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坠事故方案(共11篇)
1.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一
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祥泰.正阳东郡项目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施工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
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目 录
一、编制目的„„„„„„„„„„„„„„„„„„3
二、工程概况„„„„„„„„„„„„„„„„„„3
三、高处作业基本安全措施„„„„„„„„„„„„4
四、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的验收„„„„„„„„„5
五、总结„„„„„„„„„„„„„„„„„„„„6
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祥泰.正阳东郡项目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超高建筑和深基础的出现越来越多,使得施工难度增大,安全生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高处坠落事故,近年来一直居于“五大伤害”至首,主要原因有:
1、临边洞口处作业无防护设施或防护不严密、不牢固。
2、违章乘坐吊篮,钢丝绳断裂、吊盘停靠装置失效。
3、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作业层防护不严、脚手板不满铺。
4、工人未经培训、违章作业,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为强化施工安全,防范高处坠落事故,本着对公司、对工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落实《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其它建筑安全强制性标准规范,确保不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祥泰正阳东郡项目,由青岛市建工集团代建,青岛市海创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施工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
2.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正阳中路,地理位置优越、地质勘察情况良好。工程建筑物为三层(车库及地下室),建筑面积地上22849.08㎡、地下15982.10㎡,层高一层3.3m、二层3m、三层3.2m,工程类别为Ⅱ类。
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结构概况:该工程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
三、高处作业基本安全措施
1、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人员即安全生产管理小组。
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所需料具,列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 计,经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3、施工前,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建立相应得责任制,并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4、高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上岗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
6、高处作业时必须衣着灵便,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7、高处作业所用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应随时清扫干净。余料、废料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所有有可能坠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8、脚手架的搭设、安全平、立的防护及悬挑钢平台的计算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9、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雪、霜等均应及时清除。
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10、对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备,遇有6级以上强凤、浓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等过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措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11、应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措施时,必须经项目经理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12、高筑作业的防护棚搭设和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13、高处作业应建立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应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经济适用。
四、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的验收
14、施工进入到高处作业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15、安全防护设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验收,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16、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具备下列资料: 1)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验算数据; 2)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3)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及签证。
17、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状况;
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3)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4)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5)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
18、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作出验收记录。凡不符合规定者,必须修整合格后再进行查验。施工过程中还进行定期抽查。
平时加强领导管理责任,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建设和谐工地,确保施工安全,整体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立即启动“重大事故抢险救援安全应急预案”,按部就班,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理好事故的救援和善后工作,事后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拿出整改放案,更好的促进高处施工作业的健康发展。
2.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二
2014年5月, 某供电公司农电工杨某承揽了一项10 k V客户新装受电工程安装任务。由于杨某是个人借用其他施工企业资质承揽的该工程项目, 因此工程建设需要的人员和施工机具只有从社会临时雇用或租用。设备到货后, 杨某组织社会电工李某、张某来到工地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和线路架设等工程作业。作业过程中, 杨某指使张某登杆安装跌落式熔断器支架, 张某匆忙中使用脚扣登杆, 登上杆顶后, 简单做好安全措施即开始安装熔断器支架。张某在紧固横担螺栓时, 支撑脚突然失去平衡, 从杆上跌落地面, 当场无法动弹, 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经检查, 张某腰椎被摔断, 下半身瘫痪, 余生只能与轮椅为伴。
2事故原因
(1) 张某在登高作业过程中, 未高挂低用二次保险绳, 未正确调整好姿势, 当身体用力时, 脚扣滑动致使支撑脚突然失去支撑, 紧急情况下也未采取抱杆等应急措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张某作为社会电工, 并非专业配网工程建设技工, 也未经过进网作业电工培训取证, 杆上作业安全技能和经验不足, 对杆上设备安装工艺、流程不熟悉,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盲目追求工作速度, 单干蛮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杨某作为工程建设的负责人, 私聘社会非专业配网作业电工进行客户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组织混乱, 未履行现场勘察、工作票、工作许可等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对登高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也未进行有效安全监护。杨某无视电力管理部门关于承装 (修、试) 电力设施的相关要求, 违规私自承揽客户工程, 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为躲避工程监管, 盲目追求工程进度, 忽视对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 电力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未有效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 任由个人私揽客户工程和无进网作业资格人员进网作业等现象长期存在, 客户工程建设市场混乱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3防范措施
(1) 规范客户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客户工程开工报告制度, 对于新建或扩建客户工程, 在开工前由客户向地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提交开工报告和工程进度表。地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根据客户工程开工时间及工程进度安排,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地现场的施工安全措施、电工进网作业行为等情况进行不间断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不规范行为, 视情节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停工整顿、罚款、吊销施工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2) 开展进网作业电工技能培训。供电企业应联合地方电力管理部门开展进网作业电工培训取证工作, 重点对社会电工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常识、配网电工作业技能等培训。
(3) 规范企业员工从业行为, 严打员工“干私活”行为。供电企业应建立企业“红线”制度, 严禁员工利用工作之便承揽或帮建客户工程, 谋取不正当利益, 扰乱客户工程建设市场秩序。
3.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篇三
XXXXXXX水电局
2014年5月 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建设施工坍塌事故多发、频发的问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决定开展在建水利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工程建设施工坍塌事故为目标,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和落实防范措施为重点,坚持专项行动与日常监察相结合、严厉打击与规范提高相结合,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切实做好水利工程预防坍塌事故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水利建设安全工作水平,促进工程建设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整治依据和目标
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进行检查。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在建水利工程各参建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行为,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完善项目防坍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严格按方案进行施工,改进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提高防护水平,减少施工从业人员违章违规行为,坚决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大事故和多发性事故的发生。
三、整治范围和内容:
本次专项整治的范围包括所有在建水利工程项目,重点是高边坡、基坑坍塌事故的整治。
(一)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内容
坍塌事故包括基坑、边坡坍塌,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坍塌,主要内容有:基坑、边坡坍塌整治内容,编制基坑、边坡开挖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工程应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并按审批后的专项方案进行施工。
1.基坑、边坡工程坍塌整治内容
(1).基坑、边坡施工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支护,严禁超挖;拆除支撑时应按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坡度控制,防止坡度过陡或坡脚被挖空等影响基坑边坡稳定的因素。
(2).基坑、边坡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满足规定的安全距离和允许的载荷,开挖的土方不得随意堆放在基坑边或管沟边。
(3).基坑、边坡施工时,应指派专人进行现场管理,出现险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4).保护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大雨后进行土方开挖的,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可进行施工。否则,不得施工。
2.模板工程坍塌整治内容
(1).模板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搭设高度达如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并按审批合格的方案进行搭设。
(2).模板工程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 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4).搭设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应组织专项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指派专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进行监控。
(6).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7).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8).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3.模板工程坍塌整治内容
(1).脚手架、防护棚坍塌整治内容各类脚手架应按相应的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程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应通过论证,并按审批合格的方案进行搭设和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2).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网封闭,不得留有间隙;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严禁将架体与模板支架等相连接。
(3).脚手架拆除应划定警戒区域,指派专人监护;应由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先行拆除整层或数层的连墙件、严禁将拆 除的构配件抛掷至地面。
(4).卸料平台、防护棚搭设均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设置独立的受力系统,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卸料平台在醒目位置悬挂限载标识与使用要求标牌。
(5).使用的钢管、扣件、安全网必须查验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生产日期、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证件不全以及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二)高边坡施工事故整治内容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经体检合格后上岗作业。
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并明确责任人。
在绑扎钢筋、支拆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搭设操作平台或脚手架,必须设立可靠的立足点。
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安全带,钢结构施工设置爬梯、平台、节间安全平网、安全悬索或其它设施。严禁吊运预制构件时在构件上站人。
四、各参建单位职责和分工
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应对地质条件复杂基坑、高边坡坍塌等为重点开展自查整治工作。对所负责设计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地质条件、承载力进行复核、对构造物的主体结构安全性进行验证。
监理单位:应对开工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意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承包单位对边坡稳定、基坑渗水、模板支撑系统、强度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者指令停止整改。出现险情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督促施工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高边坡、基坑等专项施 工方案,上报并经审核批准,方可组织实施。同时应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加强巡查整改,落实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制度。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和施工安全管理职责。
五、整治任务和措施
严格落实施工、建设、设计、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健全完善机构,按规定配备监管人员,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体系,细化安全措施,落实各级责任。
编制完善的总体施工方案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按要求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施工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危险源的检查,发现并及时排查治理隐患。
加强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现场的整治,对存在事故隐患,不能确保施工安全时,责令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或暂时停止施工。对整改不合格的,由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暂扣或吊销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至降低或吊销相关施工资质。
开展以“施工现场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督促工程建设施工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化建筑施工管理和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施工“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要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现场施工活动,提高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能力。
4.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区教育局相关通知的精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
二、具体措施
(一)、健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制度。
2、完善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3、完善各部门工作制度,严格各类组织活动的管理工作,将活动事故预案纳入详细的活动方案之中。
(二)、加强教育,提高珍爱生命意识。
1、加强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强化教职工的安全责任,建立起全员负责、人人参与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
(1)召开教职工大会。使广大教职工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组织教职工共同查摆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献出自己的金点子,从而改进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1)充分用好宣传阵地。通过广播会、网络、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工具,向学生进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让“安全”二字深入学生的脑际。
(2)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3)进行事故预案演练。根据应急疏散预案,每学期组织学生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三)、完善设施,加强硬件建设。
(四)、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我们将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未雨绸缪,把学校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5.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五
活动为载体,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预防交通事故工作当作第一要务来抓,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深化和拓展“五整顿、三加强”和市政府关于《加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二十四条意见》,总结提练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道路交通安全形式发展,进一步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三大责任体系,强化政府领导的交通安全工作机制,推动长效机制建设。为了确保这一中心任务的顺利实施,现结合我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指导思想是:2009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新理念,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新格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体现,力争使全县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交通安全明显好转,真正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使我县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形势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
二、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2009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确保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省市下达的道路交通安全控制指标,坚决杜绝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遏制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减少重大交通事故,使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新机制作用明显增强。以“三基”工程建设为载体,全面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争做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我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成效,县安委会决定成立**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
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警大队,xx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日常事务工作。
四、主要职责
(一)各级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量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的。在组织动员各级政府全力搞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同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具体问题,重点推动县、乡、村层层负责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机制,解决农村交通安全无人管,公路隐患无人治、宣传工作无人抓的问题,强化农村派出所和农村警务室参与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派出所和农村警务室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责、权限。各级政府力争通过减免税费,实现农村80%的机动车及驾驶人办牌办证。建立农村教育网络,加强对农民群众必要安全教育的培训。充分发挥预防工作一线的实战作用。
(二)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加强下一步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定期听取各级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汇报,及时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预防事故工作措施,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全县预防交通事故的工作,发挥预防事故的领导效应作用。
(三)安监部门要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预防事故措施以及“五整顿”、“三加强”和市政府《二十四条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按照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对全县事故预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落实。要求每季度检查一次,向县预防交通事故领导小组汇报,工作突出的要表扬,对工作滞后,措施不落实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四)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各运输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其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强企业源头教育培训力度,要明确管理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真正建立起“有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按职责落实整改;有责任严肃追究”的运输企业源头管理模式。并要全面推进全县客运车辆和危货运输车辆的行车记录仪和gps的安装工作,尽快组织实施。
(五)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充分发挥预防事故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路面行车秩序专项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强化车管工作源头管理,严把预防交通
事故第一道防线;扎实有效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并加强对制约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准确把握本辖区事故多发原因的分析研判,不断改进和完善对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制度,进一步提高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
五、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源头治理,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的基本构成要素,各行业部门要从根本要素入
手,从源头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1、由交通部门牵头,交警部门配合,对全县的驾驶人培训学校全面进行一次审查,对驾校的办学资质、教学计划、教练员的资格进行审查,凡不符合培训、教学条件的驾校建议有关部门予以关闭。并对驾校培训出的驾驶人的驾驶技能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对驾驶技能低下,交通事故较多的驾校要重新审核该驾校的办学能力;同时要加大对各驾校的监督力度,严把驾驶人培训、考核关。
2、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要严把驾驶人考试关、发证关,严格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考试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不考试就发证、买卖驾驶证的违法行为,切实发挥车管所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提高驾驶人质量,按照公安部的规定增加考试难度和增加预防交通事故教学考试课程,增强驾驶人“珍惜生命、防范事故”观念。
3、由质检部门牵头,交警部门配合,加强对检测站的监督管理。要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和检测员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对检测机构实行综合治理和资格管理制度,对达不到标准的检测机构不得从事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和安全性能检测。对检测人员实施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对存在只收费不检车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问题的检测站,停止其检测业务,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发生违规问题的,撤销其检测资格。实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与车管所联网,对上线检测车辆信息实时监督。
(二)严格整顿机动车维修、改装企业
1、由交通部门牵头,工商质检、交警部门配合对全县机动车改装、维修行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不符合改装条件的厂家非法改装车辆的要一律取缔。对国家批准的机动车改装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决不允许私自改装、改型或拼、组装车辆,一经发现,要坚决停业整顿,问题严重的,要建议工商部门吊销经营许可证。对机动车修理行业,要严格按照《陕西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之规定,对所承修的车辆建立台账,特别是对车辆外观有损伤的车辆必须登记清楚。防止事故逃逸车辆修复后丢失证据,凡不按规定造册登记,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该修理厂法人的法律责任。
2、车辆管理部门要开展对报废机动车辆的整顿,对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要强制交机动车回收行业实施解体;凡已报废的车辆决不允许复活、继续上路运行,造成事故的,安监部门要严格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当事人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3、严把机动车注册登记和检验关,严格按照公安部机动车注册登记办法和机动车检验有关规定,严格核查机动车发动机、车架号以及外观标识,严禁给盗抢车、套牌车注册和检验。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注册登记工作,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杜绝入户,对机动车检验要从严把关,决不允许不见车就发检验合格证的违法行为发生。
(三)科学排查和治理事故多发点段,进一步夯实治理责任
1、交警部门牵头,交通、安监部门配合,抽调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抓好2009年全县事故多发点段和危险路段的摸排治理工作,根据陕公交〔2007〕263号排查治理标准,认真科学分析路段存在问题原因,提出有效治理措施,公路部门要对今年排查出的公路危险路段,做出设计和规划,并合理安排治理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交警部门要对今年排查出的危险路段治理前后的资料建档入库,使治理前后情况对比一目了然。
2、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大督促力度,夯实治理事故多发点段“摸排、建议、治理”工作责任,明确每个环节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坚决改变只排查不治理、排查多治理少的现象。加强监督检查,力争到年底使全县交通事故的多发点段得以全部治理,治理后效果要显著。
(四)严格整顿交通运输企业,充分发挥运输企业的源头管理作用
1、交通、交警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力度,督促运输企业和客运汽车站建立、健全并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到人,严把车辆出行安全关。对安全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运输企业和客运汽车站以及内部安全管理混乱的运输企业,要坚决停业整顿。
2、督促运输企业对驾驶人进行交通法规、安全常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遵纪守法的安全意识。
3、要重点对从事客运和危险品运输企业的管理,严把驾驶人的资质关和准入关。对新进入企业的驾驶人要严格审核驾龄和从业资格,由运输企业填表,运管部门负责从业资格审查,车管所负责驾驶证网络查询,并出具驾驶人信息单。同时各运输企业还要对新进入的驾驶人考察其持证后从事驾驶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对驾驶人进行驾驶技能考试合格后,建立个人安全档案和技术档案。
4、交警部门要建立对本辖区专业运输企业驾驶人发生事故和违法信息的抄报制度,每月将该企业驾驶人的交通事故、违法情况反馈到单位和主管部门,以便所在单位加强对车主、驾驶人的源头管理。
5、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专业运输企业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特大事故负有责任的,要派工作组进行停业整顿,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该运输企业法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强化源头管理责任的落实。
(五)严格整顿路面行车秩序
1、交警大队要根据工作责任制要求,做到85%的警力下沉,交警中队要制定勤务制度一览表,明确每段道路的安全管理责任,大队派出专门督查组,根据各中队勤务工作一览表进行督查,对脱岗、溜岗和出勤不出力的,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并要量化执勤、执法考核指标,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包段领导和执勤民警责任,强化路面行车秩序整治,做到路面行车秩序井然、畅通,事故隐患减少,达到“一降二保”总目标。
2、重点对超速、超员、超载、强超抢会、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驾驶报废车上路行驶和拖拉机、农用车违法载客等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整治。
要在上路严管上下功夫,要在严格处罚上花力气,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形成严管态势。
3、强化县乡道路巡查中队职责,突出重点,加强对县乡道路交通管理。各乡、镇政府、派出所落实乡村道路监管责任,全力推广子长、**等县基层安全网络建设和乡镇成立乡村道路巡查队,充分发挥乡镇对农村道路安全的监管作用,加强对低速车、三轮汽车和摩托车驾驶人的源头管理教育,严禁上述车辆违法载人。对每辆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在车身两侧喷印“严禁载客”字样。
4、加大科技强警建设力度,按照支队“三基”工程科技强警建设指导意见和要求,想法筹集资金购置电子移动警察、酒精测试仪,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管理,同时,加大巡逻密度,对超速、酒后驾车坚决予以打击,形成震摄。
5、科学调配警力,认真搞好城区交通秩序的专项整治活动,对乱停乱放、逆向停车、出租车超速、占道行驶、随意掉头、公交车不靠站停车、酒后驾车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管理。
6、大队要加大对各中队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要成立专门的督查组,深入各中队明查暗访督促检查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保证警力下沉和警力上路,加大执勤民警对路面的有效管理,确保路面不失控。
(六)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1、深入实施2009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协调宣传、教育、司法、安监等部门,以“迎奥运、文明出行”为主题,以运输企业驾驶人、中小学生和农民群众三个群体为重点,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入开展全县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不断丰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2、要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机制。不断丰富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内容,拓展宣传形式,努力构建交通安全宣传网络,积极营造交通安全宣传的良好氛围。要重点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按照公安部“五进”总要求结合交警支队“五进”实施方案使交通安全宣传走进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家户,不断增加广大车主、业主、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将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制成图片和光盘,在集镇、单位、农村、学校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
4、继续开展“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单位、车队”的创建活动,今年要将道路沿线的村、镇、社区、单位、学校全部建成交通安全村、校、社区、单位,并要树立一批交通安全村、校、社区、车队单位先进典型,起到以点带面切实发挥四个创建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中作用。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校车使用制度。
5、各级教育部门要将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纳入全年的教育计划大纲,全力抓好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常识培训,中小学生在校人数多,社会面广,参与交通活动频繁,求知欲望强烈,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渗透力强,让中小学生在校园、在家庭、在社会活动中能自觉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并以此影响其家人,邻居亲朋,真正达到“小手牵大手”的宣传效果。
(七)深入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真正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坚决防止层层衰减现象。
2、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政府的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辖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一票否决”,把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与政府政绩挂起钩来,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
3、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政府要建立预防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真正发挥好联席会议制度的职能作用。
4、要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五整顿”“三加强”工作要求,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任务。
5、要严格落实交通运输企业责任制。要把交通运输企业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并使之制度化,坚决改变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交通安全的做法,坚决改变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将营运风险转嫁给政府和社会的做法。对那些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不注重管理教育,违法营运,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交通运输企业,要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取消营业资格。对此,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不要等出了事再处理。
6、要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查处力度,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凡在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或者一年内发生3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县政府要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六、工作要求
1、要加强协作,形成管理合力。要充分调动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的理念,端正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清醒认识到和谐、稳定、发展在我市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正确看待随着我市人流、车流、物流的高速增长,是我市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的体现。这是我们的压力,同时也是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力往一处使,工作往实里干,才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既定目标顺利实现。
2、加强管理,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力度、深度、广度上下功夫。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领导要深刻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是事关民生大计,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所以,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的研究,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具体工作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并要加强监督检查,严防空转现象发生。
3、深入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从法制、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研究制定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治本之策,充分发挥参谋策划、联系协调、督促指导、监督落实作用,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
6.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预防 篇六
1 行车安全概念
地铁的产品是乘客的位移, 实现位移的必要手段是列车运行, 我们通常把列车运行工作称为行车工作, 在运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称为行车安全。行车安全是地铁运营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它的质量指标是衡量地铁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2 防范行车事故措施
从历年来地铁发生的行车事故分析, 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主要有信号设计不足、车辆制动失灵、调度违章指挥、接发列车失误、司机臆测行车等几个方面。下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并提出控制措施。
2.1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是地铁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效率及质量。地铁信号系统的核心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 , 它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ATP) 、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A-TO)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ATS) 构成。
如果信号系统不完善或存在缺陷, 将不能很好的预防行车事故, 甚至对地铁行车安全埋下隐患。如2006年6月22日, 美国华盛顿地铁相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全自动的列车控制系统未能发现停在站上的列车, 没有发出信号让行进中的列车停下。2009年12月22日,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列车侧面冲撞事故的原因是采用临时非正常交路折返的情况下, 信号系统错发指令, 向列车发送65km/h的速度码, 造成制动距离不足, 导致列车冲突。因此, 地铁的信号系统在设计时和使用前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铁信号安全相关系统设计时应遵循EN50129 (铁路信号系统标准之一) 的要求, 考虑所有安全相关的整体、系统、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通过对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安全环节把关, 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2) 在硬件电路方面, 信号设备要严格按照“故障-安全”的设计理念, 信号机电灯电路应由安全继电器控制, 信号机控制模块要具备短路、断路检测功能, 当红灯故障时其他灯位无法点亮, 避免信号显示升级。3) 在软件逻辑方面, 地铁信号必须具备联锁进路防护。即列车在因硬件故障而丢失位置时, 在逻辑上仍处于占用状态, 对其所在区段进行防护, 避免向该区段排列列车进路。4) 地铁信号要安装ATP系统。因ATP系统会根据当前列车的位置为后续列车计算出允许运行的最大目标距离, 并据此计算出后续列车的运行速度, 使后续列车逐渐减速并在前车的安全距离以外停车, 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5) 在地铁开通运营前, 所有的系统设计及现场测试数据应由独立的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审查机构审查, 合格后颁发允许载客运营的安全认证, 获得安全认证的信号才能投入载客运营。
2.2 制动系统
地铁车辆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主要的特点有:1) 在地下隧道、高架和地面轨道运行, 站距短、线路曲线半径小、坡度大。2) 客流量大而集中, 乘客上下车频繁, 高峰时会超载荷运行。3) 因站距短, 需有较高的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系统按控制功能可分为:1) 常用制动, 列车在正线运行中最常用的制动方式, 主要是为了保证列车精确停车。2) 快速制动, 能够实现比常用制动更大的平均减速度。3) 紧急制动, 列车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制动方式, 紧急制动指令通过列车安全回路来控制。4) 停放制动, 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停车。5) 保持制动, 主要是为了防止列车溜动。
良好的制动系统在关键时刻甚至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如果列车的制动系统设计上存在不足或失去控制, 必将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如2010年2月17日, 比利时城铁客车相撞事故发生时, 第三列车正朝该方向驶来, 因列车司机成功紧急制动, 避免了铁轨上的“连环”撞车悲剧。2012年2月22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铁列车出轨事故, 初步判断原因与列车未能及时制动或与刹车系统故障有关。为此, 确保车辆制动设备的性能, 对确保行车安全也十分重要, 应该在此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动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 宜采用得电缓解、失电制动的模式及失电导向安全的原则。即在列车控制系统内设置紧急制动环路, 该环路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得电状态, 当发生脱钩、超速等危险情况时, 紧急环路失电, 使列车产生紧急制动。2) 列车制动系统应带有自检功能, 每天列车上线前都应启动制动系统自检, 检查制动系统的状态。3) 列车司机室控制台应设有紧停按钮, 确保发生意外情况时, 司机可以通过按压紧停按钮, 已最短的距离停车。4) 停放制动的制动方式应采用弹簧制动, 采取“充气缓解、排气施加”的方式, 与常规制动互相补充。保证当列车发生常规制动失效情况时, 可以通过施加停放制动制停列车。
2.3 调度指挥
地铁运营的行车组织指挥工作, 贯彻高度集中, 统一指挥的原则, 行车调度员就是为适应行车组织特点而设置的行车统一指挥者, 负责组织协调行车有关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的工作, 指挥和监督行车工作的全过程, 保证行车工作均衡协调地、安全准确地运行。
行车调度员的基本任务有:1) 组织指挥各部门、各工种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工作。2) 监控列车到达、出发及途中运行情况, 确保列车运行正常秩序。3) 当列车运行秩序不正常时, 及时采取措施, 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秩序。4) 及时、准确地处理行车异常情况, 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
行车调度员的正确组织指挥, 特别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组织指挥, 是保证地铁运输生产得以正常有序地进行的前提, 是整个行车过程实现安全的重要环节。如2008年4月28日, 胶济线列车相撞事故的原因就是济南局列车调度员漏发了调度命令, 导致列车超速后脱轨。2011年9月27日, 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的一个原因就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未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内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 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为防止调度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或人为失误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 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 列车运行正常时, 行车调度员要注意监控列车的运行间隔, 发现两车距离过近时要提醒司机注意, 保障列车安全距离。当中央设备无法监控时, 行车调度员应根据车站的报点, 人工铺画运行图, 掌握正线列车的间隔。2) 若发生列车无信号保护时, 行车调度员应采用多停、扣车或限速等办法使全线列车运行速度降下来, 并及时采取其他的安全控制措施。3) 当需要非正常进路行车时 (小交路折返、站前折返、转线、反方向运行等) , 行车调度员应将有进路冲突的列车扣停在至少一个列车进路, 防止列车冲突。4) 行车调度员在办理列车进路时, 要严格执行双人确认制度, 防止错办、误办列车进路。在授权列车越过故障的信号机或信号区段时, 必须与司机严格确认, 确保司机正确理解调度命令, 防止司机误接调度命令行车。
2.4 接发作业
地铁列车正常行车时, 由信号系统自动控制, 车站不需要接发列车, 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时 (信号故障需人工排列进路或列车退回车站等) 才须接发列车。
虽然车站接发列车已经不经常用到, 但因作业人员业务生疏、麻痹大意、违章违纪等因素导致的行车事故, 也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如2011年9月27日, 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线路是否空闲的情况下, 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 最终导致地铁10号线1005号列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因此车站作业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严格执行规章规范, 保证接发列车作业安全, 也对行车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要做到:
1) 办理闭塞作业时, 必须认真确认区间空闲。要检查确认前一列车是否完整到达;通过闭塞设备确认区间空闲;区间有否列车占用;区间是否封锁;区间内设有道岔时, 还要确认道岔开通位置正确并已锁闭。2) 准备列车进路时, 必须确认线路空闲, 以防止线路上存有机车、车辆及其它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障碍物等。如果进路上有道岔, 要对道岔逐个确认, 确认道岔位置正确及按要求加锁后, 方可报告接发车进路准备妥当。3) 办理行车凭证时, 必须认真严谨, 注意防止因差错而造成行车事故。交付行车凭证前, 要再度核对确认, 对其使用日期、区间、车次、地点、电话记录号码或调度命令号码等必须逐字逐项复诵, 认真进行核对经确认正确无误后, 方可交付使用。4) 行车指令传达时, 必须使用标准用语。车次必须准确清晰, 用语必须准确完整, 禁止用简化用语代替复诵制度, 要保证联控到位。
2.5 列车驾驶
列车运行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行车工作的影响。而司机作为列车最直接的监控者和操作者, 必须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和高度的安全意识, 并且要能够不断学习与遵守规则的素质才能确保运行正常进行。
司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行车的最根本要素, 可以说司机是把好行车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国内外同行业多次事故表明, 由于司机安全意识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 行车纪律松弛、制度执行不严, 疲劳行车、情绪开车等原因造成多起行车事故。如2006年7月3日, 西班牙巴伦西亚地铁出轨并倾覆事故的原因, 是列车超速行驶。2009年5月8日, 美国波士顿地铁追尾事故,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列车驾驶员在发送手机短信, 没有对信号进行确认。因此, 保证司机有较高的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安全制度、行车规则执行乘务驾驶任务对防范行车事故有重要意义, 具体应做到:
1) 正常情况下, 司机动车前要认真确认各个行车要素和行车凭证, 严禁臆测行车、盲目赶点, 严格落实呼唤应答、手指口呼制度, 避免安全措施流于形式。2) 列车运行过程中, 司机要加强对列车状态的监控和前方进路的瞭望,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如果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 立即采取紧急停车的措施。3) 司机在接收行调命令时, 要严格执行复诵制度, 对于行调发布的降级模式及列车进路的命令要认真确认, 并将调度命令记录到《司机手册》上, 确保调度命令正确执行。在接到授权越过故障信号机或信号区段时, 司机必须认真确认允许越过信号机的编号或故障区段的位置, 并严格限速通过, 防止发生意外。4) 司机对线路情况熟悉, 对线路上的弯道、信号机分布和限速情况要掌握到位, 在行经特殊路段时必须按照规定要求限速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 设备的本质安全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 我们要从设备质量入手, 确保设备功能符合要求和状态良好;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确保行车安全的根本保证, 只有行车人员的安全意识、业务技能达到行车作业的标准, 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因此, 信号保护系统、车辆制动系统、调度行车指挥、车站接发列车、司机驾驶列车五个方面我们都不能松懈, 这样才能确保地铁行车安全。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地铁及同行业发生的行车安全事故分析, 找出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并针对性的提出控制措施, 提高地铁行车安全。
关键词:行车安全,信号系统,制动系统,行车指挥,接发列车,驾驶作业
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
[2]GB/T7928—2003,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4]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5]吴汶麒.国外铁路信号新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6]诸蓉萍.移动闭塞技术及其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
[7]张超.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
7.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七
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工作安排
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程概况
今年灌区实施的工程主要是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内容以渠道及渠道建筑物、管道安装工程为主,基坑和沟槽开挖均在3m以内,建筑物高度在2.5m以内。针对灌区工程建设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依据,特编制本方案,预防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管理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管理局加大了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设置了安全质量管理中心,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同时要求工程施工项目部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是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纪律和岗位检查,从而增强了工人的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安全生产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同时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局质量安全中心对在建工程实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质量安全中心按时复查,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求项目部施工作业人员做到以下两点:
1、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有心脏病等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实行安全“三宝”管理,要求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加强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配发到人,认真教育,严格检查,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使用。
防坠落坍塌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三)防坍塌预防措施
灌区工程防坍塌主要涉及基坑开挖、边坡、模板脚手架、临时工程。
1、基坑
1.1、调查分析基坑周边环境,特别是周边建(构)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状态图,具体测量其与基坑边线尺寸和相对高差。如果是坑深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还要考虑原有建筑物基础 的压力扩散影响,采取保护原有建筑物的措施。
1.2、调查基坑周边的地下设施、地下管线,特别是直埋电缆、光缆,不仅要查清位置、数量和结构情况,而且要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保护措施。
1.3、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基坑探查与处理,对探查结果进行复核与分析,对古井、墓穴进行处理。属于古墓要报告当地有关部门,处理与基坑开挖应相协调。
1.4、认真熟悉和消化施工图,核对基础及地基相关尺寸,核对基坑边线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尺寸,认真分析相互影响,既要保证设计意图,又要保证邻近建筑物与设施的安全。
1.5、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对施工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施工噪声、振动和交通的限制,使施工方案落于实处。
1.6、了解基坑施工所需资源条件和施工条件,例如当地气象资料和施工期的天气预报;当地建材市场供应情况;当地土方机械,排水机械的拥有情况;当地排水系统准入情况等。
1.7、如为深基坑,还要看有无深基坑专项设计,否则要提请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深基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专项基坑支护设计,并按设计编制施工方案。
1.8、施工单位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基坑开挖方案,并完成向监理单位的报审工作,以获得进度与经费的认可。
1.9 施工中控制,定位放线包括工程本身的边线、轴线、标 高和有关堆场的测定,还包括对周边环境的测设,例如毗邻建筑物的沉降观,毗邻设施的标志,需要大量排水时还要测设排水系统设施等;必须按批准的开挖顺序和分层高度进行开挖,放坡也应按不同土质放出不同的坡度,必要时进行边坡防护;软土地区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要遵循方案及时做好地面排水和地下降水工作。地下降水要注意邻近建筑物及设施的沉降,必要时要及时做好帷幕和降水回灌的工作。
1.10、基坑挖土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严密监视和有效控制、防止超挖,如采用机械挖土或在冬期、雨期施工,宜预留20cm厚度不挖,在通知有关验槽人员临场前由人工挖除,同时进行修边,挖排水沟、集水井,组织基础施工期基坑排水。
1.11、深基坑施工时,宜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严禁控制基坑变形和基底隆起,严密监视坑外土体移动,保证边坡稳定,保证基坑周围建(构)筑物、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安全,保证不准中断和停灌的道路及管线的安全运行。
1.12、基坑开挖至回填前的暴露期,坑壁上遭风雨,日晒等风化作用易被剥蚀,受坑顶动荷载影响和降水的影响易产生位移和变形,基底受周边土侧压力作用和动力水的影响,也会发生隆起或变形,必须严密监视,特别是冬期开挖、春夏回填等施工工期较长的基坑,更需注意。
1.13密切注意塌方先兆,及时采取措施。基坑开挖中如发现坑壁塌方先兆,应立即中止开挖,并报告有关人员临场处置,绝不可心存 侥幸,继续施工。因为有可能地质报告不细或土层变化预测失准、措施不当,数据有误,需要变更方案,防止意外事故;基坑开挖中如发现邻近建筑物地基基础裸露,应立即停止开挖,对采取适当措施,加强监测,绝不可视同原状上一样放坡开挖;基坑开挖如发现有管涌时,要立即报告有关人员,进行大面积的调查,监测与分析,在没有查出管涌原因和采取制止措施前,应立即停挖,必要时立即快速回填,避免造成重大事故。
2、边坡
2.1、充分考虑季节性气候对高边坡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
2.2、提前做好截水沟及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序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简答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2.3、分级开挖,自上而下,严格执行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对不稳定的边坡采取开挖和防护相结合,避免开挖边坡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
2.4、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2.5、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是爆破施工,必须严加控制,严禁有大药量爆破现象出现,并按照要求做好各种 飞石措施。
2.6、控制好边坡,边坡一次成型,不要预留,因为分级开挖后机械不能再上去了。
2.7、测量要控制精确。
2.8、边坡开挖后,防护工程施工及时。
2.9、路堑开挖严禁采取掏底开挖(忌挖神仙洞)。1.10、滑坡地段开挖,须从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开挖,禁止全面拉槽开挖。
3、模板脚手架系统
3.1、模板脚手架工程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3.2、模板脚手架作业时,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3.3、模板脚手架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制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 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4、临时建筑
4.1、施工单位应按地址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
4.2、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时,施工单位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土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示。
4.3、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应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再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
(四)事故的控制、处理及资料
执行安全事故处理和报告规定,事故发生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现场,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并由项目部及时报告监理部、管理局项目管理办公室,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首先安排自救,同时在事故区域设立安全警戒线,除抢险人员可以进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事故处理完毕后,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组成的事故处理小组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处理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进行事故分析,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生。将事故处理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二、工作安排
1、部署启动和自查阶段:时间2011年6月28日到8月底,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部署有关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2、检查处理阶段,针对检查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8.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站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建设“平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突出监管重点,开展标本兼治工作,管住源头,全面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化综合治理,更好地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基础工作,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杜绝镇农村道路交通重大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客运车辆超员、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违法上路行驶、摩托车超员及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等严重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建立长效机制,使道路通行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交通安全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组织领导
开展预防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派出所、罗次交警中队、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及相关站所领导是集中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的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把整治行动主动权置于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确保集中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重点
重点情况掌握:辖区内农村道路、机动车、驾驶人底数。
重点执法道路:全镇所有道路特别是乡村、山区公路。
重点整治的违法行为:客运车辆超员、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违法上路行驶、摩托车超员及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等。
重点宣传教育群体:车主、驾驶人、农村中小学生以及集中出行的农村群众。
五、工作措施
(一)职责分工,形成合力,严厉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镇政府对派出所、罗次交警中队、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司法所、学校、村委会、村民小组等单位为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着力解决好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调整勤务,最大限度地将力量和装备向农村道路延伸,加大对农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扩大管控覆盖面,确保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有人员执勤和巡逻,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加大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按照《云南省公安派出所全面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派出所、罗次交警中队及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针对本辖区农村赶集日等群众集中出行的实际情况,在镇重点路段设立执勤点,加强路面秩序管理,严厉查处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摩托车超员及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等严重交通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镇政府成立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领导机构,全面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分析研判辖区交通安全形势,健全“四支队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司法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积极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每学期集中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要在辖区内开展道路巡查及对本村机动车车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劝阻本辖区群众在公路上打场晒粮、乘坐拖拉机等违法行为。
(二)集中排查治理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公安部、省、州、县上级部门的具体要求,组织相关部门,集中对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开展一次全面排查,特别是对交通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线缺失严重,易发生事故的弯道、坡道等路段,要实施重点排查,确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留死角和空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进行研究并提出治理方案和意见,并向党委、政府汇报。对一时难以治理的危险路段,采取增派人员、多次设置临时执勤点、设立标志等有效措施,加大管控力度;对正在整治的危险路段,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督促施工单位依法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并要求派出所、交警中队、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交通疏导指挥;进一步加强对镇三岔路口等交通经常性堵塞点的整治力度,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隐患。
(三)强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罗次交警中队和派出所以无牌无证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摩托车为重点,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乡村道路,对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摩托车登记和驾驶证申领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彻底清理整治无牌无证机动车,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无牌无证机动车违法上路行驶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结合《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进行宣传贯彻,针对农村集市等群众集中的时间、地点,深入到公路沿线的村庄、学校和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村组,通过派出所、罗次交警中队、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司法所、学校、村委会、村民小组等部门组织向农民群众宣传乘坐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的危险性,开展“拒绝乘坐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等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材料,建立宣传阵地,创办专门栏目,采取以案说法、曝光违法行为等形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宣传队”要充实力量,结合本地道路交通事故特点,运用生动的宣传教育材料,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活动,让农民群众切实认识到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违法载人的严重危害性,提高宣传实效。要在学校放假前、开学后,集中组织中小学生上交通安全课,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认真总结,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认真总结本地区推广“丘北经验”工作的情况,分析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从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入手,疏堵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落实和完善农村地区 “一盯一”、“一帮一”的监管办法,构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防控网络。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9.浅谈顶板事故的预防 篇九
顶板事故按冒顶范围分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按力学分为压跨型冒顶、漏冒型冒顶和推跨型冒顶。
采场局部冒顶常发生在上下出口、煤壁线、放顶线、地质构造处及采煤工作面附近。其主要原因有:
1、采空区顶板跨落不好, 悬顶面积过大。
2、顶板中存在断层、裂隙、层理等地质构造, 将顶板切割成不连续的岩块, 回柱后岩块失稳, 推倒支柱造成冒落。
3、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
4、工作面支护不好, 支护密度不够, 初撑力低, 迎山角不合理等。
5、在遇见未曾遇见的地质构造时, 没及时采取措施。
6、工作面上、下出口连接风巷和运输巷, 控顶面积大。两巷掘进时经受压力重新分布的影响, 同时因为巷道初撑力一般较小, 使直接顶下沉、松动甚至破坏;特别在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作用下, 顶板大量下沉, 又在移动设备时反复支撑顶板, 结果造成顶板更加破碎。如果又有老巷来压影响, 工作面上下出口更加冒落。
7、煤壁线附近容易形成“人字”、“锅底”、“升斗”等劈理, 有游离块状、易冒落。
二、采场发生局部冒顶的预兆表现及主要预防措施
(一) 采场发生局部冒顶有很多预兆, 其主要预兆有以下几点:
1、发出声响。岩层下沉断裂, 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时, 木支架有劈裂声。
2、金属支柱活柱下缩, 支架专顶时严重都可能发出声响。
3、会发生掉碴现象。
4、煤体压酥, 片帮煤增多。
5、顶板裂隙增多, 裂缝变大。
6、顶板出现离层。
7、会发生漏顶现象。
8、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9、顶板淋水明显增加。
(二) 采场局部冒顶的主要预防措
施有以下几点:
1、防止煤壁附近冒顶应及时支护悬露顶板, 加强敲帮问顶。
2、炮采时合理布置炮眼, 控制药量, 避免崩倒支架。
3、防止两出口冒顶时, 首先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其次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阻力, 防止老顶来压时将支架推倒。
4、防止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要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 在大块岩石范围内加强支护, 必要时用木支架代替单体金属支架。
5、随时注意地质构造的变化, 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一般大型冒顶的预兆表现
采场大型冒顶一般包括老顶来压的压跨型冒顶、直接顶导致的压跨型冒顶、大面积漏跨型冒顶、复合顶板推跨型冒顶、大块游离顶板旋转型冒顶等。
一般大型冒顶的主要预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顶板的预兆。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 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离层或顶板断裂而发出的声响。
2、两帮的预兆。由于压力增加, 煤壁受压后, 煤质变软, 片帮增多。
3、支架的预兆。使用木支架时大量折断。使用金属支柱时活柱快速下沉, 连续发出“咯咯”声。
4、瓦斯涌出量增多, 淋水加大。
大型冒顶一般易发生在开切眼附近、地质破碎带附近、老巷附近, 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及局部冒顶附近。
三、压跨型冒顶的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般来说, 老顶来压时导致的压跨型冒顶事故的原因为有以下两点:
1、跨落带老顶岩块压坏采场支架。
2、跨落带老顶岩块冲击压坏采场支架。
预防此类冒顶事故主要措施为:采场支架的支撑力能平衡直接顶与老顶岩层重量, 且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不离层。
四、推跨型冒顶的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推跨型冒顶事故是由于支架不能抵抗侧向推力造成失稳引起的。预防此类事故要先摸清顶板情况, 掌握顶板岩性、岩层分布、厚度、结构及有无软夹层等。提高支柱支撑离及刚度, 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等。
巷道事故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叉口。巷道发生冒顶的原因主要有:1、巷道开掘后没有得到及时支护;2、巷道顶板围岩压力大, 支护失效。巷道发生冒顶也时常伴随着很多征兆, 如顶板发出声响。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时, 顶板岩层下沉, 断裂发出响声;另外, 由于支架上压力增大, 支架及刹杆压弯断裂发出响声;掉碴、漏顶。冒顶前, 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板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 掉碴;顶板有裂缝;顶板出现离层;淋水量增加等。
五、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主要措施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但只要重视安全管理, 采取的措施得力, 事故还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强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根据地质资料、水文资料, 科学设计巷道支护, 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及作业规程。
2、掘进巷道时, 严禁空顶作业。
3、尽量一次成巷, 缩短围岩暴露时间。
4、施工时, 设专人观察顶板;
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及时处理隐患;经常检查巷道支护情况, 加强维护, 发现有变形或折损的支架, 应及时加固修复。
5、维修巷道时, 必须保证在冒顶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
独头巷道维修时, 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撤掉支架前, 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
10.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十
仓前街道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增强全民道路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市区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仓前街道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平安仓山”、“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通过深入社区、单位、学校、家庭,开展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的道路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
1、社区居委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交通安全学习资料(含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供社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学习使用;
2、每个社区设置1个以上宣传橱窗,展出宣传挂图,每季度更新一次内容;
3、每半年组织1次以上居民交通安全学习活动;
三、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单位
1、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交通安全学习资料(含文字、图片、影
像资料等),供干部职工和机动车驾驶人学习使用;
2、每个单位设置1个以上宣传橱窗,展出宣传挂图,每季度更新一次内容;
3、设置曝光台,对干部职工和驾驶人交通违法和交通肇事行为及时进行内部曝光;
4、每半年组织1次内部机动车驾驶人和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观看宣传教育光碟和参与交通安全公益活动;
5、每年至少1次组织内部机动车驾驶人开展安全行车竞赛活动,运输企业要经常开展各种安全竞赛活动;
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
1、学校应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内容;
2、每学期上1次以上交通安全教育课;
3、每学期出2期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利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4、每年组织1次交通安全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动员中小学生给亲朋中驾驶人写一封交通安全宣传信;
5、每学期开展一次“少年交警队”、“小手拉大手”、“青年志愿者”、“家长学校”等形式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实行小学生上下学“小黄帽”“路队制”。
五、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家庭
以拥有私家车和机动车驾驶人的家庭为重点,针对超速、超载、疲劳、酒后驾驶的危害性,以交通安全知识及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为主要内容,编印宣传资料等,每年发放到户或上户宣传1次。
仓 前 街 道
11.预防高坠事故方案 篇十一
为坚决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等五部门关于全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XX〕159号)精神,决定从9月1日开始至年底,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一)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三项指数实现“零增长”,专项行动期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减少,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确保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二)全县公路机动车超速、货车超限、客车超员、骑乘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骑乘二轮摩托车3人以上、酒后驾驶、违法超车、无牌无证驾驶、违反交通信号,拖拉机、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其中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超速、醉酒驾车、客车超员20%以上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霞泉收费站卡点对9座以上客运车辆检查率达到100%。
(三)在年内,被省里确定的10处临水临崖高落差特别危险路段的整治启动率达到100%,并完成临水、临崖、高落差等特别危险路段的整治。
(四)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客运车辆、校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全部实现户籍化管理,其中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信息采集率分别达到100%。一年内驾龄的驾驶人“实习标志”发放率达100%。
(五)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车营运规范、文明、有序,杜绝非营运客车的非法营运。
(六)拖拉机营运管理达到规范、有序、适量的工作目标,外籍拖拉机临时档案建立率达100%,涉及拖拉机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
(七)学校交通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实,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得到健全和完善,学生接送车得到有效监管,中小学生专门接送车辆标志牌发放率达到100%,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秩序得到整治和规范。专项行动期间力争不发生一起涉及学生的死亡事故。
(八)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文明交通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的管理和教育,专项行动期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力求不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副县长张为华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邹云、公安局副局长肖永平为副组长,政法委、宣传部、发改委、安监局、公安局、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监察局、司法局、建设局、工商局、质监局、残联、人保公司以及各乡镇(含开发区,下同)领导为成员的全县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交警大队内),由公安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建立具体的工作班子,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抽调专门人员,落实专项经费,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向前推进并完成预定目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路面交通安全管理。
1.坚持从严的原则,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通、农机、安监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管理,加大对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形成高压管理态势。要重点查处机动车超速、货车超限、客车超员、骑乘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骑乘二轮摩托车3人以上、酒后驾驶、违法超车、无牌无证驾驶、违反交通信号,拖拉机、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大对车流量大、事故多发的路段、时段的巡逻和管控力度,进一步发挥6f测速仪和电子监控等科技手段的作用,不断加大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的力度。要严肃查处各类农村道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农机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公安驻农机联络室的作用,加大农村道路的巡查,同时要积极联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运管部门,严厉查处拖拉机载人、无证驾驶和脱检等严重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度,专项行动期间,县公安局、县交通局要集中组织开展“蓝盾”和“天网”行动,坚持“五个一律”的严管措施,严厉打击超速、客(校)车超员、非法营运、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对限速70公里/小时(含)以上路段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和限速60公里/小时(含)以下路段超过规定时速70%以上的超速违法行为,一律给予吊销驾驶证处罚;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依法给予暂扣驾驶证3个月的处罚;对无证驾驶汽车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0日以上;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给予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处罚;对无证驾驶摩托车的,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2.在霞泉收费站设卡,实行24小时勤务制度,公安交警要在卡点各抽调4人以上,对9座以上客运车辆逐车检查登记,切实加大路面管控和查纠力度。对超员的客运车辆一律扣车查纠、卸客转运;县内客运车辆超员20%或违反规定客货混载的一律停止营运,超速行驶超过50%的,一律吊销驾驶证。严格出租车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查处拒载、违章组客、异地经营等行为。
3.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充分发挥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的作用,各乡镇要积极牵头本辖区公安、交通、农业等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基础工作排查与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村级信息员在交通安全基础调查、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各乡镇要对本辖区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负总责,落实中小学校校长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
4.对交通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监督。进一步推进客车超员、拖拉机、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的落实,集中处理曝光、点评一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
(二)强化车辆和驾驶人的源头管理。
1.切实落实重点车辆及驾驶人“户籍化”管理措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将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户籍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掌握车辆底数、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驾驶人安全行车等情况,做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见车见人,不漏登、不漏管。要采用统一的登记卡,将车辆和驾驶人有关信息及时录入户籍化管理系统,并实行各部门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重点车辆gps管理系统的作用,加强对重点车辆的监控,从严查处重点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
2.严把驾驶人培训和考试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把好驾驶人考试关,特别是摩托车驾驶人考试,确保考试质量,坚决防止不合格学员取得驾驶资格,做到监管重点前移、关口前移、预防在先。
3.交通部门要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加强客运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企业责任主体加强交通安全生产,从严落实“三关一监督”制度(市场准入关、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关、车辆技术状况关、场站现场监督),确保客运安全。
(三)加强道路危险路段和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整治工作,全面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1.由安监局牵头并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交通事故危险点段的滚动排查,及时发现各类事故隐患,落实整改单位和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限期挂牌整改。
2.落实危险点段整改时限。交通、建设部门对排查出的公路、城市道路施工维修路段安全隐患,做到发现一处立即整改一处。
3.由公安会同交通部门组织开展临水、临崖、高落差等特别危险路段的排查工作。在今年年内,全面启动已被省里确定的10处临水临崖高落差特别危险路段的整治,并完成临水、临崖、高落差等特别危险路段的整治工作。
4.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交通和公安交警部门指导配合,组织开展乡道及康庄工程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整改工作,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乡道及康庄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健全和完善工作。
(四)有针对性地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努力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预防高坠事故方案】推荐阅读:
事故预防检查方案06-11
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09-05
预防安全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10-16
深入开展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和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工作方案的通知10-16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09-02
怎样预防幼儿事故发生07-31
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08-12
运输材料交通事故预防09-16
贾峪小学预防踩踏事故发生06-29
学习《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措施》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