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2024-07-19

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精选11篇)

1.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篇一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数量不多,而精品却不少。朱自清的散文脍炙人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社会人生,表现出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又叙写身边琐事、个人见闻的抒情小品。他的散文的艺术成就,对于创作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自清散文不仅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丰碑,他的散文以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抒情色彩浓郁以及语言的清新、自然、悠美、典雅体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既是优美的艺术品,又展示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其文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能引读者进入奇妙的境界,他对风物人情的形象描绘,“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是取材于作者自己生活的那些写景、叙事、抒情的“美文”。这些“美文”的成就和特色,奠定了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艺术特色; 《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内容上来说,能从一个战乱时代的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抒写了对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同情以及离乱时代的真情,并以尖锐的笔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号角作用。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才能使内容表现得更充分更完整更加深刻。朱自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将经历和体验的社会内容与生活内容表现出来,使他的散文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杨振声总结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是“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1]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认真品味探究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吸收其创作经验,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写作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做粗浅论述。

一、观察透彻,描写细腻

[2]刘勰曾提出“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是要求作者深入体察风物景色的情态,精细钻研花草树木的状貌。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一文中谈写作经验,开头一条即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3]一点就写。”这是要求作者细致入微地捕捉生活形象,以便创作时表现得既准确又生动。

朱自清对眼前身边的事物察之毫厘,理解透彻,善于对事物作具体描写,特别是在个别要害之处作精雕细琢,给人以可触、可信的真感与实感。朱自清曾这样谈论过创作的奥秘:“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

[4]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只有这样,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朱自清经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写,把荷塘月色的美景细腻、传神地奉献给读者,使读者产生惊异感。荷塘与月色本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而作者独独把它分开解为两组,先写月色笼罩下的荷塘,再写荷塘背景中的月色。这种巧妙地运用改变透视角度的描写方法,能细腻、精确地表现景物的性状。在落笔写出来时,作者又调动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一切艺术角度,着力写出它们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运动和变化,从而使景物达到形神逼真的艺术境界。如:作者要表现荷花在“淡淡”“苍茫”的月光底下的丰韵时,连用了三个比喻,读者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可以联想到荷花晶莹璀璨的光艳,纯正洁白的品质,给人一种美感。这三个比喻,也使读者感到月光的存在,零星的花点缀在层层的绿叶中间,固然比较耀眼,但也只有在“淡淡的”月色下,才会映出光线,才会显得那么脉脉含情,优美动人。再如写灌木丛中的月影,作者用像“梵婀玲上凑着的名曲”所发出的和谐旋律这奇特的比喻来表现树丛灌木中错落有致、光影相间的夜景。“名曲”比“光影”,成功的“通感”修辞的运用,使读者体味到树丛灌木中的月影夜景与从琴弦上弹拨出的疏密相间的旋律相并蒂。朱自清曾接受了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许多有益经验,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和理解更为深刻,因此才能够作出这种有效的“加倍的描写”,使读者犹如亲历其境地领略那荷塘月色朦胧的美景。

朱自清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能具体细密地画出精致美的形与色来,使读者能具体入微地产生丰富的美感。此外,他的抒写社会人生之作,也表现出他善于细描的特长。《背影》是一篇自叙性质的散文,篇幅不大,是一篇历经千家万户传诵的名作。作品虽取材家庭平淡的琐事,可是凭着作者精确和慎密的观察,把父子之间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篇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其中,浦口车站送别的场面,表现父亲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的细节,是写背影至关重要的部分,作者写得特别用心,写得相当细致。因为是写背影,所以走过去比走过来写得详细。下去“尚不大难”,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所以又着重写后者。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蹒跚”正好与“肥胖”相照应。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下身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写得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也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的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写得栩栩如生。作者把整个过程写得很具体,怎样往回走,又怎样爬下,怎样上来,到车上什么动作,什么言语,都写到了。特别是写“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个“衣上的泥土”又补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时的形象,作者抓住了这几个细节,平平实实地述其行状,描其神韵,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写亡妇、写夏丐尊、叶圣陶、韦杰三等,也都抓住细节来描写,行文简约,不事修饰,人物同样能写得呼之欲出。朱自清正是以他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把握事物特征和神髓,进行加倍的描写,写得绘声绘色,生动逼人。

二、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篇幅短小,大部分只有千把字。由于篇幅所限,使得作者不得不惜墨如金,力求用最经济的语言,去表达客观的景物或者主观的情调。尤其注重谋篇布局。散文贵有“文眼”,“文眼”是散文结构艺术构思的“焦点”。朱自清善于把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焦点上”,构思精巧而不露雕琢之痕。《背影》中父亲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构思的“焦点。文章开头,从“我”对父亲的“背影”的回忆着笔,回叙祖母去世,父子奔丧的往事,为全文定下了拳拳思亲的感情基调。然后笔头一转,叙写父亲决定亲自给“我”送行,并记叙了送行过程的具体言行举止,上车找座位,叮嘱的话,越过铁轨和月台去买橘子,在这里详尽刻画了背影,最后又以泪光中的背影作结,前后呼应,把父子之间的挚爱和思念之情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来。温婉优柔,怆凉凄楚,令人潸然泪下。文章的篇幅只不过一千五百字,然而构思精巧,脉络连贯,情调和谐,闪烁着感人的魅力。

又如《匆匆》一文的“焦点”统一在一个“轻”字上,全篇轻轻悄悄,五百来字数,结构只转半个弯;多数句子五六个字,简短伶俐;一连串疑问不求解答,飘忽即过;燕子杨柳、青烟飘风、薄雾游丝,一切是那么轻灵,但这种轻灵的美又与作者“不能平”的沉重心绪统一在一起,艺术地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青年在风华岁月里对生活的思索与人生的选择。

又如《荷塘月色》,先伏一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给全文安设的“文眼”,意在写心中的颇不宁静,但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文章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形成明显的空间层面,从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从外到内的联想层面,使各层景致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思绪慢慢得到净化,加上首尾呼应,都显示出构思的巧妙精美。《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文眼置于叙述之中,毫无斧凿之痕。《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灌注。朱自清的散文就是用艺术构思的珍珠串起的晶莹闪光的“项链”,精美、和谐、匀称。他那精巧的构思,实在耐人寻味。

散文贵有“文眼”,“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朱自清善于把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焦点上,精巧而不露雕琢之痕。《匆匆》的焦点统一在“轻”字上,全篇轻轻悄悄,五百来字数,结构精巧,多数句子五六个字,简短伶俐,一连串疑问不求答,飘忽即过,燕子杨柳、轻烟飘风、薄雾游丝,一切都是那么轻灵,但这种轻灵的美又与作者“不能平”的沉重心情统一在一起,艺术地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青年在风华年月里对生活的思索与人生的选择。《春》中“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作者构思的焦点,全文工笔细画的春天的自然景物,春天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写人们的创造精神。朱自清的散文是用艺术的珍珠串起的晶莹闪光的项链,精美、和谐、匀称。在结构形态上,有象《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执政府大屠杀记》、《背影》等以叙述线索缝合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的各种材料的结构方式,也有象《冬天》、《春》等以内在的思想感情连辍各种不相关联的“画面”或“片段”的结构方式,尽管方式不同,但都给人有紧凑、严谨的整体美。《绿》起首是“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末尾写到“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首尾呼应而又变化无穷。《荷塘月色》开头是悄悄地带上门出去,一路写尽月色中荷塘夜景,和由此而产生的联想,结尾处“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联想与情感的涟漪嘎然而止,但结构上丝毫不给人有破绽之感,而是前后相称,和谐,完美。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篇幅短小,结构精巧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朱自清的散文大都篇幅不长,但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布局十分精当,显示出精巧、缜密的特点。而《荷塘月色》在谋篇布局上似乎很随意,实则匠心独运,具有散中见整,整中有散的结构特点另外, 朱自清也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塑造形象美。《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背影”是 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 “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 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例如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 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 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 宁静的气氛, 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

朱自清散文的缜密表现在结构的匀称和精巧上。要在极经济的篇幅中构思作品, 因此, 他十分重视结构艺术, 善于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和选择。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 从作者在心绪不宁的夜晚出游荷塘写起, 到游归结束, 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随着作者足迹的或行或止, 视线的远近高低,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绘景物, 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 脉络清楚, 有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我们不仅要体会朱自清先生那貌似平淡通俗实则浓缩隽永的文风, 还要学习朱自清先生正直高尚的品格。他的作文与做人, 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荷塘月色》在谋篇布局上似乎很随意,很“散”,实际上却是匠心独具。文章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回环反复,果因相连,具有散中见整,整中有散的结构艺术。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缜密著称。漂亮, 指笔触的细腻, 描写的生动, 画面的优美。缜密, 指构思的精巧, 结构的严谨, 讲究谋篇布局。朱自清是一位善于以文字做画的高等画家。读他的散文, 有如观名画、读好诗之感。这种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的形成, 得力于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受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这里着重谈谈《荷塘月色》中新颖别致的比喻和精妙传神的通感。

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 他的比喻, 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 发前人所未发, 但又在情理之中, 贴切自然。如 “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极为生动, 又极为贴切。再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两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 分别突出苍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的动态。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 十分生动形象, 又不落俗套, 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以小见大是一般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散文取材十分自由,可以选取重大的题材,也可以选取细小的题材。重大的题材固然便以反映生活本质,细小的题材也可表现深刻的主题。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小题材,如果作者用先进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也能够寄托深刻的思想感情,取得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的效果。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常以平凡、细微、为人们所忽略之处发现作文的材料,写得虽然似乎在人生里随处都散布着的每颗沙砾,看似细小、平淡,却写出新意。平实之中含深意,朴素之中有激情,读之使人惊叹,使人欣喜,以为是不易掘得的宝藏。仍以《背影》为例。《背影》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朴中见巧的散文艺术精品。记叙父母对子女的爱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作者介绍他写《背影》的情况时曾经谈到:“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5]眼前一般无二。”作者把其他的事情都舍弃了,只写了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的小事,尤其突出了可见性特别强的父亲的那个背影,用得是平常的字眼,但是,读者不能不被这些平凡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春雨般的父亲对儿子的至情至爱的情感所深深感动。父亲的背影,以小见大,从中传出父子间的多少深情!这一点很像著名的唐诗《游子吟》一样,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都凝聚在“临时密密缝”这个形象上。写了这个背影,就可见父子的感情于一斑,其他的事情便不必再写了。对朱自清散文了解极深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6]叶老的话很谦虚,但有力地说明了朱自清的散文极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这一特点。又如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是一篇不朽的美文。作者笔下的那卷画舫凌波,灯月交辉、人影憧憧、歌声袅袅的秦淮河夜游图,曾打动过多少读者。据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回忆说,有一次她和朱自清来到秦淮河边,望着荒寒、污浊的一道绿水,陈竹隐道:“这就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所说的秦淮河?没想到文人的笔下写得那么美!”由此可见,朱自清能将“沙砾”般普通、平凡、微不足道的事物,写得熠熠生辉、妙不可言,仿佛带着我们从最破旧最平凡的处所,走进极乐世界。

四、寓情于景,诗情画意

散文的情和景,互为表里、互为依存、互为渗透。景离开了情,就失去了内在的依据,而显得毫无生机;情离开了景,则失去了附依的对象,变得空泛而无依托。“景”使“情”物化,使情具有可感可触的形体;“情”使“景”意化,景获得了人的思想、人的感情和人的性格。“情由景所生,景为情所注”。

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给景物抹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创造出气象万千、风味别致的画面,把读者引入到诗画的境界。如《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大革命失败后,朱自清目睹血淋淋的丑恶现实,内心感到极“不宁静”这种不宁静包含着愤懑、苦闷和烦躁的情绪,因而产生寻求与这种污浊社会完全不同的冰清玉洁的理想世界的寄托,都给抹上了一层朦胧迷离的色彩,正好使自己那不宁静的心情获得了暂时的解脱。因此,他走出房门,踏上小路,面对周围历历在目的景物,便触景生情,使静的景物成了动态的形象。田田的荷叶成了亭亭的舞女,零星点缀的荷花也成了刚出浴的美人,甚至送来屡屡清香,传来渺茫的歌声,整个荷塘焕发出一派生机。朱自清凭着对景物精微观察和体验,以流动传神的笔触,通过融情入景的写法,将主观感情和客观外物融合而成主观统一的艺术形象,形神兼备,情韵独特,达到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学境界。

朱自清其它的散文如《春》是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描绘了春天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倾注了作家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景波光、弦歌画舫,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都灌注了作家自己的情感。当读者在领略他笔下的景物时,也就领略了他情感与思绪的波澜,极耐人咀嚼和寻味。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啊!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语言质朴,鲜活清新

姚雪垠在谈到散文的语言美时,认为其最基本的经验是朴素自然,并以此为基础,因人而异,再在语言风格上各呈芬芳。这种以朴素自然为基础的美,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在常用的词汇中见出变化的用法,”从而使语言显得“格外堂皇美丽”。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很注意从日常的鲜活口语中提炼,清新明丽而又朴素淡雅,形象生动,很有表现力。例如《春》中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人们盼望着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不写春天到来,而写东风报信,春天的脚步声临近。运用了拟人手法,简明而生动;又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朗润”、“涨”和“脸红”,表明初春的山,由桔黄转向嫩绿,呈出明朗、润泽的景象;春天地气上升,水位也自然上涨,太阳也显得格外温和起来。用语自然朴素,精当贴切,形象优美;又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很强。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优美的文笔把春天留在了纸上,让人们随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7]“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这是朱自清对闻一多诗歌语言的称赞。同样,朱自清也很注意散文语言的艺术锤炼,一字之立,几经推敲,往往简约警策,画龙点睛。以梅雨潭的“绿”描写为例。“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颜色,可视而不可触。但朱自清笔下的“绿”变成能触动的有生命的物体。“心随着绿的潭水摇荡”,作者却说:“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这一词序的变化顿时使“绿”活起来。作者用了一连串拟人化的比喻来写“绿”:她松松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少女的心„„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啊。„„这使我们不仅看到了“绿”,而且能触到“绿”。可见,他的散文语言不但富于表现,而且还很鲜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话:“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然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8]朱自清作为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笔就像一只万能的神棒,不论什么题材,到了他的笔下,便能幻化成优美动人的散文。人们不但为他的散文所体现的真情所感动,更为散文完美的艺术特色所折服。正是这完美的艺术特色使他的散文成为千家万户传诵的“美文”。正是这完美的艺术特色给人们带来无限美的享受。

大量地吸收口语体的语言,因而使朱自清的散文表现一种明白、通俗、平易的朴实本色。读他的《儿女》、《给亡妇》、《背影》等佳作,如与你在拉家常,自有一股亲切味。但朱自清对口语不是掇来就用,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改造和锤炼,赋予这些口语以特殊的“达意”作用,又给人以清秀感。注意语言的艺术锤炼,是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第二个特色。以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为例,“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颜色,可视而不可触,但在朱自清的笔下“绿”变成能触动的有生命物体。“心随着绿的潭水摇荡”,作者却说“心随着潭水的绿摇荡”,这一次序的变化顿使“绿”活起来。作者用了一连串拟人化的比喻来写“绿”:“松松的皱结须着,象少妇抱着的裙幅⋯.象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象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这使我们不仅看到了“绿”,而且能触到“绿”。象朱自清这样富于表现力又具有个人独特语言风格的散文家,在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家中,确实为数不多。朱自清无愧于“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的一些描写山水的名文,也都寄寓着他的人生态度,反映了某种人生。《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魅力,不只在他所描写的秦淮河的浆声、灯影、薄蔼和微漪,更在于它让人想起《桃花扇》及《板桥杂记》所载的“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历史的影象使然了。”今日的秦淮河繁华、哀伤,一如明末,繁华的景象留给作者的是哀愁,而这哀愁来自于对繁华背后的不幸人生的同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是写景的名文,更是抒情的名文,融情入景,以情见长,是朱自清散文风格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文人气颇重。重情是朱自清散文的最主要的特点,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胜”,是很有见地的。朱自清的文学活动从新诗创作开始,诗歌重情的特点自然地影响了他的散文。短短一篇《背影》感动着几代读者,就因为它感情的真挚、纯朴。有情才有文学,才有“美文”。纯真的情是朱自清散文的灵魂,决定着他的散文诗美的性质。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它的语言表达也是独具风格的,概括起来,朱自清在语言表达上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口语化。在朱自清的观念中,文学创作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清新质朴,过于花哨的语言反而会显得矫揉造作,于是在他的散文中可以看到大量清新质朴、近似口语化的语言。例如,在《威尼斯》一文中朱自清就写道: “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类似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在朱自清的散文中随处可见。这些口语化的表达不但没有增加散文的市井之气,反而使文章显得清新自然,读了仿佛吸入了纯净的空气一般。其次,朱自清散文中另一大语言特色就是简练含蓄。例如在《春》中有这么一句话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偷偷”不仅赋予了小草人性化的特点,更能把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春天刻画得维妙维肖。这样简练含蓄的语言运用也只有朱自清这样的大家才能够驾驭。最后,就是语言的画面感很强。朱自清的散文往往被誉为是“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说的就是在他的散文中,能够通过文字的描述,为读者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景,让人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在脑海中也能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就把“田田的叶子”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样刹那间,荷塘里的叶子就仿佛跃入人们的眼帘。朱自清是如何做到“文中有画”的?归根到底在于他平日里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观察。只有观察得到位,才有可能把自己所观察的很多细节部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朱自清自幼少年老成, 性格内向, 在上学期间不大爱说话, 也很少与同学交往。在后来的生活中, 他是九个孩子的父亲, 承受着巨大的家庭重担和生活压力。在事业上, 他积极进取。为了激励自己加倍努力, 他改号“佩弦”, 取《韩非子》“性缓, 故佩弦以自急”之意。在道德上,他严于律己, 追求道德的完善。与同时代的青年作家相比, 朱自清似乎更多几分卓然儒风。他没有郁达夫式的颓废, 也没有徐志摩式的风流倜傥, 是一位温文尔雅,深谙中庸之道的谦谦君。他待人接物,不卑不亢, 处世行事, 无所偏倚。

这种和平中正的性格反映在他的散文创作中, 就是温雅以发情, 委婉以讽事。朱自清的散文往往浓而不烈, 清而不淡, 不徐不急, 有张有弛, 体现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表现出一种“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虽然是抒情的, 但却很少有强烈的、偏激的情绪, 而多是一种沉痛隐忧;即便是写到喜悦, 也还会伴随着隐约的苦涩。如《背影》, 以平实的口吻写出家道的不幸,平实得甚至有些压抑,“父亲”的矮且胖的“背影”在这种压抑感中有更震撼的感染力。即使是他的写景散文, 从景物描写中透露出来的情怀也同样是这般掺杂着微微的痛楚。《荷塘月色》在密密的景物描写中, 那种“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的落寞直指人心。

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的散文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 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因此, 在创作中他大量采用日常口语, 娓娓动听地进行叙事说理, 绘态传情, 使人读着犹如和作者促膝谈心, 感到亲切自然。如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 让人觉得诚恳自然,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 “我悄悄地披了大衣, 带上门出去”, “这路上阴森森的, 有些怕人”等等, 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 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朱自清不仅追求语言的鲜活生动,还强调语言的锤炼。他对语言是十分讲究的, 具有很强的语言驾御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 不做惊人之语, 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只不过作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出之, 因而不露一点斧凿痕迹, 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例子在《荷塘月色》中比比皆是。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紧扣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 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 给画面涂上了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 月色朦胧, 若有若无,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 一个“浮”字,用得绝妙之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还富有音乐美。他常常运用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在《荷塘月色》中他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 “层层”形容它的深度, “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 极写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样使用, 不仅使文章富有艺术表现力, 而且使节奏明朗, 韵律协调, 富有音乐美, 达到了作者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荷塘月色》的内容和评价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荷塘月色》里, 作者成功地描写了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让人叹为观止。正如作家自己所说,“于人们忽略的地方, 加倍地描写, 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 也含有惊异之感。”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那弥望的荷塘, 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 那缕缕的清香, 那凝碧的波痕, 那脉脉的流水, 那薄薄的青雾, 那淡淡的云彩, 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 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月下荷塘, 为作者营造了一个“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的亦实亦虚的理想国。作者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描写荷塘和月色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那种陶醉的、忘我的、“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的心境。除了写置身荷塘环境下这种独处的冷静的自由的喜悦之情, 作者还表达了诸如:“这几天心时颇不宁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那种亦隐亦现的淡淡的忧愁。家国之思, 挥之不去。

《荷塘月色》后来收录在散文集《背影》里。在序言里, 作者说:“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既不能运用纯文学的那些规律,而又不免于有话要说, 便只好随便一点说着。”“我意在表现自己, 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 是在读者。”散文大家余秋雨说,“把自己已明白的问题讲给学生, 把不甚明白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 把自己想不明白的写成散文交给读者共同探讨。”

《荷塘月色》正是这样。笔者认为,《荷塘月色》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丰富的, 除了简单的家国之思, 更有深沉的人生况味在里边。“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朱自清散文不但能给予我们读者美的熏陶,而且他散文中巧妙的结构设计、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以形传神的抒情艺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他作为现代文学大师我们不得不重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这位以新诗步入文坛,却以散文名噪文坛的伟大作家更值得我们去品位他的散文,研究他的散文。而他那种追求朴实清新的文风更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不能只工于形式,用一些绮丽无华的东西去附庸文雅,我们应当沿着文学大师们为我们开辟的文学之路走下去。我们不要单单地去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应当在他们的作品中去尝试理解他们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去探求他们积极的思想并学会用他们的创作理念来装点我们的文学殿堂。

参考文献: [1] 杨振声: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摘自《古代文论名篇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165页。

[3]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北斗》是丁玲主编的“左联”的文艺月刊,1931年12月,该刊以“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等问题征询许多作家的意见。鲁迅在本文中具体就“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这个问题作了答复。[4] 朱自清:孙福熙著《山野掇拾》1925年6月9日。

[5] 朱自清:《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八问》见《朱自清先生年谱》。[6] 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见《文艺报》,1982年第5期。

[7] 屈毓秀:《试论朱自清和他的创作》摘自《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164页。

[8]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部分第56节,摘自《古代文论名篇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516页。

2.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篇二

一、朱自清的丹心是美文的情感内涵

朱自清的散文的情感内涵主要是源于他为国尽忠, 为民分忧的爱国之心。他的散文多来源生活的感悟, 体现出了作者的真情。又远远的高于生活, 在生活的海洋中凝炼出一种朴厚, 真实的情感能在散文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平凡中见深刻。

他生活的时代给予了他拿起笔来鞭挞当时社会的黑暗及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激情。体现在散文作品中, 便是一位民主主义战士对祖国备受外国凌辱的痛恨, 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一文中, 可以看出作者身在祖国, 却被外国人凌辱, 甚至是天真无邪的孩子竟也如此的猖狂!从眼睛的神态中作者看出了小白种人对中国人的蔑视, 在作者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给作者以很大打击。原本可爱活泼的心灵由于种族歧视, 民族的压迫的动机而变得丑陋不堪, 连那么一个幼小的孩子都被民族压迫的心理弄得面目全非了。难道我们中国人竟连多看一眼本国土地上的外国人也不行吗?作者的内心充满了何等愤慨之情!孩子的内心本应该充满的是童稚、无邪、天真美好的事物, 可是当作者由于喜欢他而多看几眼时, 发现孩子的眼中对此流露出的不是祥和, 友好, 而是鄙夷, 野蛮时, 认为黄种人不配看他, 这是让人多么心痛啊!民族战争, 民族压迫不仅侵蚀了大人们的内心世界, 连孩子们竟然也变得如此的不平等, 从中也看到作者痛恨帝国主义压迫的心理。由此我想到了毛泽东的论段:“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压迫。”作为中国人, 作为觉醒了的中国知识分子, 只能用笔来控诉, 将一段亲身经历的小事, 以真实平易的写法, 表达了他对和平, 对平等的渴望。这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一文中, 用金钱作为生命的代价来揭示社会的残酷无情。生命无价, 岂能用金钱衡量, 更何况那是我们民族之根基, 民族之未来啊!竟然出现了区区七毛钱能买下一个小女孩的事实。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命运的痛惜, 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忧患。可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黑暗现实及无耻程度!读者心中不禁充满了与作者同样的悲哀, 同时又对祖国的命运产生一种忧戚, 由此产生深刻的思索。

在散文《背影》中, 他从身边的小事入手, 用他的真情把琐碎的小事描述成了鸿篇巨制也很难做到的情动于心。正是由于他有真挚的情感, 深刻的洞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 才能把自己的深情诉之于笔端, 把深沉的父爱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渗透出来。如“向左微倾”更是父亲深爱的一种精炼的描绘。“微”字把父亲动作的不便与内心的谨慎刻画了出来, 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父亲那肥胖的身子能如此微倾, 除了因为父亲的努力, 而且从细节的细腻描绘中感受到了父亲那博大、无私、忘我的亲情。

二、散文画卷的诗意美

朱自清真挚的情感赋予了散文的情感内涵, 他的散文还具有诗的品质, 和谐欢畅的韵律。朴实的风格都能给人带来一种诗般的意境。

如《春》中对小草的描写:“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 一大片满都是。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把小草的嫩绿用鲜活的文字, 用节奏鲜明的声调和谐郎畅地表达出来, 大自然是如此美好, 人生是如此可爱!这也是作者热爱生活的真情流露。我们仿佛置身于他描写的春之诗觉中, 与作者一同去感悟, 一同去领会。小草偷偷的钻出来, 把小草的鲜活的生命力, 以诗一般的语言穷尽极致地生动描写出来, 形象入微。让我们的心一软, 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律动。我仿佛闻到了幼草那清新的气息, 沁人心脾!看到了小草可爱的身姿, 撩人心弦。“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一连串的叠句应用生动地写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几个生存形态。坐在草地上, 极目远眺;躺着, 以绿色的草地为床, 以碧蓝的天空为被;“打两个滚”以草地为毡, 在上面尽情嬉戏;踢几脚球, 草地是绿色足球场;赛几趟跑, 草地是绿色的赛场;捉几回迷藏尽享童趣。这些与偷偷地钻出来的小草为衬托, 是一幅多么美的生命礼赞啊!充满着无限诗意美, 充满着绿色的勃勃生机。让我们的身心于小草的气息中, 活泼中, 于绿色的广袤原野上, 得到暂时的休憩。充满了情趣。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放松了平日疲惫的心灵, 产生了一种诗一般的意境带给读者的愉悦之美。

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同样也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作者忙中偷闲, 想去看看荷塘月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幅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色诗一般的展开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珍珠, 又如刚出洛的美人。”寥寥几语, 把叶子的美比喻得出神入化, 淋漓尽致。而且花儿也似人一样的娇艳。有的具有少女闭月羞花的恬淡怡人, 有的又婀娜多姿, 形态万千, 有的像明珠、星星一样灿烂, 作者文学功底的深厚, 把他片刻的休息写的极尽情致。不仅摆脱了世事的纷扰, 而且使他疲倦的心船暂时驶到了避风港湾, 在荷塘月色下, 在他心灵的深处, 多么希望有一片像荷塘月色般迷人的净土来抚平他内心的怅惘与痛苦。他把这一渴望用诗的语言, 以恰切的比喻,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使人无比神往, 令人心怡。

再看《春》中对话的描写, 将“甜味儿”与闭上眼后的脑中的桃儿、杏儿、梨儿联想到一起, 这些贴切的比喻使文章增添了生活情趣, 这些独到之处, 形成了朱自清散文区别于古往今来的一切散文家, 形成了他的散文的画般的诗意美。

三、多姿隽巧的形式和语言美

除了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中多姿多彩的形式美也为后人所赞叹。《荷塘月色》不仅是一幅诗意画, 更是一幅工笔画, 文章开门见山, 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未来得到片刻的休闲, 作者决定出去看看荷塘月色。先写荷塘小路及荷塘周围的环境。有静态美, 也有动态美, 有的动静结合然后从侧面写月亮的影子等等, 组成一幅令人心醉的优美画面, 小路的静, 月色的静, 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宁静夜色。而荷塘四周蚕声的鸣叫、青蛙的鸣叫、却又使自然充满了动听的声音, 加之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进一步衬托出了荷塘月色此时此地的静谧之美。作者描写景物时, 视觉也是多种的。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有上有下, 增强了散文的立体感。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动静完美结合。文学层次分明, 布局严谨。“浓妆淡抹总相宜”荷塘月色般迷人景色成了他寄以抒情言志的景象。《荷塘月色》以其独有的写法, 富有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将文章布局安排的精巧谨严。

朱自清散文语言也是多姿多彩的。尤其对于遣词造句, 甚至某一种句式, 如“是”字句, “有”字句, “在”字句的格式, 都是经过艺术锤炼的。富有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如《春》中写雨,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来比喻“雨”, 而且那种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写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绿得发亮”“青得逼眼”, “逼”字把雨后绿色植物的清新直入眼中的那种感觉形神毕肖地进入读者心中, 贴切有然, 可见作者语言功力之一斑。

朱自清的散文美源于他的真挚情感。源于他对生活的感悟, 作为文坛一名作家, 他不仅写出了名篇佳作为后人所赏赞, 他的不屈的精神, 高尚的人格也为后人所赞叹。他的散文美在真、美在实, 他融汇了古今中外散文的成就, 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 为“五四”以后的白话散文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是一位语言巨匠, 也是一位美文大师。他的美文将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文学宝库中散发着永远迷人的光芒!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突破了以往散文家的桎梏, 创造性地具有自身特色。他的红心, 不屈的品格, 溶注于笔端, 形成了一幅情浓、意浓、味更浓的精彩之作。留给读者的不仅是诗般的语言美、韵味美、多姿多彩的画卷美, 还有对现实的深刻思索和对美好未来的无尽畅想。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 一、朱自清的丹心是美文的情感内涵;二、散文画卷的诗意美;三、多姿隽巧的形式和语言美。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3.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三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巖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4.朱自清散文特色 篇四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

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由写画到

5.浅析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五

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价值,不仅是它记载了一定时代的人生,而且也在于它独特的艺术。

一、也许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存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工,要算他了。”这是郁达夫对朱自清散文中诗意的赞赏。

朱自清一生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在他的散文中也因为他本身是一位诗人而带有诗人型。在他散文天地里,有着诗人的疯狂,联想和想象犹如千姿百态的群鸟,在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的空间里翱翔。朱自清总是积极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按照美的旋律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组合,不断涌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充分体现其主体生命色彩的诗意。追求诗意,这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

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一。黑格乐认为,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谈其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朱自清的散文同诗一样充满了想象,就充满了奇妙的魅力。他在散文中善于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一个全心渴求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首先写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紧跟其后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的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荷花,但在朱先生的想象中,是魔术家的手指,在我们面前轻轻一点,就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写清香,作者将其想象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写叶子并肩挨着,想象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写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薄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时,作者想到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纱的梦。这样的想象,真叫人感慨万千,这样的想象,真是奇特之至。

想象力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它成为审美反映的枢纽。“我意在表现自我”是朱自清提出的一条美学原则,从艺术哲学意义上看,这就包括抒情散文在内的一切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规范,是美文区别于一般散文的一个规定。藉厚流畅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二。他的散文,语言极为凝练,很讲究单调的和谐和押韵。富有音乐感,并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节奏感。如在《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节奏的起伏,情感的回荡,不能不叫人心灵为之震颤。散文语言在声调和节奏方面的要求是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虽然散文不讲究音韵和对偶,但是所有好的散文作品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和《春》,其文句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和韵,使人时时感到一种自然的.韵律所在,感情美,文字美,声调和节奏也是极其优美的。正好一位作家说过:“不但诗讲究节奏,散文也该讲究这些,讲音调的和谐。”

多样的艺术手法,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征之一。散文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少受到拘束,它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也可以几种手法融合在一起。总之,就是出于再现现实,表达情感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用他所以为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作家大都以自然景物之感受,一般不脱离现实,不甚对自然景物作拟人化之描写。然而朱先生却在自己散文中超越现实充分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荷塘月色》《春》中就表现出来,表明他有别于中国的一般散文家。

二、作者的情意就在文中艺术境界中表达出来,这种境界能引发作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感染。如《背影》一文,为何打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就在于作者描写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构造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点。

善于营造空间结构的意象。如在《背影》中,他将潜在心底真挚而深厚的父子之情,凝聚在一个普通又极其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从而得到了普天下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体会这样的空间意境:“在火车站,一个父亲在月台下到月台上,再走过去,爬上那边的月台”。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空间里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真情――“父爱”。这就是包涵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和通过作品向人们揭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这也是耸散文意境空间上的体现。

言外之意的余音,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的另一个特征。在文学创作中,许多对朱先生意境论者只看到意境中淡淡的情绪,虽在艺术性方面作出了相当贡献,但很少有人将其放在特定背景下剖析其内在的思想性,也就难体味到其散文作品言外之音。势必影响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如《背影》论者对其布局基调,色彩以及语言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剖析,题旨的概括也无异议,但如能在“五四”背景下联系考虑,所谓父子之爱的主题,不就能显示出对人性的人情色彩吗?

6.朱自清散文的叠字艺术 篇六

——评朱自清散文的迭字艺术

蒋传一

翻开朱自清先生的文集,诵读他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的散文,一个个迭字迭词就似珠玉般迸溅而出。朱德熙先生说:“朱自清很喜欢也很善于用迭字。”迭字与迭词的使用,成了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试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月色》)

迭字迭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所谓迭字,就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单纯词,如上文中的“田田”“亭亭”“脉脉”。所谓迭词,就是词的重迭,其中有单纯词的重迭,如“星星”(名词)、“密密”(形容词)、“层层”“粒粒”“缕缕”(量词);也有合成词的重迭,如“曲曲折折”(形容词)。迭字迭词,借助声音的和谐,增强了语调的和谐,造成了节奏明朗、韵律动听的音乐美;又借助声音的繁复,增强了语感的繁复,读来或舒徐雍容,或柔婉流畅,或清越激扬,增添了语言的情致。迭字和迭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原是屡见不鲜的,但朱自清散文中迭字迭词的使用,却自有特色。

首先,朱自清善于使用迭字迭词,使读者从他的散文里获取立体的感受。请看《温州的踪迹·绿》中的一段文字: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一段描写梅雨潭水的文字,连用了四个迭词:用“松松”地皱缬着的裙幅摹写潭水的形状;用“轻轻”地搏动着的处女的心,摹写潭水的动势;用“滑滑”的明油、蛋清、皮肤,摹写潭水的质感;用“清清”一色的碧玉,摹写潭水的色泽。这些绘形、拟声、摹色的迭词。配以富有想象力的、新鲜贴切的比喻,使读者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触觉器官获得了“共振”,产生了立体的艺术美感,朱自清所创造的梅雨潭这个艺术形象,就深深地印入于读者的心中。这样的妙用迭字、迭词的范例,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是并不少见的。

其次,朱自清善于使用迭字迭词,使静态的景物,呈现神采风动、生气勃勃的景象。

“化静为动”,是朱自清在散文写作中刻意追求的艺术技巧。他在《欧游杂记·序》中曾经总结了这一方面的经验。他觉得显示景物间的关系;常常要用到“是”字句、“有”字句与“在”字句;但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怪沉闷的,必须设法改变。他还具体说了这改变的句例:这两组句例中,由于改变了动词谓语而“化静为动”的②句,长处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第二例,改动后更是憨态全出,可谓一字传神。而在这一方面的追求中,迭字迭词的妙用尤不止于此。《欧游杂记·瑞士》中就有这样的适例。

这是小小一片高原,在明西峰与少妇峰之间,320英尺长,厚厚地堆着白雪。雪上虽只是淡淡的日光,乍看竟耀得人睁不开眼。这儿可望得远了。一层层的峰峦起伏着,有戴雪的,有不戴的;总之越远越淡下去。山缝里躲躲闪闪一些玩具般的屋子,据说便是交湖了。原上一头插着白十字国旗,在风里飒飒地响,颇有些气势。山上不时地雪崩,沙沙沙沙流下来像水一般,远看很好玩儿。

这一段雪原景物中,“白雪”“日光”“峰峦”“屋子”“国旗”原来尽是静态的。作者除了使用迭词“厚厚”“淡淡”“层层”绘形、绘色外,又巧妙地使用了动词迭词“躲躲闪闪”,替换了原先的“是”或“有”,远处交湖山间的屋子,就拟人化了,情趣盎然了。文末又用“飒飒”、“沙沙沙沙”等拟声迭字,写出了旗帜的拂动、雪粒的崩泻。静中有动,动静交映,小小的高原,整个儿写活了。

最后,朱自清善于把迭字迭词集中使用在散文中最关键的部分,让它穷形极相地描写景物,尽情极致地抒发感情,以取得最大的艺术效果。笔者曾就朱自清四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使用迭字迭词的情况,作了分段统计,列表如下:

(表中圈码数字系自然段序数)

这四篇散文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③④⑤段,集中描写了在秦淮河大中桥河段泛舟夜游所见的景物,是全文的重点部份,迭字迭词数为41,占总数的61 1%;《绿》第②段写梅雨瀑,第③段写梅雨潭,为全文的核心部分,迭字迭词数占总数的100%;《荷塘月色》第④段写月下荷塘。第⑤段写塘上月色,第⑥段写荷塘周围景物,为全文重点部分,迭字迭词数为19,占总数的70 37%;《春》第③—⑦段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与春天的人,迭字迭词数为18,占总数的90%。上述统计数字表明:朱自清正是在散文的节骨眼上,集中使用迭字迭词,发挥它绘形、绘声、绘色的优势,浓墨重采地渲染气氛、描写景物、抒发情怀,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散文中迭字迭词的使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有其深远的文学渊源。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初创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是由写诗而入于作散文的。朱自清曾在清华大学担任过多年的“诗选”与“歌谣”等课程的教授,对于从《诗经》到现代诗的我国诗歌,都有精湛的研究。他曾经把《诗经》、《汉乐府》与现代歌谣对照着讲,指明其中的继承演变,这些讲义现在还存于《朱自清文集》之中。众所周知,大量地使用迭字,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语言特色。

7.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篇七

很多名家都赞叹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美。这“美”是如何透过文字表现出来的呢?

一、结构严密,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冬天》一文描绘了三幅场景:一是父子围桌吃白水煮豆腐, 二是同挚友共游西湖, 三是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作者描绘这三幅图画时, 主要是以第三幅为主。作品写道:“外边虽老是冬天, 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 回来的时候, 楼下厨房的大门窗开着, 并排的挨着他们母子三个, 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 只有我们四人。”寥寥数语, 家庭生活的幸福温暖便跃然纸上。作品描写的三幅场景, 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作者却通过自己的感情线索, 天衣无缝地把他们连为一体:“无论怎么冷, 大风大雪, 想到这些, 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对于这篇文章领会了“温暖”情思的连缀作用, 就会感到文章的珠联璧合的独特之处。

二、感情真挚, 给人以逼真的艺术效果。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是写景叙事议论, 还是写景抒情, 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 语言再漂亮, 也不过是蜡质美人。”他无论是写个人、友人、家庭, 还是写景观、时政, 都倾注了深厚的情感, 且率真细腻, 朴素自然, 或温厚、或幽默、或感伤、或激愤, 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 以情服人。朱自清的散文正是以真挚的感情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获得了逼真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绿》为例, 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 结构紧凑, 首尾圆合, 景物的描写极为逼真。先写山岩、梅雨潭和梅雨亭, “走到山边”, 先听到声音, 再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瀑, 走到梅雨亭上, 正对着瀑布、山岩、平台、草丛、潭水、尽收眼底。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 薄阴的天气岩面与草丛, 直冲而下的瀑布, 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 纷纷落下的如白梅, 似杨花的水花, 此处没有夸张和雕饰, 却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然后, 作者写了梅雨瀑的绿色, 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 “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着草, 攀着乱石, 小心探身下去, ”又过了一个石穹门, 到了潭边, 望着这一碧潭水, 作者说: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 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着动人的绿, 然后用见过的种种的绿与之相比较, 认为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 真是恰到好处了。最后作者展开联想, 极写这绿色的鲜润醉人, 为它命名为“女儿绿”。作者对绿色潭水的描写, 融情于景,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三、形式灵活, 给人以生动的知觉美感。

朱自清的散文, 灵活多变。他既注重“动与静、形与神、张与弛、虚与实、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 又注重“拟人、排比、对照、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 比喻最为精当。

凡能涉及的, 信手拈来便是一喻。首先, 以物喻物“那溅着的水花……象一朵小小的白梅。”《绿》;“叶子出水很高, 象亭亭舞女的裙。”《荷塘月色》;“远处……有一两片白云……象美丽的贝壳一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里把水比喻成白梅, 把荷叶比喻成舞女的裙, 把白云比喻成贝壳, 通过迁移、转换, 从不同角度选取喻体, 从不同深度寻找相似点, 从而产生联想。其次, 以人喻物, 他或选取人体的某一部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或选取人体的全部, “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 在月光里鲜明的少女一般。”《威尼斯》;“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那醉人的绿呀……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绿》

(二) 通感手法, 朱自清散文中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而且是现代散文作家中运用的最好的。

例如《荷塘月色》“有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的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句写荷花的清香。本来是形容嗅觉的, 但他都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种听觉来形容, 让人感觉到香气的悠远、飘渺、若有若无、形象生动。后句写“光”和“影”的和谐, 却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 将视觉通感为听觉。在《绿》一文中, 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说“他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里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用“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形象的描写了潭水的柔滑与细腻。

(三) 杨振声说朱自清的散文是“风华从朴素出来, 幽默从宽厚出来, 腴厚从平淡出来。

【1】”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句句明白如画, 然而浅中有深、平中有奇, 能于意处见工, 让人回味无穷。

《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 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 给儿子买水果的普通事情, 但让人读后不能不被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我说到:“爸爸, 你走吧。”他在车外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南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的留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以上是全文的核心段落, 不过是写父亲临别前去买了几只橘子, 给孩子路上吃, 语言极为朴实, 却写得非常感人。作者特别细致得勾画了父亲买橘的“背影”。下去“尚不大难”, 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先写父亲的着装, 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平地走路, 就用了“蹒跚”, 可见步履的不便。“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 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 用“探”字动作写的非常准确。在写他怎样爬上去时, 两手动作用了一个“攀”字, 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 两脚的动作用了一个“缩”字, 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 点出他爬法的困难,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描写, 运用寻常的语言却传达出无限的深情, 这正体现了作家对语言的要求, “语言第一是要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2】。

参考文献

[1].选自: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8.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篇八

一、注重“文眼”的创设

散文贵有“文眼”,这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聚光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有他独到之处,他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新课程高一教材中,《荷塘月色》是首篇,这是作者抒情写意的一篇佳作。文章开门见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起首句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之眼。接着,作者写小路的“静”,写自己踯躅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联想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曾以革命民主主义斗士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从表面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书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与彷徨。由于“文眼”的安设,使“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扣住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铺开,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荷塘月色》的同时,也自然地学会在今后的散文写作中,尝试以文眼这一点,从而铺展开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了。

二、注重画面的连缀

好的散文,非常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尤其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一方面用思想感情的红线作为画面之间的连缀,另一方面是寻找画面之间的艺术焊接点。

例如,《冬天》一文,以对亡妇的无限悼念之情串起三个冬天的生活断片,以“我”对每个冬天的感受——“温暖”二字,作为断片之间的焊接点,结构显得匀称而谨严。

在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春回大地的六幅画面,次序井然地组合成春天的画廊,而连缀这些画面的是作者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文章以作者鸟瞰春天的一双“眼睛”,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线索的贯穿,焊接点的连接,使这一篇散文具有了一种谨严、完整的美。

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不仅使文章具有整体的美,而且使文章思路清晰。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深刻领悟这种构思。这对于初学写作散文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注重语言的锤炼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散文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既朴素自然,又独具特色。

首先,朱自清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作者和父亲在车站话别,父亲特地为作者买橘子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品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切入点,由远及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敬的难过之情,语言平实,但字真意切,荡气回肠,展露出感情的真挚美。

其次,朱自清的散文注意使词汇和句式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音韵美。如《春》中对春花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统一的旋律。而《荷塘月色》一文中,叠词的运用,更能显示这一特点。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都是朱自清散文的典范作品,如果能很好地把握朱先生散文构思的这几点,运用于教学实际中,将对学生的散文写作有极大的帮助。[e]

9.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篇九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摘 要: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抒情艺术 语言艺术 结构艺术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抒情的艺术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写景抒情的。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旅行杂记》、《欧游杂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二、写人抒情的。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三、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的文章。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9]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四、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这些作品的文章之美,是与抒情的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抒情,是有其鲜明特色,那就是真挚隐秀。

朱自清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写景描写、议论等诸因素。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写景与抒情,说理与抒情三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

(一)叙事抒情,真挚的美

有两种散文,一种是虽然也以现实生活为根据,但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对事实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有一些必要的想象和虚构;另一种则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完全不容虚构。朱自清的散文属于后一种。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的的确确相信他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实录。例如,买桔子的“父亲”,“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的亡妇,房东太太,和易宽容的叶圣陶,都是真人;象《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记述的“三一八”惨案,《生命的价格一一七毛钱》中记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用七毛钱买来的一个小女孩的命运,都是真事。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娓娓叙来,并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以达到质朴和真挚的情感美。

朱自清是用散文描写旧时代的小人物能手。由于长期过着学者的书斋生活,不能较多的接触劳动人民,所以,朱自清写得最多最好的是他的家人、学生、朋友、以及旧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小人物。朱自清善于从真实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正象鲁迅所说:“……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朱自清在对现实生活真人熟悉的前提下,用白描与“画眼睛”手法,能做到以“形”传“神”、以“神”表“情”,让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而又表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如《哀韦杰三君》是一篇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学生韦杰三的文章。文章通过回忆韦杰三初入学时经其他老师介绍来访的第一次见面;入学后不久要求转到自己这个班来听课的第二次见面;三月十八日在天安门参加示威游行的最后一次见面几个片断,一再突出韦杰三“静默”,“温雅”的性格,强调他“是一个可爱的人”。朱自清先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韦杰三的“静默”、“温雅”、“可爱”,然而这样的人竟被反动派虐杀了。这种悲愤的感情隐秀、真挚地从作者的“痛苦”的脸相上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朱自清写人抒情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生活中典型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自然而然地变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细节,“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美。

2.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佩弦先生对人处事,无时无地不见出他那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凡是和朱先生相识,发生过较深关系的,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谈到有关《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以上可以看到,朱自清叙事抒情是很注重“至诚”和“写实”的。感情是丰富的,又是较为抽象的,要用文字把感情抒写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朱自清善于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二)说理抒情,理趣的美

“理趣”,就是诗文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赞扬鲁迅的杂感时说过:“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就是诗”。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愈柳宗之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早期的杂感,如《航船的文明》、《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旅行杂记》、《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缘事而议,叙议结合,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习和反动的军阀执政府,幽默灰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到40年代后期,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自觉地运用杂文这一武器进行战斗。如《论吃饭》、《文艺节纪念》、《论不满现状》、《新中国在望中》等杂感,满腔的诗情常常是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的。朱自清对当时的杂文进行了这样的评论:“时代的路向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强大,现实的力量渐渐逼紧,于是杂文便成了春天的第一只燕子。从尖锐的讽刺个别事件起手,逐渐放开尺度,严肃的讨论到人生的种种相,笔锋所及越见深广,影响也越见久远了”。这些话,恰好也佐证了他自己杂文的特色。

二、语言的艺术

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题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是一例。这题目原是旧词中的一句,而他借画题作为文题,写了这篇读画的散文。然而作者并没有真正着笔评价画的布局安排、色彩调配等笔墨成就,而是巧妙地通过对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以及神态的细腻描写,生动地传达出了画面同时也是文章本身的优美意境,然后大作一番悟彻人生的联想和发问,使得一篇写画的短文恰如图画一样意韵十足,兴味可人。作者先把画面作了形象的介绍:绿色的帘子斜卷着,一轮圆月,“青光遍满纸上”;嫩绿色的海棠花的叶子“仿佛掐得出水似的”,“花叶拂疏,玲珑有致”;两只墨八哥,“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另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这样的介绍已使人看文如见画了。但作者的艺术才能不只表现在形象地复述画面,也不只在于下些赞语,而更在于通过画面,发掘诗一般的意境,说出自己独特的读画感受,做到文情并茂,意趣盎然,这真是高超之笔,不妨摘录一段: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和嫣润;枝头好鸟为什么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支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吗?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吗?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做去找──您该找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吗?”

这段文字写得如痴如醉,虚实相兼,用一连串疑问和惊叹的语气,把喜爱此画的“留恋之怀”表露得那么动人。景中有情、物中有人,那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有所期待有所依恋的情思,那画意与作者的感受简直是水乳交融了。卷帘人在何处?读者去找吧。朱自清在描述评点中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富有情韵、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三.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一)漂亮的构思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1]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说杨塑的名篇《雪浪花》“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文眼。”[2]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内涵丰富,安设得巧妙,但总是有点雕琢的痕迹,不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显得平易,自然,朴实。这一特点,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当时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3]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笔,很明显,作者把“温暖”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眼”。三幅画面,三种情味,亲切地表现了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在严寒冷寂的自然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4]。这样,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就由“温暖”连成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艺术的散文。三件小事件“顾注”后篇的文眼“温暖”,而无斧凿之痕。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6]。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闭“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8]。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9],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10]。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11]因为散文把一件事情按其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地写出来比较容易,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既要明断,又要暗续,这就不容易了。

(二)缜密的结构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5]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背影》一文的结构表现着、服务于主题。《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依次而写,层层展开,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可以看出,“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描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10]。此外,注重开头和结尾,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

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严谨缜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观形式—即结构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朱自清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

4.《现代文学纵横谈》蔡清富,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5.《散文艺术论》付德岷,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6.《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李复兴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年版。

9.《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浅谈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十

贾平凹的散文被学者和评论家排在了优秀之列,并且有多篇被选进中学课本。本文就结合其散文,从取材、手法、语言、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来谈谈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一、取材自由广泛

贾平凹的散文取材自由广泛。他的散文似乎不拘一格,丑汉、退伍军人、屠夫、石头、树木等统统走进了贾平凹的散文。从反映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大致可以分四类:一是人物篇。一般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我的老师》塑造了一个纯真、正义、极富爱心的儿童孙涵泊形象,《米脂婆姨记》则描写了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农村少女形象。二是世相篇。这类散文常常评说人生,针砭时弊,如《病人》借一个病人的口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玩牌》则将麻将桌上的众生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三是游记篇。《游寺耳记》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野菊花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的山间图画。《入川小记》描绘了四川的山光水色、物产人情,让读者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四是风情篇。通过描摹地方风俗,记述地方风物,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与大自然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如《五味巷》通过巷中景、巷中事、巷中人、巷中风俗,展现了古风很浓的长安小巷,这里的人们重人情、讲信用,知足乐观。《静虚村记》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画卷, “静虚村”是一个偏离市区的地方,显得既原始又古朴,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浸染。

二、小说化写法

贾平凹一直倡导散文写作小说化。他在《散文就是散文――自我告诫之二》中说:“小说家可以以散文的笔调去写小说,为什么你不可以以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散文与小说的不同点在于重视抒情,而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贾平凹的不少散文在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小说色彩――情节化。如他的散文《摸鱼捉鳖的人》,开头先写这个“摸鱼捉鳖的人”的相貌丑“眼睛小小的,甚至给人一种错觉:那不是先天生的,是生后他的父母用指甲抠成的”,再写他的捉鳖的动作和言行,这一切都看是平淡无奇,但文中一个细节始终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就是这个“摸鱼捉鳖的人”每天都向河里扔一个酒瓶。在结尾,读者方知道,这个丑人每天向河里扔的是一封求爱信,目的是希望能被游客或者村民看到。求爱信写道:“我能养活你的, 我不会打你,你来我们村落户也成,我也可以招过门去,生下孩子姓你的姓也行。我等着你的信。”这篇散文讲究情节的完整和曲折,悬念的设置,这应该算是贾平凹散文写作小说化的一个代表。

贾平凹散文的小说化倾向还体现在典型化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对人物性格进行高度集中、概括和提炼,让读者感到文中的人物面熟,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写法,让他的散文有了许多类似小说的元素。以《闲人》为例,文中所刻画的“闲人”形象,既带有鲁迅小说中“阿Q”之类的性格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而是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生活中特有的人物形象:“闲人”潇洒自在,能吃能喝,勇武有力,敢 “为朋友两肋插刀”;“闲人”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没有贵贱老幼之分;“闲人”目无领导、权威,敢与嘲笑一切,甚至把名人签名的纸拿去让别人上厕所用; “闲人”买书“从不读完一本”,然“无所不知”。以简略的笔法,勾画了社会转型期一类人的形象,这类人集社会百态、人间百态于一身,性格特征十分典型。

三、语言简朴、幽默

贾平凹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贾平凹的散文语言,不以华丽见长,简朴是他的重要特色。他的散文中,很多处运用了质朴的语言。如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那爬得高了”此处用了一个“长了腿”和“爬”字,形象地描写了月亮变化的悄无声息, 情境优美,语言平实。

他的散文,还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让读者在笑声中去体会散文的美。如《秦腔》中的一段描写“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让读者在轻松而平淡的语言中感受到他特有的幽默。再如“一孩子在家做作业,解释‘孔子曰……而已’,遂去问爹:‘而已是什么?’爹下棋输了,一挥手说:‘你娘的脚!’孩子就在作业本上写:‘孔子曰……你娘的脚!’”这段幽默的语言,把一个输棋农民描写的活灵活现。

四、地域特色明显

贾平凹扎根于生他养他的商州大地,吸取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养分,尤其是大量方言土语的运用,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他的散文《秦腔》则是典型代表。如“最可贵的是那老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写出了村民对秦腔的钟爱。“吹,拉,弹,奏,翻,打,念,唱”勾勒出秦腔的特点,而“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则点出了秦腔是劳苦农民的精神食粮。

11.浅析归有光怀人散文艺术特色 篇十一

归有光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曾说:“夫诗者,出于情而已矣。”而“至情”就是“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正因为归有光肯定匹夫匹妇的“至情”,所以他的怀人散文,情思绵绵,感人至深。

母子至情,在《项脊轩志》中这样写道:“老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对话平淡无奇,一个动作“叩”,两句询问“儿寒乎?欲食乎?”却写出 了人间至情,尽显一位母亲的无限慈爱。

《先妣事略》中,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却一生勤俭持家宽厚待人:“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罏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 ,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箠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是这样的:“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人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教子严格,不溺爱纵容,对儿子成长寄寓厚望,颇有孟母之风。

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能干勤俭慈爱,宽厚而又明理有见识的母亲形象。归有光幼年丧母,可以说对母爱的感受体验并不多,只能把这深重的思念凝聚在这对母亲的回忆中,这其中有多少的哀伤与心酸。

祖孙至情,《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 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 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不仅写出了祖母的幽默风趣,对孙儿的关爱疼惜也溢于言表。“以手阖门”自言自语,”顷之,持一象笏至”写出了老年人特有的动作言语,表现出了对孙儿殷切的期望。对照现实,家族分崩离析科场失意。再回想祖母的那些话语,“吾家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感慨唏嘘,“长号不自禁”了。

夫妻至情,主要见诸《项脊轩志》和《寒花葬志》。《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文章以补叙的方式写了这位原配妻子周孺人,“时至”轩中,“问古事”,“学书”,“述诸小妹语”,可见夫妻之间不仅亲密无间,伉俪情深,而且有共同语言。

《寒花葬志》中“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语言简略,只以两“笑”就写出了妻子的风貌,“魏孺人笑之”,此一笑,默许小婢女寒花的调皮,而笑话丈夫;“孺人又指予以为笑”,此二笑,是引丈夫共笑婢女。妻子的善良温和宽厚尽显,又写出了夫妻融洽、主婢和谐的家庭之乐。

作者通过细小的家庭琐事,及栩栩如生的家人形象,将人间至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憎命达”,归有光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种巨大的人生创痛使他对亲情这一人间至情有着别人不一样的深刻领悟,对其在人生中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中的表达价值,必然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母子、祖孙、夫妻之情的价值,在归氏散文中才会不厌其烦地倾诉这类情感,从而使归氏散文以真挚的情感保持了文学的生命原动力,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如此致力于至情的描写,使得其散文别具一格。古文是有着“载道”传统的,归有光的这些至情之文就显得难能可贵。

钱基博先生认为“睹物思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妙笔”即“淡笔”也。本文将从抒情、选材、语言三个角度对“淡笔”进行分析:

一、“淡笔”是情之平淡。表现在感情抒发上平淡质朴,淡处理。

归有光一生在家庭、仕途上颇为不顺,饱受人间悲痛,但他在表达自己的悲哀苦痛时又不可能是哭天抢地、声竭力嘶的,只能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融合在人物的言语行动中。抒情最忌显露。

归有光祖上曾五世同堂,但后来家族分崩离析.”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族衰败没落,族人离心离德,作者内心是悲凉与无奈的,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丝言论情绪,只是平静地用笔墨将现状一一展现出来.结尾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今树在人亡,物是人非,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字面上虽没有言及伤感,其中却包含着极深的痛苦和怀念。

含而不露,平淡理智。“不呼天抢地,让感情一泻千里,而是娓娓道来。”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极好的抒情效果。所谓“不言情而情无限”,看是无情却有情。

二、“淡笔”是事之细淡。表现在材料选取上,取家庭琐事,用细节叙事记人。

归有光擅长剪裁一些生活琐事引入文中,来寄托其感情。娓娓叙之,如数家常,“不饰雕饰,而自有风味。”如文中母亲的嘘寒问暖、祖母的戏谑厚望、妻子的述诸小妹语以及自己生活过的项脊轩变化。都是用简洁疏淡的语言,描写家人亲友间的琐碎之事,或是生活中常接触之事物。随意点染,却极富感染力。

晚清林纾赞叹道,“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归震川,直接八家,姚惜抱谓其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流疏淡,太史公,不可,乃是最高淡远处也。"(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四二》)将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文章中来,扩大了表现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变得更有生活气。作者还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细节,形神兼备。动作如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言语又如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祖母“大类女郎也”妻子“何谓阁子也”不同的动作语言细节后面反映的是母亲的关爱,祖母的期望,妻子的活泼无拘,简简单单的生活细节,被作者一勾勒,性格鲜明的母亲祖母形象就跃然纸上,也表达出了自己深沉的思念。“一枝一叶总关情”,赋予了这些看起来平常的生活细节以不平常的意义。黄宗羲云“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将琐事引入文内,却又不至散漫赘述,使之融为一体,得古文之精义;在具体表现上又以细节记人抒情,使文章别开生面。

三、“淡笔”是言之清淡。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恬淡清雅,篇短言简。

《项脊轩志》全篇没有华丽的词藻,难懂的典故,恬淡简洁。读起来清新优美,朗朗上口。如项脊轩周围环境的描写:“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用“万籁有声”“人至不去”反衬这里的静谧,有“鸟鸣山更幽”之意境。“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月明之夜,一阵微风吹得桂枝轻轻摇曳,映在墙上的斑驳树影也随风而动。此番景致静中有动,辞浅意丰。“风移影动”让人不免联想到“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语言恬淡清雅,颇有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惜墨如金。如《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先妣事略》等文均未超过千字,《项脊轩志》全文631字,却写出了家族的变故、轩的遭际、刻画了3位女性亲人的风貌形象,怀人抒情,篇幅短小却言简意赅,体现出了不一般的文字功力。《寒花葬志》中,仅60余字就塑造了一个小婢女寒花的形象,极为凝炼。有外貌上的稚态可爱,削荸荠时的娇态可谑,吃饭时的憨态可掬。《项脊轩志》中“妻死,室坏不修”,短短六字,足见对妻子的绵绵情思,那种痛苦万状,欲说还休的心情不言自喻。寥寥数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总而言之,“淡笔”之“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余味绵长,平淡处自有韵致。归有光以极淡之笔写平常之事,却尽显极至之情,将极淡与极至巧妙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钱基博,明代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上一篇: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下一篇:等差数列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