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反思

2024-10-20

桥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桥教学反思 篇一

夜已深,但我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白天执教的课《桥之思》的情景,不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开始以《小桥流水》这首乐曲导入没有成功,就匆匆进入学生对各种桥的感知和认识,在这个环节中,事先准备的问题“哪种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喜欢哪种桥?)也疏忽掉了。虽然是一个初步感知的问题,但削弱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观察。接下来,根据年级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字词的重点学习。在个人、集体的朗读中,字音和字型基本掌握了。特别是在集体读词中,暴露了学生的朗读弊病。当学习第二节的时候,大家讨论了各种桥的功能之后,我又提出:“你还知道哪些桥让你难忘?”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争抢回答,有的介绍巍峨的伦敦大桥,有的介绍黄埔大桥和卢浦大桥……忽然,一名男同学提出不知浮桥是什么样的?之后,虽然学生和老师给他满意的答案,但使我觉察到备课中的失误,如果课件中显示浮桥的画面,学生对各种桥有更多的认识,不是更好吗?

我翻了个身,想到这,不禁又一次感到遗憾。

进入了第二节的学习,同学们的情绪开始高涨起来,我引导他们:“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片刻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我请第一个举起手的男孩,他大声朗读:“幽静的公园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为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更显出湖光十色的迷人魅力。”我微笑着说:“你感觉读出桥的魅力了吗?”“为什么没有呢?”然后,大家一起加深理解了“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十色”。“谁再来读?”我环顾四周,教室里小手如林,我示意一个举手最高的女孩站了起来,她有声有色的突出了重点词,将意境“读”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

不过,想到第三节的学习过程,逐渐“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学习氛围。学生以实际生活的体会畅谈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小伙伴之间用真诚构筑的心桥;借助课件理解了不同国家领导、艺术家、体育键儿的沟通,共筑了跨越大洋的心灵之桥。他们积极思维,尽情抒发内心的感受。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课本中这种“无形的桥”也在他们的心中也开始架构了。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我有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角色。没有创设一个精彩的课堂感到内疚。的确,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学生带给我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我预先准备的“点睛之语”及精彩的结束语也没了“用武之地”。我又翻了个身,直觉得身上很冷,心里有一种从未有的恐慌。

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都动起来了,面对一双双眼睛和一双双小手,我应该带给他们什么呢?

我又陷入了深思,今夜无眠……

2.桥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学意识

“如何把这堂课上好?”恐怕是任何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需要耗费很大精力思考的问题。简单地说, 这种想把课上好的意识就是教学意识。“教学意识, 即‘怎么教’的意识, 它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技巧”[1]。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 教师的教学效果才存在越来越好的空间和可能。但是, 拥有了教学意识, 就一定能把课上好吗?未必。因为, 姑且不论上好一堂课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单就教学意识本身, 教师们也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差别。不同的人, 思考的方向不一样, 思考的层次不一样, 对教学意识的把握就不一样,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 教学的操作也就不一样。比如, 有的教师喜欢多讲, 有的则坚持少讲;有的教师喜欢面面俱到, 有的则喜欢层次分明;有的教师喜欢引导学生, 带着学生思考, 有的则坚持给学生留足自己质疑、探究的时间。不同维度的认识, 不同方面的操作, 到底孰对孰错, 有没有一个平衡点?答案肯定是有的。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教师上课喜欢多讲, 喜欢面面俱到, 喜欢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用教师自己的话说, 就是“自己讲不透、讲不细, 孩子们就学不懂, 吃不透”。多么让人感动的理由!但是, 旁观者就要问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 我仔细地从头到尾再一次回顾我的教案和课堂, 结果却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蹙眉。

师:思路清晰了, 文章的主干有了, 那么, 外形和内容如何来丰富呢?作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呈现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呢?下面我们走进课文的内容。

师:第一部分, 我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PPT显示) :

1. 如果将这一部分进行分节的话, 可以分为几节?

2. 每一节写了桥的什么?

3. 如果把这三个小节调换顺序的话, 可以吗?为什么?

生1读。

师:读得怎么样?咱们大家来试着评价一下吧?

生2、生3、生4进行评价。

师:对了。老师还想提醒一下大家, 读这篇课文的时候, 应该带着一种柔和、娓娓道来的感情来读。你可以想象, 你不是在读这些文字, 你是在诉说, 是在抒发你的感情, 好吗?

生表示认同。

师:好, 读完了, 也评价完了。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吧!如果分节的话, 分为几个小节呢?

生:三个小节。

师:每一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生5:写了桥的类型。师板书。

生6:写了桥是什么。师板书。

生7:写了桥的功能。师板书。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好, 那老师要问了, 如果把这三部分调换一下顺序, 可以吗?为什么?

生8:不可以。因为, 假如先写桥的功能, 再写桥是什么的话, 就写得不清楚了, 比较乱。

师:是有点乱, 也显得很突兀, 是吗?

生表示认同。

师:可见呀, 我们平时在写观察景物的文章的时候, 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否则, 就盲目了。

这是我第二次试讲时的一个环节。说实话, 就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 我都一直是自信满满的, 觉得我想得太周到了, 问的问题不仅全面, 而且有层次, 另外还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 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上课的时候这一环节上得也非常流畅。但是, 下来之后, 听课教师就评价了, 说你想得很全面、很深刻, 但是, 你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思考, 相反是以教师的思考片面地抹杀了学生的思考, 甚至有可能造成了学生的假思考。我当时还有一些不解。但是, 当我把这几轮课上完, 进行比较的时候,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强势姿态, 也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单从教师对课文理解的深刻性、教学的流畅性、课堂的知识性渗透等方面来评价,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井然有序。所有可能的问题, 教师都替学生想到了。原则上讲, 学生跟着教师走, 应该就没问题了。但事实上呢, 学生愿不愿意跟着教师走呢?未必。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机会成本的考量。也就是说, 有可能存在教师滥用学生发展机会的嫌疑。从教学意识的角度来讲, 这个环节教学色彩彰显得太浓了, 教师的贴切周到, 不但可能没有启发学生的真思考, 反而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因为, 教师强势的姿态束缚住了学生的大脑, 结果就走入了“引而未导”的尴尬境地。

确实, 在上课的过程中, 教学意识过于彰显, 教师总是走在学生的前面, 牵着学生走, 结果, 学生跟得累, 教师教得也辛苦。明智的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是脚手架, 教师是助推器。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引”, 还在于“导”。《学记》有说, “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师生之间, 教师如果只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给学生, 而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想象、乃至质疑的时间, 就很容易因为教师的过分周到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毫无疑问, 一堂好课需要足够的教学意识。但这里要讲求一个“适度”。否则, 少了, 就沦落为一种教学表演, 成为一种走马灯似的大杂烩。多了, 就给人一种“生拉硬拽”的印象, 教师上得费劲, 学生学得也不轻松。

二、学生意识

学生意识是上完这几轮课之后让我最觉得难为情的一个问题了。回顾自己上过的四轮课, 可以说, 我自己觉得已经很努力地贴近学生、贴近教学了。但是, 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 作为一位新教师, 我过于关注教师的“教”,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我越来越觉得, 我太不懂学生了, 我太需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了。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四年级学生, 但是, 四年级学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他们的知识基础怎么样?他们的普遍心理基础是什么?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样的?上完课之后, 这一个一个问题催促着我进行反思。

什么叫学生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 才叫做具备了学生意识?下面, 我结合自己上课的一些反思, 来梳理一下学生意识的应然之义。

1. 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教学

回顾自己的课堂, 可以说, 我比较关注对学生的提问质量。但是, 尽管有这个意识, 我还是没有避免一些失误。比如, 第二次试讲的第一个环节, 讲到课文的写作思路的时候, 同学们共同回忆和梳理出了课文的思路是“桥之态——桥之美——心之桥”。可是, 这三部分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我心里是明白的, 我也想引导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这种结构。问完之后, 看着孩子们苦思冥想的表情, “递进思路”这个词就从我嘴里溜出来了。结果, 这个环节就进行得很费劲。因为, 孩子们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递进思路”, 以前也没有过相关的知识储备。况且, “递进思路”这个词离他们太远了, 不属于他们的语言范畴。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 比如“结构”“逻辑”等这些词汇在四年级的课堂当中都应该避免出现。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 只有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教学, 才能更好地促成师生之间高质量的对话。

2. 及时理答和反馈孩子的发言

课堂上, 几乎每一次孩子的回答或者质疑, 我都给予了自己能力范围所及的反馈和理答, 而且, 在反馈和理答的内容上也基本上兼顾到了生动性和前瞻后顾。但是, 从整体上反思, 我的理答和反馈在视野上缺乏一个宏观的把握, 这也致使课堂中贻误了一些创新的契机。比如, 在导入部分, 教师问:如果写桥, 同学们想写什么?当一个学生回答出“友谊”的时候, 教师就应该深入地问下去, 抓住“友谊”是无形之桥这一点, 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但课堂上, 我却只是给出了“哦, 你写的是友谊之桥”这样简单的反馈和评价, 把一个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机会给放跑了。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 打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 充分运用提问策略也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高度认同。但是, 如何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如何做到既关照了教学又关照了学生?我想, 认真倾听学生发言, 及时理答和反馈不失为一条捷径。

3. 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

这实际上涉及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备”策略, 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实际上就是一种备学生的做法。我把这种做法的心态称之为一种“对孩子不放心”的心态。在备课、上课之前, 先试着用孩子的思维来预习课文, 想一想, 如果孩子来学习这篇课文, 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 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教师事先都考虑到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真正上课的时候, 做到游刃有余也是情理之中的。

4. 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是承接上面“备学生”策略之后的又一智慧之举。“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是一种“对孩子不放心”的心态体现, 但是, 在我的课堂上, 我对此种心态的操作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我的课上着累?现在想想, 是我对孩子们太不放心了, 事事都想强调,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思一下, 这堂课上, 孩子们思考了吗?孩子们的思考绝对称不上是自由思考。仔细反思之后, 觉得这堂课上教师成人化的思考严重地侵犯了学生自由思考的领地。这一想法挑战着我的惯常思维, 也足以让我彻悟。用孩子的思维去预习课文, 梳理出孩子们有可能碰到的问题, 整理出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需要经受的体验, 无可厚非, 但不一定非要全部呈现在课堂之上, 面面俱到地带领学生去思、去想。换句话说, 为学生着想, 但同时要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 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2]这里给出课程意识的概念, 并不着意探讨理论概念, 而是想澄清一个问题, 即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毫无疑问, 做一位有创新见解的教师, 要具有课程意识。但是, 教师的课程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课前寻找资源方面, 也不仅仅体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审视与批评方面, 它还体现在对课堂中间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意识和把握方面。课堂当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呢?回顾我的教案和课堂, 我发现了新的问题。

师:同学们, 以“桥”为话题进行写作, 可以像作者樊发稼一样写成一篇散文诗, 可以像作词家阎肃先生一样写成一首歌, 同样, 也可以像诗人杜牧那样写成一首诗。如果你来写作的话, 围绕“桥”, 你想怎样写呢?

生1:我想写城市的立交桥, 把整个城市衬托得很美!

师:你是想写一写桥的美。

生2:我想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师:你写的是友谊之桥。

生3:我想写桥的“沟通与交流”。

师:你是想写一写桥的功能。

师:同学们真是富有想象力。你看, 多角度进行创作, 思路多清晰、想法多新颖呀。今天呀, 老师带领大家进一步地走进《桥之思》这篇课文,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看看这种写作的思路, 对你会有什么启发。

从课堂的流畅性来评价这一环节的话, 应该说这个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 既有同学们的合理想象, 也有教师及时的反馈和理答。但是, 如果从课程意识方面来评价的话, 这个环节的设计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仔细分析这一环节, 可以显见, 学生的回答恰好贴合了课文的写作思路, 即“桥之态——桥之美——心之桥”。说实话,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没想到,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之后, 同学们会仿照作者的思路进行构思。所以, 可以看到, 教师这时的反馈性语言是机械的, 功利色彩比较强的。后来, 一位教师找我聊, 她说, 当孩子说到自己想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的时候, 你应该追问孩子:“为什么以桥为话题, 你却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呢?”听完之后, 我恍然大悟。是啊, 如果教师继续追问, 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 完全是学生自己的理解。但是, 这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我却漠然置之, 结果还兜了个圈子, 按部就班地在课文结尾处才处理“心之桥”部分, 心中不免遗憾。

曾经看到过一个很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备课不等于‘背课’”, 结合自己的课堂, 现在想想还真觉得自己有一点在“背”课的嫌疑。教师“背”课, 就好比事先设置好了一些“陷阱”或“圈套”, 上课的时候等着学生往里钻, 学生不钻的时候, 教师生拉硬拽也要把学生拉进来。这个说法不是十分恰当, 但却形象地描述了我当时上课的心态, 就是千方百计地想着怎么把这堂课上好, 而不是怎样帮助学生学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 我的课缺少了一些自如, 缺少了一些大气。

“要善于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对于这句话, 很多教师耳熟能详。但是,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 课程意识首先是第一位的。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 课堂上教师才会具备一种大局观, 才会适时调整好教学内容, 从而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曙光, 周兴国.新课程的意识要求: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20, (2) .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三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回味和思考,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伟大人格魅力,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骨肉亲情的不可分割,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

一、品词析句,体会文章情感,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文本的角度看,词句是其生命。我紧紧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感知、理解、品位、运用,引领着孩子们在语言之河中尽情畅游,不仅使语言学习落到实处,而且在反复对比咀嚼中,折射出李博士的真情真爱,体验到台湾青年的滚烫爱心。例如,抓住两个“静静地”,给学生呈现两幅画面。

1.走进小钱的内心

要分析一个人的内心,首先要分析文字。因此我把“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个句子作为重点句进行解读,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小钱的内心。

学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小钱病情严重,体会到了他的无奈,体会到了他的痛苦。接着我又让他们想想如此痛苦、无奈的小钱他需要什么。学生马上找到,他需要骨髓,并且也找到了适合他骨髓的人。

有了适合的骨髓后他的内心又有了什么变化。学生很快想到了一个词“希望”。正因为有了希望,他的生命有了可能,此刻他的内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孩子们很快想到这时的小钱内心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2.走进台湾青年的内心

抓住“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个关键句子。首先让学生说说当他躺在病床上时,外部的环境是怎么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当时他所处环境的危险,把学生带进地震这可怕的情境中。

接着我问孩子们,假如你在这么可怕的环境下,你会想到些什么?目的是为了走进青年的内心。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家人的生命安全。但他“为什么不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仍旧这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学生很快找到“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个关键句子。

二、有感情朗读,加深情感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像这种情感型的课文,有些微妙的情感因素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他们能将这种情感融入自己的朗读中。在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地使用了这一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入境,读中赏文。“你想把含有这两个反义词的句子读出来吗?从这两组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两句话。”“骨髓流出的这一刻,你高兴吗?你感动吗?一起读这个句子,读出你的高兴和感动。”这样的导语,并非只是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更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会去朗读课文,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对比阅读,升华文本内涵

这篇课文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在教学中我抓住对比点,让学生深入地感受语言材料,挖掘人文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灵感动、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如把“大地在余震中摇晃”“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与李博士的沉着,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联系起来读,他们的为他人着想的形象更跃然纸上,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也一览无余。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捐骨髓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细节潜移默化地内化成一种人性的美好,植根于学生心中,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变成学生心中一座永远割舍不掉的心桥,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仿写诗句,抒发了学生的感悟

在仿写诗句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这可能就是因为“情到深处”,所以就“水到渠成”了。他们说出了许多句子,令人惊喜。比如“爱是一把扇子,驱除了夏日的炎热。”“爱是温和的目光,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爱是老师谆谆的话语,使我能勇敢地站到讲台上发言。”……

五、留下的遗憾

有个别的学生对本文中的重点句还是没有理解到位。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的潜能真的很大,原来我还担心会由于课堂容量大,有可能进行不完,但是没想到提前完成了。由此可见课前教学设计真的很重要,但是平时的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备课,如果每节课都上成这样就好了。

4.《桥》文教学反思 篇四

(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观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之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的。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现有的他们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吸纳相关教学素材,使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在学生汇报认识和见过一些桥的基础上,我增加教师在备课时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更为丰富的一些各式各样各个国家的桥梁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桥,所采取的方式是幻灯片的播放,先分散再集中。这样在较短时间内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视野,通过学生的了解,教师的展示,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众多桥中找出各种桥的特点。

课的最后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让学生解决,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热情,不仅让他们能认识桥、了解桥、搭建桥,而且能让他们自主的设计桥。

(二)改变教具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教师的智慧来自哪里?智慧来自敬业,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维

护生计的手段,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由此带来的是情感上的冷漠和无奈,工作上的应付和松懈,也就没有什么激情,谈不上什么创造,”我虽然不是智慧型的教师,但我是教学中的有心者,会在课堂中及时记录孩子们在实验操作、探究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并进行反复思考,也会在听课时记录上课教师在活动材料、教具等方面安排的合理性,这些为我制作和改进教具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建桥梁》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时间用来动手搭建桥梁而不是去准备布置建桥梁所需的用具,于是我改变了教材原有的搭建桥梁的材料,改用可循环使用的木块作为桥梁,吹塑板作为建桥梁的底座,卡纸作为桥面,胶带纸作为反复使用的黏合剂,此教具集中凸现以下几个特点:操作方便,形象直观,效果明显,携带方便,循环使用利于课内外探究,同时节约资源,制作成本低,教师可省下很多无用之功。

以前总是有人说作文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用在制作自制教具中也恰当不过了,制作教具的过程就是一次不断探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二、思得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非常的兴奋,走出教室大家还是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突然第三组同学走到我身边,“老师,我还想知道校门前的立交桥他建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她扑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满怀期望地看着我,出乎意料之外,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想过,我停住了脚步,回身看看其它同学,请问谁能帮她解答?×

×同学说:“你回家之后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我们也可以帮助你查。”××同学说:“还是上网查找速度快,内容还多!我愿意帮助他查,我家有电脑。”××同学说:“我可以问问我爸爸,因为他是搞设计的,经常和建筑打交道,也许会知道。”看到已经走出了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还这样高,看到学生又开发了新的学习资源,我想我应该推波助澜,促进“资源共享”,于是我鼓励身边的孩子们回家后继续进行探究,保证下次创造机会让他们来相互交流。

静下心来,由此我想到了,是啊,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可以在心中划上一个句号,带着一种满足感走出教师;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或问题,带着许多问题走出课堂,这使我对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要把下课铃声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尽心功课学探究活动的广阔天地,科学探究没有终点。

同时,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想进行好教学活动,自身必须要亲身经历学生将要参与的每一个学环节,去发现探究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去体验探究中的乐趣。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体验探究的过程。只有对教学过程了充分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储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如果教师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恐怕学生学习什么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就无从谈起,科学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

三、思失

(一)板书上的阴差阳错

往往象这样的评优课大家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也例外,可以说样样都是亲历亲为,数来数去,早早的都将上课所需物品分类包装,但是却在板书上发生了问题,因为课上我要围绕三种桥进行研究,课前我用电脑打印出三种桥梁的名称,只注重了外观的颜色、大小,却没有看到三种桥梁的名称是否正确,造成课堂上既有文字板书,又有粉笔板书,比较杂乱。

(二)欠缺随机应变

上过多次公开课,但到现在为止一上公开课就会紧张,课前紧张,课上紧张,致使有时候教学衔接上语言不够灵活,虽然课前已经试教过,可以说心理很有数,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衔接可以说非常熟悉,但到了新的环境,就显得有些被动和紧张,可能是心理素质不够好,有时候总是担心脱课,所以在课的最后学生讨论和汇报比较匆忙。

四、思改

(一) 改教学过程“首尾呼应”

开课前每组出示一张图片,不同场景的画面,请学生思考,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桥,开门见山。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听听他们原本自己最为原始的想法,教师作为一个了解,从而引入到认识桥、了解桥、搭建桥,在课的最后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你自己最初的设计有没有改变,看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并把他用笔把你的想法设计在开课时发给你的纸上,这样学生就会在意境中有针对性对画面上的场景来设计,同时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首

尾呼应。

(二)改板书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力求在简约精当的文字、简笔画上尽可能多的反映丰富的内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

(三)加强心理素质

为了更好的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有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首先要硬着头皮继续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首要态度;

2、加强学习。学习本学科知识要精而深,同时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及方法相关的其它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做到旁征博引;

3、保证提前有充足的时间备课。要做到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举例以及补充辅助内容,力求具体到每一个设问和提问等细节环节,唯有详尽之至,方能克保较好的教学效果;

5.《桥》教学反思 篇五

“好的引入是课成功的一半”。课前我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在引入课题以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确认学生课前预习的实效性,为后面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使一些平时“不安分”的学生,表现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的魅力能使人的身心处于放松、愉快的状态,使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意外的发现。借助游戏的力量来辅助美术教学,让学生“游于艺,成于乐”一直是我尝试的,效果较好。接着我让学生从它们的样式、特色入手,找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然后请同学做一名讲解员,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家乡的桥功能和特征。根据学生的介绍总结出结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设计安排出桥的使用功能部分,再加以美化,就形成一座漂亮的桥。最后进入主题,请学生将心中的桥用画笔画出来。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对学生有扶有放,重点明确。

【《桥》教学反思(15篇)】

6.《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六

《生命桥》这则故事讲的是一群羚羊为了躲避狩猎队的捕杀,在一只老羚羊的带动下,纷纷用死亡架起一座座生命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逃生的故事。它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羚羊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读来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备课时,我想:学生一定也会被这则故事所吸引,所感动,感动之余肯定会有所悟。于是,整堂课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引导学生默读,勾画出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然后反复朗读这些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到理解重点句“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一个学生说:“因为是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年轻羚羊的生命,所以把羚羊们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作‘生命桥’,而且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另一个学生补充道:“如果没有老羚羊的身体作支撑,就没有年轻羚羊的第二次起跳,也就没有了年轻羚羊的生命。”学生理解得多好啊!看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适时、到位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学生吧!

7.《桥》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桥,共产党员,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 课《桥》这篇小小说。上节课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归纳一下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 请你翻开作业单, 说说。

二、体会写水的词、句子, 感受形势危急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描写洪水的词语谁来读?字正腔圆, 尤其是这个势不可当的当字, 读得很准。当就是阻挡、抵挡的意思。所以这个成语也可以写成势不可挡。

我们接着来看“咆哮”这个词, 你发现了什么?你猜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 此时咆哮的洪水像什么?

1. 山洪来势凶猛, 不可阻挡, 源于黎明时分, 雨突然大了。文中哪两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雨大?看看,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2. 文中还有一些描写洪水的句子, 请小声地读一读。读完这些句子,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层次推进过程看来大部分孩子没有感受, 别急, 看看有哪些词刺激着我们的眼球?

3. 假如你身处这样的险境, 凶猛的洪水把你重重包围, 你心情怎样?全班齐读。

三、抓对比, 感受人物形象

师:此时, 洪魔的恐怖笼罩着整个山村, 在突发的山洪面前, 乡亲们和老支书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10 自然段, 勾画出关键词语, 在表格中填写。

师:好, 孩子们, 我们来看, 你们找到了哪些描写乡亲们表现的词语?

师:我们来读这些词, 如果我们把乡亲们的表现浓缩成一个词, 那就是—— (惊慌)

师:那写老支书的词语呢?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归纳老支书的表现, 那就是—— (镇定)

师:乡亲们惊慌失措, 老汉镇定自若,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人们很惊慌, 老汉很镇定 (惊慌镇定)

师:对, 作者就是用村民的惊慌来反衬老汉的镇定, 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答)

师:对比手法——也是本篇小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师:我们来对比读一读。1、2 组乡亲们, 3、4 组老支书。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 面对惊慌的人物, 老汉像一座山, 他镇定指挥。

四、抓对比, 父子情

师: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 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在逃生的过程中, 还有这样一幅画面。文中哪句话写了这幅画面的内容?读了句子, 你体会到老汉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让生自己陈述, 老师不打断。

师:老汉为什么愤怒地揪出这个小伙子?孩子们, 想一想, 排在后面意味着什么?老汉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这样做有必要吗?是的, 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 要求党员将死的危险扛起来, 这样才能避免再次陷入慌乱。带着我们的理解读这个句子——

师:在老汉的指挥下, 逃生队伍有序过桥, 可我们想想老汉揪出的是谁啊?

师:你从课文哪儿知道的?在课文的结尾处, 我们才恍然明白: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老汉揪出的竟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儿子, 我想用“无情”来形容这位父亲, 你们同意吗?

师:是啊, 这看似无情的一吼, 这拼劲全身力气的一推, 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你有话想要问问这位老父亲吗?

师:问得好, 谁来替老汉回答

师:你触摸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心, 你感受到了一位老父亲的情。

读句子:老汉吼道——

五、结束, 点题

边读课文, (音乐) 突然, 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孩子们, 齐读。

那窄窄的木桥没有了, 那个曾经在人群中奋力求生的儿子没有了, 那个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没有了, 肆虐的洪水也没有了……一位老太太, 被人搀扶着, 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老太太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 她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对自己的丈夫倾诉;老太太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 她有万语千言想对她深爱的儿子倾诉: 此时, 乡亲们也来了, 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 想着自己爱戴的老支书, 他们也有千言万语想要对他诉说, 孩子们, 动笔写下来吧。

8.《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八

生:我见过立交桥、平桥和拱桥。

生:我还见过斜拉桥。

生:我还见过我们在游乐场玩过的吊桥。

师:非常好玩的桥。同学们,今天我们这篇课文里要学到的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打开课文,大声地、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想一想,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生读书)

【点评】从生活中的桥,到文本中的“桥”,引发了阅读期待!这样的对话,师生关系更融洽了,教学节律也随着教学情境和谐地跳动起来!

师:(多媒体呈现)这些词语认识吗?谁来读一下?

生: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师:听出来了吗?势不可当(示范,把重音落在“当”的读音上),我查了一下字典,这里的“当”和带提手旁的“抵挡”的“挡”意思完全一样,但是在这里应该念“当”,请你再读一下。

生:势不可当。

师:完全正确。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师: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都是表现洪水的。

师:都是描写洪水的,咆哮的洪水,两个字都带有“口”字旁,推想一下,张着大嘴,这洪水像什么?

生:像狮子、像魔鬼、像猛兽。

师:那猛兽发出来的巨大的声音就是一

生:(齐)咆哮。

师:那能不能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想象一下,然后再去读这个词。你来读。

生:咆哮。

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请接着往下读——

生: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推想一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得有滋有味了。(多媒体出示)这组词,能不能用刚才的语气读?

生:(齐)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这是描写谁的?

生:老汉。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生读)

师:没有感觉到“冷冷地说”,再读。(生读)

师:有感觉了,你也来试试。(生读)

师:很冷了,大家一起读。

生: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多媒体出示)这个词认识吗?

生:祭奠。

师:“祭奠”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人死了,他的家人来扫墓纪念。

师:来纪念他,是吗?(多媒体出示)同学们来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祭奠”的象形文字,古人来祭奠的时候要摆上贡品,其中有肉、有酒,大家看第一个字,“祭”字,多像一个人在伸开双臂,捧着三块肉,往一个桌子上放,右边这个就是一个大酒坛子,形象不形象?(生点头)

师: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生字表格的旁边端端正正地写一写这个字。

【点评】多么扎实的字词教学!语文素养的大厦,是由基本词汇构成的。无论哪个年级。都要强化词汇教学。党老师的字词教学很有特点,一是把精力放在生字的“生”上,如突出“势不可当”中“当”的读音,教学生不会的或容易念错的;二是注意遵循识字规律,如“咆哮”“祭奠”的教学,透过文字追寻到它的“根”及“根”的延伸:三是扩大认知单元,以词语组块的形式出现,一组写环境的,一组写老汉的,这些词语与课文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从学生表现看。学生从对词语没有感觉,到有感觉,到还原词语的形象、情感、分量,课堂的学习生态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师:那课文中,是谁祭奠谁?

生:是一个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师:她的丈夫就是课文当中的——

生:(齐)老汉。

师:老汉的身份是——

生:党支部出5记。

师:我们称他为老支=陪,可以吗?她还祭奠谁?

生:(齐)她的儿子,电就是课文当中的小伙子。

师:课文除了写到老支书、小伙子,还写到了哪些人?

生:乡亲们!

师:同学们,一场洪水来临之后,在这唯一可以通过的桥面前,乡亲们、老支书、小伙子各是怎样的表现?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了,在一个乡村,突然爆发了洪水,老支书让乡亲们赶快逃脱,却非要他的儿子、那个小伙子跟在后面。最后老支书和小伙子都牺牲了。

师:她说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再加上时间、地点是不是更完祭,接着说,能不能加上?

生:是在黎明的时候,发生在一个村庄里。

师:同学们,概括能力的提高就来源于不断地练习。记住了吗?

【点评】这一板块由“祭奠”一词引发教学波澜,先由这个词牵引出人物,之后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在恣肆的洪水面前,面对唯一通过的桥,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各自表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落点又回到“桥”上。“桥”作为线索,渲染环境,聚焦人物,推动情节。党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教学眼睛”。这篇课文是小说,小说最动人、最有力量的是情节。但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文本还有些“隔”,活动没有充分展开,应让学生先说说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的表现,最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些人的命运都与这座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课文中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窄窄的桥。

生:这是用血肉筑成的桥。

师:能不能联系上文看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这是一座挽救人们生命的桥。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是一座救命的桥?

生:还可以从本文的第4自然段看出,“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条通往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路。

师:这是一座救命的桥,但是同学们,一百多号人咧5,惊慌失措的人们如果一起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后果会怎样?

生:木桥肯定就塌陷了。

生:木桥顷刻间就会断裂。

生:木桥旨定容不下那么多人。

师: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

生:断桥。

生:通往死亡之路的桥。

师: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点评】紧扣“桥”还原语境,为老汉的出场“蓄势”。

生:(齐)老支书。

师:现在就请你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到最后。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或者句子。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完全文,我们知道这个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他对自己的儿子像豹子一样,可以看出,他爱儿子,但更爱他的乡亲们。

生:“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我从“推”字看出,其实他也很爱他自己的儿子,他宁愿自己被洪水吞没,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被吞没。

师:两个同学找到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揪”,一个是“推”,这一“揪”一“推”之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是村党支部书记,他应该保护全村人的安全,因为他的儿子也是党员,也应该承担责任,所以他把他儿子揪出来。

师:那一“推”呢?

生:一“推”表现了他对儿子的爱,因为他希望让他的儿子活下来。

师:他也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请坐。同学们找到了动作,有没有画到语言的?

生:老汉的一句话是,“党员排在后边。”

师:你把这三句话完整地读一遍好吗?

生: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位人们都拥戴的老汉,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员放在最后,因为党员是为人民服务,他不愧是一个让人民拥戴的书记。

师:先告诉大家桥窄,是要告诉大家过桥排成一队的原因。

师:又告诉大家要排成一队,不要挤,这是告诉大家——

生:(齐)怎么过桥!

师:最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生:(齐)党员排在后边!

师:同学们再看这段话,看看它和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说。

生:我发现这一段话里有三个感叹号。

生:三个感叹号说明老汉非常爱群众,要不然语气怎么会这么强烈呢?

师:那你读一读。(生读)

师:多么关心群众啊,还能体会出老汉此时的心情吗?

生:我能感觉到他十分着急,而且十分爱群众。

师:那请你读出来。(生读)

师:洪水就来了!谁能再急一点?(生读)

师:再看看这三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还发现每一句话文字特别地少。

师:很短,为什么如此短?

生:因为老支书想让群众更好、更快地脱离洪水威胁,所以没有说很多句话,只是说很简短的话,让乡亲们都很快地能脱离洪水。

师:你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读懂了别人没有读懂的,掌声送给她。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容得去多说一句废话吗?斩钉截铁,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镇定自若,读。(生读)

师:不容商量,读。(生读)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点评】这一板块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不是文本碎读,也不是文本深读。党老师从文本词句出发,删繁就简,紧紧抓住老汉的外袁,通过外表指向人物的心灵。这里重点抓住三个细节,一“揪”一“推”以及老汉的一句话,这是进入文本的情感密码。对老汉的话的品味,没有停在袁层上,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学生发现句子用感叹号、话语简洁等特点,“言”和“意”真正统一在一起。正是因为体味到位,学生读出了不同的感觉:斩钉截铁的语气,镇定自若的语气,不容商量的语气……这是基于语言的个性感悟。

师:同学们,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就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体会到老支书的心情。老支书把小伙子用力地推上了木桥,可是,那座桥却“轰”的一声塌了。洪水淹没了那座窄窄的桥,(多媒体音乐)洪水把小伙子吞没了,也把老支书吞没了。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几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你来接着读。

生:“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老人家跪在泥泞的地上,她早已哭干了眼泪,她失去了世界上她最亲的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那位老支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他的姓,(多媒体)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一座山呐,乡亲们的靠山啊。再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师: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又是一位果断的老支书。读——(多媒体)

生:(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沙哑地喊话”,再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多媒体)读——

生:(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一座窄窄的木桥消失了,可是一个老人、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架起了一座永远的生命的——

生:(齐)桥!

【点评】课的结尾又从“祭奠”引发情感,一咏三叹。描写老村支书的语句渐次出现,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意象叠加”,文本语言的力量、老汉的人格力量、同学们有感情朗读的力量,融汇成一曲生命之歌。课,上到这儿,“桥”的内涵升华了,人物的形象立在头脑中了!

(本课教学实录由白婧囡根据录音

整理)

【总评】看党老师这堂课的实录,最初的感觉是“平”。可细细品来,有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这是一节韵味无穷的课。在这节课上,语言文字在儿童那里鲜活起来了,文本意象在儿童那里丰富起来了,语言感悟在儿童那里深刻起来了,情感体验在儿童那里充盈起来了,语文技能在儿童那里发展起来了——好课!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应关注文学语言的特点,并点燃对文学的热情。这节课,党老师引导学生通向那座生命的“桥”,也引导学生通向文学素养的“桥”!

一是开发了合宜的课程内容。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拿到这篇文章,开始阅读时会是什么样的?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己读不到、想不到的?这个文本必须教什么,可以教什么?党老师沙里淘金,把重心聚焦在“体会感情和表达形式的关系”上。先通过“在恣肆的洪批面前,面对唯一通过的桥,老支书小伙子、乡亲各自表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使小说的环境、人物、事件整合在一起,实现整体感知。然后精心选择细节,一“揪”一“推”,透过动作悟内。心;“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先进行语感的体验,再进行“语理”的发掘,发现其修辞上的特点,深入体会感情和表迭形式的关系,最后再回到语用上,读出不同的语气。这篇课文可以教的内容太多了,比如认识小小说,小小说的转折点和结尾技巧、文章凝练的奥秘和用意、灾难思考“我”的定位、场景描写与人物刻画的揣摩……党老师删繁就简,淘出文本中宝贵的东西,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

有一点需要指出,这篇课文采用了“意外与巧合”的情节结构模型,结尾起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作用,原来被老汉揪出来最终被洪水吞没的竟是他自己的儿子!要不要教这个知识?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体悟到这一点?党老师的课也给我们留下讨论的空间。

二是设计了合适的语文活动。党老师的课摈弃了繁琐分析的套路,恰当地设计出学生活动的方式,如:认读词语活动,并以认读为契机把握了课文;文本细读活动,从“怎么写”切入文本的关键词句,以诵读和品味为主要活动方式,抓住言和意的转化,把握住了人物的形象;诵读活动,由“祭奠”这个词,将写老汉的句子整合在一起诵读赏析。这样的朗读有一种仪式感,声音裹抉着意义,文字生发着底蕴,朗读造就着崇高的情感。由课文分析转为板块式的活动,教学发生着深刻的转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党老师的教学须臾不离文本,做到“以文解文”,就是在文本内部读懂课文,没有“非语文”的拓展:“以心契心”,以语言为“桥梁”,让学生以自己的心去晤对“文心”,进行移情体验;“以言传言”,以自己的朗读、自己的语言传递文本语言的情感。

三是体现了优良的专业素养。赛课有特定的语境,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自己的专业判断。党老师整体把握教材,有效生成对话,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党老师的课很简洁,教学思维很缜密。比如由“瞻仰”引出人物。课尾又以“瞻仰”提升情感,又须臾不离“桥”这一线索,这体现了党老师“切点”“拉线”“画圆”的课堂艺术。

“理解总是不同的理解。”看了党老师的课,你认为通向语文的“桥”在哪儿呢?

9.六年级语文《桥》教学反思 篇九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他儿子。”

这种新颖别致的构思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问学生:“小伙子一出场就点明他是老支书的儿子和课文这种结尾揭示悬念的表达方式,哪一种更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为什么?”学生只知道最后这两句话打动人心,更能体现老支书的高风亮节,注意力没有放在表达方式上。我解释了一番学生似乎仍似懂非懂,我只好借助于生活的类似感觉来帮助学生体会:“比如说,我们从教室出去,走过长长的走廊下楼去。你事先知道就在五楼的楼梯口有个人在你经过时会跳出来吓你,你会不会很害怕?不会。如果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你事先根本不知道有人,突然从角落里窜出一个黑影朝你一‘嘿’!你会是什么感觉?当然是吓得魂飞魄散了!

10.公开课《桥》的教学反思 篇十

(一)、复习导入:1、对第一课时的文本内容重新编排,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洪水的可怕和人们的惊慌失措;2。播放一段洪水爆发时的真实视频,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再现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又为即将的第二课时感悟老汉的英雄本色营造了氛围。

(二)、聚焦老汉,感悟老汉的英雄本色: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7到第23个自然段,拿起笔,画出描写老汉让人感动的句子,用心感受,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其次师生共同交流感悟老汉的崇高品质;最后多角度多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悟、读出情感。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还凸显了语文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三)、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重点品读老汉对待小伙子的一“揪”和一“推”截然相反的举动,深入感悟老汉的不徇私情和父爱如山以及老汉始终“先人后己”的光辉形象。一节课只有宝贵的40分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学生的自读自悟受自身知识与理解能力的限制,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最能体现文本内涵的内容进行精讲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蕴含情感,从而突出教学重点,攻破难点。

(四)、拓展延伸,生发语文能力。在学习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成老太太以及前来祭奠老汉的村民,这时他们最想对老汉说什么呢?这一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又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读促说,读说结合,体现了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

(五)、感受人们的哀思与崇敬,理解课题的深层含义“生命桥”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这情境突破难点:自从那一场洪水之后,在山涧的溪流上,人们再也看不到那一座窄窄的木桥(结合板书擦去“木桥”),可是人们却分明地看到有另外一座桥正稳稳地塑立在人们的心中,它是那样熠熠生辉、坚不可摧!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看到塑立在人们心中的那一座桥了吗?那是一座什么桥?

纵观整节课,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下面我就特别针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情感渲染,让学生真正走进丰富的文本内涵”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渗透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也不是除教学内容之外的附加任务,它是一种感受,一种领悟,是情感共鸣的弦乐,是心灵净化的乐土。要把它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如这一节课在引导学生品读老汉面对肆虐的洪水以及乱哄哄的人群时,“他像一座山”。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生活中的山给你怎样的感觉?”唤起了学生的生活记忆——山是高大的、沉稳的,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此时的老汉镇定如山、威严如山。人们看到老汉就看到了生命的靠山,看到了逃生的希望。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能是最真实的,最深切的。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文教育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其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走进文本。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朗读,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入情入境的朗读,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为此,我在这一节课当中,留给学生足够多的自读自悟的默读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中画出描写老汉让人感动的句子,感悟老汉的崇高品质。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朗读,引导学生带上自身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朗读,把对老汉的感动表达出来。

其三,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氛围。如选择一些和文本类似的故事、录象、视频片段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上课伊始,我先带领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走进文本,走进那一个灾难突然降临时的特殊的黎明。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山洪爆发时的真实视频,触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受,营造了一种灾难突如其来时的紧张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还为老汉的出场做了情感铺垫。

其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在这一节课中,我创设了两个有效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及课题的深层理解和感受:

1、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老太太以及前来祭奠老汉的村民,诉说老太太和村民们对老汉的哀思和悼念;

2、让学生通过理解文本的内涵去想象、去感受树立在人们心中的那一座熠熠生辉、坚不可摧的,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桥”。

1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十一

1.知识与能力:学会“凋零、含苞、骨髓、绽放”等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课前先将其资料做成小展板,利用早读一点时间交流,并共享)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整体感知

播放课件《心相印》的广告片,同学们这个广告都看过吧,今天再看你能跟大家说说你的感觉,或说是你心里的想法吗?

大陆到台湾有桥连接吗?

海峡两岸的人民在遥遥相望,可彼此的心却是紧紧相连的,今天我们课文中几位主人公,就在海峡之间筑起了一座桥,那是……

齐读课题

你觉得这座桥如何?(用个词来形象,可说是爱心,固若金汤……)整体感知课文

(二)复习

1.评析句子“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多生命之花绽放。”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受?并在课文旁写写,如果此时你十八岁你在做什么?

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终于在()找到了()的人。

(三)深入课文、深刻体会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6自然段。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和同学议一议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1.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①理解“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

②抓住“步履匆匆”体会李博士做手术的急迫心情及手术的重要性。

2.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①重点体会“沉着”一词

A.出示地震图片。感受李博士此时所面临的危险。

B.感受精神。学生反复感受在“突如其来的余震面前”、“在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时”“在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时”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体会李博士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灾难面前,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精神。

C.带着敬佩的感情朗读。

②重点理解“静静地”

A.体会台湾青年内心的情感(提示昨天发生了什么?)

他会想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一写。

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吗?不担心家人的安危吗?牵挂如此多,手术取消了吧?延期吧?在灾难面前,什么最重要?

B.对比“静静地”读一读

a.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b.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c.指名读、男女生轮读体会这两种静静地心情。

3.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地奔波,赶到了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①出示李博士运送骨髓的路线图,体会“奔波”的含义,理解“奔波”的艰难。

②抓住“连夜”体会连夜工作的艰辛。

③指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感情读文。

4.“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悄悄流出……”

①拓展延伸:骨髓终于被抽取出来了,但我们的心还不能平静下来,在文章的前些部分已经有2个“终于”了,我还想在下文再加上一个“终于”,你觉得我会加在哪里?

从身躯里涓涓流出的不仅仅是骨髓,还是(),这些情意流向了(),两岸同胞架起了一座()桥。

②读文体会。

5.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理解“血脉亲情”的含义,体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激发学生盼望祖国早日回归统一的情感。

(四)课外拓展

想象小钱与台湾同胞见面的心情,写个片断。

12.桥教学反思 篇十二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全文篇幅虽简短,但表达特色鲜明:以曲折的情节、不断的推动,深化主题;以简短的文字、精妙的修辞,渲染环境;以准确的用词、传神的描写,丰富人物;以悬念的设置、巨大的冲击,发人深思。面对“表达容量”如此之大的文本,该怎样切中要害,直抵文本主旨呢?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说文体,理应从文体角度出发实施教学。在环境、情节、人物这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中心,让小说涌动着盎然的生命力。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更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呢?在扣人心弦的一波三折中,不难发现:在情节的不断推动中,老汉在十分危急紧张情况下的所作所为使得他的形象向纵深发展。因此,以情节发展为线索,感悟老汉形象成为了此次教学的主旋律。

【设计思路】

立足小说文体特征,基于学生初涉小说文体的学情,可直指“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中心”“,理直气壮”地将本课教学的重点呈现出来,自然引出统整全文的问题:“小说是怎样塑造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以这样一以贯之的问题,搭建起完整的文本阅读支架,以期学生能抓住重点、深入钻研,尽得其精华,提高小说阅读的有效性。

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情节影响人物形象的升华。因此,在充分“让学”后,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推动,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老汉有这样的表现。再通过梳理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文本通过分层推进的表达方式,不断丰满着老汉的形象。基于第三学段的阅读,因此,教学设计虽从语句感悟入手,但却从篇章结构着眼。

本篇小说为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表达方法有多种,虽不能做到平均使用力量,但只要把控好详略,多管齐下,就能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因此,巧妙引导感受环境的侧面烘托,在震撼中引导感受,最后交代父子关系的悬念设置,意在使人物形象的感悟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 领悟课文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渗透文体,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微型小说《桥》,请齐读课题。

2.听写两组词语。

(1)首先听写一组描写环境的词语:咆哮、疯狂、狞笑、放肆。(板书:环境)然后听写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揪出、豹子、瞪眼、胸膛。(板书:人物)

(2)对照大屏幕与同桌交换批改,然后把自己写错的字词更正在旁边。

(3)反馈错误较多的字词。

二、研读课文,感受形象,领悟表达

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板书: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老汉)

课文是怎样表现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一) 领悟分层推进的表达特色。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画一画。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1)沉着果断。

语段: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引导:联系上文看看,村民们有怎样的表现?(跌跌撞撞、疯了似的)而老汉却一句话也不说,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足以可见他的沉着。

为什么把他比作“一座山”?请联系上文想想。

语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板书:站)

老汉为什么要“站在木桥前”?(唯一通道;水已没腿;人群慌乱;果断指挥;水已经没腿了,通往安全地方只有这座木桥了;灾难突临的时候,没有选择离开困境,为了控制混乱的局面,心里装的是群众的事,全身心考虑的都是集体……)

语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板书:党员)谁排前面?老汉的话要求了什么?提醒了什么?还提醒了什么?

师小结: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老汉还能表达得这样清楚、指挥得这样有序,足见站在木桥前的老汉是多么的沉着。

指导朗读:谁来沉着地读读?我们一起来沉着地读读。

过渡:老汉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2)铁面无私。

语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为什么要“揪”出那个小伙子?(板书:揪)(情况危急、有人已提出反对意见,有人已经动摇,他必须做出表率,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搞特殊化,也要严格要求他排到后面去。)(板书:儿子)

指导朗读:联系上文我们知道,这是一座窄窄的木桥,如果大家都一拥而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生齐读老汉的话)

你读懂老汉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那颗一心想着群众的心了吗?谁再来读读?谁也能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咱们一起来读。

(3)父爱如山。

语段: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为什么老汉要用力将儿子“推”上木桥呢?(最后只剩下老汉和儿子两个人了,作为父亲,也有着如山般的父爱。自己排在后面,是想把生的机会让给儿子。)(板书:自己)

指导朗读:老汉是多么急切地想让儿子脱离险境呀,所以他吼道……

谁想来吼吼?(一生吼)你吼得急切有力。你来吼吼。(一生吼)你吼出了对儿子的爱。你来。(一生吼) 你吼出了对儿子的关心……

我们都读懂了老汉如山般的父爱。来,我们一起帮助老汉吼吼。

3.体会表达方法。

根据板书,师生回忆、梳理。课文是怎样表现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7~23自然段。

当洪水没腿时,老汉站在桥头,沉着指挥,沙哑地喊话———(生读) 让群众排在前面,党员———排在后面;

当洪水舔腰时,老汉揪出儿子,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生读) 让群众排在前面,儿子———排在最后;

当洪水爬上胸膛,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大声吼道———(生读)让儿子先走,自己———排在后面。

排在后面的是:党员、儿子、自己,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展现出了老汉的形象,就这样分层推进,(板书:分层推进)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沉着、冷静、无私……)(板书:舍己为人)

(二) 领悟环境烘托的表达特色。

课文不仅刻画了老汉这个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人物形象,还有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来,自由读读。(出示课文第1~6自然段)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洪水大、感受到雨大、还感受到人们慌乱……)

形势是如此危急,听,雷声轰鸣、大雨突袭。闭眼想象当时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老汉还这样沉着地站在桥头指挥,还狠狠地揪出了儿子,最后又用力将儿子推上了木桥,你又有怎样的感受?(更能烘托出老汉在生死攸关之时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板书:侧面烘托)

(三) 领悟设置悬念的表达特色。

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生齐读)

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什么关系?(父子关系。)如果在前面就交代,读起来有什么感觉?(不会对老汉看似矛盾的行为感到不解而产生读下去的兴趣了,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震撼效果。)

作者在结尾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设置悬念,引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更能让我们震撼于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的舍己为人。(板书:设置悬念)

三、回顾全文,聚焦文体,拓展延伸

1.课文篇幅很短,仅仅603个字,但却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震撼、思考……这就是微型小说的魅力。

13.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反思 篇十三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评价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十四

课后,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推荐,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下方就此我进行这堂课的教学反思:

一、在品味课文时,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体会语句含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自我的声音把感情表达出来。学生有时朗读不到位,例如: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重点是要学生体会小钱的不幸,悲伤与绝望,朗读时要读出这样的感情来。学生在读的时候,感觉完全是为了读而读,朗读时声音也不够收放自如,声音上扬,因此感情没有到位,没有到达朗读的目的。如当时,我能够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并给予恰当的范读,用声音带动学生,将会对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学生的朗读潜力起到作用。

二、在课文讲授中,忽视了对部分关键词语的感悟。比如“唯有”,虽然读了句子,但没有对“唯有”进行深入挖掘,那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用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对课文的资料就挖的更深了,就能让学生体会到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

三、课文的主题是颂扬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和爱心,但是对于这个主题的点拨和深化还不够。

四、自身应变潜力不够灵活。对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有些语言不够干净利落,这些还需在教学中多多锻炼。

五、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板书应在适时的地方板出,不要事先就板出。

透过讲授这一课,还暴露出自身应变的潜力的不强。没有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踏踏实实地把课文中的最基本的、最优秀的东西,教给学生。

15.桥教学反思 篇十五

关键词:托业桥考试,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一、托业桥考试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托业桥 (TOEIC Bridge) 考试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研发, 专为初、中级英语学习者设计的职业英语能力测试。难度非常适合基础薄弱的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真实交际, 符合高职教育“够用为主, 实用为度”的原则。因此受到了中国高职英语教学专家的推荐。2007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托业桥考试引入中国, 并向取得相应成绩的考生颁发《职业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考试取得英语能力的认证, 还能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为将来的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目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 常常出现学生交际能力差的问题, 在职场上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将托业桥考试引入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中, 能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使其具备用英语处理相关业务的职业能力。同时, 还可以帮助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帮助推动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

二、托业桥考试的应用

(一) 以托业桥考试提高学生基础英语水平

高职学生基础比较差, 从中学进来后, 直接进行职业英语的教学会让学生难以适应。在课堂上利用对托业桥试题的讲解, 能帮助学生强化英语基础, 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例如很多学生对一语法和词汇上还存在问题。在托业桥的阅读部分, 有基础语法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通过对考题所涉及的语法点进行扩展讲解, 让学生在实际句例中巩固复习中学所学的语法知识, 稳固英语基础能力。再以听力为例。听力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围绕着数字, 地点, 辩音, 常用语等, 这些内容在托业桥的听力部分都有所涉及。考试题中有图片描述、问题-回答、短对话与短独白三种类型的听力测试, 共50道题, 时长25分钟, 包含大量的听力资源。教师可通过专项听力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完成这些内容所涉及到的听力理解。同时托业桥考试的语音资料地道纯正, 学生通过反复的辨析模仿, 能够改善自身的语音语调, 全面提高听说能力。

(二) 以托业桥考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的学习区别于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一点就是其职业教育特色, 培养出的学生要形成“与其未来职业 (岗位) 实际工作相适应的职业能力”[1]。因此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职业性。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开设了职业英语, 而以基础能力为目标的公共英语教学则面临被削减压缩的困境。这促使公共英语不能再单一地强调英语基础能力, 而是要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又要与职业英语相区别。托业桥考试为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托业桥作为职业英语考试, 考察了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但难度又低于职业英语。例如听力部分的对话涉及职场内容, 但主要是在职场环境下的交际性沟通。学生通过听力练习能掌握工作相关的英语交流。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实景模拟等方式,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还能增强业务能力, 提升职业能力。阅读内容则是广告、通知、信函、图标等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真实使用的内容。真实的语料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真实语料应该选自真实场合并确定所学内容与将来学生使用的目标场合直接相关, 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2]。托业桥就为教师提供了这样的语料。利用托业桥考试, 把职业英语融入到基础英语教学中, 能帮助学生实现基础英语到职业英语的自然过渡,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 以托业桥考试改进学生评价模式

将托业桥考试引入公共英语教学中, 还可以对现行的学生评价模式起到改进完善的作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评价方式仍然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对于这种方式单一, 不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接受度非常低, 对考试乃至英语学习都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托业桥考试测评的重点不是语言知识点的掌握, 而是语言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以托业桥的考试标准为参考, 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优于终结性评价的多模态评价。多模态评价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对图像、文字、色彩、视频、声音等因素进行多方位交际和学习, 并以此作为对一个人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方法”[3]。多模态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可以立体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英语学习将不仅仅通过纸质试卷的完成来评价, 还涉及到学生的听说、阅读、交际能力、文化背景知识、发展潜力等各个方面。同时, 把托业桥考试纳入评价体系, 还可以利用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评价的激励功能。此外, 托业桥官方提供的分数能力对应表将不同分数段与具体能完成、完成较困难和不能完成的任务相对照, 教师和学生都可能通过该对应表明确学习者已经掌握了的英语应用能力, 所具备的潜力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增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能力, 做到以评价促发展。

三、结语

托业桥考试作为一种英语水平测试, 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可将托业桥融入并运用到现行的公共英语教学中, 让评价标准以就业为导向, 以多模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黛琳, 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 2009 (6) :77-83.

[2]黄光芬, 程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原则[J].外国语文, 2012 (2) :124-127.

上一篇:2017宁夏政法干警申论备考: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绚丽青春下一篇:封山育林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