申请时事后要及时补办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申请病假须持公立医院证明,经领班批准后,方能休假; 1.3.1工作时不允许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1.3.2工作时间(含上班前用餐)不准喝酒,不允许在非休息时间和地点休息; 1.3.3员工应在指定的工作区域范围内活动,不准串岗、串楼层,确因工作需要,应事先得到领班的许可;

1.3.4服从公司和质检人员的检查,并接受批评、纠正错误。服从上级安排,执行定岗、定人、定时间、定标准的管理模式,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1.3.5自觉遵守公司和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司的各种设备、设施、用品等。损坏或丢失设备、工具、工作服应按公司规定赔偿;

1.3.6在保洁过程中,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及业主、使用人及其顾客的活动;

1.3.7任何情况下,不允许与业主、使用人及其顾客发生争执;

1.3.8不准与业主、使用人拉关系,不准索要小费,不准向其借用财物; 1.3.9在工作范围内捡拾的一切物品一律上交,不许私自占有; 1.3.10客户赠送的物品应先向上级报告,得到批准后方可带走; 1.3.12上班前或下班后不准在物业范围内闲逛; 1.3.13下班后按规定离开工作现场,不得在岗上停留。1.4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要求

1.4.1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为保洁服务作业打下基础;

1.4.2掌握各种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如尘推、地拖、扫把、玻璃刮等),学会操作各种设备(如洗地机、吸尘机、吸水机等)以及物业各个部位的保养方法;

1.4.3掌握各种清洁保养剂的使用方法,以免造成物料的浪费而增加成本。2保洁员工的岗位职责 2.1领班的岗位职责

2.2.1带头工作,以身作则,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

2.2.2协调本班组与各部门的关系,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

2.2.3负责定期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4负责保洁工作的班检和员工的日考核,纠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合格服务;

2.2.5负责保洁用品采购计划和编制和进货物品的验证工作,并控制其合理的使用,协助仓库管理员合理贮存和保管;

2.2.6对发生在辖区内的不卫生现象进行劝阻和制止;

2.2.7负责对垃圾清运等服务分包方的服务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作质量记录。

2.2室内保洁员工工作范围

2.2.1 负责物业内各层电梯厅、走道、楼梯等共用区域地面、墙面、天花板的保洁工作;

2.2.2负责物业内的信报箱、井道门、管线、消防栓等共用设施设备的保洁工作; 2.2.3负责地下室、天台、转换层的保洁及其明暗沟的疏通; 2.2.4对业主、使用人违反保洁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和纠正; 2.2.5 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2.3室外保洁员工工作范围

2.3.1负责物业辖区范围内的道路、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地面的保洁;

2.3.2 负责物业辖区范围内的墙身、幕墙、路灯、宣传牌、雕塑和排风口的保洁;

2.3.3定时对物业辖区内的室外沙井和雨水、污水井及管道和化粪池进行清理疏通;

2.3.4负责物业辖区内的室外明装管线和明装公用设施设备的外表保洁工作; 2.3.5负责物业辖区内的室外果皮箱和垃圾屋的清扫、装运和消毒工作; 2.3.6 对物业辖区内违反保洁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和纠正; 2.3.7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3保洁标准

3.1五定八无六净三优三化

3.1.1五定:定人、定区域、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

3.1.2八无:楼前、楼后、道路、楼道、角落、绿地、管井等做到:无积水、无泥土、五杂物、无杂草、无树叶、无垃圾、无人畜粪便、无漏扫漏收。3.1.3六净:路面净、楼道净、绿地水面净、雨水沟净、垃圾箱净、设施净。3.1.4三优: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3.1.5三化:净化、绿化、美化。3.2楼宇内走廊、过道、楼梯清洁标准

3.2.1地面、楼梯无垃圾杂物、污渍、泥土、无拖痕迹;

3.2.2墙面干净无脏污,天顶无积尘、蜘蛛网、无乱贴广、无乱堆放; 3.2.3扶手干净无尘、无蜘蛛网、无死角;

3.2.4灯具灯管无灰尘、灯罩内无蚊虫、灯罩、灯盖无积尘; 3.2.5门、窗干净无污渍、灰尘。3.3小区内道路清洁标准

3.3.1无垃圾杂物、污渍、泥沙、粪便、杂草、烟头、痰渍; 3.3.2每100平方米每烟头或其它杂物在1个以内; 3.3.4垃圾滞留不超过1小时; 3.3.5石材能见到本色。3.4绿植地的清洁标准

3.4.1无垃圾杂物、污渍、泥沙、粪便、杂草、烟头、碎石; 3.4.2每100平方米烟头不超过1个; 3.4.3无枯枝落叶。

3.5垃圾桶和垃圾房清洁标准

3.5.1地面干净、干燥,无异味、无蚊虫滋生; 3.5.2内外墙无污渍、附着物;

3.5.3垃圾桶周围无垃圾堆放,表面无积灰、污渍、冲洗空桶无异味; 3.5.4垃圾桶内垃圾不超过三分之二; 3.5.5垃圾房垃圾日清理100%。3.6小区水景观清洁标准

3.6.1池水清澈,水面无枯枝叶等漂浮物; 3.6.2池壁无锈斑、污渍、青苔; 3.6.3池内喷水管、照明灯外表无污渍;

3.6.4池壁地面上无垃圾、杂物、积水。3.6.5灯杆无污物,附着物,灯罩内无蚊虫; 3.6.6灯具无蜘蛛网,保持明亮洁净。3.7排水沟清洁标准 3.7.1干净无杂草杂物;

3.7.2排水畅通无堵塞,积水,异味;

3.7.3少蚊、蝇、蟑螂、无鼠,消杀率达到99%以上。4保洁人员常见职业伤病及职业防护 4.1物业保洁人员常见的职业伤病 4.1.1物业保洁人员常见职业伤病

4.1.1.1 外伤、扭伤、跌伤、撞伤、割伤都是保洁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例如提重姿势不正确、提重负荷过重会造成扭伤;地面湿滑、工作量太大、时间紧迫等都会增加保洁员工受伤的几率。

4.1.1.2疲劳损伤----姿势不当并且负担过重的重复动作,容易造成筋肌劳损,例如经常弯腰推拉垃圾桶、垃圾车,弯腰扫地、拖地,抹窗均有可能造成腰部、手或前臂的肌腱劳损。患者会感到患部痛楚、乏力、僵硬、麻木,若不加以理会,病情使会恶化而持续,从而防碍正常的工作生活。

4.1.1.3化学性皮肤炎----保洁人员经常需要接触化学类清洁剂。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各种伤害,最常见的因化学品腐蚀等造成的皮肤损害。

●保洁人员如果不戴手套而直接接触洗洁精、去污剂、清洁剂等化学品,其手部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屋就会被破坏,致使皮肤缺乏保护,时间久了,手部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甚至开裂,因而易受细菌感染。

●有些清洁剂和去油污剂含有腐蚀性强的化学成分,如苛性钠和氢氟酸等。含高浓度苛性钠的清洁剂可引起皮肤灼伤,若不及时除掉皮肤沾染的液体,它会继续向深部组织渗透,从而形成更严重的皮肤损害。保洁人员双手经常接触苛性钠的稀溶液,则会使指甲变薄、变脆、失去光泽。氢氟酸沾染在皮肤上,会穿透皮肤角质层渗入肌肤深部组织,引起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较难愈合的溃疡。

4.1.1.4传染病----垃圾可以滋生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如果不及时清理,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便会引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保洁人员在处理、清运垃圾时,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就极有可能被传染上疾病。例如,肝炎病人或

肝炎病携带者使用过的丢弃物品,可能沾有肝炎病毒,如果保洁人员工作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就可能沾染病毒;如果抵抗力差,就可能感染上肝炎病。同样道理,保洁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被感染消化道传染病、真菌和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

4.1.1.5呼吸道疾病----保洁人员在工作中会吸入各种对身体有害的尘埃。一般而言尘埃可分为有机尘、无机尘(或矿物尘)和化学尘三类。

●有机尘是指一些由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生物尘埃。这类尘埃通常不会积存在肺内,但却会造成过敏反应。保洁人员工作中可能要接触到鸡鸭羽毛或鳞屑,这些东西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而鸡鸭等排泄物的粉尘如果被吸入肺中,则会造成过敏性肺泡炎,患者会有气喘、干咳、发冷、发热等症状。●无机尘或矿物尘是指由非生物(如矿石、沙、土等)所形成的尘埃。这类尘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例如,长期吸入沙、石尘,其中的二氧化硅可造成肺部组织损坏而导致矽肺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功能日渐衰退,严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

●化学尘是指清洁剂等化学品,除以液体状态存在外,也以烟尘或气体形态存在而形成的尘埃。化学尘在空气中随呼吸进入人的呼吸道。化学尘对人的危害要视其种类及浓度而定。例如,漂白粉挥发的氯气,长期吸入会造成牙齿、眼结膜及呼吸道损害甚至造成喉炎或支所管炎,患者会有喉干、喉痛、声音嘶哑、咳嗽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4.1.1.6设备造成的肢体损伤与振动伤害----保洁人员工作中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多,如洗地车、吸尘机等。设备的使用可以降低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如果不注意对设备维修保养,使其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或者不按操作规程去操作设备,便有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并给保洁人员带来各种伤害。

例如:垃圾车都装有封闭式压实机,压实机有向下压的叶片,可将垃圾往内压。有时由于垃圾体积过大,压实机在把垃圾压烂过程中,垃圾会飞弹出异物,如果保洁人员在车上驾驶操作便会受到全身振动。经常操作振动大的垃圾车就有可能造成振动病,患者会有恶心、呕吐、头痛、出冷汗等症状。4.2保洁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

4.2.1 改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恶劣、不合乎安全要求是影响保洁人员安全的首要因素。工作环境和多种因素有关。要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有关部门的

配合,改善保洁人员的工作环境,以保障其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改善废物处理方式,住户直接把垃圾直接放置到园区垃圾桶内,而不需每层收取,这样可以减轻保洁人员的体力负担,降低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几率。

又如,垃圾房和垃圾收集站空间狭小,废品杂物堆放零乱,地面不平或湿滑,灯光照明督废品杂物的合理摆放,保持工作场所及通道有足够的光线及宽敞通畅,以减少保洁人员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4.2.2安全使用化学用品----化学用品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危害。为了保障保洁人员的安全健康,应尽量使用低毒或无毒的清洁剂。所有盛装化学品的容器,都应贴上正确的化学用品标签说明危害性和防护方法。要为保洁人员提供安全使用清洁剂等化学用品的训练。监督其安全使用化学品。

4.2.3正确的工作姿势----正确的工作姿势对预防工伤和职业病极重要。因此,应对保洁人员进行正确工作姿势的培训,督促其采用正确姿势进行工作,以减少受伤和发生工作劳损的机会。特别要避免弯腰负重或负重扭腰;避免徒手将重物大幅度地移动或徒手搬运一段长距离;亦应避免过度用力推动或拉动物件。

4.2.4正确选用工具----使用设计良好的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或避免保洁人员的受伤及患病的机会。因此应选用较轻便的工具,如果工具或工具连同承载物较重,应让操作人员能同时使用两手。工具的扶手应尽量靠近工具的重心或工具与承载物连线的重心。扶手应易于抓握,并让保洁人员能轻易地转变握持位置。工具和手部接触应没有尖锐或突出的部分,但接触处也不能太光滑,以免工具滑脱。在有需要时,工具应装置足够的避振配件。

4.2.5正确使用劳动保护器具----保洁人员经常接触化学清洁剂及垃圾尘埃等,因此应佩带合适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手套、安全工作胶鞋、防尘口罩等。

4.2.6注意个人卫生----保洁人员经常接触垃圾及化学清洁剂等,因此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在工作中感染各种传染病,并避免将病菌带回家史而影响家人的健康。保洁人员在工作其间不得进食;饮水前要洗手;工间休息时应洗净手再进食。工作完毕,一定要沐浴、更衣后再回家。

4.2.7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规程的培训----经常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健康意识,训练他们熟悉各种操作规程,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和防护器具。需要操作重型设备的人员更要接受专业训练,熟悉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在操作危险性大的重型设备时,应规定必须有其他员工在旁监护操作。

4.2.8定期检查身体----保洁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监测健康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早处理,确保其身体健康。5现场急救的正确方法

保洁人员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则要进行现场救治,伤势严重者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将伤者送医院救治。在求护车到达前的时间里要对伤者进行正确处理,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减少抢救的困难,增加伤者复原的机会,降低伤残的几率。因此,保洁人员和领班应懂得现场急救常识,以便在救护车来到之彰,可以现场为伤者作一些必要的处理。下面介绍保洁工作意外伤害情况的正确急救方法。5.1 保洁人员在烈日下工作突然晕倒正确处理方法是将其抬到阴凉并空气流通的地方,使晕倒的人员可以呼吸到充足的氧气,并由镇定而有经验的人员照顾疏散围观的人群,直到救护车到达。

5.2 保洁人员意外触电----如一时找不到电源开关,应该用干的竹、木、胶棍等绝缘休将电线打开或将触电者推离电源,然后立即为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只有抢救及时才有可能挽救其生命。

5.3沙粒或其他异物入眼----不能用手、纸巾或毛巾擦拭,以免擦伤眼角膜引起角膜炎而造成严重后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清水冲洗。5.4化学品入眼----应立即用水不停地冲洗,直至眼睛恢复正常。5.5化学品沾染身体其他部位-----最好的办法是用大量清水冲洗。

5.6高空作业时从高处坠下----当其倒卧地上时,在未了解清楚其受伤情况时,不应立即搀扶他。因为,如果保洁人员不幸跌伤腰骨,出现腰椎骨析,此时扶起伤者就会使其脊椎弯曲,骨折腰椎就有可能切断脊髓,从而造成保洁人员的下肢瘫痪。如果是胸椎或颈椎骨折,草率地一扶、一弯甚至会即时危及伤者的生命。正确的做法是:如果伤者还清醒,应该不断地与伤者对话,尽量保持伤者不昏迷。不要翻动伤者,但见到出血或衣服内有渗血,应即时压迫止血,注意伤者的呼吸,等候救护车到达。

5.7跌断肢骨,断骨刺穿皮肉----应用硬木板托住断肢,用现场可以找到的干净布料包扎止血,尽量不要移动断骨。

5.8铁钉或铁杆插入身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不要把铁杆或铁钉从伤者身体拔出应维护原状、将伤者直接送入医院,由医生妥善处理。因为铁杆或铁钉有可能插着血管,如把铁杆铁钉拔出则可能导致伤者大出血。如果伤及大血管,就会

有生命危险。在搬动伤者时要确保铁杆、铁钉拔出可能导致伤者大出血。如果伤及大血管,就会有生命危险。在搬动伤者时要确保铁杆、铁钉拔出则可能导致伤者大出血。如果伤及大血管,就会有生命危险。在搬动伤者时要确保铁杆、铁钉不得移动。

11.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十一

《档案工作检查标准》分3大主类 (14个项目、41项检查内容、60余个检查点) 和1个辅类 (8个项目、8项检查内容) 。其特色如下:

1. 明确高校档案工作的机制保障

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档案工作检查标准》在其保障建设中明确规定:“校 (院) 长分管档案工作, 并能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问题”、“档案工作列入了领导的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制”、“关心档案馆 (室) 的建设与发展, 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建立与学校工作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设立档案馆:A.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B.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C.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 (长度300延长米) 以上者。不满足以上条件者设立综合档案室, 且为正式建制机构。有条件或特殊需要的高校设立分室 (高校档案机构的分支机构) ”。突出领导职责和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2. 突出高校档案工作的内涵建设

《档案工作检查标准》在其保障建设中明确规定: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业务知识”, 还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 人员配备“列入学校事业编制, 其中, 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以下不少于3名专职档案员, 每增加2千名折合在校学生 (本专科生1:1, 硕士研究生1:1.5, 博士研究生1:2, 函授生1:0.1, 留学生1:3) , 增加1名档案人员”。档案馆领导应“热心档案事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 “有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 同时要“年富力强, 身体健康”, “根据需要配备副馆长 (副主任) 1至2名”。突出了以人为本、人才兴档、人才强馆的理念。

在其业务建设中明确了“规章制度健全, 制定了单位档案管理细则”, “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案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 保证高校档案工作为高校改革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明确“档案管理现代化与学校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 “建立档案数据库, 开展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 突出了时代特征。

在其外延建设中明确了“高校档案机构是学校出具档案证明的唯一机构”, “有代表学校出具档案证明的专用公章及合理的收费权”。突出了档案工作的学术性, 将“编研、出版档案史料,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有条件的高校, 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列入了高校档案机构的工作职责。

3. 强调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大档案”理念

《档案工作检查标准》中明确规定:“完成了11大门类和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任务。归档率达98%。对新列入的学生类档案根据本校的管理模式有相应的措施保障”。学生档案纳入归档范围, 而且单独设类, 彰显了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档案的理念;强调“重大科研课题、设计项目、重要基建项目及高、精、尖设备档案, 按归档范围完整率达95%”;强调高等学校“归档的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照 (胶) 片、录像 (录音) 带等各种载体形式”, 这对于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全面和完整, 对于加大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方便学校和社会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调高校档案机构要重视和加强“对于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档案史料的征集”, 突破了传统归档理论的限制。

4. 指明高校档案工作服务的方向

“高校档案机构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首次赋予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新职能;明确指出高校档案机构应充分挖掘档案资源, “采取多种形式 (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 , 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以丰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5. 强化高校档案工作的条件保障

为保证高校档案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和高水平的服务, 《档案工作检查标准》中强调, “在学校事业经费中, 有满足学校档案工作的基本经费”、“为档案事业发展增加了专项经费”,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快数字档案馆 (室) 建设”, 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学校和社会的能力。“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库房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 对不符合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或不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馆库, 要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 (建标103-2008) 的要求及时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这些检查项目, 对全省高校具有普遍的针对性, 是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

6. 提升高校档案机构的享誉度

《档案工作检查标准》辅类要求高校档案机构要成为学术化、档案文化精品化、档案工作知名化与特色化的文化机构, 在国内核心刊物、公开出版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省级以上档案协会论文奖、受到省、厅 (局) 以上或校级表彰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某一门类或某一方面工作特色明显、积极参加学会各项活动等检查项目是档案馆 (室) 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的有力保障。

12.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 篇十二

达标验收检查制度目录

一、民主集中制方面和决策方面的制度

1.《中共北京物资学院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

2.《北京物资学院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试行)》

3.《北京物资学院二级院(系)务会议制度(试行)》

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的制度

4.《北京物资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

三、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

5.《学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

6.《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

7.《学校领导联系党派和学术骨干制度》

8.《学校领导夜晚值班制度》

四、干部管理制度

9.《北京物资学院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

10.《北京物资学院处级领导干部任期制规定(试行)》

11.《北京物资学院处级干部考核规定(试行)》

12.《北京物资学院处级干部任职试用期满考核和任期内届中考核方案》

13.《谈话制度》

14.《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入申报制度》

15.述职述廉制度 ——纪监审

3五、基层组织建设制度

16.《中共北京物资学院总支部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

17.《中共北京物资学院委员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18.《北京物资学院关于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的实施意见》

六、党员管理保障服务制度

19.关于党组织、党员进一步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关要求——组织部

20.党员民主参与和权利保障制度——纪监审

七、发展党员方面的制度

21.《中共北京物资学院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办法》

22.《中共北京物资学院委员会发展党员公示制实施办法》

八、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23.《北京物资学院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办法》

24.《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

2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办法》

26.《关于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办法》

27.《关于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

28.《校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

29.《推进财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

30.《推进建设工程公开实施意见》

九.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31.《理论教育学习制度》

32.《北京物资学院师德规范》(讨论稿)

33.《北京物资学院教师行为准则》

34.《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纲要》

35.《北京物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定》

十、统战工作制度

36.《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民主党派和与党外知识分子联系交友制度》

37.学校情况通报和征求意见制度——统战部

十一、老干部工作制度

38.《北京物资学院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

39.《北京物资学院离退休工作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

40.《校领导联系老干部制度》

41.《校领导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制度》

42.《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制度》

43.《走访慰问制度》

十二、工会工作

44.《关于开展建设合格教工之家的实施意见》

十三、改革制度

45.《北京物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办法》(试行)

46.《北京物资学院分配制度补充方案》

47.《北京物资学院非教师岗位聘任暂行办法》

建议:各职能部门和各党总支编辑《制度汇编》,并将电子版交党建评估办。

1.党校办(学校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方面的制度汇编)

2.组织部(组织工作制度汇编)

3.宣传部(宣传教育制度汇编)

4.纪检审(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汇编)

5.学生工作部(大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6.保卫部(安全保卫制度汇编)

7.工会(工会、教代会方面的制度)

8.团委(共青团工作制度汇编)

9.人事处(人才引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

10.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

11.科研处(科研管理)

12.网络中心(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汇编)

13.德育教研室(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

14.后勤管理处(校园管理方面的制度)

15.基建办公室(基建工作的制度)

16.财务处(财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13.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十三

为推动郭北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根据(内组办〔2016〕101号)和内东委组发〔2016〕212号文件精神,制定郭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基本标准。

一、准备工作和动员部署

1.制发工作方案。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层层制定学习教育方案。

2.健全工作机制。党委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和工作机构,党支部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机构,落实工作力量。

3.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月底前建立整改台账,年底前全面完成整顿任务。

4.开展“双找双配套”活动。对党组织关系进行排查,并完善好相关台账,4月底前上报排查结果,8月底前对“失联”党员提出处置意见。

5.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党务干部培训。按照“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基层党委全覆盖培训”原则,对党务骨干全覆盖培训,5月底前完成。要制定好培训方案,作好培训记录,有条件的保存好相关图片和声像等资料。

6.召开动员部署会。党委专题传达学xxx省委、市委、区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本地开展学习教育作出具体安排,要制定好会议方案,作好会议记录。

二、主题党日活动

1.结合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以党支部为单位普遍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围绕“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给党留什么”,对照入党志愿谈理想、谈信念,对照入党誓词找标准、找差距,以当初入党时的真诚和激情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对党的感情。主题党日活动要有活动计划和记录,有条件要保存好图片和声像资料。5月底前完成。

2.各党支部书记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联系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带头谈思想、谈认识、谈体会,给党员作出榜样,参与情况要作好记录。

三、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1.制定学习计划。党委中心组和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工作实际编印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相关学习资料,下发规定教材,制定本地特色教材,及时提供给党员学习。资料下发情况要作好记录。

2.学好必读篇目。全体党员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等方式学完规定篇目,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领会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系统学习领悟《中国共产党章程》,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制度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选编(领导干部读本)》为基本教材,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领会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省委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十项规定”和市委、区委贯彻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学习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有关严肃换届纪律的精神和要求。

3.抓好党委集中学习。党委中心组制定集体学习计划,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每次确定1个专题开展交流研讨,每个专题研讨不少于1天。第一个专题,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书记关于指导四川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精神的专题学习,在6月上旬前完成。第二个专题,学习党章、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在7月上旬前完成。第三个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在10月中旬前完成。3个专题研讨中,每名班子成员至少作1次发言。每个专题交流研讨要有会议方案、发言提纲和会议记录。

4.抓好党支部集中学习。党支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次围绕1个专题组织讨论,每个专题集中学习讨论不得少于1天。5月至6月,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开展第一个专题学习讨论;7月至9月,围绕“坚持根本宗旨、勇于担当作为”开展第二个专题学习讨论;10月至12月,围绕“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开展第三个专题学习讨论。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所在党支部的专题集中学习讨论。专题学习讨论坚持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相结合,认真学习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罗州仁青、彭大权、许大勇、阮忠禄和乐山市7名因公殉职扶贫人员等先进事迹,从榜样中汲取力量。每次专题学习讨论要有专门的会议方案,并作好会议记录,有条件的要保存好图片和声像资料。

5.抓好党员自主学习。利用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系列网络教育平台、省“天府先锋”全媒体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各地自建党员教育信息平台,严格落实个人述学、群众考学、组织评学制度,将党员自主学习考评结果作为组织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促进广大党员真学、真懂、真用。党员自学的考评情况和结果运用要登记好台账。

四、抓实“六课堂”讲好党课

1.办好“支部课堂”。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专题讨论,对讲党课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作出安排,“七一”前后,党支部结合开展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以“忆党史、当先锋”为主题,集中安排1次党课,每名党支部书记要在本支部讲1次党课。要制定相关方案,支部书记讲党课情况要作好记录。

2.办好“流动课堂”。建立以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的“送学小分队”、“草根讲师团”,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到包片村(社区)党支部讲党课,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党组织讲党课。党员领导干部在6月底前到包片村(社区)党支部讲1次党课,深入到离退休党员、老弱病残党员、返乡短暂居住党员家中讲党课。讲党课情况要作好记录。

3.办好“在线课堂”。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等各类媒体平台,推动党员在线学习,党员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要作好记录。运用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收看党章党规、系列讲话视频教材和先进典型案例等课件。

4.办好“党校课堂”。党委把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镇村党校(夜校)、“三学院三基地”等,抓好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党校课堂”要有计划并做好学习教育人员情况统计,资料发放记录、文字记录和图文记录。

5.办好“互动课堂”。依托支部学习会、干部职工会、小组研讨会等载体,开展“10分钟微课”活动,组织党员走上讲台,开展课堂互动。要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时间、地点、人员、主题等内容,并作好学习记录。

6、办好“基地课堂”。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长江故居纪念馆,充分利用长江精神感悟馆开展基地课堂,将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通过游览、阅读、观摩、体验等方式,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要制定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和图文记录。

五、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1.制定专题组织生活会方案。党支部专门制定工作方案,对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作出具体安排。

2.征求意见。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前,支部班子和支委会成员面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征求的意见建议要有记录,形成征求意见汇总材料。

3.党性分析和查找问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前,支部班子和支委会成员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4.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2月底前,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对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风等进行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要作好会议记录。

5.抓好整改。支部班子和支委会成员针对查摆出的问题,逐项梳理分析,建立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抓好整改落实。

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1.召开民主评议党员会。12月底前,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要作好会议记录。

2.落实党员民主评议的程序。对照党员标准,进行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

3.谈心谈话。结合民主评议,支部班子成员与每名党员谈心谈话,做到全覆盖。谈心谈话情况要有记录。

4.运用好民主评议结果。党支部综合民主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党员予以表彰,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稳妥慎重给予组织处置。

七、坚持“三规范”严格党内管理。

1.规范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新方法,要求党员带头管理提升,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

2.规范党内活动。突出强化在党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方向、严守党纪党规等内容,通过活动开展,达到“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制度机制完善,党务工作规范,工作得到促进,党员群众满意”的目标。

3.规范惩戒处理。坚持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实行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

八、认真开展“党徽耀郭北、服务促发展”行动

1.制定党员合格标准。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合格党员具体标准、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大讨论,结合职能职责、岗位要求提出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标准。运用大讨论成果,按行业领域制定党员合格标准。7月底前完成。

2.实施“保持本色”计划。党支部要按照《东兴区党员干部异常行为预警干预办法(试行)》规定,结合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集中开展一次异常行为预警干预行动,促进党员永葆本色。

3.实施“承诺亮诺”计划。全体党员要针对民主评议查找出来的问题,采取书面材料、口头陈述、公示公告等方式作出整改承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根据查找问题和工作职责,制定承诺清单,明确承诺事项、完成时限、达到目标,并在一定范围公开,表明决心,接受监督。

4.实施“红星闪耀”计划。党支部结合实际,对开展党员示范行动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为民服务办实事、奋发有为促发展。各行业领域党员示范岗、示范团队、示范单位创建,原则上不低于各自总数的10%比例。

5.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党支部选树一批身边先进典型,在学习教育中展示工作成就和良好形象。结合庆祝建党95周年,广泛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党组织评选表扬一批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命名一批共产党员示范岗、示范团队、示范单位。

九、领导干部作表率

1.制定工作方案。党委制定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

2.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工作和联系重大项目、贫困村等制度。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至少确定1个基层党支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系点。联系指导情况要有记录。

3.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包片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专题学习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谈学习收获和体会、讲党课、作报告,与党员一起接受教育。领导干部带头参与情况要有记录。

4.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定民主生活会方案,12月底前开好“两学一做”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示范推进学习教育。

5.党委带头整改。党委根据征求意见和对照检查中查摆出来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落实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并建好整改台账。

十、分层次分领域开展学习教育

1.分层提出要求。郭北镇分普通党员和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分别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践要求。

2.加强分类指导。对党政机关、农村、城镇社区、学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窗口服务单位6个重点行业领域,有针对地提要求、定措施,要形成工作指导意见。

3.落实分类指导要求。党委对本行业领域学习教育重点内容、组织方式等作出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的安排。

4.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对农民工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行动不便党员、不识字党员等开展学习教育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十一、解决突出问题

1.党支部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党支部要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以及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规定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问题。

2.党委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党委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好干部标准,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重点解决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方面问题。

3.认真开展整改“回头看”。通过“回头看”,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巡视整改落实成果。

十二、宣传报道工作

1.开辟学习教育专栏。党支部要开辟学习教育专栏,经常性宣传学习教育情况。

2.抓好学习内容推送。党支部要通过编印制作口袋书、制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卡》等方式,及时推送学习内容。建立台账记录编印的相关学习资料的种类、数量、内容等信息,学习情况要形成记录。

3.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党支部要充分运用网络、手机、LED、橱窗等宣传形式,开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专栏、张贴学习标语。广泛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故事会等喜闻乐见、丰富多彩活动。

十三、抓好责任落实

1.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每季度研究1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片区会和工作推进会,每季度对基层党支部进行1次全覆盖集中督导,首次集中督导在6月底前完成。

2.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书记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汇报。到基层党支部指导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少于10次。

3.党委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党委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达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工作。每年到基层单位调研指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少于10次。

4.落实保障措施。党委针对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提供时间、场地、经费等必要保障。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首要内容。

14.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篇十四

一、我国课余训练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 当时百废待兴。由于长期缺乏有利于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体育基础十分薄弱。在继承和发扬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体育的基础上, 提出了“批判资产阶级体育观”, 不能搞“锦标主义”的观点, 这些从当年的《体育史》和《新体育》杂志上都有所佐证, 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2年。当时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在沿海城市成立的基督教青年会组织, 还有一些由教会建立的比较有名的学校组织, 主要是建立在大学和中学之中, 比如, 当年北京地区非常有名的中学——潞河书院, 但是现在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般都是基督教青年会组织, 基本忽略了当时的学校组织。如赫赫有名、打遍全北京的北京师范大学男篮“师大红”队, 还有清华大学的百年体育——马约翰先生当时在清华主张的体育教育观念完全同育人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阶段应该是195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奥运会之后, 一直到1959年我国举办第一届全运会。1952年6月,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成立, 同年, 荣高棠带队去参加在芬兰举办的第十五届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 前苏联在世界体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十月革命之后, 前苏联经历了思想的变化, 从拒绝和资本主义国家同台竞赛到195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取得金牌总数第一, 令世界震惊。于是, 我们就开始向前苏联学习。当时的政务院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4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 负责领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教育部设置了体育处, 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 负责管理学校体育, 制订和颁布各种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 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 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到了1953年, 为了提高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水平, 教育部又组织翻译了前苏联十年制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作为参考, 并通令各地体育教师学习。

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 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1953年到1956年期间, 全国性竞赛活动达75次, 其中1955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工人运动大会规模最大。当时注重于工人阶级的体育运动开展, 因此代表教育系统参赛的是由教师队伍组成的钟声体协代表队。1954年7月, 贺龙副总理亲自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前苏联, 除参观全苏体育节外, 还认真考察了前苏联体育的组织领导体制, 以及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 1955年国家体委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3所青少年业余体校。1956年国家体委总结试办经验, 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从当年起进行推广, 到1958年为止, 全国的青少年体校达到18000所。记得当年天津一中的门口就挂着一块“天津一中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牌子, 由此可见, 在那个时候青少年业余体校是实实在在建设在学校里的。

第三阶段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 一直到1966年期间。这一阶段是学校培养与专业队培养并重, 而且当时很少几个体育成绩比较突出的省份的专业队也都是建在体育学院里的, 并没有独立的专业队成立。第一届全运会上, 各省的参赛队员绝大多数也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但是, 1961年第二十六届乒乓球锦标赛是一个转折点, 再加上为了准备1965年的第二届全运会, 当时第一届全运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运动员有相当一批人就没有再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而是直接进入专业队参加训练。

从以上的演变过程, 可以体现出中国学校体育始终坚持了两个根本宗旨。第一, 中国学校体育的主流是以育人为主。第二, 在各个时期里, 尽管参赛队员都是学校的学生, 学校体育也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我国政治环境的变化, 学校体育培养的人才与国家体委的专业训练队划分得越来越清晰。1952年之前选派参加国际比赛的代表队及有关体育方面的工作都由团中央负责, 而1954年成立国家体委后, 由贺龙担当主任的国家体委逐步接手工作。

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冯文彬提出:体育放在团中央来搞不太合适。而中华体育总会主席马叙伦认为:“体育只有放在教育体系内才比较合适。”但是, 到了1972年“乒乓外交”之后, 学校体育跟群众竞技体育真正地、彻底地分开。当时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庄则栋和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联手演绎“乒乓外交”传奇故事, 以小球推动大球, 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由此开始, 中国逐渐打破了在国际体育活动方面与世隔绝的局面, 开始恢复了国际交往, 重新登上了国际体坛。体育竞赛开始在外交、政治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加上文化大革命当中, 学校体育又受到了严重地破坏, 此消彼长,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一些专业运动队在国家体委的大力扶持下, 开始重新组建和恢复, 体育场馆重新开放用于训练和比赛, 竞技体育不仅恢复且局部有所发展。

然而,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地发现专业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学校体育就又开始加以补充。1982年分别在北京、太原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这期间, 中国女排勇夺世界杯冠军, 并开始了“五连冠”的征程。在女排精神的鼓舞下, 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胸怀“振兴中华”的壮志,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由此“文化大革命”中沉寂多年的运动场又重新沸腾了, 各类校际体育比赛逐渐活跃。记得继由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发起的“英雄杯”篮球赛之后, “钢花杯”、“孔雀杯”篮球赛吸引了更多的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组织的排球比赛, 参赛学校也越来越多,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呈现出极大的潜力。

1985年12月, 当时的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在山东掖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由于当时青少年的人群大部分都在学校, 所以, 这次会议为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理论上澄清了当时学校和社会上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一些模糊认识, 使广大从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同志深受鼓舞。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失败之后, 中央已经感觉到专业队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只是由于一些客观环境的影响, 一时半会还摆脱不了专业性集中训练的体制, 即便体育人才培养又重新回归到学校, 也不可能达到从学校里走出来的人才就可以直接去参加世界大赛的要求。

从目前发展分析, 当年“掖县会议”后颁布的《关于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 (1986-2000年) 要求定得高了些, 可以说如果按照1959年当时参加全运会的模式, 把学校体育的路子延续下去, 那50年后的今天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二、对竞技体育发展方向的探索

当前竞技体育该往哪儿走?是延续国家体委专业队的体制, 还是重新回归教育, 回到以学校体育为主的发展轨道上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的好多体委系统培养出来的运动员, 当他们的运动生涯结束之后, 面临的问题非常多, 尤其就业问题相当突出。如果把运动员放到学校来培养, 那这个问题就相对较容易把握和解决了。尽管前苏联曾实施这样的集中训练方式, 但现在也早已经改变, 而且也确实没有一个国家会召开我们这样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在国际体育交往中我们发现, 我国的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不融合的, 属于“两张皮”。竞技体育运动一定要和学校体育结合起来, 这样才更加科学合理。

纵观历史亦是如此。竞技体育中体育水平比较高的一般都处于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时候因为没有专业队, 所以当时的参赛者自然而然都是大学生选手。尽管1958年国家体委招了一批运动员, 但是当时他们的水平并没有大学生水平高, 所以也不能作为代表去参加全运会。然而第一届全运会结束之后, 国家体委就将一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从学校带走了, 组织起来, 后来转成专业体制下的运动员了。但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 这一体制有着很大的弊病, 即耽误年轻人日后的职业取向, 因为真正有成绩的还是很少的一部分, 大多数专业运动员是没有出路的。

这项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这个局面, 也是相当难的。目前这个阶段, 从国家层次而言, 也下不了决心, 因为毕竟体育竞赛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依靠体育显示中国实力的东西肯定会逐渐淡化的。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出现大量竞技体育人才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什么我国学校能涌现出那么多的竞技体育人才呢?第一, 我国在近百年来都是被动挨打, 教育和体育都处于很落后、不普及的状态, 而只有那些在学校上学的学生, 才能够接受到先进的西方思想文化的教育, 其中也包括体育方面的教育, 他们得到了体育训练的机会。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没能完全解决, 所以根本没有精力去从事体育运动。与国际相比, 我国高校中体育教育与训练的整体水平都不够高, 因为这些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科学的、系统的训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比较弱, 又有前苏联的成功模式, 因此我们就模仿他们, 以体育为突破口, 努力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以此来显示和验证国家的实力和能力。第二, 1954年国家体委成立之后, 有了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培养专业体育人才, 由国家投资, 集中人力、物力做好体育工作, 就形成了体育界的“举国体制”。过去在学校里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 但是专业队却是“全天候”的训练模式, 而且还有了很多专业保障, 因此, 一时间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速度飞快。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 我国体育代表团不仅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还取得了金牌总数第四的优异成绩。这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了万众注目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 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 而且《通知》指出:“必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采取有力措施, 使体育运动不断向新的广度和高度发展, 要积极发展城乡体育活动, 努力提高健康水平, 重点抓好学校体育, 从少年儿童抓起, 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积极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根据这个《通知》的精神,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体制改革的热潮,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四、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理论依据

现在的“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有三个基本界限必须要划分清楚。第一, 职业和非职业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个划分清楚, 在教育这边探讨问题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作为正在学校接受培养和教育的学生, 肯定是非职业的。美国的NCAA拥有诸多运动项目, 光篮球每年就有300多支队伍参加, 每年四大区比赛、四强赛、决赛等都是纯学生的赛事, 绝对是非职业的。第二, 注重人才培养和注重体育运动成绩。教育内部永远把培养育人放在首位, 而在体育系统内部依然始终把拿冠军、出成绩放在第一位, 奋斗目标截然不同。第三, 体育是政治还是文化。美国的职业必须由非职业作为基础, 而我们培养运动人才却是完全从职业培养开始起步的, 这就导致退役运动员必须面临着艰难的职业选择。而在教育体系内成长起来的运动员, 他们的出路却是多方向的, 而且往往因为具备特殊的体育技能很受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欢迎;而在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下走出的运动员, 他们的运动成绩好坏就决定了他们日后是否有出路。

在我们研究“教体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之时, 应该首先确定好“教体结合”的理论基础——到底是培养人才, 还是为了追求竞技成绩?学校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阶段, 也是竞技体育与教育最好的“结合点”, 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学校是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基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 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各级是指不同层次、各类是指不同行业, 那么竞技体育也是其中的一个行业, 而学校系统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责任。

第二, 现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与竞技体育的教育属性是一致的。现在我们一谈到竞技体育就会联系到奥运会, 如果忽视了教育仅仅谈竞技成绩, 那就是生物学上的较量。而现代奥林匹克的奠基人顾拜旦先生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倡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 是希望把竞技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手段。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体育运动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因此, 只有以教育的观点看待奥林匹克运动, 我们才能够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主义;只有以奥林匹克的精神看待竞技体育, 我们才能够理解竞技体育的教育性。所以, 竞技体育既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 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全面的教育。学校是教育最集中、系统培养人的地方, 学校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 学校是开展竞技体育和人才全面培养的最好结合点。所以, 在学校中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进行专才教育, 也是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基础。

第三, 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对学校建设的特殊功能。1.有利于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 通过开展课余体育运动比赛对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普及有指导意义;2.有利于促进校际之间的关系, 通过体育比赛能够增加各学校之间的交流;3.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以青年人为主体, 体育竞赛活动能够让学校充满活力、充满竞争、充满生气;4.有利于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如:太原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等就是通过体育联赛扩大了影响;5.有利于满足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提高运动水平的需求, 比如邹凯有体操才能, 那么, 他通过在北体大读书与训练, 可以提高运动水平;6.有利于开辟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渠道, 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所以, 我们应该把学校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纳入到现有的集中培养体制中, 特别是后备人才的培养, 今后就应该放在学校系统当中, 应该注重发挥体育专业院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特殊作用。

体育回归教育是理念的回归, 业余体校回归到学校是渠道的回归, 过去由体委办体校确实短期内能够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 但是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却毁掉了一大批人。国家体育总局应该重点负责国家队, 而单项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应该回归到学校。比如华东理工大学臧玉英教练培养的乒乓球队等都可以培养出后备体育人才。目前, 北京、上海、天津、江西、江苏等省市高等院校和中学形成的集中“教体结合”的形式是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一条重要经验, 并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五、不同阶段培养目标和重心不同

学校义务教育阶段, 除去极个别的学校之外, 其他学校的管理一律放在教育系统。因为这个阶段是公民素质的奠基阶段, 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那么这个人就很难介入到日后的社会生活之中。到一所体校去考察时, 看到一个教师正在给两个中学生补习初二化学, 当时那两个学生因为参加比赛而落下了几节课, 那位教师就在他们参赛回来之后耐心组织补习, 当时看了后非常感动, 因为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体校真的不多。后来在学生们午睡醒了, 下午训练开始之前, 和一群学生聊天, 问他们:“你们这里有少先队、青年团吗?”他们说:“没有。”这就说明一些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 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这样的体校内一点儿都没有体现。而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们心理和品格的发育都是不健全的。另外, 平时由教育部组队参加的国际比赛, 很注重培养学生运动员在参与比赛的同时, 去接触当地的风情文化知识;但是那些专业队的运动员只为比赛而去, 他们不会更多地关注人文等其他知识。因此,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让学生们收获“健康、快乐、自信、阳光”。

高中阶段, 体育总局目前拥有200多所体育运动学校, 这个阶段可以认真研究, 可以学空军招飞。空军每年招飞的时候大概招收1600~2000人, 但是整体素质都不行, 合格率还是太低;后来他们试着办飞行员预备班, 就是在初中升高中的阶段, 有意识地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 在高中阶段除了上普通的高中课程之外, 还增加了飞行员基本知识的普及, 一个班毕业顶替了以前从好几个省招上来的学生。所以, 体育运动学校应该越少越精, 这样才能精心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而且也有利于这些人才日后的择业。

大学阶段, 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项目经费去培养和锻炼学生队伍, 比如像北师大女子足球队。第一届全运会之前, 各省市也提出要集中训练。当时, 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集训可以, 但是清华要自己设一个集训基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集训之后, 还可以让学生们第一时间回到课堂, 继续学习。

所以, 参加运动训练可以, 但是我们一定要先为运动员想好出路, 不能等到退役了再为他们的出路发愁, 这也是与国家人才开发培养的目标一致的。第一, 从成才的角度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第二, 体育教育要符合人才成长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第三, 教育内部要坚决贯彻德智体美相结合发展的规律。

六、课余体育训练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经过20多年探讨与实践,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仅以最近的10年为例, 2001年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54枚金牌, 获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之后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除第23届获得金牌总数第2名外, 第22届和第24届均保持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2009年在哈尔滨举行的第24届世界冬季大学生运动会上, 我国学生运动员又取得了18枚金牌、18枚银牌、12枚铜牌, 总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今年在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75枚金牌、145枚奖牌的优异成绩, 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比赛规模不断扩大, 运动成绩逐年提高, 一批学生运动员的体育运动成绩达到了健将标准, 运动会各项纪录多次被刷新。

课余训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体育对于促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余训练和各种比赛活动, 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活动地开展, 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 增强了凝聚力, 丰富了学校的社会形象, 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加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如CUBA提出的“大学生自己的篮球赛”、“打篮球是我的梦想, 上大学是我的梦想, CUBA是我圆梦的地方”的宣传口号都带有鲜明的校园文化气息, 使校园文化更有活力、有朝气、有个性。

体育竞赛拓宽国际教育交流渠道

20多年来, 教育部门多次组织参加了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和国际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 我国学生运动员均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参加国际间学校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使我国的学生开阔了视野, 增进了同各国学生间的友谊, 提高了我国学校在国际学校体育界的地位和知名度, 为今后由教育系统组队参加世界水平的学生运动会及各单项体育比赛积累了经验。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奠基

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 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在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学籍、训练、竞赛管理及中学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工作评估等方面, 先后下发了一批配套文件 (共29种) 。这些文件的制定和颁布, 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了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健康、稳步、有序的发展。

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我国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从我国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出发,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凡是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学校, 就积极开展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的训练, 或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而多数暂时尚不具备条件的学校, 就开展一般性的学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

与此同时, 条件较好的学校在开展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中, 也注重一般课余体育训练地开展, 两者有机结合, 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据统计, 自1986年以来, 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优秀单位的中学有315所, 大学有139所, 其中除“试点校”外, 也有普通学校。

今年, 我国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和广东省深圳市成功举办了全国中学生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学生运动员以优异战绩向世人表明,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在高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 走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之路是完全能够培养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经过20多年的实践, 我国目前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清华模式, 二是“三在”模式, 三是共建高水平运动队模式, 四是北体模式。这几种模式已成为组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主要来源, 并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现“教体结合”是一种大的趋势, 而且这方面的进程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明显加快了。在去年的广州亚运会期间, 新华社记者的一篇“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引得人们把对中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学校体育。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 也有更多的媒体发出了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喊。

上一篇:高二物理的学习建议下一篇:外贸新手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