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2024-10-09

大班幼小衔接方案(共13篇)

1.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篇一

幼儿园大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

转眼间,孩子们在星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很快将步入小学的大门,做一名小学生!我园为了激发孩子们入小学的欲望,缓解孩子和家长入小学的心理压力,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我园教研组根据《上海市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将2016年6月、7月作为幼小衔接月。从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小学生礼仪等方面制定了《星晨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我们做好幼小衔接的相关工作,从而,为孩子们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一、物质准备系列(文具标准仅供参考)

1、书包:适合小学生的书包。

2、铅笔盒: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尽量不要准备卡通、好玩的铅笔盒,以免上课时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3、铅笔:准备2只HB六棱形的铅笔,方便孩子握笔。1只自动铅笔。

4、卷笔刀:简单、方便。

5、橡皮:颜色单一、无味的,质地较软的。

6、水壶:样式自定!

7、跳绳:一根跳绳,请选择在跳绳时不易打结的类型。

二、参观小学系列活动

1、参观小学环境。

2、了解小学生一日生活安排。

3、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作息制度、上课时间等)

4、与小学生面对面。(请已从我园毕业现已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讲讲幼儿园与小学不同的地方并为孩子解答他们需要知道的问题)

三、小学生礼仪系列活动

1、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开展情景模拟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如上课、值日生、户外活动等。

3、小学教师进课堂。届时邀请小学的英语老师、数学老师进课堂,为小朋友上实践课。

四、学习习惯系列活动

1、遵守上学的时间制度,不迟到、不早退!

2、能够认真完整的记录作业内容。

3、回家第一时间认真完成作业。

4、正确的握笔姿势、看书姿势及坐姿。

5、召开幼小衔接家长座谈会。

五、生活习惯系列活动

1、学会安排课间十分钟。

2、认识钟表。

3、学会整理书包、整理铅笔盒。

4、知道常备的自我保护常识(熟背家庭地址、家长联系电话、紧急电话110、120、119等)。

5、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沟通策略,如与同伴、教师、陌生人等。

6、改变作息时间:午睡时间的缩短、集体活动时间的延长、课间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等。

六、知识储备系列活动

1、语文:

每周一本故事书,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述故事,创编故事内容。旨在重点培养孩子的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自信心。

2、数学:

幼儿园为孩子购买“幼小衔接数学综合练习册”,由教师结合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幼小衔接的数学内容.为了让星晨的孩子们顺利升入小学,希望您能支持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谢谢配合!

2.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篇二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新生,工作方法

一、一年级新生的现状调查

1.学习习惯

(1) 上课听讲的习惯。

大部分幼儿园为了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的教学方式。从进入小学开始, 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课堂上会出现单纯的讲授, 这就需要孩子们能够听老师讲。但是, 部分孩子会因为参与性减弱就开始做小动作, 错失很多最佳时机, 从而没有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2) 写字习惯。

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学习写字。写字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都是写好字的基础。但是, 因为很多幼儿园超前教育, 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习过了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 可是真正姿势正确的孩子寥寥无几。

(3) 阅读习惯。

一年级要求孩子们“左手压书, 右手指字”的去指读课文, 目的是通过手去指来记住每个字的读音、字型。有的孩子因为识字量较大, 觉得没有必要这么一个一个字去指着读书, 最终导致会背不会写或是会背不会认的错误频频出现。

2.行为习惯

(1) 上课纪律性较差。

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 总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 对老师的要求与命令的服从性较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断强调的要求没有必须要做到的意识, 总觉得是听听就算了, 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2) 追逐打闹。

幼儿园的教室大多较为宽敞, 活动范围较大。孩子们的一些活动, 都是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进行的。但是, 小学的教室大部分都满满地挤着桌椅板凳, 教室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的空间。有的孩子喜欢在教室里做游戏, 甚至有追逐的行为, 这样就带有不安全隐患。目前, 每个班都是男孩子较多, 难免孩子与孩子之间会产生摩擦。

(3) 自我独立能力差。

进入小学后, 很多事情应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问题自己解决, 大问题与同学商量解决, 从最简单的一个收拾书包来看, 依旧是家长代劳的较多。一旦出现了遗漏书本或用具的现象, 孩子们的第一个回答都是“我爸爸忘记给我装了”或是“我妈妈说她给我弄, 然后我就去睡觉了, 结果她给忘了”。

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重点

了解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欠缺, 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点和培养目标。

1.行为习惯的培养

(1) 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 (时值8月下旬, 既不怕饭放凉又不怕幼儿脱衣时间长了着凉) , 对于托班的幼儿, 我们就应开始培养他自己吃饭 (吃完饭把碗盘勺送到指定的地方) 、自己睡觉、把脱下的衣服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一双鞋脚尖向外整齐地放在床边, 上床后先脱裤子, 将腿伸进被窝坐在那再脱衣服。起床时坐在那先穿衣服 (冬天将班里穿反穿衣的幼儿排成一队, 大家都给自己前面的朋友扣扣子, 其乐无穷, 大多数幼儿都乐此不疲) , 再把腿伸出来穿裤子 (穿时将正面向上) 等衣裤全穿好后坐在床边穿鞋。整个过程中, 教师主要以语言指导为主, 适时地对需要帮助的幼儿伸出援手, 并不断地表扬自己“完成任务”的幼儿, 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 (吃一点小食品、贴一朵小红花或给一个亲吻等) , 让成功的幼儿感到自豪、树立自信。让不成功的幼儿学有榜样, 不断地进步。

(2) 幼儿园的教师要利用幼儿喜欢让老师注意自己, 做了事后喜欢被老师表扬的特点, 经常有意识地给幼儿布置一些事情让他去做, 如轮流请幼儿观察、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 整理班级的图书、文具、衣服, 检查小朋友的指甲, 检查课前谁没有学习用具, 记住老师让大家带什么东西来幼儿园, 鼓励提醒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学习资料, 对于完成好的幼儿要给予表扬, 尤其是对独立性比较强的幼儿要大力表扬, 让幼儿整理、检查和搜集中逐渐减少对老师、家长的依赖, 明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道理, 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2.学习习惯的培养

(1) 听讲习惯的培养。

幼儿进了幼儿园以后, 起初对这个新环境很感兴趣, 觉得周围的一切既陌生又新奇, 这想摸摸, 那想看看, 总觉得自己的手和眼都不够用, 加上幼儿年龄小, 注意力容易转移等, 这些都是影响幼儿听课注意力的诸多因素, 为了“迎合”幼儿,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在幼儿进入新环境后, 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带着幼儿认识新老师、新环境、新朋友, 允许幼儿摸摸这, 摸摸那,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再进行教学活动。另外, 幼儿园教师还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设计、制作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和教具, 讲故事要注意角色的声音变化、动作表情, 适时地使用夸张的肢体语言, 多用眼神与幼儿交流, 设计一个有一个的悬念,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使幼儿逐渐养成爱听、会听、能听、专心听的好习惯。

(2) 书写与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 阅读量远远大于书写量,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较大的、长期的工程, 刚开始时, 幼儿的阅读书籍要使用图文并茂的绘本, 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 从分句阅读到分段阅读, 从集体阅读到个人朗读, 最后到一人领读, 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 需要孩子和老师一次次、一周周、一月月、一学期、一年甚至是几年持续不断的坚持, 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 再加上家长的一对一辅导, 孩子的无数次练习, 从而达到幼儿的口、手、眼一致, 在口读、手指、眼看的过程中认字, 为解决小学的“会背不会写、会背不会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其他方面的培养

要从幼儿时间观念、幼儿独立检查习惯、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幼儿规则意识这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四、在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中要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1.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

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 增加看图书、手工制作等安静活动, 尽量减少游戏、读写等直观方法, 多进行口头教学, 如猜谜语、找错等, 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

2.学习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

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 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 延长上课时间, 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 改变课桌的安放, 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 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 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

3.初探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午睡问题 篇三

关键词:幼小衔接 大班幼儿 午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92-01

1 提出问题

2001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身体健康不仅跟幼儿的生活方式、环境、卫生保健服务等因素有关,还跟幼儿充足的睡眠有关,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幼儿的机体各器官都可得到充分休息,有益于健康和生长发育。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

睡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工作和学习。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晚上的睡眠,午睡也同样必不可缺。大班幼儿就要进入小学,在幼儿园他们有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这样就形成一个“生活规律的坡度”,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走好这个“坡度”?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大班幼儿午睡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2 发现问题

在给小学老师发放的问卷中,65%的小学老师认为大班幼儿午睡2 h正好,有80%的老师认为小学生也需要午睡,因为幼儿园有午睡,孩子已经形成习惯,一年级突然没有了,他们下午上课肯定没有精神。在幼儿园大班教师的问卷中,他们认为75%的幼儿午睡时间持续在1 h左右,午睡环境、家园配合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午睡质量。而且有25%的家长认为大班午睡时间过长。综合来看,幼小衔接中幼儿午睡问题集中在午睡时间上。

3 方法策略

为了更好的和小学进行有效的衔接,午休时间可以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安静的室内活动,科学的缩短幼儿午睡的时间。因而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是至关重要!老师要增强责任心,加强对睡眠的管理。热爱幼儿、理解幼儿,在正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下,做好午睡的准备工作,使幼儿情绪愉快,为幼儿入睡创造一个安静、暖和、舒适、宽松、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首先,调整大班午睡时间。

对比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大班午睡时间为2:30,小学午休时间只有1h左右,以安静活动为主。资料表明,睡眠的时间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小班幼儿一天睡眠时间13 h左右;中班12 h;大班11 h。调查显示,大班幼儿晚间睡眠在9.5~10个小时之间,所以适当减少大班幼儿的午睡时间,不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减少大班幼儿的午睡时间是解决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午睡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大班第一学期,我们把午睡时间推迟了20 min,组织他们阅读图书、散步、上床后讲睡前故事,帮助他们快速入睡。第二学期,午睡时间推迟40 min。6月份,我们不仅推迟午睡时间,而且睡醒的孩子可以先起床,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其次,提高幼儿午睡质量。

如何让幼儿尽快入睡,我们和教师一起提升了如下策略:(1)午睡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做好睡前教育工作。(2)要保证幼儿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寝室里的床单颜色不宜太鲜艳,应以柔和的色调为主。寝室要配有遮光的窗帘,及时将窗帘拉上,营造午睡氛围。(3)在保证寝室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的前提下,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及天气状况为幼儿适时增减、更换被褥。每周洗晒被褥,这样做既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又能使被褥蓬松舒适。(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在午睡前,午班教师就得招呼各位幼儿自觉地上卫生间大小便。(5)午睡时必须要求幼儿脱掉外衣外裤。

最后,加强家园配合。

大班家长在休息日按照幼儿园的午睡要求,调整孩子的午睡时间,保证晚间睡眠时间。特别是在暑假里,逐步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更好的进行幼小衔接。

4 存在不足

4.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四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

(四)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五)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六)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七)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2

进入大班最后一个学期,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了,为了帮助幼儿顺利渡过这段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渡时期,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我们大班组特制定了由幼儿园、家庭、小学多方互动的幼小衔接计划,尽可能地缩小幼小衔接的缝隙。

一、师幼互动衔接。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创设心理氛围。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创设心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幼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环境,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组排队式的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二)幼儿入学的学习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各项能力的衔接。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等;学会使用铅笔、剪刀、卷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大班的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最后,加强纪律教育,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3、知识点的衔接。

(1)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2)数学方面的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域游戏,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认识钟表、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幼小互动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因此,我们将与小学做好密切的联系工作,这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小衔接缝隙的关键点。

(一)参观小学。结合教学主题,我们将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了解小学生的一些活动,浏览小学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给家长们开展知识讲座,介绍孩子入学的相关准备工作,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引起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三、家园互动衔接。

(一)物质准备,家长要陪孩子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购买,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期盼;

(二)饮食习惯的准备,幼儿园有餐点时间,上小学后没有课间餐点,所以家长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

(三)作息习惯的准备,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孩子入小学前的暑假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陪孩子完成一些学习上的任务,让孩子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

(四)知识水平的准备,让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等等。

家园互动衔接促使孩子们能够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具体衔接行动。

二、三月份:

1、制订幼小衔接计划。

2、召开家长会。

3、幼小衔接活动:遵守时间、认识文具

四月份:

1、绿领巾入队仪式

2、幼小衔接活动:整理书包、小小气象员

五月份:

1、整理书包自理能力大比拼

2、幼小衔接活动:课间十分钟

3、六一排练

六月份:

1、幼小衔接家长讲座

2、幼小衔接活动:眼保健操、参观小学

4、大班毕业典礼

通过家、校、园多方面地共同努力,多方位地互动衔接,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获得身心全面的入学准备,以充足的体力迎接即将开始的崭新生活。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物、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5.大班幼小衔接家长调查问卷 篇五

1、您觉得“幼小衔接”工作对于幼儿入学的重要程度是

1)非常重要2)重要3)一般4)不重要

2、您觉得幼小衔接工作都包括什么?(可多选)

1)知识储备2)多认字3)写字4)做算术5)拼音6)学习能力7)学习兴趣8)生活能力9)习惯养成10)社会交往能力11)上学的愿望

3、您觉得孩子对(认读写)、汉字(认读写)、数学(1——100的认知;50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程度是

1)很好2)一般3)比较吃

4、您的孩子将上一年级了,令您感到困扰或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可多选)

不知道如何结交新朋友。()不会整理、准备自己的物品。()

不能有效、正确的学习知识内容。()不会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

不喜欢做功课。()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早上起不來,上学迟到。()不能主动交朋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和同学比较成绩,学习能力不够()不善于大胆表现自己()

听不懂老师说的话,课堂聆听能力欠缺()常遗忘、遗失物品()

胆小、不会大胆发言()做事学习的自主性不足()

不会做功课,任务意识欠缺()不懂得参与班级劳动

动作慢,跟不上学习节奏()不懂得怎样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与沟通()不懂得顾全大局,集体观念的缺失()不习惯老师的教学风格()

没有一定的受挫能力,自信心不够()不会听课做笔记()

5、您希望幼儿园成立全日制学前班吗?

1)希望2)不需要

6.大班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总计划 篇六

大三班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总计划 1.1到5的认识与书写

2.比多少

3.5432的分与合4.5432加法 5 5..5432 减法

7.复习5以内加减法 8.6和7书写与分合 9.8和9 书写与分合 10.10的书写与分合 11.10以内比较大小

12.复习10以内加减法 13.11到15各数的认识

14.16到20各数的认识 15.20以内的加法 16.11到20阶段复习17.1到20阶段总复习

槐荫区青少年宫第一幼儿园

7.如何抓好幼小衔接工作 篇七

一、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为入学奠基

孩子上了小学, 学习就成为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这与在幼儿园以玩为主的活动形式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入学准备就会对今后的学校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 幼儿园很重视对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 比如, 升入大班后, 幼儿教师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 如果孩子忘记了或者没完成任务, 家长应该给予及时的提醒、帮助和鼓励, 而不是在教师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轻易地错过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机会。

二、培养幼儿的服务能力, 为学习铺路

适龄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 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 上了小学的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 在幼儿园, 我们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游戏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比如, 整理小书包比赛、穿脱衣服比赛、对错问答游戏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 为成长架桥

大多数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 他们需要相关的个性品质来适应学校生活, 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在幼儿园我们应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强化孩子们良好品质的形成, 这些品质包括:自信、独立、动力、好奇心、毅力、合作等。

四、培养幼儿的评价意识, 为发展护航

为了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 教师尝试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每个幼儿身上, 在对幼儿评价时, 班班尽显特色, 比如, 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评价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不断转变:在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改变了平时对幼儿的主观臆断, 比较科学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教师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更细心地了解、观察每个孩子, 写好评语。

重视学前教育, 抓好幼小衔接工作, 确实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更为祖国的明天, 让我们都来共同努力, 抓好这一关键时期的工作!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帮助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生生活的基础。”

8.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篇八

一、学习方面

1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入学后,游戏活动减少,学习将成为以读、写、算为主导的主要活动。但是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走进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注重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在教学中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形式的直观性、趣味性。同时注重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育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好奇感,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在学习上遇到问题爱问“为什么”,为上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幼儿顺利进入遵守规则的轨道。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培养幼儿集中精力做事情,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适应小学上课的时间要求,逐步养成集中上课,认真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等习惯。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调整作息时间,使幼儿的活动向小学靠近。教育幼儿爱护学习用具,不撕书,看完后放回原处,听信号能迅速地进入活动室,进行学习和活动。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写姿势。升入小学,书写成为一项每天都要进行,且非常重要的事情,上课时,要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姿,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这对幼儿的成长尤其重要。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认真倾听,不仅要倾听老师的教学,还要倾听同伴的发言。升入小学后,每节课的内容和密度都增加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降低学习效率。同时,要教育幼儿不打搅别人学习,不依赖别人能独立完成作业。作业要认真,不潦草,不涂抹,爱护自己的作业,做到干净整洁。离园时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做到不装错、不遗漏。

二、生活、劳动方面

1在生活中强化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首先,注重在幼儿园的培养。从生活细微入手,减少幼儿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充分信任幼儿,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自己管自己的好习惯,会独立的进餐,饭后会收拾残渣,在喝水时能取出并使用自己的水杯饮水.能辨别自己的家庭住址,能正确的说出父母的名字,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等等。其次,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协调,明确教育目标。树立家长的信心,鼓励家长放手,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自己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多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做幼儿的代言人,全职保姆,家庭保镖,形成健康的亲情关系,做好角色定位。

2在劳动中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劳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劳动还可锻炼幼儿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树立团结意识,培养幼儿愿意为集体服务的意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习惯。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可行可用的资源,适时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进而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一是要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例如: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并指导幼儿饭前洗手,自己穿衣,睡觉时自己盖被子,整理床铺,自己穿鞋,离园前自己穿外衣等。幼儿在不断的教育指导和习惯培养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劳动意识和责任观。二是树立幼儿的集体意识。设值日生,平时和孩子们一起做各种值日工作。如发作业本,扫地,擦桌椅,整理玩具,午睡上床前将幼儿的鞋摆放整齐,让小朋友在接受别人的劳动服务后,学会说“谢谢”等。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让他们都有为集体服务的机会。活动中,幼儿体验到当一名值日生、小老师的辛苦,也体验到为别人奉献、服务时的快乐。同时,幼儿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明白了集体的事情要由大家來做,逐渐形成了为集体做事光荣的观念,并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这些都为上小学集体劳动方面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奠定了好的基础。

9.大班班主任幼小衔接计划 篇九

大班班主任幼小衔接计划范文(一)

怎样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小学第一学期的教育重点。具体计划如下:

一、心理准备方面

1、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新生感受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环境中生活,这对新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儿童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3、进入小学后,加强纪律教育。教师在开学前的培训中要强调纪律,让新生有遵守纪律的心理准备,要求孩子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举措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校园网,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养新生责任性,使新生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新生、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新生去二年级观摩,从单一的观摩教学活动,到可观摩各种活动进行情况,从而激发新生的模仿欲望。

2、注意对新生书写、阅读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3、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新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新生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大班班主任幼小衔接计划范文(二)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一个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当然需要我们老师、家长两方的合力,作为班主任,我做了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为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具体措施

1.家长工作: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要求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让孩子无论是在幼儿园或是在家里都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3)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为家长推荐相关文章如:《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2.教育教学:

身体方面: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

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5)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独立生活能力: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学习方面: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老师,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4)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

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是针对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而设定的,总之我希望本学期的工作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也希望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

大班班主任幼小衔接计划范文(三)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我班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本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能够得到发展。

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活动;安全月、阅读月、健康月、园庆、大班毕业典礼等。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

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10.大班幼小衔接调查表[最终版] 篇十

班级:_______幼儿姓名:________

孩子们即将面临毕业跨入小学,为了帮助他们能顺利地过渡,本学期我们计划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在心理及能力各方面做好准备,本周我们将组织大班幼儿去参观

小学,您和您的孩子心目中的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您想了解有关小学的什么内容呢?为

此,我们特做此调查,以便我们针对性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对家长的调查:

1、您的孩子对上小学的态度如何?

()向往()无所谓()恐惧

2、您的孩子写字、握笔姿势正确吗?

()正确()不正确()不知道

3、就幼小衔接来说,在幼儿园里您希望孩子最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培养?

()数学()自理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的良好

习惯()唱歌、跳舞、画画()运动方面()关爱他人()主动参与清洁活动()会整理、准备自己的物品()会主动交朋友()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会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会大胆表现自

己()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您认为在幼儿阶段应培养幼儿哪些方面?

()有一定的受挫能力()自信心()不容易骄傲()自我保

护意识()行为意识()集体观念()要懂得顾全大局()基本的思维方式()做事学习的自主性()要懂得怎样与老师和

同学相处与沟通()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进入小学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能否遵守课堂记律,专心听讲()能否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态度

()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否跟上小学的学习节奏()能否主动写作业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孩子的调查(请幼儿讲述,家长代笔):

1、你想成为一名小学生吗?你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2、到了小学,你最想参观小学的什么地方?

3、马上要上小学了,你会做哪些准备呢?

11.浅谈幼小衔接 篇十一

【关键词】幼小衔接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9-02

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衔接时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便是其中之一。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科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于家长和孩子来时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考验。家长应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做好一些准备。

一、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1.在孩子上学前,要对孩子进行热爱和向往学校生活的教育。还要常鼓励孩子独立,告诉孩子他长大了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很能干了。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入学后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

2.还应对孩子进行尊师、亲师的教育。常言也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入小学前也要经常对孩子说:小学里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一样也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他们不光教你知识,还教你做人,老师也很喜欢你们,老师很辛苦,你要听老师的话。

二、做好入学前的学习适应准备

1.在入学前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1)应该在学前认识常用的汉字。日本人拿中国的汉字作为开发智力的工具,人类大脑的发展百分之八十在十岁前完成。因为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结构复杂,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教汉字的方法很多,千万不要强迫孩子,高超的教育是不留痕迹的教育,润物细无声。提倡在生活中识字,可借助商品名称、食物广告牌或同学的名字、故事的题目等无意识的教会孩子识字,感受汉字的神奇力量。

(2)认了汉字,还要发展孩子的语言。讲故事时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聪明的妈妈,每天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生动的故事,通过书本丰富多彩的画面,教育孩子崇尚善良,向往孙悟空的机智、不怕困难,憎恶白雪公主里皇后的恶毒,学习牛顿的善于发现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用大量信息激活了儿童的大脑。研究表明,儿童生长的环境,受到的信息越丰富,大脑发育的越快,而书籍,恰恰是最好的资源。因此,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至于方法,我举一个大家众所周知的例子:老布什的夫人就得益于自己的父亲每天给自己阅读故事,于是她就总结出六条家庭阅读方案:1)、阅读越早越好;2)、每天坚持读故事;3)、触手可及摸到书;4)、选择好书;5)、让孩子大声朗读;6)、即使孩子会读书也要坚持给孩子读书。只要家长持之以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惊人的。同时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真是一举多得。

2.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学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多长时间内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仅是内容的正误,还包括书写整洁程度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时间是宝贵的。只有自己认真、细心才能少出错或不出错。孩子表现好就给他奖励:陪她到花园玩、买本好书、或让孩子自己说出一个愿望;不好时也可对孩子来点惩罚,如:不看电视、少讲一个故事、重写等。你要知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或入学前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孩子只要养成习惯,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3.创设利于孩子成长的学习环境

让家庭充满书香,让书香感染孩子的一生,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更多时候,孩子的读书热情不需要你刻意培养——只要你津津有味地阅读,对孩子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永远不要苛责孩子,如果你以为孩子不够聪明,问问自己遗传了什么?如果你以为孩子行为习惯不好,问问自己如何做的榜样?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表扬,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现在提倡“成功是成功之母”,给孩子一点自信,让孩子在成功的基础上走向另一个成功。还有,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无人能替,父母教育孩子要意见一致,即使意见不同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夫妻搭档共同教育孩子要比一人单枪匹马好很多,尤其是作为男孩子的家长,父亲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

三、做好入学前的社会适应准备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应该做这些事,树立任务意识。大家都知道,一个勤妈妈背后必有一个懒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锻炼了孩子,又解放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我们没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2.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孩子长大后能否融入社会,融入一个团队组织,从小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服务意识。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做一件事情是要靠大家一起来完成的,在平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或做一件事情都要让他意识到是通过大家的力量才能做好这件事情。因此当孩子放学回家后,一定要和他交流在学校的情况,有意识的向他提问,提问时要注意这样说“你在学校帮助老师做了什么事情?为同学做了哪些事情?”,同时还要告诉他“你能为老师和同学做事情,多幸福啊!”这样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孩子就会离不开这个集体,从而也就喜欢上这个集体。

12.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十二

本学期本班幼儿36名,旧生34名,新生2名。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2)

一、师幼互动衔接。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创设心理氛围。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创设心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幼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环境,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组排队式的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二)幼儿入学的学习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各项能力的衔接。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等;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大班的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最后,加强纪律教育,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3、知识点的衔接。

(1)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2)数学方面的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域游戏,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幼小互动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因此,我们将与小学做好密切的联系工作,这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小衔接缝隙的关键点。

(一)参观小学。结合教学主题,我们将带领幼儿定期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了解小学生的一些活动,浏览小学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邀请小学老师来园介绍,既要给幼儿介绍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要给家长们开展知识讲座,介绍孩子入学的相关准备工作,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也能引起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三、家园互动衔接。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因此除了我们老师为幼儿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以外,与家长做好家园互动衔接,这也是缩小衔接缝隙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互动平台、家园联系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各项准备,除心理准备外还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如:

(一)物质准备,家长要陪孩子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购买,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期盼。

(二)饮食习惯的准备,幼儿园有餐点时间,上小学后没有课间餐点,所以家长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

(三)作息习惯的准备,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孩子入小学前的暑假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陪孩子完成一些学习上的任务,让孩子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

(四)知识水平的准备,让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等等。

家园互动衔接促使孩子们能够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的学困生的比例。

三、具体工作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二)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幼儿园老师和一年级教师之间的联系,同是还要加强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加强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时应该做好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适时调整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四)加强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五)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5)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切实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13.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幼小衔接 篇十三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儿童发展、内在规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为什么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呢?这需要我们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它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它与小学阶段是不同的,但是其过渡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的。

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靠儿童的发展规律。日本就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身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考虑,而不是狭义地看成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因此日本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接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小学教育要按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让幼儿延长课时,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保持坐姿,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盲目超前学习小学课本内容,这也不是奠基阶段的核心内容。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或者是使小学教育幼儿园化,这都是不科学的,是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的。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在这期间,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这里指出的衔接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所以,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幼小衔接,也要考虑到宏观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

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

1、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便是过分强调微观的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以及英语等教学。而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也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的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训练大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地坐在位子上不许动。如此,幼儿园怎么能不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无异于拔苗助长,而拔苗助长的危害非常大。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强化儿童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或是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内在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我们不应仅仅是停留在有没有学过某种知识,或是已经学了多少关知识,而是应该找到知识联系的内在衔接点。例如: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中,通过幼儿对实际物体的观察、操作而感知“把两堆物体合并到一起,说出总数是多少”就是把两堆物体加起来;“从一堆物体里去掉一部分,说出还剩下多少”就是从总体里减去一部分。有了幼儿园里的对实际物体的充分的操作、体验,逐步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真正理解了数的含义,才能有利于小学数学加减的学习。

3、突出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

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衔接,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独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而忽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如幼儿在家乱吃零食、挑食,造成一些孩子营养不均衡或营养不良。有的孩子在家过长时间看电视,在幼儿园不注重体育锻炼;有的孩子肥胖,有的孩子瘦弱。现在的小学生近视率和蛀牙率都越来越高,这和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另一方面是指随着儿童的生理的成长对他的精神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为好多人所忽视。如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的发展是受大脑成长的影响的。随着大脑的成熟,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水平都将有所提高。但是大脑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既要有充分的物质营养,也要有恰当的精神营养。如果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控制力,在幼儿园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而延长集体教学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大脑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发展。反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涣散和行为控制能力差。

要真正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前,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的探索。经过长期的科学验证,研究制定多种既有利于促

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方案,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途径。

1、进行系列幼小衔接活动,提高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1)组织教师方面的会议和学习活动

首先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然后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观看小学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现场指导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老师还要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

(2)组织家长方面座谈、咨询活动

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及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大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组织了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

2、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小两阶段更好地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从语言环境上来讲,江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言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有启海话、南京话、扬州话、标准的或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等。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我们江苏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往,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

(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

在幼儿园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幼儿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选择。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识字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样,我们把这条经验也可以介绍给家长。

上一篇:人民医院进修总结下一篇:我是劳动小能手