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

2024-06-09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精选8篇)

1.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 篇一

【课前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

1.shì bì xù hé yín luǒ

2.戈 瑟 拢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形容距离很近。

(2)融合成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3)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4.初读课文。

(1)美丽的仙湖消逝的缘故月牙泉

(2)表迭了作者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对短视的人们的批判,警示世人,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课堂合作探究】

[文本探究]

1.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是牛马成 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因此被称为“仙湖”。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 寸草不生,不见飞鸟,非常恐怖。

2.一是20世纪代塔里木河曾经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 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 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遭到破坏。

3.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 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品析:

(1)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从前美丽的生命绿洲如今变成 荒凉恐怖的戈壁滩,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象形成巨大落差, 饱含着作者的无限惋惜和感慨之情。

(2)连续用四个“盲目”构成排比句,“吸水鬼”是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 也表达出作者的遗憾和焦虑。

(3)运用拟人手法,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面 对胡杨的挣扎、痛苦与求救,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人类 又怎能不为自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而痛惜不己呢?

[归纳总结]

荒漠 盲目开发 保护自然

【课后巩固提升】

1.C

2.C解析:“混然一体”应为“浑然一体”。

3.B解析:该项是排比句,其余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

4.D解析:结合语境,把握所填内容的逻辑顺序:先植物,后 动物;先生存,后发展。

5.列数字。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

6.原因:

①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 弱);

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 量不大);

③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7.D解析:A、B、C三项去掉后改变了原句意思,只有D项“仅”是突出强调的作用,去掉后力量减弱,但没改变原句 意思。故选D。

8.C解析:A项,原文是“2.7%的淡水中又有69%……难以 利用”,数量关系不准。B项,原文是“到2030年……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是推论不是定论, 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D项,原文意在表明“水资源现状 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只有C项跟原 文相符。

9.示例:

①社区和家庭坚持一水多用,节约厨房一盆水、浴室、一缸水、洗衣一桶水,真正做到节水在身边。

②关闭水污 染严重的企业。

10.示例: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 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它那高而 细的枝干,丝毫不受风雪的影响,傲雪凌霜,在风雪中怒 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这就是我 喜爱梅花的原因,坚持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寒冷,以 至于人们都懒得出门,然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开着那小小 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比那夏天艳丽多 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得多。

2.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 篇二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设计是为了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同时知道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笔者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二: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目标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 懂得关爱别人, 用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设置情境, 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干旱图片) 师叙说: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都没有下过雨, 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庄稼都枯竭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此时此刻, 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2) 是啊, 那个时候, 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水罐去找水, 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2. 初读课文, 理清文脉

(1) 要求学生大声读2—3自然段, 将觉得神奇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 并想想为什么神奇。

(2) (课件出示文中五处描写神奇的句子) 学生读一读, 并帮助学生们归纳出神奇的是水罐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3) 水罐到底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呢? (课件显示四次的变化)

3. 小组合作, 探究课文

(1) 第一次变化——空罐变水罐。 (1) 为什么空罐能变成水罐? (小姑娘很孝顺, 用孝心感动了上天, 使罐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板书:孝心感天) (2) 小姑娘很辛苦地找水, 想象一下, 小姑娘会怎样去找水? (指名读, 要求读出艰辛) 如果你是天上的一位神, 看到了小姑娘在那么艰辛地找水, 你会怎样想? (3) 天上的神和你们一样, 有着善良的心, 看到了小姑娘那么辛苦、那么孝顺, 就给了小姑娘一罐清亮清亮的水, 小姑娘—— (引读, 要求读出喜出望外并出示)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 第二次变化——变银罐。 (1) 找一找变银罐的理由? (2) 小姑娘因同情焦渴而“哀哀地尖叫”的小狗得到了快乐, 这颗善良的心使她的水罐变成银罐。 (3) 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呀, 她看到这只可怜的小狗在叫, 你听到了吗?小狗在哀求什么? (说话练习) 小姑娘也听懂了, 善良的她把水倒了一点给它 (引读) 。 (4) 原来是小姑娘的“爱心如银”, 让水罐变成了银的,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这神奇的变化! (5) (质疑, 如果学生提出最好) 水罐摔出去了, 为什么水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呢! (因为孝心)

(3) 第三次变化——变金罐。 (1) 为什么? (2) 因为母爱, 无私的爱, 宁愿自己死去, 也要把水留给自己的女儿, 伟大的母爱再次感动了上苍, 银罐又变成了金罐了! (板书:母爱似金) 。 (3) 指导朗读。

(4) 第四次变化——跳出钻石。 (1) 为什么? (2) 指导朗读, 要求读出, 小姑娘自己也很想喝, 但有着善良的心, 宁愿自己不喝也要让给别人! (3) 想象, 有了水, 发生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 因为有了爱心, 才有了水!只要有爱心, 世界就能变得美好!) (4) 播放《爱的奉献》。

(5) 最后一段。在人们的欢声中, 七颗钻石升上了天空, 就变成了大熊星座! (1) 自读。 (2) 理解“七颗钻石的含义” (懂得星星像钻石一样, 把爱洒向人间) 。

四、扩展思维, 总结全文

提问:学了这课, 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姑娘和母亲说?

总结:今天, 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 老师也被感动了, 让我们从今天起, 学会关爱父母, 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 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五、作业

练习一:造句。

练习二:收集有关其他星座的故事, 准备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三

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场所非常热闹,如广场、公园、游乐园、商场或大街上的某个角落……请你把自己观察到的,结合适当的想象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规范。题目自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1.试验 苏醒 菠萝 磨坊 著 胶 概 拢 换 焕 幻 唤

2.郊 陡 饿 躁

二、1.离开 思考 丰收 欢乐 块 架

2.(1)如果……就…… (2)观察 (3)鼓舞 决心

3.(1)舞 惊 载 媚 奇 妍 胜 误 言 语 争奇斗艳 自言自语 (2)粉红 桃红 长空 海树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4.(1)略 (2)小红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3)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一枚枚邮票

5.(1)秋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唐 王维 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3)黄瓜 葫芦 (4)一曲丰收的歌 一首欢乐的歌 (5)超常的记忆力 无法解释的本能

三、(一)1.果真 不慌不忙 2.: “ , 。 , ! ” 3.观察仔细,胸有成竹 4.平时要养成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1.五花山 2.簇簇 阵阵 十全十美 一心一意 3.(1)春 夏 秋 (2)绿色的 绿色的 五颜六色的 4. 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把树林跳舞比作火苗跳跃。 5.因为山五颜六色,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黄山、泰山。

4.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四

1.培养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编写动物童话故事,培养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

3.认识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4.积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

5.通过生字连词,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6.读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理解寓意。

学习重点:“读读背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的阅读。 学习难点:口语交际和习作

学习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是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书包里面的东西杂乱无章,用的时候找不见;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当你遇到这些麻烦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解决,今天我们就讨论这些问题。

二.明确交际的要求

1.提出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2.寻找生活中不方便的事情的原因。

3.和同学讨论,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大家评一评。

三.小组交流

1.我来说说生活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大家帮我想办法。

2.按照“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联想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选出说的好的同学。

四.擂台比赛

我要参加擂台赛,介绍我的办法,请其他同学评议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好不好。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读了这些词语后,我发现每组词语意思是__,是___(反义词还是近义词)。

2.区分贬义词和褒义词:“我的发现”中上面一行是___,下面一行是________。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优美 ―( ) 茂密 ―( ) 集合 ―( )朦胧 ―( )

善良 ―( )诚实 ―( ) 伟大 ―( ) 温暖 ―( )

二.日积月累

⑴读读背背

1.我记住了这八个字的成语,我来背o大家听。大家评一评,看我背的怎么样?

2.补充下列成语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②人无完人,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更进一步。④___________,眼见为虚 。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连连认认

1.我能借助拼音读生字,并把它和相应的字连起来。

2.我会填

①“笛”是 ____结构,部首是___,共――笔,第八笔是______。

②“谎”是 ____结构,部首是___,共――笔,第八笔是______。

③“棍”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画,组词( )。 ④“港”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画,组词( )。 ⑤“捆”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组词( )。 ⑥“愤”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组词( )。

3.我能给下面的生字组两个词

谎( )棍()()愤()()妇()()

笛()( )港()()怒()()捆()()

二.阅读成语故事

1.我发现了“不慌不忙”这个词的特点,我还能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里填上序号.

⑴我们做事情要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方法.

⑵我们看人看事不能用老眼光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⑶我们不要做一个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而要做一个思想开放灵活的人。

三.习作

第三课时

一:启发激趣,创设情境

我读过很多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仔细读题,明确要求

1. 编写童话故事2. 要写清它们之间的事情3. 编的故事要生动有趣 三:小组讨论

1.我知道什么是动物童话,它就是把动物当作――来写,使他们像――一样有生命、言行和情感。

2.我确定的主人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_________的事情。通过编写这个故事,我要给大家一个启示:________________。

3.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大家评一评,怎样才能更生动有趣。

4.我知道了要想写好动物童话,首先要联系动物的___________,还要联系___________,要把文章的___________确定好。

四:我来写一写

第四课时

一:自己修改

1.我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看是否具备下列要求:

①写时有一定的顺序,故事过程要清楚

②语句要通顺。③童话故事的内容是否有趣。

2.我要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桌听,听取他的建议,然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5.三年级上册语文计划 篇五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3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5人。三年级,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从低段到高段的过渡。对学生的学习难度是一个挑战。多数学生对短篇的读物能做到不同形式地读。所以三年级将在完成课内的学习之余,继续开展大量课外经典阅读,在高品位的读与背,写与说中,让经典浸润童年,使学生在书香中成长。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内容,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4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四、学习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000个字,会写1 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六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凤 凰 选 好 树 杈 垒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稳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7.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 篇七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 (三) 》, 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内容, 编排了与民间风俗相关的短语, 配上了精美的图画, 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要求学生学会和会认的生字就包含在短语中,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趣味盎然地识字。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5 个生字, 会认6 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短语。

3. 通过学习本课, 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民俗活动和一些基本的传统节日知识, 从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课堂实录

一、由“龙”导入, 激发识字兴趣

1. (出示龙图案的剪纸)

师:龙是中国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动物, 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它。

2. (CAI课件滚动播放图片)

师:你们看, 这是故宫的九龙壁, 数一数上面有几条龙啊?

生:一条、二条、三条……

师:上面可是盘着九条巨龙呢! 你们看瓷盘上是不是有龙啊? 瓷碗、衣服上也有呢! 瞧! 这是龙舟。 过节的时候, 大家舞的是龙灯。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龙的影子。

3.多种形式认读“龙”字

(CAI出示“龙”字)

师:谁来读?

生1:龙

师:边音读得准!

生2:龙

师:后鼻音读得好!

分男、女生读, 齐读“龙”字。

4.了解“龙”字演变过程。

师:古人把传说中龙的形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CAI点击出示甲骨文的“龙”字)

师:上面像高高昂起的头, 下面长长的身子。

(CAI点击出示金文的“龙”字)

师:金文里面的“龙”张大了嘴巴, 露出锋利的牙齿。

(CAI点击出示篆书的“龙”字)

师:这个龙字可以看到锋利的爪子和鳞片, 很威武。

(CAI点击出示楷书的“龙”字)

师:为了简便慢慢变成现在的“龙”字。 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5.学写“龙”

师:看老师来写“龙”字。 平平一横画龙头, 细长一撇画龙身, 竖弯钩加撇画龙爪, 最后画龙来点睛。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读, 描写“龙”字。

6.师: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 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名字中还有龙。 刚才我们看到的, 过节的时候, 人们把船做成龙的样子、舞的龙灯, 特别有节日气氛! 我们国家许多传统节日都很有意思。 作为龙的传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

师:真了不起! 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生2:我知道中秋节。

生3:我知道清明节。

(教师相机板书对应节日名称在黑板左侧)

7、师:大家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去读读识字三, 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 (板书:识字三)

二、游戏激趣, 认读节日名称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传统节日, 那我们去看看2013 年蛇年的日历, 在日历上找找这些传统节日!

(CAI出示2013 年挂历封面)

师:同学们, 看这是2013 年2 月, 上面大的数字是公历。 下面小的数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农历, 传统节日都写在农历里。 下面, 我们来找找有哪些传统节日。

2.认读“元宵”

3.认读“清明”

师:大家看看农历, 你还找到什么传统节日?

生:清明节。

师:4 月4 日清明节。 请你读。

生1读

师:两个后鼻音读得准。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小组读、齐读

4.认读“端午”

5.认读“中秋”

6.“重阳”

7.认读“除夕”

8.游戏巩固认读节日名称

三、合作学习, 了解节日习俗

1. 师:人们怎样庆祝这些节日呢?老师在每个小组都放了一张节日卡片, 请小组长拿出卡片, 说一说这个传统节日你和亲人是怎么过的呢?

生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参与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节日习俗

(1) 了解元宵习俗

师:你们这个小组交流的是什么节日?

生:我们小组交流的是元宵。

师: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小组代表领读“元宵”

师:你们知道元宵怎么过的吗?

生1:元宵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包汤圆, 吃汤圆。

生2:元宵节爸爸妈妈会带我去看灯展。

师:元宵节, 我们不仅可以吃到汤圆, 还有机会可以看到灯展。

(CAI出示灯的图片, 加音乐《金蛇狂舞》)

师:你们看, 古人们是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去看灯的。 元宵灯会开始啦, 一家人、邀上亲朋好友一起去逛热闹的灯市。快看!街市两边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 你们看到了什么样子的灯?

生1:我看到了圆形的灯

(出示字卡“灯”) 师:你来读。

生1读“灯”

师:后鼻音读得好! 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灯?

生2:像星星一样的灯。

师:这么特别的灯呀!你来读。

生2读“灯”

师:字音读得准。你猜呢?

生3:像花一样的灯。

师:一定很漂亮!请你读

生3读

师:这么多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的灯, 大家可喜欢看了。 (出示词卡:“元宵观灯”)

生1读“元宵观灯”

师:词儿连读得好!

生2读“元宵观灯”

师:这么多漂亮的灯, 我们看都看不过来了! (范读) “元宵观灯”。

生3 读

师:元宵节去看灯、观灯可真有意思啊!

小组读、齐读。

(CAI出示灯笼) 师:你们看, 这盏宫灯还上有一条灯谜? (出示词语“灯谜”) 这个谜语就是挂在灯下面的, 所以叫“灯谜”。

生1 读

师:二声读得好。

生2读、齐读

师:下面我们也来玩一下一项古人在元宵节做的有趣活动———猜灯谜。

(师出示词语“猜灯谜”)

生读

师:词语连读真棒!

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要来猜啰, 老师来念谜语, 你们仔细听———“丁丁手中拿蜡烛。 猜一个字。 ”

生自由:“灯”字。

师:猜得多好啊! 蜡烛有火, 名字里有丁, 火丁合起来就是灯。 你可真会“猜灯谜”!

生齐读词语“猜灯谜”

师:正因为灯中的烛火, 让灯变得那么明亮、那么漂亮。 你们看, “灯”字就有个火字旁。 我们一起读这个字。

生齐读“灯”

(CAI出示田字格“灯”)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灯是左右结构, 写得时候左窄右宽。

师:真会观察! 先看老师来写这个字。 (范写“灯”字) 火旁起笔要抬高, “火”做偏旁捺变点。 右边丁字横稍低, 竖钩挺直才漂亮。

师:元宵节我们可以看灯, 猜灯谜, 这一天可热闹啦!

齐读词语“元宵观灯”

(2) 了解清明习俗

(CAI播放小鸟声音)

师:沙沙沙, 春雨到。 春雨叫醒了鸟儿, 鸟儿叫醒了沉睡的大地。 花儿开了, 草儿绿了, 阳春三月迎——清明。 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1:清明节我会和爸爸妈妈去扫墓。

生2:我们一家人会到郊外去踏青游玩。

师:是呀! 迎着纷飞的小雨, 踏着刚刚长出的青草, 我们来到郊外踏青、欣赏春天的美景。

(出示词卡“清明远足”)

生1读“清明远足”

师:清明人们还会去扫墓, 怀念去世的亲人。

生2 读“清明远足”

师:摆上一壶酒

生3读“清明远足”

师:献上一束花

生4 读

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小组读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3) 了解端午习俗

师:五月初五还记得是什么节日吗?

生自由答:端午节。

师:听, 锣鼓声敲起来啦! 龙舟划起来了! (CAI播放赛龙舟视屏) 大家在赛龙舟庆祝端午节呢!

(出示“赛龙舟”词卡)

生1读

师:“赛”的四声读得好, 平舌读得好!

生2读

师:词儿连读得好!

师:你们看, 把舟做成龙的样子, 大家你追我赶, 在比赛呢! 我们也来帮忙加加油吧! 男生读

男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 嘿哟! ”

女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 嘿哟! ”

师:端午节有一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是什么?

生:吃粽子。

师:对呀!吃粽子。粽叶包裹糯米做成香喷喷的粽子。 你来读。

生1 读

师:“粽”平舌音读得好!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一起读!

齐读“粽”

师:吃着粽子, 我们会想起楚国的诗人屈原。 (CAI屈原图)

生3 读

师:端午吃粽子, 赛龙舟, 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齐读

(4) 了解中秋习俗

(CAI出现月亮, 同时响起情境音乐) 师:“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们走进了秋天, 也迎来了“中秋”。 你们是怎么庆祝啊? 你们小组来说说吧!

小组代表发言:中秋节, 我们一家人会去江滩欣赏月亮, 回家还会去吃月饼。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秋月夜。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家人一起吃着月饼, 欣赏着月亮。 那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生1:圆圆的月亮像圆盘。

师:你觉得像什么?

生2:我觉得月亮像一个大月饼。

师:看到这么美的月亮, 真让人觉得心里舒畅啊! 你会想到什么?

生3: 我会想到妈妈跟我讲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 还可以想到这么美的传说呢!吃着月饼, 嘴里甜甜的;欣赏着月亮, 心里美美的。

(CAI出示词语“中秋赏月”)

生1读

师:“赏”字读得准。

生2读

师:中秋欣赏美丽的月亮, 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

齐读

师:月儿圆, 人团圆。 欣赏着圆月, 也会思念没能在中秋团圆的亲人。“海上生明月”———

生:“天涯共此时”。

齐读“中秋赏月”

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齐读“中秋赏月”

(5) 了解重阳习俗

师:转眼间重阳节到了, 秋高气爽, 这一天, 人们会出门登山游玩。

(CAI出示词语“重阳登高”)

生1读词

师:“登”后鼻音读得准!“九月九是重阳, 秋日晴山风清。 ”你来读。

生2 读词

师:“登高望远秋色美。 ”请你读。

生3读词

师:“我们登高赏风景, 古人登高避天灾。 ”你们小组读。

小组读词语“重阳登高”、齐读

师:“敬老尊老好传统, 老少一起乐融融。 ”所以现在重阳节还有一个名称, 知道是什么啊?

生:老人节。

师:对呀! 自古尊老敬老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 除了重阳登高我们还可以说:重阳———

生:敬老。

师:我们再一起读这个词。

齐读“重阳登高”

(6) 了解除夕习俗

(CAI播放鞭炮声)

师:听鞭炮声响起来啦!“爆竹声中一岁除”, 下雪啦! 一年快结束了, 我们迎来了除夕。 第六小组说说, 你们怎么过除夕的?

生1:除夕我会和哥哥姐姐一起放烟花。

生2:除夕我们一家人会在一起吃团年饭, 桌上还会摆一条鱼, 爷爷说这条鱼不能吃, 要留到新的一年, 这就是年年有余。

生3:除夕我会帮妈妈贴“福”字, 妈妈说“福”字要倒着贴, 这样“福”就会到我家。

师:说得多好啊! 除夕我们做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 放鞭炮、贴“福”字、吃团年饭, 多热闹啊! 一家人团圆了呢!

(CAI出示情境图, 词卡“除夕团圆”) 师:谁来读?

生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齐读

师:除夕你会和哪些人一起吃团年饭呢?

生1: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还有姑姑, 姑父。

师:你来读读这个词。

生1读“除夕团圆”

师:你们一家祖孙三代人在一起吃团年饭, 多开心啊!

小组读

师:平时在外地工作的家人, 也一定会赶过来和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呢!

齐读

师:除夕所有的家人都围在圆圆的桌子旁, 团聚在一起。 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出示“团圆”) 师:团圆两个字都有方框儿。

(CAI圆桌变成两个方框与“团”“圆”字重合) 师:方框就像就像圆圆的饭桌, 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

齐读“团圆”

师:方框儿虽然方正但却代表着圆满。

(学写“团圆”)

师:仔细观察, 你发现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团圆”是全包围结构。

师: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

生:先里头后封口。

师:我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先看我来写“团”字。 (范写) 方框儿在外面, 左低右略高。 框内字要居中, 大小适宜才漂亮。 仔细观察圆字, 里面笔画较多, 口字要写扁。 同学们照着例字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两个全包围结构的字, “团”字笔画少, “圆”字笔画多, 把两个字写漂亮。

生练写“团圆”

(出示词卡“除夕团圆”)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播放返乡视频)

师:如果说中秋节不能和家人一起赏月、 重阳节不能和家人一起登山, 但是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不管路有多远, 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赶回家, 和家人团圆。

(CAI出示词语“除夕团圆”)

男生读, 女生读, 齐读

3. (CAI出示六组节日习俗的词语)

师:每个节日, 我们都期盼与家人一起度过, 包含着对家人浓浓的爱。

(1) 师生合作, 师节日名称, 生节日习俗

(2) 同桌练读

(3) 男、女生配合读6 个短语, 男生读节日名称、女生读节日习俗

(4) 齐读

4.拓展延伸:了解传统民俗活动

师: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还有其他的庆祝方式, 我们去看一看。

(CAI出示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唱大戏的动画)

师:耍狮子! 舞龙灯! 踩高跷! 人们站在细细的竹竿上跳舞呢! 唱大戏。

四、听唱儿歌, 回顾节日名称

师: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 让我们跟着可爱的小男孩, 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学的这些传统节日吧!

(CAI出示儿歌视频, 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读节日名称)

8.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 篇八

表演《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歌曲的第2~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草原上》,通过听、唱、舞、奏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能认真学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掌握好一字四拍处的拖音,并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3.能即興编舞、编配伴奏,培养良好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草原上》。

【教学难点】

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能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做律动)。

2.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1)播放课件《草原风光》(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2)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

(3)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播放歌曲《草原上》。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轻声地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3)听辨音的长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哪些字唱的是长音?

一起跟着琴声练习长音,尤其是一字四拍的拖音,教师范唱,提醒学生一定要唱够拍数,声音要稳。

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4)集体跟伴奏演唱,说说怎样才能唱出草原辽阔的感觉。

(5)再次演唱,用响亮的声音唱好长音,唱出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的豪迈。

三、表现与创造

1.为乐曲伴奏

(出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手铃)

(1)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2)如果用碰铃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在哪儿开始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在长音处敲击,为乐曲伴奏。

(3)如果用双响筒和手铃呢?

学生自己创编。

(4)用四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2.激发兴趣,创编舞蹈

加上伴奏的乐曲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小朋友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蒙古舞蹈。

(2)师示范蒙古舞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学。

(3)请学生用刚学习的动作为歌曲《草原上》编排舞蹈,分小组进行。

(4)集体在歌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

四、拓展:体验民俗

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随豪放的蒙古人疯狂一下吧。

1.播放课件《那达慕大会》(背景音乐:《草原上》)

2.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挤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并且在此基础上敢于大胆创编,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再次唱响《草原上》。

上一篇:关于住院病历复印管理规定下一篇: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