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观看心得

2024-06-15

《甲午中日战争》观看心得(精选6篇)

1.《甲午中日战争》观看心得 篇一

八年级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含课件)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实验学校 范立辉 龙潭缸窑中学 赵伟华 1322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

容和影响等。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利用闻一多和丘逢甲的诗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

家统一。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

[导学]

地图背景移动,出现三个国家:清、朝鲜、日本。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引导概括:“腐败无能,饱受欺凌”(字幕)。

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改革富强,野心勃勃”(字幕)。与清朝形成鲜明对比。它的野心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那么其发动对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答案是必

然的。

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

日战争。

教师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年7月,丰岛战役。

牙山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鸭绿江边燃起战火。

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燃起战火。

学生阅读相应段落,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想。

教师展示黄海大战的地点、时间、视频、邓世昌像、致远舰部分官兵像。学生积极发言,感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指出日本多艘战舰遭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官兵六百余人。

但是,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面对日军的侵略,统治者的态度怎样呢?学生回答,妥协退让,避战求和。教师演示辽东半岛陷落的过程:九连城、花园口、大连、旅顺。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揭露日军罪行。学生说出感想: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接下来,日军又进攻了哪里,结果如何呢?教师伴随着学生回答,演示日军荣成湾登陆,于是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至此,清朝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划上了句号。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

又一个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的代表、内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1895年4月”及会场、李鸿章、伊藤博文像、主要内容。结合地图背景中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列强)两个角度分析影响:

一、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其使京津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据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安全。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

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

债”。

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

四、增辟通商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通过上述分析,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教师指出,自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三国干涉还辽,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联系史实认识台湾是我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抨击“台独”。

[小结]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联系上联归纳本课主要内容。下联又说明什么问题?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本课主要内容(略)。

下联中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与统治者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清军军备

废驰,部分官兵临阵逃脱等有关。

[探究]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感想]

在《夜深沉》的乐曲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结合本课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想。

在动态出现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字幕中结束本课。

2.《甲午中日战争》观看心得 篇二

19世纪后期, 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 国际关系中的压迫、剥削和侵略非常严重。因此, 随着国际关系发展, 国际法领域出现了诸多适应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侵略掠夺的反动的规则, 并被频繁使用于国家之间外交、战争和条约签订当中。如所谓的保护关系、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租借地以及不平等条约制度等等, 严重破坏了国际法和平与正义的主旨。纵观甲午战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工具, 也是西方国家以武力打开中国门户的重要手段, 对当时中国有益的作用是极少的。正是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式的“文明对野蛮之战合法”, “不平等条约亦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原则, 让中国饱受侵略战争和不平等特权的奴役。

二、中日国际法的引入及基本认知

最早与近代国际法有接触是在17世纪中期, 在1662年—1690年清朝和荷兰的交往中都曾提到和运用“万国法”, 在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中, 近代国际法原则和规则起到明显作用。在鸦片战争前夕, 林则徐为了应付“夷邦”, 曾命令将瑞士国际法学家瓦特尔 (Emeric de Vattel) 《万国法》的一些片段译成中文, 以供使用, 主要内容是战争、敌对措施, 如封锁、禁运等部分章节, 题目为《各国律例》 (Law of Nations) 。后来, 赫德 (Robert Hart) 将美国外交官惠顿 (H.Wheaton) 的《国际法原理》中关于使节权利的内容译出, 供总理衙门参考。真正将近代国际法正式、系统介绍到中国, 被称为“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的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1864年, 他将惠顿的全书译成中文, 取名为《万国公法》, 这部书的出版使当时的清朝全面接触到国际法, 并试图加以运用, 虽然态度是半信半疑, 认为国际法整个说来是与中国体制不合的, 但中国政府开始有了“国际法”的概念。其后, 丁韪良在其学生和同事的帮助下又翻译了几部国际法著作, 还在同文馆讲授国际法, 这对清政府了解国际法规则是大有好处的。当时总理衙门“检阅其书, 大约俱论会盟、战法诸事, 其于启衅之间, 彼此控制钳束, 尤各有法。”国际公法就此成为总理衙门在与西方各国交涉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援引依据。

《万国公法》传到日本后, 立刻引起日本朝野的高度重视, 形成一股国际法热潮, “锁国独栖之我国人民, 始知与各国交通也有法规、故识者争识此书。”不仅《万国公法》被反复翻印, 仅在明治期间的全译本和节译本就有数十种之多, 在日本政界无人不谈、不学国际法, 此书更被列为小学课程和参考书书目。日本既学习到国际法的精髓, 也学习到近代国际法维护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侵略掠夺诸多反动规则。德国Moltke元帅说, “万国公法者, 乃是小国之事。至于大国, 则无不以其国力来实现其权力。”这种“国际法在强国面前是弱法, 在弱国面前是强法”的工具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日本。直至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当政者既游刃有余巧妙运用国际法, 也恃强凌弱公然践踏国际法。

三、中日国际法运用之比较

运用国际法, 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思想定位, 即国际法观念。思想定位是国际法运用的基础, 它直接决定了一国运用国际法的手段、路径和实践评价。

甲午战争中和甲午战争之后, 国际舆论都认为日本是走向近代化的文明国家之一, 并是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法规则的典范, 包括日本国内也认为日本在战争期间是遵守国际法的。日本国际法学者有贺长雄在《日清战役国际法论》中说, “尽管中国不遵守国际法, 而日本出于对人类的义务单方遵守了国际法。”直至今天, 仍然有很多学者有同样的观点。但其实, 日本在战争中将国际法作为其支配的手段, 大肆渲染对其有利处, 闭口不谈对其规制处。将国际法工具化、手段化, 使其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避风港和护身符, 利用到极致。

而中国则失败在僵化的固守国际法, 忽略国际关系的两大利器法律和实力必须兼而有之。仅靠法律, 忽视实力, 会沦为帝国主义列强脚下的“两团烂泥”, 被“来回蹴踏”;而仅提升实力, 不会运作法律, 又容易授人以柄, 丧失先机。尽管欧洲国际法传入中国, 但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的禁锢下, 国力始终处于下坡路上, “势绌”问题不解决, 在处理国际关系中, 每每以教条运用公法求保全, 也是天真且愚蠢的。

因此, 中日甲午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一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和一个走向近代化的国家, 生涩的使用着欧洲大陆的国际法律规则, 凭借双方的国家实力进行的一场角逐较量, 在这场较量中, 一方利用国际公法为自己的侵略活动寻求着“正义”和“公理”的依据, 掩饰其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的本质;另一方则将国际公法作为在世界各国间赖以苟全之术, 而忽视了国家富强和军事实力才是国际公法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条件。理与势需相辅相成, 实现理势兼长。仅长于理而绌于势, 或者仅强于势而亏于理, 在战争或者国际关系处理中, 都是要吃亏的。这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两国在国际法运用方面, 给当代带来的最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戚其章.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M].人民出版社, 2001.

3.《甲午中日战争》观看心得 篇三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解惑过程,更是一个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因而中学历史教学在重视史实教学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历史的学科思想,达到读史明智的境界,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这一知识点为例,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兩国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一次较量,对两国乃至远东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不仅要从史学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战争的影响,还要从史学价值体系的角度认识战争给后人的启示,充分发挥史学的求知与致用功能。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即全面客观地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相关国家及地区产生的影响,构建知识结构。

一、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等地的割让,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远远超出了财政的承受能力,清政府不得不以主权为抵押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扩大在华的政治势力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通商口岸开设,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第二,促使清政府调整政策。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为了能够转危为安,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

1.编练新军。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腐败无能完全暴露出来,统治者认为日军是“专用西法取胜”,因而也打算按照西法练兵。1894年冬,督办军务处委派广西按察使编练新军,计五千人,号“定武军”,后由袁世凯接替编练,改称“新建陆军”。

2.开源筹款,允许民间办厂。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些人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开矿设厂以“抵制洋商洋厂”。此时洋务派已无法垄断近代工业,清政府也无力投资新式企业,加之允许外国在华投资开矿设厂,同时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3.重新审视中日关系。

大清帝国竟被小小的日本打败,素来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不得不对昔日的蛮夷小邦刮目相看。战后,清政府首次向日本派出了留学生,留学生们置身于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日本,更加感受到祖国的贫弱,激发出努力学习以报效祖国的决心。

第三,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1.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领导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2.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的高涨。

甲午战争失败,亡国灭种的阴影,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借鉴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掀起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民族觉醒注入了崭新的内容。

二、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第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在战争中取胜,巨额的赔款增加了资本的积累,台湾的割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

第二,为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

对外战争的巨大成功,掩盖了日本政治经济体制的不足,阻滞日本领导人对制度的反思,妨碍了日本改革的深入,体制上的缺陷直到二战后的民主改革中才得以进一步清除。

第三,军国主义膨胀导致最终失败。

日本以战争为契机迅速发展,军国主义势力迅速膨胀,日本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此后,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直到最后的失败。可见,甲午战争的胜利也为日本最后的失败埋下伏因,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最终败亡的起点。

三、甲午中日战争对远东地区格局的影响。

战争改变了列强在远东力量的对比,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战后,日本迅速崛起为亚洲强国,清政府的地位一落千丈,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日本在远东的扩张,损害了其他列强特别是俄国在远东的利益。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但并不甘心,日俄在远东的矛盾激化,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

从价值体系的角度分析,即发挥史学的致用功能,充分认识战争给我们的启示,为今天及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1.以史为鉴,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右翼势力掀起的股股逆流,使亚洲的和平面临威胁,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决遏制军国主义复活。

2.立足国情,深化改革开放。

落后的清政府尝尽了屈辱,强盛的国力是立国的根本。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体制改革,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

3.面向未来,和平崛起、合作发展。

日本走对外扩张之路,害人害已的最终结局启示我们和平崛起才是明智的选择,亚洲国家要和平共处,力求建立新型的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谋求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之路。

诚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认识战争提供的借鉴,如军事方面。

4.甲午中日战争分析 篇四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趁中国战败之际非法窃取了我国的钓鱼岛。如果我们仔细查看甲午前后的历史数据,发现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清政府已经远远超越了日本,但是这场战争为什么会以战败而结束,导致中华民族逐渐走向深渊?下面让我们就此进行探究。

先分析下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吧。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反观中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从其他列强情况来看,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这些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其中在平壤之战清军得到了朝鲜方面的帮助,而且战用物质储备充足,完全可以打赢日本。但清军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在这里分析下中日双方的军备情况。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北洋水师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但日本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后,便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还出动乐善堂、玄洋社等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虽然说装备上比日本差很多,以及在海战中战术不利,但是有那么多爱国人士浴血奋战,也不一定会输。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其中金旅之战清军守城将领都不战而逃,日军十二天的登陆行动清军竟坐视不问,只有当地的农民自发抗击日本军,暂时拖住了日军的行动。日军攻陷旅顺后,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死难者最高估计达2万余人。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然后仅十天,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整个战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中方虽然在装备上和日本有很大差距,但毕竟日本国家小,国力有限,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对日本本身就是一场灾难。尤其在陆地战斗时大部分清军都没有选择和日军战斗,导致日本几乎没有损失军队的情况下不战而胜。如果没有清军投降,我想日本军队没有这么顺利直达北洋舰队基地,甚至会因为资源消耗过多而被迫停止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影响很大,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我们输在哪里?我们输在制度上的腐朽落后。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同时日本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丰硕的科技成果,并使之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日本政府还积极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反观此时的中国,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像为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官员们竟随意挪用海军建设的军费,大肆挥霍,导致燃料、弹药极度紧缺,北洋舰队老化却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在对待西方科学技术的方面,清政府基本上采取排斥和拒绝态度。清朝的洋务派虽然积极寻求富国强兵的方法,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由此可见,封建地主阶级主观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为中国的发展埋下重重危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国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国适时提出建设海洋大国战略目标,致力构建“和谐海洋”,既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着眼于我国领土主权和发展权的维护。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有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教训,我们更加明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正是因应周边的复杂形势而作出全面性战略选择。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在海洋上的维权力度将会不断加大,并且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社会上捍卫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发展权益。个别国家倘继续无视中国立场和反制措施,只会自食其果。

5.甲午中日战争 篇五

2、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主要代表人物?

3、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后期: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以“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列举:2、以“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列举:

3、筹划海防。

筹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1)原因:(2)宗旨:(3)作用:(4)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什么?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6.《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 篇六

1、让学生思考:战争爆发的背景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概括?

2、教师明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因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动画出示“大陆政策”示意图)(2)欧美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持默许或支持的态度,更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权益 俄国:准备尚未就绪,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3)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

(4)面对日军的侵略,清政府的态度是:李鸿章,想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而慈禧太后,在国难当头之时,却忙于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日“和平了事”。

教师概括: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使日本侵略中国成为必然性;而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的态度,为日本的侵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后党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给了日本以可乘之机;朝鲜爆

发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战争的导火索。由于以上原因,中日一战不可避免,并且从一开始,战争的结果就已在预料之中。

二、甲午战争的全过程

整个过程教师辅以动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1、丰岛之战: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政府仓促应战。

2、平壤之战:

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

3、黄海之战: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平壤之战和黄海之战中,清政府就已希望调停。

4、辽东之战: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5、威海卫之战:

清政府避战自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三、战争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外因,日本制度先进,蓄谋已久,欧美列强支持日本;内因,中国制度落后,统治腐败,软弱可欺。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一名话,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上一篇:永远的离别(400字)作文下一篇:学习分公司职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