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2024-11-24

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15篇)

1.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一

点比较突出,成专在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各人在年龄、阅历、社会处境、工作职业、学习条件、心理特点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面对这样一个内部共性少而类别众多、情况复杂的群体,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所选案例要与成专在职教育学生的知识层次相结合,难易适中。如果选取和编写的案例难度过高、涉及的理论知识过深,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引起学生对案例学习的畏难或排斥心理,影响案例教学的目标和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大量的同类案例中筛选出难易适中、描述相对简洁、符合成专在职学生层次学习提高的案例。

3.3

结合案例教学积极探索符合成专在职教

育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考核方式

在传统理论传授的课堂教学中,是以规范化和

确定性的知识讲授为主线的单向教学形式,与此相应的。长期以来成专在职教育《行政管理学》课程的考核采用的也是以规范化和确定性的知识考核为主的答卷方式。但案例教学中开放式的讨论也因缺乏客观的评价依据,增加了教师评估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难度。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究竟能有多少延续在期末考试中是难以测量和评估的,案例教学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却不理想,践,积极探索符合成专在职教育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考核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齐明山.公共行政学(第二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庄国波.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中的问题【J】.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4).

13]许云萍.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

f4】张宗坪,宋敏.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J】.黑龙江教育,2007(4).

【5】崔宪宏.

16]刘晓丽,邵小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

【作者简介】韦玲云,硕士研究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王启勇】

这样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因此,跟踪研究教学实应用研究【.太原大学学报。辅的原则。

精,不是该课程的所有章节都适用案例教学,必须注意结合成专在职教育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挑选出最适合案例教学的章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的精心挑选和案例教学准备。成人教育对象的多元性特

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2.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二

1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决定必须实施双语教学

酒店行业是以向顾客提供服务为主的行业, 本行业强调员工娴熟的业务技能和提供给顾客优质服务的服务精神。酒店行业此特点决定了高校在开设酒店管理课程时, 应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课堂的平衡, 即在保证学生具备酒店业管理知识的同时,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能够服务于一线的操作技能与心里素质。而同时酒店业客源市场的国际化, 使得酒店英语成为学生应具备的较为重要的一项业务技能。笔者在安排学生去酒店实习及跟酒店相关负责人交流时, 也获悉了我国酒店 (尤其是高星级酒店) 在招聘人才时对英语口语的重视。鉴于此, 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授酒店管理课程时应用双语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2酒店管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资源支持

双语教学, 即强调用两种语言 (本文指英语和汉语) 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讲解, 又强调双向性, 即授课教师与学生能用英语进行课堂知识的交流、问题的探讨。因此, 一方面, 它要求教师能正确而流利的用英语这种语言媒介传达知识, 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具备用英语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与心里愿望, 使得教与学都能运用自如。双语教学期望达到的课堂目的对我们在各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2.1教师资源

教师是实现双语教学最为关键的要素。具备良好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 一方面能够熟练的应用英语讲授课程, 引导学生学习, 参与学生互动;另一方面, 他们具备所教授课程的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 能用英语流利而准确的表达专业知识。具体到酒店管理课程,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 除了要具备旅游或酒店管理专业的学历背景外, 还要具备很高的英语水平。但现实是, 我们很多高校在开设酒店管理双语教学课程时, 遇到了教师资源短缺的瓶颈。据笔者了解, 很多高校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是:要么请英语专业的教师授课, 要么去酒店请培训师授课。前者只有语言而没有专业知识背景, 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学到了英语而跟酒店无关;后者有专业知识技能但语言水平跟不上, 最终学生习得了技能而无表达能力。这样看来, 培养我们自己的兼具专业知识与语言水平于一身的教师队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教学资料资源

教学资料资源是实现双语教学的工具。教学资料包括教材资料, 课堂辅助资料及其他用途的资料等。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教与学都能实现效率的基础。课堂辅助资料包括课堂讨论话题资料, 案例资料, 学生知识运用的习题资料等。具体到酒店管理课程, 诸如像如何处理客人投诉, 前厅、客房及餐饮部门的对客服务流程等知识, 需要教师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信息来补充教材, 以期学生能对课程知识牢固掌握, 并能运用自如。

2.3设备设施资源

酒店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除了对英语和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外, 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备设施才能有效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比如, 教师讲授前厅操作系统时需要借助于实验室安装的前厅软件系统来讲解;讲授客房预订、接待、收银等知识时需要一定的通讯及计算机等设备;讲授客房铺床及清理业务流程时, 则需要到客房实验室借助于实物现场讲解。有了这些设备设施资源的支持, 才能使原本抽象的课堂内容用具体的实物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也使原本记忆困难的专业英语术语及对话变得轻松可记。

3酒店管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酒店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经验, 在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和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总结了几点心得, 供同行探讨。

3.1教学方法

酒店管理课程分为理论性课程和实操性课程, 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理论性课程, 如Hospitality management, 此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了解酒店及住宿业, 开设此类课程, 更多的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世界酒店业的发展动态, 管理理论、思想及方法等。因此, 此类课程的双语教学, 教材教案是基础, 案例讨论是手段, 学生提交课程论文是考核方式之一, 当然教师的流利而准确的讲解是关键。而针对实操性课程, 比如前厅预订、接待、收银、餐饮服务等内容, 教师讲解是基础, 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是关键, 贯穿于其中的是设计成功的双语练习蓝本。

编写成功的教案, 可以使教师的课堂讲授条理清晰, 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同时, 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传播载体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比如设计形象生动的Power Point课件可以增强课堂的视觉效应, 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具体到课堂讲授过程, 要注意中英文的结合。对于专业术语, 比如菜肴名称, 客房设备用品名称等宜采用中英文对照讲解, 以便于学生记忆;对于课程中的难点, 要适时用中文做解释。双语教学是在一个课堂上同时用两种语言学习专业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本身是件有趣但又有些艰巨的任务, 因此, 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除了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外, 还要求融入感情并充满激情, 让学生能够通过授课教师的课堂切身的体会到这种学习的乐趣。

3.2教材选用

教材是双语教学的依托, 教材好坏直接关乎到双语教学的成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认为不同性质的酒店管理课程宜采用不同的教材组合方案。

(1) 理论性课程。

众所周知, 欧美的酒店业发展引领了当今世界酒店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无论是作为硬件的建筑实体设计、客房设备设施利用及布局, 还是作为软件的酒店管理方法及服务理念等方面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因此, 选取酒店业成功地区的英文原版教材是明智之举,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思想, 了解到世界酒店业的最新动态。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有必要再辅助于一本国内优秀规划教材。总结起来, 针对酒店管理理论性课程宜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为主体, 国内优秀规划教材为辅助的模式, 即“1+1”的教材选用模式。

(2) 实操性课程。

同样抱着学习国外先进酒店管理思想的目的, 并且使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加专业和国际化, 一本英文原版教材是不能少的。但考虑到本国的实际特点和特殊国情, 一本更能反映本国酒店管理实务的教材也是必备的, 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仲秋节, 国际原版教材可能没有反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 而一本普通的国内酒店实务的教材就会有关于中秋节酒店月饼销售、仲秋宴会餐台预订等实操性内容的知识。与此同时, 针对实操性内容的广泛性, 应多渠道的收集各类信息以补充课堂, 比如利用互联网、借助多媒体等。因此, 实操性课程的教材选取应是“2+1”的模式, 即, 英文原版教材和国内优秀教材, 并补充其他资料。

3.3学生学习

双语教学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努力, 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 在双语教学方法下, 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设计了“阶梯式”的鼓励学习法。

(1) 培养学习兴趣阶段。

学生接触双语教学之初, 难免会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及知识接受上的困难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加之确实有部分同学英文水平有限, 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节奏, 所以, 缺乏学习的兴趣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不要盲目赶进度, 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目的激励法, 向学生灌输酒店对从业人员英语水平的高要求, 告知学生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从业资格, 反复灌输, 使学生充分了解酒店管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学好它的必要性。同时, 采用过渡式的双语教学法,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调整课堂进度, 让学生建立信心, 培养兴趣。并在班级里实行以强带弱的帮带制, 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带3-4名学生, 逐渐在班级里形成双语学习的氛围。

(2) 鼓励交流阶段。

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案例分析及讨论主题, 引导并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 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自由而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到如何处理由于酒店超额预订导致预订客人不能住宿的问题时, 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场景及对白, 并通过一定的考核制度激励学生用英语来表演。

(3) 主动学习阶段。

任何的被动接受都不如主动出击效果来的快, 学习亦如此。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铺垫, 学生逐渐进入主动学习阶段。在此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并及时沟通问题, 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并回答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利玲.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语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8, (8) .

[2]刘晶.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的若干启示[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1) .

[3]郑晴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

3.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三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5S管理;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9-03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如何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环节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生物科学与技术作为自然科学与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正由于这个原因,生物学院实验室存在数量多、学科分布广、教学任务重、管理困难的问题。探索教学实验室的管理方法,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加强实验室的安全保障,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促进实验教学创新是目前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方向。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当前,有不少高校已经在实验教学中借鉴了5S的管理模式。

一、5S管理简介

5S管理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行销全球的成功之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的日语外来词汇的罗马文拼写时,它们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又称之为5S。5S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要的与不要的,有用的留下来,不需要的物品彻底清除。(2)整顿:留下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摆放整齐,明确数量,加以标示。(3)素养:人人养成好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5S管理在实验室中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实验中心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人(实验人员、带课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和对物(各种大中小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教学中心虽然已经成立了数年,规定实验室管理人员隶属于实验中心,但基于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而实验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的旧体制,实验人员同时又归属于教研室或学科,因此出现实验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在工作中与带课老师因权责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对学生的管理也是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实验期间未按号入座,在实验室吃东西和乱扔垃圾,随便动用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按说明书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束后各种物品未能归位,打扫实验室卫生不彻底等,这些问题虽小,但却凸显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对物的管理是一个实验室是否整洁的最重要表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些实验室未张贴实验室使用规则,仪器设备不编号,使用完不登记,摆放不整齐,堆放杂物,对仪器设备不能定期保养等。此外,一些实验产生的具有毒性和污染性的垃圾没有进行特殊处理直接扔掉的现象频频出现,不仅对接触这些垃圾的保洁人员造成伤害,而且环境也受到了污染。以上问题导致实验室的管理混乱,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为了解决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心的工作中引入并借鉴“5S”管理的优秀模式,其目的是对各个实验室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改善,以期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有研究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实施“5S”管理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三、5S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实施

1.5S管理的组织及人力。首先由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安排专人到推行5S管理的公司企业进行调研学习,了解有关现场管理的细则和检查量化评定标准,再结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设定阶段性和长远目标,制定周密、详细、切实可行的计划,编写5S管理的培训资料,制定适宜的实施细则等。推行“5S”,要重点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大家对5S管理的认识,通过培训让大家理解“5S”的具体含义,了解如何组织开展实施。通过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5S”关于“整理、整顿是基础;目标、标准是先导;检查、考核是手段;坚持、习惯是关键”的管理理念。

2.5S管理的具体方法。(1)整理。将要的物品与不要的物品分开摆置,扔掉不用的,以扩大有限的空间。①实验设备。对长期停用的设备检查是否继续使用,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了,按照年限办理报废,并将已报废的设备交由设备处统一处理,将实验室的空间腾出;实验设备按使用频率区分摆放,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②化学试剂。对化学试剂进行分类放入冰箱或药品柜,将废弃的、过期的化学药品清出来,由实验设备处统一处置。易燃易爆的和有毒的试剂专人专锁管理。③其他不需要的物品。将未经许可携入或不使用的有毒、易燃、爆炸物品清除,将不属于实验室的物品(学生上课遗留的水杯,食品,设备及器材拆下的纸箱、木箱及相关废弃物品)清除干净。④标识的应用。对于用和不用的东西进行区分,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标示,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编号,对实验台、实验柜编号,注明里面盛有何物;对于有毒的物品用警示的颜色和符号明确标注。(2)整顿。实验室内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做好标识。①实验仪器的整顿。将实验仪器和各类工具按实验内容分类,摆放整齐,做好标识。实验结束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做好登记,并将各种工具摆放在其规定位置。②学生物品的整顿。学生实验所带的物品要排放整齐,不随便乱放。③学生的整顿。每个实验室都要张贴实验室规章制度,包括赔偿方法,让学生一进实验室就能清楚看到,并能严格遵守。根据实验内容对学生分组,在每张实验台上贴上标号,要求学生必须对号入座。实验期间学生不得更换组别,不能随便动用其他小组的工具、试剂以及与本次实验无关的物品。实验结束后,所有物品都要归位并摆放整齐,安排学生对实验室进行卫生清扫。如有学生损坏实验器材,要根据赔偿制度让其进行相应的赔偿。④计量用品的整顿。每学期末都要将全部计量用具(天平、移液器等)送专业单位校准,不耽误新学期学生的使用,减少实验误差。(3)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实验室内无垃圾,无污秽状态。实验结束后将整个实验室打扫干净,将垃圾彻底清除,对于有毒的垃圾或废液要进行特殊处理(目前学校已经实施了定期集中处理各种废液的办法),将实验台面擦拭干净。对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工具检查是否有损坏的情况,做好维修和保养,保证下次上课前正常运行。实验室的清扫由每个实验小组轮流进行,人人参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4)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整理、整顿、清扫是动作,清洁是结果,将前面3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条理清晰的条例,大家共同遵守,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实验室引入5S管理的意义

把工厂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引入实验教学中来可以改善实验室现状,提高实验室的整洁度,创造良好的实验学习环境。实验室实施5S管理能够提升师生归属感,培养良好的工作、学习以及个人习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使实验室安全有保障,确保学生实验课程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什么叫5S管理[J].中国职工教育,2011,(3).

[2]杨萍.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1):47-48.

[3]陈宏.5S管理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09,(20):29.

[4]寇艳玲,邹丽.在实验教学中心推行“5S”管理成效的比较分析[J].2008,27(2):159-160.

[5]刘蔚.引入5S管理理念,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158.

[6]喜琍.“5S”管理在高校实验室的运用[J].科技广场,2009,(4):69-70.

[7]肖志红.高校工程实训中心推行5S管理的设想[J].2009,(31):133-134.

4.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四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而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始终离不开相应人才的培养与支撑,为此,目前很多院校都先后开设了物流管理这一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一门较为实用的课程,目前各院校对其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具备很高的一致性。相应地,一些地区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

一、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 一) 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性。就目前来看,很多开设仓储与配送管理这一课程的相关院校,其教学模式依旧沿袭着较为传统的方式与教学方法。换言之,很多院校对于这一课程的传授依旧集中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方面。这一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在分析判断以及组织策划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在这一较为落后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能够从课堂及课本中学到极为有限的理论知识,而这明显与仓储和配送管理的较强实用性特征相违背。为此,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十分有效地实现仓储与配送管理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预期效果。

( 二) 实践教学效果有待考证。仓储与配送管理这一课程本身就会涉及到许多相关的课程及学科,而众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切实掌握的,为此,只有进行相应的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相关学科之间联系的掌握与运用。而当下众多院校的实践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简单,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的深度较为浅显,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其形式上,而真正的实践教学效果却有待进一步考证与深究。

二、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设计。

要切实实现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的预期效果,其教学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无疑是首要前提与重要保障。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尽管这种教学模式与思维方法对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有着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但这一模式下,学生对于实践运用的`掌握极其有限,为此,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于当下的职业教育。而要进一步设计开发出与企业岗位较为契合的相关实训课程与项目,首先应对企业内部的相关物流岗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查,其具体调查流程与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首先可以通过院校物流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或团体开展的一些校企对接会议或相关交流活动,深入了解物流企业对于当前物流相关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所需相关知识技能。二是通过院校与相关物流企业的积极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物流专业教师与行业相关专家进行深入的沟通交谈,进而进一步明确当前物流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的期望,同时也有可能进一步优化院校物流教学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模式与方案。三是通过访谈的形式,从物流专业教师与物流企业专业人才那里进一步了解当下院校与企业之间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及院校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开展状况。四是通过之前了解到的相关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才以及物流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研讨,以确定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中的每一具体教学模块在实际工作中所对应的岗位工作,之后依照调研的相关结果对物流行业岗位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以构建更为完善的课程项目体系。五是依照初步设计的项目化课程及其所对应实际工作岗位对企业高管、职工以及高效物流专业实习生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解与访谈,进而获取到不同物流业职位的说明情况,以此来作为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设计的主要根据。

通过以上流程和物流相关方面的了解与探索,仓储项目化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为仓储流程、统计与相关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三个方面。这其中,对于仓储流程的项目化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适当选取一些典型的进出库案例作为引导,通过对真实的进出库单据的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到仓储流程的具体环节。在统计项目教学中,课程设计应有效融合统计、财务与物流会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案例的筛选与引用应尽可能多样化,换言之,案例应尽可能多地涵盖仓储统计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物流实习与实际工作中具备相应的随机应变能力。此外,物流企业对相关专业学生初期实习过程中的吃苦耐劳能力也十分看重,为此,在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相关课程及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动手能力。

三、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与管理。

( 一) 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项目化课程设计一定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最终成效。因此,如何在项目化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一是可以将竞赛这一传统的活动方式引入到项目化教学中来,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理论知识与相关物流实践技能的竞赛,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教学氛围,同时通过对学生好胜心的激发还能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知识抢答竞赛就是竞赛方式的一种。二是学习成果展示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诸如仓库设计方案等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制作 PPT 的方式,也可通过专栏展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够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与效果。三是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物流行业交流会或相关展览会,这对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流业的运作及相关流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组织学生到一些物流岗位工作中进行实习学习,这样零距离地接触一些物流岗位及相关人才,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学习中应注重培养的技能,同时也使得他们未来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 二) 注重项目化教学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化教学的实用性,项目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课程教学项目一定要与相应的物流岗位相匹配,项目来源也应是一些能够提供大量物流岗位的公司或企业。另外,在交流或访谈过程中,也应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今后就业可能性较大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与选择过程中,还应注重项目所涵盖内容的适度性,项目内容不宜过多过大,但同时也不可过于狭隘。

【参考文献】

[1]宋巧娜。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8

[2]熊耐娉。 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仓储配送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探讨[J]. 新课程学习,,12

[3]江成城。 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11

[4]程晓雯。 基于“教、学、训、赛”一体化的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21

[5]朱俊丽。 仓储与配送管理过程中教学实践探析[J]. 管理观察,,11

5.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五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迫在眉睫。本文从现今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着手,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ERP;FSCM

1.前言

我国的入世,意味着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来了一次大“换血”,从政府到企业,无可避免地接受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洗礼。高效的企业管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其中高效的财务管理更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个什么都讲求信息化的时代,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显得尤为迫切。为什么我们与全球500强有如此大的差距?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怎样才能利用有利的经济条件,化劣势为优势?这些都是现代管理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首先,选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当然是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着手。当前,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资金管理失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

2.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有多重访问级别的综合财务信息网。

(2)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慢、可靠性差。

(3)没有网上进行业务处理的功能。

(4)会计信息数据模式不规范,数据结构多种多样。

(5)缺乏全公司统一、齐全、详尽的实时财务信息资源。

(6)在Internet网上查阅信息效率低。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体解决方案

3.1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发挥企业监控作用

企业除了实时掌握各部门的动态情况,业务的变化外,最终要进行数据的合并,掌握企业整体的资金运作动态及企业发展状况。过去由于企业各部门或子公司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处理依据不统一,成本费用的划分标准不统一,致使上报的数据不规范而损害了数据的参考价值,甚至由于数据的不规范给企业决策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在启用财务管理系统以前,企业一般情况下会将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合并,然后企业高层再将各部门或者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合并。报表提供的表面数据不能清楚地分析数据发生

变化的原因,且可能具有不真实性。现代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了账目合并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对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控制,由高层界定成本费用的划分标准并通过系统对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各部门或子公司的数据更可靠,高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分公司财务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合并后,再输出报表。并在系统财务分析的帮助下对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的运作情况,取得了很多的帮助决策的信息,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企业的账务数据按不同的管理角度汇总后,能够进行多维立体分析。因公司在汇总中可以直接查询每一财务数据的数据来源,从而企业高层可以横向比较各经营中心的业务运行情况,分析哪一个地区经营状况较佳;或各经营中心横向比较下属企业的运作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2应用财务供应链来管理资金流

小型的单个企业财务管理因为目标单一,管理简单,也许用上一个适合自身的财务软件就能基本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大型的集团公司,特别是分布地域较广的公司仅仅用一个财务软件根本不起多大的效用。马克思曾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会计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已经不单单是做账那么简单了。作为企业业绩改进工具之一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各企业家所喜闻乐道的一件事。ERP是过去20年企业计算领域的一股大浪潮,《财富》前1000家公司有8596实施了ERP,但是能把ERP推行得很好的企业寥寥无几。事实证明,虽然说通常的ERP系统提供财务管理模块,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但在企业之间的财务往来管理上仍然是人工完成,不少重大电子采购行为还没能实现付款流程的自动化。财务供应链(FSCM)这一新概念的出现,能进一步改善企业最核心部门的工作效率,专家们也普遍认为,它是继ERP之后下一个重要的企业经营模式。在对财务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时候,有两个方面特别关键:一是能否获得有关将来现金支出需求以及现金流入的准确信息:二是基本的技术实现是否已经到位。在过去3年中,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的业务流程也都是建立在可以信赖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发票收据、税款计算、发票核准、付款及现金管理方面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已时机成熟。虽然可能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但从技术上来说,已足够支持电子付款系统。如果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供应链管理系统,那企业不仅能够使现金流更加透明和健康,并能帮助供应商实现自助管理,降低发票处理以及对账调节的成本,改进期末结算,消除重复付款现象等。

不少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80%的流程仍然基于纸张,所以财务供应链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从无纸化入手,并应尽量避免陷入复杂的业务流程重组。具体的财务供应链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3.2.1文档电子化

使用OCR技术替代繁重的数据录入工作;电子发票按购物订单进行核对、传递以便批准更容易,并能通过标准的工作流系统一路传递下去,从而留出时间处理各种例外情况。当无法利用OCR技术时,则需要加强进行例外管理的人工手段。

3.2.2交易自动化

人工付款改为电子付款之后,就可以完全控制付款流程,从而能随时随地付款。电子付款不一定能够缩短付款周期,如果客户想保持30天的付款时间,那它完全可以在最后一天付款。不过有了电子付款,企业可以通过谈判为客户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来缩短付款周期。这里需要澄清的一大误解是,有人认为纸张流程造成固有期限的延误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运营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加上能够随意安排的付款日期,大大补偿了浮动收入带来的任何损失。另外,自动化技术还使得利用支出控制来优化现金头寸变得更为可行。

3.2.3管理自动化

在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在法规方面给企业运营带来了新的压力,如果没有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要实现报告的准确、迅速和透明是不切实际的。

3.2.4在不同地区销售,使用税率各不相同,而且每年变化繁多,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则能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节省财务管理成本。

可以加强财务供应链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排除了付款链的不确定性,可根据日常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准确信息来帮助企业优化现金管理,同时能改善信贷决策,并有机会寻求外部融资渠道,例如代理融通等。美国一家公司最近实施了财务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果表明其运营效率大幅度提高:85%的交易不再需要数据录入;发票受理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多,每笔减少至1.27美元;运营成本也减少了30%(全时制工作人员减少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其他的重大好处包括:改善了交易和付款条件;减少了对支持多个付款系统的IT资源的需求。

3.3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

无论是单个的小型企业,还是跨地区的集团公司,要实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人员的培训都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软硬件选用、财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还包括实施初期的手工与财务管理系统并行运行、方案修正和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二次开发等。每一阶段实施的效果都和财务人员的素质紧密相连。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模式,会计人员面临新的考验。改进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以下是对财务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3.3.1更新培训内容,完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内容扩充的要求。

3.3.2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财务管理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财务人员的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所需材料。

3.3.3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财务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具体实施上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财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3.3.4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骨干力量,带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几年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现短时间内要普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很不现实的。但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缺乏又会成为制约企业财务管

理信息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势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应付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费用,建议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数名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信息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财务人员,既可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带动其他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3.4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

在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产、销、供、存等业务方面的信息由于业务量较大,加上处理程序的复杂,数据没能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造成业务和财务处理的严重不协调,给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以及集团总部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财务管理系统业务一体化顺畅的流程保证了业务数据的正确传递,销售管理系统中形成的销售发票,由计算机自动编制会计凭证,并登录到财务系统的相关账簿,确保了全公司业务台账、明细账、总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从根本上杜绝了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的问题。由于各部门使用计算机以后,都有规范的流程加以控制,信息可以及时共享和传递,避免了手工操作时由于信息滞后和混乱造成的作假现象,使集团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形成良好沟通,使产、销、供、存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5加强成本(利润中心)管理和预算控制

企业每个独立核算的账套中,又有多个下属部门。在系统中将各部门分层次作为责任中心进行财务管理。如将其下属的某个业务部设为责任中心,核算该业务部所有业务,统计查询余额表,分析该责任中心的收入及费用在各会计期的发生趋势,以及利润发生变化的原因。公司为了管理的需要,还将一些相同性质的责任中心进行汇总,就是将各分公司相同性质的责任中心进行合并,在总公司中分析集团资金的动作情况。公司由总部对各账套的责任中心设置费用预算控制额,而各分公司无权进行修改,加强了费用控制。公司可以在每个预算期末比较各责任中心费用预算值与实际的差异,分析各责任中心收支状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预算是合理使用资金和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手段。企业需要对费用、部门、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在软件的预算控制系统可以任意设定预算期间和多种预算版本。企业对于一些费用控制根据经验设定固定值,一些费用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设定预算控制目标,如设为上一季度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公司为了统一管理,可由总部为各分司设定预算目标。分公司无权修改,保证预算的真实性。管理人员可在预算期末横向分析各费用项目实际值与预算目标的差异,也可纵向比较各预算期间业务的发生情况及偏离预算目标的情况。

3.6加强客户的财务信用控制

企业对经营性业务中主要的资金流动的控制必须及时有效。企业需要实时了解各分公司的资金动态,从而可以事先掌握资金的运筹情况。公司为了控制坏账,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可以根据各客户的绩效,为客户设定信用额度及信用天数,以减少坏账风险;如果超过信用额度,系统将提出警告信息,如果控制严格,需要释放信用额度,才能继续开展业务。系统根据设置的核销原则,如先发生先核销、发票号相同、按合同号核销等多种核销方法,将发票与回款进行核销,从而可作客户的账龄分析及客户的绩效分析。

4.结语

总之,我们只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就可以使财务管理信息化走上正轨:

(1)在硬件方面是搞好企业内部局域网建设。当前,办公自动化已相当普及,局域网建设已不再高不可攀。如果企业还不考虑局域网建设,则肯定不能适应竞争的外部环境。

(2)在软件方面是选择、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软件公司的方案和产品,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软件公司都能按企业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使之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

(3)在系统方面是落实人员和制度。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专门的人才,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有关的制度建设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制度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幅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明确信息报送体系,规定下属各分公司、子公司必须上报的指标名称、指标构成规定、指标统计的时间、报送的期限。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地使用相对指标,目的是为了可以进行对照和比较。其次,要设计好指标汇总的表式,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进行分析、比较和监控,同时规定财务部门对汇总表开发利用的要求,总的目标是使企业的财务会计提高为管理会计,上述制度的建设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6.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六

随着施工项目的增多,施工规模的变大,如果出现工期缩短,利润降低,只有通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才能在项目上获取可观利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就是在项目管理上充分利用统计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统计分析资料。要高度重视统计分析工作,从收集原始数据到数据整理、分析等各方面,切实抓好统计分析工作。

1.原始数据的收集

原始数据的收集包括以下要点:①设立统计组织机构并明确其职责;②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③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2.统计分析的方法

统计内容的整理分析包含总结性分析评价、进度性分析评价以及预测决策性分析。在分析进度完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预测方法,对下一步施工进度做出科学推理判断和定量预测,目的是为增强预见性。预测分析的要求是基础数据要准确,计算上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紧密结合,提出预测的分析结果具有可信度。在进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决策分析,为实施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几点建议

做好统计分析工作,能对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情况,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应再用回实践中去,指导生产工作,使项目的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能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组织生产,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项目统计投人。项目领导、管理阶层应认识到统计是知识的生产,可以实现信息的增值,为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应在管理过程中努力提高统计的地位,从各个方面加大对统计的投人。

(2)增强统计信息研究开发。大力研究开发统计信息,才能为项目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有深度、更有力的依据,并为项目避免风险和寻找机遇。

7.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09年、2010年学习《护理管理学》课程的所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879名。

1.2 方法

在《护理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根据所教授的理论内容, 选取典型案例, 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结业考核时, 该科目采用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方式, 综合考查学生管理学知识的运用、分析及判断能力。考试完成后,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无记名、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879份, 收回问卷879份, 有效收回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879份, 有效率为100%.调查内容包括: (1) 学生基本情况, 如年级、性别等; (2)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3) 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方式的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共879名, 均为护理专业高职学生, 其中, 三年制普招学生454人, 占51.65%;三年制单招学生162人, 占18.43%;五年制高职学生263人, 占29.92%.男生17人, 占1.93%;女生862人, 占98.07%.学习《护理管理学》的学生构成见表1.

2.2 对《护理管理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2.2.1 学生对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在三年制普招学生中, 认为采用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的学生有432人, 占95.15%;在三年制单招学生中, 认为采用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的学生有150人, 占92.59%;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 认为采用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的学生有239人, 占90.87%.学生对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 不同层次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3.

三年制普招与三年制单招χ2=1.50, P>0.05;三年制普招与五年制高职χ2=5.08, P<0.01;三年制单招与五年制高职χ2=0.38, P>0.05.

2.2.2 学生对采用案例分析考核形式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在三年制普招学生中, 认为喜欢案例分析考核形式的学生有403人, 占88.77%;在三年制单招学生中, 认为喜欢案例分析考核形式的学生有126人, 占77.78%;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 认为喜欢案例分析考核形式的学生有196人, 占74.52%.不同层次学生采用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形式的评价见表4.

三年制普招与三年制单招χ2=11.89, P<0.01;三年制普招与五年制高职χ2=24.57, P<0.01;三年制单招与五年制高职χ2=0.58, P>0.05.

3 结论

3.1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认为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必要的学生占93.40%.案例教学法不仅突破了单向、封闭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 还激发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建立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 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

案例教学法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如果课堂上仅仅是教师提供案例、分析案例、给出答案, 而没有学生参与讨论, 那么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就没什么区别。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合适的时间给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允许大家就提出的问题进行争论, 使课堂气氛宽松、活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此外, 在案例的选择上需遵循“新、近、精、难”的原则[2], 结合更多不同的案例教学形式, 如专题辩论、小组讨论等, 可使案例式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体现[3]。

3.3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护理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 它用管理学的原则、理论来指导护理实践, 突出该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认为运用以案例分析为主进行考核有必要的学生占82.48%.考核中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方法, 使感性与理性知识相结合, 让学生意识到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应用于实践, 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强化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4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护理教育应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以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改革及完善评价体系。各门课程应按照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等设置评价内容及方法, 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与监督[4]。《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 要求学生应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在讨论时不仅注重条理分析、重点突出、做到有理有据, 而且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因此, 学生必须全方位充实、提升自己, 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5 不同层次学生对采用案例教学与考核的反应不同

在对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调查中, 三年制单招与三年制普招学生 (χ2=1.50, P>0.05) 、五年制学生 (χ2=0.38, P>0.05) 的总体满意率无差别, 而三年制普招学生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总体满意率 (χ2=5.08, P<0.01) 有明显差别, 三年制普招学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五年制学生。在对采取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形式满意度调查中, 三年制普招与三年制单招学生 (χ2=11.89, P<0.01) 、五年制高职学生 (χ2=24.57, P<0.01) 的总体满意率有差别, 三年制普招学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三年制单招学生和五年制学生, 而三年制单招学生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总体满意率 (χ2=0.58, P>0.05) 无差别。从上述结果不难看出, 尽管三年制普招学生对该授课方式的满意度与五年制的学生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别, 且三年制普招学生对以案例为主的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其余2组, 但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精力集中, 教学效果显著,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5]。

4 小结

总之,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将学习当成一个设问—质疑—释疑的过程[1]。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式教学, 探讨新型教学方法、改善其教学效果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新型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对不同层次学习《护理管理学》的87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93.40%的学生对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表示认可, 82.48%的学生对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方式表示认可, 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和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方式的认同性不一致。结论 采用案例教学法, 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护理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任秋爱.病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23 (2A) :365-366.

[2]王建立, 程乐森, 李星明.医学伦理学案例主导式教学的考核与评价[J].中国医学伦理, 2007, 11 (2) :74.

[3]姜小鹰, 吴炜炜, 张旋《.护理伦理学》案例式教学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10A) :2616-2617.

[4]李小妹.中外高等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 2004, 1 (2) :70-72.

8.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八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高校

一、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国内财务管理专业招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毕业生源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出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究竟是用人单位要求太高,还是学生的能力不足?均不是,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学校的教育方式亟待解决。基于此,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战略主题。2012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大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学习。在贯彻实施了两年之后,我国应用型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将对实现应用型培养目标产生阻碍作用。

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未彻底转变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仍然不够。尤其是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理论的从属地位。与西方启发式教育模式相比,该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上课能听懂,通过卷面测试的成绩也不错,但是学生自身并未深入理解知识点,亦无法把被动学习的零散知识连贯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且被动接受的理论知识也很容易被遗忘,所以很难真正意义上的把握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具阻碍作用,导致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使得学生在刚就业时无从下手,很难适用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缺乏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我判断的能力。虽然近几年各应用型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并不斷加大教学实践经费的投入,但是也存在一部分高校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经费不足,无法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供学生参与实践。为解决这个困扰一部分高校通过学校现有条件和教师的力量为学生联系校外企业,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进行校外实习,但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所需的资料会涉及到实践企业的财务机密,不愿意让学生实习或者是不给实习学生提供真正与财务管理专业有关的实际操作。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校外实践教学严重缺乏,这对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学生仅停留在基本业务的核算水平上,也使得学生对一个企业完整的资金运行机制一无所知,对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预测、企业财务决策等内容几乎无认识。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健全

部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投入大量的财力建设模拟实验室、购买虚拟的实习软件等,如ERP实验室,出纳实务等,这些软件是由很多不同的知识模块构成的一个专业系统软件,这些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联系,数据共享,部分高校在构建过程中并无全面、系统的规划,有的知识模块重复购买、部分知识模块又缺位,未形成整个财务体系的建设,这与实际工作中整个资金运动流程发生了偏离,学生接受的仍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另外,很多高校在整个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上虽然很完善,但也有部分高校构建校内实践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把实践体系作为学校招生宣传的一项资本,未结合实践教学资源开设的系统的实践课程,直接导致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最终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四)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学实践是最近几年新提出的教学理念,对于大部分高校教师而言在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并不足,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是照搬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无创新性,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即便是从事教学多年的教师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类教师本身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并无实际操作的经验,对实践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等问题认识得不透彻,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就不具有灵活性,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导效果不明显。

(五)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成果并无完整的考核机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进度也无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使得教师教学过程中无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迷茫,并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应该怎么学,学习了什么,甚至出现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课程就是“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自我动手能力。

三、结论

我国应用型高校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将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可从一下几方面入手解决:1、更新教学观念,2、制度相关约束和激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实践的规章制度,3、合理分配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并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田翔宇,郝晓雁.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2013(12).

[2]李玉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2007(15).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http://www.jyb.cn/info/jyzck/201202 /t20120203_476041.html,2012.

9.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九

摘要:在现代管理中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分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解决人与组织的关系问题,因此,工作分析也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一项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责任、技能和知识及环境的系统过程,工作分析是一项管理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过程。工作分析要对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等进行分析。通过工作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某一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哪些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工作分析的结果-职位说明书进行描述。关键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分析

正文: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在现在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工作分析的理解仅仅是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描述。中实际上工作分析除了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任职者专业要求、经验要求、身体素质要求等多方面的分析以外还应包含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工作分析一般采取五个步骤:成立工作分析工作组,收集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收集工作分析的信息,整理和分析所得到的工作信息,最后是编写职位说明书。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职务说明书,可以有效地协调与配置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其主要作用在以下两个方面中得到充分体现。

1、工作分析是连接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纽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一个企业的组织目标、组织战略、组织设计相联系的。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平稳、通畅地运作。但是如何将人力资源体系与企业的组织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分析在这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1)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计划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工作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制定提供基本的信息,如组织中有哪些工作任务,多少个职位和岗位,这些职位的权力传递链条及汇报关系如何,每一职位目前是否产生了理想的结果,组织中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训需求和工作安排等。如果没有进行确实的工作分析,就没有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充分认知,不可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2)在人员招聘与甄选方面。招聘人员不是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些招聘人员对某些工作可能完全是外行。工作分析可以提供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工作规范),从而为人员招募、甄选决策提供依据,大幅度提高人员甄选技术的效度和信度,降低组织的用人风险,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工作适应性。没有工作分析基础的人员招聘和甄选是盲目的、缺乏标准的。

(3)在培训与开发体系建设方面。企业中进行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学习到某种工作需要的技能或素质。工作分析中明确说明了每个岗位任职者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这为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开发计划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培训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4)在绩效考核方面。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将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与要求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进行比较。职位说明书描述了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要求等,这些可以帮助考核人员针对不同的职位设计考核指标,从而使绩效评价有据可依,大大减少了绩效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其能用于员工的报酬决策和人员晋升、调派、奖惩。并且,绩效标准的明确还为任职者设立了一个标杆,使其能够有目标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只有建立在工作分析基础上的考核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全面、准确的对员工进行评价,达到对员工的激励目的。

(5)在薪酬管理方面。要让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让员工有一种公平感。报酬通常都是同工作的复杂性、职责大小、工作本身的难度,以及工作要求的任职资格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职位分析才能得到确定。通过工作分析,员工可以对工作的职责、技能要求、教育水平要求、工作环境等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企业也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判断一个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工作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并通过职位评价的量化形式来帮助组织确定每个职位的报酬水平。因此,工作分析是职位评价的基础,也是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通过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提高报酬的内部公平性。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发展,所以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也是企业吸引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分析可以摸清楚职位之间在工作内容以及任职资格上的逻辑关系与内在差异,形成以职位为基础的职业生涯通道,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规范与标准,提高员工升迁异动的合理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

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做出。现在公司规模大了,总经理已经几乎没有时间来与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打交道,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的晋升只能根据部门经理的意见来做出。而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因此,许多优秀的员工由于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前途,而另寻高就。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人力资源部经常可以听到大家对薪酬的抱怨和不满,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人力资源部开始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变革首先从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职位价值开始。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究竟如何开展、如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点,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是摆在A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他们开始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然后,人力资源部将问卷发放到了各个部门经理手中,同时他们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也上发了一份关于开展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的问卷调查。

由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提供事前人力资源预测,预测的结果不仅包括所需人员数量,而且应该是人员的知识、能力、经验和成本等多元化的综合结构。对于任何企业,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得到工作说明书,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不仅包括了岗位名称、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同时对该岗位的上下级关系,所需要的培训进行了规定,通过这些信息资料的整理可以进行相应的人员供给预测分析。工作分析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绩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永恒话题,要进行绩效的管理,首先必须确定清晰的工作描述信息,而这来源于工作分析的结果。工作分析对于绩效考核的价值主要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职责,确定工作岗位考评的类型及范围,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明确岗

位的工作关系,让合适的人参与考核,有助于获得全面信息,促进绩效的改善。工作分析与绩效考核的关系是采取哪种考核方法来评价,每项工作的内容和特性不同,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工作特性的信息来源于工作分析。对于考核结果应用就需要按照工作说明书上的工作职责与员工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绩效的好与坏,其中结果应用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员工绩效不达标的原因所在,在后续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而前提就是工作分析的完善程度。

五、工作分析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组织的薪酬体系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评价基础之上,而工作评价的依据则来自工作分析所形成的工作说明书,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工作评价是薪酬设计的客观依据。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对工作进行评价,对组织内部的各工作岗位进行等级或量值衡量,以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同时将所有岗位划分为一定的工资等级,建立薪酬结构。然后是进行薪酬调查,通过与市场同等劳动力价格的绝对值比较,将组织内的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用薪酬的绝对值水平表示,从而确定薪酬水平。

总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分析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萧鸣政编著、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郑远强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技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3、郑远强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课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余凯成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李小勇编著、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6、陈维政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十

【摘要】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容加以客观论述,保证当中隐藏的技术性问题得以快速提炼整理。同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方案,借此改良既有农业生产服务模式,为今后信息化人才队伍系统化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修缮、农业产量增收,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科学化改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 农业经济 管理体系 应用 措施

前言:

社会主义和谐秩序维持的重点便是处理好三农问题,须知现代农业的核心特征便是信息和市场化,如今在农业可持续管理项目中已经得到全面贯穿。在此类背景下,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投入支持力度,令不同区域专属农产品种植供应效率和单位农民收入得以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农村和社会安定繁荣建设,灌输应有的支持辅助动力。

一、农业经济控制信息化改革的内涵机理论述

在信息时代作用下,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进行实际生产环节投入控制,令既有农产品种植生产实效得以系统化改善,为今后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至于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将细化为:

(一)农业科技教育的信息化

农业发展始终需要借助专业人才力量,因此今后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令他们愿意为农业科技教育奋斗终身,保证不同区域农民文化素质和知识应用水准的同步提升结果,全程结合创新型技术、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生产投入支持,保证农业生产水准得以有机化改善。

(二)农业实际生产辅助要素的信息化

农业的生产需要各项生产要素的支持辅助,如水资源、土地、空气、光照等要素,针对以上要素进行信息化改造,主要就是灵活化发挥他们彼此之间的协调功效,覆盖落实更加富有实效性的整改方案,为今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创新前景绽放,集聚适应实力。

(三)农业市场管理的信息化

主要就是维持农业市场信息传输通道的流畅性,保证农民能够更为清晰动态化地掌握最新市场信息,并且以其作为导向媒介,进行对应农产品系统化种植和市场销售。再就是农业市场信息化改造,要集中凸显农业控制的`先进性地位,凭借最新技术设施带动对应生产管理程序创新进度,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相信在各类创新型生产信息集中辅助作用下,农业生产模式会变得愈加便利快捷,使得今后生产力得以稳固提升。

二、针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进行信息化改革应用的策略内容解析

(一)信息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修缮,农业产业化经营目标的有机贯彻

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缺陷问题,将会直接产生农产品买卖困难结果,不单单令资源和农民经济成本产生严重损失危机,同时会令市场秩序处于严重紊乱局势。而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修缮,可以更加便利快捷地推动农企合作进程,令特定产品在市场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多元化销售模式覆盖落实,奠定基础。

(二)快速将传统型农业改良发展成为知识型农业

所谓传统农业,实质上便是资源型农业,其不管是在生产管理模式或是信息化操作技术方面,都和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产生强烈冲突迹象。相比之下,知识型农业主张利用各类先进知识和技术设施,进行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监督指导,使得以往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创新修整。现阶段我国传统农业模式始终不能根除,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知识型农业机制过渡转化,已经是势在必行。

(三)培养农民信息化专业操作技能

农民始终是农村核心生产者,如若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欠缺,单纯依靠以往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必将不利于今后农村产业化运营机制的开放。人才是农业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要做的,便是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教育投入力度,有效率地培养并供应技能应用型农业人才;同时,配合各类渠道进行农民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引导,令他们逐渐产生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态度,愿意主动地结合信息化操作手段进行农业发展前景系统化带动。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本身系统性较强,需要相关机构予以大力支持配合,长此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才能顺利贯彻落实。如今我国要做的,便是主动强化农业信息管理中的技术应用实效,使得农业理论和科技快速地融合到实际生产工序之中,为今后人民工作压力舒缓和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便利支持性条件,最终维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协调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艺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15(02):123-136.

[2]温翠青.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6,16(02):145-168.

11.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创业教育;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长远、宏观和整体特点导致其学习难度较大,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习、见习以及工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成效的提升,就必须对学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切实加强创业教育的应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过程,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切实加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用实践表达出来,在培养学生理论学习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一个渠道和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解决大学生难以就业的现状,因而作为高校必须注重创业教育的开展,并在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与创业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对现有的创业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尤其是在战略管理课程学习时,应直接应用创业教育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创业教育的学习,学会以一个管理者和战略管理人才的身份,管理自己所创立的企业,从而为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提升提供重要的渠道。由此可见,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1]。

2.探究如何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加强创业教育的应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应用策略。

2.1创业团队的组建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根本

在创业教学应用过程中,首先就必须进行创业团队的组建,所谓团队,就是两个及以上的创业者组成,不仅创业目标相同,而且价值观和金钱观相同,同时还需要具有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的意识。一个创业团队的组建,离不开创业者、创业目标、创业个体的职能分配以及创业的计划。其中创业者在整个创业团队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创业者之间具有相同之处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同之处主要指目标相同、价值观、金钱观相同,差异性主要是成员的互补,例如专业知识、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所以,一个创业团队,只有存在差异性,其才能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创业的成功,并对创业团队各成员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结合创业的目的科学的确定创业计划,为整个创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2]。

2.2团队形式的确定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载体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时,一旦创业团队组建完成,就需要对团队的形式进行确定。鉴于我国很多高校所开设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以专业选修的形式进行讲授的现状,所以结合专业组建成创业团队的基本型团队,换言之,就是选取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团队的组建,由于学生来自同一专业和想用的院系,因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十分了解,从而更快的确定团队的核心创业人物,从而形成集聚型的创业团队。而在进行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之前,学生因创业项目还没有确立,创业之是学习的一种载体,团体中的学生往往是基于同学的友谊而创立起来的,因而此类团队称之为情感型创业团队。所以,创业团队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一型;二是集聚型;三是情感型。在确定形式的基础上,就应结合学生的数量和项目的可行性及其数量对创业团队的数量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为确保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到创业中来,我们可以采取事业部制中的组织结构,通过设立多个事业部,增加部门数量的同时增加人员的数量,并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概述,结合团队创建要是进行创业团队的组建,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从而为创业项目的确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2.3计划书的编写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确定创业项目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项目得到顺利的实施,就必须及时的编写创业计划书。这也是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主要体现,从而在具有较强可行性项目中进行实施。在编写创业计划书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公司概况;二是组织结构;三是产品与服务;四是竞争战略;五是财务分析;六是营销策略;七是风险管理。由于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后,学生能够独立分析自身所选创业项目的宏观环境,从而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和机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项目在行业中索面的竞争环境与获利空间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并利用现有资源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的优劣势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当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过后,对创业计划书进行编写,并将产品与服务纳入计划书之中。当学生学习了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之后,就应对企业的长短期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对企业使命与愿景进行确定,从而为企业概况描述提供相应的资料,为公司战略决策的确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确保团队成员的目标一致。当学生学习了公司战略类型与波士顿矩阵之后,就应对企业的整体战略进行确定,而企业当前为创业其,所选的项目为最新的项目,从而利用波士顿矩阵对企业的发展型战略进行确定,并通过竞争战略的学习,对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确定,并在计划书中确定企业的营销和竞争战略当学习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之后,由于学生完全掌握了战略管理的过程,通过整理对创業计划书进行修改。

2.4团队绩效的评估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肯定

一是团队整体绩效的考核:基于理解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对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水平。二是每个成员的绩效考核:对创业团队成员参与度的评价。整体绩效的考核主要通过主讲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评价给予分数;创业团队成员参与的考核主要通过团队成员之间背对背相互打分的方式来评估。对创业计划书的评价和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其分数权重各占50%,也就是学生最终成绩为团队成绩的加权分数与创业成员个人成绩的加权分数的总和[3]。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创业教育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工商管理的专业教师,必须意识到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及时的组建创业团队,确定团队的形式,编写创业计划书,对团队绩效进行评估,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水平的提升。(作者单位:四川天一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衍宏刘忠敏.创业教育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05:.

[2]程艳.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讨[J].企业经济,2011,01:22-24.

12.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十二

一、对教育生态学概念的分析

所谓的教育生态学, 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生态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对这两方面内容隐含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学科。在这一门学科中, 生态学是基础理论, 通过对生态学相关知识的传播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然后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 进而推动校园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 所具有的特性

教育生态学这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一门学科将教学管理和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紧密的连接, 这样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形成了一个生态体系, 在此体系中, 各环节以自己的方式运转着, 但每个环节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能够实现有效转换, 进而促使教学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 本文对教学管理所展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细化分析。

第一特征: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特征。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为广泛, 比如, 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 对教育的实际运行进行管理等等, 这些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和高职院校的综合教学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高职院校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说, 管理工作的自身是十分重要的, 做好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特征:高职院校内部因素特征。高职院校之所以要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促使国家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人才紧缺的情况。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 校园内部的其他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尤其是校园文化, 更是会引导教学管理的走向, 所以说, 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校园内部的各因素会对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三特征:高职院校外部因素特征。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教学管理还会受到社会经济、企业岗位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说, 这些高职院校外部的教学因素同样会对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二) 教学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 教学管理不符合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和重点高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高职院校重点在于培养技能型、实践型人才, 而重点高校则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 其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照搬重点高校的教学管理, 导致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不符合实际情况, 进而出现了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的存在, 教学管理分离的出现就这样使教学管理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无法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得到提高。

第二, 教学管理没有紧跟教学模式转变。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学管理也应随着发生改变, 这样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并没有紧跟教学模式的转变, 导致教学管理形式化严重, 其实质性意义并没有发挥出来。

三、高职院校在教育生态视角下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 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流程,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管理流程的过程中, 可以参考重点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但不能完全照搬, 高职院校应对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隐秘联系等进行分析, 然后对管理工作进行板块分类, 之后借鉴重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精华, 构建完善的双向监督机制, 同时还应该对教学管理的内容、管理标准以及管理职责等进行明确地划分, 这样教学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 还应对教学管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划分, 将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实施计划、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组织等联系起来, 将教学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实处, 这样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才能是规范化的。

(二)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之所以要开展教学工作, 一方面是为了区域经济发展, 为企业提供需求的人才, 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能, 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实现价值的途径。所以说,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考虑到区域经济这一发展因素, 进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在当前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就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首先就应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确定, 对高职院校中的各因素进行协调, 同时还应该强化教学、实训等相关教学活动, 并对教学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以此来促使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三)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促使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管理方案的时候, 应考虑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 应该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一些自由的空间, 这样教师和学生才不会感到自己是被严格限制的。同时, 在构建管理模式过程中, 还应该加快绩效方案的拟订, 通过完善的绩效方案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这样教师才能遵守教学制度来开展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 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教学管理的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 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因此,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 就应对教育生态学进行深化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在这一学科视角下有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以此来促使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实质性的意义, 能够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提高院校教学水平, 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摘要:在我国教学体系中,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主要阵地,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我国职业型人才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 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管理逐渐地淘汰, 尤其是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 教学管理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在教育生态视角下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育生态学

参考文献

[1]李瑾, 颜妮娜.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7 (5) :61-63.

[2]胡立, 张放平.高校教学管理生态的主体存在方式与实践观照[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4) :422-428.

[3]鲁武霞.基于生态视阈重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执行力[J].成人教育, 2011 (10) :36-38.

13.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十三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如果还是沿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会使学生觉得枯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如果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入实际的案例,将会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们的主动的学习,加大教学的效果。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调查,进而思考和分析,最后通过讨论进行分析和总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笔者正在担任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工作,因此为了对案例教学法有更深入的认识,针对正在上课的学生展开了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分两次展开,分别安排在一个学期的前期和后期。第一次调查问卷安排在学期开始的第四周。学习完货币时间价值相关理论后,引入一个案例,结合该案例锻炼学生时间价值折算的应用。学习结束后,设计了第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是向学生们了解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区别,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偏好。第一次问卷总共发放了285份,有效问卷270份。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案例教学法比较喜欢,参与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第二次调查问卷安排在学期的第18周。在第一次调查问卷结束后,课程的教学采取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方法并行的方式。课程讲授结束后,展开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增加了案例教学完善措施的调查。本次问卷总共发放了285份,有效问卷273份。通过本次调查,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完善措施。下面结合两次调查问卷的情况,分别陈述一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1.1过分偏爱传统式教学方法。传统式教学可以最快速的向学生传授大量的课本知识,而且老师和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第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58%的学生反映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有76%的学生喜欢案例教学法。主要原因是对该方法不够熟悉。

1.2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案例教学需要老师准备大量的资料,因此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学生们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够熟悉,并不能灵活掌握。第二次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对案例教学的喜好程度有很大的降低,从原来的76%,下降为64%,学生们反映,参与性强的学生对该方法熟悉了之后更加喜爱,而参与性不强的学生起初的喜欢主要源于新鲜。

2.财务管理案例偏少。

2.1案例数量不多。目前比较经典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比较集中,而且大部分案例都仅涉及到财务管理小的方面,不够全面,因此讨论效果欠佳。调查发现,学生们在单独分析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活动时,能对案例进行良好的分析和讨论,但是很难进行综合分析。

2.2案例不够新颖。现代社会信息更新的比较快,因此很多案例都有些陈旧,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因此讲授这些案例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调查发现,学生们觉得很多企业的投资方式太过保守,因为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新颖的理财方式。但是这种最“新鲜”的数据不容易获取。

3.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1学生们更习惯于填鸭式教学。通过调查发现,能够很好的参与案例分析的学生对该方法非常喜欢,他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和分析案例。而那些参与性不高大部分缺乏耐心。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2学生缺乏自信。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因此更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导致每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主动发言讨论的少,或者总是集中在比较积极的那些学生。

4.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机制。

4.1传统的期末考试的方式不够全面。像期末考试这种死板式的考核方式容易约束考生的思维,达不到课程考核的真正目的。调查发现,75%的学生不喜欢这种考核方式,考试结束后,原本就没有理解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

4.2撰写报告的方式难于区别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能力。结合学生们的建议,该学期的课程考核加大了平时成绩的占据比重。而平时成绩的获得,主要依据学生们在案例授课中的表现,但是还是不能有效的区别学生的成绩。因为大部分学生们过分依赖于网络粘贴,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成绩。

二、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措施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撰写分析报告四个基本环节。下面按照四个环节分析一下完善的措施。

1.案例引入。

1.1老师和学校方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取最新的企业财务资料。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能够获取的资料并不是很多,而且有些资料真假难辨。如果学校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组织一批有教学经验的专职老师,亲自到合作企业实地调查,获得一手的财务资料,那么就可以编写比较系统全面的财务管理案例库。

1.2学生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案例,进而学会选择、整理相关资料,做成PPT在课堂上讨论,分析。在该学期的教学中,有两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创立了奶茶店、果汁店,能够实地调研,获得一手资料,在后面的案例分析讨论环节都表现很好。

2.案例讨论。

2.1老师方面。在案例讨论环节一定要让学生担任此环节的主角,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老师在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度及范围。同时,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维。

2.2学生方面。分组的主动权可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自己选出每个组的组长,组长安排组员的具体工作任务,这样有利于组员后续参与时的和谐。学期前期采取老师随机分组,后期采取学生自己分组,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分组的组员,合作更加愉快,案例讨论效果更好一些。

3.概括总结。

3.1老师方面。在这个过渡阶段,先让学生总结,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结论,进行查缺补漏,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总结时既要注意与前面理论知识的衔接,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知识,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同时还要引入后面的理论。

3.2学生方面。各组组员根据老师的结论,发现自己的缺陷,可以帮助他们在后面的案例讨论中表现的更好。为了应对“搭便车”行为,要求最后做总结时每个学生都要发言。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4.1老师方面。课程的考核机制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知识的卷面考试成绩,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报告得分,两部分的比重老师可以灵活把握。

14.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十四

1.1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增加工程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成分,确保建筑企业拥有的技术设备可以在建筑行业中独当一面,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以逐步提高收益,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新需求。

1.2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

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力求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创新科学管理模式,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3优化配置施工资源的有效途径

15.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 篇十五

关键词:护理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因素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患者对于住院时的护理体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想要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选择一种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在本次试验中采取风险管理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 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现将我院本次护理管理试验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中收治的110例患者, 男性患者56例, 女性患者54例, 其中来自呼吸科的患者35例, 消化科患者29例, 泌尿科患者15例, 内分泌患者13例, 血液科患者11例, 心血管患者7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0~69岁, 平均年龄为50.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1~71岁, 平均年龄为51.2岁。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1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 对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1.3统计学方法:将患者的数据使用SPSS14.0进行统计处理, 对计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数据资料分析, 发现实验组中的55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 不满意本次护理,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9.1%。对照组中的5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 不满意本次护理,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6%。由此可见, 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见表1。

3 讨论

3.1 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3.1.1 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风险:

内科中医护人员配备情况不合理, 易于引发护理纠纷, 使护理工作中的出错率上升。第一, 当患者较多时, 部分医院的内科护理人员的配备难以满足患者日常的护理需求。第二, 护理人员的工作琐碎繁重, 工作量大, 在内科护理巨大工作量的形式下, 导致护理人员难以较快较好的完成护理工作和任务, 从而降低了内科护理的水平和效果。

3.1.2 未严格执行护理制度与操作规范的风险:

在目前的内科护理工作中, 部分内科护理人员在执行内科检查制度时不规范, 常出现用错药和输错液的不良现象。部分内科护理人员在进行交接班时不严格执行医院规定的医护人员交接班制度。在面对内科患者的突发情况时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导致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影响了护理效果, 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

3.1.3 医疗器械的风险:

首先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不了解, 可能会产生对器械的使用不当而对患者造成危害。没有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修, 做详细的使用记录, 也会对日常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3.1.4 医护人员自身能力风险:

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过硬, 不仅会影响日常护理的效率, 还会影响护理的质量[2]。不恰当的沟通也会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风险意识淡薄, 导致患者发生不必要的情况。

3.2 风险管理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护理人事的合理分配, 保证需求量的满足, 对年轻护理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完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 保证日常护理工高质量有序的完成, 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3]。对医疗器械的使用记录做完善管理,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修,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使用的学习[4]。全院定期开展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可开展专项的学习培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见性的护理, 保证护理的质量[5]。

3.3 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由于不同科室收治的患者不同, 所以在院内制定护理管理风险要依科室进行不同程度的侧重。例如:本次研究收治的消化科和泌尿科患者, 这两个科室由于在治疗期间容易引起感染, 所以在护理风险计划制定中要把预防感染作为首要任务;并且这两个科室患者会在术后大部分要进行长期卧床治疗, 有可能发生压疮, 所以在日常护理中要经常给患者翻身。其次, 消化科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 出现传染的概率较高, 所以要对于护理人员以及其他患者事先做好风险管理, 防止传染的发生。并且对于一些不能活动的严重的内科患者, 导尿管等置入以及监护仪器要进行风险管理, 预防导管脱落和仪器的正常, 并且要预防导管的错误置入, 要对于不同导管进行标记, 防止危险发生, 这些都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患者的用药安全等以上这些都是在患者治疗前就应该预见的, 要对这些情况纳入风险管理的制定中。

近年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护理风险作为一种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管理模式, 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体验。我院在实施开展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完善了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全方面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燕.护理风险及风险护理成本管理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5) :72-73.

[2]黎静.风险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16) :425-426.

[3]黄蕖.风险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7) :201-202.

[4]李亚洁, 张立颖, 李瑛, 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2) :918-920.

上一篇:古风的小说经典句子下一篇:单位集体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