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2024-08-31

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共11篇)

1.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员工工作压力情况调研报告

我作为联社公司部一名员工,针对各项调研内容总结如下:

1、我们公司部作为联社负责全县企业贷款业务的一个窗口,每天平

均工作时间为8个多小时,业务集中时要加班,工作10多个小时

也是有的。

2、公司部在每次贷款检查时都是重点科室,检查当然更能督促工作

促进学习及业务的更好完善发展,但针对公司类贷款检查需要更

专业的检查人员。

3、公司部的合同文本有些落后,直接按统一的电子版格式打印后签

字就好了,没有必要用现成的合同文本,每次都要手写,一个企

业户合同需十几本,要费二三个小时写合同,费时费力,效率低,很落后。

4、公司部岗位设置合理,分工明确,人员配备合理,责任到人,岗

位间没有重复劳动,相互制约有效降低贷款风险,无束缚工作效

率现象。

5、客户经理的任务压力大,因为一个县域经济不发达的环境,投放

回笼都困难。

6、节假日值班对个人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想出去放松一下,但一

值班就受限制了

7、学习培训应适当,因为职工本身工作就挺忙,业余时间学习培训

太频繁,会造成学习效率低,职工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影响正常

工作质量。应有适当的娱乐时间,让员工身心放松。应让员工享

受强制休假制度。

8、公司部发放企业类贷款,金额大,稍微不慎就会造成的风险,每个员工都深感责任重大,心理上都有一定的惧怕,虽然已有尽职

免责制度,风险率制度,但没有落实,造成员工有压力。如何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工作建议、工作需求我有以下建议;

(一)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以适应金融新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要把解决员工心理问题摆上管理日程。

(二)对薪酬制度改革,适当调高基屋职工的工资系数,特别是客户经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拉近与职工的距离,打造团队精神,树立团结意识,提高凝聚力。

﹙四﹚设计有效的激励方式,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创造“精神福利”。

公司业务部

2.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高职技术院校 (简称高职) , 是专科 (大专) 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的形式包括短期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学校。随着中国的日益繁荣, 发展的速度日益增快, 各种负面问题也随之而来, 作为承载中国发展的一个中间力量和阶层,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大学扩招, 使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加之, 大学各类的教育考证培训单位, 比如成人高考、高考起点升本、专升本、委培, 手里握着大学本科学位证和学历证的人比比皆是。大学生不再是什么稀缺物, 大学生毕业不是都能有好的工作岗位。大学生也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骄子, 不再像以前那样优越。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高校扩招, 使得大学生人数不断膨胀, 大学生这块金字招牌不再像以前那样光芒四射。而高职生的社会地位更加尴尬, 首先是学历较低, 其次是生源复杂。为响应国家号召, 多培养高职生人才, 高职生招生模式分为自主招生和统招生。自主招生主要分为三类:“完全”自主招生模式;“非完全”自主招生模式;“地方性”自主招生模式。高职院校一般都会采用“地方性”自主招生模式。统招生是通过全国性高考的成绩, 按照录取分数线选拔人才。因此, 高职生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变重。“少年强则国强”, 大学生是承载中国科学发展的基础力量和中流砥柱。中国的经济更加繁荣, 发展更加迅速还是需要大学生的参与, 大学在中国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 我们做此问卷调查, 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目的和对自身未来的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方面的了解, 从而做出改善目前大学生压力过度等现象的基本对策。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

1. 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电子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四所北京高职院校的学生,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 总共发放400, 收回390份, 有效问卷3 8 1 份, 问卷共计17道客观题。调查地点为餐厅、教学楼、操场。同时进行了对统招与自主招生的区分和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访谈。

2. 结果与分析。针对北京高职生学习压力情况, 主要调查了高职生对学习压力的理解以及看法, 同时也调查了高职生在遇到学习压力的情况之下会有什么样的做法, 用什么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压力。通过调查高职生的学习压力情况, 以及对学习压力的了解程度, 很容易发现大部分同学多少会有些压力, 76.1%的同学认为或多或少会存在压力, 只有23.9%的同学认为没有任何压力。通过调查大学生学习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是社会的影响, 其次是自我加压、家庭影响和同学竞争。通过调查学习的目的, 可以发现主要有报答父母、找个好工作、实现人生目标、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四个方面。通过调查同学们对自身专业的喜好程度, 发现有4 0. 5%的同学对自身的专业课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2 9. 4%的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课的喜好程度只是一般, 2 4. 9%的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课是非常的喜欢, 只有5. 2%的同学对自身的专业课不感兴趣。通过调查同学们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认知, 可以发现21.2%的同学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 78.8%的同学认为所学专业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通过调查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无明确计划, 可以发现, 61%的高职生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计划较明确, 22%的高职生有非常明确的计划, 17%的高职生没有明确的计划。就此看来, 高职院校的大学对自身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是非常明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调查结果是,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是阻力,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既是阻力也是动力。通过调查高职生是如何减轻压力的, 可以从中发现, 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旅游、运动等方式比较受大学生的欢迎, 然而别的方式如找亲人或老师同学倾诉等不太被大学生所采用, 可以从中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比较自立, 不喜欢和其他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与不满。通过对同学们的访谈, 发现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有压力的, 但是相对于高中而言, 压力又有所不同。高中时我们的所有压力都来源于学习, 我们每天担心是否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但是到了大学我们的压力主要是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的担忧。大学的学习状态属于自主学习, 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 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成绩有所下降, 状态有所懒散, 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当发现自身的成绩有所下降就会感到十分的焦躁不安, 这时部分同学会采用自己的排压的方式, 以达到减压的目的。

三、结论

1. 在调查高职生学习压力情况时, 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1) 统招生的总体压力程度较为适度;而自主招生的学生则有些偏激, 一部分认为毫无压力, 另一部分则认为压力过大; (2) 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压力, 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 (3) 统招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答父母, 而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大学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则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 (4) 无论是统招生还是通过自主招生上大学的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

2. 经过调查, 发现高职生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就统招生方面来说, 其知识基础较好, 而且进入大学后依然带有高中的学习习惯, 所以学习压力基本没有, 但是有利就有弊, 因为统招生一直都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 所以实践能力较差, 关于就业等社会方面带来的压力的比重就比较大;另一方面, 统招生一直都在校学习, 因而一直被“百善孝为先”等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所熏陶, 所以对于统招生来说, 学习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报答父母。就通过自主招生渠道上大学的学生来说, 专业课基础知识较差, 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进入大学后, 有想要认真、努力学习的同学, 压力会觉得非常大。而有一部分同学, 会因为压力太大导致对自身的自暴自弃, 从而导致觉得现在没有任何压力。自主招生的同学接触社会较早, 对自身有着足够的认知, 因此, 其学习目的便不仅仅局限于报答父母, 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总的归结为以下因素:家庭因素:“只要学习好, 一切都会好”的传统思想几乎已经根深蒂固。在家庭中,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抱有一定的期望, 而这无形之中又给孩子增加了许多学习压力。一部分同学因为父母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造成了厌学等心理。还有部分同学承担着家里未来, 承受力差的同学会把这些反应带到学习中, 从而产生了学习压力。学校因素:大学生学习压力来自学校的影响因素既有正面影响又有反面影响, 所以不能忽视它。从学校推行学分制以来, 每个学生都要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 这既是学习的积极动力, 又让一部分同学产生了压力。而英语A、B级、计算机等级等的资格证书考试, 也给大多数同学产生了学习压力, 他们有的积极应对, 有的消极接受。对于一些教师, 他们有的是给学生留很多任务, 有的科目不太负责, 这也使学生产生了压力。个人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也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有的学生在平时学习懒散, 大部分时间用于玩乐;有的同学虽然勤奋但方法不对, 学习没效果, 使他们也感到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态度。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使得很多学生感到学习任务繁重, 对前途感到担忧。与此同时, 伴随而来的就是给学生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当代大学生, 有着不同的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父母、老师、学校应对学生有支持、理解的态度, 及时开导他们。

3. 通过调查, 对大学生学习压力问题的改善提出以下对策: (1)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说:树立人生目标, 遇到学习压力时, 化压力为动力。学会自我开导, 要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调节, 然后把压力发泄出来。多关注社会的发展, 了解就业情况, 尽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到最好。 (2) 从家庭角度来说:多理解孩子, 不给他们太多的压力, 和他们多沟通, 多多鼓励他们, 及时帮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压力。 (3) 从教育角度来说:设立专门的机构, 为有学习压力的学生提供帮助, 向专业的老师进行咨询。开展一些关于学习压力的讲座, 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总之,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应该从自己身上着手, 调控学习压力, 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建设, 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知识等, 掌握自己的未来, 抓住机遇。

4. 结语。在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 大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刚走出高中的我们曾以为, 步入大学, 学习将不再是沉重的包袱。然而, 当今的大学生早已褪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 必须面对社会中残酷的就业压力, 而这种压力又分解在大学生的各个阶段中, 与学习任务本身形成的压力一起, 也间接地以学习压力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 作为一名高职生, 应该积极的面对学习带来的压力, 做好个人的人生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高职生对学习压力的理解以及看法、对学习压力的了解程度、学习压力的来源等方面展开。通过分析数据, 发现统招生和自主招生的同学在某些学习压力的问题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3.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生活压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许多疾病与压力存在一定的相关,可以说压力与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直接联系。美国生活压力与躯体疾病会议正式确认了生活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性。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机制,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积极健康的应对方式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与程序

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河池市内抽取高级中学中的河池市高中、宜州一中、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都安瑶族中学和初级中学中的宜州民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等6所中学,每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共900人。共发放问卷9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23份(男生247,女生376)。

2.调查工具。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共35题。评分标准:如被试未经历该事件则不计分,在统计分析时以0分替代?如有经历,则采用自评式5点量表计分,“没有影响”记0分,“轻度影响”记1分,“中等影响”记2分,“重度影响”记3分,“极度影响”记4分。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其承受的压力越大。

3.施测。从样本所在学校由各班主任负责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施测注意事项”),时间为2007年3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对剩余

的623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3.0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状况总体情况。对623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问卷的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事件影响发生率在50%以上的项目有18个,说明该问卷比较符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学习压力因素占8项,自我身心压力和与家长交往压力因素各占3项,与老师交往压力因素占2项,共占16项,表明这四个因素是中学生经历最多的压力事件;其余是生活环境压力和亲友变故压力因素各占1项,而恋爱压力和生活环境压力事件因素普遍偏低。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事件影响发生率最高的5项分别是学习成绩不稳定(90%)、学习成绩差(88.4%)、没有好的学习方法(88.4%)、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80.9%)、偏科(78.2%),均属于学习压力事件因素,说明学习压力是目前民族地区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

学习压力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主要原因可能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压力。首先是由学生内部心理压力引起。一是对失败的恐惧,大多数中学生都害怕失败,失败将会被教师和家长批评、责怪;二是失去自信。部分中学生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聪明,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一次次的失败而担忧、焦虑;三是神经过敏性焦虑。一些中学生遇到某次学习挫折后,自信受损严重,诱发出紧张恐惧心理,无法正常学习。其次是由外部压力引起。一是升学压力所致。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惟一标准,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失败。二是家长方面的因素。家长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学生学习压力的最主要的间接原因。三是社会方面的因素。邻居、亲戚时时的议论和比较增加了社会对学生的压力,使学生长期处于无形的监控下,生怕被人嘲笑。

问卷的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5个事件分别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Mean2.08)、没有好的学习方法(Mean2.00)、学习成绩不稳定(Mean1.94)、学业负担过重(Mean1.77)、偏科(Mean1.73),均来自学习的事件,证明当前减轻中学生学业负担和加快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7个因素的总平均值和标准差大小来看,大小排序为学习压力因素(14.24±5.768)、自我身心压力因素(5.61±4.137)、与老师交往压力因素(4.68±4.012)、亲友变故压力因素(3.91±3.599)、与家长交往压力因素(3.62±3.676)、生活环境压力因素(2.24±2.644)、恋爱压力因素(1.71±2.731)。从事件影响强度大小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主要压力源还是学习压力,其次压力大小次序为自我身心压力和与老师交往压力、亲友变故压力、与家长交往压力、生活环境压力,而恋爱压力对中学生没有构成较重的影响,这也是正常的,可能是民族地区中学生对恋爱问题还不是特别关注或涉入,民族地区的社会开放程度致使对少年男女的交往在社会理解和学校家庭管教上都相对比较严格,把学生恋爱视为是不良道德行为或不良学生行为。

2.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存在性别差异。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性别的差异,本研究以性别(女生、男生)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n=376)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5.00±5.703)、与家长交往(3.87±3.861)、恋爱(1.56±2.587)、与老师交往(4.93±3.949)、自我身心(6.28±4.222)、生活环境2.43±2.657)、亲友变故(4.27±3.625)、总体(38.33±17.481);男生(n=247)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3.09±5.688)、与家长交往(3.24±3.348)、恋爱(1.94±2.927)、与老师交往(4.30±4.085)、自我身心(4.59±3.791)、生活环境(1.95±2.603)、亲友变故(3.36±3.496)、总体(32.47±17.723);女生和男生承受的生活压力关系在总体上(T=4.072,sig=.000)、学习压力(T=4.090,sig=.000)、自我身心压力(T=5.211,sig=.000)、亲友变故压力(T=3.093,sig=.002)、生活环境压力(T=2.196,sig=.028)和与家长交往压力(T=2.154,sig=.032)等因素上都显著高于男生。这些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学时期的学习课程较多,而且理科内容也逐渐增多,从思维的性别差异上看,更利于男生的学习,致使女生的学习及其他能力方面表现略差于男生,使女生承受的压力大于男生;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在女性地位上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对女性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约束较多,导致女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性格发展的不足,女生性格的特征决定了女生对自我及周边事件较为敏感,所以女生在自我身心压力、亲友变故压力、生活环境压力和与家长交往压力上高于男生。至于具体由于哪些更重要的原因引起这种差异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3.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学校类型差异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本研究以学校类型(初中、高中)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初中(N=268)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2.84±6.200)、与家长交往(3.84±3.964)、恋爱(1.11±2.059)、与老师交往(4.82±4.226)、自我身心(5.52±4.405)、生活环境(2.34±2.876)、亲友变故(4.30±3.975)、总体(34.76±19.641);高中(N=355)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5.30±5.339)、与家长交往(3.45±3.439)、恋爱(2.17±3.070)、与老师交往(4.57±3.846)、自我身心(5.68±3.928)、生活环境(2.16±2.457)、亲友变故(3.61±3.261)、总体(36.95±16.230);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在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压力(T=-5.311,sig=.000)、恋爱压力(T=-5.154,sig=.000)、亲友变故压力(T=-1.477,sig=.020)这几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恋爱压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亲友变故压力高于高中生,其他因素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高于初中生是正常的,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学习任务更重、课程更多,以高考为主要目标更加明确和紧迫。高中生的恋爱压力高于初中生,原因可能是高中生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趋向成熟,对异性渴求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又由于学习的压力,容易产生一种想探秘又害怕的两难境界;而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同时受老师父母管教较严格,对恋爱问题还未涉足,所以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而初中在亲友变故压力上高于高中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初中生刚刚离开家到学校独立生活或还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生活,由于刚刚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他们对家人或亲友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对亲友变故较为敏感,表现的压力更大;而高中生有年龄增大和独立生活时间相对较长,对亲友变故基本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所至,所以在压力表现上较轻。

4.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的年级差异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本研究以年级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一(N=99)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0.84±6.223)、与家长交往(3.97±4.400)、恋爱(1.21±1.848)、与老师交往(4.78±4.883)、自我身心(4.81±4.508)、生活环境(2.23±2.702)、亲友变故(4.83±4.481)、总体(32.67±20.508);初二(N=92)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4.29±5.864)、与家长交往(3.97±3.772)、恋爱(0.87±1.672)、与老师交往(5.08±4.069)、自我身心(6.13±4.371)、生活环境(2.33±2.936)、亲友变故(4.16±3.786)、总体(36.83±18.399);初三(N=77)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3.66±5.268)、与家长交往(3.53±3.615)、恋爱(1.26±2.653)、与老师交往(4.57±3.466)、自我身心(5.70±4.237)、生活环境(2.48±3.046)、亲友变故3.79±3.435)、总体(35.00±19.917);高一(N=124)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6.36±4.880)、与家长交往(4.06±3.407)、恋爱(1.96±2.806)、与老师交往(4.73±3.583)、自我身心(5.74±3.905)、生活环境(2.19±2.517)、亲友变故(3.90±3.420)、总体(38.95±15.028);高二(N=114)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4.39±5.743)、与家长交往(3.37±3.345)、恋爱(2.12±3.103)、与老师交往(4.53±4.016)、自我身心(5.60±4.072)、生活环境(2.25±2.371)、亲友变故(3.38±3.130)、总体(35.62±17.248);高三(N=117)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5.07±5.247)、与家长交往(32.87±3.485)、恋爱(2.44±3.302)、与老师交往(4.45±3.973)、自我身心(5.71±3.842)、生活环境(2.05±2.491)、亲友变故(3.52±3.218)、总体(36.11±16.367)。学习压力(F=11.848,sig=.000)和恋爱压力(F=5.383,sig=.000)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性显著,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1)初一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都低,原因可能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校园,对中学的学习目的还没有明确及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等;(2)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学生学习压力低于高一,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是最大的,而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原因一可能是由于高一刚进入高中,面对高中陌生的环境,课程的增多、学习方法的差异和考试竞争加大等,使他们感到学习压力备增,所以他们的学习压力最大也是合理的;而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至于高三本应是学习压力最大的,但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这样。原因二可能是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就业形式多样化,高三学生对高考的认识大大改变,升不了大学可以进入高职院校和职业中专等,因此,对高考的压力相应也有所下降。原因三可能是由于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以来在朴实的老百姓心目中本想通过送孩子读书来改变命运,但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较为困难,有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而回到村里,导致部分家长和农村高中生对高考的追求并不像以前那么强烈,所以这个研究结果也是合理的和可以解释的。(3)高中学生的恋爱压力普遍高于初中生,压力最大是高三学生,其次是高二、高一学生。原因可能是高中生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趋向成熟,对异性渴求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又由于学习和家长老师的限制,容易处于一种两难境界,导致压力增大;而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同时受老师父母管教较严格,对恋爱问题还未涉足,所以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5.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城乡差异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本研究以城乡(城市、农村)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城市(N=188)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3.72±5.722)、与家长交往(4.11±3.961)、恋爱(1.79±2.774)、与老师交往(4.48±4.488)、自我身心(5.17±4.266)、生活环境(1.03±1.590)、亲友变故(3.55±3.933)、总体(33.86±17.681);农村(N=435)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4.46±5.781)、与家长交往(14.46±5.781)、恋爱(1.68±2.715)、与老师交往(4.76±3.791)、自我身心(5.80±4.071)、生活环境(2.76±2.832)、亲友变故(4.06±3.438)、总体(36.94±17.785)。

农村中学生和城市中学生在总体压力(T=-1.984,sig=.048)、生活环境压力(T=-9.712,sig=.000)及与家长交往压力(T=2.210,sig=.027)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中学生在总体压力、生活环境压力上高于城市中学生,在与家长交往压力上低于城市中学生。特别是在生活环境压力这个维度上农村中学生明显高于城市中学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农村生活环境长期以来相对较为落后,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社会文化相对落后,从小到大都一直承受着改变生活环境的压力,所以他们对承受生活环境的压力更大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城市中学生目前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中学生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没有体验到农村的生活艰辛和环境的恶劣,所以对生活环境压力的敏感性就相对较低了。城市中学生在与家长交往压力高于农村中学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中学生目前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家人视为宝贝,对父母及亲人的态度较为敏感和关注,与父母及亲人交往也较为密切,所以对与家长的交往更加积极;而农村中学生,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大多数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父母及亲人的依赖性不是较强,甚至有大多数小孩从小开始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就开始学会自己自理生活和学习,他们对与父母及亲人的交往不那么敏感,所以这种压力对他们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 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

[2]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3]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唐毓首.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篇四

1、你的性别--------(A、男 B、女)你的年级-------(A、级 B、级 C、级 D、级)你的学历层次?--------(A、研究生 B、大学本科 C、大学专科 )

2.你是否满意现阶段的大学生活?( )

A、很满意 B、还可以 C、不满意 D、无所谓

3、你的性格?( )

A、开朗活泼 B、沉稳内敛 C、怪异孤僻 D、双重性格

4、你觉得自己是否有心理压力?( )

A、有一点 B、有,比较严重 C、有,很严重 D、没有(选此项终止问卷)

5、下面哪几项带给你带来心理压力?(多选)( )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一方面?(单选)( )

A、学业问题 B、家庭问题 C、经济问题 D、环境适应问题

E感情问题 F、就业压力及前途问题 H、其他(请补充)-----------------------

6、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多选题)( )

A、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B、学习压力大,面对很多考试

C、对网络过分依赖 D、角色转换和适应障碍 E、情感困惑产生的心理障碍 F、家庭和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G、考研、考公务员和就业的压力

H、独生子女受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 J、其他(请补充)-------------------------

7、你喜欢现在所学专业吗?( )

A、很喜欢 B、不喜欢,想向其他专业方向发展

C、还凑合,过一天算一天 D、既然选择了,就会好好学

8、你觉得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

A、很热门,发展前景很好 B、太冷门,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C、虽然热门,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 D、虽然冷门,但未来很有可能有好发展

9、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怎样?( )

A、很好,并且交际面广 B、虽然交际面不是很宽广,但是与同学老师相处融洽 C、不是很好,容易与人发生摩擦 D、很不好

10、学业与社会兼职的关系是否是你困扰?( )爱情与友情、学业的关系是否使你感到困扰?( )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不会 E、没经历过

11、你认为到目前为止自己哪个阶段压力最大?( )

A、小学和初中 B、高中特别是高考

C、大学(现阶段) D、目前为止压力不大,出身社会或许压力会更大

12、你觉得心理压力对你有什么影响?( )

A、可以转化为动力,促使我进步 B、带来一定负面情绪,对学习生活有一定影响

C、带来严重负面情绪,使我不能正常学习生活 D、没有影响

13、你一般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可多选)( )

A、转移(运动、唱歌、看书) B、发泄(大哭、大喊、倾诉、记日记等)

5.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篇五

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学习偶尔有压力,而认为压力非常大的占了22%,只有13%的大学生认为很少有压力,这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学习,普遍大学生都存在压力,觉得压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视。当然在这一点上,也有着不同因素的影响,性别、来自的地区、性格都会对这以数据产生了影响。在调查报告中分析,对于压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压力大:54、55%男生认为压力非常大,女生只占45、45%,跟传统观念很有影响,长期以来,男的都被认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要养家的,要学会独自,学会更好地面对社会,也许很早就在他们的心理扎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长期教育下,儿子要继承后业,赡养父母下无形中有了担子,特别随年龄的增长,男的比女生更快认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不免会比女生的压力要大。

除了性别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有影响,学生来自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普遍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压力大:在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压力非常大的,农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选择偶尔有压力的,农村的占43%,相对来说,城市的占18%,这一结果也在我的预想中,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从小,农村的学生就被灌输读好书,走出农村的教育,所以农村的孩子在读书方面也会更努力,可这么一来,压力也无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见惯了村里的人不断往城市去就业、谋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农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实摆在农村学生面前,除非自己够优秀,比别人更努力,自己才会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学生也许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危机感方面就不会比农村学生敏感,因为他们知道起码自己还有家父母的靠山,压力就会比农村学生压力小一点。

当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问及现在的压力性对于以前来说,性格开朗的学生要比内向、冷漠、孤僻的情况要乐观得多。

正如图像显示的,选择压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了43、90%,内向的人占了46、34%,在选择压力小了,性格开朗的人中占了70、97,内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较悬殊,可见,抗压方面,越开朗的学生心理压力方面要小些,这也许是因为心态不一样,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得就不一样。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感情处理这四大方面。

从现实的结果看,在主要心理中,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32%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压力,30%选择了感情压力,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压力,77%和43%的比例让我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之重,几乎可以说1中就有6、7个人有就业压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顾虑。在问及家庭教育中给压力最大时,74%的学生选择了是来自父母的期望,18%选择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经济不够好,6%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好。

从中看出,就业和家庭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经济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线,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压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压力大,性格内向比性格开朗的压力大。

(三)压力的分析

1、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说是几乎存在大学生活中的,并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激烈,人心的难测,让在习惯了风平浪进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更有恐惧感。近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对提供的就业缺口却还是不怎变化,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钻出一个角落,真是难上难。加上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不高,在调查中,43%的学生选择了不是很满意,而24%表示没感觉,这么一种状况的确令人担忧,专业方面给不了他们安全感,就外面的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两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让他们心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就业后的职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资也怕不尽人意,或是就业中逃脱不了迟早一天被竞争淘汰。

2、家庭压力

来压力这块,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可见份量不乐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分,一直是众多父母的愿望,他们从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方面的压力会更明显一点。寒窗苦读十几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够大学毕业找份好的工作,而学生本身也理所当然地背负了这种期待。他们也想尽自己努力不让家人失望,可反观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挑战遍不得不感叹前途渺茫,更是时时担心最终大学毕业就是面临失业,给家人当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学生的压力也来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压力这块,家境不好和家人关系不和谐,也是他们心里负担的一个原因。面对着种种的压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点温暖和支持,可家人间总是闹矛盾,吵吵闹闹,的确人人很揪心,心情也会不好。从身边的事例中,我们也可发现家庭和谐的学生性格会比较开朗,心理承受压力能力也会强很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3、人际交往

大学算是半个社会,我们天天都得跟老师同学打交代,相对初中高中来说,和人打交代的频数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对的人更是各种各种,这要求我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作为了心理压力的一部分,他们也许烦恼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们交往,因为在大学,人脉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各种评优,况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办事起来都非常顺利,朋友也会有很多。且不谈生活在校园中,仅仅说在宿舍,如何与舍友相处,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学四年,我们几乎都在同一个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样陪伴在身边,如果连和他们都沟通不好,又该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4、感情问题

到了大学,很多人都选择了拍拖,感情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学生们也会苦恼

大学生们会尝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调查报告中,也有30%的人把这点列入了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懂得如何去减轻压力的则更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失恋自杀现象也不罕见。

5、学习压力

到了大学,面对了和与往不大一样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虽说学习的东西不会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但是要是真正学起来会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慢慢学会了逃课和养成了厌学心理。而有些是由于在学院当了干部,不能很好得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变得会很烦恼。一方面既想通过工作得到锻炼,可却往往对学习有所影响。

四、结语

从调查的结果和我们的分析上看,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去减轻心理压力,促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如下建议及策略:

1、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何况生活在小型社会的大学校园里,不要跟别人比,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地走,即使在过程中失败了,也要学会坚强站起来,因为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不要过于看重专业的“冷”和“热”。社会是瞬间变化的,没人可以猜测到以后哪个专业会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现在也就不会出现“冷”与“热”之分。学好自己的一技之长,因为普遍来说社会还是需要专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当然专才也并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识,而是“术业有专攻”。在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厌学情绪外,还得正确处理好学业和工作的关系,要在这两方面取得丰收,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学会与家人沟通。家庭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重点是我看我们怎么去处理。我们的出生我们不能选择,可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要学会体谅家人,无论家人对你什么样的要求,但出发点都是爱你的,要始终认清这一点。要学会和家人沟通,只有走近家人,才会更好地处理与家人发生的矛盾。

4、放开心胸,学会与别人诉说。心情低落,要学会正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可以找别人聊天,或是到外面散下步,或是去唱歌,多采取些可以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去舒缓自己的心情。也许有些人会比较放不开,对周围的人和事会采取一种防备的逃避心理,这时我们需要适当地放下防备,学会走近别人,这样别人也才能走近你的心里。

6.关于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报告 篇六

一、内容提要: 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生活,大学的环境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机遇及来自各方面 的压力。但是学习依旧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面对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生们面对着怎 样的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对大学生是阻力还是动力,压力的紧张情绪会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影 响,这当中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二、问题的提出及调查目的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会面对众多以前不曾面临的问题,接受新的挑战,大学生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都会经历一次重新的审视、改变甚至蜕变的过程。这是他们 真正塑造自我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许多人生课题,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 学习,以及就业择业等。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大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难免就会产生心 理压力。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尤其突出。在学习压 力下,在一波波袭来的紧张情绪中,对挂科的害怕,对考试的手足无措,在效率低下的学习

状况中的心烦气躁,都使大学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而在面临这样的压力,有的大学生采取 过激的方法选择逃避——自杀,而有的大学生却在压力中成长,两者截然不同的结果,完全 取决于心态,而他们的心态又都是怎样的呢,压力对他们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不同,大学生对 此有什么表现?我们小组针对这些问题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现今大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了解学习压力对大学生 心理的影响程度,发现他们在压力中的心态不同,对他们的学习方式排压方式作出分析,对 我们调查的结论作出判断和讨论,为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视学习压力排除心理问题作出自己 的贡献。

三、调查的具体情况及资料收集 整理好相关问题后,我们制作了五十份调查问卷,在学校的自习室、教室、图书馆 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我们对调查的数据及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筛选,分析,汇总,和整理。

四、调查成果 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学习压力确实是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大学和高中的教 学模式不同,管理制度的不同,许多大学生表示都不适应。本以为高中过

后,来到大学学习可以很轻松,找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天堂,却发现学习压力依然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沉 重的压在肩头,不使人喘气,而在这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下这几点,下面在此分别叙述:

(一)大学生是否会产生学习压力及其直接触发因素 调查显示了 56.67%的大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到压力,红 64.7%在面临期末考试以及各种 过级考试时会感觉到有压力,并且会给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紧张感,60%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排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学习带来影响。由此可知,大学生压力确实是首当其冲的心 理问题。父母的付出与期待,学校里的竞争,以及就业的压力等,无一不使学生们在学习上产生压力。

(二)、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57.67%的大学生在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时,会时而感觉到心 烦气躁。38.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压力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不利于学习,还会产生负面影 响。确实,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学习几乎已经成为了唯一的出路,父母的期望,家庭的负 担,学校中各种人物云集,惨烈的各种竞争,以及就业前景的压力,无一不使大学生对学习抱有很高的要求,而挂科的威胁也使他们产生不可避免的压力以及烦躁、焦躁的心理,对于 大学生来说,似乎只要学业失败,那人生也就从此灰暗无比、暗淡无光,也不再有丰富的意 义,所以成绩上的变化,再加上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都会使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无形的阴影,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再者,繁重的学业使大学生们成天埋头于学习中,两耳不 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而忽略了户外的锻炼,以及各种社团活动,长此以往,大学 生身心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学习压力对于大学生的生活的影响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的。

(三)、造成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因素 经过我们小组针对调查的总结和讨论,我们认为造成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因素主要 有以下三个原因:

1、来自父母和自身的压力。大学生们主要是不想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以及为了报 答父母的养育之情,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与艰辛,都使大学生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一定 要好好读书,学好习来报答父母,让父母能够欣慰与自豪。为了证明自己,大学生们给 自己施加着压力,例如要力拿奖学金,争取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以及争得许多其他荣誉,因此而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2、来自社会的压力。面对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就业问题。在这个严峻的问题面前,大 学生们不得不努力地学习,以用自

己优异的成绩来提高自己在社会中就业的起步点。

3、来自未来生活的压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主义的社会中。许多大学生相信的就是: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的观念。从而逼迫自己努力学习,以为日 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条件。

7.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生活压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 许多疾病与压力存在一定的相关, 可以说压力与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直接联系。美国生活压力与躯体疾病会议正式确认了生活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性。有研究表明, 应对方式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机制, 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具有积极健康的应对方式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与程序

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河池市内抽取高级中学中的河池市高中、宜州一中、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都安瑶族中学和初级中学中的宜州民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等6所中学, 每个学校三个年级, 一个年级一个班, 共900人。共发放问卷900份, 共收回有效问卷623份 (男生247, 女生376) 。

2. 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 共35题。评分标准:如被试未经历该事件则不计分, 在统计分析时以0分替代;如有经历, 则采用自评式5点量表计分, “没有影响”记0分, “轻度影响”记1分, “中等影响”记2分, “重度影响”记3分, “极度影响”记4分。被试得分越高, 表明其承受的压力越大。

3. 施测。

从样本所在学校由各班主任负责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问卷施测注意事项”) , 时间为2007年3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查, 剔除无效问卷, 对剩余的623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3.0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状况总体情况。

对623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在问卷的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 事件影响发生率在50%以上的项目有18个, 说明该问卷比较符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学习压力因素占8项, 自我身心压力和与家长交往压力因素各占3项, 与老师交往压力因素占2项, 共占16项, 表明这四个因素是中学生经历最多的压力事件;其余是生活环境压力和亲友变故压力因素各占1项, 而恋爱压力和生活环境压力事件因素普遍偏低。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事件影响发生率最高的5项分别是学习成绩不稳定 (90%) 、学习成绩差 (88.4%)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88.4%) 、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80.9%) 、偏科 (78.2%) , 均属于学习压力事件因素, 说明学习压力是目前民族地区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

学习压力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 主要原因可能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压力。首先是由学生内部心理压力引起。一是对失败的恐惧, 大多数中学生都害怕失败, 失败将会被教师和家长批评、责怪;二是失去自信。部分中学生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聪明, 不相信自己, 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为一次次的失败而担忧、焦虑;三是神经过敏性焦虑。一些中学生遇到某次学习挫折后, 自信受损严重, 诱发出紧张恐惧心理, 无法正常学习。其次是由外部压力引起。一是升学压力所致。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 过分强调分数, 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惟一标准, 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失败。二是家长方面的因素。家长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学生学习压力的最主要的间接原因。三是社会方面的因素。邻居、亲戚时时的议论和比较增加了社会对学生的压力, 使学生长期处于无形的监控下, 生怕被人嘲笑。

问卷的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 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5个事件分别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Mean2.08)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Mean2.00) 、学习成绩不稳定 (Mean1.94) 、学业负担过重 (Mean1.77) 、偏科 (Mean1.73) , 均来自学习的事件, 证明当前减轻中学生学业负担和加快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7个因素的总平均值和标准差大小来看, 大小排序为学习压力因素 (14.24±5.768) 、自我身心压力因素 (5.61±4.137) 、与老师交往压力因素 (4.68±4.012) 、亲友变故压力因素 (3.91±3.599) 、与家长交往压力因素 (3.62±3.676) 、生活环境压力因素 (2.24±2.644) 、恋爱压力因素 (1.71±2.731) 。从事件影响强度大小可以看出, 当前中学生主要压力源还是学习压力, 其次压力大小次序为自我身心压力和与老师交往压力、亲友变故压力、与家长交往压力、生活环境压力, 而恋爱压力对中学生没有构成较重的影响, 这也是正常的, 可能是民族地区中学生对恋爱问题还不是特别关注或涉入, 民族地区的社会开放程度致使对少年男女的交往在社会理解和学校家庭管教上都相对比较严格, 把学生恋爱视为是不良道德行为或不良学生行为。

2.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存在性别差异。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性别的差异, 本研究以性别 (女生、男生) 为自变量, 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女生 (n=376)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5.00±5.703) 、与家长交往 (3.87±3.861) 、恋爱 (1.56±2.587) 、与老师交往 (4.93±3.949) 、自我身心 (6.28±4.222) 、生活环境2.43±2.657) 、亲友变故 (4.27±3.625) 、总体 (38.33±17.481) ;男生 (n=247)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3.09±5.688) 、与家长交往 (3.24±3.348) 、恋爱 (1.94±2.927) 、与老师交往 (4.30±4.085) 、自我身心 (4.59±3.791) 、生活环境 (1.95±2.603) 、亲友变故 (3.36±3.496) 、总体 (32.47±17.723) ;女生和男生承受的生活压力关系在总体上 (T=4.072, sig=.000) 、学习压力 (T=4.090, sig=.000) 、自我身心压力 (T=5.211, sig=.000) 、亲友变故压力 (T=3.093, sig=.002) 、生活环境压力 (T=2.196, sig=.028) 和与家长交往压力 (T=2.154, sig=.032) 等因素上都显著高于男生。这些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学时期的学习课程较多, 而且理科内容也逐渐增多, 从思维的性别差异上看, 更利于男生的学习, 致使女生的学习及其他能力方面表现略差于男生, 使女生承受的压力大于男生;同时, 由于民族地区在女性地位上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对女性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约束较多, 导致女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性格发展的不足, 女生性格的特征决定了女生对自我及周边事件较为敏感, 所以女生在自我身心压力、亲友变故压力、生活环境压力和与家长交往压力上高于男生。至于具体由于哪些更重要的原因引起这种差异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3.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学校类型差异调查分析。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 本研究以学校类型 (初中、高中) 为自变量, 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初中 (N=268)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2.84±6.200) 、与家长交往 (3.84±3.964) 、恋爱 (1.11±2.059) 、与老师交往 (4.82±4.226) 、自我身心 (5.52±4.405) 、生活环境 (2.34±2.876) 、亲友变故 (4.30±3.975) 、总体 (34.76±19.641) ;高中 (N=355)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5.30±5.339) 、与家长交往 (3.45±3.439) 、恋爱 (2.17±3.070) 、与老师交往 (4.57±3.846) 、自我身心 (5.68±3.928) 、生活环境 (2.16±2.457) 、亲友变故 (3.61±3.261) 、总体 (36.95±16.230) ;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在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在学习压力 (T=-5.311, sig=.000) 、恋爱压力 (T=-5.154, sig=.000) 、亲友变故压力 (T=-1.477, sig=.020) 这几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恋爱压力高于初中生, 初中生对亲友变故压力高于高中生, 其他因素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高于初中生是正常的, 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学习任务更重、课程更多, 以高考为主要目标更加明确和紧迫。高中生的恋爱压力高于初中生, 原因可能是高中生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 生理趋向成熟, 对异性渴求的欲望更加强烈, 但又由于学习的压力, 容易产生一种想探秘又害怕的两难境界;而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 同时受老师父母管教较严格, 对恋爱问题还未涉足, 所以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而初中在亲友变故压力上高于高中生, 原因可能是由于初中生刚刚离开家到学校独立生活或还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生活, 由于刚刚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 他们对家人或亲友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 所以对亲友变故较为敏感, 表现的压力更大;而高中生有年龄增大和独立生活时间相对较长, 对亲友变故基本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所至, 所以在压力表现上较轻。

4.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的年级差异调查分析。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年级差异, 本研究以年级为自变量, 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一 (N=99)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0.84±6.223) 、与家长交往 (3.97±4.400) 、恋爱 (1.21±1.848) 、与老师交往 (4.78±4.883) 、自我身心 (4.81±4.508) 、生活环境 (2.23±2.702) 、亲友变故 (4.83±4.481) 、总体 (32.67±20.508) ;初二 (N=92)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4.29±5.864) 、与家长交往 (3.97±3.772) 、恋爱 (0.87±1.672) 、与老师交往 (5.08±4.069) 、自我身心 (6.13±4.371) 、生活环境 (2.33±2.936) 、亲友变故 (4.16±3.786) 、总体 (36.83±18.399) ;初三 (N=77)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3.66±5.268) 、与家长交往 (3.53±3.615) 、恋爱 (1.26±2.653) 、与老师交往 (4.57±3.466) 、自我身心 (5.70±4.237) 、生活环境 (2.48±3.046) 、亲友变故3.79±3.435) 、总体 (35.00±19.917) ;高一 (N=124)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6.36±4.880) 、与家长交往 (4.06±3.407) 、恋爱 (1.96±2.806) 、与老师交往 (4.73±3.583) 、自我身心 (5.74±3.905) 、生活环境 (2.19±2.517) 、亲友变故 (3.90±3.420) 、总体 (38.95±15.028) ;高二 (N=114)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4.39±5.743) 、与家长交往 (3.37±3.345) 、恋爱 (2.12±3.103) 、与老师交往 (4.53±4.016) 、自我身心 (5.60±4.072) 、生活环境 (2.25±2.371) 、亲友变故 (3.38±3.130) 、总体 (35.62±17.248) ;高三 (N=117)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5.07±5.247) 、与家长交往 (32.87±3.485) 、恋爱 (2.44±3.302) 、与老师交往 (4.45±3.973) 、自我身心 (5.71±3.842) 、生活环境 (2.05±2.491) 、亲友变故 (3.52±3.218) 、总体 (36.11±16.367) 。学习压力 (F=11.848, sig=.000) 和恋爱压力 (F=5.383, sig=.000) 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性显著, 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 (1) 初一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都低, 原因可能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校园, 对中学的学习目的还没有明确及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等; (2) 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学生学习压力低于高一, 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是最大的, 而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原因一可能是由于高一刚进入高中, 面对高中陌生的环境, 课程的增多、学习方法的差异和考试竞争加大等, 使他们感到学习压力备增, 所以他们的学习压力最大也是合理的;而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 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至于高三本应是学习压力最大的, 但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这样。原因二可能是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就业形式多样化, 高三学生对高考的认识大大改变, 升不了大学可以进入高职院校和职业中专等, 因此, 对高考的压力相应也有所下降。原因三可能是由于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在朴实的老百姓心目中本想通过送孩子读书来改变命运, 但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较为困难, 有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而回到村里, 导致部分家长和农村高中生对高考的追求并不像以前那么强烈, 所以这个研究结果也是合理的和可以解释的。 (3) 高中学生的恋爱压力普遍高于初中生, 压力最大是高三学生, 其次是高二、高一学生。原因可能是高中生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 生理趋向成熟, 对异性渴求的欲望更加强烈, 但又由于学习和家长老师的限制, 容易处于一种两难境界, 导致压力增大;而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 同时受老师父母管教较严格, 对恋爱问题还未涉足, 所以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5.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城乡差异调查分析。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城乡差异, 本研究以城乡 (城市、农村) 为自变量, 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城市 (N=188)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3.72±5.722) 、与家长交往 (4.11±3.961) 、恋爱 (1.79±2.774) 、与老师交往 (4.48±4.488) 、自我身心 (5.17±4.266) 、生活环境 (1.03±1.590) 、亲友变故 (3.55±3.933) 、总体 (33.86±17.681) ;农村 (N=435) 的各项得分为:学习 (14.46±5.781) 、与家长交往 (14.46±5.781) 、恋爱 (1.68±2.715) 、与老师交往 (4.76±3.791) 、自我身心 (5.80±4.071) 、生活环境 (2.76±2.832) 、亲友变故 (4.06±3.438) 、总体 (36.94±17.785) 。

农村中学生和城市中学生在总体压力 (T=-1.984, sig=.048) 、生活环境压力 (T=-9.712, sig=.000) 及与家长交往压力 (T=2.210, sig=.027)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农村中学生在总体压力、生活环境压力上高于城市中学生, 在与家长交往压力上低于城市中学生。特别是在生活环境压力这个维度上农村中学生明显高于城市中学生, 原因可能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农村生活环境长期以来相对较为落后, 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社会文化相对落后, 从小到大都一直承受着改变生活环境的压力, 所以他们对承受生活环境的压力更大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城市中学生目前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大多数中学生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没有体验到农村的生活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所以对生活环境压力的敏感性就相对较低了。城市中学生在与家长交往压力高于农村中学生, 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中学生目前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从小到大都被家人视为宝贝, 对父母及亲人的态度较为敏感和关注, 与父母及亲人交往也较为密切, 所以对与家长的交往更加积极;而农村中学生, 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大多数不是独生子女, 他们对父母及亲人的依赖性不是较强, 甚至有大多数小孩从小开始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从小就开始学会自己自理生活和学习, 他们对与父母及亲人的交往不那么敏感, 所以这种压力对他们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江光荣, 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 (1) .

[2]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3]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8.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建议

马小红,女,1977年1月,讲师,黄河科技学院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读书的基本现状,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困惑等问题,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的本专科在校生,涵盖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31个专业,包括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其中大一学生71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38.56%,大二学生681人,占总数36.89%,大三学生453人,比例为24.54%。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读书情况、意见及建议的广泛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读书指导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针对学生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情况、读书困惑以及学生对我校读书情况的意见等,设计了25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题。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46份,有效回收率92.3%,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读书的认识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时,89.9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6.39%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无趣的事情;3.6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对您有多大帮助”时,63.43%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28.76%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一般;3.74%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大;1.30%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没有帮助;3.79%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好说。

2、大学生读书的目的

在问到“您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时,27.09%的同学认为是学业需要;49.02%的同学认为是提高修养;17.17%的同学认为读书源于兴趣;6.23%的同学认为是休闲放松;2.44%的同学认为是消磨时光。

3、大学生读书情况

在问到“您每天的读书时间”时,8.94%的人表示基本不看;30.44%的学生在1小时以内;34.45%的同學在1-2小时;19.83%的同学表示每天在2-4小时;5.80%的同学每天读书在4小时以上。

在问到“您每学期大概读几本书”时,4.01%的学生回答没有读课外书;51.68%的学生表示读1-4本;22.91%的学生回答5-7本;20.31%的学生表示每学期读书超过7本。

在问到“如果您认为你的阅读量过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5.07%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12.95%的学生回答没兴趣;17.44%的学生回答不善于阅读;8.76%的学生认为书籍价格太贵;回答其他的同学占15.68%。

4、大学生的读书困惑

在问到“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时,31.42%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读什么书;32.94%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去读书;31.96%的学生表示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

5、大学生对读书现状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一道主观题“你对我校读书现状有什么好的建议”,有328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学生建议加大读书活动宣传及推广力度,从新生入校便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引领读书风气,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每名学生的生活方式;

其次,建议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尚没有被调动起来。许多同学建议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优秀图书推荐、设立每周读书日等方式为学生读书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目前的读书活动主要由学生独立进行,学生普遍存在不知道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希望通过系列读书讲座、读书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从而使读书有目标、有实效。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读书充满期待,但是尚存在读书时间少、不知读什么、如何读书等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每一名学生合理规划读书时间,掌握读书方法,明确阅读目标、读书规划,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读书、理性读书。

(一)提供优质资源,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读书氛围很好的同学仅占33%,这说明学生尽管对读书有比较积极的认知,但学校整体的读书氛围尚需引导。这就需要学校打造读书平台,加强读书活动宣传,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应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经过精心筛选的优质阅读资源,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网络图书数据库资源,而这种资源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文素质提升密切相关。

(二)配备阅读教师,制定学生读书规划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读书存在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缺乏规划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任课教师、辅导员担任学生阅读指导师,从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书目选择,帮助他们制定大学三到四年比较清晰的读书规划,进行读书方面的自我探索,并定期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摆脱为了考试而被动读书或盲目读书方式,学会主动在社会化视野下读书学习,并强化实践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读书转化为个人实实在在的能力。

(三)加强读书指导,解决学生读书困惑

当前,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也在不少大学生身上蔓延,学生大学四年往往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许多大学生对读书的理解仅限于青春文学、玄幻等读物,读书只为了消遣娱乐,缺乏目的性。这方面除了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外,还在于缺乏相应引导。学校要把倡导读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读书指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松青.我国在校大学生读书表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对上海市1305名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9.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小组成员:

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 访谈法 实地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关于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社会调查报告

----以贵州大学为例

前言

当今大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一些人在大学里虚度光阴,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一些人则完全相反,他们有的想考研;有的想找一份好工作,有的找个女(男)朋友;有的想好好的学习,以书为伍.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压力怎么样?我们调查小组针对这一现象,对贵州大学北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中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一、调查对象:根据我校学生组成成分对我们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200人。在我们抽取的调查对象中有30%大一的学生,有26%大二的学生,18%来自大三,26%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现在超过九成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存在,产生压力的因素有学习成绩,学习氛围,家庭,就业前景,影响压力的因素有学校的管理制度,专业,还有环境也是影响学习压力的重要因素

(一).面临的压力:总的来说有44%的人认为学习压力很大。32%的人认为学习压力大,认为一般的有20%,而认为压力不大比较乐观的人仅有4%.(二)、压力的来源 1学习方面

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刻苦学习,能把所有时间投入学习的有16%;认真对待,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学习的同学有24%;只是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的人有26%;有44%的人认为无所谓,想学就学,不学就算,占的比例最多。总的来说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占相当大的比重.令人堪忧.(1)成绩: 我们现在是应试教育,各种学业的认可必须经过考试来决定,这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我们都很乎成绩, 一半的人如果考试成绩不佳会心情郁闷,沮丧。28%会分析原因,再接再厉;22%继续努力学习,在造佳绩。看来大家对成绩都很在乎,只不过不能在平时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而已。

(2)来自学习任务的压力:课本内容太难,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不会作题或做题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成,学习兴趣受挫,自信心受打击.产生厌学情绪和上课恐惧感.(3)专业:只有20%的人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只有14%的对自己的专业清楚,了解。比较满意比较清楚的人分别占36%和50%。近四成的人对自己得到专业不了解,不满意。在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心怀有不满,学习起来势必会有怨言.很难学好,在难以学好的情况下学习压力一定会不断的增加直到迷惘, 最后放弃学习.2家庭方面:

有76%的人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并影响到学习。56%的人认为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认为会阻碍学习的人有为8%.由于家庭原因。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爱不释手,百般呵护,宁肯自己少吃一点,少穿一点,也不能冷落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孩子出生后就寄托了长大一定要考大学,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希望。因此,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设计了一 套成长的程序,不顾孩子的个人感受,必须顺从地在自己的指挥下成长。和孩子交流时,几乎都是学习的话题,不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从小是这样,直到我们读到了大学,一些家长还是喋喋不休的唠叨着我们因该如何如何.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学习压力.看来家庭是影响学习重要因素。学习压力来源的重要成分。3是学校因素;

认为一方面学习氛围是主体的有超过80%的人,他们认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习,在无形中影响自己,鞭策自己。不断努力想学习的同学靠齐,见贤思齐。

(1)一方面是教师因素。如果教师不能以身立教,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主观武断,简单粗暴,不和学生进行心与心地交流。常常以训斥的口吻和学生对话,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挫伤,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也会对学生形成心理障碍。学校的风气也是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良好风气,是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反过来,又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同学们有目共睹,现在,我们学校的校风、班风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包括课堂纪律,晚自习纪律基本上井然有序,这对调整我们的学习心理状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是影响学习压力的重要。只有36%的认为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没有影响。可见:管理制度是学习压力来源是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但是升学,(三)、社会原因(1)在社会因素中,首先是升学的问题,几乎每一个同学来到高中后并不是最后一站,还要到大学中深造。就是这个升学目标成为一个很大的压力压在我们每个同学身上。不能挂科有和他们的学习现状有很大的冲突。有的想不如就让它挂了吧,有的有为了不挂科而在及格线上苦苦挣扎。我欲挂科而去,又恐学校不许,矛盾中。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不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经常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刺激着我们。就是这个目标,常常使我们心惊胆颤。

(2)然后是就业问题,有30%的人会因为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形势会产生压力。看来就业和前途都是产生压力的来源。尽管这是踏入社会时才能出现的情况,但只有考上大学才能为就业打下基础的观念过早地进入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也不断地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情绪。

(四)人际关系

当一个人产生压力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地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降低。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具体说就是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紧张,周围的朋友少,缺少释放压力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压力事件的强度只能增强而不能削弱。五 他们如何对待压力

当压力产生,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的呢?我们根据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结合实地观察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面对压力,只有30%的人会不理会,继续维持原来的状态,对其视而不见。有56%的人会积极主动的排解压力。但也有14%的人会因为压力的存在而放弃自己,颓废不振。

(1)一般方法:听歌(这是最常选的方法)、看书(课外书,一般是漫画或情感类杂志如《知音》)、运动、逛街、旅游甚至摔东西、大发脾气。(2)常见方法:

1尽情的玩网络游戏,放弃自己,逃避社会现实,成为一个网上“瘾君○子”。他们通常看起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玩游戏练就的)。但实际上不堪一击。

2用他们的话说:找个人来好好爱。他们往往是由于学习上的不尽人○意、颓废、无限的空虚与寂寞。趁虚而入的时“爱情”。所以在大学里,走在贵大路上最常见的就是两人你浓我浓。阴暗角落就是约会的圣地,没几盏路灯就是这个原因。(3)特殊方法:

逃避现实。埋怨他人,愤恨社会,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恶语相向,常常是脏话连天,是边缘人群。用一句话说就是愤世嫉俗、自命清高、目空一切、自大。他们也渴望被人理解,被人关心。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做一些令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六 科学对待压力的方法: 可以选则一些是自己高兴的方式,不要每天像个大婶 例如 调节一下啊

有压力也是好事啊 总比没有目标强

1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旅游,不要选游乐场等高消费的地方,这样会增加压力。可以去一切环境好,又安静的公园

2如果时间不够,选一天早晨,去一个开放式公园进行晨练吧,和老人们一起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整理一下心情,用活力去挑战压力,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打工也是不错的选择

3如果只想宅在家,可以选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学做饭(和家人或和朋友,即有意义,又可以增进感情)

4去书店选一本喜欢的书,建议不要太浓重,本人就比较喜欢找马小跳,来放松一下:也可以看自己看过的偶,只有喜欢就好

5先买1件运动物品(只要一件,不然就没意义了),好好运动一下,让压力变成汗水蒸发出去。(买一件的意义是:只对一种事物保持高度注意力,如果想多买,就直接去购物了啦)建议不要

1不要死抱电视,心情会越来越糟 2不要死抱电脑,理由同上 3不建议吃零食大餐,逃避不是问题

最重要的是大学是很让人珍惜的 时光短暂 有些想法得失放开 自然没有很大的压力了

附 录:

附录1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附录2

调查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大家是否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是否发现隐藏其中的内在价值呢?其实,对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进行一次调查,都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两个重要部分。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大一第一学期,秦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先是每位同学各提出自己的想法,接着大家设计问卷和提纲,然后分别展开调查,最后写出调查报告。第一阶段:设计调查方案。

“万事开头难”,毕竟大家是第一次写调查方案,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格式不对,内容不够,质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错误,在秦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都逐渐地改正过来。她一次一次地指点学生,学生也一次一次地改,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进步。由开始的被动(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到以后的积极主动(尽力做好该做的事),大家从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想,第一次进行社会调查,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完成好。全班46位同学设计出了各不相同,各具实际意义和特色的调查方案。如:肖涛她们组的《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韩鑫她们组《关于现代公交车文明的调查》等,在秦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呈现出一派积极上进,激情高涨的火热气氛。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和提纲。

调查方法很多,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也有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的。采用问卷法的同学设计了问卷,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的同学设计出了提纲。第三阶段:展开调查。

问卷和提纲设计好以后,接进入调查的展开阶段。同学们纷纷出动,利用课余时间,寻找对象,采访和询问对方,努力使被调查者以自己的真实想法填写问卷和回答问题,从而让我们获得可靠信息。大家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亲自到各个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实践出真知”,大家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锻炼和提高了我们参加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和增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阅历。

第四阶段: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这是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了。同学们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调查与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写成报告。可以说,我们在这一阶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各组都写出了十几页纸的报告。秦老师对每份报告都逐字逐句地一次次地批啊改啊,然后同学们再加啊改啊写啊,一次次地完善着 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多同学都在报告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打印这些报告的过程中,大家也费了很多心血。不只是需要掌握打字、排版、制表的技术。尽管如此,大家热情不减,反复修改,不断追求规范和美观。

这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写出了15篇各具价值和特点的报告。在整个学习、调查过程中,师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占用了大量时间,然而也收获了许多……

我们首先体会到了秦老师的严谨认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厌,一丝不苟,和蔼可亲,热情奉献和全心负责。我们也体会到了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上进。

在学习、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热情追求完美和执着探索知识。调查结束后,大家都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我们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以及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工作都有价值和帮助的东西。大家真正体会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体味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同学们将会把这种精神用于今后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把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认认真真地完成几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我们的调查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还依赖学院各方面领导和老师的重视和支持。

由于我们才疏学浅,初次尝试,调查报告中的资料难免有片面、模糊之处,分析难免有肤浅、偏颇之处,建议难免有空泛、不当之处,所以恳请观看展览的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为此我们专门准备了意见簿,请大家不要吝惜纸张笔墨。

最后,希望我们的成果对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益处;祝愿我院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取得更大的成绩!

大学生学习压力调查

当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为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烦恼,经常逃课,很多学生表示有厌学心态,大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即考试焦虑症状,有的大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如何面对这些压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的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挑战,是一个人生路上的重大问题。1.你是大几的?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3.你觉得你目前的学习压力怎么样?* A、很大

B、大

C、一般

D、不大 4.你在学校是否参加班级或者社团工作?* A、是

B、否 5.你是否经常兼职工作?* A、是

B、否 6.你对学习的态度怎么样?* A、刻苦学习,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学习

B、认真对待,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学习

C、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D、无所谓,想学习就学习7.你认为适当的学习压力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不清楚

D、没必要 8.考试成绩不佳时,你会怎么样?* A、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B、继续努力学习C、无所谓

D、很压抑,很沮丧 9.你对你的专业满意吗?* A、很理想

B、比较理想 C、一般

D、不满意 10.你对自己专业去向清楚吗?* A、很清楚

B、比较清楚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 11.父母对你期望的程度是否会使你对学习感到压力?* A、是

B、否 12.你的家庭情况对你学习影响程度如何?* A、有很大帮助

B、有一定帮助 C、影响不大

D、有一定阻碍 13.学校的学习氛围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A、大大的提高我的学习效率

B、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

C、影响不大

D、降低学习效率 14.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A、大大的提高我的学习效率

B、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

C、影响不大

D、降低学习效率 15.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以你目前的能力,是否会感到学习上的压力?* A、能力很强,虽有竞争,但没压B、一般,有点压力,但相信通过学习能提高

C、能力不足,压力很大

D、没考虑过 16.对于学习上的压力你会怎样去对待* A、正视压力,积极主动的缓解

B、不管它,继续原来的学习方式 C、从此放弃自己,颓废不振

17.你习惯用来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A、听音乐、看书

B、多运动、逛街

C、去旅游、看海

D、摔东西、大发脾气

E、其他

问卷分析

10.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日记 篇十

今天开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社会调查。确定了我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社会实践的课题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同时分为调查组和采访组分工进行工作。调查组成员为林松松、盛波和陈忠,采访组成员为徐涛兵和罗时春。课题针对的主要对象为各院校各年纪的学生,并将采访信息汇总后请教心理学会曾老师进行解读。课题采访完成后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学习总结。学习的方式为查阅相关书籍,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将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完成课题任务。

今天的课题主题的确认和各项工作的划分以及任务安排为今后几天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条件,也是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划定了大纲,使得工作呢过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今天确认的方案,我想在我组的工作一定能在满足课题的要求的同时会圆满优质地完成。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雨

按照工作计划确定,今天开始相关工作的准备。由于我组成员都是非专业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采访技巧,所以我组成员今天都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各自查阅有关书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知道了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心理健康问题知识没有得到良好的疏导,导致心理积压而产生的阻塞。只要有良好的疏导和沟通心理问题大多都能涣然冰释,引刃而解。心理将抗问题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当事人不善于沟通或者不善于向外倾述。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晴

经过昨天的行动前准备和工作安排,今天是调查组出去调查。我采访组成员则在学校进行调查后的分析总结准备工作。由于明天是采访组成员主导采访心理学会的曾老师,由于老师并不一定在我们去找老师的时候就有空,所以我和罗时春联系了老师进行相关沟通,确定了明天采访工作的时间。

傍晚根据调查组的报告,我采访组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然后根据今天的调查结果总结了明天了想老师咨询分析的有关问题。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晴

按照计划大纲,今天是我采访组进行主导采访工作。选择好采访地点联系好了曾老师,开始我组的采访工作。

以下是采访内容:

曾老师您好,我团队进行《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为主题的调查采访。现在我们就调查的结果中出现的几点问题特想你咨询,希望得到您的解答和分析。

1.第一个问题是,前来心理学会咨询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一般会有哪几方面? 曾老师:主要有学习压力、情感、选择这几方面。具体来说,大一的学生主要是入学适应环境的压力问题,大二大三的学生主是有学习、情感,大四的学生主要是如何选择,特别是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的压力这方面的问题。

2.那大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来源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吗,比如家庭压力?

曾老师:会的,比较明显的的吼道地域影响。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心理压力较大。

3.主要在那些方面比较突出?

曾老师:家学习来说吧,农村的学生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知识可以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牌,他们相对城市的学生更在乎学业,因而学业上的压力自然也较大:城市的学生则不然,他们的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念,并没有一定要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包袱。

4.那么看来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跟个人的成长环境、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跟个人的性格会有关系吗?

曾老师:会有一定的关系,因人而异。一般而言,性格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排解压力,斜向的学生比较敏感,心思细腻,容易钻牛角尖,不利于排解压力。

4.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里不健康,能不能挺过分析当事人的一些行为来推测出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曾老师:这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不能简单而论。心理压力问题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至于哪些方面占主导需要通过做心理测试等方式搜集数据在加以分析。不同的个体面临不同的压力源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谢谢曾老师,我们就这些问题需要向您咨询。

通过今天对曾老师的采访咨询,使我们明白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在不同的个体上的表现也是不相同的。

2012年6月8日星期五晴

完成了调查和采访任务后,按照我组计划安排,今天需对前几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进行学习。这次能圆满顺利完成预定的任务是我组成员默契的配合以及我组成员的团体协作实践

精神的充分发扬。经过这次团体协作,培养了我们团体协作的精神,为我们以后出去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的团体协作,让我意识到要快速圆满完成某一项任务不仅需要一个号的实行方案,还得有一个懂得协作以大局为重的团队。

11.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一

【摘 要】广西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农村就业条件不优越、地方和高校宣传不到位、父母观念陈旧、个人就业定位不准等因素,很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国家、基层政府、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努力,让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

【关键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 反哺 农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11-04

要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资源的引进比物质资源的投入更加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急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然而高校毕业生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对于回到农村就业更是望而却步。众多毕业生待业在家,农村基层求才若渴,于是就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透视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出现的障碍性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难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又有个人因素,既有经济上的困难,又有心理上的困扰,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又有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本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描述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对反哺农村的看法及态度,展示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工作成绩和差距,为国家、农村、高校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个人认识到反哺农村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想方设法为他们反哺农村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他们积极投入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相关书籍,了解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状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本次调查提供方向。

(二)发放问卷

通过网络派发问卷与实地发放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使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涉及面更广,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通过问卷测量了解高校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反哺农村的主要原因。

(三)访谈实录

调研队伍深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枯隆村岑吞屯、岜乙屯、板饮屯,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厂圩村和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的忠良村,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示范村和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柳杨村与村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进行访谈,更直接地了解对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看法和态度,为鼓励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思路和可供借鉴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与操作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是指在农村地区出生、成长,具有农村户口,由于家庭贫困,在考入各类大学后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如办理过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获得过国家或地区学费减免、各类奖助学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等的大学生。

(二)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等五所院校中的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所取样本绝大部分来自于广西各地市生源的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90.75%。

三、研究结果分析

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难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农村、高校、家庭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特点及成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农村或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2.59%,而愿意去沿海开放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比例高达77.41%。如图1所示。

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选择去沿海开放地区和发达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而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希望改变家庭命运、工资待遇丰厚和户籍、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制度更完善都是大学生选择离开农村的其他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

在众多的行业中,最不受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待见的要数民营企业了。而薪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较高的政府公务员、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则受到普遍青睐,成为大学生最理想的职业。如图3所示。

与沿海城市和发达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少、工作岗位不稳定、户籍、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完善、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更多从农村出来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就业。如图4所示。

(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

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也不关注家乡经济发展以及就业需求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在“您对家乡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等情况了解吗?”问题上,34.99%的大学生认为“了解”,57.0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还有7.99%的大学生表示“不关注”。如图5所示。

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普遍不关注。在问到“您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吗?”问题上,89.53%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不了解”或“不关注”。如图6所示。

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普遍认为家乡的政府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在问到“您家乡的政府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如何?”问题时,45.45%的学生认为“宣传不及时,不全面”,19.83%的学生对此并不关注。如图7所示。

高校在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展开的职业生涯规划较少。在问到“高校单独为农村贫困大学生组织过职业生涯规划吗?”问题上,50.69%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有”,36.0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如图8所示。

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的针对他们这部分群体的感恩教育较少。在问到“高校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开展过感恩教育吗?”问题上,60.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开展,而13.5%的大学生则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如图9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到“高校开展过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吗?”问题时,60.88%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开展过,21.4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相信每个高校都应该开展过此类政策宣传,部分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类似宣传的大学生应该是对学校的宣传工作关注不够,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宣传的效果并不乐观。如图10所示。

(三)回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的意愿对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在问及“您的父母希望您毕业后回老家就业吗?”问题时,仅有14.05%的大学生表示父母不希望他们毕业返乡,但是有55.92%的大学生表示父母没有明确要求。如图11所示。

接下来的数据调查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父母的意愿对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在问到“父母是否从小教育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出人头地?”时,48.48%的大学生表示“时常是”,38.29%表示“偶尔是”。如图12所示。

在问到“父母的意愿会影响你的就业去向吗?”问题上,60.33%的大学生表示“有部分影响”,17.36%的大学生表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如图13所示。

在问及“您毕业后更愿意前往哪个地区就业”问题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有22.59%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农村或西部地区(如图1所示),且他们选择回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有“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和“有很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图14所示。

四、原因与结论

(一)国家对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

从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发达城市,而不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比较发达往往意味着就业机会多,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解放,各项制度比较规范,职业发展潜力大。”在农村大学生看来,农村发展现状的就业吸引力仍然不足,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政策倾斜和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国家只有营造更加适合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二)农村政府与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缺乏联动

国家虽然对农村有详实的政策支持,广西新农村建设也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也做了大量的宣传,但大学生对此仍知之甚少。这也反映了农村基层对这些政策的宣传还不全面。农村基层往往以大学生常年在校无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由,将国家政策宣传的工作完全推给高校。农村基层如果能与大学生家庭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全面地向大学生家庭宣传中央农村政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便能有效转变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进而有助于解放众多大学生及其父母的择业思想。

(三)高校对中央农村政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大学生常年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对于各项政策关注程度不够、了解不到位等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校对政策宣传不全面、不深入,对农村籍受资助大学生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目前高校的教育定位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但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和日常教育中都带有明显的城市特征,还是在为城市的人才培养服务,对非农专业的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校的普遍做法往往只在固定的时间段,如仅在每年的资助活动月对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诚信、感恩等教育,只是在每年的毕业季例行公事般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宣传教育工作缺乏系统化、常态化。对于农村政策和建设等问题,如果没有高校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少会自发主动地去了解、关注。

(四)家长的观念对子女的就业去向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尤其在农村这样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一个农村大学生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期望。在农村基层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对于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问题上,父母嘴上往往都会说随子女的意愿,但是内心上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回到农村,总是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光耀门楣,不少父母甚至认为上了大学还回到农村是件很丢脸的事。如果农村籍贫困家庭能够理解和支持子女大学毕业后返乡就业,那么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建立返乡就业的信心。

(五)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择业期望值偏高

不少农村籍贫困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城市,薪水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和待遇、福利、社会地位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这些行业每年的职位供给十分有限,竞争必然激烈,往往是一家欢乐九家愁,而大多数贫困生即使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失利,也很少有主动回到农村、服务家乡、奉献基层的心理,他们总感觉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而回乡就业就有失颜面。”面对目前社会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低于求职人员的巨大缺口,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谁能更早转变,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尽管大部分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希望离开农村,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以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新农村建设已见成效的农村家庭和大学生普遍表示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两成的大学生对反哺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肯定的态度(见图1)。他们亲身感受到家乡巨大的变化,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也比较了解,愿意回到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家园。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通过中央、基层政府、高校、家庭多措并举,大学生自身调整就业观念,就能够引导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邵雅利.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以福建为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4)

[3]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上)[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4ZZ006)

【作者简介】赖远妮(1982—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孙宝会(1983—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九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备课组的工作计划下一篇:工商管理中小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