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计算专题
1.七下科学计算专题 篇一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五课《伤仲永》
一、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韩愈、柳宗元(“韩柳”),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欧阳修、曾巩。
一、重点字词 世隶耕(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书具:书写工具)....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文采和道理;皆:全,都)...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乞:求取)..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扳:通“攀”,牵,引;环谒(ye):四处拜访)....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泯然众人矣(消失)...受之天也(先天得到的)卒之为众人(最终)....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受于人:后天的教育;至:达到)....父异焉(对…感到诧异)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二、句子翻译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看的地方。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三、课文理解。
1.标题中的“伤”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重用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叹息之情。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十二三岁时,“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左右,“泯然众人矣”。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人为原因/直接原因/表面原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根本原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方仲永的变化给了你什么启示? 后天的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十课 《木兰诗》
一、出处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二.重点字词 愿为市鞍马(买).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鞍ān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pâi头:驾驶牲口的嚼子和缰绳。)旦辞爷娘去(早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jiān溅jiān:水流声。)...万里赴戎机(戎rïng机:战争)..朔气传金柝(朔shuî:北方;金柝tuî: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转zhuǎn:勋绩每升一级叫一转。)...赏赐百千强(有余)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磨刀霍霍向猪羊(模拟磨刀的声音)..著我旧时裳(着:穿)对镜贴花黄(通“贴”)...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雄兔脚扑朔(动弹)...雌兔眼迷离(眯着眼)双兔傍地走(跑)...
三、修辞总结 互文
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句: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例句: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顶真
用前面结尾的句子或词语做下句/下文的开头。例句: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出没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四、课文分析
1.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做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2.总结本诗的主题和木兰形象。
主题: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木兰形象:忠孝两全,深明大义。勤劳善良而又坚毅勇敢,淳朴而又机智活泼,热爱家人而又报效国家,表现出淳朴高洁的情操。3.古代描写战争的诗歌
例: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十五课 《孙权劝学》
一、出处: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
二、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掌权)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推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古﹥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官员﹤今﹥学位名称)但当涉猎(但:只,只是;涉猎:粗略的阅读)...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蒙乃始就学(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时候;过:到)..卿今者才略(政治或者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肃遂拜蒙母(suì于是)...
三、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广泛的阅读,了解过去的事情罢了。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志士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知道这么晚啊!
四、课文理解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 2.出资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刮目相待(看)、吴下阿蒙 3.鲁肃为何愿意同吕蒙结友?
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从一介武夫变成了一个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才受到鲁肃的敬重,愿意与之结友。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习使人不断进步,不学习则会让人越来越愚昧。5.古今劝学的名句。
例: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吕蒙和方仲永有什么区别?二人的变化给了你什么启示? 方仲永天资很高,吕蒙天资很差,但方仲永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建议,勤奋努力读书,最终有所成就。说明①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②后天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二十课 《口技》
一、出处 作者:林嗣环
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所编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清顺治年间进士。
二、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少顷:一会儿。...满坐寂然(通“座”)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其夫呓语(yì说梦话)既而儿醒(不久,紧接着)...妇抚儿乳(抚:抚摸;乳:喂奶)..妇拍而呜之(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絮絮不止(连续不断说话)...一时齐发(同时)未几:不久。夫齁声起(hōu,打鼾).....少舒:稍微放松了一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夹杂)曳屋许许声(yâ,拉;hǔ,拟声词)....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指其一端(指出;一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奋袖出臂(扬起,举起)..两股战战(大腿;打战)几欲先走(jī,几乎;跑).....
三、句子翻译。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们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慢慢地坐正了。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什么声音是没有的。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于是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扬起手臂,两腿哆嗦,几乎要抢先逃走。
四、课文分析
1.“善口技者”描摹的场景有几个?听众的反应如何?
三个场景:梦中惊醒(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渐入梦乡(意少舒,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变色,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对听众的反映描写有什么效果?
三处侧面描写,生动刻画了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的巨大的吸引力,也烘托了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3.文章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有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侧面烘托了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二十五课 《短文两篇》
一、出处
夸父逐日 出处:《山海经》
全书现存18篇,是一部寓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共工怒触不周山 出处:《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二、重点词语 夸父逐日(追赶)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北饮大泽(向北)化为邓林(桃林)...共工怒触不周山(碰,撞)昔者:从前。...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后裔)..天柱折(shã,折断)地维绝(维:绳子;绝:断)...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尘埃:尘土,这里指尘沙。...
三、句子翻译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喝水。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还没有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了他的手杖,化为了桃林。3.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四、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共分为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夸父逐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巨人夸父和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了桃林。这个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3.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4.夸父和共工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和太阳赛跑,共工敢于和颛顼争帝。②夸父和共工都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邓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三十课 《狼》
一、作者:蒲松龄 出处:《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经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二、重点词语 止有剩骨(通“只”)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一狼仍从(跟从)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原来)...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苫蔽成丘(shàn,覆盖,遮蔽).弛担持刀(chí,放松,这里指卸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少时(shǎo,一会儿)....目似瞑(míng,闭眼)屠暴起(突然)一狼洞其中(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盖以诱敌(承接上文,表原因)...狼亦黠矣(xiá,狡猾)顷刻两毙(一会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欺骗;多少)止增笑耳(只是).....
三、句子翻译。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没了,可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就跑过去靠在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另一只狼正在柴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迷惑人。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四、课文理解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开端:遇狼 发展:惧狼、御狼 高潮和结局:杀狼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3.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