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

2024-11-30

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共8篇)(共8篇)

1.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 篇一

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调查问卷

所在服务岗位:入选时间:2010年7月服务年限:2年

1.目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项目有“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请问你选择参加欠发达地区计划最主要的原因是:(可多选)【 ACD 】

A.参与志愿服务一直是自己的理想

B.服务的岗位能较好发挥专业特长

C.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才干,丰富个人阅历

D.在服务期满后享受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的优惠政策 E.暂时没有找到工作

F.其他项目没报上,只能选这个项目

2.你认为参加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后有什么收获?(可多选)

【ACDE】

A.了解国情和基层的现实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

B.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工作技能,体现个人价值

C.丰富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更加成熟和务实

D.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坚强和乐观

E.通过参业能有一些帮助

F.没有收获(此项仅可单选)

3.你认为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还有哪些政策需要完善?(可多选)【ABCD】

A.进一步加大落实关于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优惠政策

B.调整志愿者补贴

C.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D.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领导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为志愿者服务期

满后扎根基层创造良好环境

4.目前,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的服务年限1-3年,请问你选择的5、你觉得服务单位应该怎么样对待欠发达计划志愿者,可多选

【 AB 】

A.和其他同事一样,享受一切权利和义务

B.敢于压担子,发挥志愿者专长,相信志愿者能独当一面

C.工作能做就做,大体上说得过去就行

D.可有可无,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6、您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志愿者信息或各级项目办下发的文件

通知的?可多选。【 BDE 】 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服务期是2年,理由是政策规定

A.一直不了解

B.福建志愿服务招募平台(zyz.541205.com)或其他网络

C.县项目办的电话通知、座谈会等

D.其他志愿者、朋友间的交流

E.各级志愿服务工作群

F.其他(请详细说明):团市委通知

7、请您简要说明下您的住宿环境。【B】

A.一人一间,家电齐全,厨房、卫生间条件教好

B.一人一间,环境比较好,可补充:几人合租一套房,环境

一般

C.几人一间,和学校差不多,可补充:

D.环境太差,让人无法居住,可补充:

E.住家里

8、请您简要说明下您的就餐条件。【 D 】

A.不花钱,吃单位食堂B.单位补贴,自己开伙

C.单位补贴,在外面就餐D.全部自己解决

E.其他(请简要说明):

9、平时,您与其他志愿者的交流是通过什么渠道?【 BC 】

A.没交流

B.各地都有交流的QQ群或其他平台

C.玩得好的几个志愿者间电话或其他方式交流

D.各县项目办经常开展志愿者间的联谊活动

10.你认为志愿者在基层服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BD】

A.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B.基层现实与自己理想有较大差距,内心感到困惑

C.从事过多的一般性事务性工作,不能体现自身价值

D.服务期满后,相关鼓励政策得不到落实,就业得不到保障

E.针对困难,你认为项目办应如何帮助你解决 多开展就业相关

培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为志愿者将来就业提供相关保障

11.你认为应如何设计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服务岗位?【B 】

A.根据志愿者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匹配

B.根据基层的实际需要

C.对以后就业有所帮助

D.完全按照项目办安排

12.在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现有的专项行动的岗位设置中,请选

择3个你认为最能发挥志愿者作用的岗位:ADF

A.支教

B.支医

C.支农

D.基层青年工作(团县委工作)

E.其他等行政管理岗位

F.扶贫岗位

13.你认为志愿者上岗前最需要接受哪些方面知识的培训?(可

多选)【 ABCD 】

A.党和国家政策

B.志愿服务理念

C.民族政策、民族礼仪和服务地风俗习惯等方面

D.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方面

E.生活常识和安全健康方面

14.你认为服务地最需要哪些岗位的志愿者?(可多选)【ABCEF 】

A.教育教学 如果你认为还应接受其他方面的培训,请列出

B.医疗卫生

C.农业科技

D.工业建筑

E.城市管理

F.行政管理

G.其它(会计、经济、贸易、法律、文秘、语言)

15.你是否愿意在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工作?【A】

A.愿意

B.不愿意

C.还没考虑

如果愿意,你为什么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可多选)【 B 】

A.服务期满后的扎根基层的政策待遇落实较好

B.被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巨大成就所吸引,能找到自身事业发展的空间

C.被当地群众和领导高度认可,与当地群众结下真实情谊

16.为进一步引导志愿者扎根基层,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ABCD 】

A.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为期满志愿者扎根基层创造条件;

B.加大对优秀扎根志愿者的宣传表彰力度,加大对基层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志愿者服务并扎根基层;

C.为志愿者创造更多良好的生活工作便利条件;

D.建立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联谊会和人才库,加大志愿者如果你认为的岗位上面选项均未体现,请列出你认为还有其他哪些原因,请列出

跟踪培养力度;

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

2.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 篇二

关键词:医学生志愿者,满意度,调查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医疗活动也逐渐成为一个融生物医学、心理学与社会人文因素于一体的综合实践, 要妥善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满足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仅靠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医学生志愿者是志愿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为患者义务服务的人, 他们提供的服务是促进现代医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良好媒介与助推器, 对于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和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志愿者对自己在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及评价是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效果的侧影, 会影响志愿者的服务意向, 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后续发展状况。只有及时掌握他们对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地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使该组织长效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 本研究从医学生志愿者自身角度出发, 对在医院服务过的志愿者就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展开调查, 以期不断改进医院志愿者服务的管理, 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某二甲医院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在校医学生。

方法: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整群抽取参加2011年7-8月该医院组织的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 向其分发问卷, 最终收回有效问卷52份。调查工具为自编的《医院志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年龄、性别、民族等) 、志愿者对服务时间的评价、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评价、参与服务的整体感受以及对服务的组织管理的评价。共包括17个项目, 其中2道题为开放式问题, 剩余15道题目的问卷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0.795。

质量控制:为确保调查数据的质量, 调查人员和审核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担任。在调查执行阶段, 由调查员事先讲解目的和注意事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天调查结束后, 审核人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复核, 保证数据搜集的完整、准确。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回收并经审核和逻辑检查后, 使用Epi 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采用基本描述和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调查52名医学生志愿者, 年龄19~22岁, 平均 (20.23±0.94) 岁;男10人 (19.2%) , 女42人 (80.8%) ;民族以汉族为主 (94.23%) , 回族2人 (3.8%) , 土家族1人 (1.9%) ;志愿者提供较多的服务项目是:协助患者做检查 (75%) ,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67.31%) , 整理床单位 (66.38%) , 回答问询 (55.77%) ;志愿者服务时间52~750小时, 平均 (114.63±113.59) 小时, 其他情况, 见表1。

志愿者服务满意度评价:总体看来, 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的评价为很好, 23.1%的志愿者则认为较差, 不同性别志愿者的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506, P=0.33) 。服务时间方面, 65.4%的志愿者表示满意, 34.6%的志愿者认为部分满意;关于每天的服务时间, 40.4%的志愿者建议应为8小时, 32.7%的志愿者认为5小时较合适, 23.1%的志愿者认为4小时较好。对于所在科室老师指导的评价, 44.2%的志愿者完全满意, 34.6%的志愿者满意, 21.2%的志愿者表示部分满意。医务人员对志愿者的态度方面, 61.5%的志愿者认为他们“很友善、很亲和、很欢迎”, 34.6%的志愿者认为他们“一般友善”, 3.8%的志愿者认为他们“很忙, 没工夫理我”。

78.8%的志愿者表示参与服务很快乐, 7.7%的志愿者认为“感受很复杂, 说不清”。98.1%的志愿者表示“收获很大, 以后会继续参加”, 1.9%的志愿者表示“毫无收获, 肯定不会再参加”。志愿者服务对未来职业的了解方面, 42.3%的志愿者认为“有了很进一步的了解”, 44.2%的志愿者认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1.5%的志愿者“有了一点了解”, 1.9%的志愿者“没有进一步的了解。”

对志愿者组织管理评价方面, 51.9%的志愿者认为“勉强满意”, 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48.1%的志愿者认为“满意, 做得不错”, 不同性别志愿者的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0.238, P=0.626) 。51.9%的人对志愿者组织的培训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 36.5%的人要求是服务项目的培训, 7.7%的人要求是如何沟通的培训, 11.5%的人要求是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 5.8%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和服务项目的培训, 1.9%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和如何沟通的培训, 1.9%的人要求是服务项目的培训和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 1.9%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服务项目的培训和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 1.9%的人要求是服务项目的培训、如何沟通的培训和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 7.7%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服务项目的培训和如何沟通的培训。

问及志愿者对此次服务的建议时, 40.74%的志愿者认为应加强志愿者管理, 增加培训, 完善服务体系;25.93%的志愿者认为各科室应明确志愿者的工作范围和义务;22.22%的志愿者认为应根据志愿者意愿分配科室, 多转些科室;7.41%的志愿者认为应分时段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3.7%的志愿者认为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 可以允许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 见表2。

讨论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现况:志愿者满意度, 是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 其满意度越高;差值越大, 其满意度就越低[2]。据调查, 无法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价值感、满意度低是志愿者流失的主要原因[3]。通过对志愿者满意度的调查, 组织者可以发现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尚未满意的地方,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医院志愿者服务中来, 这是促进和改善医学生志愿者管理的手段之一, 也是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为很好, 23.1%的志愿者则认为较差, 说明医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服务时间方面, 34.6%的志愿者认为部分满意, 说明部分时间需要调整。进一步调查发现, 关于每天的服务时间, 40.4%的志愿者建议应为8小时, 32.7%的志愿者认为5小时较合适。医学生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人员应考虑志愿者的意愿, 每天服务时间可定为5~8小时。

医务人员对志愿者的态度方面, 有34.6%的的志愿者认为他们“一般友善”, 3.8%的志愿者认为他们“很忙, 没工夫理我”, 说明尚有一部分志愿者在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态度方面的心理感受并不好, 这会影响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只有志愿者有一种组织对他们的接纳感和组织归属感, 他们才能以一种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来提供志愿者服务。

51.9%的志愿者对志愿者组织管理“勉强满意, 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说明医学生志愿者认为此次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仍有改进的空间。由于医学生志愿者在一线服务, 他们对患者所需的服务内容最有发言权, 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分析志愿者培训项目的需求表明:志愿者对如何服务的培训、服务项目的培训需求水平较高, 组织管理者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培训管理;其次为医院文化的培训、如何沟通的培训。

医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的感受会影响其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志愿者服务的稳定性。本次研究表明, 78.8%的志愿者表示参与服务很快乐, 说明大部分的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感觉良好。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7.7%的志愿者认为“感受很复杂, 说不清”。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奉献活动, 不计报酬、不讲回报, 要求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 如果心理感受不好, 势必会影响志愿者服务的效果, 管理者应对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分析, 从根本上杜绝导致志愿者心理感受不好的因素, 同时也要加强对志愿者进行有关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培训, 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志愿者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

建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评价较好, 说明医学生志愿者本身的投入是很多的, 认为自己为患者做出了一些贡献。问到收获的时候, 98.1%的志愿者“收获很大, 以后会继续参加”, 80%以上的志愿者对未来的职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国内有研究表明[4,5], 参加志愿者活动可提高在校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本研究表明:仍有部分志愿者感觉稍有不足, 为了提升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 可以根据志愿者对服务的建议进行持续改进。①加强志愿者管理, 完善服务体系:有效的培训与管理是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培训对志愿者岗位表现有着较强的正向作用, 而志愿者在岗位上的表现又是整个志愿者服务的重点。说明医学生志愿者的管理部门一定要将培训作为重点, 将培训做好、做扎实、做得更实用, 例如培训志愿者如何服务、如何沟通以及医院的文化等。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越强, 志愿者在岗位上的服务效率就会越高, 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会越高。在医学生志愿者管理方面, 可融入志愿者的意愿, 例如可根据志愿者的意愿及临床需求分配服务科室, 服务期间能够在不同的科室进行服务, 实现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和自我培养的双赢局面[6]。志愿者管理方面, 目前国内已开始采取现代化网络管理方式[7], 网站设立了诸如“志愿者之家”、“志愿者风采”、“志愿者感言”等板块, 既符合志愿者自主参与的特点, 又能有效地节约人力管理成本。对于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还可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 与医学院校联合将志愿者服务纳入学分制管理, 可作为对医学生德育方面的考核。医学生寒暑假的临床见习或社会实践也可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将其纳入到医院志愿者的培训、指导与反馈等, 促进医学生的职业培养。②明确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和义务:组织者事前应进行精心设计, 周密安排, 加强医院志愿服务组织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个长效机制, 认真做好服务的筹备工作, 为每次志愿服务安排好时间、地点、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 界定出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服务内容和义务, 将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8]。③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特色:开展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医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应立足于围绕医疗卫生工作中心, 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如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可以允许其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只有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稳定医院志愿者队伍, 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另外要注意加强医院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评估和总结, 积极推进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经验交流。只有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 使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方面收到切实的成效,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时秋芳.医学生志愿者管理探讨[J].医学信息, 2010, (4) :965-966.

[2] 奥运会志愿者调查—基于北京奥运会天津赛区志愿者主观满意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 2009.

[3] 严育, 施建农.无锡地区志愿者幸福感和个人困扰研究[J].2010, 13 (6) :1778-1781.

[4] 贺林, 邓洁, 刘娟, 等.护理本科生“爱心义工活动”实施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10, 4 (9) :2291-2293.

[5] 赵弘.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 :134-136.

[6] 朱修明.医院志愿者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12) :90-91.

[7] 汤佳, 沈杏华, 郭迎.医院志愿者管理及服务创新初探[J].中国医院, 2011, 15 (11) :76-77.

3.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 篇三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 文化志愿服务 文化志愿者

分类号 G252

Survey of the Culture Volunteer Services in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Xie Haihu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31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as a research subject. It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s’ development situation by using the library website survey, the real-time reference consultation,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so on. It conclude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began to recruit volunteers to provide service for libraries’ daily management, the lectures, exhibitions,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cultural handicap activities,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re are problems as followed. Cultural volunteering didn't separate from the library volunteer service and formed the specialization trends. They didn't establish the specific cultural volunteer sites. The content of cultural services is relatively narrow and the ways are single that cultural volunteers participate in public libraries.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s tend to be homogeneous, and is short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brands.

Key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 Cultural volunteers.

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的重要补充。欧美、日本、港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界早已引入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类新兴的志愿事业,总体起步较晚。从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最先引入志愿者[1]到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再到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年”,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多年,虽然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整体水平还不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各地发展也不平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较少,长期持续开展的品牌不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龙头,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 其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现状体现了当今图书馆界文化志愿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全国31所省馆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及开展现状,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特点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专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抛砖引玉。

1 调查方法及调查数据

1.1 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图书馆网站(页)调查、实时参考咨询、文献查阅等方法,通过访问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主页,查找相关“文化志愿者”栏目、公告信息,或通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补充查找各省馆有关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网页新闻报道,调查了各省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1.2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从调查的数据得知,截至2014年4月8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除四川省图书馆和西藏图书馆未找到相关信息之外)已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有 21所省馆公开向社会招募讲座类、阅读推广类及文化助残类志愿者。其中重庆图书馆、海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7家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河北省图书馆在读者园地栏目中设立“志愿者服务”专栏,贵州省图书馆在少儿园地栏目中设有“志愿者之家”(见表1)。但未见有省馆建立独立的以“文化志愿者服务”命名的网站。

表1 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网站建设情况

统计表

各省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比较广,大致可分为:图书整理、秩序维持、读者导引、回复读者咨询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型服务;开展讲座、展览、大型读者活动;阅读推广活动;服务社区;服务残障弱势群体等文化助残等一系列活动。少数公共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从事网页制作、网站维护、图书馆官方微博的构建和维护、古籍普查整理和修复工作。总的说来,公共图书馆文献志愿服务的内容与各馆在新时期提供的各项服务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

2 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内容

2.1 基础型服务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常规的服务主要涉及图书借还、图书上架、架位整理、图书加工与修补、图书著录、维护残书等。目前已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都明确了参与到基础型服务这一项。在已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占比100%。较其他文化服务类型而言,基础型服务对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知识要求不高,只要具有社会奉献精神,具有灵活的服务时间,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开始服务。正因为这些特点,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安排具体的文化志愿者做基础型服务时一定要做到具体的岗位安排具体的人员,否则文化志愿者会在志愿活动中无法找到价值感,易引起他们的失落感,造成文化志愿者流失。

2.2 协助开展讲座、展览、读者活动

讲座、展览、各类大型读者活动是近几年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产物,文化讲坛是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化传播、普及知识的重要载体,举办公益性讲座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在读者与专家学者的互动过程中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据调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有28所已开展了文化讲座、讲坛或论坛[2]。目前,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广西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图书馆等17所省馆已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化讲座专家志愿者或是志愿者听众。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文津讲坛”“中国古籍与文化”讲座,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辽宁图书馆“辽海讲坛”、湖南图书馆“湘图百姓课堂”、广西图书馆“八桂讲坛”成为各地较有影响的文化服务品牌。湖南图书馆改变以往讲座“精英主导”的模式,通过招募具有一技之长或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平民专家或草根人物,向全社会普及生活、经济、艺术、法律和养生保健等多方面知识,达到对广大百姓实行“零门槛”社会教育普及的目的。自2004年以来,“上图讲座”招募在校大学生等青年志愿者为主要力量参与到上图讲座的服务工作中,为讲座的有效开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进一步完善志愿者队伍,实现新老结合,2012年开始公开招募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文化志愿者,主要担任讲座特约通讯员,讲座会场管理员,从事整理公益讲座的笔记摘要,参与主题策划等方面的文化志愿工作。

2.3 服务残障读者等特殊群体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助残服务,较之常规服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残障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需要特殊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文化服务模式。这要求图书馆将志愿者机制引入文化助残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吸纳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以弥补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同时将这些各具所长的文化志愿者组织起来,因才施用,按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专业技能分配于合适的岗位,形成一支由志愿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能力全面、行动高效的文化助残队伍,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助残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巨大作用[3]。目前,公共图书馆已广泛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性地为残障读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盲用电脑培训,“一对一朗读服务”,录制语音读物服务,上门送取书服务以及读书、读报、讲解电影等文化志愿服务[4]。如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共同创立助残文化讲坛——“文津·阳光讲坛”,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助残活动,以文化类题材为主,选择残疾人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直观的交流消除残疾人获取文化信息的困难,为残疾人建构时代常识、分享文化人生搭建平台。浙江图书馆招募电影讲评志愿者,录制有声读物和电影讲解,为视障读者现场讲电影。天津图书馆联合天津经济广播面向社会招募服务视障读者志愿者,帮助视障读者使用阅读设备,一对一服务视障读者。辽宁省图书馆招募了大量具有盲文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志愿者,按照盲人读者的需求制作盲人书籍;招募懂手语的志愿者投入聋人读者服务;招募电台专业播音人员为盲人读者录制音频资料等。

2.4 参与全民阅读及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因为其公益性、专业性及丰富的阅读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成为阅读推广的主阵地之一,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5]。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依靠图书馆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应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幼儿园及家庭的支持。因而来自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又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目前,有些省公共图书馆通过面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与大专院校的师生及阅读推广领域的专家合作形成一种阅读推广模式,开展大量与图书有关的志愿者活动,在营造阅读氛围、传播阅读价值、提供阅读指导、建设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和帮助。湖南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响应省委省政府“三湘读书月”活动号召,以“阅读点亮童年”为主题走进市内中小学,开展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福建省图书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公共文化领域的文化志愿者组建志愿者专家团,以“全民科普阅读月”为主题,在全省各地、县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在省内各地、县图书馆巡回开展业务培训辅导。河南省图书馆成立省图少儿阅读推广志愿者服务队,招募讲故事志愿者,并联系更多的社区、学校,让孩子们从故事开始享受阅读。

2.5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文化部已经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明确以基层城乡社区为重点,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制度进社区,带动全社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6]。在此思想方针的指引下,目前已有15所省馆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社区、学校、厂矿,以演出、展示、培训、讲座等形式,将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或参与社区文化管理,或牵头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或积极倡议参与开展读书、捐书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如福建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故事妈妈”以推广早期阅读为主,将亲子阅读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现已经逐渐成为一支专业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接受社区、幼儿园以及福利机构的早期阅读指导活动预约。

2.6 其他服务

在以上几大类型的服务之外,有些省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色,拓展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譬如,山东省图书馆招募“真人图书馆”志愿者,河北省图书馆和云南省图书馆、南京省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进行古籍普查和修复整理工作,广西省图书馆要求文化志愿者参与网页制作,河南省图书馆招聘少儿互联网监管文化志愿者,山西省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参与建立和维护省图官方微博。还有少数省馆文化志愿者参与读者交流,收集读者建议,参与图书采购等方面的服务。

3 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文化志愿服务未形成专业化趋势

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已普遍开始了志愿者招募,开展了相应的文化服务工作,但由于公共图书馆界对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文化志愿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解释,未将文化志愿服务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具体细分出来,还未形成专业化趋势。目前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少数省馆实际出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文化志愿者公告或管理条例,其他还有少数省馆如辽宁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通用各省文化厅频布的文化志愿者招募管理条例。

3.2 没有建立专业的文化志愿服务网站

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关志愿者及服务方面的网络信息主要是通过图书馆主站一级栏目、博客及论坛发贴的方式存在,有关志愿者方面的信息不多且内容单调,形式简单,形成一定规模的独立网站并不多见,而以“文化志愿者”或是“文化志愿服务”为名称的网站更是少之又少。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除重庆图书馆、海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7家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外,未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独立的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站。

3.3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方面,则要求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能随着读者群文化信息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有相当多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志愿者机制,开始了文化志愿服务,但目前主要局限于各馆自身内部和周围社区等场所,开展书刊借阅、整架、读者引导、秩序维持等基础服务,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内容、服务场所较为狭窄,同时,有些服务过于流于形式,群众参与度不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日益高涨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不利于文化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3.4 文化志愿服务趋于同质化,较少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

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项目主要集中在书刊整理、秩序维持的基础型服务,服务讲座展览,为聋哑盲等残障群体以及农民工、老年读者、劳教人员等弱势群体、青少年儿童等提供阅读推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单一,趋于同质化,过多关注弱势群体的“弱势”状态,以扶贫、助人、助学等为主要活动形式,以缓解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为主要活动目的,在外在形式和内在理念上均缺乏创新。而像“真人图书馆”、古籍修复整理、网页制作和管理、图书采购等服务项目只占少数,暂未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参与网络数字参考咨询回复和网络社区的管理中。

4 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准确界定文化志愿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界定文化志愿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文化志愿服务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细分出来,形成专业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或文化、艺术及体育等技能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文化服务的人[7]。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文化志愿者的文化身份以及文化专业背景更为突出,一方面,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科学知识技术或文化艺术本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志愿者,缺乏此类素质的尽管从事志愿服务但是不能称其为文化志愿者。另一方面,文化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要与文化密切相关,诸如文化讲座、艺术鉴赏、科学普及、知识培训、文艺演出等,只有承担此类相关活动的志愿者才能称之为文化志愿者。但像普通的维护阅览室秩序,帮助大扫除等都不能列入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各馆一旦明确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志愿者招募准则,设置相应的岗位,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开展服务。

4.2 加大文化志愿者网站建设,实现对文化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

加大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网站建设,实现对文化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图书馆网站或主页作为图书馆信息发布的便捷通道,通过网站可发布志愿者招募通告,在第一时间完成图书馆需求信息的传送,省时省力。同时公共馆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网上招募平台,以网络预报名的方式收集志愿者的姓名、性别、专业、联系方式、可服务时间等基本信息,建立志愿者信息库,从而实现网络招募[8]。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各公共图书馆之间及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志愿者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由各省馆牵头,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文化志愿者合作网络,制订相关的政策,有助于各馆在开展重大活动时及时调配到所需的文化志愿者,保证文化志愿者人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

4.3 采取多种服务方式,提供“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

通过采取“菜单式”的文化志愿服务的方式,即将招募的文化志愿者按专业特长分类,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通过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网站向全社会用户公开,再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文化志愿者为自己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潜能,达到文化志愿服务品质最优化;另一方面,“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宽覆盖、广渠道、多层次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服务流于形式这种现状。

4.4 创新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形成长期持续品牌

针对目前省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单一、趋于同质化、未能形成自身持续品牌的问题,管理者应该改变思路,不能光从文化志愿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单方面看问题,将文化志愿服务的种类局限在一定的范围,而应该多听听文化志愿服务的受予者的实际需求,让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更贴近生活,更应该充分利用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文化特长,挖掘其潜能,从而创新服务内容,做到人尽其才。

从调查数据可知目前有少数省馆走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的前头,如“真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古籍整理修复志愿者等,但也只是刚刚起步,并未形成品牌。目前,我国古籍整理、修复方面的专门人才十分匮乏,古籍保护和修复整理任务十分艰巨,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馆作为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可通过招募古籍修复专家志愿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修复珍贵典籍,充分发挥其在古籍方面的特长,同时通过免费培训一批志愿者学员,指导他们投身到古籍修复保护工作当中。

在国外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普遍会参与到网络数字参考咨询回复。而现阶段,为了缓解资源建设的压力,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已建立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有12所省馆如广东中山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加入到该联盟中,为全国各地的读者免费提供文献,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目前的月传递量达到11万余篇,有数百名专职文献传递员在提供该项服务,这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参与的工作,如果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能够在网上招募那些熟悉数据库资源、具有较强检索能力同时又有大量空余时间可上网的志愿者参与到此项工作,通过给予其一些适当物质上的补贴,则这项工作会开展得更顺利,能为更多更广范围的读者提供服务。

5 结语

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类新兴的志愿事业,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服务场所之一。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已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三馆免费开放、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并将2014年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年”。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龙头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借势把文化志愿队伍建设与上述一系列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文化志愿者信息服务平台,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搭建信息平台,形成及时、共享的交互式网络管理机制;建立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图书馆五级文化志愿者管理网络。借助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服务水平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徐恩元,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1(6):102-108,114.

[ 2 ] 孙振领.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坛现状调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2):41-45.

[ 3 ] 苏秀芳.关于公共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5):81-83.

[ 4 ] 陈艳伟.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引入志愿者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37-39.

[ 5 ] 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85-88.

[ 6 ] 王立元.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N].中国文化报,2014-01-17(03).

[ 7 ] 高和荣.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厦门的研究[J].湖湘论坛,2012(6):81-86.

[ 8 ] 李英.图书馆志愿者网站建设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93-95.

谢海华 湘潭大学图书馆馆员。湖南湘潭,411105。

4.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 16 篇四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正在进行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抽出几分钟帮忙完成我们的问卷,不胜感谢!(注意:选择题选项均用红色字体标出!简答题回答了以后,字体颜色同样设为红色)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性别:(男;女)

1.你之前有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吗?

A 有

B 没有

C 想去但没有付诸于实践

2.你是否已经完成志愿者系统注册? A.是

B.否

3.你对志愿者情况的了解程度

A.不了解

B.一般

C.熟悉

4.你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会影响工作或学习吗? A.会 B.可能会 C.不会

5.如果当你在志愿服务时,没有人过来询问,你会不会感到无聊? A 会 B.可能会 C.不会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

6.假设取消相关激励政策和强制政策,您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活动? A、是 B、否 C、未考虑过

7.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是否了解其精神内涵? A.不了解

B.一般

C.熟悉

8.您认为是否需要为志愿者建立一个档案作为个人志愿者服务成长记录?

A.是 B.否 C.无所谓

9.你认为大学生应不应该大量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A、应该 B、适量参与 C、不应该 D、没考虑过

10.你周围的志愿者对于志愿者服务大都持怎样的态度? A、积极,会主动留言这方面的信息 B、有机会才参与 C、做,但没有机会 D、做不做都无所谓 E、厌烦、厌倦

11.你认为中国志愿者活动现状如何? A.发展的不错,很有影响力

B.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C.不了解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

12(可多选)你觉得最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务的群体是: A.残疾人 B.孤老寡人 C.弱智青少年 D.下岗工人 E.问题青少年 F.其他

13.(可多选)你参加过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有: A.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 B.扶贫济困活动

C.文化助残活动 D.爱滋预防、环保、节能等主题的公益活动 E.科技下乡服务 F.法律维权援助 G..敬老院服务 H.边缘青少年帮扶服务 I.支教服务 J.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K.社区建设活动 L.其他

14.提供志愿服务时,你看重的是:

A.服务质量 B、服务环境 C.服务态度 D.服务内容 E.服务地点 F.服务次数 G.其他

15.(可多选)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得知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的 A、学校的志愿组织 B、大型志愿者网站

C、有关活动的宣传海报 D、通过同学、朋友或老师等得知 E、其他途径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

16.(可多选)你觉得目前高校中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活动不够了解 B.政府重视不足 C.资金不足 D.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E.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太少 F.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G.其他问题

17.(可多选)你认为作为一名志愿者,最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A、专业知识完备,可胜任工作 B、交流能力好

C、应变、处理能力强 D、甘于奉献精神 E、其它

18.从你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看,你觉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个人的意义有哪些?

A、实现自我价值 B、培养特殊技能 C、获得成就感 D、体验不一样的经历 E、丰富个人毅力,锻炼意志 F、获得友谊 G、其它

19.(可多选)你认为目前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A、倡导社会文明,弘扬社会新风 B、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C、逐步提高了市民素质 D、在重大活动中展现现代青年的风采 E、没什么影响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

5.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 篇五

调查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红十字会组织部办公室 调查对象:礼泉县红十字会全体成员 所谓志愿者服务: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一、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本次调查,我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及不同职位的人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仅仅只有不到10%以上的人对于“志愿者服务”有比较正确和全面的认识,特别要提到的是20%的人认为“志愿者服务”是在走表面功夫,全无任何实质性的用处,并对志愿者服务不理解和不尊重。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对于志愿者服务根本一点都不了解,而这其中又以女性所占的比率最大,对志愿者服务的不了解,不信任,不清楚给县红十字会在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如何正确定位志愿者服务,以及如何有效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成为一个很深刻的重要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二、志愿者服务的主要特点:

1、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

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2、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模式,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寻找服务课题的志愿服务模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五种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化方向发展;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机制化方向发展;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向全民化方向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化方向发展。

三、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

实践时间:2014年7月10日——2014年8月25日 实践地点:礼泉县主干道

实践对象:过路群众,红十字会干事 实践内容:(1)在红十字会办公室帮助干事们整理材料,并对不同性质的回忆做出完成和准确的会议记录,并且帮助办公室干事处理一些电脑上经常要用到的办公软件;(2)在礼泉县的主干道帮助红十字会组织献血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和赠品的分发工作,以及维持秩序等等……

四、社会实践核心内容:

首先,到县红十字会的时候,我被要求整体的参观了红十字会的工作环境,以及一些办公室的职能,先对未来两个月要工作的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红十字会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县委县政府那样的规模庞大,却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复杂,各个办公室都是有条理的,安排的方式都是有效率的,这些都是我未来两个月需要去深入了解的,除了对工作单位地形以及职能的了解,同时也在领导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些未来两个月要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朋友。再次,就是分配工作岗位了,在人事处进行了小小的测试,主要是一问一答的模式,根据回答的情况和对红十字会的整体观,从而分到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虽说和我同去的志愿者一共只有五名,但是我们都没有被分到一个岗位上,我被分到献血组,这大概是所谓的,量才而用吧。这样的做法,也有另外一个好处,充分发挥个人在群体中的作用。接下来,就是正式实践开始了。虽说我主要被分到了献血组,但是红十字会组织的献血活动都只在单周下午,所以其他的时间我都是在办公室帮忙整理文件或者打印一些要用的材料,虽说都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工作,但是一个半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还真是让自己累点人就瘦下来。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上,帮助办公室起草并打印会议室要用的各种文件,并且对于办公室的每台电脑都进行了升级处理,将以前所用的Windows XP系统全部更新换成了Windows 8系统,并且对于办公室所用到的Office办公软件的部分插件也做了去除,但是慢慢的我又发觉并不可以将理论直接 的运用于实践,而是需要敏捷的反应力和成熟的思考力相辅相成的。而这些不仅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还需要一种叫做智慧的东西。获取了知识又启发了我的创作思维。因为都是更新到了最新的东西,同事们还都不是很会用,一时之间竟比以前的工作效率还要低,很明显的有些同事已经很不高兴起来,但是我没有气馁,我一个一个耐心的解说每个按钮的功能和每个菜单的使用方法,看着同事们用的越来越顺,自己心里也越来越开心,在学校通常只是按部就班,缺少创新意识。而在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自己的钻研和思考,在每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通往成功之路。昨天,在县城的主干道,我们单位组织了一场义务献血活动,以援助近日来县医院血库严重供血不足的状况,我在其中扮演着分发献血证,帮助献血者登记好个人信息,以及引导献血者领取赠品这三项工作,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三件事,做起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说登记信息吧,就需要很大的耐心,因为有些献血者对登记材料特别的不耐烦,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旁边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登记材料的用处,同时对于礼品的分发也很重要,毕竟是属于公款,所以每一项的支出都是需要牢牢记住的。从细微之处才能明白工作的重要性。

五、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与分析:

(一)调查部分:

此次社会实践,其实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好好的锻炼自己,之所以选择红十字会作为我的调查对象,一是因为在事业单位里红十字

会算是相对比较好去实践的单位,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前几年的郭美美的事件让我对红十字比较有兴趣。

我主要调查的是青年志愿者在从事组织工作时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公众对于青年志愿者的态度,和青年志愿者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调解能力和处理是非的能力。同时也对青年志愿者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在下面的材料会进行一一列举。

(二)分析与研究:

1、志愿者服务所面临的问题:

问题1:志愿者流动率高,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

问题2:志愿活动行政化倾向严重,服务热情和效率难以持续; 问题3:活动过于简单,缺少延续性; 问题4:活动主体的自我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问题5:志愿服务事业现有的制度建设体系不健全;

2.对于青年志愿者所面临问题的分析:

志愿者在活动之初大都能积极响应,但固定且简单的活动内容、单一的活动方式,并不能体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下降,虽然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但随着活动的结束,志愿者工作也戛然而止,缺少应有的延续性。

志愿者在面对琐碎的工作时,很多人往往没有那么好的心里承受能力,往往会受不了,加上志愿者的工作本来就是无薪资的,所以很多志愿者往往是没有足够的责任心的,对于自己工作的性质也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一点点的不顺心就会导致一名志

愿者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而这种消极的心态往往又是传播的很快的,因此志愿者流动率高,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 另外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献血活动中,很多人对我的说法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还要再仔细询问一下医生和红十字会的干事才放心,虽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知道自己应该做的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人们明白献血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并帮助医生做好献血之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在面对一对又一对怀疑的眼神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开始选择志愿者的初衷是什么,我甚至不知道在这过程中实现了我的什么价值?出力不讨好?

3.对志愿者工作中所提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五提出的改进方案:

将志愿服务纳入“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我市和各区县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应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将志愿服务量化指标,纳入市、区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年度评估。将志愿服务发展列入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参数指标,以志愿服务带动文明城区创建。针对问题三提出的改进方案: 扩大社会传播力度。在我市各类媒体上开辟志愿服务公益宣传专栏。将3月5日或8月8日确定为我市志愿者日,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作为我市志愿行动口号,制作鲜明易识的我市志愿者标志。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的教育。针对问题2提出的改进方案:

加强培训激励工作,广泛开展监督评估。成立专门的志愿者培训中心;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荣誉序列和星级表彰制度;研究设立志愿服务市长奖,作为全市志愿服务的最高奖励。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社会监督作用,通过民意表达渠道,充分保障志愿者及公众的知情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鼓励建立志愿者评估监督的中介机构,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诚信力。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的督导员制度,对志愿服务项目的设立、实施等进行专业评估。让志愿者的热情有个挥洒空间

六、社会实践总结与体会:

都说离别是为了下次更美好的相遇,但离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呢,相处久了总是会有感情。离别总是让人那么难过,但付出劳动就会有收获。当我拿到我的第一笔工资时很有一番成就感,但是并不是因为有钱可以领,也不是终于结束了打工的日子,而是自己的付出有了结果和回报,花着自己赚来的钱,那种感觉就是: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收获劳动的累累硕果。回想一下这一个半月的努力与付出,当自己带着自个赚的钱给家人买点小礼物时,看着他们会心的微笑,我在那一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同时回顾这过程当中受到的误解,挫折,都是那么值得。要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

6.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篇六

摘要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展开,着眼于不同年级实施志愿服务的情况,对其不同的看法以及在实践中的收获和困扰。共收到100份问卷,通过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得出大学生们或支持或反对志愿活动的理由,以及对志愿活动的希望。也从中可以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后续志愿服务组织的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看法

前 言

本组成员多多少少都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对于大学生们整体对志愿服务的态度都很好奇。希望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希望此次调查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一定的指导。

正文:

一、单题统计分析

(一)、属性类问题

1、你的性别是?

此题结果是男生占2/3,女生占1/3。这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可能由于男女生观点有普遍性的差异而需要适当分开来看。

2、你所在的年级是?

由于人际网的局限性,填写问卷的大部分是大一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2/3,有5%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剩下的部分是大二学生的。从这个结果来看,问卷主要反映的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看法。

(二)、意愿类问题

1、你是否关心周围的志愿信息?

有50%的同学一定会主动了解该方面信息,45%的同学无所谓,看到就了解一下,还有很少的5%的同学看到了也不去关注。毕竟大学生们还是以学业为主,有些专业时间也很紧张,要大家主动去关注这些信息也是强人所难。要想让志愿服务的到大家的关注,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组织者的宣传和热心的招募是必不可少的。

2、你倾向于何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此题是多选题,结果如图:

37%

68%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公共大型活动比较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这些活动更开放视野,与社会联系更紧密,形式多样,与支教类相比难度小,时间跨度短。我们也知道这类社会活动很多,需要的志愿者不在少数,或许今后组织者们可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此类志愿服务上,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其他中有同学说希望有可以宅在家里就能做的志愿服务,这个应该也代表了一部分宅男宅女们的想法,但这种服务毕竟不方便组织,只能有心的同学自己去网上找找看了。

3、参加志愿服务的途径是?

我们用一

个图来反映结果:。

其他中有社团活动,可见大家多数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各种组织进行志愿服务,这种方式可以有安全方面的保证,也可以保证我们的志愿服务真正帮助了社会。这告诉我们有序的组织是很必要的,高校应该加强对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能看到有不少同学自己网上查询报名,网络的便捷也使志愿服务延伸得更加广泛。

4、你对于志愿服务的看法是?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看法趋于统一。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参与志愿活动可以磨练自己,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占74.75%)。而这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是身处校园认识外界的一个途径(占64.65%)。而社会大规模宣扬的志愿服务是有爱心的表现,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却只有58.59%,低于我们的预期。虽然也超过了半数,但认可度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前三项对比发现,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对个人的积极作用是认可的,但对它的精神方面认可度不足。所以应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能够主动的认可它,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形式(占14.14%)与认为学生只用好好学习(占4.04%)的有,但很少,说明大学生总的对志愿服务的看法是认可的。

5、你认为大学生一般出于什么原因参加志愿服务?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较多,但绝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以锻炼自己能力为目的的,占84%,想必这也是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主要动机。其它的选项认可度明显不如该选项。认可度紧随其后的是为他人社会做贡献,看来这也是一种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方式。追求新鲜感、学校支持、求职需要各有接近30%的认可度,看来个人、学校、社会的导向是大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学校支持大多数情况是与德育分相关,与评优活动挂钩,而不是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可。所以很多情况学生是为了德育分而参加这类活动,为了获得奖学金而付出时间,感觉是不可取的。而这种情况的改变还是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努力。相信经过时间的洗礼这类现状是可以也必将改变的。

6、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你觉得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品质?

此题多选,结果如下:

像是“能够很好的掌握一门外语”这样的条件是根据不同服务的要求而产生的,而经验是可以通过实践产生的。我们可以看到除此之外有3项是大家共同认为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也让我们容易理解了为何大家在选择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时多数都选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一项。志愿服务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的时候即便没有,也会在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品质,相信这同样是志愿服务的独特之处。

(三)、行动类问题

1、你在大学生活期间有过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吗?

23%的同学有过3次以上,40%同学有过1~2次,34%同学希望参加但没有机会,只有3%的同学不希望参加。联系填写问卷同学所处年级可以推测,如果有更多大三大四同学填写问卷,这34%希望参加的同学会得到更多服务的机会,那么前两者比例还会更多。这个比例已经足够说明大学生们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并且实践程度也很好。

2、你可以接受在学期期间利用课余进行长时间(如2~3个月)的志愿服务吗?

超过半数(59%)的同学选择了可以,这说明大家对于志愿服务的意向大多数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把志愿服务真正放在心里把它当成一件事去重视的。可见志愿服务深入人心的程度还是很乐观的。

3、如果志愿服务在你意料之外影响到了你的学业,你会怎么办?

当面对志愿服务的意外的影响,70.71%选择了与组织者协商找到解决办法后退出,19.19%选择了不管怎样也坚持下去,还有10.1%立刻中止志愿服务。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毕竟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所以约有80%的人选择退出,这是可以理解的无法指责的。相较而言,选择坚持的更值得敬重。而选择立刻放弃的人,和与组织者协商找到解决办法后退出而言,多了些随意,却有可能给组织方带来麻烦,所以劝大家就算退出,也要退出得很潇洒,不要留下一堆烂摊子。

4、你对现阶段志愿者活动的看法是?

大学生中有1/3的人认为志愿服务很有积极效果,而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一般般,有收获但又不是那种很大的收获。还有不足10%的人认为这完全是形式主义,没有半点收获。可以看出,大学生总的来说对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是认可的。志愿服务或都或少都给了参与者一定的收获。

(四)、建议期望类问题

1、你参与志愿服务的条件是?

参与志愿活动本应该是无条件的完全出于自愿的,而每个学生选择志愿活动的标准不同。39%的要有好朋友一起陪伴;47%要有学校或社团组织;30%的要求志愿服务时间不能太长,都无可厚非。33%没什么要求,就算是独自一人也会做下去。这是令人高兴的一个结果。只有7%的人选择了志愿服务条件不能艰苦,可见志愿活动的辛苦程度并不是一个必备的标准,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做到吃苦耐劳不畏艰难,这是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值得学习与赞扬。

2、你会选择加入学校或院系的志愿者组织吗?

有90%的同学都回答会加入,联系之前的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不论是对志愿活动很热心还是无所谓的同学都不排斥加入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去了解志愿服务,去获得更多志愿服务的机会。我想志愿者组织可以考虑稍扩充人员安排,让更多的同学与志愿服务距离更近,体会到志愿服务的魅力,从而为志愿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你认为学校是否应该对志愿者有相应的补助?

45%近半数的同学都认为应该有补助,16%的同学认为不应有,剩下39%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虽然是志愿,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对补助有所期望的,其实这种想法也可以理解的,如果有慈善机构的支持,给志愿者一些小小的补助还是有其积极性的,可以多少给志愿者一些安慰和支持,也鼓励大家积极成为志愿者。

4、若参加志愿活动,你最期望得到什么?

结果用饼状图表示:

此题为多选,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力的提升,还有其他的荣誉称号,别人的夸奖,物质的补贴各占到20%左右,这些也都是合理而人各有异的想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想法,请看下面的截图:

总的来说还是离不开“接触社会”这样的想法。

二、多题交叉分析

(一)、将第11、12题(题目参见附录调查问卷)进行交叉分析,用折线图表示分析结果如下:

志愿服务与学业产生冲突以后,立刻中止的同学也相应地更不愿参加志愿者组织;不管怎样也坚持下去的同学也会更谨慎地考虑是否加入组织;与组织协商寻求解决办法的同学更愿意参加组织。因此,组织者们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在强调责任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同学们学业的负担,将制度更人性化,宽松化,让志愿者们能够在参加服务的时候减轻思想负担。

(二)、我们再把第7、8题交叉分析,同样来看一个图:

我们把目光着重放在青色条(锻炼自己的能力)上,可以看到,对志愿者服务看法消极的同学(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没有必要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的需求相

应地少,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部分同学更执着于学习,对在大学中参与这样的社会活动并不热心。这或许可以为组织者招募时提供参考,没有意愿去锻炼自己能力的同学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或许更难坚持下来。

结尾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关注程度很高,更难得的是半数同学还会主动去了解志愿信息(见一-

(二)-1分析),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组织工作更加有序,改善志愿服务模式,让大家不仅关注也能有适合的机会参与进来。

这就要求组织者能更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比如想通过志愿服务获得什么技能或能力,或者是不是有很多同学希望得到一些补助,是不是组织的制度过于严格使得参与志愿服务有太多的思想负担„„只有积极改善,才能鼓励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如一-

(二)-2,一-

(二)-5,一-

(二)-6,一-

(三)-2,一-

(三)-3,一-

(四)-3,仔细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一些结论:

1、大多数同学都是希望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虽然可能经验不足,在志愿服务中有一些问题,但组织者应该鼓励他们,而非直接否定。

2、不少同学期望志愿服务有一定的补助,组织者应尽量尝试拉一些小额的赞助。

3、同学们对传统的支教,慰问等志愿服务兴趣不大,但对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有兴趣,组织者对志愿服务的选取要注意多样。

4、大学生主要精力还是在学习上,有的时候有些冲突是难免的,组织上应尽量采取宽松自由的管理方式,有的时候允许一些调动。

7.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 篇七

1 体育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世界体育志愿者服务开展的国家中,美国体育志愿者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也非常成功。志愿服务几乎家喻户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美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据资料统计,1999年56%的18岁以上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2000年44%26岁以上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工作量超过900万全日制雇员,工值2390亿美元[2]。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2008年10月27日公布《美国志愿者活动》报告显示,在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以上的人在社区参与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占这个群体总数的26.2%,总计义务工作约81亿小时,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3]。日本参加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占8.6%,其中男性为10.8%,女性为6.7%[1]。

国外体育志愿服务相比,我国的体育志愿服务第一次出现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由此体育志愿者成为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群众健身指导的主力军。体育志愿者大体分为高校体育志愿者、社区体育志愿者、社团体育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等,其服务体系构建背景是在志愿者组织、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奥运会志愿服务等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该调查以番禺区华南新城100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调查法

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查阅各种有关国内发表的有关体育志愿、体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文章文献资料。

2.2.2 访谈法

主要对社区居委会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社区体育开展情况。

2.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方式采用实地发放的形式。对社区居民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问卷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通过筛选回收的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为99%;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及分析数据。

(1)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社区居民问卷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对象的性别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在99份有效问卷中,男性有57名,女性42名,男女之间比例约为1.36∶1,样本性别比例较为合理。

年龄调查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70岁,通过调查对象所有社区居民的年龄分布情况,从收集到进行资料统计获得的信息,主要年龄但集中在51岁(含51岁)以下的居民,占79.6%。

(2)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采用再测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

通过表1可以得知:对调查问卷前后两次测试之间的相关系r=0.917且经过双侧检验得P=0.000<0.01具有显著差异;因此调查问卷的信度能很稳定的反映出填答者的实际情况。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

3 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分析

3 . 1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的作用, 对于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情况。在该次调查对象中有52.5%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47.5%的居民是偶尔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番禺华南新城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社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公司企业员工、高校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该社区配套设施上都比较完善。

通过调查发现,在受访的群众中,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中,根据调查其文化程度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群所占比例较多,占了45.9%,大专或高职院校占17.3%,根据其社区的居住的人群的情况分析和收集回来的资料统计,对于该社区体育活动锻炼的居民相当多的人员是青中年高学历的人群。

通过调查居民对于社区组织体育活动情况,了解到受访的居民对于这方面需求还是比较高,当然对于社区来说,在开展活动过程可能需求体育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少,对他开展活动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这样说明更多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当中,以协助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从图1可以看出,大多数社区居民希望举办球类活动占41.4%, 舞蹈健身类占17.2%,跑步类也比较多,占16.1%。总体来看,球类活动和舞蹈健身类体育活动所需的技术比跑步类要高,因此,需要专业性指导的要求也比较高。根据表2中的情况分析,参与锻炼的人群主要年龄集中在51岁(含51岁)以下的居民,占79.6%,主要是青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比较多,其中学生所占比例较高。

3 . 2 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

居民获取体育方面的信息进行统计(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到,居民主要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的途径获得体育健身知识的比例占到52.3%。而居民获得体育健身知识的渠道是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只占了14.4%。居民从社区体育工作者的宣传活动中获得体育健身知识比例相对较低,占了13.1%。获得体育健身知识与社区体育开展有关的渠道的(有关体育文件等)也只占了11.1%。社区居民从其它途径获得的体育健身知识占到9.2%。表明,社区居民获得体育健身信息主要依靠大众传媒,社区自身的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不大。

对居民平时体育健身活动是否有人指导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比例还是比较少,仅占了27.3%,而有业余人员进行指导的比例比较高占了42.4%。没有人指导的占了23.2%。这就说明了社区里面专业的体育指导者还是比较匮乏的,对于群众的需求还是不够满足。

根据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是否需要指导的情况,针对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需求,在其进行活动时是否需要有人指导,在受访者当中高达76.5%的居民需要指导,不需要只有23.5%,这说明相当多的居民还是需要有人在其进行运动时进行指导服务的,这样对于我们开展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有一定的必要性。

根据居民是否希望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情况调查获得的信息,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进入社区提供体育志愿服务,有78.8%的居民表示希望的,只有3.0%的居民表示不希望的。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育服务过程中社区居民所希望开展的内容依次为:体育健身指导、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场地器械使用方法、体育活动的组织、健身理论知识传授、制定运动处方。而居民则希望有关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多组织一些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或赛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需求比较大,希望能够在体育健身指导、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场地器械使用方法、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服务和活动组织服务等方面得到专业指导。目前,这些社区居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2)社区居民对自身的健康比较重视,希望能得到有关运动防护的一些知识。

(3)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时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比例还是比较少,社区居民十分乐意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体育志愿服务,希望通过专业的知识做支撑,更好的参加锻炼,达到更好的效果。

(4)居民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还是以报刊、杂志、电视为主,并不能近距离的亲身去体验、了解,从而不易达到全民健身。

4.2 建议

4.2.1 建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有效监督、激励的机制

第一,应建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有效监督的综合评估制度,制定相关的准则来全面考评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对其志愿服务过程中效果进行评价和判定,定期开展评优活动。

第二,应系统全面地考察评定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个人经历、服务的态度、服务的成效、服务的时间、服务的次数等方面情况记录,完善活动服务标准。

第三,应建立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对于参加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学生,学校在奖学金评优、及就业等诸多环节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利。

4.2.2 构建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队伍

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队伍内部的纪律等。为体育专业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第二,通过完善各种措施来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选拔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科学素养比较精通的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

第三,维持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行动需要经济资金来支持,这更多的是倾向于社会化融资。

8.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篇八

从20世纪80年代志愿服务概念引入中国,到1993年官方文本中首次出现“青年志愿者”这一名词,中国青年志愿者这支有生力量已经在国内公益圈内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力,而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向国外派遣志愿者的尝试,也逐步实现了与国际志愿服务的接轨。

到海外去:成为国际志愿者

向国外派遣志愿者是国际上的一个通行做法,到目前为止,做得最有影响的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这样一些国家。像1985年注册成立的VSO(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个联盟成员,8个志愿者招募基地,在非洲、亚洲、44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的全球最大的非官方、非营利、非宗教性质的志愿者组织。而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虽然与VSO这样的“大佬”足足相差13年光景,但其后起之势受人瞩目。

冯艾,是一名在国内志愿服务有着诸多经验的“志愿者模范”,她的志愿服务经历曾一度成为公益圈颇具影响力的事迹。

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作为国际志愿者的冯艾,担任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援非服务队的队长,在素有东非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她与中国其他青年志愿者从事海外志愿服务工作。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冯艾的主要工作是从事中文教学。

这段时间,冯艾还配合中国大使馆,给驻埃塞俄比亚不同国家的官员和大使上中文课。之后,在长达半年服务的期满之际,冯艾主动向团组织要求延长服务期。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一般为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就志愿者个人意愿向组织提出申请,延长或调整服务时间。

事实上,除了对埃塞俄比亚地区的援助,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从2002年5月开始启动到目前,已累计派遣650名志愿者深入亚洲、非洲、美洲等22个国家开展志愿服务。

服务在海外:接力派遣

国之交在于民之亲,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海外志愿服务相对于国内开展志愿服务面临的考验更为复杂。这就需要海外公益组织以及海外志愿者能借助本国本土资源和现有的技术,对受助国进行经济和技术援助。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陈晓峰处长向《小康》记者介绍,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项目涉及汉语教学、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中医诊治、社会发展、国际救援等多个领域,其自身具有投入少、方式灵活、受援国易接受等特点,是区别于政府间项目合作的崭新援外项目,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受援国的友谊具有独特的作用。陈晓峰进一步解释,通常情况下,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项目主要是根据受援国的实际需求,由主办单位与受助国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选拔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派遣优秀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赴受助国开展中长期志愿服务(一般为六个月或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者的招募方面,团中央采取了颇具特色的“一个承办省(市)对应一个“受援国”的方式负责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派遣。目前贵州、上海、重庆等7省(市)都已实现了接力派遣。

当然,对于受援国来说,最根本的需要是改善本国滞后的发展水平。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项目也从受援国的角度出发,十几年来,有针对性开展能解决受援国实际问题的志愿服务。如援埃塞青年志愿者通过改良甜瓜种植法,使得埃塞俄比亚地区当年果农获得了大丰收;在冯艾服务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由中国政府组织和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帮他们铺设的通讯网络,已经帮助该地区有效地改善了通讯环境。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向《小康》杂志记者透露,下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党政为主导、共青团承办、外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运行模式,推动海外计划良性发展。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援外志愿者工作的援外国别、部际沟通合作机制等工作内容。

对于第二批援文莱项目派遣工作,援缅甸、老挝、柬埔寨立项工作,第七批援塞舌尔续派工作也将接力逐步完成。此外,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回应《小康》记者关于海外志愿者激励政策方面有无新进展时表示,在海外青年志愿者援外项目的激励政策方面将提升综合保障,把提升援外志愿者的补贴标准作为加强项目综合保障的工作重点,同时鼓励项目承办单位推动出台地方性激励政策。

上一篇:学校目录清单下一篇:社区矫正期满自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