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理科复习必考知识点概括

2024-12-25

高三英语理科复习必考知识点概括(2篇)

1.高三英语理科复习必考知识点概括 篇一

1、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清朝统治危机严重(“新政”和“预备立宪”)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三民主义提出(思想准备)

(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组织准备)

(6)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军事准备)

(7)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时机(直)

2、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独立3、辛亥革命的成果(1)《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背景:武昌起义成功,筹建南京临时政府

2)时间:1912月2日

3)内容:规定了政府的组织构成和职权划分原则

4)意义:①中国历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②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法律依据

5)缺陷: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充分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对司法权的规定极为单薄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时间:191月1日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1)目的:将民主理念转变为法律性文献;(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以维护革命成果

2)《临时约法》对《组织大纲》进行的修订

①政府组织形式: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②权力关系:扩大参议院权力与总统抗衡

③制宪:规定严格的修改宪法程序以防约法被破坏

3)《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国家制度和主权(性质):“主权在民”原则;表

达了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

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和青海。”

②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原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③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

a.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

b.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

c.司法权:法院行使

4)关于《临时约法》的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5)历史地位①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并用法律方式赋予了国民民主权利,彻底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

③促进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宪政运动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6)历史局限性

①对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及维护责任内阁制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确实的保障,以致约法成为一纸空文。

②现实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义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

4、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意义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_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失败原因:

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③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④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⑤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5、教训:辛亥革命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出路6、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①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②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③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7、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成功因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

②国内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③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④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如指使段祺瑞等采取逼宫、宣布共和等行为。

2.高二语文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概括 篇二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摧藏马悲哀(“藏”通“脏”)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

槌床便大怒(槌通捶)

古今异义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

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

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觉的地方)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

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今:下一次)

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

渠会永无缘(渠: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

②名词作动词

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

③动词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④形容词作动词

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

⑤使动、意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

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

一词多义

①适: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适得府吏书:适,刚才

适彼乐土:适,往、到

②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③谢

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④若

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⑤故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故作不良计:故,故意

知是故人来:故,旧的

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

⑥得

幸复得此妇:得到

汝岂得自由:能够

⑦应

汝可去应之:答应

六合正相应:合适

零泪应声落:随着

以我应他人:应许

⑧举

举动自专由:动作

莫令事不举:成功

举手长劳劳:举起

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

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

⑨区区

何乃太区区:愚蠢

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

⑩相

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

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

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

虚词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àng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上一篇:gmp认证申请资料下一篇:我喜欢你日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