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2024-10-21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精选12篇)

1.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篇一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7篇》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1篇

一、区域活动背景:

我们依据“亮眼看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以幼儿自己及家庭,幼儿园、家乡、祖国、世界等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为面,丰富幼儿知识、扩大幼儿视野。引导幼儿从身边生活中有趣的事,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关爱。

二、区域总目标:

1、喜欢区域游戏,体验区域游戏乐趣。

2、培养幼儿区域常规。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三、开放区域:

1、语言区。

引导幼儿讲述、表演《鼠弟弟的背心》,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背景、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1)、提供各种房子、景色道具。

(2)、提供各种动物的卡片、头饰、面具。

(3)、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图片。

2、美工区。

引导幼儿用各色胶泥,制作各种各样的房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

(1)、提供各色胶泥。

(2)、提供塑料板、胶泥工具。

3、综合区。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拼图、摆积木、插积塑、计算活动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1)、投放数的守恒操作材料、数字卡片、符号宝宝、记录表。

(2)、智力拼图。

(3)、积木、各种插塑。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好,弹琴唱歌安定幼儿情绪。

2、教师介绍区域活动内容,讲解入区要求。

3、区域准备活动。

(1)、组织幼儿排队依次摆好椅子。

(2)、根据自己的意愿拿进区卡,并分组排队进区。

4、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活动。

5、收拾区域材料,并把区域材料放回原处。

6、进行评议,结束活动。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2篇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还有幼儿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欢整理,想利用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物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角,与活动伙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乱拿乱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团结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不打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益智区:找瓶盖、迷宫、数圈圈、建构区:建构示意图、各种积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区:彩纸、皱纹纸、剪刀、胶水、手工纸、水彩笔、蜡笔

语言区:给字找朋友、图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数学区:数字卡片、图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数一数

表演区: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各种服饰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奇幻王国,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最好,玩得开心!

二、实践操作

1、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师观察幼儿与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重点观察:益智区,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寻找答案。

三、分享快乐

1、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请幼儿当小老师评一评。你觉得他今天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没做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4、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回到自己的班级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3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扇子有多样性。

2、让幼儿大胆发挥想像,设计不同的扇子。

3、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及创作能力。活动重点:幼儿能根据老师投放的材料,大胆进行设计制作活动。

活动难点:

幼儿能自主地完成看队形图,创编简单的集体扇子舞

活动准备:

美工区:卡纸、皱纹纸、蜡光纸、彩带、漂亮的袋子等材料。

绘画区:画纸、蜡笔。

表演区:表演时用的扇子,各种队形图示。

利用扇子布置扇子大卖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环节。

1、师:小朋友,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了。你们会用什么东西来降暑呢?

2、师:扇子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最环保的材料。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扇子,还见过扇子用来干什么呢?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

4、教师小结:扇子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是可以打开的也可以收起的,有的是不能打开,扇子都可以用来扇风,还有一种扇子是专门用来表演时用的。

5、播放各种各样的扇子图片或实物给幼儿看。

二、介绍各区角材料及活动要求

1、美工区:

准备:卡纸、皱纹纸、蜡光纸、彩带、漂亮的袋子等材料。

玩法:供幼儿制作扇子,要求幼儿制作出精美又能使用的扇子来。

2、表演区:

准备:各种表演用的扇子,一些适合表演扇子舞的音乐,一些队形图示。

玩法:让幼儿先自主排队形,然后根据音乐进行表演。

3、绘画区:

准备:蜡笔、画纸。

玩法:设计各种各样不同的扇子,设计好之后可以到手工去再进行制作。

3、扇子大卖场:

准备:各种各样的扇子。自制的或实物或图片。

玩法:这边是“扇子大卖场”,扇子大卖场需要销售员,今天销售员要来一场销售比拼,你们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吸引顾客,看看哪个销售员能售出最多的扇子。

三、幼儿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活动。

四、幼儿活动,教师观察,并作适时的介入。

五、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材料。

六、交流分享。

1、展示部分较有创新,较有特色的美工作品。

2、表扬在买卖游戏中表现得较好的孩子。

3、请表演区幼儿跟随音乐表演自编扇子舞。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4篇

活动目标:

1、会根据班级区域活动的需要选择2~3个区域。

2、尝试在小组内分工,并共同为某一个区域指定规则。

重点难点:学会制定活动区的规则,并制作简单的标志表示。

解决难点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丰富各个区角的材料,鼓励家长参与到规定的制定和标志的制作。

活动准备:

1、建筑区,生活区,美工区等照片。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的活动室美吗?你们最喜欢在我们的活动室哪些地方玩呢?小结:我们的活动室有许多内容丰富的活动区,有的在活动室里,有的在活动室外,在这些活动区里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玩的既开心又能学到本领呢?

2、讨论为那些活动区制定规则。

我们要在活动区活动得好,应该怎么办?有那些区域需要制定规则?为什么?“在绘画区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在图书阅读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3、我们怎样为区域制定规则并分工合作。

(1)我们怎么样为活动区制定规则呢?

(2)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自然分成3~4组。

(3)幼儿分组讨论,分工绘画。画好后将标志贴在相应活动合适的地方。

4、交流反馈:

1)分组介绍自己组制定的规则。

2)讨论:这些规则制定得是不是合理。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为各个活动区制定了规则并制作了标志,如果大家都同意,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标志贴到区域里去了。有了这些规则和标志,我们在活动区就可以玩得开心又有秩序了。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5篇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监守岗位;

2、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较安静地游戏。

活动内容:

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共汽车、超市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来玩娃娃家了,你们高不高兴啊?上次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时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可是后来他看到医院的医生不够了,那是因为医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医院,帮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用的是气功,今天,我要在来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把工作做到下班,还有,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要安静一点啊,这样,在医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妈妈一起将娃娃家整理干净。

普遍指导各个服务场所能应用礼貌用语:

教师观察:

1、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

4、观察幼儿游戏的声音是否比较安静。

三、教师评价

1、让个别幼儿介绍今天自己的新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

3、对于全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放低音量地进行游戏给予表扬,并告诉幼儿在下次游戏中也要看他们的表现。

记者采访——大班活动区活动设计(何义英)。

目标:能回答成人的提问,学习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准备:医院增添温度计,表演区增添少数民族服装(新疆服装),美工区增添花生壳等废旧材料,点心店增添馅子,银行的材料不变。用纸板做记者证,纸盒做相机,积塑插摄像机,酸奶瓶做话筒。请几名外班老师扮演记者。

过程与指导:

1、以“记者采访”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记者的到来。

2、介绍各活动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热情主动地接受记者的采访,大胆回答记者的提问。

3、幼儿自愿选择活动区参加活动。重点指导医院的小医生耐心为病人诊断病情;表演区的小演员穿上新疆服装表演舞蹈;点心店的厨师用面粉和馅子做包子,饺子等点心;美工区的小朋友用花生壳粘贴小动物;银行的营业员认真清点钞票。提醒幼儿对顾客要热情有礼貌。

4、记者深入各个活动区去访问、照像、摄像。重点采访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兴趣,在活动中的愿望和要求以及顾客的评价等等。

5、以报道采访情况的形式总结活动,并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6、全体幼儿、老师和记者合影留念。

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使用真的摄像机,并将采访的情况通过电视放给幼儿观看。

2、此活动还可与娃娃家、幼儿园、商店等区域同时开展,引导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和朋友轮流到点心店去进餐,到医院去看病,到银行去取钱,到表演区去看表演等。可引导美工区的幼儿将制作好的小动物送到商店去卖。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6篇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还有幼儿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欢整理,想利用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物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角,与活动伙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乱拿乱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团结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不打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益智区:找瓶盖、迷宫、数圈圈、建构区:建构示意图、各种积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区:彩纸、皱纹纸、剪刀、胶水、手工纸、水彩笔、蜡笔

语言区:给字找朋友、图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数学区:数字卡片、图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数一数

表演区: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各种服饰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奇幻王国,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最好,玩得开心!

二、实践操作

1、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师观察幼儿与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重点观察:益智区,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寻找答案。

三、分享快乐

1、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请幼儿当小老师评一评。你觉得他今天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没做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4、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回到自己的班级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7篇

活动目标:

1、会根据班级区域活动的需要选择2~3个区域。

2、尝试在小组内分工,并共同为某一个区域指定规则。

重点难点:学会制定活动区的规则,并制作简单的标志表示。

解决难点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丰富各个区角的材料,鼓励家长参与到规定的制定和标志的制作。

活动准备:

1、建筑区,生活区,美工区等照片。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的活动室美吗?你们最喜欢在我们的活动室哪些地方玩呢?小结:我们的活动室有许多内容丰富的活动区,有的在活动室里,有的在活动室外,在这些活动区里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玩的既开心又能学到本领呢?

2、讨论为那些活动区制定规则。

我们要在活动区活动得好,应该怎么办?有那些区域需要制定规则?为什么?“在绘画区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在图书阅读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3、我们怎样为区域制定规则并分工合作。

(1)我们怎么样为活动区制定规则呢?

(2)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自然分成3~4组。

(3)幼儿分组讨论,分工绘画。画好后将标志贴在相应活动合适的地方。

4、交流反馈:

1)分组介绍自己组制定的规则。

2)讨论:这些规则制定得是不是合理。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为各个活动区制定了规则并制作了标志,如果大家都同意,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标志贴到区域里去了。有了这些规则和标志,我们在活动区就可以玩得开心又有秩序了。

区域活动教案大班7篇这篇文章共16650字。

2.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篇二

关键词:区域活动,大班幼儿,合作意识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亲身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快乐, 感受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域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园内活动, 对培养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学实践中, 我们尝试以区域活动为契机, 通过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引导幼儿生成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一、重视素材, 培养合作意识

儿童的智慧、灵感来源于生活素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 生活素材是儿童顺利进行活动的载体, 是引导和激发幼儿合作动机与行为的媒介。善于利用生活素材, 可使幼儿与教师之间、与同伴之间、与环境之间的合作互动欲望越发强烈。活动素材就像一位看不见的教师, 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学习。因此, 我们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操作素材, 让幼儿在操作中自发地与同伴合作起来、互动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如为了加深幼儿对数字的形象认识, 我们在教室的益智区放置四种花式的数字扑克牌, 让幼儿抽牌配对或比大小。又如, 为了增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 我们在教室的“超市区”摆放了玩具、文具等各种“商品”, 让幼儿进行自主“买卖”。玩转这些区域活动素材, 幼儿是不能单独行动的, 必须依靠彼此的分工与配合。幼儿就在这样的区域合作中, 自发地生成合作意识, 产生合作欲望, 形成合作能力。

二、提供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 幼儿有很多机会一起活动, 一起学习, 一起做游戏, 如一起拼卡通图, 共同搭积木, 一起作画或下棋等等。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能使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游戏的机会, 让幼儿抓住机遇, 学会自主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就合作起来, 逐渐形成自主合作的意识, 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如在“图书区”, 我们可以开展“同看一本书”活动, 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看书, 然后再互相讲述。这样, 既培养了合作意识与能力, 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 在“美工区”, 我们可以作画材料有限为由, 让幼儿与伙伴一起合用作画材料。这样, 既能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又能从小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与宽容美德。再如, 在“建构区”, 我们启发幼儿一起商议搭建主题和方案, 并要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一起搭建, 不独自占有, 不相互争抢, 遇到问题要一起商议解决。在“表演区”, 我们让幼儿一起载歌载舞, 自主商议各自分工, 共同完成小组节目表演。这样, 通过不同功能区提供给幼儿的合作机会, 幼儿真正做到了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指导方法, 做好合作保障

幼儿年龄比较小,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自我中心意识。因此, 一些幼儿在区域游戏过程中, 可能在需要合作完成的情况下, 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个地方自己玩, 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合作, 怎么合作。这时,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给幼儿一定的合作方法, 指导幼儿进行主动而正确的合作。如在进行区域活动的主题建构时, 我们可以先教给幼儿一些简易的分工与合作方法, 让他们共同搭建, 一起完成建构作品。在游戏中途发生矛盾时, 我们要教会幼儿通过商议、谦让或制定游戏规则来解决。当伙伴在游戏中遭遇困难时, 要引导幼儿向伙伴提一些中肯的建议来帮助别人。对于游戏中的合作行为,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一定的角度仔细观察, 比如,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用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这么做的好处有哪些?这样, 通过教师的引导, 幼儿在观察与实践中, 一定能够理解什么是合作, 合作有多么重要, 怎样进行合作。

四、因势利导, 强化合作意识

区域活动中, 为了调动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我们要对幼儿已有的合作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 给幼儿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比如, “这个游戏一个人是玩不了这么好的, 你们配合得太好了!”往往我们一个赞扬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对孩子的抚摸动作, 都能让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 让他们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与欲望, 更主动、更多地合作。而对于不太会与同伴合作、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 我们也要及时地点拨和引导, 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建议。比如, “你一个人完成得已经很好了, 但如果能两个小朋友一起完成就更好了。”“这个游戏, 几个人一起完成会怎样?”“你跟小娟说, 咱俩一起画, 试试看。”“你可以去帮忙一起搭。”在教师这样亲切又热情的鼓励下, 幼儿一定会大胆迈出合作的步伐。

五、共享合作成果, 体验合作的快乐

当幼儿顺利合作完成游戏活动时, 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幼儿常常会产生愉快的心情。但幼儿并不能很明显地体会到这是合作带来的成果。这时, 教师要主动为幼儿巩固和强化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如幼儿一起搭建完成了大型主题公园模型后, 教师要让大家一起欣赏, 使他们感觉到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才有了这样的成果、这样的快乐, 单靠一个人是完不成这样大的作品的。再如, 对于幼儿捏彩泥、做沙画的作品, 教师可让其他幼儿欣赏和讨论。这样, 幼儿的合作行为在活动中得到强化, 可使幼儿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生成更多的合作行为。

3.论大班区域活动中的科学元素 篇三

一、科学实验区

活动名称:影子的形成

准备:手电筒、小玩偶、玻璃杯、塑料杯、记录纸、笔

过程:

1.把三种物体放在地板上,让幼儿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观察并记录形成的影子;

2.改变手电筒的位置照射小玩偶,观察、记录玩偶形成的影子;

3.手电筒不动,变化小玩偶离手电筒的距离,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

光在直线传播时如果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就会在物体背面形成影子。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大小就会不同。物体同光源之间的距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也不同。

二、科学探索区

名称:神奇的放大镜

准备: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

过程:

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引导幼儿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让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观察纸的变化。

4.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减一只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在纸上看到倒立的小鸡。当放大镜远离白纸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身了。

物体在放大镜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方体的虚像;物体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在大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三、科学操作区

名称:喜羊羊的魔术屋

准备:喜羊羊的立体图片、大小相同的平面镜

过程:

1.将喜羊羊的图片放在平面镜前,并前后移动,观察喜羊羊在镜中的成像;

2.让两面大小相同的镜子面面相对,中间摆放喜羊羊,观察喜羊羊在镜中的成像;

3.把两面平面镜的边靠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夹角,在中间摆放喜羊羊图片,反复改变夹角大小,观察镜中成像;

由任意有夹角的两个平面镜构成的系统成像,除了每个平面镜各形成一个像外,光线还可能在两个平面镜之间相继发生一系列反射,而每次反射都会产生一个像,像的数量与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大小有关系。

四、科学游戏区

名称:老虎进笼

准备:大小相同的圆形硬卡纸若干、木棍、彩笔

方法:在一张硬卡纸上画一个笼子,在另一张硬卡纸的中间画一只老虎,然后把两张硬卡纸背靠背贴在一起,中间粘一根木棍做柄。

过程:让幼儿转动木棍,当速度越来越快时,我们就会发现老虎好像进入笼中。

物体在快速运动时,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影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五、科学故事区

名称:小壁虎借尾巴

准备:故事配乐

过程:幼儿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这是一个科学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幼儿了解了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的功能。

六、科学表演区

名称:皮影戏

准备:白色幕布、手提式应急灯、硬卡纸、小木棒、线、细皮筋

方法:1.用剪纸的方法在硬卡纸上剪出或刻出某个人物或动物形象;

2.以关节活动处为界,将各部分剪下,关节处用细皮筋连接制成“皮影”。在适当的部位拉上细线,然后把细线绑在小木棒上即可。

过程:1.让幼儿自由操纵纸影,观察影子的变化;

2.让幼儿站在幕布前变换姿势,进行身影表演;

3.让幼儿站在幕布前操纵小木棒,配合音乐或故事进行纸影表演。

皮影戏表演时,艺人们站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通过这一系列“光”主题活动,幼儿深入地了解了光的各种现象、颜色、分类和光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实验操作活动和材料”,发挥了幼儿善于想象、勤于动手的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动脑、动手、创造、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同伴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要想有效地将科学元素融入区域活动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区的活动应与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有密切联系

科学区活动可以在主题活动之前开展,为主题教学活动积累经验;也可以作为主题教学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充分满足每个幼儿动手和探索的欲望。

2.科学区活动指导应该以观察为前提

如果教师没有对幼儿活动现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对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所以,科学区活动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

3.组织幼儿讨论和交流

在科学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彼此分享经验,增长智慧,促进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彼此影响,让更多的幼儿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喜欢上科学。

参考文献:

4.大班美术区域活动教案 篇四

1、尝试用树枝想象造型,并大胆讲述。

2、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树枝、松果、树叶、纽扣、彩纸、橡皮泥、底板等。

【活动观察】

进区活动开始后,老师先介绍了今天美工区的活动主题《好玩的树枝》,让幼儿尝试用树枝想象造型。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树枝、松果、树叶、纽扣、彩纸、橡皮泥等,还准备了每人一个底板。在活动开始前,老师还让幼儿欣赏了许多树枝组合画的图片,有房子、太阳、动物、人物、滑滑梯等等。张若菱来到美工区,她选择了树枝拼搭。她很专注地拿了几根长短大致相等的树枝拼在一起,很快搭出了一座房子的轮廓。接着,她在房子上面放了一排剪碎的彩纸,她说这是白云。然后她选了三个红色的`瓶盖放在房子里当“窗户”,并用橡皮泥做了两个圆点上去。我问她:“这两点是什么呢?”她说:“这是开窗户的。”我说:“窗户是什么样子的呢?”她想了想,然后把两个圆点拿了下来,接着又用橡皮泥做了个十字架放在瓶盖上,让“窗户”更形象,她还在两个窗户中间放了一个贝壳,她说这是装饰房子的。接着她又用橡皮泥做了一扇门的形状,并在门上放了一个纽扣,她说这是开门的把手。很快,房子的基本构造做好了。她看了看自己的作品,感觉不够丰富,然后她又拿了几个松果当装饰,她选了一个黄色的松果放在左上角当“太阳”,接着放了几个松果在房子旁边。她还拿了一根扭扭帮,只见她把扭扭棒的上端卷在一起,然后把它放在房子旁边,并在周围放了几个纽扣在四周,她说这是房子周围的花,很美。最后,她在右下角放了一个螺。我好奇地问她:“这螺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她神秘地靠在我耳边说:“这尖尖的是花仙子住的,不能告诉别人。”我笑着看着她点点头:“谢谢你,我替花仙子感谢你!”她听了特别开心。

【活动分析】

1、材料准备丰富,幼儿理解用树枝拼搭自己喜欢的造型,并进行装饰。

2、孩子们根据树枝的形状进行拼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缺乏想象,更多的是用来拼搭房子或者树,模仿者较多。教师可多提供些图片供幼儿参考,让幼儿通过想象进行拼搭,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3、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拍下来或者让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让幼儿互相点评。

【活动反思】

1、教师在活动前要多介绍树枝的组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展示一些立体的难度大点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制作,可以多些立体造型的作品。

2、提供的图片可以再丰富些,教师可以做一些作品摆放在区域里让幼儿感知、欣赏。

3、提供的底板太小,树枝太大,可利用空间较小。

5.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篇五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遇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游戏。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地游戏过程。

4、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以及春天人们的活动有哪些,如;放风筝,踏青等。

活动准备:各区游戏材料:

数学区:8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若干、1-8的数字卡片一套。(4-6个幼儿)

表演区:小蝌蚪头饰3个,鸭妈妈头饰、鱼妈妈头饰、乌龟妈妈头饰、白鹅妈妈头饰、青蛙妈妈头饰各一个。故事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8个幼儿)

美工区:绘画纸若干,幼儿每人一盒彩笔,搜集来的春游图片或照片。(4-6个幼儿)

手工区:画纸、报纸、挂历纸等。幼儿每人一盒彩笔、扎骨架的材料(竹子、秫秸、毛线等)剪刀、胶带、胶水、幼儿用书第2册23页。教师制作的风筝范例。(4-6个幼儿)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活动材料。

二、请幼儿了解活动区域及内容。

1、请幼儿自由观察各区游戏内容。

数学区:教师准备的8以内的加减算式,数字1-8,以竞赛的形式开展。

表演区: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美工区:幼儿根据诗歌《春天的秘密》,来画春天。

手工区:幼儿合伙制作风筝。

2、请幼儿提出不清楚地地方,和不会玩的地方,教师再对幼儿提问介绍玩法。

三、提出游戏注意事项。

1、安静游戏,小声商量。

2、不争抢玩具,相互谦让。

3、遵守各区游戏规则。

四、幼儿自选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引导幼儿合理选择区域。

2、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完成游戏。

五、结束活动。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游戏。奖给每个小组一个风筝,领幼儿收拾好活动材料,到院子里放风筝,结束活动。

活动后反思:

6.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篇六

游戏目标:

1、按照自己的收藏愿望,旋转收藏物,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惊喜留念盒。

2、能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心中的情感投注到幼儿园的一草一本上,并有意义的收藏充满期待。

活动准备:

1、按照自己的收藏愿望,旋转收藏物,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惊喜留念盒。

2、能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心中的情感投注到幼儿园的一草一本上,并有意义的收藏充满期待。

活动准备:各种纸盒、牙膏盒、画纸、海绵纸、卡纸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老师出示做好的留念盒: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盒子)你们知道这里有个什么东西啊?(幼儿猜测)

2、里面有些什么呢?(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测)

3.让我们打开看看吧

4.请几位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收藏品,你们看到了这里面有照片,还有手工作品,这些都是老师把你们平时的做的东西都放在这个惊喜留念盒里,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因为你们马上要毕业了,老师很舍不得你们,所以做了这个惊喜留念盒。

二、幼儿交流。

1、那你们想要做一个老师这样的留念盒来收藏自己喜欢的东西吗?

2、今天的区域活动我们就要来制作惊喜留念盒,你想制作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自己先想好,想好后可以到各个区域去制作。

三.介绍操作材料。

老师在手工区投放了各种的制作材料:有卡纸、海绵纸......等。在图书角投放了纸张和笔可以让你们先去设计,你先设计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留念盒你就先设计好,设计好后可以放到手工区去制作生产,制作好后在放到超市去买,想要的可以到超市去买。

四、幼儿自选区域进行制作。

1、你们想好了就可以到各区域进行制作了。

2、幼儿自选区域,开展区域制作。

3、图书角开展设计“惊喜留念盒”的设计。

4、手工区的幼儿开展留念盒的制作。

五、指导幼儿制作。

1、引导图书角的幼儿大胆设计。

2、指导幼儿大胆制作留念盒。

六、各区域互动。

图书角的设计,放到手工区制作,制作好后放到超市销售。

大班区域(社会)活动教案:送给好朋友的礼物

7.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篇七

关键词:大班区域活动 适宜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学习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最佳手段,对于幼儿园日常教学和幼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玩的区域与内容,自己寻找规律及决定与同伴的合作方式,大班幼儿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操作、解决问题。区域活动强调以幼儿为主体,但仍需要教师以适当的方式介入指导,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以下问题。

(一)关注度不够,指导随意性大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分情况地随意提供帮助。如孩子正专心地在区域创作吹画时,教师附下身问:“你吹的是什么呀”,会打断孩子的自由活动,看似是教师的关心实则是随意介入指导。

(二)鼓励性不够,存在消极指导

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如个人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能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有的幼儿发展则要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单独交往来实现,还有的幼儿则需在自己不断的探索活动中获得。教师如果对孩子要求太苛刻,孩子将会有挫折感,容易气妥,甚至导致某些孩子游离于区域活动之外,区域活动反成为他们的负担了。

(三)互动性不够,缺乏指导策略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不少教师有一手包办的倾向;本来是孩子为主角的区域活动,反而教师成了主角,孩子成了被动接受的角色。虽然教师都知道要“多给孩子一点空间”,但在具体指导中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教师太主动了,必然使幼儿的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造成幼儿更多依赖教师,独立性较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漸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殊。”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研究实践

(一)情感激发导引,适当互动

1.情绪感染,师幼互动

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为教师实施情绪指导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通过自身的情绪状态来吸引幼儿、影响幼儿,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引导他们参与活动的目的。如有一次大班在表演区活动中,有两位孩子心不在焉地在敲打乐器,教师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说:“咦!原来今天你们两个在搞音乐会啊!我是你们的忠实粉丝,我能参加你们的音乐会吗?”教师这么一说,两位小朋友像充了气的气球,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表演区中有模有样地敲打着,教师的欢快情绪感染到了他们。

教师持一种信任、支持的态度,孩子就会感到安全、自在,进而使情绪和行动更加稳定,若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激发和鼓励,他们就会形成一个强烈的动机,从而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2.设疑切入,激活思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以启发性的提问,将活动引向深入”如在一次大班的科学区活动中,有两个小朋友在玩万花筒,两人边看边玩边争论,这时我问:“为什么万花筒里的花纹在不断变化,而且从不会重复?”问题一提出,不仅激活了这两个孩子的思维,也促旁边的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师的这一设疑,在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激活了孩子们思维的积极性,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同伴交流,生生合作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与教师、环境产生互动关系,而且幼儿间也发生着各种互动交流。区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能增加孩子与同伴的合作频率,能激起孩子更大的活动兴趣。如一次在建构区,教师和两个孩子一同搭建城堡,孩子主动分工合作,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帮助出谋划策。孩子1:“老师,我觉得这个可以再搭一块。”教师(问孩子2):“你觉得呢?”孩子2:“我觉得可以啊!”教师:“那我们试试看。”结果积木倒了,两个孩子都很失落。教师:“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孩子1:“我觉得底部再搭得大一些就更牢固了。”两个孩子继续搭建。

这样的交流所具有的效果是教师的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区域性活动起到了种支持作用,还助长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把握指导时机,适时介入

1.遇到困难时

区域活动中,孩子在操作时遇到了困难,有的孩子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有的孩子会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有的孩子在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时就会放弃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如一次娃娃家区域活动中,涛涛因为“娃娃家”人数已满不能进入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我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最后他以“叔叔”的身份成功地进入了“娃娃家”。

2.发生冲突时

区域活动中,孩子在操作时发生冲突、纠纷问题时,教师应当采取转移视线的方法巧妙地化解。如在一次建构区域活动中,浩浩不小心碰坏了其他小朋友们搭的动物园,有的孩子埋怨浩浩,有的孩子以暴力攻击浩浩,有的孩子不知所措。这时我立刻说:“咦!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小动物们被压倒了,要受伤了,我们赶快抢救小动物们,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新游戏当中。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给予幼儿以适当的帮助,及时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有求于师时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以静观欣赏策略和自然观察为主,尽量不打扰孩子的行为过程。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可以不分情况地随意提供帮助。如在一次的美工区域活动中,孩子们进行七面彩球的制作,个别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一边折纸一边制作着七面彩球,可是有一位孩子把纸翻来翻去,折上折下的,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我上前和他说“你别着急,一面一面折过去,折一面粘一面,你要是还不会,可以问问会的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么折的。”听完我的话,他们在好朋友的帮助下也完成了七面彩球的制作。

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及时发现孩子的难处,特别是对内向的孩子,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孩子的燃眉之急,使他们顺利地继续进行活动。

4.不感兴趣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使活动继续开展。如在图书区,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兴趣点会逐渐降低,有的会东张西望,有的胡乱翻阅,有的吵闹,有的窃窃私语,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措施,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教师说:“等下我要邀请几位小朋友来讲述你看的故事,谁能既大声又完整地讲述你看的故事,你就可以做一天大班长,做老师的小帮手。”大家听了之后,纷纷都认真地看起了手里的故事书。

(三)重视区域评价,适宜支持

1.鼓励性评价——关注幼儿感受

鼓励性评价是教师以表扬、鼓励幼儿为主,并且随时关注幼儿的感受。区域讲评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说说自己是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的,碰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尤其应鼓励、肯定具有坚持性、合作性、创造性、独立性的幼儿,激励更多的幼儿向他们学习。如一个孩子在建构区搭建楼房,我蹲到他身边说:“哇!你搭建的楼房可真漂亮啊!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他笑笑回答:“我想在自己家旁边搭一幢房子,让外公外婆住,双休天妈妈就不用开车子去看他们了,这样就方便多了。”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让幼儿介绍或展示自己成功的经验。

2.及时性评价——关注幼儿过程

及时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他们做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做的不好的给予指导纠正。每个孩子在活动后都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要提供条件让孩子展示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最棒的。如编织区孩子精心编织的小花篮、用毛线编织的小辫子;制作区孩子们大胆制作的小蜻蜓、新疆帽等,这些作品虽然稚拙,却充满了童真、童趣,是最美的作品。我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孩子,在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后,把他们完成的作品拍成照片放到投影机上讲评,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进而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区域活动中。

3.支持性评价——关注区域材料

支持性评价就是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操作材料时,教师要敏锐地觉察到哪些材料在数量上是不足的,或材料在体现层次性也是不够的,进而及时提供材料,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做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如在小餐厅的活动中,好多小朋友都想当服务员,顾客却没有,有的幼儿说:“咱们怎么才能招揽顾客呢?”我跟孩子们观察了其他的餐厅,我引导他们:“可以制作一个大的招牌。”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我们制作了很多招牌菜,还有招揽顾客的牌子,在玩餐厅游戏时,很多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钱币和大招牌来参与游戏,争当小顾客了,他们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研究成效

(一)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我在“区域活动”常态的教学尝试和探究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孩子们能够主动自由地进行学习。如在一次活动开始时孩子自由讨论选择去哪一区活动时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认知水平主动地进行学习,它貌似是一种开放性的、低结构的自然状态,实际上教师将整个教育目标、教育意图通过材料投放的影响加以渗透。幼儿则以兴趣为导向,自主地选择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通过摆弄操作等方式得到发展。

(二)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幼儿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具有探索探究的欲望,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如在大班科学区,幼儿玩磁铁活动过程中,他们不断交谈讨论各种磁铁的玩法,楠楠说:“为什么两颗磁铁会相互吸引?”教师:“因为它们是异极,所以相互吸引。”乐乐说:“老师,我的磁铁后一个追前一个跑,怎么不会吸在一起呢?”教师答道:“因为你的磁铁是同极,所以它们相互排斥。”后来大家一起在自主地探索中边学边玩,玩掌握了科学知识,又提高了探究能力。

(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面对是的活泼的幼儿,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行为和能力,从教導者变为引导者、支持者,在师幼互动中积极反思,促进自己自主思考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如区域活动有利于教师学会观察幼儿,了解、掌握幼儿的兴趣热、思维点、学习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为自己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又如,教师学会评价,因为教师的评价方式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明白评价的目的就是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升经验。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有一定的技巧,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只注重结果,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传江.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讲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10).

[2]李晓,黄艳.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的教师介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5.1(2).

8.美丽的家乡大班教案 篇八

1、知道自己家乡的特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3、通过认识家乡,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某一特点。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家乡景物的图片,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你喜欢自己的家乡么?为什么?你最喜欢哪?

2、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要求要说出它的特点。

3、请幼儿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要求幼儿先构思好:我想画哪里,都画什么,怎么安排画面,用哪重颜色?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想好后再下笔,注意画面的构图安排,注意颜色的搭配。

9.大班环保教案爱护家乡河 篇九

活动目标:

1.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

2.尝试运用语言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3.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活动准备:

1.课件,及象山清澈河道的照片。

2.图片(有人正在做不文明行为),勾线笔、蜡笔等。活动过程:

一、引入。

出示大徐河图片。

师:你们每天来幼儿园会路过这条河吗?这条很长很长的河贯穿着整个大徐镇,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但是,今天盛老师经过这条小河下游时,听到河里有声音。我就走过去,原来是小鱼在说话。听他们在说什么。

二、看课件。

1.看课件。

2.问:河里的小鱼、小虾在说什么?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从水里蹦出来。3.小结:河里的水面上有许多脏东西,让河里的水变黑、变臭了,小鱼、小虾再住在里面就会被憋死。

三、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1.为什么大徐河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结:有些人喜欢往水里丢东西,把河当成大垃圾箱,还有生活中的废水往河水里倒,工业废水往江河里排,这些都会导致河里的河水变黑。2.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说的真好,都能做到不乱丢垃圾,做一个文明的环保小卫士。

过渡语: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正在伤害我们大徐河,如果你碰到他们了,你会怎么做呢? 3.看图。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你们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你们碰到他们你们会怎么做?

分成4组,4个小朋友一组讨论,讨论出你们组织他的办法。每组请个代表来取一张照片。4.幼儿分组交流。5.集中交流。

师:每组4个小朋友来交流。教师来当图中的人,表演。

小结:我们各个都是环保小能手,不仅我们自己能做到爱护大徐河,还能让身边的人爱护我们的大徐河。我们家乡除了大徐河,还有许多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我们也要爱护他们。6.观看家乡清澈的河道。

我们来看看没有被污染的河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们喜欢这些清澈的河吗?

四、讨论绘画宣传画。

师:为了让我们的家乡河能一直那样清澈、明亮,我们一起来为她们画一幅宣传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环保行动中吧。1.幼儿分组绘画。

要求:4人合作绘画宣传画,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保护环境的内容,并商讨配上宣传广告词。

2.幼儿交流分享各组的设计。你们组的宣传内容是什么?一起说说说你们组的宣传标语。

3.小结:你们设计的真好,希望有了你们的宣传画,让河里的小鱼小虾有一个干净的家,让她们快乐幸福的生活。

五、延伸活动。

10.大班的区域活动计划 篇十

活动目标:能按照当天的课程表整理书本,并有序的整理铅笔盒及书包。

2、捆一捆。

活动目标:复习打结的方法,用两种绳子将各种物品捆扎起来,使之不易散落。

语言区:

1、汉字插卡。活动目标:观察图片中各种运动项目的动作并匹配相应运动名称的汉字。

2、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能和同伴商量角色的分工,表演中与同伴有言语及动作的交流。

美工区:

1、手工:郁金香、太阳花

活动目标:继续练习毛根的衔接方法,并能按照示意图逐步制作两种花。

2、写生:虎皮兰

活动目标:从不同角度观察虎皮兰,发现遮挡关系,并用线条表现出来。

数学区:

1、摆月历

活动目标:观察台历,并选择某一月份在底板上正确排列日期、星期。

2、理牌小高手

活动目标:整理扑克牌,并根据记录表中的要求寻找相应的牌后进行记录。

3、秤一秤

活动目标:根据包装袋上的重量提示称出相应重量的干果,并封口。

建构区:

机器人

活动目标:尝试用纸盒拼搭出机器人,并表现出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益智区:

1、盒子总动员

活动目标:用各种盒子将图形铺满,比比谁用的盒子最少。

2、健康棋

11.大班综合活动:家乡美食多 篇十一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双簧”这种节目的表演形式。

2、学会两人合作,进行双簧表演。

3、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诗歌有所熟悉。

2、搭建一个“后台”,积木一块,冲天辫一根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表演儿歌“家乡美食多”。

2、看双簧表演,引导幼儿思考。

(1)几个人表演的?根据幼儿的回答介绍: 前脸(在前面的人表演动作:口型、动作、有表情)后脸(藏在后面的人说)

(2)介绍“醒木”:前脸的人用它。

怎么用?(抬高、敲)

为什么要用?(表示开始)(3)介绍节目的名字:双簧。

3、请幼儿表演。

(1)集体练习,表演儿歌。(2)分工练习:

①每个小朋友都做后脸,老师做前脸。

要求:一边帮老师配音,一边看老师的表演好不好!

好在哪里?(口型都对的、没有发出声音、速度跟幼儿一样快、有表情)②教师做后脸,幼儿做前脸。③一对幼儿,一前一后进行示范表演。④幼儿集体表演(大组一前一后,然后交换)。

4、幼儿再次看表演,与第一次不同。

(共表演三遍)第一遍常规速度,第二遍有意变慢,第三遍语速加快。(1)有什么觉得不一样的地方?

(没完没了很好笑;一会快一会慢很好笑)

(2)幼儿结伴自主进行表演,体会双簧表演的滑稽。

5、诗歌仿编:

(1)家乡还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我们也将它变成儿歌来进行双簧表演。(2)用方言表演

6、师幼互动。

12.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家乡的街道 篇十二

活动背景:

自选活动前,孩子们在给活动区做准备和整理材料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在一起相互交流:“哎,没意思,怎么还是这些区域?”“是啊,我都不高兴玩了。”“要是有个跳舞板就好了。”孩子们的声音并不响。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着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话语,我若有所思。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对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看法。可他们又不愿或不敢表达出来。既然家长对活动区有看法,为何不把区域的内容和设置交给他们去做主?说不定会有大收获。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共同商量班级活动区域的调整方案,并形成统一意见。

2.共同制定活动区域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区域设置调查表

2.32开白纸若干、水彩笔、剪刀

3.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

师:开学了,小朋友又回到幼儿园,一起学习和生活了。我们的六个活动又要开放了,这学期我们可以设置哪些区域?这些区域可以安排在活动室的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你觉得哪些区域可以保留?哪些区域可以调整?大家吧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

2.调查记录

(1)师出示调查表,将幼儿所喜欢的区域名称及地点逐一记录在表格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不同的意见。

(2)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自己喜欢的区域,可我们的活动室不是很大,我们安排不了这么多区域怎样?这也要听听大家的意见。老师一个一个地报出区域名称,你同意的话就举手表示。师边说出区域名称边记录幼儿举手人数,并逐一登记。

(3)师:怎么知道哪六个区域是小朋友最想设置的区域呢?

师边指表格中数字边启发幼儿从数字最多的依次往下找,师在备注栏中打勾。

3.交流讨论结果,老师补充并完善,全班统一意见。

4.共同讨论活动区规则

师:活动区需要规则吗?活动区有哪些规则?[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提醒大家呢?

5.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制定规则。

(1)共同为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制定规则。

(2)喜欢同一区域的孩子围坐在一起。

(3)幼儿分组讨论、分工绘画。

师:你想给这个活动区制定什么规则?想一想怎么画让人一看就明白它表示的意思呢?

幼儿分工,把制定好的活动区规则用水彩笔画下来,然后剪下来。

6.交流、反馈

(1)小组里介绍讲自己画的是什么规则?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这些规则合适不合适?

(2),每组请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所在区域及制定的规则。

(3)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制作好的“规则”图片贴在彩色卡纸上,并布置在相应活动区域的墙上。鼓励幼儿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教学反思:

活动区域的设置引发了孩子们的许多不同意见,这是笔者在组织活动前时没有想到的。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集体活动气氛很是活跃,师幼关系很是融洽。关于活动区域的取舍问题孩子们都想保留自己喜欢的项目,争论得比较激烈,因而在制定规则时有点急促。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深深体会到,活动区域的设置,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区域活动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对此有一定生活经验,他们动嘴、动脑、动手的一系列活动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师在其中只是穿针引线,幼儿真正做到了“我的区域我做主”。

上一篇:小升初销售问题下一篇:描写猫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